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读后感】

篇一:初中作文教案_16300字

初中作文教案

习作范围:读后感

习作题目: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或自拟)

习作目标:

1. 了解读后感的体裁特点,掌握读后感的写法。

2. 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学习方法。

3. 培养正确的评价能力。

课时安排:2

教学步骤:

1. 体裁常识介绍: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有时也被称作感想性议论文。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一本书、学习一篇文章或读了一首诗之后,把所产生的感想、体会和收获写出来这就是读后感。无疑“感”是核心,“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真切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也可以是受书中内容的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出来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

现象的感触和评论。

2.读后感的特点:

读后感的突出特点即“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 ,“感”因“读”而来,所以首先得在“读”上下功夫。第一步:就要认真阅读原文,力求融会贯通地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乃至语言文字表达上的特点。一般说来,我们可以从读懂词句了解内容入手,进而理解文章的难点、疑点,掌握文章的中心,理清文章的思路。同时,还可以把文中的内容同历史的经验、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的实际联系起来,认真思索广泛联想。这样,读书的感受才会丰富,才会深入具体,从而为写好读

后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切记:认真、仔细地读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

3.读后感的一般结构:引——议——联——结

(1)引:就是要从原文中引述材料,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读是感”的基础,写“感”不能离开原文的内容,更不能从头至尾没有对原文的简要介绍。如果不这样做,“读”和“感”就脱节了,“感”便成了无源之水。是不正确的。把原文中你觉得很好、很受感动的地方,你感受最深的那件事,引述到文中来。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总之,一定要交代清楚“感”的由来。但要记住:“感”是文章主体,因此行文过程中内容安排上要注意“读”和“感”的比例。课文内容引用不要太长、太细,否则会喧宾夺主。很多同学只有“读”而无“感”,照抄原文,以引述代替感想的写法成了对书的内容介绍,从而

使文章本末倒置。

(2)议:所谓“议”,就是要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重点应落在“感”字上。一定要把自己真实的感受写出来,还要写得具体,这样才能让人信服。要抓住体会最深的一两点,任何一篇文章,读完后受到的触动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加选择,面面俱到,泛泛的谈,那就根本什么也说不清楚,所以要选择自己体会最深刻、有独到见解的感受来写。千万不能“感”到哪里就写

到哪里。那么如何选择感受 ○1、选择你能发掘出深度的角度来写,不可勉为其难。○2、感受点要有新意,切忌千人一面,所以写作时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文章实的角度呢?注意以下的点: 要紧扣原文中心同时从不同角度去想,就会有不同的感受和启发。例如:《孙权劝学》一课,我们可以从吕蒙接受别人的意见角度来写,也可以从孙权善于劝说引导来谈,也可从学习的内因外因、鲁肃重学识等角度来写。读后感应力求入情入理、新鲜、活泼。有些同学写读后感或是板着面孔议论一番,或是痛心疾首自责一番,前者往往流于枯燥,后者则不大自然。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言必由衷”,“情动于中而发于辞”,只有深受启发,确有所得,才能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3)联:所谓“联”就是联系,它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二是要针

对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生活,这是很重要的一步。

对原文进行材料分析评论要略写但却不要不写,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联系实际才能使文章有可读性、有价值。由原文推而广之,使原文的内容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自己对原文的体会也会更深刻。可以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现实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实际,这一点是读后感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界限。当然,联系实际并不是漫无边际地去联系,而也必须如写议论文那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有的放矢,决不能

泛泛而谈,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要自然,要和情和理。

联系实际要注意以下几点:(1)联系自己个人生活,不要写成自己某项成绩的汇报,也不要写成检讨书。(2)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注意分寸,不说假话、大话、空话、。

这样才能不空洞,才能言中有物,深中肯綮。

(3)联系实际时还要力争情理真切。情真才能感人;理切才有力量。切不可言不由衷,胡编乱造。(4)联系实际时,联想要丰富。多关心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各个领域的突出表现的人和

事,多选择新近发生的新人新事,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4)结:所谓“结”就是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要求简洁有力。 总之,,写好一篇读后感无论怎样都不能只有引述没有感想,也不能人云亦云的重复别人的观点,应从文中提

炼出新观点,结合现实生活,从新的角度写出内容较为深刻、又颇具新意的读后感。

4.范文评析:

(一)读《简爱》有感

公元1846年,在英国北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座牧师住宅二楼的窗前,坐着一个身材矮小,相貌平常的姑娘。在窗外,是一片了无微型机的墓地,墓地尽头是一望无际的长满石楠的荒原。窗前的姑娘正在奋笔疾书,用她的悲苦和怨愤、激情和想象,构建着一个既是内心也是外界、既是微观也是宏观的独特世界,叙述着一个朴实无华、真实感人的故事,塑造着一个生而不幸、

历尽艰辛、敢于奋力抗争和顽强追求的少女。这位姑娘就是夏洛蒂•勃朗特。

所有的本文经典小说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简爱》。暑假这几日无聊,便又拿出来仔细读了

一遍,算是重温。

小说平实的叙述,既不像昆德拉牢骚满怀的议论,也没有村上小说里徘徊的阴沉之气。我的

心情随着主人翁在字里行间跌宕起伏读完之后,感慨满腹……

很多的偶然,组成了人生的必然。人如浮萍般,随波逐流。若说有内在的连贯性,那也只是人内在的修养喜好,对人生的态度、性格等等与外在客观环境不断磨合的本真。那是人之成为人

的内存的决定,也是人性光辉的所在,是平凡里的闪光点。

我个在许多假设,假设简不是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遭遇到种种不幸,假设她在所受教育期间的困难使她屈服倒地,假设她不是在罗彻斯特家当家庭教师,或者出走之后永不回头,那又如何?

这许多的不确定,组成了简的一生,而从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在课堂上,教师总会教育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人生可是现实生活中,一些大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却又是如此的简单—听天由命,顺其自然。但是,有没有人这么想过,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有着无数的困难和无数的岔路口,面对这些岔路口,每一个人都得做出自己的选择,当你选择一个的同时,又刚好错过了另一个,甚至是无数个,任何人对未来是未知的,所以,你只能保证自己的选择是适合自己的,却不能确定这是不是完美的。生命历程的选择其实是无所谓的,因为怎么走都是一生。所以,《简爱》吸引我的不是简做出了怎样的选择,而是她在历经

生命的过程中熠熠灼目的人格魅力。

对正义的执着,含着坚韧的倔强,这是简生命力的一种表现;对于朋友与亲人,尤其是爱情,一种含蓄的热烈,执着而不偏执的温和,把更多人性的关怀和对生命的热爱融入爱的体验中,这

是简对善良和爱的理解。我庆幸简遇到的罗彻斯特是言行刻板却不失淳朴之人,否则,他们的爱

情肯定走样,这仅仅是我的见解。

简•爱这个孤苦伶仃、无财无貌的小人物,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终于克服了贫穷、苦难、习俗、荣辱、金钱、“神恩”等等阻碍,追求到自己心目中的幸福生活。文章最后,简爱已从一个弱者变成了强者,已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了,和经过自责忏悔的罗彻斯特,在心灵上已经完全平等。在财力上,特别是体力上,双方的强弱地位已经发生互换,笼中鹰得请麻雀觅食,现在那个大男人得依靠这个小女人了,这也是作者对男女平权的一种愿望和奢求。显而易见,这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团圆,这是艰苦奋斗、顽强追求的结果,也是人性取得胜利的果实。读完之后,我感到

了一种心灵上的满足。

想来此类经典的小说,像《安娜卡列尼娜》,像《德伯家的苔丝》,让后世所缅怀的,感动的,除了故事本身,突出的都是人性的光辉。那是对爱的执着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美好

的憧憬和实践,而这些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也最容易忽视的。

我愿意像简•爱那样生活着。

[点评]:写读后感,首先要真正读懂原作,才能真正有所感。作者先说为什么“最喜欢的就是《简爱》。”,这后引发“感慨满腹”。作者的感慨缘于小说中人物,他们的性格和命运,更由这些引发了作者的思考而作了一系列“假设”,之后又不囿于原作而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贯通,作品中人性的光辉照亮了自己的人生之途。全文所“感”真切自然而内容层次丰富,而且有现实的针对性,“那是对爱的执着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美好的憧憬和实践,而这些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

最缺乏也最容易忽视的”。从而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阅读让我飞翔

鸟儿有了翅膀,可以在长空飞翔;飞机有了翅膀,可以翱翔九天;我也有那飞翔的翅膀,可以在

书的世界中遨游……

5岁时,爸爸送我一本连环画《西游记》。这是我独立阅读的第一本书,从此我便与书结下了不

解之缘。

随着年龄的增长,连环画再也满足不了我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于是我开始阅读古今中外名著。从沙翁到泰戈尔,从老子到鲁迅,数不清的作家带着他们的名著从书架上搬进了我的脑海。书中的世界是如此绚丽多彩、鲜活生动,引得我或捧腹大笑,或垂泪,或茶饭不思,或浮想联翩。阅

读,让我长上了飞翔的翅膀。

六年级那年暑假,我意外地在一个小书店发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我早就想读了,一直没找到,这意外的收获使我欣喜若狂。没想到店主告诉我,这本书有人订

下了,一个星期后来取,惟一的方法便是天天跑到书店来看。我毫不犹豫地决定了

从此,我每天骑半个小时的车来书店,找个地方靠着看书,有时一看就是半天。中午吃点自带的面包,渴了喝几口带来的白开水。遇到警句或不懂的地方,便记在案《阅读随笔》上本上,回到家再细细啄磨。我就这样“面包加清水”看了三天,店主十分感动,竟破例让我坐到柜台边去看。

我便可以不再受手酸脚麻之苦。

第五天,骄阳似火,阳光炙热地烤着大地。朋友找我去游泳,这种天气,若泡在游泳池里是何等的惬意!可我没有工夫去享受,眼看“期限”将至,可我还有好几十页没看完呢!朋友看我戴上遮阳帽,骑着车匆匆出门,不解地问:“你是不是„走火入魔‟啦?”我愉快地说:“是本值得我一口气

看完的书。”说着,跳上车向书店奔去。

到了书店,我已经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浑身湿透了。可我顾不得擦汗,捧起书就读,直到夕阳西下,我才读完了这本厚厚的书,还收集了一本读书笔记。虽然累点,但我无怨无悔。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没有黄金屋,有的只是丰富的知识和阅读带来的无穷的乐趣。读一本好书,

就是在与一位高尚的人说话。------不是吗?能有这样和高人的说话的机会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兴奋

和激动的事情吗?我是有一种飘然若飞的快感的哦。

朋友,你找到这种飞翔的感觉了吗?

『点评』:一本小小的连环画使小作者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以至 “走火入魔”-------于骄阳似火中赴书店读书,读来令人感动。事实中是连书店的老板也为之感动,而让我享受了可以坐在柜台边读书的优待。是的,当阅读变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时,它就变得那样崇高和令人起敬!本文作者抓住阅读过程中的典型事例来叙述,文字并不华丽却能至诚至真,读来也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文不在于词藻而贵在选材真实、典型。当然本文行笔流畅中也可见小作者平时的积累是比较扎实的。文章结尾处的写实手法:书中没有颜如玉,书中没有黄金屋。能

从反面立意、入笔,也是颇有几分意味的。

(三)《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封建社会,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它的成就代表了全在封建时代所达到的水平,是世界科技文化发展史上辉煌灿烂的一页。在这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时期,明初的文学家宋濂,在他的这篇赠序中向世人展示了一代大文豪

艰辛的求学历程,勉励后人在优越的学习环境中更应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子,使同为学生的我感到这似乎不是几百年前的故事,而是我的身边事,更使我知道求学路上一路坎坎坷坷,我们应不畏艰辛,勇于探索,才能业有所精,德有

所成。

古人因家境贫寒而借书亲手抄写,虽然辛苦却一点也不放松,抄完便跑去送还,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终于有机会看到各类书籍。而面对着父母为我买的一大堆书,我却很少细心地读过,真不敢与古人相比。古人向先生请教问题时毕恭毕敬,遇到先生训斥、呵责时,他的态度变得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辩解,直到先生高兴了,才再次请教。面对古人在如此艰难的求学条件下,对知识的渴望与决心,我羞愧得无地自容。古人为了求学,不畏天气寒冷,即使四肢都冻得动弹不得,一日只吃两餐,穿戴不如他人也全都不在乎,而我们丰衣足食从不为受冻挨饿担忧,也没有奔走的劳累,更不必亲手抄书,但仍学业不精通,那只能怪我们用心不专

一了。

从发生在古人身上的一件件“平凡”的事我终于明白勤奋与艰苦是相互联系的,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在我们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勤奋求学,这样才能

业有所精,德有所成,将来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一份力。

(四)《送东阳马生序》读后感

东阳马生,我比你幸运!或许真像宋濂所说,你的读书条件远比他优越,可我却从中品出了一丝

悲哀。我不想和你比读书的条件,却想比一比其他。

在读书的目的上,我比你幸运。你的目的是明确的,千百年来,读书人都是“学成文武术,货卖帝王家”,走的永远是科举仕途。从捧读《三字经》那天起,你就注定要成为封建科举的牺牲品。不要说“不”,你的老师不也在津津乐道自己“承天子之光,缀公卿之后”吗?真可谓嚼着自己的血肉叫“鲜美”啊!我比你幸运!我的学习目的,初时简单——为读书而读书,渐渐地我明白了,读书既为个人的成材,也为国家民族的昌盛。读书是为了给个人“充值”,更是为了民族之林

的茂盛!我不会一头栽进“科举”的网络而难以自拔,我要在知识的长空里放飞生命! 在读书的范围上,我也比你幸运。你除了“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外,还能涉猎其他吗?头上戴着你的“读书目的”紧箍咒,只能做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虚妄美梦,可悲!你上不晓天文地理,下不知矿藏资源,理不闻数理化学,文不懂外语马列。我却不然!我可以“学贯中西,文理兼容”,我可以登临书山,遨游网海,出入国门,探微知著,充分享受解读“为什么”

的乐趣,因为我生活在你无法企及的时代。

再说教育吧,我更比你幸运。你只能折服于头悬梁锥刺股,努力于囊萤映雪,学得何其苦!面对师长的尊严,你只能垂手而立,大气不敢出,疑义岂能诉?你的宋濂师长尚且“行深山巨谷”,临“穷冬烈风”,踩厚雪,裂足肤,你还敢懈怠愉悦吗?我却不然!我虽也不乏辛苦,却很有乐趣,小班教育寓教于乐,身受着“发展教育”,师生亲如一家,同窗情同手足,上课呼名,何其可亲;

下课同娱,何其可乐。

而说到学成之后的命运,依然是我幸运。你的师长宋濂老先生,最后不也是明里辞官,实则被贬。而你虽读了许多诗书,却忘记了封建文人学士一幕幕的悲剧:子胥功高吴王妒,文种灭吴身首分。可惜了淮阴命,空留下武穆名。昨日的万里长城,今日的一缕英魂。真是孤灯一盏寒夜

清,心血耗尽换虚名,何必千年留笑柄?

而我虽说难逃应试命运,至少勤读文本十二载,甚至更多,但我未必一定要入“庙堂”,也不必货卖“帝王”,更何况海本辽远,天本开阔,我尽可“鱼跃”、“鸟飞”。马生啊马生,你为名而活,

太累;我为自己而活,尤甜!

其实,最大的不同是:你依然昏昏,我已然昭昭。所以,我比你幸运!

简评:本文是篇读后感。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形式写出自己比马生幸运,从五个方面加以比较,也就认识清楚了古今教育不同的本质,作者写得痛快淋漓,这是“在知识的长空里放飞生命”

的自信,对生活时代的自信,是摆脱名利、快活人生的自信!

作文讲评:略

习作范围:诗歌赏析

习作题目:赏析

习作目标:

1. 了解诗歌的特点,掌握诗歌赏析的方法。

2. 加强诗歌再创造的能力的培养,培养审美能力。

3. 诗歌的“画面”感很强,通过赏析,能获得审美愉悦。

课时安排:2

教学步骤:

鉴赏古诗的方法:

一、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

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

二、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要正确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最根本的是要学会知人论世,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如前面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 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所以,评价古诗词,

要学会知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根本。

三、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

诗词的基础。

四、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首句以“碧玉”(指乐府《碧玉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喻树,使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次句,写柳树万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以丝带喻柳条,突出轻柔披拂的特征,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末两句一问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春柳。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赞美之情。“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贺知章把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因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

握诗句的深刻内涵。

五、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意境是作品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领悟古诗词的意境是鉴赏的最高层级,可使鉴赏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从而主动自觉地去创造、拓宽古诗词的艺术境界。领悟意境要注重比较、挖掘求新、联想创新。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与范成大《霜天晓角•梅》两首咏梅都偏重于虚写,以梅喻人,借梅抒怀,但意境不同。从环境看,陆词选了一个风雨黄昏,突出环境的凄苦,奠定了梅花的“寂寞”形象;范词为笔下的梅花选择了一个雪后月夜的环境,烘托了梅花的幽独形象。从作者的感情寄托来看,陆词写了梅花的“寂寞”形象之后,以“独自”、“如故”两层含义深化梅花不邀宠、不取媚、独自承受风雨打击,独自承受狐独凄苦的主观精神。“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依据梅花开于百花之先的特点,生发为梅花的精神境界,她并不追求在春天开放,为的是不与百花争宠斗艳,任随百花妒忌,甘愿独受凄寒,赋予梅花不求荣华的高尚情操。“如故”进一步赞美了梅花高洁刚强、永葆节操的可贵的品格。“零落”、“成泥”、“碾作尘”逐层强化地假设出梅花的惨烈命运,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贵。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人格融汇一体。范词中的梅花没有陆词梅花的多层次品格,诗人用“胜绝”,愁亦绝”来表现梅花的神韵:美到极点,而忧愁也到极点,并以独倚画楼之人的形象来与梅花互相映衬,渲染了愁思,梅花的形象是幽怨动人的。一经比较,两词意境深

浅尽出。

古诗词鉴赏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不仅作家在创作,读者也在创作,他们是创作中的伙伴,而且往往读者比诗人更象诗人。”(易卜生语)所以,真正的领悟,必须建立在对古诗词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般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只停留在成功地描画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上,这当然谈不上鉴赏。有的读者能进一步看到这首诗不限于壮丽景色的描绘,而是注进了诗人昂扬向上的激情。然而,这也还是没有品出本诗的“诗昧”与意蕴。鉴赏能力强的读者能透过壮丽的画面,开阔的意境,看到这首诗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领悟这首诗所蕴含的耐人寻味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成功在于追求,事业永无止境。这说明,如果没有对作品的透彻领悟,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鉴赏。“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晴,一只眼晴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晴看到纸的背面。”歌德的名

言一语道破了古诗词鉴赏的真谛。

其次,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还要力求做到“三多”:

一、要多读。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一个古诗词读得很少的人,是谈不上有鉴赏能力的。鉴赏古诗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诸如语言文字知识、古诗词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必备的社会科学知识等等。所有这些,只有靠广泛阅读才能获得。古人也说:

“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 当然,培养和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笼统地提“多读”是不够的,因为“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的”(《歌德谈话录》)。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经说过:“凡是好书,必定会在读者心中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这是一切好书所具有的共性。”可见,通过多读好的作品,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对于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

好处的。

二、要多看。要指导学生多看名家赏析的文章,或向学生推介优秀的鉴赏名篇。可以说,名家赏析的文章是比较典范的,而且很多东西是可供学生借鉴的范例,只要引导学生带着分析的、扬弃

的眼光去看,对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三、要多练。清代的唐彪曾经说过:“读书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以已。”因此,每次阅读古诗词时,若能坚持让学生写点眉批、夹批和总评之类,对于训练

思维,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还要注意:

了解古诗词特殊之处

古诗词有不少特殊之处,了解这些特殊之处,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并进而鉴赏它们。如语法方面,倒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王维《山居秋暝》一诗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是“浣女归而竹喧,渔舟下而莲动”的倒置,其目的,前一句让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后一句让人先

见其动,后睹其物。先果后因,隐显结合,写得十分生动优美。

格律方面,近体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对偶)。同样拿王维的《山居秋暝》来说,其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方位结构对方位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上下词性一样,结构相同,对得非常工整。

了解古诗词抒情方法

古诗词大都是抒情诗。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分。古诗词的抒情方法以间接抒情为主,即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法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以情景交融为最高境界。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古战场的“如画”景色,下片由景而人,想到在此建功立业、年轻有为的儒将周瑜,又由周瑜想到自己被贬谪的处境,从而抒发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无限感慨。所以我们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1、这首诗写了什么———什么人(包括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作者)?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写了什么“物”“景”?抒发了什么“志”“情”?2、怎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这些“物”“景”?3、为什么这样写———运用这种

手法写这些“物”“景”,对抒发这种“情”“志”有什么作用(效果)?

赏析短文的具体写法是:

(1)注意词:

1.动词:诗词中的词最具表现力。如“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中的“剩”

有“残存、残余”之意,且具实践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是“留、见”

等词无法表达的,又如“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怨”。

2.形容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字,写尽了环境之孤苦。3注意叠音词、象声词等。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或

者是起强调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

4. 语序:古诗为了押韵或强调,常常语序倒置。

5. 语言特点:如:清新,即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即不加修饰,平白易懂;绚丽,即辞

藻富丽,有文采;明快,即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即不直接叙述,而曲折倾诉,言此意彼;

简洁,即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6. 要能够明确诗歌所表现的意象。

7. 析主旨:

a爱国忧民类――有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

b身世类――古代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他们的清高自负又常使他们四处碰壁,遭人

排挤,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因而忧郁、悲愤。

c爱情类――歌颂爱情的美好

d闲适类――憎恶世俗,蔑视权贵

e友情类――表达真挚、友好、祝愿等

8. 看风格,辨手法:

写前指导:

1、古诗分类:

绝句:五言绝句; 律诗: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

律诗:首联(1,2)、颔联(3,4)、颈联(5,6)、尾联(7,8)

2、方法指导:

(1)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

(2)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从语言入手,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动、形容词、议论和抒情的词句)

(4)词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对比映衬、 虚实明暗 、含

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3、诗词题材和作者的风格特点:

田园: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归隐田园的渴望。(陶渊明、王维、孟浩然);

边塞:反映边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渴望国家安宁和报效祖

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王昌龄、高适、岑参、范仲淹)

忧国(民):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者的担忧、不满。 (陆游、

杜甫(沉郁顿挫)、辛弃疾、文天祥、)

咏史: 感慨历史,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吸取教训。(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张养浩、) 送别:诉说友情,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劝慰、祝愿。(李白、王勃、) 思乡: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马致远、崔颢、苏轼、) 咏(物)志:借歌咏自然事物来表达志向、,抒发对――愤慨、不满。(曹操、李白、韩愈、 )

写景: 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叙事: 通过所见闻的事情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同情、愤慨、痛恨、悲伤。。。。。。之情)。

(白居易《观刈麦》、杜甫《石壕吏》)

爱情: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抒发一种相思、离别之苦。(温庭筠、李商隐、李清照) 怀古:对古人、物、事发出感慨,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对。。。。。。的不满,

或对。。。。。寄予。。。。 的愿望。

分析: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

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

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

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

《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

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

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11. 山水诗、田园诗因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

其题材或与其他题材相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也不再赘述

【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

接倾泻而出。

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王实甫《十二月带尧民歌?别情》)(诗歌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分别从“怕黄昏”、“不销魂”、“新啼痕”、“断肠人”等四个角

度将少妇别后的相思之悄表现得淋漓尽致。)

2.借景抒情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十艮,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的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

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

愿。

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咏蝉》)

(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得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白可远

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吹嘘。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

哪是“情”。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 (划线的四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在这里既是写“景”,也是

写“情”,已分不开哪是“景”,那是“情”。)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全诗用白描手

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

6.以动衬静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即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

描写中显示出动态。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

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孔雀东南飞》文中写迎娶刘兰芝的场面,“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其场面写得越热闹,其悲情越强烈。

8.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

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是对现实的忧虑,还是对

祖国河山深沉的爱呢?……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9.铺排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多角

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文章在这里多角度地写出阿房宫楼阁之多、构造之奇、布局之巧,体现出阿房宫的气势雄伟)

10.渲染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

复等多方面着意的铺叙等写作技法。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薰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秋词》)(首

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衬托中的正衬,原是我国传统画技之一。亦称“烘云托月”。后借用指一种写作技法,即指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的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具体说来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事物,达到烘托本意的目的。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易

混淆。

……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

(要说的明是相思的苦,却不直说,而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来烘托)

12.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白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

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廉颇等五个历史故事的典故。借“怀古”赞扬了孙权、刘裕的抗敌业绩;批评南宋当政者像刘义隆那样的仓猝冒险

行动;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

13.实虚结合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

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

(诗人开始写“地”、写“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可知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

“月明皎洁”,因此它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4、抑扬我们在表扬或批评某一事物的时候,为了使别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往往把要表扬的先从某一缺点加以批评,把要批评的先从某一优点加以表扬,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做抑

扬。抑扬可分两种:1.欲扬先抑法;2.欲抑先扬法。

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

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5.叠词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的多音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叠

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开头十四个叠字为全诗定下了一个残秋和孤独的感情基调,渲染了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情

景以及内心深处的凄凉。)

16.互文上下文中相对举而独立的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渗透,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就叫互文。互文的形式常见的有当句互见和对句互见两种。翻译时容易译

错,应特别注意。

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正确翻译是:秦朝和汉朝的明月与关城。容易误译为:秦朝的明月与汉朝的关城。)

17.白描与工笔白描原是中国水墨画中纯用墨线、不着颜色来粗笔勾勒物象轮廓的一种笔法。后借用于文学写作,指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形象的一种描写方法。

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筠篇二:初中作文教案_15900字

一、作文指导之描写篇 教学目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重要的一项是“有文采” ,学会生动的描写可以使文 章精彩起来。 教学重点: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本节课主要练习生动的人物描写 教学难点: (1)学会细致地观察(2)掌握描写的要领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面对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是各具形色:有的刚 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乐观豁达;有的多愁善感。生活中的事更是千奇百怪:有的令 人刻骨铭心;有的令人匪夷所思;有的令人欢呼雀跃。面对如此纷繁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拿 起手中的笔,把它们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 生的真谛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生动的描写。 师: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时间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只对人物描写做一些探讨。 投影:生动的人物描写 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看完后用一句话概括录像内容。 播放曾获奥斯卡金奖的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小姐与她的七个学生见面的画面。 师:这是美国著名影片《音乐之声》的一个片段,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影片的内容? 师生一起作答: 1、 父亲介绍新的家庭教师。 2、 家庭教师玛丽亚小姐与她的七个学生见面, 并互相做了介绍。 师:刚才同学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录像内容。在写作中,我们要具备一种重要的能力, 就是用文字把生活的真实情景描述出来。下面有两段文字都是对刚才录像画面情景的介绍, 请同学们评论一下:这两段文字各有什么特点? 投影文字(一) 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到一边,六个孩子从房间里出来,排成一 : 队走下楼梯。又有一个女孩来到队前,父亲让她站到队中。父亲将孩子向玛丽亚小姐作了介 绍。 投影文字(二) :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 地望着楼上。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他们匆忙中排成 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站成整齐 的一列。另外一个女孩专注地读着书来到队前,父亲表情凝重地要过书,拍打了一下,命令 女孩站入队中。父亲从尾到头巡视了一遍,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煞有介事地纠正 着孩子的动作……

师:请同学默默地鉴赏比较一下两段文字,前后同桌讨论,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一起作答:文段(一)文字比较概括,但不具体;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比较准确, 但不十

分形象。文段(二)比文段(一)要细致、形象、从而生动 师:同学们的评价很准确。两段文字描述的对象完全相同,但是使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给我 们的感受就完全不同。因为第一段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而第二段用了生动的描写 师:具体欣赏一下,第二段人物描写的生动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师生一起作答。 1、用词恰当、准确。例如: “慌张、惶恐”就准确地写出了玛丽亚小姐吃惊、害怕,不知发 生了什么事情的表情、神态。另外还有“夺门而出”的“夺”字写出了孩子们听到哨声后往 外跑时动作的敏捷、迅速。 2、文中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三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a 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 b 俨 然凯旋的士兵 c 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 3、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父亲:非常严厉;孩子:规距、木偶式的。 4、文中有些细节描写非常突出。例如:\\\征。例如: “那双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 备” 。 师: 生动的描写建立在细致的观察的基础之上, 好, 但是我们还要努力掌握人物描写的要领, 请大家回忆归纳一下。 投影: (1)善用修辞(2)突出细节(3)用词准确(4)抓住特征。 师:下面我们就尝试着进行一下练习。 师:观看录像,看完后口头描述画面情景。 播放两遍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小姐和孩子们一起在野外活动的场面。 师: 看第二遍的时候, 同学们可以用笔作简单的记录: 人物的动作、 神态、 语言、 细节如何? 在看之前我提醒大家一点:东西方的人物性格是不一样的,这和人们所生活的国度、生活水 平和文化背景有着直接的联系。 西方的女性比较活泼开朗大方, 而东方女性比较温柔、 善良、 腼腆。观察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征。 看完后,师生一起评议学生的口头作文 师: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些词语,同学们再看一遍录像,要尽量地把我给的词语用上。 投影: 弹奏 歌唱 翩翩起舞 欢呼雀跃 手舞足蹈 轻抚 沉思 陶醉 姿态各异 仰面朝天 匍匐 蹭 载歌载舞 沉浸 连绵起伏 碧绿 稚气 师生一起评议出优秀片断: 连绵起伏的群山, 碧绿的草地, 衬托着一碧如洗的天空, 徐徐吹来的春风, 一切是那么美好, 那么和谐啊!玛丽娅小姐坐在一块凸起的大石头上,玩儿点儿什么有意义的?她皱了皱眉, 扬起头沉思了一会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她 弹起了吉他。悠扬悦耳的乐曲迅速传了

出来。 孩子们一下子被音乐声所吸引, 只见他们慢慢蹭到玛丽娅小姐身边, 渐渐融入乐曲中, 跟着玛丽亚小姐唱了起来。随着玛丽娅小姐的手指在琴弦上欢快地跳动,随着音符的飞扬, 孩子们陶醉了,手舞足蹈起来。当歌曲结束时,孩子们如释重负般的张开了双臂,像刚出笼 的小鸟,快乐极了,和玛丽亚小姐一起欢呼雀跃地奔向风景如画的大自然的怀抱。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面讲的四点要领评一评。 (1)修辞用得好。例如:像刚出笼的小鸟 (2)细节描写好。例如:她皱了皱眉 (3)用词准确、形象。例如:她的手指在琴弦上欢快地跳动着 (4)人物情态把握得好。例如: “和玛丽亚小姐一起欢呼雀跃地奔向风景如画的大自然的怀 抱”中的“一起”就把玛丽亚小姐也如同孩子似的兴奋和开朗活泼体现了出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动的人物描写。录像的内容是可以重复播放的, 而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则是瞬息万变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细致的观察, 应该有敏锐的洞 察力,善于捕捉生活中每一个瞬间的美。还要有极强的用

语言文字描绘生活的能力。希望今 天这节课能能给大家以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生动的人物描 写把我们的生活描绘得更生动,更丰多彩。 布置作业:我们学校即将举行百年校庆活动,可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可能有各种兴高 采烈的场面,请同学们积极参与和用心关注,捕捉精彩的瞬间,完成 3 至 5 个生动的描写片 断。 二、作文学案(立意 ——记叙文的灵魂) 时间 授课人 课时 课型

学习 目标: 1.立意要正确。2.立意尽量新颖。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 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下有关此方面的关键问题 二、教师讲解 : 2 ) ( “文以意为主” 。作文首先考虑的是立意。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凡是有定评的好文章,凡是为人喜读不厌的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 的中心思想,就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笔先,作 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把表达的意图,说明的问题,论述的道理,首先定好。 ——立意。

三、起步准备 : 8 ) ( ( 1 )下面是一个班的几个同学的立意 , 大家看看好不好? 题目: 《送别》 学生 A :我每天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表现他对我的关心。 学生 B :我的一人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在车站送他走,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 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学生 C :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学生 D :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一段又一段路,写出人与动物之间 的真情。 学生 E :我的爷爷死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写出人与人之间的“死别”的悲情。 ( 2 )学生自由发言评价 四、教师点拨 : (结合多媒体投影) (5) 意,首先要“立”得正确;不正确的“意” ,是歪理。它既站不住脚,又会使人产生反 感,甚至会使人反对。同时,还要“立”得新颖。不新颖的“意” ,不免平淡无奇,索然无 味,人家不喜欢看,甚至使人感到厌恶。当然“正确”和“新颖”是密不可分的。不正确的 “意” ,再新颖,也还是谬误;不新颖的“意” ,再正确,也还是写不出好文章。中学语文教 学大纲对作文文意和选材的要求是:初中阶段,要做到观点正确鲜明,内容具体充实。这是 很正确的。 怎样才能使立意正确而新颖呢? 〔一)立意要鲜明 ( 二 ) 立意要深刻 ( 三 ) 立意要新颖 五、范文欣赏 : (学生点评, ) 一堂难忘的英语课 恢复高考那年 , 我们正读初一。新来的班主任是位姓宋的老头,据说解放前他当过兵。

第一

堂英语,宋老师将一张手写的字母表挂在黑板旁的墙上,看起来一目了然。之后, 他又在黑板上板书一遍,一个一个地教我们学。这堂课纪律很糟,但他并不在意。下课时他 告诉我们: “学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 ”我们想,他是指责我们在课堂上对他不 够尊重。看样子,他是一个慈祥的老头,并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 几天后上英语课,他发给我们每人一张白纸,要求我们按顺序默写出 26 个英文字母 的大小写,并且说对这次测验成绩优异的学生将给予特别奖励。尔后,他就若有所思地站在 教室门口。 20 分钟后,他立即收上试卷 , 并很快地批阅完了,然后轻松地宣布: “很好! 除一个同学写错了 3 个字母外,其他同学都是 100 分,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学能得到奖励。 但在奖励之前,我不得不问问这个学生——张小哲,请你站起来! ” 张小哲是个一向沉默的男孩子,从不惹人注意。此时,他站了起来,两眼望着老师。 宋老师对他说: “我实在想不通,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母,全班同学都会写,而独有你一个 人出了差错,你说你惭愧不惭愧?”张小哲默不作声,所有同学都地幸灾乐祸地盯着他。 “你必须回答我! ”宋老师一反以前的慈祥态度, 透露出一种威严, “惭愧, 还是不惭愧?” “我不惭愧。 ”张小哲轻声地说。看来,他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脸绷得紧紧的。 “居然不惭愧。那么,你凭什么理由呢?难道大家都错了而只有你一个人是对的?”宋老 师一步步向他走近,脸上有一科奇怪的表情,令人捉摸不透。这时,我们想,说不准他会打 人哪,一个当过兵的家伙,出手肯定非同寻常……我们不再幸灾乐祸了,心里都紧张地为张 小哲捏一把汗。 “我有理由,但我绝对不说。 ”张小哲望着逼近自己的老师,眼里噙满了泪水, “老师,如果 你一定要逼我,我现在就离开学校。 ”他真的提起了书包。 沉默,短暂的沉默。我们看见宋老师走到张小哲面前,双手放在张小哲的肩头,一改刚才的 严厉,温和地说道: “好吧,我不再逼你,请坐下吧。 ”然后,他退回讲台,扫视着全班学生, 语重心长地说: “第一天上课我就讲过,学好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今天,我 并不是急于要知道你们的英语成绩, 而是很想知道你们的为人。 请大家抬头看看我身后的那 张字母表,你们别以为我忘记把它摘下来。它上面有一个不易察觉的错误。全班同学除张小 哲外,你们全部都照抄不‘误’ 。张小哲虽然没有得到百分,但他是个诚实的孩子,所以他 敢说自己不惭愧。这种勇气非常难得,很少有学生能在老师的逼

迫下坚持真理,保持诚实。 请大家终生牢记:重要的不只是成绩,更有品格。这,就是今天我要给你们的特别奖励! ” 那一刻,全班 54 个同学有 53 个低下了头。只有张小哲没有。 [ 点评 ] 一文的立间虽然说的是一个老话题,但在今天很多人不重视道德 情况写起来 更有意义,而且写“课”的文章多数都写正常的“课”或“” ,不易新颖、深刻,而本 文这两点都做到了。 六、堂上训练: (18)

根据下列题目,进行多个立意训练,比较选择出较好的来。 再抽查交流) A. 《我最崇拜的一个人》 B. 《补课》 七、布置作业: ( 1 )

( 学生先思考列草稿,

根据上面交流情况,选取一个题目,选择你心目中的最佳立意写成一篇 500 字以上的 记叙文 三、作文学案(快速构思) 时间 授课人 课时 课型

学习目标: 1 、加快记叙文写作速度,提高写作效率。 2 、通过示范指导,以画构思图的形式,进行“童年”系列快速构思,并借助有关图形,理 清思路,快速连缀成文。 学习过程: 一、明确本次作文指导目标 用“你最喜欢的哪一个人生阶段”“为什么”导入新课,激发写作兴趣。 、 二、 “童年”系列快速构思法指导。 1、教师板书示意图框架,学生思考回忆,注入有关信息点: 画图形式: a 、将“童年”定为中心,分别画出“时间” “地点” “人” “事” “物” “景” “形式”各线 b 、学生联想、回忆、筛选,优化后注入有关信息点,完成构思图。 2、学生自由发言——“童年”系列可取之景,可状之物,可叙之事,重点:趣事,有意 义的事,难忘的事。 三、师生讨论,完成构思图 , 四、赏析、借鉴

1 、发放资料《童年琐忆》 (记叙文)构思提纲及结构思路图。 2 、学生赏析,评价。 3 、教师归纳明确。 本系列写作指导的迁移法——可适用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构思形式, 并列举一些可举一反三 的作文题,如《难忘的一件事》《回忆》《怀念》等。 、 、 五、实践、知识迁移 1 、学生根据命题《童年拾零》或《童年趣事》 ,借助有关图形,快速构思。 2 、理清思路后,快速连缀成文 要求优生在 25 分钟内成文,其他学生在 30 分钟以内成文) 四、作文学案(场面描写) 时间 授课人 课时 课型

学习目标: 1 . 在记叙中穿插细致的场面描写 2 . 描写生动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1) 二、起步准备 : 现在我们写的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其生动与否, 关键取决于场面的描写。 先看下面一段文字: 一会儿,英语早读开始了。英语课代表胡珂在前面领读。我偷偷瞥了张老师一眼,只见 张老师慢慢踱到教室后面的板报前

。他一走过去,全班同学一下都回过头去,口里虽然仍旧 在读英语,那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心可像绷紧了弦,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断的!我们的 注意力都集中在张老师的一举一动上。过了好一会, 他转过身来,我们的头“呼啦”一下子, 又都转了回来。读书声音也一下子“洪亮”起来了。我不禁为我们的动作如此整齐而感到好 笑。张老师走到前面来,使劲盯着我们,像要从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找到什么答案。我急忙用 书挡住了脸。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慢慢走到门外,然后站定了。透过玻璃窗,看见他正皱着 眉头,像在苦苦思索着什么。再看看同学们,他们和我一样,心绪惊疑不定,互相望着,不 知是怎样是好。

教师讲解: 这是一篇叫《板报引起的风波》的文章的片断。它具体描写了早读时同学们的惊疑不定和 关注的心态及班主任的神情。如果把上面的描写改成“大家心里都很紧张,密切注视张老师 的一举一动”就显得无味了。 三、写作指导 : (讲解) 场面描写实际上就是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它可以包括环境描写、 人物的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神态等各方面的细节描写。要想写得好,首先要平时留心观 察身边的一切事物,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观察时要细心,尽量不要有遗漏。 四、简单练习 (15) : 根据你平时测验时的观察,把下面一段话改成具体描写的文段, 100 字左右。 (书面做 后交流) ……昨天测验1-4册古文,我几次想拿书出来看,由于老师看得紧,都没有成功,最后一 次还是被老师发现了,我觉得很不好意思。 ( 重点是当时的环境及有关人物各种表现 ) 五、提高训练: (15) 选择你生活中见过的一个镜头 ( 场面 ) 具体写 ( 视情况可先草拟提纲再口述 ) 下来 : 如 1) 刚考完试后 (2) 试卷 ( 已批改分数的 ) 发下来后 (3) 打架 (4) 交通事故 (5) 上课 (6) 一场比赛 六、 题目: 《这堂课真 ______ 》 要求:1. 500-600 字的记叙文 2.注意场面描写 五、作文学案 (作文布局指导) 时间 授课人 课时 课型

学习目标:学习作文布局的技巧 学习重点:作文布局的技巧 学习过程: 一、学法指导 内容与形式总是合二为一、浑然一体的,精巧的结构往往会使内容显得更美,正如海

涅说的: “像首饰匠打金锁链那样精心地劳动着,把一个个小环节非常合适地连接起来。 ”下 面就列举一些常见的作文布局技巧: 1、 小标题结构法

小标题结构法就是将若干个围绕中心选用的典型的, 能显示作者独特视角及立意的材 料,分别统领在几个小标题下,有机组接成篇的结构方法。较典型的小标

题结构法有: (1) 时间串联法。 、 即按时间先后安排材料。如湖北考生在写《镜中日本》一文时,分别用“前天”“昨 , 天”“今天”为标题,以日本的所作所为为镜来思辩我们民族的前天、昨天和今天,发人深 , 省。 (2) 、空间排列法。 即按不同的空间安排材料, 材料可按有主有次,有近有远,由实到虚等方式排列。如〈 〈新世纪畅想〉 〉将小标题 定为“生态园”“海底世界”“月球村” 、 、 。有人写以“压力”为话题的文章,用了“教室” 、 “寝室”“办公室”三个标题,反映学生繁重的学习负担,沉重的精神压力。 、 (3) 、颜色串联法。 浙江一学生习作〈 〈眼中的世界〉,分别以“橘红”“新绿”“雪白”“水蓝”为小 〉 、 、 、 标题,为我们描绘了 14 岁女孩用爱、智慧梦幻和勇气装饰的天空。 (4) 、诗句串联法 上海一位中学生的竞赛获奖作品〈 〈也许〉,写的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环保题材,但是作 〉 者有一首著名的元曲小令串联全篇。 将文章所写的四部分内容分别定名为 “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 、 ,从四个方面组织材料,使文章不仅 结构新颖巧妙,衔接自然、流畅而富有艺术性,而且内容丰富清新,主旨深刻突出。作者用 四句诗作小标题,使理性思考寓于形象语言较典型的小标题文采飞扬的抒情风格。 (5) 、符号串联法 上海一考生以“忙”为话题的作文,文章分别用了“忙是?”“忙是……”“忙是! 、 、 ” 为标题。问号提醒人们思考,忙要有选择;省略号告诉人们,忙意味着一个又一个目标;感 叹号警示人们,忙要有成就,生命才会呈现精彩的篇章。 (二) 、日记式 日记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用在考场作文中,易获高分。如写学校生活的

《老师,让我小憩一会吧》 ,用七则日记展开。 “星期一,心惊胆寒”“星期二,拼它一搏” 、 、 “星期三,哀怨声声”“星期四,冬天里短暂的春天”“星期五,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 、 、 “星期六,苦战题海”“星期日,再向虎山行” 、 ,通过一周生活的描写,将学校单调重复, 紧张苦闷的生活真切地表现出来。 (三) 、蒙太奇式 蒙太奇式,是把本来没有直接联系的生活片段巧妙地加以连接起来表现作品的主题的技巧。 恰当地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可以增强作品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湖南一考生在写《移植记忆— —获取能力》一文时,选取三个镜头:移植文学家的脑中物质,移植政治家、军事家的记忆 库,回到现实。三组镜头,既有物件连接,又有行为连接,先

扬后抑,从赞美移植记忆之功, 转而批评移植记忆之弊。 (四) 、呼应式 呼应式是指在文章主体部分的开头或结尾采用相同句式突出中心句, 与开头、 结尾或 标题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上和谐而又呼应。如一考生写《让选择呈现心灵的珍宝》一文时, 开篇先点题,主体三部分分别用“因为友情,心灵选择了互助”“因为骄傲,心灵选择了自 , 尊”“因为个性,心灵选择了自主”开头。文章结尾用一组排比句再次点题: , “仰视心灵的 选择,你会发现崇高;平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淡泊;俯视心灵的选择,你会发现真善美 的全貌——让心灵在选择中呈现心灵的珍宝” 。 (五) 、短剧式 剧本因其时空情节集中, 台词简练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等优点而引人入胜。 (六) 、寓言式 寓言是寄托着深刻含义的简短故事。它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 刻的道理或某种教训,所以带有明显的劝喻或讽刺意义。其人物和故事是虚构的,往往以动 物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角色,使之拟人化,具有讽刺、教谕和劝戒的意味。如以“自我认识 与他人期望”为话题时,一考生拟题为《没有翅膀的飞翔》 ,文中用了三个寓言故事,飞蛾、 小鸡和残疾的天鹅,尽管最终没能满足亲的期望,但都展示了自我的可爱、幸福与快乐。 (七) 、几何证明式 2002 年安徽省中考作文以“掌声”为话题,有位考生以《一道关于“掌声”的证明 题》为题目,将要表达的内容,装进几何证明题中,文章开篇即介绍两项内容: 已知: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尤其,当一个人面对难以克服的困难,无法经受的考验时, 更需要掌声。 求证:遇到困难与考验时的掌声给人以勇气,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一颗永不言 败的心

中间证明部分写了两件事,作为证明的根据:一件是因为“掌声”“我”在演讲比赛中获得 , 第一名;一件是写“我”参加校运动会长跑,因为有“掌声” ,我才最后跑完全程。 最后,以“所以命题成立”收束全文。 二、练习(以结尾学案的题目设计布局)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中学语文教学资源 济南铁路实验学校 齐进

作文内容: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和动物应该和睦相处,请你把动物想象成人,想象人和它们可能 发生些什么事,进一步明确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从而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作文目的: 1、 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自觉保护动物。 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 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与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协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辅助手段:微机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明确要求 1、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人类和动物之间怎样相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写一篇作文——人与 自然。 2、 屏幕出示本次习作要求,齐读,思考: (1) 这次作文写什么? (2) 有几项要求?分别是什么?

二、 创设情境,小组协作,激发写作兴趣。 1、 多媒体播放专题片《人与自然》 2、 思考:这个专题片主要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三、 铺垫练习,启发思维,组织材料。 1、 屏幕出示几组情境: (1) 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了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在这危急的时刻…… (2) 茂密的大森林里,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突然传来一阵枪声…… (3) 走过那片绿绿的芦苇丛,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而陷进 了沼泽地…… 2、 根据上面所提供的材料,选择一项分小组充分展开想象,编成一个童话剧演一演。 3、 指名上台,教师指导(注意突了动物与人不同的外貌、活动、神情以及语言特点) 四、教师明确观点:我们应该是自然界中动物的朋友,而不是它们的敌人,只有懂得保护它 们,自然界才不会失去平衡,人类才能更好的生活下去。学生讨论发言。 五、教师总结,完成作文提纲,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六、布置作业 完成作文《人与自然》 ,可以发挥想象写成童话,也可以写成记叙文、说明 文或议论文,字数在 500 字以上。

作文教案—心理活动描写 济南铁路实验学校 齐 进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明确什么叫心理活动描写及要求 2、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 3、通过分析《背影》一课,练习写一段心理活动描写片断

教学过程: 一、教师明确要求 1、心理活动描写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爱憎感情和思想要求 等。 2、要求: (1)人物的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2)符合文章表达和表现中心的需要; (3)要配合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3、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 (1)直接描写(对第一人称的心理描写) (2)透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及其所处的环境去揣摩、体会。 (对二、三人称的 心理描写) 二、 、阅读例文: 今天我和克莱谛吵架,并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早晨, “小石匠”病了,老师 叫我替他抄写每月故事,我正抄着,坐在旁边的克莱谛忽然碰了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笔 记本上,本子被弄脏了,字迹也看不清了。我火了,骂了他一句。 他只是微笑着说: “我不是故意的。 ” 我本来会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让我很不高兴。心想: “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于是 我想报复他。过了一会儿,我也碰了他一下,把

他的本子也弄脏了。 克莱谛气得脸都红了。 “你这是故意的! ”说着就举起手来。正好被老师看见了,克莱谛急忙 缩回手去,说: “我在外边等你! ” 我觉得很不安, 气也全消了。 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克莱谛是个好人, 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的情形。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 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啊,要是我没有骂他, 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 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他上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大概是因为扛 多了柴的缘故吧。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 ,可是“请 原谅我”这几个子怎么也说不出来。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膘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他又说: “我在外边等着你! ”我回答说: “我也等着你! ”可我心里却在想着父亲对我说过的 话: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 我心想: “我只是防御,决不还手。 ”毕竟是心里有事,老师讲的功课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终于挨到了放学。 我独自在街上走着, 听见克莱谛从后面跟上来。 我手里拿着尺子站住等他。 他走近了我,我举起尺子。 “不,安利柯! ”克莱谛微笑着用手拨开尺子,温和地对我说: “让我们像从前那样做好朋友 吧! ” 我愣住了。我觉得有两只手搭在我的肩上。 “以后我们再不吵架了,好吗?”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 ”我回答说。然后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分手了。 回到家里,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本想让父亲高兴一下,不料父亲把脸一沉,说: “既 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 说着从我手里夺过尺子,折成两段,向墙角扔去。 1、划出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 2、思考文中不使用心理描写而改为记叙或语言、动作等描写适不适合文章表达的需 要? 三、阅读练习: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 战争时期,有一天,几发炮弹落在一所孤儿院里。两名儿童当场被炸死。还有几名儿童受了 伤,其中有个小姑娘。 附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接到消息,带着救护用品迅速赶到了。经过查看,他们确认这个,小 姑娘伤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抢救,就会因为休克和流血过多而死去。 输血迫在眉睫。医生和护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几名未受伤的孤儿却可以给她输血。一位 女医生告诉这几个孤儿,如果他们不能补足这

个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会死去,问是否有 人愿意献血。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噢,谢谢你。 ”医生说, “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 ”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抽血过 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疼吗,阮恒?”医 生问道。阮恒摇摇头。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医 生又问是不是针刺疼了他,他又摇了摇头。 接着, 他那不时的吸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 ②他眼睛紧闭着, 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 想竭力制止抽泣。 医生问他为什么这样哭,然后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 也没有发生一样。 事后,医生对周围的人说: “他是以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准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 姑娘,好让她活下来。 ” “但是他为什么愿意这样做呢?”有人问。 医生转过身向那个小男孩提出同样的问题。小男孩回答说: “她是我的朋友” 1、画出描写这个小男孩献血时神情、动作的句子。 2、透过①句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阮恒当时怎样的心理? 四、写作练习: 仔细体会上文②句,根据课文的情节和人物特点,写出如果你是阮恒当时 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五、分析课文《背影》中心理描写的句子,想象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及父亲的心情,并仿照 课文中的手法写一个生活中的片断,充分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 1、 2、 3、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 完成当堂练习,并随机抽出个别学生的片断交流

六、布置作业 完成此片断,字数三百字以上。

六、话题作文教案——生命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认识生命,感悟生命的情感,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时时关注自己的生命,关怀别 人的生命。指导学生学会写好话题式作文。 教学重点: 搜集大量的有关生命力的资料,选择典范例文,启发学生思考生命。 教学方法:先读材料,后点评。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时间之轮已跨越世纪门槛。 站在世纪的门槛上, 人们终于认识到 “发展诚可贵, 生命价更高。 ” 可以说, 生命这样一个严肃而又寓于深刻哲理内涵的古老话题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 倍受全 人类的关注。 二、材料示例: 来自生活深处的典型现象—— 1、生命极其珍贵而伟大 生命的出现,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发生的,任何一个微小的自然条件的改变,都有 可能扼杀生命于摇篮中。生命出现后,又从单细胞生命

经过漫长的变化,出现了更复杂的生 命形式。而最终拥有更高智慧、高级情感的生物人类的出现;更体现了生命的伟大。在茫茫 宇宙中,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有生命存在的星体。就目前说,我们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 2、生命因信念极其顽强、坚韧 1998 年 5 月 20 日晚 9 时, 一场山洪将新疆巴音乌素矿矿井冲毁, 一股巨大的水流直灌井底, 将 13 个在井底干活的工人冲倒,淹没,只有青年工人杭平抓到一截一米多长的圆木,顺水 向巷道深处漂去,一直漂到 700 米深处的采煤区。杭平上到一块一米见方的干燥地带,拧亮 矿灯, 光影里看到不远处一头井下拉煤车的骡子被卡在狭窄的道口。 最初的两天, 除了喝水, 还试着啃那圆木上的树皮,还试着嚼皮带,但他都失败了。大约过了四五天之后,他将饥饿 的目光投向了与他相依为命的骡子。他移动极度虚弱的身体,拿铁锹绊住骡子的腿,让骡子 在挣扎中溺水死亡。接着把铁锹在石头上磨快,来剥骡子的皮,又把自己的眼镜片打碎,用 玻璃一点一点地割肉吃,因为他不能嚼,翻江倒海的恶心几乎将他置于死地。几天后,肉开 始变味,他把割下的肉泡在水里,反复搓洗,只到洗净才敢吞食。为了保持体力和热量,他 将自己的行动降到了最低限度。他躺在地上,无数次地想,我还活着,我要活下去。就这样 他一直到了 6 月 23 日早晨 8 点钟,这时,他抚摸自己的身体,胳膊枯瘦如柴,胸肌已塌陷, 摸一摸肚子,已能触到脊梁骨了。在这三十四天中,两台水泵以每小时近 200 吨的抽水量日 夜不停地旋转着,随着水位的下降,救援人员从井下抬出了 12 具尸体。当救援人员发现杭 平还活着的时候, 这使所有闻知此事的人都充满了好奇, 都感到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 “奇迹” 。 3、战胜生命绝望的力量在于生命本身 有一天傍晚,他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 他觉得生活无聊而平淡,年轻的心已不愿负担人世的孤独和艰辛。他感到周身的血液如禁 锢在坛子里的葡萄酒,有一种要把坛子冲破的冲动。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 忽然,有什么独特的声音传来,他不禁侧耳静听。噢,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生命 依然高高在上。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啼声和 灯光奔去。 那是他命运里最耀眼的一次闪电。数,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俄罗斯及世界。 他 就是屠格涅夫。 4、生命因抗争而尊贵 《死亡日记》的作者陆幼青生于 1963 年,华东师大毕业。生病前是上海浦东房地产展销中

心副总经理。陆幼青 1994 年发现胃癌已是晚期,胃不得

不切除 4/5。但 3 个月后,他拖着 轻飘飘的身体顽强地走进公司大门,微笑如旧。他对朋友说:“人有死亡的尊严,应该有自 : 己选择接受死亡的方式。 ” 2000 年夏天,陆幼青再度发病入院时,医生预言他“还有 100 天。 ”此时,他出奇地平静, 思考良久,决定以日记的形式记载这 100 天的经历、过程和心理变化。 “自己的日子会一天 比一天难过,很容易地就会逃避。日记像考勤卡似的,勤奋与否一目了然。 ”他将日记定名 为《死亡日记》 ,并决定“网上直播” 。陆幼青在病床上共写了 34 篇日记,数十万字。 “一篇 两三千字的日记,要用去我四五个小时。我躺着、坐着、倚着,以各种姿势坚持写完它。 ” 日记一发表,网友们的贴子纷至沓来,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 陆幼青和《死亡日记》在网上被说成是: “2000 年中国民间的特殊事件” ,毕竟,这个普通 人引起了太多的思考。 三、教师引导学生思索: 在所有的生命中,人的生命最宝贵。生命是一部蕴含丰富内含的生活大书,不论你的生命航 程走到哪个阶段,你都应有很强的生命意识。如果你是少年,你就要认识生命;你是青年, 你就要培养生命;你是壮年,你就要驾驭生命;你是老年,你就要保护生命。你要让你的生 命像朝日一样,永远洋溢着青春的活力,那你就树立起强烈的生命意识吧!生命意识不是简 单的一句话一个名词,细细品味,可以悟出丰富而有回味的意蕴。 四、得出结论,板书: (1)尊重生命,才能尊重个性 生命是人的载体,没有生命也就谈不上人的一切情感、思想。个性蕴藏在生命本质中并通过 生命的形式呈现出来。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生命体,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个性。尊重生命, 才能尊重其个性。而尊重个性,也就意味着首先尊重其生命,这两者是互为表里的。扼杀个 性,也就是扼杀其生命,没有个性的生命无异于行尸走肉。忽视生命,必然带来一系列情感 经验的缺乏,造成个性的不完善。比如:没有感伤的经验,也许会产生冷漠;没有感受过怜 悯,同情心也许不会那么强烈;没有畏惧也许对法律会缺乏敬重。 (2)生命脆弱,需要倍加爱护 必须承认,生命是脆弱的。生命自大自然中孕育而生,是艰难危险的,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 环境变化, 都会使生命出现夭折,比如没有臭氧,紫外线会杀死裸露的生命。 这样的 “比如” 不胜枚举,可见生命处在怎样的危险境界中,可以说如履薄冰。看看许多物种的消亡,就可 以知道生命群体是何等的脆弱。就生命的个体来说,更显得弱小单薄,很容易受到伤害。不 消说人类面临疾病、横祸等威胁

,小生物在自然中活得更为艰难。人类作为有智慧有感情的 高等运动,意识能决定行为,轻生从另一个侧面凸出生命的脆弱,人类处于来自自然和来自 自身的双重危险之中。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的历程中很容易受到伤害。生命意识的内涵, 不仅体现在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上,也体现在爱护、珍惜他人的生命上。 (3)热爱生命,才能热爱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虚无主义的“哲人”们用“度日” “消磨时光”来概括人生的全部内容。对 于这样的观念,蒙田是不以为然的,他在《热爱生命》中说“我认为生命不是这个样的,我 觉得它值得称颂、富有乐趣。 ”即使“到了垂暮之年” ,他的认识“还是如此。 ”;因为蒙田有 一个信念: “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自然经过多少亿年的时间才哺 育生命,生命又经过多少亿年的进化才出现人类,能不感谢大自然的宏恩,能不为数十亿年 的时光的结晶而感到自豪吗?为什么要厌弃生命厌弃人生呢?;至于很多人感慨“生之艰辛 与苦恼,但那不是生命的过错。 “那也只能怪我们自己”没有珍惜人生,没有努力去争取享 受人生的乐趣, “白白虚度此生。 ” (4)尊重生命,才能爱惜自己,爱惜他人

生命意识是许多人类优秀品德的基础,如善良、同情和关怀他人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才会产生发自灵魂的爱。 五、教师总结,完成作文提纲,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六、布置作业 完成作文《生命》 ,可以写成记叙文、说明文或议论文,字数在 500 字以上 七、教研教案 习作 假如我是——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习作的素材。 (2)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步培养学生学写片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学会修改习作的良好方法。 教学过程: 一、题外话引入、激发兴趣 1、 同学们, 我们都有自己的名字, 今天我们就来给这个课堂取个名字, (海、 板书 天)由这两个字,你能想到一个什么词语, (海阔天空)对,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就是让我 们在这节课中海阔天空地想、海阔天空地聊,说到聊,我们得想个话题,就让我们从自己开 始说起吧! 二、互动交流、轻松入题 1、出示图片(一棵大树)师:大家看,老师小时侯喜欢幻想,常常想假如我是一棵大树, 该有多好啊! 可以给人们带来一片绿荫,当我看到别人生病时,我想假如我是位医生,该有多好 啊!当我看到电视上美丽的北极风光时,我想假如我是一只企鹅该有多好啊!我知道每个同 学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就让我们海阔天空地想想、把自己的想法

说出来与家分享吧! (揭题) 2、请看 3、学生汇报 4、总结过渡 这么多美好的想法中,有的是实实在在的,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有些是虚幻的,只能在想 象中实现, 无论是现实的还是虚幻的, 都能借助我们的笔, 我们的语言让它提前在心中实现。 三、师生对话、指导点拨 出示当我看到( )时,想假如( )

1、师: (抽一生)小鸟、小鸟,你为什么甘愿自己成为一只飞翔天空的鸟儿。 (引导说原因) 预设:生:因为鸟儿可以自由地飞翔?师:飞翔的感觉怎样?生:飞的感觉很舒服。师:舒 服地像什么?生:舒服得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师:请连着说说再说说看。生:假如我是一只鸟儿该有多好,我就可以自由地飞翔,飞翔地 感觉真好,真舒服,舒服得象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2、总结指导点拨:你的进步真大,仔细听的同学都知道老师与她的对话中,不断地问她为 什么,怎么样?而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就是我们写好文章的一个小技巧,我们在学习作文的 时候往往碰到文章写得不具体、不形象,怎样来克服这两种毛病呢?很简单,我们只要学会 一种方法:就是“把短的变成长的” (板书:短的变成长的) ,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你 就能写具体了(板书:具体) 。 3、同桌合作交流: 同学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赶紧用这种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与同桌交流交流,注意仔细 听,多问几个为什么。 4、生交流、师指导 5、学生汇报(让学生充分地说) 四、组织语言、落笔习作 这么多精彩的想法、美妙的语言,其实写下来就是一段精彩的文字,让我们拿出笔来,将自 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吧! 学生写话 五、指导修改 作文,是写出来的;好作文,却是改出来的。改作文,几遍才算好呢?我的体会是,一百遍 不多。谁改得多,谁的进步就快。希望同学们多读多改,把文章写得更好。 六、板书 假如我是—— 短的变成长的 具体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想法实现后的事情

篇三:初中作文课教案_2300字

初中作文课教案

教案内容: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选择材料。

2.训练学生如何将纷繁复杂的材料写成一篇生动的记叙

文。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写作时要注意客观材料的选择,应选择自己

最熟悉的人、事、物、景,主观感情的抒发应是自己的

真情流露。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拓展思路选择材料,布局谋篇生动的记叙文的

写作。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学习法。

【教学安排】

1.激趣导入。

2.写自己最熟悉的:教师先举例子,然后让学生模仿,列举自己最熟悉的事物。

3.写最动情的东西:让学生列举自己最动情的事。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布局谋篇。

5、学生自主确定写作的标题 ,完成写作任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调动情感,活跃氛围。

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学生好学、守纪,具有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能力,但我也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那就是我不能常住,欣赏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那就是我们学校一大群天仙般美丽的女教师。如果大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同学们可以毫不含糊的说:美就在我们同学的身边。那就是与同学们朝夕相伴的班主任。讲到这里,我有必要顺便的作一点解释,我今天上课的内容没有来得及与老师商量,但我相信老师可以理解,因为有一首歌曲的名字是“爱你没商量”,我盗用一下,改为“喜欢作文没商量”,请同学们大声的说一遍:

“喜欢作文没商量!”

今天的作文指导课,请班主任老师容许同学们把你作为模特成为大家写作的素材。同学们好不好?

生齐答:好!

随即板书课题: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二、习作指导

( 一)(重点的突破)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明确作文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真实地再现了鲁迅先生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使我们获得了美好、愉悦的审美感受。鲁迅先生是怎样描绘这个儿时乐园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长吟,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藤、覆盆子„„)

教师问:如此细致的描写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

学生答:鲁迅先生熟悉那里的生活,百草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亲切与熟悉,所以写起来充满了无尽的童趣。

面对我们大家再熟悉的班主任老师,大家的第一感觉或者说是第六感觉是什么?

学生回答:美丽。(教师随即板书:外表美丽)

那么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班主任是怎样的美丽?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我最欣赏的是老师脸上灿烂的笑容和非凡的气质。请同学们看我的描述:

每逢高兴的时候,左老师的脸上露出的笑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有如骤雨初歇时的朝阳,艳丽无比,灿烂极了!她的气质是如此的摄人心魄,犹如天际边飘忽的一抹淡淡的云裳。

师述:班主任老师的美丽令许多女同胞嫉妒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可是她还让我们这些同科的男同事的嫉妒,同学们能够猜到其中的一二吗?请保留此标记(6)班的语文成绩第一名非她莫属,从来不谦虚的让我们尝试一下第一名的滋味。同学们说说这其中的缘由何在呢?

学生回答:工作负责,同学们喜欢她的语文课。

教师随即板书:内在美

师问:请一位同学起来讲述一件老师工作负责的事实。

生答:老师家住学校外,但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教室,婆家在山东,从不请假耽搁我们的一节课,作业批改认真——

师述:上面大家列举了班主任老师的很多值得写作的优点,但我想来想去,还觉得不够舒服,同学们光说老师的好处,但我觉得不尽然吧,比如前几天我在办公室碰见一个同学站在墙角处,在悄悄的流泪呢?这位同学能够站起来叙述一下事情的经过吗?

生述,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材料的价值,随即板书:(严厉,耐心)

2.教师举例,让学生明确作文要写自己最动情的东西。

师述:有了上面的材料,那么同学们如何将这些材料生动的表达出来呢?老师想将自己的写作体验毫无保留的告诉同学们。

教师朗读作文,学生思考:文章为什么写的这么生动?

我曾经在20年前,写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开花的课桌》,文章是这样写的:

有一天,我看到学生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条上是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以后,打碗花、紫地盯映山红、葛花„„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孩子们穿过乡间的羊肠小道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花在手里。这些乡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无忧无虑地吹着麦笛,摇着手里的野花,沿着弯弯的小路跑着跳着,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小花枝绑在铅笔上,看上去,他象是捏着花枝在写作业。

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第一节是语文课,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教科书的讲桌上,也插了几朵野花,循着缝隙,

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跺步,听着孩子们清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春天是从孩子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再染了我的讲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原野。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诗句:

身临授知求知的方舟(教室),面对朝气蓬勃的孩子,目睹课桌、讲桌上的野花,激-情难抑,遂下笔成文。身为教师的我,在想象的天空中翱翔,汇自然世态、人情于一室,集采花、插花、爱花于一桌。于是文思喷涌,左右逢源,运笔随着激-情驱动的喜悦感挥洒自如,下笔有神。文章以

感,使之在教室里、在课桌上、在讲桌上、在孩子们的心灵上,表现出另一种更浓更深更有意义的春天美景,使感受美升华为思想美。为什么我写的如此的好呢?(那是因为我写作的内容是我最动情的东西。) 教师点拨,学生回答后明确:写自己最动情的东西。

布置作业:把今天大家想到的写在作业本上。

篇四:初中作文教案_900字

作文练习一

·写人记事类

一、行文过程。

1.审题。

2.立意。

3.结构。

4.作文。

二、优秀范文。

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杂着栀子花香的味道„„永远的记忆里,蒲公英的笑靥依旧荡漾在蓝蓝的天空里,这一路的成长,因为有你,永远都充满阳光般的微笑。

6岁时,早已在你们温暖的怀抱中享受久了爱与阳光的我却不愿步入学堂。那天,虽是九月秋凉,但却依旧烈日炎炎。我哭闹着不肯迈出家门。妈妈心疼了,也心软了,可是你却将书包丢在我面前,板着一张脸生硬地说:

“去,得上学了!”望着你严肃而认真的脸,我却无动于衷。而你,硬是将书包塞给我,推着我出门,并带着我走向学校。纵使我有一千个不愿意,在你的坚决与严肃面前,也只好作罢。一路上,你反复跟我说:“小男子汉,得大步向前走,是雄鹰,终究要飞向蓝天。”

9岁,当别人家的孩子上学和放学还一直有父母和家人接送时,我却只能独自一个人,背着书包,行走在从家到学校的两点一线上。那天,我值日,和同学搞完卫生时,天快要黑了,连夕阳都快投进大地的怀抱了。锁好教室的门,背起书包,我小跑着回家。虽是如此,还没到家,天已经黑了,伴着凉凉的风,走在寂静的小路上,我忐忑不安,终于到家了,只见你站在门前张望,见我回来,就平静地转身进屋了。放下书包,我有点委屈,抱怨你为什么不接我回家。你却大声地说:“男子汉了,得有胆量,不能一直依靠父母。”

16岁,当别人家的孩子经常能受到父母的赞扬时,你更多的,是指出我的过错与不足。似乎,你是一个口味难调的美食家,总是在

寻找食物的瑕疵。那天,我拿着一份95分的数学试卷放到你的面前,希望这次你能好好地表扬我一番。但你看了之后,只是微微的点了一下头,便开始指点那些做错了的题。你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放下试卷平静地说:“不满足是向上的动力,要努力完善自己。”

„„

一点一滴,凝聚成爱的海洋;一言一行,的父爱;这节奏,诠释的是最浓的亲情。爸爸,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三、思考:为什么别人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怎样写好作文?

作文素材

1.善于观察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景物描写)

2. 多阅读优秀作文,学习写作方法。

3.课文。(字、词,故事梗概,写作方法) (《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插叙,铺垫)

四、练习作文。

篇五:初中作文教案_4900字

初中作文教案--记叙文

一、 记叙文基本知识

什么是记叙文?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

内容的一种文体。

2) 记叙文分类(对象):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

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3) 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见资料)

5)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6) 记叙文写作技巧:方法: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主要是肖像描写、语

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肖像描写达到突出人物形象、性格、气质等。

例: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多愁善感、柔弱娴静)

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

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强悍、泼辣)

猜猜这是谁:

•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

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不知道。

• 又有这样一个人,一双小耗子眉配一双小耗子眼,三七开的发型和女士的打扮,尤

其是他那身穿偏了的苏格兰裙子。。小沈阳

总结肖像描写的特点:

a:有序:写时应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都行。如果写了眼睛,接着写头发,又写嘴巴,再写眉毛,而后写鼻子——这种描写不管写得多好,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片混乱。

b:研究性格: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第一位好动任性,看问题简单片面;第二位文静懂规矩,能全面地看问题。分析出人物性格特征,描写外貌时就显现这些性格特征。

c:抓住关键:要求抓住最能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反映时代特点或者能区别与其他人物的独有的外貌特征。

d:细节突出:通过对人物细节的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示故事情节、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

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作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

语言描写注意事项:

a:语言要能显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经历。

b:语言描写要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c:语言描写要性格化,符合人物的身份。

d:语言描写还应用来预示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或通过语言描写1)

介绍环境或时代背景,或借人物之口作议论以深化主题,使语言描写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动作描写:描写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身份、地位、处境、状态,叫做动作描写。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

例:1.鲁迅笔下的阿Q在《阿Q正传》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在法庭画圈,“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阿Q就在这“画圈”中稀里糊涂结束了自己生命„„

1. 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

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动作描写的作用:①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②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动作描写注意事项:

a: 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

b: 人物的行动 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因此描写人物行动的目的就应十分明确

c: 要注意 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心理描写: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心理描写可以是直接描写、抒情独白式、梦境描绘式、心理分析式等。

例:“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

——王愿坚《粮食的故事》

心理描写注意事项:1心理描写要成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有效手段,首先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使心理描写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成为多方面展现人物性格并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要兴之所至,信笔写去,游离了人物而空发议论、徒作感叹,使心理描写成为累赘。

2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主观臆造,不可无限制扩大。

二、开头技巧

⑴欲扬先抑,开发胃口 例:唉,老师怎么让我和他坐一个桌呢?她可是我班最凶的女生啦!就因为这,大伙都叫她

⑵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例:我和阿敏的交情可不一般--初中三年的同桌。对她,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同桌》

⑶描形绘神,印象逼真例:她,长得真丑:黄瘦的脸;尖尖的下巴;淡得几乎看不见的

眉毛下,一双细眯的眼睛;鼻子扁而大;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略有黄色„„唉!甭提了,她的外表真不符合这么动听的名字--祝丽丽。--《同桌》

⑷自然交代,平引下文例: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一个问题:我们班三十三名男生,二十七名女生,男生两人一桌恰好多一名,女生亦如此,必将出现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同坐一桌的危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危机会降临到我的头上。--《同桌》

⑸歌词开头,响彻云际例:

⑹排比反复,创造旋律 例:朋友,就是我可以为他献出真挚情感的人;朋友,就是我可以对他付出全部信任的人;朋友,欢乐时与我分享,危难时与我同行。人生中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我就有着这样的一个好朋友。--《朋友》

⑺设问开篇,无沿无边例:往事如烟,随着时光的流逝,大都渐渐淡忘,而那双眼睛,怎能使我忘怀?--《朋友》

⑻名言指路,开宗明义 例:培根说过:

⑼对比映衬,突出重点例: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渐渐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么一双眼睛,一种声音一个身影,至今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朋友》

⑽倒叙开头,吸引读者 例:当我们乘着离开国防教育学校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泪水竟然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难道是留恋吗?是留恋那一段虽苦虽累但充满活力的生活,还是留恋那待人苛刻却真诚亲切的军人,我们的教官?--《朋友》

⑾拨乱反正,拨云见日 例:有人说,淡泊就是看破红尘,看透一切,认为一切都是假的、虚伪的„„这种看法是对淡泊的曲解。如果我们翻一下词典就会明白,

(12)联想象征,奇妙无穷 例:一个梦,曾经在西方强盗的炮舰下埋葬,留下的是老一辈辛酸是泪珠不止的心痛和望眼欲穿的期盼作为见证。伴随着流泪的长江长大的我们也就少年已尝愁滋味,踩着前辈留下的印证期待,期待着有那么一天„„--《期待》

(13)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例:十月九日又到了,鲁迅先生已经逝世六十年了。从傍晚到子夜,静静地,一个人坐在窗前,任冷雨打着窗棂。灯下一盆吊兰淡淡地涂抹一壁翠色书柜。夜风荡起,身上微微泛起寒意。想起了鲁迅先生,泪水就滑落下来。

(14)题记为冠,哲理为先例:世间万物皆难逃自然辩证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孰喜孰忧,岂可一言以蔽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三、常用修辞手法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

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让读者更加注意这个问题所表达的效果。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

四、记叙文的结尾技巧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 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 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

① 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 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题。

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结尾: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 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

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 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

3、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 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

4、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

5、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 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篇六:初中作文教案_3300字

初中作文教案(一)

屠园中学房立飞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

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点:

1.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

2.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

教学难点:

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我们掌握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对中考作文进行专题训练,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 ),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 ),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法。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围绕题目拟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分别以“婴儿哺乳图”、“泪眼朦胧图”、“夕阳搀扶图”为小标题,围绕“和谐”的主题,着力描写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题目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的。如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了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三 、针对学生的习作,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1.学生根据“失分会诊”,对照自己过去的作文,分析失分的原因。

2.小组合作学习,总结本小组在切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3.小组选代表发言。

4.教师选病例文分析。

5.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住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的。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或“话题”,而没有认真地读导语或写作提示的限制。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这几个方面要注意。

四、结合例文分析、掌握“提升要诀”。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析例文,掌握提升要诀。

2.教师重点引导分析满分作文的秘诀。

考题回放(2005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600字左右。

满分作文:

感悟感恩

不知不觉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已跨越了地域与民族的界线,逐渐融于我们的生活。面对着这些因新奇而充满诱惑力的节日,我惟独钟爱感恩节。它不如情人节浪漫,也不似圣诞节热情,却以一种平和的温暖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永远不要失去那颗感恩的心。的确,感恩需要提醒,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因为生活中的感恩似乎已在慢慢趋于隐匿,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无止的抱怨。

过上了平淡安稳的日子,我们却抱怨它不够富裕;拥有了关爱我们的亲人,我们却抱怨他们太过唠叨;交到了真心以待的朋友,我们却抱怨他们还不够体贴……我们似乎忘却了,

忘却了曾经贫穷时,能过上平淡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我们会感恩;忘却了曾经失意时,能有人鼓励,哪怕只有一句,我们也会感恩;忘却了曾经无助,能有人关心,哪怕只有一点,我们同样也会感恩……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忘却了感恩,无暇去感恩,于是日子便一下子浮躁起来,变得喧嚣不安。我们需要提醒,感恩需要提醒。

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许生活真的有很多不如意之处,但换个角度去审视它,以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它,我们会发现心情明朗了许多。

提醒感恩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感恩,重拾感恩。感恩于生命,感谢它给了我们体验生活的入场券;感恩于爱,感谢它给了我们感受温暖的热源;感恩于机遇,感谢它给了我们升华自我的阶梯;感恩于苦难,感谢它给了我们继续拼搏的筹码……

常言道:感恩图报。提醒感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让我们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回报我们感恩的对象。对生命最好的回报莫过于珍惜,对爱的回报莫过于传递,对机遇的回报莫过于把握,对苦难的回报莫过于升华……

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那不是一味地肯定或依赖于外界的给予,而忽视了自身努力的价值,磨灭了继续进取的斗志。毕竟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进取才是生活的法则。感恩可以是一种慰藉,却不可以成为一种麻醉。

感恩如一场及时的春雨,冲刷掉浮躁的尘埃与腐朽的气息,让一切在尘埃落定的平静之中孕育更加精彩的新生。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提醒感恩,在每一个感恩节,也在每一天。

满分解秘:文章行文大胆,收放自如,笔法娴熟,是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大气文章。

满分点:“感悟感恩”,一个语意明确、简洁扣题的作文题目。文章开头由独爱感恩节引出“要提醒感恩”的话题,结尾强调要“提醒感恩”时,仍不忘提及感恩节。可谓前后呼应,首尾圆合,结构紧凑。这是文章的一大优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为什么要提醒感恩”,“提醒感恩的原则是什么”等问题,作者提出了“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等全新的观点,显示了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与一定的思考深度。

3.小结:切题的提升要诀是:第一,认真审题。一是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两部分,决不轻易放过其中的若干限制。二是要读懂题目或者话题的真正含义。三是要读懂题目包含的感情色彩。第二,提前规划。在动笔之前,要考虑好文章的立意、结构、材料、顺序等,写好提纲。第三,及时补救。每写一段话后,要审视其是否与主题和提纲相符。如果发现离题,要迅速截住上面的话,并转移到中心话题上来。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有人说岁月宛如一首歌,有人说生活宛如一首歌,有人说亲情宛如一首歌,有人说快乐宛如一首歌,还有人说苦难宛如一首歌…….

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写出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宛如一首歌”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说明: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

六、学生自改。

七、教师抽学生作文评讲。

八.教师总结:主要总结这次作文训练的得与失。

篇七:初中作文教案_5400字

初中作文教案:立意 学习目标:1.立意要正确。2.立意尽量新颖。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下有关此方面的关键问题 ——立意。 二、教师讲解 : “文以意为主”。 作文首先考虑的是立意。 立意就是确立中心 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凡是有定评的好文章,凡是为人喜 读不厌的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心 思想,就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 句,故意在笔先,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把表达的意图,说明 的问题,论述的道理,首先定好。 三、起步准备 : ( 1 )下面是一个班的几个同学的立意 , 大家看看好不好? 题目:《送别》 学生 A :我每天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表现他对我的关 心。 学生 B :我的一人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在车站送他走 ,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学生 C :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表现好友 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学生 D :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一段又一段 路,写出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 学生 E :我的爷爷死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写出人与人之 间的“死别”的悲情。 ( 2 )学生自由发言评价 四、教师点拨 : 意,首先要“立”得正确;不正确的“意”,是歪理。它既站不 住脚,又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会使人反对。同时,还要“立” 得新颖。不新颖的“意”,不免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人家不喜欢 看,甚至使人感到厌恶。当然“正确”和“新颖”是密不可分的。不 正确的“意”,再新颖,也还是谬误;不新颖的“意”,再正确,也 还是写不出好文章。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文意和选材的要求 是:初中阶段,要做到观点正确鲜明,内容具体充实。这是很正 确的。 怎样才能使立意正确而新颖呢? 〔一)立意要鲜明 ( 二 ) 立意要深刻

( 三 ) 立意要新颖 五、范文欣赏 :(学生点评,) 一堂难忘的英语课 [ 点评 ] 一文的立间虽然说的是一个老话题,但在今天很多 人不重视道德 情况写起来更有意义,而且写“课”的文章多数都 写正常的“课”或“考试”,不易新颖、深刻,而本文这两点都做到 了。 六、堂上训练: 根据下列题目, 进行多个立意训练, 比较选择出较好的来。 ( 学生先思考列草稿,再抽查交流) A. 《我最崇拜的一个人》 B. 《补课》 七、布臵作业: ( 1 ) 根据上面交流情况,选取一个题目,选择你心目中的最佳立 意写成一篇 600 字以上的记叙文初中作文教案:描写 教学目的: 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重要的一项是“有文采”,学会生动的描 写可以使文章精彩起来。 教学重点: 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 本节课主要练习生动的人物描写 教学难点:(1)学会细致地观察(2)掌握描写的要领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面对生活,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中的人也是各具形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乐观豁 达;有的多愁善感。生活中的事更是千奇百怪:有的令人刻骨铭心 ;有的令人匪夷所思;有的令人欢呼雀跃。面对如此纷繁的生活, 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 把它们形象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以触动 人们的心灵,唤起人们的情感,昭示人生的真谛呢?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学习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生动的描写。 一、 投影:生动的人物描写 播放曾获奥斯卡金奖的美国电影 《音乐之声》 中玛丽亚小姐与她 的七个学生见面的画面。这是美国著名影片《音乐之声》的一个片 段,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影片的内容? 师生一起作答:1、父亲介绍新的家庭教师。2、家庭教师玛丽

亚小姐与她的七个学生见面,并互相做了介绍。 投影文字(一):父亲吹响了哨子,玛丽亚小姐站到一边,六个 孩子从房间里出来,排成一队走下楼梯。又有一个女孩来到队前, 父亲让她站到队中。父亲将孩子向玛丽亚小姐作了介绍。 投影文字(二):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 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 惶恐地望着楼上。 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 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他们匆忙中排成一队,踏着父 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 厅站成整齐的一列。 另外一个女孩专注地读着书来到队前, 父亲表 情凝重地要过书,拍打了一下,命令女孩站入队中。父亲从尾到头 巡视了一遍, 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 煞有介事地纠正着孩 子的动作…… 师:请同学默默地鉴赏比较一下两段文字,前后同桌讨论,然后 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生一起作答:文段(一)文字比较概括,但不具体;运用了记 叙的表达方式,比较准确,但不十分形象。文段(二)比文段(一 )要细致、形象、从而生动 学生互相讨论,然后师生一起作答。 1、用词恰当、准确。例如:“慌张、惶恐”就准确地写出了玛丽 亚小姐吃惊、害怕,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表情、神态。另外还有 “夺门而出”的“夺”字写出了孩子们听到哨声后往外跑时动作的敏 捷、迅速。 2、文中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方法。三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a行 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b俨然凯旋的士兵c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 的士兵 3、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父亲:非常严厉;孩子:规距、木偶式 的。 4、文中有些细节描写非常突出。例如:\\\

学生读,然后讨论 师生一起作答:投影(四)写得更好些。因为他运用了描写的手 法: (1) 用词比较准确。 例如“忐忑不安”一词就写出了作者当时那种 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的七上八下的心理。 (2)细节突出。例如:黄老师皱了皱眉。 (3)注意了人物的情态特征。例如:“那双眼睛里没有了往日的 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 投影:(1)善用修辞(2)突出细节(3)用词准确(4)抓住 特征。 二、请同学们结合前面讲的四点要领评一评。 (1)修辞用得好。例如:像刚出笼的小鸟 (2)细节描写好。例如:她皱了皱眉 (3)用词准确、形象。例如:她的手指在琴弦上欢快地跳动着 (4)人物情态把握得好。例如:“和玛丽亚小姐一起欢呼雀跃地 奔向风景如画的大自然的怀抱”中的“一起”就把玛丽亚小姐也如同 孩子似的兴奋和开朗活泼体现了出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生动的人物描写。录像的 内容是可以重复播放的,而我们每天面对的生活则是瞬息万变的, 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细致的观察, 应该有敏锐的洞察力, 善于捕捉 生活中每一个瞬间的美。 还要有极强的用语言文字描绘生活的能力 。希望今天这节课能能给大家以启发,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我 们拿起手中的笔,用生动的人物描写把我们的生活描绘得更生动, 更丰多彩。 三、布臵作业:我们学校即将举行百年校庆活动,可能有来自 五湖四海的朋友, 可能有各种兴高采烈的场面, 请同学们积极参与 和用心关注,捕捉精彩的瞬间,完成3至5个生动的描写片断。初中作文教案:写景作文 教学目标 1学会准确用词,写出景物特点 2学会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条理清晰地写景

3了解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学会准确用词、条理清晰的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方法: 我们已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第二 自然段的景物描写非常精彩, 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 一起来背诵 ,好吗? (二)归纳方法:过渡:同学们背的非常好! 1、归纳第一个方法: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指名回答)a 、整体部分写了哪些景物? b、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修饰这些景物? c、这些词按词性课分为几类? d、这些词语的运用有何作用? 由此归纳出第一个方法并板书:用词准确 2、归纳第二个方法: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指名回答)a 、整体部分的景物可分为两类:植物,动物。作者是怎样安排的 ? b、这样安排的好处是?由此得出第二个方法并板书:条理清晰 c、过渡:写景时要是文章条理清晰可采用许多描写顺序。请找 出第二自然段中所用到的描写顺序。

d、能不能想到一些其他的描写顺序? 小结:要想写出景物的特点,就需要用词准确,而要让文章的条 理清晰,就需要按一定的描写顺序写景,写景顺序有。(教师一 边总结一边指示黑板上归纳的方法) (三)运用方法:过渡: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方法写景状物,让自 然之美,尽展笔下。板书:自然之美,尽展笔下 1、教师创设情景:此时正是阳春三月,春历来是文人学者赞颂 最多的季节,因为她五彩斑斓、生机勃勃、充满希望、到了春天 ,我们周围充满了美:小草蓬蓬勃发,这里那里铺满了;鲜花竞 相绽放,红的白的争奇斗艳;小河欢快流畅, 叮叮咚咚奔流不息; 小鸟欢快歌唱,东蹦西跳卖弄嗓子,而天空,湛蓝清亮,温和地 俯视着大地上的一切…… 2、学生口头练习:相信同学们眼中一定也有美丽的春景,能不 能用到归纳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3、学生动笔练写:同学们说得很不错,能不能再用到归纳的方 法将心中的美景写下来呢? 4、学生合作学习:4人一组交流习作,以所归纳方法为标准评 选出本组最好的习作,准备向全班展示 5、学生展示习作,全班共评 (四)拓展方法: 过渡:同学们的习作不仅很好地运用了所归纳的 方法, 还用了修辞手法等, 写景状物往往不是单一地运用某一种 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尽可能准确、形象、生动地将景 物的美展现出来 1、出示教具(两幅桃花,一幅为整体,一幅为局部),要求学生 以桃花为题材练写,要求:不仅要用到本堂课归纳的方法,还要 用到其他方法,如修辞手法。 2、学生展示习作,全班共评 (五)课堂总结: 我们这堂课学习了准确用词、 条理清晰的写景状

物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掌握好,并在以后的习作中体现,让自 然之美,尽展笔下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选择材料。 2.训练学生如何将纷繁复杂的材料写成一篇生动的记叙文。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写作时要注意客观材料的选择,应选择自己最熟悉的 人、事、物、景,主观感情的抒发应是自己的真情流露。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拓展思路选择材料,布局谋篇生动的记叙文的写作。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学习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调动情感,活跃氛围。 如果大家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同学们可以毫不含糊的说: 美就在我们同学的身边。因为有一首歌曲的名字是“爱你没商量”,我 盗用一下,改为“喜欢作文没商量”,请同学们大声的说一遍:“喜欢 作文没商量!” 二、习作指导 ( 一)(重点的突破)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文,明确作文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 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真实 地再现了鲁迅先生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使我们获得了美好、愉悦的 审美感受。鲁迅先生是怎样描绘这个儿时乐园的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 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长吟,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 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藤、覆盆子……) 教师问:如此细致的描写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 学生答:鲁迅先生熟悉那里的生活,百草园中的一草一木,都是

那样亲切与熟悉,所以写起来充满了无尽的童趣。 面对我们大家再熟悉的班主任老师,大家的第一感觉或者说是第 六感觉是什么? 学生回答:美丽。(教师随即板书:外表美丽) 那么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老师是怎样的美丽?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我最欣赏的是老师脸上灿烂的笑容和非凡 的气质。请同学们看我的描述: 每逢高兴的时候,老师的脸上露出的笑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有如 骤雨初歇时的朝阳,艳丽无比,灿烂极了!她的气质是如此的摄人心 魄,犹如天际边飘忽的一抹淡淡的云裳。 2.教师举例,让学生明确作文要写自己最动情的东西。 师述:有了上面的材料,那么同学们如何将这些材料生动的表达 出来呢?老师想将自己的写作体验毫无保留的告诉同学们。 教师朗读作文,学生思考:文章为什么写的这么生动? 我曾经在20年前,写过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开花的课桌》, 文章是这样写的 教师点拨,学生回答后明确:写自己最动情的东西。 (二).难点的突破 1。师述:有了上面这些具体而又生动的材料,那么我们如何将这 些材料连缀成文呢?又如何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写作意图呢?首先 请大家听一段故事: 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财主,家里开了一个酿酒的作坊,还喂 了许多猪。要过年了,就请了一位秀才替他写几个字,好为来年讨个 吉利。秀才便写了如下一些字:“肥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 造醋坛坛酸”由于当时没有标点,财主看后大发雷霆。秀才连忙解释 ,并读了一遍,财主马上转怒为喜,摆宴席请秀才喝酒。请问:财主 大发雷霆是什么原因?秀才为什么让财主破涕为笑? 2.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秀才写作这段文字的意图 ?明确: 写作应该是具有其功利性的。写作应该具有无穷的乐趣和快感。 3.师述:写作既然具有无穷的乐趣和快感,那么,我们同学们又 何乐而不为呢?有的同学又开始犯愁了,我经常听同学说:作文作文 ,作的脑壳疼。不用疼,老师告诉你们几招。常言说:万事开头难。 作文难就难得开头,头开了,后面的问题就解决了。请同学们集体背 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一段,看鲁迅先生是怎样开头的: 学生背诵后,教师明确: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比较”式的开头法。 4.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篇八:初中作文教案_2300字

初中作文教案

无限真情仍需生花妙笔

——如何让作文语言精彩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到作文语言精彩的重要性。

2、了解使作文语言精彩的方法并学会运用精彩语言。

3、教会学生平时注意分类积累、收集好词好句。

教学重点:了解使作文语言精彩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作文中学会应用精彩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活动:两篇考场作文对比,教师朗读两篇考场作文片段,请同学

分别猜猜两篇作文的得分,指名同学分析得分差距的原因。

二、 导入:一篇作文总得有“发光之处”。没有太阳,也得有个月亮,没有

月亮,也得有颗星星,没有星星,也得有个萤火虫,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你就只能在低分里徘徊与高分无缘,( 就经常有同学问我,老师,自从我们上了作文怎么开头,结尾、选材以及在作文中加入景物描写烘托气氛后,我写作文都用上了,怎么还不得高分)试想批改作文的老师,特别是批改考场作文的老师,在短短的时间内批改这么多主题相同,大同小异的文章,如果缺少精彩的语言作为亮点,又怎能吸引老师的眼球,打动老师的心从而获得好感。所以精彩的语言以成为作文取得高分的法宝之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怎么才能使作文的语言精彩起来。想拿作文高分的帅哥美女们看过来了。

三、 说说理由,表达无限真情

(一)同一个意思,两种表达。你喜欢A句还是B句,为什么?

1、A.她长得很瘦。 1、 B.她瘦得如秋天的田野上一颗孤零的高

粱。

2、A.天黑了。2 、B.白日害羞地偎进山的怀抱。

3、A.妈妈给了我一切。3 、B.如果我是一艘小船,妈妈就是温馨的港

湾,让我幸福停靠;如果我是一粒种子,妈妈

就是那一方热土,让我茁壮成长;如果我是一

只白鸽,妈妈就是那蔚蓝的天空.

(二)教师总结:精彩语言目标达成的具体方法

四、提升要诀,“四变”变出佳作

1、变空泛为具体

2、变平庸为神奇

3、变平淡为生动

4、变呆板为鲜活

五、学以致用,展我生花妙笔

为什么我们满含深情,却不能笔下生辉?请同学们练练手笔,努力做到:

练习(一)

考出这样的成绩,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学生《有家真好》

1、原句记叙过于简单,没有感动人的力量,请你帮帮他

①考出这样的成绩,我不知如何面对老师,不知如何面对我自己,更不知如何面对含辛茹苦的爸爸妈妈。

②考出这样的成绩,我不知如何面对老师,不知如何面对我自己,更不知如何面对在家中日夜操劳,在工厂不停干活而又日见衰老的爸爸妈妈

(教师小结:叙事文章少用概念性、结论性词语。而应生动展开)

练习(二)

幸福是一只淘气的小鸟,当你苦苦地寻觅或守望她时,殊不知她就悄悄栖落在你肩头,只是由于你的左顾右盼而忽视了她的存在。

人们往往过分追逐未知的漂渺的幸福,而对波澜不惊的平淡生活中的幸福视而不见。我们一直在追赶幸福,可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现有的幸福呢?不懂得满足,是永远不会品尝到幸福的甘甜的。汽车上年轻的母亲逗引着怀里

的小宝宝,宝宝咿咿呀呀回应着妈妈,母子俩让整个车厢都弥漫起幸福的空气;公园里,一对耄耋老人默默地沿河散步,他们互相搀扶着,言语此时已失去了功效,也许他们就是这样相互扶持着走过了漫长的人生,不悔地实践着当初“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诺言。这又是何等质朴而动人的幸福!

1、幸福是什么?文中加线句子写得具体可感,请你再写一个。

六、分类积累,储存语言素材

(一)关于友谊的

①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裳;

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片片美好的景色;

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撒播,培育出一个五彩的花坛。

②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二)关于幸福的

①幸福是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幸福是朋友一个温馨的字条;

幸福是母亲一声温柔的叮咛, 幸福是老师一次亲切的问候。

②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

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三)关于感恩的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

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整个荷塘

我原想收藏一片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

(四)关于坚持的

江河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交汇成浩瀚的大海

雄鹰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辽阔的蓝天

松脂有千年不悔的意志,才能造化成珍贵的琥珀

种子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水滴有持之以恒的意志,才能穿破坚硬的石块。

(七)强化练习,保质保量提高

作业一:分类积累优秀语言素材

父爱、母爱、亲情、友情、幸福、思念、感恩、爱心、坚持、战胜困难、 勤奋、信心、勇气、宽容、舍弃、书籍、时间、生命、审美、奉献、„„ 要求:①每星期积累一个主题,周日晚自习科代表检查,一月教师检查一次。②每个主题积累内容包含优美句子(不少于三句,每句不超50字)、

精彩片段一个、感人小故事或是哲理小故事一个(不超100字)、

作业二:完成一篇作文:“学会_____________”(感恩父母、战胜困难、坚持不懈„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应用作文课教授的开头、结尾、选材、应用景物描写等方法,最重要的

力求表现精彩的语言,保质保量的完成。

(八)小结

祖国的语言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大山的威武,有高原的粗犷,有江南的温柔,有水乡的秀雅。祖国的语言是一眼永不枯竭的甘泉,可浇灌祖祖辈辈不息的生机;祖国的语言是一片永不休止的音符,可谱写优雅的动人乐章!

亲爱的同学们,用你那饱含感情的笔,流淌出声情并茂、感人肺腑的精彩语言来吧。

砚山民族中学

2013年6月15日

篇九:初中作文教案_4900字

单元写作目标

教学目标

1. 认识联想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2、 运用联想,广泛选用材料,丰富文章内容。

3、 学会选取某种事物,描绘它们的形态特征,并寄寓自己的感情从中发现一定的象征意义,借此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明确写咏物抒怀文章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

运用联想,由物及人,说出物的象征意义或寄寓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诱思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咏物抒怀的文章,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咏物抒怀”是指通过描

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

之“物”上。本单元的作文训练就是要求大家,运用联想写一篇咏物抒怀的文章。联想对写

咏物抒怀的文章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那么什么叫联想呢?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联想

的有关知识。

(二)、关于联想: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

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注意,有两个要素:1,“有一定联系”;2,“别的事物”。其实,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联想,例如人们一提到蓝天,就往往想到白云。一提到秋天,就往

往想到累累的果实。人们为什么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呢?因为它们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

于是我们就不由自主地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相关联想。再比如说,我们往往把小朋

友比喻成祖国的花朵,为什么会想到祖国的花朵,而不会想到棉花、荷叶、南瓜呢?因为花

朵那么鲜艳、那么娇嫩,那么充满生机,惹人喜爱,和小朋友一样,这就是相似联想。另外

还有对比联想、相近联想等。

(三)、小训练:

绿,是我们熟悉的一种颜色,请你展开“绿的联想”,说说你从“绿”,想到与“绿”有联系

的别的什么事物? 提示:会想到水、植物、春天,也许会想到军人、生命、和平。也许还

会想到希望、朝气、青春、活力。也许你从“绿”又想到了“金黄”,想到了收获。 也可能

你想到的不是这些,而是许许多多的唐诗,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等等。 我们的联想,

往往是有目的性和方向性的,也就是说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要有目的地把

联想与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联系在一起,为社会现实服务。 如:“绿的联想”,我们可以想

到“祖国永远是春天”“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开辟生命的绿洲”等等。

(四)、明确题目及要求:

1.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选取材料,写出新意。不要面面俱到,要突出中心,建议选取其中某一点加以生发。

2.叙事要完整,描写要具体。

3.学习运用议论、抒情,表达自己的感受、感情。

(五)、训练指导:

题目要求选择“熟悉的事物”写,提供参考的事物有“树根”“小草”“海潮”“桥”。不要受提供的事物的拘泥,要写自己熟悉的,写便于自己展开联想的。

题目要求写“咏物抒情”的作文,对所咏的“物”,要具体描绘它的形象,对于所抒的“怀”,要表达自己真挚的感情。“展开联想”,要求学生由眼前的“物”的具体形象,联想到自己真挚的“怀”的抽象感情。

“树根”:可以由树根深埋于地下,为树干的挺直,树叶的繁茂,所作出的默默的奉献,联想到为祖国建设作基石的工人、农民、战士、知识分子。

“小草”:可以从“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联想到小草的优势不多,可以从“草不知名随意生”和“无人知道”,联想到小草的平凡与朴实;可以从“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联想到小草的不汲汲于个人得失;可以从“小草不谢荣于春风”,不择地形、土质,不择气温、雨水,想到小草的旺盛生命力;可以从“草不随风偃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想到小草意志力的顽强。可以由小草想到树木或人类。

“海潮”:可以从“白马千群浪涌,银山万叠天高”,“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八月十五潮,壮观天下无”联想到海潮的大气磅礴;可以从“早潮才落晚潮生,一月周流六十回”,“春去花无迹,潮归岸有痕”,“若知潮有汛,嫁与弄潮儿”,联想到海潮的坚守信义;从海潮奔腾、波涛汹涌,吞吐日月,气壮山河,联想到宏伟抱负,博大胸怀。

“桥”:从横空跨越使壕堑变通途的勃发雄姿,联想到桥加强沟通的能耐;从长年累月立于冰冷或湍急的水中毫无怨言,联想到桥不畏艰难的精神;从挺直腰杆承载巨大压力从不退缩,联想到桥勇挑重担的品质。

(六)、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七)、交流互改互评:

1、对照要求各小组交流,互改互评。

(1)、指出病句、错别字。

(2)、对照要求,评析其优点。

(3)、推荐好的文章,准备全班交流。

(4)、指出要改正的某一方面,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2、全班交流点评。

(八)、学生自改

善用联想咏物抒怀

联想的含义及其特点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或人的心理活动。

特点:

1、两者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有相似点);

2、别的事物或人(客观存在的)。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想到

联想:甲事物 乙事物(相似关系)

存在 存在

创造出

想象:甲事物乙事物 (来源于客观现实)

存在 不存在

联想的技法指导

1、相近联想

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

之接近的另一事物

2、相似联想

是指由甲事物想到与之相似的乙事物

3、对比联想

是指由甲事物想到与之性质不同的乙事物,或由事

物的某一方面想到与之相对的另一方面.

在写咏物抒怀文章时运用联想要注意什么?

1、联想一定抓住事物的相似点(联想点),根据事物的特点来展开联想;

2、联想要为我们在写作中所要表达的情感服务。

2、按下列层次划分,说出本单元中《白杨礼赞》的段意。

(1、)(1) 点题,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

(2、)(2-4)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黄土高原

(3、)(5-6)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

(4、)(7-8)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5、)(9)再次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3、按下列层次划分,说出本单元中《石榴》的段意。

(1、)(1、)点明石榴的可爱。

(2、)(2-6)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

(3、)(7-9)抒发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从以上两课的层次段意中你探究出咏物抒怀文章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1、对物体做具体描绘(最好挖掘出内在精神品质 )。

2、运用联想揭示象征意义或抒发情感(真正的写作意图)。

托物言志——将物的特征人格化,体现质的特征;

借物抒情——由物的特征引发情思,侧重情感的抒发。

怎样写好咏物抒怀的文章

写景或状物,一定要让物成为情和意的载体,寓情于物,托物言志,不仅使所状之物生动形象,富有灵性,而且所表之情深厚隽永,意味深长。可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促使读者去深深思索,受到启迪。那么,如何托物言志呢?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xindetihui/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