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述职述廉报告】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XXXXX 题目 XXXXXX 学 号:

姓 名 :

导 师:

学 院:

专 业:

研究方向:

日 期:

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

目录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论文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突破的难题及攻克的难关、自己的创新或特色、实验方案或写作计划等; 四、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 义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作为一部综合性学术巨著,《吕氏春秋》是对先秦各家思想文化的一次系统的整理、汇集和。关于《吕氏春秋》的性质,一般认为是杂家著作,它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保存了大量先秦各家的思想资料,是我们民族一份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吕氏春秋》作为先秦时期最后一部总结性的学术著作,其历史地位和思想价值不容忽视。传统学术研究对《吕氏春秋》一书主要是文字训诂、校释整理方面比较多。随着现代学术研究的发展,学术界对《吕氏春秋》的关注度提高,近年来,学术界对《吕氏春秋》一书给予重新评价和定位。传统的校释整理基础性文献研究继续深入发展,同时,很多学者凭借现代的学术研究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吕氏春秋》加以研究,例如政治思想、教育思想、音乐思想、农业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军事思想、逻辑思想等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框架的形成,使得学术界对《吕氏春秋》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虽然对于《吕氏春秋》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相较于其他诸子还是相对落后的。《吕氏春秋》杂采众家,保存了大量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正因为吕书融合百家的特点,《吕氏春秋》一书的主导思想倾向一直存在争议。有道家为主导说,以东汉高诱为代表;有儒家为主导说,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代表;另外还有墨家主导说。我们抛开是不是主导这个问题不言,儒家思想在《吕氏春秋》中确实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分量和地位。吕书中有相当多的篇章对儒家思想进行了阐发,对儒家创始人孔子非常尊崇,并经常引用儒家经典。对于战国末期在秦国出现的这么一部杂家著作中所表现的儒家思想加以研究,对于了解先秦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有重要意义。儒家思想起源于齐鲁,成为先秦时期的显学。以齐鲁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对当时秦国产生了重要影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吕书的成书有着重要作用。《吕氏春秋》虽杂糅百家,被目为“杂家”,但书中对孔子相当的尊崇,引用儒家经典,儒家思想占有相当比重,对儒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儒学发展史中应该有一定的地位。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 《吕氏春秋》的研究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典籍,其书内容丰富,融合先秦诸子百家。在两汉之际,吕书曾颇受重视。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把此书与《周易》、《春秋》、《离骚》、《诗经》等圣贤之作相提并论。汉初儒生将《吕氏春秋》十二纪首篇合为《月令》,纳入儒家经典《礼记》。淮南王刘安效仿《吕氏春秋》而主持编纂《淮南子》一书。东汉高诱为《吕氏春秋》作注解,并称此书“大出诸子之右”。《吕氏春秋》对秦汉时期的学术思想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自汉之后,《吕氏春秋》一直受到冷落,学者们将其排斥在学术主流之外。到清代朴学家开始重视《吕氏春秋》,对《吕氏春秋》进行整理校释,比较有代表性的如清人毕沅《新校正》。进入 20 世纪,随着西学的传入,西方现代学术研究思想的引入促进了《吕氏春秋》研究的发展。在传统的校释整理方面,许维遹的《集释》是继汉代高诱《注》、清代毕沅《新校正》之后又一部整理《吕氏春秋》的总结性著作。它吸收各家成果,是毕沅之后百余年来吕书校释整理研究的结晶之作,为《吕氏春秋》的研究奠定了新的高度和起点。

到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西学东渐逐步深入促进了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学科体系的建立和成长。学者们打破了前人专事文字训诂、句篇疏解的细散的研究方式和简评式零星论述方式的传统研究思路,开始运用现代学术观念和方法把握剖析吕书,从新的视角对《吕氏春秋》这部典籍加以重新评价定位,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胡适写了《读》一文,认为该书虽是宾客合纂,但有其中心思想,用贵生之道、安宁之道、听言之道三大纲来汇总古代思想,综合成一个思想体系。郭沫若的研究对 20 世纪《吕氏春秋》的研究影响很大,他一反古人对吕不韦的偏见和否定,对吕不韦做出了高的评价,并对吕书的哲学、政治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还从天文历法、古书体例、金文记载、政治斗争等角度对吕书的成书年代、编排原则、著书动机作了探讨。他的著作《十批判书》中《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对《吕氏春秋》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待到 20世纪 80 年代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外现代学术思潮涌入中国。《吕氏春秋》的研究呈现出多方面、多角度的发展方向。在传统文献研究考据方面,陈奇猷先生积 40 年之功写成《校释》一书,是《吕氏春秋》一书校释整理的一大重要收获。此书是许维遹《集释》以来 50 余年吕书校释整理研究的集大成的著作。《吕氏春秋》的今注今译也迅速增加,为吕氏春秋的普及起来很大的作用。新时代,《吕氏春秋》研究的发展,促使吕书研究领域的逐步扩大。在《吕氏春秋》的研究中,逐步独立出许多专门领域,如政治思想、教育思想、音乐思想、农业思想、哲学思

想、军事思想、逻辑思想等等。这些领域都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吕氏春秋》的通论性著作也增多,如洪家义《吕不韦评传》、刘元彦《杂家帝王学》、李维武《吕不韦评传—一代名相与千古奇书》、李家骧《通论》、吕艺《研究》、王范之《研究》等。《吕氏春秋》的比较研究也进一步发展,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吕书与淮南子的比较研究,一是吕书与先秦诸子的比较研究。前者以牟钟鉴的《与思想研究》、《与的比较分析—兼论秦汉之际的学术思潮》为代表,后者以修建军的《与道家析论》、《与墨子》、《与阴阳家》、《与思想主体之比较—兼议学派属性的一般问题》等系类论文和王克奇《、异同论》,台湾学者傅武光《与先秦诸子之关系》为代表。

学术界对《吕氏春秋》一书的研究主要包括几个大问题,围绕这些重要的问题,学术界对吕书的研究逐步深入,讨论热烈,形成很多不同的学术观点。例如关于吕不韦的评价问题,关于《吕氏春秋》的成书年代和作者的问题,关于《吕氏春秋》一书的性质和学派归属问题,关于《吕氏春秋》中心思想和思想体系问题,关于《吕氏春秋》一书中的政治、哲学、教育等的思想价值的探讨等等。学者们对这些重大问题的进行探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虽然近几十年来《吕氏春秋》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吕氏春秋》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较于其他诸子,学术界对吕书的研究和重视还远远不够。《吕氏春秋》一书的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扩大,而且对于《吕氏春秋》一书的研究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创新。

2. 关于《吕氏春秋》儒家思想的研究 《吕氏春秋》吸收百家思想,“兼儒墨,合名法”,书中对儒家给予很高评价,包涵了许多儒家思想,书中所保留的儒家的思想与言论,对我们研究早期儒家思想有重要意义。虽然学术界对吕书的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但是专研儒家的成果并不多。诸多成果中,提到儒家思想多是对《吕氏春秋》整体评价中涉及,或者是从分析吕书学派属性角度涉及,或者对书中各家思想相互比较中涉及,或者是单就一个小的方面如孝道、音乐等儒家思想进行分析,对吕书中儒家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论文或者著作并不多见。关于吕书儒家思想的文章如金春峰先生的《论的儒家思想倾向》 (《哲学研究》1982 年第 12 期),从学派归属性的角度看吕书的儒家思想倾向。修建军的《博采众长独倾儒——从的孔子观谈起》(《齐鲁学刊》1991 年第 4 期)、《与思想主体之比较——兼议学派归属性的一般问题》(《管子学刊》1994 年第 3 期)、《“以乐和心”思想及其现代启示》(《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2 期)等等,霍有光先生的《与先秦儒家思想》(《秦文化论丛》2004年第 11 期)一文对吕书的儒家思想进行梳理分析,林荣的《中的儒家思想》(《法制与社会》2009 年第 1 期)一文从不同的角度提取分析吕书中的儒家思想。

学术界关于《吕氏春秋》中儒家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为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奠下了必要的基础。本文意在以学界既有成果基础上深入发掘,做一系统的探讨。吕书中所反映的儒家思想不仅对于研究早期儒家发展状况有重要意义,而且从分析吕书与儒家的关系中可以更好的了解秦文化和以儒家为主的齐鲁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吕氏春秋》一书在儒学发展史中的影响。

三、论文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突破的难题及攻克的难关、自己的创新或特色、实验方案或写作计划等; 1. 研究目标 通过对《吕氏春秋》这部典籍的研读,分析该书杂而不纯的杂家特质,探索其对孔子的尊崇及对儒家经典引用的意义,对该书中所呈现的儒家思想内涵进行重点研讨,具体剖析《吕氏春秋》所蕴涵的修身思想、孝道思想、德治理念、尚贤思想以及音乐教育思想等体现儒家学说特色的思想内容,以期对《吕氏春秋》这部杂家著作中的儒家思想有较系统、深入的把握,探明《吕氏春秋》与儒家的关系及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2. 论文结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吕氏春秋》的编纂与成书背景 (一)即将统一的时代背景 (二)吕不韦与《吕氏春秋》的编纂 二、《吕氏春秋》之为“杂家”的特质 (一)《吕氏春秋》杂收诸子百家

(二)《吕氏春秋》各家呈“杂而不纯”的面貌 三、《吕氏春秋》对孔子的尊崇及对儒家经典的引用 (一)《吕氏春秋》对孔子的尊崇及其意义 (二)《吕氏春秋》对儒家经典的引用 四、《吕氏春秋》中的儒家思想及思想特色 (一)修身思想 (二)仁政德治的治政理念 (三)“孝道”等社会伦理思想 (四)尚贤任能思想 (五)音乐、教育思想 五、《吕氏春秋》与儒家的关系及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3. 论文的难点 (1)《吕氏春秋》一书杂糅百家,“兼儒墨,合名法”,对诸子思想进行融汇吸收,兼容并蓄。由于吕书杂而不纯的特质,吕书中对儒家思想并非直接拿来,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借鉴吸收,并且有所改造,所以分析其书中的儒家观点及书中对儒家经典的引用有一定的难度。

(2)探究吕书与儒家的关系及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4. 论文的创新点 《吕氏春秋》作为先秦时期最后一部综合性学术著作,是对先秦诸子思想的总结融合。由于各方面原因,《吕氏春秋》一书一直受到冷落,其思想价值得并不受重视。本文专就吕书的儒家思想进行探讨,挖掘分辨书中儒家思想及对儒家经典的引用,剖析书中儒家特色的思想内容,对吕书与儒家的关系及吕书对儒学发展起到的作用进行探讨。

5. 写作计划 (1)搜集资料,确定题目,写出开题报告。(2012 年 12 月) (2)拟定写作提纲,开始撰写论文。(2013 年 1 月) (3)完成初稿。(2013 年 9 月) (4)修改定稿。(2013 年 12 月)

6. 研究方法 通过对《吕氏春秋》这部著作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文献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吕氏春秋》儒家思想的研究,以期有所收获。

四、主要参考文献 著作:

[1] [汉]高诱.吕氏春秋(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2. [3]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 [清]孙诒让.墨子閒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 [清]永熔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8] 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 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M].北京:中国书店,1985. [10]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 [11] 王利器.吕氏春秋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2. [12] 王范之.吕氏春秋选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 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M].山东:齐鲁书社,1987. [14] 张双棣等.吕氏春秋译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5]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6]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17] 刘元彦.吕氏春秋:兼容并蓄的杂家[M].北京:三联书店,2008. [18] 李家骧.吕氏春秋通论[M].长沙:岳麓书社,1995. [19] 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0]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1] 周桂钿.秦汉思想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2]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3] 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4] 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25] 刘元彦.杂家帝王学——《吕氏春秋》[M].北京:三联书店,1992. [26] 王范之.吕氏春秋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

[27] 洪家义.吕不韦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8] 李维武.吕不韦评传——一代名相与千古奇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29] 张富祥.王政全书——《吕氏春秋》与中国文化[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30] 王启才.吕氏春秋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3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2] 黄公伟.中国哲学史[M].台北:帕米尔书店,1996. [33] 胡适.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篇[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34]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35] 金景芳.先秦思想史讲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36] 林剑鸣.吕不韦传[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7] 吕振羽.中国思想政治史[M].北京:中华书局,1949. [38] 孟祥才.先秦秦汉史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39]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2. [40]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1]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2] 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43] 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0. [44]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5]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6]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论文:

[1] 金春峰.论《吕氏春秋》的儒家思想倾向[J].哲学研究,1982(12). [1] 修建军.《吕氏春秋》是一部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杂家”著作[J].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 [2] 修建军.博采众长独倾儒——从《吕氏春秋》的孔子观谈起[J].齐鲁学刊,1991(4). [3] 林荣.《吕氏春秋》中的儒家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9,(1). [4] 王启才.《吕氏春秋》称引孔子及其意义[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5] 李家骧.中外“《吕氏春秋》学”考评综要(上)[J].湘潭大学学报,1998(6). [6] 李家骧.中外“《吕氏春秋》学”考评综要(下)[J].湘潭大学学报,1999(1). [7] 李家骧.中外“《吕氏春秋》学”考评综要补[J].湘潭大学学报,2001(5). [8] 修建军.《吕氏春秋》与阴阳家[J].管子学刊,1995(3). [9] 丁原明.论《吕氏春秋》及其历史作用[J].文史哲,1982(4). [10] 修建军.《吕氏春秋》与中国文化[J].孔子研究,2001(4). [11] 陈鼓应.从《吕氏春秋》看秦道家思想特点[J].中国哲学史,2001(1):86-93. [12] 曹静.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历史原因[N].科技咨询导报,2007(7):250.

[13] 陈奇猷.《吕氏春秋》评介——兼为管敏义先生《吕氏春秋》译注序[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87-88、91. [14] 陈奇猷.《吕氏春秋》成书的年代与书名的确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5):103-104. [15] 熊铁基.重评《吕氏春秋》[J].江汉论坛,1979(4). [16] 方诗铭,刘修明.论《吕氏春秋》——兼论杂家的出现[J].社会科学,1981(1). [17] 熊铁基.从《吕氏春秋》到《淮南子》——论秦汉之际的新道家[J].文史哲(济南),1981(2). [18] 吕艺.论《吕氏春秋》的结构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1990(5). [19] 杨宽.吕不韦和《吕氏春秋》新评[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5). [20] 洪家义.论《吕氏春秋》的性质[J].南京大学学报,1999(4). [21] 李维武.《吕氏春秋》古今研究[J].国内哲学动态,1986(6). [22] 田昌五.吕不韦与《吕氏春秋》[J].西北大学学报,1981(1). [23] 洪家义.关于吕不韦评价的两个问题[J].中国古代史论丛,1981(3). [24] 张一中.《吕氏春秋》的教育思想[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6). [25] 吴智雄.《吕氏春秋》的教育理论[J].孔孟月刊,1991(5). [26] 孙实明.《吕氏春秋》的政治伦理思想[J].人文杂志,1992(6). [27] 牟钟鉴.虽历久而弥新—评王范之《吕氏春秋》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6(2). [28] 李匡夫,王巧林.《吕氏春秋》的社会治理观[J].东岳论丛,2000(5). [29] 陈宏敬.《吕氏春秋》研究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01(2). [30] 王启才.《吕氏春秋》研究二十年[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2). [31] 侯文莉.从天人观念看《吕氏春秋》的杂家之谓[J].社会科学研究,2001(2). [32] 李宗桂,陈宏敬.《吕氏春秋》的政治哲学[J].福建论坛,2001(3). [33] 俞长保.20 世纪《吕氏春秋》研究综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4). [34] 李家骧.《吕氏春秋》与先秦百家的思想渊源关系[J].台州学院学报,2005(2):5-13. [35] 刘岸挺.《吕氏春秋》:大有益于治道之书[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34-40. [36] 刘跃进.《吕氏春秋》的价值——《吕氏春秋》研究序[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 [37] 李家骧.《吕氏春秋》的天道观和天命论[J].台州学院学报,2002(4):9-13. [38] 苗润田.《吕氏春秋》与稷下学[J].管子学刊,1991(2):27-30. [39] 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的比较分析——兼论秦汉之际的学术思潮[J].哲学研究,1984(1):45-50. [40] 牛建坤.《吕氏春秋》的儒学思想与吕不韦的人生悲剧[J].零陵学院学报,2003(6):101-103. [41] 庞慧.《吕氏春秋》中的民与君民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71-80.

[42] .庞慧.吕不韦与《吕氏春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86-90. [43] 任重.《吕氏春秋》的历史超越精神[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2):6-10. [44] 宋立恒.论《吕氏春秋》一书的“用贤”思想及产生的时代背景[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2-44. [45] 王利器.《吕氏春秋》评论[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5). [46] 王启才.《吕氏春秋》对《老子》的继承与超越[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9-12. [47] 修建军.《吕氏春秋》成书年代问题辨正[J].管子学刊,1999(3):69-71. [48] 修建军.《吕氏春秋》与《荀子》思想主体之比较——兼议学派归属性的一般问题[J].管子学刊,1994(3):43-48. [49] 徐卫民.《吕氏春秋》与秦代社会[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50-55. [50] 郑李.吕不韦与《吕氏春秋》[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128-132. [51] 张富祥.《吕氏春秋》的安民思想[J].济南大学学报,2000(3):1-6. [52] 黄伟龙.《吕氏春秋》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53] 林荣.《吕氏春秋》与百家合流[D].吉林:吉林大学,2010. [54] 孔令梅.儒道融合视域下的《吕氏春秋》之道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55]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0. [56] 王子今.《吕氏春秋》大忠至忠宣传及其政治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7] 王海滨.《吕氏春秋》的国家间政治思想[J].国际政治科学,2009(1). [58] 孙以楷,刘慕方.《吕氏春秋》——先秦诸子的集大成[J].学术界,1992(6). [59] 修建军. 《吕氏春秋》“以乐和心”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60] 张福祥.《吕氏春秋》引用易经诸例释义[J].周易研究,2010(5). [61] 王启才.《吕氏春秋》与《史记》[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62] 郭志勇.义之美与仁之善——从《吕氏春秋》与《春秋繁露》天性之区隔看中国文化内在的两种价值取向[J].暨南学报,2008(6). [63] 周薇.孔子、荀子与《吕氏春秋》的乐论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3). [64] 肖衡源.论《吕氏春秋》中的义赏思想[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2). [65] 王志林.秦汉杂家道法思想述论——以《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为考察文本[J].法学杂志,2009(2). [66] 霍有光.吕氏春秋与先秦儒家思想[J].秦文化论丛,2004(11).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shuzhibaogao/7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