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社区工作总结】

篇:助学先进事迹

个人事迹

沧浪里社区闫杰

我是一名活泼开朗的小女孩。名叫闫杰,家住河东区沧浪西里,现在是一名即将升入初中的中学生。我们家中共有5人,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妈妈,由于无房只能跟姥姥他们家挤在一起。姥爷有病,妈妈只能同姥姥一起照顾姥爷,。我还有一个小姨,因工厂不景气,也失业在家,工作不稳定。一家5口人的生活来源只能靠姥姥那微薄的退休金来维持生计。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生活的困难却磨练了我的意志。,因为贫穷,我很早就体味到生活的艰苦,但在社区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依旧过的很幸福。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我谨记妈妈的苦言,在学习方面不敢怠慢,因为我深知在我身上寄予了妈妈太多的希望,我不能让妈妈失望。所以我在小学升初中的各科考试中成绩都是优良。

在学习之余,我还爱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来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因为我知道是社会养育了我,我要无时无刻心系祖国、心系社会。在这几年里,我参加了国庆60周年社区青少年书画展、东新街道小记者团、帮助社区布置宣传栏等活动,并得到了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因为家境贫寒,所以我从不乱花钱。我会把每个月仅有的几块零用钱积攒下来,等到了一定数目,用一半买书,再用另一半捐给“红十字会”慈善机构,捐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小朋友们,让他们也能像我一样能感受到社会带来的温暖。

回首逝去的岁月,纵然有苦、有累、有心酸也有快乐,但毕竟心中是充实的。因为社会给了我一切。让我憧憬到了充实而有意义的明天。使我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

所以,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社会对我大力帮助,社区阿姨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给我的支持与帮助。没有他们给予我的爱与力量,我就不可能走到今天。在此,我想深深的道上一句谢谢。今后我要更加严格的要求我自己,以求有更好的表现,从而报答祖国与社会对我的养育之恩。

第2篇:社区乐老大爷于助人先进事迹材料

社区乐老大爷于助人先进事迹材料

,男,现年62,家住社区椿香小区,这个小区是新建起来的,由于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备,居民的生活持续和居民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就拿小区的道路为例吧,由于没有物业管理小气四周西部物流园正在建设,天天都会有很多建筑尘土,还有工程车辆经过都会有泥土掉下来,顺着风吹进小区,时间长老,树上草上都布满了灰尘,这样原本小区绿色的生活环境也遭到了破坏,居民们对这样的生活环境早已厌烦,仿佛看出了大家的心病,于是拿起自家的消防带子接到路上的消防柱为树木花草除去了灰尘,还用水管把路面冲洗干净,把整个小区路面洗干净就得花上一整天的时间。好多居民还说你做老好事了把路面洗得这么干净,现在空气也好了,居住起来也舒服了,几年来他每当看见路面该清洗了就会主动去冲洗,和冲洗树木上的灰尘,争取每天都给居民们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一次他在冲洗树木,他突然发现有些电线居然暴露在花园里,他知道这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于是他便拿出锄头,将电线掩埋起来,然后便在整个小区里一一检查,将剩余的电线都一一掩埋起来,才安心回家。

还在楼组中尽职尽责,他热心为楼组提供服务,跑通老楼上楼下的每户人家,积极主动传达居委会自治工作方面的要求,虽然文法程度不高,但是思想进步,热衷于社区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自愿服务,不管烈日炎火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只要需要,随叫随到,从无怨言,在小区经常看到一个年过半百的身影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助人为乐方面成绩尤为显著。

有一位老人行动不便他家有一辆电动三轮车,小区居住的的人们他都会随叫随到送他们到目的地,他的这善意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爱心感染着身边无数的居民也正是这些不平凡的小事和高尚的品德,让社区无数居民把奉献社区,服务社区的精神邻居间的互相帮助成为了一种风尚为这个文明温馨和谐的大家园增添许多绚丽的色彩。

第3篇:土地局先进助学单位先进事迹

**土地局帮扶**高级中学先进事迹侧记

前记

**土地局在局长**同志的精明领导下,经过全体员工的认真经营,辛勤运做,近年来,土地局的各项工作业绩明显突出,单位效益乐观。**高级中学是2005年秋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所“半成品”学校。各种办学条件相对欠缺并且滞后,严重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句话

说**土地局帮扶高级中学的起始点,还得从2005年10月的全校学生家长会中说起。当时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校性的第一次学生家长会,在会上,土地局局长**同志用宏厚的嗓音吼出:“我愿意担任**高级中学学生家长会的主任!”,这一句话,道出了他帮扶学校的热心。紧接着的一席话,道出了他助学的心声,也正是这一席话之后,他以及他所操持的单位开始了帮扶高级中学的旅程。

“十万元的资助,解了燃眉之急”

高级中学开始投入使用,当时的处境,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校内外的办学环境恶劣,沟壑纵横,缺水,没电。各项工作运做经费严重不足,仅师生灶燃油费用两个月就花费10多万元。当*局长知情后,积极主持召开了局务决定会,很及时的给高级中学划拨了助学款10万元整。有了这大额的支助金,不仅保证了当时师生灶的正常运做,还保证了学校筹措预备的时间。当时,学校领导感慨万千地说:“10万元的资助,解了燃眉之急啦!”。试想一下,在当时的学校处境中,10万元资助金的意义有多么的深远。

“四条腿比两条腿跑的要快”

继上一次帮扶之后,*局长的帮扶之心一直没歇着,那是11月的天气,一个很冷的下午,晚饭后,*局长带着土地局局务会的同志、,来校察访临近冬天师生灶的运做情况。座谈会后,*局长知道了学校距县城较远,购备各种必需品时搬运极不便利和学生有病就医难的困难。当时是,他带着学校继续存在着众多困难的信息而归的。11月,学校虽然运做了两个多月,仍可以说是在泥泞路中摸、爬、滚地探索着。各种配套设施的零担供配货运费一直在堆积涨大,这笔费用也涨着校领导的心房。随着申请资助的报告返回的就是捷报:“土地局给高级中学车了”。这辆车的投入,一下子节省了学校货运费用2万多元,节省了资金,也为学生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后来的交谈中,他给捐车行动的评价是:“四条腿比两条腿跑的要快”。

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忠实实践者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人”。**同志在土地局任局长以来,他带领着职工提升了单位的知名度,加之,单位的环境和事业的特点也造就了他的个性:忠耿、乐于奉献。今年,他个人给高级中学捐资5000余元,学校用之购买了教师助讲器、DVD、录音机等教学常规用品,大大方便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局长和他所操持的单位的义举,体现着企业管理者的风范,也深深的映衬着企业已有的知名度。

据了解,**土地局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的民意测评中,各项工作的群众满意度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这项数据的背后,隐藏着土地局给全县人民的极大的贡献,也体现着全局所有职工的工作成绩。在他们的公开承诺栏中,能清楚的看到,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努力拼搏、进取,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而且不骄不躁,接受党和人民的考验,干好本职工作。目前,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鉴于此,特呈请批准**土地局为先进助学单位。

二00六年三月二十八日

第4篇:现代名人助人事迹

篇一:现代名人励志故事-夏落整理 现代名人励志故事 夏落 整理

内容均来自于网络

成功的过程,是曲折的的。其实世间上有许多的成功,都是经过了不断地阻碍才能获得的。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放弃,在遇到困难的时刻,坚持便是进步。 零、《莫言》

莫言辍学之后,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他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他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他,都是他的传人,他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他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 莫言自述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的时候,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文革中莫言因偷生产队萝卜,被罚跪在毛泽东像前请罪】

十二岁那年,莫言因拔了生产队一个红萝卜,被罚跪在毛主席像前请罪,回家后被父亲用蘸了盐水的绳子抽打。爷爷说:“不就是拔了个萝卜吗!还用得着这样打?”“中农”出生的家庭让每个人在这场运动中都得小心翼翼,苟且偷安。 莫言回忆小时候向老师告密一位同学在参观苦难展览时没有哭,导致那位同学获得警告处分。多年后他忏悔悟到一个道理:"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关于宽恕的故事---莫言小时候跟随母亲去地里捡麦穗,被守麦田的人捉住,搧了母亲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多年后, 那个看守麦田的人在集市上与莫言相逢, 对方已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莫言冲上去想报仇,母亲拉住了他,平静地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流泪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一、《邓亚萍》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二、《欧尔·布里》

在巴黎举办的一场大型音乐会上,人们正如痴如醉地倾听着名的小提琴家欧尔·布里美妙绝伦的演奏。突然,正全神贯注的布里心一颤——它发现小提琴的一根弦断了。但迟疑没有超过两秒,他便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似的,继续面带微笑地一曲接一曲地演奏。观众们和布里一起沉浸在那些优美的旋律当中,整场音乐会非常成功。 终场时,欧尔·布里兴奋地高高举起小提琴谢幕,那根断掉的琴弦在半空中很醒目地飘荡着。全场观众惊讶而钦佩地报以更为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处变不惊、技艺高超的音乐家致以深深的敬意。面对记者的“何以能够保持如此镇定”的提问,欧尔·布里一脸轻松道:“其实那也没什么,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我还可以用剩下的琴弦继续演奏啊。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许多遭受不幸的人生,依然可以是美丽无憾的。” 布里睿智的回答与他卓然的表演一样精彩——“只不过是断了一根琴弦”,向世人传递的是从容,是乐观,是洒脱,是心头不肯失落的信念,是命运在握的强者充满自信的宣言,是坦然前行的智者面对岁月中那些风雷电雨自豪的回应。

《何飞鹏》

著名财经记者何飞鹏曾有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就是在3个月之内,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记者,变成一个对所有财经政策、商场动态、产业知识都了如指掌的老记者。

1978年,中国台湾的《工商时报》创刊,何飞鹏成为新记者,没有任何经验。当时,竞争对手《经济日报》已创刊10多年。在采访过程中,受访对象三言两语,《经济日报》的记者已了然于心,何飞鹏却因为知识缺乏,经常抓瞎,痛苦不堪。面对这种情况,他想出一种最笨的方法,就是每天把《经济日报》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不只是内容,还包括广告。这是一个无聊、无趣、痛苦的过程。报纸上印着大量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产品名,再加上数字、专业知识、专有名词„„第一个星期,他看懂不到一半。怎么办?看三遍,先背下来再说。

这个极笨的方法,效果却极佳。过了一个月,何飞鹏大致把当时商界主要的人名、公司名、产业名都弄清楚了,也大致掌握了当时正在发生的焦点事件。等到《工商时报》正式创刊时,他所了解的经济基本知识和社会动态,与《经济日报》的老记者已不分上下。他只用3个月追赶老记者10年工作经验的方法,就是勤奋工作。

四、《林肇泽》

林肇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却在不断创造“神话”:他45岁开始自学绘画,无师自通,短短几年时间,其炭精画作品在国内外“走红”;他到过100多所大专院校,开办讲座;如今虽年逾古稀,但壮志不减,立誓把自己创作的励志歌曲在全国唱响。

林肇泽今年已经72岁。1957年,年仅17岁的他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放弃了升学的机会,在家务农。他曾拉过船、抬过石头,还干过两年灶匠、8年木工、5年机修工„„一次偶然的出差机会,林肇泽接触到了绘画。

1985年,林肇泽出差路过自贡,看见街边画摊上有人画炭精像,被深深吸引。回到南充后,他买了大量专业书籍,潜心研究。刚开始学画时,因为市面上买不到专门绘制炭精画的画笔,林肇泽就琢磨着做画笔。把毛笔涂上胶水,等自然风干后,用剪刀剪出大大小小的笔尖。没有大面积涂抹阴影的材料,他就在空笔杆里面塞上棉花,做成涂抹工具,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改进自己的绘画工具。

他无师自通,却很快创造出奇迹:1989年,林肇泽带着他的作品《肖像》参加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个体劳动者“光彩杯”书画摄影展,并获得了省级三等奖,中央电视台还播放了《肖像》的特写。2000年,四川民间艺术协会授予他“一级民间艺术家(炭精画)”证书。随后,他在南充市街头摆起了画摊,专为别人画像,这一画就是8年。(短文学网 ) 林肇泽在巡回讲学和演讲中,从来不收讲义费。他和家人花费的车旅费、资料费、房租费等,将近20万元,全部是自费。他不仅把摆摊画画挣的钱全部用光了,而且连子女给他的生活费也几乎耗尽。如今,他和老伴依然生活在祖辈留下的小青瓦房里,几间小青瓦房又破又潮湿,与周边村民的“小洋楼”形成巨大反差。在他家里,简单的几样家具还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古董”,他的书桌也是两口木箱重叠而成,他的当家衣服还是在10多年前别人送给他的。

五、《杨佳》

她是一位漂亮而又富有才华的女孩。她15岁考上大学;19岁成为大学教师:22岁考入中科院研究生班;24岁在中科院教研究生。接着,她恋爱、结婚、生子。一切都顺风顺水,处处布满了鲜花和掌声。可是,在她29岁那年,上帝却突然关闭了那条通往幸福的大门,一下子把她推入到黑暗的深渊里。她的视神经发生了病变,双目失明。与光明一同失去的,还有她的丈夫和孩子。

她要学习盲文,她要回到自己的知识领域里去。可是,这一年,她已经30岁。30岁的女人当然不能再上盲人学校啦。因此,她只好自学。她开始“看”盲文。当然,她是用手指“看”的。她只能用手指摸来替代眼睛看。她摸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大白菜,字母为

c-a-b-b-a-g-e,这7个英文字母,她用手足足摸了一个小时,可是,她到底还是没有弄明白这个单词就是“大白菜”。当父亲告诉她答案的时候,她哭了。她为自己的笨拙而流泪。她是中科院的英语教授,居然不认识“大白菜”这个英文单词。而在此之前,她可是一目十行啊! 她不相信自己就这么被一棵“大白菜”给绊倒了。她要活下去,她要站起来,她要做一棵能够飞翔的大白菜,重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里。她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她把自己一个人锁在房间里,一遍遍地练习,一遍遍地摸字,一遍遍地默记。然后,她再把学会的东西背诵给父亲听。一次,父亲在听取她背诵的时候,发现盲文字块儿上满是殷红的血。等她背完,父亲一把拉过她的手,这才发现她的十指都已经磨破。父亲把她的双手攥在自己的手里,禁不住号啕大哭。父亲说:“女儿呀,咱不学了。爸爸有工资,爸爸可以养活你一辈子。”她没有哭。她反而笑着安慰父亲说:“爸爸,你一定要相信你的女儿,我能行!”

一天晚上,她一个人偷偷地跑出了家。父亲很着急,四处寻找。最后,父亲在她工作过的教室里找到了她。学生已经放学。教室的灯光已经熄灭。她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反复地用手丈量着黑板。她终于重返讲台。一切都与生病前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上了两个星期的课,同学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老师已经双目失明了。终于,有同学发现她拄着盲杖在校园里行走,同学们这才知道了她的不幸,这才知道她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同学们感动得哭了,而她却笑了。她笑着讲述一棵大白菜的奋斗历程,鼓励同学们珍惜时光。

她的名字叫杨佳。杨佳学会盲文后,利用电脑盲文软件,踏上了事业的快车道。她以盲人的身份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并获得了哈佛mpa学位。现在,杨佳任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盲协副主席。

六、《克利斯帝·布朗》

他生长在爱尔兰的都柏林,刚出生时四肢健全,但严重瘫痪,让他无法移动。他患了非常严重的脑性麻痹,发音不准,全身上下只有左脚能动。7岁那年,他坐着轮椅,和家人到公园玩。几个小朋友正在比赛画画,他用羡慕的眼光盯着他们,“啊啊”地叫着,不肯离开。一个小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大声笑道:“你连话都说不清楚,谅你也画不出好东西来!不要吵着我们啦!”

他伤心地离开了,回到家,为了让姐姐了解自己的意思,他用左脚从她那里抓来一支粉笔,试着画呀画,可就是画不好。姐姐陪在他身边,鼓励他说:“我相信你能画好,上帝只不过暂时解除了你的武装,让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画画,但只要肯花工夫练习,一定可以画出精彩的画来。只要敢梦想,什么都做得到。” 他渐渐长大了,一直很勤奋地学习用左脚画画、写字。他的家人坚信他的智力没有障碍,只是无法与人沟通。家人下定决心要让他尽可能过正常的生活,于是把他放在推车里,拉着他到处跑,让他多认识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脚练得越来越灵活,他竟然学会了游泳。在家时,他总是全神贯注地练习画画,也开始学写作。他的脚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着疼痛继续练;他写的稿子退稿很多,但他没有灰心。他从一个失败前进到另一个失败,但他的热情不减。他告诉自己再多撑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再多撑一年吧,慢慢地,他发现他又有了极大的热情。当他的画作在全市获奖,处女作《我的左脚》经历多次修改也得以发表时,他感觉眼界被打开了,原来,人生充满了可能性,他相信,前方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日子。

他品尝到了写作和画画的乐趣,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虽然每画一幅画,每写一篇文章,他都很吃力,脚被磨出了血泡不说,他还常常收到退稿,但他从来不肯放弃,他要拥抱每一个机会。

他的妈妈通过一位医生的协助,将他送到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他获得了很好的治疗。他特别尊敬这位了不起的医生,这位医生后来不仅为他和其他脑性麻痹人士创办了一家医院,而且把他引入文坛。几位爱尔兰知名作家鼓励他创作,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7岁时,他花了很多心血写了小说《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兴奋的是,小说一经发表就荣登畅销小说榜第一名,并被改编成电影,由丹尼尔·戴·路易斯主演,戴·路易斯也因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后来又出版了六本书,另外,他也是一位积极创作的画家。

他的名字叫克利斯帝·布朗,听说只有左脚能动、只能发出几个声音的他成了知名作家、诗人和画家,很多人非常惊讶。克利斯帝在日记中写道:“正像姐姐曾教我的那样,只要功夫深,没有什么事做不到!在风雨中,要勇敢坚定;在黑暗中,要咬紧牙关前行;面对沙漠,心中要充满绿洲。只要像蝉一样,经历苦痛,决不放弃,一定能一飞冲天!轮椅上的孩子都应该去尝试每一件事!”

七、《乔治·赫伯特》篇二:名人事迹助扬成功之帆——名人事迹与素材运用 名人事迹助扬成功之帆 ——名人事迹与素材运用

一、战胜残疾的巴雷尼

奥地利的罗伯特·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素材运用】

巴雷尼的事迹感动了全世界!他让所有的人懂得了生活的真谛,给人以启发和教育。审读所给材料,可从以下几方面确定角度。

1、战胜残疾与挫折

取这一角度,要紧紧抓住巴雷尼的典型事例:巴雷尼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以顽强的毅力进行体育锻炼,刻苦认真的学习,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要运用联想,结合古今中外与之经历相似的典型人物,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张海迪等名人的事例,发表议论,突出中心。

2、鼓舞的力量

人在遭遇挫折时,温馨的关怀与鼓舞,会使之扬起生活的风帆。为此,选取这一角度,可将母亲鼓励巴雷尼的语言作为论述的重点,并巧妙联系现实,使论述更为深刻,中心更加突出。

3、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巴雷尼的成功,与母亲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选取这一角度,可抓住母亲尽管得了重感冒,还手把手地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等典型事例,以发掘其对巴雷尼所起的榜样作用。

二、勤奋的左思

左思是我国西晋著名文学家,著有《三都赋》、《咏史》等。抄录读书法是在读书时运用抄写的方法来启迪思维,提高读写能力。左思抄录法的步骤是诵读—抄写—记忆。贯穿全过程的是“思”,读中思,写中思,记中 思。

左思出身寒微,小时候跟人学书法、弹琴、读书,但学习成绩都不好。他父亲很泄气,认为这孩子没有出息。有一次他父亲对朋友说:“这孩子的智力才能太差了,还赶不上我呢!”左思在一旁听了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去的时光。经过几年后,他开始着手撰写《三都赋》。他把读书、抄录、写作结合起来,发愤攻读,勤于动笔,抄录了无数书文警句。他在室内的门上、墙上,以及厕所里都挂满了纸、毛笔,随读随记。他还把随时看到或想到的思想、语句也都一一记下。经过10年构思、琢磨及反复修改,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消息很快传开,一时轰动了洛阳,大家竞相传抄,因为用纸太多,洛阳纸张都涨价了,流传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 【素材运用】左思的成功事例,为“洛阳纸贵”这一成语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分析所给材料,可从以下几方面确定角度。

1、勤能补拙

左思在被父亲认为没出息、智力与才能太差时,很不服气,从此发愤读书学习,决心追回失去的时光。以这一典型事例为突破口,旁征博引,巧妙联想,“勤能补拙”这一中心就会更加鲜明突出。

2、成功的背后

人们往往看到成功者身上的光环,却忽视了其背后的艰辛。选取这一富有创新的角度,就要以冷静的心态去观察,去分析。左思为铺平成功之路,流下了大量的汗水。正是由于他勤动笔,随读随记,反复琢磨与修改才获得了成功。

三、“袁隆平”品牌价值

袁隆平是2004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之一,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早在1996年6月24日,国家国资局正式认定“袁隆平”品牌价值为1000亿人民币。 袁隆平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从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以来,已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公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西方世界称,杂交水稻是“东方魔稻”。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了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做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袁隆平的成功靠得不仅仅是机遇和灵感,他说更重要的是知识,是科学技术。 【素材运用】

袁隆平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让国人赞叹不已!袁隆平为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中国解决了吃饭问题。结合所给材料,可从以下几方面确定角度。

1、付出与回报

选取这一角度,要让事实说话,注意把重点放在袁隆平是如何“付出”上。并阐明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敢于突破禁区

取这一角度,要突出表现袁隆平在人为的干扰、破坏时,能顶住压力,不动摇自己执着的梦想,坚信实践才是真正权威的坚贞与毅力。同时,要将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出来。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选取这一角度,要重点将袁隆平如何运用科技,如何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使自己的研究成果造福于人类的典型事迹写清楚,以突出科技的力量与伟大。

4、让梦想变为现实

选取这一角度,要抓住袁隆平为实现梦想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着,努力着,要将他的执着精神表现出来,交代清楚梦想变现实的做法

5、在荣誉面前

选取这一角度,要突出表现袁隆平在荣誉面前没有丝毫改变,他还是始终如一地眷恋着杂交水稻事业。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分秒必争地察看着育种基地。他心中想的只有他的试验,只有他的杂交水稻。重点突出其冷静,淡定,坦然。篇三:中国现代名人成长故事 1.毛泽东

他总是挤出时间看书。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到处都是书,床上除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他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毛主席动笔读书,还纠正原书中的错别字和改正原书中不妥当的标点符号。他还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2.马克思

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济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3.鲁迅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4.诸葛亮

读书方法是“观其大略”。这个方法意味者他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和开拓性。 5.爱因斯坦

他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们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13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6.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

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方法。他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句一字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要让自己来写应该怎样写„„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两夜就读完了。

第5篇:先进人事迹

先进人事迹材料

篇1:办公室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男,25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局办公室副主任。在工作和生活中,**同志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为基础,兢兢业业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使办公室工作与局党委在决策上合谋、思路上合辙、节奏上合拍、工作上合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勤于学习

敢于实践

**同志2011年上班以来,一直从事办公室工作。办公室作为我局的指挥中枢,既有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纽带作用,又有传递信息、辅助决策、把关定向的参谋助手作用,对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同志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有力武器,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以适应工作需要。几年来,除系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外,还深入学习了应用文写作、文秘工作等内容。同时,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把每项工作都当作对自己素质和能力的检验和挑战,在学习中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本领。经过多年实际工作的磨练,已走过了从不熟悉、不适应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过

程。通过宝贵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

履职尽责

无私奉献

多年来,**同志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办公室其他同志一道,把服务好全局性工作,落实好局党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办公室工作的第一要务,认真的抓紧、抓实、抓好,不断提高办文、办会、办事质量和水平。特别是2014年,**同志起草撰写市局、县人大、县政协调研,工作总结、报告、汇报,群众路线三个环节通报、总结材料等各种文字材料30余篇、20余万字。积极为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提供文字素材,河南电视台深入报道我局**问题,《工人日报》、《光明日报》刊发**等文章,大力宣传我局**方面的好做法。撰写、印发工作简报、群众路线简报80期,电视、报纸、手机报、各级网站、政务信息采纳报道50余条次,充分发挥了宣传思想引领、舆论推动、促进发展的作用,树立了我局的良好形象。筹备组织各种会议20余次,做到了准备充分,材料完备,服务周到。工作中,**同志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牺牲了许多的双休日和节假日。长期的办公室工作,使**同志养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可贵品质。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本着只干不说,先干后说,干好了再说的心态,做到了履职尽责,不事张扬,无私奉献。

立足本职

真诚服务

办公室是后勤部,做好服务是办公室工作的根本任务。服务就意味着奉献,没有奉献精神就搞不好服务,在工作中,**同志始终不图名、不图利、默默无闻、忘我工作,团结办公室全体同志全心全意搞好服务。积极改善办公条件,坚持机关卫生常抓不懈,真正为机关干部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办公环境。在机关日常接待、车辆管理、用水用电等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同志都能及早作出周密的计划和安排,为局机关各项事务的高效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班子领导的带领下,2014年接待群众来访13批80人次,做到了态度和蔼,主动热情,认真倾听,耐心解释。办理群众信访件26件,县长热线150件,民生短信30件,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充分发挥24小时服务热线的作用,及时听取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各类问题80余个。 严于律己

作风优良

办公室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在工作中,**同志始终无怨无悔,任劳任怨,把所有工作当作领导对自己的信任、考验和锻炼,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拼搏进取。不断强化大局观念和一盘棋思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学人之长,容人之短,谅人之难。**同志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对繁锁的办公室事务从没产生过一丝一毫的懈怠、厌倦心理,对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到一丝不苟,保质保量。多年来,**同志养成了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信任。领导和同事越是信任,他越是严以约束自己,从不因工作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始终严于律己,守纪律、讲规矩,廉洁自律,按本色做人、按本职做事。 篇2:2015年最新先进个人材料

邮政先进个人材料

***,今年**岁,自九五年十月进入***邮政局以来,一直从事邮政营业工作,我所在的综合营业班是省“二星级”服务窗口,被信息产业部、共青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的模范班组。由于我个人突出的营销业绩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年被省局授予“省十佳星级营业员”光荣称号。****年被**市局授予“营销之星”称号。我热爱邮政事业,更喜欢和珍惜这份工作。工作中我始终以“诚信”为经营理念,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优质服务,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力争把邮政业务做得更好,成为一名优秀的邮政员工。

一、刻苦学习业务知识,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参加工作的那一天起,我就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扎实的业务技能做基础,就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邮政员工。所以,不管工作多累,平时除了主动参加局里的各项培训活动外,还抓紧时间练习点钞、微机操作和盖销日戳等基本功,不懂不会的就向班长和老职工们请教。这使我在此后的工作中能够轻松自如,办理起业务来能得心应手,既快又准确的办理好每一笔业务。因此在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中,我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拿到了邮政营业职业资格证书。

正是因为我对邮政事业的热爱,为了把工作干得更好,我一直就这样坚持不懈地学习业务技能。接待每一位客户都象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热情服务,微笑服务。由于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精湛的业务技能,温馨的话语,优质规范的服务,使我赢得了许多用户的一致好评,留言薄上写满了表扬信。在****年我被省局授予“省十佳星级营业员”光荣称号。

二、深入市场,了解市场,开拓市场。在工作经营中,我始终以“诚信”为本,以“经营”为理念,深入了解市场,把营业窗口拓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走到用户中去,多方设法与经商者、大客户建立联系。****年是特殊的一年,对我来说也是难忘的一年。因为“非典”的肆虐,医药市场异常活跃,就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期,我却看到了发展邮政业务的商机,于是,我就主动去找做医药生意的客户联系,向他们宣传邮政业务的优质服务和运输渠道的安全与快捷。让他们利用我们的邮政渠道发送药品,这样既为客户提供了方便,也给我局带来了业务收入。此间让我感受到了做事的辛苦和成就感的喜悦。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早上要比同事们早一个多小时到局里,处理用户送来的邮件,打包、称重、开单、计费等,为了把邮件在最短的时间内寄出去,下了班还要继续加班处理业务,晚上一般都要忙到十一点钟左右才能回去。正是由于我对事业的执着,使我在工作中,发展了一批信赖我、支持我的用户,有些用户甚至是慕名而来。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个人的营业收入突破了十二万元,这个收入是一般营业员一年的收入。****年,发展新客户二十多户,收寄包裹6539件,其中快件包裹4217件。完成营业收入42.7万元,占营业班全年收入的45%; ****年营销企业金卡17500枚。****年营销企业金卡20000枚。为我们班组超额完成了局里下达的任务。由于邮政业务完成的出色,****年我被市邮政局授予“营销之星”光荣称号。在工作中,局领导也给予了很多的支持和鼓励。

三、以诚信赢得客户,以服务创造辉煌。

营业窗口展现的是邮政的形象,我每天上班总是提前到岗,做好班前的准备工作。为了做到规范服务、热情服务和优质服务,每天我都是以愉快的心情面对每一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办理业务时做到用语规范,声音宏亮,语气委婉,总是用微笑来赢得每一位客户的信

赖。树立了良好的邮政形象。我还深入到市场中去联系和发展客户,宣传邮政业务,为客户提供上门取货的方便,真正把客户当成上帝。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为了推广企业金卡业务,我还主动到企业联系,有时要往返十多次才能谈成,但是我始终不放弃的是对邮政事业的热情和信心,坚信只要有恒心,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四、共建团结集体,溶入和谐社会。

我只是众多邮政员工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凭着对邮政事业的执着和热情,我和同志们团结生活在一起,团结和谐作为主旋律,大家有共同的话题,共同的兴趣和共同的追求,那就是为邮政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在这个集体里,能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我总是积极参加局里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加强与同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我和班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与同志们一起溶入和谐社会中去,同时也为客户带去微笑和快乐,把邮政的优质服务带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以上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一些主要表现,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在工作中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在工作中还待进一步提高,我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加倍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努力做好局领导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为邮政事业贡献青春。 篇3: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在砺练中成长

----个人先进事迹

我叫赵贺波,是四公司组件一车间丙班二线的一名员工,自从去年来公司到现在,一直担任打胶工作。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与英利共同成长,共同成熟,不知不觉中,对她的这份难以割舍的情感早已深埋心中。

回顾这一年多来的工作,在班组长的英明领导下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下,在自己的严格要求下,积极服从领导安排,较好的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具体来说,在工作中,我遵守厂规厂纪,团结同事,乐观向上,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上,我积极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了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爱岗敬业是能做好工作的关键。所谓爱岗敬业其实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记得刚上岗时,看到老员工们干得轻松自如,自己就认为这份工作简单好干,但当自己真正冲锋上阵动手操作时,才发现并非如此,这项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胶嘴的切口大小及位置把握不好,优势铝材放置不到位,还有自己总是被铝材划伤?然而这些都吓不倒我,我虚心请教、不断摸索学习,终于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一些小技巧。可是刚刚适应,随着技术的改进,又改成了斜面打胶,这样铝材的放置又与以前大不相同了,但凭借自己的耐心、细心、信心和小心我努力克服了所有的困难和不便,并真 正学到和掌握了我所担任工作的最佳方法和技巧。

可以说,打胶工作是一项反复重复的而又枯燥乏味的工作,而且自己只要不留意就会造成设备损坏、原材料浪费,因此其实我也曾经打过退堂鼓,但此时是组长给了我鼓励和信心,他总这样开导我:“既然干就要干到最好,别担心,我会全力支持帮助你,也会把我自己学到的所有方法和技巧都教给你。”就是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语,使我信心百倍,也正是这样一句话,使我能够坚持走到今天。作为打胶工,我深深的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因为我们承担的工作程序非常关键,因此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严格要求、严格把关,力争做到零失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减少返修率,还能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今年六月份,我们集团总公司开展了“百日会战”。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个个争先恐后,暗中较劲,尤其班组之间,更是各显其能,好一番盛况,真是振奋人心。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平时的学习和锻炼也正是为这次活动打基础做准备,而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当然也是对我们平时工作的检验。三个月下来,我们组每个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喜悦而欣慰的笑容。因为三个月中,我们班组连续两个月都拿到了第一,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它的取得是与我们的上下一心、团结努力、共同拼搏分不开的。在会战结束的表彰大会上,领导对我们的精彩表现及取得的显著成绩给予了肯定和赞赏,同时还号召我们大干四季度,提前跨入“十二五”。在此号召下,在我们的共同配合下,在四季度中我们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总之,在一次一次的砺练中,我们这群80后的青年变得更稳重、更成熟了。从平凡普通到出色优秀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但只要坚信我们年轻,这就是资本,我们有的是精力和朝气;只要我们满怀激情,奋力拼搏,用心地去工作战斗,并用实际行动去验证和诠释什么是效率,什么是速度,相信我们必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以前的已经成为过去,今后我会更加奋进向上,争创佳绩!

我会永记:多一份努力,多一份朝气,多一分霸气,多一份锐气,多一份灵气,多一份细心和耐心,多一份坚持和努力,再多一份责任自信,就会为公司争创佳绩,彰显我们这一时代的“亮剑”精神。

第6篇:助人收获快乐,奉献赢得幸福——助人为乐先进事迹

助人收获快乐,奉献创造幸福

——德州市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稿

山东德州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院长魏荣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魏荣庆,现任山东德州汽车摩托车专修学院院长。非常感谢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给我一个和大家交流,向大家学习的机会。

我出身工人家庭,父亲是普通的建筑工人。从学生时代开始,铁人王进喜的拼搏奉献精神、雷锋同志的助人为乐精神、时传祥同志的爱岗敬业精神激励着我、感染着我。像他们一样,爱国、奉献、助人成为我人生的梦想和追求。

参加工作后,我在德州日报社做过记者,深刻了解到基层百姓对技能的渴求,强烈感受到职业教育对强国富民的重要性。我于1986年创办德州摩托车维修技校,办学二十六年来,我团结带领教职工高举“职教兴业,教育报国,育人成才,富我百姓”的旗帜,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办学,为社会输送了十几万技能型人才。

自2003年开始,我连续当选德州市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人大代表,任职十年来,我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慈善事业。

2003年,“非典”时期,学院出资30万元购买药品、器械组织“送药下乡”,支持农村的“抗击非典”工作。

2008年5月12日,是一个亿万人民难忘的日子,山崩地裂,江河呜咽。万千幢耸立的高楼化作废墟残壁,八万七千多同胞瞬间失去了生命。

“国难当头,我的责任”,危难时刻汽摩学院人挺身而出,震后20小时内,在全市率先组织了“千人献血”活动,师生献血总量达20万毫升。震后48小时,我院组织了“奉献一片爱心,托起生命的希望”捐款活动,共计捐款十三万七千多元,其中,我个人捐款5万元。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时刻牵挂着家园被毁,校舍垮塌,流离失所的灾区孩子。看到我们的学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我在想,灾区的孩子有没有水喝,有没有饭吃,有没有学上。我天天关注着灾区的报道,看着惨烈的画面,天天增长的伤亡数字,我心如刀绞,常常泪水盈眶,晚上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

我要去,到灾区去,我决定亲自赶往灾区,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面对疫情、余震、山体滑坡、堰塞湖溃堤的危险,学院院委会干部竭力劝我不要去,家人更是坚决反对。

在各方的努力下,我于6月3日到达绵阳。在绵阳市九州体育馆,我见到了北川职业高中的校长,他的衣服上沾满泥水,脚上穿着一双两个牌子的鞋。他在地震中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和女儿。当我向他提出救助意向时,他激动地说:“这是我们最期待的,也是最需要的。”经实地考察,李校长对我院的办学条件和救助诚意极为赞赏,当即代表北川职中与我院达成救助协议。

在绵阳赶往北川的路上,我心潮难平。面对断裂的山体、倒塌的校舍,毁坏的田园,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扶老携幼逃离灾区的百姓,我泪水盈眶;飞驰而过,悬挂着救灾条幅的车辆,给我力量,让我坚强,我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深深的震撼着,这些更加坚定了我救助灾区学生的决心。

我走进临时搭建的救灾帐篷里,帐篷里气温达到40多度,看到身体虚弱,满脸愁容的老人,看到失学的孩子,看到失去亲人悲痛欲绝的同胞,我两腿就像灌了铅,沉重无比,泪水一次次情不自禁的流下来。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同胞,一定要让灾区孩子尽快有学上,有饭吃。

可真要把这些孩子接出灾区并不容易,当时,这些住在帐篷里的北川学生靠方便面和矿泉水维持生活,很多人患了肠胃病。即使现在,有些北川学生见到方便面就要吐,还有的同学在地震中受到惊吓,哪里都不敢去。母松玲的爸妈在地震中遇难,她的姐姐在上海打工,不放心母松玲到德州复课,我亲自给她打电话,并邀请她到德州做客,最终,母松玲得以顺利复课。很多学生住在大山深处,我们便翻山越岭挨家走访。

我院制定了《救助百名北川学生实施方案》,全体汽摩学院人积极行动起来。院委会连续几天加班加点反复研究救助细节,学院把最好的教室、宿舍腾出来,为北川学生购进崭新的床铺、衣橱、生活用品,为北川学生精心准备川菜,选拔优秀学生为北川学生提供“一帮一”的服务,安排50名优秀教师做“爱心家长”,照顾北川学生,我带领院委会逐个验收教室、宿舍、川菜窗口,汽摩学院人的心和北川学子紧紧联系在一起。

德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救助北川学生工作,时任市委书记雷建国

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并两次到校指导救助工作。时任市长吴翠云同志多次听取救助工作专题汇报。2008年6月17日,德州市委、市政府在我院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来自北川灾区的118名师生。我院成为全国第一所接受灾区学生的职业学校。

这些没有坐过火车的大山里的孩子吃到可口的川菜,走进整洁、温馨的宿舍,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这些住在闷热、潮湿,蚊虫叮咬的帐篷里的孩子,重新感受到家的温暖。初到德州,北川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地震恐慌症,学习不安心,睡眠质量差。学院组织118名北川师生赴北京观看**广场升旗仪式。学生余紫瑞锐说:“我梦想看看北京**,亲眼看看升国旗,今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也正是这次北京之行,让余紫瑞锐摆脱了地震后遗症,树立了信心。

学院还相继安排北川学生到青岛、济南和泰山旅游,让同学们感受大海的壮美,齐鲁文化的厚重。站在泰山之巅,东海之滨,北川学子已走出地震的阴影,青春和阳光重又回到他们身上。

学院拨专款购买了羌族服装,每天组织北川学生唱羌歌、跳羌舞继承羌族文化。尽管院务繁忙,我还是坚持批阅北川学生的成长笔记,按时参加每月19日举行的北川师生恳谈会,了解北川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5〃12一周年前夕,我院组织了“德州人爱心在延续”二次援川活动。这项倡议赢得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济南、德州、烟台、威海以及河北省等地的五十多位爱心人士踊跃报名,组成了十五辆车的援川车队,募集近20万元捐款。

2009年5月9日,援川车队行程4000公里,到达北川。我院捐赠北川职中包括一辆商务车在内价值50万教学用具。当时,北川职中已搬进德州市援建的151套板房里,援建人员夜以继日的奉献精神,德州人民的厚德、大爱深深感动着北川县白什乡灾区百姓。

我带领在德州复课的北川师生来到北川县城地震遇难者公墓祭奠遇难同胞。站在亲人、老师、同学安息的土地上,凝视着纪念碑上鲜红的“5.12”碑文,北川师生泣不成声,我一次次泪湿双眼。母松玲同学在地震中失去了父母,当她点燃香、纸,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感情,双膝跪地,放声痛哭,同去的师生也泪流满面。我对北川学生说:“我们这次回来,不单纯是祭奠

亲人,更重要的是感恩励志,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更加努力的学习,用自己的进步来告慰父母。从现在开始,把泪擦干,奋斗自强。”

祭奠结束后,我购买了大米和食用油,冒着濛濛细雨,踩着泥泞的山路,步行四十多里走访贫困学生家庭。

于红梅同学所谓的家,就是一顶帐篷。于红梅的外婆正在支锅做饭,被湿柴冒出的浓烟熏得眼泪直淌。我向于红梅的家人详细地介绍了于红梅的学习、生活情况。当我把带去的大米、食用油及500元现金送到于红梅爸爸手中的时候。于红梅的爸爸眼含泪水,紧紧拉着我的手说:“孩子有你们照看,我就放心了。”

地震夺去了张振祥妈妈的生命,张震祥的爸爸带着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父母住在被震裂的土坯房里。当穿着整齐、青春帅气、长高了许多的张振祥站在他们面前,张震祥的爸爸对我说:“震祥就是你的孩子,您就是他的爸爸。”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现在北川111名学生已圆满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当中覃世文同学获得全国技能大赛二等奖。张震祥、侯清等12名同学赴日研修,年薪十几万人民币,三年研修结束后,他们每人能挣到40多万元人民币。另外,有一名同学由学院出资在新加坡读书。

著名词曲作家张友殿在得知我院救助北川111名学生的事迹后,非常感动,连夜创作了歌曲《喊一声“爸爸”》,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的2011年“情满人间,共筑和谐”中华慈善总会春节联欢晚会上,青年歌唱家王丽达含泪演唱了这首歌,全国人大、全国政协领导给予充分肯定,青年歌唱家李琼在德州市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这首歌时,在场的领导、观众深受感动。

因为免费救助111名北川学生,我荣幸的当选中华慈善总会“2010年十大慈善家”和2011年山东省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提名奖。

救助北川111名学生的经历让我充分感受到助人的快乐,更深刻的懂得奉献的人才能获得幸福,北川学生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荣庆爸爸”,一条条成人、成才、成功的消息,让我无怨无悔,是我一生的快乐。我也深刻体会到,一个只经营企业,不奉献社会的人,称不上企业家,只有成功经营企业,无私奉献社会的人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汽摩学院的发展史也是汽摩学院人对社会

的奉献史,助人为乐,奉献社会已成为全体汽摩学院人的美德和习惯。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院派出安保志愿者600多人。

2009年11届全运会,我院派出安全交通志愿者1200多人次。 2009年青海玉树地震,我院捐款6万七千多元,北川学生还为

玉树灾区写去慰问信,用他们的亲身经历鼓励玉树灾区的学生坚强。

2009年台湾南部遭受台风引起的泥石流,我院捐款三万五千元。 2010年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期间,我院派出城市志愿者、赛

会志愿者1500人次。

2011年在我市创建卫生城工作中,我院志愿者每周都到到董子

读书台风景区和德州体育馆清扫卫生。

我院的“爱心志愿者”定期到开发区敬老院慰问鳏寡老人,向老人捐赠生活用品,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叠被,陪老人聊天。

2010年,学院减免来校就读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159名学生的学

费、住宿费、教材费等共计64万元。

建校二十多年来,我院减免贫困生学费三十多万元,救助贫困生二十六人,给敬老院鳏寡老人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合计十几万元,学院师生定期到敬老院志愿服务。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井叶特西村失依儿童吉瓦金子兄妹生活贫困的报道,我院已派人赶赴四川凉山联系救助事宜,免费接吉瓦金子兄妹来德州学习,他们正在途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5.12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560万德州人民用德州爱,凝聚了德州力量,展示了德州形象,创造了“灾区重建典范”,巍然矗立在北川的“德州桥”是德州人民大爱的丰碑。

在这个光明而温暖的季节里,在我们重温雷锋精神,为幸福德州添砖加瓦的时候,我决心弘扬“厚德、包容、创新、图强”的德州精神,办“政府放心、人民满意、行业认可”的职业教育,为“幸福德州”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愿雷锋精神永驻,助人之花盛开。借此机会,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2012.2.29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gongzuozongjie/80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