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党员学习高宝来先进事迹参考资料

党员学习高宝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参考

本文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党员学习高宝来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参考,供各位查看,望内容对您有所启示和帮助。更多精彩内容发布尽在查字典范文网,敬请期待。

一年前,高宝来走了,一如常人,因病而逝。从警35年,他没遇到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就像大多数默默无闻的基层民警,平凡是他人生最真实的写照。然而,他的离去却触动了千万北京市民的心,人们自发沿街而立,灵车所过之处,许多人泪水成行、失声哽咽。

高宝来不是刑警、不是特警,就是最普通的片警。他的故事很简单,可要讲好却很难,因为他在点滴小事里倾注了全部心血,即便在他去世后仍然让人难忘。在高宝来的遗物中有很多信件和卡片,里面的内容都是对他的祝福、感谢和问候。虽然内容的表达带着孩子们特有的稚气,但是情感却真挚而热烈。

高宝来,北京市××局海淀分局恩济庄派出所原民警,一个把平凡工作干到极致的人。人们信任他、依赖他、敬重他,至今仍旧怀念他。

他数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为民服务;他不辞辛苦,始终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像一根蜡烛,点亮自己,也温暖了别人。北京市××局海淀分局恩济庄派出所原社区民警高宝来,用实际行动塑造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崇高形象。

只要群众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正是将使群众满意、使群众放心作为唯一的标准,高宝来虽坚守平凡的岗位,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第2篇:时代楷模事迹时代楷模高宝来事迹

时代楷模事迹材料时代楷模高宝来事迹

高宝来事迹诠释了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

曾经,在海淀试验小学门口,有一道美丽的风景,在上下学的时候,不管刮风下雨,都有那么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警官,身手麻利拉开接送孩子的车门,把孩子从车上抱下来,给孩子背上书包,然后手拉手的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一次又一次,他像一只永不疲倦的工蜂每天上千次的来回穿梭在马路和学校这不足20米的距离,用自己的身躯在西三环的辅路上给学生们建起了一座流动安全岗。学生们都向他敬礼致谢,家长们也都默默的记住了这个老民警的名字,高宝来!

高宝来今年59岁了,作为恩济庄派出所的一名普通社区民警,他没有显赫的破案功绩,他的三个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满了社区里需要他做得每一件事,因为他性格随和,群众都亲切的称他为老高。

【风雨无阻 5年护送孩子上下学】

2017年3月2日,这是北京市中小学开学的第一天,早上七点刚过,海淀实验小学的门前早已是车水马龙。今天怎么是你啊?高警官呢?一位学生家长问正在执行校园高峰勤务的民警小张。他生病住院了,我是来替他的。这样的回答小张这一早上已不知道说了多少遍。

时间回溯到2017年,本市推行驻区民警制度,责任心极强的老高成为了第一批驻区民警。上任伊始,他就发现辖区里的有个大问题:海淀实验小学每天早晚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简直是险象环生,孩子着急上学,不看红绿灯、横穿马路,常能听到尖锐的刹车声,经常拥堵起来,能从校门口堵到北洼路。老高自此给自己添了一份责任,他和学校沟通好,每天6点半,到校门口等着,帮着疏导交通,替家长接送孩子过马路,以便让家长迅速驾车离开校门口。学校有3000多孩子,自己忙不过来,老高又联系交管部门,协调交警加派警力,帮着指挥交通。

说起护送孩子的想法,老高说,家住实验小学附近,天天都看见路口堵车,送孩子的家长加剧了堵车,着急的车也会威胁孩子的安全。因此,缓解校门口的拥堵,成了他最想要解决的问题。

在接手这个工作后,每天清晨,老高都会准时守候在学校门口,为开车送孩子的家长开车门、接孩子,再手把手将学生送到校门口只要7秒,就可以接一个孩子下车,让学校门前的拥堵在早高峰时缩短半小时。这样的一道奇特的风景,这样的一种特殊的服务形式,老高一直坚持了五年。五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老高就这样每天快乐和自豪的工作着,一直坚持到自己不幸病倒住院为止。

【心装百姓 贫穷民警的万元欠条】

2017年,本市推行驻区民警制度,责任心极强的老高成为了第一批驻区民警。从警35年的老高干过多个警种,不论抓人破案,还是辖区巡逻,再到四年前来到社区成为一名片儿警,他都干得风生水起。老高常说,一个老警察就要像一颗老树,扎在一处就要撑起一面天。几年来,老高始终用行动在社区里践行这句话,说到老高,社区里的每个群众无一不竖着大拇指说:高警官是个好人,我们佩服他!

2017年11月5日上午10点多,老高正在社区里检查监控摄像头,这时有三位老太太直奔他走来。原来,三位老人是专程来反映自己家没暖气的问题。据老人介绍,没暖气的一共有6个单元和一座塔楼,加起来得有200多户。

高宝来十分了解这个小区,马神庙1号院是老旧小区,管道有些地方比较老旧,在每年检修时都需要对部分老化的管道进行修补疏通或更新。小区里有7000多户居民,家中大多有老人和小孩。 大伙知道这件事其实跟警察没关系,但几百户人家大冬天里冻得厉害,你高警官不能袖手旁观啊。听到老人这么说,老高一皱眉:刚下过雪,老老小小这么多口决不能冻着,这件事交给我吧。经过他多方协调,物业公司加派了人手,工人也抓紧了抢修进度。当天下午5点,供暖管道抢修完毕,居民们供暖恢复正常。

自从老高生病,主管副所长刘国明几乎天天去医院看望。如果说别人干活得拿鞭子抽,那老高干活得拿绳子扽着,他责任心太强。除夕到初二,他天天拎着灭火器巡逻,初三还帮着居民通下水道,没想到初四刘国明说,每次去医院,老高说起的只是工作,他最担心的就是王萍。

王萍50多岁,患有精神疾病,发病时逮着谁都要絮絮叨叨地哭诉,弄得很多居民不堪忍受。老高驻区后,居民要求他把王萍送进医院。

老高到王萍家家访,发现王萍还有一位常年卧病在床的老母亲,已经年近八旬。王萍每天都要伺候母亲洗漱,变着花样给母亲做吃的,把母亲照顾得非常好,即使发病时,她也会定点回家照顾母亲。

几次聊天下来,老高也弄清了王萍患病的原因,原来她年轻时因为感情受挫,受伤严重,以致如今有点痴了。

老高带着居委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解释,希望大家能多多包容王萍,还保证,如果王萍发病,自己一定赶到,承担起陪聊的责任,不再影响别人。好人缘的老高,得到大多数居民的支持。

不仅如此,老高还把王萍孝敬母亲的事迹汇报给民政部门,最终帮王萍争取到海淀区孝星的荣誉。得到这份荣誉的王萍,得到了极大的心理安慰,犯病的频率都明显少了。

老高一再叮嘱刘国明:社区警务站里有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写着包括王萍在内的重点帮扶对象,一定要让代管民警多费心。

有着十年同事情谊的老胡,翻开老高的笔记本,不禁泪流满面。上面除了记载着一次次调解工作,一次次警情案件,还夹着不少欠条。这些欠条大多是到304医院看病的患者家属留给老高的。

304医院在老高的辖区内,和众多医院一样,经常有人丢失财物,或者是发生盗窃案件。那都是救命钱!

按理说,丢钱这事不归民警管,但老高管,他调取监控录像,一点点追踪当事人的行动轨迹,帮他们寻找遗失地点。更别说盗窃,老高更是没白天没黑夜地侦破案件。很多年轻民警都讲了类似的故事:一旦锁定嫌疑人,心脏不好的老高一定和年轻民警一起冲上去抓捕,虽然老高体力不好,但他始终喘着粗气紧跟在后面

如果实在找不到丢失的财物,一时间也破不了案,老高就自己掏钱,帮着患者度过燃眉之急。那都是患者的救命钱啊,如果一时不能帮他们找回钱财,只要能力范围之内,我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

欠条有几百元的,也有数千元的。老胡捧着这些欠条,揪心的疼。她知道,老高生活不富裕,妻子40多岁就病退在家,老高还要照顾年迈的岳母,供当时还在上学的儿子读书,这么些年来一直没什么积蓄。每次出警,需要在外面吃饭,老高都只点一碗最便宜的面条。就是这么一个贫穷的老高,每年至少要借给别人上万元,而且其中大部分人没有还钱。如今这一病,更让老高的家庭雪上加霜,陷入困境。

老高啊,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傻!当同事们知道老高默默做的这些事情时,甚至生气地觉得老高这辈子图什么?

不能理解,但不得不佩服!他是个不凡的人,我们怎么能用世俗的心去衡量老高!同事们佩服老高活得有理由、活得有信念、活得大气。

【祈祷奇迹出现 您是最美的一道风景线】

可所有的这一切都在2017年春节戛然而止。老高病倒了,肺癌晚期,得知消息的家长、学生、老师、同事、辖区的居民都到医院看望老高,而此时老高已经病得讲话不能正常发音,仅能用沙哑气声简单应声,而且不能多跟他人讲话,因为稍多说几句,就开始大口的咔血。

离学校不远的医院里,记者见到了今年59岁的老高。他的头发已白了大半,但眼睛依然有神。自确诊肺癌后,这是他第二次住院,马上要进行化疗。老高的肺癌已是晚期,肿瘤位置靠近心脏,手术风险大,医生们选择保守治疗。因肿瘤压到了声带,老高只能靠气嘘声说话,这些天也只能靠流食度日。

几位同事到病房探望那次,正好赶上主治医院医生问病,大家都再三的对医生表示感谢,恳请医生救救老高。我跟高警官虽然之前没有说过话,但我们也算是老相识了!因为我的孩子就在实验小学读书,我与他每天必定要见两次面。所以,于公于私我都会全力以赴给他治病的!主治医生对老高的敬重之情溢于言表,也让在场的几位同事心一阵发酸,心里的绝望与不忍、感激与心慰同时涌出,本来当着老高强装出的轻松和自然差点没绷住。

消息传出后,不少家长都到派出所打听老高的情况,海淀实验小学五年级一名学生的家长还送来捐款,没留电话,搁下钱就走了。

前几天的一个下午,一位其他科室的翟医生拎着一箱牛奶推门进了病房,总算找到您了,我们家长都惦记您呐。原来翟医生的孩子也在海淀实验小学上学,是受众家长之托来看望老高。我那会儿老隔着马路看见您给孩子们开车门。说着翟医生竟有些哽咽。

老高还接到了一名学生的短信问候,他都记不起这是哪位学生了,短信里说:高叔叔您好,我是一个已经从海淀实验毕业的学生,是您那几年每天护送我们进学校,您年复一年对我们的帮助成了海淀实验小学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最近听说您病了,我真诚地祝福您早日康复!

虽在住院,老高还是把手机充满电,经常有不清楚情况的群众不断打电话来咨询各种琐事,他总忍着咳嗽给对方解答。儿子有时实在心疼,生气地劝老高,医生让你少说点话!

老高感慨自己有一个懂事的孩子,还有一个贤惠的老婆。他说这些年有点对不住他们,从小到大没送过自己的儿子上学,这次病了,却连累儿子不能上班。

老高的妻子已退休,但也患有肝病,老高大年初三被确诊肺癌时,妻子吓坏了,一着急也住进了医院。老高在三层住院,她瞒着老高在一层住院。怕老高怀疑,她用袖子盖住自己手上输液的针眼上楼看望丈夫。

妻子眼中的老高就是个工作狂,常常半夜才回家,夜里接到居民电话穿衣服就出门,有时甚至在片区的岗亭里过夜。确诊前老高就经常咳嗽,怕半夜吵到妻子,他挪到沙发上盖着警服睡觉。直到大年初三发起高烧,他才想着去医院查查。

为了孩子们,我也要挺过去。 等养好了身体,他要回到岗位上去,他还要和孩子们在校门口不见不散。这就是老高,没有太高的荣誉,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但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会发自肺腑的说,老高是一个好人,一个好警察。

第3篇:吴仁宝先进事迹

吴仁宝先进事迹

吴仁宝,男,汉族,1928年11月17日出生,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曾任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等职。现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

吴仁宝同志,在5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共同富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身体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非常成功的、独具特色的“华西之路”。从而以其突出的工作成绩和为我国“三农”工作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成为中国当代农民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

(1)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他始终把“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我最大幸福”,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和目标。如今,华西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超8000美金,实现了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500万元的存款,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幸福生活。在建党80周年期间,由中宣部、中组部举办的“肩负人民的希望”大型图片展中,称华西为“天下第一村”,称吴仁宝是“天下第一村的带头人”。吴仁宝几十年如一日,忘记节假日、礼拜天,每天工作13—14个小时。任何时候也挫伤不了“三正”(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三平”(政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三守”(守法、守约、守信誉)、“三不倒”(夸不倒、难不倒、下不倒)的标准,真正是“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

(2)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熬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他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做到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要明富、不要暗富,明的少拿、暗的不拿。他从70年代起,就给自己立下了“三不”规矩: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近几年来,上级政府批准给他的奖金,累计有5000多万元,但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了集体)。到如今,老百姓都住上了高档的欧式别墅,他还住在7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里。华西的老百姓千方百计叫他住好房子,甚至有许多老百姓急得哭,但他还是不肯住。他说:“让老百姓住好房子,比我自己住还要愉快!”同时,他对子女也严格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村民先做到的,自己一家人先做到。受他的影响和带动,全家26口都在华西,每年为集体创造近10亿元的利润。真正做到了“献了青春,献毕生;献了自己,献子孙。”

(3)加强党建,发扬民主。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信仰,密切党群关系,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做到“一个共产党员,为民利益的一面旗帜。”华西村党委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4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194名。他带领党员干部干事业,坚持“五靠”:一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靠党的好政策;三靠各级组织为基层、为农民服务;四靠全体华西村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五靠实事求是。吴仁宝认为,老百姓是最讲良心的,干部为他们做了好事,他们永远记住,干部亏待了他们,他们永远记住,他们记住的不是你个人,而是共产党。所以,他坚持以法治村、以德治村,以人为本、教育为先,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成立了特色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创造性地开展对农民的教育,使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达到了“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综合素质。像今年年初,吴仁宝把并入华西的周边村个别懒散的人集中在华西村党校,办了个培训班。一开始,准备办一年统一免费食宿,还发工资。但办了不到一月,他们就积极要求工作。现在,都改得很好,进步也比较快。像华西周边村村民杨永平,原来是“不想工作,不想啥,经常寻事、打打架”,是公安局、派出所的“常客”,几次被拘留,还被判过刑。他自己经常说:“我以前在家,什么话都不要听,什么事都不想干。加入华西后,这种环境感染了我,我看到什么都好,什么干部都看得惯,什么事都想做。我个人变化,不是360度转弯,而是380度打转弯。”

(4)心系百姓,胸怀天下。他始终把“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为了能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他把共富之路延伸到全国各地,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1万多名,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而且还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了两个“省外华西村”,建好后又无偿移交给地方。最近几年,又率先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统一安排就业、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现在,新的大华西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社会安定,人心所向,一呼百应,共同富裕。

(5)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吴仁宝誓言要干到80岁,生命不息,为人民服务不止!他认为,华西能有今天,并不是他自己的水平高,主要是“认真”。一是他及时、认真地学习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他不设立自己的办公室,坚持到下面去,直接听取老百姓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把问题解决在下面。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做到统筹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他认为,有效发展就是科学发展;什么是执政能力。吴仁宝和华西村党员干部,以其敏锐的发展眼光,抓住改革开放的好机遇,带领华西的党员干部,与时具进,加快发展,进一步推动华西的“三农”变“三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步伐。去年,华西实现了105亿,成为全国第一家销售超百亿的村庄。今年1—11月份,销售已超200亿,2005年目标300亿。同时,已规划了今后三年实现“两个一千”(一是三年实现销售1000亿;二是帮助周边16个村,三年内通过拆老厂房建新厂房,拆老村庄建新公寓房,可节约土地1000亩)的发展目标。华西要进一步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发展,力争把30平方公里大华西村,建成一个更加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吴仁宝同志曾是党的十届、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六

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人代会主席团成员。1989年、1995年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全国农业模范。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国十大乡镇企业功勋、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个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农村新闻人物、香港“紫荆花杯”中国杰出企业家成就奖、中国经营大师、中国功勋村官、“20年.20人”(中央电视台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专栏)、“25年.25人”(中国改革之星)、“50年.50人”(人民日报纪念建国50周年专栏)、“80年.80人”(中组部建党80周年《鲜红的党旗》丛书)、江苏省“道德楷模、时代风范”、江苏省100名勤政廉政好干部、江苏省廉政代表称号。

第4篇:宝兴的先进事迹

敬业奉献在平凡的岗位熠熠发光

--霍城县自来水公司道德模范和宝兴同志

霍城县自来水公司是集城镇供排水设施建设、收费、安装维修为一体的国营企业,担负着城镇近万户居民和驻县各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重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自来水公司有这样一批抄表员,他们深入县城的街头巷尾,挨家逐户,不分节假日,夜以继日,不畏严寒酷暑,披风沥雨,负责对县城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用水进行抄表记录和对水费进行催缴工作。宝兴同志更是抄表员中的佼佼者,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数十年如一日,以工作踏实认真,爱岗敬业、对人热情和蔼友善,业务能力强成为了自来水全体职工的典范。

现年45岁的抄表员宝兴同志,回族,现担任自来水公司朝阳南路抄表员,负责县城供水收费工作。自1976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商业系统和供水部门工作,从事过泵房和抄表等工作。抄表是公司最累、最辛苦、最枯燥的工作,而她却能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和学习中寻找乐趣,并积极参加公司组织各项学习任务、文体活动。按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经常读书看报,把握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文化素质,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方法,结合自身的特长,在抄表岗位上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她首先克服了工作中的语言障碍,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她精通了维、汉两种语言,使抄表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在长期的抄表过程中,她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她对自己所负责的抄表片区的用户建立了详细的基本情况卡,对用户的人口、家庭结构、经济来源、庭院面积进行了记录,对

用户的的用水情况了如指掌,在各个季节对用户的用水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对装表情况和水表运行状况定期进行检查,有效的杜绝了用户偷水现象,对用户水表、用户卡和公司对票卡进行对照,及时进行复抄和催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积累过程中,宝兴同志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好的性格修养 ,在抄表工作中,采取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不同民族、宗教、经济状况的用户灵活对待,具体分析,从公司利益出发,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困难,对五保户、下岗失业人员、低保人员、孤寡老人、残疾人用户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申请对其水费进行减免,并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代缴水费,有时还帮助一些生活在饥饿和贫困边缘的用户缴纳或垫付水费,而自己却忍饥挨饿,一顿午饭也舍不得吃。她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牢记在心,及时向用户宣传供水、节水管理办法;遇到态度极坏、恶言相向的“钉子户”,做到骂不还口,尽量为用户着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按照规章制度耐心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服教育,真正做到了在人民群众中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做到工作尽心、群众满意、领导放心。

由于她工作尽职尽责,竭自己之所能,全身心的投入在工作当中,“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天道酬勤,水费收缴工作每年均名列前茅,为自来水公司圆满完成水费回收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屡次被评为自来水公司和建设局的先进模范。

她,在父母眼里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女儿,在丈夫眼里是一个温婉贤良的妻子,在女儿眼中她是一个合格称职的母亲,在公司职工群众心中更是一位优秀业务能手。她用汗水凝聚成火花,用那份对本职工的热爱和执着,犹如春风化雨般时刻感染着周围的人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成为了自来水公

司职工的楷模,我们期待她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

霍城县自来水公司

二O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第5篇:宝兴的先进事迹

敬业奉献

在平凡的岗位熠熠发光

--霍城县自来水公司道德模范和宝兴同志

霍城县自来水公司是集城镇供排水设施建设、收费、安装维修为一体的国营企业,担负着城镇近万户居民和驻县各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重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自来水公司有这样一批抄表员,他们深入县城的街头巷尾,挨家逐户,不分节假日,夜以继日,不畏严寒酷暑,披风沥雨,负责对县城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用水进行抄表记录和对水费进行催缴工作。宝兴同志更是抄表员中的佼佼者,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数十年如一日,以工作踏实认真,爱岗敬业、对人热情和蔼友善,业务能力强成为了自来水全体职工的典范。

现年45岁的抄表员宝兴同志,回族,现担任自来水公司朝阳南路抄表员,负责县城供水收费工作。自1976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商业系统和供水部门工作,从事过泵房和抄表等工作。抄表是公司最累、最辛苦、最枯燥的工作,而她却能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和学习中寻找乐趣,并积极参加公司组织各项学习任务、文体活动。按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经常读书看报,把握学习机会,努力提高自文化素质,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方法,结合自身的特长,在抄表岗位上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毫无怨言。

她首先克服了工作中的语言障碍,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她精通了维、汉两种语言,使抄表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在长期的抄表过程中,她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探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她对自己所负责的抄表片区的用户建立了详细的基本情况卡,对用户的人口、家庭结构、经济来源、庭院面积进行了记录,对

用户的的用水情况了如指掌,在各个季节对用户的用水情况进行合理分析,对装表情况和水表运行状况定期进行检查,有效的杜绝了用户偷水现象,对用户水表、用户卡和公司对票卡进行对照,及时进行复抄和催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积累过程中,宝兴同志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好的性格修养 ,在抄表工作中,采取积极的工作态度,对不同民族、宗教、经济状况的用户灵活对待,具体分析,从公司利益出发,充分考虑用户的实际困难,对五保户、下岗失业人员、低保人员、孤寡老人、残疾人用户及时上报公司领导,申请对其水费进行减免,并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代缴水费,有时还帮助一些生活在饥饿和贫困边缘的用户缴纳或垫付水费,而自己却忍饥挨饿,一顿午饭也舍不得吃。她把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牢记在心,及时向用户宣传供水、节水管理办法;遇到态度极坏、恶言相向的“钉子户”,做到骂不还口,尽量为用户着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按照规章制度耐心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服教育,真正做到了在人民群众中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做到工作尽心、群众满意、领导放心。

由于她工作尽职尽责,竭自己之所能,全身心的投入在工作当中,“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天道酬勤,水费收缴工作每年均名列前茅,为自来水公司圆满完成水费回收任务做出了突出贡献,屡次被评为自来水公司和建设局的先进模范。

她,在父母眼里是一个孝顺懂事的女儿,在丈夫眼里是一个温婉贤良的妻子,在女儿眼中她是一个合格称职的母亲,在公司职工群众心中更是一位优秀业务能手。她用汗水凝聚成火花,用那份对本职工的热爱和执着,犹如春风化雨般时刻感染着周围的人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成为了自来水公

司职工的楷模,我们期待她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上一层楼,取得更大、更好的成绩。

霍城县自来水公司

二O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春雨的色彩》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启发幼儿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以及相应的情景对话练习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情况分析: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经验在活动展示出来。

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认知目标:帮助幼儿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份角色朗诵小动物的对话,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进而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学习词语“淋、滴、洒、落”、学习春雨的对话、诗句“亲爱的小鸟们,你们说得都对,但都没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学会朗诵诗《春天》,并组织幼儿春游,根据天气情

况实地观察春雨,让幼儿感受了解春天的有关知识经验。

2、物质准备:小动物头饰、课件、幼儿绘画用纸笔

六、教法: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对幼儿充分放手,对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

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 幼儿展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3、情景演示法: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

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和动静交替法加以整合,使幼儿从多方面获得探索过程的愉悦。

七、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韵,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进行角色表演,说出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间合作表演的快乐,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

八、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欣赏散文诗------情景表演-------经验-------审美延(绘画形式)

1、激发兴趣谈春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看春雨

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到春雨姐姐欢迎的最热烈老师说: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散文诗《春雨的色彩》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后请幼儿把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幼儿提出来,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

给幼儿提出要求,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淋、滴、洒、落”并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朗诵、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

4、情景表演:分角色进行朗诵表演。

5、经验总结:

将本家活动内容的前半部分进行总结,给幼儿一个春天的完整印象。

6、扩展延伸、升华主题

引导幼儿运用手工工具,用绘画的方式将幼儿感受到的《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巩固和加深幼儿对春天及春雨的任认知。

第6篇:吴仁宝先进事迹

吴仁宝先进事迹

吴仁宝,男,汉族,1928年11月17日出生,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曾任江阴县委书记、华西村党委书记等职。现任江苏省政协常委、全国小康村研究会会长、华西村党、村、企总办主任。

吴仁宝同志,在5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坚持共同富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身体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了一条非常成功的、独具特色的“华西之路”。从而以其突出的工作成绩和为我国“三农”工作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成为中国当代农民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

(1)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他始终把“老百姓过上富裕的生活,是我最大幸福”,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和目标。如今,华西的村民人均纯收入超8000美金,实现了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500万元的存款,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幸福生活。在建党80周年期间,由中宣部、中组部举办的“肩负人民的希望”大型图片展中,称华西为“天下第一村”,称吴仁宝是“天下第一村的带头人”。吴仁宝几十年如一日,忘记节假日、礼拜天,每天工作13—14个小时。任何时候也挫伤不了“三正”(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三平”(政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三守”(守法、守约、守信誉)、“三不倒”(夸不倒、难不倒、下不倒)的标准,真正是“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

(2)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熬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他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做到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要明富、不要暗富,明的少拿、暗的不拿。他从70年代起,就给自己立下了“三不”规矩: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近几年来,上级政府批准给他的奖金,累计有5000多万元,但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了集体)。到如今,老百姓都住上了高档的欧式别墅,他还住在70年代建造的老房子里。华西的老百姓千方百计叫他住好房子,甚至有许多老百姓急得哭,但他还是不肯住。他说:“让老百姓住好房子,比我自己住还要愉快!”同时,他对子女也严格要求。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村民先做到的,自己一家人先做到。受他的影响和带动,全家26口都在华西,每年为集体创造近10亿元的利润。真正做到了“献了青春,献毕生;献了自己,献子孙。”

(3)加强党建,发扬民主。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信仰,密切党群关系,并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做到“一个共产党员,为民利益的一面旗帜。”华西村党委两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4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194名。他带领党员干部干事业,坚持“五靠”:一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靠党的好政策;三靠各级组织为基层、为农民服务;四靠全体华西村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五靠实事求是。吴仁宝认为,老百姓是最讲良心的,干部为他们做了好事,他们永远记住,干部亏待了他们,他们永远记住,他们记住的不是你个人,而是共产党。所以,他坚持以法治村、以德治村,以人为本、教育为先,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成立了特色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创造性地开展对农民的教育,使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达到了“三无”(无上访、无告状、无暗斗),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综合素质。像今年年初,吴仁宝把并入华西的周边村个别懒散的人集中在华西村党校,办了个培训班。一开始,准备办一年统一免费食宿,还发工资。但办了不到一月,他们就积极要求工作。现在,都改得很好,进步也比较快。像华西周边村村民杨永平,原来是“不想工作,不想啥,经常寻事、打打架”,是公安局、派出所的“常客”,几次被拘留,还被判过刑。他自己经常说:“我以前在家,什么话都不要听,什么事都不想干。加入华西后,这种环境感染了我,我看到什么都好,什么干部都看得惯,什么事都想做。我个人变化,不是360度转弯,而是380度打转弯。”

(4)心系百姓,胸怀天下。他始终把“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为了能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贡献,他把共富之路延伸到全国各地,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1万多名,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而且还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了两个“省外华西村”,建好后又无偿移交给地方。最近几年,又率先通过“一分五统”(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在同等条件统一安排就业、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现在,新的大华西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社会安定,人心所向,一呼百应,共同富裕。

(5)生命不息,服务不止。吴仁宝誓言要干到80岁,生命不息,为人民服务不止!他认为,华西能有今天,并不是他自己的水平高,主要是“认真”。一是他及时、认真地学习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二是他不设立自己的办公室,坚持到下面去,直接听取老百姓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把问题解决在下面。他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做到统筹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什么是科学发展?他认为,有效发展就是科学发展;什么是执政能力。吴仁宝和华西村党员干部,以其敏锐的发展眼光,抓住改革开放的好机遇,带领华西的党员干部,与时具进,加快发展,进一步推动华西的“三农”变“三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城市化)步伐。去年,华西实现了105亿,成为全国第一家销售超百亿的村庄。今年1—11月份,销售已超200亿,2005年目标300亿。同时,已规划了今后三年实现“两个一千”(一是三年实现销售1000亿;二是帮助周边16个村,三年内通过拆老厂房建新厂房,拆老村庄建新公寓房,可节约土地1000亩)的发展目标。华西要进一步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协调发展,力争把30平方公里大华西村,建成一个更加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村”!

吴仁宝同志曾是党的十届、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八届人代会主席团成员。1989年、1995年两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全国农业模范。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中国十大乡镇企业功勋、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先进个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农村新闻人物、香港“紫荆花杯”中国杰出企业家成就奖、中国经营大师、中国功勋村官、“20年.20人”(中央电视台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专栏)、“25年.25人”(中国改革之星)、“50年.50人”(人民日报纪念建国50周年专栏)、“80年.80人”(中组部建党80周年《鲜红的党旗》丛书)、江苏省“道德楷模、时代风范”、江苏省100名勤政廉政好干部、江苏省廉政代表称号。

第7篇:吴天来先进事迹

《吴天来先进事迹》观后感

-----龙天崇

“我绝不倒下,我要干到最后一分钟!”这是“最美基层干部”吴天来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吴天来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以来的十多年里,带领全村群众战天斗地,苦干实干,硬是把陇雅村从一个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公路的“三无”村,一个被专家称为不具备生存条件的穷山沟,变成了焕然一新的新农村,从一穷二白的“特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大石山里的每一条路上都镌刻着他的名字——最美基层干部。

吴天来的美在于他的奉献精神。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为了百姓的富裕,为了陇雅村的发展,他大公无私,把自己挣来的钱一笔一笔往公家投。近20年间,他为村里的项目建设垫付了几十万元。他好善乐施,不求回报地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群众难题,资助了许多外村因家庭贫寒而辍学的学生,帮助家庭困难的群众垫付建房材料费等。向吴天来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舍己为公,无私奉献。

吴天来的美在于他常怀为民之心,一心为民。他常说“只要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把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头,把人民群众的呼声记在心间,为民排忧解难,帮民脱困致富,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成为老百姓信得过的贴心人。(范文先生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他始终把乡亲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牵挂抓在手里,把解决百姓的难题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十几年如一日,不计得失,敬业奉献。他把群众要办的事情、面临的难题,

当成大事要事来办,一一列在自己的笔记里,一件一件地理,一桩一桩地办。民情日记里,记录着群众的衣食住行,家常里短,字里行间流露着公仆之心,爱民之情。如今,陇雅的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但是他却从未闲过一天,他仍不辞劳苦为当地的发展谋思路,为群众的大事小事奔波。

了解基层工作的人,不少都有“基层真苦,基层真累,基层真难”的感慨。吴天来怀着对人民和这片土地深沉的爱,用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生动诠释了一名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优良品质、奉献精神和务实作风,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党性之美、心灵之美、人格之美。当前,我市正处在奋力实现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更多像吴天来这样克己奉公、一心为民,一切为了群众的利益着想、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戴的基层干部。

第8篇:高庄镇人大代表邓宝山帮扶先进事迹

老实做人踏实干事诚实帮扶

——帮扶活动先进个人事迹

邓宝山,1967年7月出生于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从小耳濡目染,深受雕刻文化影响,酷爱雕刻技艺,现在是当地颇有名的红木家具制作艺人。并成立大山红木公司,任总经理职务。

身为一个人大代表,他深谙自己的职责、自己肩上的重任:当人大代表,就要当好代表,他始终把“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自任职以来,他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积极响应全区人大代表建功立业的倡议,想法设法帮助本村村民致富。

张建波1980年生人。自幼丧父,由于家境贫寒,高中就辍学在社会游荡。偶然的机遇,落魄的张建波碰到了自己的贵人--邓宝山。宝山见此年轻人年纪轻轻就遭受如此“劫难”,新生怜悯之心,于是收留了张建波到自己公司。与生俱来的能吃苦的品格让张建波比其他同龄人更快地胜任了自己的工作。并且在邓宝山的指导下,张建波还学会了红木雕刻技术,现在在公司已有了一席之地。回想当年的“偶遇”,张建波早已情不自禁,他知道这份恩情永世难忘...... 牡丹区人大通过开展帮扶救助行动,使想献爱心的人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也给帮扶搭建了了一个爱心桥梁。使贫困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帆,让他们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鼓起勇气好好生活。正如有一首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也希望通过持续的开展帮扶救助行动,使那些困难家庭的孩子,走出生活的阴影,让他们变得更加阳光。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xindetihui/8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