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师德师风建设】

篇一:文明城市_3900字

热点:文明城市

【关键词】

文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出游,诚信经营,道德约束,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风气

【热点背景】

1.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城市文明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因为城市是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各个发展阶段上文明成果的积淀,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文明的城市第一次具有了城市的意义,文明时代的城市第一次揭开了“城市文明”的篇章。城市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聚焦,它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如果说人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原始蒙昧时代的文明、农业社会的文明、工业社会的文明、信息社会的文明,那么,不同时代的城市文明与社会和谐、社会文明状态是一致的。尤其是在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城市、城市文明,更典型、更集中地反映了该时代社会文明的特征和状态,更突出了社会和谐的本质要求——作为和谐社会核心理念、核心的城市文明,应成为承载社会和谐、展示社会和谐、提升社会和谐的理想样式、理想追求。

2.最近一段时间,“文明餐桌”活动在成都市广泛开展,数百家餐饮企业、机关食堂带头诚信经营、打造安全餐饮,俭以养德、文明用餐的良好风气在全体市民中风行。

长期以来,全国文明城市成都着眼长远,通过发挥市民主体作用、构建诚信体系等多方面狠抓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解决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文明之风吹遍蓉城的大街小巷。

3.交通安全,来自于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构建安全、畅通、和谐、文明的交通环境,最重要的是让文明出行意识成为市民的一种习惯。

文明出行其实并不是难事,开车穿行在公路或步行在街头,只要每个人都自觉改掉一些小小的不良习惯就可以做到,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和负责。做文明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倡导交通文明;行文明路,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开文明车,不超速不抢道,酒后不驾车,斑马线上避让行人,红绿灯前不抢行。这样,文明出行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交通安全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交通安全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人民的生命财产就会越有保障。

4.旅游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休闲。游遍名山大川,尽享大自然的情趣,沐浴和煦的阳光。美丽的景区,大自然的清新,每每使人心驰神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常态。每逢节假日,旅游市场都是一片红火景象。然而,许多人的文明素质提升似乎并未跟上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的节拍,这个长假,游客所到之处垃圾遍地的现象再次重演。

文明出游对保护旅游区的景观,营造整洁高雅的环境和氛围,使人们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同时,得到心灵净化和精神熏陶至关重要。但当旅游仅剩下“到此一游”的过程,就缺失了文明的内涵。从现实层面看,有些人恰恰是缺乏必要的陋习改良,甚至不同程度地放弃了道德约束。

【考点预测】

一、概括题

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归纳文明城市有哪些具体表现。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解析】:

文明城市具体表现为:

文明餐桌:经营者诚信经营,用餐者文明用餐

文明出行:做文明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倡导交通文明;行文明路,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开文明车,不超速不抢道,酒后不驾车,斑马线上避让行人,红绿灯前不抢行。

文明出游:游客不随意丢垃圾,不破坏景区文物、设备

二、分析题

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对“文明城市”的理解。(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400字。

【参考解析】:

(定义)“文明城市” 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表现)包括诚信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文明出行、文明旅游等多个方面。(意义)城市文明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缩影,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在城市的集中表现,在根本上标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达到的一种和谐、文明状态。

三、对策题

针对给定资料3中提到的不文明行为,给出对策建议。

要求:全面,准确,有针对性,不超过250字。

【参考解析】:

针对不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交通管理局应加大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和手段,使群众了解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倡导大家遵纪守法;

针对闯红灯,乱穿马路,随意翻越交通隔离设施的不文明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一经发现,及时制止,并说服教育,如果屡教不改,可采取义务执勤等强制措

施;

针对超速抢道,酒后驾车,斑马线上不避让行人,红绿灯前抢行等不文明行为,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严肃对待。

四、公文写作

假如你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写一篇以“文明城市,共建共享”为主题的倡议书。(30分)

要求:定位准确,语言生动,具有号召力,不超过500字。

【参考解析】:

关于“文明城市,共建共享”的倡议书

各位市民朋友:

文明城市是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的缩影,对于城市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在全国如火如荼。我市根据自身情况,提出了五年内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协调优势资源,查缺补漏,加快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特面向全体市民发出“文明城市,共建共享”的倡议:

第一:开展“文明餐桌”活动。餐饮从业者应诚信经营、打造安全餐饮,消费者秉持俭以养德、文明用餐的良好风气。

第二:积极参与“道德讲堂”活动,主动认知、感悟、接受、提高,人人争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和先行者,使“讲道德,做好人”蔚然成风。

第三:让文明出行成为习惯。做文明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倡导交通文明;行文明路,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开文明车,不超速不抢道,酒后不驾车,斑马线上避让行人,红绿灯前不抢行。

第四:遵守文明公约,争做文明游客。每个外出旅游的使命都应该遵守旅游的文明规则,让每个人成为秀丽风景里和谐的元素。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希望广大市民朋友能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我市早日成为“文明城市”。

市委市政府

xx年xx月xx日

五、热点范文评析

文明出游 从我做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随着“丁某某到此一游”事件一再升温,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受到关注。名胜古迹被乱涂乱画,热潮褪去的沙滩垃圾如山,游客之间冲突不断,甚至大打出手„„这一

切都彰显着文明出游的重要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深入贯彻落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文明出游,争做文明使者,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出门在外,一言一行就是自己的名片;走出国门,一举一动就是国家的名片。自己的随意,带来的是大家的异样眼光;自己的恣意妄为,损耗的是国家的形象。文明出游,高尚的是自己的心灵,陶冶的是大家的身心,体现的是国家的形象,代表是国民的水准。文明出游,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出游,政府做好引导是前提。“行有未至,可加功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没有正确的方向,再多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因此,在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在文明出游的努力践行中,政府应该承担责任,制定文明公约,完善引导机制,通过网络、媒体、主题活动等形式,加强引导,宣传、号召文明出游。

文明出游,社会加强监督是重点。出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是典型的“三难”难题,即发现难、执法难、调查难。很多景区的工作人员反映,不文明行为具有即时性,不容易发现。一经发现,在执法和调查过程中责任人的认定和调查也困难重重。因此,对于出行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全社会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及社会风气。

文明出游,民众共同参与是关键。“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文明出游,需要每位民众共同践行文明公约。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争做文明使者,为文明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文明城市,共建共享。”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家庭的重要成员。社会文明了,直接受益者就是广大民众。在党和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文明中国是重要环节。文明出游,既是责任,也是使命。

【文章评析】

本文标题和中心论点明确,结构清晰完整,逻辑清晰,结尾有力,语言规范又通俗易懂,是申论文章的典范。

【政策精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深刻把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直接反映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进行了凝练,是重要理论创新成果。

篇二:文明城市_5100字

佛山市创文宣讲手册

NO.1

全国文明城市的内涵

什么是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发展和谐的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和谐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文明城市评选的由来

我国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始于1995年。2005年10月,首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表彰活动表彰了9个“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区”3个,同时有58个城市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

文明城市的分类

文明城市一般可分为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省文明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内容

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总分值为112分。

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指标包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共9大项目、36项指标、126项内容,375条标准,分值为100分。

特色指标:反映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特色、城市整体形象。共4个子项,分值为12分。

全国文明城市对环境的要求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合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全国文明城市对城市形象的要求

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

标牌广告用字规范,与居住环境相和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街道、车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和农贸市场等卫生整洁有序;市民为人和善,精神面貌良好。

全国文明城市主要评判依据

《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主要评判依据,使人民群众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最有力的参与者、最广大的受益者。

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方法

文明城市的测评方法有6种。包括: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这6种方式主要是通过明察暗访的形式完成。主要考评群众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宿感和满意度。

全国文明城市由哪个国家机关命名,几年命名一次

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每三年命名表彰一次。

NO.2

佛山与全国文明城市

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是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综合性的最高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努力创建文明城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是建设“四化融合 智慧佛山”的必然要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宗旨

创建为民,为民创建。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仅是为了争取一份荣誉,更重要的是创建活动,要求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人民群众成为创建工作的最大受益者。要把创建工作的成果体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动实践中,体现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全面提高上,体现在城市环境面貌、市民生活环境和城市发展环境的大力改善上,体现在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上,体现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特点

佛山市属组团式城市形态,中心建成区呈散点分布,一市辖五区,参评面积大,许多指标需五区共创、同步对接、形成合力才能达标。为此,必须创新创建理念,坚持“五区共创,条包块管”的创建原则,将区、镇(街)作为创建主阵地,市各责任单位要做好本系统创建任务的达标统筹、制定措施、组织培训、协调指导的工作。市区联动,打造特色品牌,坚持和谐共创,形成强大合力。

佛山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四化融合,智慧佛山”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以市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全市上下振奋精神,求真务实,举全市之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形成完善的公共服务、高尚的道德风气、先进的文化品质、良好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生态环境,不断增强广大市民的认同感、归宿感和幸福感,提升佛山城市发展综合实力。

佛山创建工作的工作目标

以建设“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为主线,以实现“民富市强”为总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为依据,建立健全创建工作长效机制,高标准、全覆盖抓好各项“创文”达标任务的落实,不断提高市民的参与度、群众的满意度、城市的美誉度。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大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1年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佛山2011年创建活动工作步骤

近年来,佛山市按照“基础创建,常态创建,分块推进,分步达标”的工作思路,已经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创建工作。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力争2011年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一)总体部署阶段(2010年12月)

(二)专项整治阶段(2011年1-6月)

(三)全面冲刺阶段(2011年6-7月)

(四)迎接“国检”阶段(2011年8月)

(五)总结评议阶段(2011年9-12月)

NO.3

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的要求

共建与共享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宗旨就是“创建为民,为民创建”。对于每一位生活在佛山的市民来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您的关系非常密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文明让生活更幸福。

市民如何支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市民参与率等于创建成功率,根据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及测评体系的规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市民要关注知晓。每个市民要知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项活动,并能说出“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标准和有关要求的基本内容。

(二)市民言行要文明。每个市民都要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守法纪、尚美德,说话办事、言行举止文明礼貌,人际关际友善和谐。

(三)市民要广泛参与。人人参与创建,创建惠及人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人人有责,每个市民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以实际行动参与创建,履行文明规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力量、添光彩。

文明细节决定创建成败

(一)市民交通行为:车辆、行人各行其道;车辆、行人无乱穿马路、闯红灯现象;交通畅通,无人为造成的严重阻塞现象;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严厉打击酒后驾车的违法行为。

(二)公共场所道德: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并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影剧院、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会场等场所安静、文明、秩序良好,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现象。

(三)公共设施维护:已设的公用电话、邮箱、报栏、座椅、窨井等公共设施无人为弄脏、损坏现象;已设的公共设施功能完好,能正常使用。

(四)人际互助: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为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婴儿者主动让座;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单位劳动关系和谐,社区人际关系融洽。

(五)交通设施:主干机动车道无被侵占、毁坏现象;自行车道连续、平整、畅通,无损坏、被占用现象。

(六)主要大街和重点地区面貌:无违章搭建现象;无违规违章占道经营现象;无盯人拉客、散发小广告现象;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广告牌和单位铭牌现象。

NO.4

文明市民小常识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社会公德内容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4、家庭美德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5、个人品德内容

为人正直、对人友善、诚实守信、待人宽容

6、中央文明委和全国爱卫会倡导的“三讲一树”活动内容

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7、文明用语

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

8、文明市民

(1)热爱祖国,热爱佛山,不失国格人格,不做不文明事。

(2)文明礼貌、助人为乐,不说脏话粗话,不损人利己。

(3)讲究卫生,仪表端庄,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污物。

(4)团结友爱,敬老爱幼,不打架斗殴,不闹邻里纠纷。

(5)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不损坏公共设施,不践踏花木。

(6)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秩序,不起哄调整,不酗酒赌博。

(7)弘扬正气,见义勇为,不放纵坏人,不助长歪风邪气。

(8)计划生育,破除陋习,不看淫秽书刊录像,不奢办红白喜事。

(9)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不欺骗敲诈,不加入邪教。

9、佛山市民文明公约与行为规范

(一)“四让”

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人,让出一份和谐。

(二)“一规范、三管好、六不”

规范个人的言行;管好自己的手,不乱贴乱画乱扔,不破坏公共设施;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管好自己的脚,不闯红灯,不践踏草坪。

(三) “十应该”

(1)应该了解国家大政方针。

(2)应该每周定期参加体育锻炼。

(3)应该积极参加社区文化队伍和日常活动。

(4)应该邻里和睦,友善对待外来人员。

(5)应该时时处处遵守交通规则。

(6)应该主动劝导不文明。

(7)应该耐心热情主动帮助陌生人。

(8)应该有鲜明的文明是非感。

(9)应该积极参与和支持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

(10)应该——见义勇为或打110寻求援助。

NO.5

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标语口号

1、创造优美环境,营造优良秩序,提供优质服务,建设文明城市

2、德育重在坚持,文明贵在行动

3、增强道德意识,提高文明素质

4、树文明新风,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

5、讲究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

6、一言一行总关情,携手共创文明城

7、公德装在心中,文明贵在行动

8、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热心公益事业

9、爱心是生活明媚的阳光,文明是人生温馨的春风

10、讲文明,小处处处不随便;树形象,大家家家是窗口

11、塑窗口形象,树行业新风

12、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13、我文明,佛山文明;我诚信,佛山诚信;我美丽,佛山美丽

14、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建文明城

15、 创建文明城市——渴望你的参与

16、 文明城市——你我共同的家园

17、 一滴水能折射阳光,细微处显露您的品格

18、 文明的言行能够提升您的个人品质

19、 给自己面子:不随地吐痰、不口出脏言、迈好每一步: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花草。

20、心中有德,言行文明;胸中有法,幸福安宁

21、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2、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3、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4、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5、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26、新时期佛山人精神:敢为人先 崇文务实 通济和谐

27、献出你的爱心共创温馨家园

28、守法交通文明出行用实际行动支持“创文”

29、擦亮服务窗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30、倡导文明新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1、文明从脚下起步创建自你我做起

32、家家争做文明家庭人人参与创建活动

33、从我做起告别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

34、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35、文明用语从我说起文明举止从我做起

36、言行有礼仪举止有规范

37、文明礼让平安出行

38、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 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

39、你让我让心情舒畅

40、倡导排队倡导礼让倡导文明共建秩序共建效率共创和谐

41、未成年人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我们的明天

42、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

43、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责任在成年人、在全社会

44、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精神文明再放异彩

45、佛山明天美好的前景在于今天未成年人的素质

46、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

47、改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建设和谐文明佛山

48、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创建繁荣和谐文明城市

49、关爱未成年人重在行动,培育合格接班人重在行动

50、传播育人理念重在行动,创新教育方式重在行动

篇三:城市文明_1900字

城市文明,你我先行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对于生我养我的城市,我们应该积极的去维护,加强城市文明的建设。

创建城市文明首先要加强经济建设。俗话说,经济是基础,政治和文化是上层建筑。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粮仓充实、衣食饱暖,荣辱的观念才有条件深入人心,老百姓也才能自发、自觉、普遍的注重礼节、崇尚礼仪。从个人层面上讲,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其中底部的四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为缺乏型需要,只有在满足了这些需要个体才能感到基本上舒适,顶部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成长型需要,因为它们主要是为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一般来说,这五种需要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低一层次的需要获得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创建城市文明其次是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从娃娃抓起。就像是一张白纸,可以随意涂画。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给他们良好的素质教育,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家庭里的道德模范。同时,老师还要适当引导他们,让他们去督促家里的大人也向好的生活习惯看齐。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逐渐提高国民素质。

二是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大力宣传全国各地、各行各业涌现的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把他们的光荣事迹作为大家学习的教材,通过宣传教育,让大家有见贤思齐的意识,从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让人人讲文明、时时提素质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

三是要严格监督和规范国民的公共文明行为。以在校学生和公职人员为重点,以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为平台,结合不同系统和单位的特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监督社会成员的公共文明行为,即使被监督者的不文明行为得到纠正,又使活动参与者在互动过程中受到教育,自身的文明素质同步提高。

四是建立健全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机制。应尽快出台专门规定公民文明素质的教育法规,针对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现象进行立法,以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一是建立有助于提升公民文明素质的定期检查机制,表彰先进,督促后进。二是充分引导社会上的各种监督力量,成立社区自治的巡逻小组,对不文明行为行进点名批评和集中曝光。三是成立专门的文明办,将惩治不文明行为的举措。

创建城市文明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号召。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创建城市文明首先要加强党内文明建设,起到带头作用。政府应该加强号召,积极创办各种关于创建城市文明的活动,加强宣传和教育。

创建文明城市,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文明城市,是靠自身约束所形成的,而不是靠管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的形成是约束人们的行为,但是自我意识更为重要。

站在马路中央的交警,指挥着交通,看见有闯红绿灯的行人,交警吹哨以示提醒,“不要再走了,现在是红灯。”但是行人还是头也不回地向前走,靠人管是

否有用呢?有些城市在人行横道前拉了绳子,以警示行人不要闯红灯。爱惜生命,从身边做起,人人都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公民。可是,靠圈养永远也不能形成文明。创建文明城市,首先增强自我约束的意识,再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看到红灯停一停,看到黄灯等一等,看到绿灯再行走。只有在头脑里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意识,才能在行为上得到约束。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的现象时常发生。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他们认为,这不是,干不干净都没关系,地脏了还有清洁卫生的阿姨。这种观念使得不文明的现象与日俱增。跟风现象也较为严重。只要一个人做了,就会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做同样的事情。他们认为别人做了我也可以做,没有考虑过,这样做是否正确。而且还有不少人认为,在全市开展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开展集中整治的行动,还认为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事,但是他们忽略了如果没有这些集中整治,那社会环境会越来越好吗?公众意识的薄弱导致“文明”一词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在公众意识没有得到显著提升的时候,开展集中整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如何去转换人们的思想,减少不文明的现象,一定程度上的管理必不可少,但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自身。我们要不断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履行作为一名公民的职责,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创建文明城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我们的文明素质,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我们既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我们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的价值,正确引导更多公民讲文明,才能在文明创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篇四:文明城市_7400字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民须知

一、全国文明城市是什么性质的荣誉称号?

答: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的城市综合性荣誉称号,是评价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是城市的金字招牌,也是城市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

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干哪些事?有什么好处?

答:需做好十方面工作,使市民成为真正受益者:

1.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建设、志愿服务、公益广告、文明旅游、全民节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美丽乡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文明传播等活动,提升城市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社会风尚,让市民享受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2.改善城市交通秩序、医疗卫生、环境设施、社会救助及住房保障,使市民让远离“脏乱差”、居住环境干净整洁、交通环境畅通便捷、社会保障愈加健全,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便利;

3.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及治安防控体系等建设,使社会环境更加安全稳定,让市民群众生活得安心放心;

4.推动城市绿化与环保,保护土地资源,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西安更美丽;

5.规范窗口行业,打击假冒伪劣,使市场环境更加公平诚信,让市民群众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少受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之苦;

6.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基层党群组织与社区民主建设,维护公民权益,使法治环境更加民主公正,让市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7.强化干部教育与政务公开,使政务环境更加廉洁高效,让市民群众得到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

8.加大教育与文化投入,使人文环境更加健康向上,让市民群众享有优质的教育及文化条件;

9.办好家长学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机制,加强孝敬、友善、节俭、诚信等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让孩子们在纯净的天空下自由健康地成长;

10.通过开展各类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让我们西安越来越文明、和谐、幸福。

三、市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能做些什么?

答:上下同欲者胜!市民群众是创文的主力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政府加强推动是重要方面,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同样必不可少。人人参与,西安将更加美丽;人人奉献,文明将深入人心。市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

步;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文明西安我建设,西安文明我荣耀。人人讲文明,西安更闻名。

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指标设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的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1)要知晓。每名市民都要知道我们西安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了解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知识。

(2)要支持。每个对生活满怀希望的西安人,都对这座城市充满希冀,希望这座城市更美、更文明。西安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是我们每一名市民的荣耀,归根结底也能让市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因此,每一名市民都应该打心底里支持西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3)要参与。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具体有三个途径:一是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文明市民。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自觉遵守西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既“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烟头纸屑、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车窗抛物、不翻越栏杆、不无序乘车、不破坏公共设施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待外来人员,用你的热情和真诚,展现西安人的大气、包容、厚道、文明。二是遵守职业道德,做一个合格的美丽西安建设者。如果您是一名公务员,就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做一名廉洁勤政的人民公仆;如果您是一

名经商者,就自觉坚持诚实守信,以诚兴业;如果您是一名企业员工,就认真践行爱岗敬业的价值准则,用“诚敬”做服务,让群众满意;如果您是一名学生,就做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争做优秀小公民。三是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做西安创文的排头兵。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参加学雷锋志愿服务、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网络文明传播等创建活动,为西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力、添彩。

【同城同心寄语】

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西安是我们共同的归属,西安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值西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每位西安人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担当,积极行动——从不闯红灯做起,从不随手抛撒垃圾做起,从讲究社会公德做起,从遵循基本规范做起。处处讲文明、时时讲文明,共创文明城市,共享文明成果。让我们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用858万西安人的共同行动,吹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

西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10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问答: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包括哪些?(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包括哪些?(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包括哪些?(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4.文明城市要争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

5.文明城市创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

6.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必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主题。

7.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所定义的“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党的十八大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概念是(建设美丽中国)。

9.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

10.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了“中国梦”,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二十一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

1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13.文明城市创建要践行(群众路线),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着力解决群众问题。

14.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15.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6.我国的“公民道德宣传日”是(9月20日)。

17.社会公德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18.职业道德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9.家庭美德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20.西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烟头纸屑、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车窗抛物、不翻越栏杆、不无序乘车、不破坏公共设施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21.(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

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22.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2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三优”工程基本内容是创建(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文明城市。

2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并设有明显的(禁烟标识)。

25.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市民有什么要求?(市民要关注、要知晓,市民言行要文明,人际关系要和谐)

26.居民在自家楼道口堆放杂物,有什么危害?(影响小区卫生整洁,破坏小区环境,造成消防安全隐患。)

27.创建文明城市要坚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在改善(民生)方面舍得投入。

28.市民应遵守的公共场所道德主要包括(1.公共场所不乱扔杂物、随地吐痰、损坏花草树木、吵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2.在设有禁烟标志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3.影剧院、图书馆、会所等场所不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

29.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城市整体形象的要求是(1.规划合理,公共建筑、雕塑、广告牌、垃圾桶等造型美观实用,与居住环境相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2.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气氛祥和;3.街道、车站和车辆、农贸市场

等卫生整洁;4.市民为人和善,精神面貌良好)。

30.对青少年的“三爱”教育是指(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

31.七一“童心向党”歌咏活动是以(大合唱)形式为主。

32.“洒扫应对”是培养训练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的。

33.全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均享受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34.全市中小学校要(100)%落实德育课程计划,认真开展德育课教育。

35.网吧要严格执行上网消费者(实名登记)制度,有查看身份证记录。

36.全市要实施公平教育,要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和(流浪)儿童。

37.美丽乡村建设评选指标是(文明创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整体形象。

38.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39.“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要达到的标准是:(保证质量,真实计量,明码标价,服务周到)。

40.“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要至少占各类广告资源的百分之(30)。

41.“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设计原则是(中国精神、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表达)。

42.“我们的节日”主要指哪些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43.西安市开展的一项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活动名称是(文明餐桌行动)。

44.“文明餐桌”行动的6字宣传语是(不剩饭不剩菜)。

45.西安市在(2013)年评选表彰了首批西安市文明餐桌行动示范店和“文明之星”服务员。

46.西安文明网的网址是(http://xa.wenming.cn/)。

47.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不参与有害和无用信息的(制作和传播)。

48.提倡文明上网,不传播(色情暴力)信息。

49.我市道德讲堂示范堂在(西安图书馆)。

50.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五类。

51.我市(丁水彬、沈星)同志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

52.我市(贾合义、刘波)同志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53.我市总计有(4)人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54.我市总计有(12)人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55.我市总计有(28)人次获得“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

56.我市总计有(18)人次获得“陕西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57.机动车驾驶人在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上礼让行人,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上要(减速慢行)。

58.骑自行车通过路口遇红灯信号时,须下车在(停车线)外等候绿灯放行,依次行驶。

59.乘车人不得在机动车辆行驶中向车外(抛洒物品),或者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60.我国的志愿服务理念是(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

61.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比例是多少?(≥8%)。

62.志愿服务精神是(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

63.中央文明办确定的社区志愿服务主题是(“邻里守望”)。

64.学雷锋纪念日是哪天?(3月5日)。

65.志愿者的的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

66.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67.志愿精神强调的是哪种关系的责任?(非血缘关系)

68.国际志愿者日是哪天?(12月5日)

69.“邻里守望”社区志愿服务的重点对象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

70.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要引导各级各类志愿者到(中华志愿服务网)进行志愿服务注册。

71.西安市民文明公约是:

热爱祖国 热爱西安 民族团结 维护安定

热爱劳动 爱岗敬业 遵纪守法 诚实守信

孝老爱亲 家庭和睦 优生优育 勤俭节约

志愿服务 邻里守望 见义勇为 扶危济困

拥军爱民 尊师重教 崇尚科学 创新图强

爱护文物 传承经典 文化自信 承古开新

文明出行 遵德守礼 低碳生活 保护环境

开放包容 礼待宾朋 助人为乐 崇德向善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口号: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2.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城市创建

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造优美环境 优良秩序 优质服务

4.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5.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丽西安

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7.人人争做文明市民携手共建文明城市

8.学雷锋,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大西安全城联动

9.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争做美德少年

10.自觉遵守西安市民“十不”行为规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烟头纸屑、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车窗抛物、不翻越栏杆、不无序乘车、不破坏公共设施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致全市干部职工的一封信

奋战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干部职工朋友们:

大家好!

西安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建设美丽西安的重要载体。

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的城市综合性荣誉称号,是评价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是城市的金字招牌,也是城市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我们的城市为了这个荣誉奋斗了多年。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通过大力推动五项重点工作,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缓堵保畅、治污减霾、整顿渣土车等专项整治,使城市管理日益提升,惠民工程越来越实。社会各界通过开展诚信建设、志愿服务、文明旅游等实践活动,使社会道德建设大大加强。现在,我们各项条件已与文明城市目标甚为接近。市文明委提出今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全市要以上率下、敢于担当,全力以赴、全力争创。作为建设这座城市的中坚力量,需要我们立足各自岗位,开展“岗位学雷锋”,贯彻市文明委的要求,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用在创建上,在十个方面做好各自工作,真正做到创建为民、创建惠民。

1.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建设、志愿服务、公益广告、文明旅游、全民节约、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美丽乡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文明传播等活动,提升城市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社会风尚,让市民享受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2.改善城市交通秩序、医疗卫生、环境设施、社会救助及住房保障,使市民让远离“脏乱差”、居住环境干净整洁、交通环境畅通便捷、社会保障愈加健全,生活环境更舒适便利;

3.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及治安防控体系等建设,

使社会环境更加安全稳定,让市民群众生活得安心放心;

4.推动城市绿化与环保,保护土地资源,使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西安更美丽;

5.规范窗口行业,打击假冒伪劣,使市场环境更加公平诚信,让市民群众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少受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之苦;

6.通过加强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基层党群组织与社区民主建设,维护公民权益,使法治环境更加民主公正,让市民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7.强化干部教育与政务公开,使政务环境更加廉洁高效,让市民群众得到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

8.加大教育与文化投入,使人文环境更加健康向上,让市民群众享有优质的教育及文化条件;

9.办好家长学校,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机制,加强孝敬、友善、节俭、诚信等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让孩子们在纯净的天空下自由健康地成长;

10.通过开展各类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整体文明程度,让我们西安越来越文明、和谐、幸福。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作为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还需要我们在道德实践及日常行为养成上为市民起带头作用。我们要主动到社区注册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践行“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我们要带头践行“十不”行为规范,在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中彰显文明素质;我们要奉献节俭养德理念,引领低碳环保生活;我们要过好传统节日——“我们的节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情、中国心,共筑“中国梦”„„ 奋战在不同战线的干部职工朋友们,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参与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中来,用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做文明创建的参与者、实践者和传播者,使美丽西安,更加文明、和谐!

请您参与!

西安市创文办

西安市文明办

2014年10月24日

致大学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大学生朋友们:

当你伴随着古丝路的驼铃声,来到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求学,你就与这座城结下了深厚之缘,西安就成为了你的第二故乡。

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是有文化、有素养人的代名词!也是我们这座城的精英,是我们这座城的宝贵财富!你们是这座城的重要人群之一,引领着这座城的时尚,引领着这座城的未来。

在西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征程中,大学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你们一届一届人不同,但为城市文明做出的贡献却相同。在你们的带动下,我们的城市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排队乘车的习惯;在你们的积极参与中,我们城市的志愿服务蓬勃开展;在你们的积极倡导中,全民节约、文明餐桌已成为共识。

文明城市是评价一座城市的最高荣誉,是城市最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今年是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年。西安创建文明城市已进入关键阶段,需要高校大学生朋友们进一步发扬在城市文明提升中的积极作用,从我做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践行核心价值观24字,并积极参与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到学校所在社区注册志

愿者,积极投入到文明交通、环境保护、文明餐桌、“十不”行为规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烟头纸屑、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不车窗抛物、不翻越栏杆、不无序乘车、不破坏公共设施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并发挥创造性,策划开展相关活动,积极提升市民对创文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为第二故乡的文明建设奉献激扬的青春。

可能这座城对你来说,只是你的求学之地,是人生曾经停驻的地方;也可能这座城会成为你的创业天堂。但无论怎样,这座城都将成为你人生重要的篇章。只要你曾经为她的发展努力过、贡献过,这座城就印下了你坚实的足迹,美丽的身影。当文明城市的荣誉与这座城相遇的时候,无论你在哪里,你都将被记入西安的城市记录。

西安市创文办

西安市文明办

2014年10月24日

篇五:城市文明、城市功能与城市精神_12000字

作者:章仁彪

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6年03期

任何问题的提出都有它特定的时空背景,而问题的解决也总是需要特定的条件。上海市提出城市精神塑造问题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与共鸣,其直接的背景是上海在上世纪90年代的城市发展、特别是城市的基本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面貌和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功能也不断有新的拓展。同时,从超越上海的更广阔的时代背景来看,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如对城市规划的趋同而导致的城市个性的丧失以及“城市病”的蔓延的担忧、经济全球化引起的以都市圈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期望等也是促使人们高度重视城市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

城市文明的扩散是城市化战略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明的产物,推进城市化战略尤其要重视城市文明的提升和城市精神的凝炼。何谓“城市”?城市是人的聚居空间,也是人的交往空间。人是社会的动物,或者说是政治的动物,城市正是因为能更好地满足并发挥人的这种聚群与交往的愿望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人讲起“城市”是一个很通俗的概念,但中文中的城市是由“城”和“市”两个字合成的。中国古代的“城”主要具有防卫的意义,往往指由高高的城墙所围护起来以保证大家安全生活的一块土地即“城郭”,所谓的“攻城拔寨”、“破城”即含此意(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卫城”也是如此)。而所谓的“市”则主要指具有交换功能(包括信息与物品的交流)的场所,有一本由同济大学吴启迪校长等人翻译的《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其开首“序幕”为“城市的挽歌”,作者从古代村民们往往围“井”而居讲起,认为通过汲水活动而在井边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最早的交往与交易的公共空间,水管的建造逐步导致井边的冷清。无独有偶的是国人常将“市”与“井”连称为“市井”,我想这也许是同出一源的。但我想,井边的萧条并不等于人们交往需求的退化,相反,它催生了集市和广场的兴起,而集市的频繁则直接导致了城镇与城市的诞生。最早的市场交换也许也是从井边开始,渐次以往发展为固定的市场,市场经济的萌芽由此而逐渐发育,而城市正是因为摆脱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不断壮大起来的。城市生活方式的特点正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分工,不同生产者通过交换自己的产品以获得生活资料。所以,城市既是人的聚居空间,更是人的交往空间,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固定空间,也是心理意义上的交流空间。简而言之,城市正在日益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主要空间,城市文明的实质也可以说是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流变中的、日新月异的开放的交往空间。现代网络空间的发展很可能将导致传统城市的衰落,但这并不是城市的衰落,伴随着交往方式改变的恰恰是人类交往空间的扩展。“伊妹儿”带来的将是现代城市功能的更新与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丰富,但是我认为“虚拟空间”是代替不了人类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需求的。城市文明伴随工业文明而兴起,亦带来现代科技文明的兴盛,已经并将继续带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巨变和生存质量的提升。

20世纪是人类城市化进展最快的世纪,也是城市文明扩散的世纪。据有关统计,截止20世纪末(有的说是1998年)世界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0%,即人类的一半已经生活在城市。而中国的城市化率也在1998年第一次跨过30%这个关节点,从而进入城市化的加速期(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的我国城市化率已经突破40%)。踏进新世纪之初,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国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战略之一,我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选择。这不仅仅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必须,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至于国内外都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我认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其关键是对于传统城市化道路的反思,也就是说,中国的城市化不能简单沿袭20世纪的老路。(注:参见拙文:《21世纪的城市化道路该咋走》,载《上海经济报》,2000年12月6日“论坛”。)20世纪的城市化从总体上看,其自发性大于自觉性,基本路径是随工业化而城市化、为工业化而城市化(发达国家是前者为主导,发展中国家以后者为主干)。

那么,真正起轫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中国城市化的路径是什么呢?这就涉及到对城市化定义的重新认识。何谓城市化?我认为,传统城市化的定义往往只是停留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乡村人口向城市的集聚这一个量的表征上,而未能体现出城市文明(含城市生活方式)向乡村的扩散和辐射这一个质的规定性,而真正的城市化应该是这两者的统一。自觉的城市化更应该关注的是后者。因此,我不认为发达国家出现的“郊区化”是“逆城市化”,因为城市相对于乡村,而郊区则附属于城市,特别是现代人口向郊区的迁徙实际上一方面是城市扩张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现代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的一种选择,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延伸、城市文明的扩散基础上而自觉地“郊区化”。所以,当城市化率超过70%以后出现的人口“郊区化”趋势,准确的判断应该是“超城市化”或“深度城市化”的表现,不是城市文明的逆转,而恰恰是城市文明的扩展与辐射。

基于上述对城市化定义的理解,我曾经提出过一个也许是有些与现有思路相异的命题,即中国的城市化应该走先“都市化”再“城镇化”的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之路,或者干脆说,中国的城市化之路将是经一定程度的“都市化”而返归“城镇化”:不只是经由农村而形成乡镇的人口集聚的传统城镇化之路,而且要经由一定程度的大中城市发展基础上的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的示范和扩张,从而形成新的郊区化式的小城镇发展之路,这样的“小城镇”将真正是示范人类城市化发展的“大战略”,也将能真正为实现现代人类“诗意栖居”的理想。(注:见拙文《中国城市化:大都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城市导引着人类的进步,城市带来了工业文明和现代化,没有城市的发展,“僻壤”只能与“穷乡”命运相系,而以城市带城镇,有了城市文明的示范,才能带起新型的乡村建设,这已是被历史所证明的必由之路。当中国在进入21世纪之际将城市化作为自觉的战略选择来加以推进时,其重要目的也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困扰我国现代化的“三农问题”,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使更多的人口能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的福祉,全面提升国人的生活质量,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

城市精神的提出是城市发展进入“后建设”时期的标志

在城市化进入高速增长期时,城市的基本建设也同样将是一个持续高涨期。城市物质形态的改观也势必要求城市精神面貌的提升,因此城市精神的提出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应该说,城市建设(含管理)在城市精神的培育与塑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为城市的一切、包括城市的绿化都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一种“人化的自然”,城市物质形态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中都已经饱含着、或充分透露出人的精神与理念。比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经常提到的建筑“文脉”问题、城市设计或“城市经营”的理念问题,这些无疑都是城市精神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当前的城市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时期,即我称之为“后建设”的历史新阶段。这个“后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把握:一是指处于“后发现代化”中国家(或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建设,二是指基于对城市功能再认识基础上的、重在环境与功能开发建设为主时期的城市建设,三是指现代城市理念再思考的“元建设(metaconstruction)”意义上的城市建设。这个观点是我在1998年提出构建“全球-本土化(glocal)”的上海城市管理新模式时提出的。(注:参见章仁彪:《“后建设”:上海城市管理和发展的战略思考》,载《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我们不能就建设而建设,更不能单纯为提高GDP而建设。今天,当上海把城市精神的塑造与凝炼作为新一轮大发展的前奏(或也可视为主旋律之一吧)时,重提“后建设”也许是可能与必要的。在继续推进城市环境、城市绿化、城市的道路交通等完善与提升城市功能的建设时,不仅需要对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继续给予更多的投入和增加更多的科技含量(如信息化建设等),更需要在同时加强城市“软件”的建设,城市精神的建设无疑正是一种意义深远的“软建设”与“元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基建投资热、特别是房地产投资热有增无减,中心城市的扩张过于迅猛,规划(或者说规划控制)相对滞后的矛盾亦有所扩大。从内环到外环,中心城区已经基本连成一片。而外环线本应该是城乡(或者说是城郊)的分界也正在被打破。有人认为这是上海城市大发展的大好事,我却有点杞人忧天:“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早已被人们所否定,上海是否会在21世纪重蹈此覆辙?值得警惕。市中心的高层建筑过多过密已被控制,郊区呢?在城郊结合部涌现的大批别墅区,不管怎样,至少遏止了高层建筑的无限蔓延,但是最近有的别墅区的开发商正在别墅区内建高楼,这不又成了中心城的延伸了吗?不知道我们的规划部门是如何审批的,是否是因为严格控制高档别墅区的用地规模的政策反而被开发商钻了空子?我以为,高档别墅区滥占本应该属于公众享有的自然风景区是最不能容忍的,北京的香山、上海的佘山都应该严格禁止批拨土地给地产开发商,就像黄浦江、苏州河畔的任何一段都不应该成为私家花园的“亲水平台”一样。但是在城郊结合部开发一些经济别墅区、特别是类似于国外" Townhouse" 的排屋(俗称“联体别墅”)式的居住区倒不失为一种为大都市居民改善居住品质、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选择,也是对肆意扩张的大都市高层建筑的一种有效遏止。所以我认为必须严格限制“高楼出城”,这在国际上已经有一个“城市扩张的限界论”可供参考。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多中心的“城市圈”或“城市带”式的城市化进程是我们值得借鉴的,上海的“一城九镇”规划不也是要限制中心城的无限扩张吗?古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城市形态的规划发展不也应该如此吗?不管怎样,我认为郊区出现高楼不仅是对城市天际线的添乱,也挤占了现代人松弛一下高度紧张生活节奏的空间。不能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曲解为“消灭乡村”,人类完全没必要、也永远不可能全部聚居到城市里,那地球岂不成了一个超级“地球城”了?因此,城市精神的讨论也应该与对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发展思路的检讨和反思相结合。“后建设”的概念是否能有助于我们的思考呢?

城市功能的多样化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必须

值此“后建设”时期,城市功能的开发建设正在成为城市健康发展、城市文明不断提升的关键,它也是连接城市基本建设与城市精神建设的中介。上海确定的“一个龙头,四个中心”无疑是对城市功能的一种表述,它集中表达了建设国际经济中心以争取成为“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在讨论“世博机遇与城市发展”时,人们十分关注城区功能的拓展与提升,比如浦东新区提出要拓展浦东的交通、服务、生态、居住、产业五大功能。这些都表明,城市功能建设正在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中心环节。

那么,现代城市的功能究竟是什么呢?或者说现代城市的功能究竟有哪些呢?我认为,“城市功能”应该是一个复数概念,即城市是多功能的,或者说现代城市的功能正更为多样化。这涉及到我们的发展思路、或城市哲学中的“一”与“多”的矛盾。我们过去在城市建设中的“趋同”太多,曾经一度把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作为城市改造的主要目标,而实际上人类发展的需要是多向面的,城市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当解决了基本温饱需要后,人们对生活的丰富多彩将会有更高的追求。因此我认为,要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首先我们应该努力争取“让城市功能更全面、让城市生活更多彩”。这里有一个思维的习惯或惯性问题,“一”与“多”本是一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过于追求“一”而忽略“多”也许是我们哲学教育和普及中的一种片面性造成的,我们总是强调“世界统一于什么?”而忽略了世界的多样性,或者说对世界统一性的多样性强调不够。追求统一性,也许是人类理性不可遏止的永恒本性,但守护多样性也许却应该成为现代人最为重要的神圣使命。其实,任何时候都存在着差异和不同,“赤橙黄绿青蓝紫”,才有“彩练舞当空”。

现代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反映的是现代人类发展愿望的多样化和对现代城市生活质量提升要求的多样化。但是,千变万化,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呢?如果真要给城市的功能作一个概括的话,我以为可以简单概括为三个“生”:生活、生产、生态。城市的其他功能都是围绕和服务于这三大基本功能的。生活是城市的第一功能,因为城市是典型的“第二自然”,或者按马克思的说法是“人化的自然”,它的诞生及建设都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的,所以上海“申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才那么有魅力,她是对城市本质的回归;生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动力,因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不同正在于人是通过生产来满足自己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而生产又是提高生活水平的根本保障,但其目的又是为了使人的生活更美好(其实,这里所说的“生产”也应该是广义的产业,各个城市的侧重又完全应该是多样化的);生态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同时它又是现代人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的反映,所谓“花园城”、“山水城”等“绿色城市”都不过是生态城市的不同表述和不同特色而已。这三个“生”实际上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或者说是人和自然的和谐。其中当然应该包括着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包括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协调,这对于城市生活更为重要。

“以人为本”首先要“让城市居行成为一门艺术”

怎样才能实现城市发展中生活、生产、生态这三者的统一呢?或者换句话说,怎样才能提升城市生活的质量呢?“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实质当然是“以人为本”,城市精神的核心也应该是“以人为本”。所以,城市的“以人为本”首先要有“让居行都成为一门艺术”的理念。这里首先就有一个以何人为本?是以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自身方便为本?还是以城市的使用者即普通市民为本?比如,房地产的开发正在成为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但在征地、动迁中开发商的利益与当地农民、居民的利益何为先呢?房产开发的主要消费对象是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即所谓的“成功人士”)还是广大的工薪阶层?这并不是要把二者对立起来,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经常会碰到,我们的决策何以能真正做到时时处处以最广大的普通群众为本呢?再比如城市发展中的交通问题,如何贯彻“公交优先”的原则实际上也是一个以何人为本的问题,不能因为发展汽车产业的需要而忽视广大工薪阶层的利益。恕我直言,我们原先的交通管理规定中有些是以“轿车优先”为原则的。有的发达国家在一定路段、一定时段中实现限制单人驾车通行的规定,我想,这里面体现的意识是应该借鉴的。

现代大城市的交通问题也许已经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作为“后发”的城市化,中国的大都市能否为此做出些新的探索呢?我们已经提出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口号,即“让出行成为一种享受”,但要做到这一点,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者们必须研究如何“让交通成为一门艺术”,我这是借用了在同济大学举办的一个法国的交通规划展上看到的一句口号。比如,现在轨道交通发展很快,但设计与建造者是否能做到一切为了方便乘客了呢?比如“零换乘”是否能贯彻彻底呢?目前有的轨道交通之间换乘要步行10分钟之久,我们的设计者是否考虑过乘客的方便?上下客的“无障碍通道”是否考虑过?包括让残疾人或行走不便者提供出行方便的公交车辆的改造是否可以提上议事日程了?有的轨道站只有上行的自动扶梯却没有下行的(或者有电梯也不开通),老弱者上下楼梯都很为不便。还有,各种公交包括轨道交通起点站的候车秩序还是有些乱,这里既有市民素质的提高问题,还有没有管理上的问题呢?比如前一班车开出后,下一班车能否先行进站让一部分已在站内候车的乘客先行从容上车呢?这就能大大改善那种车辆进站时经常出现的因个别人的抢座位而出现的混乱,也有利于老弱病残孕等的出行。我想,这不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吗?

还有我们的各种规划是否过多考虑到了经济或商业效益的需要,而忽视了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如众所周知的轨道交通的一大优点是准时性,但轨道线的线路布局往往把商业利益(商业街)作为优先元素考量,却忽视了其他群体、如大学对轨道交通的需求,如果说轨道3线与复旦大学“擦肩而过”是因为借用原凇沪铁路路基的原因,而新建中的M8线绕道控江路既有居民区的考虑,也无疑有其关照商业街的因素在内,但方便了购物,却饶过了杨浦大学城,要知道,同济、复旦、财大、体院、二军医大以及水产、上海理工等十多万师生对准点交通的需要及其带来的隐性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商业街的显性效益,其实上街购物是否需要那么高的准点性?而大学上课的准时性却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教师的住房不再集中于传统的大学附近,同时也将有更多的学生住到校外(上海高校的用地紧缺是大家都一目了然的现实,不能够也不应该把更多的学生宿舍盖在校园里,并且随着城市住房条件的改善,一般的家庭都能够保证为子女提供必要的在家温习的条件)。上海正在努力建设“学习型城市”,值此终身学习时代,各种形式的进高校“充电”进修将是广大市民的需求,大学将成为大流量、准时性的轨道交通的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毋容置疑的。国外的地铁线路往往把大学作为主要的站点,他们甚至把地铁站直接设在校园中心以方便师生的进出和客流的疏散,我不知道国内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中有否类似的规划,但我认为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似乎就没有很好地考虑到这点,松江大学城的站点不知道如何设置。

此外,要做到“交通与文明同行”,“让出行成为一种享受”,我们的规划及建设部门是否能为此有一种理念的先行呢?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交通规划应该在城市规划中占有更重要、甚至应该是成为旧区改造规划中首要考虑的要素。为了旧城区改造的方便和规模效应,我们往往为了鼓励“成片改造”而忽视了原有公共道路的保留,而一味让开发商将若干街块圈进了一个小区内(就如同苏州河河岸被圈一样),结果是尽管城市道路的总面积在不断增加中,但街坊、小区的扩大使得市区内原有道路的总长度增加并不多,甚至反而可能有所减少,这个问题我想也是影响大城市交通的一个原因。现代大都市发展中都不缺通衢大道,但光有“大动脉”,缺少小血管,也会有梗阻,上海的内环高架不正是遇到这样的问题了吗?正在兴建中的“中环”是否也应该未雨绸缪,更多关注其分支道路的配套建设。

最后,要真正做到“让出行成为一门艺术”,也需要城市市民共同的行动,要改变我们传统的出行行为方式,要注意对交通问题的社会学、心理学的研究,否则,再宽的路、再多的车、再现代的交通设施也无法充分发挥出它的效益来,就像上海尽管已经引进了最先进的自控交通信号系统,但由于人们交通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滞后,也往往是事倍功半。其他方面的建设是否也应该如此呢?包括城市住房问题的解决。现代城市真正要“让生活更美好”,首先就要“让栖居出行都成为一门艺术”,也就是让城市生活本身成为一门艺术、成为一门时时处处体现出人性光辉的艺术!这也是现代城市精神的魂魄之所在。

“可续发展”的关键是建设城市的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正在逐渐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化。为让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现代城市已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当然,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如桂林的山水城市、杭州的园林城市等等“花园城市”各有千秋,风格迥异,但其共同的目标应该是生态城市。“可续发展”的思想也许是全人类在20世纪末达成的最大共识——尽管在实际上这仍是一个充满歧争和民族利益冲突的领域。有关“循环经济”、“零垃圾”等概念也都已经引进,但关键是要在城市里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绿色交通”概念我们是否真正努力了?汽车工业发展要刺激人们的购车欲,按照我国的城市人口密度,私人汽车在城市里的发展必将因客观条件而受到相当的限制,自行车的代步功能是否还有发展的余地呢?作为自行车的王国,我想,自行车不仅作为短距离交通工具的存在仍然是很有诱惑力的,而且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自行车作为一种补充和辅助还是大有潜力的,因为我们目前还很难像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如巴黎那样做到出门500米内必有地铁站。当然,这就要求在各种交通规划中给予自行车以必要的考虑,包括轨道交通枢纽站建造专供自行车停放的场地等。还有,在思考城市的“可续发展”时,对于城市的能源问题也应该有更深远的考虑,除了交通能源外,城市的建筑能耗是最大的,现代建筑的空调能耗是个大问题,一到夏天,成千上万的空调机凉快了室内,却加剧了整个城市的高温。对“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否真正摆上了我们的议事日程了呢?“地热(凉)”的开发看来还有一个技术及成本的问题,但太阳能的利用似乎完全应该也可以加快些步伐。早在前几年我就提出了在“平改坡”中宣传和鼓励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开发利用日能的建议,但至今上海的家庭太阳能使用率还比不上邻近的江浙一带,我认为这说明我们的“可续发展”理念还贯彻得很不够。至于“蓄(增)能建筑”的探索与推广也应该尽早提上议事日程,这应该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

此外,城市的可续发展还需要有可续发展的资源。比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发展速度惊人,而其资金的来源我以为主要是两条途径,一是靠土地的批租,吸引来了大量的外资(含海外和外地),二是靠出售公房,筹集和盘活了大量资金,从而使得上海的几轮“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得以实现。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两条途径剩下的空间有限(郊区的开发进展也已很快),土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也还是孕有一定的“泡沫经济”的风险的,因此,上海的新一轮发展的确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除了城市产业调整外,城市功能的再开发中也蕴涵着上海发展的新的“成长极”。我以为,要真正成为引领中国城市化发展乃至于示范21世纪人类城市化的“世界城”、“全球城”,上海就不应该只是成为一个国际经济大都市,而应该同时成为一个最适宜居住、真正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想的国际大都市。

城市精神的实质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

至于城市精神何谓?我想也应该是多层次多样化的。首先,城市相对于乡村而言,所以城市精神是相对于乡村精神而言的,她将折射出城市的特点,比如城市生活的节奏。而城市的历史已经有了数千年,今天我们谈的无疑应该是现代城市精神,但现代城市又是多样化多功能的,我们应该讨论的是上海的城市精神。其次,城市精神还是相对于城市形态而言的,关涉到一个城市的格调与品位,城市规划与城市建筑的格调与品位体现的是规划、设计、建造者的审美情趣和格调,这些无疑也是城市精神的构成部分。但城市精神的实质更重要的是城市人的精神状态,所以所谓的城市精神归根结底也就是该城市的市民精神。“市民”这个概念在国人的口中已经有所“异化”或者说有所“矮化”,带有某种贬义,如所谓的“小市民”。其实,“市民精神”并不是我们日常批评的“小市民意识”,而实际上应该是指一种城市生活所必需的规则意识和公德意识,因为城市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远比乡村生活更加频繁和复杂得多,城市人的眼光与视野也应该更为宽广和豁达。所以,现代城市生活更需要强化一种现代市民意识,这种市民意识的核心是一种“公民意识”,一种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独立精神和责任意识相伴随的现代人格。

当然,这种“公民意识”和现代人格的养成,与城市精神的培育与城市文明的提升一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有人把上海市倡导的“七不”中的“不要随地吐痰”说成是“小儿科”,其实我以为此论谬也,“小儿科”里有大学问,文明的进程是一个需要积以时日、潜移默化、逐渐养成的过程。其实,欧洲文明的进程中也曾经有过到处告示“不要随地吐痰”的时期。有一本德国学者写的书叫《文明的进程》,研究欧洲文明习性的逐渐形成过程,值得一阅,这本书对于我们现在讨论的“什么是今天的城市精神?”以及“如何把行为举止的文明与精神状态的提升加以结合?”等还是颇有启发的。而在今天的上海,“不要随地大小便”也许就不需要特别强调了,因为对于普通市民基本都能做到的事就不必再大张旗鼓地去宣传了,因为最重要的是“行己有耻”,一旦有了耻辱感,就不再要靠外来的压力和监督来约束了,现代人在大庭广众面前就是给他五元钱的赏赐也未必敢随地大小便了。而对于随地吐痰的陋习则还需要教育与处罚,这大概就是“文明的进程”的必然吧!

所以,城市精神的培育和塑造既要有大张旗鼓的讨论和宣传,以强化广大市民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一种对不文明行为“千夫所指,无疾而亡”的社会舆论压力的“他律”,同时,文明的进程更需要的恰恰是一种“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精神,需要积以时日的潜移默化、熏陶养成一种“行己有耻”、“非礼勿动”的基本道德素质的“自律”。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应该是城市精神培育中的核心,也是城市文明导引人类发展的基础。总之,为了真正贯彻我们的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确需要更加全面地宣传和落实“以人为本”和“可续发展”的理念,这也将使我们城市功能的开发找到新的机遇,以实现城市功能的更加多样化、更加人性化,同时也才能使城市的发展更加健康和具有持久的后劲。总之,文明的进程也应该是“可续发展”的,需要的是一种更为长远的眼光、更为从容的心态以看待未来,指导当下。

弘扬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为基本特征的上海精神

至于究竟如何概括上海的城市精神,我觉得不宜操之过急。城市精神的多样性使得任何简单化的概括都会显得片面。虽然我们不能把乡村简单地等同于落后闭塞,有的城市也是相对封闭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乃是城市的宽容性的共性之所在,尤其是相对于那些移民城市而言更是如此。这也是我们今天能够给予上海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的一个最具共识的概括之一。直至今天上海的发展也离不开外地人士的贡献,包括数百万民工为上海城市建设所流下的劳动汗水,“海纳百川”的精神在今天的上海更为重要。城市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上海作为一座移民的城市,开放性、多元化也许正是她的最可宝贵的特征,有关城市精神的讨论本身也应该体现这一精神。所以我主张不要急于作出关于城市精神或上海精神的最终结论,特别是我们的领导,可以有所引导、倡导,但开放式的讨论更有价值。大家知道,上海市政府的领导能力是很强的,正是因为有一个“强政府”,上海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大家有目共睹,但“强政府”必须有一个相应的“大社会”与之匹配,培育一个更加成熟的公民社会是一座城市健康发展的必须。所以我曾经提出过在加强城市管理中城市政府如何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过渡中的职能转换问题,提出借用“无为而治”概念,实现政府以“无为”之形、行“有治”之实的城市管理理念问题。

上海人的精神状态总体上是比较积极进取的,外地人到上海都能感到上海的城市生活节奏比较快,连街头行人的步速也好像比其他城市快一些,我想,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大概是上海的公共交通线路多、换乘率高,“赶车族”总是行色匆匆的。但我觉得这也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的反映。城市的节奏总是比乡村要快一些,现代生活的节奏比传统要快得多。上海的许多城市建设工程进展迅速,曾经创造了被人称誉的“上海速度”,这次“磁浮列车”通车,人们又希望创造一种新的“上海速度”。我们应继承和弘扬的是上海精神中的积极的、有现代意义的元素。我们应该培育和塑造的是面向21世纪、面向“全球化”时代的新上海精神,但这种新上海精神又是传统上海精神脉络的承续。上海曾经是“冒险家的乐园”,“敢为天下先”曾经是上海人的一种风险精神的象征,但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下滋长起的却还有一种谨小慎微的胆小怕事和小市民式斤斤计较的“门槛”,同时,上海拥挤的城市空间和局促的居住环境又养成一种“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雕细琢功夫,往往过分关注细节的周全而失去了高瞻远瞩的大气,所谓“精明不高明”正是这一精神传统的写照,这是我们应该加以扬弃的。我之所以不用“抛弃”而用“扬弃”,是因为我觉得“精明”还是需要的,要提倡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与明理敏行、明礼诚信的“精明”(上海的民族工业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最早具有生产出口机床能力的“明精机器厂”——现上海第二机床厂的前身——直到50年代末机床出口东南亚还要重新钉上“明精机床”的铭牌才获认可,我以为,这也许正可以说明上海产品的信誉和上海人的“精明”还是被认可的)。上海人的确但还应该学会更为大气的大都市的“高明”。当然,这也是需要积以时日的“文明的进程”。恕我直言,上海人之所以“行色匆匆”的另一面是人们公交换乘中的一种无奈,如轨道交通班次的间隔时间长、公交班次无时间规定等,精明的上海人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行动节奏以把握机会。这里面还有一种值得审视的社会心理,这就是我们的政策多变带来的心理预期的无把握——“挤末班车”心理。我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城市生活能更多一些从容,少一些“挤末班车”的“急吼吼”心理也许是我们的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一个标志之一。

总之,我认为,有关城市精神大讨论的过程也许比结果更重要,因为这将是一个充分发动群众、全民动员的过程,这场讨论本身将是对我们将要倡导的城市精神的一个培育、塑造和提升的过程。前面我们讲到,城市是一个比起乡村能在最节省的地域和空间里集聚更多人口的场所,城市市民的公共参与性应该比起乡民更为凸显和强烈。而这恰恰是今天的上海——作为在向世界城市目标进军中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精神中着力要加以培育的。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耳熟能详的东西往往也恰恰是人们熟视无睹的。上海的城市面貌可以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人的精神面貌也将通过这次大讨论而得到新的升华。(注:本文系根据作者在2003年4月9日上海市建设系统“城市建设与城市精神”大型研讨会和10月24日在华东理工大学校庆报告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因其所提的问题及主旨依然有效故发表于此,“延时发表”有利对文章观点的检验。)

作者介绍:章仁彪,同济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上海200092)

篇六:现代城市文明与文明城市管理_6700字

作者:汤正刚

城市问题 1996年10期

城市文明是人类社会“两个文明”的集中体现,城市文明的发展水平又首先表现为城市管理的文明程度,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有其不同的管理。例如,奴隶社会的城堡盛行血淋淋的皮鞭管理,封建时代的城市奉行等级森严的衙门式极权统治,以现代工业文明为基础的现代城市则离不开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和法制化的现代市政管理。在由野蛮向文明演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变革时期,城市文明同管理文明的磨合,也要经历艰难痛苦的管理变革过程。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有些城市环境卫生和社会秩序日益恶化,刑事犯罪和行业不正之风日益盛行,黄、赌、毒、贪、盗五大社会公害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然公害,既显示了城市“两个文明”的失衡程度,也反映了城市“管理滑坡”的严重程度。有些城市把1995年或1996年作为“城市管理年”的提出,则反映了现代城市建设呼唤现代城市管理的时代要求。本文认为城市管理改革的焦点应聚集在城市管理的职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问题上,深化对城市文明和管理文明的理性认识。

一、现代城市文明的三大循环系统

城市是非农业人口和产业密集的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以土地等自然资源为物质载体的有机结合的空间存在形式。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城”(统治与防卫据点)到“市”(交易场所)、“城”与“市”紧密结合、城市功能逐渐多元化的演进过程。英国城市经济学家K.巴顿说,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城市是一个在有限空间地域内的各种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商品等市场)交织在一起的网络系统”。钱学森更确切地归纳指出:现代城市“是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为前提,以集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空间地域大系统”。所以,城市作为融合经济、社会、自然于一体的多层次、多因素、多功能动态循环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涵经济、社会和自然这三个不同性质又相互依存的子系统。在这三个子系统之中,谁是决定城市兴衰与未来的主导因素?

城市经济学者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城市的经济结构、经济规模和经济质量决定城市的功能、规模和发展水平,所以城市政府大都把追求经济繁荣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扩大市域经济规模、增加财政税收来源。

城市社会学者认为,社区是构成各种社会互动关系的基本单元,城市是以市场为依托、以功利主义为核心、以法人团体为细胞的异质性人口密集的特定地域社会,是城市社区的自治和人际关系的协调程度决定城市文明的发达程度及其社会特征。

城市生态学者则认为,任何社会发展都是自然生态环境同人类社会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单纯追求经济繁荣的时代已经过去,同城市成长周期伴生的各种城市问题和病态(如城市发育期的贫富两极分化,高速发展期的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和住房短缺,成熟期的城市个性丧失和中心区空心化……等等)表明,城市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经济、社会同自然环境三大系统的平衡与协调运转。现代城市应把改善自然生态同调节社会心态结合起来,创造出能融技术与自然于一体的城市文明环境,以激发市民的责任感、创造性来提高社会生产力,为市民提供更高的城市生活质量。所以,衡量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主要应看三条:一是自然资源系统能否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经济系统能否高效运转;三是社会系统是否协调。衡量城市文明的基本指标已不是单项指标,而是综合效益。所谓“综合效益”既包括各种物质与能量的合理利用能力(投入产出率),又包括城市人流、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通达性,以及各种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利用率,从而表现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协调和可持续性:即“经济——社会——自然”的良性循环。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很多资源是非再生的,人类所有开发性建设都应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利于子孙后代的持续发展。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又号召城市建设“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要求现代城市正视全球性人口急剧膨胀、资源过渡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承担控制与治理“三废”、节约能源与资源、改善基础设施与居住环境等义务与责任,谋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提出了以谋求生态平衡为中心根治城市病、走出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城市丛林”的种种城市危机,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基本方向。在现代城市生态理论影响下。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建设“山水生态城市”的目标模式,北京、南京、大连、青岛、武汉等许多大城市都在按照这一模式调整城市总体布局。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模式,不仅要有建设山水生态城市的美丽构图,更要靠城市两个文明和管理现代化来充实这一空间形态的内容、支撑这一构图的具体实施。

二、现代城市文明建设的三大管理职能

城市文明包涵管理文明,并且是以管理文明为先导的。马克思剖析了管理的起源和发展,令人信服地指出,有社会分工就有管理,有管理才有社会进步。人类从蒙昧野蛮走向科学文明的进步过程,也是管理由赤裸裸的强制支配和朴素的经验形态走向科学化、民主化的发展过程。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以管理现代化为前提,现代管理已成为从微观组织到宏观社会都不可缺少的粘合剂,一切社会分工协调运行的润滑油。“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句朴素语言,精辟地揭示了城市管理是决定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

改革开放初期,把管理和科技比喻为推进我国四化建设“两个飞轮”的说法广为流传,一度在全国掀起管理现代化的热潮,企业开展“四全管理”、政府推行“职能转变”。曾几何时,热潮消散之后,重建设轻管理、重技术轻管理的种种失衡现象重新抬头,产生了同改革宗旨背向的“管理滑坡”和“效益滑坡”,不少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亏损、不少政府机构在精简中膨胀。回顾这一曲折经历有益于分析近年来城市管理滑坡,社会公害和自然公害恶化的内在原因,进一步认识城市管理是促进或促退城市文明的主要调控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把城市运行的各种调控机制归纳为“两只手”:一只是以功利主义的利益调节机制为核心的“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机制,表现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对个人和企业行为的自发调控作用;另一只手是代表国家和多数人意志的政府运用行政和执法手段对个人和企业行为进行强制性干预的“看得见的手”——以行政干预为主要特征的政府管理职能。古典市场理论把“看不见的手”理想化神圣化了,现代市场理论则面对市场无法自我克服的“缺陷”和市场机制“失效”的盲区寻求对策,凯恩斯主义开始从理论和实践上完善“看得见的手”,二战后已形成西欧、北欧、北美、日本等等不同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和相应的政府管理模式。

城市作为市场经济社会存在的主要空间地域,以人口、劳动力、资本、企业、市场、需求与消费的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两只手的调控作用都比非城市化地域更加显著。城市的各种经济社会结构和资源利用,分别具备三种不同的城市功能:一是决定城市性质与发展方向的主导功能;二是支撑和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功能;三是为前两种功能服务的辅助功能。城市政府作为城市的行政首脑,就是组织指挥城市三大系统协调运转、三大功能协调发挥的“看得见的手”。城市的政治体制、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可以因制度、国情、市情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但其作为“看得见的手”的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分工,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1.经济管理职能

城市作为人口和产业聚集的经济中心,产业分工的关联度、产业结构与规模、政府调控的力度和效应等等,不仅决定城市各种商品和劳务的投入产出量和流通量,也决定其资本的增殖积累率和消费水平。如能跳出重生产轻流通、无视消费“反作用”的“部门分类”法和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可以把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个性质与目的不同的基本类别:一是以营利为宗旨的产业经济,包括一、二、三产业的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和个体经济;二是以公共服务为宗旨的公共经济,包括以政府和公益性基金组织为投资主体的公共性、公益性、社会福利性产业和服务事业;三是以满足个人和集团消费需求为宗旨的消费经济,包括居民消费和社会集团消费。因此,市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必须区别这三种不同的经济,确立不同的管理目的,行使不同的管理方法:对产业经济应坚持以间接调控为主,对公共经济则要以直接调控为主,对消费经济只能实行税收调节、法定限制和政策引导。“间接调控”作为政府管理市场经济的主要职能方法,是指运用“经济杠杆”(税种和税率、银行利率、财政预算和公共投资政策等)对经济活动的总量和流向施加影响;对于企事业单位、法人团体和公民的投资经营、买卖和消费行为,政府只能依法进行政策引导和法定限制(以法律界定经济行为的合法或非法,依法取缔和惩治非法行为,保护合法权益),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法制。

2.社会管理职能

城市是“异质性”人口高度聚集、社会活动十分丰富、社会关系十分复杂、人口的流动性和社区的不稳定性都很强的特定地域社会,因而城市政府的第二大基本职能是对城市社会进行有效的全面管理,及时缓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有序性和法制化运行,增进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城市的社会管理必须体现统治阶级(及其政党)的意志和各种市场主体的利益要求,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治安性、执法性、公共性和公益性。社会管理的具体职能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人口管理,对人口的增长、迁徙和出入进行必要的登记和法定限制;二是治安和司法管理,运用警察、监狱等手段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合法财产和人身安全,禁止和惩治各种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违法和犯罪行为;三是公共社会事务管理,诸如对社团法人、社区自治组织,宗教、民族、外侨和其它公众性组织活动的管理。四是社会事业管理,包括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事业的管理,重点是对普及性义务教育、社会保障性医疗保健和劳动保险、公共性文化艺术和体育设施的管理;五是社会福利事业管理,诸如对托幼、安老、殡葬、孤儿养育、残疾人援助、贫困户和失业者救济等社会福利事业的管理。

3.市政管理职能

我国城市政府现行的职能分工是把“市政管理”局限在市容整顿、街道清扫、垃圾与粪便清理、街道与管道维修等范围之内,可以称之为“狭义的市政管理”。市场经济发达城市的市政管理则广泛得多,包括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和规划实施性控制管理(对土地、建筑和“三废”等),各项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各种公共性和公益性社会事业的投资建设……等等,可以称之为“广义的市政管理”。我国城市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以及全面展开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正在客观上推进城市的“狭义市政管理”向“广义市政管理”转变。自觉地加快这一转变有利于进一步克服政企不分、重工业生产轻城市建设、重“生产性建设”轻基础性建设、重经济建设轻环境建设……等等城市体制弊病,进一步推动城市政府转移工作重点,实现中央1984年就已明确提出的要求:“城市政府应集中力量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种公用设施的建设,进行环境的综合治理”。

三、市政管理现代化的构想

怎样加快我国城市的“狭义市政管理”向“广义市政管理”的转变,全面推进市政管理现代化建设?仍有必要从大视野、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入手。

现代市政管理起源于以私有制为基础、以权利平等的市民社会为主体、以市民自治为政体的西欧城市。市政府作为民选的城市自治管理机关,一般都奉行“政经分离”的原则,政府不干预私人经济的运作,主要从事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管理,维护治安、交通和市场秩序,治理环境污染,进行城市绿化和美化建设,组织管理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和福利事业,依法征收赋税,并通过量入为出的公共财政来平衡本市的各项行政费用、公共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收支,间接影响市民和企业的投资经营行为。市政管理的基本宗旨,就是要维护本市的安全与秩序、保护私有财产和公民合法权益、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西方国家把这些城市管理任务看成城市政府(有的称为“市政厅”)的基本职能,称之为“市政管理”,相应地把研究市政管理的学科称为“市政学”。

这种广义市政管理的形成和理论界定,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他在《国富论》下卷里把政府职能概括为三项:一是防卫——“保护社会,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二是治安与司法——“保护社会的每个公民,使之不受社会上任何他人的侵害或压迫”;三是公共工程建设和公用事业管理——“这种事业与设施在政府经营时,其利润常能补偿所费而有余,但若由个人或少数人经营,就绝不能补偿所费”。他还提出,政府职能人员(官员、警察、军队、公共事业管理人员等)的报酬和经费不能由市场决定,而应以赋税方式征集,并且相应提出了赋税的四项原则:一是“国民应根据其支付能力纳税”;二是“税种税率明确,不得随意变更”;三是“征税时间与方法应最大地方便纳税人”;四是“征税和支出应尽可能节俭”。早期资本主义城市的市政设施和公共工程不外乎修筑街道和下水道、设置和管理路灯,而亚当·斯密的上述主张却已包含要求市政管理和市政设施要为市民和业主服务的“小政府大服务”观点。

现代城市的复杂性和管理的艰巨性已远远超过了斯密两百多年前界定的三项职能,现代市政管理已扩展为全方位满足市民各项公共需求的各种公共服务:

一是公共安全服务——公安、消防、民(人)防以及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测和防护;二是公共设施服务——从各种基础设施到社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休憩、娱乐等等公共设施;三是公共事业服务——既要提供交通、能源、电讯、供水等等公用事业服务,还要提供满足市民文化教育和社会交往需求的共享性服务;四是公共卫生和环保服务——除市容卫生外还包括公共防疫、公共保健、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性服务;五是公共福利性服务——对社会的弱者、市场竞争的失败者和贫困家庭提供生、老、病、死和维持其基本生活的救助性服务;六是公共关系服务——为增进市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民主性、公开性和协调性,不断增进政府同社会的沟通、改善政府形象、激发市民的责任心和参与精神。

所以,现代市政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市政管理的各项职能应具备如下一些共同特性:

首先,是各项服务功能的公共性和公益性——政府必须为全市所有市民和外来人员提供一视同仁的社会服务、安全服务和其他辅助性服务。

其次,是服务效益的间接性和综合性——各项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和经营不能以营利为直接目的,其使用和服务效益主要表现为受益者生产经营或生活的综合效益,即全市的综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第三,是各项服务运作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各项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组合成物质技术性、基础性、社会公益性的服务既自成系统又互相配套,各项服务必须协调运转才能正常发挥其服务功能。

第四,是公共设施建设的超前性和运转的连续性——各项公共设施,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经投入运转就必须保持连续性,如果突然中断就会给生产与生活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危害社会正常秩序。所以,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都是直接反映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敏感系统”,展现城市面貌的“窗口”,是直接影响市政府“政绩”和市长“选票”的首要因素。

第五,是设施建设的集中性和投资补偿的多样性——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和经营大都以政府为主体,集中进行规划、筹资、建设和经营管理,投资和经营耗费一般不能直接回收,而要分别采用三种不同补偿方式:一是民营化、企业化经营,由政府授权经营者向用户收费;二是财政拨付;三是收费补偿同财政补贴相结合。

要推进以公共服务为宗旨的市政管理现代化,难点不在于学习运用其现代管理技术手段与方法,而在转变传统的市政管理观念,改革市政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推行“综合治理”。例如:“脏乱差”的形成和恶化不一定是环卫部门的无能和失职,而是城市建设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深层次问题的综合反映。所以,根治“脏乱差”的基本对策仍在综合治理,即相对于单项措施的系统化整体性治理,既要求市政建设管理的各个部门“齐抓共管”,更要求从社会治安、社会文化、社会道德、社会自治……的文明建设入手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

确立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目标已极大地推动了开放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但不少城市主要抓的是城市现代化的“硬件”建设,怎样加强现代城市所必须的城市文明和管理文明的“软件”建设,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任务还十分艰巨。怎样从全局上纠正“重建设轻管理”的失衡现象,把城市政府管理的重点从产业经济管理转移到“广义市政管理”上来,已经成为根治“脏乱差”的市容、全面增进城市经济社会的真正繁荣的中心环节。

作者介绍:汤正刚武汉市行政学院

篇七:世界城市与公共文明_5000字

作者:蔡小平陈伟宏王伟

决策与咨询 2011年04期

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这是北京市以更高的标准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为更好实施这一战略部署,北京伦理学会课题组提出关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大力实施公共文明工程的建议,被吸纳进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本文拟就“世界城市与公共文明”再作些阐述。

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高度重视公共文明建设

从根本上说,世界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结晶,既包含高度物质文明,也包含高度精神文明;其中,公共文明在世界城市中占有不容忽视、不可替代的地位。

1、大力推进北京公共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不是简单模仿已有世界城市的形态和路径,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努力将北京建设成为充分体现人文、科技、绿色内涵,具有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世界城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高度重视公共文明。

公共文明概念的明确提出特别是积极实践,是近年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成果,是北京落实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筹办奥运和走向国际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规划》明确要求,必须以建设世界城市为努力目标,不断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务院批复《规划》之际,北京将公共文明建设纳入《首都“十一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这在全国及至全世界都是首创。北京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公共文明建设的措施。如在推行《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过程中聚焦公共文明建设;组织首都及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在北京举办了两届“公共文明论坛”;建立由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交往、公共观赏、公共参与等五个要素构成的公共文明行动规范体系和指标体系;制定实施公共文明示范区创建考评标准体系。北京建设公共文明的成功经验得到党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国推广了北京公共文明建设考评体系。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表明,公共文明成为首都公民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时代反映。

2、深入把握恩格斯列宁关于公共文明的重要思想。

“公共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创造的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公共生活中文明进步的状态和程度。恩格斯说过,无论是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中,都需要“人们用来调节人对人的关系的简单原则”。这即是狭义的公共文明。列宁将公共文明称之为“公共生活规则”。在列宁看来,这种“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是“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要求。列宁把广大社会成员逐渐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规则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他说:“当人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简单的基本规则必须遵守变成习惯于遵守的时候,从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过渡到它的高级阶段的大门就会敞开”。恩格斯和列宁的重要思想,为我们认识公共文明及其在世界城市建设中的社会价值指明了方向。

3、研究借鉴国外世界城市公共文明的基本理念。

公共文明是世界城市不可或缺的文明要件。美国城市社会学家帕克指出:“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纽约、东京、伦敦等世界城市都具有良好的公共文明。

纽约作为世界城市的公共文明特征之一,即是形成了以公民社会为载体的公共文明基本理念。一是“公民精神”。主要指是公民社会的成员所具有的一种内在精神气质,是由日常简单的礼貌习惯不断扩大范围而生成共同体的集体自我意识。二是“公共精神”。指现代公民社会,公民相互善待的共识、默契或心性;是公民个体与社群应有的“自主、公道、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理性风范和美好风尚,是公民精神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集体价值。三是“公民社会”。纽约作为世界城市是高度工业化和高度城市化互动的结果,是强化国际化因素和市场力量的一种“自然发育模式”。其突出表现就是以各种社团组织的网络化而呈现的公民社会。美国学者认为,如果没有公民社会,单靠政府和市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变成非常巨大的破坏力量。

东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十分重视公民、公民社会、世界公民等基本理念。日本学者从制度、规范、生活三个维度,全面界定公民理念的内涵。作为制度维度的公民是指“在法律框架下,基于自由平等的关系,作为居住地政府辖区的成员,通过自治行使权利并履行相关义务的人”;作为规范维度的公民是指“具有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并以自治、共和为行为准则的人”;作为生活维度的公民是指行政服务的消费者、顾客、纳税者、有权者等,具有多元化需求,为适应环境变化,满足自身需求而采取行动的人。公民社会是由现代公民相互联系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称。日本属小政府、大社会二元结构,公民社会较为成熟,对公共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世界公民则是指从日常生活中寻求解决世界和平、环境、贫困等世界性问题并积极行动的公民。东京重视“国际理解教育”;倡导尊重人权、学习不同民族文化以及与世界各民族共存的世界公民意识。

伦敦的公共文明建设有两点值得借鉴。一是英国于1967年颁布了《城市文明法》。二是“开放与包容”的伦敦城市精神。伦敦开放程度非常高,包容性非常广。以对外国移民的接纳政策为例:约有三分之一的伦敦居民出生在英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伦敦城内至少有50多个少数族裔聚居区,有大约300多种语言同时使用。伦敦申奥短片中甚至出现了一个衣着得体的乞者,乞讨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受到尊重。为提升城市精神,伦敦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城市精神金字塔模型。底座为伦敦品牌行业,包括旅游、商业、体育、文化、教育业;在“开放、迷人、自信和动力无限”的品牌格调的基础上,金字塔主体部分突显“文化多元化、无限创造性、充满机会”的伦敦品牌价值:顶端以一个变化无穷的万花筒,紧扣伦敦“不断探索”的主题特征,将伦敦的城市精神生动地表达出来。

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大力实施公共文明工程

1、增强首都公民意识和世界公民意识。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进程中公共文明的诉求空间,是北京的社会公共生活和公民社会,它的主体是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的中国首都北京的公民。增强首都公民意识和世界公民意识是实施公共文明工程的价值基础。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以崇尚公平正义、追求自由平等、建设民主法治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公民对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特征。

首都公民需要培育“世界公民”意识。这是关系北京能否建成世界城市的基础条件之一。1981年2月,邓小平同志在为英国培格曼公司出版的《邓小平副主席文集》撰写的序言中指出:“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的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并且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进步的正义事业。我深深地相信,中国的未来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世界的未来是属于世界人民的。”首都公民要以邓小平同志为榜样,增强“世界公民”意识。

2、培育首都公民精神与北京城市精神。

培育首都公民精神与北京城市精神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实施公共文明工程的价值目标。

首都公民精神是首都公民的思想观念、性格特征和风俗习惯等的融合与凝聚,体现首都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形成的主体意识与精神风貌。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注意培育首都公民精神,以彰显首都公民的精神风貌,增强北京城市的凝聚力。

北京城市精神是以北京为地域依托,以首都公民为载体的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体现共同价值取向的城市意识形态。北京城市精神有其特定的文化圈。它以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为土壤,以民族精神为核心,反映北京的社会风貌和精神状态,是北京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在精神领域的集中体现。北京城市精神从总体上通过首都公民的凝聚力表现出来,是首都意识的重心和公民意识的精髓。

首都公民精神和北京城市精神同属社会意识结构中的社会心理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公民精神偏重于个体意识,城市精神侧重于整体意识。城市精神与北京的历史传统,文化氛围、道德风尚和经济水平相联系;而公民精神除了受北京环境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到个人生活实践的影响。城市精神是北京大文化圈的反映,与社会制度、民族精神相联系,是北京文化创造过程中经过整合的价值系统,体现为北京特定的风格与面貌;公民精神则主要反映人的特点。

3、研究制定《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实施公共文明工程规划(2011-2030年)》。

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要构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架构;第二阶段到2020年,力争全面实现现代化,确立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地位;第三阶段,即到2050年左右,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规划》实施五年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基本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多项规划指标提前完成。例如,北京已提前11年实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万美元的规划指标;首都地区所有单位拥有64万亿元资产,约占全国207万亿元资产的31%。北京已经具备了建设世界城市的良好基础。

综观我国和北京发展的大趋势,经过持续努力,北京有可能在2030年左右,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进入世界城市的行列。为此,建议立即着手研究制定《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实施公共文明工程规划(2011-2030年)》,以确保北京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4、制定实施《首都公民公共文明公约》,适时制定《北京城市公共文明法》。

1984年,北京市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向全市公布了《首都人民文明公约》,该《公约》体现了当时阶段精神文明建设对首都市民的整体要求,对于提高首都市民的公德意识和文明素质,起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1995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修订《首都市民文明公约》,制定《首都市民文明守则》,把“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单位、建文明城市”的活动推向深入的工作任务。根据北京市委、市政府部署,北京市于1995年8月开始修订《公约》和制定《守则》的工作,12月完成。《首都市民文明公约》实施十五年来,北京的公共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建议将《首都市民文明公约》修订为《首都公民公共文明公约》,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首都“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2011年围绕制定《首都公民公共文明公约》组织全市各界大讨论。2012年颁布、宣传《首都公民公共文明公约》。2013和2014年重点组织实施《首都公民公共文明公约》。2015年总结实施《首都公民公共文明公约》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起草《北京城市公共文明法》,报送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首都公民公共文明公约》应强化新公约的主体是“公民”,突出新公约的重心是培育首都公民精神与提炼北京城市精神。

5、加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实施公共文明工程的规划指导协调监督职能。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实施公共文明工程,需要加强组织领导。

建议强化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对建设世界城市中实施公共文明工程的规划指导协调监督的职能;而不必再成立新的机构。建议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实施公共文明工程事项;研究部署制定《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实施公共文明工程规划(2011-2030年)》事项;研究部署将《首都市民文明公约》修订为《首都公民公共文明公约》,并将此项工作列入《首都“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建议加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协调监督实施公共文明工程的职能,包括:(一)组织起草《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实施公共文明工程规划(2011-2030年)》。(二)组织起草《首都公民公共文明公约》。(三)拟订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实施公共文明工程的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协调监督实施。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中实施公共文明工程需要理论支持。建议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加强对有关理论研究工作的组织、指导与支持。继续发挥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管的北京伦理学会等学术团体以及《精神文明导刊》等刊物的作用,深入开展公共文明的理论研究与宣传工作。

篇八:艺术与城市文明笔谈_6000字

作者:刘士林张黔严明

甘肃社会科学 2007年07期

主持人:刘士林

主持人语:城市文明的核心是“礼”与“乐”,即“城市的善”与“城市的美”。“礼”的功能在于划定秩序,“乐”的目的在于生产和谐。在文明早期,城市的重心主要依靠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但在当代城市的发展中,基础性的“物质文明建设”与基本的“政治、法律制度建设”,已不再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理想;在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中,由于“文明病”、“城市问题”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文化生态相关,艺术与审美在城市文明的建设与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可以说,由于“乐”的目的在于生产和谐,目标是建设和谐与宜居城市,所以,“城市的美”比“城市的善”更高一层,代表了人类城市文明的最高本质与目的。但在当下的城市文明建设中,人们比较关注的是法律、卫生、安全、规范等方面,而对于都市人日益严重的社会文化与精神生态问题关注不够。这些问题一般不是由于物质生活的窘迫,集中体现在人的精神世界与心理世界中。在理论上讲,这些都可以称为美学问题,因为美学是关于人心理上愉快不愉快、精神上自由不自由的学问;在实践上讲,它们又是典型的都市文化问题,是由于人口向城市、大都市的流动与迁徙而产生的。这在本质上提出的都市社会与文化如何可持续与全面发展的问题。正是在都市化进程中,艺术与城市文明的关系密切起来。本组文章集中讨论了艺术与城市文明建设、西方与东亚的城市文明经验,以及中国江南地区的地方经验,相信这些研究对于当代城市文明建设与当代艺术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照价值。

艺术与城市文明初论

刘士林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200234)

提要:艺术与城市文明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艺术是区别城市与乡村的一个重要尺度,对审美与艺术的态度折射出大都市与普通城市在文明模式上的差别,作为城市文明更高发展成果的当代都市文明对艺术本身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艺术之城”是一种以美学为理论基础、以艺术活动为实践中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城市文明建设与发展框架,对于当代城市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

关键词:艺术/城市文明/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07)02-0044-03

艺术是高级的精神活动,既需要客观上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需要主体有很高的精神素质。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忧心忡忡的穷人对再美的景色也不会留意”;鲁迅也有一句名言,“贾府的焦大是不会爱上林妹妹的”。如果说“穷人不审美”是因为没有剩余精力与闲暇时光,那么“焦大不爱林妹妹”则是因为他没有一双“懂得形式美的眼睛”。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特别是高度发达的当代大都市,以及教育程度较高、甚至受到一定艺术训练的都市人,恰好为艺术本身的良性生产与消费提供了主客两方面的条件。这是讨论艺术与城市文明关系的基本前提。

艺术与城市文明的关系,具体可从三方面来理解与阐释。

首先,艺术是区别城市与乡村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尺度。城乡区别一般被看作是“朴素”与“文雅”、“自然”与“人工”的对立。如欧洲16、17世纪,“在城市里和农村还有所不同,就是农村里没有城市里那么文雅”[1]。表现在生活方式及习俗上,是两者的相互嘲笑或不习惯对方。如农村人对城里人的“讲卫生”,城里人对农村人的“不懂规矩”等。再如卢梭之所以强调“回归自然”,也是因为看不惯晚睡晚起的巴黎贵族。但另一方面,这两者也有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生活方式与习俗等方面,农村一直是积极靠拢与模仿城市的。如《后汉书》中的民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讲的就是乡镇居民对城市生活方式与文化时尚的追逐与摹仿。这个古老的民谣在今天依然适用,如西方大都市一有什么新时尚,第三世界很快就会“与世界接轨”。由此可知,在“礼”、“规矩”、“文明习俗”等方面,城乡之间的对立是有限的,真正使两者截然相别的是艺术以及对艺术的态度。

文明程度较低的“野蛮”民族,尽管也有艺术,如匈奴人的《匈奴歌》:“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古诗源》对此诗有注:“《十道志》:焉支、祁连二山,皆美水草,匈奴失之,乃作此歌。”说明这是被文明人赶跑的野蛮人的悲愤呼声,并以其质朴、真率与粗犷使读者深受感染。但如果人生的追求只是妇人的颜色与牲畜的繁衍——这两种最普通的生产资料,是不是也显得过于简单与粗陋呢?另一方面,在今天的草根社会,尽管依然存在着大量的“民间歌舞”,但它们本身并不直接是“审美作品”或“艺术”,只有经过“二度创造”,加上原本不属于它的因素——如现代化的乐器、灯光、舞美设计,即充分适合了都市人的审美与娱乐以后,这些东西才能成为艺术或具有了审美价值。这是因为,对于物质基础相对薄弱、主体精神需要相对单纯的乡土文明,既没有创造高级艺术的物质条件,同时在主体上也不可能产生纯粹的审美需要。艺术总是与文明本身更高的发展阶段有关。在中西绘画史上有一个奇特现象,以表现大自然与乡村为主题的绘画,本身往往是城市经济社会充分发展的结果。如李泽厚说:“这正是为何山水画不成熟于庄园经济盛行的六朝,却反而成熟于城市生活相当发达的宋代的缘故。这正如欧洲风景画不成熟于中世纪反而成熟于资本主义阶段一样。”[2] 与乡村完全不同,城市生活方式本质上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古代已经如此,如《东京梦华录》《扬州画舫录》《都城纪胜》《清嘉录》等关于汴梁、扬州、杭州、苏州的描写。在西方也是如此,如“艺术、文化和音乐之城”的维也纳,有50多个剧院,4个歌剧院,两个专业音乐舞台,100个博物馆,以及无数的戏剧、音乐和舞蹈节。这在乡村人眼里是不可想像的。

其次,对艺术的态度折射出大都市与普通城市在文明模式上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大都市与普通城市的重要区别在于物质文明发展水平不同,这是两者对艺术产生不同态度与需要的现实基础。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指出:“在物质匮乏的社会里,人们的需求相对说来比较普遍一致,很少变化”,而“在一个复杂的、高速变化着的社会里,个人的需要——个人和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各种需要——同样以相当高的速度变化着。社会变化愈是急剧加快,个人的需要也就愈是瞬息多变。”[3] 在一般中小城市,由于物质基础积累不够丰厚,其重心更多地倾向于实用性的物质文明层面,即使有艺术生产与审美实践,在模式与价值观念上也基本附属于现实主义框架,很难上升到“纯诗”、“纯粹艺术”、“为艺术而艺术”的层面。同时,它们对于艺术的多元化也基本上是排斥的。对于现代化大都市而言,由于积累了足够的物力与财力,所以才有可能去从事各种非生产性、非经营性的艺术活动与审美实践。在这个意义上,大都市与普通城市的区别就在于实用艺术与审美艺术的不同。以巴黎为例,巴黎有80多家博物馆,300多个画廊,市区内有70多家剧场,400家电影院,200间艺术大厅,30所临时展览馆。据统计,巴黎的绘画、雕像、摄影等展览,每年都在1400次以上。与一般中小城市相比,正所谓“众人匹之,不亦悲乎”。第二,大都市与普通城市在人口数量与质量上的不同,则导致了它们在艺术市场或文化消费层次上的重要差异。对于一般中小城市,尽管也有艺术与审美的需要,但由于热爱艺术、有条件享受艺术的人数有限,因而不仅市场规模有限,而且艺术消费指数始终比较低。以长三角都市群的16座城市为例,尽管这已是中国当代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并在自然与人文地理、经济基础与文化传统上相近,但其艺术演出市场与艺术产业利润却判若天壤,即一方面是首位城市上海“一支独秀”,常常吸引江浙两地的观众前来消费;另一方面则是其他城市的“无米下锅”或“门前冷落鞍马稀”[4]。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他城市的人口、尤其是艺术消费者的数量相对不足,这就直接影响了它们的艺术再生产。第三,大都市与普通城市应对的“城市问题”不同,从而导致了它们在艺术需求及规模上的重要差别。文明发展水平越高,意味着更多的异化或异化层次的加深。普通城市尽管也存在着异化,但相对于大都市而言,其程度与深度都是有限的。正如芒福德把大都市称为“暴君城”,大都市的两个特点在于:一是人的精神世界在对金钱与权力的追逐中被彻底扭曲与异化,如“社会解体”、“道德上冷漠无情”、“政治上不负责任”、“人格被贬低”等;二是由于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空间紧张,使都市环境越来越不适合人们的居住与生活[5]。但另一方面,高度发达的都市社会本身已构成当代人最直接与最重要的现实世界,人们实际上也是不可能脱离城市社会去谋求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在都市异化中产生的压抑、紧张、焦虑与痛苦,惟一的出路就是通过艺术与审美活动加以稀释与解脱。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表明,正是在作为城市文明更高级发展阶段的都市社会中,才使人类的生存需要超越了传统的物质文明与政治文明层面,使个体的情感、心理、自由体验等高级需要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正是在城市文明发展的更高形态上,才为当代人解决其现实困境与精神—情感危机提供了可能。如音乐之都维也纳,之所以可以成为世界的音乐之都,首先是建立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上,按照《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有关数据,奥地利人均GDP居世界前十位,是世界上公认的经济最稳定、社会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而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以及维也纳爱乐乐团、维也纳儿童合唱团等,也正是借助这个雄厚的物质基础以及城市本身的文化积淀,才发展为享誉世界的音乐艺术之都。在这个意义上,维也纳既代表着城市发展的方向,也阐释了城市文明的最高目的。

再次,作为城市文明的更高发展成果,当代都市文明对艺术本身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我把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最新特点称为都市化。按照一般的理解,城市化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即(农村)城镇化、(城镇)城市化与(城市)都市化。但在当今世界中,前两种城市化模式已走向边缘,以“国际化大都市”与“世界级都市群”为中心的都市化进程,正在成为影响人类文明的存在与发展的核心与主要矛盾。都市化进程导致的是城市空间更加拥挤、资源与利益冲突更加激烈,以及各种城市问题、危机与矛盾更加尖锐与突出,这在极大地激发出都市人艺术与审美需要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艺术与城市文明的传统关系。

都市文明对当代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艺术和生活、贵族与平民的传统边界正在消失或变模糊。在传统世界中,生活是实际的,而艺术是超越的,两者在界限上泾渭分明。但在当代都市空间中,生活与艺术的矛盾正在消失,代之而起的是“艺术的生活化”或“生活的艺术化”。如美国著名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1822~1903),由他设计与建造的纽约中央公园被称为“引人入胜的露天”,标志着现代都市景观设计已不再是贵族艺术奢侈品。在当代,不仅越来越多的艺术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同时出于艺术服务社会的要求,一门最大限度地适合公民的公共艺术也开始出现。二是标志性的都市文明实践直接影响了艺术发展的类型与主题。以音乐与世界博览会关系的历史演进为例,世博会最初叫“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根本没有艺术的位置。1851年第一届伦敦世博会只是到了闭幕式才安排了一些音乐演出。这在后来一直被诟病为“英国人没文化”。但在1855年第二届巴黎世博会,不仅会展主题已丰富为“农业、工业和艺术”,还专门设立了美术品展览馆,展出的绘画与雕刻作品接近5000件。越往后来,世博会的文化与艺术氛围就越浓厚。1970年大阪世博会的主题是“世界文化的盛大节日”,同时也正是这次世博会导致了电子先锋音乐在全球的流行。三是在知识经济与消费社会中,艺术与经济的“敌对”关系走向终结。自从康德提出“审美的无功利性”,两者一直处于“敌对状态”中。但在当代,艺术不仅成为文化生产力系统中的一支有生力量,同时也构成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配备中最重要的“潜力股”。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城市的发展,首先是拼经济,其次是拼管理,最后是拼文化。由于艺术代表着文化的最高境界,因而可以说最后就是拼艺术。以当下人们十分看重的“城市形象”为例,从美学上追寻,“形象”是黑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范畴,与功利性的“内容”是疏远与矛盾的。但在当代,良好的城市形象本身已构成城市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与推动力。

艺术与城市文明传统敌对关系的改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理想与目标,一言以蔽之,即“艺术之城”这个新理念与新思路。“艺术之城”是一种以美学为理论基础、以艺术活动为实践中介、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的城市文明建设与发展框架。在某种意义上,艺术与经济、审美与实用、自由需要与现实需要的矛盾,是传统社会与个体只能片面地生存与发展的根源。这个矛盾在都市化进程中,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理念的转变与当代艺术产业与市场的充分发育,正在获得解决并走向良性循环的新境界。具体说来,是艺术生产力提供的新生产要素与资源给城市经济带来活力,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则为艺术再生产创造了更好的物质条件与社会环境。这是当今许多城市改变观念、不惜血本进行“艺术之城”建设的根源。如法国的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卢浮宫的金字塔、奥赛博物馆及巴士底歌剧院等,先后得到几任总统的关怀与大力支持。又如亚历山大、佛罗伦萨、威尼斯、维也纳、爱丁堡、耶路撒冷、费城、悉尼、莫斯科等城市,艺术产业化及其“富可敌国”的经济效益,已构成其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数。更为重要的是,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初衷,而一个真正理想的聚落空间,不仅要使人生活得安全、富裕、健康,同时更要使个体生活得愉快、自由与有意义。“艺术之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新定义了城市,使之超越了传统城市的商贸、防卫、聚敛财富等现实功能,为人类个体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了真实的空间。

费孝通曾指出:“美好的生活不仅仅是一个吃饱穿暖的生活。……除了物质的需要,还需要art,也就是艺术……这是高层次的超过一般的物质的生活,也是人类今后前进的方向……”[6] 至于如何实现“美好的生活”,他寄希望于在“科技兴国”之后,有一次更伟大的“文艺复兴”。是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不是物质文明单纯的辉煌,也不是通过回归自然与农村以获得精神解脱,而只能在城市化背景下,通过城市文明建设为炎黄子孙重建一个可以实现全面发展的家园。对当下而言,人们通常把文明理解为礼仪规范,这是相当片面的。实际上文明包括“礼”与“乐”两方面,如果说,“制礼”的目的在于梳理社会秩序与规范的混乱,那么也只有通过“艺术与审美”,才能使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压抑、焦虑与不适应得以稀释与融解,使在社会变迁中惶惶不可终日的都市人得到自由与快乐。所以说,比“礼”更高级的是“乐”,审美与艺术对于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与外在规范与秩序同样重要的意义。

作者介绍:刘士林,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200234刘士林,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教授,文艺学、都市文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都市文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200234)张黔,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430070张黔,博士,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武汉430070)严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严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统学院教授、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34)

篇九:创建文明城市我参与1_900字

创建文明城市我参与

文明是一阵清风,爽朗了人们的心情;文明是一盏灯,照亮了前程的光

明;文明以一场雨,滋润了干涸的心灵。

“好的环境可以愉悦人,更重要的是改变人、塑造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要想改变城市面貌,不但要把建设搞好,还要把精神文明传播好。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城市文明离不开个人文明。作为城市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每位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色。把一座城市建设的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越来越美丽。

我曾经看过一则公益广告:有人这样问过我,播出的一条公益广告,能不能改变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陋习呢?我说不。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的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十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还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份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所以我发现,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个人手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

文明,是一份人生幸福的开始,文明,是一份生活中最美丽骄傲的礼物。也许,只用一个默默无闻的领头人,便可带动一片圣洁之风,也许,只用一点文明点缀,,便可唤起人们心底最美好的回忆。当有风度的一伸手,当有修养的一句话,充斥在人们心田,便回味出那文明的味道,那舒缓的感觉。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一个美好、和谐、文明的城市。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篇十:城市文明的产生与发展_4200字

“城市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两河流域的璀璨文明

摘要:早期城市文明是劳动创造的,城市是人类在同严酷的自然条件和敌对的社

会环境中创造出来的产物,城市发展于海洋,逐渐在大陆上繁荣,但其前

提条件都离不开自然条件.社会分工.文化活动.战争与灾难等必要的因素,

其中两河流域的城市产生与发展在古代世界文明之中占据重要地位。

关键词:社会分工城市文明空间形态古城

引言

大多数学者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起源是在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及古代亚洲东部,如印度河流域与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等。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城市形态和功能的理解也不同,但都指向一种人类社会的共同现象:城市文明。西方城市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商业化,产业化和市民社会化,由于所在地的条件与环境不同,西方各国的城市建筑与形态大多具有多元化的背景,体现出丰富多彩的风格与民族特色,作为城市文明的研究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经济条件,要站在唯物注意的立场上,正确而理性的去分析城市的行程与发展文明。

1 城市的诞生与特性

1.1城市的起源

城市既有生命也有个性,迄今为止对城市的起源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明,其中解释最好的就是劳动创造了城市,城市是人类同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敌对的社会环境中创再出来的产物,从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来看,城市文明是伴随着先民们的不断探索与追求逐渐发展起来的:第一次大分工产生了农业畜牧业。由于农耕经济是不能随意移动的,所以这个时代的居住形态是村落,且为固定的和长期的;第二次大分工是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当时生产的主要是奢侈品和部分劳动工具,需要有固定的空间和一定技能的人才,于是就出现了和村落结构不同的居住形态,考古发现经常会展示远古时代的作坊或类似的生产区域,城市的萌芽逐渐显现;第三次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商业,人们可以通过交换从很远的地方得到精美的奢侈品和必需品,私有制开始出现,聚落的功能随之增加,有了储存,祭祀,享乐的场所和保护私有财产所有者的设施,如城墙和堡垒[1]。聚落内部有了明确的空间形态分化和各个阶层的生活范围,逐渐成长为城市。所以说城市的产生之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必然产物。

第一批城市诞生的时间是公元前4000~3000年,实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

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马克思在阐述首批城市型城市指出,这些城市有的是在对外贸易的有利点形成,有的则在同正在形成的国家首领和长官交换自己劳动收入的有利点形成。所以贸易摧动了城市的形成[2]。

1.2 城市的机制与特征

1.21 城市的文化属性

很多学者主张,最早的城市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生产与消费的地方,而是某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场所,特别是宗教活动场所。凯文·林奇认为:“随着文明的发展,城市的作用比原来增加了许多,成为仓库、碉堡、作坊、市场以及宫殿。但是无论如何发展,城市首先是一个宗教圣地。”但城市功能的完善还需更多的内容与更复杂的机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很明白,他在于社交圈子的扩大,以致最终是所有的人都能参加对话”[3]。城市为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提供了空间,使城市文化进一步体现出集聚性和扩散性的特征。

1.22 城市的空间形态

无论是古代城市还是中世纪的城市,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城市与周围的农村之间有明确的界限,换句话说,就是城市有明确的空间形态,其组成主要靠两个部分:人工建筑和自然障碍。这和早期城市的形成时一脉相承的。早期的先民在居住地周围挖“沟”建“墙”,或者依赖自然的山崖与河流等,以防侵略和袭击,这样就有了保护某种空间的意识[4]。所以早期的城市很多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然形成的。

1.23城市社会的形成

经过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工,劳动工具不断进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产生了经济上的剩余和私有制[5]。而城市恰好就是在这几次大分工的过程中诞生的,因此不可避免地与城市阶级的分化,城市功能的延伸,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城市的法规制度等非物质的东西相连,城市社会也因此形成。

2 古西亚两河流域的城市形成与发展

2.1古西亚文明及其概况

古西亚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的两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地区两河

流域是世界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城市文明最早诞生的地方。早在公元前 1万年左右这里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年时游牧民族开始聚居,在 向农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他们开始建造村舍,开垦荒地,农耕和饲养业由此现 。公元前4000~前3000年时两河流域有史前时期转向历史时期的开端。公元前 3500年左右,这个地域就进入了苏美尔与阿卡德文明的时代,出现了以神殿为 中心的大型聚落和能够生产彩陶及其他产品的技术,城市文明开始萌芽。

2.2 两河流域的城市基本特点

两河流域的城市特点之一,就是数量多且规模大。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

时候,两河流域城市密度甚至就超过了今天的伊拉克,而且很多都是人口数万的 大城市,如:乌尔、尼尼微、巴比伦等;其二就是神权的至高无上:每个城市的 中心都是神殿的所在地,神殿建筑高大而雄伟,建筑技术高超,有的经历几千年 保留至今;其三是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包括文字的发明及法律的制定,还有建 筑形态和材料及基础设施等,都可以说非常接近工业革命之前所有的城市文明; 其四是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6]。这个地方曾出现过强大的古巴比伦帝国与腓尼城

邦,后者尤其擅长海上贸易和商业,因此从很古的时期开始,两河流域就同当时 的其他文明之间有贸易往来,如古印度,埃及,甚至地中海的岛国。

2.3 两河流域的城市

2.31尼尼微城

形状像个倒三角,很不规则,为亚述王国的萨尔贡二世在公元前720年

前后所建,之后成为这个帝国的首都,繁荣空前,据说最多是人口达30万,作 为亚述帝国的都城和文化中心,尼尼微城内有大型的建筑群,包括三组宫殿和两 组神庙,其规模都十分雄伟。城中最大的建筑是国王的王宫,边长为200m,城 市里有供水网络,道路相当宽敞,王宫墙壁上有很多雕刻,是研究该城的重要材 料,公元前612年,被新巴比伦和米底联军攻陷,后被洗劫一空从此消失。

2.32 乌尔城

乌尔城市古代苏美尔人的城市,靠近幼发拉底的入海口,与埃利都古城

相近。其遗址主要是神殿、陵墓与宫殿,形状为不规则的椭圆形,南北长1200m, 东西宽800m,大约有1000平方米的面积,四周全部以城墙围护,很多建筑物的 泥砖上刻写着苏美尔文字,城内的道路呈棋盘式分布,在城北有两个港口,还有 一条小运河通过城内,这里的房屋排列整齐,一般都是数十间房间围绕着一个中 庭修建,可以享受充分的阳光和空气,此时的乌尔城还没有城市规划的意识,城 市是自然成长型的,从街道的不规则中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但已经开始重视公共 建筑物与私密空间的区别,这个传统一直影响到今天。

2.33 埃利都

在苏美尔人的神话中,埃利都是大洪水到来之前苏美尔人所建设的五座

城市之一,大约出现在公元前5400年,现今发现的城市遗址面向波斯湾的幼发 拉底河口,从遗址中发现有人工运河,泥砖建筑,芦苇建筑以及帐篷的残片等, 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城市的三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渔猎文化以及后来的游牧 文化,估计早期城市人口约4000,最值得关注的是埃利都的大神庙结构,其结 构布局比较对称,底座高大,平面为长方形是两河流域最早的宗教建筑。

2.34巴比伦城

巴比伦是古两河的城邦,意思是“万神之门”(gateway of the gods)公

元前2300年成为圣城,公元前612年成为新巴比伦王朝的首都。尼布甲尼撒二 世扩建的巴比伦城呈正方形,外围有护城河和高大的城墙,整体建筑在底格里斯 与幼发拉底和之间的一块土墩上,横跨幼发拉底河,城区被均匀地分成两部分, 巴比伦的主城长达16千米,每隔44米有一座塔楼,全城有300多座塔楼,100 多个青铜大门,因此希腊大诗人荷马又把巴比伦城称为“百门之都”,其王城中 的空中花园更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结语

城市的产生是历史进步的必然结果,经历三次大分工使城市产生集聚性与扩 散性的特征,可以说城市是建立在群体分工与交换基础上的一种“利益社会”,是一种以目的合理行动和价值合理行动为指向性的“合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共同体的特征”。两河流域作为做造的城市文明发源地之一,具备了其所有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张冠增.西方建设史纲. 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8-21

【2】 沈玉麟. 外国城市建设史.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10-15

【3】 西隐,王博. 世界城市建筑简史.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8-10

【4】 周春山.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7-10

【5】 董鉴泓. 中国城市建设史. 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5-10

【6】 霍尔著.邹德慈,金经元等译:城市与区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The emergenceanddevelopmentof “City civilization”Abstract:Early urban civilization is created by labor, and the city is with harsh

natural conditions and human hostile social environment created by the product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ocean,on the mainland gradually

prosperous, but the premise condi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natural

conditions,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Cultural activities. Necessary factors, such as war and disaster of two river basin in the city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ncient world civilization.

Key words:Social division of laborUrban civilization

Space formThe ancient city

10年后科学飞速发展,城市也燃焕一新,宛如仙境一般。10年后,人们居住的房子各有不同。有的在陆地上、海底、空中……人们居住的房子更是千奇百怪的。有方的、圆的、。

近日,我班根据上线的安排,接到了一个协助交警支队交通管制的任务。由此,老师带领我们在解放路为我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尽自己的一份绵力。通过这次特殊的义务劳动,我对文明又有了。

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每一个城市的沉淀与积累,每一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人文精神。她们不受限于一个所谓的模式,因为任何一个模式的移植,就像给一个城市涂上了浓厚的胭脂,镶上了庸。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jiaoxueziyuan/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