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社区工作总结】

篇:第一书记先进事迹

砥砺奋进抓脱贫 不除贫困不回家

——记XX村第一书记XX

2017年9月,在选派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挂职锻炼动员会上,县委维稳办副主任XX代表全县后备干部向县委县政府和全县人民郑重宣誓:驻村入户,帮扶群众;扎根基层,首战必胜;脱贫攻坚,舍我其谁;贫困不除,绝不回城!随后,XX以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防邪办主任的身份进驻了全县最偏远、最贫困的山村之一——XX镇XX村,担任了这个村的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队长,人到了村上,心也就到了村上,这一住就是三个多月,仿佛大竹园成了他的家,而他那在县城的家,以及他那出生不到半岁的儿子,却似乎淡出了他的记忆。

摸清村情,制定规划,立下愚公志。对于大竹园这个深度贫困村,XX原本并不陌生,因为前几年县委政法委作为包扶部门包扶大竹园时,他就多次到这里爬过山涉过水进过组入过户,但是这次他作为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深深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胆子的沉重,责任的重大。为了进一步熟悉村情组情和户情,他集中了半个月的时间,白天进组入户与每一个贫困人口见面,准确掌握这些家庭的贫困原因,以期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为此他走遍了该村的山山洼洼、沟沟岔岔,与全村12个村民小组组150户贫困户、老党员、产业大户、致富能人走访座谈,摸清了该村的贫困底子;晚上他召集镇村干部开会研究工作制定方案,很快形成了《大竹园村2017-2019年脱贫规划》和《大竹园村2018年产业发展规划》,扶贫的思路更加清晰了,扶贫的斗志也更加坚定了。

因地制宜,精准帮扶,打好攻坚战。为了实现“贫困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他和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组织发动30名县镇干部、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150个贫困户结对帮扶,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逐户签订了《干部帮扶责任书》,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按照“八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中长期帮扶计划。为了将贫困户牢牢绑在产业链上,XX充分发挥该村福源中药材合作社和反季节香菇种植大户的引领作用,组织贫困户参与集体合作,实现利益分红。目前该村已发展猪苓、白芨、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中药材150亩,科管核桃1000亩,发展香菇120万袋,发展烧酒大户3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为了扩大产业发展建设规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他和村委会一班人采取“支部+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今年发展了反季节香菇20万袋,带动了贫困户70户,其中入股分红42户,户均增收2800元;发展了烧酒大户3户,户均增收30000元,有效提高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克服困难,抢抓机遇,铺就水、桥、路。大竹园村交通条件极差。白龙洞祖祖辈辈不通公路,村民出行十分困难,拉运东西全靠肩扛背驮,修通公路是当地群众的最大心愿。为了帮助群众实现心愿,XX和他所在的县委政法委多方疏通渠道,多方筹措资金,终于打通白龙洞通组公路,路面全部水泥硬化,有效地改变了该村的面貌,刘家沟组也是祖祖辈辈不通公路,中间一段就是自行车也要扛着走,逢年过节女儿回娘家,做父母的要到沟口用背篓抱东西背回去,这是该村多年来无法消除的痛楚,XX积极发挥第一书记的组织协调作用,终于打通了这条路,改善了这个组的出行和生存条件。去年,十里坪镇发生了百年不遇的“7.31”水灾,该镇皮家沟组、大西沟组、白龙洞组、黑龙洞组本就没有修水泥路的通组路显得满目疮痍。 三岔组、蒋石沟组、何家沟组、白龙洞一直以来吃水都是个大问题,为了改变这些困境,XX和村上干部横下一条心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在政法委的支持和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以及县水务、交通、慈善协会、民政等部门的帮助下,新建了西沟口便民桥一座,新建了蓄水池3处976方,完成自来水入户110户,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见人就说“感谢党的政策,感谢政法委的领导,做了我们祖祖辈辈不敢想的事!”。同时,他们抢抓贫困村基础设施建示范村机遇,新修通组水泥路6.52公里、联户路7公里,道场80个、便民桥梁5座、河提1318米、房屋亮化200户、移民搬迁13户、危房改造51户,大竹园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发挥优势,尽心竭力,为民办实事。自XX担任大竹园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之后,他就决心尽职尽责,不辱使命,努力做好第一书记该做的工作,努力发挥工作队长应该发挥的作用,在岗一天,敬业一天,为民一天,服务一天,一定要努力为当地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坚决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奋力实现脱贫攻坚的工作目标。 几个月来,他先后从政法委筹措资金8万元,为大竹园村支部新购电脑、空调、电视机、打印室等办公设施,为新录取的6名贫困大学生每人资助1000元,为4名驻村工作队员购买人身意外险,为全村147户贫困户469人每人购买一份人身健康保险。同时,他积极争取资金新修了740平米村卫生室和村部,协调水务局投资40万元解决蒋石沟、三岔、何家沟等四个组人蓄饮水困难;协调慈善协会投资5万元新建大西沟便民桥一座,向水务局争取价值3万元的63自来水管1000米,解决老屋场、后院等3个村民小组安全饮水问题,向农村道路管理局争取水泥30吨,向城管局争取1.4万元的垃圾箱2个……这些实实在在的事,无不显示着XX的为民情怀。

目前,XX在大竹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以及三个多月一百多天了,这一百多天他一直坚守在这里,战斗在这里,面对困难他无怨无悔,遇到挫折他砥砺奋进。他知道,扶贫路上,他必须一如既往,负重前行。

第2篇:第一书记先进事迹

第一书记驻村先进事迹材料

谯楼办事处庞湾社区第一书记 方建民

每当听到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庞湾社区的老百姓就会感叹“方书记,您来了呀……”。方书记叫方建民,是信阳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普通干部,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但在庞湾的人们都亲切称呼他“市里面来的第一书记——方书记”,一个名字里有个民字一心为民的第一书记。

谯楼街道办事处位于老城区,是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2012年镇改办以后,由原先的11个社区,增加至16个社区居委会,101个居民组,辖区总面积27.57平方公里,可耕地17530亩,辖区常住人口122771人,总人口15万人。

庞湾社区原属城郊乡,2012年划分到谯楼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城西南部,辖6个村民组,717户2563人,5760亩耕地,是省级贫困村,现有贫困户150户,贫困人口586人。方建民选派的社区就是庞湾社区。

一、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体察民情

他是2015年9月响应组织号召,选派到息县谯楼办事处庞湾社区担任第一书记的。驻村后,他走访群众,座谈党员。巷道院落,留下他的问候;田间地头,常见他的身影。他把群众当亲人,大伙也不把他当外人,都喜欢与他谈生活、论发展。

遍访民情,培根植源。通过进农家院落,与村民促膝谈心;到村组村落,把脉民俗民风;去田间地头,了解农耕生产。认真查找贫困原因,通过“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逐步实施精准扶贫。目前,已召开村“两委”会议11次,召开党员会议3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2次,走访村民213户672人,座谈党员11人,看望困难群众15户,撰写《民情日志》3000余字、《驻村心得》3篇。

二、发挥居民自治,建强两委班子

手里拿着本子,问人口、问地力、问收入、问困难,短短四十多天,方建民收集了一百多条意见建议,摸清了社区“两委”班子状况、村集体经济状况、村民收入状况、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问题……

摸清情况后,随即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第一次开会,出勤率不足三分之一,有人还振振有词:“就是因为差,才让你来的嘛!”谈到扶持的贫困户要提前公示时,有人竟理直气壮地说:“原来的名单是班子成员凑一起想出来的,哪能那么精确,谁没点沾亲带故的?”本来早有预感,但第一次驻村开会的种种不顺和敌意,还是让方建民窝了一肚子的火气。 “没有一个好班子,咋能带领群众致富?”方建民清楚,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看基层干部,自己选派到庞湾当第一书记,首要的任务就是搞好社区“两委”班子建设,夯实基础、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借助2015年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通过多次与社区“两委”班子及党员农民代表等进行交流谈心,方建民提出要建设“亲民、近民、爱民”的社区“两委”班子并上报谯楼街道党工委,成功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社区两委班子。围绕增强社区组织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一批政治素质好、富有活力能干事的人充实到社区班子中,为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关心群众疾苦,倾心治病救人

吃在庞湾,住在庞湾。方建民总说自己就是庞湾人,想为庞湾的老百姓多做一点事。闲暇时间,他总是在村里转悠,和村民拉拉家常聊聊天,遇到了很困难的群众,他们有的是因为家里有病人,高昂的医疗费吃穷了一家人;有的是家里有残疾人,没有劳动力,无法正常劳动;还有的是家里土地少,又没有外出务工的思路,经济来源单一。

“我们的第一书记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勤快,有空就走村串户了解情况,平时穿着也很朴素,一点官架子也没有........”说起方建民,村支书王万荣忍不住夸赞起来。

村民的疾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马上着手结合他们不同的情况给予了不同的救助,侯桂平,61岁,住在庞湾东北角,2015年突发白血病,病情紧急,治疗费用昂贵,他亲自联系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帮忙找专家,安排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及时办理转诊手续,跑前跑后,不是家人胜似家人,侯桂平的家属感动的只掉泪。先后共治疗两次,花费10余万元,方建民协助帮助报销了8万元左右。平时还多次去看望他,让他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去年底还邀请住院时的主治医师上门为其复查。

徐中言,庞湾四组,住村北边,今年69岁,患骨癌又转移成淋巴癌。方建民经常到床边看望,安慰他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劝其戒烟戒酒,请中心医院肿瘤专家到其家里为他治疗。

刘国启,庞湾二组,45岁,二级残疾,领养一个女儿,爷俩相依为命,姑娘大了外出务工。刘国启更加孤单寂寞,整天没有精神,方建民一有空就到其家拉家常,给他鼓劲,帮助他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年有几千元的收入,支持他养牛,发挥自身作用,现在每年可以卖一头牛,加上租地收入也有万元,现在的刘启脸上有了笑容。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方建民用他的实际行动带去了党的温暖,他用实际行动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们:党没有忘了你们,有什么困难要向我们反映,我们一定会予以最大的帮助。

四、巧抓机遇,借势发展。

庞湾村濒临淮河,三面淮河环绕,有古村落、土地平坦等资源优势,2014年息县鑫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意进驻庞湾发展生态农业,面对庞湾的贫困现状有些犹豫,方建民进村后,多次与公司老总深入交谈,徒步将庞湾村转了几个来回,分析地理和资源优势,并一起外出参观考察,是他的执着和热心感动了公司。公司进驻庞湾后,他积极协助制定计划,针对该村外出务工人口多,空闲土地较多的实际情况,咨询政策,宣传鼓励群众将土地流转给公司,现已流转土地近4000亩,每亩承包费争取到每年1000元。如果土地全部流转,农民人均每年将得到租费2000多元。

在进行土地流转的基础上,他与公司一起科学进行规划,划为高效农业区、观光生态旅游区、移民迁建区、原生态保护区等区域,并深挖历史传说文化资源,打造景点为旅游助力,将一部分人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将一部分人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实行订单农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

五、强基固本,争取项目帮扶

方建民初步了解得知,群众对村里的工作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庞湾村是省级贫困村,方建民抓住上级扶贫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努力改善基础条件。他和办事处一道,多次去县农办、扶贫办、交通局联系,争取项目资金,拟为庞湾村修筑三条公路。一条是通往县城的主道路。这条路是在村村通公路基础上,将路面拓宽至4.5米,全程长6.3公里,总投资189万元。这条公路年底已通车;另一条是组组通的旅游路。这是一条组与组之间相互环绕的村组道路,全程长2.3公里,拟投入资金400万元(包括污水处理)。该项目已经开工,明年将全面实施。第三条,是没着淮河边的环村路,约20多公里。这三条公路顺利完工后,庞湾村的道路通畅了,庞湾的大门对外开放了,对外贸易和交流加强,届时,庞湾村的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路通顺了,还得信息畅通,由于庞湾离淮河近,距城区偏远,手机信号较差,影响了信息的疏通和交流。方建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向上级领导汇报,并亲自与市、县移动公司联系,向他们宣讲庞湾发展规划,讲解奋斗的艰辛,讲解发展的成绩和前景,是他一心为民的诚心感动了移动公司,取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并向省移动公司立项建立移动基站,项目造价100万元,现在项目正在施工,庞湾群众再也不为向外界联系信号差而犯愁了。

积极向派驻单位争取资金,进行坑塘改造。按照“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他积极向市中心医院,市卫计委派驻单位汇报村里实际困难,寻求资助。2015年底,市农办、扶贫办为第一书记所驻村拨付了项目专款20万元,市中心医院、市卫计委共拨付资金35万元,两项合计55万元,用于庞湾村的坑塘改造。目前,已改造万方大塘2口,蓄上了水,种植了莲藕,发展经济美化环境。

另外还争取了污水处理项目,铺设污水处理管道2200米,窖井、检修井156个;景观绿化项目,投资20多万元,绿化道路5000米;电力增容项目,增加电力500千瓦,解决电力后劲不足问题;饮水工程项目,建设自来水厂,已安装到户400多户,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招聘垃圾环卫工人6人,整治环境,实现以项目工程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六、建档到户,精准扶贫

他到村后,深入农户走访,了解贫困人口情况。2015年9月,与村干部对庞湾村贫困人口进行建档卡和复核。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精准识别后,建立精准扶贫入户档案。逐户逐人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并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从技术帮扶、资金帮扶、信贷帮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庞湾村现有贫困户150户,贫困人口593人。针对庞湾村贫困人口现状,多次召开村干部专题会议研究,把脱贫攻坚作为全村发展的战略重点,并制定了庞湾村贫困人口脱贫规划、贫困户脱贫计划。实施精准扶贫,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对照脱贫人口标准,2015年庞湾村已脱贫110户,脱贫人口431人(2015年政府对该村脱贫目标是180人),完成脱贫率240%。

七、严格驻村纪律,认真遵守社区各项规章制度

他到村后,吃、住在村里。按照组织部门要求,严格执行考勤纪律,每周实行双签字。即周一来村先到办事处签字,周五回去也要到办事处签字。由于县里领导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前去调研,就是周六、周日他也会及时赶到村里。村两委班子锐意进取,坚强有力,群众拥护,他带领他们团结一致,积极开展工作。与单位脱钩,工作日都在村里,长期坚持驻村。还定期向办事处、市中心医院、市卫计委汇报工作情况,并向先进村学习经验。制定了庞湾村村规民约,并带头遵守。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庞湾村的各项规章制度。

八、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方建民一直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暂时脱贫不行,还要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用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他多次带领村干部多次去郝堂村、新集村以及湖北的金卉庄园等先进村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学习好的做法。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村干部有了思路;还组织大家整治村落卫生环境。学习归来后,村干部统一思想,决定以整治村落卫生环境为第一步。村干部和保洁员一起,以村组路为中心,对村民的门前、屋后进行卫生大扫除,清理池塘垃圾、杂物。这次工作从9月份开展,历时五个多月,现已基本全面打扫完成。通过整治,村容面貌焕然一新,庞湾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在全县人居环境推进会上,他代表庞湾村作了先进典型发言。2015年,庞湾村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

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庞湾村在他的极力倡导下,在办事处直接领导下,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申报美丽乡村创建。庞湾村的发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赵县长多次前往调研,并提出指导性意见。1、科学规划,突出产业。做好全村规划,建立休闲广场,安置体育器材,建造水冲式公厕。以农业生态观光带动养殖业、餐饮业、旅游业,开办水果蔬菜自采园,农家乐,洗浴场。让农户自己经营产业,或引进项目,农民参与就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2、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点”就是从居民房屋改造、旅游景点打造、游客服务中心做起,“面”就是在全村全面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庞湾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九、情系于民,积极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 方建民总是说:“我出生在农村,亲眼目睹农民的艰辛和不易,我一定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来村后,他心中时刻装着百姓,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已先后介绍20多人次去市中心医院看病,帮他们联系专家,安排住院,为老百姓办实实在在的事情。同时,还耐心细致地化解了多起邻里纠纷。

2015年底,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确保庞湾村人民群众能够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他积极协调汇报,在市卫计委的组织下,2016年1月27日,在庞湾村开展了规模较大的扶贫义诊慰问活动,由市中心医院、154医院抽调的专家组为群众义诊,体检车全程保障,为群众免费检查B超、心电图、拍片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们的医疗服务。同时,市中心医院还向村卫生室赠送两台空调以及部分药品、血压计、听诊器,方便群众就医。市卫计委等有关领导走访到困难群众家中进行慰问并发放慰问金。此次活动共义诊500多人次,开展彩超检查115人次,心电图132人次,DR胸透87人次,慰问困难户20多户,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在朝阳四射的早晨,方建民正走在庞湾的生产大路上,他正准备到办事处汇报景观绿化事宜,用他的话说,我要让庞湾变成美丽庞湾,醉美庞湾。

2016年3月15日

第3篇:第一书记先进事迹

第一书记驻村先进事迹材料

谯楼办事处庞湾社区第一书记

方建民

每当听到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一阵阵爽朗的笑声传来,庞湾社区的老百姓就会感叹“方书记,您来了呀……”。方书记叫方建民,是信阳市中心医院的一名普通干部,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但在庞湾的人们都亲切称呼他“市里面来的第一书记——方书记”,一个名字里有个民字一心为民的第一书记。

谯楼街道办事处位于老城区,是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2012年镇改办以后,由原先的11个社区,增加至16个社区居委会,101个居民组,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可耕地17530亩,辖区常住人口122771人,总人口15万人。

庞湾社区原属城郊乡,2012年划分到谯楼街道办事处,位于县城西南部,辖6个村民组,717户2563人,5760亩耕地,是省级贫困村,现有贫困户150户,贫困人口586人。方建民选派的社区就是庞湾社区。

一、深入调查研究,全面体察民情

他是2015年9月响应组织号召,选派到息县谯楼办事处庞湾社区担任第一书记的。驻村后,他走访群众,座谈党员。巷道院落,留下他的问候;田间地头,常见他的身影。他把群众当亲人,大伙也不把他当外人,都喜欢与他谈生活、论发展。

遍访民情,培根植源。通过进农家院落,与村民促膝谈心;到村组村落,把脉民俗民风;去田间地头,了解农耕生产。认真查找贫困原因,通过“转、扶、搬、保、救”五措并举,逐步实施精准扶贫。目前,已召开村“两委”会议11次,召开党员会议3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2次,走访村民213户672人,座谈党员11人,看望困难群众15户,撰写《民情日志》3000余字、《驻村心得》3篇。

二、发挥居民自治,建强两委班子

手里拿着本子,问人口、问地力、问收入、问困难,短短四十多天,方建民收集了一百多条意见建议,摸清了社区“两委”班子状况、村集体经济状况、村民收入状况、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问题……

摸清情况后,随即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第一次开会,出勤率不足三分之一,有人还振振有词:“就是因为差,才让你来的嘛!”谈到扶持的贫困户要提前公示时,有人竟理直气壮地说:“原来的名单是班子成员凑一起想出来的,哪能那么精确,谁没点沾亲带故的”本来早有预感,但第一次驻村开会的种种不顺和敌意,还是让方建民窝了一肚子的火气。

“没有一个好班子,咋能带领群众致富”方建民清楚,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看基层干部,自己选派到庞湾当第一书记,首要的任务就是搞好社区“两委”班子建设,夯实基础、推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借助2015年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通过多次与社区“两委”班子及党员农民代表等进行交流谈心,方建民提出要建设“亲民、近民、爱民”的社区“两委”班子并上报谯楼街道党工委,成功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社区两委班子。围绕增强社区组织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一批政治素质好、富有活力能干事的人充实到社区班子中,为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

三、关心群众疾苦,倾心治病救人

吃在庞湾,住在庞湾。方建民总说自己就是庞湾人,想为庞湾的老百姓多做一点事。闲暇时间,他总是在村里转悠,和村民拉拉家常聊聊天,遇到了很困难的群众,他们有的是因为家里有病人,高昂的医疗费吃穷了一家人;有的是家里有残疾人,没有劳动力,无法正常劳动;还有的是家里土地少,又没有外出务工的思路,经济来源单一。

“我们的第一书记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勤快,有空就走村串户了解情况,平时穿着也很朴素,一点官架子也没有........”说起方建民,村支书王万荣忍不住夸赞起来。

村民的疾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马上着手结合他们不同的情况给予了不同的救助,侯桂平,61岁,住在庞湾东北角,2015年突发白血病,病情紧急,治疗费用昂贵,他亲自联系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帮忙找专家,安排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及时办理转诊手续,跑前跑后,不是家人胜似家人,侯桂平的家属感动的只掉泪。先后共治疗两次,花费10余万元,方建民协助帮助报销了8万元左右。平时还多次去看望他,让他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去年底还邀请住院时的主治医师上门为其复查。

徐中言,庞湾四组,住村北边,今年69岁,患骨癌又转移成淋巴癌。方建民经常到床边看望,安慰他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劝其戒烟戒酒,请中心医院肿瘤专家到其家里为他治疗。

刘国启,庞湾二组,45岁,二级残疾,领养一个女儿,爷俩相依为命,姑娘大了外出务工。刘国启更加孤单寂寞,整天没有精神,方建民一有空就到其家拉家常,给他鼓劲,帮助他将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年有几千元的收入,支持他养牛,发挥自身作用,现在每年可以卖一头牛,加上租地收入也有万元,现在的刘启脸上有了笑容。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方建民用他的实际行动带去了党的温暖,他用实际行动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他们:党没有忘了你们,有什么困难要向我们反映,我们一定会予以最大的帮助。

四、巧抓机遇,借势发展。

庞湾村濒临淮河,三面淮河环绕,有古村落、土地平坦等资源优势,2014年息县鑫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意进驻庞湾发展生态农业,面对庞湾的贫困现状有些犹豫,方建民进村后,多次与公司老总深入交谈,徒步将庞湾村转了几个来回,分析地理和资源优势,并一起外出参观考察,是他的执着和热心感动了公司。公司进驻庞湾后,他积极协助制定计划,针对该村外出务工人口多,空闲土地较多的实际情况,咨询政策,宣传鼓励群众将土地流转给公司,现已流转土地近4000亩,每亩承包费争取到每年1000元。如果土地全部流转,农民人均每年将得到租费2000多元。

在进行土地流转的基础上,他与公司一起科学进行规划,划为高效农业区、观光生态旅游区、移民迁建区、原生态保护区等区域,并深挖历史传说文化资源,打造景点为旅游助力,将一部分人从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将一部分人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特色产业,实行订单农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 五、强基固本,争取项目帮扶

方建民初步了解得知,群众对村里的工作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路不平,灯不亮,水不通,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庞湾村是省级贫困村,方建民抓住上级扶贫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努力改善基础条件。他和办事处一道,多次去县农办、扶贫办、交通局联系,争取项目资金,拟为庞湾村修筑三条公路。一条是通往县城的主道路。这条路是在村村通公路基础上,将路面拓宽至米,全程长公里,总投资189万元。这条公路年底已通车;另一条是组组通的旅游路。这是一条组与组之间相互环绕的村组道路,全程长公里,拟投入资金400万元(包括污水处理)。该项目已经开工,明年将全面实施。第三条,是没着淮河边的环村路,约20多公里。这三条公路顺利完工后,庞湾村的道路通畅了,庞湾的大门对外开放了,对外贸易和交流加强,届时,庞湾村的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路通顺了,还得信息畅通,由于庞湾离淮河近,距城区偏远,手机信号较差,影响了信息的疏通和交流。方建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向上级领导汇报,并亲自与市、县移动公司联系,向他们宣讲庞湾发展规划,讲解奋斗的艰辛,讲解发展的成绩和前景,是他一心为民的诚心感动了移动公司,取得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并向省移动公司立项建立移动基站,项目造价100万元,现在项目正在施工,庞湾群众再也不为向外界联系信号差而犯愁了。

积极向派驻单位争取资金,进行坑塘改造。按照“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他积极向市中心医院,市卫计委派驻单位汇报村里实际困难,寻求资助。2015年底,市农办、扶贫办为第一书记所驻村拨付了项目专款20万元,市中心医院、市卫计委共拨付资金35万元,两项合计55万元,用于庞湾村的坑塘改造。目前,已改造万方大塘2口,蓄上了水,种植了莲藕,发展经济美化环境。

另外还争取了污水处理项目,铺设污水处理管道2200米,窖井、检修井156个;景观绿化项目,投资20多万元,绿化道路5000米;电力增容项目,增加电力500千瓦,解决电力后劲不足问题;饮水工程项目,建设自来水厂,已安装到户400多户,让群众喝上了放心水;招聘垃圾环卫工人6人,整治环境,实现以项目工程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六、建档到户,精准扶贫

他到村后,深入农户走访,了解贫困人口情况。2015年9月,与村干部对庞湾村贫困人口进行建档卡和复核。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精准识别后,建立精准扶贫入户档案。逐户逐人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并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从技术帮扶、资金帮扶、信贷帮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庞湾村现有贫困户150户,贫困人口593人。针对庞湾村贫困人口现状,多次召开村干部专题会议研究,把脱贫攻坚作为全村发展的战略重点,并制定了庞湾村贫困人口脱贫规划、贫困户脱贫计划。实施精准扶贫,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对照脱贫人口标准,2015年庞湾村已脱贫110户,脱贫人口431人(2015年政府对该村脱贫目标是180人),完成脱贫率240%。

七、严格驻村纪律,认真遵守社区各项规章制度 他到村后,吃、住在村里。按照组织部门要求,严格执行考勤纪律,每周实行双签字。即周一来村先到办事处签字,周五回去也要到办事处签字。由于县里领导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前去调研,就是周六、周日他也会及时赶到村里。村两委班子锐意进取,坚强有力,群众拥护,他带领他们团结一致,积极开展工作。与单位脱钩,工作日都在村里,长期坚持驻村。还定期向办事处、市中心医院、市卫计委汇报工作情况,并向先进村学习经验。制定了庞湾村村规民约,并带头遵守。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守庞湾村的各项规章制度。

八、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方建民一直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光暂时脱贫不行,还要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用产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他多次带领村干部多次去郝堂村、新集村以及湖北的金卉庄园等先进村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学习好的做法。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村干部有了思路;还组织大家整治村落卫生环境。学习归来后,村干部统一思想,决定以整治村落卫生环境为第一步。村干部和保洁员一起,以村组路为中心,对村民的门前、屋后进行卫生大扫除,清理池塘垃圾、杂物。这次工作从9月份开展,历时五个多月,现已基本全面打扫完成。通过整治,村容面貌焕然一新,庞湾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在全县人居环境推进会上,他代表庞湾村作了先进典型发言。2015年,庞湾村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

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庞湾村在他的极力倡导下,在办事处直接领导下,更新观念,大胆创新,积极申报美丽乡村创建。庞湾村的发展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赵县长多次前往调研,并提出指导性意见。1、科学规划,突出产业。做好全村规划,建立休闲广场,安置体育器材,建造水冲式公厕。以农业生态观光带动养殖业、餐饮业、旅游业,开办水果蔬菜自采园,农家乐,洗浴场。让农户自己经营产业,或引进项目,农民参与就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2、点面结合,整体推进。“点”就是从居民房屋改造、旅游景点打造、游客服务中心做起,“面”就是在全村全面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庞湾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九、情系于民,积极开展“送医送药送温暖”活动 方建民总是说:“我出生在农村,亲眼目睹农民的艰辛和不易,我一定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来村后,他心中时刻装着百姓,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已先后介绍20多人次去市中心医院看病,帮他们联系专家,安排住院,为老百姓办实实在在的事情。同时,还耐心细致地化解了多起邻里纠纷。

2015年底,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确保庞湾村人民群众能够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他积极协调汇报,在市卫计委的组织下,2016年1月27日,在庞湾村开展了规模较大的扶贫义诊慰问活动,由市中心医院、154医院抽调的专家组为群众义诊,体检车全程保障,为群众免费检查B超、心电图、拍片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专家们的医疗服务。同时,市中心医院还向村卫生室赠送两台空调以及部分药品、血压计、听诊器,方便群众就医。市卫计委等有关领导走访到困难群众家中进行慰问并发放慰问金。此次活动共义诊500多人次,开展彩超检查115人次,心电图132人次,DR胸透87人次,慰问困难户20多户,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在朝阳四射的早晨,方建民正走在庞湾的生产大路上,他正准备到办事处汇报景观绿化事宜,用他的话说,我要让庞湾变成美丽庞湾,醉美庞湾。

2016年3月15日

第4篇:第一书记先进事迹

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六篇

【篇1】

xx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 xx年4月26日,xx同志受组织选派到高桥镇高桥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她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团结村“两委”委会一班人,克难奋进,高桥村的社会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一、调查研究,理清思路

xx同志任高桥村第一书记,从驻村的第一天起,她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登门入户走访,摸实情,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实话,甚至是气话、恼话。为尽快取得党员群众信任、理解和支持,她和村两委班子一起印发了“便民服务联系卡”给村民,方便群众联系,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她走村串户详细了解了高桥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脱贫攻坚、计划生育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发展高桥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

二、统一思想,规范工作

高桥村是镇政府所在地,303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原北宋塔村民距离镇街较远,办事不方便。xx同志上任后,她立即开展工作。报道当天,她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

1 想,和村干部一起讨论脱贫攻坚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以先急后缓的原则干成几件实事,赢得群众的信任,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热情。她特别注意工作方法,讲求工作实效。通过微信、谈心等形式,与村支部书记交流自己近期打算、高桥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等问题。她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勇于担当,很快进入了角色。作为第一书记,她能正确处理指导与领导的关系,解决了“处得好”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尽责不越位,倾力办实事。她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健全了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两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使村各项工作进展迅速。

三、倾情奉献,扶贫济困

高桥村陈家沟村民延巨富,因二儿子是苯丙酮尿症患者,四处求医,家庭负担重而被评为贫困户。xx得知情况后,多次前去看望,主动帮助申请公益性岗位、申报医疗救助。高桥村环境卫生差,xx集中时间组织村干部、党员同志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使村里面貌焕然一新,为保持良好势头,她挨家挨户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美好愿景。“梁大爷,您的身体最近还好吧?”;“张奶奶,您家的米和油还够不够吃?”……工作之余,她都不忘到贫困户家中去嘘寒问暖。同时,还协助区行政纪工委、招商局和扶贫外资办的同志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在扶贫资金、项目和物资上给与帮扶。

当然,驻村帮扶不是简单地给钱给物,更要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促其早日脱贫致富。xx把帮扶为事业,把驻村当扎根,她一心扑在村里的发展上,帮助贫困户深挖贫穷原因,积极

2 为村里发展出点子、找项目、引资金、送技术。她认为,扶贫先扶智,要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改变农村陋习和农民落后思维,引导村民文明向上;其次,要改善基础设施,优化生产生活环境;第三,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切实增加村民收入。 xx,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高桥村第一书记,扎根山村,情洒农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给高桥村这片寂寞的土地带来了一片生机。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她说,只要农村、农民需要,她都会义无反顾的留下,直到高桥村脱贫致富的那一天!

【篇2】

x寨镇提辖庄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对村庄管理、支部建设、维护稳定和经济发展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在区委、镇党委和派出单位的支持帮助下,从最初的充满激情,到找准定位,踏实工作,得到了村两委班子,大多数百姓的认可。

xx寨镇提辖庄村全村共有人口3100人,村党支部在村庄管理与发展过程中,能够做到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近几年来,随着中央、市、区、乡镇各级党委、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提辖庄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村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村子的环境相对比较差,听到最多的还是百姓对村庄现状的不满意和对两委班子的不信任。

3 这两年以来,选举圆满完成,争取外部支持解决村民饮水,“益民书屋”重建,积极争取项目为百姓提供活动场所,为剩余妇女培训实用技能等,资助困难儿童等,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实实在在的,老百姓受益的好事,她从曾经的彷徨到现在得到大多数老百姓和两委干部的认可,这都是她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实事,一步一个脚印的成果。

一、严格把关周密组织,依法选举

xx年应该说就是选举年。从去年末进村时正在进行的支部换届选举到刚刚完成的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应该说提辖庄村每一步都是一个坎。因为历届选举都竞争的十分激烈,更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特别是动用了警力维护选举秩序。因此为保证选举工作顺利有效进行,她反复学习选举工作手册,多次向镇党委请教,并按照程序严密组织,关键环节一丝不苟,力求准备工作细之又细。每一步都努力做到亲力亲为,严把程序关,坚持标准,坚持组织过程依法依规,最终在镇党委和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完成了支部换届选举、村委会换届选举、党代表换届选举,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

二、提供学习平台,提升村民素质

有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村委会一间库房里散乱地堆放着上级部门配发的各类图书,连“益民书屋”的牌子也静静地躺在角落里。看着落满灰尘的各类精品图书,心里真是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为了让老百姓享受上这些精神食粮,切实从书本中得到知识,通过学习提升素质。她请来区图书馆的指导员,带领村干部,按照标准把各类图书

4 进行整理、登记、编号、上架,经过几天的努力,一间排列整齐的“益民书屋”成立了,有位70多岁的老村干部见了,说:“我最喜欢看书了,比吃什么都香,学习能使人进步。”这位不是党员的老村干部,看到党员都在学习,他还特意向何书记借了一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进行学习。

三、争取外部支持,解决村民饮水

提辖庄村村民饮用水是xx寨镇一个水厂供应的自来水,村民使用卡式水表,定量计量供水。但是由于跑冒滴漏等原因,每月村委都要支付村庄总水表与村民分户水表之间的差价,还要负责更换损坏水表的费用,以及户外管道的维护修理工作,由于饮水问题产生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大家决定打一眼水井,从而有效地节约消费开支,也能更好地保障村民安全饮用水。她通过与村两委班子一起积极协调水务局、镇水务站等单位,促进项目落实,为村里打一眼井,目前打井工作已完工,待下一步管道连接上就可以通水了。

四、积极争取项目,为百姓提供活动场所

当她听说有项目为百姓建设健身场所时,就赶紧跑镇政府问情况,由于提辖庄村不稳定的现状,镇里没有考虑给提辖庄村进行建设,且当时计划已定,可是她不甘心,多次找镇里,最终健身场所的建设任务把提辖庄村给列入计划。此项目已完成前期设计等工作,计划于今年实施建设。

五、培训实用技能,促进增收致富

5 与百姓接触多了,她发现村里有部分剩余的妇女劳动力,有的因为照顾孩子、家人,也有的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出去工作。为了让大家学到一些实用技能,何书记经过努力,请来一位文化工艺品公司的培训老师,举办了手工剪纸班。并且为了方便大家学习,何书记每天开着私家车去接送老师到村里,自费解决老师的中午用餐问题。同时还自己花钱买一些纪念品鼓励大家,提高村民的学习兴趣。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已经有部分村民能够按客户要求开始接活了,真正达到创收的目的了。村民高兴地说:“我们在家门口学习剪纸艺术,公司负责技术培训,带料加工,我们挣加工费,不出家门就把钱挣了,何书记真是一心为我们着想啊。”

六、捐资助学,心系百姓

做为第一书记,在爱心捐款的各项活动中都积极起到表率作用。村里有户人家只有母女二人,现孩子在xx寨中学读书,家庭没有什么收入,也没有土地,享受低保。由于母亲身体不好,生活困难,经济十分拮据,为了解决其家庭困难,主动伸出热情之手,帮助孩子缴纳学习费用。在其母亲生病时给买去药品,送去安慰。并不断鼓励她们自强自爱,积极乐观生活。

这些都是何书记到提辖庄以来,为老百姓做的件件实事,还有很多,不能一一表述。她认为,面对广大群众,不仅要有真心,爱心,还要有耐心。做事情贵在坚持,只有把服务的理念植根于内心世界,让它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我们才能持之以恒的坚持用真心、爱心,耐心来服务于大家。两年的时间不长,但也不是一朝一夕,坚持

6 把每一天都为大家服务好,工作好,就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就要把服务的理念作为唯一的宗旨。

【篇3】

xx,男,中国共产党党员,xx年生人,本科学历。xx年12月,受组织选派到乌兰淖尔镇富民社区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克难奋进,团结队伍,入农户下田地,抓党建促扶贫,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第一书记为民爱民、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情怀,开拓了富民社区脱贫攻坚工作和经济社会全面建设的崭新局面。

一、研究分析

了解村情民意

摸准实情,了解居民的所思所盼,才能增强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xx书记驻村伊始的第一堂课,便是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富民社区278户基本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在他的民情日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各家各户的人口、耕地、就业状况、收入来源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需求;每隔一段时间,xx书记就翻阅记载本子上的资料信息,看一看哪家的基本信息有所更新,哪些人的困难需求还未解决,然后明确目标,紧抓落实。常常在清晨傍晚出现在居民集聚的街口巷内,与群众唠家常,倾听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一手资料。为了拉近和百姓间得距离,xx书记将社区一处闲置房屋改造成驻村工作地,紧张的工作之余,他还会亲自下厨给驻村工作队的队友和几个贫困户们炒菜做饭。短短一个月时间,社区内没有

7 一个居民不认识新来的这位时刻关心牵挂着百姓的第一书记,他的敬业与热情让居民们都为他竖起来大拇指。

二、明确分工,强化责任落实

在广泛调研走访、吃透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xx书记联系各帮扶单位、专项推进组、社区”两委成员”、扶贫专干共同制定了富民社区精准扶贫工作年度计划,明确了社区、驻村工作队、专项推进组、帮扶单位的工作职责,积极推进扶贫工作机制政策”联抓”、成效”联管”、进度”联推”的共建共管工作格局;制定精准扶贫入户推进机制,定期协调帮扶单位每月入户走访2次,每月召开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推进会1次,以保证帮扶工作的实时动态开展;科学分析辖区内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生活主要收入来源、政策享受情况及帮扶成效等,制定《富民社区201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总方案》,因户施策,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部署各帮扶单位、推进组、驻村工作队、社区各个层面的帮扶职能职责,征求各方帮扶意见,弹性、动态修改帮扶计划,使帮扶措施落地生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党员争做”常青树”,通过党员联系帮扶贫困户,采用”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的模式助力脱贫攻坚,营造了共同发力,合力攻坚的良好政治环境。

三、融合发展,多项政策叠加

富民社区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员结构中,低保户11户24人,低保边缘户3户8人。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12户,因学致贫2户。xx书记根据贫困户人员结构类别选择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采

8 用多种帮扶政策融合救助为基础,激发贫困户奋斗脱贫决心为支撑,积极协调各帮扶单位、推进组开展精准施策帮扶工程。

就业方面,xx书记协调区就业局、各帮扶单位、推进组及各社区企业单位,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介绍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就业岗位,其中,提供社区公益岗位5人,每月880元。推荐就业4人,为其增收约2135元;推荐根据个人就业意愿提供社区农机具协管员1人,每月500元。医疗方面,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缴纳大病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协调乌达区中心医院为建档立卡户进行全身健康体检;有得贫困户们身体不好,行动不便,xx书记忙先忙后地带着贫困户们去看病抓药。住房安全方面,xx书记协调住建局、土储、房管等部门,帮助3人修缮房屋,4人住进廉租用房,3人住进公租房,10人进行了房屋置换。xx书记亲自带着贫困户去看房,摇号,交房款,贫困户们住进了崭新的楼房,xx书记也跟着乐开了花。教育扶持方面,积极为辖区学生争取泛海助学行动、雨露计划、市长助学金等教育补贴,不仅为学生们提供资金上的支持,xx书记还时刻关心在读贫困户子女的生活、学习情况,常常鼓励他们要好好学习,做一个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光荣使命的有用人才。金融扶持方面,为有效发挥金融在扶贫攻坚中的助推作用,进一步改善帮扶方式和手段,根据贫困户个人种植养殖意愿及规划,xx书记多次与乌达区邮储银行、农业银行等商议研讨贫困户贷款事宜,现已为3户贫困户申请到了贴息贷款,2户贫困户利用金融贷款扩大了种植规模,小麦成熟的时候,xx书记还帮着贫困户一起收割晾晒;1户贫困户利用金融贷款给女儿

9 开起了小店,xx书记还时不时去支持着他们的生意,”四两拨千斤”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四、强基固本,落实产业帮扶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为了帮助贫困户找到符合自己的脱贫致富路,xx书记多次入户了解贫困户的需求与困难,倾听贫困户自己对摆脱贫困的想法及思路,坚持以问题导向为原则,采用”党支部+贫困户”的扶贫模式,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为贫困户搭建想干事、能干事,想脱贫、脱真贫的发展平台。针对身体残疾,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托养”项目,采用”三点法”进行帮扶,即政府资金补贴一点、帮扶单位出资一点、贫困户自己出力一点来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拓宽增收渠道;xx书记根据贫困户个人发展意愿,设计到户项目帮扶计划,通过院内养猪、种植果树、饲养家禽等到户项目,帮住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助其增收脱困;正值玉米丰收之际,xx书记亲自统计成熟玉米数量,积极利用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手段为贫困户种植的玉米进行宣传,携手社区包联共建单位在职党员、贫困户帮扶单位开展农产品采摘节活动,解决了社区农产品卖难问题,打造了富民社区观光农业,提高了富民社区农产品知名度。

五、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

志智双扶是检验成效的路检站,暖情共济是扶贫助困的充电港,为了使精准扶贫措施发挥实效,志智双扶工作落到实处,xx书记刻苦钻研,见到好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就想着自己社区的居民。开

10 设”爱心超市”,采用”普惠+特惠”运营管理办法,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除日常积分外,采用一月一打分方式进行核定评分,兑换商品。44名居民共获得积分540分,其中11名贫困户共获得150分,通过积分累计兑换,激发了居民对爱心超市的支持力度和对社区事物的参与频度;为创新基层党组织学习方式方法,xx书记特成立了一支集党员、种植大户、养殖能手、居民代表、贫困户为一体的先进学习交流队伍,为贫困户学习先进的生产、生活经验,增强党性教育修养,知会祖国发展进程提供了交流平台。xx书记亲自带领着贫困户观看了记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去红色记忆文化博物馆学习党的发展历程,开展七一党建活动等,不仅让贫困户感受到祖国发展的进程,共产党人的初心与热忱,更给创造幸福路上的贫困户们无限的动力,激发了贫困户不懒惰、不掉队、不服输的脱贫动力和决心。

责任使命在肩头,脱贫致富在路上,xx书记从不止步,更不自满,正如他常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无悔书写忠诚,热血铸就党魂,脱贫攻坚,正在进行时……

【篇4】

自xx年2月起,xx市司法局xx同志被市委组织部派驻到洪广镇欣荣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深入开展进村入户走访和帮扶,帮助贫困村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帮扶单位+基地+农户”扶贫模式,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11 他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部署,带领村党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主题党日+”等系列活动,以身作则,加强党员的学习教育、管理和议事及”三会一课”等党建基础工作,协助指导村党支部推动各项工作。

二、精准扶贫到户,确保脱贫成效。

他积极协调帮扶单位出”实招实策”.一是推动食用菌香菇种植产业扶贫。签订60户食用菌香菇种植6方协议,建档立卡户半年托管收益发放1.2万元,参与种植户收益发放3万元含工资。二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成了”欣荣村妇女手工制作车间”,争取市级扶贫项目资金共20万元。为3户建档立卡户争取市级扶贫创业就业带头人资金8万元。争取市农牧局”一村一品”项目资金10万元。争取健身器材进行安装,方便群众在居住区就近健身运动。同时,争取项目资金新安装路灯143盏。三是促进金融扶贫贷款。他组织黄河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在村部为群众办理金融扶贫贷款登记131户,妇女创业贷款登记10户。

三、进村入户走访,贴心服务群众。

结合村民”早出晚归”的特点,他放弃中午、晚上以及节假日休息时间,进行入户走访1200余户,向群众发放驻村帮扶党员”连心卡”服务卡宣讲政策。化解群众矛盾纠纷30余件。对17名村民因务工欠薪问题,协助讨要工资,引导其法律援助免费代写诉状,维护合法权利。其中,协调县法院为3人务工欠薪强制执行,2人已全部执行。

12 四、借助派驻单位,提供法律服务。

他向广大村民发放xx市政法委和司法局法治宣传物品共计2600余件,引导村民珍惜幸福生活,勤劳致富。他听到大多数群众说出的一句话是”瓜子吃不饱,但可以暖人心。”同时,争取市司法局资金支持购买公共净水开水器,解决村部饮水困难。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20户。

他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贴心服务群众,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中作出模范表率。xx年度xx同志被xx市委和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同年度xx同志被xx市委组织部和人社局考核全市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为”优秀”. 【篇5】

xx年7月,xx同志受组织选派到旬邑县xx镇xx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坚持以第一书记为纽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严守纪律,扎实工作,团结村委会一班人,克难奋进,xx村的社会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一、调查研究,理清思路

xx同志是2014年6月就到xx村参加扶贫工作,对村里情况非常熟悉,为确保获得全面真实的村务资料,他通过各种方式详细了解了xx村的自然环境、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13 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理清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发展xx村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班子建设、基础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有效实施结对帮扶计划,帮助贫困户脱贫。

二、统一思想,规范工作

xx同志上任后,他立即投身村务工作。多次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想,树立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村干部一起讨论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以先急后缓的原则干成几件实事,赢得群众的信任,激发村民全面创业的热情。他特别注意工作方法,讲求工作实效。通过走访、谈心等形式,与村支部书记交流自己近期打算、xx村的长远规划和发展等问题。他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勇于担当,很快进入了角色。作为第一书记,他能正确处理指导与领导的关系,解决了“处得好”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尽责不越位,倾力办实事,着力谋长远。他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指导健全了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完善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使村各项工作开始步入正轨。

三、解决困难,改善民生

改变农村环境要靠建设项目支撑,他和扶贫工作队人员积极向市局多次汇报村上的基本情况,争取市局建设项目支持,xx-2016年共投入了31.5万元,其中10万元资助该村新型社区基础建设,使该村沿省道48户商住门面楼门前全部硬化,新修排水渠720米,铺设道

14 沿720米,铺设透水砖7000平方米,新建4×2(米)LED大屏幕电视一台。1.5万元资助了5名贫困大学生。同时,按照省扶贫办、省委组织部等15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落实〈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方案〉一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设立扶贫基金”的要求,他和驻村工作队队长请示市局主管领导同意,筹集20万元建立了扶贫周转金,专门用于干部包扶的贫困户致富项目。在认真调研并和村镇干部反复商量的基础上制定了《扶贫周转金管理办法》,并将20万元周转金于xx年4月15日全部以合同借用的方式投给了10个有项目的贫困户,其中苹果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各4户,农资门店经营的两户,担保使用期限1年,滚动周转,有偿无息。2016年4月这笔周转金到期收回后我们又把它转做扶贫资金,资助了村上和贫困户及贫困大学生,这对村民增收致富产生了极大的存进和示范作用。2017年他又向市地税局汇报为村上计划投入47万元,用于该村美丽乡村建设。其中10万元资助该村老年活动室建设,工程已经完工,5万元制作了广场100米文化墙和公告公示栏,为全村每户送去了价值180元的果树专用肥一袋,同时,投资26万元为该村安装40盏太阳能路灯,该计划正在进行。

外出和就近打工是全村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他和村干部通过宣传动员,提供信息服务等动员有条件的村民积极外出打工挣钱,至今该村外出打工者167人,预计全年可拿回收入近260万元。留在家里的男女劳力利用农闲时间短期务工一年还可增收现金收入25万元。在促产增收的同时,他还协助村上调整补充了13户低保户和7个应

15 享受社会救济的贫困户的帮扶措施,运用社会兜底保障政策支撑起困难群众的生活希望。

xx村虽然在镇中心区域,群众较富裕但村上财力薄弱,需要投入资金的地方很多,他及时向局领导汇报村上的困难,由市地税局筹措资金,为村里排忧解难。一是村委会办公环境极差,周边没厕所,没有水,他为村委会筹资打井一眼并安装了上下水管加装了卫生间设施。二是为了方便对村民宣传国家政策和下达相关通知,xx同志联系市地税稽查局,筹集1万九千元为村里安装了村广播室。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xx同志就是这样心系xx村,用真心、真情、实干的工作激情抒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

【篇6】

xx,省民政厅低保局主任科员,xx年按照省委组织部选派,来到佳木斯市桦川县丰年村任第一书记,结束两年任期后于2017年9月被授予“全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2017年底,他再次主动请缨回到丰年村接任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队为丰年村全村百姓脱贫致富而辛勤付出、竭力奉献。

一、听百姓心声赢群众掌声

第一书记xx初来丰年村时,对于农村环境和基层工作也曾有过短暂的不适应,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和坚定信念。他抓住群众工作方法的牛鼻子,集中一段时间深入全村走家入户,了解老百姓最迫切的需求,倾听老百姓最真实的心声。以历史遗留的低保五保办理问题为突破口,拉着会计走访核查,把工作重心放在生活困难需要

16 救助的农户上,并自己拉出一份名单,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评议,获得了一致通过。他又积极协调本地民政部门,较为迅速地解决了村内的低保、五保问题,有效化解了存在已久的村民与村干部的对立情绪,解决了长期积累并不断加深的村内矛盾,给群众留下了好印象、增添了亲近感。面对村子底子薄、缺少办公经费的现实困难,第一书记xx硬着头皮四处借钱、找赞助,为村部解决了冬季取暖所需的30吨煤,以及村两委正常办公所需的电费1万元;针对村内道路泥泞、人居环境差的真实状况,他向省里积极争取项目、跑县里要资金支持,为了解决村民种地给水难的问题,他多次向县领导请示汇报,最终把农田水利开发改造项目争取到丰年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实现了丰年村内路面全部硬化、并新建配套排水沟,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垃圾四处堆的脏乱差环境,并在村内建设了忠孝广场、村史长廊和绘画展街,打造出崭新靓丽的新村貌,使他在当地干群中树立了威信、赢得了赞誉。通过深入走访,他了解到村内贫困户中残疾户的比例不小,尤其是肢体残疾和听力残疾较多,因此他为村内残疾贫困户争取到价值近10万元的助听器和轮椅,并将这些救助物资亲自送到每一户贫困户家中,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习总书记的嘱托:“多搞一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多办一些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他用自己的勤勉敬业、夙夜为公,使丰年村的百姓们切身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惠和温暖。

二、舍小家亲情得大家真情

17 改善办公条件和村容村貌只是工作的第一步,面临脱贫攻坚这场硬仗,xx费劲心思谋划项目、四处奔波争取资金,起早贪黑走访核查、没日没夜规整档案,为丰年村精准扶贫工作注入了很多心血、付出了极大辛苦,自从担任丰年村第一书记以来,他几乎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驻村扶贫工作中来。在丰年村工作的几年里,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每偶尔回家也只能短暂停留,他说自从干了扶贫工作以后,家更像他的临时旅馆。谈及对于家人的愧疚时,他直言自己不是一个称职丈夫和父亲,妻子在家既要操持家务还要照顾孩子,非常辛苦,而最令他心酸的是每当儿子在电话中问他“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在他的心底,他觉得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亏欠。实际上,他和所有80后年轻人一样,xx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有丈夫、所有父亲一样,他也一直希望能够陪伴家人、陪伴自己孩子成长。但是,在人生最美好的时间里,他选择了扎根基层,奉献基层,他永远是事业第一、工作第一,总会把认准的事情“一条道走到黑”,2016年的春节,xx带着父母和两个姨妈在丰年村同当地百姓一起过新年、庆新春,他从内心真正融入到村子里、成为了丰年村的一员。当地干部在评价xx时称,这个小伙子“干事有冲劲”,他身上“认真执着的性格”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正是基于他这种拼命实干的精神,在第一个任期的两年内,他完全实现了自己当初的诺言,真正让丰年村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用真情感动百姓、用成绩赢得认可,可以说是对这几年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的公允评价。

三、真心想干事、真能干成事

18 第一书记xx为了使村里百姓富起来,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吸引外来投资,争取多方支持,吸引大量真金白银投入;深挖本村内潜,打造重点项目,因户施策推动精准脱贫。第一书记xx在任时,先后向县财政局争取资金60余万元,向县民政局争取物资、资金20余万元,向县公路管理站争取资金15万元,向县委组织部争取资金5万元,向县扶贫办争取资金5万元,这些资金全部用于改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为了根治本村百姓种地给水困难、排水不畅的问题,他不断地坚持和争取,终于获得了县农开办2000万元的田间生态水利改造项目,重建失修多年的排灌系统,有效地促进了老百姓的丰产增收。针对村内青年流失严重、老人留守普遍的现状,积极向省厅领导反应情况、寻求支持,争取到创业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资金400万元,又回到县里寻求帮助,协调县政府配套资金380万元,将通过该项目填补当地农村居家养老空白,现在崭新明亮的服务中心已经正式运营,解决丰年村及周边村落农村老人的养老难题,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为了优化种植结构、发展果蔬农业,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工作队为丰年村在省扶贫办争取到果蔬采摘园项目资金800万元,又向县政府争取200万元资金用来平整及改变土壤,50多栋大棚整齐规整,现如今已经种上了高附加值的灵芝、铁皮石斛的中药材,将会给丰年村未来发展注入巨大动力,也将给丰年村百姓带来诸多实惠。但是,xx并不满足于大项目的接连落成和投产,为了增添农村经济活力,他利用省里的专项扶贫资金,大力扶持本村德霖笨榨豆油厂、振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设立

19 了返乡创业基金,吸引优秀人才返回农村创业就业,真正把乡村经济搞活。小项目遍地开花、大项目即将结果,助力因户施策、实现精准脱贫,xx一直以来让全村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愿望即将实现,第一书记xx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丰年这个贫困村有钱办事、有地干事、有人成事。

四、重视精神扶志,弘扬忠孝文化

再次回到丰年村担任第一书记后,xx意识到脱贫致富既要有产业基础,更要有精神支撑。在当地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和丰年村两委一道,努力通过弘扬“忠孝文化”打造良好村貌,促进村风的转变,以及村民精神面貌的改变:在硬件方面,丰年村建设了1500平米的忠孝文化广场,建成了忠孝大街,并利用新砌围墙组织村民绘制大小图画60余幅,表现忠孝和谐、文明礼貌、爱护环境、党的建设等主题,用忠孝传统文化来提升村民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弘扬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软件方面,xx带领村内干部百姓,连续两年举办了“忠孝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评选并表彰丰年村“十大寿星”、“十大孝星”,真正将“忠孝”文化、“知礼”教育、环保理念宣扬到村内的每一户农户,打造和顺家庭、和睦邻里、和善村风。此外,他还非常重视精神扶志挖掘内生动力,提振村民的信心,让村民相信并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为了帮助村内贫困群众转思想、换观念、增信心,消除“等靠要”的懒汉思想,xx大胆构思、创新设计,组织建设了150米长的村史长廊,并在忠孝文化广场基础上打造了扶贫文化广场,一方面挖掘丰年村不同阶段的发展历史,把丰年村历史

20 画在墙上、写在村口、记在心头,引导教育村民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继承闯关东时期那种创业精神和实干精神,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宣传依靠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典型,鼓励全体村民形成勤劳致富、科学致富的观念和习惯,号召大家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

两次主动申请到基层扶贫一线岗位就任,xx用不辞辛苦的实干精神感动了村民,用不计回报的奉献精神感染了村干部,驻村扶贫几年来丰年村的每一项成绩和每一点进步,都饱含着他辛劳的汗水和辛酸的泪水,也令他由衷的高兴和欣慰。他不争个人政绩、只争百姓利益,他不要个人政治进步的显绩,一心只想为百姓谋实利。

21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gongzuozongjie/8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