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述职述廉报告】

篇:全民阅读调查报告

“全民阅读”社会背景下 建设“全校阅读”的措施及建议

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陈其勇 项目负责人:赵雅宁

小组成员:郑鑫 王庆芳 刘炬灿 孙力员

目录

目录

1.摘要及小结 ..........................................3 2.引言 ................................................3 3.调查方法与对象: ....................................4 4.调查结果分析 ........................................4 5.结论及建议 ..........................................8

1.摘要及小结

受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全民阅读”号召的影响,近两年,大学生阅读情况备受关注。本研究选取苏南十所不同层次的高校,调查当前大学生阅读偏好、阅读量以及影响阅读行为的因素等情况。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两方面的结论,一方面,当前高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广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高校的阅读推广活动收效甚微,有待改善;另一方面,不同层次高校的学生之间存在一些差异,985这类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阅读情况相对好一些。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发现,我们将提出改善阅读推广措施的建议。

一、前言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全民阅读”是在整个中华民族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社会风气,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国家众多部门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在2015年元旦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突出了全民阅读的重要性。在两会,李克强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强调“倡导全民阅读”,所以阅读的重要性不必多言。然而相比起国际阅读水平,我国的国民阅读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是作为国民阅读的中坚力量,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现状更是令人担忧。他们作为与互联网新媒介联系最为密切的群体,成为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的主要影响对象。

近年来,国内外都开始关注大学生阅读问题,并已开展了一些相关研究。 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存在一定局限性,目前尚缺少可以有代表性地说明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普遍阅读情况以及针对现象提出具体有效建议的调查研究。

综上,为迎接“全民阅读”美好明天的到来,开展我国大学生阅读主体现状的调查迫在眉睫。

3.调查方法与对象

3.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苏南地区为例,选取了不同层次的十所高校。分别是2所985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3所非985一本高校(河海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审计学院),3所二本高校(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大学),2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学院)。调查过程随机抽取每个学校50名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3.2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主要采取采访法与网上调查法相结合。

采访主要是随机抽样,实地发放问卷,并结合当面采访问讯的方式。

走访了具有代表性的苏南10所学校,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96份。

4.调查结果分析

以下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调查结果——分别是整体阅读状况和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差异对比。

4.1整体阅读状况

4.1.1阅读喜好:从图 看出,被调查群体大多对于阅读呈积极态度,比较喜欢的人数占比最大,很少有人不喜欢课外阅读。这样的现状将有利于“全校阅读”的推广。

4.1.2阅读量:在调查每学期课外阅读量的过程中,调查对象的阅读量集中在每学期3-4本,六本以上的同学占一部分。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整体阅读量不算大,仍有较大可提升空间。

4.1.3课外阅读类别偏好:小说、杂志期刊、专业辅导书、考证辅导书是大学生阅读当中倍受青睐的几种书目。名著、文学其次。根据调查结果看来,当前大学生的阅读涉猎范围相对比较局限。

4.1.4阅读方式:大学环境的一个优势就在于图书馆资源丰富。所以调查当中,大多数人还是最青睐到图书馆借阅,既方便又节约成本。不过调查中也了解到一些诸如“有时候想看的书图书馆没有”等问题。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偏爱在网上购买纸质书。网上购买纸质书的特点一方面在于书目全,另一方面在于纸质书籍这种传统阅读无可取代。同时,手机电子书的兴起也是不容小视的,这种阅读方式以其便于携带、随时随地的特点获得了很多大学生的热捧。各种阅读方式各有利弊,本次研究只针对阅读行为,所以这里不做评判。

4.1.5学校阅读推广活动的作用: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学校园的阅读推广活动收效甚微。很多同学反映,这类活动大多能在短期内起到一定鼓励作用,但是不明显,也缺乏持久影响。这一情况说明当前的推广形式还不够有效,为了更好地推广“全校阅读”,有必要寻找当前推广模式当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4.1.6阅读是否受周围人的影响:调查显示,多数人的阅读行为,不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但同时,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阅读会受到周围的阅读氛围的影响。这样分析下来,高校的阅读氛围好,的确会对在校大学生的阅读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进而说明高校“全校阅读”氛围建设的重要性。

4.2不同层次高校的阅读情况差异对比

4.2.1阅读喜好:从下图来看,不同层次高校对于阅读的喜好差异不是太大。只是对于非常喜欢的选项,985高校非常喜欢课外阅读的人数比其他层次高校明显要高很多。

4.2.2阅读量:各层次高校之间阅读量的差异不是很明显,只是在6本以上的阅读量中,985高校还是相对高一些。

4.2.3阅读类别:阅读类别上,各层次高校涉猎范围的广度没有什么明显差异。考证辅导书最受本一本二学生的偏爱,专业相关辅导书高职学生关注的比较少。

4.2.4周围阅读氛围:调查显示,当前大学校园里的阅读氛围普遍不是很浓郁,985高校相对浓郁一些。

5.结论及建议

5.1结论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两方面的结论,一方面,当前高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广度都有很大提升空间。高校的阅读推广活动收效甚微,有待改善;另一方面,不同层次高校学生之间的阅读情况存在一些差异,比较明显的能看出985高校的学生在阅读喜好、阅读量以及学校阅读氛围方面存在一定优势。阅读对于提高一个人的素质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学生的阅读素质高低又会对学校的综合实力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这样看来,阅读的推广与高校综合实力的提高有一定的联系。

5.2建议

为了促进高校学风教风建设,为了充分发挥书刊的作用,现根据国内外开展读书活动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体会,对校园读书活动的开展提出下列意见。 5.2.1宣传阅读的重要意义、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目前许多报刊有读书版,对于呼唤传统阅读,走进经典,营造书香校园,分析阅读的重要意义的文章很多。学校应该采用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阅读的价值,让学生真正了解 阅读的意义。阅读的方法,读什么?怎样读?披露国内外阅读动态,发展趋势;介绍阅读指导和阅读研究性著作;通报中外最新的学术性和流行性出版物;揭示和报道中外经典著作,以指导阅读。宣传的形式是多样的,最好在某一时期,多种形式并用,采用集约型的 密集宣传,给学生们带来深刻印象,如校园网站、广播、墙报、简报、横幅、大小会议、座谈会等,使阅读之声无处不在,无人不知,深入人心。 5.2.2 开设导读课

目前,从小学至大学政治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很多,学习时间很紧。但再紧也要让他们知道如何阅读。近年不少中小学校开设了导读课。大学里也应根据自身特点设置导读课,制定读书 计划,进行自觉地、系统地阅读。导读课与检索课不同,检索课解决的是如何从文献和网络资源中找到和获取文献资料和相关信息,供科学研究和决策参考 。而导渎课的目的是 指导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方法和名著的介绍。二者是不可替代的。

5.2.3举办读书活动月或读书周

乘中外读书节的东风,开展读书周或读书月活动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大学生参与其中。如 “大学生读书月开幕式签字活动”、“读书与梦想”征文比赛、“翰墨飘香”书法比赛、“品读经典”影片欣赏、“文明读书”倡议爱护书籍等 。通过读书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他们逐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转变大学生中存在的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思想倾向,使更多的大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5.2.4 举办读书报告会

顺应年轻人的追星心理和名人效应,聘请国内和地方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艺术家、学者到校作公益讲座、学术报告,读书指导等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读书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与优秀作家、学者交流阅读体会的机会,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舞台,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5.2.5建立读者协会

校园里作一般的读书号召,总觉得空飘飘没有着落。在发动师生阅读方面,学校应有自己的基本队伍,要有一支能够经常联系、支持这项活动而又能发动更多读者的群体,成立读者协会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批读者协会会员为读书使者,他们像种子一样在大学中生根发芽。传播读书理念。传递图招信息,带动更多的同伴进入阅读者的行列 。 5.2.6 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

除了每年一度的读书活动月,还可以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组织一些新颖活泼的读书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如书评竞赛、诗歌、朗诵、阅读接力、心得座谈、书谜竞猜、图书漫画、读书漫话、书名连珠等。不过这些活动每次应有专人负责组织。

第2篇:全民健身调查报告

全民健身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当前,我区的群众性健身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差距,全民健身工作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够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广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够多,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在向社会开放、满足群众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政府为了了解我区的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及群众对于健身设施的投入数量与开放程度进行调查,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和满足人们的健身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嘉峪关等地区进行详细、科学的调查分析,来了解健身事业的现状。只有根据科学调查的研究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够更好的满足需求与进行建设。

调查目的:

了解我区全民健身的现状,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改善,进而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发展全民健身事业。通过调查呼市地区群众对于全民健身常识的认知,进而采取合适的宣传方式适度的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

调查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为2010年10月1日到11日。调查地点是嘉峪关市商业区及公园及学院周边地区。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各年龄间断的群众个人。

调查内容及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群众对健身常识的认识程度,来进行适当的宣传。细致的了解群众的锻炼时间、锻炼习惯,来调整我区健身设施的投放情况。个别群众未能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来为其创造进行锻炼的条件对于群众健身态度的调查,对其建立正确的健身意识。由于调查的群众个体的广泛,调查的主要方式是问卷调查法。

调查结论:

一、市民参加体育锻炼总体状况良好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受访市民占40.9% 《健身条例》规定,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健身计划》要求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2%。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市民中,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和几乎每天都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合计为40.9%(见图1),已经初步达到国家《健身计划》的要求。但是,与《实施计划》设定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6%的要求相比,还有5个百分点的差距,需要全体市民在未来5年中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水平。 图1

2、逾八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市民的健身时间超过半小时

专家指出,为了达到更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每次锻炼时间应不少于半小时。调查数据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受访市民中,逾八成(83.2%)健身时间都在半小时或以上,不到半小时的仅占15.5%。这说明大部分市民具备一定体育锻炼知识,能够主动追求体育锻炼的最佳效果。

3、老年人的健身意识较强

老年人普遍比较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健身锻炼的意识比较强,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有很多老年人在小区、公园、绿地进行锻炼。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在51-60岁受访人群组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占42.1%;而61岁及以上受访人群组中,该比例为62.5%,两组人群均远远高于年龄相对较轻的受访人群组(见图2)。 图2

4、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保障较好

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是《健身条例》的目标任务之一。《健身条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并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

调查数据显示,6-17岁组受访中小学生中,31.5%表示每天基本都能在学校有1小时或以上的体育锻炼;30%表示平时基本保证有1小时,但复习迎考期间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少了;26.2%表示每天基本是半小时,显示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还是有基本保证的。

5、市民体育锻炼形式以简单易行为主

市民体育锻炼形式也多种多样,但简单易行、技能要求不高、不受场地、人员、费用限制的锻炼形式更受到市民的欢迎。在18岁以上经常锻炼的受访市民中,有29%选择的运动方式是步行,23.5%选择跑步,14.4%选择做拳操运动,三者合计占66.9%。

6、免费体育锻炼场地更受欢迎 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和场地是上海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一大特点。

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小区的免费活动中心,或小区里的道路、公园绿地以及家里是市民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在18岁及以上经常锻炼的受访市民中,42.6%选择的是小区的免费活动场所(包括在小区里跑步、散步等),19.3%选择公园、绿地,12.8%选择收费的健身、运动场馆,9.4%选择家里作为健身场地,4项合计为84.1%。

在健身费用支出方面也有相似反映。当问及每年花费在健身上的费用时,在18岁及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受访市民中,63.4%回答“几乎没有费用”,而且每个年龄段中都是“几乎没有费用”占主要比例。尤其是 61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近九成(89.5%)都以免费的健身场所作为自己锻炼的场所。

二、市民体育锻炼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青壮年人群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经常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数随着年龄段的提高而增加(见图2)。这表明青壮年群体的体育锻炼参与程度不及老年群体。目前18-30岁、31-40岁、41-50岁人群组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6.2%、27.2%和38.1%,与《实施计划》的要求相比低19.8、18.8和7.9个百分点。 生活节奏快是造成市民不参加健身运动的主要原因。当问及“从不参加健身运动”和“只是偶尔参加”的受访市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时,52.8%问答是由于工作(学习)忙,没有时间。其次是对运动没有兴趣,健身意识不强。持这种原因的比例为15.6%(见图3)。 图3

2、中小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

虽然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有保障,但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活爱好的比例还是不高。当问及6-17岁的中小学生平时在校外或放假期间是否还参加体育锻炼时,回答经常参加的占32.3%,偶尔参加和基本不参加的则占66.9%。不参加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兴趣(占36.4%);其次是学习任务太重,没有精力(占33%);其余则是认为学校的体育锻炼已经够了或感觉缺乏锻炼的场地和设施。这表明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还停留在被动接受、完成学校的体育锻炼任务上。

中小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一方面与学业繁重、时间紧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许多家长和老师“重学业、轻锻炼”有关。随着学生近视率高发,身体耐力不足,在考场上、军训期间屡屡出现晕倒、呕吐等身体不适现象,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

3、对公众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利用率低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上海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300万。目前,上海中心区现有公共体育场馆远远无法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为了解决健身场地和设施不足的问题,从2006年起,市体育局和市教委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希望能缓解市民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地紧缺的矛盾。目前,上海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率已经达到80%,在全国居于前列。

对此项举措,市民反响积极。调查数据显示,当问及对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的看法时,在18岁及以上的受访市民中的,48.9%认为“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运动场地,是一项惠民的举措”,16.75%认为“需要对学校体育场地加强管理,才能适应居民的要求”,只有9.3%认为“学校场地设施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但是,由于宣传不足或学校场地分布不均衡,目前市民对此了解程度并不高。调查数据显示,18岁及以上受访市民中,超过半数(54.1%)不知道学校体育场地对公众开放;只有4.4%的受访市民经常去向公众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锻炼(见图4)。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改善管理方式是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利用率的当务之急。 图4

4、重播广播体操音乐的知晓率较低 今年元旦开始,人民广播电台复播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音乐,旨在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受到大多数市民的欢迎。调查数据显示,在18岁及以上受访市民中,62.4%认为“很好,可以鼓励大家锻炼身体”,只有19.7%认为“每个人有各自爱好的运动方式,不一定都要做广播体操”,另有5.6%“担心是否能坚持下去”和4.5%认为“单靠做广播体操对身体健康并不会有多大帮助”。 但是,调查数据也显示,目前市民中知道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广播操音乐的并不多。在18岁及以上的受访市民中,“知道,并基本坚持每天做的”只占3.8%,而不知道的占62.7%(见图5)。 图5

5、体育锻炼设施供给和管理有待新的提高

《实施计划》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基本实现社区公共运动场地全覆盖,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调查数据也显示,目前市民认为健身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增加公共健身场所(占67.8%),其次是增加小区的健身设施(占67.2%),这反映出健身场地的增加对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但是,调查结果显示,增加体育锻炼场地供给只是鼓励市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还是要让市民树立起自觉锻炼、坚持锻炼的理念,并且能够因地制宜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活动

全民健身计划:

摘要: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规定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广大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权益。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全面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建设体育强国基础。为提高全民族体质及健康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体育健身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具体目标任务是: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其中,16岁以上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达到12%以上,城市居民达到18%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以上。在校学生每天至少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提高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标准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人数比例增加到90%以上,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增加到16%以上。其中城市居民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增加到20%;农村居民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增加到12%。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比例达到25%以上。

——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全国各类体育场地达到120万个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0平方米以上。形成市(地)、县(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50%以上的县(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5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设施。各类体育设施利用率、开放率有较大提高。形成各类体育设施合理布局、互为补充、面向大众的网络化格局。

——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县(区)普遍建有体育总会、行业体育协会、单项运动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等体育社团,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有较大发展。80%以上的城市街道、60%以上的农村乡镇建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50%的农村社区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社会体育指导队伍进一步发展。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100万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达到10万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技能有较大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开展,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

——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形成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员较大增加,培育和形成一批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体育健身服务企业和品牌。

工作措施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互联网、新媒体等传媒方式,开办全民健身栏目,举办科学健身讲座,制作全民健身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画,出版全民健身科普图书、音像制品,提高公民科学健身素养。借助“全民健身日”、重大体育赛事及各种节庆体育活动,加强全民健身社会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开展“终身体育”教育,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树立体育健身是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组成部分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崇尚体育健身、积极参加体育健身的社会风气。

——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纳入学校教育考核主要指标。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和督导制度,提高体育质量,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青少年健身和运动理念。办好各级各类业余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传统校,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

——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城市社区体育作为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做好规划,加大投入,以城市街道和居住社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完善社区体育健身环境和条件,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体育健身公共服务。街道办事处有部门和人员负责社区体育工作。有条件的街道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社区体育健身组织,推进社区体育健身站点规范化建设,扶持居民委员会提高体育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小型多样、经常性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整合街道辖区单位的体育设施、体育人才资源,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社区体育与单位职工体育共同发展。

——加快发展农村体育。各级政府将发展农村体育纳入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城乡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促进城乡体育资源和公共体育服务的均衡配置,逐步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基层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作用,利用好农村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和体育人才资源,在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广泛组织农民体育活动,开展“体育下乡活动”,办好基层农民运动会。

——广泛开展职工体育活动。充分发挥行业体协、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职工体育协会作用,广泛建立职工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健身团队,开展符合单位特点和职工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坚持工间(前)操制度,开展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测验和职工体质测试活动。开展进城务工人员体育活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创新职工体育发展模式和基层职工体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完善社区体育与职工体育互补机制。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以民族优秀传统体育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在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设置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建立健全基层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培养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高水平人才。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训基地,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乡”。做好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发掘整理工作,将优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国内、国际交流。办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全面发展老年人体育。建立健全老年人体育协会、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健身团队。办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和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活动。不断创新适合老年人身体特点的体育健身项目和方法。公共体育设施对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和优惠。老年人教育机构开设老年人体育课程,老年人活动中心设置适合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设施,社区服务兼顾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机构和体育设施。

——大力推广残疾人体育活动。建立健全残疾人体育组织,培养为残疾人服务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实施“助残健身工程”,为残疾人建设就近方便的体育健身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应当方便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研究开发适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康复手段。特殊教育机构和普通学校,要做好残疾学生体育工作,提供适合残疾学生特点的体育健身与体育康复项目。办好残疾人运动会。

——继续推行体育锻炼标准。修订和完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采取多种办法广泛开展达标活动,积极推行各体育项目《业余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建立证章激励制度,引导和鼓励城乡居民经常、持久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技能水平。

——办好群众性体育活动。遵循“因地制宜、业余自愿、小型多样、就地就近”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主题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组织举办好全国和地方综合性群众体育比赛活动,改革群众体育比赛活动办赛模式,简化形式,淡化锦标,重在参与、重在交流、重在健身,勤俭办赛,促进广大群众经常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四、保障措施

——加大各级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全民健身条例》要求,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由体育主管部门安排使用的彩票公益金,主要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加强关键领域和基础建设,解决突出问题,保证重大全民健身活动、器材购置的经费投入;对于公益性全民健身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支持农村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

——鼓励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充分调动全社会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全民健身事业的途径,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投入。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全民健身事业。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部分,可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扣除。

——有计划地建设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引导和支持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将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城市社区等基层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的投入。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十二五”期间,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保证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城乡新建居住区要按照国家有关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标准,设计建设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基层政府要监督落实。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和山野等自然条件,建设室外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和户外运动设施。城市建设要考虑居民出行方便兼顾健身、休闲需要,建设更多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提供多种便利条件,促进居民体育健身活动。

——提高各类体育设施利用率。各类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要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确保校园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县级人民政府对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给予经费补贴,为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新建和改建学校体育设施,要便于向公众开放。在公办学校布点整顿中腾出的闲置校舍和学校体育设施,可改造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维修改造各类体校体育设施,使其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主要阵地。公园每天有固定时段免费向公众体育健身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要积极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单位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高使用效率。防止公共体育设施被挤占、挪用。

——支持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加强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体育行政部门要在注册登记、工作指导及办公用房、体育设施、工作人员、活动经费等方面提供支持和保障。依托业余体校、公共体育设施建立县级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组织。街道、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建立健全体育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要支持职工体育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吸引、组织从事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作用,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便利和支持。积极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严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逐步做到营利性体育健身场所和指导高危项目的体育健身指导人员,持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工作。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体育专业学生和社会热心人士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健全注册管理和培训制度,普及志愿服务相关知识,提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化机制。

——扶持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不断创新体育健身新方式,积极开展新兴的户外运动,促进体育与文化、医疗、教育、旅游相融合,促进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相融合,互相带动、共同发展。扶持大众化体育健身休闲场所运营和体育健身休闲用品开发,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加快体育健身休闲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体育健身标准化工作,加快推行体育健身服务质量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体育健身服务规范,提高体育健身科学性、安全性和从业人员服务水平。

——做好信息、科研和法制建设工作。加快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全民健身基础数据统计体系,提高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能力。继续组织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建立健全体质测试服务机构,开展城乡居民日常体质测定和科学健身指导。组织开展全民健身重大问题、特别是适合国民体质与健身特点需求的科研攻关,研制、推广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体育健身新项目、新方法。健全全民健身科研机构,扩大研究人员队伍,提高研究水平。加快制定《全民健身条例》配套规章和政策,完善全民健身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检查。

五、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依照本计划,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各部门、各行业也要制定相应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本计划在国务院领导下,由体育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和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成立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协调机构,领导当地推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工作。本行政区域的主管体育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共同推行当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推行当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组织和协调,并对当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实施情况负责。各部门、各行业也可成立相应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领导协调机构。

建立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县级以上主管体育工作的部门要在本级政府任期届满时,会同有关部门评估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实施情况,并将评估结果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对为全民健身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可根据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结合部队实际参照执行。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起草说明

一、制定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目的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全民健身工作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确定了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系统地加强全民健身工作的对策和措施。《纲要》实施15年来,“全民健身”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逐步增加,人民体质逐步增强,全民健身运动的环境和条件有较大改善,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形成。实践证明,“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已经成为发展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成功经验与宝贵模式。

当前,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我国居民工作和业余生活中的体力活动不断减少,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常见的健康问题,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各种心理疾病发病率迅速攀升,人口健康问题令人担忧。改善健康状况,关键是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最经济、最简便易行、最有效的办法是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活动。

全民健身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直接关系到大家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各级政府需要关注的民生问题。高素质的人是综合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国民体质是综合国力的塔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全民健身活动还有助于人际交往、发展社会关系,排解不良情绪,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促进体育健身休闲服务业的发展,拉动内需,引导消费,增加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

20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即将结束,需要制定新的全民健身计划,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全民健身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研制《全民健身计划》的依据

《体育法》第二条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第十一条 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全民健身条例》第八条 国务院制定全民健身计划,明确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

三、研制《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为目标;从国情出发,坚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成功经验,学习借鉴国际发展大众体育做法;加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改革,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解决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既有宏观指导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四、研制《全民健身计划》的过程

2009年2月,针对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将于2010年底实施周期结束的情况,为提早谋划新时期全民健身发展规划,体育总局启动了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的研制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起草小组和专家咨询组。经过材料收集、主题研讨、集中起草,于6月形成《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20)》第一稿,在专家组范围征求意见。

2009年8月,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条例》,对制定与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做出了专门规定。《计划》研制工作按照《条例》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做了较大调整,于11月形成《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第一稿。经过多次讨论修改,《计划》于2010年3月下发各省区市体育局征求意见,并提交全国群体工作会议讨论。根据各地意见进行多次修改后形成征求意见稿,于7月发送国务院26个部委,各省区市体育局、各行业体协,体育总局各司局、直属单位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再次修改后,形成公开征求意见稿。

五、《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

未来5年,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的工作重点确定为建设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主要理由是:第

一、2020年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奋斗目标,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的主体部分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将工作重点放到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上来,从而保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第

二、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 “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公共体育事业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全民健身事业。最近,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重点建设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第

三、目前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严重短缺并且很不均衡,迫切需要通过重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来解决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第

四、我国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包括担负奥运争光的竞技体育事业,都已经基本建成或者正在进一步完善,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难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在提高城乡基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能力。我国城乡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能力薄弱,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面不广,距离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目标差距相当大,严重制约着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因此,需要着力建设城乡基层体育健身设施、发展城乡基层体育健身组织、扩大城乡基层体育健身指导队伍,加快改变城乡基层公共体育服务薄弱落后状况。

六、关于目标和任务

(一)《计划》的目标体系:

1、体育参与水平进一步提高,表现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增加;

2、体育锻炼效果进一步体现,表现为身体素质增强;

3、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表现为体育锻炼的条件改善和保障水平的提高。

(二)基础数据的来源主要:

1、2007年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全国范围抽样调查,对象为16岁以上非学生中国居民,总样本量8.86万;

2、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全国范围抽样调查,对象为3~69周岁的中国国民,总样本量49.4万。

3、2004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

(三)主要指标说明:

1、关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大众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各国具体标准略有不同。目前,我国确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具体标准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三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锻炼强度中等以上。据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我国2007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28.2%。按照全国平均水平年增长0.5%计算,8年增长约4个百分点,确定到2015年达到32%以上。进一步细分,对在校学生按中央7号文件要求每天体育锻炼达到一小时,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分别城市、农村,在2007年13.1%、4.1%的基础上增加到18%、7%。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原则性提出要求。

2、关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目前评定体质的标准有两个:一是针对在校学生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由教育部门组织各学校每年进行测试;二是针对城乡居民的《国民体质测定标准》,通过日常的体质测试活动和国民体质监测进行测定。目前,城乡居民体质测定达到合格标准的占87%,达到优秀标准的占13%(城市16.9%,农村9%),2015年分别达到90%、16%(城市20%,农村12%)。学生标准按教育部有关要求提出。

3、关于体育场地发展指标。体育场地总数量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是评价体育场地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2003年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表明,我国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03平方米。“十一五”期间,仅国家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已在全国农村地区新增了20多万个体育场地,新增体育场地面积约2亿平方米。“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将组织实施“体育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体育设施数量和面积将继续有大的发展。

4、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数。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两支队伍:一是志愿、无偿为群众体育健身进行服务的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二是在体育经营场所以体育健身指导服务为职业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前者实行的是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分为国家级、一级、二级、三级,由体育部门组织培训并按照标准授予相应等级称号;后者执行人力资源部颁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经相应职业资格鉴定中心考核认定后颁发资格证书。《社会体育技术等级制度》1993年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布,已实施16年,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有约65万多人获得等级证书。《计划》提出的2015年达到100万人,是指排除不同等级重复统计和流失人员,经过年度注册的实有人数。《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2001年由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2004年起开始启动鉴定工作,现有2万多人获得资格证书。随着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对高危险性项目经营活动管理工作的发展,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将会有大的发展。

六、关于措施

分为“工作措施”和“保障措施”,从不同角度提出对实现所定发展目标所采取措施。

“工作措施”共10条,主要是针对全民健身工作的主要方面,提出主要工作思路、工作要求,加强对各项工作的指导。

“政策措施”共9条,主要是从加大各级财政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完善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兴办全民健身事业的政策,健全体育健身设施体系、组织体系、技术指导体系、科研与法规体系等基本建设提出支持和保障的措施。

七、有关名词解释

1、全民健身体系。全民健身体系是指能够不断满足全体公民体育健身需求,改善全社会体育健身环境条件,为体育健身提供服务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它由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两大部分构成。包括: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组织、活动、技术指导、信息,法规制度、资金投入、宣传、教育、科研等内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

2、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服务功能是全民健身体系最根本、最直接的功能,体现全民健身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决定全民健身体系的最终质量和效果。全民健身体系中的服务体系,是全民健身体系的主体部分。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由体育健身活动密切相关因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系统,它为群众健身全面提供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组织支持、丰富多彩的活动、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各子系统紧密联系、互为支撑,使服务体系各要素能够充分发挥效用。由政府办与社会办相结合。2002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努力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3、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指各级政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体育权益,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服务需求,投资兴办的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公益体育组织网络、群众性体育活动系统、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身指导及信息服务系统为支撑和运作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它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4、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中以各种指导方式为健身者提供科学健身宣传、体育技能传授、健身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服务并被确认相应资格的专门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体育制度,分为公益和职业二类,1993年国家体委发布《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1998年社会体育指导员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1年劳动部正式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目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体现公共体育服务、推动人民群众科学健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终身体育。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一是坚持在整个人生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

6、《国民体质测定标准》。为指导国民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针对3至69周岁国民个体的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的测试与评定的标准。按年龄分为幼儿、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4个部分,其中青少年标准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倡国民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定期按照《标准》进行体质测定,同时与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结合进行。

7、《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制定的一项体育制度。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励广大青年、少年和儿童经常地、持久地锻炼身体,促进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最初称《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于1954年颁布全国试行。1964年改名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又重新制定和改名为《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98

2、1989年二次经国务院批准,重新修订颁布。《标准》通过设立测试项目、年龄分组、评分标准、奖励办法,来激发青年、少年和儿童积极地持久地锻炼身体,并能客观地检查他们体质状况和实施体育的效果。

8、《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在校学生。《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按百分制记分。

9、《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为促进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锻炼,2003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等单位联合颁布的一套适用于20至59周岁身体健康人群进行体育锻炼的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按照性别和年龄分为男女各八个组别,提倡各组人群按照《标准》的锻炼项目,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每年至少参加一次达标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得出一个个人总分,进行评价,判定锻炼效果。

调查建议:

首先、全民健身的目标是提高民众参与体育的意识,扩大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习惯,实现普遍增强人民体质。

其次、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城镇居民健康活动开展并积极带动乡镇社区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的深入发展,是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动员全体人民和整个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群众体育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体质与健康水平,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对于民族兴旺发达,子孙后代强健幸福,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再次、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长期的伟大工程,就如何贯彻落实这一宏伟工程,必须有切实可行的途径。就我市来说,尚未完全具备体育人口、场馆设施、体育组织和管理制度等发展全民体育的基本条件。

最后、社区体育指导中心,体活动站、辅导站都可以作为全民健身的组织形式,组织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完善居民住宅小区的体育配套设施,扩大居民体育活动场所,保障居民的参加体育的权利开展一些娱乐性强,场地,设施要求较低,运动方法和形式简单的体育活动,用健康活泼的体育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任重道远。 附:调查问卷

关于嘉峪关市全民健身意识调查

您好,为了更好的了解全民健身意识,我们在此进行问卷调查,感谢您的配合!

性别:口 男 口 女

年龄:口16—30 口 31—45 口 46—50 口 50以上 收入水平:口2000以下 口2000—5000 口5000以上

1、您所居住的小区在那个区?

A、利民街区 B、大众街区 C、建设街区 D、其他

2、您是否知道全民健身日为几月几日?

A、知道 B、不知道

3、您每天的运动的时间为?

A、半小时以下 B、30—50分钟 C、50分钟以上

4、在您居住的小区是否有健身器材? A、有 B、没有

若没有,您认为有必要增加一些器械来满足你的锻炼需求 A、有 B、随便 C没有 若有,您是否会使用这些器械?

A、经常使用 B、有时间偶尔去 C、几乎不去

5、在周末的早上您会去公园晨练吗?

A、经常去 B、有时去 C、几乎不去 D、没有去过

6、您认为社区内进行锻炼的人?

A、非常多 B、较多 C、一般 D、较少

7、您认为进行锻炼健身的最大障碍是?

A、没时间 B、不能持之以恒 C、没有适合自己的设施 D、没有指导

8、您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是?

A、受身边人的影响 B、自己认识到健身的益处C、政府宣传号召 D、休闲爱好 E、闲来无事

9、您认为学校操场等公共资源是否应该在节假日对公众开放? A、应该 B、不应该

10、您锻炼的时间是?

A、早晨 B、晚饭后 C、周末 D、没事就锻炼

11、您认为政府在哪几方面给予市民更多帮助对促进全民健身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是最重要的?

A、健身费用补贴 B、健身方式知道 C、健身馆建设 D、健身活动繁荣

再 次 感 谢 您 的 合 作 !!!!

组长:张峪莹

副组长:俞永德,任芳。

组员:方孔琦,赵勇,燕开,李天博,李宇航,王新宇

第3篇:“全民健身”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全民健身”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系部名称:信息工程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09班级:02

姓名:张晓萍

学号: 2009904039

实践地点: 福建省石狮市新湖社区

实践时间: 8月5日至8月12日

前言:

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运动才会拥有健康的身体。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体育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体育的本体是人,体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必然会促成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下,必将如和风细雨,春华催开秋实,凝聚全国人民加快实施科学兴国的宏伟目标!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为全民关注健康带来了更多契机,政府也将双8日定为了“全民健身日”。由此,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大地。

第一部分:意义何在

中国跨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群众体育的积极性,提高全民体育意识,普及群众性体育,增强国民体质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群众体育工作的体质,国家体育总局做出了"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并重的两大战略决策,并把"全民健身"提到"全社会全民族的事业"的高度来抓。全民健身是调动全国人民积极参加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它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族繁荣昌盛、人民健康幸福的事业,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参与体育、增强体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全民健身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设立全民健身日,是适应人民群众体育的需求,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需要,也是对北京奥运会的最好纪念。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是与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面向21世纪的体育发展战略

规划。它是一项跨世纪的、有战略意义和长远生命力的、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

业。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

生活方式,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建设等,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它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对指导

我国群众体育实践,促进体育理论建设,全面提高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水

平的整体素质都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部分:浅析现状 中国综合国力突飞猛进,人们的生存程度得到了明显的升高,人们的生存更

是变得丰裕多彩。各类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成长,人们顺利的从实现温饱到过上

富饶的小康生活。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材,于是一种全新的健身行业兴旺成

长起来。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与施行,标记着我国体育的成长走上了

成长轨道。只有体育普遍走进人们的生存中,我国才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 。

看着体育健身的稳步增长,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郭敏表现:“让更多的人行

动起来,是我们开展全民健身行动的永恒主题。”

俗话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说得真对,此次暑假我针

对“全民健身”在群众中做了调查,这才发现:现今社会中无论是男性或者女性

对于健身锻炼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但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参加健身的比例是有差

别:18岁以下占6.25% ,18~35占25% ,36~59占62.5% ,60岁以上占6.25%

(此数据可参看附录一,下同)可见,参加体育健身的对象主要集中在18~60

岁的人群,其中又以在职人员与家庭妇女为主,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不

忘要保持强健的体魄,正所谓“有金山银山,没有好的身体有用吗?”体育健身

的增强,为我国全民健身行动的开展搭建起一个更普遍的平台。体育的市场花费

格式也已经开始形成,体育健身的花费正显现史无前例的趋向升高,预期健身花

费代价稳步上升,“费钱买强健”、“请人用饭,不如请人流汗”、“每天运动

半小时,强健劳动五十年”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体育健身运动已经渐渐深

入民心,群众的体育参预认识稳步上升。

在我国,政府对待学校体育的投入不断的加大,终究青少年是祖国的将来,

于是不久以来学校体育不断开展得相对好。昔时,像塑胶田径场、室内体育馆这

些只有体育体系才华拥有的硬件办法,当前在大学乃至是中学已多如牛毛。在校

学生每天的运动量相对充裕。但是,依数据青少年并不是参加锻炼人群中比例最

大的一部分,可见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重视度。

体育社会学家认为,自由时间的增多是社会前进的一个体现。随着我国公民

生存程度的升高,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在稳步增加。特别是双休日的建立,使

局部上班族拥有了清闲时间,而为参于体育健身更是提供了时间条件。但是除了

双休日,通常人日常能用于健身的自由时间就只能在18:30~22:30 之间,大

部分人的运动时间大概持续一个小时左右。(虽然我国已经逐渐向体育强国迈进,

但是人均每年的健身时间与一些发达国度相比仍然偏低。德国人用于体育行动的

自由时间平均每人每年就到达300 小时,也便是说靠近每天一个小时,而我国

均匀每人每年用于体育行动的时间仅为60 个小时。)

《全民健身条例》在2008年奥运会后得到相关单位的注意,于2009年10月1

日正式颁布。根据相关数据,我国人民对国务院颁布的该项条例是相当认同的,

其中87.5%的人认同该条例,只有12.5%的人持反对的意见,可见人们的体育健

身意识真的提高了很多,但是还不够,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尽可能达到100%的

人都认同,那么我国就是真正的体育强国了。“天下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件用具”,同样人的思维也会因人而异,因此人

们从事某种运动的主意也是千差万别。固然健身也是一样,人们健身的主意也是

各不相似的。健身的办法有很多,比如我们随地可见的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

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舞蹈,跑步,骑单车,拳击散打以及新式

的热门健身运动瑜伽、尊吧等等,而这些运动的作用却也各具特色。根据问卷调

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意是强身健体的人占大多数,约占全部问卷数的75%;为了

休闲娱乐,减肥美体等其他主意的人占了25%;这也说明人们健身观存在着必定

的题目。

“每天磨炼一小时,快乐生存一辈子”、“专家健身家家乐”。迈入全面建

筑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史籍成长阶段,全民健身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但面临全民

健身兴旺开展经过中遇到的种种题目,体育部门要拿出必要可行的方案和对策,

才能确保升高全民族强健品质的准期实现。变动我国人民的古板见解体育健身认

识。巩固对非体育专业人群的宣传,特别是加大对相对不稳固职业、对中青年、

中老年以及对高学历、低学历人群的宣传,使之能更多地加入体育健身运动,促

进我国体育健身的增强,高度重视《全民健身筹划提要》的落实,在宏观政策上

给与必须的支持,赐与须要的政策方法和物质保险。选取地区“让局部地域局部

人先富起来然后发动其他”的政策可行性会更高。还要创建健康创新资金张罗机

制,为健身市场提供资金保卫。让健身走进人们的平常生存,将健身导入人们的

平常生存,让健身引领人们过上欢快的强健快乐生存。

第三部分:发现问题

“年青的时间,用身材来挣钱;大哥的时间,费钱买强健(身材)”。这正

是我国公民的健身观。一个明知谬误的,却不让自己去变动自己的谬误。纵观我

国史籍也不难发明,从原始社会到奴婢社会,再从奴婢社会到封建社会,直至而

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初期,没有人倡议全民健身的热潮。以至而今,固然《全

民健身提要》宣布,为人民健身提供了一些依据。但是在绝大多数国人眼里,体

育便是玩乐,只有确实闲得没事,金钱确实富足的情状下,大概为了减肥等功利

性主意,才会想到体育。很多人乃至连一种体育技艺也不会,很多人一辈子都没

主动加入一次体育运动。很多人愿把金钱和时间花在炫耀性的花费上,也不肯投

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在我国很多人把体育行动只是作为减肥的办法和治疗病患的

助理办法。该磨炼的时间不磨炼,到病了、老了,才想起来要磨炼身材,而这根

蒂不是正确的健身观,更不是体育行动的从来面容。这便是导致我国公民“费钱

买强健”的由来。原来健身根蒂不需要太多原由,更不要太多的条件,比如做俯

卧撑、跳绳这种事根本不要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有几分钟、几平米的空间就足够

了。只是很多人为了所谓的“忙”而找许许多多的借口来躲避体育磨炼,不想出汗罢了。总之,我国全民健身中存在的问题有三:一是全民健身意识误区;二是缺少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及开展经验群众健身活动在我国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城市有组织指导者、管理者,健身活动就开展得好些;三是缺乏充足的健身活动开展的场地、器材。要想让体育走进人民的平常生存,并让人们接纳他,仍然是一个永恒而繁重的任务。

第四部分:提出建议

今年的8月8日,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个“全民健身日”。国务院于1995年6月20日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经过14年时间的发展,全民健身的旋律响遍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将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在这一天,全中国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快乐、健康地从事体育健身活动。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让运动为此添上些许的色彩,在此次的调查中人们也以口头的形式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引导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全民健身日”的内涵和意义

今年是首个“全民健身日”,很多人并不太清楚和了解。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做好策划和宣传,使公众关注“全民健身日”,了解其意义,积极、主动、自发地投入到一切有益有趣的健身活动中来。

二.各单位向公众免费开放体育设施

建议在“全民健身日”期间,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学校的体育健身设施,应当向公众免费开放。为避免部分场馆的拥挤,可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

三.全国推广“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

对目前采用的 “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的做法进行规范统一,在全国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进行推广,鼓励每人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参与这两项最大众也最便捷的健身活动。就我市的状况来说,存在相当多患有颈椎病,腰椎病和近视眼的人群,若能开展这两项活动,这些疾病人群必会大大减少。

四.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以传统特色为亮点,全面提升市民整体素质

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等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效遏止学生体质持久下滑的现状,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加大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并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五.全民健身与文化娱乐相结合

全民健身计划应同文化娱乐融为一体,与卫生保健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娱乐活动,使群体日趋完善,成熟。以城市为中心,城镇、街道为发展点,开展城市内全民健身,因势利导,通过多渠道,抓好乡镇体育活动,引导农村体

育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部分:分析

“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跨世纪的,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它还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促进体育理论建设,全面提高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学习了解了许多国家出台的关于群众体育健身的政策,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体育健身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具有多么大的帮助。同时也了解了全民健身的现状。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浅薄的分析,有些吹毛求疵地提出了一些全民健身中的问题。起初,我对全民健身一点都不了解,通过上网查资料,以各种新闻或条例为背景,做出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问卷经不住考验,没有人会耐心的回答完那些枯燥的问题。于是我及时总结,重新删选了问题,做到既是我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大众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反复实践和多次修改,终于选好了一份简洁而且满意的问卷,这便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总结和反思在一次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感觉自己离社会又进了一步。本次社会实践又一次让我看到了实践的伟大,而我也确实调查出来了想了解的东西。我的努力也都因此没有白费。回想全部调查历程,我也是在一直收获着。从不知道怎么开口开始,到有了第一个聊天气氛很好的被采访者。从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开始,到有了一份很完善的调查问卷。回首这几天的实践,却突然发现自己成长了好多好多。

谢辞:感谢在此次调查中给予我大力支持的有关部门,感谢所有愿意接受我的采访的人们。

参考文献:【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新华网

【2】《全民健身条例》

【3】《新时期我国全民健身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4】《全民健身信息汇总》

第4篇:“全民健身”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全民健身”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系部名称:信息工程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年级:09 班级:02 姓名:张晓萍 学号: 2009904039

实践地点: 福建省石狮市新湖社区 实践时间: 8月5日至8月12日

前言:

生命在于运动,只有运动才会拥有健康的身体。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体育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体育的本体是人,体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必然会促成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腾飞。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全民健身条例的实施下,必将如和风细雨,春华催开秋实,凝聚全国人民加快实施科学兴国的宏伟目标!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为全民关注健康带来了更多契机,政府也将双8日定为了“全民健身日”。由此,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大地。

第一部分:意义何在

中国跨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为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群众体育的积极性,提高全民体育意识,普及群众性体育,增强国民体质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群众体育工作的体质,国家体育总局做出了"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并重的两大战略决策,并把"全民健身"提到"全社会全民族的事业"的高度来抓。全民健身是调动全国人民积极参加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它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民族繁荣昌盛、人民健康幸福的事业,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参与体育、增强体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全民健身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体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设立全民健身日,是适应人民群众体育的需求,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需要,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需要,也是对北京奥运会的最好纪念。

全民健身计划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计划,是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面向21世纪的体育发展战略规划。它是一项跨世纪的、有战略意义和长远生命力的、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它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促进体育理论建设,全面提高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水平的整体素质都有深远的意义。

第二部分:浅析现状

中国综合国力突飞猛进,人们的生存程度得到了明显的升高,人们的生存更是变得丰裕多彩。各类社会运动风起云涌的成长,人们顺利的从实现温饱到过上富饶的小康生活。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材,于是一种全新的健身行业兴旺成长起来。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与施行,标记着我国体育的成长走上了成长轨道。只有体育普遍走进人们的生存中,我国才能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 。看着体育健身的稳步增长,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郭敏表现:“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是我们开展全民健身行动的永恒主题。”

俗话说:“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说得真对,此次暑假我针对“全民健身”在群众中做了调查,这才发现:现今社会中无论是男性或者女性对于健身锻炼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但是不同年龄段的人参加健身的比例是有差别:18岁以下占6.25% ,18~35占25% ,36~59占62.5% ,60岁以上占6.25%(此数据可参看附录一,下同)可见,参加体育健身的对象主要集中在18~60岁的人群,其中又以在职人员与家庭妇女为主,人们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不忘要保持强健的体魄,正所谓“有金山银山,没有好的身体有用吗?”体育健身的增强,为我国全民健身行动的开展搭建起一个更普遍的平台。体育的市场花费格式也已经开始形成,体育健身的花费正显现史无前例的趋向升高,预期健身花费代价稳步上升,“费钱买强健”、“请人用饭,不如请人流汗”、“每天运动半小时,强健劳动五十年”已经成为当下的一种时尚。体育健身运动已经渐渐深入民心,群众的体育参预认识稳步上升。

在我国,政府对待学校体育的投入不断的加大,终究青少年是祖国的将来,于是不久以来学校体育不断开展得相对好。昔时,像塑胶田径场、室内体育馆这些只有体育体系才华拥有的硬件办法,当前在大学乃至是中学已多如牛毛。在校学生每天的运动量相对充裕。但是,依数据青少年并不是参加锻炼人群中比例最大的一部分,可见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重视度。

体育社会学家认为,自由时间的增多是社会前进的一个体现。随着我国公民生存程度的升高,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在稳步增加。特别是双休日的建立,使局部上班族拥有了清闲时间,而为参于体育健身更是提供了时间条件。但是除了双休日,通常人日常能用于健身的自由时间就只能在18:30~22:30 之间,大部分人的运动时间大概持续一个小时左右。(虽然我国已经逐渐向体育强国迈进,但是人均每年的健身时间与一些发达国度相比仍然偏低。德国人用于体育行动的

自由时间平均每人每年就到达300 小时,也便是说靠近每天一个小时,而我国均匀每人每年用于体育行动的时间仅为60 个小时。)

《全民健身条例》在2008年奥运会后得到相关单位的注意,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颁布。根据相关数据,我国人民对国务院颁布的该项条例是相当认同的,其中87.5%的人认同该条例,只有12.5%的人持反对的意见,可见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真的提高了很多,但是还不够,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尽可能达到100%的人都认同,那么我国就是真正的体育强国了。

“天下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件用具”,同样人的思维也会因人而异,因此人们从事某种运动的主意也是千差万别。固然健身也是一样,人们健身的主意也是各不相似的。健身的办法有很多,比如我们随地可见的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舞蹈,跑步,骑单车,拳击散打以及新式的热门健身运动瑜伽、尊吧等等,而这些运动的作用却也各具特色。根据问卷调查参加体育锻炼的主意是强身健体的人占大多数,约占全部问卷数的75%;为了休闲娱乐,减肥美体等其他主意的人占了25%;这也说明人们健身观存在着必定的题目。

“每天磨炼一小时,快乐生存一辈子”、“专家健身家家乐”。迈入全面建筑小康社会这一新的史籍成长阶段,全民健身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但面临全民健身兴旺开展经过中遇到的种种题目,体育部门要拿出必要可行的方案和对策,才能确保升高全民族强健品质的准期实现。变动我国人民的古板见解体育健身认识。巩固对非体育专业人群的宣传,特别是加大对相对不稳固职业、对中青年、中老年以及对高学历、低学历人群的宣传,使之能更多地加入体育健身运动,促进我国体育健身的增强,高度重视《全民健身筹划提要》的落实,在宏观政策上给与必须的支持,赐与须要的政策方法和物质保险。选取地区“让局部地域局部人先富起来然后发动其他”的政策可行性会更高。还要创建健康创新资金张罗机制,为健身市场提供资金保卫。让健身走进人们的平常生存,将健身导入人们的平常生存,让健身引领人们过上欢快的强健快乐生存。

第三部分:发现问题

“年青的时间,用身材来挣钱;大哥的时间,费钱买强健(身材)”。这正是我国公民的健身观。一个明知谬误的,却不让自己去变动自己的谬误。纵观我国史籍也不难发明,从原始社会到奴婢社会,再从奴婢社会到封建社会,直至而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初期,没有人倡议全民健身的热潮。以至而今,固然《全民健身提要》宣布,为人民健身提供了一些依据。但是在绝大多数国人眼里,体育便是玩乐,只有确实闲得没事,金钱确实富足的情状下,大概为了减肥等功利性主意,才会想到体育。很多人乃至连一种体育技艺也不会,很多人一辈子都没主动加入一次体育运动。很多人愿把金钱和时间花在炫耀性的花费上,也不肯投入到体育运动中来。在我国很多人把体育行动只是作为减肥的办法和治疗病患的助理办法。该磨炼的时间不磨炼,到病了、老了,才想起来要磨炼身材,而这根蒂不是正确的健身观,更不是体育行动的从来面容。这便是导致我国公民“费钱买强健”的由来。原来健身根蒂不需要太多原由,更不要太多的条件,比如做俯卧撑、跳绳这种事根本不要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有几分钟、几平米的空间就足够

了。只是很多人为了所谓的“忙”而找许许多多的借口来躲避体育磨炼,不想出汗罢了。总之,我国全民健身中存在的问题有三:一是全民健身意识误区;二是缺少组织者、指导者、管理者及开展经验群众健身活动在我国发展很不平衡,有些城市有组织指导者、管理者,健身活动就开展得好些;三是缺乏充足的健身活动开展的场地、器材。要想让体育走进人民的平常生存,并让人们接纳他,仍然是一个永恒而繁重的任务。

第四部分:提出建议

今年的8月8日,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个“全民健身日”。国务院于1995年6月20日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经过14年时间的发展,全民健身的旋律响遍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文化活动,将健康向上的大众体育精神传达给公众。在这一天,全中国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快乐、健康地从事体育健身活动。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让运动为此添上些许的色彩,在此次的调查中人们也以口头的形式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引导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全民健身日”的内涵和意义

今年是首个“全民健身日”,很多人并不太清楚和了解。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做好策划和宣传,使公众关注“全民健身日”,了解其意义,积极、主动、自发地投入到一切有益有趣的健身活动中来。

二.各单位向公众免费开放体育设施

建议在“全民健身日”期间,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学校的体育健身设施,应当向公众免费开放。为避免部分场馆的拥挤,可采取提前预约的方式。

三.全国推广“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

对目前采用的 “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的做法进行规范统一,在全国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进行推广,鼓励每人每天抽出半小时的时间,参与这两项最大众也最便捷的健身活动。就我市的状况来说,存在相当多患有颈椎病,腰椎病和近视眼的人群,若能开展这两项活动,这些疾病人群必会大大减少。 四.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以传统特色为亮点,全面提升市民整体素质

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和共青团组织等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青少年体育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有效遏止学生体质持久下滑的现状,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要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检查,加大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并作为评价地方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五.全民健身与文化娱乐相结合

全民健身计划应同文化娱乐融为一体,与卫生保健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娱乐活动,使群体日趋完善,成熟。以城市为中心,城镇、街道为发展点,开展城市内全民健身,因势利导,通过多渠道,抓好乡镇体育活动,引导农村体

育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部分:分析总结

“全民健身”活动是一项由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的、有步骤、有措施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跨世纪的,造福子孙后代的宏伟事业。“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和实施,对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同时它还指明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对指导我国群众体育实践,促进体育理论建设,全面提高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学习了解了许多国家出台的关于群众体育健身的政策,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体育健身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具有多么大的帮助。同时也了解了全民健身的现状。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浅薄的分析,有些吹毛求疵地提出了一些全民健身中的问题。起初,我对全民健身一点都不了解,通过上网查资料,以各种新闻或条例为背景,做出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实践中发现,这样的问卷经不住考验,没有人会耐心的回答完那些枯燥的问题。于是我及时总结,重新删选了问题,做到既是我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大众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反复实践和多次修改,终于选好了一份简洁而且满意的问卷,这便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总结和反思在一次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感觉自己离社会又进了一步。本次社会实践又一次让我看到了实践的伟大,而我也确实调查出来了想了解的东西。我的努力也都因此没有白费。回想全部调查历程,我也是在一直收获着。从不知道怎么开口开始,到有了第一个聊天气氛很好的被采访者。从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开始,到有了一份很完善的调查问卷。回首这几天的实践,却突然发现自己成长了好多好多。

谢辞:感谢在此次调查中给予我大力支持的有关部门,感谢所有愿意接受我的采访的人们。 参考文献:【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新华网

【2】《全民健身条例》

【3】《新时期我国全民健身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4】《全民健身信息汇总》

第5篇:全民健身调查问卷

全民健身调查问卷

生命在于运动,响应全民健身,有益心身。耽误您宝贵的时间帮助我完成一项有意义的问卷调查。

谢谢!

1. 您的性别是:

○男○女

2. 您的年龄段:

○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3.您平时参加锻炼去得最多的场地是:

○体育馆○健身俱乐部○室外广场○健身路径

4.您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项目有哪些:

○广场舞○武术○跑步○游泳○健身操○球类○其他

5.您参加体育运动的强度:

○强度较轻○强度一般○中等强度○强度较高

6.您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

○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周两次以上○每周四次以上

7.影响您体育锻炼的因素:

○学习或工作太忙,即使有空也想休息○想运动但找不到同伴

○场地限制○不喜欢运动○其他

8.

第6篇:全民健身项目调查论文

锦州市全民健身项目调查

摘要:全民健身项目的开展是我市根据基本情况、经济发展实力及社区建设状况,以及群众的积极参与等,提倡的一种健身手段。各种健身项目的开展能够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使群众的身体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参与的人数开展的项目种类大致了解我市健身项目开展的基本情况,例如秧歌,老年舞蹈,太极拳,太极剑等这些项目已经成为了主导项目,目前我市对于健身项目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并没有法规针对全民健身项目的进行情况、器械的使用效果以及居民的健身需求情况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经过调查和分析,找到了我市健身项目开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为更好的促进我市全民健身项目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锦州市 居民 全民健身 健身项目

健身项目开展的丰富多样,使大部分健身人群有了选择的空间以及合适的健身器材,并适应我市群众的健身需求,通过进行各种健身项目的锻炼,丰富了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内容和手段,同时提高了群众的健身意识,增加了体育人口,健身项目的开展也促进了群体工作观念的更新,拓展了群体工作的思路,对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锦州市公园全民健身项目参与者的年龄结构为:<18岁的占3.8%,18—30岁的青年人占6.2%,31—45岁的中年人占到4.6%,而>50岁的锻炼人群占55.4%

1.2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资料分析、访谈、在公园、留意民众健身方式、小区休闲处观察的方法。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项目的开展情况

通过调查大多数妇女多以秧歌这种舞蹈类的项目为主进行锻炼,其次就是太极拳,秧歌可以选各种动作形式的舞蹈进行练习,太极拳、秧歌等,已经证明经常练习的人,免疫系统功能得到了有效增强,运动的种类可以是多样性的,如抖空竹、踢毽子、武术等这些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也受到了空前的欢迎,这些项目也在全民健身项目活动中挑起大梁。其他项目还有慢跑、快步、轮滑等。球类的以羽毛球、乒乓球为主,因其占地小活动方便较受青年人的欢迎,进行锻炼的时候较为方便,社区健身苑、健身点的大多数练习项目也都可以被选用,坚持户外活动,特别是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运动。在球类健身项目中足球、篮球、排球这三大球类进行锻炼的比例占得相对小很多,因为这些项目对人群的要求更高,并不适合大众化。 2.2 健身项目分析 2.2.1调查的项目概括

调查中发现,健身中长跑、抖空竹、踢毽子、跳绳、转陀螺、散步、倒行、乒乓球、秧歌、老年舞蹈、太极拳、羽毛球、武术等项目占多数。

2.2.2项目分析

调查中发现秧歌和老年舞蹈进行最多的地点不是在公园或是广场,而是在马路和药房的门前。例如中央大街地段的一些药房门前、状元城和吉祥小区东面和北面的马路边。这些健

身队伍应用的器材大多是群众自己的,从大家参与的人数中就可以看出其中的火热程度,这些舞蹈大多是跟着音乐随心的跳动,来达到放松身心进行锻炼的一种方式。舞蹈类项目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同时还具有娱乐功能,可使人在锻炼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舞蹈类项目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其特点是强度低、密度大,运动量可大可小,容易控制,因此除对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外,对一些病人、残疾人和老年人也是一种医疗保健的理想手段。

在健身项目方面,相比之下球类运动的群众参与量是最少的,主要是因为这类运动需要的身体素质相对要高很多,并不适合所有人去参与,而且个人的喜好程度也决定了球类运动是属于年轻一类人从事的活动。老年人在球类运动上选择相对多一些的是羽毛球,在体力的耗费上也是相当少的,而且娱乐性也较高,而保龄球可以算上是贵族的高雅运动了,这并不适合群民性质的参与,参与人数最多的要数乒乓球了,在各个社区的老年活动中心都可以看到,许多老年人在乒乓球的桌前挥拍大战,可能是由于这项运动是我们国球的原因吧。

在锦州基本上每天早晨或傍晚都会看到不少中老年人单个或几个人一起散步、长跑,无论是上班族还是退休人员,散步都是十分休闲和可以接受的运动健身方式。散步不受地点限制,不受时间限制,也无需健身设备,走多远,走多快,或者走多长时间都由个人身体素质自己决定。而抖空竹这项运动应该说是很久远的一种项目了,这可以说是民间体育项目的一种,技巧性比较高,而且有很多中玩法,并且民间的高手也是相当的多,在锦州下陵川桥的古塔公园门口就有一些人在玩,转陀螺大家不陌生,在锦州的健身人群中玩这个的人很少,大约仅有不到10人,但是玩的都很好,顺便提一下大家不了解的“甩鞭子”这项运动,这项运动在锦州只有一个人在玩,现在已经56岁高龄的老年人了,鞭子大约有6米长,这位老大爷基本每天都会去甩几下,估计快失传了。

倒行,这个运动项目了解的人不多,下面我重点介绍下有关这项运动,这也是我在调查的过程中无意发现的,当时几位老年人在路上倒着行走,和旁人谈笑着,之后从这位老年人的嘴中得知,他已经这样运动7年了,说效果很好,回来后查了些资料,倒行则可弥补前行的不足,给不常活动的肌肉以刺激,致使血液循环和机体的平衡。倒行为一不自然活动方式,可使人的意识集中,训练神经的安定和自律性,对用医疗技术难以治疗的疾病以有主对患冠心病、高血压、胃病的人来说,试用倒行的方法,将会获得良效。所以对于一些不知道从事什么运动好的群众,这也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2.2.3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了较多的问题,一是安全的问题,在马路上进行扭秧歌,过往的车辆也比较多,应注意来回的车辆。二是健身时要注意的动作问题,有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毕竟锻炼的人群大多是老年人,所以要注意身体的安全,毕竟进行锻炼是以健康为主。

锦州市公园健身器材使用者的人数明显少很多。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器械健身比较单调化,而且使用器械健身的局限性比较大,因此参与的人数居少数。说明全民健身器材的设立并不是健身项目的主流,在试用器械进行锻炼的同时要注意器械的正确的应用,避免适得其反。

因为经济水平发展的差异,大众化项目开展起来相对要快很多。由于大众化项目开展并不需要花费太多金钱,一般人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进行健身的项目建议要多样性,这样就能从多个方面来满足人们身体的需要,还有体育健康知识欠缺,创新能力较差,只知按套路一遍一遍的练习。而对练多少次为宜,对待不同人群怎样合理安排练习内容、次数、强度等锻炼规律知之甚少,所以无论从事什么项目都要科学的去锻炼。

由于球类大多需要场地,而地设施还有待向社会开放,满足群众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在组织类型、组织规模、指导员水平和等级以及参加活动人的健身知识

水平相差都比较大。场地的投资建设是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例如乒乓球的台案就需要花费较多的费用。

3.对参与全民健身项目提出建议 3.1 设法保证项目开展条件

众所周知,每一项健身项目的开展,它的必备的条件就是体育场馆和设施。因为场馆和设施是体育项目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然而,体育场馆和设施也是全民健身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但是大部分被私人承包经营,许多场馆、器材不能向大众公共开放。这样公共型场馆的数量在不断减小,从而导致参与运动的人口数量在不断减少,所以要加强场馆的建设和对外开放,就社区而言加强对健身器械的研发,针对性强一些,年龄段分化的器械详细些。同时提高器械的安全性,加强对健身器械的管理和引导,如每个区有1—2名的器械使用及维修的管理者,既可以更好的管理又可以节省开支。 3.2 多元化健身项目

就我市现在的健身项目种类来说,虽然种类较多,但是有一些传统的项目了解的人并不是很多,例如甩鞭子、打花棍等,虽然也有一些老年人参与,但是数量极少,到目前为止这些传统的老项目几乎没有年轻人去参与,所以建议有可能的话把这些老项目推荐给周围的群众,让大家多多的去了解。其次就是我市的健身项目参与的人群并不是很多,更多的都是在围观,并没有真正的让自身投入到健身当中去,这就需要我市大力宣传全民健身项目参与的重要性,调动群众的健身积极性,使每一种项目的参与情况达到最好,而且参与健身项目不要单一,要多元化的去选择,这样就有更好的锻炼空间,也更全面性。

4.总结

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通过健身项目的开展有了明显的改善,用调查时一位大爷的话来说就是,如果早点来参加健身项目,最少能多活十年不是问题,这也充分证明了健身项目的建设和开展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而且全民健身项目的开展,不仅是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健康社会的需要,对锦州市开展全民健身具有重要意义。市民健身意识普遍提高,并且积极参与和创新健身项目,逐渐健全,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群众以参与健身项目不断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健康标准,而健身项目以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参与逐渐的被更多的人接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王智平.对不同年龄人群未参加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旷怡,张翔,刘平.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的研究[J].内江科技,2008年第12期

[3]黄国琴.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探析[J].林区教学,2007年第6期

[4]雷厉.体育场馆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综述)[J].山东体育科技,2000年第4期

[5]徐忠,周卫平.全民健身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报,2007年第6期

[6]张红坚.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的无形资源[J].中国体育科技,2006年第5期

第7篇:全民调研报告

全民参保登记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内人员参加社会保险情况,按属地管理原则,组织开展的调查登记工作。目的是通过信息比对、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等措施,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从而推进职工和城乡居民全面、持续参加社会保险。为了尽快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目标,更好为XX区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截止2015年9月底,全区已如期完成正常户籍人员的参保登记工作。根据9月30日从现有参保登记信息系统数据统计,全区实际应登记人数为XX万人,已调查登记录入信息数据人数为XX万人,登记完成率达XX%,扣除单险种工伤参保人数XXXXX人后,登记率为XX%。

一、XX区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开展情况

2015年X月以来,我区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通过信息对比、入户调查、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等措施,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推进城乡居民全民、持续参加社会保险专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组织部署到位,确保“抓得实”。在重庆市布署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后,XX区迅速行动,成立了区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领导小组,详细制订了工作方案,动员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参保登记工作;充分依托街道(镇)及村(社区)的基层平台,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内容;建立乡镇(街道)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评优激励机制,确保全民参保入户调查工作经费落实到位;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鼓励各村(社区)争先进,营造了你追我赶的浓厚氛围。

二是业务培训到位,确保“干得好”。为确保乡镇(街道)、村(社区)做好入户调查数据录入工作,3月份起完成了多层面政策培训工作,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和上门培训的方式讲解工作流程、登记项目、指标含义、数据标准等,统一口径、统一要求、统一考核,区社保经办机构还利用“走基层、送服务”活动的机会,针对基层社区(村)在入户调查及数据整理中出现的特殊问题,上门协调解决各类具体问题。

三是数据审核到位,确保“质量高”。入户调查获得的信息质量关系到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质量,为确保信息完整、真实,我区采取双审核制,由各乡镇(街道)对村(社区)完成的调查信息进行初步审查,将符合要求、准确规范的信息录入系统,不符合条件的要求退回重新调查登记。乡镇(街道)录入后,再由区农保处按照全省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标准对入库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对录入不完整、不规范、不准确的数据不予通过,并将问题及时通知相关乡镇(街道)的录入员,要求及时整改,随后将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告知其他乡镇(街道),以免出现类似错误,有效提高了入库数据质量。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全民参保登记在全国50个地区开始试点以来,在我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包括:跨部门数据比对操作难度较大;大部分地区基层经办人员不足,工作负荷大;信息化整合规划和建设滞后,影响数据库动态管理等。

一是与公安部门信息不能共享,给登记工作带来困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延伸,户籍人员因买房、拆迁等居住地址发生变化、户籍迁移等情况大量增加,导致户籍地址与实际居住人员不符,加之目前无法与公安部门共享信息,只能依靠各社区(村)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登记。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参保登记工作带来困难,也大大增加了基层人员工作量,影响人员底数的准确性。目前尚未使用全市统一的信息系统,缺乏市内外横向联系及信息共享机制,加上户籍信息方面诸多问题,造成对外地就业人员参保信息采集、核对的困难,甚至有些人员的调查无法全面完成,影响登记工作的整体效率。

二是基层人手紧,工作负荷大。参加参保信息登记工作的基层人员,往往同时兼顾着城乡医保、被征地养老、计生、就业管理服务、各类待遇享受人员资格认证等多重工作。参保信息入户调查工作量大面广,精力牵制大,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对本已满负荷的基层单位及工作人员是一项考验。

三是缺乏有效的数据库动态管理机制。目前,还无法通过系统自动更新、人工动态调查录入等手段,对登记对象因死亡、户籍迁移或参保情况变化(中断续保、异地参保)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乡镇(街道)、村(社区)对本辖区登记(核对)的信息数据采集后,有需变更登记信息的,申报、审核等缺乏统一标准,还不能实现实时动态维护。

三、关于下一步工作建议

为扎实做好全民参保登记管理工作,使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信息数据更全面准确,更好发挥为实现全民参保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作用,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多部门协作平台。从试点情况来看,如果仅仅是人社部一家发文,其他部门协调工作难度太大,尤其是由社保经办机构牵头的地区。部门间协调要有长期的制度性安排。建议由人社部牵头,协同公安、财政、民政、卫计委等部委,共同发布多部门协调参与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政策文件,并建立一个协作平台,由人社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工作。 二是统一规范办事流程。参保登记环节包括社保业务系统参保登记信息比对、基础信息收集比对、信息整合与调查对象的筛选、信息调查核实和信息传输、核实与入库等内容。具体如下:第一,各级社保机构应比对、整合本地区参保人员在各项社会保险业务系统的信息,主要数据项包括个人基础信息指标项、单位基础信息指标项以及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状态信息,信息完整、准确的参保人员信息直接确认参保登记。第二,社保机构将从公安等部门取得的本地完整的人口数据信息,与社会保险数据进行比对。主要数据项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日期、户口性质、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联系方式等。第三,通过本地区内外部比对以及逐级在金保工程联网数据库中比对异地参保信息,清理重复信息、剔除无效信息、纠正错误信息,产生可确认的参保信息和需通过调查等采集信息的人员对象。确认的参保信息直接入库,同时形成《全民参保登记个人信息核对表》。第四,以乡镇(街道)事务所和村(居)民委员会为主,通过入户调查等方式调查核实需调查人员的基本信息,同时摸清未参保原因。第五,村(居)民委员会将调查、采集的信息提交给乡镇(街道)事务所,并由乡镇(街道)事务所初审,符合规定的录入上报。第六,县级社保机构审定乡镇(街道)事务所上报的调查核实信息,确认符合规定后入库。 三是实行登记信息数据库动态管理。充分利用专网平台,实现市级登记库与区级登记库实时对接和数据实时同步,登记库与各类业务系统的对接。通过系统自动更新、人工动态调查录入等手段,对登记对象因死亡、户籍迁移或参保情况变化(中断续保、异地参保)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乡镇(街道)、村(社区)对本辖区登记(核对)的信息数据采集后,有需变更登记信息的,应按照申报、审核等规定程序及时变更,实行实时动态维护,进一步提高经办服务工作水平。对居民外出务工、长期定居的人员,建立人员花名册,分门别类管理,逐步纳入登记范围。

第8篇:共产党员事迹报告会与共青团全民创业调查报告

共产党员事迹报告会

1月28日,我们人防的全体党员集体收看了《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会后十分感动,很受教育。特别是中央门长途汽车站副站长李瑞的报告,给我很大触动。

李瑞同志是一个平凡的人,在中央门汽车站做平凡的服务工作,但就是这样一个身边平平常常的人,通过平常的工作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理解的桥梁,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对每一位乘客负责,想旅客所想、急旅客所急,她的心里想着群众,帮助旅客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累不累?累,苦不苦?苦。但她有一个坚强的信念:我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应该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她的闪光点是她乐于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乐于做好组织安排的细微工作,把小的事当做大问题认真对待,认真做,使群众看到了平凡的共产党闪耀的光辉。“让温馨的旅途从现在开始“,她的言行,就是在忠实的实践“三个代表 ”。做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要向她学习,善待身边的人和事,认真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下功夫,工作无小事,件件要细心。

现在,有的部门有些党员思想上不思进取,长年不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庸碌无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的民族要进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共产党员要带头,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共产党员要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用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决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我们党员业务上精益求精,思想上不断前进,自觉提高个人素养,并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使我们熟悉的、不熟悉的人都在党的关怀下、感召下,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使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由衷的说:共产党好,党中央亲。

我们要向李瑞学习,立足岗位奉献,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在新的一年开创新工作业绩。

共青团全民创业调查报告

全民创业,顾名思义,鼓励更多的人创业。在县域范围内,创业大多集中在数量庞大的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上,所以,共青团服务全民创业就是服务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生产运作的各个环节。

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是当前全民创业中创业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县域范围内创业者人数众多,资金需求量小,属于小额贷款范畴,而金融机构县域地区力量薄弱,无法满足数量众多、资金需求量小的创业者。而我们共青团有很强的组织资源优势,县、乡镇、村、企业、非公经济组织和农村合作组织都有团组织,

整合金融资源、政策资源,以金融服务为切入点,为小企业、个体工商化、农户提供服务,参与到小企业、个体工商化、农户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中去,为其提供服务,推进他们互相交流,加强对他们的了解,为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搭建创业者融资、生产、销售合作的交流平台。目前政策资源越来越有利,《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金融服务的意见》皖政〔20**〕59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滁政〔20**〕87号都有对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融资的鼓励政策。

整合资源,和各大银行搞水平战略

1、各大银行贷款情况,各行贷款申请难易程度。

农行小额贷款3万惠农卡,月息5.3厘,年利率6.36%,今年在凤阳放了20**万专门针对农户的联保贷款,但大多数没有和合作社合作,资金投放速度很快。由于农行利率低,而且惠农卡是信用卡性质,随借随还,可借可存,方便实惠,深受农户欢迎,基本上20**万被“抢”掉了,所以据接触和了解有关系才能获得。团组织还没有介入协调。农行合作渠道不畅。

邮政储蓄市行与凤阳县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今年5000万投放额度,基本投放完毕,放款最多,手续较为简便,效率最高。邮政储蓄的运作模 式很好,他们积极与各级团组织联系,根据各级团组织推荐的对象考察,挑选有一定规模,销售渠道畅通,发展前景好,三户农户组成联保小组(或者两个担保人担保),互相担保,可申请3至5万贷款。三户个体工商户组成联保小组(或者两个担保人担保),可以申请到5万至10万贷款。可以说,目前邮政储蓄银行的合作通道畅通。

信用社由于进行内部整顿,目前放款较少。

村镇银行无法与合作社合作。存款7900万,贷出7000万,没有资金可贷。

2、全面创业中各类创业主体的融资状况。

幅较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级财政性资金在存储方面给予支持。

支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微小贷款等无担保或无抵押类贷款,对贷款风险按其当年新增贷款月均余额的5‰给予补偿,补偿资金从当地风险补偿资金中列支。

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在200万元以内的,由财政部门按照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贷款企业贴息,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同级财政各负担一半。

全面推开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扩大试点品种和覆盖面,提高省级保费补贴负担比例。鼓励支持各地开展特色农业保险和“信贷+保险”试点,省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相关办法另行制定。

《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滁政〔20**〕87号规定:市人行、市银监局、市金融办要加强对“三小”贷款利率以及融资担保费率的指导,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对信用良好的“三小”以及信用担保机构承担连带责任的“三小”贷款,要在现行实际利率的基础上再下浮10%;对基本面较好、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困难或财务困难的小企业,要按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内的最低档次执行。

县政府每年投入财政资金200万用于贷款贴息,利息按照每月8厘(邮政储蓄银行、信用社),即年利率9.6%(农行年利率6.36%,更低),给予50%贴息,可以撬动4000万信贷资金投入各类创业领域。

结论:共青团组织可以用这些政策去和金融机构谈,去为给类创业者争取政策支持,银行、各类创业者、政府共同打造平台,推动小额贷款资金流入合作社产业发展中去。

因此,下一步各级团组织利用组织资源优势,整合政策资源,银行、农户、政府各部门搞水平战略,整合金融、政策资源,推动小额贷款发放,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全民创业。

小结

第9篇:全民健身调研报告

咸阳市城市全民健身调研报告

导语:这次调研报告的课题为《城市全民健身调研报告》 ,主要采用了走访观察的形式对青少年活动中心,公园,活动广场等健身场所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进行走访观察。活动调研为期14天。

对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走访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健身是关系到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为构建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保障市民的体育权利,进一步提高咸阳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陕西省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结合我市实际,对于青少年健身进行认真落实。而且,我们要积极宣传全民健身知识,推广普及科学健身方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崇尚体育健身和科学健身的社会氛围。加强全民健身方法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研发利用。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开办专栏,举办讲座,播发公益广告、宣传片、宣传画,出版科普图书、影像制品,普及知识,提高公民健身科学素养。”根据我的观察,在活动中心,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热情十分高涨,而且,大家都是有组织,有纪律的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少年跆拳道训练营等等。 少年跆拳道教练王老师表示:“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很棒的体育项目。儿童学习跆拳道可以增强肌肉强度;对大脑进行良好地刺激,比如说空间感知,经验,类型识别等,提高了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孩子还能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这锻炼了意志,又培养了勇敢精神,学会了对人,事,物的正确态度:知礼,尚武,武德。”在自觉来活动中心进行体育活动的青少年中,他们的活动项目很多,有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篮球,毽球等(受场地限制,没有大型户外运动)。大家都觉得体育运动对自己大有好处,提倡大家都能进行体育健身。 在对公园和活动广场的走访观察中,通过走访观察发现,我市已经建立了全民健身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自纲要颁布实施以来,我市成立了以分管书记和市长牵头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领导委员会,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委员会。全市90%的街道和乡镇都建立了文体站和晨晚练点。全市已经初步建立了行政领导、社会团体和基层站点组成的条块结合覆盖全市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而且,改善了一批体育设施,为百姓健身提供了物质保障。、群众体育活动日益活跃,体育人口不断增加。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开展五个亿万人群健身活动”的要求,我市相继举办了五个“百万人群健身活动启动式”,积极发展社会体育,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规划的落实。体育群众的活动项目也是多彩多样,很有特色。多年来一直坚持举办“扭秧歌比赛”,“健美操大赛”,“城市长跑”等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系

然而,我觉得我市全民健身工作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我市现有的体育设施大都建设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大部分陈旧简陋,功能单一。现有的体育设施除了训练馆以外,档次都很低,体育设施建设在全省的排名逐年后移。全市没有一个场馆达到国家乙类水平,导致我市近些年来已无力举办、承办全国大型赛事活动。市新体育馆建设曾三次列入五年发展计划,今年又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现已完成了前期规划方案等部分前期工作,但迟迟未能开工。

2、对全民健身投入不足。近年来,我市虽然逐步增加了群众体育事业在预算中的支出比重,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市体育设施投入相当有限。“九五”、“十五”期间用于体育设

施的建设和改造总费用为1600万,其中政府投入仅为295万元。我市全民健身经费主要还是依靠体育彩票公益金和自筹资金,虽然全民健身专项经费由过去的5万元增加到8万元,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全民健身工作的需要。各县(市)区几乎没有全民健身的专项经费。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已投入使用的体育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不少已无法使用。

3、全民健身空间场地狭小。近些年来,各级政府虽然为百姓建设了一批健身设施,但是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健身需求。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现存的旧城居住区人口密度大,活动空间狭小,群众身边根本没有健身场所。另一方面,在住宅小区建设中,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规定的“居民住宅配套建设的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与居民住宅区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要求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更加剧了体育设施的紧张程度。各县(市)区公益体育设施匮乏。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0.69平方米,低于全国人均1.03平方米的水平。

4、全民健身发展不平衡。我市职工和青少年体育仍比较薄弱。开展职工体育活动成为难点,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在过去几年持续下降。在开展市运动会等大型体育活动中,职工组队数量逐年下降,青少年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因报名组队少而无法开展竞赛活动。 因此,再此,我有几点建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纳。

1、要加快建设市体育中心的步伐。市政府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力量对体育设施建设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要将市体育中心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报经国务院批准的城市规划中体育中心建设用址要求,抓住国家举办2008年奥运会向大型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倾斜政策的契机,把握机遇,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科学决策、依法办事,把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好事办好。

2、要确保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全民健身工作经费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同时要确保体育彩票公益金的60%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发展,不得挪作他用,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在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上,要统筹规划,集中财力,“遵循先急后缓,量入为出”的原则,分期分批逐年建设一些体育健身设施。住宅小区建设要按照规划要求留足场地,配套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社会各界对全民健身事业捐赠、赞助,拓宽投资渠道。

3、要发挥各级各类体育组织作用,指导群众科学文明健身。体育行政部门要在组织举办大型群体活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人群特点,研究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日常健身项目,增强活动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要充分发挥体育行业各个协会组织作用,鼓励支持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逐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传播健身知识、普及健身手段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具有体育技能和专业知识的人员,义务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以满足人们科学健身的需求。

4、要大力推进青少年体育健身工作的开展。全民健身计划要以青少年为重点,发动全社会来关心他们的体质和健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落实全民健身纲要实施意见,努力抓好学校的体育工作,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为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增强国防后劲,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民健身活动作为一项公益活动,对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意志品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培育体育休闲经济开展有积极意义。总之,城市全民健身,是适应人民群众体育的需求,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是进一步发挥体育的综合功能和社会效应,丰富社会体育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中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目标迈进的需要,也是对北京奥运会的最好怀念。

李亮

2012/7/28篇二:全民健身调查报告

全民健身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当前,我区的群众性健身事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着差距,全民健身工作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够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广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还不够多,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在向社会开放、满足群众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政府为了了解我区的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及群众对于健身设施的投入数量与开放程度进行调查,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和满足人们的健身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嘉峪关等地区进行详细、科学的调查分析,来了解健身事业的现状。只有根据科学调查的研究结果来制定相应的措施才能够更好的满足需求与进行建设。

调查目的:

了解我区全民健身的现状,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改善,进而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发展全民健身事业。通过调查呼市地区群众对于全民健身常识的认知,进而采取合适的宣传方式适度的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认识水平。 调查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为2010年10月1日到11日。调查地点是嘉峪关市商业区及公园及学院周边地区。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各年龄间断的群众个人。

调查内容及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群众对健身常识的认识程度,来进行适当的宣传。细致的了解群众的锻炼时间、锻炼习惯,来调整我区健身设施的投放情况。个别群众未能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来为其创造进行锻炼的条件对于群众健身态度的调查,对其建立正确的健身意识。由于调查的群众个体的广泛,调查的主要方式是问卷调查法。

调查结论:

一、市民参加体育锻炼总体状况良好

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受访市民占40.9% 《健身条例》规定,公民有依法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

法保障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权利,《健身计划》要求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锻炼强度中等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32%。调查数据显示,受访市民中,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和几乎每天都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合计为40.9%(见图1),已经初步达到国家《健身计划》的要求。但是,与《实施计划》设定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6%的要求相比,还有5个百分点的差距,需要全体市民在未来5年中共同努力,不断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和水平。

图 1

2、逾八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市民的健身时间超过半小时

专家指出,为了达到更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每次锻炼时间应不少于半小时。调查数据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受访市民中,逾八成(83.2%)健身时间都在半小时或以上,不到半小时的仅占15.5%。这说明大部分市民具备一定体育锻炼知识,能够主动追求体育锻炼的最佳效果。

3、老年人的健身意识较强

老年人普遍比较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健身锻炼的意识比较强,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有很多老年人在小区、公园、绿地进行锻炼。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在51-60岁受访人群组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占42.1%;而61岁及以上受访人群组中,该比例为62.5%,两组人群均远远高于年龄相对较轻的受访人群组(见图 2)。

图2

4、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保障较好

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是《健身条例》的目标任务之一。《健身条例》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并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倡导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和生活理念。

调查数据显示,6-17岁组受访中小学生中,31.5%表示每天基本都能在学校有1小时或以上的体育锻炼;30%表示平时基本保证有1小时,但复习迎考期间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少了;26.2%表示每天基本是半小时,显示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还是有基本保证的。

5、市民体育锻炼形式以简单易行为主

市民体育锻炼形式也多种多样,但简单易行、技能要求不高、不受场地、人员、费用限制的锻炼形式更受到市民的欢迎。在18岁以上经常锻炼的受访市民中,有29%选择的运动方式是步行,23.5%选择跑步,14.4%选择做拳操运动,三者合计占66.9%。

6、免费体育锻炼场地更受欢迎

根据自己的身体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和场地是上海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一大特点。

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小区的免费活动中心,或小区里的道路、公园绿地以及家里是市民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在18岁及以上经常锻炼的受访市民中,42.6%选择的是小区的免费活动场所(包括在小区里跑步、散步等),19.3%选择公园、绿地,12.8%选择收费的健身、运动场馆,9.4%选择家里作为健身场地,4项合计为84.1%。

在健身费用支出方面也有相似反映。当问及每年花费在健身上的费用时,在18岁及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受访市民中,63.4%回答“几乎没有费用”,而且每个年龄段中都是“几乎没有费用”占主要比例。尤其是 61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近九成(89.5%)都以免费的健身场所作为自己锻炼的场所。

二、市民体育锻炼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青壮年人群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上海经常参加健身锻炼的人数随着年龄段的提高而增加(见图 2)。这表明青壮年群体的体育锻炼参与程度不及老年群体。目前18-30岁、31-40岁、41-50岁人群组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分别为26.2%、27.2%和38.1%,与《实施计划》的要求相比低19.8、18.8和7.9个百分点。

生活节奏快是造成市民不参加健身运动的主要原因。当问及“从不参加健身运动”和“只是偶尔参加”的受访市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时,52.8%问答是由于工作(学习)忙,没有时间。其次是对运动没有兴趣,健身意识不强。持这种原因的比例为15.6%(见图3)。

图 3

2、中小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

虽然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有保障,但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活爱好的比例还是不高。当问及6-17岁的中小学生平时在校外或放假期间是否还参加体育锻炼时,回答经常参加的占32.3%,偶尔参加和基本不参加的则占66.9%。不参加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兴趣(占36.4%);其次是学习任务太重,没有精力(占33%);其余则是认为学校的体育锻炼已经够了或感觉缺乏锻炼的场地和设施。这表明目前大多数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还停留在被动接受、完成学校的体育锻炼任务上。

中小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一方面与学业繁重、时间紧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许多家长和老师“重学业、轻锻炼”有关。随着学生近视率高发,身体耐力不足,在考场上、军训期间屡屡出现晕倒、呕吐等身体不适现象,目前这个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

3、对公众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利用率低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上海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300万。目前,上海中心区现有公共体育场馆远远无法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为了解决健身场地和设施不足的问题,从2006年起,市体育局和市教委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希望能缓解市民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地紧缺的矛盾。目前,上海的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率已经达到80%,在全国居于前列。 对此项举措,市民反响积极。调查数据显示,当问及对学校场地向社会开放的看法时,在18岁及以上的受访市民中的,48.9%认为“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运动场地,是一项惠民的举措”,16.75%认为“需要对学校体育场地加强管理,才能适应居民的要求”,只有9.3%认为“学校场地设施过于简单,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

但是,由于宣传不足或学校场地分布不均衡,目前市民对此了解程度并不高。调查数据显示,18岁及以上受访市民中,超过半数(54.1%)不知道学校体育场地对公众开放;只有4.4%的受访市民经常去向公众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锻炼(见图4)。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改善管理方式是进一步提高学校体育场地利用率的当务之急。

图 4

4、重播广播体操音乐的知晓率较低

今年元旦开始,人民广播电台复播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音乐,旨在为广大百姓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受到大多数市民的欢迎。调查数据显示,在18岁及以上受访市民中,62.4%认为“很好,可以鼓励大家锻炼身体”,只有19.7%认为“每个人有各自爱好的运动方式,不一定都要做广播体操”,另有5.6%“担心是否能坚持下去”和4.5%认为“单靠做广播体操对身体健康并不会有多大帮助”。

但是,调查数据也显示,目前市民中知道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广播操音乐的并不多。在18岁及以上的受访市民中,“知道,并基本坚持每天做的”只占3.8%,而不篇三:阜新市全民健身情况调查报告

阜新市全民健身情况调查报告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中,我是以所居住地区居民健身情况的调查为中心围绕其人数、频率、设施数量、群众反映等展开的。

根据当地城市的实际情况,我在人民广场和月亮湾这两个主要地点展开随机询问调查,这两个地方健身的人数较多,而且并不是来自同一个居民区的,有一定的随机性。

一、调查对象的年龄比例

随着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健身意识也逐渐增强。无论年老年少都加入到了健身的行列中。在这次的调查对象中显示,青少年和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和中年人较少。其中,有在职员工例如老师和银行工作人员,有下岗员工也有再创业的,年龄大概在35岁到50岁之间的,他们在下班晚饭过后,来到户外进行健身活动,在一天工作之后放松放松放松;还有拿着养老保险一心养老的老人们,年龄基本都在50岁以上,在他们悠闲安逸的晚年生活中,健身活动也是他们每天的娱乐活动之一;另外的就是些年轻人,这里面有些年轻的父母年龄在25岁到35岁带着孩子来娱乐的,也有些学生以及儿童。

二、居民健身的方式

居民的健身方式多种多样,居民选择频率最高的健身方式是散步。散步作为传统健身方法之一,是最简便易行又轻松自如的运动方式,这种不需花钱、也不用花太多时间、不用寻找合适场所的简单运动项目是大多数的人的选择。

一般中老年或老年出于身体状况的原因,多数选择散步、舞蹈、太极拳、太极剑等运动强度不是很大的项目。而年轻人大多数都选择篮球、足球、游泳等运动强度较大的项目,年轻人的健身是真正意义上的锻炼。

从性别上来看,女性大多选择散步、跳舞、健美操、瑜珈为主,男性则以球类、游泳为主。

三、居民的健身频率

调查的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的人健身活动次数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空闲时间较多,就有时间加强身体锻炼。而年轻人和中年人健身频率相对就少了很多,由于工作较多,事物较为繁忙,空闲时间相对较少。

从职业来看,企业管理人员、其他专业人员、商业人员和生产运输工人等,多数都是每周健身一次到两次,说明这部分人工作相对繁忙,所以休闲时间相对少;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医生和教师等,每周健身两次到三次;而每周健身三次或者三次以上的大多数都是离退休、下岗失业、家务人员、放假的学生为主,因为个人休闲时间较多,所以相对来说健身频率较高,另外,医生及教师的健身频率较高,不难看出他们对运动健身较为重视。

居民的健身时间不到一个小时的约占五分之二,健身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的约占五分之二,健身时间大约在2个小时左右以及超过两个小时的约占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多半数的人每次健身至少1小时左右。而且一般男性每次参加健身运动时间多数在1至2个小时,女性则多数在1小时以下,很明显男性每天参加健身运动的时间相于女性。

四、居民健身的场所

随着人们的休闲时间的增多和集中,人们在闲暇之时都会到体育馆或公共健身场所甚至到大自然中参加各种健身锻炼和娱乐活动

居民常去的健身场所大多以免费的公共运动场所为主,因为一般收费的健身场所收费较高,而且像公园、广场、社区等户外场所都是居民进行散步、舞蹈、太极等有氧运动的好去处。所以大多数中老年人还有些年轻父母带着孩子的都会选择在户外广场或者公园等进行散步之类的运动强度不太大的健身活动,少部分年轻人选择到有收费体育馆和健身会所去进行锻炼出力流汗。他们认为有规范的场地、舒适的环境和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更适合自己,这部分人一般都是家庭条件较好、收入相对较高的。

另一方面,居民选择的健身方式不同也决定着健身场所的不同,如一些年轻人进行专业的健身锻炼就需要选择专业的健身房,有很多女性喜欢瑜伽等在室内进行的健身活动,而老年人多数喜欢广场等公共场所,他们喜欢热闹人多的地方进行健身,健身同时和他人交流,可以使他们的健身活动增加更多的乐趣。

五、群众对健身设施的反映

健身设施这一方面,对于免费的户外公共健身设施有些不是很完善,很多居民反映一些居民小区的健身设施数量较少,定期维护、维修等工作做的不到位,导致一些设施老化损坏无法在使用,另外一些地方的户外公共健身场所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夜晚照明不足;相对而言,那些肥免费的体育馆,健身房等场所,设施完备、有专业人员定期维修维护,而且环境良,毕竟是收费的场所,有足够的支出用在设施维护及环境建设方面。

六、居民对健身的认识

现在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他们都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健身无关紧要,这部分人首先需要思想和认识上的改观,下一步就是行动上的改观了。

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健身场地设施不足是一个限制居民健身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健身房等大多费用偏高,普通百姓消费不起;还有因为工作繁忙而没有空暇时间来健身的大有人在,中青年的人群健身频率及人数都是很少的;还有一部分人对健身丝毫不感兴趣,这部分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日常健身的重要性。

我建议适当增加免费公共健身场所场地及健身设施;适当降低体育馆、健身房等收费场所的费用;加大力度宣传全民日常健身的重要性,并进行科学指导,提高群众健身的积极性。

现代科技越来越来发达,但是各类疾病却也日益增加,所以人们对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也越来越来强,所以日常的健身活动也相应的显得不可缺少,加入到日常健身行列的群众也日益增加,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身的重要性而加入到健身行列中来。

第10篇: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反映全民阅读新变化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反映全民阅读新变化

‚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中华文明对于‚读书‛的推崇,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绵延了千年。

近日,一组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反映了全民阅读的新变化。

2014年,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与2013年的4.77本相比,略有减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了8个百分点;日均手机阅读时长首次超过半小时。

习近平主席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曾说:‚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

从河图洛书到子曰诗云,从四大名著到鲁迅、郭沫若、茅盾——中国人的阅读史既是一部社会变迁史,也是中国人的精神思想发育史。

第二十个‚世界读书日‛前夕,新华社记者探寻‚全民阅读‛的点滴。

好读书——再忙也要挤时间学习

‚只有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的文化需求才会不断增加。‛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立群说。在古代中国,‚读书‛从来只是部分人的特权,对于数目庞大的底层劳动者,读书只能是遥远的奢望,至多是‚学而优则仕‛的敲门砖。

新中国成立后的‚扫盲运动‛以及其后的义务教育制度,使得新中国文盲比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0%以上下降至2010年的约4%。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推开了知识文化的大门。

然而,‚能识字‛与‚爱读书‛之间毕竟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调查显示,有超四成的成人认为自己阅读量较少。其中,‚工作忙‛成为我国成年人读书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哪有时间读书啊,吃饭都不容易呢。‛北京的快递员小刘抱怨。他最后一次坐下来认真读书是翻看快递公司发的技能培训手册。‚看微信朋友圈文章算吗?‛他问。

转型期的中国慢下来不容易,‚一杯茶、一本书‛的悠然心境越发难得。而在信息浪潮的裹挟下,还未来得及捧稳书本的中国人,又要迎接数字媒介的冲击。

‚时代在变,电子书也是书。‛随着电子阅读器、社交阅读、APP阅读等方式的涌现与普及,数字化阅读正越来越具有深度。

可即使将纸质书与电子书相加,国人一年的人均阅读量也不到8本,与社会节奏也快、‚工作也忙‛的日本人、以色列人相比,读书仍然是中国人生活中‚微弱的光点‛。

‚人均读书量数据背后是巨大的上升空间。‛学者张冠生说。他认为,衣食足、知荣辱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靠阅读。

‚读书,能让一国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文化上的强大。‛他说。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全民阅读‛两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政府积极推动的同时,自下而上也涌动着读书的热情。

媒体人‚六神磊磊‛曾建立‚一小时C30‛微信群,倡导入群者坚持每天一小时做同一件事。‚读书‛成了不少参与者的选择。

一个北京参与者说,没想到,自己一个月读了九本书。原来,挤时间读书,真的没那么难。

读好书——精神滋养更胜功利实用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整体增速10%,位居世界前列。但这其中,少儿类、中小学教辅教材类实用图书占相当比例。在当当网平台去年售出的3.3亿册图书中,超三分之一是童书,育儿类书籍也是主力。

读什么书才算是‚读好书‛?

书评人史航说,好书就是‚你读完不后悔的书‛。他认为,预先规定阅读的‚轻重缓急‛并非上策。

据‚开卷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观测系统‛提供数据显示,过去15年,中国人的‚年度之书‛体裁与题材丰富多样。

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张作珍则认为,从国家层面倡导建设书香社会,其实也是在引导阅读。‚人的阅读需求会慢慢发生改变,传统文化、人文、艺术类方面的比例会增加,一些‘功利性强’的书的比例则会减少。‛

虽然也曾经历波折与坎坷,但三联书店始终坚持图书出版的品位和特色,受到读书界的广泛尊敬,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近年来,三联又通过探索‚24小时不打烊的夜读营业模式‛寻求全民阅读与市场的平衡。但更多的实体书店却不得不在‚只卖人文书,必定输‛的‚铁律下‛转型成为专门的教辅书店。

一座城市没有像样的人文类书店,是这座城市的悲哀。张作珍认为,要建设书香社会,就要发展好书店,国家层面需要通过包括免税、房租减免等在内的扶持政策,支持书店做好服务。

事实上,中国地方层面以立法促进全民阅读的尝试已经在进行。一些城市通过明确和规范政府行为,促进全民阅读,更好地保障市民的阅读权利。

张作珍还建议,出版行业内部需要更强的引领,形成有力的行业监管机构,对盗版等不良行为监督整改,保护作家写好书的热情,鼓励出版社多出好书,书店多卖好书。

读书好——彰显读书的精神价值

是‚世间惟有读书好‛还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还是‚一世读书抵封侯‛?对‚读书何用‛的回答,从来就是一个社会价值观的直接体现。

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直言,现在社会有不少戾气,一些人信仰的是‚权力‛‚关系‛‚金钱‛,认为是这些而非读书可以改变人生。

书香社会,读书的价值应该得到彰显,‚读书无用‛应被视为荒诞。

十几岁时经历‚文革‛的张冠生自称为‚喝狼奶长大的一代‛。对他而言,几十年来,读书的目的在‚一点点回到地面上‛。他说读书是为了给自己进行‚精神上的透析‛,把潜伏在身体里、不知何时可能被诱发出来的毒素排出体外。

张冠生的小书房里书香四壁。他认为,勤于阅读的人往往热衷思考与表达,从利益导向上看,建设书香社会,就应该让勤于阅读者获得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空间的拓展,否则,‚只能渴望圣徒去阅读‛。

当当网CEO李国庆认为,建设书香社会,首先要确保创作的繁荣,‚这是源泉‛。

书好读——‚在家逛国图‛

李国庆记得,小时候书少,他常在租书摊上要求自己‚三天读完一本书‛,就为了省下几分钱的租金。而现在,他经营的当当网去年电子书下载量达到6000万册,今年当当读书(手机客户端)用户人均日阅读时长已达50分钟。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中国人获取与阅读书籍的方式。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超过2亿,移动阅读成为全民阅读新去处。

北京乘客李先生每天在地铁四号线的车厢里用手机读书。他是这座城市首个地铁图书馆——‚M地铁〃图书馆‛的使用者,用手机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就能免费阅读全本的推荐图书。但早晚高峰,在拥挤的人流中静心读书,并非易事。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百姓基本的阅读需求,这应是建设书香社会的题中之意。虽然截至2013年,中国已建立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3000多个,拥有文献总量7.5亿册件,但一些图书馆、农家书屋,书籍陈旧、服务落后,往往门可罗雀。

中国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认为,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渠道,为公众创造更便捷的阅读条件,这是建设书香社会的挑战也是机会之一。105岁的国图正在拥抱移动互联、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等新媒体技术,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公众阅读习惯的变化。

截至去年底,通过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平台实名注册用户已达550万。‚在家逛国图‛成为现实。

第11篇:关于湖南省常德市全民医疗保险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湖南省常德市全民医疗保险问题的调查报告会计0904徐倩

摘要:该报告主要叙述了常德市据中央文件实施全民医保后,居民生活在“医”上的转变,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出现的可喜的现象与成就,同时说明在实施全民医疗保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研究方法:上网查询,社保部门调查,寻访

关键词:三种医保形式,医疗意识,政策宣传

一, 背景: 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升,但因病致贫的现象还大大存在,为实现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目标,据中央下达的医疗保障的决定,常德市全面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致力于解决百姓“病有所医”的问题。

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飞速提高,物价水平也不断攀升,人民看病买药所需钱财比例大,形成了“小病不看,省钱;大病不看,没钱”的社会现象,一旦得大病,要不就坐以待毙,要不就倾家荡产,家徒四壁,给百姓带来极大地困惑。同时全民整体身体素质也得不到很大的提升,阻碍了常德市社会主义进程。

2,全民医疗保险包括三大部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前两者采取个人参保,国家补贴的方式,后者采取据工资,个人与单位共同支付参保费的方式。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从2003年起在全国部分县(市)试点,从2007年起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常德市均为其中试点。

二,现状:人民参保热情不断高涨,健康状况不断好转,因病致贫的状况明显好转,医院效益也得到提高。

1, 居民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生命得到保障。实施全民医保后,人民看病费用可以报销,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个人医药费用,减轻了个人生活费用负担,得病后不用过于担心庞大的医疗费用问题,人们更愿意去看病,去了解个人身体状况,不论病况的大小都不会拖延,生命得到保障,身体素质得到极大地提高。 2, 因病致贫情况得到明显好转。由于医疗费用减轻,人们生活在“医”上的开销比例缩小,得大病后,医疗费用不用个人独自承担,不用因为长期庞大的医疗费用而变卖家产,致使家徒四壁。因病致贫的案例不断减少。

3, 医院效益得到提高。在未实施医疗保险前,人们不看病使得医院收益减少,全靠国家扶植无法维持医院开销,某些医院濒临破产,如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在实施医疗保险制度之前由于收益不高,几乎濒临破产,如今医院效益明显提高,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院员工的权益也得到保障。

二, 存在问题:

1,部分群众交不起保险费,未进入全民医保的覆盖圈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参保,贫困家庭成员多时,参保负担依然会很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对于经营困难的企业,如常德市航运公司,氮肥厂,资不抵债,拿不出钱来为职工参保,职工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

2,部分人参保意识不够。部分人没有从长远打算,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目前没有生病就没有必要额外花钱参保,觉得参保是浪费钱,以短期利益为重,殊不知,一旦得大病需要的钱会更多。

3,部分党政组织的重视不够,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由于人们文化,地域差异,仍有部分群众不知道,不了解,不理解政府的全民医保政策,因此有人拒绝参与医疗保险,阻碍了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得扩展与延伸。

4,各医疗保险负责部门信息流通不够,工作衔接出问题,导致部分人投机倒把。掌管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村合作卫生部门和

掌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部门,工作信息未进行流通,致使有些群众,买两份保险,找两处报销,投机倒把,给社保财政带来一些问题。

四,建议:

1,加大政府对医疗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奠定基础。政府的资金投入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医疗服务供方(医院)的投入,二是对其他医疗保障制度,如灵活就业群体的医疗保障、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和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对医院,政府应考虑适当增加财政资助的比例,从补偿机制上彻底改变“以医养药”的经营模式。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外的其他医疗保障制度,政府有责任投入资金。同时,医疗救助制度提倡慈善捐助和多种筹资方式。

2,加大政府对政策的宣传力度。从自身,政府应重视中央政策,并将其切实落实,另外政府可以通过公益讲座,进校讲座的方式深入介绍,宣传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与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使国家政策深入人心,提高人们的参保热情,提高扩大医保覆盖面的速度。

3,加快社会医疗保障的立法步伐,为医疗保障制度的推行提供法律保证。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所以,规范需方、供方、保方三者的责任和行为,特别是加强医疗行为监管,严格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的发生十分重要。因此,要尽快对医疗保障进行立法。对于医疗服务的供方,严格医保定点医院、定点零售药店的准人资格,医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定点医院、药店签订合同来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对于需方,也要用法律来约束其就医行为。通过分类给付,增加个人费用意思。对出借、冒用医疗保险卡者要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或停用的处罚。对企业和单位,要通过法律手段强化基金的征缴力度。基金上缴要按时和足额到位,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长期、稳定的来瓯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也要有相应的行为规范,并严格依法行使职权。

第12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1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编号:□□□□□□

性 别:男 □女 □年 龄:岁民 族:文化程度:⑴小学及以下⑵初中⑶高中/中专⑷大专及以上 职业:①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②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③商业、服务业人员④机关、党群、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⑤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⑥专业技术人员⑦学生⑧离退休⑨未就业及下岗人员⑩其他

一、知识题:

1、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第一阶段“健康一二一”是指⑴日行一万步⑵吃动二平衡 ⑶健康一辈子 ⑷以上全是 ⑸不知道;

2、我国将每年的定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⑴3月1日⑵4月1日 ⑶9月1日⑷11月1日⑸不知道

3、您认为下列哪项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①适量运动②合理膳食③戒烟限酒④心理平衡 ⑴ ①② ⑵①②③④⑶①③④

⑷①②③⑸ ②③④⑹ 都不是

4、你认为下列哪些疾病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①心脏病②高血压③脑卒中④糖尿病⑤肿瘤 ⑴ ①②

⑷①②③ ⑵①②③④⑶①②③④⑤⑸ ②③④⑹ 都不是

5、您知道我国成年人一天食盐推荐摄入量是多少克?

⑴3克⑵6克⑶9克⑷12克⑸不知道

-1-

6、您知道我国成年人一天摄入食用油摄入量是多少克?⑴15-29克⑵20-24克⑶25-30克⑷31-35克⑸不知道

7、您认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身体活动”是指①家务(做饭、洗衣、清扫房间、带孩子等)②锻炼(打球、跳舞、上下楼梯等)③出行(走路、骑车)

⑴ ①②⑵①②③(3)②③⑷①③⑸不知道

8、您知道“日行一万步”的含义是什么?

⑴累计每日各种身体活动总量相当于一万步⑵每天走一万步⑶每天跑一万步⑷不知道

9、您知道健康成年人体重的评判指标是什么?⑴体质指数(BMI) ⑵体重(kg)⑶体质指数和体重都行 ⑷不知道

10、您知道我国健康成年人的体质指数(BMI)范围是多少(BMI=体重(kg)/身高2(m2))

⑴16.5—21.9⑵18.5—23.9 ⑶20.5—25.9 ⑷22.5—27.9 ⑸不知道

二、行为、态度题:

11、您平时对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的知识⑴十分关注⑵较为关注⑶有时关注⑷很少关注 ⑸从不关注

12、您家里是否使用控盐勺?⑴从未使用 ⑵以前用过,现在不用了 ⑶一直使用⑷2008年以后开始使用 ⑸不知道

13、您家里是否使用控油壶?⑴从未使用 ⑵以前用过,现在不用了;⑶一直使用;⑷2008年以

后开始使用;⑸不知道

14、如果减少盐的用量有利于您及您家人的健康,您会改变现有的饮食习惯么?

⑴非常愿意;⑵较愿意;⑶无所谓;⑷较不愿意;⑸很不愿意

15、您目前平均每天饮ml牛奶?⑴

16、过去7天,您平均每天蔬菜食用量大概多少?

17、您目前每天的吸烟支数?⑴不吸;⑵ 1-5支;⑶ 6-10支;⑷ 11-20支;⑸20支以上;

18、在一周内,您有几天吸入吸烟者呼出的烟雾超过15分钟?⑴几乎每天;⑵平均每周有3天以上; ⑶平均每周有1-3天; ⑷平均每周不到1天;⑸没用吸入吸烟者呼出烟雾;⑹不知道;

19、您认为吸烟对健康有何影响?⑴严重影响健康;⑵比较严重;⑶不太严重;⑷没有影响;⑸不知道;

20、您平均每天锻炼(锻炼指健康目的包括走路、跑步游泳、球类活动等)

⑴不锻炼

感谢您的回答⑵30分钟⑶1小时⑷2小时⑸3小时以上

第13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调查问卷解读

四川省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调查日期:□□□□年□□月□□日审核日期:□□□□年□□月□□日

评 估 调 查 表

调查员签名: 审核员签名:

1

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中

编码:□□□□□□□□□□□□

(编码前六位为调查地点行政编码,如:成都市武侯区的行政编码为510107;第七位为行动开展编码,即开展行动的地区为1,未开展行动的地区为2;第八位为城乡编码,即居委会为1,村为2;后四位为调查份数编码,编码顺序为0001-9999)

一、基本情况

1.性别:①男 ②女 □ 2.出生日期: □□□□年□□月□□日 3.您的民族? □

① 汉族 ②壮族 ③满族 ④回族 ⑤苗族 ⑥维吾尔族 ⑦其他 4.您的婚姻状况? □

② 未婚 ②已婚 ③丧偶 ④离异 ⑨不详 5.您的文化程度? □

①小学及以下 ②初中 ③高中/技校/中专 ④大专及大专以上 ⑨不详 6.您的职业?(如果已经退休,请选择退休前的职业) □ ①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②专业技术人员

③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④商业、服务业人员⑤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⑥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⑦军人⑧在校学生 ⑨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请注明_______________ 7.您家每年收入(包括所有来源)是多少? □

①<2000 元 ②2000 元~ ③5000 元~ ④10000 元~ ⑤50000 元~ ⑥100000 元~ ⑨拒绝回答

8.总体来讲,您认为您的健康状况怎么样? □ ①非常好 ②好 ③一般 ④差 ⑤非常差

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9.您是否听说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一二一行动”? □ ①是 ②否

10.您是否听说过“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 □

2 ①是 ②否

11.您是否听说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 □ ①是 ②否(请跳至问题13,继续回答) 12.您能说出具体是哪一天吗?□□月□□日

13.您居住或工作的地方是否开展了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餐厅等示范创建? □

①是 ②否 ⑨不知道

14.在过去的一年,您参加过几次健康生活方式及慢病防治主题宣传活动?□ ①从未参加过 ②1 次 ③2 次 ④3 次 ⑤4 次及以上

15.有关健康生活方式及慢病防控知识您主要从哪里获得?(可多选,最多选3 项,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不选填0,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①医生 □②电视 □③广播 □④报刊书籍□⑤学校或单位 □⑥同事或亲友 □⑦墙报 □⑧其它

三、健康生活方式

16.您认为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哪些内容?(可多选,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 不选填0,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①平衡饮食 □②适量运动 □③不吸烟 □④不酗酒 □⑤保持心理平衡 □⑥保持充足的睡眠 □⑦讲究个人卫生 17.您认为什么是平衡膳食? □

①多种食物的合理搭配 ②每种食物吃的一样多 ③一种高营养的食物 ⑨不知道

18.您在过去一年,是否有以下生活习惯?(可多选,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 不选填0,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①食物种类较单一 □②口味比较咸 □③蔬菜、水果摄入不够 □④经常吃油腻的食品如红烧肉等 □⑤不经常参加锻炼 □⑥吸烟 □⑦经常喝酒过量 □⑨均无

19.您平均每周有几天吃早餐? (基本不吃早餐记为0) □□□□ 20.您平均每天吃多少新鲜蔬菜?(按克计算) □□□□ 21.您平均每天吃多少新鲜水果?(按克计算) □□□□

3 22.您平均每天吃乳及乳制品多少?(按毫升计算) □ ①

24.您家平均每天畜禽肉类食物摄入量是多少克? □□□□ 25.您家平均每天粮谷类食物摄入量是多少克? □□□□ 26.您家通常在一起就餐的人数?(包括非家庭成员) □

27.您家近一个月全家盐(包括调味品中盐)的食用量(克/月)? (100mL 酱油中含约15g 食盐,100g 黄酱中约含盐15g,100 克味精中约含20 克食盐,100 克榨菜中约含10 克食盐,100 克豆瓣酱中约含15 克食盐)□□□□ 28.您知道自己每天食盐量吗?(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 □ ① 12 克及以上 ② 9-12 克 ③ 6-9 克 ④ 6 克及以下

29.您知道健康成人每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摄入量不能超过多少克吗? □

①2 克 ②6 克 ③9 克 ⑨不知道

30.您认为多吃盐会加重或引起下列哪些疾病?(可多选,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不选填0,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①高血压 □②心脏病 □③中风 □⑨不知道 31.您是否自觉控制食盐的摄入? □ ①是 ②否

32.您是否使用限盐勺或限盐罐? □

①从未用过 ②偶尔用 ③经常用 ④每次都用 33.与一年前相比,您的口味是否有变化? □ ①变咸 ②变淡 ③无变化

34.您知道健康成人每天烹调用油摄入量不能超过多少克吗? □ ③ 10 克 ②25 克 ③35 克 ④40 克 ⑨不知道 35.您有没有自觉控制油的摄入? □ ①有 ②没有

36.您是否使用控油壶? □

4 ①从未用过 ②偶尔用 ③经常用 ④每次都用

37.与一年前相比,您烹调用油的摄入是否有变化? □ ①变多 ②变少 ③无变化

38.在过去的7 天,您吃了多少次新鲜蔬菜(不包括腌、晒、泡制等)? □ ①几乎不吃 ②1-3 次/周 ③4-6 次/周 ④1 次/天 记不清

39.在过去的7 天,您吃了多少次新鲜水果(不包括罐头、果脯等加工后的水果)□

①几乎不吃 ②1-3 次/周 ③4-6 次/周 ④1 次/天 ⑤2 次/天 ⑥ 3 次/天 ⑨记不清

40.您知道推荐的成人身体活动水平吗? (可多选,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 不选填0,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①生活、出行加运动,每天至少运动6000 步。 □②每周至少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41.您知道,以下哪个是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的判断标准?(可多选,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 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①运动时微微出汗 □②运动中能完整说一句话,但不能唱歌

□③运动后即刻脉率在170-年龄和150-年龄之间 □④运动结束后感觉不太累 □⑨不知道

42.在过去7 天中,您有几天进行重体力活动(重体力活动是指需要您花费大力气完成,呼吸较平常明显增强的活动),例如搬(举)重物,跑步,游泳,踢足球,打篮球,打网球,跳绳,跳迪斯科,健身房内跳健身操等? (只计算那些每次至少10 分钟的活动)。 □ ①有,每周□天 ②没有

43.在这几天中,您每天进行这些重体力活动的时间 平均为每天□□小时□□分钟

44.在过去7 天中,您有几天进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是指需要您花费中等力气完成,呼吸较平常稍微增强的活动),例如搬(举)轻物,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十八法,关节操,扇子舞,木兰拳,乒乓球,羽毛球,交谊

2 次/天 ⑥ 3 次/天 ⑨ 舞等?不要包括步行。(只计算那些每次至少10 分钟的活动)。 □ ①有,每周□天 ②没有(请跳至问题46,继续回答) 45.在这几天中,您每天进行这些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时间为 平均每天□□小时□□分钟

46.在过去7 天中,您有几天每次步行至少10 分钟?这里的步行包括您工作时和在家中的步行,交通行程的步行以及为了锻炼身体进行的步行。 □ ①有,每周□天 ②没有(请跳至问题48,继续回答)

47.在这几天中,您每天步行的时间为:平均每天□□小时 □□分钟

48.在过去7 天中,您每天处于静坐的时间(您在工作单位和家中,坐在办公桌前,电脑前,坐着或躺着看电视,拜访朋友,看书,乘车等的时间)大约为:每天□□小时□□分钟

49.与一年前相比,您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有无变化? □ ①增加 ②减少 ③无变化

50.您使用过计步器等步行指标工具吗? □ ①经常有 ②偶尔 ③没有

51.您知道成年人正常体重指数(BMI)的范围吗? □ ①18.5-23.9 ②24-27.9 ⑨不知道 52.您是否使用BMI 尺子? □ ①从未用过 ②偶尔用 ③经常用

53.您知道健康腰围吗? (可多选,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 不选填0,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①小于85 厘米(男) □②小于90 厘米(男) □③小于80 厘米(女) □④小于85 厘米(女) □⑨不知道 54.您知道自己的腰围情况吗? □ ①正常 ②偏胖 ⑨不知道 55.您是否使用腰围尺? □ ①从未用过 ②偶尔用 ③经常用

56.您认为超重和肥胖会有哪些危害?(可多选,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 不选填0,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6 □①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②易引起肝胆疾病 □③易患某些癌症 □④可引起骨关节病变 □⑤降低生活质量 □⑥使人自卑 □⑨不知道

57.您认为您的体重情况怎么样? □ ①偏瘦 ②正常 ③偏胖 ⑨不知道 58.您的身高 (厘米);体重 (公斤) 59.您有没有自觉控制体重? □ ①有 ②没有

60.吸烟会增加患哪些疾病的风险?(可多选,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不选填0,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①各种癌症(尤其是肺癌) □②心脏病 □③呼吸系统疾病 □④中风 □⑨不知道

61.您现在吸烟吗? □

①每天吸 ②偶尔吸 ③从来不吸

62.酗酒有什么害处?(可多选,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不选填0,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①酒精中毒 □②诱发胃炎、肝炎、肝硬化、高血压、心脏病等 □③易发生意外伤害 □⑨不知道

63.您知道男性和女性健康饮酒的标准吗?(成年男性饮用酒精25 克/天,相当于750ml 啤酒、250ml 葡萄酒、38 度白酒75 克、高度白酒50 克;成年女性15 克/天,相当于啤酒450ml、葡萄酒150ml、38 度白酒50 克) ①知道 ②不知道 □

64.您平均每天饮多少酒?(按白酒酒精量计算) □□□

四、慢病防治

65.您知道正常血压值范围吗? □

①90/60mmHg 以下 ②140/90mmHg 以下 ③160/95mmHg 以下 ⑨不知道

66.您知道下列哪些因素与高血压有关?(可多选,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不选填0,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①遗传因素 □②肥胖 □③缺乏运动 □④高盐饮食

7 □⑤饮酒 □⑥精神紧张 □⑦吸烟 □⑨不知道

67.您知道糖尿病有哪些常见症状?(可多选,在选中的选项前面□填“1”,不选填0,调查员需逐项读出)

□①口渴和口干 □②多饮 □③多尿 □④多食 □⑤体重下降 □⑥疲倦 □⑦视力模糊 □⑨不知道 68.您知道确诊糖尿病的病人应该怎样进行药物治疗吗? □ ①终身坚持服药 ②血糖高时服药 ③有症状时服药 ⑨不知道

提问到此为止,谢谢您的合作!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8

第14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调查问卷(优秀)

全民消防安全意识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我们是江苏科技大学的学生。希望通过问卷知道您的选择,了解您对消防知识的理解与想法。对您的支持与合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镇江消防支队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A、灭火B、救人C、摘马蜂窝D、其他 E、没有印象

2、你是从哪里了解消防及消防安全知识的?()

A、报刊杂志(包括消防报刊杂志)B、电视 C、广播

D、消防培训及宣传E、其他

3、当你进入商场、市场、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时是否主动了解该区域逃生路线?()

A、会B、有时会C、不会

4、有人到您所在的社区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吗?他们是谁?()

A、穿制服的消防队员B、派出所民警C、治安、保安(含专兼职消防队员)

D、区、街道办、居委会、社区工作人员E、没有

5、你知道周围消防设施和楼梯的位置吗?()

A、很清楚B、知道一些C、从来没有注意

6、您会使用消防水枪、手提式灭火器吗?()

A、都会,而且用过B、学过,但没有用过C、会使用消防水枪,不会使用灭火器

D、会使用灭火器,不会使用消防水枪E、不会

7、家中发生煤气泄露时,可采取哪些措施?(可多选)()

A、关闭燃气阀门B、打开门窗C、通知专业维修人员处理

D、开灯查明泄露情况

8、做饭时油锅起火,可采取哪些措施?(可多选)()

A、用水扑灭B、关闭炉灶燃气阀门C、盖上锅盖D、湿抹布覆盖

9、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有:(可多选)()

A、根据疏散指示标志而不是跟着别人走B、弯腰或半蹲前进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用被子裹住身体

D、如果在房间里,开门前先摸摸门的温度,发烫则不能轻易开门

E、进入楼梯间后,如有浓烟,可四肢并用倒退下楼

10、身上着火应该怎么办?(可多选)()

A、快速奔跑B、就地打滚C、利用厚重衣物压住火苗

11、你对镇江消防支队满意吗?()

A、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shuzhibaogao/33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