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实施方案】

篇: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分开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破除以药补医、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依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范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本市行政区域内政府、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在京医疗机构适用本方案。

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可自愿申请参与本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并执行各项改革政策。

二、改革目标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统筹、全面推进,坚持医疗、医药、医保联动,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通过取消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转变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规范医疗行为;通过医药产品阳光采购、医保控费等措施,降低药品、器械、耗材等的虚高价格和费用;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健全医疗机构成本和费用控制机制,建立财政分类补偿机制,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增强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使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到2017年底,以行政区为单位,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力争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到2020年上述指标得到进一步优化,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稳定在合理水平。

重点改革任务

(一)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参与本次改革的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和挂号费、诊疗费,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设立医事服务费(医事服务费标准见附件),实现补偿机制转换。医事服务费主要用于补偿医疗机构运行成本,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二)实施药品阳光采购。落实药品购销“两票制”(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鼓励和规范集团采购、医疗联合体采购和区域联合采购,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在药品集中采购中的参与度,降低药品、耗材价格。药品采购全部在政府搭建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进行,药品采购价格实现与全国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最低价格动态联动。公开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品种、价格、数量和药品调整变化情况,确保药品采购各环节在阳光下运行。

(三)规范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完善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项目价格,提高中医、护理、手术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和技术难度高、执业风险大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首批选择435个项目进行价格规范。

(四)改善医疗服务。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强化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长效机制,综合考虑医疗质量安全、基本医疗需求等因素,加强临床路径管理,促进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加强药品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大力推行非急诊预约诊疗服务,推广知名专家团队服务模式,规范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丰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使居民享受到更加便利的就医、转诊服务。推动京津冀三地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五)加强成本和费用控制。健全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关键绩效指标监测体系,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控制成本和费用。采用信息化手段,加大对异常、高额医疗费用的预警和分析,控制高值医用耗材的不合理使用。严格新技术、新项目、特需服务的准入和管理。加强对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强化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绩效考核,保持医疗机构人员数量和薪酬合理增长。

(六)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健全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推进紧密型医联体与专科医联体建设,提供连续性的医疗服务。引导大医院医生和返聘专家到基层工作,提高基层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4类慢性疾病稳定期常用药品,统一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采购和报销目录,符合条件的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享受2个月的长处方便利,有序分流三级医院门诊量。

(七)建立财政分类补偿机制。根据公立医疗机构隶属关系落实财政投入政策,对积极参加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且效果良好的医疗机构给予适当补助,保障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离退休人员费用、重点专科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政府指令性任务及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支出。不断完善财政分类投入政策,对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妇产、儿童、康复、肿瘤、老年病等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予以倾斜,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协调发展。

(八)加大医保保障和支付方式改革力度。通过完善医保付费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等,减轻参保患者负担。在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框架下,探索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按疾病诊断相关组付费等为补充的复合型付费方式,逐步减少按项目付费。对于重症精神病住院治疗、疾病恢复期康复、非传染性疾病社区康复、老年病护理,探索按床日付费改革。发挥各类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行为和费用的调控引导与监督制约作用。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推进商业健康保险加快发展。完善对低收入等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业务协同,防止因病致贫。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成立由北京市和中央有关部门以及解放军、武警部队等共同组成的医药分开改革协调小组,统筹协调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北京市医改领导小组及医药分开改革工作小组的作用,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协同发力、平稳推进。各区政府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有力举措,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二)细化责任分工。医药分开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计生委)要科学分析改革实施中存在的风险,完善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并加强对改革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市卫生计生委要做好药品阳光采购组织、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改善医疗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相关工作。市财政局要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根据隶属关系研究制定分类补偿办法。市发展改革委要指导和监督医疗机构更新价格目录并公示,加强价格管理,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市人力社保局要落实本次改革中的医保政策,健全复合型医保支付制度。市民政局要完善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措施。市编办要做好公立医疗机构编制管理工作。

(三)做好宣传引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本方案自2017年4月8日起实施。

附件:医事服务费标准

第2篇:阜新市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阜新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7‟34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辽政发„2007‟4号)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乡镇政府及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乡镇机构编制人员只减不增,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农村综合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及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巩固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改革的目标:按照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或用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革的总体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解决遗留问题,扎实稳步推进;加强调研,完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实践,实行重点突破。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与推进以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并做好农村综合改革与其他各项改革之间的配套衔接。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当前,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继续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三项改革。

(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 乡镇机构改革的总要求是:坚持因地制宜、精简效能、权责一致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乡镇政府要重点强化以下职能: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维护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合法权益,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合理调整乡镇政府机构,对乡镇机构进行整合,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区域面积、区位功能等因素,对乡镇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的机构设臵和限额,严格控制领导职数。改革和整合乡镇事业站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减轻基层财政压力。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农村公益服务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有关要求,合理区分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实行分类管理,强化经费主要由财政保障的公益性服务职能。强化经营性事业单位自我发展能力,逐步走向市场。

加强乡镇人员编制管理,在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一律由省实行总量控制基础上,全市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一律由市统一管理。全面推行乡镇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建立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协调机制,确保五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数只减不增。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做好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社会保障工作,抓好政策落实,妥善安臵分流人员,确保社会稳定。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区划的合理调整。上级部门要大力支持基层改革,不得以机构“上下对口”,或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年终考核等手段干预乡镇机构设臵和人员配备,为基层改革创造良好环境。

(二)以落实农村教育保障机制为重点,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改革的总要求是: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各县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06‟22号)精神,切实管好用好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有关专项经费,不折不扣地落实地方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人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坚决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合理配臵城乡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鼓励城镇教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制度,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合理调整农村教育布局,严禁超标准建设和搞不切实际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臵,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城乡及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以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原则要求,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明确界定县乡政府支出责任,合理调整政府间收入划分,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乡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贯彻实行省、市两级政府在财力分配上向财政困难县乡倾斜的政策。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增强县乡财政实力。

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对来自于乡镇的省级共享税收定比增量返还,要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调整和取消乡对县的专项资金上解政策,加大对乡镇财政的补助力度。落实省对县乡专项资金直拨政策,进一步缓解县乡财政运行困难,减少省补助资金流转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轻基层财政国库资金调度压力。进一步完善财政奖补政策,切实提高基层政府经费保障能力。改善县乡财政困难状况,落实和完善财政对村级的补助政策,确保乡镇机构和乡村组织正常运转。完善城乡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增加。进一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各县区要按《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的通知》(财预„2006‟402号)精神,在乡镇政府管理财政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变,在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财务审批权、债权债务关系等不变的原则下,积极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建立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财政奖补政策,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鼓励农民举办农村公益事业,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农民积极筹资投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加快农村公益事业产权制度改革,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三、稳妥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坚决制止新的乡村债务发生

各地区要继续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高度重视和扎实开展化解乡村债务工作,健全和落实对县乡领导干部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考核制度。坚决制止乡村发生新的债务,认真开展化解旧债工作。严格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5‟39号)规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制止新债的“三个不准”和“两项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反规定发生新债的各种行为。合理划分债务类别,要根据乡村债务的形成原因,明确债务偿还的责任,落到实处。财政、农业、审计、监察、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对乡村债务的监察审计工作,逐项认定,清理核实债务底数,锁定债务数额。要区分乡镇债务和村级债务的不同性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实施分类处理,逐步化解。各县区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化解债务的优先顺序,区别轻重缓急,从群众关心、社会影响大、政策明确的项目入手,要特别注意优先化解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基层矛盾比较集中的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把确因用于乡村公益事业而造成的对农民个人、乡村干部、乡村工程业主等个人债务的化解工作放在突出位臵。各县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部分乡镇开展化解债务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开。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集成现有政策,整合资金,重点突破,分项化解。各县区要妥善处理好历年农业税尾欠,在严格把握政策和加强审核的前提下,该减免的要坚决减免,能豁免的应予豁免。有条件的县区还可以安排一定的资金,建立偿债奖励机制,支持基层推进化解债务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调研,总结经验,进一步研究制定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的意见,及时指导各地工作。要认真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委省财政厅关于坚决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06‟72号)精神,严格控制新债发生,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决不能盲目举债搞建设,形成新一轮乡村负债。

四、加强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县区、各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加强领导和协调,统筹规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区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各县区党委、政府是实施农村综合改革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赋予相应的工作职能,配备必要的专职人员,为推进改革提供组织保障;要在改革的总体框架内,结合实际,把握切入点,选准突破口,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实施;要充分发挥基层和群众的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改革路子。

为加强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成立阜新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由办公室具体负责我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综合全市改革进展情况,指导县区按期完成改革工作等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责任处室,指定一名科级干部定期参加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同时负责本单位具体改革任务的实施。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是:

市农委、林业局:负责化解村级债务,创新农民(农工)负担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建立并不断完善债务管理、债务预警、政绩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镇和村级组织行为,坚决制止新债。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严格规范涉及农民(农工)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文件、项目公示的审核。

市人事局、编办:负责乡镇机构改革,优化农村机构设臵,精简机构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市财政局:负责县区、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化解乡镇债务,建立保证乡镇基本运转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需财力的保障机制,建立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基层政府经费保障能力,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常运转。

市教育局:负责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完善政府投入办学机制,明确各级办学责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妥善分流安臵富余人员,完善乡镇社会保障制度,做好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工作。

市卫生局:负责农村公共卫生改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健康需求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

市民政局:负责涉及农村综合改革中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关工作。

市审计局:负责农村综合改革有关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及需要审计部门进行审计认定事项的检查工作。

市物价局:负责对农民收费项目清理,查处针对农民乱收费等加重农村负担的行为。

市监察局:按有关规定负责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中违规违纪责任人、当事人进行查处。

中国人民银行阜新市中心支行:负责农村金融改革,构建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安全监管机制及农村综合改革中有关业务事项。

各县区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加强指导,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五、各县区、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实施步骤

(一)工作任务

按照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我市选择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简称阜蒙县)进行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全面试点。其它县区也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到2009年底前在全市推开农村综合改革,到“十一五”末期,全市基本完成农村综合改革任务。 各县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按以下职责和分工,加强工作配合,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1)市人事局、编办在统筹考虑全市乡镇机构总体情况下,重点支持阜蒙县形成乡镇机构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2)市财政局牵头,教育局配合,与阜蒙县有关部门对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问题形成意见并组织实施。

(3)市教育局牵头,人事局、编办配合,制定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人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坚决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

(4)市教育局牵头,人事局配合,研究制订建立健全鼓励城镇教师、在校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制度。

(5)市财政局牵头,支持阜蒙县推进 “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6)市农委负责对化解乡村债务、制止新的乡村债务发生进行调研并提出化解乡村债务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逐步化解乡村债务。

(7)市物价局牵头,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的管理。

(二)实施步骤

我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准备阶段(2008年6月1日至6月30日)。主要是健全机构,调查摸底,广泛宣传,为制定农村综合改革和配套政策做好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方案制定阶段(2008年7月1日至7月15日)。主要是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

第三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08年7月16日至12月31日)。认真组织实施以“三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试点。

第四阶段:总结检查验收阶段(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主要是组织检查验收,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提高。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于年底前向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阶段性工作总结。

农村综合改革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作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涉及许多深层次矛盾。各有关部门要强化组织领导,搞好协调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密切掌握动态,及时解决存在问题,总结和完善改革试点经验,为我市全面实施农村综合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3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国发〔2016〕19号),落实《中共临沧市委 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临发〔2016〕10号)及《镇康县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镇发〔2016〕14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快我镇教育综合改革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探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镇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构建与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公益性、先导性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坚持积极稳妥深化改革的原则,使各项深化教育改革措施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三)坚持以人为本,突出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性原则,充分发挥现有的教育资源,调整机构设置,完善××镇教育办公室主任、初级中学校长、各完全小校长公选、教职工全员聘用等制度,推动各类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全镇教育水平。

(四)坚持多元办学和创新办学原则,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积极探索我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三、改革思路

我镇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是:理顺体制,确立一个地位,突出三个重点,加强两项建设。

理顺体制。设置××镇人民政府教育办公室,作为××镇人民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通过改革,切实让学校真正成为办学的主体,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确立一个地位。确立“两基”工作重中之重地位,重点加大“普九”成果的巩固提高工作,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改善教育软硬件建设,使“普九”工作向高标准迈进。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坚持以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三是打好实施基本普及十三年教育的基础。

加强两项建设。一是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和教职工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及设备建设。

四、工作内容

(一)进一步深化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1、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优先发展教育,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主要职责:一是宣传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制定并组织实施我镇教育发展规划;二是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防止适龄少年、儿童辍学;三是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四是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师生安全;五是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好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维修、危房改造和管理工作,整合资源,改善办学条件;六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并使用好上级安排的各项教育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七是重视学校管理工作,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八是负责镇内教师的聘用及合理配置,关心教师,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成立××镇教育办公室。××镇教育办公室是××镇人民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部门,机构级格为股(所)级,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办公室工作人员1名、教研1名,师训1名(兼职驾驶员)、财务人员1名,共设6个岗位。编制从教育编制中调剂解决,人员由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共同考察确定,镇教育办公室主任由县教育局聘任,其它岗位人员由镇教育办公室聘用。教育办公室主任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享有副科级资格。教育办公室受镇人民政府及县教育局双重管理。办公室工作经费按有关规定和标准,由县财政负担。其主要职责:一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3 / 15 执行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决议;二是制定辖区内教育发展及调整学校布局规划;三是管理辖区内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四是推进“农科教结合”和教育教学改革,组织实施技能证书培训;五是组织实施校舍改造规划,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抓好学校安全工作,制定和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六是负责辖区内教育事业统计、学校常规管理,组织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加强学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及监督,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七是协助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组织中小学校长考核、聘任;八是协助镇党委、政府组织中小学教职工的考核聘用及合理配置,关心教职工,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组建村“两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村支书或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会委员、理事会理事长、村完小校长、村民小组组长为成员。主要职责:一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二是组织动员群众关心支持教育发展,鼓励群众捐资助学,改善办学条件;三是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和控制学生辍学,确保适龄少年、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四是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安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保障学校的校舍、设备、土地、财产等不受侵占;五是按有关规定协调落实新建、扩建校舍所需的土地和勤工俭学用地;六是参与对辖区内学校的监督管理,参与对校长的考察考核,对校长聘任提出意见建议。

4、科学规划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从镇内各村(居)委会教育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规划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学校的设置,一是要有利于组织教师学习和管理;二是要有利于开展校本教研;三是要有利于学校发展和“两基”成果巩固。要按照“宜并则并、宜分则分、初中相对集中,小学就近入学”以及“规模适当、竞争有序、均衡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完小及所属校点。原则上每个行政村至少办好一所完小,村完小以下设校点,形成镇人民政府教育办公室管理中学和完小,完小管理所属校点的管理模式。

5、镇内不再设督学。根据《镇康县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镇内不再设督学。

(二)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1.坚持和完善学校领导(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公开选拔和聘任制度。一是坚持学校领导公选制度。要进一步拓展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公开选聘的渠道和方式,增加公选透明度,采取自我推荐、民主推荐、公开选聘、组织考察、公推直选等多种形式相结合选拔初级中学、完小校长。选聘初级中学、完小副校长、主任、副主任采取组织推荐或校长提名,通过教职工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是分级组织选聘。镇内各初级中学校长、

5 / 15 完小校长的公开选聘,由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共同负责,组织、人事部门参与指导、监督,并组织民意调查,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村完小校长的选聘还要听取村“两委”的意见。三是公选学校领导的聘任。镇内初级中学校长、完小校长,由县教育局聘任。初级中学、完全小学中层领导,由校长提名,镇教育办公室在进行广泛民意调查的基础上,报县教育局和镇党委、政府备案,××镇教育办公室聘用。 2、加强学校领导的考核管理。一是坚持学校领导聘期目标考核制度。镇内初级中学校长聘期为3年,完小校长聘期为6年。学校领导考核在聘期内组织年度考核,聘期届满进行聘期目标综合考核。年度考核、综合考核达称职以上等次的学校领导,方具备续聘条件。对年度考核连续两年基本称职或聘期综合考核不称职的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予以解聘。二是开展学校领导的民意调查。上级有关部门把学校领导的民意调查纳入年度考核和聘期综合考核内容,学校领导民意调查满意率在85%以上且年度考核、聘期综合考核达称职以上等次,可直接进行续聘。学校领导民意调查中年度考核连续两年满意率或聘期综合考核满意率达不到85%的,无论聘期届满与否均予解聘。镇内各初级中学、完小校长的民意调查,由县教育局与镇党委、政府组织实施。镇内初级中学、完小副校长、主任、副主任的民意调查,由镇教育办公室组织实施。三是学校领导聘用期间,参照相应行政级别进行管理。初级中学校长、完小校长参照股(所)级管理,在干部选拔任用时享有副科级资格。四是在对初级中学、完小校长进行年度考核的同时,对副校长、主任、副主任进行履职考核,并在校内全体教职工中进行民主测评,履职考核达称职以上等次、民主测评满意率达85%以上的予以续聘,达不到称职以上等次或民主测评满意率达不到85%的予以解聘。五是中小学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要进课堂、上讲台,并作为聘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六是镇教育办公室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中小学校长、主任、副主任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

3.建立后备人才库。一是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为加强校长队伍建设,逐步形成科学有序的校长公选机制,镇组织、人事、教育办公室要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校长后备人才库的建设为上级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二是建立学校中层领导后备人才库。由镇教育办公室提出方案,经镇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后,采取自我推荐、公开推选、组织考察等方式,分类分层次建立后备人才库。中小学主任、副主任后备人才库由镇教育办公室负责建立。后备人才库建成后,校长、副校长、主任、副主任岗位出现空缺时,原则上从相应后备人才库中择优推荐或公开选聘。

4、深化教师全员聘用制度改革。一是为巩固教育综合改革的成果,保证教职工队伍稳定。全镇原则上不再进

7 / 15 行大规模、大范围的跨学校的教职工聘任。二是教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学校教职工岗位出现空缺时,在人员编制、岗位设置、增人计划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允许的前提下及工作需要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有关规定和资格准入制度,实行公开竞争上岗,择优聘用。镇内调整教师岗位时由镇教育办公室根据工作岗位需要,报请镇人民政府审批,县教育局备案,原则上调整教师定在每年八月份按相关规定进行调整。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校教职工特殊困难,对老教职工、夫妻分居或有其他特殊困难教职工,视具体情况将给予关心照顾。

5、建立合同制管理。对聘期已满,且聘用期内年度考核均在合格以上等次,工作年限满25周年以上或距法定退休年龄15周年以内的人员,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对达不到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其他人员,应签订有固定期限合同,有固定期限合同的合同期限为3至6年(中学3年,小学6年)。

6、严禁抽调、借调教师。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变相占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严禁抽调、借调教师,确因工作需要,在征得镇党委、政府和教育局的同意后,一次性调出,不得以借调等方式长期占用教师编制。现抽调、借调人员如不能办理正式调动手续,必须返回原学校。对占用学校编制而不在学校工作的人员,满一学期即与学校脱离关系,学校不得为其支付工资。

7、采取多种方式补充新教师。镇政府积极协调上级相关部门通过逐年有计划公开招聘、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等多种方式补充新教师,使现有教师空编在3年内解决。对于边远贫困山区或环境条件艰苦的学校,镇人民政府将根据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鼓励性政策,引导大学毕业生或在职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任教。对新聘用的小学教师,必须到完小及以下学校任教2年以上,并作为晋升职称的必备条件。

8、坚持以人为本,逐步消化现有代课教师。从2016年开始不得再新招代课教师,现有代课教师,要通过招聘、转岗、辞退等多种措施解决,原则上3年内全部消化。对符合教师招聘条件的在岗代课教师,在参加县上招考录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中,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招聘录用,3年内参加招聘仍达不到履职要求的,一律予以辞退。

9、绩效工资制度的改革。鉴于2016年国家对事业单位执行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明确规定搞活范围仅限于绩效工资部分,在国家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尚未出台的情况下,为与国家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政策接轨,学校制定的现行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学校工资总额包干办法暂停实施,新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待国家出台配套政策后另行制定。同时,从2016年开始,全镇各中小学校长、副校长、主任、

9 / 15 副主任的奖励实行学校年度目标考评奖和教职员工绩效工资奖励,考核奖励办法参照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三)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1.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多种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特别是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教育。发展以幼儿教育为重点的民办教育。通过招商引资、捐资办学、校企结合等多种途径,形成独立民办学校、股份制合作办学等多元化办学模式。以国有公办为主体,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互为补充,给学校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要以提高“两基”成果为主要目标。学前教育要以扩大民办幼儿园在全镇学前教育中的比例为目标。结合教育发展规划,加快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发展步伐,采取多种方式扩大学前阶段教育规模,积极创办幼儿园,各完小积极开办学前班,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力争为实现普及十三年教育的目标打好坚实的基础。

2、健全和完善社会办学的各项管理制度。镇人民政府加强对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社会办学的各项管理制度,实行规范管理,在审批、评估、年检、奖惩及档案管理等方面形成统一的操作程序。加强对民办教育的评议,指导民办教育机构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学籍及安全等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民办教育机构内部管理水平。要加强对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研究的指导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鼓励和支持创建优质民办学校。

(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加强学校管理。一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采取有效措施,贯彻教书育人,德育为首的思想,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为载体深入开展素质教育。二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把组织教学工作作为中心任务,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规定,建立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积极致力于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三是重视校本教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以校本教研为抓手,以研促教;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四是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把师生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加强校园教学活动、食品卫生、交通等安全的管理,落实制度,明确责任抓好细节,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五是加强学校后勤和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根据《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中小学会计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校长离任审计制度,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和监督。

11 / 15

2、积极推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和评价机制改革。一是积极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积极稳妥地探索中小学课程改革。二是积极探索中小学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积极探索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生的评价改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完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教学实际的评价内容、标准和方法,逐步形成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

3、提高教育信息化和普及实验教学水平。一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在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积极推进“普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网络教学环境和实验室建设。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目标出发,促进传统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扩大现代教学技术的培训范围,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培训,促进现代教学技术的普遍应用。二是增强多媒体技术的服务功能。加强现代教学设备和实验设施的管理和应用,在发挥教学优势的同时,积极为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试验、信息传播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落实“一体两会”机制服务。

4、深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深化教学改革。把镇、村(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成实实在在的农民培训基地,围绕当地产业发展需要,依托镇康县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镇相关部门的技术力量和信息资源,大力开展农民证书培训。

5、增强学校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中小学要在保证达到国家对普通教育要求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引进职教因素,实施职业教育,开展技能证书培训。镇人民政府、村(居)委会要在林权制度改革和土地使用权流转中,落实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勤工俭学基地,完小不低于5亩,中学不低于10亩,解决学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学校勤工俭学办食堂的问题,要继续扩大农村综合初中办学规模,充分发挥农村综合初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和科技引领作用,为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服务。

6、重视教科研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办学水平。教育办公室和学校要高度重视教科研队伍建设,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以服务教育教学为中心,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思想,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目标,明确把学校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实现教学研究重心下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科研,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和决策咨询的作用。重视教研队伍建

13 / 15 设,以适应我镇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效推进新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五、组织保障

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切实加强对教育综合改革的领导。成立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镇纪委书记,镇人民政府分管教育副镇长为副组长,宣传、组织、人事、各村(居)委会、××镇中心学校、财政所、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中心学校,由××镇中心学校校长任办公室主任,××镇中心校校长负责全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日常事务工作,工作人员根据需要从各成员单位抽调。

六、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一)组建镇教育办公室。2016年7月上旬,组建××镇教育办公室,选聘镇教育办公室主任、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教研师训员、财务人员。具体设置为: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办公室工作人员1名、财务人员1名、教研师训员2名(含兼职驾驶员1名)共6名。

(二)选聘各中小学校领导班子。2016年7月中旬,选聘镇内初级中学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选聘各完小校长、副校长、教导(务)主任。

初级中学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各完小副校长、教务主任由镇教育办公室负责选聘,报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备案。具体选聘岗位如下:

1、尾镇中学: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

2、××完小: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

3、××镇开裕完小、仁和完小、芦子园完小、小水井完小、大柏树完小、福和希望小学:校长、教导主任。

(三)签订《聘用合同书》。适时组织教职工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书》。

(四)完善组织。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完善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

七、制定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配套政策

为保证本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镇人民政府将参照县人民政府即将制定出台的6个配套文件制定出相应的配套文件。

15 / 15

第4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

2020年4月19日

1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1 刚察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发 [ ] 9 号),顺利开 展和完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州人民政府办 公室《关于印发海北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政办[ ]100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 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公益性原则,实施“两改革”、“五便民”、“一 强化”,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 非营利性分开,探索公立医院多种实现形式。经过改革公 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切 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 社会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促使公立医院切 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年6 月起,在县人民医院和县藏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工 作。 二、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 改革步骤上,坚持先行试点,重点突破,积极稳妥, 大胆创新,因院施策的原则,总结适合全县推广的经验后 2 有序推进。 改革措施上,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 (二)工作目标 经过改革,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 务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公立医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 医院切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总体实现“三升、三 降、三满意”的目标,即:门诊、住院业务量提升,业务 收入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收费标准降低,平均 就医费用降低,单病种费用降低和政府满意,医院满意, 群众满意。 三、主要内容 (一)推行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体制。组建县公立医院管 理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组织、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编办、药监、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 员,履行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管理职能,代表政府“管人、管事、管资产”,实施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确定 公立医院规划和发展方向,保证社会公益性目标的实现。 3 2、建立医药分开机制。实行医药收支分开,逐步将医 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 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降低医院收入中药品所 占比例,经过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和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医 院由此减少的收入,实行零差率销售。 3、建立管理评价制度。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制定严格 的管理办法,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收支盈亏、社会和职工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 情况等公益性指标纳入医院及院长考核体系,落实医院年 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组织专家定期 对公立医院进行考评,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并将考核 结果与政府补偿经费划拨和院长业

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绩认定结合起来。 4、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巩固和完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 信息、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及收费项目公示制度。按 月对比院内住院自费比例、药品收入占医药总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门诊费用、单病种和单项检查费用、大型检查 阳性率等项目指标,并进行公示。坚持公开医院人事、财 务、管理等重大决策内容,提高民主科学管理程度。 5、建立便民惠民机制。全面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开展 无假日门诊、门诊预约和两级转诊。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 程,实施医疗费用及时报结制度。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控 制单病种医药费用和抗菌类药物使用,扩大试点病种范围, 4 县人民医院选择不少于10 个病种、县藏医院选择不少于5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 6、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 度。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 付方式,建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和 约束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扩大医疗保障 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 用,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落实医疗救助的管理和支付制 度,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对基 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的诊疗费用实行补充医疗保险。 (二)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科学核定岗位总数 根据各公立医院发展和实际需求,依据服务职能、服 务范围、现有工作人员数等情况,按照“因需设岗、按岗 聘用”的原则,重新核定医院需要设置的岗位总数。按照 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功能定位相适应, 与工作范围、

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工作任务、工作量相匹配,与历年平均门诊 人次、床位数及床位周转次数、岗位设置需求相符合,与 服务对象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卫生服务半径大、工作难 度大、卫生服务成本高等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服 务人口、地域差异等综合因素,合理设岗。同时,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合理确定专业人员人员构成比例, 5 保证正常开展工作需要。对缺编、空编人员制定计划,逐 年补充。 2、实行院长负责制 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制度, 以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核心,制定公立医院院 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管理制度,新任院长必须按照任 职资格实行招聘或推选,实行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下 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对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公立医院院 长独立法人地位,院长拥有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权 限,相对独立行使医院经营管理权责,经过民主程序决定 医院内设业务机构,自主招聘员工、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中层领导、决定非资产性的经费支出。院长按照公益 性的要求行使职权,确保医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 策,承担社会责任。新任院长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以公益 性为核心,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3、实行全员聘用制 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公立医 院现任院长、副院长,保持现有职级。对新任院长,由医 院管理委员会向同级党委提名推荐,经组织部门审批后, 由管理委员会聘任。院长、副院长聘期为五年,经考核合 格者能够连任。院长在任期内对医院人事、财务和行政管 理全

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面负责。中层管理人员由院长提名或经过竞聘上岗确 定,报管理委员会审查备案。其它人员实行全员聘用、竞 6 争上岗、以岗定责、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探索推行院长 年薪制和特殊人才年薪制,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公立医院 的职工逐步由“单位人”变为“行业人”,由身份管理改为 岗位管理,在医院内按岗位需求合理流动。严格核定公立 医院各岗位的专业人数及技术层次人数,做到执业资格与 岗位需要相符,不得随意超员进人、用人。 4、建立灵活的聘用制度 一是建立解聘辞聘制度。制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 员和工勤人员考核标准,对聘用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并把 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升、评先选优及解聘的依据。对聘 期内不能完全履行岗位职责、贻误工作、服务质量不高、出现重大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和医德医风相关问题的,院 长有权按照有关制度提出解聘辞聘意见,并按程序予以解 聘或辞聘。 二是建立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制度。卫生专业技术人 员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在聘任时淡化资格、强化岗位,废除职称终身制的弊端,并可根据业务能力和 专业水平实行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高聘者是专业技术骨 干,低聘者是年度履职考核最低分的获得者。 5、推行岗位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 按照“总量控制、收支结余、不低于原来水平”的原 则,在岗人员基本工资按照考勤结果发放,其余部分纳入 工作岗位和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实行院科两级管 7 理,制定具体的岗位工资,一岗一薪,岗变薪变,注重向 临床一线、高风险岗位、技术骨干和特殊人才倾斜。在成 本核算

6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的基础上,将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岗位职责、风 险大小、医德医风、工作效益、成本支出、药品控制、收 支结余等项目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 底”,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充分 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绩效奖金分配原则: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绩效奖金分配要素:工作质量与工作数量。 绩效奖金来源:个人绩效工资; 医院赢利的部分收入 绩效奖金分配方式:采取院科二级分配模式。医院以科 室为单位,根据一级分配方案将每月奖金核算到科室。 绩效考核由科室对员工进行,院办、医务科对科室考核。 由院办、医务科、财务科制定和审核一级分配方案,并负责 对全院各科室绩效二级分配方案审核,监控执行情况,负责 对全院绩效奖金分配结果动态监控,掌握绩效考核应用状况 与效果。 绩效考核结果审核及发放程序:每月 10 日前,各科室 负责人将科室员工工作量上报院办,经院办审核后,签署意 见,再转财务科,于次月22 日前发放。 绩效奖金管理有关规定: 8 科室制定二级绩效考核方案时,主要以工作质量和工作 数量两方面评价。各科室应不断探索绩效考核方法与评估指 标,力求公平公正、全面准确。 (1)工作。 (3)含护士组的临床科室,建议科室将绩效奖金先分 成医生、护士两部分。医生和护士部分再各自根据绩效分配 方案进行分配。 绩效考核奖金来源中的医院赢利部分投入,是指当医院 在赢利的情况下,减去医院公用支出、人员培训支出、医院 内部建设资金及设备购置支出的前提下,剩余的结余部分, 当对科室进

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行分解时,按照对科室的考核、按一定比例进行 分解。 (三)实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 1、补偿原则 (1)突出公益性质,加大政府投入。公立医院人员经 费全额预算,医院改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和 运行经费由县财政列入预算,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中 央、省专项资金和项目全部及时安排到位,在历年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债务由财政、国资、卫生部门共同 清理,逐年解决。 9 (2)核定任务收支,强化绩效考核,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统筹考虑公立医院服务人口、地理位置以及服务工 作质量、数量等因素,强化医院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 合理确定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基数和支出基 数,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激 励和补偿,经考核后,对公立医院业务运行和医改任务落 实后的经常性收支差额,分类给予补偿。 2、补偿方法 (1)核定任务 公立医院主要提供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 务。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机构服务能力、服务人口、近 三年门(急)诊量和出院人次变动情况核定;公共卫生服 务任务根据服务人数和确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数 量、质量要求核定。 (2)核定收入 收入构成:一是经常性收入,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和承 担基本公共卫生任务的经费补助收入。二是财政专项补助 收入,包括基本建设经费和设备购置经费、承担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处理任务补助经费、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开展的其它卫生服务补助收入等。 三是其它收入,包括公立医院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

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取得 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经营收入、社会捐赠、利息收入等。 10 收入核定:一是经常性收入核定。医疗服务收入按照 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收入,综合分析物价、社会平均收入 水平等相关因素,并考虑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各项 医改政策后对公立医院收入的影响合理核定,其中药品收 入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用药数量核定;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补助收入根据服务人口、单位综合服务成本及核定的 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 收入核定。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根据公立 医院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 置任务按服务成本核定补助;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根 据有关人才培训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三是其它 收入核定。根据以前年度收入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收入的 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3)核定支出 支出构成:一是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经费、业务经 费等正常运转支出。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包括用于公 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人 员培训和人才招聘支出等。三是其它支出,包括公立医院 上述项目以外的支出,如赞助、捐赠支出、医疗赔偿支出 等。 支出核定:一是经常性支出核定。人员经费(含基本 工资、绩效工资、交通费、通讯费、烤火费、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按定员定额的方式及定编人数核 11 定,核定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 平相衔接,其中绩效工资、社会保障单位缴费及住房公积 金等项目按国家相关规定执

9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行;业务经费根据核定的基本 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定 额(剔除人力成本)、合理的药品损耗、设备维护、公用 支出等综合核定,其中药品支出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 用药数量等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核定。根据基本 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处理等专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进度、质量、效益等 因素确定。三是其它支出,根据以前年度支出水平并综合 考虑医疗赔偿支出等影响支出的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四)推行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 1、探索多元化办医格局 (1)明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权责。坚持政府举办公立 医院的非营利性质,面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优质、价廉、可得性和可及性强的基本医疗服务,向弱势群体提供医疗 服务费用减免,发挥对区域医疗服务市场技术进步、示范 和宏观调控作用,在执行政府指导价格的同时,承担紧急 救治、救灾、援外等社会责任。 (2)确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定位。社会力量举办的营利 性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格,依法照章纳税,接受卫生 部门监管,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3)探索多元化办医。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 12 革。政府在规划上给社会力量办医留足空间,在政策上予 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专科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发 展高端专科医疗服务,满足高收入群体特需医疗服务需求, 形成多元化办医竞争格局。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在 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 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10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建立人才培养长效制度 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高薪聘请专 业领军人才,充实县级公立医院专业队伍;以优厚的待遇, 吸引优秀专科医师和管理人才,充实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整 体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在岗人员培训。设立卫生人才培养基金,选 拔优秀学科带头人跨省深造学习,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的技 术力量;强化“三基”培训与实践,以培养留得住、用得 上的使用人才为重点,有效缓解公立医院技术水平不高的 问题;以省内外医学院校为依托,每年选送一批公立医院 在职专业和管理人员,实施人才培养储备工程。 3、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医院内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 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 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科学管 理与民主监督作用,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 13 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 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五)加强公立医院考评机制改革 1、加强医疗质量考评。建立医院内部监控机制,在医 生看病行医过程中容易导致医生乱开“大处方”、拿回扣 的医嘱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特别是进口抗菌素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例、人均输液量等 五项限制指标以及控制医疗机构盲目增收的药品收入占总 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 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等八项评估指标进行动 态监测,由

11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医院管理委员会按月排队,季度评比,半年奖 惩,以考评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2、加强费用控制考评。建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的 评价和巡查制度,落实各项费用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惩处力度,对以营利为目的,导致过度检查、过度用 药、过度治疗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 3、加强医德医风考评。落实和完善《青海省医务人员 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强化医务人员警示 教育,加强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制度、医德医风考核制 度、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录制度的落实和考评 管理。 (六)完善民族医医院改革 14 坚持县藏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中、藏、西医并重方 针,强化政府责任,推进医院保持和发展中、藏医药特色 优势,提高中、藏医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认真落实中、藏医药扶持政策,逐步解决 “以西养藏”的问题,使藏医 医院回归特色、让利于民,满足各族群众对藏医药服务的 需求,促进我县藏医药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构建和完善公立民族医医院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 完善藏医医院管理体制。把藏医院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县政府负责县藏医院建设,按 照等级标准,科学确定医院发展规模。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工程,培育形成区域内藏医医疗、保健、科研 和教学中心。发展特色藏药制剂,鼓励和支持县藏医院依 法自制传统制剂,方便群众使用,提高藏药使用率。 构建和完善藏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藏医院的龙 头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和完善中、藏医药服务体系。积极 组

12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织实施中、藏医药“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家庭”工程。 建立藏医医院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和巡查、预警制度。 建立以促进县藏医院保持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考 核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将领导班子结构、人员配备、民 族医诊疗技术运用、特色科室设置等纳入绩效考核,与补 偿政策、骨干培养、职称晋升、收入分配等挂勾。 2、建立有利于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公立民族医院 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 15 改革和完善县藏医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以预算管 理和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经济运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岗位 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医疗质量、服务 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建立中、藏医药从业人员岗位津贴制度,完善特殊人才和 高层次民族医药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在基本医疗保障建设中实行鼓励使用民族医药的政 策。将符合条件的民族医诊疗项目、医疗机构中、藏药制 剂纳入报销范围,降低报销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探 索按中、藏医病种付费的实现方式。具体报销起付标准、报销比例的调整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 门确定。 完善中、藏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增设中、藏医诊疗服 务项目,适当提高诊疗技术服务价格,测算中、藏药饮片 药事服务费应考虑药品的库存、调剂、煎煮等各环节产生 的成本,按照医务人员职称和劳动付出合理确定辨证论治 费,合理确定自制制剂价格。 合理核定县藏医院人员编制。为保证藏医药人员队伍 的稳定性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藏医药特色与优势, 在核定公立

1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藏医医院人员编制的基础上要按照民族医 院等级标准合理确定民族医医生的比例。 扩大医疗保障中、藏医药报销项目范围,将符合条件 的民族医诊疗项目、药品品种和医疗机构自制制剂纳入报 16 销范围,中、藏医药项目的报销比例提高 5 个百分点,住 院报销起付线降低10 个百分点,探索按民族医病种付费方 式。 三、实施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 年6 月—7 月)。经过考察、论证、制定《刚察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修改完 善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动员并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完善制度阶段( 年7 月—8 月)。制定完善实 施细则和相关制度,总结形成完善的制度和实施办法。 3、组织实施阶段( 年8 月— 年10 月)。在 完善制度和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试点医院全面推行公立医 院改革。 4、总结提高阶段( 年10 月— 年11 月)。总 结公立医院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 合国家、省、州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要求及其它地区 取得的先进经验,修订完善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 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公立医院改革。各县和县直医疗 机构要在坚持中央、省、州确定的医改方向和原则基础上, 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研究制定符合本县、本单位实际 17 的实施细则,细化措施,突出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积 极稳妥,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 (二)加强部门配合。发改部门负责将公立医院的发 展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

1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要安排医院的基 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卫生部 门负责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财政部门依据 合法、科学、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分配资金, 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公立医院的收支监管。人社部门会同 发改、编制和卫生部门确定各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和招聘方 案;会同卫生部门合理确定人员定岗、绩效工资审定,同 时加强对公立医院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食 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部门要密切配 合,形成合力,确保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 (三)加大财政投入。落实试点公立医院政策性投入; 对承担公共卫生职能医疗机构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加 大公立医院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医院加快发展;落实 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医疗卫生 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舆论引导。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采取多 种有效形式,加强对公立医院综合体制改革工作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 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 18 和支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为公 立医院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15

2020年4月19日

第5篇: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的公共服务;加强社 会管理,开展农村扶贫和社会救助,化解农村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合理调整乡镇政府机构,对乡镇机构进行整合,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区域面积、区位功能等因素,对乡镇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的机构设臵和限额,严格控制领导职数。改革和整合乡镇事业站所,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减轻基层财政压力。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健全农村公益服务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有关要求,合理区分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实行分类管理,强化经费主要由财政保障的公益性服务职能。强化经营性事业单位自我发展能力,逐步走向市场。 加强乡镇人员编制管理,在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一律由省实行总量控制基础上,全市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一律由市统一管理。全面推行乡镇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建立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协调机制,确保五年内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数只减不增。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做好乡镇事业单位人员社会保障工作,抓好政策落实,妥善安臵分流人员,确保社会稳定。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区划的合理调整。上级部门要大力支持基层改革,不得以机构“上下对口”,或用项目安排、资金分配、年终考核等手段干预乡镇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改革的总要求是: 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办学、各级责任明确、财政分级负担、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各县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1X?43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X?22号)精神,切实管好用好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有关专项经费,不折不扣地落实地方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实行人员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依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提

高农村教师素质。加强农村中小学编制管理,坚决清退不合格和超编教职工。合理配臵城乡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鼓励城镇教师、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制度,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统筹规划,量力而行,合理调整农村教育布局,严禁超标准建设和搞不切实际的各种达标升级活动,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臵,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城乡及区域内义务教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要求是: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原则要求,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明确界定县乡政府支出责任,合理调整政府间收入划分,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乡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积极贯彻实行省、市两级政府在财力分配上向财政困难县乡倾斜的政策。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增强县乡财政实力。 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对来自于乡镇的省级共享税收定比增量返还,要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调整和取消乡对县的专项资金上解政策,加大对乡镇财政的补助力度。落实省对县乡专项资金直拨政策,进一步缓解县乡财政运行困难,减少省补助资金流转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减轻基层财政国库资金调度压力。进一步完善财政奖补政策,切实提高基层政府经费保障能力。改善县乡财政困难状况,落实和完善财政对村级的补助政策,确保乡镇机构和乡村组织正常运转。完善城乡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增加。进一第二篇:《XX镇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汇报》 黄花镇位于英德市西南面,距市区70公里,总面积220平方公里,辖1个居委和11个村委,有27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5.2万人。去年7月,我镇作为XX市九个生态调节镇之一先行试点农村综合改革,按照上级制定的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在市农业局、编委办、财政局、发改局等有关单位的精心指导下,结合本镇实际,周密部署,广泛宣传,扎实做细工作,认真组织实施,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去年底,省农业厅领导率队到我镇调研农村综合改革情况,对改革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加强领导,落

实责任是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力量保障。为切实加强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组织委员为副组长、镇属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领导、组织实施和督促。同时,认真总结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进一步采取措施,将改革和当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巩固改革成果,建立推进改革的长效机制。尽管改革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但是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团结协作,克服了各种困难,及时解决了各种矛盾,顺利完成了试点改革任务。 镇政府“三农”服务机构设立党政办、社会事务办、综治信访维稳办、农业办、计生办等五大办公室。在党政办新设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并与综治信访维稳办合署办公;撤销了经济发展办并将其相关业务并入农业办;新组建“一网三中心”(即“三农”服务网、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劳动力服务中心),其中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是由原来的林业站、农技站、农机站、兽医站、水利所等五个站所合并组成的部门,该中心下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村(居)委设立一社四站(农村服务合作社、经济服务工作站、公共服务工作站、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站、卫生服务站)。 我镇投入120多万元改造了政府门口广场,对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社区居委会等3个办事大厅的为民服务窗口进行全面装修改造,将对外为民服务窗口全部前移办公,并将各服务窗口的制度、职责、办事程序规范上墙公开,在政府大门口安装了大型的电子信息发布显示屏,在农业服务中心配置了“三农”服务网专用电脑,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独立设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室并添置了检测设备一套。

(三)注重创新,强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如何、成效怎样,关键在于创新力度和推进力度。我镇注重实效,不走过场,狠抓农村机构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便民、惠民、利民的高效服务型政府,提高公益性便民服务水平。 “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让基层党员群众“有地方说话”、“说了有人听”、“有事能解决”,让“两代表一委员”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意,为民解忧。我镇每周二为“两代表一委员”指定接(走)访时间,并开通电话专

线值班,将民情登记、收集、处理、反馈,确保件件能落实,事事有回音。 民情日记实行一事一记,以叙述、分析、评议为主要形式,包括事由、意见、结果三个要素,真实地反映社情民意,记录方式要规范,反映问题要具体,分析情况要透彻,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并跟踪记录办理的结果。结合我镇领导班子成员开展的“走出大楼、走到基层、走进群众”活动, 要求领导班子成员、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居)委不定期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民情,为民解忧,每周至少交上一篇民情日记,遇重大、紧急事项要随时记录及时汇报,凡达不到数量和质量要求的进行通报批评。农村综合改革大半年以来,共收集民情日记900多份,从民情日记发现民事纠纷263人次(宗),反映群众生活困难107人次,发现的问题基本上逐一得到解决,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此项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评价。 我镇在司法调解上创新了联合调解方式,调处难案积案(特别是起诉法院又不符合条件立案的纠纷)都邀请法庭法官到综治信访维稳中心,配合政府领导、中心的工作人员面对面与群众进行联合调解,给群众创造一个联合调解平台,改变了过去将难案积案推向法院的做法,改为以政府的名义请法官下乡协助调解。我镇大半年来共调处好16宗难案积案,确保调解工作取得实效,减少了群众上访和打官司的案件,并对调处的案件进行了规范的归档。 农产品检测站新装修了专门用于蔬菜水果检测室一间,配备了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设备一套,同时配备专业的检测员3人,日均检测蔬菜水果样本3个以上,分别在农贸市场、蔬菜水果收构点、蔬菜水果种植基地等地点随机抽取样本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报上级部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销售。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5、推行在村(居)委开展为民代办事项业务。 开展为民代办事项业务,旨在强化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一是受理: 在村(居)委设立代理点,由村干部在代理点接待群众,对群众前 来反映的问题和需要机关办理的事项予以登记,同时接受保管相应资料,对无法代办的事项,做好解释和指导工作,并告知申请人到

相关部门办理。 二是办理: 对群众申办事项,由村干部负责登记,受理人能办理的可直接办理,不能办理的作好解释,代为办理的转相关单位、部门办理,原则上不超过15天。

三是送达: 将办理好的相关证件和资料及时送到当事人手中,或通知当事人来领取。 到所在村(居)委登记他们的基本情况和流出方向,以便加强对他们的沟通和管理。

二是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定期联系制度。村(居)委凡是知道外出务工的人员,将进行列表造册并定期联系,每个月至少电话联络一次,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工资收人及家庭情况,有困难时尽力提供援助。 三是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创业制度。村(居)委根据平时联系外出务工人员所掌握的情况,向他们宣传家乡变化和发展,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外出人员回家创业,为家乡作贡献。 我镇在农业服务中心设立“三农”服务网并配备专用电脑,供群众现场查看农业相关的信息,并有专人协助群众操作,同时安装了电子显示屏,主要用于土地流转供需和劳动力供需信息公开,为供需双方提供了一个公开沟通的信息服务平台,政府部门充当中介角色,为企业和群众服务。在政府门口安装了大型电子信息显示屏和制作了30多米双面可用的信息发布宣传长廊,用于宣传我镇农村综合改革进展情况及成果。专门印发了5000本农村综合改革办事指南宣传小册,发放到各单位(部门)、村居委以及群众手中,让群众了解各项办事程序,领会农村综合改革的便民意义。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一是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后,政府把工作重点从直接抓招商引资、生产经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移到宣传落实政策、指导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做好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上来,政府行政职能开始向服务型转变,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增强,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得到整合,试点村居委的农民群众也从服务方式创新中初步尝到了实惠。通过改革进一步增进了干群关系,社会发展更加和谐融洽,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得到进一步提升,更

有利于推动我镇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所有市下放委托给我镇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和事业单位社会服务事项,一律都进入了我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

三、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是缺乏经验。农村综合改革是新鲜事物,我镇在借鉴云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镇实际,边摸索边推进,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加强对我镇的业务指导。

二是经费压力大。农村综合改革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由于我镇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村级收入较少(全部都是省定贫困村),难以投入大量的改造资金。下一步计划争取“双到”帮扶单位和上级财政支持部分缺口资金,剩余由镇政府及村委共同想办法解决。

三是村级改革难度大。目前我镇只对社区居委会进行了初步探讨性农村综合改革,剩下的11个村委由于经济基础普遍较差,改善办公条件和购置办公设备经费不足,加上人员素质不高,给村级改革进展带来困难。下一步加大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力争本年内全面铺开农村综合改革。

(一)改革必须与群众意愿相一致。第三篇:《河溶镇201X年农村综合改革(定稿)》乡镇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河溶镇位于当阳市东部,与荆门、荆州地区接壤,面积252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29个村民小组,14165户,56266人,其中乡村人口45168人,农村劳动力30335个,耕地总面积

10.26亩。201X年,河溶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化解村级旧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

(一)乡镇机构设置符合政策。我镇按照中共湖北省委(鄂发[201X]7号)文件要求,严格设立机构,严格配备相关工作人员和职数,在班子成员中,设九个党委委员;镇内设四个办公室,分别为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二)人员编制配备符合规定。根据当发[201X]3号《当阳市镇处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当编发[201X] 号《当阳市镇处机关工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方案》文件精神,核定镇机关行政编制45人。现实有在岗在编人员37人,全部定编定岗到人,并在市财政与编制公开网在全省实现名制公示,无任何编制外借用、聘用人员。 (三)“以钱养事”新机制规范运行。我镇共有公益性服务主体5个,分别为农业服务中心、水利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动物防疫办公室。其中动物防疫办公室由国家干部兼任主任,其他四个中心分别由中心主任负责,目前,四个中心共有工作人员30人(年初31人,农业中心1人6月病故)。

1、岗位实行竞争上岗。根据省农村公益性岗位设置的暂行办法及农村公益性事业的管理条例,针对改制单位三年过渡期满的状况,201X年初我们在五个服务主体进行了全员竞争上岗(主任由政府考核后先行聘用),除防疫员以外,四个中心共有34人参加竞争上岗,经基础考核、民主推荐、竞职演说等环节共选定了27人到人公益性岗位服务。防疫员也实行了竞争上岗,共有14人参加竞争上岗,聘用11人为防疫员。但在聘用上实行了因事聘请,不与防疫员确定劳动关系 ,待遇实行因事而定,更充分地体现了“以钱养事”。

2、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将农村公益性服务全部发包给五个公益性服务主体,由服务主体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权利、义务、职责、要求等对农民提供公益性服务。201X年1月我们分别与五个公益性服务主体签订了201X年度的农村公益性服务合同,合同总额为8 7.49万元。

3、考核实行量化评分。

一是会同市直业务主管部门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实施细则,设计了量化考核评分表,由市、镇、村三级进行考核; 二是制作了农村公益性服务内容登记表,年终由村进行整体评价后纳入考核结果; 三是严格实行“政府埋单、农民签字”的管理办法; 四是各服务主体与每名专业技术人员签订了公益性服务项目承包合同,将每名专业技术人员所承担的具体工作进行了明确界定;五个 公益性服务主体分别建立服务台帐,对服务对象为个人的严格实行每次签字到人。镇政府对五个公益性服务主体每年进行两次考核。 201X年综合考核成绩为: 农业服务中 心9 9.03分,水利服务中心9 9.17分,文化服务中心9 9.06分,计划生育服务中心9 9.27分,动物防疫办公室99分,依据考核评分我们于201X年1月全部兑现了201X年度服务经费。

4、薪酬实行绩效考核。各中心结合与镇政府签定的《农村公益性服务承包合同》相关内容和单位岗位实际,将考核任务与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并与职工签定了项目和技术承包合同,让每个人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奖惩考核办法,从而增强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年终按照所签订的合同及考核成绩兑现相应的服务报酬。

5、权益实行依法保障。严格要求各中心为职工购买包含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项内容的社会保险,其集体部分由财政所专帐直达各服务主体。201X年度各服务主体共为31名职工购买了社会保险,总额达15728 3.43元,其中集体部分11549 7.43元,个人部分41778元。在社会保险费总额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9971 9.6元,其中集体部分6933 5.6元,个人部分30384元。 6、资金实行规范拨付。

一是按照“零户统管”原则,对五个公益性服务主体全部在财政所开设了专户,由财政所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公益性服务经费全部用于公益性服务; 二是公益性服务经费全部直达服务主体帐户,对于考核中扣出的经费全部结转下年,用于公益性服务项目的开支; 三是对各服务主体的经费拨付情况全部在当阳市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予以了公示,方便各级部门直接查询。201X年省、市拨付

给我镇农村公益性经费8 8.04万元,201X年度为8 7.49万元,没有出现上进下退情况。追加防疫经费5644元(考核奖励),共计886044元。经考核共兑现875436元,结转下年10608元。 我镇按市财政局安排部署,根据“预算统管、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五统一的要求,镇财政于201X年下半年实行了“乡财县管”。201X年按照相关规定继续实行,目前运行良好。 201X年全镇落实农村转移支付资金20 2.7万元,主要用于解决村干部工资、办公经费和五保户供养经费,结余部分用于化解债务和兴办村级公益事业,这些资金均由镇财政所设立专帐管理,专款专用。201X年底均已严格按政策全部拨付到位,不存在截留、抵扣和挪用转发转移支付资金的情况。 我镇19个村共有村干部106人(含村主任助理15人),年底根据综合考评,镇核定村干部工资总额878246元,并确定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工资。村根据镇核定的工资总额考核分解到个人,并报镇组织部门审批,然后报财政所办理,为了防止出现村级截留和挪用村干部工资,财政所通过信用社“一本通”存折,将工资直接打到村干部个人帐户上,实现了工资直达。 我镇五保户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两种形式,201X年,全镇共有五保户225人。拨付集中供养资金320400元;分散供养按人平1500元/年的标准,共发放113人计167900元;资金由财政所专管员直接上门发放到人由五保户签收,个别由其委托人签收。五保户供养经费在镇财政所建立专帐,统一管理,规范使用。 我镇农村“普九”债务已全部转入市政府统一解决。200 2、201X年两年通过清理共锁定债务2023124元,分五年已全部还清: 其中201X年偿还340000元,201X年偿还340000元,201X年偿还340656元,201X年偿还320829元,201X年偿还341831元,

(一)完善配套相关措施。我镇在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建设配套措施上, 一是建立健全一事一议民主议事机制,遵循“村民自愿、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决策、合理限额”的原则,规范议事程序,明确议事

范围,确定限额标准,细化管理措施,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 二是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主要是: 财务公开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资金临管制度; 三是建立公益设施管护制度,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的原则,明确一事一议公益设施的所有权,落实养护责任主体。

(二)认真落实奖补政策。我镇严格按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责任划分,将“村内小型水利、村内道路、环卫设施、植树造林等村民直接受益的公益事业”,开展一事一议筹资和投工投劳,按人平15元、劳力10个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项目,严格按照“项目规划、项目申报、项目初审、项目审批、项目实施、项目验收、资金拨付”七大程序,来确定国家奖补对象和范围;201X年全镇共申报一事一议项目24个,筹资41385元,筹劳296560个,村集体自筹资金139550元,申请财政奖补资金1795914元。疏通排灌11 3.5千米,整治堰塘15500立方米,维修村组道路5 8.9千米。补助资金全部落实到位,没有截留、挪用,违反规定安排使用等问题。

(三)严格组织项目验收。我镇201X年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都由市、镇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财政、减负办等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在验收过程中,每一个项目都有村干部、村民代表、受益群众参与;验收结束后,每个项目都有由村民代表签字同意的验收报告,上交级项目验收小组。

(一)及时发放《农民负担及补贴政策监督卡》。201X年,全第四篇:《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篇1: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农村综合改革的通知》(湘政发〔20XX〕32号)、《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确定新增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及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县的通知》(湘农改办[20XX]1号)精神,20XX年我县列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成立了高规格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五个工作机构。在认真学习改革政策,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农村综合改革总体方案及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化

解乡村债务、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实施方案。通过深入宣传发动和积极组织实施,整个改革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在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中,我县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建立公共行政体制的要求出发,科学界定乡镇职能,按照条块结合、合理有效的原则对乡镇责权加以规范,确保管理到位和责任落实,形成县乡两级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

一是科学合理设置机构。通过重新划分、合理撤并等措施,乡镇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0个调整为3个,即党政人大政协综合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加挂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牌子)。乡镇事业站所由原来16个精减合并为6个(即计生服务所、农村经营管理统计站、劳动保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农业综合服务站、文化体育卫生站、环保和城镇建设管理办)。

二是重新核定编制。改革前乡镇机构人员有1723人,其中有编的全额拨款人员有850人,差额拨款人员有334人,自收自支人员有46人,超编人员493人。改革后乡镇机构人员减为1336人,其中有编的全额拨款人员有1230人,全部核定为全额拨款,目前仍超编人员有106人。

三是积极稳妥分流富余人员。这次改革应分流乡镇机构人员493人,其中有编的全额拨款人员113人,差额拨款人员334人,自收自支人员有46人。到目前为止已分流乡镇机构人员387人,其中有编的全额拨款人员47人,差额拨款人员230人,自收自支人员46人,要求清退超编人员64人。在分流人员的安置上,我县采取了如下主要办法: 对于与机关事业单位完全脱钩的分流人员给予一定的补偿,补偿项目为买断工龄费、医疗费、住房补助、安家费、预提养老保险等。补偿标准为人平约6万元,此项合计384万元。对停薪留职、到企业任职、下村任职、待岗、离岗休息人员,采取缴投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发放生活费、发放工资、发放基本工资等形式进行,合计补助金额420万元。分流从事经营、经办经济实体的,在税收、办证等方面给予优惠。分流人员自谋职业的,纳入再就业的范围,统筹安排,并享受再就业的优惠政策。

四是精减领导职数。乡镇领导职数的配备,按二类乡镇不超过9名,三类乡镇不超过7名,并实行党政领导班子交叉任职。乡镇领导由原有的219人精减到现有179人。此外,对309个行政村的村主干也进行了精减,由原有的1656人精减到1127人,减少529人,精减率为3 1.94%。 (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统筹规划、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共调整撤并农村中学2所,调整撤并120所农村小学,逐步实现了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

二是全面推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的教师聘任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完成了中小学教职工核编定岗分流工作。通过竟聘上岗、脱产进修、停薪留职、病退、待岗、缓聘等形式,共精简分流中小学教师358人。

三是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认真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和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两补”工作。20XX年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1039万元,减免教课书费226万元、作业本费159万元,补贴寄宿生费109万元、特困生费39万元,合计1572万元。

(三)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进一步深化县乡分税制南政体制改革。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和政策要求,进一步明确县乡收支范围,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加大对乡镇财政的支持力度。在20XX年第三轮乡镇财政体制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调整,每年增加乡镇可用财力427万元,从

而增强了乡镇财力保障水平,调动了乡镇培植财源、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二是全面推行乡财县管改革。在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和债权债务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对全县23个乡镇全面实行了以“核算统 一、账户统设、工资统发、采购统办、票据统管”乡财县管改革。通过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措施,解决了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了乡财县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是全面推进村账乡代管工作。在加大县财政对村级的资金投入,增强村级组织经费保障力度的同时,由财政部门负责,对全县309个村全部实行了以“一建立、二取消、三监督,四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村账乡代管改革,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确保了村级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

四是完善财政涉农补贴“一卡通” 发放工作。在继续做好上年补贴项目发放的基础上,20XX年又将大中型水库后期移民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离退休村主干生活补贴等新增补贴项目纳入了“一卡通”的发放范围。当年通过信息化“一卡通”发放的补贴达36 项,资金3744 万元,获全省133个县(市区)乡镇财税信息化建设和农补贴发放工作验收评比第一名。

(四)积极化解乡村债务,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在农村综合改革中,我们积极组织力量对乡村两级历年债权债务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锁定债务数额,分清债务责任,根据债务形成的原因,将债务偿还落实到单位和个人。通过清理核实,到20XX年底止,我县乡、村债务总额1482 7.13万元,其中: 乡镇债务10350万元,村级债务437 7.13万元。由于我县积极实施了乡财县管和村账乡管改革,从源头上遏制了新增债务,20XX年和20XX年我县乡村没有新增债务。在乡村债务的化解方面,20XX年化解乡村债务14 4.69万元,其中乡镇债务10 4.64万元,村级债务40.05万元;20XX年化解乡村债务150万元, 其中乡镇债务1 10.8万元,村级债务3 9.2万元。对今后乡村债务的化解工作,我县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计划采取清收债权减债、核销划转债务、盘活资产资源、调息降息减债、安排资金还债等多种措施,在上级支持和本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发展方面的债务,用20年左右的时间化解其他方面的债务。

(五)深化国有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场农工负担。 我县根据《湖南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实施意见》(湘办发(20XX)40号)和《郴州市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本县实际,积极认真地组织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通过几个月努力,我县已将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将231万元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兑现到位,整个农场税费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免除了农工承担的类似“乡镇五项统筹”收费7万元,其中园艺场 2.3万元,农科所 4.7万元。

二是免除了农场负担的类似“乡镇五项统筹”费用68万,其中义务教育、计划生育

5.3万元,乡村道路建设

8.2万元,大坪林场九龙村的办公经费 1.4万元,林业派出所经费5 3.1万元。

三是重点解决了农林场所员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共安排11 3.6万元用于农林场站员工的养老保险缴费和偿还以前年度的养老保险欠费。 四是支持农场事业发展资金4 2.3万元,其中: 大坪林场九龙森林公园发展资金30万元,其他公益事业

10.3万元。五是落实了农工责任田和承包费。按照上级要求,参照周边农民承包面积的情况,税改后,农科所农工责任田保持每人

3.5亩,不收取承包费;园艺场每人4亩,免除按旱土计算的每亩80元承包费。农科所经营田租赁费降至每亩76元,园艺场经营田租赁费按核减旱土租赁费每亩50元确定。六是将上级安排给国有农场的转移支付资金全部拨到位,各农场也将应退给农工的20XX年资金全部退补到位,没有截留、挪用现象。在退补过程中,都坚持做到了公正、公开,将到户数据进行了张榜公示。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快速到户,对农场清退到户的转移支付资金还纳入了信息化“一卡通”统一发放。

二、下段工作重点 20XX年我县农村综合改革虽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改革涉及到上层建筑和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涉及到个人利益问题,部分主管单位和乡镇的思想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加上省市对改革的指导和督促也不到位,故工作进展比较缓慢,改革仍任重道远。20XX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完善配套工作。要抓好转移支付资金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确保每一分钱资金都按政策落实到位。抓好农场各项配套改革,清理农场对农工的其他收费,推进国有农场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改革,精简内部管理机构和人员,降低管理成本,转换经营机制。【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健全农工负担监管机制,建立农工负担监督卡制度。积极化解农场办社会和公益事业建设债务。通过落实以上配套措施,确保农工负担不反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积极化解乡村债务和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 要制定我县“化解乡村债务管理办法”,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硬化措施,强化管理,严格监督,严肃纪律等措施,规范乡村债权债务管理。通过清收债权减债、核销划转债务、调息降息减债、盘活资产资源减债等手段,逐步消化历史债务。要根据湖南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湘农改[20XX]4号)精神,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清理“普九”债务,澄清债务底子,积极主动汇报,争取上级更多的资金,有效化解我县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

(三)深化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乡村财务管理方式改革。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措施,确保“乡财县管”、“村账乡代管”改革的正常运行。

(四)积极稳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督促乡镇做好精减机构、控制编制、分流人员、转变职能等工作,确保乡镇机构改革取得实效。

(五)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改善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现学校布局合理化、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管理规范化。继续落实好“两免两补”政策。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精减富余人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篇2: 20XX年,我们按照省、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及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的管理,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职责与任务,开展业务培训与竞赛,建立“以钱养事”工作机制,严格考核结帐。同时,强化监管职能,严格按政策规定收取相关费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育龄群众满意率不断提高。

一、强化目标管理,严格考核结帐去年年初,我们在与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确认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的基础上,与乡镇计生服务中心签订了20XX年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要求和奖惩结帐办法。半年和年终,组织专班人员对各乡镇计生服务中心目标管理责任书执行情况进行了认真考核,考核结果显示: 全年二次情环情监测307293人次,孕性环情监测率分别为9 5.72%、9 5.57%;全年共放置宫内节育器5990例,取出宫内节育器615例,施行人流手术53例;全年开展优生咨询64598人,开展优生四项检测7472人次;全年随访74486人次,向广大育龄群众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宣传活动70余次;使用避孕药具8774人,占应使用9140人的96%,随访率达98%。今年年初,我们对27个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及其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进行了结帐。皂市镇、岳口镇2个计生服务中心获一等奖,各奖现金3000元;多宝镇、渔薪镇、拖市镇3个计

生服务中心获得二等奖,各奖现金201X元;汪场镇、杨林办事处、麻洋镇、干一镇、九真镇5个计生服务中心获得三等奖,各奖现金1000元。同时,我们配合乡镇党委、政府对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进行考核,从“以钱养事”经费中每人拿出5000元,根据考核的实绩,对83名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进行结帐,其中获得优秀等奖42人,合格等次41人。

二、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去年以来,我们对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采取以会代训、专业培训、派出进修培训和技能操作竞赛等形式,大力开展了业务培训。全市召开乡镇计生服务中心负责人会议4次;组织乡镇计生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服务人员业务培训3次,参加人员260人;开展服务人员技能操作竞赛1次,参加竞赛人员78人;派出进修21人。同时,我们印发了《全市人口计生窗口行业优质服务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人口计生窗口行业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通过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和窗口行业的竞赛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提高了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水平,为我市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等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监管职能,杜绝违规收费人口计生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而人口计生部门的收费是农村工作中一个最敏感的问题,也是广大育龄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强化监管。 一是建立“三项公开”制度和工作规范。“三项公开”,即: 全市实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和村务公开。我们以文件形式及时转发了《湖北省人口计生系统“三项公开”工作规范》,进一步明确了“三项公开”的主要内容、形式与要求。

二是严格执行办理计划生育证件收费标准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的标准。每年年初以市人口计生委的文件专门印发当年社会抚养费征收具体标准。

三是加强监管和督查。我们将办证收费和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等内容、纳入党政领导线和人口计生部门线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考核结帐,平时工作督查也把此项工作作为督查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还十分注重信访举报案件和行风热线反映问题的督办和处理。通过以上

措施的落实,进一步规范了部门的行政行为,杜绝了违规收费等现象的发生。一年来,我们人口计生部门在农村综合改革的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有的地方服务功能不全、服务质量不优、服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我们决心,借省、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考核的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新的一年再创佳绩。篇3: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有力指导下,我市农村综合改革紧紧围绕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点,以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为目标,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着力做好农村义务教育化债后续工作;扎实推进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等工作。通过各级精心组织实施,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继续深化和完善“三项”改革工作 一是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按照“分类管理”和“提高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全力改革整合公益事业站所,强化服务功能。严格划分经营性事业单位,引导经营性事业单位强化自我发展能力,逐步走向市场。乡镇改革后我市设156个乡镇、乡镇行政机构541个、乡镇行政编制5345名、乡镇事业机构560个、乡镇事业编制5050名,机构、编制均得到了精简。同时,乡镇人员只减不增,全市乡镇行政编制总额5435名,实有4560人,尚节编875名。

二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义务教育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 通过建立健全教职工工资发放、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保障、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资助贫困生就学、化解“普九”债务等“五项工资机制”,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得到有效保障,运转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农村基本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

三是继续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财政保障水平明显提

高。全面建立了“乡财县管”和“村财乡管”的乡村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保护和调动乡村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财务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基本保证了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加快县乡村级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指导和督促县级财政逐步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增强基层政府履行职能的能力。进一步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和落实民生政策的基本财力需要。大力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安排,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水平。

二、全面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分级负责、农民自愿、上限控制、财政补助的原则,认真总结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经验,全面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建立健全保障措施,严格程序,规范运作,积极探索村级公益事业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全市160个乡镇、2123个行政村,共实施财政奖补项目有3313个,通过农民筹资筹劳及各级财政安排等方式累计筹措资金6749 1.75万元。其中: 省以上财政奖补资金17366万元,县区财政配套奖补资金341 5.2万元,整合其他支农资金1783万元,社会捐赠40 9.8万元,村集体投入377万元,村民筹资706 1.75万元、筹劳185 3.95万个工日(其中以资代劳2514 4.35万元)。截止目前,全市已完工项目3313个,完工率100%;项目惠及2068个行政村,覆盖面达97%;筹资人口54 1.48万人,参与面达89%;受益人口577万人,受益面达95%。 今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将之纳入33项民生工程。年初,我办召开全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业务培训会,会上对各县区20XX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明确提出具体工作目标: 项目申报审批、县级配套资金均要在4月底完成;各县区乡镇参与财政奖补项目实施面要达100%,行政村财政奖补实施面要达80% 以上,参与财政奖补项目的农民群众占农业人口总数比例要达80%以上;财政奖补项目完工、验收、合格率在11月底要达到三个100%。会后,我办及时下发了《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实施办法》(民生办[201X]17号)、《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考核办法》(六综改办[201X]11号)、《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护实施办法》(财农改办[201X]335号)、《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信息和报表制度》(六综改办[201X]6号)等相关制度办法。加大工作调度,加强督查指导。今年以来,我办先后在8月份、10月份先后牵头2次,组织抽调人员,分若干个组对五县二区、近五十个乡镇、120余个村组进行检查,深入一线现场进行工作调度指导。各县区综改办也分乡镇,深入项目实施工地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限期整改;211年12月上旬,牵头组织对各县区进行年终考评,考评前2名县区将获得市政府民生工程单项先进奖。同时,市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政府网站、宣传车、标语等形式,对试点工作进行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调动农民群众民主议事、办事、管事的积极性。

三、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工作 为提高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我市深入推行了以资金、资产、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资”代理服务。市、县区均成立领导组织,纷纷召开工作布置会,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和各项配套办法。乡镇依托政务中心和农经站成立了“三资”代理中心,并由各级纪委牵头,财政和农委主抓,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具体负责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全市所有乡镇实现了两个“百分之百”,即156个乡镇百分之百成立了“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并实行电算化管理;2081个村(居)百分之百完成了“三资”清理、实行了村级事务流程化管理、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选举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6323人。【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文章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出自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村级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XX〕21号)要求,开展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督促各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政策措施,安排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

费,确保201X年如期实现中央提出的3年内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的目标。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村级组织利用自身优势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服务功能和村级组织自我保障能力。我办及时下发了《关于开展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落实情况的专项检查工作》六综改办[20XX]10号的通知,并于6月下旬,由我办牵头,市财政局组成人员,深入金安、金寨、霍邱等县区,6个乡镇、12个村组进行专项检查,检查组人员深入基层,查阅了乡镇财政所、农经站有关账簿和资料,召开县乡村人员座谈会,实地了解村级20XX年、20XX年、20XX年收支情况、村级债权债务情况,以及县级村级运转经费采取的保障措施和制度建立情况。各级通过加大撤村并村力度,推行村级干部交叉任职制,大幅度精减村组干部职数;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实行村务公开,建立健全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代理服务管理模式,成立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提高村级管理水平,确保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促进了村级组织职能转变,推进了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实现了“减人、减事、减支、增效”的改革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五、扎实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化债整改“回头看”工作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强化领导,制定方案,筹措资金,精心实施。各地全面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核实、审计锁定和债务化解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巩固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清理化解工作成果,确保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不反弹,根据省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整改“回头看”活动的通知》(化债办[20XX]1号)文件精神, 1月份,我办在全市范围内认真进行了农村义务教育化债整改“回头看”,严格执行省化债办提出的五项整改内容和要求,纠错纠偏,查缺补漏,解决好化债遗留问题。同时,加强化债工作督导,落实化债政策,研究制定和认真落实防控农村义务教育新债的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六、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有力有效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严格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执行中央、省、市各项减负惠农政策,积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始终坚持把农民负担监管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

内容,始终绷紧减负惠农、保稳定、促发展这根弦,时刻保持减负工作高压态势。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涉农负担监管,严防农民负担反弹,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根据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组的要求,我办于9月20-21日对霍邱、叶集等县区20XX年涉农负担监管工作开展大检查。重点检查霍邱县长集镇、岔路镇、新店乡,叶集区三元乡,及4乡镇许岗、岔路、塘店、老桥等8个行政村,实地走访了60余农户,抽查了计生、公安、民政、农经等8个涉农收费单位和6所农村中小学校。检查组所到村、组、农户反映,各项惠农资金发放及时、规 。七、继续推进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 为进一步深化国有农场改革,切实减轻国有农林场农工负担,用好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公益事业建设发展项目补助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我办继续推进国有农场税费改革,侧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清理和规范收费。认真清理国有农场面向农工的其他收费项目,严格控制收费标准,不该收的一分不得向农工收取。

二是制定严密的分配方案。根据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督促县区认真组织对国有农场有关情况开展调查,核实有关数据,制定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案,及时把资金落实到各农场。

三是各县区各农林场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国营农场在分配资金指标及时召开职工大会,采取大多数职工认可的方式制定具体分配案,编制发放清册,实行张榜公示,确保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监管资金的拨付和兑付。县区将农工减负补助资金拨付到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监管落实到农工,公益事业项目补助资金严格实行报账制。五是开展重点检查。县区专门组织人员对全市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情况开展了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意见,确保农工补助资金和公益事业发展资金全部发放到农工手里和用于农场公益事业项目上。六是开展国有农场公益事业发展项目绩效评价。金寨县对国有农场公益事业发展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制定了《金寨县良种场公益事业发展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案》,同时,制定了绩效考评工作计划和考评指标体系。 八、继续推进相关改革工作 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探索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的使用管理。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落实减轻巢湖区域农民负担综合改革各项政策措施,加强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管理,减轻农民负担。探索减轻农业用水负担综合改革试点,改革完善现行农业用水水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用水负担,促进水管体制改革。

九、加强效能建设,努力完成其他各项工作

一是修订完善市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项制度。加强办公室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完善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工作规则,并制作各项工作的流程图。

二是加强办公室各项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办文质量,全年累计印发文件22件,简报16期,领导讲话等10余篇,并在《安徽财会》、《皖西日报》、《六安农研》、《市参阅件》、政府网站、财政局网站发表稿件50余篇。

三是积极参加反腐倡廉学习教育活动。我办积极参加各项反腐倡廉活动,认真听取了市财政局20XX年度警示教育月动员会和建党XX周年党史报告会,并多次观看反腐警示片。

四是扎实开展“服务发展年”活动。我办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实际,坚持以服务基层、服务民生、服务“三农”、服务群众的思路,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并牵头组织人员完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专题调研课题任务,并在安徽财会》、《皖西日报》、《六安农研》、《市参阅件》等发表。五是认真开展大走访活动。今年先后3次参加市局组织的民生大走访、财政干部大走访活动,分别赴裕安、舒城、叶集三县区,轻车简从,深入到群众家中、走向田间地头,贴民情、听民意、宣讲民生工程,有力地推动了活动的深入进行。 十、20XX年工作打算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清理化解垫交税费等公益性乡村债务试点,探索启动农村综合改革示范点建设,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能力。篇4: 20XX年,民政局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综合改革办公室的帮助指导下,结合民政部门实际,对所承担的改革内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取得了一定实效。根据《关于报送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永农改办〔20XX〕3号)要求,现将20XX年民政局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农村综合改革落到实处20XX年,县民政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使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和“按标准施保”的目标、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工作,确保我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县民政局及时成立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 姜光容(局 长)副组长: 刘传树(副局长)胡友文(副局长)刘昌顺(副局长)李贵明(老龄办专职副主任)成员为局属各股室负责人。通过成立领导组,民政局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其他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职能股室积极参与、协调配合的格局,为切实维护广大困难群众根本利益,保障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做了充分准备。

二、措施具体,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推

(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进展顺利农村“五保户”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弱势群体中的特殊困难群众,对“五保户”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五保供养政策,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认真贯彻落实《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今年以来,民政局始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落实“四项制度”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以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工作宗旨,明确目标,认真履职,狠抓政策、措施落实,对农村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和“按标施保”。根据国家民政部和省、市民政部门《关于开展农村五保对象一次性调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县民政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对五保对象再次进行了复核确认、登记造册,并填写

了《农村社会救助对象台卡》,建立健全了五保对象数据库。通过开展对农村五保户的调查核实工作,真正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数据准,为做好农村五保救助工作提供了准确详实的依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县共有农村五保户2501户2624人。为认真贯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进一步做好全县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根据《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昭政发〔20XX〕45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省、市政府对供养资金的承担要求,县人民政府决定,将纳入省级转移支付的1137户1168位五保老人的生活费用由每人每年720元提高到1200元(省财政每人每年补助720元、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20元,县财政每年每人补助360元);对201X年新增暂未享受生活补助的1364户1456名农村五保对象,全部按农村最低生活补助每人每月60元的标准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外,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20元、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360元的五保供养金,使供养水平达到每人每年1200元的标准。20XX年,全年共支出五保供养金480.05万元,其中: 纳入财政转移支付的供养对象月支出1 1.68万元,全年累计支出供养金140.16万元;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的供养对象月支出

5.824万元,全年累计支出供养金6 9.89万元,确保五保供养工作做到按标施保、按时足额发放,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我县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困难问题。 (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逐步完善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是缓解农村贫困群众就医困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新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提高农村困难群众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XX年,民政局在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过程中,始终本着“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方针,按照及时有效、简便易行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突出资金使用重点,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积极开展医疗救助工作,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全年累计农村医疗救助46879人次,其中资助新农合46693人次,资助新农合资金9 3.39万元;资助参加新农合后二次救助186人次,资助资金1 6.34万元,切实解决了五保户、特困户、残疾人和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在开展农村医疗救助工作过程中,对医疗救助资金的安排使用作了严格规定,并将医疗救助资金纳入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确保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杜绝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积极推动我县农村医疗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稳步推进20XX年,为进一步完善我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切实保障农村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村低保工作会议精神,积极采取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规范、有序、顺利开展。今年,为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民政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确保全县社会稳定,为此,县民政局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对今年的农村低保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要求各乡镇切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审定农村低保对象名单,全面抓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扩面工作。同时,对各乡镇民政所的同志进行了农村低保业务工作的培训,为今年农村低保扩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做了充分准备。

2、认真开展农村低保调研工作今年,县民政局多次组织工作组深入各乡镇,采取听汇报、查资料、走村入户,揭锅看仓等方法,对残疾人、特困户、重灾户等困难群众的缺粮情况、原因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同时,要求各乡镇对农村低保对象的年龄、性别、家庭贫困程度等有关信息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使登记工作切实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为下一步农村低保生活对象扩面工作打下了坚守的基础。

3、措施具体,狠抓落实

一是为化解物价上涨和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农村低保对象基本生活的影响,切实做好“提标”工作。根据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和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先后两次下的发通知要求,从20XX年1月和7月,按每人每月10元的标准,两次提高农村低保补助水平(即: 1-6月,1档、2档、3档保障对象月人均补助标准分别为50元、40元、30元;从7月起分别为60元、50元、40元)。为使提高补助水平的政策落实到位,民政局采取各种措施认真复核上半年的发放情况,确保农村低保资金足额发放。此外,20XX年新增农村低保对象仍按3个档次实施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50元,从201X年7月起执行,切实保障了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

二是根据《昭通市民政局、昭通市财政局关于认真做好农村低保扩面工作的通知》(昭民发〔20XX〕59号)文件精神,做好全县农村低保扩面工作。根据市级下达我县20XX年农村低保人数45525人(其中: 201X年农村低保人数39658人,201X年新增5867人)的指标,经县民政局研究,报县人民政府同意,以201X年县政府下达各乡(镇)的农村低保控制数为主要依据,并综合考虑各乡(镇)农业人口、地区居住环境、贫困状况等因素来确定分配方案。并严格审批程序、明确发放时间,落实补助标准,按时完成农村低保扩面工作。

三是为确保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民政局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原则和“分档分类施保”要求进行管理。对去年享受农村低保补助的15403户39665人进行了全面审核,对其中不符合《**县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规定的2107户5344人进行了停发,对没有按户纳入的828户家庭进行了调整(调增人数816人),并严格按照“一评二审三榜”原则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审核和审批。全县共有20181户45525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月发放低保金22 7.63万元,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231 7.59万元,保障面占全县农村人口的1 1.2%,占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5 2.74%,切实解决了农村特困群众的实际困难。

4、严格程序,加强管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县、乡、村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民政主管,部门协同,基层落实”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要求各乡镇要坚持原则,严格工作程序,准确核定保障对象,把好入口关,每年审核一次,避免“一保定终身、养懒汉”等现象。

(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改革步伐逐步加快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目标。今年,我县在坚持依法建章立制、规范村民自治活动的同时,注重克服就自治抓自治、就民主抓民主的倾向,把村民自治活动与农村中心工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民主管理的制约和激励作用。今年,我县继续加快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改革步伐,认真抓好村(居)民自治工作,推进村民选举、管理、决策、监督“四权”的落实,全面实行村(居)务公开,使村(居)务公开率达100%。同时,抓好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示范工作,切实搞好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社区居委会班子建设,把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环境美化、和谐文明的新型社区。认真开展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的要求开展工作,促进了干部的作风转变,干群关系密切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增强了。过去,多数村民只知埋头生产,不愿抬头问路,开展村民自治活动以来,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普遍增强,村民特别是村民代表参与重大村务决策的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村民代表素质不断增强,村民代表会议质量不断提高。

二、对基层组织保障长效机制的建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有了一定的保障,乡村组织运转困难问题逐步缓解,农村基层政权运转保障能力工作逐步加强,但就我县总体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缺少长效机制,难免出现朝不保夕的现象; 二是村、组干部报酬低,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出现工作拖拉、不积极、不主动的现象; 三是村干部公用经费补助的范围窄,标准低,导致有人愿意出门打工也不愿意当村干部的现象。建议: 首先,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加大招商引资等步伐,从而增加财政收入,保障乡村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解决乡村组织运转困难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运转保障能力;其次,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大对基层组织运转经费的投入,保障基层组织基本经费;再次,鼓励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开展科技致富,即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最后,适当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并制定严格奖惩制度,从而提高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民政局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1、存在的困难

(一)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少且素质参差不齐,工作任务繁重,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目前,我县15个乡镇民政助理员仅有40人,其中仅12人专职,其余28人兼任其它部门工作及包村蹲点、综合治理、挂钩扶贫、计划生育等其他任务。此外,相当一部分民政助理员是新手,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二)贫困面大,绝对贫困人口多,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且灾害连年,所以,需要救助的人多、面广,无疑给民政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三)县、乡民政办公条件差,部分乡镇民政所办公场所还是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相当一部分乡镇连装各种档案和资料的文件柜都配不齐备,办公地点狭小,办公设施也极为简陋,老房子、旧桌子、旧凳子、旧柜子在基层民政办公室非常普遍,不利于基层民政干部安心开展工作。

2、建议及对策根据基层民政工作的内容、范围、工作量和工作对象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合理定编定员,减少兼职,强化职责,切实解决民政工作人少事多的突出矛盾,确保基层工作能高效快捷的完成。此外,基层民政工作覆盖面广,任务艰巨,要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送到困难群众中去,现有的工作条件和状况还远远跟不上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因此希望各级部门大力支持, 为基层办公条

件差的地方配备办公设备,以保证工作能快捷高效的完成。篇5: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综改办的精心指导下,我市农村综合改革紧紧围绕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要点,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启动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完善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能力,着力做好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化解,稳妥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干部垫交农业税债务工作,扎实推进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

1、认真清算20XX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总结】工作总结第:《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 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作了工作布置,现将前阶段工作及下一阶段性工作计划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 一、前一阶段工作 主要是开展了项工作: 一是组织一次学习。全县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以后,我们**镇立即着手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准确及时全面传达会议精神,并展开了班子成员层面的座谈交流,就有关农村综合改革工作进行初步商讨。同时把县委综合改革的主要精神向机关干部进行传达,使每一位干部对该项工作做到心中有底。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组成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并就有关情况进行了分组落实,做到责任到人,时间到人。

二是制定一套方案。全镇班子会议后,我们立即组织全体党政班子成员分成5个小组就农村综合改革5个重点内容进行调研,听取镇机关老领导、村、厂、事业单位四个层面的建议意见,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综合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依据县委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最终制定了《**农村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对镇机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镇级财务化解、村

级组织运转等五方面工作进行了明确。在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我们于10月24日下午,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事业单位负责人召开了**镇农村综合改革动员会,对下阶段工作进行了充分地动员详细地布置。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建光同志亲临会场,对我镇的综合改革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

三是召开一次读书会。【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10月27日,我们组织全镇22位村支部书记召开了一次读书会,专门邀请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王群,县经管总站副站长孙挺军同志为支部书记进行专题辅导。读书会重点就 “一事一议”、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两个方面进行座谈交流,并就已在全镇范围内推广的锦坞经验,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了再次强调布置,主要是以“八个一活动”为载体开展工作,即: 进行一次民主管理培训;发放一本村民自治手册手册;疏通一条村务工作渠道;制订村级行事规则一套制度;规范一套民主管理程序;推行一项“党员+代表”联户做法;开展一项服务等。通过“锦坞经验”的推广,把我镇村级民主管理的核心定为: 民主、依法;团结、和谐;发展、稳定;实干、诚信;服务、便民;重心定为是重大事情决策“六步法”,实质定为党内民主与群众民主相结合,团结依靠群众与引导服务群众相结合,干部自律与制度监督相结合。

四是开展一次培训谈心。针对综合改革中,建设、环保、安监、社保四个部门行政执法管理权限的下放方案,我们邀请上级部门领导、专家及时对相关办、中心人员开展了一次培训,要求相关办、中心对上述下放的四项行政管理职能权限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和认识。并从这些办、中心抽调一批政治思想坚定、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且具有相关执法资格的机关干部作为执法人员,直接行使县行政执法职能。同时,我们还组织驻村指导员进行了个别谈话,在驻村指导员中,民主选拔推荐副镇(局)级后备干部,征求驻村指导员微调方案。 五是成立一个委 。

二、下一阶段工作

一是开展一项试点。【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文章农村综合 改革工作汇报材料出自进一步完善“四办两中心”的格局,保留党委政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业和保障办公室,村镇建设办公室、驻村指导中心,将调处中心改为综治工作中心,并组建一个**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对个别中层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岗位进行微调。

三是建立一个中心。即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目前,全镇已有兴联、锦坞、新迪埠等村建立起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下一阶段,我们将在其余村推广设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对村民所托工作实行全程代理,要求做到“六个有”:

即有牌子、有房子、有人员、有制度、有记录、有考核,实现“农户办事不出村、纠纷调解不出村、信息提供不出村、致富服务不出村”的目标,初步构建起“知民情、解民忧、方民便”的新型便民服务机制。

四是做好一个网点建设准备。组织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广泛征求干部群众对镇教育网点调整的建议意见,积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分尊重群众意愿,力求教育网点选址做到科学合理,为201X年秋瑾一小的建设打好财力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计划用3年时间,把全镇1所中心小学、1所分校、8所中心小学调整为3所以秋瑾为命名的小学,做深做透秋瑾文化。 五是进行一次债务化解。严格按照县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精神,开源与化解双管齐下做好镇村级财务化解工作。开源,在镇一级,重点是以发展“三产”提高税源经济。【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汇报材料】各类报告、强化考核等手段,严格控制新增债务。 六是建立一套机制。农村综合改革重在改,贵在持。改革结束后,我们将以此相关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整理规范,逐步健全完善一套农村综合改革长效机制,力求以制度来约束人,以制度来管理人,努力建设一个法制型、服务型、效能性政府 。\"

第6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1 刚察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发 [2011] 9 号),顺利开 展和完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州人民政府办 公室《关于印发海北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政办[2011]100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 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公益性原则,实施“两改革”、“五便民”、“一 强化”,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 非营利性分开,探索公立医院多种实现形式。通过改革公 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切 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 社会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促使公立医院切 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2011 年6 月起,在县人民医院和县藏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工 作。 二、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 改革步骤上,坚持先行试点,重点突破,积极稳妥, 大胆创新,因院施策的原则,总结适合全县推广的经验后 2 有序推进。 改革措施上,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 (二)工作目标 通过改革,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 务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 医院切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总体实现“三升、三 降、三满意”的目标,即:门诊、住院业务量提升,业务 收入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收费标准降低,平均 就医费用降低,单病种费用降低和政府满意,医院满意, 群众满意。 三、主要内容 (一)推行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体制。组建县公立医院管 理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组织、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编办、药监、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 员,履行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管理职能,代表政府“管人、管事、管资产”,实施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确定 公立医院规划和发展方向,保证社会公益性目标的实现。 3 2、建立医药分开机制。实行医药收支分开,逐步将医 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 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降低医院收入中药品所 占比例,通过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和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医 院由此减少的收入,实行零差率销售。 3、建立管理评价制度。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制定严格 的管理办法,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收支盈亏、社会和职工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 情况等公益性指标纳入医院及院长考核体系,落实医院年 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组织专家定期 对公立医院进行考评,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并将考核 结果与政府补偿经费划拨和院长业绩认定结合起来。 4、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巩固和完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 信息、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及收费项目公示制度。按 月对比院内住院自费比例、药品收入占医药总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门诊费用、单病种和单项检查费用、大型检查 阳性率等项目指标,并进行公示。坚持公开医院人事、财 务、管理等重大决策内容,提高民主科学管理程度。 5、建立便民惠民机制。全面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开展 无假日门诊、门诊预约和两级转诊。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 程,实施医疗费用及时报结制度。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控 制单病种医药费用和抗菌类药物使用,扩大试点病种范围, 4 县人民医院选择不少于10 个病种、县藏医院选择不少于5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 6、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 度。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 付方式,建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和 约束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扩大医疗保障 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 用,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落实医疗救助的管理和支付制 度,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对基 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的诊疗费用实行补充医疗保险。 (二)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科学核定岗位总数 根据各公立医院发展和实际需求,依据服务职能、服 务范围、现有工作人员数等情况,按照“因需设岗、按岗 聘用”的原则,重新核定医院需要设置的岗位总数。按照 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功能定位相适应, 与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工作量相匹配,与历年平均门诊 人次、床位数及床位周转次数、岗位设置需求相符合,与 服务对象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卫生服务半径大、工作难 度大、卫生服务成本高等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服 务人口、地域差异等综合因素,合理设岗。同时,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合理确定专业人员人员构成比例, 5 保证正常开展工作需要。对缺编、空编人员制定计划,逐 年补充。 2、实行院长负责制 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制度, 以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核心,制定公立医院院 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管理制度,新任院长必须按照任 职资格实行招聘或推选,实行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下 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对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公立医院院 长独立法人地位,院长拥有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权 限,相对独立行使医院经营管理权责,通过民主程序决定 医院内设业务机构,自主招聘员工、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中层领导、决定非资产性的经费支出。院长按照公益 性的要求行使职权,确保医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 策,承担社会责任。新任院长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以公益 性为核心,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3、实行全员聘用制 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公立医 院现任院长、副院长,保持现有职级。对新任院长,由医 院管理委员会向同级党委提名推荐,经组织部门审批后, 由管理委员会聘任。院长、副院长聘期为五年,经考核合 格者可以连任。院长在任期内对医院人事、财务和行政管 理全面负责。中层管理人员由院长提名或通过竞聘上岗确 定,报管理委员会审查备案。其他人员实行全员聘用、竞 6 争上岗、以岗定责、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探索推行院长 年薪制和特殊人才年薪制,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公立医院 的职工逐步由“单位人”变为“行业人”,由身份管理改为 岗位管理,在医院内按岗位需求合理流动。严格核定公立 医院各岗位的专业人数及技术层次人数,做到执业资格与 岗位需要相符,不得随意超员进人、用人。 4、建立灵活的聘用制度 一是建立解聘辞聘制度。制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 员和工勤人员考核标准,对聘用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并把 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升、评先选优及解聘的依据。对聘 期内不能完全履行岗位职责、贻误工作、服务质量不高、出现重大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和医德医风相关问题的,院 长有权按照有关制度提出解聘辞聘意见,并按程序予以解 聘或辞聘。 二是建立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制度。卫生专业技术人 员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在聘任时淡化资格、强化岗位,废除职称终身制的弊端,并可根据业务能力和 专业水平实行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高聘者是专业技术骨 干,低聘者是年度履职考核最低分的获得者。 5、推行岗位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 按照“总量控制、收支结余、不低于原来水平”的原 则,在岗人员基本工资按照考勤结果发放,其余部分纳入 工作岗位和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实行院科两级管 7 理,制定具体的岗位工资,一岗一薪,岗变薪变,注重向 临床一线、高风险岗位、技术骨干和特殊人才倾斜。在成 本核算的基础上,将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岗位职责、风 险大小、医德医风、工作效益、成本支出、药品控制、收 支结余等项目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 底”,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充分 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绩效奖金分配原则: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绩效奖金分配要素:工作质量与工作数量。 绩效奖金来源:个人绩效工资; 医院赢利的部分收入 绩效奖金分配方式:采取院科二级分配模式。医院以科 室为单位,根据一级分配方案将每月奖金核算到科室。 绩效考核由科室对员工进行,院办、医务科对科室考核。 由院办、医务科、财务科制定和审核一级分配方案,并负责 对全院各科室绩效二级分配方案审核,监控执行情况,负责 对全院绩效奖金分配结果动态监控,掌握绩效考核应用状况 与效果。 绩效考核结果审核及发放程序:每月 10 日前,各科室 负责人将科室员工工作量上报院办,经院办审核后,签署意 见,再转财务科,于次月22 日前发放。 绩效奖金管理有关规定: 8 科室制定二级绩效考核方案时,主要以工作质量和工作 数量两方面评价。各科室应不断探索绩效考核方法与评估指 标,力求公平公正、全面准确。 (1)工作。 (3)含护士组的临床科室,建议科室将绩效奖金先分 成医生、护士两部分。医生和护士部分再各自根据绩效分配 方案进行分配。 绩效考核奖金来源中的医院赢利部分投入,是指当医院 在赢利的情况下,减去医院公用支出、人员培训支出、医院 内部建设资金及设备购置支出的前提下,剩余的结余部分, 当对科室进行分解时,按照对科室的考核、按一定比例进行 分解。 (三)实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 1、补偿原则 (1)突出公益性质,加大政府投入。公立医院人员经 费全额预算,医院改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和 运行经费由县财政列入预算,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中 央、省专项资金和项目全部及时安排到位,在历年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债务由财政、国资、卫生部门共同 清理,逐年解决。 9 (2)核定任务收支,强化绩效考核,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统筹考虑公立医院服务人口、地理位置以及服务工 作质量、数量等因素,强化医院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 合理确定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基数和支出基 数,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激 励和补偿,经考核后,对公立医院业务运行和医改任务落 实后的经常性收支差额,分类给予补偿。 2、补偿方法 (1)核定任务 公立医院主要提供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 务。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机构服务能力、服务人口、近 三年门(急)诊量和出院人次变动情况核定;公共卫生服 务任务根据服务人数和确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数 量、质量要求核定。 (2)核定收入 收入构成:一是经常性收入,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和承 担基本公共卫生任务的经费补助收入。二是财政专项补助 收入,包括基本建设经费和设备购置经费、承担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处置任务补助经费、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开展的其他卫生服务补助收入等。 三是其他收入,包括公立医院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 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经营收入、社会捐赠、利息收入等。 10 收入核定:一是经常性收入核定。医疗服务收入按照 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收入,综合分析物价、社会平均收入 水平等相关因素,并考虑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各项 医改政策后对公立医院收入的影响合理核定,其中药品收 入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用药数量核定;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补助收入根据服务人口、单位综合服务成本及核定的 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 收入核定。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根据公立 医院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 置任务按服务成本核定补助;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根 据有关人才培训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三是其他 收入核定。根据以前年度收入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收入的 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3)核定支出 支出构成:一是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经费、业务经 费等正常运转支出。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包括用于公 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 员培训和人才招聘支出等。三是其他支出,包括公立医院 上述项目以外的支出,如赞助、捐赠支出、医疗赔偿支出 等。 支出核定:一是经常性支出核定。人员经费(含基本 工资、绩效工资、交通费、通讯费、烤火费、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按定员定额的方式及定编人数核 11 定,核定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 平相衔接,其中绩效工资、社会保障单位缴费及住房公积 金等项目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业务经费根据核定的基本 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定 额(剔除人力成本)、合理的药品损耗、设备维护、公用 支出等综合核定,其中药品支出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 用药数量等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核定。根据基本 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处置等专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进度、质量、效益等 因素确定。三是其他支出,根据以前年度支出水平并综合 考虑医疗赔偿支出等影响支出的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四)推行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 1、探索多元化办医格局 (1)明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权责。坚持政府举办公立 医院的非营利性质,面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优质、价廉、可得性和可及性强的基本医疗服务,向弱势群体提供医疗 服务费用减免,发挥对区域医疗服务市场技术进步、示范 和宏观调控作用,在执行政府指导价格的同时,承担紧急 救治、救灾、援外等社会责任。 (2)确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定位。社会力量举办的营利 性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格,依法照章纳税,接受卫生 部门监管,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3)探索多元化办医。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 12 革。政府在规划上给社会力量办医留足空间,在政策上予 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专科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发 展高端专科医疗服务,满足高收入群体特需医疗服务需求, 形成多元化办医竞争格局。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在 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 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2、建立人才培养长效制度 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高薪聘请专 业领军人才,充实县级公立医院专业队伍;以优厚的待遇, 吸引优秀专科医师和管理人才,充实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整 体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在岗人员培训。设立卫生人才培养基金,选 拔优秀学科带头人跨省深造学习,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的技 术力量;强化“三基”培训与实践,以培养留得住、用得 上的使用人才为重点,有效缓解公立医院技术水平不高的 问题;以省内外医学院校为依托,每年选送一批公立医院 在职专业和管理人员,实施人才培养储备工程。 3、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医院内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 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 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科学管 理与民主监督作用,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 13 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 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五)加强公立医院考评机制改革 1、加强医疗质量考评。建立医院内部监控机制,在医 生看病行医过程中容易导致医生乱开“大处方”、拿回扣 的医嘱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特别是进口抗菌素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例、人均输液量等 五项限制指标以及控制医疗机构盲目增收的药品收入占总 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 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等八项评估指标进行动 态监测,由医院管理委员会按月排队,季度评比,半年奖 惩,以考评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2、加强费用控制考评。建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的 评价和巡查制度,落实各项费用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惩处力度,对以营利为目的,导致过度检查、过度用 药、过度治疗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 3、加强医德医风考评。落实和完善《青海省医务人员 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强化医务人员警示 教育,加强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制度、医德医风考核制 度、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录制度的落实和考评 管理。 (六)完善民族医医院改革 14 坚持县藏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中、藏、西医并重方 针,强化政府责任,推进医院保持和发展中、藏医药特色 优势,提高中、藏医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认真落实中、藏医药扶持政策,逐步解决 “以西养藏”的问题,使藏医 医院回归特色、让利于民,满足各族群众对藏医药服务的 需求,促进我县藏医药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构建和完善公立民族医医院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 完善藏医医院管理体制。把藏医院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县政府负责县藏医院建设,按 照等级标准,科学确定医院发展规模。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工程,培育形成区域内藏医医疗、保健、科研 和教学中心。发展特色藏药制剂,鼓励和支持县藏医院依 法自制传统制剂,方便群众使用,提高藏药使用率。 构建和完善藏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藏医院的龙 头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和完善中、藏医药服务体系。积极 组织实施中、藏医药“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家庭”工程。 建立藏医医院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和巡查、预警制度。 建立以促进县藏医院保持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考 核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将领导班子结构、人员配备、民 族医诊疗技术运用、特色科室设置等纳入绩效考核,与补 偿政策、骨干培养、职称晋升、收入分配等挂勾。 2、建立有利于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公立民族医院 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 15 改革和完善县藏医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以预算管 理和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经济运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岗位 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医疗质量、服务 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建立中、藏医药从业人员岗位津贴制度,完善特殊人才和 高层次民族医药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在基本医疗保障建设中实行鼓励使用民族医药的政 策。将符合条件的民族医诊疗项目、医疗机构中、藏药制 剂纳入报销范围,降低报销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探 索按中、藏医病种付费的实现方式。具体报销起付标准、报销比例的调整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 门确定。 完善中、藏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增设中、藏医诊疗服 务项目,适当提高诊疗技术服务价格,测算中、藏药饮片 药事服务费应考虑药品的库存、调剂、煎煮等各环节产生 的成本,按照医务人员职称和劳动付出合理确定辨证论治 费,合理确定自制制剂价格。 合理核定县藏医院人员编制。为保证藏医药人员队伍 的稳定性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藏医药特色与优势, 在核定公立中、藏医医院人员编制的基础上要按照民族医 院等级标准合理确定民族医医生的比例。 扩大医疗保障中、藏医药报销项目范围,将符合条件 的民族医诊疗项目、药品品种和医疗机构自制制剂纳入报 16 销范围,中、藏医药项目的报销比例提高 5 个百分点,住 院报销起付线降低10 个百分点,探索按民族医病种付费方 式。 三、实施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2011 年6 月—7 月)。通过考察、论证、制定《刚察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修改完 善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动员并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完善制度阶段(2011 年7 月—8 月)。制定完善实 施细则和相关制度,总结形成完善的制度和实施办法。 3、组织实施阶段(2011 年8 月—2011 年10 月)。在 完善制度和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试点医院全面推行公立医 院改革。 4、总结提高阶段(2011 年10 月—2011 年11 月)。总 结公立医院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 合国家、省、州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要求及其他地区 取得的先进经验,修订完善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 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公立医院改革。各县和县直医疗 机构要在坚持中央、省、州确定的医改方向和原则基础上, 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研究制定符合本县、本单位实际 17 的实施细则,细化措施,突出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积 极稳妥,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 (二)加强部门配合。发改部门负责将公立医院的发 展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医院的基 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卫生部 门负责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财政部门依据 合法、科学、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分配资金, 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公立医院的收支监管。人社部门会同 发改、编制和卫生部门确定各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和招聘方 案;会同卫生部门合理确定人员定岗、绩效工资审定,同 时加强对公立医院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食 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部门要密切配 合,形成合力,确保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 (三)加大财政投入。落实试点公立医院政策性投入; 对承担公共卫生职能医疗机构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加 大公立医院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医院加快发展;落实 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医疗卫生 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舆论引导。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采取多 种有效形式,加强对公立医院综合体制改革工作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 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 18 和支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为公 立医院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第7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1 刚察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 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青发 [2011] 9 号),顺利开 展和完成我县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州人民政府办 公室《关于印发海北州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北政办[2011]100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 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公益性原则,实施“两改革”、“五便民”、“一 强化”,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 非营利性分开,探索公立医院多种实现形式。通过改革公 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切 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 社会满意度、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和费用,促使公立医院切 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2011 年6 月起,在县人民医院和县藏医院开展改革试点工 作。

二、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基本原则 改革步骤上,坚持先行试点,重点突破,积极稳妥, 大胆创新,因院施策的原则,总结适合全县推广的经验后 2 有序推进。 改革措施上,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

(二)工作目标 通过改革,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 务体系,形成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 医院切实履行基本医疗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总体实现“三升、三 降、三满意”的目标,即:门诊、住院业务量提升,业务 收入提升,技术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收费标准降低,平均 就医费用降低,单病种费用降低和政府满意,医院满意, 群众满意。

三、主要内容

(一)推行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体制。组建县公立医院管 理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任主任,组织、发改、卫生、财政、人社、编办、药监、监察、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 员,履行公立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宏观管理职能,代表政府“管人、管事、管资产”,实施全行业属地化管理,确定 公立医院规划和发展方向,保证社会公益性目标的实现。 3

2、建立医药分开机制。实行医药收支分开,逐步将医 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 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降低医院收入中药品所 占比例,通过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和政府投入等途径补偿医 院由此减少的收入,实行零差率销售。

3、建立管理评价制度。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制定严格 的管理办法,将公立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收支盈亏、社会和职工满意度、医药费用控制、政府指令性任务完成 情况等公益性指标纳入医院及院长考核体系,落实医院年 度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组织专家定期 对公立医院进行考评,原则上每半年进行一次,并将考核 结果与政府补偿经费划拨和院长业绩认定结合起来。

4、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巩固和完善公立医院医务人员 信息、医疗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及收费项目公示制度。按 月对比院内住院自费比例、药品收入占医药总收入比例、平均住院和门诊费用、单病种和单项检查费用、大型检查 阳性率等项目指标,并进行公示。坚持公开医院人事、财 务、管理等重大决策内容,提高民主科学管理程度。

5、建立便民惠民机制。全面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开展 无假日门诊、门诊预约和两级转诊。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 程,实施医疗费用及时报结制度。推行临床路径管理,控 制单病种医药费用和抗菌类药物使用,扩大试点病种范围, 4 县人民医院选择不少于10 个病种、县藏医院选择不少于5个病种推行临床路径。

6、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 度。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支 付方式,建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激励和 约束机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逐步扩大医疗保障 范围,提高支付比例,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次均费 用,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落实医疗救助的管理和支付制 度,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医疗费用。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对基 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外的诊疗费用实行补充医疗保险。

(二)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科学核定岗位总数 根据各公立医院发展和实际需求,依据服务职能、服 务范围、现有工作人员数等情况,按照“因需设岗、按岗 聘用”的原则,重新核定医院需要设置的岗位总数。按照 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功能定位相适应, 与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工作量相匹配,与历年平均门诊 人次、床位数及床位周转次数、岗位设置需求相符合,与 服务对象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卫生服务半径大、工作难 度大、卫生服务成本高等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服 务人口、地域差异等综合因素,合理设岗。同时,以医、药、护、技岗位为主体,合理确定专业人员人员构成比例, 5 保证正常开展工作需要。对缺编、空编人员制定计划,逐 年补充。

2、实行院长负责制 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制度, 以推行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为核心,制定公立医院院 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等管理制度,新任院长必须按照任 职资格实行招聘或推选,实行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下 的院长负责制,院长对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公立医院院 长独立法人地位,院长拥有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权 限,相对独立行使医院经营管理权责,通过民主程序决定 医院内设业务机构,自主招聘员工、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任中层领导、决定非资产性的经费支出。院长按照公益 性的要求行使职权,确保医院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 策,承担社会责任。新任院长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以公益 性为核心,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3、实行全员聘用制 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对公立医 院现任院长、副院长,保持现有职级。对新任院长,由医 院管理委员会向同级党委提名推荐,经组织部门审批后, 由管理委员会聘任。院长、副院长聘期为五年,经考核合 格者可以连任。院长在任期内对医院人事、财务和行政管 理全面负责。中层管理人员由院长提名或通过竞聘上岗确 定,报管理委员会审查备案。其他人员实行全员聘用、竞 6 争上岗、以岗定责、岗变薪变的用人机制。探索推行院长 年薪制和特殊人才年薪制,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公立医院 的职工逐步由“单位人”变为“行业人”,由身份管理改为 岗位管理,在医院内按岗位需求合理流动。严格核定公立 医院各岗位的专业人数及技术层次人数,做到执业资格与 岗位需要相符,不得随意超员进人、用人。

4、建立灵活的聘用制度 一是建立解聘辞聘制度。制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 员和工勤人员考核标准,对聘用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并把 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升、评先选优及解聘的依据。对聘 期内不能完全履行岗位职责、贻误工作、服务质量不高、出现重大医疗纠纷、差错事故和医德医风相关问题的,院 长有权按照有关制度提出解聘辞聘意见,并按程序予以解 聘或辞聘。 二是建立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制度。卫生专业技术人 员按照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在聘任时淡化资格、强化岗位,废除职称终身制的弊端,并可根据业务能力和 专业水平实行高职低聘和低职高聘,高聘者是专业技术骨 干,低聘者是年度履职考核最低分的获得者。

5、推行岗位工资制和绩效工资制 按照“总量控制、收支结余、不低于原来水平”的原 则,在岗人员基本工资按照考勤结果发放,其余部分纳入 工作岗位和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实行院科两级管 7 理,制定具体的岗位工资,一岗一薪,岗变薪变,注重向 临床一线、高风险岗位、技术骨干和特殊人才倾斜。在成 本核算的基础上,将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岗位职责、风 险大小、医德医风、工作效益、成本支出、药品控制、收 支结余等项目与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上不封顶、下不保 底”,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充分 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绩效奖金分配原则: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绩效奖金分配要素:工作质量与工作数量。 绩效奖金来源:个人绩效工资; 医院赢利的部分收入 绩效奖金分配方式:采取院科二级分配模式。医院以科 室为单位,根据一级分配方案将每月奖金核算到科室。 绩效考核由科室对员工进行,院办、医务科对科室考核。 由院办、医务科、财务科制定和审核一级分配方案,并负责 对全院各科室绩效二级分配方案审核,监控执行情况,负责 对全院绩效奖金分配结果动态监控,掌握绩效考核应用状况 与效果。 绩效考核结果审核及发放程序:每月 10 日前,各科室 负责人将科室员工工作量上报院办,经院办审核后,签署意 见,再转财务科,于次月22 日前发放。 绩效奖金管理有关规定: 8 科室制定二级绩效考核方案时,主要以工作质量和工作 数量两方面评价。各科室应不断探索绩效考核方法与评估指 标,力求公平公正、全面准确。 (1)工作。 (3)含护士组的临床科室,建议科室将绩效奖金先分 成医生、护士两部分。医生和护士部分再各自根据绩效分配 方案进行分配。 绩效考核奖金来源中的医院赢利部分投入,是指当医院 在赢利的情况下,减去医院公用支出、人员培训支出、医院 内部建设资金及设备购置支出的前提下,剩余的结余部分, 当对科室进行分解时,按照对科室的考核、按一定比例进行 分解。

(三)实行财政补偿机制改革

1、补偿原则 (1)突出公益性质,加大政府投入。公立医院人员经 费全额预算,医院改革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和 运行经费由县财政列入预算,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中 央、省专项资金和项目全部及时安排到位,在历年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债务由财政、国资、卫生部门共同 清理,逐年解决。 9 (2)核定任务收支,强化绩效考核,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统筹考虑公立医院服务人口、地理位置以及服务工 作质量、数量等因素,强化医院的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 合理确定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基数和支出基 数,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加强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激 励和补偿,经考核后,对公立医院业务运行和医改任务落 实后的经常性收支差额,分类给予补偿。

2、补偿方法 (1)核定任务 公立医院主要提供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 务。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机构服务能力、服务人口、近 三年门(急)诊量和出院人次变动情况核定;公共卫生服 务任务根据服务人数和确定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数 量、质量要求核定。 (2)核定收入 收入构成:一是经常性收入,包括医疗服务收入和承 担基本公共卫生任务的经费补助收入。二是财政专项补助 收入,包括基本建设经费和设备购置经费、承担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处置任务补助经费、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开展的其他卫生服务补助收入等。 三是其他收入,包括公立医院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 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经营收入、社会捐赠、利息收入等。 10 收入核定:一是经常性收入核定。医疗服务收入按照 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收入,综合分析物价、社会平均收入 水平等相关因素,并考虑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各项 医改政策后对公立医院收入的影响合理核定,其中药品收 入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用药数量核定;基本公共卫生 服务补助收入根据服务人口、单位综合服务成本及核定的 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 收入核定。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根据公立 医院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承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 置任务按服务成本核定补助;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经费根 据有关人才培训规划和人员招聘规划合理安排。三是其他 收入核定。根据以前年度收入水平并综合考虑影响收入的 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3)核定支出 支出构成:一是经常性支出,包括人员经费、业务经 费等正常运转支出。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包括用于公 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 员培训和人才招聘支出等。三是其他支出,包括公立医院 上述项目以外的支出,如赞助、捐赠支出、医疗赔偿支出 等。 支出核定:一是经常性支出核定。人员经费(含基本 工资、绩效工资、交通费、通讯费、烤火费、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按定员定额的方式及定编人数核 11 定,核定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 平相衔接,其中绩效工资、社会保障单位缴费及住房公积 金等项目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业务经费根据核定的基本 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数量、质量、成本定 额(剔除人力成本)、合理的药品损耗、设备维护、公用 支出等综合核定,其中药品支出根据药品采购价格和合理 用药数量等核定。二是财政专项补助支出核定。根据基本 建设、设备购置、人员培训和人才招聘、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处置等专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进度、质量、效益等 因素确定。三是其他支出,根据以前年度支出水平并综合 考虑医疗赔偿支出等影响支出的特殊因素合理核定。

(四)推行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

1、探索多元化办医格局 (1)明确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权责。坚持政府举办公立 医院的非营利性质,面向城乡居民均等化提供优质、价廉、可得性和可及性强的基本医疗服务,向弱势群体提供医疗 服务费用减免,发挥对区域医疗服务市场技术进步、示范 和宏观调控作用,在执行政府指导价格的同时,承担紧急 救治、救灾、援外等社会责任。 (2)确立营利性医疗机构定位。社会力量举办的营利 性医疗机构实行市场调节价格,依法照章纳税,接受卫生 部门监管,满足群众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 (3)探索多元化办医。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 12 革。政府在规划上给社会力量办医留足空间,在政策上予 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专科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发 展高端专科医疗服务,满足高收入群体特需医疗服务需求, 形成多元化办医竞争格局。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在 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 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2、建立人才培养长效制度 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建立人才引进机制,高薪聘请专 业领军人才,充实县级公立医院专业队伍;以优厚的待遇, 吸引优秀专科医师和管理人才,充实提高县级公立医院整 体服务水平。 二是加强在岗人员培训。设立卫生人才培养基金,选 拔优秀学科带头人跨省深造学习,增强县级公立医院的技 术力量;强化“三基”培训与实践,以培养留得住、用得 上的使用人才为重点,有效缓解公立医院技术水平不高的 问题;以省内外医学院校为依托,每年选送一批公立医院 在职专业和管理人员,实施人才培养储备工程。

3、完善医院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医院内部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 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 充分发挥医院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职工代表大会的科学管 理与民主监督作用,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完善 13 医院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的制 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五)加强公立医院考评机制改革

1、加强医疗质量考评。建立医院内部监控机制,在医 生看病行医过程中容易导致医生乱开“大处方”、拿回扣 的医嘱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特别是进口抗菌素使用量、青霉素占抗菌素比例、住院病人自费比例、人均输液量等 五项限制指标以及控制医疗机构盲目增收的药品收入占总 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 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等八项评估指标进行动 态监测,由医院管理委员会按月排队,季度评比,半年奖 惩,以考评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监督。

2、加强费用控制考评。建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的 评价和巡查制度,落实各项费用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加大惩处力度,对以营利为目的,导致过度检查、过度用 药、过度治疗的行为依据相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

3、加强医德医风考评。落实和完善《青海省医务人员 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试行)》,强化医务人员警示 教育,加强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制度、医德医风考核制 度、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良业绩记录制度的落实和考评 管理。

(六)完善民族医医院改革 14 坚持县藏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中、藏、西医并重方 针,强化政府责任,推进医院保持和发展中、藏医药特色 优势,提高中、藏医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认真落实中、藏医药扶持政策,逐步解决 “以西养藏”的问题,使藏医 医院回归特色、让利于民,满足各族群众对藏医药服务的 需求,促进我县藏医药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构建和完善公立民族医医院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 完善藏医医院管理体制。把藏医院纳入区域卫生规划 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县政府负责县藏医院建设,按 照等级标准,科学确定医院发展规模。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工程,培育形成区域内藏医医疗、保健、科研 和教学中心。发展特色藏药制剂,鼓励和支持县藏医院依 法自制传统制剂,方便群众使用,提高藏药使用率。 构建和完善藏医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藏医院的龙 头带动作用,加快构建和完善中、藏医药服务体系。积极 组织实施中、藏医药“进农牧区、进社区、进家庭”工程。 建立藏医医院评价、监测指标体系和巡查、预警制度。 建立以促进县藏医院保持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考 核内容的绩效考核制度,将领导班子结构、人员配备、民 族医诊疗技术运用、特色科室设置等纳入绩效考核,与补 偿政策、骨干培养、职称晋升、收入分配等挂勾。

2、建立有利于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的公立民族医院 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 15 改革和完善县藏医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建立以预算管 理和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经济运营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岗位 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医疗质量、服务 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要考核指标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建立中、藏医药从业人员岗位津贴制度,完善特殊人才和 高层次民族医药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在基本医疗保障建设中实行鼓励使用民族医药的政 策。将符合条件的民族医诊疗项目、医疗机构中、藏药制 剂纳入报销范围,降低报销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探 索按中、藏医病种付费的实现方式。具体报销起付标准、报销比例的调整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 门确定。 完善中、藏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增设中、藏医诊疗服 务项目,适当提高诊疗技术服务价格,测算中、藏药饮片 药事服务费应考虑药品的库存、调剂、煎煮等各环节产生 的成本,按照医务人员职称和劳动付出合理确定辨证论治 费,合理确定自制制剂价格。 合理核定县藏医院人员编制。为保证藏医药人员队伍 的稳定性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充分发挥藏医药特色与优势, 在核定公立中、藏医医院人员编制的基础上要按照民族医 院等级标准合理确定民族医医生的比例。 扩大医疗保障中、藏医药报销项目范围,将符合条件 的民族医诊疗项目、药品品种和医疗机构自制制剂纳入报 16 销范围,中、藏医药项目的报销比例提高 5 个百分点,住 院报销起付线降低10 个百分点,探索按民族医病种付费方 式。

三、实施步骤

1、组织动员阶段(2011 年6 月—7 月)。通过考察、论证、制定《刚察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修改完 善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动员并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完善制度阶段(2011 年7 月—8 月)。制定完善实 施细则和相关制度,总结形成完善的制度和实施办法。

3、组织实施阶段(2011 年8 月—2011 年10 月)。在 完善制度和实施细则的基础上,试点医院全面推行公立医 院改革。

4、总结提高阶段(2011 年10 月—2011 年11 月)。总 结公立医院改革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 合国家、省、州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要求及其他地区 取得的先进经验,修订完善我县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 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公立医院改革。各县和县直医疗 机构要在坚持中央、省、州确定的医改方向和原则基础上, 建立试点工作领导机构,研究制定符合本县、本单位实际 17 的实施细则,细化措施,突出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积 极稳妥,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

(二)加强部门配合。发改部门负责将公立医院的发 展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医院的基 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卫生部 门负责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财政部门依据 合法、科学、公开、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分配资金, 加大投入,切实加强公立医院的收支监管。人社部门会同 发改、编制和卫生部门确定各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和招聘方 案;会同卫生部门合理确定人员定岗、绩效工资审定,同 时加强对公立医院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管。食 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部门要密切配 合,形成合力,确保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

(三)加大财政投入。落实试点公立医院政策性投入; 对承担公共卫生职能医疗机构经费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加 大公立医院项目建设支持力度,促进医院加快发展;落实 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安排专项资金,加强医疗卫生 人才队伍建设。

(四)加强舆论引导。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采取多 种有效形式,加强对公立医院综合体制改革工作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 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 18 和支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为公 立医院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shiyongwen/7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