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工作心得体会】

篇: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www.bianbao.net)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加快解决农业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强化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区域,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各项举措,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的获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得感和幸福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源头减量。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优化种植和养殖生产布局、规模和结构,强化环境监管,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问题导向、系统施治。坚持优先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环境问题,重点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养殖业和种植业污染防治。统筹实施污染治理、循环利用和脱贫攻坚,系统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根据环境质量、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农民期盼,科学确定本地区整治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采用适用的治理技术和模式,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

——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强化地方责任,明确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调动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和农民的积极性,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监督考核,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责权清晰、监管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行动目标。通过三年攻坚,乡村绿色发展加快推进,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环境监管明显加强,农村居民参与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到2020年,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一保”,即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两治”,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三减”,即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农业用水总量;“四提升”,即提升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超标水体水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村居民参与度。

二、主要任务

(四)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

加快农村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和保护区的划定,2020年底前完成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调查评估和保护区划定工作。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边界要设立地理界标、警示标志或宣传牌。将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和村民应承担的保护责任纳入村规民约。(生态环境部牵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相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关部门监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等饮用水安全状况。实施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控制,落实水源保护、工程建设、水质监测检测“三同时”制度。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每季度监测一次。各地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结合本地水质本底状况确定监测项目并组织实施。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生态环境部、卫生健康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排查整治。以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重点,对可能影响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的化工、造纸、冶炼、制药等风险源和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等风险源进行排查。对水质不达标的水源,采取水源更换、集中供水、污染治理等措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生态环境部牵头,农业农村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参与)

(五)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

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力度。统筹考虑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试点,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等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处置体系全覆盖;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实现90%左右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实施整治全流程监管,严厉查处在农村地区随意倾倒、堆放垃圾行为。2019年底前,要完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农业农村部牵头,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省(区、市)要区分排水方式、排放去向等,加快制修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筛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用技术和设施设备,采用适合本地区的污水治理技术和模式。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实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优先整治南水北调东线中线水源地及其输水沿线、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环渤海区域及水质需改善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到2020年,确保新增完成13万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开展协同治理,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改厕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衔接,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到2020年,东部地区、中西部城市近郊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中西部有较好基础、基本具备条件的地区,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管控。(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卫生健康委、水利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保障农村污染治理设施长效运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结合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本地实际,制定管理办法,明确设施管理主体,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加强管护队伍建设,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已建成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开展经常性的排查,对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提出限期整改要求,逾期未整改到位的,应通报批评或约谈相关负责人。对新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资金没有保障的,不得安排资金和项目。(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着力解决养殖业污染。

推进养殖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优化调整畜禽养殖布局,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升级,带动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引导生猪生产向粮食主产区和环境容量大的地区转移。推广节水、节料等清洁养殖工艺和干清粪、微生物发酵等实用技术,实现源头减量。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严厉打击生产企业违法违规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的行为。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实施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农业农村部牵头) 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生猪等畜牧大县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鼓励和引导第三方处理企业将养殖场户畜禽粪污进行专业化集中处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因地制宜推广粪污全量收集还田利用等技术模式。到2020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农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业农村部牵头) 严格畜禽规模养殖环境监管。将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纳入重点污染源管理,对年出栏生猪5000头(其他畜禽种类折合猪的养殖规模)以上和涉及环境敏感区的畜禽养殖场(小区)执行环评报告书制度,其他畜禽规模养殖场执行环境影响登记表制度,对设有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实施排污许可制度。将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的还田利用量作为统计污染物削减量的重要依据。推动畜禽养殖场配备视频监控设施,记录粪污处理、运输和资源化利用等情况,防止粪污偷运偷排。(生态环境部牵头,农业农村部参与)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构建统一管理、分级使用、共享直联的管理平台。南方水网地区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着力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到2019年,大型规模养殖场实现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全配套;到2020年,所有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农业农村部牵头,生态环境部参与)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和水生生态保护。优化水产养殖空间布局,依法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推进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积极发展大水面生态增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连片池塘尾水集中处理模式等健康养殖方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等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出台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加快推进养殖节水减排。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增养殖,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严控河流、近岸海域投饵网箱养殖。大力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修复水生生态环境,加强水域环境监测。(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牵头,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参与)

(七)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全程绿色防控,提高农民科学施肥用药意识和技能,推动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集成推广化肥机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械深施、种肥同播、水肥一体等绿色高效技术,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制修订并严格执行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标准,严格控制高毒高风险农药使用,研发推广高效缓控释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新型产品和先进施肥施药机械。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配统施、统防统治等服务。协同推进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和果菜茶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县建设,发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带动绿色高效技术更大范围应用。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国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鄱阳湖和洞庭湖周边地区化肥、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减少10%以上。(农业农村部牵头) 加强秸秆、农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强化地方各级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重点区域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在夏收和秋收阶段加大监管力度。东北地区要针对秋冬季秸秆集中焚烧问题,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加强科学有序疏导。严防因秸秆露天焚烧造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坚持堵疏结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整县推进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优先开展就地还田。在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加强示范推广。到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生态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按职责分工负责)在重点用膜地区,整县推进农膜回收利用,推广地膜减量增效技术,做好100个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建设。加大新修订的地膜国家标准宣传贯彻力度,从源头保障地膜可回收性。完善废旧地膜等回收处理制度,试点“谁生产、谁回收”的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现地膜生产企业统一供膜、统一回收。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在降解地膜应用配套技术、高强度地膜替代产品、地膜回收机械、地膜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到2020年,全国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河北、辽宁、山东、河南、甘肃、新疆等农膜使用量较高省份力争实现废弃农膜全面回收利用。(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牵头,生态环境部参与) 大力推进种植产业模式生态化。发展节水农业,实施“华北节水压采、西北节水增效、东北节水增粮、南方节水减排”战略,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选育抗旱节水品种,发展旱作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技术。在东北、西北、黄淮海等区域,推进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在372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有效减少农田退水对水体的污染。开展种植产业模式生态化试点,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农村部、水利部牵头) 实施耕地分类管理。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的基础上,有序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2020年底前建立分类清单。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农产品超标情况,安全利用类耕地集中的县(市、区)要结合当地主要作物品种和种植习惯,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加强对严格管控类耕地的用途管理,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农业农村部牵头,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参与) 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以耕地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区域和铅、锌、铜等有色金属采选及冶炼集中区域为重点,聚焦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开展排查整治行动,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途径。对难以有效切断重金属污染途径,且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的耕地,要及时划入严格管控类,实施严格管控措施,降低农产品镉等重金属超标风险。(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牵头,财政部参与)

(八)提升农业农村环境监管能力。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明确和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以县为单位,针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目录,明确种植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业、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强化准入管理和底线约束。生态保护红线内禁止城镇化和工业化活动,生态保护红线内现存的耕地不得擅自扩大规模。在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及重要湖泊、重要河口、重要海湾的敏感区域内,严禁以任何形式围垦河湖海洋、违法占用河湖水域和海域,严格管控沿河环湖沿海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创新监管手段,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APP等技术装备,充分利用乡村治安网格化管理平台,及时发现农业农村环境问题。鼓励公众监督,对农村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进行举报。结合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相关部门已开展的污染源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平台。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结合现有环境监测网络和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加强对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和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污口的水质监测。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央转移支付支持范围的县域,应设置或增加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设置或增加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结合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机制。落实乡镇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明确承担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机构和人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员,确保责有人负、事有人干。(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牵头,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卫生健康委参与)通过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统计规模以上养殖场生产、设施改造和资源化利用情况。加强肥料、农药登记管理,建立健全肥料、农药使用调查和监测评价体系。(农业农村部牵头、生态环境部参与)

保障措施

(九)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中央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农业农村部牵头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农业污染源头减量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部对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统一监督指导,会同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加强污染治理信息共享、定期会商、督导评估,形成“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加快治理本地区农业农村突出环境问题,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实施主体,提供组织和政策保障,做好监督考核。各省(区、市)要在摸清底数、经验的基础上,抓紧编制省级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省级实施方案要对照本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以县(市、区)为单位,从实际出发,重点对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质超标的水体控制单元等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务作出规划。各省(区、市)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报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备核。市级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强化县级主体责任,做好项目落地、资金使用、推进实施等工作,对实施效果负责。乡镇要做好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参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十)完善经济政策。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实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并同步建立精准补贴机制。2020年底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份,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完善的缺水和地下水超采地区,以及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率先完成改革任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污水垃圾处理农户缴费制度,综合考虑污染防治形势、经济社会承受能力、农村居民意愿等因素,合理确定缴费水平和标准。研究建立农民施用有机肥市场激励机制,支持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配方肥、高效缓控释肥料。研究制定有机肥厂、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第三方处理机构等畜禽粪污处理主体用地用电优惠政策,保障用地需求,按设施农业用地进行管理,享受农业用电价格。鼓励各地出台有机肥生产、运输等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统筹加大秸秆还田等补贴力度。推进秸秆和畜禽粪污发电并网运行、电量全额保障性收购以及生物天然气并网。落实畜禽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电价优惠政策。

(十一)加强村民自治。强化村委会在农业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协助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责任。各地各部门要广泛开展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宣传和教育,宣讲政策要求,开展技术帮扶。将农业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农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直接受益机制。引导农民保护自然环境,科学使用农药、肥料、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合理处置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充分依托农业基层技术服务队伍,提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技术咨询和指导,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开展卫生家庭等评选活动,举办“小手拉大手”等中小学生科普教育活动,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家家参与、户户关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十二)培育市场主体。培育各种形式的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市场主体,采取城乡统筹、整县打包、建运一体等多种方式,吸引第三方治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落实和完善融资贷款扶持政策,鼓励融资担保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向符合支持范围的农业农村环境治理企业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推动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探索建立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 再生资源网 http://www.bianbao.net/ 运营管理机制。

(十三)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地方为主、中央适当补助的政府投入体系。地方各级政府要统筹整合环保、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经费渠道。深化“以奖促治”政策,合理保障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投入,并向贫困落后地区适当倾斜,让农村贫困人口在参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受益。支持地方政府依法合规发行政府债券筹集资金,用于农业农村污染治理。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十四)强化监督工作。各省(区、市)要以本地区实施方案为依据,制定验收标准和办法,以县为单位进行验收。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纳入本省(区、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考核范围,作为本省(区、市)党委和政府目标责任考核、市县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范畴,对污染问题严重、治理工作推进不力的地区进行严肃问责。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http://www.bianbao.net/?cj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

第2篇:热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2019年,建立工作机制,全面启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到2020年,实现“一保两治三减四提升”。“一保”,即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两治”,即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三减”,即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农业用水总量,确保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5%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28%、15%;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确保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75以上。“四提升”,即提升主要由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超标水体水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环境监管能力和农民群众参与度,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基本达到全覆盖,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5%。

二、主要任务

1、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加快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调查评估和保护范围划定,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排查,建立环境风险源台账,加强风险源整治。强化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统筹抓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工作,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供水单位供水、用户水龙头的水质监测。

2、扎实推进农村污水垃圾治理

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推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鼓励处理达标后的污水回用,促进农村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梯次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根据村落和农户分布,因地制宜采用城带村、镇带村、联村、单村和收集运输等方式开展农村污水收集处理。2019年底前,污水处理设施基本覆盖本市城乡结合部、重要水源地村庄和民俗旅游村。推进“厕所革命”,加大农村公共卫生厕所升级改造力度。推进垃圾治理,开展全市16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理整治,力争完成约150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99%左右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加强工业固体废物违法违规转移监管和打击力度,防控工业污染“上山下乡”。建立健全长...

第3篇: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街道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积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以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环境为核心,以“建设美丽**”为目标,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主,积极开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现将具体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为确保全街道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街道党工委十分重视,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认真分析研究**街道的农村面源污染现状,并对**街道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了部署;二是结合本街道实际,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进行明确,实行目标管理,狠抓落实,实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三是严格考核,使治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四是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与林业、社区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村镇规划建设及土地、水利等工作结合起来,注重环境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二、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街道充分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和途径加大环保知识和文明精神的宣传,扩大公众对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一是利用会议、简报、标语、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向广大群众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知识等宣传;二是通过开展“美化南盘江,保护母亲河”、“学习雷锋、爱我家园、净化环境”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进行宣传;三是借助“环境保护日”,印发环保宣传资料,开展环保知识咨询活动;四是开展环保宣传进学校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真正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家喻户晓。

三、狠抓工作落实

(一)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街道多次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城郊结合部、农村为整治重点区域,集中开展大清理、大整治。各社区严格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各挂钩部门的紧密配合下以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清理、大扫除为主要内容,集中整治农村生活环境,清理房前屋后、道路两侧垃圾杂物和白色污染,疏通和密闭污水排泄沟渠,清理畜禽圈舍和粪便,消除“五乱”(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现象;同时组织力量,对公共场所、境内各沟渠及新老盘江两岸的环境卫生进行了重点治理,对各区域内的垃圾、污物、杂草和白色垃圾及河道内淤积的垃圾污物和河面漂浮物进行了清除。自2016年以来共开展环境整治5次,出动车辆40余台次,人员850余人次,清除垃圾150余吨,其中打捞河面垃圾15吨,死猪547头,打捞上来的死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通过长期以来的集中整治,有效改变了脏、乱、差的环境现状,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整体形象。

(二)采取措施,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源。一是在有条件的村庄建垃圾收集池,安排专人清运;二是因地制宜,推广普及沼气池;三是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四是对规模化畜群养殖场开展治理减排工作。

(三)认真落实重点河流河(段)长制工作。**街道大多数村庄位于南盘江、老盘江和阎芳桥三条重点河流两岸,落实好重点河(段)长制工作,对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意义重大。自实施以来,**街道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行实施河(段)长制,制定了《**镇对重点河流实行河段长制实施方案》、《**镇南盘江等重点河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向南盘江等重点河流周边厂矿、农户发放了《**镇关于南盘江等重点河流环境综合治理的告知书》1000余份,在南盘江等重点河流醒目位置设立河(段)长制管理宣传标示、标牌,开展督查和巡查,确保河(段)长制工作顺利开展。

四、存在问题

(一)是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整治难度较大。我街道人口密度大、企业多,环境保护难度大,长效管理任务重。虽然多次对群众进行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和教育,但群众对

3 / 5 此项工作的理解程度还是不尽如人意,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仍未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部分区域还存在“脏、乱、差”现象,较难控制,容易反弹,群众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意识有待提高。

(二)是环卫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近年来农村面源污染有递增趋向,而“两污”处理基础设施少,垃圾处理、垃圾转运及环境卫生日常维护等方面的费用较高,各社区因集体经济薄弱,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拿不出资金投入,造成生产、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处理。

(三)是石材加工行业发展不规范。**街道的石材加工厂有80余家,主要分布在西桥野鸭塘、阎芳桥社区南昌村周边及青山,沿3条进城公路两侧,大多数石材加工厂,规模小,生产原料和产品随意摆放,未采取环保措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到处飞,噪音大,严重影响了周边农村的生活环境。

五、意见和建议

1、加大农村“两污”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并纳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范围。

2、老盘江、阎芳河沿岸的每个村设一个保洁员,费用按照南盘江所设保洁员由财政支付。

3、规划建设石材加工工业园区,所有石材加工厂必须进入,进行规范化管理。

5 / 5

第4篇: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最好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连续两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面对资源条件与生态环境的双重“紧箍咒”,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把握农业面源污染形势,切实增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显示,2007年全国农业源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和总磷排放分别达到1320万吨、270万吨和28万吨,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3.7%、57.2%和67.4%。其中畜禽养殖源占农业源COD的96%,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贡献者”。畜禽、水产养殖,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农用化学品投入是污染主要来源。与工业点源污染通过集中排污口直接进入水体不同,农业面源为分散排放,并且其污染过程从农业生产行为到排放、最终到影响环境也不是简单的直接因果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农田化肥中氮35%在当季被作物利用,剩余绝大部分被留存农田土壤中,少量流入沟渠,最终仅有不足5%通过径流进入地表水体。因此虽然我国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较高,但真正进入水体的量仍非常有限。

现阶段农业面源污染形势总体严峻,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性,需要我们认真研判,精确施策。

一是养殖业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较低,污染排放呈上升趋势。近几年我国畜禽养殖总量不断增加,2013年全国生猪出栏超过7亿头。同时,规模化集约化快速发展,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0.8%。与此同时,养殖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大量畜禽粪便难以及时处理和利用,使得畜禽养殖废弃物由传统农家肥变成了污染物。此外,我国的水产养殖规模也在迅速扩大,1978年水产品总量为465.4万吨,其中人工养殖占26.1%,2013年水产品总量达到6172万吨,人工养殖占到73.6%,水产养殖中大量饵料、鱼药投放造成水环境污染。

二是主要粮食作物化肥用量基本合理,蔬菜和瓜果等经济作物过量施用现象比较突出,总体上化肥消费增长率在下降,但化肥投入量仍然偏大。

2013年我国化肥使用量为5912万吨,占世界的35%,按照20.3亿亩耕地计算,平均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达436.8公斤/公顷,还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值得指出的是,目前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氮肥平均使用量约为212公斤/公顷,已经低于环境安全上限(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所设置的安全上限值为225公斤/公顷),但果树555公斤/公顷、蔬菜365公斤/公顷的氮肥平均用量还远高于环境安全要求,果园和设施蔬菜化肥过量施用现象还较为突出。

三是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总体使用量趋于稳定,但利用率偏低。近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稳定在32万吨(有效成分)左右,占世界农药总用量的1/7,比例高于我国土地面积占世界耕地面积的比例,这与我国土地复种指数高有关系。总体来看,我国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美国、以色列、日本等发达国家。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农药利用率偏低,仅为35%,残留农药经过降水、地表径流和土壤渗滤进入水体中,会导致土壤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破坏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

四是地膜回收率较低,破旧农膜残留问题仍有待破解。我国地膜使用总量和作物覆盖面积均高居世界第一。2013年,全国农膜用量为249.3万吨,由于超薄地膜的大量使用以及残膜回收再利用技术、机制欠缺,“白色革命”逐步演变为“白色污染”,农田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地膜残留危害严重,影响土壤结构,降低耕地质量;影响出苗,造成减产;影响农机作业,造成播种和施肥质量下降;牲畜误食不断发生,危害牲畜健康。

五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偏低,循环利用能力亟待提升。农作物秸秆是用途丰富的农业资源。据推算,2013年全国秸秆总产量及其可收集利用量分别为9.64亿吨和8.19亿吨,实际利用量约6.22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76%。随着农用能源结构的变化,农作物秸秆在生活用能源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少,多余秸秆的出路,一是就地焚烧,造成空气污染,降低大气能见度,妨碍交通,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弃之田沟或堆入河沟或湖中,经风化、雨淋与腐烂,秸秆中的有机物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总的来讲,随着我国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确保农产品产地安全、实现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需要,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要科学把握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深刻认识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是长期积累产生的,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得到完全解决,需要较长时期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在保障农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力度,初步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队伍和专家支撑队伍,政策体系也在逐步建立完善,探索形成了一批实用技术和典型模式,这些都为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体系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已形成了由两个国家级总站为龙头,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农业环保站为主体,326个地级站和1794个县级站为基础的四级农业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与防控提供了队伍体系保障。

二是监测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初步构建了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网络,不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常态化、制度化运行;建成了国家、省、市、县的四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发布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年度报告;初步形成了覆盖我国近海海湾、岛礁、滩涂、自然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增养殖水域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定期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建立了农产品产地污染国控监测网,开展产地重金属污染调查。

三是大力推进化肥农药科学施用。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4亿亩;深入实施绿色防控,设立国家级绿色防控示范区150个,陆续淘汰高毒农药33种,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开展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试点建设,建立示范基地218个;2015年初,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启动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四是积极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创建标准化示范场3397个,有效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启动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沼气工程,提升农村养殖粪便污水处理能力。

五是深入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重点支持京津冀等地区开展秸秆还田、养畜、秸秆沼气、秸秆代木、秸秆炭化等方面工作;启动京津冀地区镇域级秸秆全量化利用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秸秆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六是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修订地膜标准,解决残膜易破碎、回收难的问题;连续4年实施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主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初步构建了地膜回收加工体系;在西北、华北地区安排地膜覆盖等旱作农业技术补助资金,推动高标准地膜的推广应用;启动实施可降解地膜对比试验,筛选应用效果好的可降解地膜用于示范推广。

七是合力推进农业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建设。已形成了由1个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10个循环农业示范市、283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1100个美丽乡村以及若干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构成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典型带动体系;在重点流域和重要水源地保护区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及农业氮磷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有效机制。

综上所述,近些年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同时农业连年增产增收和农村发展持续向好,使得我们更加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三、以“一控两减三基本”为重点任务,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坚决把资源环境恶化势头压下来,让透支的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为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部署要求,今年初,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农业突出环境问题治理规划(2015-2018)》和《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近期,在四川相继召开了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和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这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这些文件的出台与会议召开,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与动员。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要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面对水资源越发紧缺的严峻形势,要加大力度发展节水农业。通过加强节水农业示范,积极推广节水品种和水肥一体化、循环水养殖等技术,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统筹推进流域水生态保护与治理,积极开展太湖、洱海、巢湖和三峡库区等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实现到202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在372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

二是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化肥减量施用的关键是要树立绿色增产的理念,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鼓励农民多使用绿肥和农家肥。重点是扩大测土配方施肥使用范围,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同时,要积极推进新型肥料产品研发与推广,集成推广种肥同播、化肥深施等高效施肥技术。要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研究利用补贴方式鼓励引导农民推进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积造农家肥、增施有机肥,合理调整施肥结构,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力争到2020年,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三是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实现科学用药和精准施药。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管理,强化源头治理,规范农民使用农药的行为。全面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建立高毒农药可追溯体系。实施好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试点,逐步扩大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加速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农民使用农药提供指导和服务,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确保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全国主要农作物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四是推进养殖污染防治。统筹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建设处理利用设施,改进设施养殖工艺,完善技术装备条件,鼓励和支持散养密集区实行畜禽粪污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加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生态循环水养殖及大水面网箱养殖底排污等水产养殖技术。实现到2020年,75%以上的规模畜禽养殖场(区)配套建设废弃物贮存处理利用设施。

五是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加快地膜标准修订,严格规定地膜厚度和拉伸强度,严禁生产和使用不符合标准的地膜,从源头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加大旱作农业技术补助资金支持。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扶持地膜回收网点和废旧地膜加工能力建设,逐步健全回收加工网络,创新地膜回收与再利用机制。加快生态友好型可降解地膜及地膜残留捡拾与加工机械的研发,建立健全可降解地膜评估评价体系。确保到2020年,实现当季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

六是深入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按照“政策支持、示范引导、以农为主、产业发展、市场运作”的思路,因地制宜推进秸秆“五料化”全量利用。要进一步支持秸秆收集机械还田、青黄贮饲料化、微生物腐化和固化炭化气化等新技术示范,研究出台秸秆初加工用电享受农用电价格、收储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信贷扶持等政策措施。加快建立秸秆收储运输市场化机制,降低收储运输成本,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在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启动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实现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的目标。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要着力做好五个“强化”和五个“加大”:强化顶层设计、加大规划实施力度,强化依法推动、加大监管执法,强化财政保障、加大社会参与,强化监测预警、加大科技支撑,强化政策创设、加大监督考核。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突破、迈向新台阶。

第5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根据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方案,今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为:开展80头以上规模猪场排泄物的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0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84万亩,较前几年亩均减少化肥10%、农药10%以上;继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全面推广生态渔业养殖技术,减少超标准的养殖废水外排;全县重点乡镇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13个。现将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成情况

(一)开展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

1、切实抓好规模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2007年12月以来,我县共有158家规模畜禽养殖场根据“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低成本”的原则,通过实施“干湿分离”、“雨污分流”、“清污分离”等清洁生产工艺,圆满完成了排泄物治理任务,并通过上级部门组织的验收。特别是200

9、2010年在没有省级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任务的情况下,继续深化生猪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场治理和开展生猪存栏80头以上规模场排泄物治理。

2、积极转变养殖模式,推广水禽旱养。对直接放养在水源水面的水禽场大力推进搬迁工作,杜绝源头污染,至2009年底,已全面完成搬迁治理的外塘或与外塘相通水面养殖户15户,搬迁水禽2万多羽。

3、坚持适度规模养殖,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按照“畜禽养

1 殖规模化,规模养殖适度化”的发展思路,对因存栏过大影响环境而又不符合禁养规划的养殖场坚决予以搬迁。投入800万元对4家规模猪场实施了搬迁,其中两家为万头猪场(常年存栏3万余头),有效缓解了对环境的压力。同时,在坚持适度规模养殖的基础上,提倡 “三改两分再利用”清洁生产技术,“三改”即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清出的干粪堆放在储粪屋内、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两分”即固液分离、雨污分流,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农田果园再利用。

4、做好禁养区、限养区划定。2010年9月,县政府办公室下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划定??县畜禽养殖区域的通知》(???„2010‟145号),对我县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进行了界定。

(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综合防治技术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是全面开展耕地地力调查。至目前取土样4580个点,完成土样分析4080个,为配方施肥提供理论基础;二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研究。开展“3414”试验和肥效试验,并与省农科院合作,按照作物生长情况开展不同施肥量试验,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建设。完成12480个基础数据的整理,建成??耕地地力与配方施肥信息数据库系统,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四是加强技术培训。每年开展技术培训10期左右,并发放施肥建议卡和技术资料,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 的掌握水平;五是建立配方肥推广网络。在县内筛选确定基层配方肥供应点,加快配方肥的应用。六是抓好示范方建设。建设水稻、油菜、春粮、茶叶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实行精确施肥,平均每亩使用商品配方肥4.4公斤。至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达102.25万亩。根据2009年抽样调查,水田亩施用纯氮从2006年的17.8公斤减少到今年的16.3公斤,五氧化二磷从2006年的3.5公斤减少到今年的2.1公斤,氧化钾4公斤,与2006年持平,每亩减少化肥用量11.07%;化肥使用强度为246.06公斤/公顷〃年。

2.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一是积极争取省农业厅支持,投资74万元建立了县病虫测报站,建设了12亩病虫观察场和实验、分析等用房,配置了病虫观察等先进仪器,为正确测报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加强病虫调查,扩大调查面,年发布病虫情报11期左右,做到能不治的坚决不治,能兼治的不专治,并积极应用农业防治等措施,努力降低农药用量,今年比??县少用药2次,比??区少用药一次;三是加强技术培训,开展统防统治、每年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培训15期左右,大力推广提前灌水杀蛹、降低冬后螟虫残留基数和适当推迟播种、减轻条纹叶枯病发生等农业防治措施;四是加强植保新技术和高效低毒新农药的试验示范,对二十多个卷叶螟防治药剂、稻虱防治药剂和杂草防除药剂等进行了试验示范,不断完善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至2010年全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年推广应用面积达87.52

3 万亩,根据对2009年农药使用的抽样调查分析,水田每亩农药用量(折纯)从常规的332.5克降到287.8克,减少农药用量13.4%。

(三)开展增殖放流、推进渔业生态养殖

1、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充分利用滤食性鱼类的生态修复功能,开展渔业增殖放流,减缓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水草泛滥,改善水质。在包漾河连续开展人工增殖,实行生态养殖。2008年放流各类鱼种3.86万公斤,2009年放流各类鱼种4.55万公斤,2010年放流各类鱼种3.58万公斤,甲鱼1.5万只,投入资金158万元,有效改善了外河渔业环境。

2、大力推广渔业生态养殖技术。近几年来,以河蟹和中华鳖为重点,推广了种草养殖、移殖螺蛳、多品种混养、使用生物制剂改善水质等技术。加强与??水产大学、??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技术合作,建立示范点,研究、试验、推广河蟹、甲鱼、南美白对虾、青虾、鳜鱼五类生态养殖模式,利用池内种水草、留置尾水塘、人工湿地、套养花白鲢等措施建立渔业生态内循环体系,降低渔业生产的外部环境影响。

3、加强渔业投入品的监管。建立了县-乡镇-户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每年进行渔业投入品专项检查5-7次,水产品药残检测样本数2008年为63个,2009年为70个,2010年为72个,总合格率达到98.5%。并加强

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水产养殖监管,协作有关乡镇取缔了高密度投饵式围网、网箱养殖。

(四)加强“三品”基地建设

按照“打造??绿色高效农产品主产区”的要求,结合全县农业生产实际,围绕瓜果、蔬菜、优质稻米和特种水产等主要特色产业,以建设无公害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争创绿色安全农产品品牌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2007年至今全县共建成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05个、面积32.8万亩,认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105个、绿色食品6个、有机食品18个。

加强对认证 “三品”基地的管理,强化日常指导和检查,重点对基地生产记录台账、农业投入品使用、索票索证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检查,有效规范了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同时不定期开展 “三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2009年抽检茶叶、蔬菜、稻米等样品78个,合格率达100%。

第6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县2010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县农业局

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以“中国######建设”为契机,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工作,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所做工作及成效

1、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品种是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量的第一个有效果显著措施。一年来,根据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结合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开展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一是保护与发展并重,一方面推广“头带帽、腰系带、脚穿鞋”的生态种植模式,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成功举办第三届####茶开采节和####茶######新闻发布会,确保####茶可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全县####茶产量850吨,产值9.6亿元,分别比去年分别增长9%和23%;二是发展与改良并进,一方面培育推广优质高产的蚕种,另一方面改造老的桑树品种,改进蚕桑综合利用模式,鲜茧收购价达到1720元—1800元/50公斤,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三是开发与推广并举,成功探索了“克氏螯虾池塘养殖技术”并在全县广泛推广,小龙虾养殖突破6500亩,亩均产值超过4500元。此外,在水稻等其它农作物生产上,推广丰产性和抗逆性好品种进行种植,2010年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2、深化实施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工程。

在“811”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模养殖场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工作。一是推广“药物控制、疫病防治”的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二是完善和巩固现有的整治成果。开展沼气大回访工作,在全县所有的规模养殖场开展已建污染处理设施的调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督促他们完善和开展污染物处理工作,同时组织规模最大的5家规模养殖场进行沼气生产利用技术培训,帮助提高污染物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建立省级循环农业示范点。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选择正新牧业有限公司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开展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并积极争取省财政的支持;四是启动实施猪50头以上养殖场污染物处理工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养殖场进行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2010年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3.5%;五是开展执法检查。今年,结合省人大水环境“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活动,对各规模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执法检查,同时联合环保,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畜禽养殖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在平时的生产季节,开展不定期检查,严格执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制度。

3、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我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范围,通过试验、示范、培训等方式,引导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0年全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5万亩,其中小麦面积3.5万亩,水稻面积21.5万亩,油菜面积4万亩,玉米2.6万亩,蔬菜7.8万亩,茶叶6.5万亩,水桅子等其它经济作物9.1万亩。在

等粮食功能区建设县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各1个,在70个村建立示范方,112个村上墙公示测土信息和施肥方案。率先在示范方、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经######市农业局对两个示范区组织验收,###示范区平均单产达591.8公斤,较周边非示范区亩增产85公斤,增产幅度16.8%;###示范区平均单产575.4公斤,较周边非示范区亩增产45公斤,增产幅度8.5%;二是大力提倡秸秆还田。以省农业厅沃土工程为抓手,大力提倡以秸秆还田(包括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为主要手段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种植冬绿肥10500亩,改变农民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的施肥习惯,开展农作秸杆利用情况检查,严禁全县农作物秸秆野外焚烧,转变秸杆焚烧等不良现象,2010年全县农作物秸杆利用率达到85.19%,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提倡使用有机肥。根据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在####茶、中药材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上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使农产品品质提高和土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

4、推广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全县实施农药减量控害面积13.2万亩,比上年增3.2万亩,建立县级示范区4个,示范面积8500亩。在实施中,全面推行植保“八大技术”,技术覆盖率在90%以上,

2010年全县大面积化学农药防治比上年次数减少2次,并在####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500亩的绿色防控示范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防治技术上,大力推广“无害化治理”的病虫害综合防治集成技术,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符合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要求的环保型新农药,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害作用,全面普及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草技术,积极推广农药增效剂和农药替代品,达到控害、增产、保益、保环境、保安全、增效益的目的,在防治器械上,积极推广新型高效的喷药器械,改变传统喷雾器“跑、冒、滴、漏”的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药的流失,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在防治形式上,积极探索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实行“四统一”即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配制、统一施用,达到“减量、控害、保安全”的目的,2010年开展水稻统防统治面积2.635万亩。

5、农产品安全生产步伐加快。一是大力开展“三品”认证。今年尤其突出了服务意识和超前意识,狠抓“三品”的申报和认证,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11月20日,今年新增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9个,新增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9个,新增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面积2.3万亩,远远超过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开展农业执法行动。全年共开展农资专项执法检查10次,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确保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

二、明年计划与目标

为了切实做好我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我们将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实施适合##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1、深化实施种子种苗工作。根据我县######建设的要求和##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农业主导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继续开展####茶、畜禽、水产和蚕桑等为主的优质良种的实施工作。

2、扩大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一是以化肥和农药减量增效为目的,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增效、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清洁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切实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二是以提高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为目的,深化开展畜禽污染物治理和执法检查工作。

3、进一步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前提,以农产品质量检查为手段,以“三品”认证为抓手,加快全县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步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县农业局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第7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县2010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总结

##县农业局

一年来,我们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以“中国######建设”为契机,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工作,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所做工作及成效

1、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品种是减少化学投入品使用量的第一个有效果显著措施。一年来,根据我县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结合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开展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一是保护与发展并重,一方面推广“头带帽、腰系带、脚穿鞋”的生态种植模式,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成功举办第三届####茶开采节和####茶######新闻发布会,确保####茶可持续健康发展。2010年全县####茶产量850吨,产值9.6亿元,分别比去年分别增长9%和23%;二是发展与改良并进,一方面培育推广优质高产的蚕种,另一方面改造老的桑树品种,改进蚕桑综合利用模式,鲜茧收购价达到1720元—1800元/50公斤,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三是开发与推广并举,成功探索了“克氏螯虾池塘养殖技术”并在全县广泛推广,小龙虾养殖突破6500亩,亩均产值超过4500元。此外,在水稻等其它农作物生产上,推广丰产性和抗逆性好品种进行种植,2010

年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2、深化实施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工程。

在“811”环境整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模养殖场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工作。一是推广“药物控制、疫病防治”的健康生态养殖技术;二是完善和巩固现有的整治成果。开展沼气大回访工作,在全县所有的规模养殖场开展已建污染处理设施的调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督促他们完善和开展污染物处理工作,同时组织规模最大的5家规模养殖场进行沼气生产利用技术培训,帮助提高污染物综合利用水平;三是建立省级循环农业示范点。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选择正新牧业有限公司作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开展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并积极争取省财政的支持;四是启动实施猪50头以上养殖场污染物处理工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条件比较成熟的养殖场进行以沼气为纽带的畜禽排泄物综合治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2010年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3.5%;五是开展执法检查。今年,结合省人大水环境“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活动,对各规模养殖场进行污染治理执法检查,同时联合环保,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畜禽养殖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在平时的生产季节,开展不定期检查,严格执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制度。

3、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工程。一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为抓手,扩大我县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应用范围,通过试验、示范、培训等方式,引导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0年全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5万亩,其中小麦面积3.5万亩,水稻面积21.5万亩,油菜面积4万亩,玉米2.6万亩,蔬菜7.8万亩,茶叶6.5万亩,水桅子等其它经济作物9.1万亩。在#######等粮食功能区建设县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各1个,在70个村建立示范方,112个村上墙公示测土信息和施肥方案。率先在示范方、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经######市农业局对两个示范区组织验收,###示范区平均单产达591.8公斤,较周边非示范区亩增产85公斤,增产幅度16.8%;###示范区平均单产575.4公斤,较周边非示范区亩增产45公斤,增产幅度8.5%;二是大力提倡秸秆还田。以省农业厅沃土工程为抓手,大力提倡以秸秆还田(包括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为主要手段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种植冬绿肥10500亩,改变农民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的施肥习惯,开展农作秸杆利用情况检查,严禁全县农作物秸秆野外焚烧,转变秸杆焚烧等不良现象,2010年全县农作物秸杆利用率达到85.19%,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三是提倡使用有机肥。根据我县农业生产实际,在####茶、中药材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上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使农产品品质提高和土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升。

4、推广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全县实施农药减量控害面积13.2万亩,比上年增3.2万亩,建立县级示范区4个,示范面积8500

亩。在实施中,全面推行植保“八大技术”,技术覆盖率在90%以上, 2010年全县大面积化学农药防治比上年次数减少2次,并在####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立500亩的绿色防控示范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防治技术上,大力推广“无害化治理”的病虫害综合防治集成技术,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符合无公害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要求的环保型新农药,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害作用,全面普及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草技术,积极推广农药增效剂和农药替代品,达到控害、增产、保益、保环境、保安全、增效益的目的,在防治器械上,积极推广新型高效的喷药器械,改变传统喷雾器“跑、冒、滴、漏”的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农药的流失,提高了农药的利用率,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在防治形式上,积极探索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在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实行“四统一”即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配制、统一施用,达到“减量、控害、保安全”的目的,2010年开展水稻统防统治面积2.635万亩。

5、农产品安全生产步伐加快。一是大力开展“三品”认证。今年尤其突出了服务意识和超前意识,狠抓“三品”的申报和认证,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11月20日,今年新增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19个,新增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9个,新增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个,面积2.3万亩,远远超过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开展农业执法行动。全年共开展农资专项执法检查10次,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农产品的危害,确保农产

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

二、明年计划与目标

为了切实做好我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我们将在县委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探索实施适合##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

1、深化实施种子种苗工作。根据我县######建设的要求和##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农业主导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继续开展####茶、畜禽、水产和蚕桑等为主的优质良种的实施工作。

2、扩大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一是以化肥和农药减量增效为目的,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增效、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清洁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切实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二是以提高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为目的,深化开展畜禽污染物治理和执法检查工作。

3、进一步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前提,以农产品质量检查为手段,以“三品”认证为抓手,加快全县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步伐,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县农业局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xindetihui/6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