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学习范海涛

心得体会

教 育 系 统

二〇一六年八月

2016年8月19日下午在信访局会议室的道德讲堂上,我们认真地学习了范海涛的动人事迹,在近一个小时的学习中,我们全体人员无不为之动容,整个过程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一次精神的洗涤,一次人格的升华。

范海涛同志是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孟电集团的董事长,南李庄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么多的头衔可不是虚的,每个头衔背后涵盖了多少辛酸,又发生了多少动人的故事?今天对我来说是重温,我们学习范海涛同志究竟要学习他的什么?学习他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热情?还是学习他敢为天下先、敢叫明换新顔的开拓精神?还是学习他大爱无疆、扶危济困的高尚品格?以我个人的观点,我们全体人员要全方位的学习,要有层次的学习,要用心的去学习。

范海涛出生于一个英雄的家庭,其父范清荣同志是全国的劳动模范,是孟电集团的缔造者,更是孟电精神的创造者,范清荣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现代化中国建设的年代,他都能发扬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都能勇于探索,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在他的带领下,孟电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乡镇走向全国,到现在为止,已经成为拥有几十亿元资产的发电、水泥、造纸、房地产的大集团,并且创造出仅仅6个月就建成一台5.5万千瓦热电机组,仅仅7个多月就建成日产2*1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震惊全国同行业的孟电速度,进而创造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勇于开拓的孟电精神,他的母亲顾族荣女士,既是孟电集团编织公司的经理,又曾经担任过南李庄村的党支部书记。而且顾族荣女士还是一位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好母亲,她和范清荣同志相濡以沫,举案齐眉、伉俪情深,可以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好贤内助。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使海涛同志从小就接受的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育。海涛同志,成长史中有几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其中一件是海涛小时候和街坊的孩子“格气”,那娃子瞪着眼珠对海涛说:“你家有啥成色,你爸干着支书,自家连个房都没有,还给我能球啥?”那娃的一句话把海涛噎住了,他扭头一溜烟跑回家,生气地对父亲说:“你当支书,连个房都盖不上,让我在人前站都站不住!”父亲看着眼前“小大人”一样的海涛,把他拉到怀里,摸着他的头问:“海涛,谁给你说的,当支书就一定得有自己的房?谁给你说的,当支书就得比别人住的更好?咱当的是共产党的干部,给共产党当干部,不能想着沾光,一点一滴这样的念头都不能有!”那一天那一刻,海涛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烙下了“不能沾光”这四个字。还有一个事是:海涛参加工作到了辉县水泥厂,在厂里做工的日子里,他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直到有一天上班时吐血了,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肺结核,住了整整五个月医院。母亲给他拆洗棉衣时发现棉袄上积了一层厚厚的污渍物,里面的棉絮都结成了硬饼,母亲忍不住哭了:“孩儿在厂里都是咋干的啊?”“咋干的?掏力干呗。”海涛说。“掏力干也不能不要命啊!”“看妈说的,干活不掏力,那还叫干活?”海涛接着说。另外一件事是:海涛同志担任南李庄村支部书记时,为了能让昔时污水横流,旧房危房、破房罗列的小村庄变成绿树成荫,环境幽雅,道路整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新社区。他个人无偿出资1.5亿元,给全村351户村民免费盖上高质量的“叠加别墅”。并实现当年拆迁,当年回迁,要知道,当时正是爆破拆除孟电人20年心血建成的8台小火电机组之际,也是企业最困难之际。以上是在海涛成长史上梳理的几件事,这几件事只是海涛众多先进事迹中最平常的几件,但影响着我的思想,使我得到心灵的一次净化,第一件事,反映出海涛同志,从小就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少了一些小孩子身上的稚嫩和玩调之气。第二件事,反映出海涛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少了些年青人身上的浮躁之气,多了些干事创业的豪气和毅力。第三件事,反映出海涛同志的胸怀,他的大爱无疆,他的无限忠诚于党的纯洁的党性。这几件事,反映出海涛不同阶段的不同的人生,英雄不是一日而成,罗马也不是一天就建起来的,能成为英雄模范人物,能成为现代化的企业家。没有一个影响自身成长的家庭,没有一身过硬的自身素质,没有一颗大爱无疆的善心,那是不可能成就一个划时代的人物。2008年海涛同志被评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时,评委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为了碧水蓝天,他将十多亿资产付之一炬;为了家乡繁荣,他频施援手帮扶父老乡亲。牺牲自身巨额利益造福乡梓,范海涛,用行动诠释了民营企业的舍与得,这个似乎从熟悉,却难以参悟透彻的命题,范海涛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这是一个共产党人的答案: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共产党人舍去的是小我,得到的是大我,舍去的是一己私利,得到的是大众福祉。范海涛在一次又一次“舍与得”的答案上,告诉了我们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

第2篇:范方海事迹

范方海——第30个教师节先进事迹展播材料

范方海,男,1956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师毕业,小学语文教师,现任黄家镇大同村(明德小学)村小负责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时光从1979年来到了今天,土生土长的范方海老师,三十多年如一日守望着这所村小。三十多年来,他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立足岗位,乐于奉献,他把火热的青春献给了家乡,满腔的热血献给了父老。

刚参加工作时,民办校的条件极差,当时他教的班有60多个学生,连石凳都没有,看着孩子站着或蹲着听课,听见一些家长的抱怨声,他心里十分难过,他决心用勤劳的双手改善办学条件。于是,他多次到几公里的石场联系石板并请自己的二哥没有一分报酬用“木马”一块一块运回来,利用课余休息日同工人一道安砌,终于让孩子们用上了石桌石凳。

大同村小建造在半山坡上,上下落差近三米,整个活动场所凹凸不平,真是“晴天尘土杨,雨天起泥浆”他又带领师生“开山辟地”。不管岩石有多么坚硬,也拦不倒坚强的师生们,他们硬是用铁锤一锤一锤的打,用锄头一锄一锄地挖,用筐一点一点地运。一年后,师生们用汗水换来了500多平方米的操场。1997年,借学校改危之机,他再次带领师生自力更生。为改变办学条件他四处奔走,在上级各层面领导的支持下,运回了170多吨的灰沙煤渣等材料,可是乡村公路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为了节约有限的资金,他身先士卒,与师生们一起,动手把材料运进学校。随后,他又带领师生动手打混凝土。石灰浆溅到眼里,擦洗干净又干;手被碱浆腐蚀了皮肤,包扎起再干;……大家齐心协力,艰苦创业,用毅力和精神“硬化”了上千平方米的操场。

范方海对学校建设是精打细算,面对贫困师生却格外关心大方。 91届学生小谌,一天早上,她满脸愁容,范方海发现后,便去询问,才知道她年仅33岁的母亲意外身亡了。他立刻赶往该生的家里,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房子只有一个空架子,室内一片狼藉,跪在妻子遗体前的谌父两眼通红。他见孩子的老师来了,这个大男人失声痛哭道:“老师啊!我的两个娃儿以后怎么办啊?”当时,范方海的眼泪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当时月工资只有45元的他立即摸出身上仅有的30多元钱递给了谌父,并对家长说:“有困难要克服,不管怎么样都要让孩子读书,学费大家想办法。”在他的帮助下,这两个孩子最终顺利的完成了学业,现已大学毕业,长女在兰州工业大学任教。

2000级学生小刘,三岁时被母亲抛弃,父亲常年患病,家贫如洗。小刘身体虚弱,经常生病,是范方海主动带他去看病拿药并支付医药费;天冷了,就拿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穿。父亲病逝后,小刘成了彻底的孤儿,无奈跟着同样一贫如洗的叔父过日子,叔父说没钱不读了,就这样,小刘辍学了。面对空空的座位,范老师心酸酸的,他决定不能袖手旁观,于是,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不辞辛劳披星戴月、顶风冒雨的奔走于小刘家,跟小刘叔父再三承诺:“不用交一分钱,只要你让孩子去读书就行。”也许是被范老师一颗真诚的心所打动,小刘终于回到了校园,此后,范方海承担了他读书期间一切费用。

1996年7月12日,教师谌世馨突发脑溢血昏倒了,范方海连忙组织教师将她抬到医院抢救,并两天两夜守护在病床前。那个暑假,他都在为谌老师的事奔波。后来,谌老师偏瘫了,生活不能自理,孩子又不在身边,丈夫也卧床不起,家庭经济日趋困难。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范方海除节日购物看望外,还常组织学生为她做些家务活,一直到她迁居隆昌。

然而,面对自己的家人,他却充满了愧疚。去年10月他妻子手骨折了,孩子们都不在身边,在长达2个月的住院治疗期间,他没有请过一天假,总是等下午放学后再拖着疲惫的身躯赶往医院照顾妻子……在这种取舍之间,他化小爱为大爱、舍小家为大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这句写赤子难报父母恩的诗句,有不少学生把它写进给他的信中!30多年来,范方海救助和资助过上百名学生,关心了一批又一批教师,是他的关爱与无私,让许多学生改变了命运,许多教师振奋了精神,是他,让中华民族最朴实也最博大的的“爱”在这里传承并发扬广大!

作为负责人,他率先垂范、爱校如家,使他的村小管理做到了精细、勤俭。2006年新学校建成后,为了校舍校产的安全,他主动承担了义务护校的任务,在学校没有给一分钱待遇的情况下坚守校园近2000个日日夜夜。多年以来,他坚持为学生服务,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为学生烧开水,然后备好清洁池中的水, 7点左右为学生开校门,并守护在校门口,为了校园整洁,他还为上学学生清洗鞋上的泥。他长期坚持小修小补;哪张桌凳松动了,他会拿出工具修理;哪块砖破落了,他会找材料补好;哪儿的电路不通了,他会去查找修好。每学期开校,学校购回的卫生工具,他总要用铁丝扎牢,用铁钉扣稳。维修炊具、修剪花木、浇水施肥、校园消毒等他长期坚持做,他常说:“一个人多做点事对身体健康有益。只要身体好,干活是一种快乐,能把快乐带给大家,自己才是幸福的。”这是一位扎根村小的教师对敬业奉献的诠释,更是“辛勤的园丁”对事业的情怀。有他的默默付出,才换来了学校巨大的变化和可喜的成绩:99年、05年被评为隆昌县办学水平优秀级村小;98年,黄家镇首届村小现场会在此成功举办;2000---2001学年度,被评为隆昌县体育达标先进集体;2011年7月,被评为黄家镇中心学校先进党小组; 07年市基础教育现场会及县退协领导莅临学校参观;县村小管理现场会;08年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检查组莅临学校视察;2010年“王永庆基金会”国家级台办领导莅临学校详查工作。 上,学生们评价他是个睿智而才华横溢的人。课堂上他激情飞扬、妙趣横生;他注重培养文学苗子,为他们提供参考书,经常进行课外辅导,面对面批改学生作业……在事业默默地耕耘中,虽历尽辛苦,但一路行来,他也采撷下了累累硕果:从教以来,他的班级每期都能取得年级第一或第二的好成绩,在全镇、全县同级学校中也名列前茅。96年六年级会考,升入重点中学7人。2004年六年级会考,上重点中学8人。2007年毕业会考,平均分81.2分,及格率100%,优生率62.7%。这对于一所村小来说,是多不容易啊!他以他的实践证明:“天道酬勤”“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在30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中,范方海曾20多次被评为省、市、县、镇、校先进教师、优秀党员、新长征突击手和师德先进个人,多篇论文、征文在市县获奖。

2012年8月,他做了心脏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和主动脉搭桥手术,花去现金10多万元,他只休息了两个月,10月份又重返工作岗位,忍着伤口的剧痛坚持工作。

“回首清晖来时路,古月依旧照今人。”自古就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为师准则,作为21世纪教师中的一员,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范老师就是这样继续用他全面发展的师魂塑造人,用无私奉献的师德陶冶人,用学贯中西的师能武装人,用高风亮节的师表鼓舞人!他扎根农村教育事业,为了那无悔的承诺,用滚烫的热血谱写着人生最壮丽的诗篇!

第3篇:崔海涛先进工作者优秀员工事迹

先进工作者材料

2012年,崔海涛同志在北京广播中心的节目监审部工作。同时,担任北广中心支部组织委员职务,处理中心日常党务。

他负责老年之声的听评工作,负责对节目内容挑出错误、发现亮点,一年间,他撰写听评报告近万字,挑出硬伤性错误一百多处,为节目把好了内容关,给一线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为提高节目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今年,与以往不同,老年之声将北广中心给出的听评意见与一线编播人员的奖惩挂钩了。这使得听评人员的担子更重了。崔海涛同志不仅一如既往的认真严谨查听节目,而且针对新情况,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他考虑奖惩问题十分敏感,应该尽量避免出现过于集中的现象,避免有失偏颇。于是,他发挥计算机特长,独立制作了一个《奖惩情况统计》的彩色电子表格,把每周每月老年之声每个人的奖惩情况做一个总排榜,谁奖励了多少次、被纠错了多少次,一目了然。而后,总体上掌握平衡,既能体现出奖优罚劣的功效,又不致产生影响人积极性的负面效应。这个统计不是领导要求的职责内工作,但他觉得对事业有帮助,就自己动手做了起来,周周统计月月汇总,而且,向部门领导汇报,向其他听评员推广这种工作方法。他仅仅是北京广播中心的普通一员,但他却考虑到自己的工作对一线频率产生的影响,尽量去辅助维护一线人员的内部平衡,就此可以看出,崔海涛同志能够从事业的全局出发考虑问题,本着为大局服务的态度去工作。

在工作中,他也十分重视业务学习和媒体的研究。他是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在业务方面丝毫没有放松过,每次发现节目出现专业性问题,他都必查专业书籍或字典,他还会利用时间查对新旧两版词典,从中发现读音改变的地方,提示其他同事。别的同事有主持人专业方面的问题也都会请教他,他也会细心解答。他时刻关注新技术新产品对于媒体的影响,他撰写的关于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文章——《4G快来了》发表在《广播生活》的“媒体新语”里,提出了自己对新媒体的一些看法。

做为支部的组织委员,他在党务工作方面也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继去年“画一面党旗为党过生日”活动之后,今年他策划并组织了“环保踏青与你同行”的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踏自行车骑行西城,提倡党员带头搞环保,少开车,多运动。值得肯定的是,整个组织过程几乎由他一人完成,从确立方案、设计路线,再到联络人员,联系车辆,乃至拍照、订餐,只要他自己能做的一定不会再叫别人,这体现出了他较强的责任心和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

崔海涛同志还热心公益,在2012—2013年“温暖冬季”无偿献血活动中,他踊跃报名,献上爱心。之后的休息期间,他也依然坚持在家通过网络听评节目,没有让本职工作打一点折扣,没有因为献血给别人添一点麻烦。休息过后,马上投入工作。别人问起他献血后的身体状况,他也只是说一句,好像没什么影响。

他就是这样,从来不说一声苦,从来不喊一声累,只要交给他的任务,他二话不说,立即投入角色,开动脑筋,调动资源,结果又往往超出大家预期。

崔海涛同志,还有一点比较可贵,就是工作从来不分份内份外。他的工作岗位在节目监审部,但由于他在北广中心属于年轻同志,所以其他部门的事情,或者全中心的一些任务,也都是会找到他。凡是分配给他的事情,他从不推诿,从来没说过一句“这个工作不该我干”这样的话,从不去想为什么让他来做,只考虑怎样把工作做得更好。因此,中心的年会、出行以及买东西、做活动,处处都有他贡献的力量。并且,他做什么工作都还从来不提要求,从来不讲条件。这体现出他无私的工作态度和可贵的品质。

在生活中,他热心助人,与人为善,谁有困难他都会帮一把。谁使用软件遇到问题,谁有拿不动的东西,只要让他知道,就必定伸出援手。就连同事的家里的平板电脑不会用都拿来请他帮忙讲解操作。老同志愿意找他聊天,年轻同志还有的请他帮忙指导健身,他和大家

建立了和谐深厚的同志友情。一次,一位坐在他对面的老同志突然觉得不适,头晕难受,当时,正是午饭时间,崔海涛顾不上吃饭,急忙把她送往医院,一直陪着检查,化验,开药,直到下午平安地把那位同志送回来,他才算松了口气,简单吃了东西,投入工作。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周围人负有责任,别人对他也很信任,他也在帮助别人中得到快乐。

在各项集体活动中,他也处处冲在前面。运动会他为取得优异成绩,独自提前去加紧训练,年年都为中心拿分拿名次。团体操表演中,因为动作规范,被安排在前排中间领操。后来,他还代表中央台参加总局运动会的出场队列方阵及广播操表演,并负责整个方阵喊口令的工作。一次排练过后,他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了,作为播音员出身的他,这是从没有过的。过后才知道,为了让90人的方阵听到他的口令,他拼命地喊,结果几乎失声。别人劝他省着点嗓子,他说,“不行啊,哪怕有一个人听不清口令,动作慢了,整体上就会特别扎眼!”。所以,他不予余力地、不惜代价地完成好任务,为集体荣誉贡献力量。

崔海涛同志,在工作态度上最大的特点是责任感非常强,在工作方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认真细致,勇于创新。在集体活动中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热情,把集体荣誉看得比个人得失要重,在生活中对待身边的同事他总怀着友善与关心,把别人的困难就当成是自己的困难。他做哪项工作,总是会开动脑筋设法带来一些改进,他搞哪项活动,总是能营造出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气氛。他爱岗敬业,完成每个任务都一丝不苟。他爱这个集体,每次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崔海涛同志,是一个讲奉献,有热情,敢创新,肯实干的同志,是北京广播中心的一位好同志。

第4篇:鲍海涛事迹材料

两赴“战场”的“老兵”

—— 莱州市地税局文昌分局股长鲍海涛同志

鲍海涛,男,今年37岁,中共党员,莱州市地方税务局永安分局副局长。自1995年底转业到莱州地方税务局工作以来,该同志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从一名普通司机迅速成长为一名专管员。更令人钦佩的是,作为一名已退伍多年的“老兵”,他在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年休假的时间,曾先后赴九江抗洪、北川抗震一线抢险救灾,支援灾区,被称为两赴“战场”永不褪色的“老兵”。 2008年被省委、烟台市委授予支援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11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见义勇为好司机,2009年被烟台宣传部评为“烟台市第二届全市见义勇为模范” 荣誉称号,被烟台市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委员会授予“烟台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0年被烟台市地税局授予首届道德模范。

一、灾情就是命令,抗震救灾是军人的天职

四川汶川8级特大地震,给灾区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也震撼和牵动着莱州市地税局每一颗干部的心。灾情发生后,作为莱州市地税局虎头崖分局的一名普通干部,血气方刚的鲍海涛数次落泪。5月13日,正值年休假他与曾经一起服役的六名战友取得联系,7名老兵立即着手购买方便面、矿泉水、棉被等救灾物资,并于次日一同携带战友、同事的11000元捐款和一车价值近两万元的救灾物资星夜奔赴灾区。时间就是生命,冒着接连不断的余震和山体滑坡的危险,他们轮番开车,饿了吃点方便面、渴了喝点矿泉水,一刻不停地奔往灾区。在行进途中,他们遇到正赶赴灾区的解放军二炮二营杨营长,他们当即请求杨营长带他们到救灾一线。杨营长被他们诚恳的态度感动,答应将他们作为志愿者编入解放军二炮二营抢险序列。车行进到距离北川边界20里处就无法通行了。15日下午4时许,鲍海涛一行步行进入北川县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当中。满目的疮痍,一具具尸体,让这个七尺男儿忍不住热泪长流,听到有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鲍海涛和解放军战士们就奋不顾身地冲上去,哪怕有一线生的

1 希望也不放过,他们用手刨,用锹挖,只想着把伤员赶紧救出来!接近晚上8点,一名五六岁的小女孩被成功解救。截至18日上午撤出北川,他们成功抢救出7名群众。两天三夜,鲍海涛仅在废墟旁边的空地上休息了5个小时。

二、永葆“老兵”风范,冲锋陷阵总在前

汶川地震,鲍海涛能够冒生命危险冲到一线,并非偶然。而作为一名已经退伍的“老兵”,1998年夏天,九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鲍海涛曾经服役的老部队就在九江参与抗洪救灾。灾情发生后,虽然没有部队首长的召唤,但鲍海涛心中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应该冲在险情面前。当时的他,也是联系曾同在一个部队的战友一行4人,经过一天一夜开车赶到了九江,重新回到了自己的部队,和部队首长、战友一起,抬沙袋、搬石头、打木桩、筑决堤,连续奋战四昼夜。之后,才悄然回到了单位。十多年过去,单位领导、同事和朋友竟没有人知道他们这轰轰烈烈的四昼夜。

真情回馈社会,一点一滴总关情

在灾难和困难面前,鲍海涛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但面对弱者,他又充满了爱心。谁有了难处,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2003年一个傍晚,车走到程郭路口突然发现在路旁的深沟里翻了一辆轿车,当时情况非常危险,该司机被牢牢的困在车里动弹不了,鲍海涛第一个冲了下去,一边安慰受伤司机,一边进行救助,经过全力抢救,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受伤人送到了人民医院。医生说或许再晚送一会,此人就没命了。类似这样见义勇为的事迹生活中发生在鲍海涛身上真是太多了。去年一个晚上,单位一个同事的家人在外地发生车祸,鲍海涛听说后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同一起把伤者送医院,一直忙活了一夜。

莱州市程郭镇多年来一直没有一个幼儿园,后来政府批地拟建一个幼儿园,鲍海涛让自己曾经做过幼儿园长的妈妈承包了该幼儿园。幼儿园成立后,有好多的外地打工族找到鲍海涛,说自己生活困难,能否减免点托幼费,鲍海涛当即承诺不能让孩子上不起幼儿园,减免孩子全部托幼费。今年有一家三胞胎到了入托的年龄,鲍海涛了解到孩子家庭情况后,马上

2 表示,让他们只交一个孩子的费用就可以,其余全部免了。对于这些事,这个腼腆的汉子从来不愿提起,对他来说,这些都是他应该做的,因为他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四、恪守岗位职责,铁骨铮铮为国护税

1995年转业到莱州地方税务局工作时,鲍海涛被分配到全市最艰苦的山区郭家店分局。半路出家,部队和地方工作的差别是他当时最大的困惑。但军人的本色决定了鲍海涛注定对什么都无所畏惧,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一边做好专职驾驶员,一边学习税收业务知识,协同老同志去山区收税。1998年他被调到城关分局分管个体工作,城区个体最混乱也最难管理,逃税现象比较严重。为了彻底清理漏征漏管户,他同分局同事不分昼夜走街串巷。不少个体老板以种种非正当理由拒不交纳各种税款。鲍海涛和同事不畏不惧,依法催缴。到最后,这些个体老板不但一分不差地交了全部税款,反过头来还经常找鲍海涛咨询税收方面的政策规定。十多年鲍海涛先后去过几个基层分局工作,无论在那里,鲍海涛始终保持坦荡的胸怀,从来不惧怕困难。去年,辖区内一个私营矿山承包人,一直以各种非正当理由拒不交纳各种税款,鲍海涛和同事几次去催缴,该老板拒绝签字,拒绝见面,也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形象。那段时间,鲍海涛和同事干脆就天天蹲在矿井口,终于有一天找到承包人,讲了一上午的税收政策,明确告诉该老板,不是我们没办法,而是给他机会,后来该企业老板被感动,也明白了自己的无知,补缴了全部欠缴税款。

莱州市地税局 2010年1月21日

第5篇:学习范海涛立足岗位做贡献

学习范海涛,立足岗位做贡献

2014年4月12日下午三点,在我院六楼小会议室,由我院党支部副书记阮新成主讲范海涛的先进事迹,这是我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的第二次学习。我们全体党员认真地学习了范海涛的动人事迹,在近40分钟的学习中,我们全体党员无不为之动容,整个过程是一次心灵的净化,一次精神的洗涤,一次人格的升华。

范海涛同志是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孟电集团的董事长,南李庄村的党支部书记,这么多的头衔可不是虚的,每个头衔背后涵盖了多少辛酸,又发生了多少动人的故事?今天对我来说是重温,我院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孟电集团以及范清荣、范海涛两任董事长的支持,我们学习范海涛同志究竟要学习他的什么?学习他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热情?还是学习他敢为天下先、敢叫明换新顔的开拓精神?还是学习他大爱无疆、扶危济困的高尚品格?以我个人的观点,我们全体党员要全方位的学习,要有层次的学习,要用心的去学习。

范海涛出生于一个英雄的家庭,其父范清荣同志是全国的劳动模范,是孟电集团的缔造者,更是孟电精神的创造者,范清荣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现代化中国建设的年代,他都能发扬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都能勇于探索,大胆改革,锐意进取,在他的带领下,孟电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乡镇走向全国,到现在为止,已经成为拥有几

1 十亿元资产的发电、水泥、造纸、房地产的大集团,并且创造出仅仅6个月就建成一台5.5万千瓦热电机组,仅仅7个多月就建成日产2*1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震惊全国同行业的孟电速度,进而创造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勇于开拓的孟电精神,他的母亲顾族荣女士,既是孟电集团编织公司的经理,又曾经担任过南李庄村的党支部书记。而且顾族荣女士还是一位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好母亲,她和范清荣同志相濡以沫,举案齐眉、伉俪情深,可以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好贤内助。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使海涛同志从小就接受的是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育。海涛同志,成长史中有几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其中一件是海涛小时候和街坊的孩子“格气”,那娃子瞪着眼珠对海涛说:“你家有啥成色,你爸干着支书,自家连个房都没有,还给我能球啥?”那娃的一句话把海涛噎住了,他扭头一溜烟跑回家,生气地对父亲说:“你当支书,连个房都盖不上,让我在人前站都站不住!”父亲看着眼前“小大人”一样的海涛,把他拉到怀里,摸着他的头问:“海涛,谁给你说的,当支书就一定得有自己的房?谁给你说的,当支书就得比别人住的更好?咱当的是共产党的干部,给共产党当干部,不能想着沾光,一点一滴这样的念头都不能有!”那一天那一刻,海涛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烙下了“不能沾光”这四个字。还有一个事是:海涛参加工作到了辉县水泥厂,在厂里做工的日子里,他什么脏活、累活都干过,直到有一天上班时吐血了,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肺

2 结核,住了整整五个月医院。母亲给他拆洗棉衣时发现棉袄上积了一层厚厚的污渍物,里面的棉絮都结成了硬饼,母亲忍不住哭了:“孩儿在厂里都是咋干的啊?”“咋干的?掏力干呗。”海涛说。“掏力干也不能不要命啊!”“看妈说的,干活不掏力,那还叫干活?”海涛接着说。另外一件事是:海涛同志担任南李庄村支部书记时,为了能让昔时污水横流,旧房危房、破房罗列的小村庄变成绿树成荫,环境幽雅,道路整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新社区。他个人无偿出资1.5亿元,给全村351户村民免费盖上高质量的“叠加别墅”。并实现当年拆迁,当年回迁,要知道,当时正是爆破拆除孟电人20年心血建成的8台小火电机组之际,也是企业最困难之际。以上是在海涛成长史上梳理的几件事,这几件事只是海涛众多先进事迹中最平常的几件,但影响着我的思想,使我得到心灵的一次净化,第一件事,反映出海涛同志,从小就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少了一些小孩子身上的稚嫩和玩调之气。第二件事,反映出海涛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少了些年青人身上的浮躁之气,多了些干事创业的豪气和毅力。第三件事,反映出海涛同志的胸怀,他的大爱无疆,他的无限忠诚于党的纯洁的党性。这几件事,反映出海涛不同阶段的不同的人生,英雄不是一日而成,罗马也不是一天就建起来的,能成为英雄模范人物,能成为现代化的企业家。没有一个影响自身成长的家庭,没有一身过硬的自身素质,没有一颗大爱无疆的善心,那是不可能成就一个划时代的人物。2008年海涛同志被评为“感动中原

3 十大人物时,评委给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为了碧水蓝天,他将十多亿资产付之一炬;为了家乡繁荣,他频施援手帮扶父老乡亲。牺牲自身巨额利益造福乡梓,范海涛,用行动诠释了民营企业的舍与得,这个似乎从熟悉,却难以参悟透彻的命题,范海涛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这是一个共产党人的答案: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共产党人舍去的是小我,得到的是大我,舍去的是一己私利,得到的是大众福祉。范海涛在一次又一次“舍与得”的答案上,告诉了我们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

非常荣兴的是,我与海涛同志比较熟,这种熟,不是某种关系特殊的熟,而是他支持公益事业而转化为的熟。我是2004年年底被组织上派来孟庄镇卫生院主持工作的,初到医院,我被医院的现状所震撼,住院部没有一个住院病人,值班人员晚上忙碌着斗地主,医生纷纷回家办门诊,可以说是,人心涣散,个个怨声载道,如何开展工作?如何摆脱困境?这个现实问题每晚都困绕着我,在这个英雄辈出,风骚人物纷涌而出的厚重之地,我首先想到范海涛同志,没有客套话,没有耍官腔,仅仅一句“请他支持孟庄镇的公益事业”,范总就安排了接通了停用三年的暖气管道,当年的住院病床使用率就达到了45%,2007年由于医院的发展,原有的线路已经不适合医院使用,停电频繁,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发展,和孟庄镇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在这个时候,我又想到了范总,但我又有一些顾虑,因为一是从04年到07年三年的暖气费因为医院经费紧张一直没交;二是改造线路,需要

4 20余万元,先不说钱,需要改造线路的单位众多,其中不乏经济效益需要提升的利润高的行业光等可能就排不上。带着这些疑惑我又找到了范海涛同志,结果令我一震,范董不光安排在两天内架通线路,而且语重心长的说了一番话“在我这,就不要提暖气的钱了,我知道医院穷,我知道医院是公益单位,帮助你们就是帮助孟庄镇的广大老百姓,支持你们就是支持了孟庄镇的卫生事业。”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自我标榜,一直到现在,10年的暖气费共60余万元,一直就没有提。而且,海涛同志非常关心医院的发展,只要我们能见到,他总是询问医院的发展有那些困难,有那些是需要他帮助的。因为有了他的关心、他的支持,医院现在发展成为年收入1200余万元,拥有140余名员工和8400平方米的综合楼的现代化卫生院,孟庄镇的卫生事业有了大踏步的跨越,情系民生,无怨无悔,范海涛的这种个性,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企业家的完美品质。而这种品质,正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共性。今天,我们全体党员重温范海涛的英雄事迹,就是学习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境界,学习他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心中、置于首位的优秀品质。只有认真学习了然后才能在自我岗位上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对于我来说,海涛同志就是我对标立规中的那杆标尺,就是我在出现惰性的时候重新焕发斗志的动力,就是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遥望的那座山峰。

李志强 2014.4.17晚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xindetihui/83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