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程胜先进事迹

程胜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程胜,男,汉族,毕业于山西大学。2008年9月,被招聘为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武家寨村村主任助理,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来到农村基层,什么都得向农民学习,当一名“小学生”。 程胜积极地虚心地向农民朋友学习讨教,积累着基层工作经验,希望在不断的学习、探索过程中,探 寻出一条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适合全体农民走的路子,并且让这条路子越走越宽阔,农民越走越富裕。他根据当地的实际,充分利用土地流转政策,整合土地 资源,优化布局,推进富兴乡农村产业结构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变。而怎样带动、利用什么来带动农民致富又成为他 面临的一个大难题,这个时候他没有懈怠、没有退缩,集思广益,积极走到农村去,深入农村了解村民们的实际情况,向当地基层经验丰富的前辈们讨教、学习,并通过实地调查,到其他村取经。了解到本乡的地理、自然环境、土质等自然条件都很适合搞大棚蔬菜种植,况且大棚蔬菜种植不仅投资风险小,投资成本低,而且经济效益好,可以大大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富兴乡经济发展。

经过实地考察、分析、论证,他认为富兴乡大棚蔬菜种植经济效益可观,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在经过认真的准备后,他认准大棚蔬菜种植这一条致富道路。 2010年5月程胜在武家寨村开搞大棚蔬菜种植种植基地并成立了种植合作社,种植面积10亩,每亩种植纯收入达4800元以上,解决农村剩 余劳动力40人以上。他们力争在3-5年内建成绿色规范化种植基地100亩,基本达到苗种供给基地、原产品供给基地、生态旅游观光园等,并积极向 村民们推广种植,力争把富兴乡打造成为大棚蔬菜种植种植大村。

第2篇:李先进事迹

***先进事迹

***,男,汉族,1976年11月生,1999年10月入党,法侓大专学历,现任***镇大周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民兵营长等职。

2007年从部队复员后在浙江沿海地区某一企业担任办公室主任,看到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生活富裕,想想家乡人民温饱刚刚解决,主要经济收入靠外出打工,凭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军人特有的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决定放弃优厚的待遇.回乡与家乡人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自担任村干部后.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恪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用行动践行着无声的誓言。

一、坚持学习,努力提高。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务工作者.“恪守”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格言,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农村干部现有水平离日益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必须加强学习自觉锻炼。自任职以来,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平时向优秀的村干部学习,虚心请教

身边的同志。虽然在部队工作十几年但部队工作和农村工作完全不一样,只有不断学习和转变观念才能开展好工作。刚开始,工作没经验遇到问题不知怎么办,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了群众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为群众素质不一样,采取的方式方法也要不一样。以适应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可以说学习时我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知识面。大大增强了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并为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认真抓党建、党员是关键。

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难点村“、干部工作散漫,不求是创新,党员作风差,在群众中没有威望,平时很少过组织生活,自从我分管党建组织工作后向党支部建议现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再去抓工作,通过健全组织规范制度干部责任心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加强。通过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使全村78名党员找到了目标明确了责任。

舍小家、顾大家,守清贫、耐寂寞。

2010年7月份正是创先争优学习阶段作为组织委员对每次活动都要认真准备,召集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当时家属面临分娩,需要有人照顾可我早出晚归。虽然家属很支持我的工作但每次回家也能从眼神里看出怨恨,在分娩的当天

我到镇里送创先争优的材料,等我赶到医院孩子已经出生了,父亲说你妻子难产,医生让家属签字时,是我签的,我教了一辈子书,只有这次写字手是颤抖的,听了父亲的话,从不流泪的我在也坚持不住自己,想想愧对家人和孩子,但擦干泪想想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取的成绩心里得到了安慰,在分管组织的同时还兼任村委会会计,团支部书记和民兵营长等职。管好组织建设,还要负责“三资”管理,村里的财务是群众最关注的,对于各项惠农政策进行宣传,对惠农资正进行认真发放登记,平时认真管好用好村里每一分钱。职务多工作量大,其他村干部可以轮流值班,我每天必须到村里来,群众办事不按时,有时很晚也会找上门,家属带小孩我们帮不上忙,爷爷奶奶生病住院,我也只能挤出点时间到医院匆匆看上一眼,我家三代都是党员,爷爷经常说当村干就要守住清贫耐住寂寞,所以家里的人比较理解,通过努力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都呈现出新的面貌。

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组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宗旨,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最大的职责和使命。

第3篇:程文秀先进事迹

程文秀: 从小怀揣绿色梦

■播绿使者

核心提示:“我是大山的儿子,我的生命属于绿色,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把家乡建设成一片绿洲。”从1985年大学毕业后,跨进林业部门的那一天起,他就与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28年过去了,他从小的梦想真的变成了现实,如今,他当年亲手栽下的落叶松苗,已经长成了碗口粗的大树。在他与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塞北林场完成人工造林128万亩、封山育林35万亩,初步建成了一个百万亩生态公益性的大林场,坝头沿线长180公里,南北宽30公里的沿坝绿色屏障已经初步形成,为京津风沙源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就是塞北林场副场长、党支部书记程文秀。 8月15日,记者走进了程文秀的家乡,探求他的林业梦。

金秋八月,秋高气爽。

汽车出张北野狐岭,在横跨坝头东西、连接张北和崇礼一线的“草原天路”上行驶。 透过车窗,一片片绿油油的人工造林,一层层丰收在望、五颜六色农作物的梯田,仿佛一幅精美的手工刺秀,把坝上草原装点得五彩斑斓,车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

“快看,桦皮岭到了,这里是我们务林人的骄傲。 ”随着塞北林场工作人员李刚手指的方向,远远望去, 环桦皮岭10万亩工程区内,落叶松层层叠叠,颇为壮观。

这里成了旅游者的天堂,务林人的宝库。

汽车快要出桦皮岭的时候,在一个路段上,被前来这里

观光旅游的游客的车辆挡住了,我们只能下车等待。在路边的一块长满小黄花的地边,游人如织,北京游客李占国说,张家口这几年旅游发展得太快了,桦皮岭真是人间仙境。

因树得名的西一棵村

汽车出沽源县城,向西方向,沿柏油路再上水泥路,蜿蜒曲折行驶26公里后,我们来到了沽源县白土窑乡西一棵自然村。

刚下车,在村边就碰到了刚刚从地里干活回来的东一棵行政村支书宋文军。“东一棵是个行政村,下辖三个自然村, 包括东一棵村、西一棵村、马神庙村,西一棵村有200来户人家。 ”宋文军说,通过新农村建设,这几年西一棵村的变化可大了,树比以前种得也多了,村里亮化、绿化、硬化搞得都不错,人们的生活比以前强多了。

宋文军边走边说,以前西一棵村可不是这样,村中没有几棵树,路也不好走,每年雨天两脚泥,晴天一身土,冬天刮大风,人们生活不好,心气也不高。

在村文化大院,我们遇到了正在和大伙纳凉聊天的李貌老人,老人今年88岁了, 他向我们介绍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西一棵村人,西一棵村村名起的与树绝对有关系。早些年间,由于环境恶劣,生长的树木十分稀少罕见, 当地老百姓为了表达对树木的渴望和热爱, 有许多村的村名与树木有关, 因为这个村子位于一棵老榆树的西边,因此,起名西一棵,树东边的村起名叫东一棵。

1964年11月, 程文秀就出生在这个小山村里。

跟着李貌老人和宋文军,我们来到了村边的一棵老榆树遗址旁,李貌说,这棵老榆树被火烧了有六七年了,由于树木生长多年,树干的中间部分都空了,小孩子们不懂事,点牛粪玩,结果把树点着了,现在只剩下树根了,西一棵村就是因为这棵老榆树起的名,以前这棵树长得可茂盛了。

宋文军把我们带到了一块山药地里,他说:“西一棵这个自然村,大部分地都是旱地,水浇地不多,平时就种点山药、胡麻、莜麦等大田作物,十年九旱,靠天吃饭。”宋文军高兴地说,今年雨水涝,庄稼长得不错,估计收成也错不了。

鼓励同学一起报考林大

李貌老人说,程文秀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家中比较困难,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种地人,他们家有4个孩子,他是排行老大,从小就学会了节俭,从来不乱花一分钱,上小学时,每天放了学,还要打猪草,回到家中帮父母干活,上初中、高中时,每年放假都回到家中帮父母到地里干活,是家中的一个小劳力。

和程文秀一起长大的 “发小”、村民王喜成回忆说,程文秀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绿色,经常领着他们一伙小孩子围着老榆树玩打仗游戏,在村里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到附近山上植树,他第一个报名,植的树最多,成活率也最高。 程文秀小的时候,就跟着村里的义务护林员一起保护树木,如果有谁到老榆树上刻刻画画,或者破坏树枝,他都和大

人们一起坚决制止。

1982年,程文秀从沽源一中高中毕业,这一年他参加了高考,考出了优异的成绩。

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在志愿表上填上了河北林学院林业专业,实现自己从小绿化家乡的梦想。

现任沽源县森林公安局局长李文林回忆说:“我和程文秀高中是一个班的,同一年参加了高考,在填写志愿时,他找到我说,咱们一起报林业专业吧,咱们的家乡太缺乏林业人才了,将来毕业后,咱们一起回来建设咱们的家乡,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 ”

这一年李文林和程文秀如愿考取了河北林学院林业专业。

放弃留校机会返乡务林

1985年7月,三年的林大生活结束了。 程文秀学习成绩优秀、各方面条件比较突出,学校有意让他留校任教,但他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留校的机会,执意要回沽源老家从事林业工作,想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家乡的绿色梦。

回乡前,李文林找到他,劝他说:“你的学习成绩这么好,留校对你来说,是个机会,能留在大城市工作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 ”程文秀坚定地说:“大城市里,生活条件当然好,将来对个人的发展也许会更好一些,可咱们那穷山沟里更需要像咱们这样的专业人才回去建设,不绿化,咱家乡永远没发展。 三年前,从家走时不是有个约定吗, 毕业

后一定回到家乡务林,我不会食言,咱们当初一起回家绿化家乡的约定。 ”

李文林比程文秀大两岁,是程文秀上大学时最要好的同学、老乡。 同生在白土窑乡,两人从小相识。 李文林说,程文秀上大学时,就非常刻苦,从来没休息过星期天或节假日,从来没有上过街,不是在宿舍里看书, 就是在图书馆里查资料。

程文秀:树起榜样的标杆

程文秀28年坚守在造林一线,将青春与智慧、汗水与心血无私奉献给荒山沟壑,让昔日的坝头“风沙口”变成了如今百万亩绿色屏障。在他的身上有着一名共产党员干部所应具有的脚踏实地、务实执着的工作作风,不畏艰苦、善于创新、勇于创业的精神追求。像程文秀一样,我市有许多干部职工在不同岗位不同战线上,兢兢业业工作,为事业殚精竭虑,对社会尽职尽责。他们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务实,代表人品,体现作风,折射党性,成就事业。一个人的职位可能很普通,一个人的事业可能很平凡,但一个人坚持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这种高尚品质传递出的感动就会拥有强大的力量。连日来,随着本报和张家口电视台、电台等媒体的深入报道,以及包括张家口日报社在内的我市各部门、单位对程文秀的事迹组织学习,越来越多人被他的事迹所感动。许多青年学生、退休干部、基层工作者纷纷来电本报,对程文秀表示赞赏。程文秀的事迹所蕴含宝贵的精神

财富,犹如一盏航灯,为人们照亮了前路;犹如一把标尺,使人们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刻度。

学习榜样,以榜样为标杆,重在实践、贵在行动。我们学习程文秀,就要把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高品质化为自身的精神理念、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像他那样,永远坚持自己的梦想,忠于党的事业,任艰难险阻犹自逆风而上,任时光变迁始终不渝初衷;始终保持对自己的事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事事带头、永葆先进。就要从他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食粮,对照先进找出差距,脚踏实地不漂浮,埋头苦干不张扬,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以实干苦干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谱写出张家口跨越式发展的新华章

第4篇:程辉先进事迹发言稿

程辉先进事迹发言稿

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柴油机班班长程辉。今天参加阳光标兵评选的宝贵机会来自于我们全体班组成员的努力,我也向我们的团队致敬。

回顾2016年,我们有三方面收获:一是喷油器取出器获得国家专利,另一项可移动式渡板专利也正在审批程序当中;二是推出“快准细稳控满”六字程辉工作法;使班组的机车检修保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三是柴油机班获得集团五星级示范班组称号。这也是我们班组多年来努力的结果。

目前0229机车正在紧张中修之中,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带领班组成员圆满完成这次中修任务,为公司机车动力保障实实在在多做一份贡献。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叫张苏,我为我们班长程辉助阵。过去的一年,程辉班长凭借工作中展现出的能力、态度和激情,让我们柴油机班充满了拼搏的精神,让大家蓄满了冲刺五星级示范班组的力量。

作为班组的技术骨干,正是因为有了像程班长这样多年的技术学习和经验积累,才使得今天的铁运拥有了一支技术过硬的机车维修队伍。前不久,我们车间首次开展DF4DD型机车段内中修,由于该车型与之前DF7C车型大相径庭,所以开工后各工种的施工难度很大,类似于柴油机吊运、管道拆卸、转向架解体等等,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程班长每天都会对各道工序进行分析准备,静液压系统管道就像迷宫一样错综复杂,他就把每一处管道用手机拍下来,以方便安装记录。各种走行部部件销套难以拆卸,他动脑筋用乙炔加热,依靠丰富的经验解决问题。正是有了他的勤奋努力,目前机车中修已经顺利解体完毕,正在进行下一步清洗检修工序。

旗台机车保障是我们班今年的另一个重点工作。因为无法过轨,所以只能在现场做小辅修。每次小辅修前,程班长总要操心费力得考虑每一个工种和配件,喷油器是不是校验好了,探伤仪是不是充好电了,大家要提前半小时到单位,用他的话讲:“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了,到了现场才能心不慌,手不乱。”因为旗台机车小辅修时间只能根据生产任务来调整,所以礼周六周日加班也就难以避免了。每次他都是带头加班加点,从无怨言。

程辉是我们班长,同时也是我的师傅。身为集团十大名师,他经常教导我:“修理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责任心,有了责任心没有什么干不好的。”他手把手教我如何拆卸缸头,如何测量走行部尺寸,在程辉的眼里,只要有了责任心,“土办法”也能变成黄金。在柴油机检修过程中有大量繁重的体力活,小辅修时喷油器需要取出上试验台做喷射试验,原先的解体工序都是在简单的套装工具帮助下使用人力取出,静配合的阻力非常大,身体单薄一些的工友干得非常吃力,即使身强力壮的师傅一台车下来也是汗流浃背,干活“受罪”。于是程班长动起了脑筋,图纸上画出了草样,下料、做支点、焊接、整形,定型后的喷油器取出器让大家干起活来“舒服”很多,程班长的“新式武器”也顺利申报了国家专利。尝到了甜头后,类似的波纹管伸缩装置,可移动式渡板……一发不可收,顺利的话,将在明年初取得又一项专利证书。在一件件国家专利诞生的过程中,班组各工序的作业效率和精确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年初5503机车辅修作业过程中,程班长在沟通过程中听司机长反映机车B6缸燃烧不好,这引起了他的注意,针对在检修过程中司机长所反映的问题,程班长对机车B6缸进行了重点检查,通过对B6缸进行压缩压力测试,判断故障为活塞环导槽磨损严重超限,导致压缩压力过低。在班长程辉的带领下,为保证检修质量及机车的正常安全运用,班组成员排除困难因素,以熟练的检修工艺对机车缸盖及活塞、连杆组进行拆解。在整个抢修过程中,程辉机车故障判断“准”,检修技术熟练,反应速度“快”,检修过程仔“细”,不放过任何故障点,班组检修人员检修前心态平和,检修过程中要不急不躁,充分体现了检修“稳”, 在现场班长程辉时刻提醒注意安全,要做好三“控”,最中经过共同的努力,赢得了上级和大家的“满”意。程辉工作法由此诞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6年,柴油机班在程班长的带领下获得集团五星级示范班组、集团模范职工小家、荣获一项国家专利,程班长也被推选为江苏省首席技师,我们相信柴油机班在程辉的带领下一定能够走得更远。

第5篇:新华乡卫生院个人先进事迹

脚踏实地 兢兢业业

-----黔江区新华乡卫生院李海峰同志事迹材料

李海峰同志在1990年7月招聘到石家镇卫生院工作,1993年1月转正后到原石家区新华乡卫生院从事医疗卫生保健工作,1998年1月因为工作认真负责,为人忠厚老实,被组织提拔安排到原石家区杨柳乡卫生院任院长,面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的乡卫生院,他一干就是9年。于2007年5月又被调回拆区并乡后的新华乡卫生院任院长助理,从事防疫工作,2008年3月提拔为该院副院长工作至今。

他在工作中始终把病人看作自己的亲人,随叫随到,关爱有加。刚参加工作两年期间,他就出诊318次,走遍了全镇每个村民委员会,特别是在杨柳乡卫生院任院长期间,以身作则,白天坐诊,下午和晚上出诊为儿童接种疫苗,经常是泥巴裹满裤腿,经常挨饿受冻,经常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他胆大心细,曾经独自一人成功为一产妇徒手取出滞留胎盘,挽救了她的生命,后来他感到非常的惊讶和惧怕。但是他依然坚持这样默默的工作,杨柳乡的卫生工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得到了区卫生院、县卫生局等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同时也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称赞。由于拆区并乡后这几年

来,在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刻苦努力,掌握了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和疾控预防工作的基本技能,是我院乃至全区疾控工作的业务骨干,他思想进步、热爱本职、忠心职守、积极钻研、开拓创新,十几年如一日,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首肯,并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防疫工作者。

一、永不变色的朴实本色扎根基层卫生事业奉献一身 从不谈报酬,从不给领导增加麻烦,从不与职工争吵,从来就是脚踏实地 兢兢业业的工作,从来没有要求组织做什么,一直就是这样一个朴实、平凡的人,但是做到了常人无法完成的工作。为了便于出诊为边远山区的孩子接种疫苗,使边远山区的儿童能享受到免疫接种疫苗的基本权利,利用一辆二轮摩托车,不管风吹雨打,还是列热当空,还是白雪飘飘,都坚持每月一次分别到石中、梨子两个村巡回接种,他每年出诊90次,在7个村民委员会间巡回医疗3遍,救治危重病人11人,治愈11人。

二、他努力学习,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他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党的“十八大”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的学习教育活动,主动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的指导,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将其思想充分融入到自身工作当中,不断充实自己并收到良

好的效果。五年来,在从防疫疾控工作和院内管理中,努力学习医院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基础知识,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业务水平。在院内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充分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岗位落实,责任到已。认真学习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确保了医院各项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他认真开展调查研究,他不断提高自己,认真完成各项工作

7年来,进社区、进学校、进农家,他坚持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他不断地开展调研分析,不断培训乡村医生,坚持原来每月接种1次,改为时时接种。为了完成全国联网,不懂、不熟悉计算机的他,认真从头学起,请教同事,自己翻着新华字典,不断地学会了使用计算机,在原来基层数据不全,不准确的现状,不但做到了坚持卡证吻合,还做到卡证与上报系统数据准确,在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得到了这样的优异成绩。

总之,李海峰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对于成绩他永不自满,对于困难他永不服输、对于工作他永不放松,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每一天,迎接每一次的挑战.....

2014年4月30日

第6篇:李国宾先进事迹

李国宾先进事迹

2014年,家住万年场辖区的李国宾老人,先后向党组织交纳大额党费3万元,并在全国“扶贫日”四川活动中,率先以个人名义捐赠4万元,成为四川公募活动社会捐助第一人,先后被评为“成都榜样”“四川十大扶贫好人”,被群众誉为“爱心婆婆”。

作为一位在16岁入党,有着64年党龄的老党员,她深刻地诠释着共产党人的责任与义务。思想上她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党的基本原则,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教育和党课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自觉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她全部身心的投入到社区党组织活动中。李国宾时时关注时政,每天坚持看新闻联播,坚持看党报党刊,坚持做读书笔记。很好地发挥了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生活中,她充分体现一名共产党员吃苦耐劳、甘愿奉献、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对待群众,她是党员,也是朋友,更是亲人。她是社区“金牌党课讲师”,剿匪镇反的惊险、纪检工作的庄严,她既给支部党员讲,也给社区小朋友讲,常常用亲身经历教育劝导党员要惜福感恩、要公私兼顾、要勤俭节约。老人还拿出年轻时候的劲头学习党内新纪新规,并发挥熟悉党务的特长,担当支部组织委员,主动为支部建设出力献策。2016年2月1日,李国宾老人因病辞世,但是她的奉献精神,仍然影响着我们。同时她的事迹,也深刻的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xindetihui/83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