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专业技术个人总结】

篇: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汇报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汇报

中共**县委 **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正值广大干部群众为我县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奋力拼搏之际,我们迎来了创卫技术调研组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及全县干部群众,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位于**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横贯其中。全县辖26个乡镇,362个行政村,6个社区管委会,总人口44.32万人,县城总人口6.27万人,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县城规划区面积21.6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7平方公里,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40.1亿元,属国家级贫困县。

2005年10月,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省、市号召,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全局高度出发,适时提出了举全县之力把**建成省级卫生县城的目标。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爱卫办、市创建办、爱卫办的精心指导下,我们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平台和重要抓手,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利益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按照“注重基础、强化整治、立足长效、全面提高”的要求,坚持 “科学创卫、依法创卫、人人创卫、和谐创卫”的工作思路,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克难攻坚、真抓实干,不断加大创卫工作力度,推动创卫工作向深层次发展。通过几年的努力,县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市民素质不断提高,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在汉中市创建考核中,连续几年均名列前茅,创卫进程也在不断向前推

- 1

大、县政府、县政协、县人武部15位县级领导任副总指挥,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10个专业工作组,分组指导全县创卫工作。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责任单位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创卫工作机构,落实具体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委员会议,集中研究事关创卫大局的重大问题,及时、分析、部署阶段性创卫工作任务,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各级党政“一把手”积极履行职责,切实做到“四个亲自”。即:亲自带头宣传、动员,召开职能部门动员、协调会;亲自下基层,深入大街小巷、单位、院落及公共场所逐一检查创卫工作的落实情况;亲自指挥重点部位和卫生死角的治理;亲自抓督查落实,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创卫格局。二是完善保障机制,确保人员、经费和物资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将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纳入县城总体发展规划,加强了爱卫会机构设臵,由县长任县爱卫会主任,分管副书记、副县长、卫生局局长任副主任,卫生局、城建局等 28个单位为成员,按正科级建制调整充实了爱卫办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足额落实了办公经费,创卫以来共落实除四害、健康教育、改厕等专项经费70万元。强化了爱卫办的监督检查职能,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强化考评奖励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把创卫工作作为日常工作,与其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下发了《**创卫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管理办法》、《**创卫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和《创卫工作十项制度》,严格规定考核范围、内容、方式、奖惩措施及责任追究;县委、县政府明确创卫责任单位及考核单位92家,每年签订《创卫目标责任书》,实行单列考核、单独奖惩,并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使创卫工作能够有力开展。建立了县纪委(监察局)、组织部(考核

- 3

把标准作为创建的指针,严格按标准开展创建。编发创建知识读本、健康知识读本16万册。先后邀请省、市有关专家举办了4次创卫标准培训,并开展了3次创卫知识考试和1次创建知识竞赛活动,普及创卫标准,宣传创建知识。

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既有效增强了全民的卫生意识、文明意识和创卫意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又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创卫热情,夯实了创卫工作基础。居民对县城环境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5﹪以上。

(四)、推进经营城市,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城市环境

创建卫生县城需要建设,建设需要投入。为有效解决资金难题,我们积极开展“经营城市”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利用外资等多条渠道和多种办法,筹措建设资金,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呈现出基础设施大建设、人居环境大改善、经济建设大发展、综合实力大增强的可喜局面。

1、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四年多来通过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金等多种办法,共投资3亿多元,着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高标准建成了生态化、景观化的梨园大道和真符路商业步行街,改造了开明广场,新修并亮化了高速路引线入城段,对老城区四条破损街道和城区12条主街道及165条城中村泥土路进行了硬化改造,主次干道硬化率达97%,铺设人行道彩色釉面砖8万平方米,铺装率达95%以上。强力推进公厕达标建设,针对旧城区公厕严重缺乏的现状,积极改建、新建公厕10座,改造并开放沿街单位公厕16座,在城市新建区域坚持把公厕等主要市政设施设臵作为建设规划审批的刚性前臵条件,基本达到了主街道每500米设臵一座公厕的标准要求,水冲式厕所普及率达100%。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在城区合理设臵了果皮箱560个、安装新型密闭

- 5

林绿化景观,形成县城区域化开发新亮点。引进浙江天一集团公司投资5亿元,正在改造城关粮站片区,建设洋州尚都商城。投入资金2.5亿元,在城北牛头山,高起点规划建设了集万亩生态观光梨园和城市近郊公园于一体的朱鹮梨园景区。铺筑了7.8公里环山道路和观光步道,建成了2个休闲广场、3个仿古亭台、2个景观水体及跌水光电水幕电影系统,实施了核心景观区园林绿化改造,目前一期工程顺利竣工并正式开园运营。极大提升了我县人居环境和对外形象。

4、加强各类污染治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在加快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防治大气、水污染为重点,积极推行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把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标本兼治,切实抓好环境保护,有效控制了污染。一是不断治理城区烟尘、噪声。县财政每年投入环保资金200多万元,加强对城区烟尘、噪音及工业“三废”的监管和整治,城区锅炉全部实现达标排放,主街道彻底取缔了明火亮灶,烟尘控制覆盖率达100%,噪声达标覆盖率达55.8%,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每年都在282天以上,达到了优良标准。强化县城工矿企业污染物排放和危险废弃物处臵监管,落实结构减排项目8个、工程减排项目6个,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99.74%,危险废弃物处臵率达100%,“气化**”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二是加强医源性废弃物综合处理。全县各医院医疗废弃物定时归集、封闭贮存,由汉中市废弃物处理中心统一拉运、集中处理。投资700多万元,对3家县级医院排污体系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医疗污水达标排放。三是加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划定了县域饮用水源保护区,并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在水源保护区从事一切建设行为,从源头上保证了水质清洁。加大自来水管网铺设,进一步提高集中供水覆盖率。制定了严格的消毒制度和操作规程,定期对

- 7

教育老师,开课率达100%,并做到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评价。对不同职业人群,针对行业性质及特点,对职工进行相关职业卫生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环保卫生教育和法制教育,坚持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岗位人员进行劳动保护、职业病预防和卫生教育。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积极通过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并积极对辖区的居民和重点人群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三年来,通过各种平台,共举办大规模健康知识宣传活动48 场次,累计接受教育群众10余万人次。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测试,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81%和87.3%,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91%和82%,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六)、狠抓创卫难点,大力整治市容市貌

为加快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步伐,我县以促发展为核心、强管理为手段、练素质为重点,坚持建章立制与塑造形象相结合,严管重罚与攻坚破难相结合,在全县开展综合整治,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1、强化街道卫生管理。结合省市规定,制定了更加严格的《**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使卫生管理有章可循。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共签订责任书2967份,划分卫生责任小区89个。进一步充实专业清扫保洁队伍,清扫保洁人员从创卫前的62人增加到118人,人员工资由创卫前的380元增加到520元,实行“三洒两清扫”制度,清扫保洁面积41.83平方米,坚持每天17.5小时保洁,并确定24名环卫职工对县城清扫工作包抓监督,有效保证了保洁责任的落实。对城区主要路段采取县级领导包抓、单位部门包联的卫生工作责任制,每周一由包联部门组织集中整治街道环境卫生、乱停乱放等问题,有效促进了城区环境卫生改善。

2、狠抓社区和单位卫生管理。以创建卫生先进单位为抓手,制定了《**单位卫生标准》,从爱卫领导小组、卫生管理制度、健

- 9

(八)、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管理机制,狠抓长效管理,不断深化创卫工作内涵

近年来,我县在认真总结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把营造优美有序的生活环境,作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建立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丰富和深化了创卫工作的内涵,使创卫工作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活力,推动管理工作由阶段性检查、突击整治逐步向狠抓长效规范管理转变。一是从建章立制入手,坚持依法管理城市。先后制定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城市容貌标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为依法创卫、科学创卫和落实各项目标任务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积极探索在城区进行环卫体制改革,完善道路、社区的清扫保洁机制,提高卫生清扫保洁质量。将城区各主要路段,包括延伸巷道、城乡结合部、三不管地区卫生管理等统一纳入直管清扫保洁范围,全部承包分配给各单位、部门,改变了过去的管理方式,缓解了环卫力量不足,清扫保洁不彻底的现状,进一步提高了道路清扫保洁水平。三是加强城建、环卫、环保、卫生监督、交通等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相关职能部门扎实开展以市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广告牌匾、杆线、五小行业、社区和居民小区、铁艺及洗车业等为重点的8个专项整治,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执法检查,解决创卫工作中的滞后问题,形成了依法治县、依法管理的工作格局。四是加大严管重罚力度,彻底治脏治乱。交通、交警、卫生、城建等执法部门针对容易反弹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巡查频次,延伸巡查触角,延长集中整治时间,严管重罚、疏导结合,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形成的 “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二、几点体会

- 11

环境建设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作为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所取得的任何成果都将是阶段性的,我们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止。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继续完成城市道路改造和居民小区改造,使城市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二是坚持建管并重,完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区及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三是继续加大创卫工作力度,细化创卫工作任务,完善创卫工作措施,不断提升创卫工作整体水平。四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提高居民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自觉性。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在几年的创卫历程中,我们坚持在求实、求深、求新、求突破上谋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以这次技术调研为契机,进一步强化管理,巩固深化创卫成果,实现省级卫生县城目标,为继续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而努力。

谢谢大家!

第2篇:县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中共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对省检查组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

县位于南缘,总面积1002.71平方公里,总人口5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县城面积12平方公里。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项目带动、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和“外招、内扶、上争三力并举、县城经济发展扩量、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亿元,增长29.5%;财政收入完成7391万元,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3.7%;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88元和12598元,分别增长23.4%和29%。

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县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巩固和扩大卫生县城成果、打造最佳人居环境、普及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以及城乡改厕作为爱国卫生工作重点,积极推进。1999年1月成功创建为省级卫生县城;被省政府命名为“陕西省文化先进县”;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城镇建设重点县,同年荣获建设部“全国城市综合整治优秀县城”;10月在全省巩固省级卫生县城联查联评中获得全省第一名,获市“双创”考核第一名。在此基础上,我们审时度势,不断扩大创卫成果。,又积极启动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和国家环保模范县城工作。围绕这一目标,在全县扎实开展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健康教育、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专项整治和改水改厕及除“四害”等工作。经过全县上下不懈努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卫生综合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市民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爱国卫生工作不断强化

县委、政府始终把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和《陕西省爱国卫生条例》作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文明新县的一项重要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政府组织、分级负责、部门协调、全面参与、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了强有力的爱国卫生组织网络。一是完善爱卫组织机构,调整充实了由县长任主任,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卫生、教育、工商、环保等36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爱卫会成员部门分工明确,尽职尽责,切实落实爱卫会布置的各项任务。县爱卫办为行政编制,正科建制,现有工作人员5人,设兼职主任和专职副主任各1名,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所、任务五落实。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都建立了爱国卫生工作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爱卫工作,全县从事爱国卫生工作的专、兼职人员达到3000余人,为爱国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成立了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县级四套班子有关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创卫”、“创模”、“督查”三个办公室,明确工作重点,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管理。三是制定了《县爱国卫生工作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将其纳入县城总体规划。出台了《县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县城工作实施方案》、《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将巩固省级卫生县城成果、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目标任务量化分解,由县长与36个单位签订目标任务书,把各项任务落到了实处。四是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召开6次专题会议,研究爱国卫生工作,解决创建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人大、县政协坚持每季度听取一次爱国卫生工作汇报,每半年组织一次视察活动。县爱卫会每月召开一次主任办公会议,具体部署阶段性工作,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和卫生先进单位、卫生村镇评比活动,不断将爱卫工作推向深入。五是建立健全了检查、评比、奖罚机制,完善爱国卫生工作汇报、公示、达标一系列制度,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使爱国卫生工作健康、高效、扎实开展。各乡镇、各部门都明确任务,细化措施,密切配合,通力合作,确保了“双创”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广泛宣传,深化教育,“双创”工作氛围浓厚

1、形式多样,广泛宣传,引导群众树立卫生文明意识和参与意识。一是县电视台设立爱卫专题栏目,及时宣传报道爱卫工作动态,每年播放爱国卫生教育专栏节目80多期,提高了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二是各乡镇、社区、部门、基层单位都把爱卫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采取举办专栏、板报及散发宣传单等方式深入宣传,今年共办专栏180多期,使爱卫活动深入人心。三是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大建设、大管理,促进大发展”专题教育,提高了群众自觉参与创建卫生县城的意识。利用“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世界环境

日”等节日加强宣传,通过举办“双创就在我身边”环境杯演讲大赛、“环保知识下乡”等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道德水平,形成了人人关爱环境,齐心协力抓“双创”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共组织咨询宣传12场次,发放宣传材料3万余份。近年来共创建省、市、县各级绿色文明村庄、绿色文明单位72家。

2、点面结合,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县

委、县政府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爱国卫生发展规划,制定了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成立了“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县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县健康教育所为中心,县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地段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为骨干的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各乡镇、部门都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确保了健康教育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一是认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各社区、物业小区均设立了健康教育专栏,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培训,县城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分别保持在86%和78%以上。二是全县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做到了“教员、课时、教材、教案、效果评价”五落实,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92%和86%以上。三是全县各医疗机构都制定了健康教育计划,门诊、病房均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和咨询台。通过开展住院健康教育,开设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教育录像片等,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四是行业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各工矿企业均有劳动保护制度和劳动保护措施,并能定期开展有害作业岗位防护知识培训和女工保健教育。县城职业卫生、女工保健知识培训率达96%以上,知晓率达85%以上。五是积极做好控烟健康教育。利用“世界环境日”、“戒烟日”等节日,加强全民控烟健康知识教育,在全县广泛开展了无烟单位创建活动,在广场、主要街区设立了禁烟宣传栏,在超市、加油站、影剧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设立禁烟标志。我县参加中国戒烟大赛陕西赛区报名人数达278人次,医务人员参与170人次。六是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在大街小巷设立健康教育专栏24块,健康知识橱窗30处。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2%,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1%。

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我县坚持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来源:好范文 http://www.dawendou.com/)增强县城综合服务功能作为巩固省级卫生县城、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一是贯彻规划立县方针。以建设“工业城、商旅城、生态城、宜居城”为目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县城纺织工业园区、乾陵生态文化景观园等规划,积极着手编制水、电、气、通讯、市政公用设施等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完成了20个集镇规划修编工作,制订了实施方案。二是加快城区道路改造和建设。近年来先后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了新城大街、兴业大道、朝阳路、北寺西路、东二环南段、果汁厂西路6条新区骨干道路,完成了东环南路、步家巷、南大街油路罩面整修工程,硬化小街巷道路17条,安装人行道护栏和隔离栏栅2480米,城区人行道铺装率达到92%以上。三是积极实施县城给排水工程。投资500多万元,在新城大街、朝阳路、工业园区等街区埋设供水管道3940米,在朝阳南路、桥东新街埋设排水管道2200米;投资65万元,完成了西大街、东新街、黉学街排水工程;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总长8.62公里的县城泄洪排污总渠,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城市发展的“瓶颈”问题。四是纺织工业园和乾陵生态文化景观园区建设加快。完成了乾陵生态文化景观园乾坤大道和女皇大道两条生态景观带的现场勘测、工程预算、施工放样工作,在乾坤大道中段建成500米样板绿化带,共栽植栾树、塔柏、雪松、国槐等景观树1300多棵。仿唐街区建设,在投资1300万元的森康家具商城和投资2800万元的西北民间工艺批发市场等仿唐街区项目建成后,最近投资4000万元的大唐风情园和投资1800万元的武曌园山庄改造工程等5个西兰大街仿唐街区建设项目又集中开工。纺织工业街区、现代城市风貌区和仿唐街区改造建设工程共拆迁企事业单位及群众住户67户,拆除各类建筑物2.1万平方米,砌筑文化墙350米,更新道牙300米,铺设人行道4.2万平方米。五是加大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该项目按照bot模式,一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5万吨,并为二期再增加日处理1.5万吨和远期扩建至日处理5万吨预留余地。项目建成后出水水质将达到国家一级标准,cod排放浓度60毫克/升以下,bod排放浓度20毫克/升以下,可用于农田灌溉和城市绿化及景观用水,该工程将于6月底正式运行。县城垃圾处理厂建设工程已完成选址、定点、立项报告工作,拟于7月上旬开工建设。六是加大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力度。投资200多万元,在主要街区栽植行道树5230棵,在新城大街新建绿化带2400平方米;在三个广场栽植花木1.36万棵,新建草坪1.2万平方米;对西兰大街绿化带和花坛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建设,栽植各种花木13.68万株,更新草坪1.15万平方米,建成了长3.4公里的绿化带长廊。建成省级园林式单位5个,市级40个,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1.8%,人均公共绿地10.1平方米。投资280万元,在新城大街等10条街区和主要什字安装路灯224盏、高杆灯28组、礼花灯8组、霓虹灯、射灯154组,设置灯箱广告牌、标语牌260个(块)。六是加强市场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招商引资,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对三眼桥综合贸易大市场进行了升等改造。重新规划调整了城区三处夜市和蔬菜、肉类市场,做到了划行归市,规范管理。同时新建上海客都、家友购物广场、上海客都分店等大型超市6个,市场繁荣,交易活跃,环境面貌明显改观。

四、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依据《城市规划法》、《陕西省爱国卫生条例》和《陕西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等有关法规文件,先后制定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的通告》、《关于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垃圾管理的公告》、《入城十大禁令》、《市民公约》等一系列法规制度,为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根据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需要,将原来的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改建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办公室,隶属建设局领导,副科级建制,进一步强化了职能,增强了管理效能。三是加大市容环卫投入。下半年以来,投资200多万元添置管理车6辆、垃圾清运车10辆、装载车1辆、洒水车2辆、保洁三轮车20辆。在主要街区设置果皮箱200个,自行车停放栏30处,增加环卫工人150名,从设施、装备、人力和经费上基本保证了市容环卫工作的需要。四是加强市容管理。采取专业队伍与职能单位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把县城街区路段分包到各单位,由各单位派人经常巡查,每周组织单位全体人员开展整治、清扫活动。对重点部位,加强管理,做到了点、线、面结合,全面覆盖,不留空白,有效遏制了乱建、乱画、乱停、乱放等“八乱”行为。五是认真搞好环卫工作。县城主要大街,由专职人员清扫保洁,实行划段包干,定人定岗,做到了一日三扫,全天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在主要街区推行垃圾袋装化管理,对机关单位和公共场所的垃圾实行集中统一清运,杜绝了垃圾乱堆乱倒的现象。县城建成区保洁率达到100%,垃圾清运率达到100%。城区垃圾全部实现了定点填埋,填埋处理率达到100%。认真落实门前环境卫生管理“四包”责任制。制订了《县城区门前“四包”管理实施细则》,同城区各单位、临街各经营户签订了“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包设施”的门前“四包”责任书,由爱卫办、建设局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了责任的落实。六是坚持开展市场经营秩序整治活动。对县城的早夜市和瓜果摊点进行了统一规划,限定经营范围和时间,制定了卫生保洁制度。组织工商、城管、卫生、公安等部门,开展集贸市场综合整治,根据商品种类划行就市,实行分摊经营,规范了经营秩序。七是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在加强长效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季节特征和市容变化情况,县政府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从8月我县启动“双创”工作以来,先后开展了迎新春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迎接建国60周年市容环境大整治、创建示范卫生村镇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全县共清运城区、镇村历史积存垃圾860余车,机关、单位出动5000余名机关干部,清除乱贴、乱画、野广告、过期过时标语横幅3600余条,集中解决了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秩序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城市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八是积极开展卫生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制订了《卫生先进单位标准》、《卫生先进单位管理办法》、《单位卫生标准》、《单位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等一系列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单位卫生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迈上了经常性、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爱卫办通过抓点带面,典型示范的方式,不断扩大卫生先进单位的覆盖面。对县、市卫生先进单位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两次抽查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对复查仍不合格的,按照程序申报撤销或直接撤销其荣誉称号。对于卫生状况过差的单位,给予经济制裁,并取消其评选文明单位的资格,有力地促进了机关单位卫生工作。

五、科学管理,控制疾病,努力提高公共卫生质量

1、加强公共场所、食品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管理。一是加强对旅店、美容店、浴池、网吧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体检,对查出的“五病”患者及时调离;旅店宾馆做到了茶具定期消毒,床上用品一人一换、常住户一周一换;理发美容店设有皮肤病专用工具,浴池设有禁止性病和皮肤病就浴标志;影剧院、会议室、公共场所、网吧等公共场所设有一定数量的通风换气设施,有禁止吸烟标志。二是确保生活饮用水安全卫生。县城区居民用水水源全部为地下水,设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运作程序,水管区保护标志明显,无工业及生活垃圾污染源,有完备的自来水消毒设施,县城区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经长期监测,各供水点水源水、出厂水水质全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县未发生过因自来水污染导致的传染病疫情。三是坚持经常性检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认真做好每年“双节”及夏秋两季的突击性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日常监督以法律证件、行业卫生为重点,“双节”期间以食品卫生质量监督为重点,夏秋季以食品监测为重点搞好食品卫生工作,食品监督覆盖率达100%。四是加大对个体饮食流动摊点的监督管理力度。针对我县城区个体饮食摊点及小型食品加工点多的特点,县卫生部门严格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确保把好源头关口。采取“划行归市、集中管理、取缔零散”的方法,使经营者做到亮证经营、工具售货,统一配备了防蝇、防尘与消毒设施,营造了安全、卫生、舒适的饮食环境。我县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和监督覆盖率达到100%,查出“五病”人员调离率为100%。

2、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加强传染病防治工作。一是县政府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法》执法检查,推动了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二是传染病报告管理组织和制度健全。医院门诊日志项目齐全,传染病报告率达到100%。三是预防接种落到了实处。计划免疫工作有安排、有检查,全县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网络健全,实现了“一人一针一管”,“四苗”及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达到97.87%。县级医院设有规范化接种门诊,全县未发生过甲、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和医院交叉感染事故。三是针对农村饮食卫生隐患,建立了《婚丧嫁娶宴席申报制度》,有效防止了集体性饮食疾病的发生。

3、专业队伍与群众参与相结合,除“四害”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充分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县爱卫办制定了除“四害”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城区建立了灭鼠网点,成立了疾控中心消杀灭服务队,专门负责全县灭鼠骨干的培训、鼠情监测及灭鼠技术指导工作。二是提高药物质量,由疾控中心专门采购不同种类的合格药物,在全县进行推广使用。三是按照鼠类繁殖规律,辅以器械捕打的办法,在每年

四、八两月集中开展群众性突击灭鼠活动,使全县鼠药投放率和到位率都保持在95%以上,有效降低了鼠类密度。四是在抓好灭鼠工作的同时,还重点开展了灭蟑螂、灭蚊蝇的防害活动,坚持每年夏秋两季在县城各单位喷洒溴氰菊脂,降低了蚊蝇密度,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六、统筹兼顾,城乡联动,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扎实推进

我们进一步创新思路,将农村爱国卫生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抓重点、抓示范,积极推进爱卫工作由县城向农村延伸。一是县委、县政府将环境卫生纳入乡镇八项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对每季度环境卫生考核前三名的乡镇给予—10000元的奖励,对末位乡镇发警示牌。通过努力,全县县乡公路两侧的垃圾、“三堆”、厕所、违章建筑大部分得到拆除和清理,共建成卫生示范村43个。各乡镇都健全了乡村两级卫生管理组织,做到了人员、经费、设备三落实,设立了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村民卫生知识普及率达到71.5%,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0%,卫生行为形成率达到60.2%。乡镇所在地街道硬化率达到80%以上,垃圾日产日清,清扫区域实现全覆盖。二是实施乡村道路通达工程,不断加强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提高道路通行质量,方便群众出行、生产,从至今全县共建成村级水泥路、油路820公里。三是大力推行农村改厕工作。把改厕、改圈、改水和沼气池建设作为农村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积极加以推进。全县共实施“四改”村78个,建成沼气池7016口,改厕6468座,建双瓮漏斗式厕所4000座。结合扶贫开发,在北部山区实施联村供水工程,实行集中联片供水,提高了饮用水质量,解决了7万多山区群众饮水安全问题。

七、强化措施,严格执法,县域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1、污染减排指标得到全面落实。市政府对我县下达污染减排目标是cod较上年消减600吨、二氧化硫较上年消减40吨。年底,全县cod完成消减1037.69吨,二氧化硫完成消减量40.26吨。一是关停了锦润丰、永顺强两家印染厂,建成了陕西海升果业公司县分公司污水处理站二期工程,日处理废水能力达到7000吨,并按环保要求安装了废水在线监测仪系统,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二是把好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避免造成新的污染产生。三是加强工业污染源监测,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向全县27户重点企业下达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确保排污总量不超标。

2、环保专项行动成效显著。连续多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一是开展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执法检查,集中对县域内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环评”、“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二是开展了“环保扫黑”专项行动,取缔城内超标锅炉1台,拆除污染周边环境的有烟炉灶3座。三是开展了“两考”期间噪声专项执法检查,成立了噪声检查小组,实行24小时巡回检查。四是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依法取缔209线新阳段白灰窑2座,县城内明堂亮灶3户、高音喇叭9个、卡拉ok场所2个。五是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组织环保、水利等部门对位于杨汉让村、倪家等四眼饮用水深井、第二水厂饮用水源保护情况作了详细检查,对工作不到位的及时予以整改,经县环境监测站对全县饮用水源水质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全县每年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同时,认真受理群众投诉,实行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12369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对受理的群众投诉、举报案件,结案率达100%。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近年我县在巩固省级卫生县城成果、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活动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认真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更是省、市爱国卫生组织热情关心,大力支持,正确指导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省卫生检查团并省、市爱卫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工作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居民卫生习惯和行为素质有待提高,全民健康教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县城个别街区、城乡结合部、企业院落仍存在卫生死角,需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三是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完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研究,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一是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目标,扎实开展爱国卫生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大创卫工作力度,着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二是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城市管理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从政府行政推进到群众自觉行动的转变。三是实行城乡联动,把省级卫生县城的标准要求向乡村延伸,提高全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文明素质,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

各位领导莅临我县检查复核,既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有力指导,又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诚恳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帮助我们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我们要以这次复核为契机,把“双创”工作推上一个新水平,为构建和谐、文明、卫生的新县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第3篇: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华池县园林局

(2011年8月29日)

《华池县省级卫生县城复查工作方案》实施以来,我局以打造“生态园林城市”为宗旨,以县城“绿化、美化”为目标,按照“城市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思路,不断加大县城绿化建设力度,全面提高绿化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为巩固“省级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做了积极努力。现就工作进展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是城区道路绿化建设不断加强。按照“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的思路和“增加城市绿量、美化城市景观”这一具体目标,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不断补足城区道路绿量,对城区道路绿地进行全面补植补栽,完成了南梁路绿化任务,栽植国槐260株、油松380株、绿篱3200平方米,基本消灭了黄土裸露和缺株断垄现象;重点加强了主次干道的绿地管理,对形象较差的花带和死亡绿篱进行补植和剪修,完成绿篱修剪7900米,补植损毁绿篱840米,基本消除了绿化管理死角;全面加强道路绿化日常管理,对 1

城区所有街道绿化树木进行了修剪、整枝、除草和浇水工作,确保了公共绿化树木的正常生长。

二是城区公共绿地建设稳步推进。重点实施了县城滨河路绿化工作,完成滨河路后期绿化455平方米,新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4800株,补植油松55棵。

三是南部新区绿化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南部新区王峁子台、柏树台居民区绿化建设任务,共栽植油松910棵,栽植(1-1.5米)侧柏绿篱500多米41000株,设计栽植花园4个300平方米,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达56000多株;南部新区道路绿化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土地平整、挖坑换土等前期工作,马上将进行苗木栽植,计划9月份完成绿带栽植任务,人行道大树将在明年开春完成。

汇报完毕。

第4篇:巩固省级甲级卫生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迎来了省第九次城市卫生检查团一行到我县检查指导工作。首先,我谨代表县政府和全县40余万各族人民向检查团一行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领导长期以来给我县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我县城市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xx市西南部,东北与xx区接界,东南与xx省威宁县毗邻,南部和西部与xx、xx两县隔牛拦江相望。国土面积1487平方公里,全县辖9乡3镇,84个村(居)委会、1641个村民小组,有汉、回、彝、苗等14个民族,全县总人口40余万人,201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亿余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万余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36元,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3.79平方米。县城有4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3.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6万人,城镇化率达17%,城市绿化面积16.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为43%,人均绿化面积4.5平方米,2012年评为省级甲级卫生县城。

二、主要措施

我县按照《云南省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标准》的各项要求,坚持“政府组织、地方负责、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分类指导”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采取有力的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全县上下形成全民动手、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逐步达到文明、整洁、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近两年来,县委、政府站在践行“xxxx”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十分重视巩固卫生县城工作,把巩固创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是为进一步加强对巩固创卫工作的深入,调整充实了爱卫成员单位,县爱卫会由一名副县长兼任爱卫会主任,县卫生局、建设局部门负责人和文屏镇镇长三名主要领导担任爱卫会副主任,爱卫办有3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一名正科级干部兼办公室主任,一名副科级干部任办公室副主任,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二是加大投入,我县在县财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县财政年均投入县爱卫会工作经费5万元,爱卫活动经费基本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三是爱卫会有25个委员成员单位,每年召开全委会2—3次,专题研究爱卫工作;四是制定了《xx县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巩固创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五是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舆论氛围,形成良好的巩固创卫意识,强化工作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六是强化督导,把巩固创卫工作作为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巩固创卫有序开展。

(二)大力营造浓厚的爱卫活动氛围

一是认真开展好“四月卫生月活动”。每年四月是我国爱国卫生活动月,为扎实抓好卫生月活动,真正做到以月促年,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县县情,爱卫会召开了有关会议,拟订出台“四月卫生月”工作实施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综合整治县城市容市貌,同时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合卫生月活动,进一步开展创建文明卫生乡镇,文明卫生单位活动。参加四月活动月共5000余人次,出动车辆60辆次,日清理垃圾175余吨,清理污水沟3500米,共清理卫生死角120个,治理背街背巷20个。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普及卫生知识。结合农村改厕到乡入户培训指导的有利时机,发放宣传单2600余份,大力普及《农村改厕好处多》、《正确管理和使用卫生厕所》等改厕和卫生知识。同时,结合全县精神文明示范点创建,积极组织工、青、妇、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等有关部门,深入示范点进行爱国卫生知识培训3期,共培训农户1000余人。另外,还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网络平台,电视平台播放《致市民的一封信》,刷写固定标语及悬挂横幅标语15条,让全县市民积极参与到清洁行动和巩固创卫工作中来,进一步营造巩固创卫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我县把健康教育纳入爱国卫生发展规划,各乡镇、各部门均成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县卫生局疾控中心配备了专职人员一名。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小册子等形式对市民进行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在文化广场、社区和辖区单位设立宣传窗口、黑板报专栏,每季度定期更换一次宣传内容,每年累计出刊520余期。二是县医院和中医院把健康教育列入病区常规工作,用专栏、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教育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同时积极向社区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累计发放《城镇居民健康读本》和各种宣传资料本、册8万余份。三是我县把健康教育列入教育工作计划,做到教材落实、教师到位、课时保证,并严格按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在中学、县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和有关知识讲座,城区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四是行业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在企业建立了劳动保护制度,结合行业特点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有针对性地对职工开展健康教育和环保教育。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刊登卫生知识宣传稿件,移动公司编发爱国卫生知识短信,客运站公共场所设置了健康教育专栏,向群众宣传公共卫生、公共场所禁烟、卫生防病、改变陋习等知识。通过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市民的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和健康教育意识有了明显提高

(四)狠抓农村改水改厕工作

2012年新建水池41个、水窖173个,累计完成农村改水2万余件,受益人口32.5万人,改水普及率达88.5%。两年来,共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改厕1225座,完成总投入151.5万元,其中,中央投入49.8万元,省级投入12.2万元,县、乡两级政府整合扶贫、农业、林业、畜牧等部门项目资金投入24.5万余元,群众自筹投入65万元,项目主要覆盖了龙头山、小寨、江底、龙树、茨院5个乡镇。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农村改厕5.8万户,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71.5%。通过改水改厕,改善了部分农村生活饮水条件,有效控制了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五)大力改善县城基础施

两年来,县委、政府统筹提出一系列新举措,确立了城市建设二次创业的目标,通过一大批项目启动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实现领导体制多头管理向一条龙服务的转变、工程建设管理实现了先规范后建设的转变。同时,以经营城市为突破口,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增加2-3平方公里的县城面积,进一步扩大县城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把我县打造成“文化县城、活力县城、生态县城、和谐县城、宜居县城、魅力县城”。一是投资8415万元新建污水处理管网工程,新建1座污水处理厂、建设配套污水管网68.7公里,雨污收集率在90%以上,近期日处理污水1.5万立方米,远期日处理污水3万立方米,工程建成后,可有效解决县城及桃源、茨院两乡产生的工业污水和10万群众的生活污水;二是投资3000万元进行县城二期开发湖滨小区建设,已完成总投资的73%;三是文屏山森林公园建设投资700万元,已完成总投资的92%。四是老城区改造总投资305万元,道路设计全长958米,改造面积7162平方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251万元,完成工程量的82%;五是总投资3410万元新建垃圾处理场,设计日均处理垃圾60吨,填埋场库容58.77万立方米,服务年限为20年,该工程于2012年12动工,现已完成工程勘察、项目初步设计、审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土地征收、招投标等工作,已完成投资720万;六是实施城市管道天然气工程,总投资8000万元,今年8月份已开工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城市;七是强势推进昭鲁城市走廊工程建设,xx段长8.16公里,总投资2.448亿元,已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完成投资7205万元;八是实施县城和面山绿化工程,主要是抓“抢救大树行动”,加快太阳湖片区、崇文阁和世纪大道延长线至鸣楼新村的大树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绿化;九是大力实施城区亮化工程,借助云南昊龙十周年庆典的有利时机,对世纪大道设置了广告宣传牌,县城街道都安装了路灯,县城街道路灯达到900余盏。两年来,共扩大县城面积近1平方公里,县城已达3.7平方公里,城区人口3.6万人,城镇人均住宅面积23.79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16.2万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达4.5平方米。

(六)进一步改善市容环境卫生

我县从机制体制入手,积极创新县城管理模式。一是严格实行“门前三包”制度,对县城范围内的沿街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必须承担“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沿街各单位卫生整洁、秩序井然;二是完善城市管理的各项制度。确保城市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加大《xx县城市管理办法》、《xx县养犬管理规定》、《xx县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xx县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等文件的执行力度;三是严格控制建筑红线。经常对城市规划进行巡查巡视,把违章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四是对占道为市、以地为场的小百货、门外店、各种修理、饮食、水果、车辆停放、蔬菜等流动摊点,一律按划行归市原则和指定摆摊作业的方式进行营业;五是实行全天候保洁。县城有清扫保洁人员180余人,县城有垃圾运输车4辆,有临时垃圾站和垃圾处理场各1个,垃圾车密封、整洁,垃圾清运率100%,县城日产日清垃圾60余吨,垃圾简易处理率100%。按照清扫要彻底,保洁要经常,清运要及时,容貌要整洁,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清扫保洁一个样的要求,对县城街道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片、分段划分,由专人管理,将责任落实到每个人,实行奖惩制,当月兑现。基本达到白天和晚上一个样,节日和平时一个样,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一个样;六是垃圾、粪便卫生管理和无害化处理,城区有公厕8座,水冲式公厕6座,粪便简易处理量15吨,县城设垃圾粪便生态处理场一个,总面积5万余平方米,粪便简易处理率100%。

(七)做好县城灭鼠工作

一是成立了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卫生、建设、公安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灭鼠工作领导组,负责全面的灭鼠工作;二是利用广播、电视的宣传优势,在全社会营造灭鼠工作氛围,为顺利开展灭鼠工作创造条件;三是制定强有力的技术措施、方案,认真做好考核评估、监测工作;四是各部门密切配合。文屏镇积极做好4个社区居民户思想工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投放毒饵,按时参加灭鼠;县疾控中心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做到在灭鼠工作中指导到位;县建设局保洁人员积极参与,对死亡鼠及时填埋处理,确保死鼠不污染环境。我县灭鼠采用粉迹法和鼠笼进行灭鼠,对县城辖区内170处1245点进行了布粉,灭前县城机关35户,布粉总数1140块,有效粉块数1127块,阳性粉块数8块,阳性率0.7%;灭后县城各机关居民户32户,布粉总数658块,有效粉块数646块,阳性粉块数2块,阳性率0.3%。县城机关事业单位35户,灭鼠前调查房786间,有鼠房8间,占1.0%,灭鼠后调查房286间,有鼠房1间,占0.3%。

(八)餐饮食品、公共场所卫生和饮用水卫生

一是通过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制定下发《xx县加强餐饮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县人大代表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视察,利用节假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集中整治等形式,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检查力度,确保县城食品安全;二是对县城餐饮业、学校食堂、集体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公共场所和水厂等从业人员强化卫生知识、法律和法规知识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后试卷装入卫生档案,建档率为100%。三是采取不同形式的宣传活动,印发以食品卫生小册子为题材的宣传资料,通过新闻媒体电视宣传,在城区张贴宣传卫生画册1400张,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法》宣传周活动,收看率达90%以上,增强食品从业人员卫生法律意识和卫生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四是加强餐饮食品监督管理。共派出卫生监督人员524人次,检查从业人员1678人次,检查公共场所144户次,检查农家乐13户次。2012年上半年查出职业禁忌症0人,办证445户,办证率为100%,监督覆盖率100%。五是公共场所卫生,县城公共场所(美容美发业、宾馆、招待所、歌舞厅、沐浴场所等)从业户106户,从业人员181人,建档率100%,监督覆盖率100%,体检培训181人,体检合格率为100%,持证率为100%;六是饮用水卫生。县城给排水公司2个,直接管水人员8人,持有效供水资质证和卫生许可证,末梢水三项指标监测资料齐全,浑浊度合格率100%,细菌总数合格率100%,大肠菌群合格率100%,总合格率100%,县城二次供水73户共有水箱200个,已建档案,并加强监督管理,每季度清洗一次,有清洗记录资料,饮用水源采用深层地下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第5篇: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传染病防治工作汇报

山阳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传染病防治工作汇报

山阳县卫生局

我县自2004年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全县27个网络直报单位(3个县直医疗单位、23个镇卫生院、1个民营医院)全部实行了传染病网络直报,传染病报告质量逐年提高,报告工作逐步规范,质量稳步提高。自2009年以来,全县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现将2009年以来我县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09年以来我县传染病发病情况

2009年全年共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17种1065例,报告发病率为244.31/10万。死亡1例,死亡率为0.23/10万,病死率为0.09%。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307例、肝炎239例、其它感染性腹泻205例、手足口病121例、腮腺炎112例,发病率依次为:71.74/10万、55.85/10万、47.91/10万、28.28/10万、26.17/10万。

2010年全年共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18种1497例,报告发病率为332.92/10万。死亡5例,死亡率为1.11/10万,病死率为0.33%。与上年相比发病率上升36.27%。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手足口病505例、感染性腹泻331例、肺结核300例、肝炎206例、结膜炎46例,发病率依次为:117.44/10万、76.97/10万、69.77/10万、47.90/10万、10.69/10万。

2011年全年共报告法定乙、丙类传染病 14种1169例,报

告发病率为270.93/10万,死亡2例,死亡率为0.46/10万,病死率为0.17%。与上年相比发病率下降22.18%。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肝炎270例、手足口病266例、肺结核243例、感染性腹泻215例、结膜炎45例,发病率依次为:62.57/10万、61.64/10万、56.31/10万、49.82/10万、10.42/10万。

二、2009年以来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监测管理工作

县疾控中心坚持24小时疫情值班制,每天坚持至少4次以上网络审核制度,2009—2011年网络审核及时率均达100%。在审核过程中对发现的聚集性病例等疫情及时核实并上报相关领导,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县疾控中心每月对上月疫情动态作出分析,每半年、全年做出全面疫情分析,并下发各医疗单位,指导全县传染病报告及防控工作。

2、加强业务培训,统一规范相关资料

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健全制度,明确职责,夯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每年组织开展县、镇医疗卫生单位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建立健全各项传染病报告本底资料。县疾控中心于2010年统一印制了门诊日志、住院部入出院登记册、传染病登记册等传染病报告相关资料,使我县传染病报告工作规范管理又上新台阶。

3、规范开展各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调查工作

根据商洛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调查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山阳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

报告及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调查方案》。自2010年4月起县、镇各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了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工作,促进了我县传染病管理工作规范开展。2009年以来,传染病报告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4、加强督查,强化措施

县卫生局每年年初与县、镇各医疗单位签订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半年、年终与疾控中心联合开展各医疗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全县通报,兑现奖惩。县疾控中心定期开展了各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的督导,对督导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及时指出,并限期改正,有力的促进了各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稳步提升。

三、重点传染病防控情况

1、艾滋病

我县自2000年9月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截止2011年12月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39例,死亡20例,失访2例。县卫生局、疾控中心采取综合措施,规范实施艾滋病防治工作。一是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强化疫情报告制度。2009—2011年监测发现HIV阳性病例3例,报告3例,报告率达100%。二是依托三级网络,对感染者实施人文管理,对存活者/病人的非HIV抗体阳性配偶/固定性伴进行采血检测58人次,结果连续三年均为阴性。三是规范开展VCT服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在县医院、县疾控中心等七个单位设立VCT服务室。连续三年开展各类人群

梅毒检测404人次,结果均为阴性;HIV检测17444人次,其中初筛阳性2例,确诊2例。四是广泛开展宣传、营造防“艾”氛围。三年来设立大型宣传牌4面,灯箱宣传牌10面,永久性标语1516条。五是落实干预措施,防治疫情传播。认真实施100%安全套推广使用项目。实行月干预措施,三年累计干预36次,为高危娱乐场所发放安全套72584只,干预暗娼人员1598人次。六是加强抗病毒治疗管理,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累计为25名病人免费发药全程督导抗病毒治疗,病人督导服药率达100%。七是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三年共帮扶受艾滋病影响12 户家庭开展生活自救,累计投入资金20000元,保障病人家庭生活稳定,户均年收入达8000元。

2、结核病

2009至2011年累计接接诊初诊病人4241例,初诊病人就诊率 3.2 ‰,免费拍摄胸片2795例,查痰4179例,初诊病人痰检率为99.00%,确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763例,病人治疗覆盖率100%,新涂阳发现率达70%。一是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结防工作人员业务素质。2009至2011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4期,培训各级医务、管理人员1555人次;二是定期开展结核病督导访视工作。2009至2011年累对30个乡镇督导531次,访视免费治疗病人561人次;三是强化结核病网络专报。始终保持专报信息上报及时准确,提高了新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报告质量;四是强化非结防机构结核病登记、报告、转诊及转送工作,提高肺结核病人报告率、转诊率、转送率和转诊到位率;五是积极开展涂

阳病人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2009至2011年累计应筛查涂阳病人家属825人,实筛查799人,病人家属筛查率96.85%;六是积极开展TB/HIV双重感染筛查工作。没有发现双重感染病人;七是开展了县中入校新生结核病筛查工作。应作结核菌素(PPD)试验3104人,实作3091人,其中结核菌素(PPD)试验呈强阳性反应30人,经对呈强阳性反应30人拍X光胸片均排除肺结核。

3、甲型H1N1流感

2009年我县共发现报告甲型H1N1流感8例。疫情发生后,卫生局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张兴华局长为组长的山阳县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医疗救治、疾病控制、信息宣传、卫生监督、后勤保障等五个小组,全面负责全县的甲流防控工作。一是迅速启动甲流防控应急预案,对发生聚集性病例的山阳中学、同仁学校采取封校,班级停课放假,规范治疗患者,隔离观察密切接触者、消毒、健教等综合措施,使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加大疫情监测力度,在节假日期间对流动人口加强监测,保持警惕,做好疫情防范处置工作。三是加强演练。先后组织了多次实战演练,检测各部门协调作战能力,在演练中提高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四是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工作。按照省市下发疫苗接种计划,2010年1至5月共接种甲流疫苗81300人份。在易感人群中建立了免疫屏障,为控制甲流发病奠定了基础。20

10、2011年全县未发生甲型H1N1流感病例。

4、手足口病

自2008年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以来,我县2009—201

1年手足口病发病数分别为:121例、505例、266例。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积极采取防控措施:一是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疫情监测。实行手足口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二是开展群防群控,科学应对疫情。县疾控中心成立流调队,对全县发生的每例手足口病例都进行了个案调查,并落实辖区镇、村两级对病例进行监测管理。对三年来累计发生的20余起学校聚集性疫情均采取班级放假10天的措施,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7天,对教室、宿舍等进行终末消毒,指导学校开展晨检工作,有效预防疫情在校园内的传播流行。三是加强物资储备,应对疫情需要。

5、肠道传染病监测防治

开展了以霍乱防治为主的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县、镇医疗卫生单位建立肠道门诊,落实“八”有措施,做到逢泻必检,逢疑必报。每年5—10月份全县各级哨点医院开展监测,实施电话周报。2009—2011年累计完成市级下达的腹泻病例病原学检测任务150余例未发现阳性病例。

三年来,在全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O一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6篇:遂平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遂平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遂平县委 遂平县人民政府

(2010年10 月19 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省爱卫会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遂平考核验收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这是对我县创卫工作的极大鼓励、支持和鞭策。首先,我代表中共遂平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55万人民,向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遂平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创卫工作的省、市爱卫会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把遂平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县情

遂平县总面积1080.2平方公里,耕地86万亩,总人口55万,其中农业人口48.8万,辖1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2个风景区管委会,207个行政村(居委会)。遂平历史源远流长,古为房地,汉置吴房、灈阳二县,北魏改遂宁县,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定吴元济叛乱,唐宪宗敕改县名为遂平至今。遂平农业资源丰富,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70万亩以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

- 1 -

亿公斤以上,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县、畜牧强县、畜牧业发展重点县。遂平风光旖旎秀丽,国家4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河南省首批文明景区、伏牛山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嵖岈山风景区,是电视剧《西游记》的主要外景拍摄地。主景区周围还分布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丹霞地貌红石崖,高山湿地凤鸣谷,飞瀑流泉龙天沟等景点。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不断深化“项目建设、平安建设、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建设,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0亿元,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增长33.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7亿元,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60元,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4602元,增长8.7%。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食品工业十大发展特色县、食品安全示范县、金融生态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平安建设先进县和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林业生态县、职业教育强县,被确定为全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呈现出经济发展、事业进步、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 2 -

二、创卫工作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爱卫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帮助和支持下,我们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作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狠抓创建工作各项措施的落实,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市民素质不断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2009年12月30日被省爱卫会命名为全省灭鼠灭蟑先进城区。具体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一是健全领导组织。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争创省级卫生县城活动指挥部,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长、县四个班子有关领导任副指挥长、县直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创建日常管理协调工作。制定出台了《遂平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遂平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机制及奖惩办法》、《遂平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任务分解表》,对各项工作进行具体分工,落实了各级责任。坚持实行周汇报、月评比、季度现场办公制度,每周听取一次创卫工作情况汇报,每月开展一次创卫评比活动,每季度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深入具体路段集体

- 3 -

办公,解决问题,确保了创卫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层层召开动员会,充分利用宣传车、宣传标语、宣传单、明白纸等各种形式宣传造势。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出动宣传车1000余台次,悬挂标语1900余幅,印发创卫明白纸8万余份,营造了浓厚的创卫氛围。在县电视台开设专栏,对创建工作进度、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进行宣传报道,对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和创建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单位及时予以曝光并跟踪报道。组织开展了由城区中小学师生、县直各单位干部职工1万多人参加的“我与文明同行、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万人签名活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大型游行宣传活动,“除陋习、树新风、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演讲比赛,学生清拣白色垃圾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创卫工作共识,增强了城市居民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提高了其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三是严格督导检查。定期组织县四个班子领导对城区30条路街、公园的环境卫生以及乡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每月组织一次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活动,对县直各单位分包路段管理和执勤情况进行评议打分,分别评出红旗、黑旗单位,由创卫指挥部组织授旗仪式。止目前,已组织开展8次评议活动,共评出红旗单位24个,黑旗单位8个。同时,县创卫办组织综合执法、工

- 4 -

商、地税、质监、卫生等有关部门,对城区沿街各经营门店 “门前五包”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每月评出红旗门店5个、黑旗门店3个,由创卫办组织授旗仪式,电视台进行现场报道,促进了创卫工作健康开展。

(二)强化教育,提高居民素质。以提高城区居民整体素质为着力点,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健康教育活动。一是推进文明言行知识教育。坚持培训灌输、活动引导、典型示范三管齐下,印发《遂平县文明健康教育知识读本》1万余册,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机关”、“文明小区”、“文明学校”等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形成了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深化健康教育活动。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推进。全县共设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专栏100多处,编制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万多册、健康知识测试卷3万余份,发放到机关单位和城区各居民户,认真组织学习。在县电视台开辟了健康教育专栏,定期举办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播出健康教育专题片。在城区各中小学校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达到了“教员、课时、教材、教案、效果评价”五落实,有效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卫生知识知晓率。三是加强控烟工作。共印制禁烟标志1.5万张,发放并张贴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全县广大干群的控烟意识明显增强。

- 5 -

四是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利用世界卫生日、爱国卫生月、世界无烟日等活动进行宣传教育,倡树卫生文明新风,有效激发了广大市民维护城市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

(三)建管并重,提升创建水平。严格按照省级卫生县城标准,以治理脏乱差为切入点,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创建与育人并行,强化指导,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一是完善城市功能。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市政设施投入力度,3年来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整修拓宽了嵖岈山大道、西关大道、希望大道、国槐路西段、文化北路、金山北路、民安东路,硬化背街小巷10余条,新建公厕31所,铺设彩色面砖2万平方米,新建小游园7处,所有主次干道全部安上了路灯。2009年,又投入建设资金近亿元,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程,奥林匹克广场、森林公园、汝河彩虹桥、遂周西路、南环东路、玉带路西段等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今年,按照市“三区两县一体化”战略部署,启动了遂平城南推进区建设,各项规划已全部完成,玉带河水系治理、月儿湾大桥、新汝河大桥、南环东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紧张施工。着力完善环卫设施,投入资金近千万元新购置垃圾清运车1辆、吸污车1辆、洒水车1辆、保洁车70辆,在主次干道设置果皮箱400个,新植绿化树2万多

- 6 -

棵,栽草绿化3万多平方米,城区主要街道达到了“亮化、绿化、净化、畅化”目标。二是优化城市环境。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背街小巷等卫生死角的日常监督管理,消除了垃圾死角。对生活和建筑垃圾采用科学的处理方法,定时清运,卫生填埋,消毒消杀,避免了二次污染。积极组织开展全民义务劳动,把每周五定为义务劳动日,全民动手治脏、治乱,同心协力净化环境。去年以来,共组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30余次,出动劳力10余万人次,清运垃圾2.8万吨,消灭卫生死角600余处,清理乱贴乱画1000余处。坚持把园林绿化纳入城区环境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路造景,因景配绿,内外结合,以美取胜。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98%,城市单位和居民区绿化达标率达到30%,有40%的单位、庭院被命名为花园式单位。加快公共绿地建设步伐,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天立元、奥林匹克广场、森林公园、河堤公园等小游园10个,共计1.3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共绿地。三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对城区内的烟尘污染进行了重点治理,关闭了汝河水泥有限公司,对未安装除尘设备、污染严重的浴池坚决予以取缔,提高了城区环境质量。同时,投资3000多万元的县污水处理厂和市县共建投资1亿元、占地300亩的褚堂垃圾卫生填埋场也已经投入使用。加强饮用

- 7 -

水源和噪声监测管理,各项控制指标均达到省定标准。制定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近3年内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故。四是创新城市管理机制。在认真落实路长负责制、局委包路段责任制、门前“五包”责任制、日常督导检查责任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评议制度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综合执法集中治理工程,由县创卫办牵头,组织城管、交通、公安、工商、卫生、环保等部门成立综合执法专业队,坚持规模执法、集中执法,着力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马路市场、店外经营等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规范了城区秩序。去年以来,共组织专项治理活动20余次,处罚店外经营商户2500余户,拆除违章建筑90多处、遮阳棚600余个,整治建筑材料占道100多处,处罚乱停乱放机动车辆2600余辆,起到了较好的教育和震慑作用。通过治理活动的开展,城区主要干道交通秩序明显好转,车辆停放有序,店外经营现象基本杜绝。组织卫生、城管、工商、市场、公安、环保等部门联合行动,对城区的集贸市场、早夜市定时进行集中检查,保障了市场内划行归市清楚,商品摆放有序。强化住宅区管理,把住宅区绿化达标和完善基础设施、规范管理与健全规章制度结合起来,落实了卫生责任制度。全面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袋装率达到90%。五是推进城中村整治。在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的基础上,组织力

- 8 -

量对城中村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完善了村环卫制度,建立了环卫队伍,增设了垃圾收集点、果皮箱等环卫设施,进行了道路硬化绿化,城中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六是强化行业卫生管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上岗培训和健康体检制度,强化监督管理,有效减少了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控制了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对自来水公司建立了末梢水监测点,定期监测,合格率在100%,饮水安全得到了保证。七是扎实开展除“四害”工作。根据《省级卫生县城标准》的要求,采取环境治理为主与药物灭杀相结合、大面积灭杀与局部突击灭杀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做到定期监测,查遗补漏,科学灭杀,有效控制了“四害”密度回升和“四害”所传疾病的滋生和蔓延。八是认真开展创建卫生先进单位活动。严格按照标准,积极指导基层单位整改提高,共创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6个,市级卫生先进单位19个,在全社会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切实提高卫生先进单位管理水平,形成创建合力,按照《驻马店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的要求,将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与文明单位进行有机结合,挂钩联创,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工作成效

- 9 -

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创卫工作扎实推进,态势良好,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按照《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和《河南省爱国卫生条例》,加强各级爱国卫生组织建设,调整充实了县爱卫会、爱卫办机构,人员编制、办公用房、工作经费得到落实,全县爱卫会成员单位达41个。城区各单位、社区居委会都成立了爱国卫生领导组织,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县爱卫办制定了爱国卫生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认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和卫生先进单位、卫生村镇评比活动,在创建卫生县城、改水改厕、健康教育和除害防病长远规划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全县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人员、设备、经费,形成了完善的健康教育网络,社区、学校、医院、行业健康教育均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城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86%和85%;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城区各医院门诊、病房均设有健康教育专栏,并采取设立健康教育咨询台、印制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健康教育录像片等多种形式,对病人及其家属普及健康教育知识,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达82%;食品、饮食、旅馆等重

- 10 -

点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9%。

(三)环境卫生呈现新气象。新建了一批高标准环卫设施,新建污水管网25.45公里,下水道管网覆盖率达98%,城区现有水冲式公厕39座、垃圾中转站27座,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1个,城市道路清扫率100%。县城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填埋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96.3%。街容街貌整洁有序,卫生责任制落实,集贸市场卫生设施完善,管理良好。建筑工地管理符合《建筑工地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城区河道、坑塘水面清洁,无垃圾杂物。城区无散养家禽、家畜,城乡结合部干净整洁。城市绿地面积达到62万平方米,人均绿地5.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2%。

(四)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各项环保综合指标达标,无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故。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地面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值浓度TSP不超过0.16毫克/立方米(指标0.2毫克/立方米),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PM10不超过0.09毫克/立方米(指标0.1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不超过0.03毫克/立方米(指标0.06毫克/立方米);建成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分别为52.5分贝和62分贝(指标60分贝和70分贝);建成烟尘控制区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医疗废物处置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

- 11 -

标率100%;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16080万元,环保投资指数2.01%;目前,污水处理厂进水量为1.8万吨/天,污水管网铺设长度为25.45公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出水水质达标率100%。

(五)病媒生物防制全面达标。坚持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通过综合防治,鼠、蚊、蝇、蟑螂等到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六)卫生监督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城区内现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670户、从业人员4776人,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食品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持有率、从业人员体检率、“五病”调离率、食品卫生举报投诉查处率均为100%。城区现有宾馆、理发美容店、公共浴池等公共场所经营单位463家、从业人员1082人,2008年以来公共场所卫生监测覆盖率、监测合格率、从业人员体检率、“五病”患者调离率均为100%。县集中供水和二次供水单位管理规范,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五种疾病调离率为100%,城市饮用水末梢水指标检测总合格率达100%。城区中心小学和中学都设有卫生室,配备有专职技术人员和保健教师。学校饮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公共厕所无害化处理达标。

- 12 -

(七)疾病预防与控制效果明显。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重大疾病控制按国家要求完成,近两年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全县法定传染病无漏报、迟报。疾病控制机构建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安全注射率达100%。医疗机构科室设置合理,医疗废物统一集中处置,医源性污水处理排放符合国家规定。学校、厂矿、企事业单位及大型公共场所均有专、兼职卫生人员,新生入托、入学开展《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医疗广告得到有效治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良好。

(八)社区和单位卫生得到加强。社区设有卫生服务机构,设置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发挥了健康教育技术指导的作用。县直单位和居委会均有专人负责爱国卫生工作,卫生制度健全完善,有固定的卫生宣传栏,能够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单位门前“五包”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单位及居民区环境整洁,绿化、美化好,无违章搭建,无乱排乱倒、无卫生死角。厕所均为水冲式,垃圾收集容器密闭,日产日清。学校、单位内部食堂、居民区内食品经营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九)城中村卫生明显改观。现有城中村道路硬化、支路平整,村容整洁,自来水普及率达100%,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高于全省平均

- 13 -

水平,村卫生室符合国家标准,村内家禽牲畜实行圈养,无散养牲畜、家禽。30%以上的村都已成为市级卫生村,城中村落后的卫生管理水平和面貌发生了明显改观。

(十)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县创建办、爱卫办和县电视台公布了创卫工作投诉电话,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今年9月份县爱卫办随机访问了足够数量的居民,99%的人对卫生状况满意;99.5%的人对创建工作全力支持;100%的人同意对县城区卫生实行严格管理。

总的来看,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项指标已基本达到《省级卫生县城标准》。但对照标准找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考核验收为契机,按照省、市爱卫会的要求,以更加严谨的工作作风、更加务实的工作态度、更加科学的工作机制、更加严格的工作措施,努力把我县的创卫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构建和谐遂平做出积极贡献。

- 14 -

第7篇:城建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情况汇报

蒲县城建局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

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蒲县”的主题和全县“12511”总体思路,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把整治市容市貌、规范城区经营秩序作为重点,全面落实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措施。现将上半年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营造良好的城市管理氛围

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为动力,按照“决心要大,标准要高、行动要快”的要求,实行领导责任制,围绕解决城市管理的“顽症”以及严重影响城市形象,长期困绕城管工作的难题,制定下发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责任、量化指标,将城市管理工作目标落实到7个责任股室,从人、财、物方面保障城市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城市管理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切实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二、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工作力度结合城建执法工作实际,在明确工作责任和突出工作重点等方面下力气,持续抓好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的有机结合,有效保证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到位。

一是持续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首先,强化日常管理。按工作职责及责任区划分,结合门前“五包”责任制的要求,与临街业户居民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签定《门前“五包”责任书》,围绕“不搞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内容,加强日常管理,重点在早、中、晚的违规行为高发期巡回检查、纠章,通过集中巡查,错时巡查和延时巡查等多种形式,加大市容环境监管力度。

二是继续加大清扫保洁力度。今年,我们继续坚持每天三扫、三保、做到全天候作业,并对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作进行了责任划分,根据清扫面积,路段好坏,管理难易等,对环卫清扫人员和清运人员进行了责任区划分,实行奖优罚劣,跟踪督促检查,坚持按时清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车走地净,主街坚持每天洒水两次,对沿街饭店的污水收集每天两次。同时,两名公厕保洁人员坚持每天清扫不少于五次,并制定了考核办法,管理标准,增加了专职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公厕卫生得到明显好转。清扫坚持每天早晚各扫一次,截止目前共清运生活垃圾3万余立方。

三是突出整治重点,下大气力治理损害城区容貌的违规行为。违章建筑等乱搭乱建现象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顽疾,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城建执法巡查密度,加强日常监控,对私自搭建加大监管力度,截止目前,共下达停工通知书5份,强制停工4户。督促3户办理了规划许可证;调解了因修建引起邻里

纠纷3起。同时,加大对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严重影响城市文明行为的集中整治。共开展集中整治活动3次,依法取缔店外经营380户,马路市场121户;查处流动商贩310人,“牛皮癣”广告制造者6人;人工清洗“牛皮癣”广告3000余张,机械清洗13000平方米,涂料覆盖3120平方米;安置早市15户,夜市64户,固定摊位32户,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三、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全面加强管理工作 一是对西关、广场北路、东关集贸市场进行专门整治。我县现有的这三个市场是临街而建的马路市场,由于经营业户素质的参差不齐,造成市场周围环境脏乱差,群众反映强烈。为此,我们把对市场周围的治乱治差和退路进市工作,作为推动马路市场的切入点,从去年以来,采取分批入市的办法,将21个马路摊点业户搬迁到市场里,有效推动了市场秩序的好转。二是对流动摊点进行合理疏导整治。针对流动摊贩大多为城区周围果农、菜农的特点,经营时间随意性很大,管理不便等问题,坚持因势利导,堵疏结合,合理开辟新摊点,根据县城实际,在东关大桥,北川河桥,广场路等地划线定位,合理设置摊点,引导流动摊贩合法经营。根据不同时期的重点和实际管理情况,抓住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加强巡查管理,有效扭转了市场秩序。

四、凝心聚力,加大市政工程建设力度

一是实施“黄土不见天”工程,在城区开展四季绿化大会战,种植大树、规格花果树2000余株,各种花灌木3万余株,开展成了“三季有花,四季长春”的城市绿化景观效果。二对新建荆嘉路进行了绿化和亮化,到目前,路灯全部安装完毕,共计100座;栽植树木还剩两个区未完成,因季节高温推迟一个月。三是更换了东西大街共计5座桥梁栏杆,疏通清运城区河道垃圾3万余方。

五、下一步措施

1、强化督查。市容环境集中整治下一步要强化督查工作,既督查各路段单位人员上路情况,又督查各重点整治项目巩固情况,紧紧围绕创建生态园林县城和省级卫生县城的目标,一丝不苟抓落实,一气呵成抓到位,一鼓作气抓到底,防止出现反弹现象。

2、查遗补漏。在巩固上半年整治效果的基础上,再深入细致地排查,进一步查遗补漏,特别是公共过道、无店面的人行道、围墙,还有单位院内的卫生死角,这些可能是盲点,要细心查找盲点,落实责任单位,加强联系沟通,共同做好工作。

3、长效管理。建立市容市貌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对县城环境进行全天候督查、保洁,使市容环境整治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0一0年七月二十日

第8篇: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汇报材料(验收)

开拓创新 务实进取

努力提升横峰县城市环境卫生水平

——横峰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横峰县于明嘉靖39年(公元1560年)建县,原名兴安,地处“上饶1+5城市群”和“信江河谷经济带”中心区域,自古以来就是闽、浙、皖、赣四省要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革命先驱创建的闽浙(皖)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等旧址保存完好,是历史上著名的全红县。国土面积655平方公里,总人口21 万,县城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5万人,辖10个乡(镇)、场办。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按照“借力推动,兴工强县,融入经济圈,实现大发展”的战略思路,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07年全县GDP达到19.38亿元,增长38.8%,财政总收入达到2.058亿元,增长67.97%,增速居全省第1位。

为了进一步提升横峰形象,打造最佳人居环境,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从2004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战略目标,并始终坚持把创卫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经济建设的助推工程、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为民亲民的民心工程来抓,按照省级卫生县城的标准,在市容市貌、道路硬化、食品与公共场所卫生、公众健康教育等方面狠下功夫,县城面貌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民文明素质普遍提高,城市形象明显提升。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注重高位推动,落实保障机制。

一是高位推动。成立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7位县级领导担任专业组长,6位县级领导担任六大片区责任人,还成立了由副县长任主任,32个部门为成员的县爱卫会。各单位、各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创卫组织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县财政、各单位都安排了专项创卫经费。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横峰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实施方案》、《横峰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市容与环境卫生检查评比 1 方案》、《关于加强城市街道的门前卫生责任管理的通知》等20多个创卫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县委书记督办令制度和县委书记、县长调度会制度,对创卫工作不到位的单位由县委书记签发督办令,重点、难点工作由县委书记、县长定期召开调度会予以解决。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经常听取创卫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创卫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创卫工作无障碍推进。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亲力亲为,带队上街督查,解决问题。创卫领导小组还组织了十几个职能部门负责人到新干县考察学习先进的创卫工作经验。针对省创卫技术指导组及省创卫暗访组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查调度,限期整改。高位推动,成效明显。

二是完善制度。为确保创建责任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把创卫工作纳入各单位的年终目标考核内容,与18个主要职能部门签订《工作责任状》并由财政代扣创卫保证金。六大片区坚持“属地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原则,推行单位责任路段卫生包干制度,实行定路段、定单位、定任务、定进度、定人员、定责任、定成效的“七定”责任制,将任务层层落实到人。坚持每月底对全县各单位进行创卫检查评比,现场亮分,对不达标的单位给予通报亮黄牌并进行经济处罚。设立了片区、专业工作组红黄旗评比制度,每月评比一次,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表彰和鞭策。为加强监管力度,我县采取了“日查、周巡、月评”的督查机制,采取了领导督查、媒体曝光、纪律处分并举的办法,由一个县直单位每天上街检查,县领导带队每周巡查现场办公,县领导分6个组每月对单位卫生进行一次评比,现场亮分。各单位各部门对下达的各项创卫任务,凡不按要求完成的,第一次给予通报批评,第二次进行电视公开曝光,连续三次检查不合格的,单位一把手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书面检讨,提出整改措施,且扣除该单位的创卫保证金。

二、加强宣传发动,营造创建氛围。

我们以宣传为先导,先后两次召开了千人创建动员大会,会上,县委书记、县长分别作了讲话,几个创卫重点职能单位主要负责人上台作表态发言,各单位、各部门层层动员,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中。

我们充分利用出黑板报,办宣传橱窗,悬挂横幅广告,书写固定标语等多种宣传形式和宣传阵地进行强化宣传,在中心城区制作悬挂了大型创建宣传牌6幅,各部门、各单位累计出黑板报、办宣传橱窗800余次,悬 2 挂创卫横幅广告上百条,在建筑物围档上书写固定标语100余条。团县委和教育局联合在全县中小学校中发起了“小手牵大手,共同创建美丽横峰”的倡议,并发送给每位家长。县创建办组织了多个职能部门上街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现场咨询活动,印发了两万多份《书记、县长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横峰县公民守则》、《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宣传资料到城区各家各户、各厂矿,组织编辑60多期《创建工作简报》。我们还充分利用县电视台、网站、报社等媒体及防空广播对创卫工作进行广泛宣传,县电视台、网站、报社都设立了“创两城,促发展”专栏。到目前为止,电视台已播出相关新闻160余篇,上市台7篇,报社刊登相关新闻40多篇,上市刊12篇,网站发表创建工作报道60多篇。2007年5月份,开展了城市创建领导访谈活动,请了十几个职能单位主要领导在电视台谈创卫措施及下一步打算。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的创卫工作。

三、严格标准体系,强化落实整治

1、抓好健教,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一是广泛开展卫生健教宣传。成立了县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建了县健教所,制订了健康教育规划,发放了健教资料。全县城区各学校按要求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做到有师资、有教材、有考核。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城区85%的学校自评得分达到86分以上,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85%和81%。在兴安休闲广场设立了固定的健教专栏,县城各媒体定期播放、刊登《卫生健康知识讲座》、《传染病预防》等卫生小常识。各单位、社区共设立健教专栏100多个,每季更换宣传内容,编印了《市民健康教育读本》1万余本、健康教育宣传单2万余份发放到广大群众手中,举办各类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班10多期;我县还邀请省市有关专家进行健康教育巡回讲座10余场(如县妇联举办了女工安全知识讲座)。在爱国卫生活动日、公共卫生周及多种卫生节日期间,县委宣传部、卫生局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日活动;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义诊、咨询,送医药服务,有效地增强广大市民的健康卫生意识。

二是全面开展卫生健教活动。县爱卫会制定了《横峰县控烟活动方案》、《横峰县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取缔了城区所有的烟草广告,公共场所、各单位的会议室都张贴了禁烟标志。县一小被评为无烟学校,妇 3 保院被评为无烟医院 ,组织部被评为无烟单位。城区各学校开展了“你丢我捡”、“小小保洁员”及“创文明校园,树师表形象”等活动,组织学生上街义务捡垃圾,清洗公用设施,维护环境卫生,引导学生做文明的使者、卫生的传播者、健康的倡导者,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县爱卫会每年9月要组织城区干部、职工、市民的健康知识问卷调查活动,从测试调查结果显示,市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正在逐步提高。2008年3月,最新调查显示,我县市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1%,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6%。

三是全面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县里成立了改水改厕工作小组,制订了改水改厕“十五”工作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管理规划,注重实效”的原则,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办法,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民进行“两改”,使我县农村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截止2008年3月全县已累计近18万人饮用水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城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0%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3%。

2、重点突破,整治城市秩序。

一是着力整治城区秩序。为了更好地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创卫职能,推动创卫工作向纵深发展,经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我县于2007年8月组建了创建联合执法大队,从几个职能部门抽调了20多名精干人员进行联合执法,对乱扔乱丢、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不良行为进行严管重罚,共处罚违规行为500多起,并将处罚情况进行新闻曝光,以起到教育市民的作用。现在乱丢乱扔乱停乱放现象得到遏制,卫生状况有了根本好转,深受广大市民的好评。

二是着力整治市容市貌。注重加强城管大队队伍建设,对出店经营和占道摆摊实行严管重罚,实行建筑余土和建材运输时间、线路管制和报批制度,要求各运输车辆切实做到车轮不带泥、车身不污染、装载不超高、沿途不抛洒,根治城区扬尘污染源头。近年来,共处罚出店经营及占道摆摊现象1656起。查处装运建筑余土废渣和砂砾石的运输车辆沿途撒漏和车轮带泥上路污染路面的现象250多起。

三是着力整治违章建筑。大力整顿建筑市场,对私自建房或手续不全建房及各种影响市容市貌的占道围墙、棚垛等均组织力量依法强制拆除,共拆除各种影响市容市貌的违章建筑、构筑物、遮阳雨棚等100多处。临街工地均按要求进行围档,硬化出入口,围墙刷白,书写创卫标语 4 进行美化。2007年12月份,县领导组织十多个职能部门对城区11处私人违章建房进行了强制拆除,有效地规范了城区建筑秩序。

四是着力整治垃圾广告。针对城区垃圾广告泛滥的现象,县创建办专门下发了《关于整治城区垃圾广告的通知》,由城管局负责实施,各片区配合执行,同时实行了夜间蹲点巡查,对发布垃圾广告的行为给予重罚。共清理办假证垃圾广告10000多处,清除乱张贴垃圾广告8000多张。对临街经营户设臵户外广告,坚持规范管理并严格审批制度,对破旧的或不规范的户外广告全部予以拆除。近年来,累计清理拆除破旧的或不规范的户外广告牌550多块。

五是着力查处违规违章。重拳出击,对城区主要干道的经营秩序进行了规范,取缔临时摊点。成立了“六小”行业综合整治小组,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卫生局牵头,人员从各职能单位抽调,对城区“六小”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对临街的各小餐饮店统一配臵了垃圾容器。加强集贸市场的管理,新建了建材、煤炭、汽摩配等专业市场,目前钢筋经营已进入专业市场。我县还开展了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活动,投资20余万元在县城主次干道设臵了斑马线,划定机动车停车位100多处,摩托车、自行车停车点700多处,规范了各种车辆的停放,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累计查扣并处罚乱停乱放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1000多辆。

六是着力整治河道卫生。针对流经我县城区的岑山河道脏乱的问题,县水利局筹措资金17余万元,组织专业施工队伍100多人,对岑山河近5公里河段进行了清淤除杂,以及堤岸维修,共清理垃圾600余吨,并于醒目处设臵了环保标语,并且聘请了河道保洁员进行维护,确保河道干净卫生。

3、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区环境。

一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卫生县城创建的基础。三年来,我县举全县之力,通过财政拔一点、项目做一点、单位出一点、居民集一点、路段单位帮一点的办法,先后多方筹资达4.5亿元用于城区道路硬化、美化、亮化、绿化基础设施及环卫设施建设。完成了迎宾大道、兴安大道、人民大道、解放中大道、解放西大道、岑阳大道等道路硬化、美化、绿化,配套修建下水道近3万米,铺设人行道彩砖2万多M。新建了市民休闲广场。修建硬化了古窑路等里弄小巷100多条。配臵完善了环卫设施,改建垃圾填埋场1座,新建二类标准公厕1座,新建垃圾中转站

22 5 座,添臵了道路清扫车2辆,添臵了多功能洒水车2辆,垃圾装载车1辆,增设果皮箱500多个,重要街道及公共场所按规范50米设臵1个果皮箱。同时,对城区内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旱厕进行了全面改造,共改造旱厕3座。

二是抓好绿化建设。我们采取“见缝插针、通墙透绿、拆房建绿、规划见绿”的要求,重点抓好公共绿地建设,道路绿化,单位庭院绿化和行道树的换植和补栽,完成了三年城市绿化系统规划。按照“以自然山水为屏障,以公园、游园为点,以道路、滨水绿化为线,以单位庭院、居住小区为面”的绿化系统建设思路,先后对行政中心、兴安公园、滨江公园、兴安塔、岑阳阁等重点景观和迎宾大道、人民大道、解放中、西、北大道、兴安大道等道路进行了亮化、绿化建设。建造了岑阳阁,建立了国家级森林公园—江西岑山森林公园。目前,城市绿化覆盖面积198.3公顷,绿化覆盖率35.4%,园林绿化面积174.2公顷,城市绿地率达31.1%,公共绿地面积40.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1平方米,一个“城在林中,楼在绿中,居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绿化格局基本形成。

三是推进城市亮化。2006年9月,我县对县城解放中、西、北大道2.5公里内650个店面、800多户住户实施了通透化、标准化、美化、亮化、绿化等“五位一体”改造工程,拆除了防盗窗800多户,安装玻璃门500多扇,完成了城市整体美容。2006年以城市创建为契机,在城市主干道各主要路口安装了交通信号灯,并扩建了县城日产3万吨自来水供水工程,城区生产生活供水普及率达98%以上,水质合格率达100%。各临街单位都统一安装了霓虹灯。三年来,累计安装探照灯、霓虹灯、反射灯、轮廓灯、椰树灯1300余盏,新装改造路灯800多盏,确保亮灯率达到98%以上,展现了现代城市的生活气息和蓬勃生机,提升了城市对外形象,给我县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4、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县委、县政府把环境保护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做到同步下达实施,同步检查考核。对招商引资及各类新、扩、改、建项目,严把环保审批关,实行由招商揽资到招商选资转变。对环保不达标的老企业进行综合治理,清除了城区里两家污染较大的煤球厂,关闭了城区3家造纸厂等污染企业,谢绝污染企业进入园区。目前,治理项目已全部通过验收。通过各种监测分析,县城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6 控制在0.173mg/m以下,区域环境噪声控制在56.2分贝以下,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0.7%以上,环境保护投资指数达1.13%。目前,各项环保指标全面达标,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大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

35、改善卫生条件,确保整改到位

一是切实抓好公共场所卫生整治。近年来,我县采取有效措施,对旅店业、理发业、歌舞厅、商店、车站等公共服务经营场所的卫生进行了专项整治,目前,窗口单位从业人员证件齐全,符合卫生健康要求,卫生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各公共场所设施保洁、消毒严格,措施健全。同时,为增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提升卫生管理水平,我县举办了从业人员卫生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班,培训率达99.3%。目前,宾馆、旅馆、旅社、招待所都能做到被褥一客一换,茶具、洗脸(脚)盆、鞋一用一消毒;理发店、美容美发店的工具、毛巾一客一换,一用一消毒,车站、商场、书店、歌厅,普遍设有禁烟标志,公共场所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切实抓好食品卫生整治。为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我们坚持做到动态管理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切实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目前,食品饮食业经营单位都严格按有关食品卫生专项或通用规范操作,有防蝇、防尘、防鼠设施,工作人员均能持健康证上岗,健康体检率达100%,“五病”调离率达100%。按照“整治一条街、规范一条街、巩固一条街”的办法,严格了卫生许可制度和审批标准,对不符合卫生要求和标准但有条件整改的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无条件整改的进行取缔,累计发出整改通知书100余份,取缔不达标的食品店、餐饮店50多家,通过食品卫生检查及专项整治,食品及卫生条件和卫生设施有了明显的变化。

三是切实抓好生活饮用水管理。城区生活饮用水以岑港河为水源。为确保人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我县在供水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500米处设臵了卫生防护标志和警示牌,配备了专职水源保护人员,日夜巡查,确保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水源地,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供水设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供管水人员每年体检一次,体检率100%。相关部门加大对出厂水水质检验检测力度,每月对水质进行一次全面分析,并由专人对每年的检测资料进行收集、归纳、分析、整理。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水源保护集中整治活动,对城区生活用 7 水水源进行了拉网式清查,发现对水源有污染的河流、下水道、排污口全部进行了整改,水利局派专人对岑港河上的漂浮物进行了打涝,做到净化水源。三年来,所有的检测数据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保证了供水卫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6、注重齐抓共管,降低“四害”密度

为加强除“四害”工作,我县在县直各单位都成立了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除“四害”“十五”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还成立了除“四害”技术指导小组,县疾控中心设臵消杀科,具体负责除“四害”工作,同时,各单位、社区均配备了专(兼)职除“四害”工作人员,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统一指挥、统一安排、统一行动的工作网络,保证了除四害工作的顺利开展。近年来,我县坚持每年春、秋两季组织统一药物灭鼠,在灭鼠方法上,做到 “五统一 ”、“五不漏”,即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购药、统一投放、统一验收,不漏一条街道、不漏一户居民、不漏一个单位,不漏一场空地、不漏一个市场。三年来,我县累计投入除“四害”资金10万多元,累计购买投放了四害药品15万包,并添臵了大型喷雾器6台,中短程喷雾器10只,保证了除“四害”达标的用药量和必要的除“四害”消杀设施。由于网络健全,群众参与,监测得力,持久性强,我县目前“四害”密度基本降到了国家规定标准以下。

7、加强疾病控制,保障市民健康

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强化了日常管理,各类医院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建立了肠道门诊。近年来,我县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集中接种制度,儿童计划免疫单苗、四苗及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达95%以上,安全注射率达100%,对流动人口儿童实行“三证一卡”制度,建卡、建证率均达96%,全县传染病漏报率控制在2%以下。

8、注重长效管理,完善环卫机制

一是全面落实门前“三包”和垃圾袋装制度。门前“三包”和垃圾袋装化是创卫的两项基础性工作,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力度,在城区范围内全面实行门前 “三包”和垃圾袋装化,对城区单位、临街店面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到目前为止,城区门前“三包”责任状签订率已达97%以上。同时跟踪问效,对违反门前“三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管重罚,累计发出处罚单1000余份。城区按居委会划分成五大片 8 区,全面推行垃圾袋装化,垃圾袋装率明显提高,各居委会每月组织一次垃圾袋装调查,结果显示,城区各大片区居民垃圾袋装率均在90%以上。

二是全力推进单位与社区卫生管理。大力改革环卫管理机制,县环卫所对主次街道和公共场地实行清扫责任包干制,极大地调动了环卫工人的积极性,卫生清扫实行“三扫全天保”制度,坚持定时上门向店铺、单位收集垃圾,实施“垃圾不着地”计划,清扫保洁质量全面提高。岑阳镇各社区居委会全面负责里弄小巷及社区卫生清扫保洁工作,按标准配齐了卫生保洁人员,对社区居民生活垃圾实行上门收集,定时保洁,卫生管理基本覆盖到位。大力推行单位责任路段卫生包干制度,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实行 “七定”责任制,每周五和每月底组织卫生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表彰或鞭策。

四、创建成效显著,城市形象提升

1、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优化

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的实施和日益规范的城市管理,营造了整洁、有序、美观的市容市貌,古老的县城正在演奏着现化文明的乐章。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整洁宽敞的街道,园林式的休闲广场,花园式的居民小区,处处都展示着县城的秀美。现在的横峰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城市夜景更漂亮了,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2、市民素质全面提高,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围绕提高市民素质,我县在推进城市卫生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组织开展了各项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市民不断灌输“一言一行展示横峰精神面貌,一点一滴共铸横峰繁荣文明”的新思想。市民的卫生意识、行为规范意识、社会公德意识普遍增强。现在,讲文明、讲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风气更浓了。窗口行业用语文明,服务规范;行政执法部门执法文明,形象良好;党政机关作风好转,服务热情;个私经营户文明经商,诚实可信。创卫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仅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而且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和繁荣。几年来,我县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教科文卫事业发展迅速,每年都评选了一批县级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各企业内部医疗所、各个体诊所、药店构成了县城医疗服务的完善网络。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优化,卫生服务网络健全,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有效。群众文化活动活跃,以“激情放歌 9 新横峰、和谐文化乐万家”系列为代表的各类广场文艺活动、群众自娱自乐活动已成为横峰文化的新特色。

3、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卫生县城的创建工作,使我县的对外形象得到显著的提升,给我县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现在无论是前来考察洽谈项目的外商还是返乡投资的老板,他们一致认为,横峰的内外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投资横峰是明智的选择。2007年我县财政总量在2005年“三年翻番”的基础上顺利实现“两年翻番”,荣获“2007年县级财政收入三年翻番奖”,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人均生产总值由上年的6543元提高到10825元,人均财政总收入由上年的689元提高到1150元。

五、今后工作方向

2008年是我县“项目攻坚年,形象提升年”,我们把创卫作为形象提升年的基础,同时我们将以这次考核鉴定为契机,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好创建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卫生县城建设的实效。一是成立兴安社区管委会,履行城市社区管理职能,加大社区建设力度,提高社区创建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新路子。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整合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加大执法力度,组建县行政执法综合管理办公室。三是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全县健康教育和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建设全市第一家、全省第二家环境在线监测系统。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8年4月

第9篇: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方案

**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方案

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品位,尽快实现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根据《省级卫生县城标准》及《省级卫生县城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开展“三城联创"为契机,努力打造省级卫生县城,以干净整洁的城乡面貌和良好的县城形象,迎接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在我市成功举办。

二、总体目标

在巩固市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全县动员,全民参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开展县城区域综合整治活动,实现天蓝、地绿、水清、人和,集中力量解决县城卫生的薄弱环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县城管理体制,整合社会资源,全面提升县城建设和管理水平。力争二年达到省级卫生县城标准,2011年跨入省级卫生县城行列。

三、创建任务及职责划分

(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

1、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主要领导重视,亲自抓落实。

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发改委、目标办。

2、健全各级爱卫会组织,县爱卫办编制不少于5人,赊店镇、;城郊乡配备专职、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单位配备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

责任单位:县编办、赊店镇、城郊乡。

3、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培训业务骨干,提高创卫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开展辖区机关单位、居民楼院卫生检查评比活动。

责任单位:县爱卫办、赊店镇、城郊乡。配合单位:城区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武警中队、消防大队。

4、城区健康教育、除“四害”、农村改水改厕三项经费,均以所辖总人口为基数,按每单项人均0.2元纳入财政预算。

责任单位:财政局、赊店镇、城郊乡。

5、爱国卫生工作每年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建立完善爱国卫生管理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责任单位:爱卫办。

6、认真办理群众卫生投诉,群众对县城卫生状况满意率≥9 O%。

责任单位:城建局、文明委、爱卫办、赊店镇、城郊乡。(二)健康教育

1、完善县、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县级成立健康教育办公室,保证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工作任务、办公条件落实。赊店镇、城郊乡配备健康教育专干。

责任单位:县编办、财政局、赊店镇、城郊乡。

2、中、小学校全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8 0%,健康行为形成率≥6 0%,1 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

责任单位:教体局。

3、县城社区要紧密围绕群众健康需求和卫生防病X-作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城区每个街道创建5--1 0个健康教育小区。居民健康知识升晓率≥70%,健康行为形成率≥6 0%。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赊店镇、城郊乡。

4、各行业能结合本单位特点开展有关职业卫生、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方面健康教育活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8 0%。

责任单位:卫生局、县直各行业主管部门。

5、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专题栏目和健康教育专栏,有针对性地编发健康读物。设立“曝光

台”,批评不文明现象和落后行为,持续报道创卫动态,营造良好的创卫氛围。

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局。

6、在4个入城口、车站等大型公共场所设立有卫生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内容的大型创卫公益广告或电子屏幕。

责任单位:县城建局、交通局、赊店镇、城郊乡、时运公司、宛运公司等。

7、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小手拉大手‟‟告别不文明行为等活动。

责任单位:县文明办。

8、公共场所有禁止吸烟标志。

责任单位:县文明办。配合单位:爱卫办、赊店镇、城郊乡及县城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

(三)市容环境卫生

1、县城市容环境卫生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

责任单位:发改委、城建局、规划局。配合单位:赊店镇、城郊乡。

2、加快市政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率达到80%以上,县城市容美观有序,文明施工,无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无乱设摊点现象,集贸市场卫生设施完善,管理

良好,确保城内主次干道平整、下水道畅通。4个入市口道路建设达到县定标准。

责任单位:城建局。配合单位:交通局、公路局、规划局、发改委、国土资源局。

3、完善绿地规划,县城区域绿化覆盖率达到2O%以上,人均绿地面积≥4平方米。

责任单位:县城建局、赊店镇。配合单位:规划局、林业局、财政局。

4、按照市容市貌标准要求,认真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实现主干道、背街小巷、机关单位、居民楼院、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广场、游园卫生保洁全覆盖及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完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配套设施,物业规范化管理。

责任单位:城建局、赊店镇、城郊乡。配合单位:房管局、县直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刑警中队、消防大队。

5、县城清扫保洁制度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主要街道实行24小时保洁,一般街道不低于8小时,垃圾清运率达100%,设有垃圾处理填埋场,并按照相关操作规范予以处理。

责任单位:城建局、赊店镇、城郊乡。

6、规范非机动车辆停放,加强城市景观路综合整治,规范户外广告和门店牌匾,取缔占道经营,清除沿街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现象。

责任单位:城建局。配合单位:规划局、城建局、公安局、交通局。

7、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施工场地设置隔离护栏,高度不低于1.8米,施工现场清洁,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偷倒乱倒现象。职工食堂、宿舍、厕所符合卫生要求。

责任单位:城建局、赊店镇、城郊乡。

8、规范各种经营活动,农副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有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取缔店外经营、店外促销和沿街叫卖现象。

责任单位:工商局、城建局、赊店镇、城郊乡。

9、公厕布局合理,数量达标,有专人管理,清洁卫生,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城区内禁止放养家禽牲畜。

责任单位:城建局、赊店镇、城郊乡。

1 0、城区河道通畅、美化、绿化。

责任单位:城建局、规划局、水利局。

(四)环境保护

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和城市噪声防治,建有集中生活污水处理场,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O%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dB(A),加强对医疗废弃物处置和医疗机构废水排放设施的监督管理,使医疗废弃物处理和废水排放达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不低于80%,确保杜绝二次污染。不发生特大污染与破坏事故。

责任单位:环保局。配合单位:城建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

(五)除四害工作

1、开展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巩固灭鼠灭蟑达标成果,制订灭蚊灭蝇达标实施方案,开展“灭蚊灭蝇先进城区”创建活动。 .

责任单位:卫生局、爱卫办。

2、进一步完善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防鼠、防蝇设施,加强对中小饭店环境卫生管理,消除四害孳生场所。定期开展“四害”消杀活动,确保除“四害”达标。

责任单位:卫生局、赊店镇、城郊乡。

(六)食品卫生

1、食品卫生纳入政府工作规划,有中长期工作目标和措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

责任单位:县政府办、药监局、卫生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

2、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活动,制定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餐饮业全面贯彻《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达到95%,小饮食店符合卫生要求。

责任单位:卫生局、药监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

3、抓好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落实,无农产品农药、兽药及畜产品、水产品违禁药物滥用,药物残留超标得到有效控制。

责任单位:农业局、畜牧局、水利局。 ,

4、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有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采购索证、进货检查验收台账、过期食品退市等制度,生产经营、设施及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培训合格上岗证、“五病”调离率达1OO%。

责任单位:药监局、工商局、卫生局、技术监督局。

5、城区实现生猪定点屠宰,无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开展牛、羊、禽类定点屠宰。

责任单位:商务局、畜牧局。

6、《食品安全法》规定的职能调整前,做好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和餐饮业的综合监管,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确保食品安全。

责任单位:药监局、卫生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

(七)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

经营单位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设有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五病”调离率lOO%,各类场所室内外环境整洁,清洗、消毒、通风等各项卫生措施落实,从业人员操作规范,卫生达标。重点抓好小浴室、小美容美发厅、小歌舞厅、小旅馆、小网吧等“五小"行业的卫生整治,旅客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换,公共浴池、游泳池有禁止性病、皮肤病病人进入标志。完善消毒设施,落实消毒制度,严格卫生许可证发放标准,取缔无证经营,强化经常性卫生监督,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加强二次供水管理,自来水厂出水水质、二次公共设施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责任单位:卫生局、城建局、文化局、工商局、赊店镇、城郊乡。

(八)疾病预防与控制

1、加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医疗机构设有负责传染病管理的专门部门和人员,有健全的控制院内感染和医疗废物、污水排放制度、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门诊日志齐

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其他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2、县级医疗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疫情报告及时,处理规范。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2%。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

3、免疫规划实行门诊集中接种制度,加强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监督管理,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 5%。

4、不发生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不发生院内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导致死亡的事故。

5、落实免疫规划配套经费。

责任单位:卫生局、财政局。

(九)社区和单位卫生

1、切实加强机关单位、居民区卫生管理,完善基础卫生设

施,搞好绿化美化。

2、社区和单位卫生制度健全,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定期开展卫生平比活动。城区8O%以上的单位达到省、市、县级卫生先进单位要求。

责任单位:赊店镇、城郊乡。配合单位:县直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刑警中队、消防中队。

(十)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卫生

1、固定卫生保洁人员,设立卫生宣传栏,村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0%。

2、健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卫生设施,卫生制度健全,实行卫生保洁全覆盖,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1O0%,密闭运输,公厕符合卫生要求。

3、路面平整干净,无坑洼、积水及泥土裸露。

4、除“四害‟‟措施落实,无违规饲养畜禽。

5、农产品交易市场、“五小行业‟‟管理及环境保护符合有关规定。

6、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拆除乱搭乱建、乱扯乱挂,消除乱扔乱倒、乱贴乱画。

责任单位:赊店镇、城郊乡。配合单位:规划局、城建局。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O年5月一6月)。对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制订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规划和年度计划,层层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全面启动创卫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0年6月一2010年12月)。赊店镇、城郊乡和市直各部门、各单位按照县政府创建省级卫生城市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选准突破口,采取先易后难,示范弓l路,全面推进的工作方法,组织开展各种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创卫工作台账,狠抓工作落实。县创建指挥部对对

城区县直各部门创卫工作进行跟踪督导检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认真研究解决问题,2 01 O年底前各项创卫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

(三)组织申报阶段(2011年1月一6月)。在创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各种创卫资料,向市爱卫会提出申报报告,邀请市爱卫会专家组调研指导创卫工作,及时整改薄弱环节,争取顺利通过市级考核,向省爱卫会推荐申报。

(四)巩固提高阶段(2011年6月一8月)。对照省级卫生城市标准,针对市爱卫会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采取针对性措施认真整改,持续巩固提高创卫成果,确保顺利通过省爱卫会专家组的暗访。

(五)迎接考核验收阶段(2011年8月一12月)。根据省级爱卫会专家组暗访提出的意见,认真组织整改,所有问题全部得到解决后邀请市爱卫会办公室进行复检,并将整改情况上报省爱卫会,提交对我县进行技术评估的报告,迎接河南省爱卫会办公室对我县进行技术评估、专家审定和社会公示。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在“三城联创”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县政府副县长梁玉振为指挥长的社旗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指挥部,分工协作,

同创共建。赊店镇、城郊乡和县直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加强对创卫工作的领导,实行创卫工作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各项创卫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同时要切实加强各级爱卫会办事机构建设,按要求保证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工作任务和办公条件落实,乡镇政府配备专职、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单位配备兼职爱国卫生工作人员。

(二)实行创卫目标责任制。将全县创建目标任务逐年逐级逐项分解细化,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单位和责任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每季度组织一次综合考评,年终进行总评,排出名次并实施奖惩。

(三)加大创卫资金投入。为保证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顺利实施,县乡财政部门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保证城市硬件建设资金投入,同时县乡财政要将健康教育、除“四害”、改水改厕专项经费分别按总人口0.2元/人的比例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证各项创卫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四)建立创卫奖惩机制.县“三城联创‟‟指挥部对全县工作开展情况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对县城辖区创卫工作以街道(村委)为单位,各单位定期组织开展综合性检查评比活动,排出名次,并在新闻媒体公布。对在创卫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对有突出贡献的单位给予重奖,对个人给予提拔重用;对在创卫工作中推诿扯皮、

玩忽职守、工作被动、在检查评比中排名后三位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连续三次在媒体曝光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向县委县政府说明情况。

第10篇: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计划

2012年度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计划

为落实县委政府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营造整洁优美办公环境,广泛宣传健康知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特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和国土资源工作任务,着眼于构建和谐社会,着眼于增强干部职工的健康素养,促进创卫工作和国土资源业务工作全面完成。

二、创建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创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人人参与,为实现创建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要求,各单位负责人要亲自抓,并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对计划中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工作要求要做到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三)统筹安排,协力推进。创建活动要与日常开展的业务工作相结合,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协力推进。全系统干部职工都要树立强烈的创建意识,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创建氛围。

三、具体内容

(一)全面加强卫生管理

1、积极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进一步推动城市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各单位要按分组搞好责任区域内环境卫生清洁活动,确保街道、人行道、绿化带达到干净整洁、无垃圾果皮、无乱堆放、无乱张贴的标准。

2、加强单位卫生工作的督促检查。局创卫工作督查组要不定期对全系统内的创卫工作开展督查。每季度将督查结果通报一次,将创卫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与个人岗位风险押金挂钩。

(二)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活动

1、采取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等宣传模式,努力将我局创卫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派发宣传资料、刊登宣传专栏、举办知识讲座等,广泛宣传创卫工作,不断完善和丰富我局爱国卫生内容。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卫生行为。

2、按照县委政府创建工作部署安排,结合全年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干部职工参与爱国卫生活动的工作热情。

(三)加强物业管理

强化对物业保洁的检查考核,由1年签1次合同改为了每半年签1次合同,积极督促物业公司抓好办公场所、机关院内的卫生保洁工作,以及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

秩序)工作,共同提高国土资源系统整体卫生水平。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

第11篇: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总结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总结

实施“五化工程”

打造“五个县城”

我县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以后,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乘势而上,提出了两年之内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统筹协调推进、加快县城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对xx县城的基本评价

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成绩来之不易,成果令人欣喜。这一殊荣,将使xx摆脱长期以来外人眼中“脏乱差”的印象、“灰桶”的绰号。但是,我们绝不能沾沾自喜、安于现状、停滞不前。城市作为发展的载体、民生的支撑、文明的象征,关系到一个地方的魅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区域发展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竞争。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各地均不遗余力加快城市发展。放眼全国,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环顾周边,弱者已壮,强者更强。远的不讲,就与毗邻的天柱县相比。十年前,他们向我们学习,叫我们老大哥;十年后,他们远远地反超我们,小老弟变成老大哥。连xx引以为豪的“攸县现象”,也不得不望其项背。通过创卫,尽管县城面貌大有改观,但由于过来基础薄弱、先天不足、历史欠帐多,“低、小、差”的问题依然突出,上级领导不肯住、外地客商不肯留的现象依然存在,成为我们心中的隐痛。同时,城市管理也是一个动态、反复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创卫”艰难,“守卫”更难。因此,要改善县城形象,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要改变他人印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尽管我们成功创了“省卫”,但全省“省级卫生县城”创建率高达75%,其中长沙、岳阳、娄底、常德、xx界已经实现整体创建,怀化市也仅芷江县没有创建。客观地讲,xx县城在全省、全市排名都是靠后的。所以,对县城的基本评价是:进步明显,差距突出,欠帐较多,任重道远。

二、科学确立“五个县城”发展战略

尽管xx县城发展起点低、起步迟,但绝不能妄自菲薄、甘于落后,否则很可能进一步弱化甚至边缘化。只有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发展、快速度超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建议县城发展的口号是:全市创一流、全省争先进、全国有影响。这一口号,不是好高骛远、哗众取宠,而是“突围赶超”的必然选择。如果我们不能在怀化率先、xx争先,势必会在全国城市化的巨浪中沉沦。当然,这一口号也并非空穴来风、不切实际。要看到,通过县委、县政府近几年大刀阔斧地推进城市建设与管理,特别是三年的“创卫”攻坚,长期以来制约县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瓶颈”已经逐步破解,厚积薄发的巨大能量正在逐步释放,林城新姿也已初具雏形。特别是绕城西线的动工开建,必将掀开我县城市发展史上的崭新一页。而且,我县“大将故乡”、“广木之乡”、“楠竹之乡”等传统美誉闻名遐迩,“国保”高椅古村、鹰嘴界以及“全国双拥模范县”等国字号招牌熠熠发光。这些,都有利于县城在全省乃至全国推介“xx印象”、发出“xx声音”。可以说,xx县城已处于一个蓄势待发、喷薄欲出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有基础、有机遇,但压力、挑战并存。在这种情况下,亟需一种战略来引领、一种目标来激励、一种口号来推动。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建议县委、县政府确立并大力推进“五个县城”发展战略,即:卫生县城、文明县城、生态县城、现代县城、不夜城。“五个县城”,是对城市发展各个方面的综合涵盖,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卫生县城,是城市发展的立城之本,只有保持城区的干净卫生,才能满足市民的基本环境需求;文明县城,是城市发展的有力保障,只有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城市发展才能深入持久;生态县城,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彰显我县这一特色,才符合宜居城市的要求;现代县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具备现代气息,才能与周边竞争相抗衡;不夜城,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精心打造夜间景观,才能展现一个城市全天候的美丽。

三、坚持以“五化”工程打造“五个县城”

“五化工程”与“五个县城”相互对应、相辅相成。要推进“五个县城”发展战略,必须以“五化”工程作为支撑和手段。

、实施“净化”工程,打造干净舒适的卫生县城。

要坚持把保洁工作作为最基础的一环来抓,按照网格化、精细化、标准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城区保洁xx。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充分发挥社区、物业小区、机关单位的作用,切实抓好背街小巷、居民小区、机关院落的清扫保洁。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公共卫生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加强城管执法和城管监督,继续实行严管重罚,坚决制止和纠正市民的卫生陋习。要巩固发展创“省卫”成果,在综合条件成熟以后,适时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

2、实施“序化”工程,打造规范有序的文明县城。

序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商业经营划行归市、车辆摆放整齐划

一、行人行走遵章有序。要立足城市功能的发挥,在加强西区、城东、城北三个综合性农贸市场建设的同时,规划兴建农机、建材、汽修、水果四大专业市场,解决当前城区部分商户无市可入的问题。要合理布局停车场、公厕等公共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需求。要以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为契机,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提升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要强化条块管理,坚持学校管学生、商会管商户、社区管居民、机关管干部,突出加强城区“四大类”群体的管理。所有承担城市管理职能的部门,要以推进“序化”工程为已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作为,促进县城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

3、实施“绿化”工程,打造绿意盎然的生态县城。

林业是我县最大的品牌和优势,但县城缺林却是不争的事实,与林城的名称极不相称。要切实加强县城周边的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形成浓郁的环城绿化圈。重点突出粟裕公园的提质扩面,以及尽早启动天马山公园建设。要注重抓好包茂高速公路岩头出口沿线的绿化工作,让外地客商一进入县城就倍感陶醉。要大力实施立体绿化战略,坚持屋顶绿化、阳台绿化、道路绿化、草坪绿化、拆墙透绿、花草点缀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绿化率。要在主城区再开辟1-2处高标准的绿化广场,汽车站整体搬迁后可作为首选,切实提升县城品位。虽然,绿化广场建设会暂时影响财政收益,但其长远综合效益是无法估量的。只有承受断腕之痛,才能催生县城巨变。城北新区要将开发、绿化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着力建设绿色北区。要加快xx河风光带建设,勾绘流动的绿色画卷。

4、实施“美化”工程,打造美观大气的现代县城。

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现代气息,必须在规划和建设上狠下功夫。要保证规划的绝对严肃性,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要精心塑造几处标志性景观,对破旧建筑实施“穿衣戴帽”工程,切实改善县城形象。要加快推进城北新区开发,形成“一城两区、南北呼应”的格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抓好2-3家星级宾馆建设,让上级领导和外地客商留得下、住得好、印象佳。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竞争的软实力。在城市建设中,要积极融入具有我县特色的文化元素,如神农文化、古村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侗苗文化等,体现地方特色,彰显城市个性。要注重城区文物的挖掘与保护,展示我县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积淀。要严格控制违章建筑,切实维护市容市貌。要规范市政设施设置和门店招牌设计,符合城市美化要求。

5、实施“亮化”工程,打造流光溢彩的不夜城。

一座美丽城市,既要白天看美化,也要晚上看亮化。目前,很多省市高度重视城市亮化工程,如贵州省已在全省推广。该省的剑河县、瓮安县,已经实现城区亮化全覆盖,天柱、三穗等县主次干道也已实施。在这方面,xx特别是怀化远远滞后。如果我县能抓住机遇、尽早启动,将是异军突起的最佳切入点。考虑我县财政的承受能力,建议先将林城大道和将军中路实施亮化工程。今后,灯杆广告必须使用发光灯箱,新设的门店招牌必须大力推广发光字。

凤凰涅磐,只为浴火重生;破茧成蝶,方能华丽蜕变。我们相信,只要大力实施“五化工程”、“五个县城”发展战略,xx县城一定能快速发展,从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绽放在三湘大地的一颗璀璨明珠。

第12篇: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计划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计划

实践证明,创卫和城乡清洁卫生工程是一项动态的,长期的工作,是一项十分具体又必须十分到位的社会系统工程。不进则退。只有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真抓实干,乘势而上,才能使这项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部署,特制定今年工作计划。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行高位推进。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做到工作到位。首先,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认识。要深该认识到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构建和谐、文明、舒适、洁净的城乡环境,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全民身体健康,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改善投资环境,推动对外开放,提升综合竟争力,打造中国旅游名县的重要举措,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上来。其次是要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要通过采取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创卫和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卫生工程的重大意义,让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三是要实施“一把手工程”,真正形成领导抓,抓领导,高位推进的态势。

(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把城乡清洁卫生工程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和上级 1

下达的农村社会服务项目资金的倾斜力度,逐步落实城乡清洁卫生队伍的经费补助。要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筹措资金,加强公共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三清五改”。当前,特别是要分期分批加快乡镇垃圾填埋场建设和全县50户以上自然村(团)寨垃圾焚烧炉,公厕的建设,全面提高农村村寨道路、巷道、沟渠的硬化率和“五改”率,使城乡环卫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要进一步突出整治重点。一是要突出县城和乡镇政府所在地,集贸市场的整治。二是要突出“三边”、景区景点的环境卫生整治。三是要突出居住较为集中的农村大团寨的环境卫生整治。

(四)要进一步健全长效机制。一是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要加快建立财政经费投入与城乡公共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机制,保障经费投入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建议从2011年起,用三年的时间,分期分批,采取县财政补一点,乡镇、村自筹一点的办法,全面完成乡镇垃圾填埋场和50户以上自然团寨垃圾焚烧炉的建设(所需资金见附表),农村村寨道路、沟渠、“五改”坚持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和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加大投入的力度。二是要完善监管机制,强化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要调整和充实现有的管理执法队伍,实行由一个部门协调管理向综合执法管理的转变。建议成立县城综合执法管理局,切实赋予其城市综合管理应有的职能。同时,建议县爱卫会办公室由目前县卫生局内设的一

个股室升格为人员机构单设,经费单例的,有一定组织指挥能力的县政府的工作机构。这既是健全长效机制,完成繁重工作任务的需要,也是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入场券之一,目前,我市绝大部分县市区的爱卫办已经是机构单设,经费单例。三是要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全力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鼓励城乡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城乡清洁卫生工程”的义务监督工作,参加各种有组织的实践活动,广泛听取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自学接受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为了制止县城街道门面脏乱差的现象和行人乱扔乱丢的现象,建议临时聘用20名县城卫生督查员,共需经费14.4万元。四是强化督促检查机制。实践证明,加强督促检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县创卫办和城乡清洁办以及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切实加大督查力度,采取定期检查和突出检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创卫和实施城乡清洁卫生工程的情况随时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落实不力,工作推进缓慢的给予黄牌警告,在全县进行通报,并实行联片区、联乡镇领导挂牌整改。各乡镇也要切实加强对各村寨开展城乡清洁卫生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本辖区城乡清洁卫生工程稳步推进,取得实效。五是要完善激励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清洁卫生县城、清洁卫生乡镇,清洁卫生村寨、清洁卫生机关单位、学校、片区和清洁户活动。继续将城乡清洁卫生工程的目标任务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和绩效考核。对工作搞得好的乡镇、村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重视、措施欠力度、效果不理想的

进行黄牌警告,并实行责任追究。

农村改厕和建设三格式无害化卫生厕所是城乡清洁卫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农村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不断推进,预计今后几年仍将下达一定数量的改厕任务。从今年实践的情况看,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农民改厕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但由于原材料以及运输费用较高,群众负担较重,每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包括地上部分需要投入2000元以上,而上级补助只有400元,因此,建议财政每建立一座无害化厕所增补150—200元。同时,建议每年改厕的工作经费由目前的5万元增加到10万元。

第13篇:威宁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威宁自治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省创卫专家组的各位领导:

首先,对你们莅临威宁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对你们一直以来对威宁县的关心、支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威宁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向各位领导、专家作以下汇报。

一、威宁县概况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黔西北高原,是贵州省的西大门,全县总面积6296.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00米,被称为“贵州屋脊”。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使这里的光能资源和风力资源为贵州之冠,威宁县城也因年平均日照数为1812小时,被贵州省气象学界命名为“阳光城”。 威宁既是进滇入川的交通要塞,326国道过境129公里,102省道过境157公里,过境铁路里程187公里。威宁县物产资源种类繁多,盛产马铃薯、玉米、荞麦等粮食作物,烤烟、芸豆、蘑芋等经济作物和苹果、黄梨、核桃、板栗等干鲜水果;中药材有党参、天麻、黄柏、三

七、半夏、杜仲、等。马铃薯常年产量在25亿公斤以上,个大品优,为全国之冠。全县拥有成片草场和草山草坡320万亩,各类牲畜常年存栏达157.22万头(匹、只)以上,出栏77.47万头(匹、只)以上,已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畜牧业基地之一。是著名的“马铃薯之乡”、“中药材之乡”、“畜牧之乡”和“南方落叶水果基地”。

近年来,威宁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各级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县域经济不断壮大,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威宁县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及百万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抢开发机遇、抓开放带动、谋经济发展、促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坚持“团结、稳定、发展”的方针,紧扣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抢抓喀斯特扶贫开发“威宁试点”的契机按照以“四在农家”(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破难题,以“五心教育”(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孝心献给父母、把诚心献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信心留给自己)提素质,以“六风建设”(正党风、清政风、淳民风、浓学风、转作风、优行风)创环境,以“七个坚持”(坚持以威宁试点为契机助推发展、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发展、坚持以城镇化拉动发展、坚持以合理利用资源科学发展、坚持以改善发展环境支撑发展、坚持以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坚持以党的建设保障发展)谋发展的“四五六七”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威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事业。

2009年,面对社会的压力与舆论的监督,我县多次召开常委会议研究用1年时间创建地级文明卫生县城和用3年时间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工作,要求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向全国创卫先进市县学习经验,并决定在县域辖区内全面轰轰烈烈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攻坚战。2010年堪称威宁县整治创建工作历史的新纪元,全县有21项工作分别荣获全区一等奖和第一,全省“校安”工程现场会等14个现场会相继选择在威宁召开,“整脏治乱”年终考核排名从2009年的全省第78位升至37位,同年,威宁县城也被上级部门命名为“地级文明县城”和“地级卫生县城”。在成功创建地级文明卫生县城的基础上,2011年,我县又作出了“双创一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建设高原湿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城市)战略部署,全县“整脏治乱”年综考核位列全省第26名,较2010年上升11位。其中第四季度电话满意度调查考核位列全省第12名,为历史最好水平。全年有包括“整脏治乱”等20多个全省大型经验交流会议在我县成功召开。2011年9月,原中共毕节地委(现中共毕节市委)书记秦如培对威宁整治创建工作机制创新进行高度评价并作了重要批示:威宁县的做法有创新、有目标、有举措、有成效。至此,威宁的整治创建工作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纵观近年来我县整治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果,我们的体会是:领导重视、认识统一,是搞好整治创建工作的前提;多方参与、共同治理,是推动整治创建工作的关键;以人为本、凝心聚力,是提升整治创建工作水平的重点;因地制宜、实施“六个转变”,是搞好整治创建工作的途径。

二、创卫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创卫局面。

一是建立创建组织体系,全面落实目标责任、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作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有效举措,成立及调整充实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宣传部部长、政府分管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等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创卫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理清了创建思路,明确了创卫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形成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全力抓的工作机制。同步完善了县四大班子领导包保责任制度,确保整治创建工作有人管理,有制度管理。对领导干部实行“一岗双责”,将城区56条街道划分给全县副县级领导进行包保,由领导带领县直各机关单位进行监督管理,设置包保责任牌,明确各类责任人、检查人、督查人和监督举报电话,便于群众监督。各乡镇、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全县上下思想统

一、步调一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扎实开展。草海镇镇和县直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确保了创卫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对照创卫标准和要求,我县出台了《威宁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责任追究办法》、《威宁县“双创一建”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威宁县“双创一建”工作督查办法》、《威宁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总体方案》、《威宁自治县2012年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安排意见》等各种措施文件,大量印发了《贵州省爱国卫生条例》、《贵州省卫生县城标准》、《贵州省卫生县城检查评比标准》等资料。县政府与县直相关单位签订了创卫目标责任书,对全县各责任单位量化、细化了目标任务和工作时限,将“一把手”明确为单位创卫工作第一责任人。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考核办和县整治办随时深入到各责任区、单位进行督查,及时通报进展情况,对督查发现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必须限期整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包保领导不定期到一线检查指导,现场解决棘手问题,有效地推进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广泛宣传、全面发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切实增强全民创卫的积极性。

为了保证创卫工作顺利开展,我们从抓宣传教育入手,始终把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创卫的主动性、积极性放在首位,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了创卫宣传工作。 一是在县广播电视台、政府网站、报社开辟了“双创一建”专栏,大力宣传全县创卫工作中涌现出的的先进事迹,及时报道创卫工作中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不文明行为予以曝光, 对全县创卫活动进展情况进行聚焦式不间断的宣传报道,加大了社会舆论监督力度,营造了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利用“世界无烟日”、“爱国卫生月”和“世界环境日”,开展群众性创卫活动,通过出动宣传车、设立咨询台、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展板和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专项整治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同时县直各中小学校把每周星期二定为清洁日开展以践行“五心教育、参与整脏治乱”为主题的活动,活动以“提升市民素质,创建卫生县城”为主题,开展“改陋习、美威宁、我先行”、“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等主题实践活动,倡导市民讲文明、树新风,通过学校影响社区,通过孩子带动家庭,为创卫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创卫的热情。三是县、镇(主要是草海镇)各级单位适时组织培训,通过干部带头、市民参与、社会协作共建,形成了创卫工作的浓烈氛围。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威宁县委、县政府按照50年不落后的要求,坚持把规划视为城市的基础和灵魂,按照“立足长远、体现特色、科学合理、注重环境”的要求,立足于“生态、宜居、旅游、休闲”的城市定位,以创卫为抓手,以提高城市建设品位、优化人居环境为主要目标。近年来,我们按照整治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狠抓市政建设,一大批体现城市特色魅力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1、加大投入,夯实创卫基础。全县截止2011年,安装街巷路灯从2010年前的300盏增至1500余盏;新改建公厕从2010年前的9所增至30所;对城中村198条背街小巷进行了道路硬化;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加强环卫装备,购置微型流动垃圾收集车14辆,清扫保洁手推车40辆,大型路面清扫车2辆,摆臂式垃圾清运车2辆,高压清洗、清扫多功能车1辆,垂直压缩式垃圾转运车2辆,建成并投入使用2座垃圾中转站;添置垃圾桶、果皮箱1000余只;投入资金180余万元,规划设置城区主次道路交通标识线,新增临时停车位300余个,科学、合理设置更换城区主次干道隔离栏、护栏;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北门河进行彻底清淤,并进行河道改造规划;投入资金40余万元,更换建设西路、向阳路路灯;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对建设西路(草海路至复烤厂段)、人民中路、人民南路、鱼市路等路段的路面、人行道等进行改造;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城区供电线路乱拉、乱扯等凌乱现象进行规范整治;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对城北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投资900余万元,对老城区道路进行升级改造;投资600多万元,对城区114所公厕按照水冲式要求进行改造,新建水冲式公厕25所;并投资200余万元,对城区背街小巷进行硬化。目前,建筑规模6600平方米的商业步行街已完成方案设计;占地面积6.13万平方米的乌撒广场已进入设计阶段;用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政府行政办公中心和体育馆建设及其土地捆绑项目等,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已破土动工;总投资443万元的老城区人民中路、人民南路、渔市路、建设西路沥清路面改造和解放路、言嘉路、民享路、中山路、威昭路、文化路等路段白改黑工程全面竣工;投入资金6916万元,共启动了包括下坝安置小区、百鹤路、公园路延长段及河道治理工程、沙淤路、广聚路及其延伸段、勤政路及其安置小区道路等改扩建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以上。

2、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及风貌整治工程。采取“见缝插绿、拆墙透绿、拆违见绿”的办法,对城区树木进行摸底调查,更换死株。对绿化带缺窝断行部位进行了补植;对县委大院及各机关单位室外场所进行了绿化,对城区主次干道采取了用木箱植树绿化工程;城区沿街各单位房屋立面全部按照亮化要求实施完成了夜间亮化工程,城区路灯进行了改造安装,城区路灯普及率达到了86%以上,路灯亮灯率达到97%以上。全县累计投入5000万元完成草海路、渔市路、星光路、向阳路等路段城区风貌整治工程,拟在2012年投资43000万元完成人民中路、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建设东路、建设西路等其余路段的风貌整治工程亦如火如荼开展中。

3、升级改造专业市场。2009年来,我县先后规范了煤炭交易、废品收购、车辆保养等方面的专业市场。取缔搬迁长期占道经营的摊点,农贸市场严格实行划行规市,交易秩序井然。

4、提升城市品位。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人民公园;投资近300万元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凤山森林公园。

5、积极推进“净化工程”。投资7086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4700余万元日供水量30万吨的城区自来水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总投资5012万元,库容系统达106万立方米、日处理180吨垃圾填埋场、日处理1万吨、投入资金5921万元的污水处理厂等建设项目已全面投入使用。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8﹪,垃圾清运填埋率达到100%,城区垃圾实现了日产日清,全县环境卫生得到根本性改善。

(四)突出重点,集中整治,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在创卫工作中,我县科学谋划,突出重点,集中整治,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1、认真开展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管理,消除管理盲区,解决管理空缺的问题。草海镇按照县委政府工作部署对城区280栋6950户楼群院落实行了“网格化”管理,集中开展了100多次大规模整治创建活动,以实现城区无缝管理为目标,全县背街小巷和楼群院落管理工作已进入常态化。公安、工商、城管、通信等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打击张贴非法广告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制贩假证、假广告的窝点,开展主次干道户外门头广告、招牌内容的清理整治,及时清理废旧广告和野广告,城管执法严格执行案件现场取证制度,城管大队先后配备了执法记录仪5台,分配给执法中队的五个综合执法组,明确要求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全程录制,为实施行政处罚提供有力证据,确保了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城区垃圾清运实行市场化管理,以车定量、划区承包,主要街道全部实行垃圾袋装化,组建了垃圾清运队,目前我县建成并投入使用2座垃圾中转站,确保垃圾清运填埋率达到100%。全县已累计完成整治人行道板10000㎡、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和沿街乱搭乱建50000㎡、治理乱涂乱画2000多处、清理各类生活垃圾10000余吨,执法工作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2010年以前的城区“脏乱差”现象相比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整治创建工作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踊跃支持。

为纵深推进城市整治创建工作,全县已累计投入500余万建设数字化城管,先后启动了三期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工程,监控城区主干道、公共复杂场所和背街小巷;还投入220万余元在各乡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及时准确掌握城郊结合部、街道集市、重点部门“人、屋、车、场、会”等基础信息,实现了“多点监控、区域防范”的全时空、全方位创建模式,至此,威宁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开辟了全新格局。

2、大力开展“一除两改四达标”活动。我县把“除四害”工作作为改善城区环境卫生的一项长期性工作来抓,调整充实了县“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县城区“除四害”工作方案》,按照“五统一”、“五不漏”要求统一灭鼠;组建专业城区灭鼠工作队,硬化地面和道路,堵塞孔、洞、空隙,安装防鼠网,钉装防鼠板,硬化河道护披,清除杂物堆放。并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各部门、各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确定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制定了《威宁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计划》、《威宁县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方案》。具体工作中,坚持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与药物消杀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突击行动与经常性消杀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综合防制措施,有效防制了蚊蝇孳生和扩散,有效降低了“四害”密度。同时,建立了“四害”密度监测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确保全县鼠密度不超过国家标准,蚊、蝇、蟑螂密度不超过地级标准。

3、认真开展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我县先后印发了《威宁县爱国卫生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安排意见》、《威宁县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整治方案》等文件。与县域辖区内重点污染源排污企业签订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按照创卫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求,将全县环保治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通过全县上下各单位、企业及个人及时采取各种节能减排措施,长期对环境质量开展“监、控、查”,我县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4、认真开展单位社区卫生整治工作。各单位和社区建立了《清扫保洁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清理”活动;各乡镇开展了街道、村庄整治活动。通过开展各种创建卫生示范单位、卫生示范小区、卫生示范街道、卫生示范学校等活动,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卫生素质进一步提高,随地吐痰、乱扔、乱倒现象明显减少,“威宁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5、认真实施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我县通过政府投资和农户自发筹资两条渠道实施了农村卫生改水工程,工程以“延伸城区供水管线、造湖自引、自备压井”三种方式进行了具体实施,农村改水普及率达到了90%,相关部门加强了饮用水卫生监督和检测,确保了饮用水水质的卫生监测达标;通过政府补一点、村组贴一点、群众拿一点的方式筹集资金,采取办试点、树典型、抓推广、组建农村改厕技术工作队等措施开展了农村改厕工作,目前全县35个乡镇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改厕工程正紧张进行中。

6、认真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对城区交通秩序进行了专项治理,新增临时停车位至780个,规划设置了城区主次道路交通标识线,对车辆乱停乱放、违章载客等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2009年来,我县共查处违章车辆3000多车次,拖走违停车辆500多辆,教育处罚交通违章行为4000多起,拖走公务违停车辆100余辆,行政拘留50余人,取缔违规马路市场15条,电视台曝光26次;新增更新的士车辆至350辆,取缔电三轮摩托车150辆;印发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单80000余份;尤其是2011年,全县于11月12日上午10时启动的城区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整治行动由公安、交警、运管、城管、客管、工商等部门300余人组成四个综合执法组开展联合执法。电视台、报纸及3辆宣传车展开强大舆论宣传,整治行动持续开展至今未停止,行动有效改善了城区交通秩序混乱现象。目前,在电视台黄金档设立的“整脏治乱”连连看栏目继续准点曝光每天城区交通违法行为及脏乱差现象,电视台《威宁视点》栏目曝光包括警务车在内的公务车等违停车辆上百辆,这使得“整脏治乱”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同时也得到了市民朋友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

7、动员全民参与,大力开展健康教育

我县坚持“以人为本、群众参与、注重实效、合理推进”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改厕为重点,着力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及时调整充实了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工作力量,制定了《威宁县爱国卫生工作规划》、《威宁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资料收集建档目录》和《威宁县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控烟禁烟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责任部门的工作任务。为充分发挥爱卫组织的综合协调职能,广泛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县委政府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了全县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威宁县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威宁县健康教育实施方案》,转发了《全国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规划》。在威宁电视台、威宁信息港、威宁县人民政府网等媒体开设了以饮食卫生、疾病防治、医疗保健、革除陋习等卫生健康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栏目;印发了《文明市民手册》、《市民卫生健康手册》、《健康知识200问》、《健康膳食手册》等健康知识宣传单和健康教育读本,在全县各中小学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并组织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有效提高了中小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教育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的目的。同时,各社区不定期开展了居民健康知识讲座,机关单位创办了健康教育宣传专栏。通过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及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市民的健康意识大大增强。

8、加强卫生监督,保障群众饮食安全

通过开展以餐饮业卫生专项检查、学校食堂卫生监督和卫生许可证专项整顿等为重点的食品卫生安全整治,切实加强“五小行业”等重点场所卫生执法监督,2011年4月1日全县在草海镇召开了城区“双创一建”工作千人大会,通过签订责任书更是层层落实责任。2011年和2012年均召开了全县“五小行业”从业经营户培训大会,“五小行业”从业经营户近千人参加培训,反响强烈;今年,我县创新出台了《威宁县城区市容环境“三无六保四到位”管理实施办法》,在工商等部门监督下,城区沿街门面全部张贴城区市容环境“三无六保四到位”管理办法,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卫生安全。

(1)认真开展公共场所及市民饮用水卫生整治工作。 以改善城市公共场所卫生为切入点,以整顿和规范饮用水卫生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重点对城区理发美容店、公共浴池、宾馆、旅店和歌舞厅等“五小行业”场所的空气、采光、通风、照明、噪音、水质、顾客用具消毒和卫生设施等进行了集中整治,通过统一制定公共卫生标准,实现了城区“五小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专业部门加强了自来水末梢水的监测采样,对混浊度、游离余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进行不定期检测,及时监控水质状况,防制介水传染病发生。配套出台了《威宁县二次供水卫生管理规定》和水源保护区的划界定标方案,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加强水源区环境保护,加大了对二次供水的卫生监管力度,确保了水源清洁和集中式供水覆盖率达标,致使水源地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认真开展食品卫生整治工作。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我县进一步完善了量化分级卫生管理制度、监督检测抽检制度、投诉举报处理制度,严格执行对经营单位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的年检制度。2010年来,城管综合执法、工商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完成检查大小餐馆168家,查处不符合标准21家,停业整顿21家;检查小吃摊点223家,取缔28家;检查副食门店125家、加工企业52个、职工食堂31个;督促城区小饮食店整改达标面积8200平方米;审核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321个、公共卫生许可证138个,办理从业人员健康证9980个;培训行业卫生管理人员1926人次、从业人员6893人次;立案查处食品、卫生公共场所违法案件18起,没收、销毁不合格食品2542公斤。

(3)开展了医疗机构专项整治及节假日、高考期间的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对县乡各医疗机构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病房、口腔科和腔镜科室消毒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进购索证制度和医疗废物的毁形、消毒、焚烧、深埋处理。

9、不断强化措施,搞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疾病防治工作,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出台下发了《威宁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展规划》和《威宁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着力构建了市民健康快捷的医疗通道:一是建立健全了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乡镇卫生院为中心、社区(村)卫生室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络体系,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疫情信息实现了网络直报;二是落实了疾控机构进医院工作,在县医院、中医院成立了公共卫生科,各乡镇卫生院明确了专干职责,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疾病报告制度;三是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儿童免疫规划和传染病管理工作,全面落实了结核病控制项目,艾滋病等其它传染病防治工作进展顺利,其他地方性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四是强化了扩大免疫和接种工作的监督检查,全县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五是根据《威宁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组建落实了应急队伍及物资储备,积极开展了全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及时妥善处理了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总之,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我县在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中多措并举,齐抓共管,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善,整治创建工作在省、地考核和明察暗访排名不断靠前升位,赢得了省、地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也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的顺利通过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创卫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按照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的目标要求,遵循“远谋近施、远近结合、未雨绸缪、谋划未来,实现威宁新跨越”的工作思维,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重点,统一领导,科学规划,城乡联动,整体推进,狠抓长效机制建设,把整治创建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努力营造富裕、文明、和谐、生态的新威宁。

威宁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四月六日

第14篇:县城卫生汇报

县城卫生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 今天,有幸迎来全市第十次县城卫生检查团对我县县城卫生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受李晓县长的委托,我谨代表县政府向检查团莅临我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领导长期以来给我县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盐津县城卫生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盐津共6镇4乡,78个行政村,16个社区,总人口39.6万人。县城建成区面积1.1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01万人。全县森林覆盖率为53.7%。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6.3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2.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90元。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爱卫会的指导下,我县按照“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突出特色,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狠抓县城卫生工作落实。两年来,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广大干部群众卫生观念进一步增强,县城卫生大为改观。

—1—

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县卫生、工商、环保等19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盐井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制定下发了城市管理办法、爱国卫生工作管理办法等县城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多方筹资,加大投入,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二是改善市容市貌,创造优良卫生环境。以实现“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功能完善”县城环境为目标,解决城区环境脏、乱、差问题为重点,狠抓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高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县城环境面貌明显改善。对城区道路和供水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建成了新老城区垃圾转运站5个、垃圾房和垃圾坑共20处,配置便民垃圾桶725个,购置各类垃圾转运车21辆,河道打捞垃圾船1艘,洒水车1辆,县城基础设施需要基本满足。

三是开展除“四害”活动和健康宣传教育。盐井镇组织各社区居委会,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定期开展除四害工作,四害密度基本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防制疾病流行。通过电视、专栏、健康咨询、讲座、折页等形式,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市民的卫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卫生行为习惯进一步改善。

四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强化美容美发店、歌舞厅、旅馆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认真组织卫生监督人员对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等供水单位开展监督检查,保障了居民的生活饮用水

—2—

卫生安全。同时,食药监、工商、质监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利用节假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集中整治活动,确保县城食品安全。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率、健康证持证率、“五病”调离率均达100%;

五是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拟定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及响应预案》,坚持每三月开展一次环境保护现场监察,对医疗废物、污水的处置、医疗废物处置等情况进行督查,防止了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案件发生。

六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严格落实疫情监测报告制度,近两年无传染病暴发流行。全县乡级以上医疗机构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报告质量综合评分保持在80分以上,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各幼托机构、学校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近年来,我县县城卫生工作经过全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二是部分居民的文明卫生意识还有待于提高;三是城市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还需要逐步探索完善;四是由于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客观限制,县城个别街区、院落仍存在卫生死角,需继续加大整治力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

—3—

克服不足,进一步发动群众,继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建立长效机制,依法管理,全面提升县城卫生管理质量。

各位领导,提升县城卫生质量是树立盐津形象、促进盐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虽然我县县城环境卫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相信,有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各部门的关心和帮助,有广大市民的全力支持,盐津县城卫生一定能够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4—

第15篇:“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汇报

中共XX县委XX县政府督查室2011年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汇报

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以来,我室始终紧扣“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长武”这个主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争取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XX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活动综合组工作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室年初的安排,现将上半年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作以简要汇报: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建立健全了创建省级文明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开展了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的宣传活动,为创建大造声势,做到人人知晓,全员参与,使创建活动深入人心。

(三)在我室内部组织了多项学习活动。以“三为”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动员全室干部强化学习意识,提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在“千百千”及“我做一周村官”活动中,扎实开展包村工作,全力帮助包扶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拓展致富门路。积极参与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志愿者献血活动,

(五)配合县创建办对各部门单位、各镇发展服务中心

第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对督查中发现

存在问题的单位,及时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责任单位要明确责任人,拿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到位。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我们将继续按照《创建综合组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详细规划、分步实施,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进一步强化督查工作。对照《XX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目标任务分解表》,对各单位阶段性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实行全方位、不间断跟踪巡回督查,及时向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提高督查督办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齐抓共建,协同作战,提高创建工作水平。创建工作是一项面广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任务艰巨。我们在创建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严密组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齐抓共建,使创建工作扎实深入的开展。

中共XX县委XX县政府督查室2010年8月18日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gerengongzuozongjie/57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