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工作心得体会】

篇:如何履行好新形势下的岗位职责(党校)

县委书记如何履行好新形势下的岗位职责 编者按:3月1日,第一期县委书记任职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为培训班作专题报告并指出,县委书记要聚精会神抓发展,全心全意抓民生,自觉主动抓稳定,以身作则抓班子,认真负责抓队伍,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本报特约请五位县委书记,分别就以上五个方面的内容谈学习心得和工作体会,以期交流和借鉴。 怎样聚精会神抓发展?

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江苏沭阳县委书记 蒋建明

李源潮同志在培训班上作的专题报告高屋建瓴、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对新任县委书记的交心之言、肺腑之言,其谆谆教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任县委书记们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我们学习贯彻落实李源潮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把发展作为县委工作的总主题,牢固树立“县委书记不抓发展是最大的失职、不会抓发展就不称职”的理念,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百姓。 要坚持科学决策,进一步明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必须把中央要求与本县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加快沭阳发展,必须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一是要把工业作为主体经济,更高举起“工业强县”大旗,集中全县所有政治资源、经济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资源搞好工业发展;二是要把投资作为促进发展的第一拉动力,全面做活广引外资、激活民资、策应扶持、金融信贷、政府投入、上市融资“六大投资”文章;三是要全面激发县乡村户各个层面的发展活力,促进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推动县域经济向立体化、全面化方向发展。

要坚持城乡统筹,进一步夯实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而镇村户是构成乡村发展的基本要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这三个要素做文章,为县域经济发展夯实基础。就乡镇一级层面来说,主要是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康居示范村和集中居住点建设,全面提升乡镇综合实力和整体形象。在新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调高发展标杆,力争全年二分之一乡镇财政收入超4000万元。就村一级层面来说,要把发展村级经济作为推动全民创业的主要抓手,2009年,我们出台了一套考核村级发展的目标体系,

不断加强“双强”型村干部队伍建设。就户一级层面来说,主要是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程,按照“5年计划3年完成”的目标,千方百计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力争2010年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扶贫开发中的生力军作用,深入实施大学生村官“全员创业”和“递进培养”工程。

要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改革创新是破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根本途径,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相继推出53项创新工作举措,各类主体的活力得到极大激发,区域发展的潜力获得极大释放。在干部管理机制上,实行招商引资落后单位“一把手”代理制,健全县直机关和乡镇副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制度,强化乡镇党委对县直部门派出机构的人事建议权。在工作落实机制上,成立县重点工作督查指挥部,每月5日前召开一次未落实工作督查通报会,以动真碰硬查不落实推动工作落实。在社会管理机制上,组织各单位“一把手”上网“晒太阳”,实名跟贴回复网民意见,把网民的意见作为“特殊交办单”迅速落实,进一步树立政府服务于民的良好形象。

怎样全心全意抓民生?

把保民生的业绩刻在百姓心坎上

湖南岳阳市委副书记、岳阳县委书记 彭国甫

全心全意保民生是县委书记的一项重要职责。“县委书记为官一任,最大的政绩是造福一方百姓,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李源潮同志给我们讲课时的这番重要讲话,在我的心海中激起了理性、反思、奋进的波涛,激发了一种特别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使我更加深深地感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县委书记,必须以大爱保民生,成为一名优秀的民生书记。

大爱是保民生的强大动力。大爱的精髓是爱祖国、爱党、爱人民。大爱是领导干部人生的价值追求和最高境界。只有有了这种大爱,领导干部对搞好民生才会满怀激情、充满真情,才会不畏艰险、扎实推进。我是一名贫困山区出身的高级知识分子,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有比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而且有刻骨铭心的生活感受、深切期盼、情感皈依和价值追求。“位卑未敢忘忧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也是我生命中的一个强音。作为一名县委书记,我更要弘扬大爱,把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我全部工作的终极目标和最崇高的价值追求,在全心全意上狠下工夫,而不三心二意、半心半意,绝不虚心假意。

坚持把保民生的业绩刻在老百姓的心坎上。要进一步广泛、深入开展以“三问三帮”为主题的民心恳谈活动,组织广大干部深入村组、企业和社区倾听群众呼声,充分利用网络、信访、书记、县长信箱等平台了解群众愿望,及时、妥善、有效掌

握和解决民生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使党和政府的努力落在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上,把领导干部尤其是县委书记和县长的成就感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之中,用干部的高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高满意度。

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突出解决历史遗留的重大民生问题,今年要继续深入推进东洞庭湖专业捕捞渔民上岸定居和解围工作,逐步解决山区老典型危房、特力商城危房和铁山库区居民生产生活问题,进一步推进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积极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缩小城乡差距。

创新完善民生工作机制。把民生工作作为书记、县长及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一把手工程”,真正做到领导抓、抓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密切联动、社会广泛参与、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把民生工作纳入党政管理绩效评估,明确工作目标,强化过程监控,将民生工作业绩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单位绩效财政预算、人员岗位津贴补贴和奖金发放的一个重要依据;把民生工作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做到“不在状态就换人”、“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不为乱为就让位”;把民生工作纳入公共财政,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和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民生保障资金筹措机制。

怎样自觉主动抓稳定?

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青海祁连县委书记 陈 强

郡县治,天下安。要发展,必稳定。县一级的稳定和发展,直接关系着全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抓好稳定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作为县委书记要不断提高主观能动性,切实担负起、履行好稳定一方、发展一方的“双重责任”,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深层矛盾不断暴露,我国进入了社会矛盾多发期和凸显期,县一级更是处于社会矛盾的“最前沿”,保稳定的任务更为艰巨。县委书记要从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深刻认识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树立积极的稳定观,不断增强责任意识,自觉担负起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切实履行好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主动靠前,全心抓好稳定。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因认识不到位而“冷”出问题,因工作方法不当而“激”出问题,因工作没有跟进而“拖”出问题。县委书记作为

县级领导班子的“总班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头人”,维护县域社会稳定的“稳压器”,要切实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亲自主动安排部署和抓好稳定工作,敢于面对和解决稳定问题,善于发现不稳定因素、善于分析和化解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在处理危机的紧急关头,县委书记要身先士卒,发挥共产党员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成功处理事件,排解危机,确保一方稳定安全。

改进方式,发挥主导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抓好稳定面临巨大的考验和挑战。县委书记要在抓好稳定工作方式方法上不断改进,力求做到三个转变、三个到位、三个化解。“三个转变”即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应付、变总体会战为分类治理、变短促突击为长期化解。“三个到位”即把握形势,认识到位;落实工作,责任到位;解决问题,服务到位。“三个化解”即用法化解、用情化解、用理化解。

长远谋划,筑牢稳定基础。维护稳定,县委书记既要有“近忧”,更要有“远虑”。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等要素于一体的“大稳定”概念,把维护稳定工作放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更大背景、更高的目标中去研究和部署,特别是加强对稳定工作长期性、复杂性和规律性的研究,不断提升维护稳定的工作水平,用动态发展的思路和手段妥善处理好各种影响稳定的问题,全力打造社会秩序持久的、不间断的、连续的稳定,实现当前稳定和长远稳定的统一。

怎样以身作则抓班子?

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搞好班子团结

重庆开县县委书记 李殿勋

县委书记作为党在县域范围执政团队的带头人,要更好地履行执政责任,完成执政使命,关键就是要以身作则抓班子。

要以身作则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领导班子牢固树立坚定的政治理想和科学的执政理念。没有这一点,领导班子的建设就缺乏共同的思想基础。

要以身作则强化执政素质,提高执政能力。特别是要带头强化理论素养并模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领导班子一道在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和群众工作中增长智慧和才干,提高统揽全局的综合素质和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特别是进入后危机时期,县域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县委书记以身作则抓好班子的素质能力建设,是执政团队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的重要保障。

要以身作则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搞好班子团结,做到科学决策。民主集中制的核心是发扬党内民主,防止个人专断,始终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始终坚持日常工作分工负责,体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

主,做到民主有序、集中有度。通过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实施,一方面努力实现原则基础之上和制度约束之下的班子真正团结;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能动作用,并形成团队合力,确保领导班子更好地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要以身作则并示范带动班子成员养成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养成习惯。亲民不脱离群众,就会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务实不脱离实际,就会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一种稳定的执政风格,促使执政团队的执政形象不断改善,执政效果不断提升。

要以身作则加强道德修养和廉洁自律。带动班子成员积累从政美德,常怀畏惧之心,远离贪腐之害,使班子成员形成较强的道德感召力,使班子集体形成强大的社会公信力。这是当前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一些地区党委的号召力不强,一些班子难以驾驭群体矛盾,很大程度上与道德感召力和社会公信力缺失有关。

要以身作则注重制度约束。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制度创新,带动班子成员自觉用制度管人、管钱、管物,善于和习惯用制度保障领导班子的高效运转,用制度规范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行,这是抓班子建设的最为基础的保障。

怎样认真负责抓队伍?

打造善于科学发展的干部队伍

黑龙江富裕县委书记 高 虹

培养造就一支思想解放、素质精良、善谋发展、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县委书记,只有把干部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才能引领广大干部群众在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树用人导向,引导队伍崇尚实干、勤政廉政。导向是旗帜和方向,只有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才能保证干部队伍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才能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下,把干部用对、用好、用强。要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坚持和完善从基层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制度,优先提拔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干部,让长期坚守在基层的干部有盼头、有干劲,形成干部从基层来、从群众中来的工作导向。要树立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凭政绩用干部,全面客观、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政绩,既看当前工作成绩又看基础性和长效性成果,既看日常工作成效又看关键时刻的表现,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营造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要树立干净干事的用人导向。把“干净”和“干事”统一起来,严格约束队伍廉洁自律,引导干部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经得起考验。

看发展实绩,激发队伍奋发进取、比学赶超。推进科学发展既是领导干部肩负

的神圣职责,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中心任务。要始终围绕发展鼓干劲、添动力,激励干部真抓实干、努力作为,真正形成以发展论英雄、凭政绩定升迁的工作格局。要推行重点工作推进机制,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年度、季度工作重点,组织现场观摩、综合评比,通过“走比看”,激发乡镇之间、部门之间的发展竞争,配套建立督办落实、社会监督、问责追究等制度,力促招商引资、重点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要推行差异化考核干部机制,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的侧重点,科学制定差异化考核内容和标准,充分调动各级各层面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特别要搞好干部的分类考核,避免业绩认定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拉开档次,分出优劣。要推行严格的奖惩机制,对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干部,兑现奖励、大胆重用;对业绩平平、无所作为的干部,及时提醒、果断调整,切实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引导广大干部想事干事、比学赶超。

重情系民生,倡导队伍以人为本、亲民爱民。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爱民情结。要了解民意。组织各级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采取定期下访、提前约访、加强巡访、专题回访等形式,准确掌握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所盼,特别是对影响基层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化解。要定点联系。防止走马观花,雨过地皮湿,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包乡、包村、包企和基层联系点等制度,通过联系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使各级干部对基层和群众的需求了解更准、情况把握更实。要改善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首要责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就医、教育、住房、收入、社保、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学发展成果。

第2篇:切实履行好新形势下县委书记岗位职责

切实履行好新形势下县委书记岗位职责

郡县治,天下安。县级政权在我国行政机构设置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县委书记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担负着领导县域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历史责任。县委书记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仅关系到一个县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一个县的党风、政风、民风建设,而且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三条规律、增强四种意识、提高五种能力,才能履行好新形势下县委书记的岗位职责,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遵循三条规律 把握历史大势

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实践充分证明,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误。作为县委书记,必须深刻把握这三条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工作实践。一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切实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二是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和基本途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促进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三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把尊重自然规律与尊重社会规律统一起来,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

— 1 — 展。

增强四种意识 勇立时代潮头

县委书记是党在当地执政团队的带头人,是在当地人民中党的形象的具体代表人。要更好地履行执政责任,完成执政使命,关键就是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担当起领导县域发展重任,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政绩。一是增强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县域所有问题的关键。县委书记不抓发展是最大的失职,不会抓发展就不称职。要紧紧抓住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等重大机遇,坚持从县域实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条件,积极探索符合本县特点的发展思路,高起点定位、大手笔开发,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为地方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增强忧患意识。古人云:“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忧患意识,就会失去奋斗精神,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面对当前的发展态势,要以时不我待的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着力解决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层次矛盾,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三是增强责任意识。职务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作为县委书记,只有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会十分珍爱自己的岗位,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伟大的事业。要始终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珍惜手中的权力,牢记肩上的责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真正把权力用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四是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必须把创新精神融入思想和行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突破陈规旧习、思维定势、体制障碍,大胆吸纳一切有利于发展的先进理念、先进机制、先进经验,大力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提高五种能力 引领社会进步

县委书记肩负着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的重要职责,岗位特殊、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县委书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切实增强工作本领,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奠定坚实基础。一是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市场引导力、社会参与力、法制约束力、党政推动力,全面做活广引外资、激活民资、策应扶持、金融信贷、政府投入“五大投资”文章,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

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二是提高驾驭复杂

— 2 — 局面的能力。县委书记处于总揽全局的位置,要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正确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重点与一般、当前与长远等各方面的关系。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战略问题、全局工作和宏观决策上,善于议大事、抓关键,以重点工作的突破推动县域发展。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好县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协调好县四大班子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全省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就是要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开展“三深入”、“四联户”活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进步,从思想根源上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留下谁”的问题。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积极适应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综合运用法制、经济、行政、教育等各种方式,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四是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县委书记处在维稳第一线,要自觉主动抓稳定,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矛盾。要注意掌握信息,完善信访制度,强化舆论引导,不断增强预判力、控制力、决断力和处置力,及时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法、果断、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真正做到稳定一方、守土有责。五是要提高知人善任的能力。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是县委书记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和“重品行、凭实绩、看公论”的原则,用好的制度选作风好的人,形成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

— 3 —

第3篇:做好新形势下法院立案信访工作的几点体会

做好新形势下法院立案信访工作的几点体会

海南中院立案庭

立案信访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指出:‚信访工作是‘寒暑表’、‘衡温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法院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2000年省高院也对信访工作提出了‚每信必复‛的工作要求。近几年,海南中院党组十分重视立案信访工作,从本院及辖区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的立案信访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做好法院信访工作的保障。

我院党组为做好信访工作,认真统一思想,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公正与效率,转变信访工作作风的高度,提高对立案信访工作的认识,加强对立案信访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分析、研究立案信访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做好立案信访工作的方法。一是把信访工作列入党组工作的议事日程,召开专门党组会议研究信访工作问题;二是把做好信访工作作为法院工作的目标加以规定和考核;三是随时听取信访工作的情况汇报,掌握信访工作的动态。形成一种以立案庭为职能部门,全院各部门协助配合,共同

1 做好信访工作的新局面。同时,健全了信访工作制度。近年来,我们先后研究制订了《海南中级人民法院来信来访工作规则》、《海南中级人民法院来访听证工作规则》、《关于加强对人大代表联络工作和认真办理来信来访的工作制度》、《关于办理督办案件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通过这些制度,明确信访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规范信访工作的程序,使我院的信访工作不断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正确管理轨道,出现了信访工作良性循环的新局面。

二、明确具体的工作责任,是做好法院信访工作的基础。

为了使我院的立案信访工作抓好、抓实,我们确定了立案信访工作在一把手负总责的前提下,分管院长谁主管谁负责的分级把关原则,即信访工作第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院长向院长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向分管院长负责,立案庭对全院信访工作负责。在《关于办理督办案件的规定》中,我们规定督办案件必须第一把手亲自批示,转有关分管院长阅处,各部门主要领导和辖区法院院长是督办案件的直接责任人,立案庭负责登记、呈批、移送、上报结果和建立电脑管理档案的工作责任,并规定了不及时办理督办案件的领导责任。3年来,我院共办理督办案件588件,做到件件有档案,件件有回声。

在落实立案信访工作责任制方面,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院长接待日信访工作制和院长亲自批阅督办信件工作制度。2001年,我们根据信访工作特点和审判

2 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海南日报》进行公示,每周二(后改为每月双周的周二)为院长接待日。立案庭负责每季度对院长接待的时间作出安排,并建立院长接访电脑档案,对每宗接访案件进行跟踪督办,结果报送院领导。根据我院立案信访工作的特点,按来信来访的内容,我们把它划分为告诉、再审申请或申诉、执行情况反映、正在审理案件情况反映和其他情况反映等5类,确定具体责任人和承办部门;按信访的来源,将其划分为信访工作人员接访、省人大(代表)转交、省高院转交、省高院领导转交、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转交、本院院长亲自收件等6类,分为一般信件和督办信件,适用不同的呈报批阅办法。一般信件由分管院长直接批阅,督办案件一律由院长亲自批阅。两年来,我院院长共接访455人次,批阅督办案件588件,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确定信访重点部门的联络员。从我院信访工作量上进行分析,来信来访反映较多的是告诉、申诉及执行的问题。我们在建立第一把手负总责,部门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制的基础上,强化立案、审监、执行分管院长和庭长的信访工作责任。同时,为保证信访工作措施和责任到位,还在立案、审监、执行三个庭各确定一名副庭长为处理信访案件的联络员,使这些案件能够及时协调,及时处理,及时上报,把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有针对性地确定信访工作重点。作为处在第一线的立案信访工作,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妥善解决好审判活动中群众关心的问题,防止局

3 部问题扩大为全局问题,防止矛盾的激化与转化。在处理信访时,我们确定了以下工作重点:1、集体上访案件。立案庭、法警队和相关案件审判庭为责任单位,实行首问责任制,即遇到集体上访的群众要做到:(1)法警队、立案庭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院长;(2)安顿上访群众,要求上访人员选派代表;(3)由分管院长和相关案件审判庭的领导及承办人向当事人了解情况,及时妥善处理上访事宜。2、人大代表反映的案件。我们在立案庭设立人大代表联络室,并安排接待。对人大代表反映的问题,要求各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院领导对有影响或特殊案件,有选择、有目的地安排预约接访,面对面地听取当事人的申诉意见。2001年11月28日,立案庭接到林光照等6位定安县省人大代表就定安县建设与环境资源局与海南金峰房地产(澳大利亚)公司土地征用定金纠纷一案的情况反映后,及时向院领导汇报。院领导十分重视,指示立案庭一方面及时调卷,一方面主动与省人大和林光照代表预约接访时间,并安排案件承办人与院领导共同接访。对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释和答复。林光照等代表表示,经过这次接访,不仅对其所咨询的个案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而且对中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及时处理人大代表反映的问题的扎实工作作风表示赞赏。3、针对多次反复上访的当事人,冷静化解、妥善处理。我院每年确定2至3个多次上访的当事人为重点对象,责任落实到人,重点解决他们的上访问题。2002年我院确定以申诉人陈寿群、余雪琴和申诉人纪显明为重点对象,明确分管审

4 监的副院长、分管立案的副院长和两个庭的庭长为直接责任人,切实做好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如陈寿群、余雪琴起诉国营晨星农场行政不作为一案,因不属法院受案范围,法院裁定不予受理。陈、余二人不服,多次到中院及省农垦总局、省政府等单位上访。有时甚至到了无理取闹的程度。院领导、立案庭领导多次接待,耐心说服教育,陈、余二人臵之不理,态度十分强硬,严重影响了法院的正常工作秩序。根据院领导的指示,我们将陈、余二人的上访问题,作为2002年信访工作的重点加以解决。为此,我们一方面不断地对陈、余二人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一方面针对他们上访反映的问题,会同农垦总局召集由总局信访办、总局纪委、公安局、工会、劳工科、晨星农场和当事人参加的协调会,建议对陈、余二人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在国家法律、政策和农场规章制度允许的情况下,由农场和当事人协商解决。经过我院、农垦总局和晨星农场的共同努力,晨星农场安臵了陈寿群的工作,并妥善解决了陈、余二人的居住问题,一起矛盾纠纷终于得到化解。

增强大局意识,树立公正与效率观念,注意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做好法院立案信访工作的关键。

(一)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做好特殊时期的立案信访工作。

新形势下的法院信访工作,要求我们要树立大局意识,为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今年两会召开前后,最高人民法院和省高级人民法院从社会稳定的大局需要出

5 发,多次通知要求各级法院要高度重视,做好案件审判和宣判等各项工作。对此,我院党组要求立案庭在信访工作中要贯彻上级法院的指示精神,及时有针对性地做好当事人的思想教育工作。如屯昌县屯城镇大同村委会圣村经济社因土地侵权纠纷一案,不服屯昌法院的一审判决,提出上诉。在一审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判时,当事人多次到法院和县政府等有关部门集体上访,人数多达100多人。在一审法院办理上诉手续期间,当事人来信反映一审法院判决不公正,群众情绪不稳定,且言辞激烈,同时要求二审法院免收诉讼费。接到当事人的来函后,我院十分重视,从稳定大局出发,院领导批示立案庭长及时率员到圣村经济社召开座谈会,做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走访调查经济社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况以及一审预交的诉讼费的来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基层法院在一审时确实有工作方法不尽人意的地方,当事人的经济能力有困难。院领导据此批准减半收取二审诉讼费,要求二审承办人在依法办案的同时,注意工作方法,耐心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此案件最终较为妥善得到解决。

(二)树立公正与效率观念,做好来访听证工作。

从2000年处理的立案信访工作情况来看,70%以上的人民群众来信,是再审申请或申诉来信。针对这一特点,中院党组把不断规范申诉案件的处理、提高工作质量作为‚转变作风年‛活动内容之一,加大了工作的力度,在立案庭设立两个合议庭负责再审申请或申诉案件的审查立案和

6 处理工作。

通过组成合议庭,由庭长或副庭长担任审判长主持听证活动,实行预约听证。在收到当事人的再审申请或申诉材料后,即建立电脑档案,承办人在10日内通知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进行听证。对一些特殊案件专案专听,即来即听,简单案件合议庭听证后即答复当事人。并实行流程管理,把再审申请或申诉的立案审查分为收件、建档、分案、听证、合议、制作法律文书、送达、调卷、移送等工作环节,分别规定具体的工作方法、工作期限,使之纳入流程管理。同时,针对刑事申诉案件当事人大都不能到庭听证的实际情况,不定期组织合议庭到申诉人服刑场所进行听证。这一做法有利于犯人的改造,获得监狱管理部门的好评。

(三)注意文明司法,尊重当事人权利,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妥善做好信访工作。

坚持依法办事,是立案信访工作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是新的司法理念在信访工作中的体现,是法院司法活动取信于民的重要一环,对维护团结、稳定大局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在立案信访工作中坚持有诉必理的原则,切实保护公民的信访告诉、申诉权利,强调文明接访,礼貌接访。在立案庭设立文明立案窗口,在立案大厅公示《立案庭监督岗》、《窗口服务制度》、《窗口服务要求》及《诉讼指南》、《案件受理收费标准》等内容的服务栏,实行了诉讼风险告知制度,开通了法律咨询服务电话。这样既增强了立案庭工作人员的自我约束意识,又有利于群众对立案信访工作的监督。对来访

7 的当事人,我们做到‚三声‛‚五心‛,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有‚热心、细心、耐心、诚心、爱心‛。在来访听证中,为了方便当事人,我们做到了‚三办‛和‚三个优先‛,即大事小事认真办,一切事情依法办,能办的事情马上办;边远山区的当事人优先;残疾人优先;老人优先。从而树立起了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法官爱人民的新形象。 在信访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只有从社会的大局和人民法院的工作全局出发,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主题,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的立案信访工作才能坚持正确方向;只有倡导和追求公正的观念、效率的观念、文明的观念和当事人权利本位的观念,才能使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的立案信访工作走出新路子;只有建立健全符合审判活动特点和规律的立案信访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责任,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的立案信访工作才能做实做好;只有领导重视,特别是第一把手重视,才能更好地发挥新形势下人民法院信访工作的作用,使立案信访工作与法院各项审判工作齐头并进,为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执笔:栾和丽)

第4篇:新形势下医院岗位职责与薪酬关系探讨(优秀)

新形势下医院岗位职责与薪酬关系探讨

[摘 要]岗位职责告诉员工该干什么;薪酬制度告诉员工能得到什么;绩效考核告诉员工能得到多少,如何得更多,创建医院人才激励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本院实际工作,分析岗位职责与薪酬之关系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公立医院人事体制改革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医院;岗位职责;薪酬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4.206

岗位职责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核心,为建立符合医院特点的用人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奠定基础。明确各岗位责、权、利,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和重要基础,也是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及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需要。其根本的着眼点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创建一种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事业单位性质的用人制度。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国家层面,岗位管理有相关的政策规定,并提出了通用的岗位等级,为事业单位千差万别的岗位设计了通用的等级标准,为人才成长搭建了通道。目前,各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现有岗位体系是由院长、副院长、主任、医生、护士长、护士以及其他医疗技术人员、行政后勤组成。岗位多,岗位类型复杂,如何将各岗位职责与薪酬紧密结合起来,如何将众多岗位予以合理劳动报酬,直接关系着医院未来的发展。

岗位管理,是在医院组织架构、部门职责清晰的基础上实施的管理活动,根据各部门实际工作任务设定岗位数量,结合岗位要求确定任职要求、理顺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后将各岗位的人数进行核编,按照各岗位的综合因素进行岗位价值评价,随之就是绩效与薪酬确定环节的管理。我院推行岗位管理数年,取得了成效,也发现了还需细化的管理手段。现结合我院实际,就医院岗位职责与薪酬关系谈些粗浅的认识。

1 细化岗位设置,设立岗位职责层级制

目前我国卫生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主要依据人事部印发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各地《卫生事业单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确定。按类别可分为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

任何岗位由不同的人员担任,因个人的知识面大小、责任心大小、承担风险大小、工作复杂程度、情绪掌控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同,所得到的结果亦不同。相应的岗位层级管理可结合个人能力大小,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有的岗位人员能力大小要求不高,有的岗位人员需要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有的岗位人员需要较强的体力,也有的岗位人员需要较强的脑力劳动等。根据类别,岗位层级管理可分为显性岗位层级、半显性岗位层级和隐性岗位层级,分别对应不同岗位。给各类型岗位分别赋予不同权限,完成不同职责,得到合理报酬,结合有关文件将医院岗位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专业技术类岗位。该类岗位特点对人才心理要求较高,个人的能力大小有较明显界定,而适当的岗位层级管理也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因此,专业技术类岗位可作为半显性岗位进行管理。

很多医院习惯以传统职称作为岗位名称,或者作为岗位的唯一竞聘标准,但实际工作中“高职低能”者不禁让人有“尸位素餐”之嫌,而低职称人员中,技术能力优者在岗位任职中得不到认可。低年资、低职称人员被高年资、高职称人员所压制,高精尖技术被职位较高者垄断,长期从事相对较简单的工作,技术得不到提高,价值得不到体现,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高职称不代表有高能力,低职称不带代表就是低能力,国家早已推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医院应逐步抛开惯有思维,将该模式推行到医院日常管理中。

根据医院具有医疗、、科研等特长,结合现代企业管理思维,把专业技术类岗位人才分为专业技术类和技术管理类,给不同类型的人才在职业生涯通道上分别设定。将向上的层级加深,渠道拓宽,设置向上阶梯型的任职资格,让各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通道都有较良好的前景。

以医生为例,在职业生涯中会经过助理医师、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各职称阶段,因各人性格、爱好、生活习惯、工作态度和价值观不同,所面临的职业生涯通道会发生改变。有的倾向于钻研医疗技术,有的倾向于科室管理,设置此类型岗位(见下图),更容易发挥他们的专长,实现个体与集体利益最大化。

岗位类型图

第二,管理类岗位。此类岗位对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都有较高要求,是医院的核心力量,关系着医院的命脉。但我国多年的医疗体制决定了“医而优则仕”,大多数管理者往往是技术骨干、专业权威,并非专业管理人员。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初级阶段,针对管理人员进行单一的岗位分层级往往会戳伤他们的心理和士气,造成得不偿失的结果。因此,该类岗位应作为隐性岗位层级管理,不在具体岗位名称中体现层级,而在阶梯薪酬中间接体现。

第三,工勤类岗位。此类岗位是对医院各项工作和生活进行资源性保障,一岗多人的情况较普遍,人员能力大小参差不齐,对人才的心理要求普遍不高,可作为显性岗位层级管理。参照因素可以是学历、工龄、职称、技能等级。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岗位任职人员在某些自身条件中要高出任职资格,那么在岗位最低任职资格之上,区分出相同岗位人员的层级,用较直接简单的一级、二级、三级设定,如总务科干事(一级)、信息科干事(二级)、办公室干事(三级)。对于同岗不同级情况,岗位职责不作调整,在具体岗位事项中根据层级不同,所完成的结果及要求也不同,体现出同岗不同级,产生的工作量大小不同,所要求的结果也不同,薪酬亦不同。

2 建立与岗位层级相匹配的阶梯薪酬

多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人事薪酬制度给医院打下了坚实的人事薪酬基础,但随着医疗行业逐步市场化,旧有的薪酬制度体现出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众所周知,从事医疗行业的人员都面临着高风险、高难度的现状,获得较高的合理收入也理所当然,而据2015年《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统计,60%以上医师对个人收入很不满意,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医院人才流失,损害患者利益和医院利益,更影响医院长远发展。A担任外科主任10年,副主任医师,10年内科室业务发展稳步前进,科内员工工作情绪良好,2013年科室人员月均收入6000元左右,主任月均收入7000元左右。2014年退休后,由主任医师B担任该科室主任,各方面待遇和A相同。B的业务能力与前任相比旗鼓相当,而领导力却相差很远,经常用很粗暴的方式对员工进行训斥,导致员工士气低落,消极怠工,纠纷频发,科室发展停滞不前,甚至进入恶性循环模式,一年内科室70%人员向医院人事部门提交了转岗、转科或辞职申请。这是一个现实中的案例。因而,用同等的薪酬对待相同的岗位,存在很多弊端,也是困扰各个医院的难题。打破惯有思维,结合“因人设岗”“因事设岗”的思维模式,建立新的薪酬制度,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势在必行。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岗位职责、岗位绩效以及岗位薪酬的关系结合越来越紧密,建立与岗位层级相匹配的薪酬制度迫在眉睫。承认过去,放眼未来,沿用及延伸现有薪酬因素,可分为学历因素、职称因素、工龄因素、技能因素、荣誉因素和绩效因素。

一是学历因素:是岗位的基本任职资格,依据在岗位人员最高学历核定该岗位具体学历薪酬数额,体现个人针对该专业的求学价值。二是职称因素:是岗位的基本任职资格,依据在岗人员所应具备的最高职称核定该岗位具体职称薪酬数额,体现个人职称价值。三是工龄因素:是岗位的基本任职资格,可分为院内工龄和院外工龄。依据在岗人员院内、院外工作履历,经复核后核定该岗位具体工龄薪酬数额。是对员工的忠诚度以及工作经验积累的价值认可。四是技能因素:是岗位的基本任职资格,分为专业技能和管理技能。根据岗位性质,分别对专业技术类岗位、工勤类岗位、管理岗位进行定期技能考试,管理岗位单独定期进行管理知识考试,以取得的分数高低核定该岗位具体技能薪酬数额。五是荣誉因素:作为一次性奖励,是对员工获得荣誉的价值认可。依据获得荣誉的层级来核定该岗位具体荣誉薪酬数额,可分为院内荣誉、县(区)级荣誉、市级荣誉、省级荣誉、国家级荣誉和国际级荣誉。六是绩效因素:作为激励员工不可或缺的激励手段,在医院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单纯的依照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绩效大小的依据,不符合医院性质和特点,更容易造成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参考国外医院管理经验,逐步依据工作量分配模式,缩小经济指标因素,更切合我国医院实际情况。具体完成工作的难易程度以及工作量的大小分别给予不同的绩效,更有效的激励体现各岗位、各层级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科学、规范的工作量信息化统计是激励机制健全的重要保障。

其中学历、职称、工龄、技能属于固定部分,体现在员工每月基本工资中,是医院对员工自身价值的认可,特别针对管理岗位,采取逐步降低专业技能影响因素,提高管理技能影响因素,真正实现向管理要效益的局面。荣誉、绩效属于激励部分,根据完成工作的工作量、工作质量、难易程度等相关因素来确定,是医院对完成岗位职责的额外奖励。

很多医院管理者为了让员工完成某一项工作而进行额外补贴,如开单提成、收病人提成、修水管补贴、跑腿补贴等。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虽然遏制了部分不合理医疗行为,但作为医院管理者,更应多思考这个岗位应该做什么,医生岗位职责不包括开具医疗辅助检查单吗?不包括收治病人入院吗?水电工不用修水管吗?业务拓展人员不用四处奔跑吗?应尽的岗位职责为何还要进行单独奖励和补贴?

3 针对各岗位、各层级赋予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是管理手段,目的是找到各个岗位人员的不足之处,通过沟通帮助他们理解如何改善过程,如何完成岗位职责,如何拿到更高绩效,而并不是管理者显摆权力和扣钱的工具。

科学合理的岗位分析是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的前提,通过制定标准来让员工明白他们在岗位上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做得怎么样。医院给各岗位、各层级的人员的薪酬是不同的,所要求的结果也不相同,考核标准理所当然也不能相同,给各个岗位、各个层级制定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可以最大化人力资源利用率。很多医院考核指标较模糊,被考核者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不被扣绩效,因此,无论是医院考核科室,还是科内二级考核,绩效考核指标的设定应该是可以量化的,可以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对关键职责目标一目了然的。

4 结 论

岗位职责与岗位薪酬关系相辅相成,互相牵制,是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深化。在当前形势下,以医院战略为依托,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为基础,完善的薪酬制度为动力,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为保障,势必会推进新的岗位薪酬制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战伟萍,冯沛.组织变革中核心人才的平台式职业发展[J].中国市场,2014(24).

[2]范晓明,孟庆顺.中小民营企业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J].中国市场,2015(13).

第5篇:岗位职责之新形势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履行好五大职责

新形势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履行好五

大职责

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是推进企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原则。在当前新形势下,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认真履行好五大职责,为全面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推动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保证监督之责。基层党组织工作内容虽然多,但主要职责必须做到清楚明确,《党章》中规定:“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已经明确,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保证监督是首要之责,监督之责是党章所决定,是形势发展所需,是党组织职责所在。在现实工作,如何落实保证监督之责,就是要解决监督哪些方面和如何进行监督的问题。基层党组织保证监督就是即要保证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企业中得

到贯彻落实;又要保证上组织决定决议和工作部署在本企业得到贯彻执行。为此,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作决策、定制度、行使职权,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做好“三个坚持”:即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规定;坚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诚实守信依法办事。这样企业经营的方向就不会出错,企业管理行为就有了标准,对于不符合党纪国法的,不符合职工群众利益的,不符合民主决策程序的,不符合上级有关规定的,作为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职责所在,要决定予以纠正,才能保证监督之责落到实处。

二、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之责

《党章》中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的要求,也是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的需要。为此,一是要大力支持行政领导依法合规地行使职权,为其在授权范围内创造优良的内外部环境,便于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二是要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要坚决防止和杜绝“一言堂”,“一个人说的算”的现象。要体现在谋大局、议大事、抓重点、严把关上。谋大局就是积极参与企业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确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议大事体现在参与企业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确保方案的合理准确,大力推进方案的有效实施;抓重点就是认真参与企业大额资金的使用,确保使用得当,支出合理;严把关就是要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维护企业安全稳定。对于职工群众不满意的事,要谨慎从事,认真研究,是因为宣传教育不到位,职工群众不清楚、不理解、不知情,基层党组织此时就需要主动承担起宣传教育的责任,主动到职工群众中做好说明解释工作;对于有损于职工群众利益的事,基层党组织要主动站出来,为职工群众说话,为职工群众办事,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纠正不当行为;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认真落实好“一岗双责”、“党政同责”,作为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严把关安全生产监督关,切实做好安全与稳定工作。

三、选人用人之责

我们党在大力推行选人用人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方面,已形成比较健全的选人用人制度,已经从以“伯乐选人”为主向以“制度选人”为主的转变。选人用人之责,就是要“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知人善任,广纳群贤”,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度很大的。如何选人?选什幺样的人?涉及到原则和机制,就是要落实好两个原则。一是落实好党管干部的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指出党管干部原则为:“加强对干部工作的领导,制定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推荐和管理好重要干部,指导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做好对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坚力量,党管干部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组织保证,是党的干部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更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则,必须落实好坚持好。二是落实好党管人才的原则。人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是推动企业进行的重要资源。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为推进企业发展集聚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在选人用人上还要建立两个机制:一是建立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企业党组织就是要指导相关部门做好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培养,人才的评价考核,人才的管理。二是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当前较多企业都面临着人力资源不足,人才资源缺乏的现实条件下,培养一支“拉得出去”、“打得了胜仗”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尤为紧迫。《党章》中明确指出:“党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为我们选人用人指明了方向,为此,选人用上必须做到“五坚持”,即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认可;坚持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坚持对选人用人的监督。与此同时,近年来一些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问题上也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和倾向,任人唯亲,搞团团伙伙,买官卖官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党的生机与活力,也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中纪委和各级组织已重拳出去,坚持不懈予以打击。为此,基层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选人用人的领导,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强化对重要岗位、关键部门权力运行机制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止腐败,要领导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制止与查处,坚持用作风好的人和用好作风选人,防止用人上的偏差和用人过程中各种不正之风的产生,确保领导干部管理工作走向民主化、科学化的轨道。

四、对领导人员的监督之责

《党章》中明确指出:“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为此,加强对领导人员的监督,要认真落实好“两个责任”,即党组织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充分认识主体责任是党组织职责所在,深刻认识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极端重要性,任何时候都不含糊、不动摇、不懈怠。一是让领导人员对法纪要有敬畏之心。领导干部也是芸芸众生中一员,既是领导也是普通人,是普通人在腐败问题上就没有天然免疫力。随着我国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利益结构的分化也逐渐加剧,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腐朽落后思想同样会侵蚀一些干部,会给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与严重后果,如当前中央查出“塌方式”腐败,“家族式”腐败,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影响更是深远的。为此,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努力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就能防止或减少企业领导干部犯错误,避免小错酿成大错。 二是树立领导干部守土有责意识。企业领导干部既是企业的员工,也是企业的家长,企业的人、财、物的使用和调配权力都在其手中。纵观一些反面教材,绝大多数发生在掌管人、财、物的岗位上,他们以权谋私,特权享受,玩权渎职,这反映出监督不到位问题,在一些单位,甚至出现“上级没有监督,同级不敢监督,下级不能监督”,导致权力被滥用,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干群关系紧张等现象,要做到每个领导干部都有监督守土责任,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是被监督对象。为此,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制约,防止家长制作风和一言堂现象的发生,做到决策科学、民主,从而保证权力依法运行,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被滥用。

五、依靠职工办好企业之责

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一贯工作要求。坚持企业党的政治领导,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依靠和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是企业的政治优势。职工群众既是生产的主力军,更是企业改革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依靠职工办企业,一是要体现在职工民主管理权,也是职工当家作主的集中体现,通过企业职工大会、民管会来发挥其应有作用,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首要内容。二是落实职工的参与权。要实行企业经营管理情况通报制度,让职工享有企业重大问题的知情权;三要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这个主渠道作用,落实职代会的职权。凡属企业改革、生产经营、企业管理、远景规划、重要规章制度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都提交职代会审议。坚持做到“两不”,即未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的方案不出台,不经职代会讨论决定的大事不实施。四是要关心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劳动用工、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保障和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同时,协调好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和释放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第6篇:岗位职责之浅析新形势下银行内部审计人员职责的有效履行

浅析新形势下银行内部审计人员职责的

有效履行

【摘要】现代商业银行面临诸多挑战,金融市场环境日趋复杂,内外部形势发展变化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内审人员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满足银行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及外部监管要求,是第一要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 内部审计 人员职责 履行

一、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诸多挑战,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现代支付体系的电子化趋势及变革完善,越来越依赖系统技术支持

为防控银行内部系统的风险,专项业务审计及信息技术审计(it审计)显得日益重要。

现代支付体系的电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且未来十年,比互联网更强大的物联网发展,将使电子银行的外部环境发生质的飞跃,电子银行业务将被推向高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推进,今后使用电子货币的不仅是人,也有可能是“智能化”物品,这就要求商业银行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相应升级,提高电子银行智能水平,同时电子银行的交易方式、交易平台也要调整,以便适应交易领域、交易规模的成倍增长。系统技术的不断升级,内部审计如何满足上述趋势发展变化要求,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银行经营国际化、多元化,促使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展

(三)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的要求推动了内部审计向更高标准迈进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金融监管存在严重漏洞,加深了各国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以及审慎性监管的认识,促使国际银行业的监管目标逐渐趋同。各国加快了金融监管的改革步伐,提高了监管资本的要求,并加强了对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的监管。为满足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内部审计必须遵循更高标准。

二、审计人员的内功修炼

审计人员应从以下六个方面修炼内功,才能不断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满足上述内外部发展需要。

(一)善于学习,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1.加强学习,适应变化发展需要。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为满足监管要求、市场需求及业务发展需要,银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也紧跟业务步伐,不断更新出台。审计对象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具特色,审计人员每天均面临新的挑战,审计人员要适应业务发展需求,就必须善于学习和不断钻研审计业务和技术,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熟悉和掌握相关规章制度及其相应的适用范围、时限与衔接程度,与时俱进,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适应海外审计、it审计的要求。

2.学以致用,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把学与用紧密结合,通过归纳整理繁杂的业务资料和信息,综合分析带有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加深对问题原因、影响及建议的认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上报有内容、有深度的审计报告和信息,为银行高层领导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不断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现场经验与非现场技术的融合,提高非现场审计能力

重视现场经验与非现场技术的结合,学习研究重要审计发现案例,认真分析违规行为的特征,在熟悉了解业务、产品操作流程和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创建模型实现审计查证思路,提升非现场二期系统的应用水平和审计模型创新研发能力,准确锁定疑点,提升审计监测的效果。

(三)加强审计专业化研究,为推进内部审计专业化建设打好基础

审计人员应集中精力对各类审计事项进行深层次、系统化和有建树的持续研究,并以此为立足点,培养和发展自身专业特长,积极争取加入专业人才库,成为业务知识精深、审计技能娴熟的专业型项目主审人或研究型带头人;构建审计知识库,实现审计经验共享;使审计系统整体专业水平与银行业务发展保持同步,为审计机构专业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审计人员的查证能力是实现审计目标的强有力保证

审计查证是否到位,关系到审计结论的准确性与适当性,是审计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审计人员应保持高度的审计职业谨慎,通过收集相关审计证据,对具体审计事项做出是否真实、合理的职业判断,充分发挥审计职能作用,降低风险。

审计人员的查证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抓住实质,不能仅查表面或账面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露实质性的问题。二是要透彻,不能就问题论问题,要“追根溯源”发现深层次的原因及问题。在审计查证过程中,不能只注重问题产生的结果,对问题产生根源应做进一步的追踪查证,否则深层次的问题就会被忽略。三是要注重可靠性及准确性,不能仅依靠内部证据,要“内外兼顾”充分印证问题是否成立。特别是在核查经济往来事项时,审计人员要充分关注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外部证据的效力优于内部证据。对经济往来事项做出审计结论时,应充分获取内外部审计证据,相互印证,做出准确的审计结论,避免产生审计风险。

(五)锻炼沟通交流能力,使审计工作事半功倍

审计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审计对象心怀芥蒂,不愿意提供所需审计信息,或良好审计建议不被审计对象采纳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审计人员的沟通技巧非常重要。

由于审计主体和被审计对象角色不同,所处位置不同,对审计的认识也不同。因此,沟通时,审计人员应充分运用沟通的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换位思考,站在自己的角度想,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与审计对象展开良性双向互动。善于倾听对方想法,少讲多听,不打断对方的谈话;通过聆听接收口头信息,理解其含义并做出反应。并平等对待被审对象,给别人解释和说明的机会和时间,否则,信息交流不对称,不能修正自己的判断,难于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审计的沟通交流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流、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六)增强责任意识,强化审计执行力

审计人员的各种能力最终体现在高效的执行力,是核心竞争力,就是对领导交办的工作雷厉风行,对重大审计发现一查到底;严于律己,不找任何借口,脚踏实地,力争做到更好。

责任胜于能力,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再高,没有责任心,就谈不上执行力。因此,树立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责任心,是提高审计执行力的关键所在。明确岗位职责,增加约束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审计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当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审计人员只有自觉将提升审计能力作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并长抓不懈,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经营大局,支持业务发展。

参考文献

[1]《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2]《语言的突破》-卡耐基.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xindetihui/37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