【www.scfx8.com--学校管理】

篇:宁波电子口岸工作汇报

宁波电子口岸工作汇报

尊敬的关领导:

近年来,宁波电子口岸本着服务海关、服务企业的宗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从三个方面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业务发展情况

宁波电子口岸持续保持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大通关”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电子口岸“三集中”及“单一窗口”服务模式已初具规模。2010年电子口岸平台注册企业数总量累计达11809家,比09年净增2725家;口岸大通关电子政务项目达59个,平台项目总数达161个,在地方电子口岸中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第四方物流市场有了突破性进展,平台的注册会员量已达到6850家,开发了GPS物流监控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双重运输平台、外贸服务平台等特色服务得到普遍认可。

电子口岸与第四方物流市场联系三年在政府组织的运营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两大平台将政务与商务、通关与物流进行紧密衔接并相互支撑,初步形成了支撑宁波口岸发展的通过物流综合服务平台。

(二) 团队及经营及情况

目前员工总数已达150名,均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或外贸、物流业务专业人员。2010年公司实现总收入为3187.02万元,比2009年增加787.78万元。同比增长率为32.83%;净利润为363.19

万元,比2009年增加102.75万元,同比增长率为39.45%,自2009年公司实现首次盈利以来,持续保持着良好的成长势头。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浙江省政府明确提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和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要求,宁波市委、市政府把加快打造国际强港作为统一部署“六个加快”的重大举措之一。宁波市政府将宁波电子口岸及第四方物流市场定位为“加快打造国际强港”、“三位一体港航物流体系”的重要信息平台及数据交换中心。公司三个项目已纳入宁波市加快打造国际强港重点项目。根据市政府要求,公司定位为依托宁波电子口岸平台的核心基础,以第四方物流市场为服务延伸,打造区域通关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智慧口岸、智慧物流。实现以上目标公司将主要通过两项举措,一是推进信息聚集,形成口岸基础数据库;二是提升信息应用,满足振幅、企业需求。以此为工作思路,海关相关工作将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

(一) 加快“物联网”应用,支撑物流监控

通过物联网应用实现“船、车、货、场站”多位一体、全程覆盖的物流监控体系,提升监管效率,缓解现场实际监管要求与人力资源不足的矛盾。在海关通关、物流监控、技术部门的支持下,依托目前电子口岸已有的AIS、GPS、RFID、电子关锁等产品,下一步将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船的监管,继续完善AIS船舶监控系统,将其与海关、海事、港务等部门信息化系统互联互通,实现联网监管。在海图上正确显示

码头、泊位信息,区分内外贸船舶性质,区分海关监管船舶靠离泊是否向海关申报,提供预警、查询统计、轨迹回放等功能,为海关加强运输工具管理提供有力工具。

二是车的监管,通过建设GPS平台为每辆海关监管车辆安装车载GPS终端,通过海关监控中心平台,监控整个货运过程,杜绝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舞弊行为;采用电子关锁技术,转出地海关将施封信息写入电子关锁中,转入地海关卡口自动识别验封,并与海关后台数据比对,大幅提高海关监管效率。通过电子锁专管运输试点,将能够形成典型应用,有助于无水港口联盟的形成,进而帮助宁波港扣向腹地拓展。

三是货的监管,建立货物账册管理,正确反映货物性质,通过RFID技术实现监管场所内货物进仓、出仓、盘点等的实时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推进单证电子化进程,通过企业端联网实现电子装箱单、报关单、舱单信息动态管理相互校验,达到进出口舱单100%核销的目标。

四是监管场所监管,应用GPS、AIS、RFID电子车牌、视频监控、只能卡口识别、EDI技术等物联网技术,推动智能仓库、堆场建设,实现保税物流园区、进口拆箱、出口拼箱等单个监管场所及多个监管场所间进出车辆、集装箱、货物的全程智能化、可视化的监管,保税货物物流自由顺畅流动,区港联动提供信息化支撑。

(二)提升“单一窗口”服务,实现智能通关

借助海关持续提升“单一窗口”建设的示范效应,把握各口岸监管单位实际参与电子口岸建设的良好态势,在海关通关、监管、缉私及技术部门支持下,依托海关、国检、海事、边检外网服务平台年内在电子口岸全面部署和电子口岸货主企业80 %、货代企业65 %、场站及船务100 %的服务覆盖率,通过信息互联互通、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宁波口岸全程智能通关服务。

即围绕以进出口“船、箱、货、人”的统一申报与查询、围绕口岸单位的政务监管,建设能向企业及口岸各监管单位提供多种数据、信息及服务的“云服务”模式的电子口岸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重点解决电子装箱单、报关单、舱单核对校验,通过“数据智能,操作智能,管理智能,服务智能”实现智能化数据联动与继承,确保数据

的一致性,提升口岸信息共享程度,控制监管风险,提高通关效率。

(三)强化运维保障,实现联合监控

随着业务的发展,电子口岸在口岸通关中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在海关技术部门的支持下,在已初步建成的“联合监控中心”的基础上,电子口岸将进一步强化平台运营保障工作,与口岸相关单位建立多向技术保障机制,并通过联合的技术手段,进行系统和网络运行的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对产生的故障制定协作响应的流程,明确技术保障的分工和职责,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随着电子口岸的不断发展,企业将享受更多增值服务,并从中获益:一是通过大通关“单一窗口”服务,企业将享受“进一个门,办所有事”的便利,提升其通关效率;二是通过数据联网,实现电子化

申报及“一单多报”,减少数据错误,提高申报、办事效率;三是享受通关、物流信息集成服务,实现物流全程跟踪,信息权威、透明,有效提升管理效率、规避业务风险。而通过实现“单一窗口”的服务,电子口岸建设的核心目标也将顺利达成。

四、相关建议

在海关的领导与支持下,目前电子口岸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一方面还需要继续得到以海关为主的监管单位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电子口岸在大通关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可为海关提供服务,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由于电子口岸建设工作涉及面广,不仅涉及监管单位众多,而且业务也较复杂,协调难度大,需要海关业务与技术部门联动推进,建议请庞关长牵头成立联合工作小组,主要业务与技术部门参与,推进电子口岸建设,特别是与海关密切相关的重点工作。

(二)加强增值服务合作

随着电子口岸面向企业增值服务的不断深入,公司愿意在企业增值服务领域,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密切与海关技术处、数据分中心开展商务合作,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合作共赢,实现协同发展。

(三)提升电子口岸品牌

近年来全国各地电子口岸建设均在艰难中探索,而宁波电子口岸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未来在物流领域的发展过程中将面临全面竞争,希望能够得到宁波海关的大力支持,进而持续提升宁波电子口岸

影响力,打造全国一流,区域领先的地方电子口岸品牌。

多年以来,在海关的关心与呵护下,宁波电子口岸不断积累经验、凝聚力量、提升服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会认真分析当前的形势,以政府及企业需求为导向,在电子口岸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自身的优势,并弥补劣势,坚持创新、强化合作,朝着目标奋勇前进,用实际业绩回报海关、回报社会。

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二O 一一年四月二十二日

第2篇:阳谷县电子政务工作汇报

阳谷县电子政务工作汇报

近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电子政务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努力扩大社会服务领域,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为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县电子政务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进

县委县政府领导十分关心和支持电子政务工作。县长牛春堡多次专程视察电子政务工作,并对我县电子政务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网站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工程意义重大,是推进政府政务公开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县始终对电子政务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始终坚持统一领导。为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在我县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积极对县政府门户网进行改版,联合县联通公司升级了政府内网。

二、政府网站,功能加强

1、完善了“中国阳谷”网站的各项功能。有效的整合网站栏目,把网站公共服务栏目整合到政府信息公开平台的公共服务栏目里,大大方便了各单位的信息报送工作。县政府网站自改版成功以来,网民访问量急剧上升,其中,“今日阳谷”“政府信息公开”“公示公告”“县长信箱”等频道成为网民高度关注的焦点;开设“企业风采”“重点项目”“产业集聚区”扩大我县企业的知名度;推出“阳谷招商”“优惠政策”加大对我县招商政策和大环境的宣传广度与深度;新增“视频点播”“图说阳谷”“地域人文”“聚焦三农”等栏目及时捕捉本地民俗风情。总之,县政府门户网已成为成为统一发布政府信息、提供在线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2、加强了信息更新发布,有效推进网上政务公开工作 截至目前,共发布各类政务新闻2028条,其中今日阳谷472条、部门动态434条、乡镇广角292条、图片新闻169条、政府信息公开141条、其他信息520条,政府网站总访问量422508人次,有效的保障了我县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实施。

内网建设,稳步推进

2006年我县开通县级办公信息网,实现了县乡二级网络平台整合。2010年联合联县联通公司对政府内网OA办公系统进行

2 升级改版,实现了文件传送和语音短信的同步,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我县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建设标准,开展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安全,促进电子政务健康发展。

三、工作不足

目前,我们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网上办事的力度还不够,政务公开不及时。另外就是网上信息公开的全面性远远不足。这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全县政府网站群的管理机制还要进一步的规范,还没有真正形成以县政府门户网站为核心的全县政府网站的整合体系。

二、政务公开依然还不够深入,信息更新仍然存在不及时、不全面、不规范的问题,不能发挥政务公开的新渠道作用。

三、网上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应用效果欠佳,政府的服务通过网络完结办理的实现率还比较低。公众对政府网站的认知度仍不高。

四、意见和建议

加强公务人员电子政务培训。拟建议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电子政务培训内容,分别纳入组织部、人保局的年度培训计划。做到每年组织一次县级领导干部培训,三年完成公务员轮

3 训。新进公务员岗前培训要有电子政务方面的内容。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深刻认识和理解电子政务的内涵,提升电子政务应用、管理和操作水平,努力营造电子政务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3篇: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

页眉文字

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工作的通知》(宜委办[2004]53号)和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政府目标办《关于印发2004年度电子政务建设单项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宜信息办[2004]7号)文件精神,我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在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采 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健全了管理制度,加快了硬件建设,强化管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2004年的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明确职责

为更好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电子政务建设目标任务,切实推进我县信息化工作建设进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南溪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曾勇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县领导担任,相关单位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内网和外网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工作。其中:内网建设由县委机要局负责,局长陈全富兼任主任;外网建设由县招商局负责,局长王德彬兼任主任。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我县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各项建设内容。

二、加快硬件建设,强化网络建设与管理

一是加快网络建设与管理。积极开展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完成主机托管工作;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具体责任人,制定岗位责任制。为快速推进我县的电子信息化建设,我县加大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财政投入,不断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县政府办公室新近又购置了三台电脑,专门用于信息报送和信息管理,并明确了专门的人员负责日常维护与信息报送。

二是积极开展网上应用推广。积极向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办公资源网报送信息;11月1目至今,我县坚持每日向市政府公共信息网上报信息,共上报了近60条信息,其中有25条在公共信息网首页“要闻”中发布,有56条在南溪县政府“县内要闻”中发布,“要闻”今年发布了涉及南溪的各类要闻共753条。基本保证了我县政府门户网站动态信息的日更新要求。同时对外难耐了相关的招商引资项目信息、优惠政策信息,另外还积极推开政务服务和政务公开栏目。

三是加强信息与网络安全建设。严格按信息发布制度进行信息发布;严格按照网络安全管理办法,实施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网络安全。

三、强化管理制度规范化建设

(一)建全信息发布制度,严格监控

我县电子政务外网的信息发布工作,在县电子政务建设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通过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监管,健全了具体信息发布内容和程序要求:

1、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栏目由县政府办公室审定,由县政府信息中心主办和县级部门主办。县级部门主办栏目包括县长信箱、政务服务中心、采购招标、城市规划、投资指引,以及南溪经济和便民服务中涉及部门工作动态和部门政策的子栏目,其他栏目由县政府信息中心主办。

2、多方开拓信息来源。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通过国内官方新闻媒体,具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有ICP运营资格的中文网站,经相关部门审定的信息资源,县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乡镇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经县政府领导同意的县内重大信息,保障了信息的及时、真实、合法。县信息中心主办的栏目的信息采集主要采取从信息源中摘编和自主制作两种形式。

3、由县信息中心主办的栏目设立栏目编辑、网站主编和网站总编、栏目编辑主要由网站工作人员组成,网站主编由县信息中心分管领导担任,网站总编由县信息中心主要领导担任。栏目编辑、网站主编和网站总编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职责。

4、由县信息中心主办的栏目实行信息发布三级审查制。首先,栏目编辑人员按照栏目要求,根据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编辑,并注明信息采集日期、信息来源渠道(摘编信息要标明作者)、信息想发布时间、信息采集人等。拟发布的信息及时送网站主编;第二,网站主编按照有关规定,对拟发布信息进行审查后提出是否发布意见并及时送网站总编;第三,网站总编对拟发信息认真审核后确定是否发布。发布的信息要备份并归入数据库管理。对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的政务之窗栏目中的领导讲话、人事任免、法规文件、南溪大事记、重大决策、重要活动、重要会议等栏目,以及涉及省、市、县领导、重大突出事件、自然灾害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信息,县信息中心编辑审核后,送县政府办公室初审,报县政府领导审核。

5、县级部门的栏目按照“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对上网发布的全部信息进行审查把关,市级部门主办栏目应确定专人管理和维护,需要发布的信息,采取两种方式传送。一种方式,需要发布的信息经分管领导签字后,以书面及电子文档两种方式交由县信息中心审核后发布;另一种方式,县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信息中心设定模块,统一制定编辑权限,交由相应栏目主办部门远程后台编辑,并由县信息中心审核后发布。

6、对在公告板等发布公共言论的栏目建立完善的审核检查制度,并定时检查,杜绝违犯《计算

[1] [2] 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情形出现。对一旦发现在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上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等9种情形的信息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删除本网络中含有上述内容的地址、目录或者关闭服务器。编辑、主编和总编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制止,并保留原始记录,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信息发布的内容如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规定的,产生不良后果或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实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二)建立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认真防范

我县电子政务外网是全县重要的对外宣传阵地和舆论引导窗口,肩负着为县委、县政府和全县群众提供完善、密集、周到的信息化服务,因此,必须营造先进、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环境,杜绝和避免安全事故、安全责任的发生。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包括:

1、严格要求全县电子政务外网工作人员和用户,严格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安全保密制度,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和采取的必要措施。

2、规范单位和个人入网登记手续,认真签署相应的信息安全协议。严禁任何用户擅自连入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南溪县信息中心设专人负责审查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上网信息。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和用户在网络上发现有碍社会治安和不健康的信息,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机关报告。

3、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上传发布信息IP、密码指定专人掌握,信息经过审稿程序严格把关确定无误后,方能上传发布。对所有网络内的计算机安装了防火墙、查杀病毒工具,防止信息资料遭到破坏、盗用和其它意外损失。

4、对查阅、复制或传播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等各种违法信息,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信息中心提出警告或停止其使用网络的决定,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5、严格落实保密规定,对国际互联网与党政网分别联接,实行严格的物理隔离,同一台电脑上使用,必须分别设置不同的电脑。

页脚文字

第4篇: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汇报

--- 度重视,专门成立了南溪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人民政府县长曾勇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县领导担任,相关单位为成员,领导组下设内网和外网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工作。其中:内网建设由县委机要局负责,局长陈全富兼任主任;外网建设由县招商局负责,局长王德彬兼任主任。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基础上,我县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的各项建设内容。

二、加快硬件建设,强化网络建设与管理

一是加快网络建设与管理。积极开展县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工作,完成主机托管工作;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负责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具体责任人,制定岗位责任制。为快速推进我县的电子信息化建设,我县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县政府办公室新近又购置了三台电脑,专门用于信息报

2 --- 导下,通过领导小组办公室实施监管,健全了具体信息发布内容和程序要求:

1、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栏目由县政府办公室审定,由县政府信息中心主办和县级部门主办。县级部门主办栏目包括县长信箱、政务服务中心、采购招标、城市规划、投资指引,以及南溪经济和便民服务中涉及部门工作动态和部门政策的子栏目,其他栏目由县政府信息中心主办。

2、多方开拓信息来源。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通过国内官方新闻媒体,具有ICP运营资格的中文网站,经相关部门审定的信息资源,县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乡镇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经县政府领导同意的县内重大信息,保障了信息的及时、真实、合法。县信息中心主办的栏目的信息采集主要采取从信息源中摘编和自主制作两种形式。

3、由县信息中心主办的栏目设立栏目编辑、网站主编和网站总编、栏目编辑主要由网站工作人员组成,网站主编

4 --- 县政府领导审核。

5、县级部门的栏目按照“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对上网发布的全部信息进行审查把关,市级部门主办栏目应确定专人管理和维护,需要发布的信息,采取两种方式传送。一种方式,需要发布的信息经分管领导签字后,以书面及电子文档两种方式交由县信息中心审核后发布;另一种方式,县信息中心设定模块,统一制定编辑权限,交由相应栏目主办部门远程后台编辑,并由县信息中心审核后发布。

6、对在BBS公告板等发布公共言论的栏目建立完善的审核检查制度,并定时检查,杜绝违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的情形出现。对一旦发现在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上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等9种情形的信息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删除本网络中含有上述内容的地址、目录或者关闭服务器。编辑、主编和总编

6 --- 何用户擅自连入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南溪县信息中心设专人负责审查上网信息。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和用户在网络上发现有碍社会治安和不健康的信息,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机关报告。

3、南溪县电子政务外网上传发布信息IP、密码指定专人掌握,信息经过审稿程序严格把关确定无误后,方能上传发布。对所有网络内的计算机安装了防火墙、查杀病毒工具,防止信息资料遭到破坏、盗用和其它意外损失。

4、对查阅、复制或传播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等各种违法信息,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信息中心提出警告或停止其使用网络的决定,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8 ----

9

第5篇:电子政务工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

电子政务工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电子政务工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电子政务是指运用信息及通信网络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形成新的政府管理形态,实现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电子政务系统实质上是政府办公自动化在范围和功能方面的延伸,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它是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公文的起草、审核、签署、发布以及收文办理等,都是在电子政务的操作平台中进行。这些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的公文,是机关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所以必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归档和管理。但由于这些公文是通过电子政务公文处理平台产生的,它的特点决定了其归档和管理的方式并不能简单套用纸质文件的归档和管理方法,而应将电子文件的管理功能嵌入电子政务系统之中,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与全过程管理等方式,并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它们各自具有一套独立的管理流程,两个管理流程执行各自主管机关制定的制度和标准,并且两个流程之间是通过文件实体的交接而衔接的。而文档一体化管理是按照文件生成与运行规律,采取统一、严密的手段,高效地组织与管理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与传统文件和档案管理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通过对文件和档案管理流程的重组,达到两者在管理上的无缝化和程序上的一体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组织机构因素造成的两者在衔接上的真空地带和减少重复性作业。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则 1.1“前端控制”原则

考虑到电子文件的易改性、易逝性等的特点,如果还是象过去那样,按照文件的生成、积累、鉴定、立卷、归档,分类、著录等顺序按部就班地管理电子文件,那么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就难于保证了,电子文件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还会造成部分的重复劳动。因为电子文件在归档之前就有可能已被修改,或者有些已被有意或无意地删除;有些在文件形成时已提取了主题词,文件归档之后还要进行标引工作,这无疑是增加了劳动量。因此,必须贯彻“前端控制”的原则,即要求将原来纸质文件管理系统中后期阶段需要控制的手段提到前端,也就是说档案部门对于电子公文的管理工作的介入要向前延伸,从文件生命周期的“前端”就开始控制文件的归档活动。具体来说,在文件系统设计阶段,档案人员就要参与设计、进行指导;就应该考虑归档与归档后文件管理的需求,将集中管理一份文件的所有相关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归档。要把归档工作嵌入工作流程,以保证在每一个流程之后,将相关文件实时归档。并且要求用户及时著录和鉴定文件信息,并且把著录、鉴定信息与电子文件之间建立联系,以保证文件归档时,将该电子文件与相关信息一并移交或发送给档案部门。 1.2“全程管理”原则 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即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

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原则具体应该体现在电子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文件流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程各阶段的管理和监控为例:设计的系统应对产生于机构内部各部门及其应用系统上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的归口登记、分类、鉴定,同时监控和记录针对文件的一切操作,如文件的创立、登记、修改、审核、签署、分发等。而且,对文件进行的技术操作,包括操作平台的转换、存储位置的改变等都应该记录下来。因为这种管理和跟踪记录,对于证明和保证电子文件的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公文的真实性保障

判断传统文件的真实性,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文件载体的原始性;二是文件形式的原始性,其主要是指具体的文件内容、字体、字迹以及具有法定效用的签署、印章等。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对文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判断传统文件真实性的准则并不适用于电子文件,因为一是电子文件的载体与其信息是可以分离的,载体的不固定性,使得电子文件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原件”的概念;二是电子文件的更改可以不留痕迹,复制起来真假难辨,处理过程又具有隐蔽性。因而判断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必须更多地着眼于其内容的真实性,主要是认定文件是否就是当时当人当事形成的,主要关注的是其本质的要素保持不变。国际上的一般做法是采用法定程序对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并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组成一个贯穿电子文件从生成、运作到处置全过程的安全“通道”,以此来保证数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是:

2.1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一是建立对电子文件操作者的身份识别与访问权限的控制,防止非法侵入。 二是设置操作日志 电子政务工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心得体会第2页 ,自动记录实施操作的人员、时间、内容等。 三是对电子印章、数字签署等采取防止非法使用的措施。在国家立法机构正式颁布有关电子签章的法律实施之前,对只有签章的电子文件,归档时应附加有法律效力的非电子文件签章。 2.2身份识别技术

身份识别技术主要用于正确识别通信用户或终端的个人身份。最常用的方法是给每个合法用户一个“通行字”,代表该用户的身份。通行字一般由数字、字母或特定的符号组成、只有本人和所使用的计算机知道。当合法用户要求进入系统访问时,首先输入自己的通行字,计算机会将这个通行字与存储在系统内有关该用户的资料进行比较验证。如果验明他为合法用户,就可接受他对系统进行访问;如果验证不合法,计算机就会拒绝该用户对系统进行访问。 2.3防写技术

将数字信息文件设置为“只读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只能从计算机上读取信息,而不能对其作任何修改,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数字信息内容,从而达到保护其真实性的目的。 三、电子公文的完整性保障

传统文件的完整性保障主要是通过鉴别文件最初形成的信息内容和载体是否被破坏过,是否保持着作为证据所要求的各要素。而电子文件的显示,却随着使用软件的不同,其外观可能不一样,再加上电子文件的信息与其载体又是可以分离的,因而使得传统文件完整性的判断标准不再适用于电子文件。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电子文件的完整性一是指电子文件和与之具有有机联系的其他相关文件数量齐全;二是指每一份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没有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缺损。为此,要求电子文件归档时,有关电子文件的支持软件和软件的支持文档、以及有关的元数据都应同时归档。在同一活动中,有时除了形成电子文件之外,还可能形成一些纸质文件,为保持这些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确保同一活动中形成的电子档案管理thldl.org.cn的信息完整性,应尽可能将这些纸质文件作数字化处理,作为电子文件一并保存。对于在不同应用系统中分散形成的、不同媒体的内容相关的电子文件,如有关同一事件的电子文件一部分在电子邮箱中,一部分在电子表格或相关数据库中,则应收集齐全并保持有机联系。在电子政务系统中按公文处理流程生成的公文,其构成要素包括文件处理单、原文、附件、电子文件的纸质拷贝件等,都应纳入归档的范围。 四、电子文件的可读性保障 电子档案来自各个方面,来自各立档单位,往往是在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上形成的。其内容格式及数据结构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必然导致在利用过程输出时所使用的技术与方法的不同。又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公文形成时所依赖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不久就有可能过时,以致新的软硬件无法读取原先存储的数据,所以为保证数字信息档案长期可存取性,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4.1采用通用技术

目前,电子公文的形成方式多种多样、很不统一,这将给今后利用工作带来许多的困难。所以在电子文件归档时,应把属于特殊格式的电子文件转换成通用的文件格式;或将电子文件建立在通用的数据平台上,以消除由于技术不同或技术过时所带来的影响。一般文字型电子文件以ml文档和rtf、tt为通用文件格式;图像电子文件以jpeg、tiff为通用格式;影像数据以mpeg、avi为通用文件格式;音频电子文件以wav、mp3为通用文件格式;多媒体音像数据以mpeg、avi为通用文件格式。 4.2打包保存法

打包保存法就是在保存电子文件的同时,将与电子文件相关的软件及其应用系统一并保存,并与电子文件存储在一起。在使用该电子文件时,可运用与该电子文件存储在一起的这些软件系统进行读取。此法一般是针对那些无法转换为通用文件格式的电子文件,如用音频设备获得并经过计算机处理的动态影像文件,应注意收集其非通用格式的压缩算法和相关软件。 4.3拷贝法

拷贝是在原来的技术环境下,适时重写信息数据,防止由于存储载体物化性能变化而引起的信息丢失,这也是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一种基本方法,此法目前已大量地应用于磁盘、光盘、磁带档案信息的长期保存上,但它不能解决电子文件由于计算机软硬件过时所引起的长期保存问题。 4.4再生性保存法

再生性保存法是指将技术过时的存储在磁性载体或光盘上的电子档案管理,适时地转移到纸张上或缩微品上的方法。这样利用时就不再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读取,从而避免了计算机软硬件过时所带来的麻烦,并能很好地保证电子文件长久的可读性。其不足之处是失去数字化信息可远距离传输、检索方便、使用灵活等特点。而且,有些电子档案信息,如声音信息、视频信息、超文本信息、多媒体信息等也无法转移到纸上或缩微品上。 4.5迁移法

迁移法就是将数字信息从一种技术平台转换到另一种技术平台上的复制方法,它是计算机软硬件变化适时改变数字信息格式的一种处理过程。这一过程使得数字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信息在将来也可以被读取。迁移也意味着数据信息从一个存储载体转移到另一个存储载体上,以进行数字信息的长期保存与读取。采用迁移法,通常是将对软件依赖性强的格式迁移到对软件依赖性低的通用格式上。或者将数字信息从品种繁多的格式迁移到易于管理的标准格式中。目前迁移技术被认为是保护数字信息长期存取的必须和恰当的选择。但迁移也不能“一劳永逸”,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升级,还应适时再迁移,从而使数字信息随技术更新而一代一代地向下流存。 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一般地说,对于使用频率很高、软硬件技术未过时的、仅是存储载体理化性能发生变化的,可采用拷贝法;对于使用频率较高、软硬件技术已快过时的,可采用迁移法;对于使用频率较低、软硬件技术已快过时的、并且确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数字信息可用再生保存法。 五、电子文件的安全性保障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严密的管理制度,从每一个环节堵塞信息失真的隐患,这也是确保电子信息档案真实可靠的重要措施。 5.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电子文件是由人制作的,其管理和利用都要按人的意愿进行。因此对参加电子文件制作和参与管理的人员必须加强管理,以防不测。必须制定一套人人都应遵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约束涉及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人员的行为。实践证明,良好的安全规范是保证数字信息安全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措施。 5.2加强对电子文件制作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教育 在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仅靠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对涉及电子文件人员的管理和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或短期培训等途径,提高他们对保证电子文件和档案真实、可靠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他们科学管理电子档案的素质,增强他们工作的责任感,并树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5.3建立全过程的管理制度

要实现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文件的科学管理,就必须贯彻“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的原则;为保证电子公文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与安全性,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手段,以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

电子文件从形成到电子档案管理的开发利用,中间要经过很多环节,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电子文件的真实可靠性。因此,建立全过程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环节的职责要求,就显得非常重要。如电子文件形成之后,要及时收集积累,以防分散状态下发生信息丢失;电子文件归档时,要严格检查相关文件是否收集齐全,否则就会给将来利用带来困难和麻烦;迁移时,要认真检查是否发生信息丢失。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将对数字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造成危害。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第6篇:电子政务工作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心得体会

电子政务是指运用信息及通信网络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形成新的政府管理形态,实现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电子政务系统实质上是政府办公自动化在范围和功能方面的延伸,从内部办公延伸到对外服务,它是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公文的起草、审核、签署、发布以及收文办

理等,都是在电子政务的操作平台中进行。这些在电子政务系统中运行的公文,是机关职能活动的历史记录,所以必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归档和管理。但由于这些公文是通过电子政务公文处理平台产生的,它的特点决定了其归档和管理的方式并不能简单套用纸质文件的归档和管理方法,而应将电子文件的管理功能嵌入电子政务系统之中,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与全过程管理等方式,并采取多种措施,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和安全性。传统的文件与档案管理,它们各自具有一套独立的管理流程,两个管理流程执行各自主管机关制定的制度和标准,并且两个流程之间是通过文件实体的交接而衔接的。而文档一体化管理是按照文件生成与运行规律,采取统

一、严密的手段,高效地组织与管理文件。文档一体化管理与传统文件和档案管理相比较,最大的区别是通过对文件和档案管理流程的重组,达到两者在管理上的无缝化和程序上的一体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组织机构因素造成的两者在衔接上的真空地带和减少重复性作业。

一、电子档案管理的原则1.1“前端控制”原则考虑到电子文件的易改性、易逝性等的特点,如果还是象过去那样,按照文件的生成、积累、鉴定、立卷、归档,分类、著录等顺序按部就班地管理电子文件,那么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就难于保证了,电子文件的流失也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还会造成部分的重复劳动。因为电子文件在归档之前就有可能已被修改,或者有些已被有意或无意地删除;有些在文件形成时已提取了主题词,文件归档之后还要进行标引工作,这无疑是增加了劳动量。因此,必须贯彻“前端控制”的原则,即要求将原来纸质文件管理系统中后期阶段需要控制的手段提到前端,也就是说档案部门对于电子公文的管理工作的介入要向前延伸,从文件生命周期的“前端”就开始控制文件的归档活动。具体来说,在文件系统设计阶段,档案人员就要参与设计、进行指导;就应该考虑归档与归档后文件管理的需求,将集中管理一份文件的所有相关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归档。要把归档工作嵌入工作流程,以保证在每一个流程之后,将相关文件实时归档。并且要求用户及时著录和鉴定文件信息,并且把著录、鉴定信息与电子文件之间建立联系,以保证文件归档时,将该电子文件与相关信息一并移交或发送给档案部门。1.2“全程管理”原则根据电子文件的特点,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即对电子文件从产生到永久保存或销毁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以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读性。电子文件全程管理原则具体应该体现在电子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确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等方面。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对文件流程各阶段的管理和监控为例:设计的系统应对产生于机构内部各部门及其应用系统上的电子文件进行统一的归口登记、分类、鉴定,同时监控和记录针对文件的一切操作,如文件的创立、登记、修改、审核、签署、分发等。而且,对文件进行的技术操作,包括操作平台的转换、存储位置的改变等都应该记录下来。因为这种管理和跟踪记录,对于证明和保证电子文件的行政有效性和法律证据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电子公文的真实性保障判断传统文件的真实性,主要考察两个方面:一是文件载体的原始性;二是文件形式的原始性,其主要是指具体的文件内容、字体、字迹以及具有法定效用的签署、印章等。只要其中的任何一项发生了变化,就可以对文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判断传统文件真实性的准则并不适用于电子文件,因为一是电子文件的载体与其信息是可以分离的,载体的不固定性,使得电子文件不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原件”的概念;二是电子文件的更改可以不留痕迹,复制起来真假难辨,处理过程又具有隐蔽性。因而判断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必须更多地着眼于其内容的真实性,主要是认定文件是否就是当时当人当事形成的,主要关注的是其本质的要素保持不变。国际上的一般做法是采用法定程序对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管理,并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组成一个贯穿电子文件从生成、运作到处置全过程的安全“通道”,以此来保证数字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一般可采取的措施是:2.1在计算机系统中设置安全防护技术措施一是建立对电子文件操作者的身份识别与访问权限的控制,防止非法侵入。二是设置操作日志

第7篇:盱眙县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工作汇报1120电子政务汇报材料

盱眙县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工作汇报

盱眙县信息化办公室

(2010年11月17日)

去年以来,盱眙县电子政务平台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在市经信委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注重实效,力求创新,稳步推进,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电子政务、城乡信息服务一体化、社会信息化推进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城乡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网际互联、信息交换、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显著增强,并充分发挥系统功能,实现行政权力公开化、透明化、便民化,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盱眙县电子政务平台规划建设,完全按照“全市一盘棋”的要求和全市电子政务平台建设规划,根据本地电子政务建设实际情况规划并报市备案。自2009年9月份启动以来,我县完全按照市经信委审批通过的方案建设,相关单位全力配合,注重办事效率,仅用2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高标准高质量中心机房、传输管道线路、数据网、PTN网络和综合布线建设,建成了全县统一的高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县委、县政府及全县所有133家部委办局、乡镇政府提供光纤专线接入和互联网业务。实现电子政务网络平台通部门、进 1

科室、到桌面。我县电子政务平台建设由县移动公司承建,总投资1000多万,并为行政审批、行政处罚、法制监督、电子监察、协同办公等全市统一规定使用的电子政务平台专用应用软件系统提供网络、平台、应用集成。目前所有系统全部正常运行,相关单位日常办公和业务处理全部在电子政务网上运行,我县还将平台运行情况纳入目标考核和软环境建设考评。数据中心机房完全按照国家A类机房标准建设,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完全物理隔离。对于统一数据中心建设,在硬件平台上采用小型机双机集群设计,提供金融级的数据保护和大容量的并发访问,数据容量充分考虑未来的政务业务的数据的扩展性。中心机房还采用了多种措施确保我县电子政务网系统数据的安全与可靠。一是数据库服务器系统采用了双机热备的方式。二是电子政务网数据每天采用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进行备份。

二、运行成效

(一)提高政府的工作管理效率。开展电子政务,推动政府信息化,给企业、公众在网上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在线服务,提高了政府公开性、透明度和办事效率,并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升政府的形象。

(二)规范了行政审批程序。网上行政审批系统以法律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为依据,对纳入的各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进行了梳理和精简,统一实行受理-承办-审批-批准-办结的五步工作流程,每一流程有明确的责任人、审批内容、工作时限,

有效防止越权审批或擅自增加审批环节等问题的发生,使行政审批工作程序更加明确规范。

(三)提供了优质便民服务。行政权力公开透明网上设置了政策法规、政务公告、审批办件查询、审批指南、咨询建议等栏目,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三、推进措施

(一)强化工作责任。我县各部门把电子政务平台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及电子监察系统运行作为推进我县电子政务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加强效能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加快推进,确保全县电子政务平台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及电子监察系统发挥平台载体作用,真正把这项“阳光工程”做实做好。

(二)加强领导监督。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协调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信息办负责规划及日常管理工作。县纪检监察部门采取电话询问、网络查询、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各单位电子政务平台使用工作进行经常性督查,督促其尽快熟练、规范使用系统,确保系统顺利推进运行。

(三)加大培训力度。电子政务平台系统运行的推广使用关键在于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各层级工作人员操作技能的掌握及监督考核机制的建立。我们将要求各部门分管领导带头熟悉系统操作程序,掌握系统运行的流程、时限、标准,积极做系统的学习者、使用者和推动者。突出应用培训,分层级抓好各

类人员的操作技能指导,从而有效提高操作水平,保证工作有序衔接。

(四)延伸系统运行。积极配合市经信委,实现市、县两级数据实时传送,实现并联审批、联动监管等跨地区、跨部门协同办公业务。并进一步完善功能,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应用水平,实现与市统一的网上政务平台业务对接、信息共享。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jiaoxueziyuan/55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