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教学试卷】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社会学概论》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82)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10分)

1.法国著名社会学家( )是经典社会学理论中实证主义传统的集大成者。

A. 孔德 B.涂尔干 C.韦伯 D..马克思 2.晚辈向长辈传授知识被称为( )。

A.继续社会化 B.逆向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预期社会化 3.社会学界最早对社会资本作出分析的是( )。

A.费孝通 B.科尔曼 C.林南 D.格兰诺维特 4.下列不属于正式组织的是( )。

A.学校 B.公司 C.邻里 D.教会 5.目标与后果之间的中介变项在社会学上被称为( )。

A. 社会结构 B.社会制度 C.社会机制 D.因果关系 6.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借鉴了经济学家( )的“二元经济”理论。

A.刘易斯 B.科瑟 C.图灵 D.诺斯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 )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

A.偶合人群 B.常规人群 C.表意人群 D.行动人群 10.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通信高科技化、文化同质化所带来的全球相互依赖性和整体意识日益增强,这一趋势被称为( )。

A. 现代化 B.狭义全球化 C.广义全球化 . D.开放型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1.社会化的机构包括( )。

A. 家庭 B.学校 C.工作组织 D.大众传媒 12.社会学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包括( )。

A.问卷法 B.观察法 C.访谈法 D.实验法 1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 )。

A.领导的权威性 B.成员的认同感 C.外部环境的变化 D.群体的人数 14.以下哪些类型是韦伯所划分的权威类型?( ) A.卡里斯马型权威 B.法理型权威 C.家长型权威 D.传统型权威 15.社会学在社区研究中比较重视的社区分类是( )。

A.自然社区 B.农村社区 C.法定社区 D.城市社区 16.韦伯社会分层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包括( )。

A.家庭背景 B.社会声望 C.财富 D.权力 17.下列哪些属于研究人口问题时需要考虑的维度?( ) A.人口数量 B.人口结构 C.人口素质 D.人口社会化 18.以下属于当代中国集体行动的是( )。

A.以无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 B.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 C.集体上访 D.集体出游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9.社会化:是指个体学习社会生活的技能与规范,获得个性,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20.集群行为:是指许多人面对某种共同的刺激而表现出来的相对自发、缺乏组织、难以预料、没有固定规则和很不稳定的行为。

21.一个家庭不同世代间社会地位:或社会位置的变化指的就是代际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

22.社会控制:简单地说,就是为了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对可能危害社会秩序的越轨行为和社会问题进行预防和抑制的机制。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23.韦伯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最早提出社会分层理论的是韦伯,韦伯认为划分社会层级结构必须考虑经济标准、社会标准、政治标准这三重标准。韦伯对社会层级结构划分的多元标准是当今西方社会学分层研究的基础。

在韦伯看来,社会分层的经济标准就是财富,是指个人用经济收入来满足自己物质需求的能力。这实际上是把收入作为社会分层的经济标准。

韦伯所指的分层的社会标准是指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中所得到的声誉和尊敬。生活方式相同或相似、社会声望基本一致的身份群体是社会分层研究的重要关注点。

韦伯指出社会分层的政治标准就是权力,是指人们在遇到反对时也能实现自己意志的可能性。

韦伯认为,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虽然相互联系,有时甚至是相互重叠,但它们之间并不能 相互取代。

24.社会控制的类型有哪些? 答:社会学家按照不同的标准,把它区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社会控制既有外在社会力量的施加,也有内在约束力的形成。因此,我们可以把社会控制分为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外在控制是指社会依靠那些外在于社会成员的社会力量来促使社会成员服从社会规范,这种控制类型强调的是社会力量的强制作用。与此相对,内在控制是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社会规范已经被社会成员内化成为他们自身意识和价值的一部分,所以社会成员会自觉地用社会规范来检讨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方式。内在控制又称自我控制。

(二)从社会控制的目标来说,我们还可以把社会控制分成积极控制和消极控制。积极控制是指为了预防社会越轨行为的产生,在积极预防的过程中,在运用社会舆论等非强制性方式的同时,通过立法等强制性措施的确立来明确社会规范,引导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进而预防越轨行为的发生。消极控制就是通过对已经发生的越轨行为进行制裁,以使社会规范在社 会成员中进一步明确。

(三)按照社会控制的方式,还可以把社会控制分为正式控制与非正式控制。正式控制,就是通过政权、法律、纪律等正式制度形式来向社会成员明确社会规范、进行社会控制,所以正式控制又叫制度化控制。非正式控制又被称为非制度化控制。非正式控制主要是通过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非制度化形式来实现社会控制。

25.社区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社区是指以有边界的生活地域为基础的、关系密切的社会群体。具体而言,在农村,一个社区指的是一个自然村或一个行政村;

而在城市,一个社区则通常指的是一个居委会的辖区或一个街道办事处的辖区。

社区一般具有五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群体要素。一个社区中必须生活着一定数量的、通过一定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进行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第二个要素是地域要素。一个社区往往指的是一个有一定界限的地域,这种地域界限一般来说是比较明确的,是以地界、围墙等形式存在的。第三个要素是生活要素。一个社区中必须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活设施,如商业、服务业等设施;

与这套生活设施相配套,一个社区还有一套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第四个要素是文化要素。每个社区通常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社区文化。杜区文化是社区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积淀下来的风俗、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第五个要素是认同要素。社区成员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归属感,意识到自己是这个社区的一分子。社区成员不但了解自己在社区中的权利,而且清楚自己对社区以及社区其他成员的责任。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26.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单位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走向的改革以来,单位制度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第一,单位与成员经济关系的变化。这构成了单位制度变迁的基础。计划体制下的单位对于其成员是一种全面承包的关系,即单位为其成员几乎提供了经济所需的各个方面。而作为一种社会交换,单位成员也将个人的权利全面让渡给了单位。市场转型以后,单位内部的非市场机制受到重大冲击,单位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由流动资源,单位成员自由流动的空间也不断扩大。

第二,单位从对人的全方位控制,逐步转变为只是对人们职业活动的控制。市场转型前,中国的单位不仅是人们职业活动的场所,而且是人们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的场所。单位已经侵入了其成员生活的各个方面。市场转型以后,单位内的关系逐渐由初级关系转为次级关系,单位逐步向单一的就业场所转化,单位的许多功能逐渐社会化,尤其是社区组织正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城市人口正在从“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

第三,单位从涵盖城市中的大部分人口变为仅能涵盖城市中的部分人口,原来被单位所容纳的一批成员被甩了出去,这些成员包括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新增失业人口等。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单位制度尽管发生了这样一些重大的变化,但它并没有马上解体。事实上,单位制度的变迁中同时出现了弱化和强化的两种倾向。所谓弱化,是指单位在市场的冲击下,其内控力越来越弱了。所谓强化,是指由于单位有了更为明显的独立经济利益,单位为自身向国家争利益的现象更突出了,而单位成员尽管在政治上对单位的依附大大降低了,但在经济上对单位的依附反而加深了。当人们所需要的社会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还得通过单位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为了获取这些资源,就只有以自己对单位的服从来交换所需要的那些资源。尽管市场改革强化了国家与单位、单位与个人之间依赖关系的双向性质,但在这种互动关系中占优势的一方仍然是国家和单位。单位在未来进一步的市场改革中是否会演化为纯粹的职业组织,还有待观察和分析。

27.请结合实例分析当代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答:当代中国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可以通过六个层面的演化过程来说明:

第一层为结构问题层。这是指由结构性利益失衡造成、弥散在事发地区的“气”。失衡与弥散是这层“气”的基本特征。在一个牵连广泛、影响深远、关系复杂的社会大转型中,出现较为普遍的利益失衡问题,这本来不足为奇。但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社会目前在市场转型中并没有建立起足够充分的利益诉求机制,同时也还缺乏建设“安全阀”制度的敏感性。许多基层政府习惯于用高压手段来处理利益纷争。利益受到损失或威胁的一些底层群体不仅实际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心中的怨气还无从发泄,造成心理严重失衡,官民对立的情绪较为普遍。威权体制这种结构性因素决定了利益冲突和心理对抗常常难以通过制度化、理性化的方式来化解。很多情况下,底层的不满一方面在高压下遭到压抑,另一方面却又正是在高压下得到积累、强化和扩散,并在寻求着以非制度化、非理性的方式释放的时机。

第二层为道德震撼层。这是指某些具有“道德震撼”性质的触发事件将“气”从弥散状态转入凝聚状态。所谓“道德震撼”指的是在社会运动刚开始时,一个未曾料想的事件发生或一个未曾料想的信息被公布,引起了人们的道德愤怒,从而使其倾向于参加集体行动,无论是否有人对他们进行动员。“道德震撼”强调的是一种令人震惊或眩晕的景象使集体行动的潜在参与者的道德情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并由此激发出他们参与集体行动的热情。

第三层为概化信念层。这是指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和过滤,已经凝聚起来的“气”被不断加压,使人们产生了所谓的“概化信念”。“概化信念”是人们对某个社会问题的归因的共同认识,它与事情本身的真相无甚关联,而是对既有的结构性怨恨和相对剥夺感的凝聚、提升和再造。在当代社会,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传递变得甚为便利和快捷,在既有的结构性怨恨基础上可以瞬间形成“概化信念”。而政府的信息公开不够、公布不快,更形成了一个信息的落差。

第四层是次级刺激层。如果说触发事件构成了群体性事件的初级刺激的话,那么,当事者或处置者的失当言行则构成了次级刺激,并引爆了已处于高压状态的“气”。有的时候,次级刺激源可能不止一个,多个刺激源可以相互叠加。也正是在这个层面,原来具有正当性的道德震撼开始转向失去正当性的情绪发泄,群体行动从原来的“事出有因”开始转向“于法无据”。

第五层是情境动员层。由于此时参与的人群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足以使参与者藏身在集体的匿名性中,并诉诸于情境动员,来使“气”再次加压。所谓“情境动员”是指在群体性事件中通过场景来完成的行动动员。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或者致力于理性维权的革根行动者没有在场,或者他们即使在场,也难以发挥主导的作用。

第六层是终级刺激层。在极其紧张的最后关头,政府临场处置稍有失当,或者控制不力,处置不及时;

或者控制过头,滥用警力,都可能引发“气”以大规模骚乱方式的彻底释放。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威权国家来说,基层政府更倾向于用警力来解决群体性事件,动辄把警察推到解决干群矛盾的第一线。结果在很多时候适得其反,彻底激化了矛盾。

这六层分布的每一层都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随着这些分层逐次推进,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也在逐渐增加。一旦这六层分布全部完成,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jiaoxueziyuan/7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