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教师述职报告】

篇:某年育人楷模教师的先进事迹

XX年育人楷模教师的先进事迹

吴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学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先后担任音乐、语言、科学、美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副园长、园长。27年来,她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着成绩。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教师”、“玄武区首届、第二届、第三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她主编了两本书,参与编写了9本书;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2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6篇;参加省以上研讨会获奖论文10篇,其中获全国奖6篇。

一、“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

1、爱孩子赛妈妈。吴邵萍同志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她常说,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1983年,她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班上有一位姓时的小朋友,因年龄小,每天哭着不肯上幼儿园,睡午觉就做恶梦惊醒。她就象慈母一样,每天早上从家长手中热情地抱过孩子转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戏增进感情。午睡时抚摸陪伴直至睡着,孩子梦醒时常常大哭,她就长时间地抱着他在园内转悠,为了不让哭声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长时间抱着孩子。尽管胳膊很酸,但她从不厌烦,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这样整整过了一个月,这位小朋友终于能愉快地入园了。那时,她班上还有位姓余的孩子,说话不清,各项能力明显低于其它儿童,连园领导都认为此幼儿“无可救药”了,而她不灰心,总是充满希望并耐心细致地辅导她,和家长密切联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她也达到同龄幼儿的水平。

2、爱园胜爱家。27年来,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工作。1997年,正值幼儿园创建南京市市级示范园时,她的父亲因车祸住院。白天,她在园兢兢业业的工作。夜晚,她还在医院一边陪伴昏迷不醒的父亲,一边翻阅整理幼教资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她父亲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从未请过一次假。在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平日总是起早贪黑,早到迟走。在她的眼里,幼儿园胜似自已的家,园里建设比家还重要。

3、爱同事似姐妹。由于园里年轻人较多,作为青年人的领头人,吴邵萍时时处处事事爱护她们、关心她们。在创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过程中,青年教师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她们的安全,吴邵萍每天“打的”挨个将她们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这段时间,吴邵萍总是要到深夜

1、2点钟才最后一个回到家。

二、“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

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培训活动,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9年暑假,她的痔疮刚开完刀两天,当她得知有一个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习时,立即报名前往,一连7天下来,影响了伤口的恢复,又到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参加全国音乐教育研究培训,这次为了不影响伤口的恢复,每天听完报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坚持到学习结束。平时,抓紧点滴时间,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庭教育、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学习促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跑者,成为一名智慧型园长。

“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吴邵萍追求的目标。因此,吴邵萍受聘担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特约研究员、南京市第五届幼教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视导员、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玄武区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她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潜心于课题研究。“八五”期间,她参加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九五”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早期儿童教学的心理学研究》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建构中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体系的研究》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她个人还独立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创造性韵律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研究;“十五”期间,她独立申报、负责并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来探索幼儿园是否需要、是否能够及如何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她还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博导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后现代主义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子课题《区域性多元游戏课程开发与推进的研究》。她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上进行大胆实践与研究,《幼儿创造性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舞蹈欣赏教学》、《开放的幼儿音乐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开展大班合唱教学的实验研究》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学前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幼儿教育》,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论文评审

一、二等奖,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幼儿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十一五”期间,她独立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实现良性多维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钻研,展开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课题得到了江苏省课题规划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综合素养,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她出版了研究成果《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专着,主编了《托班课程》上、下册。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设计展开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四、“传”,是她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

长期以来,吴邵萍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她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她对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实习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接受每位学生的访谈、问卷等课题研究工作。

对园内的青年教师,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下班指导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同时还定期上示范课给全园教师观摩。她指导青年教师严格细致。既有理论上整体框架的指导,又有操作过程中具体环节的指导。从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如教具演示,收放顺序都一一指导到位。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园里教师个个被邀请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在全国各类研讨会上观摩研究课。这些做法和经验,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的同行到该园跟班学习。该园的办园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

她重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年对玄武区园长、市青优开放示范课,她每学期都上多节示范课和举办讲座。还承担了市区的带徒任务,她总是竭尽所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目前,她已培养了1名特级教师、1名南京市名教师特级教师候选人、2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多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更为可贵的是,南京市内无论哪个区、哪所幼儿园,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时前往指导,并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经常到深圳、温州、澳门、大连、杭州、河南、广州、南宁等地,为全国性、全省性及各市开设的培训班讲课,每场讲座,听众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讲课近100多场,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长期以来,吴邵萍一直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科学育人的示范者,青年教师的引领者。吴邵萍同志是我们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榜样,吴邵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必将感染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奉献教师岗位。

第2篇:育人先进事迹

三育人事

易县职教中心

迹材料

我叫赵艳锐,女,1970年8月出生,现年46岁,本科,现任职于易县职教中心,1994年8月参加工作。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所带的学生有几十人考入本科院校,本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用实干赢得尊重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不断开拓新教学视野,树立新教育理念,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以适应教学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特点,努力提高育人水平。始终坚持“立德树人”, 铸师魂,强师能,修师德,以高度自觉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较高的学识修养和严谨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

我自觉遵守教学规范,无任何教学事故,执教严谨,注重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并将学生的素质教育寓于专业教学之中。认真备课,真正做到“每课必备,每课必新”。课堂上,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认真组织教学,更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构建良好和谐课堂秩序,对教学质量高度负责;课堂上,善于掌握学生听课动态,语言流畅生动幽默、逻辑性强、条理分明;课堂上,善于同学生交流,把握学生心理,以生动的示例启发学生,及时调整学生情绪,寓教于乐,寓教于理;讲课内容适时引入相关领域,进行拓展延伸,勤勉教学,成绩突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从教20年中,一直工作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因为知识基础扎实,工作勤奋,教学成绩突出,我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个人”、“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得到了学校领导的信任,受到同事的赞赏。

在教学工作中,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式、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探究、质疑的氛围。学生爱学乐学,成绩优良。在2013年的高考中,我班有二十三人参加高考,三人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的本科,其余二十人全部考入了对口的专科学校,创造了职教中心机电专业的最好成绩。 2015年的高考,十三人参加考试,四人上本科线,在机电专业的高考中又有了新的突破。

深入钻研,大胆创新。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作为一位专业教师,我不仅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还利用课余时间刻苦练习基本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春季班的教学中,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操作为主,理论辅助的方法,使基础较差的同学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学到了基本技能,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管理育人,刻苦钻研,用创新赢得好评

我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狠抓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及时传达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恪尽职守。结合实际,优化教学环境,落实教风、学风建设。在学风建设方面,注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对每一届团委、班委成员进行培训,告诫他们: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是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让学生干部服务好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教育、管理等等。每学期还把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召集到我的办公室,与班委进行座谈,让他们反映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我努力使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化、科学化,用制度管人、育人,按制度办事,工作规范,办事公道。

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 “敬而亲之”。 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教班级形成良好班风、学风,多次被评为校级“文明班”和“优秀班集体”,县级优秀班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坚持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同龄人中的起点和位置,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励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座右铭,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在这些氛围的熏陶下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产生强烈的成才愿望。与此同时,从狠抓学生的仪表、出勤、文明言行和上课的规矩入手,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培养严谨的作风。二是加强与各科任老师的合作与沟通,在工作中牢牢记住“既要教书,更要育人”的原则,做到全员参与育人。每位老师都有“共同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潜力”的责任,并切实开展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前进道路上激励学生的工作。三是重视班会课这一重要的德育教育阵地,狠抓班会课的质量,较多地运用交流、对话、谈心等方式,重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对班集体的归属感。从而走出了一条新思维、深层次、多渠道、有特色地开展思想教育的路子。四是对后进学生的教育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就是“首先要‘动之以情’——且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晓之以理’。对待这类学生,我都要求自己要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化、教育他们。因此,在建设班风学风,转化差生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自己的实践中,我出一条经验:当好一名老师,仅仅靠“嘴”和“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也正是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高尚和育人的欢乐。 三、服务育人,热情周到,用奉献赢得称赞

我不论是在教学工作中,还是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上,都积极主动地提供优良的人性化的服务,并且服务热情、周到、及时,得到老师和学生的信任和支持。除了在课堂上深切关心学生的学业以外,还在经济生活方面关心学生,多次资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我现任教的班级有个残疾学生,其它学生经常嘲笑他,他自己也很自卑,我在教育其它学生的同时,给了他很多鼓励,使他能充满信息,安心学习。保证他顺利完成了学业,细心、用心,贴心,我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我经常看望生病的学生,鼓励他们战胜疾病,祝福他们幸福吉祥,有的学生感动得留下眼泪。

我讲奉献,淡名利,在学生心目中,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我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总之,我热爱教育事业,用心血浇灌教育园地,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承担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使命。

第3篇:三育人先进事迹

先进事迹

这学年来,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作责任心强,服从领导的分工,积极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广泛获取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3、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5、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7、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实干,并能完成学校给予的各项任务,为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不但积极参加各项培训,到各地听课学习,平时,经常查阅有关教学资料。同时经常在课外与学生联系,时时关心他们,当然在教学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须在以后进一步的努力。

总而言之,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的奉献。

第4篇:三育人先进事迹

三育人事迹材料

易县职教中心

我叫赵艳锐,女,1970年8月出生,现年46岁,本科,现任职于易县职教中心,1994年8月参加工作。一直在教学一线,从事班主任工作十几年,所带的学生有几十人考入本科院校,本人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关心爱护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严谨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用实干赢得尊重

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不断开拓新教学视野,树立新教育理念,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以适应教学的新形势、新要求、新特点,努力提高育人水平。始终坚持“立德树人”, 铸师魂,强师能,修师德,以高度自觉的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较高的学识修养和严谨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 我自觉遵守教学规范,无任何教学事故,执教严谨,注重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并将学生的素质教育寓于专业教学之中。认真备课,真正做到“每课必备,每课必新”。课堂上,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认真组织教学,更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构建良好和谐课堂秩序,对教学质量高度负责;课堂上,善于掌握学生听课动态,语言流畅生动幽默、逻辑性强、条理分明;课堂上,善于同学生交流,把握学生心理,以生动的示例启发学生,及时调整学生情绪,寓教于乐,寓教于理;讲课内容适时引入相关领域,进行拓展延伸,勤勉教学,成绩突出。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己任,把成为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目标,孜孜追求。从教20年中,一直工作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因为知识基础扎实,工作勤奋,教学成绩突出,我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个人”、“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得到了学校领导的信任,受到同事的赞赏。

在教学工作中,我要求自己不断增强业务素养,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系统式、启发性、研究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坚决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把学生的个性体验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兴趣、特长和实际情况,其理解、分析、体验、感悟的能力也不同。在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实施上,不强求“齐头并进”,而是正视事实,追求“差异发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突出落实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都要设计学生参与的问题,来引导和训练学生学习,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探究、质疑的氛围。学生爱学乐学,成绩优良。在2013年的高考中,我班有二十三人参加高考,三人考入河北师范大学的本科,其余二十人全部考入了对口的专科学校,创造了职教中心机电专业的最好成绩。 2015年的高考,十三人参加考试,四人上本科线,在机电专业的高考中又有了新的突破。

深入钻研,大胆创新。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作为一位专业教师,我不仅认真学习理论知识,还利用课余时间刻苦练习基本技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双师型教师。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在春季班的教学中,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操作为主,理论辅助的方法,使基础较差的同学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学到了基本技能,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管理育人,刻苦钻研,用创新赢得好评

我十分重视教学管理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狠抓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及时传达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认真细致的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恪尽职守。结合实际,优化教学环境,落实教风、学风建设。在学风建设方面,注重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对每一届团委、班委成员进行培训,告诫他们: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分子和中坚力量,是师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是学校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让学生干部服务好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教育、管理等等。每学期还把各班班长和学习委员,召集到我的办公室,与班委进行座谈,让他们反映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我努力使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化、科学化,用制度管人、育人,按制度办事,工作规范,办事公道。

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 “敬而亲之”。 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在德育管理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法,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所教班级形成良好班风、学风,多次被评为校级“文明班”和“优秀班集体”,县级优秀班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在实际工作中,一是坚持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同龄人中的起点和位置,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励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奋斗目标,每人都有座右铭,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在这些氛围的熏陶下培养强烈的责任感和产生强烈的成才愿望。与此同时,从狠抓学生的仪表、出勤、文明言行和上课的规矩入手,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培养严谨的作风。二是加强与各科任老师的合作与沟通,在工作中牢牢记住“既要教书,更要育人”的原则,做到全员参与育人。每位老师都有“共同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潜力”的责任,并切实开展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帮助学生,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前进道路上激励学生的工作。三是重视班会课这一重要的德育教育阵地,狠抓班会课的质量,较多地运用交流、对话、谈心等方式,重视学生在班级管理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对班集体的归属感。从而走出了一条新思维、深层次、多渠道、有特色地开展思想教育的路子。四是对后进学生的教育一直坚持着一个原则,就是“首先要‘动之以情’——且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然后才是‘晓之以理’。对待这类学生,我都要求自己要以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化、教育他们。因此,在建设班风学风,转化差生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自己的实践中,我总结出一条经验:当好一名老师,仅仅靠“嘴”和“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工作。也正是这样,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高尚和育人的欢乐。

三、服务育人,热情周到,用奉献赢得称赞

我不论是在教学工作中,还是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上,都积极主动地提供优良的人性化的服务,并且服务热情、周到、及时,得到老师和学生的信任和支持。除了在课堂上深切关心学生的学业以外,还在经济生活方面关心学生,多次资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我现任教的班级有个残疾学生,其它学生经常嘲笑他,他自己也很自卑,我在教育其它学生的同时,给了他很多鼓励,使他能充满信息,安心学习。保证他顺利完成了学业,细心、用心,贴心,我关注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我经常看望生病的学生,鼓励他们战胜疾病,祝福他们幸福吉祥,有的学生感动得留下眼泪。

我讲奉献,淡名利,在学生心目中,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我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总之,我热爱教育事业,用心血浇灌教育园地,用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承担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使命。

第5篇:学习育人楷模心得

一路修行,用爱筑梦

——学习《涉县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事迹》

河南店镇

胡峪小学

杨晓会

近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并学习了《涉县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无论是与高考莘莘学子并肩战斗的育人楷模连彦明,还是相知相爱、相携相助,甘于奉献,与病魔抗争的教师伉俪——赵文波、秦晶晶。抑或是,情系三尺讲台,挥洒无悔青春的教师楷模李会杰等等,在他们身上无不彰显出共同的特质——热爱、奉献、担当、执着……

接下来,简单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做奉献教师

我们都知道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辛苦和奉献。一个教师的成功,一位楷模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更饱含着一个艰辛的奋斗历程。我县当选的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或吃了常人吃不了的苦,或受了常人受不了的委屈,或做了别人不愿做的事,通过勤奋的工作、干出一番让人认可的成绩、并获得大家尊重,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的确,做一位教师可能没有权力,但可以很有影响力;做一位教师可能经济上清贫,但精神上可以很富有。 放眼我们身边哪位班主任不是早出晚归舍小家顾学校?哪位当了妈妈的女教师不曾撇下自己哭闹的孩子来上班?日复一日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学生谈心等,年复一年地重复这些小事或多或少会消磨了我们工作的激情和创造力。通过学习楷模们的事迹,我又一次接受精神的洗礼,心中有爱有责任,胸中有目标有抱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所有的付出如同农民伯伯含笑的播种,静待花开,静待丰收好时节。

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做幸福教师

其实这些教师楷模在当选之前也是像我们一样默默无闻,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倾情奉献、默默地完成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不同的是,同样的事业可能我们面对的心态不同。我认为我们要学习他们甘于奉献、乐观向善、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人生态度。

热爱教育,以苦为乐。教师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重复、单调、乏味,确实是“从教之人,容颜易老”。面对如此种种,我们必须养成健康、积极的心态。心态决定效率和幸福指数。当我们减少抱怨、不找借口时,心情是平静的,感觉工作是理所当然要做好的,如果再能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效率自然会更高一点;但如果让消极的抱怨占了上风,就会更加泄气、郁闷、不平,工作的劲头就会更小。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对于许多许多的事情,我们真的是无能为力的,但是我们依然有足够多的理由去热爱教育、热爱生活。幸福是任谁也给不了的,幸福是我们用现实去除以心中的过高期望,期望越多,幸福指数越小。同时,我们要在教育生涯中寻找快乐和感动,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热情地帮扶……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快乐和感动。所以,做为教师要“知足常乐”,快乐从教。

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做学习型教师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读书既是我们专业发展的好方法,又能修身养性。因为阅读就是在和一些优秀的人和优秀的思想交流,聆听古今中外大师的思想教诲。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这个人的阅读史。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人生”。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在这个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做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作为一名正在成长路上的年轻教师,我认为自己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紧跟时代步伐,走在课改前沿,积极学习探究我县“三全管理”“三双教研”先进教育理念,努力践行“大语文”战略。在教学实践和班级管理中,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勇于发问、质疑和创新。

第二,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人生。营造学习氛围,培养阅读习惯。教师以身作则,带动学生,譬如师生共读一本书,各抒己见,交流学习,这样远比教师夸夸其谈、范范讲授,事半功倍。

总之,此次观看学习《涉县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事迹》不仅进一步洗涤了我的心灵,鼓舞了我的士气,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教师”这份职责。诚然,未来的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一名正在成长的年轻教师,我将“不忘教书初心勤修身,牢记育人使命树新人”,一路修行,用爱筑梦。

第6篇:育人楷模学习心得

学习“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心得体会

高二英语 刘会珍

学校组织学习“全县教书育人楷模”十位教师的先进事迹,我深受感动,深深地体会到优秀教师的平凡和伟大,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优秀教师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事业为重的高尚品质,对工作一丝不苟的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乐于助人的高尚职业道德,而这些正是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有待学习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多多发挥这些精神,提高自己。现结合学习材料有感而发,谈几点体会。

曹彦如等十位老师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故事,平凡的岗位,辛勤的工作,丰硕的成果,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他们对事业、对学生的挚爱,折射出他们崇高的师德。作为教书育人的先进代表,他们把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热情献给了他们钟爱的事业,献给了求知若渴的学生,用爱心与责任全面展示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 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教师的工作艰辛又繁琐,平凡又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们艰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恒,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我也要做有心人,平时多观察了解学生,并正确引导,做学生的朋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在做人方面我更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为人师表,表里如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以德施教,以德育人。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充分利用学校为我们搭建的平台,准时参加课题组学习,积极参与学习与讨论,时常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取长补短,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将学习和教育活动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坚韧不拔,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做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到自己所热爱、做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积极追求。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会觉得其乐无穷,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多了更多的激情,少了许多牢骚和抱怨,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不会去计较个人得失。 做为教师,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责任心,爱教育事业,最终落脚点在爱学生爱孩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是每一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有无私的爱,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用满腔的热忱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从而不负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第7篇:追忆师者英魂,寻惜育人楷模先进人物事迹

追忆师者英魂寻惜育人楷模

张伟,男,汉族,1972年9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历史老师,中学高级教师,先后被评为“郸城县十佳校长”、“周口市优秀教师”、“周口市优秀校长”、“河南省优秀教师”。张伟同志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20年如一日辛勤工作在农村教育第一线。他视事业如生命,把学校当家庭,去世前两小时还在学校值班巡视;他心系师生,无私奉献,特别是关心农村留守儿童,自己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他改革创新,奋力拼搏,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将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建成全县优质学校,创造了办好农村偏远地区教育的成功范例;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焦裕禄精神,被广大师生和群众誉为“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2014年3月17日晚,张伟在工作岗位上因过度劳累引起突发脑干出血,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去世,年仅42岁。

追忆师者英魂 寻惜育人楷模

彭世彰,男,1959年10月生,江苏丹阳人,中共党员,生前系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彭世彰同志一生致力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节水灌溉理论、灌溉排水新技术及农田生态效应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甘于奉献,善于管理,团结同志,深受广大师生爱戴;他学术造诣精深、教学水平卓著、业务能力突出,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学术团队构建、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卓越成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水利部优秀教师、全国水利系统青年科技英才、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因其在农业节水领域的杰出贡献,作为全球唯一获奖者获得2012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国际节水技术奖”。2013年12月15日,彭世彰同志在工作中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年仅54岁。

第8篇: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

事迹简介: 王洪春,女,汉族,52岁,重庆市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一级。坚守山区30多年,2006年主动申请到最偏远、交通不便的群岭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当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厕所,在屋檐下做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帮抚培养6个留守儿童,自费为学校买挂图、体育用品。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高山上的“保姆”

——记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师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独守着破旧的村校,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为山区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心战胜了无尽的困苦、恐惧和孤独,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为山区教育奉献了30年,选择了大山,挑起了重担,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称赞。

王洪春本是离县城较近的和谦镇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刘权明的憨厚感动而随嫁到了最偏远的白泉。又因为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对孩子的喜爱当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来,她坚守在大山的深处,克服了重重困难。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小学教育,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怀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30年前,这里还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县城,徒步翻山越岭,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选择了这个乡最偏远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来,王洪春爱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师生涯中,她自始至终关心照顾每一个,在她班上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她对困难的学生总是给予无微不至关心,要是哪个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学,她总会从微薄的工资里面挤出一部分钱给学生垫书杂费,说服他们复学。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垫的钱越来越多,还她的却很少,30年来,究竟给学生垫了多少费用,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因此,也让她自己的生活也经常举步维艰。

王洪春家在农村,她每天上完课还必须干农活,但是几十年来,她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拖过后腿,对学习差的学生她也总是悉心辅导,从不放弃一个后进生。每天傍晚,她总是走村串户,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去辅导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到了半夜才打着火把回家。

2006年8月,处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岭二校急需教师,但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正在学校领导焦头烂额之际,49岁的王洪春老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她自愿申请到群岭二校任教。一个女教师,到一所荒凉得古庙一样的学校教书,这让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惊。

群岭村校是全乡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梁上,一间破旧的土墙教室,两边的陡坡延伸至让人恐惧的深谷。从场镇到那里,要走4个小时山路。以往的老师,没有谁在学校待上过一年。 因为之前没去过群岭,开学前,王洪春让丈夫刘权明先上山看看。刘权明回来后,久久没说话。“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听了妻子这话。刘权明开始默默为她收拾上山的被条、换洗衣服、方便面和咸菜。

群岭二校地处群山之颠,四面迎风,泥巴墙,瓦屋顶。校园总占地面积38.9平方。开学头一天,夫妻俩背着东西,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下午2点才走到学校。 来到学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两间,一间是教室,容纳两个年级的复式班,一间是老师卧室兼厨房。教室里,3只脚的课桌就有6张。一个没有门的厕所,中间挂了条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让丈夫维修桌凳,自己打扫清洁。两间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装了一筲箕,还发现4张蛇蜕下的皮。

当天晚上,因未带床,王洪春和丈夫将纸板铺在地上睡,没电,就点蜡烛。一周后,学校才通电,丈夫也从家里搬来一个床垫,放在借来的6个啤酒箱上,算是床,一直用到现在。

几个留守孩子和王老师住在一起,除了上课,王老师还要煮饭或者方便面和学生一起吃。由于卧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里面生火,山上电压低,又不能用电饭锅,所以王老师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里。她做饭的灶就是一只瓷盆,上面再放一个“三脚”和一口锅,看起来有些像过家家,却让人觉得心酸。由于这里海拨高,群岭山上,每年冬天两个多月大雪封山。没有水,她就将干净点的雪放在锅里,融化后做饭。但不管多干净的雪,融化后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师只好干吃方便面。刚刚到群岭村校的一年里,她和学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面,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面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条件越是艰苦,王老师越是努力地工作,因为她认为在这里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为孩子们充电,让孩子们长大了凭自己的实力改变命运,尽管她担任的是复式班,但她对教学工作丝毫没有怠慢。对于学生作业,无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她都一丝不苟地批改,而且还在一个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作业反馈”。学校领导问她:“这么多的作业你怎么改完的?”她却平淡地说:“反正没事,改点作业充实一些。”

王洪春老师是82年前的民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她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她的本和教科书上,到处能看到那些“循规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钻研教材的见证。在村小有很多课余时间,王老师除了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就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备课和学习。她说:“闲着也是闲着,有事做还好些。”在她简单的床铺底下,有很多书,她说没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群岭二校由于是白泉乡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曾经几度派人去,都被那里的境况吓退了,在那里最需要老师的时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却主动申请去任教,这事却让她在那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在白马泉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农村人光靠种庄稼维持生计是不行了。于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便成了教育过程中严峻的问题,据统计,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占50 %,留守儿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家里的活计变得特别忙,再加上学校路途遥远,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问题,见此情形,王洪春老师主动给孩子做中午饭。每天中午王老师都要用那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灶台里给十几个孩子做饭。

们见王老师待孩子特别好,有些离学校远的就干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师那儿住。仅仅十多个平方的寝室里,住着王老师和四个孩子,他们小的四岁,最大的有六岁。白天,王老师要为他们热洗脸水、洗脸、梳头、做饭,晚上,还得在三更、四更时分叫醒孩子陪他们上厕所,否则就会尿床。王老师每天给所有孩子上完课,便和这四个留守儿童一起玩。在王老师这里,老师、厨师、管理员全由她一个承担起来了。当同事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却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话回答:“比起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们没有床,王老师就把自家的钢丝床背了上去;高山上没有零食,她便在街上买了背上去给孩子吃;孩子们没水喝,她便在简单的灶台里给他们烧开水;孩子们没活动场所,她便让自己的丈夫用木头做了一个乒乓球台,她还买了如跳绳等许多体育用品,给孩子们玩;她还自己掏钱买了拼音挂图、教字挂图、汉字挂图等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也就是因为她的用心良苦,现在不仅让本校学生爱校如家,中心校回去的孩子也爱去那里玩。也就是因为她的善良和蔼,山上许多大姑娘也拿她当自己的妈妈,跟她谈心,请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识。在这里,王老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尊重和信赖,王老师也不再孤单,因为在这里她有许多亲人。

在王洪春主动申请上山之初,有人怀疑她在那里坚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说她是为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师不仅坚持了下来,当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也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但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默默的坚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巅,默默地辛勤工作,既当老师,又当保姆,默默地忍受着孤寂和艰辛,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大山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春华秋实,30 年的倾情投入,30 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朴实和坚毅,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迹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和许多媒体的关注, 2007年,她再次被学校评为模范教师,县“十佳班主任”,2008年评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标兵、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并当选为市县两级妇代会代表。面对这些荣誉,王老师却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后,能有人继续上来照顾这个山上的孩子,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王老师就是这样平凡的一个女人,和这里的许多女人一样,放假回家了是个贤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却挑起了大山的脊梁,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过半百的她仍然坚守着那座大山,坚守着那里的孩子。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shuzhibaogao/81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