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党建工作总结】

篇:抓好村级党建 实现富民强村

抓好村级党建 实现富民强村

邳州市八路镇刘集村党总支注重加强党建与发展经济相结合,与争先创优活动相结合,大力实施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和“四权”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了村级党组织为民办实事的能力,保持全村和谐稳定,提升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推进富民强村工程建设。

一、加强组织建设,构筑基层堡垒工程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把加强支部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刘集村党总支选优配齐村级班子,把有能力,素质高的人选拔到村里的领导岗位上来,挑选有头脑,懂经济,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党员作为后备干部队伍培养,给他们压担子、定任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党员干部培训,通过组织村干部走出去、请进来,围绕加快全村经济发展开展讨论,使他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阔眼界,强化发展意识,明确新时期党总支担负着带领农民进市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任,先后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到山东的寿光和本省的新沂、铜山、沛县等设施农业发展好的地方去参观、考察、学习,对党员干部进行洗脑式的培训,把党员干部培养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通过举办培训班,收看远程教育节目等形式,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现代科技、法律、历史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点培训,强化了村党总支部的决策权,规范了村代会的决定权,落实了村委会的执行权,完善了群众的监督权,健全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管理,村民自治机制,对推进全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发展支柱产业,实现富民强村工程

刘集村党总支把发展个私经济和养殖业作为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来抓,去年初投资1000多万元办起徐州大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是苏北第一家生产彩钢和扣板的厂家,投产后产品畅销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年创产值达5000多万元,实现利润在500多万元;投资800多万元兴建的徐州甲丰机械配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消防管件、汽车刹车盘等产品,销售市场很好,年产值可达4000多万元,实现利润在400多万元。在养殖业发展上,该村鼓励引导农民发展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养鸡、养鸭、养猪业,目前,全村已建起有规模的养殖场6个,成立了3个养殖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养鸡和养鸭,他们采取订单销售,由厂方提供种苗、包技术指导、包疾病防疫、包饲料供应、包产品销售,实行保底价销售,农户没有风险,调动了农民发展养殖的积极性,昌隆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肉鸭15万只,每只纯利润在3万元左右,一年纯收入达45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实施增收致富工程。

刘集村的花卉产业,可谓是该村的特色产业,2010年花卉园第一期投资500多万元,面积400余亩,主要种植百合、扶郎、玫瑰、菊花、满天星等10多个品种鲜花,鲜切花畅销周边市县及上海、北京、黑龙江等省市,现在已完成第三期花卉园建设,面积发展到1200亩,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共建日光温室大棚和钢架大棚600余栋,成立了徐州春淼花卉有限公司,邳州四季芳庭花卉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解决本村500多名剩余劳力就业,全村在花卉园务工收入达400多万元,在花卉园务工的花农每月收入在3000元左右,其中花卉园种植的白菊出口韩国等地,年创汇400多万美元,成为苏北第一家的菊花出口基地,花卉园年创产值800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花卉收入5000多元,刘集村花卉产业的发展,得到了省和徐州市领导的关注,徐州市副市长漆冠山多次亲临花卉园参观考察,周围乡镇、市县也纷纷组团前来刘集花卉园参观学习。

四、关注百姓生活,实现社会和谐工程。

村党总支心系百姓,关注民生,把利民惠民当作议事日程事抓,时刻把群众温暖放心上,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到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醋庄和马西两个村民小组庄内道路高低不平,晴天一身尘土,雨天一身泥水,村民家里要是遇到了红白喜事,车子进不去,出不来,群众有怨言,村总支发现后,相继投资250多万元修水泥路25000平方米,修下水道2000米,全村基本上实现了水泥路户户通,今年5月,全村1000多农户吃上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投资近100多万元建设了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了卫生室和幼儿园,有限电视户户通,建成了一个便民超市,被徐州市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邳州站座落在村境内,2011年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3.6亿元,开工前期,永久和临时用地538亩,共拆迁农户104户,房屋面积3.45万平方米,拆除企业和养殖场6家,迁坟509座,砍伐树木3800多棵,他们针对拆迁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把拆迁房屋面积和用地张榜公布,采取自评和互评结合,共同监督,市拆迁办逐户签字,然后将补偿金额打卡发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共赔偿资金3400多万元,他们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完成拆迁任务,并无一例上访案件发生,受到省、徐州市领导的肯定,并给予表扬。

刘集村党总支把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全村经济结合,使党建和经济建设取得新成就,刘集村先后被评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徐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徐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连续多年被评为邳州市十佳党支部、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设施农业示范村、土地执法先进村、计划生育先进村,村党总支书记朱英跃也多次被评为徐州市五星级党支部书记和邳州市老百姓信得过的十佳党组织书记。

第2篇:富民强村发言稿

****村富民强村发言稿

近年来,***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牢牢把握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全局,围绕富民强村工作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扎实开展招商引资,切实推进富民强村工作的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进一步推动西山沟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总体目标,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村位于城关镇政府东26公里处,辖区面积23平方公里,有5个自然村。有居民266户861人,均为汉族,有耕地3416.5亩,林地3022.6亩,草场830亩。畜牧业以养猪、牛、羊等几个传统的养殖种占有相当大比重。主要农作物以油料、玉米、土豆为主。

根据****现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新农村建设的项目有以下几项:

一、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完善。积极宣传落实合作医疗、支农惠农、养老保险等政策,2011年全村合作医疗达到99%。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保证村民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关注民生促和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依托驻村企业,带动经济发展。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招商引资,目前投资的神水农庄是集养殖、种植、旅游于一体。养殖业以乌鸡为主,目前养殖数量以达到2000只。种植业方面,引进特色农作物糯玉米,目前种植面积达100亩。利用驻村企业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调动群众,以家庭养殖业为基础向规模养殖发展。带动散户进行培训,鼓励其建厂养殖。宣传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信贷信息和法律信息,鼓励部分大胆的农民投资办企业。努力提高和规范养殖运作水平,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开发自然资源,壮大集体经济。通过科学开发自然资源、盘活存量集体资产,利用我村丰富的大理石资源和天然的水资源。发展壮大石材产业和纯净水产业。通过现有的清蔚矿业公司,和正在筹建的神水沟饮用纯净水项目,解决了我村部份剩余劳动力。

四、提高农业的装备水平、标准化水平和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在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水利部门投资30万,新修600米延长封闭式干渠,工程以动工,尽快将西山沟至侯林村全线疏通,可以将800多亩旱地变水地。

五、扎实推动“清洁家园”行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坚持农村面貌统一规划,进行村容村貌整改,增加农村公用设施和社会事业投入。同时大力推广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引导农民科学使用有机肥,修建沼气池,有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的自觉性,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总体目标,是我们当前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做强农业,做美环境,做新农村,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村领导的一员,我们更要以身作则、坚定信心、群策群力,认真落实各项措施任务、推进镇村一体化发展,积极寻找发展空间,开拓创新,加快发展,使我们的农村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3篇:常熟市强村富民工作的情况汇报

常熟市关于强村富民工作的情况汇报

常熟市人民政府 2010年9月17日

一、我市强村富民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们坚持把村级财力建设、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积极推进强村富民工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全市村级财力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到2009年底,全市238个村级(包括16个涉农社区)拥有总资产50.24亿元,净资产34.16亿元,当年村级可支配收入总额达到6.39亿元,比2008年增长12.3%;全市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9万元,比2008年增加32万元,其中超过千万元的有5个村。2010年预计村级可支配收入总额超过7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46万元。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展。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大力发展物业经济、不断增加物业收入作为村级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采取整合土地资源、跨区域联合发展、以股份制形式合作开发等多种方法,积极实施村级财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以标准厂房为重点的生产经营性物业用房建设,2008年以来,全市共新增标准厂房、集宿用房、商业用房等生产经营性用房面积90多万平方米。预计到今年底,全市物业用房面积累计超过400万平方米,年出租收入突破3亿元。在加快建设生产经营性物业用房的同时,各地还积极拓宽发展思路,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多业化发展村级经济的路子,多渠道增加村级收入。部分农业资源丰富的村,在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前提下,

1 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委托村统一经营,或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土地流转面积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全市农用地流转总面积已达32.78万亩,占现有耕地的57.6%,有力地推动了现代高效规模农业建设,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增加了集体收益。同时,不少村还利用自身区位优势,配合城市化、城镇化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商业综合服务用房,千方百计增加村级财力,如梅李天字的集贸市场和商业用房建设,有效地促进了村级财力增长。

2、扶持政策不断完善。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我市在前几轮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的基础上,近年来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7年,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关于壮大村级财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从2008年至2010年全市村级财力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扶持村级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并于2008年年初出台了配套实施办法,重点对全市村级新建生产经营性用房累计不足1万平方米且人均可用财力在500元以下的行政村,由市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缴纳的有关税费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因工业用地、城镇建设等需要拆除的集体房屋资产,改变原来的货币补偿政策,采取资源或实物补偿的方式,保证村级集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等。这一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生产经营性用房建设,全市物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08年底又制订了《关于对经济薄弱村赠阅党报党刊的意见》,从2009年起免费向全市50个薄弱村赠阅有关党报党刊,减轻了薄弱村的经济负担。去年我市又形成了《关于实施村企挂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全市共选择了20个地理位臵较为偏远、村级财力比较薄弱、农业资源较为丰富的村分别与我市20个经济实力较强、有挂钩意愿的企业

2 开展结对,由村企共同出资参与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开发建设,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进一步促进了偏远经济薄弱村的财力建设。

同时,我们认真落实各项扶持优惠政策,支持发展村级财力。2008年以来,共兑付以奖代补资金6413万元,预计到今年年底兑付总额将超过1亿元。各镇也都十分重视村级财力建设,除落实市以奖代补资金的配套补助外,还积极为村级经济发展提供优质土地资源,虞山镇在紧临世茂新城地段为4个村提供土地资源,建造商业综合服务用房,竣工投用后可大大提升4个村的村级财力,董浜镇在全镇薄弱村较多、村级财力基础较差且镇财政资金较为有限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为村级集体提供土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使全镇村级财力得到明显改善。市各相关部门也在审批手续、规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

3、集体资产管理不断强化。近年来,各地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意见》精神,切实管好用好集体资产,促进了资产的保值增值。一是盘活存量资源资产。根据各自情况,部分村采取拆除原有破旧厂房,整合利用闲臵土地资源建设物业用房的方法,筑巢引凤,吸引民营企业到本村落户;部分村则将闲臵的房屋资产直接进行改造出租,提高租金标准,增加集体收益。这是我市目前村级财力建设的普遍做法。二是完善合同管理。各镇村十分重视合同管理,对到期的房屋、土地租赁合同及时进行协商续签或公开拍租,对合同内容不完整的予以完善规范,特别是租金标准近年来各村都在与承租者协商的基础上作了适当调整,提高了租金标准,增加了村级收入。辛庄镇嘉菱村从2007年起,根据房屋结构和土地所处位臵,对到期的23个承租单位作了调整,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增加收入10多万元。三是增收节支并举。各村在发展村级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的同

3 时,注重压缩各种非生产性开支,厉行节约,把有限的资金投入生产和社会公益事业。各镇都制定了村干部费用开支按岗位实行定额包干责任制,实行节奖超罚的考核办法。在此基础上,各村也都切实加强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以制度管人,严格控制办公、通讯、招待等费用支出,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四是建立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信息化监管系统。自2008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新模式,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资产日常管理、资产审核审批、财务报表分析、预警等四大功能的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信息化监管系统,目前,全市已建成11个镇级站点,11个管理区站点和244个村级站点,实现了集体资产、资源、资金“三资”监管的全方位、全覆盖,进一步促进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安全运行,增加了“三资”管理的透明度,密切了干群、党群关系,取得了较好效果。五是深化农村改革。实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创新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我市从2002年开始实行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到目前已组建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240个,入社农户21.28万户,入社人数69.2万人,共量化集体经营性净资产18.2亿元。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使村民变成了股民,从而自觉参与到集体资产管理中来,共同管好用好集体资产,促进了资产的保值增值。

4、农民增收机制逐步形成。我们根据发展阶段的新变化,适时调整富民思路和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创业富民,积极推进就业安民,全力推动社保惠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1万元,同比增长11%,基本形成了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投资)性收入和政策转移性收入同步增长的格局。一是工资性收入。常

4 熟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就业,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用工需求,开展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断提升农民就业技能。目前,全市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第

二、第三产业实现就业。二是经营性收入。常熟乡镇企业起步较早,传统商贸发达,为群众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我们积极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激发全民创业动力,释放民资发展潜力,目前,全市共建办私营企业1.7万家、个体工商户6.4万户,累计注册资本超过630亿元,在全省县(市)领先。民营经济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份额超过三分之一,就业人数超过全市从业人员总数的一半。三是资产性收入。注重建立农民财富积累、集体资产增值的长效机制,按照“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通过组建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将集体经营性资产量化到全体村民;引导农民将具有区域特色的涉农项目通过联结,自愿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探索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农户将土地承包权转化为股权。全市累计建办“三大合作”组织546家,去年实现分红总额5100万元。四是政策性收入。构建了包括农村低保、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老年农民补贴等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再加上对农业和农民的直补,进一步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二、推进强村富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情况来看,全市村级财力和农民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1、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呈扩大趋势。由于所处地理位臵、基础条件、村级班子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村级经济的发展很不平

5 衡,突出表现为强村愈强,弱村愈弱。据调查统计,到2009年底,全市村级可支配收入平均为269万元,其中超过千万元的有5个村,同时低于100万元的还有28个村,村级财力差距显著。

2、村级财力增长难度加大。从目前我市村级收入的途径来看,主要来源于集体固定资产租赁收入、资源发包收入、财政补助收入等。不少村级经济薄弱的村,主要是由于经营性资产不多造成的,其中有的村原来基础较差,而有些村是由于在集体企业改制中资产处臵不当,或将转制资金的大部分用在了社会事业建设上,减少了资产收益,导致集体经济滑坡。

3、村级开支逐年增加。近年来,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行政村规模普遍扩大,村级支出也在不断增加,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修桥铺路、绿化养护、卫生保洁、治安联防、合作医疗、计划生育等支出项目名目繁多。

4、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虽然增幅较快,一直维持在10%以上,但在工资性、政策性、保障性方面进一步增收的空间有限,很多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高的农户增收难度更大。

三、进一步加强强村富民工作的主要措施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创新机制,走多渠道、多形式的强村富民之路,切实增强村级财力,不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我们将着重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1、不断优化村级经济结构。各村情况不同,基础不同,发展村级经济的思路和方式也不尽相同。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村级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一是持续发展生产经营性物业用房。对有土地、资金等条件的地方,继续鼓励和支持村级联合投资在区位相对优越的工业集中区内开发建设生产经营性物业用房,市镇在土地

6 供应、审批手续、规费减免、税收等方面继续给予支持,保证村级集体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改革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业土地股份合作社和集体农场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创建并做大做优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增加集体收益。三是积极拓展延伸农村服务产业。对于位于城镇或郊区有发展服务业的村,应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其“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发展商业用房、外来民工集宿楼、物流等服务项目,促进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优化村级经济结构。同时,通过发展村办中介服务组织、经营实体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资、农机、良种、植保等方面的服务,培育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

2、进一步完善扶持村级财力建设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大对村级财力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目前我市正在考虑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苏州市有关政策精神,结合常熟实际,争取能够尽早出台常熟的生态补偿政策。在补偿对象范围及补偿标准方面,将重点补助人均耕地资源较为丰富的村,按一定标准予以生态补偿,主要用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建设,发展村级公益事业和村级经济,同时,对重点湖泊水面所在的村、水源地保护的村、直接承担生态保护责任的农户及生态公益林等也应进行补偿。通过生态补偿的形式,保证村级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能获得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与此同时,继续落实好村企挂钩政策,加快村企挂钩项目实施进度,早出成效,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发展村级经济。

3、切实加强村级经济管理。要加快完善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信息监管系统,充分发挥其功能特点,进一步提高资产的运作和管理水平。要继续深化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创新和完善村级集体资产

7 管理体制,形成有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广泛参与的有效的监管机制。要严格资产出让,规范投资行为,强化合同管理,完善租金收缴和考核办法,健全资产台帐,促进资产保值增值。要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健全完善村级非生产性费用开支包干制度,努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要不断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健全村级民主理财制度,把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落实好,并不断改革村务公开办法,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提升村级经济管理水平。

4、加快推进农民收入不断增长。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一是提高农民报酬性收入。要在扩大农民就业的同时,积极改善农民就业结构,促进农民由较低收入岗位向较高收入岗位转移,增加农民报酬性收入。二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农民进行无障碍自主创业,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农民创业性收。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按照“城乡统筹、提高水平、逐步接轨”的要求,全面构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四道保障线,适当扩大参保补贴范围,提高参保缴费财政补贴水平,尽快实现农村低保与城市低保、企业农保与城保“双接轨”,纯农人员参保率、合作医疗参入率“双覆盖”,到2012年,本地户籍人员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以上,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力争达到500元。四是深化完善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发展壮大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到2012年实行按股分红的合作社比例要超过80%,土地股份合作社总数超过100家,规范运作、效果明显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超过200家,并有50%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实行二次分配。到2012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要超过1.6万元,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步提高,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第4篇:“一线工作法”富民强村

“一线工作法”富民强村

2014年起,水城县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构建基层导向型管理机制,按照“乡镇为主、部门自愿、行政村全覆盖”的原则,精心选派305名县、乡机关干部挂任各村(居、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对本村(居、社区)工作全包干、负总责,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一线工作法 书记勤作为

水城县全面推行包村工作制度,加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三支队伍建设”,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全面统筹,由第一书记分解落实各村工作,构建了“乡统筹、村为主”基层导向型管理机制。

各村第一书记将村级工作“一对一”分解落实,绘出了一幅幅民富政通的美好画卷。

蟠龙镇李家寨村第一书记付杰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取信于民的大事来抓,积极争取到各类资金共计88.2万元。她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组织发动群众修建通组、串户公路9公里,硬化庭院、美化墙面共计5100平方米,修建小水池、水窖5个,切实解决了该村民小组40余户400多人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

新街乡马路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第一书记陶长品的带领下,大力发展规模化种植。目前,全村已发展茶叶种植200亩、特色经果蓝莓种植150亩、樱桃种植50亩、中药材黄精种植1050亩。马路村还争取到61万元资金,新修了2.5公里通组公路,成为全乡第一个实施村民组通水泥路的村。

在杨梅乡,一线工作法取得的成效更为明显。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慕尼克村成为全省同步小康创建中等村,群联村成为全县同步小康创建示范村,姬官营村引进资金20万元建成“四在农家”科技示范点1个、蔬菜大棚3个,预计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创业致富,并形成长效机制。

集体有积累 群众得实惠

各村第一书记结合农业项目、扶贫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专项项目实施,将各类项目的实施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从资金转股金、融资股份合作、乡村旅游、异地置业等八个方面打造出88个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采取产权转股权、资本转股本、农民转股民的方式,将村级组织与经济能人、普通村民融为一体,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消灭“空壳村”,又实现群众发展致富。通过他们的积极努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空壳村从年初的305个减少到157个,减少率达48.52%。村集体经济积累10万元以上的村31个,88个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2015年有望突破30万元以上。

滥坝镇滴水岩村第一书记王瑞召集村“两委”班子商议,充分利用资源、资产、资金,多方筹措,创新思路,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采取以村集体投资并负责组织实施的方式,投入资金21万元,在滴水岩村建成“滥坝镇劳动实践基地”。目前,该基地除了带动基地周边群众增收外,每年还将为村集体创造近2万元的收入。同时,滴水岩村还引进外商投资1000余万元,创办水城敬月饮食有限公司。公司建成运行后,除了带动企业周边群众增收外,每年还将为村集体创造近3万元的收入。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勺米镇坡脚村、蟠龙镇法那村、滥坝镇尖山村等组织创办经济实体,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猴场乡补那村、米箩乡倮么村、俄戛村等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为企业提供土地流转、矛盾纠纷调处等服务;老鹰山镇石河村、滥坝镇法都村通过活动场所门面出租等方式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在各村第一书记的带领下,水城县掀起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热潮。通过各级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全县各村逐步走上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道路。(作者单位:水城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姚 远)

第5篇:富民强村工作[推荐]

关于XXX村2010年“挂、包、帮”活动暨富民强

村工作的总结

过去的一年,XXX村两委员会,在乡党委政府带领和

关心下,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两委会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我村在乡党委政府正确带领下,创新思路抓改革,一心

一意谋发展,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紧紧围绕着富民强村,积极创新,快速发展的目标,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紧紧抓住产业富民。基础设施建设维

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工作重点,加大力度,攻坚破难,狠抓落实,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助农增收。该村山高沟夹,属典型的山区地貌地质特征。村两委一班人,结合村情,发挥优势。

一、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加快发展村级经济

1、水利建设:整治清淤了断石桥水库渠道1500米,全村支渠3000余米,有效保障了今年秧苗满栽满播。用条石整治了二社长约78米,高2.5米山平塘一口大坝,使蓄水量达到9万立方。

2、新修村2组社道公路1公里,并集资2万余元购买碎石铺路,保证了晴雨通车。

3、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在

1、

2、

3、6社,现已栽植花

椒500亩,已除草,施肥杀虫,已经进入管理阶段,9月份立秋后再栽500亩,达到千亩花椒遍。

4、帮助困难户,二社吴延合栽秧时节,脚痛、儿子外出务工,家里的秧无法栽,我发动党员、干部、群众,15人,把他家田耕了,4个人的包产田全部栽上秧子,现在秧苗长茂盛。六社唐国平缺劳动6个人的产包产田,组织党员、干部、群众6人,把他家的包产田全部栽上秧,现在长势好。

5、环卫工作:我村从街场口到村办公室这段路,经常打扫保持清洁,全村社员的家庭,院坝,经常宣传叫他们保持清洁,将卫生。

二、社会保障事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新的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协调各项

事业全面发展,提高文明程度。

(一)、今年我村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推进文明户、

五好家庭及平安家庭的评比活动,实行动态管理。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三、党建工作全面提高

1、XXX村党总支部在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活动中明确了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发展集体经济、建设

美好XXX”的口号,做到学习实践和自身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全面推动村级经济发展。

2、“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是我们开展党建工作

的出发点,也是我们开展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党总支部定期召开党员大会,讨论关于如何、怎样建设新XXX村。很多的老党员干部还提出了许多的建设性建议。今年党总支共发展新党员1名,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共有1名正在考察之中,为我党添加了新鲜血液,党的基层建设得到加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找差距、务实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完成党委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争创XXX村新局面。

第6篇:开展“党建富民强村”工程重点村挂钩联系工作总结

开展“党建富民强村”工程重点村挂钩联系工作总结

5.6pt%3B%7D%20div.Section1%20%7Bpage%3ASection1%3B%7D%20%2D%2D%3E-->

市公路局开展“党建富民强村”工程重点村挂钩联系工作总结

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开展“党建富民强村”工程重点村挂钩联系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安排我局挂钩明溪县沙溪乡梓口坊村。一年来,我局按照“分步推进、示范带动、滚动发展”的思路,提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构建海西新侨村为主题,突出“生态立村、项目强村、侨力富村”主题,有效推动党建富民强村结对共建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我局充分认识开展“十个一”活动推进“党建富民强村”工程的重要意义,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指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具体负责,派出明溪公路分局副局长郑玉峰同志专人负责与挂点村联系,随时进村入户协调和指导日常工作。工作任务下达后,局领导多次带人深入挂钩的村、户了解情况,通过与县、乡、村领导及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到实地查看等方式,深入了解挂钩村、户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发展思路等各方面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二、认真开展各项工作

根据挂钩联系村和我局的实际情况,围绕梓口坊村稳步发展的目标任务,我局切实制定了“党建富民强村”实施方案,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按照计划分期抓落实,确保挂钩工作取得实效。

(一)理清发展思路。我局多次与村两委班子和农户座谈商议,积极为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协助理清思路,制定发展目标计划。梓口坊村地处山区,林地面积比较多,要大力开展甘蔗、柑桔、烟叶、苗木等种植特色经济产业,发挥新兴海西新侨村优势,鼓励侨民回乡置业。今年,村两委带领和引导农民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逐步扩大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共完成粮食种植面积4334亩、实现总产1700吨,种植烟叶898亩、苗木300亩、甘蔗50亩,巩固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1个,生态模式示范片1个;同时,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以培养一批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进行劳务输出。今年全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

1.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431元,比增14%。

(二)完善基础设施。我局积极引导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我局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先期投入5万元扶持建设;同时带动村班子跑省跑市,对接帮扶项目2个,在上级各部门的帮助下,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1、文教卫生公共设施方面,投资260多万元的梓口坊幼儿园今年10月启动施工建设;投资68万元的交通局危桥改造项目,重建小溪桥于今年3月份实现通车。此外,还投入6千元用于维护赤岭干、洪水坑道路。

2、农田水利设施方面,投资140多万元的小农水项目,完成新建渠道5500米,维修岭下水坝一座;投资120多万元的农田标准化项目,在建渠道 6.18公里,硬化田间道路 1.2公里。

3、新村面貌得到改善。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点,投资240万元实施主街道改造及美化、亮化工程,现已进入工程扫尾验收阶段;投资150余万元用于金井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动工建新14幢,有效安置农户28户。

4、加强公益性公墓建设,投入45万元继续扩大公墓建设,巩固了我村殡葬改革成果,有效地整合我村土地资源。

5、社会保障日益健全。今年,全村投入13万元为村民办理农村合作保险,确保村民一个不少地享用新农合医疗保障待遇。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我局积极探索“党支部+协会+基地”、“党员+能人+农户”等带动模式,搭起与出国党员队伍交流的平台,介绍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了解党员在外情况,帮助出国党员亲属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他们回乡投资、建房、置业;完善党建工作阵地,依托“168”农村党建工作机制、“六要”群众工作法等,切实提高村“两委”班子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同时,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管理工作,今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协助村委开展好“诚信计生·幸福家庭”创建工作,帮助村计生困难户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目前,班子建设明显增强,工作机制逐渐规范,发展业绩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可。

三、存在问题

一是由于村级财力有限,用于投入公共社会事业建设的资金不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欠账较多,新村建设的起点低、档次不高;有新房、无新村。个别村民不按规划违规建房现象严重。

二是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整体进度。

四、今后工作思路

1、进一步推进新村建设工作,引导出国人员回乡建新房,力争2020年金井小区建新40户以上,争取将金井小区列入省造福工程示范点。

2、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切入,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力度,改造河边两岸环境,新建村庄绿地公园,争取梓口坊至赤岭干道路项目2020年内开工。

3、协助做好工业集中区的招商引资、征地补偿等工作。稳步推进境内企业扩建和改建工程,开发生态旅游观光产业项目的工作,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

4、积极引进农业生态型企业,把流转土地交给企业和种植大户进行规模经营,采取“公司+农户”的基地模式,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市公路局

2020年12月3日

第7篇:清远持续推动“项目党建 富民强村”工程

清远持续推动“项目党建 富民强村”工程

近年来,清远县坚持把党建工作有效融入项目建设中,切实做到项目建在哪里,党组织就设到哪里,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有效发挥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龙头作用,成为党建富民强村工程的生动实践。

一、创新三种模式,把党的组织建设延伸到项目建设一线。积极探索实行党组织+重点项目、党组织+合作组织、党组织+村企三种模式,切实把党的组织建设延伸到项目建设一线,延伸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是“党组织+重点项目”模式。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征地拆迁、集镇建设及路网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普遍设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由参与项目建设的优秀乡(镇)、村党员组成党组织班子,通过发挥党组织优势推进项目工作。目前,在各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设立临时党组织20多个,参与党员100多名。二是“党组织+合作组织”模式。采取“党组织+合作组织”形式,在农村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区域,依托产业基地、合作社,把支部建立在农民合作组织中、建立在产业链上。另外,通过“双向进入”把党员致富能人推荐到合作组织班子,加强对合作组织的组织领导,使农村合作组织成为党员能人聚集的地方。目前,全县已有15个合作组织建立党组织,拥有会员900多人,其中党员会员150余名。三是“党组织+村企”模式。在工业企业较多的“工业村”、“工业小区”,依托经济实力较好的一个企业探索建立农村企业联合党组织,把分布各企业的党员统一纳入到联合党组织进行管理。同时,实行“乡(镇)企联建、村企联建、党企联建”,通过有效整合乡(镇)、村、联合党组织三方面的力量,努力为企业服务,为职工服务,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政府增财。

二、发挥三个功能,把党的组织优势体现在项目建设一线。通过发挥党组织在项目推进中的“总指挥”、“清道夫”、“智囊团”三个功能,以党的组织优势助推项目建设。一是发挥党组织在项目建设中的“总指挥”功能。在基层项目建设中,由基层党组织牵头,普遍推行“一个项目、一支队伍、一个责任人、一套措施、一个时限”的“五个一”工作要求,有效强化党组织、党员抓项目、促发展力度。如杉城镇南会村党支部在年初的任务分解工作中,把新村安置、白鹭洲停车场、旅游服务大楼建设等一批镇、村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各类组织、队伍及每名党员,让每个组织、队伍有任务,人人身上有担子,有效推进项目落实。二是发挥党组织在项目建设中的“清道夫”功能。尤其体现在通过发挥党组织优势破解了一些项目建设中的疑难问题,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扫清了障碍。如大田乡料坊村,穿越境内的建泰高速和向莆铁路两大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仅涉及的房屋征迁量就占到了全县的80%。该党支部通过实施“户、组、站”三级联动工作法(小矛盾在党员服务中心户解决,无法解决的提交党小组服务点解决,仍无法解决的再提交村党群服务站解决),共化解矛盾纠纷115起,确保了整个征迁工作顺利进行、平稳过度,为配合清远两大“交通动脉”项目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发挥党组织在项目建设中的“智囊团”功能。在农村产业项目建设中,各产业党组织一方面通过指导合作组织规范章程、完善制度,促进规范运作。另一方面通过发挥政策引导、监督管理、组织协调等优势作用,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集约经营,增强市场竞争力。如,开善乡余源村正红菇合作社党组织,在多方支持下,积极推动对野生红菇产业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一体化品牌宣传、一体化收益分成”规范化运作,带动村民主动参与红菇产业生产经营管理,促使红菇产量逐年提高,实现村民人均年增收300余元。

三、凸显三个效益,把党员的作用发挥彰显在项目建设一线。通过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引导农村广大党员在基层项目一线创先进、争优秀,逐渐凸显三个效益。一是凸显“能人”效益。在产业项目建设中,积极引导鼓励农村党员能人创办、领办一批产业项目,推动党员能人“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促使在农村各个产业链上形成一批较有影响力的党员能人创办、领办的产业项目。如梅口乡水际村一名党员干部,依托该村毗邻清远核心景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在党支部的支持下,牵头组建家庭旅馆、游船、渔业三大协会,带动全村90%以上的村民参与旅游产业,2012年实现村民人均纯收入11559元,高出全县平均收入3000余元。二是凸显“先锋”效益。各基层党组织引导党员亮出党员身份,争做“党员先锋”、“党员标兵”,带头参与和完成项目建设中的重点、难点任务。如朱口镇在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工作中,在各条“战线”建立5支党员突击队,通过发挥党员的“先锋”效益,带领干部职工始终冲在项目第一线,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朱口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获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三是凸显“典型”效益。各基层党组织注重挖掘、宣传、表彰在项目建设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引导激励作用,在各项目一线逐渐形成“树标杆、学先进、大干快上”的良好争创氛围。目前,全县已有30多名在各条项目战线上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接受市、县、乡各级表彰,成为基层项目建设工作中的“标杆”。

第8篇:加强党建 统领全局 一体发展 强村富民

(从新村到居然之家门前的展板前) 解说员:我们面前的六块展板,是甲尔坝村发展的一个缩影,让我来为各位领导一一介绍。

(在甲尔坝新村展板前)

我们刚才看过了的甲尔坝新村的一栋栋欧式小别墅,可是在1999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低矮、窄小的土房平房,街道是土路,坑洼不平。

从1999年开始,在自治区领导和市、区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全国一流设计公司设计,甲尔坝村陆续实施了四期改造,538户村民住上了楼房别墅。今年,甲尔坝村将开始第五期改造,现生活在旧村的村民都可一次性在6栋高层住宅楼得到安置。现在甲尔坝村民的生活已与城里人没什么区别。甲尔坝“两委”班子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随着统筹城乡的日益推进,甲尔坝人的生活更美好。

(在宝格特蒙古风情园展板前)

宝格特风情园是甲尔坝村集体投资兴建的第一个村经济实体。1998年建成开业,并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00万元,为甲尔坝经济的腾飞做出巨大的贡献。

是一家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蒙式特色餐厅。占地面积约10亩,职工200多人,能同时容纳700多人就餐。一座座风格独特的蒙古包分布在绿树芳草间,悠扬的马头琴声不时的从蒙古包内传出,迂回曲折的人造小河在翠绿的草地上穿过,您来此

就餐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草原。

(在甲尔坝村高科技农业温室群展板前)

1999年,甲尔坝村“两委”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走现代高效农业道路,合理有效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对民族东路两侧的300亩土地进行了规划。2000年,集体投资1400万元建成了327栋集单列式采光、全封闭灌溉、四季保温的高标准温室。建成后无偿分给村民用来种植花卉、蔬菜、蘑菇等名优特新品种,现在,全市花卉及稀有品种蔬菜大多是从甲尔坝温室输出,每栋温室年平均收入在3.5万元左右。

(在甲尔坝农贸市场前)

包头市甲尔坝农贸市场是以农副产品批发、仓储、物流为一体的专业市场,2005年开工建设,2007年9月1日正式开业运营。农贸市场占地160余亩,经营面积3万平方米,共有摊位300多个,总投资1.28亿元,市场以粮油糖面的批发为主,货源来自河套地区、河南、河北、东三省、山东等地,产品主要为包头本地供应,辐射巴盟、鄂尔多斯等地。市场农副产品年交易额达8.8亿元,年度交易量5.5亿公斤,年上缴税收100万元。目前,甲尔坝农贸市场是自治区乃至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平台。

为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甲尔坝农贸市场拟投资1300万元于2013年建成一座容量5000吨的冷库,实现农副产品更大容量的吞吐,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在三森美居建材城、新东方汽车城展板前) 三森美居建材城于20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分为A、B、C三座,占地1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6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现有400多个摊位,从业人员约2000人。每年为甲尔坝村集体经济创收600多万元。

三森美居建材城由三森美居建材城、三森美居家具城、三森美居机电城三部分组成,配有大型的仓储区,是包头市首家以家具、机电、装饰材料,灯具、卫生灶具、建筑五金等销售批发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建材商城。

您现在可以看到我左手边的甲尔坝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又一亮点——新东方汽车城

新东方汽车城于2008年9月投入建设,于2010年6月竣工,8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新东方汽车城总占地面积约45亩,建筑面积23700平方米,单层建筑,项目总投资1.2亿元。汽车超市以每年760万元的租金租给了包头市汽车销售协会,东风本田已入驻开张,现正在招商过程中。

新东方汽车城实行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四位一体”销售和服务。这种“一站式”经营方式标志着我市汽车市场全新经营业态的出现,并为拓展中西部汽车市场提供完善的经营和服务平台。

(在居然之家包头店展板前)

居然之家包头店于2008年9月开工建设,占地37亩,建筑面积约62400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于2010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每年为可村集体增加收入1533万元。

下面,请大家跟我来进行实地参观,(进入一楼大厅)居然之家营业面积40000平方米,共有经营摊位239个。商户及营业人员2100多人。

“居然之家”取各种家居业态之长,实现了家装设计中心、家居建材市场、家具建材品牌专卖店、建材超市、家居商场的有机结合,可谓之“博采众长的全业态”。“居然之家”经营品种以高中档品牌为主,倡导个性消费,引领家居品质和时尚,实现从设计到装修,从购买建材到家具配套,从家用电器到家居用品、家饰用品,即从拿到房子钥匙到正式入住名副其实的“一站式”消费、“一条龙”服务。而且,居然之家包头店遵行“先行赔付”、“绿色环保”的服务承诺,“让顾客满意”、“向消费者倾斜”是永远不懈的追求。从开业至今,平均每天销售额约100余万元。

(途中居然之家店长可根据具体摊位情况进行简单说明)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非常感谢您来甲尔坝参观指导。一会儿,我们将前往另一个参观点——昆北街道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gongzuozongjie/6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