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述职述廉报告】

篇:湿地调查报告

湿地调查报告

我国首批国家湿地公园名录(2005年试点)

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内蒙古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山东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北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苏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西孔目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吉林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辽宁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第二批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8年,共计20处)

黑龙江省

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

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新青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安徽省

迪沟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省

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省

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

修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省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省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省

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酒埠江国家湿地公园

陕西省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蒲城卤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原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淳化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

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

第三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9年,共计62处)

河北省

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林省

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

榆树老干江国家湿地公园 黑龙江省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省

扬州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安徽省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

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

太和沙颖河国家湿地公园

太湖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

颖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省

宁德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省

药湖国家湿地公园

南丰傩湖国家湿地公园 山东省

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省

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偃师伊洛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省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

蕲春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赤壁陆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荆门漳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省

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

湘阴洋沙湖-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宁乡金洲湖国家湿地公园

吉首峒河国家湿地公园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省

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海南省

南丽湖国家湿地公园 重庆市

云雾山国家湿地公园

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皇华岛国家湿地公园

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

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

濑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四川省

彭州湔江国家湿地公园

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云南省

洱源西湖国家湿地公园 西藏自治区

多庆错国家湿地公园

雅尼国家湿地公园

嘎朗国家湿地公园 陕西省

铜川赵氏河国家湿地公园

丹凤丹江国家湿地公园

宁强汉水源国家湿地公园

旬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凤县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

太白石头河国家湿地公园 甘肃省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

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黄沙古渡国家湿地公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

第2篇:湿地调查报告

湿地调查报告 我国首批国家湿地公园名录(2005年试点) 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内蒙古白狼洮儿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山东滨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南水府庙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湖北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苏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江西孔目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吉林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辽宁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青海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第二批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8年,共计20处) 哈尔滨太阳岛国家湿地公园

哈尔滨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新青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丽水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德清下渚湖国家湿地公园

安徽省

迪沟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省

长乐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省

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

修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省

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省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省

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酒埠江国家湿地公园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蒲城卤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千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原清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淳化冶峪河国家湿地公园

宁夏回族自治区

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 第三批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2009年,共计62处) 河北省

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

内蒙古自治区

阿拉善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吉林省

扶余大金碑国家湿地公园

大安嫩江湾国家湿地公园

大石头亚光湖国家湿地公园

榆树老干江国家湿地公园

黑龙江省

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

江苏省

扬州宝应湖国家湿地公园 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无锡长广溪国家湿地公园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浙江省

衢州乌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诸暨白塔湖国家湿地公园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安徽省

泗县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叉河国家湿地公园

淮南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 太和沙颖河国家湿地公园 太湖花亭湖国家湿地公园 颖州西湖国家湿地公园

福建省

宁德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省

药湖国家湿地公园

南丰傩湖国家湿地公园

山东省

台儿庄运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南省

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偃师伊洛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北省

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

蕲春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赤壁陆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荆门漳河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省

雪峰湖国家湿地公园

湘阴洋沙湖-东湖国家湿地公园 宁乡金洲湖国家湿地公园 吉首峒河国家湿地公园

汨罗江国家湿地公园

广东省

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乳源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 海南省

南丽湖国家湿地公园 重庆市

云雾山国家湿地公园

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篇二:微山湖湿地调研报告

微山湖湿地

调研报告

山东师范大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红色特战队

摘要:2011年7月21日至2011年7月26日。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红色特战队”前往微山湖湿地公园及周边开展了以湿地动植物为主的宣传保护及调研活动,调研队调研了游客及湿地工作人员,从而对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动植物与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实践队员结合现阶段湿地公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微山湖、湿地、调研、生态、发展 1.1 湿地的概念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相对于海洋与陆地,湿地的面积较小。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湿地区内适生着各类野生动植物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水分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相对人为干扰较轻,因此,植物生长茂盛,吸引着许多动物在区内繁衍栖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作为一类生态系统,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一种过渡型生态类型,因而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类型,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质量关系密切。湿地区域内水、洲纵横交错,芦荡深幽,百鸟翔集,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2.1 湿地的效益评价 2.1.1 社会效益

①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湿地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2.1.2 环境效益

①维持生物多样性。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其中有许多是珍稀特有的物种,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地区和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它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在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中。

②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水流方面功能十分显著。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储存来自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从而避免发生洪水灾害。 2.1.3 经济效益

提供水资源。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态要素,湿地是人类发展工、

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 3.1 湿地的重要意义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不仅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如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以及多种工业原料,还是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景观,也是各类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生命之源”。由于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同森林———“地球之肺”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的保护必然成为全国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城市湿地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内容,一个城市湿地的多少,保护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4.1 湿地保护的背景、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多数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地下水无序开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水质不良、可用量减少、储备亏空、供需失衡等问题,国办、省办已发布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将湿地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纳入城市的土地利用、生态治理、资源恢

复、水资源管理、河流区域管理及相关的管理规划之中。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湿地保护管理上的职责和任务,鼓励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湿地保护事业,切实加强湿地的恢复、保护和管理,要把湿地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城市“壮腰健肾”。 5.1 微山湖湿地公园

5.1.1微山湖湿地公园简介

微山湖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微山县县城南侧3公里,北至104国道,南至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边缘,西临京杭运河,东至鱼种场东界,东西宽3648m,南北长6108m,总面积787.9hm2。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7°7′44″~117°10′9″,北纬34°43′32″~34°46′53″之间。由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等组成。公园规划区为新薛河河口及微山湖湖湾,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着大面积的芦苇、蒲草、野莲、野菱等,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微山湖地处内陆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生态退化特征仍然明显。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建立,将成为中国北方淡水湖泊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利用的示范,对持续改善微山湖水质,维护湿地的生态特征和服务功能,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5.1.2微山湖湿地公园规划

微山湖湿地公园,于新薛河入湖口处,公园面积789.7hm2,总投资3亿元, 计划3年内完成“一轴、两带、五区”建设。将打造“原生态”环境和景观的设计理念贯穿在整个规划之中,处处体现“以人篇三:千岛湖湿地调研报告

微山湖水资源

调研报告

微山湖十一假期实践调研

摘要:2013年7月21日至2013年7月25日。微山湖十一假期实践调研队前往沛县自来水公司,千岛湖湿地及周边开展了以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十一假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队与沛县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了徐州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并走访了微山湖湿地与千岛湖湿地,并对微山湖湿地公园的动植物与其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规划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沛县自来水公司、湿地、调研、污染、发展

(一)、沛县自来水公司 沛县自来水公司成立于1979年、是沛县城区唯一具有供水资质的供水单位,隶属于水利局。公司地址:沛县沛城镇汉台路2号,公司现有职工300余人,拥有供水深井30余眼,平均井深120米左右,日供水量2万吨,采用新型二氧化氯发生器进行加氯消毒,一级供水。

(二)、湿地的概念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常年或季节性积水,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相对于海洋与陆地,湿地的面积较小。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我国的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等天然湿地和稻田、池塘、水库等人工湿地。湿地区内适生着各类野生动植物的地区。由于这些地区的水分和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相对人为干扰较轻,因此,植物生长茂盛,吸引着许多动物在区内繁衍栖息,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作为一类生态系统,湿地是介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之间兼有水陆特征的一种过渡型生态类型,因而兼有两种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类型,与全球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环境质量关系密切。湿地区域内水、洲纵横交错,芦荡深幽,百鸟翔集,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1、湿地的效益评价

①观光与旅游。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湿地除可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

②教育与科研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在科研中都有重要地位,它们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着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研究环境演化,古地理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2、湿地保护的背景、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加之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多数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下降,城市地下水无序开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水质不良、可用量减少、储备亏空、供需失衡等问题,国办、省办已发布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将湿地保护、恢复及合理利用纳入城市的土地利用、生态治理、资源恢复、水资源管理、河流区域管理及相关的管理规划之中。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在湿地保护管理上的职责和任务,鼓励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湿地保护事业,切实加强湿地的恢复、保护和管理,要把湿地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城市“壮腰健肾”

3、外部环境对千岛湖湿地保护区的影响

我们对湿地保护区的实践调查是在沛县范围内进行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参观了沛县县城,因此这里我把微山作为湿地保护区的外部环境实例来说明其对保护区的影响。

首先,在参观县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县城区域的环境卫生不是很好。一些

现象例如:部分道路显得很脏,气味比较的难闻,垃圾桶脏乱以及数量很少等。还有县城的一些河流的污染也是比较的严重,河流的水基本都是比较死的。这样的环境现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环保文化,说明民众和政府的环保意识不够,环保行动还做的不是很到位,尤其像垃圾桶这样的环境基础设施的不到位更是政府的职责所缺。而这样的一种环保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保护区的保护是有害的,它将不利于民众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保护区的保护中来,且很容易使保护区在无意识中遭受到某些污染。其次,我们还了解到当地的政府为了创收,大量地引进一些工厂和企业,其中也就包括一些会带来比较严重污染的企业,像造纸类企业,它们带来的污染风险是很大的,不易控制。还有化学工业、纺织工业等环境污染风险都是很高的。而这些风险必然会落在保护区的头上,对于保护区的保护非常不利。

(一)、千岛湖湿地公园调研结果及分析

我们针对千岛湖湿地公园的相关利益群体设计了不同的调查问卷及访谈,主要包括游客,湿地公园管理部门领导等,得到了一系列的访谈结果。

1、针对湿地游客的访谈结果

①游客认为湿地公园好的方面 1)湿地公园的卫生状况较好;2)游客的数量质量有所提高;3)安全事故很少发生,尤其是意外事故根本没有;4)湿地公园的管理人员都很尽责,

②游客认为湿地公园有待提高的方面 1)植物品种单一,应该多一些水生植物;2)湿地公园里植物没有标牌及导游,使人游览湿地公园之后收获不大;3)建议湿地公园种一些大树,让人们在夏天的时候多一些乘凉的地方;很方便之处较少;4)“以人为本”有所欠缺,人文,娱乐,休闲等服务设施太少,例如没有椅子,停车位,餐厅等服务设施;

2、针对湿地管理部门领导的访谈结果 1)以后会逐步增加娱乐设施,服务设施等,但是设施的完善需要政府投资,企业赞助;2)湿地公园重点是湿地保护(包括野生动植物保护),所以不能人工引进动植物,最好能吸引野生的;3)湿地公园不能建大树,对湿地公园有影响; 4)湿地公园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交通不便。另外不能多建停车位,厕所等,影响湿地公园的环境;

3、针对湿地游客的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针对游客主要从湿地知识了解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分发调查问卷1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72份。

⑴居民游客等对于千岛湖湿地基本情况的了解调查

①游客对于湿地及湿地公园的了解状况调查

(图一)

由(图一)可知,现阶段游客对湿地知识及湿地公园相关情况了解较少,建议以后发挥湿地公园科普教育区的功能,在每年的“2.2湿地日”、“3.12植树节”、“爱鸟周”等时间,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市民更加了解湿地的意义;通过进行现场广播宣传,让游客等增加对湿地以及相关湿地公园的了解,加强对湿地公园的宣传。湿地公园植物缺少标牌,也可在显眼的位置悬挂动物,植物标识牌等,这样可以在让游客休息的同时学到知识,使更多人不仅能够享受湿地公园,而且还能学习更多的知识,使人们更好的参与到湿地保护行列。

②游客对千岛湖地区湿地保护工作的评价

(图二)

由(图二)可看出,有10%的人认为千岛湖湿地保护工作做的很差,需要大力加强;而有70%的人觉得保护工作做的一般,需要略微有所加强即可;认为很好了,不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占17%;而,仅有3%的人觉得无所谓,认为湿地保护与自己无关。

③周边居民和游客对微山湖湿地保护条例的了解调查

针对湿地存在的问题与保护管理对策 篇四:溱湖湿地调查报告

溱湖湿地调查报告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系由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二家、江苏省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景区规划总面积26平方公里,目前对游客开放的景区面积7平方公里。针对此次班级集体出游溱湖湿地,我作了如下调查:

一、调查目的

深入了解溱湖湿地的环境,掌握其地理位置,了解其地方风俗文化,熟悉其特色风景。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泰州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了实地考察,班级集体出游的形式,更好的了解了溱湖湿地的风俗地貌。调查结果真实可靠。

四、调查时间: 2011年03月17日

五、调查内容

地理优异、地热资源、会船节、景点介绍、公园景点

六、风景介绍

姜堰溱湖风景区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风景名胜区,也是泰州 地区唯一的省级风景区景区规划面积 26平方公里,4.7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风景区地处中国著名的三大洼地之一的里下河地区。古长江与淮河曾在此交汇入海,形成了特有的湿地生态环境。而作为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过渡区,吴越文化和楚汉文化的连接点,溱湖风景区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景区大门

大门由五条篙子船相叠而成,象征一年一度的中国姜堰?溱潼会船节在此举行。会船,顾名思义就是以船会友、以船招商的意思;而景区大门上方的“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八个大字,则是由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原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先生亲笔题写的。

十里溱湖

溱湖又名喜鹊湖,东西长1.4公里,南北长1.5公里,形似玉佩,面积约2.1平方公里。登高而望,从四面八方通达湖区的主要河流有9条,自然形成“九龙朝阙”的奇异景观。

溱湖,湖面开阔,水深适当,有各种水上娱乐项目。湖中绿岛,蒲草丰茂,野凫绕船。溱湖,水清流洁,水平如镜,常年盛产菱藕、水瓜等无公害食品。溱湖,白天帆影翩翩,夜晚渔火点点,令人神往。

三元温泉

溱湖湿地公园,蕴含着丰富的地热资源,开发的“三元湿泉”出水温度超过42℃。水质清澈透明,富含多种对身体有益的元素,具有具有采暖、洗浴、医疗保健等多种功效。近年来,游溱湖美景、品溱湖八鲜、泡三元温泉,已经长三角地市民出行的首选生态之旅。

喜鹊湖度假村

喜鹊湖度假村座落在国家a级旅游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内,它由商务会所、会务展览中心、别墅区三块组成,占地总面积50多亩,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设计新颖,装修富丽堂皇。区域内绿树环抱,芳草如茵,加之临湖而建,不仅空气清新,而且已形成冬暖夏凉的湖泊小气候,充分体现园林风格和水乡特色。

古寿圣寺

古寿圣寺始建于宋朝,距今七百多年的历史,时为泰州佛教界“十四大丛林之一”。文革期间,寺庙不寺被毁,时至昌明盛世,经泰州市人民政府同意,在风光秀丽的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恢复重建古寿圣寺。 2004年10月5日,古寿圣寺举行隆重的佛像开光大典,诸山佛教高僧应邀参加,正值开光揭牌洒净之时,万里晴空出现祥云佛光。

溱湖八鲜

溱湖为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交汇处,其水域宽阔,水质清淳,水草丰茂, 营养丰富。所繁育生长的水生动植物一是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为谷氨酸、赖氨酸等含量较高;二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及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维生素;三是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溱潼水国物产丰饶,以溱湖水产品制作的“溱湖八鲜”名宴,取自天然,加工精细,

兼具江淮风味。

七、调查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溱湖湿地有所了解,调查之余,更体会了其中的乐趣,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精神更有所提高。篇五: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

杭州西溪湿地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浙江杭州西溪湿地 湿地介绍 从东晋被发现,唐宋发展,到明清全盛,及至民国衰落,解放后废弃,有关西溪湿地,已经成为近期的热门话题。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风景区在过去是仅次于西湖风景区的杭州市第二大风景区,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已有1000多年历史。 调查内容 浙江杭州西溪湿地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湿地受到许多人的瞩目。但湿地现状却令人担忧。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和多鱼塘为主体的人工湿地,体现着较为独特的人工湿地生态学特征。尤其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在西溪湿地内的活动更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西溪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

一、西溪湿地的面积在逐渐减少

随着城市发展,西溪湿地面积从历史上的60多平方公里,逐渐缩小到现在规划保护的10.08平方公里。

二、西溪湿地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由于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垃圾、生活污水严重影响和破坏了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养猪污染,养猪曾是西溪湿地所处的蒋村乡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2002年全乡有养猪户415户,生猪累计存栏25000余头(按照林水部门的测算,1头猪的污染是1个人的污染的7倍),养猪收入占蒋村农业总产值近70%。

三、湿地监管机制不健全

蒋村乡管理体制变更,以及特殊的地理条件,导致湿地内农居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矛盾比较突出。如果一味地采取只堵不疏的办法,长期下去,西溪保护与开发的代价将更大。据测算,每推迟一年实施保护,成本将增加超过亿元。

四、传统文脉逐渐消退

湿地的建筑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消失,前人诗词、匾额、碑刻在不断地流失,周边地区的开发、发展使西溪湿地“冷、野、淡、雅”的意境在不断地湮灭。

湿地保护 根据西溪湿地作为城中次生湿地的特点,坚持科学保护、规划先行的原则,先后编制完善了《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一期工程详细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保护区市政工程规划》、《西溪湿地综 合保护工程保护区水利规划》、《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旅游专项规划》等7项规划;出台了《杭州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生物资源调查及生态研究》研究成果;设计论证了有关航道清淤护岸工程施工图和植物恢复与配置施工图及管线施工设计方案、道路桥梁施工设计方案、历史建筑恢复设计方案、家居小品设计方案、保留农居改造设计方案、外围防洪设施设计方案、西溪湿地游船设计方案和西溪湿地保护区标志设计方案等方案;拟订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保护规划》、《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科研教育基地实施方案》等共约20余项规划设计方案,使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从一开始就遵循了科学、求实、创新的理念。 西溪湿地一期保护工程总计3.46平方公里,涉及蒋村乡的千余名群众。一期工程率先于2004年初开始对蒋村乡10个村进行撤村建居,实施土地收购总计5690.6亩,涉及王家桥、深潭口、三深、周家村等四个村,全部补偿到位。同时大力推进农转居公寓建设,开工建设蒋村农居点西溪花园和蒋村花园13万平方米拆复建农居,并着手27万平方米拆复建农居开工的准备工作,切实解决征地拆迁农民的后顾之忧。另外还在公园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坚持优先安排就业,凡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所涉及的服务、船公、物管等人员,优先安排当地村民。一期工程录用蒋村原拆迁村民共115名,占总用工数295人的39%。其中环境保洁员85名中有65名是原拆迁村民,50人的农耕养殖队全部录用了蒋村乡原拆迁村民。 此外,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整个杭州市的市民也受益匪浅。保护的西溪湿地,将对杭城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改善和调节作用,也将极大地有利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将为杭城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带动了整个蒋村商住区的旅游、服务、房产和商贸等行业的发展,使杭城居民尤其是蒋村老百姓优先受益。湿地公园还将从5月16日起,每周一免费向公众开放(法定长假除外,不免船票)。 为了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中“制造”了许多“框框”:

湿地内全部实行管网配置。经使用后的污水完全纳管排放,一改过去污水直排对西溪湿地水质和环境的影响;

建立生态净化系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原有建筑面积为19.54万平方米,其中拆迁14.74万平方米,秋雪庵、烟水渔庄等部分重点文化遗迹适量恢复,保留及恢复建筑面积仅4.8万平方米,容积率仅为0.014,保留和恢复的建筑面积只占搬迁村民住房建筑面积的24%左右,湿地内建筑面积比原来减少了约76%,清理垃圾共计16.8万立方米。农居拆迁后,留下的裸露地表,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植被的基础上,采用乡土树种进行植被恢复;

控制旅游人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游客人数,以湿地水体能自然降解游客在湿地公园活动所产生的污染为一条重要指标,并确定游客容量控制为每天6000人左右,其中一期工程游客人数

控制为3000人左右,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确保西溪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设施的配备对湿地景观的影响;

用柳树桩替代松木桩。为了确保进入公众的参与性及安全性,有些游步道需要驳坎。在开始实施驳坎过程中,许多专家提出需要用松木桩护堤,因为松木桩在水中不会腐烂。但同时又有许多蒋村的村民提出应该用柳树桩护堤,松木桩虽然不会腐烂,但松木桩没有生命力,永远是死桩,不能生根、发芽,但柳树桩是活桩,柳树桩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生根、发芽,这样不但护堤效果好,而且对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有益处。在满足工程强度要求的情况下,均采用活柳树桩护堤护岸。这种原生态的驳坎方式非常有利于泥鳅、黄鳝类生物的生存;通过增加水、陆关系的变化形式,使更多的植物、昆虫和鸟类能在西溪找到合适的生存、繁殖地;河渚芦花,曾为西溪著名一景,西溪湿地里补种的250余亩的芦苇,它不仅是景致的一种恢复,更是为了水体的净化; 设置水禽栖息地。群鸟欢飞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特征。湿地现有的水体、沼泽地、荒岛等地的茂密植物给鸟类的栖息提供了良好的场地。工程除了现有的大块湿地、林地和草地等自然场所外,还在农田、养殖场,甚至房子附近的树林、院落、花园、绿地上设置人工鸟巢等设施,吸引鸟类的栖息。

第3篇:洱海湿地环境调查报告

2014-2015学年上学期

大理洱海湿地环境分析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大理洱海湿地环境分析报告

摘 要:从洱海湿地与周边环境入手,重点分析了洱海湿地污染现状与保护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洱海湿地 污染 保护治理 对策

洱海湿地概况:洱海湿地位于云南滇中高原与横断山脉中段东部交界处的大理市境内,海拔1974.13m(海防高程,下同)时,南北长42.5km,东西宽4~9km,湿地面积25100hm2,湖容量27.4m3,岛屿面积74.8hm2,最大水深21.3m,平均水深10.6m,透明度4~8m,天然出湖河流为西洱河,属澜沧江-湄公河水系。

一、湿地资源概况

1、水资源:

洱海湿地水资源较为丰富,大气降水、森林滞留水和少量融雪水是湿地水资源主要来源,入湖大小河流共117条。主要入湖河流为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波罗江以及苍山十八溪。平均入湖水量为8.25亿m3,平均出湖水量为8.63亿m3。1996年前,水体理化性质良好,水质总体达到国家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II类标准,适合旅游、渔业、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全年水温适宜,一般在10℃~20℃之间,给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

2、植物资源:

湿地内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共有水生维管束植物26科44属61种,其中沉水植物19种,挺水植物11种,浮叶植物7种,飘浮及悬浮植物6种,其它植物18种。湿地植被按生活型可划分为挺水、浮水、沉水3个植被亚型19个群系。其中湿生挺水植被带有5个群系,以酸模叶蓼群落分布最广;浮水植被带有5个群系,以荇菜群落、野菱群落分布最广;沉水植被带有9个群系,以黑藻群落、苦草群落分布最广,其中海菜花属国家级保护。黑藻、苦草、微齿眼子菜、金鱼藻、等植物是湿地的优势种。

3、动物资源

洱海湿地共记录到鱼类4科8属16种(不含引入种),以鲤科鱼类13种,构成鱼类主体,占湿地鱼类总数的81.3%;土著特有种9种,占湿地鱼类总数的56.3%,形成富于特色的鱼类区系;其中大理裂腹鱼、洱海鲤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理鲤、春鲤为云南省二级保护动物。浮游动物共有28科55属99种;底栖动物5科10属23种。 湿地鸟类共有59种,隶属8目12科31属,以雁形目鸭科赤嘴潜鸭、赤膀鸭、赤颈鸭、绿翅鸭、斑嘴鸭及鹤形目秧鸡科骨顶鸡为优势种。且有多种水禽达到国际重要意义标准,生物量约每年2.5~3.0万只。湿地鸟类中有留鸟12种,占20.3%;候鸟47种,占79.7%,以候鸟占绝对优势。其中冬候鸟有41种,占湿地鸟类总数的68.5%。所以,洱海湿地是我国蒙新区和东北区水禽的重要繁殖地、越冬地和中途停歇地。

4、其它

洱海是著名风景区,洱海古称叶榆水,洱海胜景有三岛、四洲、五湖、九曲、八景、四阁。三岛(金梭岛、玉几岛和赤文岛)、四洲(大鹳洲、鸳鸯洲、青莎鼻洲、马濂洲)、五湖(星湖、神湖、太湖、潴湖、莲花湖)、九曲(莲花曲、大鹳曲、蟠矶曲、凤翼曲、罗莳曲、牛角曲、高岩曲、波堆曲、鹤翥曲)、八景(山海大观、金梭烟云、海镜天开、岚霭普陀、海波渔舟、海阁风涛、海水映月、洱海映月)、四阁(珠海阁、天镜阁、浩然阁、水月阁)。此外,还有南诏风情岛、观音阁、小普陀、海舌等景区景点。洱海还是白族人民的摇篮,孕育了大理地区近四千年的历史文化。

二、湿地周边人文环境概况

洱海湿地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矿产资源,自古以来湿地周边居民就对洱海湿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开发利用。洱海湿地介于陆地与水体之间,具有蓄洪抗旱、补充地下水、调节气候、渔业生产、防止土壤侵蚀、保护生物多样性、降解环境污染、湿地生态旅游及促淤造陆等功能。洱海湿地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居住在湿地周围的人群更是对湿地有着直接的依赖关系。

由于湿地环境自身的演化、发展规律与人类的主观需求之间存在相当的差距,因而湿地环境与人类利用之间会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这一矛盾在历史时期由于人类干预自然的能力较小而不突出,到了现代,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湿地环境的干扰和破坏日趋严重,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又进一步影响到湿地周边甚至更广大区域的人类生存。2005年,洱海湿地周边有11个乡镇、109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596004人,其中农业人口386497人,占总人数的64.8%;国内生产总值95.53亿元,占大理州国内生产总值的50.8%;耕地面积12593hm2。洱海湿地是整个流域乃至大理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堪称大理人民的“母亲湖”,具有轴心、纽带作用和突出的标志性地位。

三、湿地污染概况

洱海自古以来就以“玉洱”名闻天下,20世纪70年代以前,湖水澄碧如玉,清澈透明,风光秀丽,充满着勃勃生机。70年代以后,由于对洱海资源的过度索取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滩涂和湿地大面积丧失,近岸湖滨区严重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1、企业排污不达标

洱海环湖四周工矿企业较多,造纸厂、化工厂等排污大户往往不能达标排放。另外,随着游海船只的不断增加,船舶排污、倾废等也直接影响海水质量。据大理州环科所1999年提供的资料,洱海环湖四周每年向湖内直接或间接排入的工业废水高达300×104t,其中CODcr3631t・a-1,BOD684t・a-1,SS587t・a-1,P312t・a-1;各种船只排放垃圾约2000t・a-1,废油约100t・a-1;滩地鱼塘向洱海排放的养鱼废水中含N2180~8150mg・L-1,CODcr5010~9010mg・L-1,蓝澡、绿澡含量极高,对洱海造成营养盐污染及生物污染。

2、面源污染严重

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农田水土流失和山地侵蚀是洱海的主要面源污染。有学者把这种耕地上的矿物质营养成分流失称其为“隐性水土流失”。据有关资料,洱海环湖四周生活污水的排放高达570×104t・a-1,其中N3357t・a-1,P54214t・a-1, P014×104t・a-1,农药300t・a-1;历年网箱养鱼沉底腐化物约100×104m3。洱海流域森林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造成泥沙流失量高达211×104t・a-1,其中固态N1115×104t・a-1,固态P0169,溶解态N589t・a-1,溶解态P35t・a-1。

3、盲目引进外来物种,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鱼类属于湖泊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顶极消费者,引进外来鱼种,势必影响原来鱼类的群落结构,使土著鱼类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并对其生物群落特别对饵料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极大影响,进而影响整个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洱海在20世纪60年代引进青、草、鲢、鳙四大家鱼,1991年引进太湖新银鱼。太湖新银鱼引入洱海,由于它们失去了原来环境的天敌控制,在新环境中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土著鱼类逐渐灭绝,鱼类多样性出现严重危机。

四、湿地保护现状

污染严重后州、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正确认识洱海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通过广泛宣传动员,采取“双取消”、“三退三还”、全面实施洱海保护治理“六大工程”:洱海生态修复、环湖治污与截污、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和城镇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流域水土保持、洱海环境管理工程,近10年来,累计投入各级各类资金约6亿元,洱海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洱海水质逐步得到改善

据大理州环境监测站监测资料,2004年,洱海全湖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其中仅12月份达到Ⅱ类;2005年,洱海水质总体保持在Ⅲ类,其中3月、5月、12月有3个月达到Ⅱ类;2006年,洱海水质保持在Ⅲ类,其中2月、4月到Ⅱ类。洱海水质逐步得到改善。

2、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

通过实施取缔机动捕捞、取消网箱养鱼的“双取消”、不断地投放大规模的鱼苗鱼种,洱海水产品种类不断地增加,水产品产量从2000年的5069t上升到2006年的7300t,多年不见的大理裂腹鱼已再次出现,多种水禽又在湿地周边出现,水生生物呈恢复趋势;恢复了湖滨带,实施退鱼塘还湖288.3hm

2、退耕还林484.9hm

2、退房屋还湿地41.1hm2的“三退三还”工作,保护了滩地截污、过滤、控制沉积和侵蚀的自然功能,湿地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善。

3、面源污染控制扎实展开

湿地周边各乡镇农业上各种作物推广控氮减磷增施有机肥、昂力素和土壤磷素活化剂面达23333.3hm2,推广种植无公害蔬菜、入湖河道和村落垃圾处理工程,建成农村沼气池1万口,建成日处理垃圾250t的大理市大风坝垃圾集中处理厂,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作初见成效。

4、基本完成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已完成了大理至下关总长为30km的截污干管,大理古城污水收集管网、洱河南路4686m截污管网、凤仪至波罗江管网、大理污水处理厂等沿湖村落污水处理系统11个和以截污管网为主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5、环境管理得到加强

强化滩地管理,全面取缔了湖内挖沙,禁止洱海面山采砂取石;取缔挖沙船、机动运输船135艘;对103艘小旅游船实行减量重组;实施了富有成效的禁止制造、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和禁止白色污染的行动,湿地环境管理得到加强。

6、规范洱海水资源的调度,调整湿地主体功能

严格实施高水位运行,最低运行水位比原来提高了1.61m,增加了洱海环境库容量,有效改善了洱海生态的水量需要。适时调整了洱海的主体功能,洱海不再以发电、灌溉为主,其主体功能调整为以生态、环保为主。

五、洱海湿地保护治理的对策

洱海湿地是一份价值极高的自然遗产,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同时又具有环境的脆弱性,不当的人类活动加剧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湿地的保护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大理州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湿地周边干部群众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湿地资源,以促进洱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全方位宣传

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大力宣传普及湿地知识,特别是宣传洱海湿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呼吁全社会积极参与洱海湿地保护和治理

2、加大生态保护执法力度

严格执行《云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真正做到“谁污染,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依法治人。

3、科学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治理

洱海治理必须坚持全面系统、科学规划尽可能做到周边工程落实,湖内治理方法科学合理,达到整体推进,标本兼治的目的。

4、重拳出击面源污染

在治理面源污染上必须有所突破,主要抓实四个方面。一是管好滩地,阻止垃圾直接污染洱海;二是管好农村垃圾,结合新农村建设,突出治理脏、乱、差,垃圾做到清扫干净,集中到池,彻底清运;三是改厕,管好粪便,解决好人畜类的污染问题;四是改变生产方式,倡导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生态化。

5、彻底根治河道,控制水源污染

河道污染是洱海最直接的污染,也是洱海水质保障的直接因素。根治净化水质的重点,就是要对入湖河流弥苴河、永安江、罗时江、波罗江以及苍山十八溪逐步达到净化、防洪、环保要求。

6、合理开发利用

科学合理调配水源,严格执行洱海保护管理条例,严格执行半年休渔制度。

参考文献:

1、中共大理市委宣传部:《爱我中华,爱我大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

2、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省自然保护区 》[M].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3、大理文化丛书:《走近大理》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4、薛琳:《大理风物志》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第4篇:湿地调查问卷

湿地调查问卷

院系:__文学院_____________

姓名:王静_______________

1、你的家乡有湿地吗?c

A.有B.没有C.可能有,但我未关注

2.、您觉得“湿地”这个概念与您的生活:c

A.毫不相关B.有一点关系,比较遥远

C.有一定的关系D.息息相关

3、你觉得以下哪些属于湿地?B

A.河流湖泊B.沼泽C.热带雨林D.水塘E.稻田F.冰原G.海滩

4、你觉得湿地有哪些功能?ABCDEFGG(旅游等)

A.净化水源B.调节气候C.供给淡水D.为动物提供栖息地E.水能发电F.造陆功能G.提供能源矿产H.其他(请自己输入答案)

5、在中国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湿地?(列举)松嫩平原等

6、你去过湿地公园旅游吗?B

A.去过B.没去过

C.只是听说过有湿地公园D.根本不知道湿地旅游公园的存在

7、您认为人类活动对湿地生物B

A、有很大威胁B、有一定威胁C、没有影响

8、您认为保护湿地是政府的事,还是每个人都有份?C

A、政府的事B、每个人都有份C、两个都重要D、不清楚

9、您知道世界湿地日是哪一天吗?C

A.知道

B.完全不知道(从未听说过)

C听说过,但不记得了

10、您认为湿地破坏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人类生活质量下降吗?A

A.一定会

B.根本不会

C.很难说,无法预料

D.科技可以弥补

11、您认为政府目前在湿地保护方面做得如何?B

A.已竭尽全力 B.虽保护,但未尽全力

C.保护力度很差 D.几乎没保护

12、你认为发展经济与保护湿地之间存在冲突吗?B

A.存在

B.不存在

13、您觉得天然湿地应该被开辟为旅游景区吗?C

A.急需 B.需要 C.没必要 D.无所谓

14、如果保护湿地和湿地的动植物需要您的参与,您会参加吗?A

A.坚决支持并参与到底 B.看自己的时间 C.不参加 D.给钱就参加

15、你第一次听到“湿地”这个名词时是在什么时候?(回答大概学龄,如:高中、初中、小学)小学

16、你认为全球气温的升高会引起湿地面积的减少吗?A

A.会 B.不会

第5篇:关于哈尔滨湿地旅游的调查报告

关于哈尔滨湿地旅游的调查报告

为适应新时期中职的需要,响应教委号召,我于7月中旬参加了哈尔滨市中职旅游教师顶岗培训,在哈尔滨市旅游集散中心顶岗实习近半个月,其间正值2011中国•哈尔滨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我切实的感受到了湿地旅游的魅力。在此期间,我借助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通过对旅游市场从业人员及游客的访谈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对于哈尔滨湿地旅游得出一些粗浅的印象和认识。

一.哈尔滨湿地旅游景区概况

2011年6月湿地游活动开展以来, 哈尔滨13个湿地景区先后开门迎客,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其中太阳岛风景区、一湖三岛景区、金河湾湿地植物园、伏尔加庄园、白渔泡湿地公园、滨江湿地景区、大顶子山坝区、群力湿地公园8个景区实现全部对外开放,阳明滩景区、狗岛景区、月亮湖景区、呼兰河口湿地、松花江森林公园5个景区局部对外开放,部分建设工程仍在进行中。

1.太阳岛风景区

地点:松北区太阳岛

特点:江漫滩湿地、江湾湖沼景观

交通:水路由九站轮渡码头、道外七道街轮渡码头、通江街旅游码头至北岸轮渡旅游码头;陆路市区可乘

216、1

19、8

8、80、13路区间、旅游专线29路等公交车;自驾由松花江公路大桥-松北大道-太阳岛道口右转-太阳岛

2.一湖三岛

地点:太阳岛风景区西区东北部

特点:三岛环绕、植被茂密

交通:水路由通江街旅游码头、九站轮渡码头至一湖三岛;陆路可乘88路(市政府支线)、122路等公交车市政府站下车;自驾由松花江公路大桥-世茂大道-天元街-江湾路-松北市民广场南面。

3.金河湾湿地植物园

地点:松北江湾路

特点:浪漫港湾、金色沙滩

交通:水路由九站轮渡码头、通江街旅游码头至金河湾湿地公园;自驾由松花江公路大桥-世茂大道-天元街-江湾路-金河湾。

4.伏尔加庄园

地点:香坊成高子镇

特点:异国体验,假日风情。

交通:陆路可乘香坊区通乡商店乘377路/340路至成高子镇,转乘郊区340路(三家子线);自驾由香坊公滨路-幸福-哈成路-成高子镇-三家子屯-伏尔加庄园。

5.白渔泡湿地公园

地点:道外区巨源镇

特点:芦苇荡舟、湿地观鸟

交通:陆路可乘339路公交车(太平桥-白渔泡湿地公园);自驾由先锋路-哈同高速-五星村出口-江南中环路-红星村-松滨监狱-白鱼泡湿地。

6.滨江湿地旅游区

地点:道外区巨源镇

特点:赏荷采菱、假日农庄

交通:水路由九站轮渡码头至民主望星岛码头;陆路市区可乘3

31、3

39、3

59、360路公交车;自驾由先锋路-哈同高速-环城高速-五星村出口-江南中环路-胜利村-民主湿地-巨源镇。

7.大顶子山景区

地点:大顶子山江段处,北临呼兰,南靠宾县

特点:松花江上的小三峡

交通:水路由通江街旅游码头、九站轮渡码头至大顶子山景区;自驾由先锋路-哈同高速-宾西出口-大顶子山景区。

8.群力城市湿地公园

地点:群力新区

特点:城市绿肺,踏青采风

交通:陆路可乘

15、20、

58、7

1、113路等公交车;自驾由群力大道-丽江路(原齿轮路)-丽江路与群力第六大道交口处。

9.阳明滩景区

地点:松北区太阳岛西区西部的松花江上

特点:湿地草甸,野餐野宿。

交通:水路由九站轮渡码头、通江街旅游码头至阳明滩景区;自驾由松花江公路大桥-世茂大道-天元街-江湾路-阳明滩。

10.狗岛

地点:松花江城区段面积最大的江心岛

特点:建设湿地高尔夫和游艇俱乐部

交通:水路由通江街码头、九站码头至狗岛;自驾由松浦大桥北驶,过桥挑头返回施工便道进入。

11.月亮湖风景区

地点:呼兰区东部呼兰河与松花江交汇处

特点:是松花江第一休闲港湾

交通:水路在通江街旅游码头、九站轮渡码头有包船线路;自驾由松花江公路大桥-松北大道-利民大道-哈肇路-呼腰路-月亮湖风景区。

12.呼兰河口湿地

地点:呼兰区南部,呼兰河河口处

特点:有国家级珍稀濒危动物30种

交通:水路在通江街旅游码头、九站轮渡码头有包船线路;自驾由松花江公路大桥-松北大道-利民大道-哈肇路-呼腰路-呼兰河口景区。

13.松花江森林公园

地点:呼兰区黄土山林场

特点:垂钓游泳、森林疗养

交通:水路在通江街旅游码头、九站轮渡码头有包船线路;自驾由先锋路-哈同高速-宾西出口-大顶子山景区-松花江森林公园。

二.哈尔滨湿地旅游盛况

首届松花江湿地旅游文化节开幕以来,大批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哈尔滨市避暑度假,领略湿地美景和城市风情,哈尔滨市夏季旅游也随之进入旺季,景区、旅行社、宾馆、火车站、机场一派繁忙景象。从6月5日至7月19日近50天时间,我市各湿地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55.1万人次,平均每天接待游客逾5万人次。6月30日开幕的2011中国·哈尔滨国际啤酒节有百余个品牌、近200种啤酒参会,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以及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2万名游客与哈市市民,一同品美酒、观湿地、共狂欢,12天共消费960吨啤酒,创下自2002年哈尔滨市首办啤酒节盛宴以来的纪录。7月17日,以“湿地、江风、美女”为主题的2011国际城市比基尼小姐大赛全球总决赛在哈尔滨隆重举行。来自世界各地50个国家的60余名佳丽先后赴哈市太阳岛风景区、金河湾湿地植物园、“哈旅游一号”游轮、伏尔加庄园、白鱼泡湿地公园等湿地景区进行角逐,不仅展示了各自的青春活力和迷人风情,也将我市湿地旅游文化资源推向世界。据民航部门统计,进入7月份以来,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日进出港旅客高达2.5万人次,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台

北等地飞往哈尔滨的航班客座率达95%,今夏专门飞赴我市避暑的南方游客同比增长近20%。

三.哈尔滨发展湿地旅游意义

1.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北方特色生态旅游区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共同构筑了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积极保护、有效利用、综合开发湿地资源,大力发展湿地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发展模式。

哈尔滨拥有全国最大的生态多样性城市湿地,据资源考查,哈尔滨现有湿地12.5万公顷,其中万亩以上的大面积平原湿地12块,湿地内芦苇和香蒲等水生植物遍布,多种珍稀保护动物在这里栖息。2010年哈市编制完成了《哈尔滨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保护性开发万顷松江湿地、打造百里生态长廊成为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规划针对滩岛各自的条件制定了相应的保护利用方式,分区域开展生态修复建设。以生态护岸、退耕还湿、滩涂植被修复为主要措施,构建近自然、原生态的滨江湿地系统。合理开发湿地旅游既是满足生态体验旅游的需求,又是保护生态的积极措施。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曾说过,“哈尔滨湿地旅游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并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要千方百计保证湿地原生态,保持水体、滩涂、岛屿、山林、草地、水生植被等自然生态本色,这样的效应和战略意义要远远大于湿地旅游本身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2.优化产业结构,拉动就业

当前,哈尔滨正在大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旅游业是其着力发展的战略产业之一。湿地游作为夏季旅游的主打产品,必将对结构调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0年哈市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0.41%,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业已成为哈市第三产业的龙头,而湿地游又将在旅游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十二五”期间,哈尔滨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哈尔滨将城市“中兴”战略与旅游业紧紧结合在一起,中华巴洛克、俄罗斯风情园等旅游项目成为“中兴”战略的重头戏;对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金融机构优先安排贷款资金;政府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信用担保机构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担保资金用于扶持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给予旅游企业多项税费优惠政策等等。哈尔滨的湿地游正在向着产业进军,促进经济发展和百姓增收,同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这也让哈尔滨的结构调整多了一个支点。

目前,哈尔滨船厂正按照订单昼夜加工游船,码头建设也在进行中。湿地游对就业的拉动也较大。据介绍,今年,哈市将以打造松江湿地游为载体,创造年新增直接创业就业岗位8000人,间接创业就业岗位32000人。待哈市所有湿地游项目建成后,约能提供8.8万创业就业岗位。这些岗位主要由新增加的宾馆、家庭旅馆、码头、旅行社、游船提供,人员主要

是各企业的管理、服务人员。2010年湿地旅游启动3个月的时间内,自发参加湿地游览和周末到江畔、河滩、水滨林地等休闲的人群超过了300万人次。哈尔滨沿江生活着几百万百姓,湿地旅游可以与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旅游名镇建设相互结合,为他们寻找新生计、发家致富提供机遇和平台。

3.提升城市旅游品质,打造夏都旅游新名片

哈尔滨素以冰雪著称,每年的冰雪节,吸引无数宾客。2007年年末,哈市首次提出“夏都”概念,依托哈尔滨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资源推出啤酒节、森林音乐节等活动。从冰到水,“冰城夏都”囊括了哈尔滨夏季旅游的全部精髓。2010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发松花江湿地旅游战略构想,随后又提出了“领略松花江湿地风光,感受哈尔滨夏都魅力”的设想。湿地旅游战略提出当年,便完成了狗岛、大套子岛等约20平方公里滩岛防洪生态清障工作,建设了金河湾湿地植物园等景区。2011年举办了首届湿地旅游文化节,将“冰城夏都”的旅游资源彻底地串连在一起。湿地旅游开发全面铺开,高标准新建和续建了一大批湿地旅游风景区,湿地节70余项系列活动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

哈尔滨市将把湿地旅游打造成继冰雪旅游之后的又一个国际旅游品牌,冰城旅游今后会有‘两道大餐’,一道是冬天‘冰雪旅游’,另一道是夏季‘松江湿地’,而湿地旅游将成为哈尔滨夏季旅游主打品牌。要满足市民以一日游为主的休闲旅游需求,将松花江打造成本地居民周末休闲及生态观光的区域性旅游产品;依托哈尔滨都市的核心地位、枢纽作用,整合全市旅游资源,重构哈尔滨旅游产品体系,将松花江打造成为全国性旅游产品和国际性旅游产品从冰到水,从冰雪节到冰城夏都,哈尔滨已经把水的四季形态,完全展现在游客面前,延长了哈尔滨的旅游季节。湿地旅游让冰城的旅游品牌逐步升级,从冰雪名片到湿地名片,让游客铭记在心。

第6篇:盘锦湿地文明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盘锦湿地文明建设现状》

调研报告

——以盘锦地区为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电气技术12-2班

2013年7月

盘锦湿地的维护与建设盘锦市是一座新兴石油化工城市,位于辽河下游,地处渤海之滨,区域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128万。1984年建市,下辖盘山、大洼两县和双台子、兴隆台两区。盘锦缘油而建,因油而兴。辽河油田的开发建设,带动了盘锦石化行业的快速发展。

盘锦湿地面积3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70%,其湿地面积之大、生态类型结构之完整,动植物资源之丰富,均居我国沿海岸带湿地的首位。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是我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保护区内有天下奇观红海滩、植被类型保持完好的最大芦苇沼泽地,丹顶鹤、黑嘴鸥等260多种鸟类在这里栖息、繁殖,被称为“黑嘴鸥之乡”。盘锦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稻米主产区和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人工孵化养殖基地,盘锦大米和中华绒螯蟹享誉国内外。尤其是芦苇湿地面积达到700平方公里,在全球范围内湿地生态系统中极具代表性。

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轻工业部芦苇造纸局芦苇研究所,成立于1954年。1980年隶属辽宁省轻工业厅领导,为辽宁省芦苇科学研究所。2001年划归盘锦市领导,为盘锦市芦苇科学研究所,是以芦苇、土壤、植物与湿地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芦苇科学研究所。2004年盘锦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

半个多世纪以来,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家芦苇产业的发展、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共获得科技进步奖36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600多篇,授权专利2项。 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设有科技管理办公室、芦苇湿地研究室、湿地盐生植物研究室、湿地生态研究室、湿地生物保护研究室、芦苇收割机械化研究室、湿地经济研究室、实验室、实验基地、综合办公室。现有职工62人,其中研究

员、副研究员18人、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27人,获国务院政府津贴的5人。先后被评为国家轻工业部先进单位,辽宁省十佳科研单位。

多年来,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与朝鲜、德国、罗马尼亚、荷兰、芬兰、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以及江苏、湖南、湖北、山东、河南、吉林、内蒙古、黑龙江、宁夏、新疆等地区的湿地管理部门与芦苇生产企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技术服务与学术交流活动,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盐城工学院、盘锦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

盘锦市湿地科学研究所的组建,进一步凝炼了学科发展内容。开展对湿地“生命、生存、生态、生机”的科学研究,为“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湿地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紧紧围绕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湿地生态环境的发展需要,通过基础研究,对湿地类型、功能、特征、价值、动态变化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包括湿地的保护技术研究,湿地恢复与重建模型,湿地持续利用技术及管理技术研究,湿地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湿地与水旱灾害关系等的研究。加强人为管理和开发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湿地环境调节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价值和湿地对全球变化的影响研究等。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为我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改善生态环境,制定区域保护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湿地研究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措施。

调查背景

1.1盘锦市简介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东、东北邻鞍山市,东南隔大辽河与营口市相望,西、西北邻锦州市,南临渤海辽东湾是辽东湾区域

的重要城市。盘锦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冷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

盘锦市境内有大、中、小河流21条,总流域面积3 570平方公里。其中,大型河流4条:辽河、大辽河、绕阳河、大凌河。中国八大水系之一的辽河便是从这里奔流入海。盘锦河海交汇,环境优美,这里有世界最大的苇海湿地,孕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在国际国内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盘锦湿地被联合国评为“国际重要湿地”,被旅游组织评为“中国最美湿地”。盘锦是一座因油而兴、以米著称的生态新城,全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就位于盘锦,而盘锦大米闻名全国,是国宴用米,奥运用米。盘锦还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河蟹产地,这里稻香蟹肥,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授予“中国河蟹第一市”称号。盘锦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候鸟的天堂,被誉为“丹顶鹤的故乡”,“黑嘴鸥之都”,“湿地之都”,“石油之城”,“北国江南”。

盘锦交通发达,沟海铁路,盘营高铁,秦沈客专,盘海营高速,京沈高速,阜盘高速都在这里经过。盘锦经济发达,GDP位列辽宁省第五位,人均收入等多项经济数据位列辽宁省第一名。盘锦是辽东湾以及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城市,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节点城市。在2010年中国大陆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中,盘锦市位列全国第61位,辽宁省第四位。2013年3月,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盘锦市位列全国第41位,辽宁省第三位。盘锦,一座景观独特,宜居、宜游、宜商,充盈活力和希望的年轻城市!

1.2红海滩湿地简介

红海滩风景区坐落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王家镇和赵圈河乡境内,总面积20余万亩。这里以举世罕见、闻名遐迩的红海滩为特色,以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规模最大的湿地资源为依托,以世界最大的芦苇荡为背景,再加上碧波浩渺的苇海,数以万计的水鸟和一望无际的浅海滩涂,成为一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纯绿色生态旅游系统。

第7篇:关于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关于西溪湿地建设的调查报告

一期工程涉及的650户农民的房屋被拆除。政府对宅基地未做任何补偿,因拆迁补偿问题,村民与当地政府也是纠纷不断。一些农民上访,曾被当地警方以各种罪名拘留。据不完全统计,被拘留的农民超过14人,拘留时间最长者达一个月。

文件要求蒋村乡所有机关干部“如实填报”在征地拆迁范围内的亲戚,并要求在三天内做好该亲戚的工作,确保房屋拆迁的“及时丈量、评估、签约”,如未能完成,“将停止单位工作”,并给予“相关行政处分直至辞退处理”。

这份文件被当地农民称为有“株连九族”之功

农民称:“对坚持不搬的人家,从2005年上半年起,政府断了电,村民没办法抽水种地,稻田都荒了。现在全村房屋大多已经拆掉了。”这些农民世代耕种和居住的土地,目前市场价至少每亩500万元以上,但政府的征地成本只有不到10万元,不及土地市场价的2%

因动迁不力而被辞退的西湖区蒋村乡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干部周玉法说:“我们家的房子原来是550平方米,政府说有200多平方米是违章建筑,只按300平方米给了补偿。安置房也只补了225平方米,没有做到„拆一补一‟。”

是否符合法规

农民反映,“撤村建居”和集中居住并没有征求过农民的意见,也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讨论

05年3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国土资源部等专门针对《〈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发出解释意见,重申“不得以征地为目的搞撤村建居”;并明确指出:只有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逐渐被依法征收,并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后,才能对农民集体剩余的少量土地转为国有

杭州市政府理由是,“农民高层公寓用地已经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但是,有土地法律学者认为,由于西溪农民并不符合撤村建居的条件,上述文件自然不应成为当地政府征用农地和强制拆迁农民房屋的依据;同时,征地和拆迁发生在2004年上半年,而上述审批却是一年后的事情,岂能将此审批“追溯”为征地和拆迁的依据

湿地公园真相

目前负责湿地公园经营的是上海一家民营公司,叫“中静实业”。农民抱怨说:“早先我们在家门口自己搞旅游,政府看我们搞得好了,就来和我们争利了。”一些当地人士也质疑:目前商业化的湿地公园运作模式,究竟有利于保护湿地,还是恰恰相反?

浙江大学周复多教授说,目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一期工程范围内,已经兴建了3.6万平方米的建筑,包括王家蚪品味酒店、泊庵垂钓会所、小上海会议酒店、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烟水鱼庄、国际水疗中心以及六星级水上度假酒店区等旅游设施

《财经·经济全局》杂志记者 常红晓 杨海鹏 实习记者 于达维杭州报道(财经供网易深度冲击波专稿)

一位旅游规划专家称,其中这个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原本是想做成一个“水上娱乐中心”,后来遭到专家的激烈反对而更改了方案。“可是,几个月后到现场,我们吓一跳,还是建成了一个超豪华的国际会议中心,与周围格调甚不协调。”

冬日明媚的阳光普照大地,温暖宜人。在浙江省杭州市西郊的一个居住小区,47岁的农妇蒋明芝晒着太阳和邻居闲聊。

“往年这个时候,也是农闲,但我们可以照料鱼塘,收柿子。”蒋明芝对《财经》记者说。

蒋明芝的家,原来在距此不远的西湖区蒋村乡周家村二组,如今已成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一部分。两年前,随着杭州市政府征地建设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下称西溪湿地公园),她和乡亲们离开了祖居之地。因拒绝拆迁,蒋明芝还曾被治安拘留12天。

与蒋明芝有类似遭遇的还有蒋村乡的其他农户。自2004年初,杭州市政府决定建设西溪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始,世代居住于此的农户们的生活就被打乱了。忽然间,他们于2004年1月15日被一次性转为城市户口;紧接着,杭州市政府以其身份已转为市民为由,征用蒋村乡周家村、深潭口村等四个村共5605亩农田、鱼塘,用于建设西溪湿地公园一期工程。

在此同时,一期工程涉及的650户农民的房屋被拆除。政府对宅基地未做任何补偿,因拆迁补偿问题,村民与当地政府也是纠纷不断。一些农民上访,曾被当地警方以各种罪名拘留。据不完全统计,被拘留的农民超过14人,拘留时间最长者达一个月。

事缘“西溪湿地保护”

蒋村乡的变迁,缘于杭州市政府主导的西溪湿地公园兴建。

西溪位于杭州市西部,是一块面积10平方公里左右的湿地,东距西湖仅5公里之遥。这里和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有“副西湖”之称。稠密的水网、河道、水塘、沼泽、滩涂、岛屿,构成了独特的水域生态景观。因其生态调节作用,又被称为“杭州之肾”。

据生态学专家介绍,所谓“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地带,包括河流、湖泊、滩涂、水库、稻田以及低潮时水过6米的海域地带。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调节器,湿地可净化水源、保护自然生态、供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等。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湿地的保护。

2003年9月,杭州市开始实施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其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建设国家湿地公园。2004年1月,杭州市政府批复同意《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总体规划》。

根据该总体规划,西溪湿地保护分三个层次:一是湿地保护区,共计11.4平方公里,用于建设“西溪湿地公园”;二是外围保护地带,占地15.7平方公里;三是周边景区控制区,用地范围约为50平方公里。

西溪湿地公园则分五大区域:湿地生态养育区、民俗文化展示区、秋雪庵湿地文化区、曲水庵湿地景观区、湿地自然景观区等。整个公园规划占地10.08平方公里(合计约1.6万亩),共分三期工程,总投资4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占地3.46平方公里,征地范围涉及西湖区蒋村乡周家村、王家桥村、深潭口村、三深村等四个行政村。

显然,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该计划也得到国家林业局的首肯,被列为国家林业局示范项目。

不过,从一开始,在西溪湿地上生活和居住的农民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由于征地后农民陷入失地又失业的境地,杭州市政府征地、拆迁的各项补偿标准又大大低于同类土地和房屋的市场价,他们质疑:原来的农民世代在此务农并未破坏湿地,近年来依托当地特色自行开发的以“农家乐”式餐饮为主体的小型旅游活动也没有破坏湿地。保护湿地生态是否一定要把原住农民全部迁走?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搞湿地公园是否恰当?

杭州市政府则认为,迁移更有利于保护,而建设公园是保护湿地诸模式中的一种较具效益的选择。在征地问题上,政府认为,西溪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征用了5600多亩农地,但并没有改变其农用地性质,因此并不违规;其次,征用这些土地,除了征地补偿费应付给村组集体,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等都依现有政策支付给失地农民,还承诺给农民办理“社保”等,应该说考虑到了农民的利益;第三,虽然未能对农民房屋实行“拆一补一”,但政府低价提供的农民公寓可以保障农民居住,农民还可因此有房租收入。

两年来,因一期工程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并未平息。至2006年底,西溪湿地公园二期工程又正式实施,由此引发的冲突还在持续。

16次“分拆征地”

西溪湿地公园项目的征地,以其面积大、力度强、速度快而瞩目。

2004年1月8日,杭州市政府决定成立由杭州市副市长项勤为总指挥、西湖区副区长黄春雷为副总指挥的“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建设指挥部”,成员由杭州市计委、建委、旅游委、财政局、规划局、西湖管委会、国土局、林水局、环保局等单位负责人担任。

有如此众多政府部门协力,相关征地拆迁审批异常迅速。2004年2月11日,杭州市政府发出《关于先行收购蒋村乡周家村等撤村建居村土地的批复》。这份标为“杭政函(2004)21号”的文件宣布:“同意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对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前期涉及的蒋村乡周家村、王家桥、深潭口、三深等四个已完成撤村建居村约373.6531公顷(合计5604.8亩)土地先行收购。”

两个多月后,2004年5月8日,杭州市国土资源局、西湖区国土资源局联合发出16个征地拆迁公告,宣布由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把西溪湿地公园一期工程所需农村土地约4364亩农地征为国有,并无偿划拨给西湖区政府,交由西溪湿地工程指挥部开发建设。

记者注意到,这16份“征地拆迁通告”都签发于2004年5月8日前后,且文号相连,对应着西溪湿地保护第1至16地块。上述通告显示,这16个地块的征地批准机关为杭州市国土资源局。

当地农民告诉《财经》记者,这16个地块本是一幅完整的土地。

依照现行土地法规,中国只有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具有征地审批权。而省级只有“一般耕地”525亩的审批权。超过525亩,就必须报国务院审批。西溪湿地拟征地面积为这一标准的八倍强。依据于此,当地农民认为,鉴于这16个地块其实是一整块土地,杭州市其实无权征用如此规模的农村土地。

这4300多亩农地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基本农田。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征用基本农田,一分一厘都要报国务院审批。因此,征用这些土地更应报国务院审批。

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在上述16份征地文件中,每一地块的面积都控制在525亩以内。记者辗转得到九份由杭州市政府发布的征地通告,其中面积最小的为第12地块,共计167亩;最大的为第

6、

9、10地块,皆为450亩。

因此,当地农民认为,从征地权限看,杭州市政府以建设湿地公园的名义,一举征用上述四个村4364亩相连的农村集体土地,超越其法定职权。

在《财经》记者采访中,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有关人士对上述16份征地的正式批准文件讳莫如深,既不愿提供文本,也不肯接受采访。

针对农民对征地程序的质疑,杭州市和西湖区两级国土资源局一致答复说,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在不改变农用地前提下征用土地是符合相关规定的”。但是,记者在西溪湿地保护现场看到,这些被征用的耕地,早在2004年后就被切断了水源,早已不再用于耕种。同时,西溪湿地公园内正在修建两条横穿园区的公路和用于旅游休闲的会所,很难说“不改变农用地”。

不过,杭州市政府的征地行为,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据《西溪湿地公园简报》,2005年9月15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副主任黄春雷,陪同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叶胜荣、杭州市林水局副局长陈勤娟前往北京,向国家林业局汇报西溪湿地公园工作。

据该简报,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领导与浙江省林业厅、杭州市林水局“达成共识”:尽快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列为国家林业局示范项目,以利于二期综合保护工程用地指标的争取”。

“撤村建居”与“农转非”

杭州市政府在回应当地农民和外界的种种质疑时,一再引证西溪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征地数千亩的另一个理由:上述四个村已经完成“撤村建居”。依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因此,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征地符合法律规定。

但是,有权威农村问题专家在接受《财经》采访时指出,上述手法并不鲜见。2004年上半年,深圳市未经审批把所属两个区27万农民一次性转为市民,并把956平方公里的农村土地一次性转为国有。这一做法曾遭到诸多学者的强烈反对,并遭到国土资源部调查,最后明确“深圳做法下不为例”。

2005年3月4日,国务院法制办、国土资源部等专门针对《〈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五项发出解释意见,重申“不得以征地为目的搞撤村建居”;并明确指出:只有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逐渐被依法征收,并全部转为城市居民后,才能对农民集体剩余的少量土地转为国有(参见《财经》2006年第22期“深圳农地国有化„特例‟”)。

2005年6月12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据此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撤村建居土地管理工作的意见》,亦明确规定:“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土地被征收后剩余的人均耕地在0.2亩以下的行政村,经依法批准撤村建居,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其剩余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

也就是说,只有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人均耕地在0.2亩以下的行政村,才能实行撤村建居并征收剩余的集体土地。

以此为据,西溪湿地范围内几乎所有的行政村的农民,人均耕地多在1亩以上,显然不适合通过集体“农转非”和“撤村建居”的“创新”征用其土地。“西溪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征地发生在上述解释颁布前,尚可不受约束,那么正在进行的二期工程就不应该继续援用这种手法。”一位专家评述说。

采访中,农民也反映,“撤村建居”和集中居住并没有征求过农民的意见,也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讨论。

《财经》记者曾多次联系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要求就征地具体审批过程进行采访。该负责人表示,需要和各个科室的人会商后再定。截至发稿时,《财经》尚未得到正式答复。

强制拆迁

杭州市政府给出的征地拆迁的又一个理由是,“农民高层公寓用地已经通过国土资源部审批”。据杭州市官方提供的资料,2005年8月18日,国土资源部《关于杭州市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及拆迁复建农居公寓工程建设用地的批复》(国土资函(2005)699号),批准杭州市拆迁安置用地67.0193公顷(合计1005亩)。

但是,有土地法律学者认为,由于西溪农民并不符合撤村建居的条件,上述文件自然不应成为当地政府征用农地和强制拆迁农民房屋的依据;同时,征地和拆迁发生在2004年上半年,而上述审批却是一年后的事情,岂能将此审批“追溯”为征地和拆迁的依据。

为了加快征地拆迁进度,当地政府多方设法。在采访中,记者看到西湖区蒋村乡党委、政府2004年4月28日联署的一份文件,名为“关于群策群力加快征迁工作的意见”。该文件要求蒋村乡所有机关干部“如实填报”在征地拆迁范围内的亲戚,并要求在三天内做好该亲戚的工作,确保房屋拆迁的“及时丈量、评估、签约”,如未能完成,“将停止单位工作”,并给予“相关行政处分直至辞退处理”。

这份文件被当地农民称为有“株连九族”之功,亦确有人“以身试法”——西湖区蒋村乡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原聘用干部周玉法,家住周家村,由于没有按时签订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被乡政府辞退。

正是在这样的政策攻势下,仅仅半年时间,蒋村乡一期工程涉及的650户拆迁对象,便有630户签订了拆迁协议。

西湖区蒋村乡三深村农民沈炳炎告诉《财经》记者:“对坚持不搬的人家,从2005年上半年起,政府断了电,村民没办法抽水种地,稻田都荒了。现在全村房屋大多已经拆掉了。”

据当地房地产界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农民世代耕种和居住的土地,目前市场价至少每亩500万元以上,但政府的征地成本只有不到10万元,不及土地市场价的2%。

据记者了解,上述蒋村乡四个村的农地征用,按照各村人均土地面积,征地补偿的费用有所不同。最低的为每人4.8万元,最高的为每人7万元。这些补偿费用中,其中有3万元属于劳动力安置补助费,还有很少的青苗补偿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又据当地农民反映,政府对农民房屋的拆迁补偿标准为每平方米600元左右。当地市场房价每平方米则在5000元以上。“我们的地和房子怎么这么便宜呢?”沈炳炎对《财经》记者说。

因动迁不力而被辞退的西湖区蒋村乡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干部周玉法,最终也还是搬家了。他的原住房建于2003年,是一座漂亮的五层小楼。他告诉《财经》记者:“我们家的房子原来是550平方米,政府说有200多平方米是违章建筑,只按300平方米给了补偿。安置房也只补了225平方米,没有做到„拆一补一‟。”

谁来经营公园

西溪湿地公园的征地之举难以使农民信服,还在于这个“公益项目”已经发现了明显的逐利色彩。记者在采访中曾多次听闻当地农民抱怨说:“早先我们在家门口自己搞旅游,政府看我们搞得好了,就来和我们争利了。”一些当地人士也质疑:目前商业化的湿地公园运作模式,究竟有利于保护湿地,还是恰恰相反?

2005年4月,在西溪项目工程开工时担任西湖区委书记、“湿地公园”管委会主任的高乙梁曾撰文《打造西溪模式》称,对于如何保护西溪湿地,曾有三种不同的规划意见:一是“风景旅游区模式”;二是“湿地保护区模式”;三是“湿地公园模式”。最后,“湿地公园模式”以及“积极保护”的思路,被决策者采纳,即“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利用,通过适度利用实现更好的保护”。

据介绍,三种模式中,“风景旅游区模式”是盈利目的,商业开发强度大;“保护区模式”更多强调保护;而“湿地公园模式”在两者之间。

不过,浙江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周复多对此评论说:“他们说是一套,做是另一套。到具体操作中,还是风景旅游区那一套。”记者采访的当地市民也对西溪湿地是否属于纯粹的“公益项目”大为质疑。

西溪湿地公园的建设持续了20多个月,正式开园在2005年5月。杭州人至今记得,在建设西溪公园之前,西溪湿地的蒋村也是城里人周末“农家乐”郊游活动的场所之一。通常是三五个朋友相约,驾车到湿地后,乘农民的小船进入农民家吃顿农家菜,花费相当有限。而2006年5月开园后,公园的门票定价40元,手摇船为每小时100元,农家菜变成湿地的商家饭馆,游客的花费大大超过以往。

蒋村农民都知道,目前负责湿地公园经营的是上海一家民营公司,叫“中静实业”。一些蒋村人现在成了这家公司治下的公园船工。西溪湿地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刘想告诉《财经》记者,引入中静实业是西湖区委和区长办公会议决定的。

中静实业全名为上海中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引入性质是“委托经营”。《财经》记者曾就合作具体条款向双方问询,但或语焉不详,或托词回避。

记者查阅了中静实业的工商资料,得知公司成立11年间曾从事多类经营,包括了投资、进出口贸易、典当、生物工程、能源等,但并无涉足旅游业、特别是生态旅游业的记录。

中静实业在资本市场上,因在周正毅事件爆发时接手“农凯系”所持北汽股份为人所知,后来又因意欲收购鹏润基金股份被证监会否决而再度引人注目。

中静实业持股65%的大股东鲁家善在金融界也小有名气。今年73岁的鲁家善曾是交通银行副行长,1998年因为经济案件落马,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缓刑三年。中静实业的工商资料显示,鲁氏控制的这家公司总资产5亿元,但资产负债率近80%。

《财经》记者同时获悉,该公司目前尚拖欠交通银行贷款1.3亿元,在上海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后,至今未履行还贷责任。法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中静实业的四件执行案件现已中止——因为这间公司无偿债能力。”

没有人能够解释,在民营企业阵容雄厚的浙江省,杭州西湖区何以选择了中静实业来经营“国家公园”。不过,西溪湿地管委会的刘想也承认,“二期和三期的委托经营权归属未必属于中静了”。

环境保护质疑

不仅公园的委托经营显出蹊跷,公园内外的建设项目,也在当地规划和环境专家中引起很大争议。

浙江大学的周复多教授告诉《财经》记者,目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区一期工程范围内,已经兴建了3.6万平方米的建筑,包括王家蚪品味酒店、泊庵垂钓会所、小上海会议酒店、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烟水鱼庄、国际水疗中心以及六星级水上度假酒店区等旅游设施。

一位旅游规划专家告诉《财经》记者,其中这个百家溇国际会议中心,原本是想做成一个“水上娱乐中心”,后来遭到专家的激烈反对而更改了方案。“可是,几个月后到现场,我们吓一跳,还是建成了一个超豪华的国际会议中心,与周围格调甚不协调。”

据《财经》记者现场了解,上述经营性建筑多已在2005年开业。一些遗留下来的经过修缮和内部装修的民房,据说将来也会为游客提供住宿。

又据《杭州日报》报道,在西溪湿地保护区的东南角,一个面积约为26.26万平方米的“紫金港旅游集散中心”已与二期工程同时启动。这个旅游集散中心分为旅游集散换乘中心、展示中心和商业中心、会议酒店、高档会所、公寓式酒店及公寓式写字楼。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委会负责人对该报称,该中心将提供集换乘、休闲、文化、展览、购物、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

一位早在十余年前就呼吁保护西溪湿地,并参与西溪规划的浙江工业大学规划专家说:“我原以为西溪公园会和美国的国家公园一样,是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可是,当施工队进入后,他才发现与他原先想象的大不一样:四十几个施工队同时进入现场,用的都是大型设备。为方便电动船进入,浅沼和小溪成了宽阔的水道;原本曲折起伏、泥土有弹性的小径,被平整的碎石路和石板路取代。核心区一半的地形地貌都被改变了。

“以前,农民用树桩子打入泥土作为驳岸,现在兴建了许多新建筑,这些地方多用平整的机制石料来建驳岸。水和土之间由此被隔绝了,很多水生动物、微生物的生存可能会成为问题。”这位专家指出。

一位曾参与公园建设的专家告诉记者,为了保证游船四季进出便捷,在枯水季节也能航行无阻,公园管理方用水闸将四面的进出水口封死,人为将西溪水位提高一米。这使得西溪的芦苇因浸泡时间太久,曾出现大片死亡。他还认为,这样一来水体缺乏流动性,愈趋浑浊了。

西溪文化是古典的渔樵文化、水乡田园文化和隐逸文化。浙江大学教授周复多说,最早一批倡言保护西溪的专家学者和文化界人士认为,“原住民是西溪文化的载体和灵魂”,因此更倾向于在不大量搬迁原住民的前提下,对农民进行环保教育,调整产业结构。政府所能做的,就是为西溪保护创造外部条件,比如流域治理,对周围商业开发的控制等。

“本来这是花上现在十分之一的资金,就可以办得更好的事。”周复多说。

《财经》记者实地踏访了解到,一期园区内的部分建筑物,在杭州市规划局2006年11月公布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中未见显示。

而在湿地公园内的二期工程中,尤其是“特级保护区”之外的“二三级保护区”,配套用房更为密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修编)》中,有董家桃湾休闲度假酒店,还有五个类似“私人俱乐部”式的会所,以及一些其他用途不明的建筑。

杭州消息人士称,其中那些会所是以“以租代售”形式出让的,是通过签订30年租约完成的。但记者在采访“西溪湿地管委会办公室”时,“私人会所”的有关传言被矢口否认。

根据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西溪湿地的保护范围有三个层次,即保护区范围、外围保护地带、周边景区控制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

记者得知,核心保护区即湿地公园规划范围不过10平方公里,在此范围外的近40平方公里范围内还有大量工厂、农地、建筑物,其中相当一部分不符合环保标准或景观协调要求的,正在或即将被强令拆除迁移。所属土地使用权将重新回到杭州市和西湖区两级政府手中。杭州市房地产界一位人士一言道出其要害所在:“这些土地的用途除了小部分用于移民安置,相当数量土地的出路还是房地产市场。”

当地农民也告诉记者,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周边的众多房地产项目骤然涨价,且引发诸多地产商对周边地块的争夺。目前,西溪一带已被浙江地产界视为杭州又一“豪宅板块”。

例如,在园区西南,有一块300亩左右地块建成了“西溪名园”,2004年开盘时售价8000元/平方米,现已经涨到12000元/平方米。西溪西侧“大华西溪风情”的售价,也达每平方米13500元。

根据杭州市规划局2006年4月发布的《蒋村规划控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蒋村在湿地保护区北部的部分地块被划成六个区块,其中四个是居住区块,一个是公建中心区块,另一个是科研办公区块。

从这个规划上看,在这片紧邻湿地公园、迁走全部村民后腾出的地块上,即将兴建的是与湿地保护并无关联的大型住宅区。

在西湖区2006年6月赴沪招商的资料中,记者发现“西溪湿地建设指挥部”推出一块编号为“西溪湿地蒋村A10,A11地块”,占地224.8亩,规划用途是住宅。

杭州政府房产部门一位人士对《财经》记者称,围绕湿地公园建设,政府在外围保护带和周边景区最终获得多少土地,现在还未有一个准确的数字。其可见的收益,包括回收土地出让、土地的增值,应该超过政府投入的建设成本。

目前,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征地拆迁的规模和强度比一期工程更大。杭州市政府的杭土资拆许字(2006)第072号《房屋拆迁许可证》显示,在2007年5月9日前,蒋村乡政府被要求完成二期工程所属范围内的龙章、合建、包建三个村庄的拆迁,涉及土地面积达4.89平方公里,总户数1845户。

知情者对《财经》记者称:因为一期拆迁的冲突,二期的补偿价格略有提高。然而,在这片待开发的土地上,围绕着西溪湿地的争论还在继续。

第8篇:白龟湖湿地公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

白龟湖湿地公园园林植物调查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白龟湖湿地公园园林植物经一周时间实地调查,调查报告如下:

一、草坪与地被植物:

(1) 白车轴草又名白三叶、白花三叶草、白三草、车轴草、荷兰翘摇等,多年生草本;短期多年生草本,为栽培植物,主根短,侧根和须根发达,茎匍匐蔓生,上部稍上升,节上生根,全株无毛。掌状三出复叶;托叶卵状披针形,膜质,基部抱茎成鞘状,离生部分锐尖。其适应性广,抗热抗寒性强,可在酸性土壤中旺盛生长,也可在砂质土中生长。

(2) 羊茅草是一种生长在温带地区的多年生禾草,大约有100个种类。羊茅草多用在草坪和高尔夫球场,也用作牧草和干草。其中大部分是丛生生长。一个特例是紫羊茅,它是一种能形成繁密草垫的细叶草。丘氏紫羊茅是紫羊茅的变种,更具持久性。

(3) 结缕草 禾本科结缕草属多年生草本。具横走根茎,须根细弱。秆直立,高15-20厘米,基部常有宿存枯萎的叶鞘。叶鞘无毛;叶舌纤毛状;叶片扁平或稍内卷,表面疏生柔毛,背面近无毛。总状花序呈穗状。

(4) 天鹅绒草 又叫台湾草、细叶结缕草、高丽芝草,用于草坪。天鹅绒草具有松软美观的优点。这种草的根须在地下甸甸,暴露在地面的是密集的新枝和纤细的草叶。

(5) 酢浆草,别名酸味草、鸠酸、酸醋酱 酢浆草科、酢浆草属草本,全株被柔毛。根茎稍肥厚。茎细弱,多分枝,直立或匍匐,匍匐茎节上生根。叶基生或茎上互生;托叶小,长圆形或卵形,边缘被密长柔毛,基部与叶柄合生,或同一植株下部托叶明显而上部托叶不明显;全草入药,能解热利尿,消肿散淤;茎叶含草酸,可用以磨镜或擦铜器,使其具光泽。

(6) 吉祥草 多年生常绿草木,叶披针形,先端渐尖,丛生,宽线形,中脉下凹,尾端渐尖,长15~40cm。花期9~10月,穗状花序、花淡紫色,直立,顶生穗状花序,长约6cm。浆果红色、球形。性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较耐寒耐荫,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适应性强。

(7) 高羊茅 羊茅,属禾本目,禾本科多年生地被植物。按功能用途分类:分草坪型(观赏)、牧草型(作为牧草饲养牲畜)。性喜寒冷潮湿、温暖的气候,在肥沃、潮湿、富含有机质、pH值为4.6~8.5的细壤土中生长良好。大量应用于运动场草坪和防护草坪。

(8) 假俭草 叶片线形,长2至5厘米,宽1.5至3毫米。以5至9月份生长最为茂盛,匍匐茎发达,再生力强,蔓延迅速。根系深较耐旱,茎叶冬日常常宿存地面而不脱落,茎叶平铺地面平整美观,柔软而有弹性,耐践踏。喜光,耐阴,耐干旱,较耐践踏。厦门地区3月中旬返青,12月底枯黄,绿色期长,喜阳光和疏松的土壤,若能保持土壤湿润,冬季无霜冻,可保持长年绿色。狭叶和匍匐茎平铺地面,能形成紧密而平整的草坪,几乎没有其他杂草侵入。耐修剪,抗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吸尘,滞尘性能好。 (9) 草地早熟禾 草地早熟禾是禾本科早熟禾属多年生草坪植物,属于冷地型草种,为园林重要草坪植物,又名草原莓系,光茎兰草。

(10)黑麦草,属于禾本科黑麦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欧、北非及西南亚等地区。此草长期以来是欧洲、新西兰、澳大利亚、北美的优良牧草种。同时又应用于园林中作混合草坪栽培。此草抗寒、抗霜而不耐热,喜温暖湿润气候,肥沃,排水良好之粘壤土中生长良好。 (11)五叶地锦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无毛。卷须总状5-9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卷须顶端嫩时尖细卷曲,后遇附着物扩大成吸盘。五叶爬山虎是垂直绿化、立体绿化以及地被应用的植物,五叶爬山虎的繁殖,通常都是在生长季节采用扦插、压条和播种方式繁殖。

(12)麦冬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麦冬类植物,四季常绿,生态适应性广,阴处阳地均能生长良好,繁殖又容易,是理想的观叶地面覆盖植物。 (13)葱兰 叶常绿球根花卉,顾名思义它的叶子像葱,葱一样的清秀碧绿,葱一样的亭亭玉立。翠绿而花洁白,植株低矮整齐,花朵繁多,花期长,盆栽装点几案亦很雅致。常用作花坛的镶边材料,也宜绿地丛植,最宜作林下半阴处的地被植物,或于庭院小径旁栽植。 (14)三色堇,是欧洲常见的野花,也常栽培于公园中。三色菫以露天栽种为宜,无论花坛、庭园、盆栽皆适合。

(15)常春藤 常绿木质藤本植物,原产欧洲、亚洲和北非。它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喜欢比较冷凉的气候,耐寒力较强,可入药,做地被用时匍匐生长。 (16)铺地柏 在园林中可配植于岩石园或草坪角隅,又为缓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各地亦经常盆栽观赏。日本庭院中在水面上的传统配植技法“流枝”,即用本种造成。在春季抽生新傲枝叶时,观赏效果最佳。生长季节不宜长时间放在室内,可移放在阳台 或庭院中。

(17)婆婆纳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生于2200m以下的荒地、林缘、路旁。陕西渭河流域9~10月出生,早春发生数量极少。花期3~5月,种子繁殖。种子于4月渐次成熟,约经3~4月的休眠后萌发。 生命力较旺盛,易存活,无特殊种植要求。可用于冬季草坪地被,不耐践踏。

(18)一串红 一串红又称爆仗红、象牙红、西洋红、墙下红、象牙海棠、炮仔花、洋赪桐,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一串红花序修长,色红鲜艳,花期又长,适应性强。

(19)紫茉莉 紫茉莉是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一年生栽培,高可达1m。块根植物,根肥粗,倒圆锥形,黑色或黑褐色。主茎直立,圆柱形,多分枝,无

2 毛或疏生细柔毛,节稍膨大。种子内的胚乳白色,细腻,是天然的理想化妆品。种子千粒重109g左右。根纺锤形,肉质,表面棕黑色。

(20)石竹 又称石菊、绣竹、常夏、日暮草、瞿麦草等。多年生草本植物。 (21)龟甲冬青,别名:豆瓣冬青、龟背冬青,双子叶植物纲;卫矛目;冬青科;是常绿小灌木,钝齿冬青栽培变种,多分枝,小枝有灰色细毛,叶小而密,叶面凸起,厚革质,椭圆形至长倒卵形。花白色,果球形,黑色。 (22)地锦、爬墙虎 属鼠李目葡萄科。是落叶藤本植物,叶子互生,叶柄细长,花浅绿色,结浆果、球茎。颈上有卷须,能附着在岩石或墙壁上。其根、茎可入药,有破瘀血、活筋止血、消肿毒之功效,果可酿酒。

(23)韭兰 韭莲、是石蒜科葱莲属多年生草本。鳞茎卵球形,直径2-3厘米。基生叶常数枚簇生,线形,扁平,株高约15-30厘米,成株丛生状。叶片线形,极似韭菜。

(24)芦苇 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世界各地均有生长,芦叶、芦花、芦茎、芦根、芦笋均可入药。芦茎、芦根还可以用于造纸行业,以及生物制剂。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

(25)鸢尾 又名:蓝蝴蝶、紫蝴蝶、扁竹花等,属天门冬目,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直径约1cm,斜伸;叶长15~50cm,宽1.5~3.5cm,花蓝紫色,直径约10cm;蒴果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5~6cm,直径2~2.5cm。原产于中国中部以及日本,主要分布在中国中南部。可供观赏,花香气淡雅,可以调制香水,其根状茎可作中药,全年可采,具有消炎作用。 (26)杜鹃花 映山红、山石榴、山鹃 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杜鹃花属种类多,差异很大,有常绿大乔木、小乔木,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习性差异也很大,但多数种产于高海拔地区,喜凉爽、湿润气候、忌酷热干燥。杜鹃花对光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暴晒,夏、秋季应有林木或荫棚遮挡烈日。一般于春秋二季抽梢,以春梢为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

(27)玉簪 又名白萼、白鹤仙。为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顶生总状花序,着花9~15朵.花白色,筒状漏斗形,有芳香,花期7~9月。因其花苞质地娇莹如玉,状似头簪而得名。碧叶莹润,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国著名的传统香花。

(28)常夏石竹 常夏石竹为宿根草本,高30cm,茎蔓状簇生,上部分枝,越年呈木质状,光滑而被白粉,叶 厚,灰绿色,长线形,花2—3朵,顶生枝端,花色有紫、粉红、白色,具芳香。花期5—10 月。 喜温暖和充足的阳光,不耐寒。要求土壤深厚、肥沃,盆栽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生长季节经常施肥。病虫害少,在中性、偏碱性土壤中均能生长良好。

[

3 (29)野蔷薇为攀援灌木;小枝圆柱形,通常无毛,有短、粗稍弯曲皮束。野蔷薇性强健、喜光、耐半阴、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粘重土中也可正常生长。耐瘠薄,忌低洼积水。 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最好。

(30)凌霄 别名紫葳、五爪龙、红花倒水莲、倒挂金钟、上树龙、上树蜈蚣、白狗肠、吊墙花、堕胎花、芰华、藤罗花。落叶攀援藤本,茎木质,表皮脱落,枯褐色,以气生根攀附于它物之上。凌霄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但不适宜在暴晒或无阳光下。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

(31)蜀葵 别称一丈红、大蜀季、戎葵。二年生直立草本,高达2米,茎枝密被刺毛。[1]

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重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花期6月至8月,蒴果,种子扁圆,肾脏形。喜阳光充足,耐半阴,但忌涝。嫩叶及花可食,皮为优质纤维,全株入药,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之功效。根可作润滑药,用于粘膜炎症,起保护、缓和刺激的作用。 (32)木槿 落叶灌木,高3-4米,小枝密被黄色星状绒毛。叶菱形至三角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具深浅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具不整齐齿缺,下面沿叶脉微被毛或近无毛。木槿是一种在庭园很常见的灌木花种,中国中部各省原产,各地均有栽培。在园林中可做花篱式绿篱,孤植和丛植均可。木槿种子入药,称“朝天子”。 (33)两耳草植株具长匍匐茎。秆扁压,近实心,细弱,高20~50cm。叶鞘松弛,背部具脊,无毛或边缘具纤毛;叶舌短小,具长纤毛;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扁平质薄,长5~20cm,宽5~10mm,无毛或具疣毛,边缘具纤毛。总状花序两枚,对生并呈叉状开张,细弱,长6~12cm;穗轴宽约0.8mm,边缘粗糙。

(34)钝叶草植株低矮,具匍匐茎,蔓延生长,平铺地面,平整美观。叶片长7~15厘米,宽0.6~1.5厘米,质地坚硬,叶片颜色略白,并黄、绿相间,十分美观,甚受人喜爱。(13) 狼尾草,多年生。须根较粗壮。秆直立,丛生,高30-120厘米,在花序下密生柔毛。叶鞘光滑,两侧压扁,主脉呈脊,在基部者跨生状,秆上部者长于节间,圆锥花序直立,花果期夏秋季。

(35)白花三叶草,叶子呈三小叶、平滑、呈椭圆形至蛋状、及有长柄。 掌状三出复叶,叶柄细长,自根茎或匍匐茎茎节部位长出。小叶倒卵形,中部有倒“V”型淡色斑,三枚小叶的倒“V”型淡色斑连接,几乎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36)菟葵,草本植物,有块状根茎;叶大部合生,掌状深裂,茎叶1枚生于花下而成一总苞;花单生,黄色或白色;萼片5-8;花瓣为鳞片状的空腺;雄蕊多数;雌蕊数至多个,具柄,有胚珠多颗,成熟时变为一束蓇葖。分布于东半球温带地区。可作药用。

4 (37)蛇鞭菊,因多数小头状花序聚集成密长穗状花序,小花由上而下次第开放,好似响尾蛇那沙沙作响的尾巴,呈鞭形而得名。是一种宿根植物,蛇鞭菊花期长,自然花期盛夏。花茎挺立,花色清丽,不仅有自然花材之美,而且具美好的花寓意。

(38)积雪草喜生于湿润的河岸、沼泽、草地中、阴湿荒地、村旁、路边、水沟边。茎伏地,节上生根。叶互生,叶柄长;叶片圆形或肾形,直径2~4厘米。夏季开花;伞形花序头状,2~3个生于叶腋,每花序上有3~6朵无柄小花;花红紫色。果小,扁圆形。因其叶子酷似马蹄状或半个铜钱。 (39)车前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直根长,具多数侧根,多少肉质。根茎短。叶基生呈莲座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纸质,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柄基部扩大成鞘状。花序梗有纵条纹,疏生白色短柔毛;穗状花序细圆柱状。花萼无毛,花冠白色,无毛。(24)鼠麴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约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节间长8-20毫米,上部节间罕有达5厘米。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

(40)班叶兰,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上面绿色,具白色不规则的点状斑纹,背面淡绿色,具柄。花茎直立,总状花序具几朵至20余朵疏生近偏向一侧的花;长8-20厘米;花较小,白色或带粉红色,半张开;萼片背面被柔毛,具1脉;花瓣菱状倒披针形,无毛,长7-10毫米,宽2.5-3毫米,先端钝或稍尖,具1脉;唇瓣卵形。 (41)旱金莲,花单生或2朵-3朵成聚伞花序,萼片8枚-19枚,黄色,椭圆状倒卵形或倒卵形,花瓣与萼片等长,狭条形。叶肥花美,花色有紫红、橘红、乳黄等,金莲花蔓茎缠绕,叶形如碗莲,乳黄色花朵盛开时,如群蝶飞舞,是一种重要的夏季观赏花卉。 (42)龙葵,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43)叶牡丹,寓意为祝福。叶牡丹株形美观,容易栽培,观赏期长,冬季11~12月均可观赏,最适于花坛冬季美化和盆栽,也可作切花与其它装饰。 (44)络石 别称石龙藤、耐冬;白花藤;络石藤;软筋藤;扒墙虎、石鲮;悬石;云花;云英;云丹;云珠等。夹竹桃科常绿木质藤本,茎赤褐色,幼枝被黄色柔毛长,有气生根。常攀缘在树木、岩石墙垣上生长;初夏5月开白色花,形如“万”字,芳香。络石原产中国山东、山西、河南、江苏等地,络石喜半阴湿润的环境,耐旱也耐湿,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为适宜。在园林中多作地被。

5 (45)紫藤 别名藤萝、朱藤、黄环。属豆科、紫藤属,一种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春季开花,青紫色蝶形花冠,花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丽。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强。 (46)常春藤 五加科常春藤属多年生常绿攀援灌木,气生根,茎灰棕色或黑棕色,光滑,单叶互生;叶柄无托叶有鳞片;花枝上的叶椭圆状披针形,伞形花序单个顶生,花淡黄白色或淡绿白以,花药紫色。常春藤叶形美丽,四季常青,多栽植于假山旁、墙根,让其自然附着垂直或覆盖生长,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效果。常春藤全株均可入药,有祛风湿、活血消肿的作用,对跌打损伤、腰腿疼、风湿性关节炎等症均有治疗效果。

(47)藤本月季 蔷薇亚科藤性灌木,干茎柔软细长呈藤木状或蔓状。本身无攀缘器官,需人工进行搭架或绑扎,牵引向上,高可达3~4m,花单生或聚生,花茎5.5~13.0cm,花型各异,花色多样,花期较长,可三季开花,且成簇花开放时散发浓香。藤本月季性喜阳光,光照不足时茎蔓细长弱软,花色变浅,花量减少。喜温暖背风、空气流通的环境。适合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中生长,土壤过湿,则易烂根。

(48)扶芳藤 卫矛科卫矛属常绿藤本灌木。高可达数米;小枝方梭不明显。叶椭圆形,长方椭圆形或长倒卵形,革质、边缘齿浅不明显,聚伞花序;小聚伞花密集,有花,分枝中央有单花,花白绿色,花盘方形,花丝细长,花药圆心形;子房三角锥状,蒴果粉红色,果皮光滑,近球状,种子长方椭圆状,棕褐色,6月开花,10月结果。扶芳藤中国分布较广,黄河流域以南广大地区均有分布。生长于山坡丛林、林缘或攀援于树上或墙壁上。该种生长旺盛,终年常绿,是庭院中常见地面覆盖植物。适宜点缀在墙角、山石等。其攀援能力不强,不适宜作立体绿化。 (49)炮仗花 别名黄鳝藤 紫葳科、炮仗藤属藤本,具有3叉丝状卷须。叶对生;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丝丝状,花药叉开。子房圆柱形,密被细柔毛,花柱细,柱头舌状扁平,花柱与花丝均伸出花冠筒外。果瓣革质,舟状,内有种子多列,种子具翅,薄膜质。花期长,原产南美洲巴西,在热带亚洲已广泛作为庭园观赏藤架植物栽培。多植于庭园建筑物的四周,攀援于凉棚上,初夏红橙色的花朵累累成串,状如鞭炮,故有炮仗花之称。 (50)彩叶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观叶类花卉。常用于花坛、会场、剧院布置图案,也可作为花篮、花束的配叶。繁殖方法为播种和扦插,喜温耐寒适应性强,注意病虫害防治。常木质化,分枝少。叶对生,卵圆形,叶面彩色,因品种不同有黄、红、紫、橙、绿等各色斑纹。花期夏秋季,圆锥花序,花小,淡蓝或带白色。

二、木本类:

(1) 夹竹桃族夹竹桃属常绿直立大灌木,高可达5米,枝条灰绿色,嫩枝条具稜,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3-4枚轮生,叶面深绿,叶背浅绿色,中脉

6 在叶面陷入,叶柄扁平,聚伞花序顶生,花冠深红色或粉红色,花冠为单瓣呈5裂时,其花冠为漏斗状,种子长圆形,花期几乎全年,夏秋为最盛;果期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很少结果。

(2) 紫薇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开 花时正当夏秋少花季节,花期极长,由6月可开至9 月,故有“百日红”之称,又有“盛夏绿遮眼,此 花红满堂”的赞语,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

(3) 枸杞为落叶灌木,植株较矮小,高1米左右。枝条细长,先端常弯曲,茎丛生有短刺。

(4) 榆树,为榆科落叶乔木,幼树树皮平滑,灰褐色或浅灰色,大树之皮暗灰色,不规则深纵裂,粗糙;小枝无毛或有毛,无膨大的木栓层及凸起的木栓翅;冬芽近球形或卵圆形。 (5) 毛竹 禾本科刚竹属,单轴散生型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竿高可达20多米,粗可达20多厘米,老竿无毛,并由绿色渐变为绿黄色;壁厚约1厘米;竿环不明显,末级小枝2-4叶;叶耳不明显,叶舌隆起;叶片较小较薄,披针形,下表面在沿中脉基部柔毛,花枝穗状,无叶耳,小穗仅有1朵小花。毛竹是中国栽培悠久、面积最广、经济价值也最重要的竹种。毛竹叶翠,四季常青,秀丽挺拔,经霜不凋,雅俗共赏。自古以来常置于庭园曲径、池畔、溪涧、山坡、石迹、天井、景门,以及室内盆栽观赏。 (6) 蔷薇科火棘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4m,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 火棘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 (7) 日本晚樱,蔷薇科樱花属植物,落叶乔木,树皮呈银灰色,有唇形皮孔,叶片为椭圆状卵形、长椭圆形至倒卵形。在日本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园艺品种极多,有日本国花之誉。 (8) 石楠花,圆形树冠,叶丛浓密,嫩叶红色,花白色、密生,冬季果实红色,鲜艳著目,是常见的栽培树种;木材坚密,可制车轮及器具柄。

(9) 杨树是乔木,高达15-30m。树皮灰白色,光滑;老时深灰色,纵裂。小枝暗赤褐色,被柔毛;老枝灰褐色,无毛。

(10)梅叶冬青 落叶灌木,高3米。有长枝和短枝,小枝无毛,绿色,干后褐色,均具明显的白色皮孔,长枝纤细。产于仙居、龙泉、庆元、泰顺等地。生于海拔400~1000米的山谷、路旁灌丛中或阔叶林中。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根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之效;叶含熊果酸,对冠心病,心绞痛有一定疗效。

(11)合欢树,落叶乔木,高可达16米,树冠开展;小枝有棱角,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较小叶小,早落。

(12)女贞,叶片常绿,革质,卵形、长卵形或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6~17厘米,宽3~8厘米,先端锐尖至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圆形,有时宽楔形或渐狭,叶缘平坦,上面光亮,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

7 侧脉4~9对,两面稍凸起或有时不明显;叶柄长1~3厘米,上面具沟,无毛。

(13)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为常绿小乔木,株高4-6米,叶革质,长椭圆形至倒卵披针形,春季新叶红艳,夏季转绿,秋、冬、春三季呈现红色,霜重色逾浓,低温色更佳

(14)栾树,是无患子科、栾树属植物。为落叶乔木或灌木;树皮厚,灰褐色至灰黑色,老时纵裂;皮孔小,灰至暗揭色;小枝具疣点,与叶轴、叶柄均被皱曲的短柔毛或无毛。

(15)桂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高3-5米,最高可达18米。叶片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或宽楔形,全缘或通常上半部具细锯齿,两面无毛,腺点在两面连成小水泡状突起,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 (16)丹桂,捩花目、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雌雄异株,叶长椭圆形,开橘红色花,香味很浓,树冠圆球形,枝条峭立,紧密度中等。树皮浅灰色,皮孔圆或椭圆形。

(17)连翘 落叶灌木,香港俗称一串金,是木樨科连翘属植物。连翘早春先叶开花,花开香气淡艳,满枝金黄,艳丽可爱,是早春优良观花灌木,株高约3米,枝干丛生,小枝黄色,拱形下垂,中空。叶对生,单叶或三小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缘具齿。花冠黄色,1-3朵生于叶腋;果卵球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喙状渐尖,表面疏生皮孔;果梗长0.7-1.5厘米。花期3-4月,果期7-9月。生于山坡灌丛、林下或草丛中,或山谷、山沟疏林中,海拔250-2200米。果实可以入药。

(18)梅花,蔷薇科李属的落叶乔木,杏属小乔木,稀灌木;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 (19)月季被称为花中皇后,又称“月月红”,是常绿、半常绿低矮灌木,四季开花﹐一般为红色﹐或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可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作为药用植物,亦称月季。

(20)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 (21)槐,又名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其荚果跟其他豆类植物不同,肉胶质,在种粒之间收缩,形成念珠状,俗称“槐米”,也是一种中药。

(22)刺槐,又名洋槐。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至黑褐色,浅裂至深纵裂,稀光滑。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

8 (23)臭椿,苦木科臭椿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至灰黑色,原名樗(chū),又名椿树和木砻树,因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而得名。

(24)海桐 海桐花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米,嫩枝被褐色柔毛,有皮孔。叶聚生于枝顶,二年生,革质;伞形花序或伞房状伞形花序顶生或近顶生,花白色,有芳香,后变黄色;蒴果圆球形,有棱或呈三角形,直径12毫米;花期3至5月,果熟期9至10月。

(25)三球悬铃木,又叫裂叶悬铃木、鸠摩罗什树,悬铃木属落叶大乔木,是二球悬铃木的亲本,高可达30米,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 (26)梧桐,锦葵目梧桐属,一种落叶乔木。 嫩枝和叶柄多少有黄褐色短柔毛,枝内白色中髓有淡黄色薄片横隔。叶片宽卵形、卵形、三角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宽楔形,很少近心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

(27)五角枫,为槭树科椒树属的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可达1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单叶,宽长圆形,叶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叶柄较细,花较小,常组成顶生的伞房花序:萼片淡黄绿色,花瓣黄白色,子房平滑无毛,翅果近椭圆形。

(28)鸡爪枫,落叶小乔木;树冠伞形。树皮平滑。树皮深灰色。小枝紫或淡紫绿色,老枝淡灰紫色。叶近圆形,基部心形或近心形,掌状,常7深裂,密生尖锯齿。后叶开花;花紫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伞房花序。 (29)三角枫,无患子目、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树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裂片向前伸,全缘或有不规则锯齿。果核凸出,果翅展开成锐角。

(30)红花檵木 金缕梅科、檵木属檵木的变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灰或浅灰褐色,多分枝。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叶革质互生,卵圆形或椭圆形,长2~5cm,先端短尖,基部圆而偏斜,不对称,两面均有星状毛,全缘,暗红色。

(31)贴梗海棠 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属于蔷薇科植物,果实可人药,有舒筋活络与和胃化湿的功能。《中华药典》记载的长阳“资丘皱皮木瓜”是一种野生药性木瓜,具有独特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有“百益之果”之美誉。皱皮木瓜也是一种独特的孤植观赏树。枝密多刺可作绿蓠。果实含苹果酸、酒石酸、构椽酸及丙种维生素等,干制后入药,有驱凤、舒筋、活络、镇痛、消肿、顺气之效。 (32)楝树 别称紫花树(江苏)、森树(广东)等,为楝属落叶乔木。楝树高达20米。叶互生,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卵形或披针形,锯齿粗钝;老叶无毛。花两性有芳香,淡紫色,腋生圆锥花序。核果椭圆形或近球形,熟时为黄色。种子黑色数粒。喜光及温暖气候,喜肥。

9 (33)杜松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10米,树冠圆柱形,老时圆头形。大枝直立,小枝下垂。其叶为刺形条状、质坚硬、端尖,上面凹下成深槽,槽内有一条窄白粉带,背面有明显的纵脊。

(34)雪松,是松科雪松属植物。常绿乔木,树冠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叶针形,长8-60厘米,质硬,灰绿色或银灰色,在长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

(35)圆柏,是常绿乔木;有鳞形叶的小枝圆或近方形。叶在幼树上全为刺形,随着树龄的增长刺形叶逐渐被鳞形叶代替;刺形叶3叶轮生或交互对生,长6-12毫米,斜展或近开展,下延部分明显处露,上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鳞形叶交互对生,排裂紧密,先端钝或微尖,背部面近中部有椭圆形腺体。 (36)迎春花, 属木犀科、素馨属常绿直立亚灌木,高0.5-5米,枝条下垂。小枝四棱形,具沟,光滑无毛。

(37)榆叶梅,又叫小桃红,因其叶片像榆树叶,花朵酷似梅花而得名。为灌木稀小乔木,高2-3米;枝条开展,具多数短小枝;小枝灰色,一年生枝灰褐色,无毛或幼时微被短柔毛;冬芽短小,长2-3毫米。 (38)碧桃又名千叶桃花,是桃树的一个变种,属于观赏桃花类的半重瓣及重瓣品种,统称为碧桃。华东地区碧桃花期是3月~4月,花朵丰腴,色彩鲜艳丰富,花型多。常见的品种有红花绿叶碧桃、红花红叶碧桃,白红双色洒金碧桃等多个变种。碧桃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小区、公园、街道随处可见的美丽植物。

(39)紫叶李 别名红叶李,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高可达8米,原产亚洲西南部,中国华北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叶常年紫红色,著名观叶树种,孤植群植皆宜,能衬托背景。尤其是紫色发亮的叶子,在绿叶丛中,像一株株永不败的花朵,在青山绿水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0)紫丁香 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称丁香、华北紫丁香、百结、情客、龙梢子。紫丁香原产中国华北地区,在中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中国的名贵花卉。高1.5-4米,树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 初被短柔毛。后渐脱落。嫩叶簇生,后对生,卵形,倒卵形或披针形,圆锥花序,花淡紫色、紫红色或蓝色,花冠筒长6-8mm。花期5-6月。生长习性喜阳,喜土壤湿润而排水良好,适庭院栽培,春季盛开时硕大而艳丽的花序布满全株,芳香四溢,观赏效果甚佳。是庭园裁种的著名花木。

(41)小叶女贞,是木犀科女贞属的小灌木;叶薄革质;花白色,香,无梗;花冠筒和花冠裂片等长;花药超出花冠裂片。核果宽椭圆形,黑色。生境是沟边,路旁,河边灌丛中,山坡。

(42)石榴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石榴的花;为石榴属植物,石榴树干灰褐色,有片状剥落,嫩枝黄绿光滑,常呈四棱形,枝端多为刺状,无顶芽。石榴花单叶对生或簇生,矩圆形或倒卵形,新叶嫩绿或古铜色。

10 (43)金丝柳树 形优美,抗病虫能力强。株高7.5米,树干和枝条曲折盘旋,叶片狭窄,长10厘米,浅绿色龙爪柳枝条冬季外观迷人。

(44)紫荆,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原产于中国。性喜欢光照,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蘖性强,耐修剪。 (45)枫杨,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达1米;幼树树皮平滑,浅灰色,老时则深纵裂;小枝灰色至暗褐色,具灰黄色皮孔;芽具柄,密被锈褐色盾状着生的腺体,叶多为偶数或稀奇数羽状复叶。

(46)南天竹 别名南天竺,红杷子,天烛子,红枸子,钻石黄,天竹,兰竹。属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由于其植株优美,果实鲜艳,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常常出现在园林应用中。常见栽培变种有:玉果南天竹,浆果成熟时为白色;绵丝南天竹,叶色细如丝;紫果南天竹,果实成熟时呈淡紫色;圆叶南天竹,叶圆形,且有光泽。 (47)火棘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m,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

火棘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果实存留枝头甚久,在庭院中做绿篱以及园林造景材料,在路边可以用作绿篱,美化、绿化环境。具有良好的滤尘效果,对二氧化硫有很强吸收和抵抗能力。以果实、根、叶入药,性平,味甘、酸,叶能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植物。

(48)枇杷,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原产中国东南部,因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其花可入药。树高3~5米,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

(49)玉兰:落叶乔木。3月开花,6-7月果熟。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中国有2500年左右的栽培历史,为庭园中名贵的观赏树。通常用播种、嫁接法繁殖。喜温暖、向阳、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地方。 (50)香樟,别名樟树、樟木、瑶人柴、栳樟、臭樟、乌樟; 樟目、樟科、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气势雄伟,是优良的绿化树、行道树及庭荫树。产中国南方及西南各省区。越南、朝鲜、日本也有分布,其他各国常有引种栽培。植物全体均有樟脑香气,可提制樟脑和提取樟油。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香樟树对氯气、二氧化硫、臭氧及氟气等有害气体具有抗性,能驱蚊蝇,能耐短期水淹,是生产樟脑的主要原料。材质上乘,是制造家具的好材料。

11

第9篇:西溪湿地游客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西溪湿地游客文明行为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西溪湿地游客文明程度,为提高游客素质提出建设性建议。

二、调查前准备

上网找资料,了解情况。

近年来,一些公民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损害了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关注和批评。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排队加塞、乱刻乱画、衣冠不整„„这些随处可见的现象,被海外一些媒体归纳为中国游客的“通病”。有的境外旅行社和宾馆甚至因此拒绝接待中国旅游团队。这实在是令人难堪的现象。外国人每每谈起中国人除了钦佩中国人手头阔绰,动不动就买三四块劳力士以外,最惊讶中国人的嘴上功夫。这嘴上功夫第一是乱吐痰,第二就是大嗓门。一个饭店或者一个会议场所,只要来了一群中国人,那里必定会热闹得像集贸市场一样(其实外国的集贸市场也是相当安静的)。

“来,再干一杯!”一群游客在飞往新加坡的旅游包机上,竟然吆五喝六地“畅饮”起来,并不断地向空服人员一听一听地要着啤酒。“这令我十分难堪。”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旅行社领队小刘仍是一脸无奈。实际上,出境游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仅于此,很多有过出境旅游经历的游客都感到尴尬和不满意。“在泰国旅游时,一些餐厅居然悬挂出简体中文的‘请勿吸烟’、‘请勿喧哗’的告示牌,你想想这是针对谁的?作为中国人,多尴尬。”中国人不注意公共卫生,随手扔垃圾;不守规则,不讲秩序,干什么都要抢先;甚至有的人遇到纠纷,不是粗言恶语就是拳脚交加。

三、调查地点

国家西溪湿地公园

四、调查过程

(一)口头询问

1)树上的柿子你会去摘吗?

通过随机口头提问了20人,其中1人厚颜无耻的说“会摘”。通过计算得95%的人不会摘,但还有5%的会做这不道德行为。

2)你希望把自己的名字留在竹子上吗?

通过随机口头提问了20人,20人里8人表示想作个纪念,通过计算得40%的人希望。

(二)口头询问的想法

虽然很多人在回答中并不表示自己会去做这些不文明的动作,但当他们看见有别人做这些不文明的动作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也参与其中。

(三)观察到的现象及想法

垃圾桶旁的垃圾非常多!

通过我们的蹲点观察,因为许多的人喜欢“投篮”,就是把垃圾从远处扔进垃圾桶。但因为垃圾桶的口是侧面开口,而且两侧贯通。很容易这边进,那边出,也有的都没对准。“投”进率很低。

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但不文明的行为依然不少。

试问《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整整两条规定有多少游客知道?至少有九成的游客不知道。再试问这两条规定的宣传工作是怎么做的?

(四)发现的问题

1)文明办、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没有实施到位。

2)喜欢“投篮”的游客不少。

3)游客的素质不高

4)公约、指南没用

5)景区的标识、管理没做到位

五、建议

1)加强文明宣传工作

2)提高人民的素质要注意家庭教育

3)多开展关与文明行为的讲座

4)垃圾桶希望能上开口

5)加强奖罚措施

6)景区增加标识、加强管理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shuzhibaogao/3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