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党建工作总结】

篇:基层党委先进事迹

中排乡党建工作情况

中共中排乡委员会

2011年7月

中排乡位于兰坪县城西北部,全乡国土面积709.2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现有一个基层党委,22个党支部,党员总数891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加强执政能力为突破口,以实现全乡“四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建设“六个好”党委和“五个好”村党组织为目标,切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一是找准差距、发扬民主、精心谋划抓部署,做到思路清晰;二是转变作风、沉下身子、主攻重点抓提高,重点抓好“三级联创”、“双培双带”和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三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立足创新抓特色,把特色体现在工作优势和工作重点上;四是强化责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落实,使党建工作的效果体现在踏踏实实的工作之中,为全乡“四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实现了全乡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抓班子,强化党委自身建设。

乡党委是基层党组织的龙头,抓好自身建设,对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至关重要。为充分发挥班子的合力,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切入点,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一是加强学习,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月党政班子成员集中学习不少于1

1次,每次不少于90分钟,通过常抓不懈,班子成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都进一步提高。二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按照“三会一课”制度要求,班子成员都要过双重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民主生活会成为交心会、团结会和鼓劲会,进一步增强了班子的整体合力。每年都组织庆“七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使命感、光荣感和责任感。同时,印发了《党支部工作手册》,对支部开展党务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规范了支部工作。对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有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明显增强。三是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在选齐配强村“两委”班子的同时,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促进各项工作,强化民主管理,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抓队伍,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

一是抓学习,进行集中培训。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新党章和各项农村政策法规;组织播放党员电教片,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二是抓党员队伍管理。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切入点,对各村两委严格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排队,针对相对滞后的村进行集中整顿。三是管理好流动党员。我乡结合实际情况,对流动党员建立基础台帐,确定专人定期联系,加强流动党员党费收缴工作,定期走访外出务工党员家庭,建立完善《流动党员活动证》、谈话、思想汇报三项制度等管理措施,确保外出党员“离”家不“离”党。四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以开展创先争

优活动为契机,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针对全乡党员“一高两低”的现状,即: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妇女比例偏低,要求各党支部要做好党员“入口”关,争取将有能力有文化的年青人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使我乡“党员队伍年龄结构偏高,学历结构偏底”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注重发展边远的小组和自然村青年党员,努力清除边远小组及自然村党员“青黄不接”的现象、注重发展青年女党员。

抓制度,健全各项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乡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党建,集中集体智慧,主持制定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问题,着重抓好重要党建活动的策划、部署和检查。二是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年初乡党委修订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考核细则,细化了基层党组织的目标任务,并围绕工作重点与各支部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把各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到实处。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四是加强村务、财务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村务、财务公开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乡党委、政府进一步健全了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村帐乡管制度等相关制度;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乡党委组织各村理财小组对村干部定期不定期进行清理,并及时向群众进行了公布,真正做到了干部清白,群众明白。

四、抓发展,进一步深化“三级联创”开展“双培双带”活动。

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口帮扶”活动,乡党委带领各村主动与对口帮扶单位对接,从中牵线搭桥,充分利用对口帮扶单位在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帮助解决帮扶村的实际困难,帮助扶贫挂钩的村开拓新的致富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业发展等。二是建立“三结合”致富链,把各村党员、致富带头人、群众结合形成帮扶链。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结链”对象提供多方位的引导和帮助,群众在“结链”对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积极进取,增收致富。近年来,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建立“三结合”致富链,有力地推动了全乡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011年全乡核桃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其中样板2000亩。三是建立公共事业服务链,把党员、政策明白人和群众结合形成社会事业服务链。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切入点,全乡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对无职党员进行设岗定责,全乡设立了“种植示范岗”、“养殖示范岗”、“村务监督岗”等13种岗位,有189名农村党员上岗,通过给这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很好地强化了他们的党员意识,同时也为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四是继续落实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制度,乡党委根据实际情况,健全完善了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制度,把联系村的稳定、发展等方面情况真正与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相挂钩,以形成全乡上下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常抓不懈,发挥党建工作的实际效能。

五、抓群团,以党的建设促进群众组织建设。

近年来,乡党委十分重视、关心工会、共青团和妇联工作,不断强化领导责任意识、党建意识,切实把工、青、妇工作纳入全乡党建工作的总体格局,通盘考虑,同步推进,常抓不懈,初步形成了党建“带三建”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领导协调机制,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我乡一直以来坚持对乡群团工作统筹规划、统一部署,并及时提出方向性意见。坚持党群工作联系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召集群团组织负责人交流、研究和探讨工作,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二是推行重大会议列席制度。乡党委在研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出教育、劳动、社会保障及其他涉及妇女、青年切身利益等重大决策时,坚持吸收工会、共青团、妇联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及时收集信息,保证科学决策。初步形成目标责任机制。我乡党组织自觉把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纳入我乡各村党建工作总目标之中,做到党群建设工作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初步实现了党建“带三建”,在内容、目标和步骤上相衔接、相协调、相统一。与此同时,积极建立和完善“带三建”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明确党建“带三建”工作的责任主体、责任范围、责任内容,为扎实推进党建“带三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初步形成了激励约束机制。乡党委坚持以目标管理为准则,对照党建“带三建”工作责任制,通过定期检查、情况通报等措施,加大对党建“带三建”工作的推进力度。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切入点,在一年一度的“先进基层党组

织”评比中,乡党委坚持把工、青、妇工作统筹动作情况纳入各村两委班子考核体系,作为考核各村党支部抓党建意识强不强、工作措施实不实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抓阵地,高标准建成村级活动阵地建设。按上级要求基本实现了“八有”的阵地建设标准,真正使村级组织活动阵地、远程教育系统的建成,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凝聚党员、凝聚人心的主要阵地。为建设“五好”班子搭建起了崭新的综合活动场地。对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及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2篇:基层党委先进事迹

中共江油市xxx委员会

关于推荐xxx党委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的

先进事迹材料

中共江油市委:

xxx辖11个农业村,1个社区,下设 个党支部,拥有 名党员。近年来,乡党委在中共江油市委、市人民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乡各级干部群众的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紧紧围绕各项工作目标,带领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进,努力拼搏,在扎实抓好抗震救、灾后重建的同时,努力推动全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果。

一、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果

(一)乡党委着力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始终坚持把提高领导班子的科学决策水平、战斗力作为班子建设的着力点,坚持从xxx工作全局出发,制定政策、指导工作、处理问题,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扎实开好专题党委民主生活会,形成了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

(二)乡党委坚持以党员干部学习培训为突破口,狠抓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参加各类培训、轮训、自学和函授,提升全乡党员干部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理论水平,增强服务 1 人民群众的本领,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建立、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乡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格局。

(四)乡党委始终坚持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同步推进、全面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促进了干部群众的鱼水情深。

二、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得到了有效开展

乡党委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开展了学习活动各个环节的工作,深入开展了“千家万户问民情,千方百计解民忧”活动,把群众的安全越冬和民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学习活动中,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开展了思想解放大讨论,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扩大)会议,形成了党委班子检查报告,查找出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在经过群众广泛评议的基础上,作为党委班子今后工作的切入点,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科学重建,加快推进科学发展。使学习活动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灾后重建见实效”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河南省鹤壁市援建我乡为契机,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调整农村种养业

2 结构。继续发展和巩固仔猪、肉猪、小家禽和水产等四大养殖工程。坚持市场引导、技术服务、资金扶持,重点狠抓了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坚持科技兴农,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优质水稻和高产玉米,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加强农作物病虫防治,落实责任,明确奖惩,达到了防治效果。积极推广先进的栽培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节水农业,扩大旱地改制面积,增加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筹资建成并投入使用红豆咀水库左岸电力提灌站,切实解决了困扰1260户群众多年的农田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加固了擦耳岩水库7公里引洪和输水渠系,排除安全隐患,减少输水损失;整治塘埝 574 口、土石么埝95道,增强微型水利的蓄水保水能力;新增小型机电提灌站15处。同时加大了村社道路建设力度,整治村社道路30公里;完成了客运站建设,规范了农村客运市场,有效防治和杜绝了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受灾群众安全越冬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了乡、村、组三级责任制,明确了领导责任,强化了措施落实,确保全乡受灾困难群众全部住进了安全、温暖的房屋。加快了农村能源和环境建设步伐。新建沼气池 100 口以上,集镇天然气已投入使用。

三、抗震救灾取得了全面胜利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乡党委第一时间作出迅速反应,组织力量抢救伤员、疏散群众、安抚群众、察看灾情,加大宣传,确保了全乡社会稳定,人心稳定。组建党员干部服务队和自愿者队伍,及时将各类抗震救灾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社会的稳定。组织全乡党员干部以及群众捐款27万元,发放应

3 急资金24万元,发放救灾粮 476.14 吨、救灾帐篷1574顶、救灾物资近万件。建立了乡、村、社三级防疫消毒网络,组建了200余人的卫生防疫消毒队,定时为受灾群众临时居住点清毒杀菌,发放各类消毒杀菌药物和清洁饮用水专用药剂24箱(件),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切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村村组建了治安巡逻队,实行机关干部和单位职工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中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全乡社会稳定。

四、灾后重建得到了扎实推进,效果突显

乡党委政府千方百计狠抓质量和进度,确保受灾群众安全越冬。截止目前为止,全乡2011户重建户,已动工1991户,占95%,已基本完工1609户,占80%,受损房屋加固2325户,已加固竣工2325户,占100%;发放农房重建补助、自建过渡房补助、维修加固补助2700余万元。同时加快援建项目工程建设,河南对口援建我乡5个民生项目全部经过勘测、设计并报经市发改局批复,现已全部开工,乡党委多方筹措,全力推进援建项目顺利进行,确保2009年7月前完工。

正是由于乡党委这种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作风,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全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第3篇:先进基层党委事迹

先进基层党委事迹材料

***党委事迹材料

***是**市政府所在地,现辖17个行政村,人口3.3万,党员1267人。党委下设基层党支部31个,其中机关支部4个,企业支部7个,事业单位支部2个,街道支部1个,建制村支部17个。近年来,***党委立足于工作实际和基层党建要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以农村“五支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主角”作用,经过不懈努力,制度更加健全,班子更加坚强,队伍更加团结,基层组织建设更上新台阶,有利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在**市基层党建考核中,多次位居全市首位,连续6年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切实加强党委自身建设

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狠抓了党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优秀党委。在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工作部署、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形成了领导班子“合心、合拍、合力”的良好氛围。坚持实行党建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实行了“党委书记全盘抓,组织委员具体抓,包村干部共同抓”的责任体系,加大了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的压力,调动了广大干部抓基层党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办事处党委抓基层党建的“主角”作用,建立健全了处村两级干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把握程序,圆满完成了农村“两委”换届工作

在农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和平办事处党委深入贯彻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大力倡导“两委”干部交叉任职和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取得了明显效果。17个村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全部按规定时间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共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干部101人,书记、主任一人兼达到10人,比例为58.8%,两委干部交叉任职42人,比例为65.6%,62名干部实现了连选连任,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换届中,注重把握“六抓”,即:加强领导抓宣传,发扬民主抓推荐,严格条件抓审核,规范选举抓程序,全面推进抓重点,认真操作抓进度。严格把握了每个环节,保证了选举过程顺利实施。通过换届,一批群众威望高、工作能力强的村干部连选连任,一批有勇气、有能力、想干事的党员和农村后备干部加入到了农村“两委”班子当中,为农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农村“五支队伍”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党建水平

几年来,***党委坚持把农村“五支队伍”的建设和管 理作为工作重点,建立起了素质较高、作风过硬的农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积极分子队伍、村民代表队伍和老干部队伍,健全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在干部队伍管理上,深入落实《农村干部管理八项规范》和“农村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制度”,创新性地开展“一定二述三评议”活动,切实增强了农村干部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思想觉悟和为民干事的能力;在党员队伍管理上,以落实党员“双挂双定双评”的“三双”机制为载体,组织党员亮出身份,自愿上岗,按岗履责,树形象,做贡献,使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先进性,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符合要求的党员队伍。据统计,有730余名党员自认岗位20个,并在支部的领导下经常性开展活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管理上,建立了360余人的入党积极分子库,实行了动态管理,坚持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库进行调整充实,并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每年组织开展集中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引导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注重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不断增强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在村民代表队伍管理上,切实发挥他们的决策监督职能,按照“一制三化”的要求,规范村民代表表决事项,确保他们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断强化他们对“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监督,每季度组织村民代表对“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评议,村干部连续两次被评为不 称职的,由办事处党委进行诫勉谈话或人员调整,保证了村务活动公开、公平、公证运行。同时,和平办事处党委率先组织筹建了由52人组成的离任干部协会,不定期征求他们对所在村党务、村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为村内发展稳定献计献策,发挥他们参谋助手的作用。

四、健全制度,规范运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把生产一线、高中以上文化的、35岁以下的、农村“双带”能力强的优秀青年,以及农村后备干部作为培养重点,建立健全了“双推双考”、“三阶段”公开、票决制和责任追究等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六项具体措施:一是将发展党员工作列为对支部书记和各支部的年度考核目标,办事处党委与各支部年初签订责任书,完不成任务的支部取消年终评优资格。二是对发展党员动作迟缓的支部,由办事处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对村支部书记、副书记进行诫勉谈话。三是由组织员办公室牵头,各包村干部配合,积极向支部推荐优秀人选。四是办事处派人参加各支部发展党员大会,进行监督指导,并同发展对象谈话。五是党委会对发展对象逐一讨论审批,防止在发展党员上优亲厚友,严格落实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该党委推行的党员票决制被**市委组织部采用在全市推广。

第4篇:先进基层党委事迹材料

***是**市政府所在地,现辖17个行政村,人口3.3万,党员1267人。党委下设基层党支部31个,其中机关支部4个,企业支部7个,事业单位支部2个,街道支部1个,建制村支部17个。近年来,***党委立足于工作实际和基层党建要求,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以农村“五支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基层党建的“主角”作用,经过不懈努力,制度更加健全,班子更加坚强,队伍更加团结,基层组织建设更上新台阶,有利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在**市基层党建考核中,多次位居全市首位,连续6年获“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一、按照“五个好”的标准,切实加强党委自身建设

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狠抓了党委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优秀党委。在认真学习上级精神、工作部署、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形成了领导班子“合心、合拍、合力”的良好氛围。坚持实行党建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实行了“党委书记全盘抓,组织委员具体抓,包村干部共同抓”的责任体系,加大了班子成员抓基层党建的压力,调动了广大干部抓基层党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办事处党委抓基层党建的“主角”作用,建立健全了处村两级干部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把握程序,圆满完成了农村“两委”换届工作

在农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和平办事处党委深入贯彻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大力倡导“两委”干部交叉任职和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取得了明显效果。17个村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全部按规定时间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共选举产生新一届“两委”干部101人,书记、主任一人兼达到10人,比例为58.8%,两委干部交叉任职42人,比例为65.6%,62名干部实现了连选连任,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换届中,注重把握“六抓”,即:加强领导抓宣传,发扬民主抓推荐,严格条件抓审核,规范选举抓程序,全面推进抓重点,认真操作抓进度。严格把握了每个环节,保证了选举过程顺利实施。通过换届,一批群众威望高、工作能力强的村干部连选连任,一批有勇气、有能力、想干事的党员和农村后备干部加入到了农村“两委”班子当中,为农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农村“五支队伍”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党建水平

几年来,***党委坚持把农村“五支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建立起了素质较高、作风过硬的农村干部队伍、党员队伍、积极分子队伍、村民代表队伍和老干部队伍,健全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在干部队伍管理上,深入落实《农村干部管理八项规范》和“农村干部任期目标承诺制度”,创新性地开展“一定二述三评议”活动(一定即:定任务目标;二述即:每半年党支部及其成员要向党员述职,村委会及其成员向村民代表述职;三评议即:党员评议支部,村民代表评议村委会,各村之间相互评议),切实增强了农村干部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思想觉悟和为民干事的能力;在党员队伍管理上,以落实党员“双挂双定双评”的“三双”机制为载体,组织党员亮出身份,自愿上岗,按岗履责,树形象,做贡献,使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先进性,建立了一支素质优良、符合要求的党员队伍。据统计,有730余名党员自认岗位20个,并在支部的领导下经常性开展活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管理上,建立了360余人的入党积极分子库,实行了动态管理,坚持每季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库进行调整充实,并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每年组织开展集中教育培训活动,切实引导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注重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不断增强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在村民代表队伍管理上,切实发挥他们的决策监督职能,按照“一制三化”的要求,规范村民代表表决事项,确保他们监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不断强化他们对“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监督,每季度组织村民代表对“两委”班子成员进行评议,村干部连续两次被评为不称职的,由办事处党委进行诫勉谈话或人员调整,保证了村务活动公开、公平、公证运行。同时,和平办事处党委率先组织筹建了由52人组成的离任干部协会,不定期征求他们对所在村党务、村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为村内发展稳定献计献策,发挥他们参谋助手的作用。

四、健全制度,规范运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坚持把生产一线、高中以上文化的、35岁以下的、农村“双带”能力强的优秀青年,以及农村后备干部作为培养重点,建立健全了“双推双考”、“三阶段”公开、票决制和责任追究等发展党员的工作制度。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六项具体措施:一是将发展党员工作列为对支部书记和各支部的年度考核目标,办事处党委与各支部年初签订责任书,完不成任务的支部取消年终评优资格。二是对发展党员动作迟缓的支部,由办事处副书记和组织委员对村支部书记、副书记进行诫勉谈话。三是由组织员办公室牵头,各包村干部配合,积极向支部推荐优秀人选。四是办事处派人参加各支部发展党员大会,进行监督指导,并同发展对象谈话。五是党委会对发展对象逐一讨论审批,防止在发展党员上优亲厚友,严格落实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该党委推行的党员票决制被**市委组织部采用在全市推广。

第5篇:先进基层党委事迹材料

成都市**区**街道地处**区东北部,是成都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涉农街道,幅员面积37.61平方公里,辖20个社区(18个“村改居”)居委会,总人口近6万人,其中农村居民4.3万人。过去,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群众对外交流很少,区划前是金牛区的“外八乡”,被人们戏称为城区的“西伯利亚”。2004年底,**18个村中就有10个村属于贫困村,农民年人均收入远远低于中心城区平均水平,是成都市中心城区的最落后的街道。由于发展严重滞后,干部队伍人心涣散,群众怨气十足,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多次出现群众自发启动程序罢免乡、村干部的情况。

2005年1月,**区委调整**街道领导班子。新一届街道党工委深入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和成都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以及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四个突破”的有关要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作风,创新机制,带领街道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一年多来,**辖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根本改善,快捷的城乡路网已基本形成;占地2700亩的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一期全部建成;2.86平方公里的北湖景区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亮点;1273亩的旧场镇改造快速推进;同乐、桂林等近百万平方米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初具规模;农村劳动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dawendou.com查看力培训转移在全省探索出新模式……,昔日的“外八乡”变成了投资热土。据统计,2005年实现区及区以下财政收入1768万元,同比增长43.0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16.8亿元,同比增长223.08%;集体可支配收入723.8万元,同比增长61%;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582元,同比增长21.08%。街道综合考核由全区的倒数第一上升到全区第二名。干部、群众对街道党工委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极大提升。省委书记张学忠,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省委常委、成都市市委书记李春城等省、市主要领导多次视察**,对**一年多来的巨大变化和街道党工委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理清思路,找准定位,科学发展举好旗

2005年1月19日,以张胜同志为班长的新一届**街道党工委班子组成,当时正值保持先进性教育,党工委及时把握先进性教育的大好机遇,积极动员广大群众的力量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党工委和办事处班子成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重新认识和多角度审视区情,利用晚间休息时间和周末及春节假期,与社区干部、企业代表就如何发展**进行交流,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专家咨询等多种方式,寻找使**发展实现新突破的路子。在广泛听取和集中各方智慧的基础上,街道紧密结合**实际,提出了建设“工业**、物流**、居家**、休闲**”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一年起飞、两年翻番、三年一流”的奋斗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战略打法。同时提出了“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团结进取、勇争一流”的**精神。去年5月20日,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同志视察**时指出,**要充分利用北湖良好的生态自然资源,建设成都高档居住区。随后成都市建委、市规划局按照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对北湖周边两平方公里的用地调整为建设用地。按照成都市委、政府的“新三最”的发展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建设“生态城区,活力**”的发展理念,街道党工委因地制宜,把握机遇,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和走访专家后,确定了把**建设成为“**副中心”和“成都人居天堂”的长远发展目标。实践证明,这些发展思路和实施办法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并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以人为本聚人心

针对过去街道干部人心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较弱的情况,党工委坚持以人为本抓班子、带队伍,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聚人心。一是科学民主谋实事,扩大民主聚人心。党工委坚持以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着力点,把科学民主的理念,贯穿于班子建设始终。在党工委的议事决策过程中,坚持按照“十六字”方针科学民主决策。针对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村组财务开支情况等都是老百姓最关心和最敏感的事情,街道党工委坚持开放党工委会议,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并通过多种形式深化党务、政务、居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消除了群众误解,取信了群众,使党工委的工作得到了群众支持。二是班子率先垂范,转变作风聚人心。针对以往机关干部作风松散、组织纪律性不强的情况,班子成员率先垂范,要求“干部群众能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导入规范化服务型机关建设。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建立和完善了机关工作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等,通过作风整顿和规范管理,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明显增强,干部队伍精神焕发,形成了奋发向上的良好工作局面。三是提升能力为抓手,增强干部队伍的工作效能。党工委始终坚持建立正确用人导向,在把一批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公道正派、群众公认的优秀年轻干部选上了领导岗位的同时,积极通过举办培训班集中培训、外出参观学习培训、送学、参学等多种方式加强干部培训,增强干部工作能力。同时,还不断完善和优化干部管理新机制,建立年度绩效评价、干部绩效考核等新机制,有效调动了干部工作干劲。四是以示范党支部为载体,增强支部凝聚力。针对基层组织不完善、党员队伍老化、社区干部素质不高的现状,党工委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型城区建设,在社区中广泛开展党建示范社区建设,按照建一流支部的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软件建设。按照成都市A类活动室标准建设党员活动室、阅览室、党员接待室等硬件设施。目前秀水、丛树等6个社区党支部已被确定为区级党建示范点,通过发挥示范党支部的带动作用,目前辖区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明显增强。

三、转变观念、务实创新,全面建设新农村

怎样理解新农村,如何建设好新农村,**街道党工委创新实现“三个转型”、以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解决好居民关心关注的问题,促进居民生产增收为突破口,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创新“三个转型”,新观念催富新农村

**街道党工委在成都市率先试点党员群众的“三个转型”(思维方式的转型、致富方式的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成立新农村建设宣传服务小分队,派遣1000余名“文明助理员”,逐户深入群众家中,结合“八荣八耻”教育,启动 “新农村、新市民”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协助促进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并通过建立典型带动、一对一帮扶等形式,帮助群众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转变守旧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采取党员干部、致富能手“一带一”等方式,帮助和带动群众转变致富方式,带动了群众致富。

(二)多方联动,道路“网通”新农村

**地区幅员面积大,但乡村道路不仅里程短,而且承载能力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地区道路面貌的真实写照。老百姓出行难、经济发展受阻,群众怨声载道。“老百姓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党工委以这句话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迫在眉睫。要修路“钱从那里来”,党工委一方面积极调查编制路网建设的可行性报告,并向上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www.dawendou.com查看级领导和部门反映,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发动群众全方位参与,最后采取“省市争取一点、区财政划拨一点、街道、社区、小组自筹一点”的方式,筹措到建设资金8400万元,于2005年4月,全面启动了乡村路网建设。目前,28.7公里乡村路网全部通车,形成了以三环路、**大道、龙青路、老龙青路、双龙路为主干道和以**寺绕场路、龙木路、龙石路等为次干道的新农村区域交通网络。

(二)创新机制,“五无”场镇居民、散居失地农民搬进花园新居

**旧场镇是典型的“五无”(无市政配套设施、无污雨水管道、无自来水、无天然气管道、无消防安全设施)场镇。过去的居民由于生活在“五无”的环境中,不仅给居民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而且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对旧场镇进行改造,是**广大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心愿,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施改造。新班子组建以后,党工委、办事处精心编制出了场镇改造的方案,主要领导积极奔走,多方呼吁,于 2005年5月启动了旧场镇的改造工程。在全市开创了成都市高标准建设小高层电梯用于拆迁安置的先河,首创了投资业主、拆迁单位和政府派出机构联合推进的旧场镇拆迁新模式。同时,党工委还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采用BT模式,率先在全市启动农村新社区建设,于去年11月8日,启动建设成都市首个“198”(非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同乐新型生态社区。目前,占地69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投资近1亿元的同乐新型社区一期工程主体工程全部完工,预计将于今年8月交付入住。

(三)大胆创新,全省首创“三位一体”劳务后勤公司。

随着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有力推进,大量的农村居民将离开土地,面临重新就业,“人到那里去”。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街道党工委提出了“围绕规划抓项目,围绕项目抓就业,围绕就业抓培训”的就业思路。去年7月,在全省率先推出了集培训、就业、维权为一体的“三位一体”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服务公司--成都图强劳务有限公司,架起了劳动力供求桥梁。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操作,公司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方面的“政府统筹、市场运作”的运行机制日益成熟,并拥有2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先后培训失地居民2600人,成功开发岗位3000多个,转移农村劳动力1800余名,帮助居民就业维权80人次,使图强公司成为了失地农民就业的“保险公司”,具有了较强的品牌效应,目前,省劳动保障厅已将此模式在全省推广。

(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

群众观念转变了、道路修通了、群众居住问题解决了,但是如何实现群众长期增收?党工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多种渠道促进集体和农民增收。一是以北湖为中心,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街道结合本地区实际,以风景林地建设为载体,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实行区、街、管委会、社区四级联动机制,高水平建设北湖景区,并于去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目前通过景区建设,昔日的废砖厂变成了美丽的生态公园,长期贫困的和成、秀水、石马三个社区人均纯收入实现增长3980元,达到7680元,并引进民间资金近3亿元,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24个,解决就业1700人。目前,北湖秀丽风光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成为成都市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和的典范,2005年12 月5日,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省政协主席秦玉琴等省领导率领省委八届六次全体与会代表前来考察,并给予充分肯定。二是四级联动,高水平建设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在市、区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占地11000亩的**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已初具规模,一期工程2700亩建设已完成,光明乳业、焊研科技等43家规模企业成功入驻,28家企业建成投产。2005年8月,园区成为第二个四川省中小企业示范园。目前,欧盟工业园正式落户集中发展区,占地3100亩的二期工程正抓紧实施,11月中国--欧盟企业产品发展洽谈会召开前,欧盟工业园将初具规模。同时,占地1200亩,采取“农民土地入股,市场主体运作”方式建设的中小企业园已正式启动。三是创办我的企业,实现农民增收。党工委积极引导北湖景区的农民开办农家乐100多家,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去年国庆大假七天,农民自办的农家乐,最多的营业收入达到7万元。同时,党工委还把院东、高洪、平丰、新民、光明、建设六个社区建成了**优质无公害农产品产销基地,发展了千亩黄金梨,在平丰社区发展塑料竹架大棚无公害蔬菜400亩,亩平纯收入达1万余元,使当地村民年收入由2004年的3000元猛增加到了5582元,迅速摘掉了贫困帽子。

第6篇:基层党委书记先进事迹

基层党委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李益民,男,汉族,1964年2月出生,禹州市方山镇人,本科文化,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83年5月加入共产党,20XX年5月份至今在顺店镇政府工作。

李益民同志到顺店工作以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带领全镇干群牢固树立科学发展意识,按照“工贸兴镇,协调发展”的思路,突出“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三项重点工作,努力实现财税增收和农民增收,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社会和谐程度不断提高。在20XX年顺店镇农业总产值亿元,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万元,招商引资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316元。

一、强班子,带队伍,为全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该同志一是加强学习,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通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阅读报纸、研究理论文章、参加党委中心组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通过学习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强化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该同志为了更好地做好农村工作,了解并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还特别学习了经济学、行政管理学、领导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不断提高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

力及领导艺术水平。三是强化团结,切实做到勤政为民。按照工作分工,明确班子成员职责,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都提交班子会集体研究决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积极营造各抒已见、畅所欲言的民主气氛。在勤政为民方面,首先把群众的意愿和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决策上,坚持一切从全镇实际出发,坚决反对虚报浮夸、欺下瞒上行为,不制订不切实际的高指标,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四是强化作风建设。该同志具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牢固树立对人民和事业负责的责任心,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同时,在镇机关干部中实施“学理论、学法律、学政策,比奉献、比干劲,争当优秀基层干部”的321素质工程。每年有针对性地组织机关干部、村支部书记到发达地区参观考察。每一位班子成员联系一名企业负责人,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不定期到所在的村或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成为“小康建设致富功臣”,发挥重点辐射的作用。

二、抓重点,育特色,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协调发展

该同志一是紧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努力发展生态经济。该镇以市“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加大引资力度,催生

了一批既有市场效益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20XX年元至12月份新上项目63个,总投资亿元,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家,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3家。这些项目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带动了全镇企业的改造升级,优化了全镇的经济结构。对传统的铸造、刺绣、磨料、木材加工等产业,该镇继续发挥优势,坚持整合发展与规范治理并重,一方高起点、高标准对全镇的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制订了消防、环保、铸造及机械加工等专业规划,依托产业优势,立足现状,着眼长远,规划建设了“一区、一市、一带、一园”,即顺店镇铸造及机械加工产业集聚区、刺绣专业市场,许洛路非公经济带和银星科技园。另一方面重点对辖区内的铸造行业进行了排污治理。每年都组织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到山东等地考察环保设备,商谈合作事宜,进一步打造了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产业生态环境”。

二是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该镇先后投资120多万元,完善南北大街北段基础设施,共修建排水道3100米,安装排污涵管1000米,铺设彩砖15000㎡,硬化路口10000㎡。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我境内的许洛公路和顺方公路段进行了全方位的治理,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景观道工程。先后拆扒违章建筑93间,清理垃圾3600吨,取缔违法市场11个,新栽大叶女贞4300株,新建花坛23个,新安装路灯60

盏,规范店铺60处,建起一个生铁、焦炭交易市场,此项工作共投资83万元。在大力整治许洛、顺方路两侧景观道的同时,按照市里的要求,去年冬季,还完成了禹登高速公路顺店段的造林绿化,共栽植杨树50000余棵,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荣获了禹州市“景观道建设先进单位”。进一步加强镇城管队伍的建设,加大了执法力度,落实了镇区管理的长效机制,镇区面貌有了明显的改观,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工作进展顺利。编制完成了《环境优美小城镇规划》。杜村、毛吕村被许昌市命名为“生态文明村”。

三是落实各项惠农 XX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该镇认真落实中央的各项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20XX年共落实有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资金212万元,已全部发放到群众手中。完成玉米良种推广万亩,小麦良种推广6000亩,小麦病虫害防治万亩,群众直接受益17万元。投资15万元对全镇的万头生猪,近50万只家禽进行了防疫。落实了中央对能繁母猪的补贴政策。继续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原有小规模种植蔬菜的基础上,引导农户发展规模化反季节种植,用稀缺特色蔬菜占领市场份额。帮助农户了解市场规律,走出养殖低谷,大胆投入,积极发展牛、生猪、鸡鸭等养殖业。为养殖户提供小额贷款,调动了农户的养殖积极性。目前,该镇生猪、鸡鸭养殖形势明显好转。继续加大劳务经济发展力度。20XX年全镇新增转移输出人员

2188人,培训1260人,新增有组织输出168人,全镇累计输出34568人,创劳务总收入17280万元。劳务经济成为顺店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该镇连年被许昌市、禹州市确定为“发展劳务经济示范乡镇”。

三、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积极实施“平安工程”,确保大局稳定。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加强资金投入,强化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规范了镇村治安巡逻队伍,搞好巡逻工作,有效防范和打击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功”等邪教破坏活动。同时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在加强干部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正确执行政策,公正处理问题,积极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建立了信访责任制,要求各村、各单位深入细致排查不安定因素,随时发现上访“苗头”,及时消化处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获得了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荣誉称号。同时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整顿规范经济秩序,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消防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组织举办了企业职工培训,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力度,深入细致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顺店党委、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XX年,该镇先后投资120万元,扩建了镇级敬老院,新建了5座村级敬老院,集中供养率明显提高。扩大了农村低保户的覆盖面,低保户增加到1120户2360人,提高了低保金,尽可能多地解决贫困人员的生活问题。惠及全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范有序,全镇参保率达到90%。20XX年沼气建设继续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政策补助的办法,在原有6个示范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1个示范村,共建沼气1000余口,方便了群众生活。投资60多万元,新修、补修村级公路公里,群众出行更加便利。投资30多万元新建农村游园2个,建设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所6个,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自在生活与群众越来越近。计划生育对独生子女户、双女绝育户、独生子女父母伤残户、年满60岁双女户的帮扶资金全部发放到位,全年帮扶计生户215户。全镇新增有线电视851户,有线电视的覆盖达80%以上。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镇”、河南省“先进文化站”等荣誉称号。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gongzuozongjie/80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