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述职述廉报告】

篇:北京调研报告

北京调研

实习报告

1天坛 故宫 颐和园 2清华 北大

3 798艺术中心 CCTV 国家大剧院 鸟巢 水立方 当代MOMA 三里屯 怪院子 国家博物馆

北京调研实习报告

身为帝都,北京有着三千余年的建城史和八百五十余年的建都史,历史非常悠久。它荟萃了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所以我们来到了北京,来看看首都的建筑,感受它的风采。

关于北京,想必大家的第一印象会是长城吧,不是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吗?还有天安门广场,那里有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毛泽东纪念馆。或许你还会想到那个声音空灵的西单女孩,唱着《西单的女孩》,还有北京的烤鸭之类的小吃等等,但是,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及文化背景而且发展迅速的首都,北京的建筑也非常值得一看,值得细细品味一番。

从9月6号到9月11号,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天,却也让我对北京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我漫步在皇家园林,感受着明净舒适;堂而皇之地走过只有皇帝才能走的正门;来到古代祭祀的天坛,体会着这里的庄严氛围。历史的车轮飞快地驶过,画风一转,我们又来到了现代化大都市,走在鸟巢里,惊叹着结构的错综复杂,站在高高的站台上俯视,弥补了我没在这看北京奥运的遗憾;在水立方中,了解各国的文化;又来到学子云集的高校清华北大,感受到这里不一样的学习氛围,也欣赏到不同色调、不同风格的建筑;不可不提的是798艺术中心,艺术氛围真的很浓厚,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店,风格迥异的建筑;我们还去了很多很多地方,在不同的建筑中穿行,体验着空间,惊叹于它们奇妙的构思。

我们由古到今看一下吧。

北京老建筑——天坛

天坛的建筑主要在内坛内,从南到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我们从南门进入,所以先看了圜丘坛。我们站在圜丘坛最上面的圆石上说话,想体验一把古代皇上的威风,听听到底这声音有多震撼人心,但是由于人实在太多,听到的只是周围嘈杂的声音。这圆石叫天心石,其外环砌石板九块,在外一圈为十八,依次递增,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

后来,我们接着往北走,接着是皇穹宇。

皇穹宇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存放祭祀神牌的处所。有东西醅庑各五间,整点及东西庑共围于一平整光滑的园墙之内,人们站在不同的位置面墙说话,站在远处墙边的人,可以清晰听到,此为回音壁。

转过皇穹宇,走在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上,由南往北,渐升渐高,象征着步步高升。

祈年殿是古都北京象征性的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神殿。它的卓越不仅在于其精巧的建筑设计,更在于其建筑结构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天文知识,殿内的内容丰富多彩。可惜,不知是何原因大殿暂不开放,我们无法进去观展、拜谒,只有在殿外听听介绍、合影留念了。

从天坛宫殿里出来,看到一群爷爷奶奶在做活动,脸上洋溢着轻快的笑,让人的内心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他们给这个古老的建筑加入了浓浓的生气。

天坛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它所注重的或者说想表现的是对上天的敬畏,所以天坛修建得并不很是高大,也没有像故宫那样声势浩大。

中国古建筑——故宫

初见:刚见到故宫时,便被它巍峨的气势所震撼。高高的城楼,金黄色的琉璃瓦顶,朱红色的大门,在蓝天白云以及远处绿树的衬托下,显得辉煌而灿烂。走进故宫,沿着中线一路走来,从跌宕起伏的建筑乐章中,可以体会到盛世皇朝的浩瀚。

总体布局:整个故宫呈南北纵长的矩形,城墙内外包转,四面各开一门,外绕称为“筒子河”的护城河,四面各有一角尺平面的角楼。故宫东西基本呈中心对称,若延伸中轴线,向南有直出皇城抵达北京内城正门的前导空间,向北有作为故宫背景的景山作为后续收束。故宫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皇上举行大典、召见大臣、行使权力的地方。内廷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及皇妃们居住、游玩、奉神的地方。

九五之尊:中国古代都是非常迷信的,皇帝身处高位,尤为的迷信。而“九五之尊”导致了“九”和“五”,象征最尊贵最威严的皇权。如天安门城楼的开间为九间,进深为五间,合而即为“九五”。北京城由外城正门永定门到太和门为止,共有九座,而由皇城正门大明门到太和门,则为五座,也是“九五至尊”的象征。还有太和殿宫苑之宽与前三殿台基之宽的比值即为9:5.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古代的设计者是多么地用心才能将这座宫殿设计出来。

尺度:从故宫里面可以看到设计者对于尺度的把握。在举行盛大典礼时会在太和殿里进行,所以太和殿内部很高,渲染出皇权的威严,震慑民心;而像东西六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房间则尺度小了一些,有生活居住的感觉。

另一方面,建筑尺度过大,会使得建筑显得大而无当;或尺度过小,建筑则会显得像是模型了。故宫各尺度处理得很好。太和殿是整个宫殿的核心,象征着皇权的最高权力,必须具有特别巨大的体量,但实际上平时并没有多少人在其中活动,也没有太多的室内陈设,显得室内尺度过于高大而空旷。为了减弱过大尺度给人留下的不良印象,设计者强调了当心间:有六根金色大柱矗立着,上空有金色藻井;下方设置须弥式宝座,后面放置金色屏风和御座,宝座上及其附近集中布置陈设。当心间光线也比较明亮,显得格外突出。

感受:故宫的建筑真是非常令人震撼。我们可以感觉到皇权的至高无上,不仅仅从建筑的高与大体现出来,那些精雕细琢的雕刻及彩绘也可以展现。但是我也能从其中感受到孤独,这么大的地方,很容易产生空虚寂寞之感。

北京的老建筑——颐和园

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次,我要去看看皇家园林是个什么样子。

细节:颐和园内很多窗子形状不一,很耐看。不仅看着大气,也增添了很多趣味性,很好得体现了古典皇家园林风味。

统一与变化: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长廊内的建筑形式是有韵律的,这体现了统一;而随着在长廊内的移动,随着长廊的高低起伏和曲折变化,会看到不一样的景致,这就是变化。这种统一与变化既体现了皇家园林的庄重,同时也不会过于呆板,给园子增添了活泼的气氛。

布局:颐和园的布局有两大特点。一是自然的山水骨架影响布局,有山有水是颐和园最初的布局,后来经改造形成万寿山和昆明湖,这样的山水骨架就为颐和园大的整体布局定下了大的框架,再加利用和改造,就形成了古典皇家园林所特有的“一池三山”的特点。二是功能的分区显示布局特点,颐和园根据使用功能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区:政治活动区、生活区、风景区。前两个区集中在东宫门,而风景区则主要集中在万寿山和昆明湖周围,众多的建筑和景点构成了颐和园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显示出了颐和园布局的整体脉络,主次分明。这样的布局形式不仅很好的和原有的地形相结合,也成就了这座古典皇家园林的使用功能。

空间:颐和园用对比的手法很好地展示了空间的概念。在佛香阁对面的西堤则是一块细长的堤岸,两者体量和空间大小的对比很鲜明的体现出了万寿山的高大和威严,烘托出了颐和园这个皇家园林的的威严和大气。另外在局部的设计中,设计师也通过植物,假山,建筑等通过障景等手法使得空间产生开合变化,给人们的视觉产生刺激,体现出空间的多变合趣味性。例如颐和园的苏州街,设计这通过夹景的手法,利用两边自然的山石使得整条街几区几折、空间开合变化,使得人们视线反复变化。这种手法无意间使得空间的纵深感加强,有效得实现了空间上的变化。

局部形式美:色彩与装饰。故宫的建筑,绝大多数是金黄色的琉璃瓦顶,红柱,红墙,红的气氛。建筑的室内色彩多根据其功能加以处理。中轴线上主体建筑地位重要,殿堂内天花和梁枋多施青绿彩画,朱红门窗,大量使用金色装饰,以浓墨重彩烘托庄重华贵的气氛。但在帝后休憩娱乐的寝宫里,色彩处理则完全不同。门窗、槅扇、天花通常保持木材本色,内墙为白色粉壁或糊以白纸,装饰物的风格与色彩偏向素朴淡雅,加上室内的红木家具和陈设,整体色调趋向平和宁静。

感受: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很是精致和美丽。整个园林按照固有的山和水进行改造,构成了现在的框架,又经过精巧的布局,使整个园林整齐而生动,再运用多种手法,使得景色丰富,空间富于变化,我们可以获得不同角度的美丽景色。我们可以学习它的手法,在以后的建筑道路上更进一步。

看完北京这些承载着文化老建筑,我们不禁叹服于它们的精致与华美。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以几何形状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建筑只不过被拉长了,倒立后成了摩天大厦,像北京的京广中心等,北京的建筑造型有了本质的变化,它冲破了传统的理念和思维。像国家体育馆,中央电视总部大楼,国家游泳中心等申奥成功后。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下北京的现代化的建筑。

北京建筑——清华

综述:清华校园以南门主路为线分为东区、西区。西区校园为老校区,以美式的校园布局和众多西洋风格的砖石结构历史建筑为特色。包括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科学馆、西体育馆以及图书馆(一期)。东区则以50年代兴建的苏式主楼为主体,有九十年代开始在主楼前后新建的建筑馆、法学院、经管学院、逸夫科技馆等现代风格的建筑物。而我们参观的主要是墨菲设计的“红区”。红区”是西片包括图书馆、大礼堂、西操场在内的“老清华”,清华红区的建筑大多是20世纪20-50年代的建筑作品。

材料:红区内的建筑都是以红砖铺面,远远看来,给人以典雅古朴的感觉。当日光从天上洒下,照在红砖墙上,我们似乎来到了古老的欧洲。红区之所以称为红区,就是这些红色建筑的缘故。

不足之处:建筑师墨菲用规则式园林的设计方法,利用建筑轴线来控制园林布局,与以柔见长的中国古典园林结合甚为生硬,此外,规划图中大量东西朝向的建筑,显然也忽视了中国建筑文化中对朝向的重视。

感想:走在清华大学的路上,感觉到有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清华大学的绿化环境很好,路旁开满了各式各样的花,是人的心情变得很愉悦。远处的楼掩映在树荫下,有一种朦胧感油然而生。清华红区的建筑总体来说是洋式的,虽与北大是同一个设计师墨菲设计,却与北大的古典风格很是不同,不过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

北京建筑——北京大学

美丽的未名湖畔

总体布局:北大以未名湖为中心,呈四周分布。主要建筑有校门、办公楼、图书馆、外文楼、体育馆、南北阁1-6院、岛亭、水塔和男女生宿舍等,全部为清宫式建筑风格。建筑大分散,小集中,主轴线为东西向。各群组大都为三合院式,总体布局合理,局部尺度适宜,与自然地形地貌结合紧凑。

形式:建筑物多为

二、三层,主要建筑用灰瓦红柱,石造台阶,浅色墙面,檐下有斗拱梁枋,施以彩画;次要建筑取民居园林形式,湖边水塔为八角密檐式。北京大学的建筑多是以青灰色为主色调的,与清华大学很是不同。同时,北大的建筑多为中国古典风格,很是高贵典雅。同时,清华大学体现了一种奋进的精神,而北大的建筑则给人一种悠然感,能够让你的心灵平静下来。

感想:在北京大学仅仅逛了一小圈。看了图书馆,未名湖,博雅塔,还有凯旋楼。实在是遗憾,来北大竟然不能看到它的完整环境。未名湖与博雅塔实在是一不错景致,湖面波光粼粼,博雅塔巍然耸立,两相映衬。北大校园里有一种莫名的人文气息,或许是以前的无数文人以及这里奋发的学子留下的。

北京的新建筑-央视大楼

第一印象:在还未去北京之前,对央视大楼很是久仰。像是两条悬臂,在空中相接,微微倾斜的角度,悬空的相接处,感觉随时会倒下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事实上,它很牢固,经受着时间的考验。

外形:我们自然不能进入这么机密的地方,只是绕着CCTV走了一圈,所以我只能谈谈对它外形的感受。

CCTV外形奇特。它像是将一个环扭曲而成,有一种流动的生命感。两栋塔楼估计有两百米高,分别以一定的角度倾斜,在空中由悬臂连接,而底部还有几层楼,像是想以它自己的重量,去拉住倾斜的塔楼,防止它们倒下去。两个Z字形的斜塔,像一对恋人一样拥抱在了一起。颜色以灰和白为主色调,渲染出一种庄重的氛围。在远处来看,竟与蓝天白云有着奇妙的和谐感。表面有着凌乱却不失美感的格子,很好地融入了艺术。同时,表面看起来光可鉴人,有着现代化特有的感觉。

总体感受:央视大楼备受争议,因为它的——高造价、体量巨大、无法融入周遭环境的设计,但我觉得,它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本以为不可能实现的力学问题,却在大家的努力下,成功了。同时,它具有雕塑般的美感,给人以全新的感受,不再是追求高层建筑,却以独特的形体吸引了大众的眼光。

北京新建筑——三里屯village

初见时,觉得三里屯与当代MOMA有些相似,同样是色彩缤纷,不过一个较为低调,一个分外开放,另外两者都采用了格子的外表。

形式:三里屯village是为开放式购物区,由19座低密度的当代建筑布局而成,整个项目分为南、北两个区域,既与周边建筑融合在同一个区域之中,同时也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南区建筑风格前卫个性、色彩缤纷,多用兴奋神经的红和橙色调,独栋建筑之间纵横交错的连接体现了老北京胡同的风味;北区开放庭院式格局、多栋钻石型建筑的设计灵感主要源自北京的四合院,建筑风格更多地突出了城市财富和生活时尚,浅绿色的色调相对沉稳。

材料:三里屯village的一大特色是多种建筑外表皮材料,各种玻璃、金属板材、石板、格栅、金属装饰架等等。自然材料运用,是典型的隈研吾建筑风格。木头,石头和竹子都是这里的主要建材或是装饰性材料。玻璃幕墙出现地最为频繁,几乎所有商店都用透明玻璃窗来突出里面的商品。

细节:三里屯里的灯设计地简单大方,没有很是华丽,让人觉得亲切自然。中央有一个喷泉,可以变换着花样喷出水流,增添了趣味性,许多孩子甚至年轻人都在里面玩,氛围很好。人与建筑很好地进行了沟通,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建筑。同时,在顶部,还可以看到对面的三里屯sohu的全景。

感悟:在营造精致华丽的时尚氛围同时,我们也可以感觉到这个建筑是亲切宜人的,而不是没有人情味的,它没有钢筋水泥的冰冷,也没有摩天大楼的震撼,更没有政府建筑的庄重与压抑具备了作为一个购物区该有的亲和,。我想,建筑的高度、尺度、丰富的空间及外表形式是形成这种感觉的主要因素。

北京的新建筑——798艺术区

到北京,说什么都得来看看来看看798艺术区。

2003年美国的《新闻周刊》评选年度世界城市时,首次把北京列入其中,不是因为奥运,也不是因为快速成长的经济,而是“798艺术区的存在与发展,证明了北京作为世界之都的潜力与发展”。世界闻名的潜力与发展,竟来自于民间力量造就的艺术区,也让世界对北京有了不同以往的城市印象,艺术影响的力量,真不容小觑.

去之前,我以为798艺术中心只是一个小小的建筑,到了之后,真是震惊了一番。

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小店。艺术空间,画廊,时尚店铺,酒吧饭店,个人工作室,还有公司。总的来说,非常的有艺术氛围。这里的人来自四面八方,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等,他们安静地进行着自己的艺术创作,我们在旁边静静地欣赏,宁静而美好,周围涌动的是一种共鸣,一种知己的感觉。随便走走,可以看到很多家自主设计的小店,店主的脸上热情洋溢,让你不好意思不去看一下那些独特的设计。

我最喜欢的是街上随处可见的涂鸦。在长长的红砖墙上,小小的角落里,以及各种可以画得地方,你可以看到那些肆意张扬的涂鸦,或明艳,或纯净,或清新,或可爱,深深地吸引着路边的人。大家纷纷拍照,合影,将这张扬的青春留在照片上。

798艺术中心的功用也很不小。在这里,可以举办各种艺术展览,还可以进行商业活动,同时,我们可以在这里收到来自国际的关于艺术的信息。这里的交通路线也设计得流畅,在里面转转是不会迷路的,

北京的新建筑——国家大剧院

外部:首先,我对国家大剧院的外形很惊奇。正如人们所说,它就是一个蛋。一个很简单的建筑。水仿佛赋予了建筑以生命,我似乎感觉到蛋内所孕育的蓬勃生命力。外壳是由铝合金和玻璃两种材质结合,就像是缓缓拉开的帷幕,夜晚时分,人们便可透过玻璃看到里面灯火辉煌。入口处涂成了红色,是为了与故宫交相呼应

内部:走过一个长长的台阶,我们来到了入口处。头上是朱红色,面前是一米宽左右的柱子,营造了一种古典美,很符合大剧院的氛围。然后我们经过了一个长长的走廊,头上有水在欢快地流动,一层层的波浪袭来,我好像来到了水底,我很喜欢这种设计,给人带来美好的想象。同时,上面也有良好的光线射入,节省了用电。之后就来到了三个剧场所在的大厅,分别是音乐厅,歌剧院,戏剧院。三个剧场完全独立,却可透过空中走廊相互连接。歌剧院以华丽的金色为主色调,音乐厅则呈现白色清新的风格,而戏剧院一丝布墙面展现传统京剧的气氛,分别体现了各自的特色。

结构:人们透过钛金属的表面可觑见内部深红色的木饰,歌剧院半透明的金壳内的猩红大厅以及大剧院观众的所有活动。音乐和剧场的外部为银色立面,从外部可以眺望大剧院内部的街道、广场、楼厅、休息室内活动的人群。大剧院内部的不断运动体现出建筑物的活力。它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既明晰又隐秘的肌体。

这是一座为动作、舞蹈、音乐、戏剧、声音、舞台而设计的建筑,是一个感性化的人的设计。里面营造的氛围很不错,周围墙壁上贴的各类展出,廊道上摆放的各类模型,古代服饰,都能营造出艺术氛围。

北京新建筑——国家体育场(鸟巢)

初见: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体育场,鸟巢向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因为它外露的钢架。

结构外露的鸟巢

见到鸟巢时,很是震惊。照片上的鸟巢到底没有真正见到的鸟巢有气魄。整个建筑是灰色的,巨大跨度的钢桁架竟能交织成像鸟巢似的网,层层叠叠,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明亮的光,让人赞叹于她的美丽。而灰色的钢构与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其实就是结合了北京的灰砖建筑和故宫的红两种色调,表达了中国的东方意象。

红与灰的结合

形式:鸟巢的形式具有颠覆性,它将我们从传统的体育场印象中解放出来,完全是一种浪漫的诗意的解决方案。互相交织的钢价看似很混乱,但是在这一种“乱”中又隐隐体现出一种“序”。鸟巢的形式除了表皮外,建筑的形体却是完全顺应体育场的技术要求所产生的马鞍状。

结构:鸟巢的网状结构表现出理念“外观即结构,结构即形体”。体育场由一系列辐射式门式钢桁架围绕碗状坐席区旋转而成,室内观光楼梯做成外部网架的延伸。形象明确纯净,外观即为纯粹的建筑结构,建筑与结构完整统一,为国内外特有建筑。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络时的构架,他就像树枝编制的鸟巢,其立面、楼梯及屋顶有机的融为一体。

以人为本:鸟巢的设计中有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比如为残疾人考虑的无障碍卫生间设置;提供助听器及比赛讲解无线广播系统,为听力及视力损伤的观众提供好的观赛条件;连续的碗状看台保证全场观众据场内中心视距在140米以内;合理的流线设计,使得观众、运动员、记者的路线无交叉,机动车与行人无交叉。

赛后:奥运会后国家体育场成为既能开展各项体育文化活动,满足广大市民健身娱乐需求,又能为各类商业活动提供相关服务,成为集体育竞技、文艺演出、展览会务、健身娱乐、广告开发、宾馆餐饮、购物休闲、都市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国际文化体育中心。

小小不足:厕所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如果不是认真寻找,很难发现厕所的门,门与周围的颜色完全融为一体,我觉得,可以将门单独设计一个图案或是特殊的形状,方便观众寻找。

北京新建筑——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形体:提到“水立方”,我就想到了这句谚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水立方”就是以这样的方形格局呼应了中国建筑里的合体体系,并与邻近的“鸟巢”构成了“天圆地方”关系,很好地诠释了中国文化。在外观上,圆弧线条的鸟巢与棱角分明的水立方彼此产生了对应关系,而且,隐约透出红色看台座位的鸟巢,与泛着蓝光冷色调的水立方,在色系上也有着独立鲜明的特色。

构思:水立方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以模仿水分子结构的巧思,博得世人的惊叹,其建筑立面酷似水分子结构的几何形状,就像蓝色的泡泡墙,能够马上令人联想到相关的水上运动,甚至当我们置身其中,也能有像在水中流动的感觉,很好地体现了“游泳中心”的功能。在晚上,建筑会呈现五彩缤纷的色彩,分外美丽。

材料:为了打造像水泡般的分子结构视觉效果,PTW建筑师事务所使用了新型材质-ETFE

膜。这种材料特色在于具热学性能、透光性,并能防腐蚀,不仅夏季容易散热,冬季还能保温;也因为质地很轻,不需以厚重的钢结构支撑;加之清洁容易,即使沾染灰尘,只要用水就能够清洁,ETFE膜是目前用在大跨度空间建筑的主要材质之一,为21世纪极具代表性的新型建筑材料。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将ETFE膜充气,使之成为3000多个气枕,然后再铺设于水立方上。

细节:从水立方出来时,看到出口处有着浅浅的清澈的水,水下面光滑的鹅卵石清晰可见,顿感设计很精心。这处小小的水池与水立方上的泡泡交相呼应,相映成趣,一真一假。

:盛宴落幕,标志着新征程的起航。水立方将承载着北京奥运会绿色、科技、人文的精神,为后奥运时代的北京发展增光添彩,为北京走向世界之城的历史进程中发出光和热,共同为锦绣中华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未来。

北京新建筑——当代MOMA

构思:美国著名建筑师史蒂芬·霍尔在2005年公布了当代MOMA的设计概念,让人震撼的是,灵感来源于法国绘画大师马蒂斯的名作《舞》,以“穿越城市”为主要目标,八栋高层公寓楼及一栋酒店在16-18层的空中通过大型钢结构连廊连成一体。

材料:从外观来看,当代MOMA采用磨砂氧化铝般的立面,从而使整个建筑体显得十分轻盈。

空间:当代MOMA以9个公寓连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环状,围绕着中间的水上乐园和电影院。水上乐园凌空在水上,周围以喷泉应景,看上去宛如仙境,水上乐园彼此间以水上廊道连接,远看,就像是水上的一处乐园。

最大特色:通过设计组织功能。以九个公寓环绕,并在空中形成通道,位于裙楼围合中的水中影院在屋面通过连廊与裙楼屋顶花园相连。地面、空中、地下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从居住、商业到娱乐、休闲的立体化建筑空间。这是建筑最大的特色——通过设计组织功能,提供人们更为积极的生活方式,开放、交流、内外融合以形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区环境。

我喜欢的地方:色彩的运用。第一次见到

这个建筑,便被它丰富的色彩所吸引。立面的色彩看似毫无规律,却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以及水上乐园橘黄色的颜色,清新愉悦,与周围环境融和得很好。还有大片水域的使用,给这栋建筑增添了灵动之气。

结论在当代MOMA的规划设计中,更多考虑了未来城市的生活模式,引入了复合功能的概念,实现开放功能的城市社区,在这里不单是居住功能,而且能够和谐的工作,娱乐、休闲消费、交通,作为一个汇集精品商业与国际文化的开放社区,充满生气与活力,将创造更和谐的国际化生活氛围,不仅为社区创造更舒适的环境,更多的交往机会,也将完善城市区域功能

北京新建筑——长城脚下的公社之怪院子

一听“怪院子”,就知道这个院子不是普通的院子,待见到了,恍然大悟,原来是以这个院子不规则的外形来命名的。

结构:这栋房子的设计者是严迅奇,他以传统合院建筑作为主体概念,但他认为,传统合院建筑并不注重外部景观,在意的是内部结构,所以特意将坐落于长城脚下的院子呈现扭曲状,希望这栋房子想嵌在山坡上一样。而我看来,怪院子扭曲的样子,和蜿蜒的长城交相呼应。

形式:这个院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分别有着不同的样子,很是有趣,可见设计者的匠心独具。同时,从正面看,白墙上特意留了几个类似摩斯密码组合般的洞口,与现代钢构的玻璃立面交相辉映,成了现代感十足的院落建筑。而一层的白色墙面与二层错开一部分,形成一种错落的美感。

材料:这栋建筑以单纯的元素——白色的墙面、木质地板、石材铺面还有砖材的使用传达出宁静的乡村生活,给人以回归纯朴自然的感觉。遮挡外露西南向立面的竹子格栅表现了浪漫的气氛,与建筑及变形的庭院相映成趣。而黑色的部分开了整片的玻璃幕墙,使得室内明亮通透。

空间:它维持了传统提供了一个私人而舒适的空间,却也提供了以一个开放空间的手法,引入外部混沌的环境来消灰原有的空间感。同时,它又满足了大家对现代房屋的多功能需求,因此,社区空间并不存在于某个特定的功能分区内,而比较像一个多功能空间,可以以滑轨屏风来分隔不同的次空间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团体,同时,这些空间可以交流、重叠和间隔。

北京的新建筑——国家博物馆

北京有一个很特殊的建筑,它不像北京的其他建筑,比如央视大楼,鸟巢,国家大剧院那样追求高和另类,反而选择了“正常”,它就是承载了中华几千年文明的国家博物馆。

形式:国家博物馆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厚重,柱子很粗,墙体很厚,连休憩的长凳都分外的厚,当然,这种厚重感正是博物馆需要的。而入口大厅异乎寻常的高度,可以让我们感觉到庄严肃穆。

功能空间组织:进入国家博物馆,可以看到一个很大的南北展开的“入口大厅”,它净高有30米,这个通高大门厅非常有震撼力。这里是整个国家博物馆的交通枢纽,承担着人流缓冲和公共服务的功能,同时也有展厅的功能。入口大厅东面正中间是中央大厅及二层的二号中央大厅,中央两侧分别为南北区,均为四层的展示空间,中央大厅下方是报告厅和剧院。南面老馆为五层的科研,办公场所。机房,卫生间,工作间均被放置在不同位置的交接处,既方便,又不妨碍大家的观赏。

垂直交通空间:国家博物馆的入口大厅两侧布置了对称的交通廊,分别有直跑式楼梯和自动扶梯,向东上升,分别作为南北区的交通轴。入口大厅南北侧还设有分别向南北上升的大楼梯,到达南北两侧的连廊,可通向上层展厅。这种在垂直交通上使用朝一个方向逐层上升的扶梯或楼梯,不仅能让参观者一目了然,能准确到达所需楼层,同时创造排比的气势,使空间更有深远感。

材料:在主入口大厅,一个石材基座托起木顶结构的墙面,上面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藻井”模式,地面和基座各层墙面的铺装采用了花岗岩,使主入口大气磅礴却又有一个舒适温馨的氛围。博物馆的屋顶由略带弧度的古铜色金属铝板覆盖,这是对故宫宫殿金黄色琉璃瓦顶的重新演绎。

感想:北京的几个大型建筑物因其奇特的造型饱受建筑业的质疑。而公众对它们的看法也由新奇到自豪,再而不安,其中原因就是没有保证新老建筑和谐共生。我们应当使新老建筑和谐共处,使城市空间更为均衡,这样,城市才不会成为建筑的垃圾场。另外,财大气粗并不一定是好的建筑,要保证合理实用才是关键。

报告总结

我们由古到今走了一些北京的建筑,看了很多,也有很多感慨。由过去的琉璃瓦顶,红墙砖瓦到如今的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建筑风格真是变了许多,技术在进步,材料也在更新换代,我们的建筑也不再局限于一个中国,而是勇敢地接受了外来的建筑,学习他们的长处,增强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次北京之行,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我明白了如何去观察建筑,要观察它的材料使用得是否合理,为何采用这种材料;我懂得了如何体验空间,仅看照片是体会不到内部空间的奥秘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到它是如何引导及秩序性;并且,尺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博物馆设计得需要高大厚重一些,而798艺术区则需要更亲切,尺度可以小一些。看完故宫、颐和园和天坛,我分别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宫殿、园林还有祭祀分别有着怎样的特点,我初步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建筑特征,看到了斗拱、藻井、吻兽等等;看完清华北大,我了解到了不同于武汉大学的校园建筑,感受到不一样的建筑风格;看完798艺术区、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当代MOMA、三里屯、怪院子还有国家博物馆,我见到了不同于古代方方正正、规规矩矩的建筑,看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建筑,还有打破常规思维的建筑,也在真正的别墅里游览了一下。

虽然这次北京之行很累,毕竟每天要跑

四个地方,还要暴晒,大家都黑了一圈,也瘦了好多,但是我们的收获也不小,学到了很多东西,每个人都觉得是值得的。

第2篇:北京考察调研报告

北京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调研报告(征求意见稿)

南京市造价管理处顾天宁

为贯彻落实江苏省2014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目标,提升咨询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升咨询企业内部管理水平,提升咨询企业咨询成果质量,继而全面提升工程造价行业的管理水平,2014年6月10日至13日,由江苏省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常务理事,江苏捷宏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吴红鸥总经理带队,专程赴北京市,实地调研学习当今中国工程造价届领军企业——天职(北京)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职公司)和北京中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昌公司),在工程造价领域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发展战略,收获颇丰。

在京期间,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吴佐民秘书长、施笠副秘书长在百忙中亲切接见了江苏省调研学习组,并就中国工程造价行业的国际化合作和可持续发展做了精辟论述。下面就本次调研学习情况作一小结,以飨各位同行。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之源动力

(一)企业内部管理实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模式

1、不论是天职公司还是中昌公司,在公司组织架构设置、工作目标制定和工作任务分配等方面都传承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管理之精华,各工作事业部岗位设置科学合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如中昌公司制定的《北京中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时定额(试行)》,对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益,强化企业的组织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在员工薪酬管理方面,为保障咨询人员业务实施的独立性,两公司摒弃了“提成制”,代之以“综合年薪制”,即参照事业单位薪酬管理模式,施行基础性绩效工资加奖励性绩效工资——员工根据各自岗位、技术等级、工作年限、月度目标考核等基本情况按月领取基础性绩效工资和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年底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牵头成立工作业务目标考核组,根据考核情况兑现奖励性绩效工资。此外,为留住人才、关爱员工,公司每年还为员工额外办理“补充养老金”,补充养老金是对那些忠诚于为本企业服务到退休的员工而专门设立的。

3、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天职公司和中昌公司都为缓解员工紧张的工作压力,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轻松地的业余生活,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体贴关怀,彰显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爱和心理疏导——这一点,在职场办 1

公环境的设计和业务研讨环境的规划上,天职公司可谓巧夺天工、精美绝伦。

(二)企业外部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工程造价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造价咨询企业也从小到大发展壮大起来,市场各层面的竞争压力也随之而来。

1、明晰的发展战略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前提 发展战略是企业创始人和高管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首要关注的焦点之一,天职公司和中昌公司尤其如此,无论是市场竞争战略、营销战略、发展战略、品牌战略,还是技术开发战略、人才开发战略、资源开发战略、信息化战略等等,始终引领着企业不断走向辉煌,走向卓越。

2、行业品牌效应为企业做大做强带来更多机遇

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打破了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天职公司和中昌公司在某一领域的品牌效应为其跨地域、跨行业发展赢得了先机,如天职公司在大型公共建筑与商业地产、化工煤炭与工业、公共交通、电力工程等领域,中昌公司在城市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房屋建筑工程等领域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3、标准化服务是赢得市场的关键 天职公司和中昌公司在承揽业务、提供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时,都有一整套企业内部管理标准、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标准,如天职公司《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务(跟踪审计必备实务操作规范与指南)》、《工程竣工决算编制系统》、《全过程造价咨询操作规程》,中昌公司《北京中昌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工时定额(试行)》、《中昌BIM咨询简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系统》等都是由两公司自行编制并施行的标准化管理手册,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在提供诚信、高效、优质的服务需求下,在确保咨询成果质量第一的前提下,两公司在北京,在全国都赢得了诸多市场,更赢得了业界同行的高度赞誉。

二、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是企业可持续发展之根本

天职公司和中昌公司都十分注重企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一是从“娃娃”抓起,每年在全国重点高校公开招聘品学兼优的学子,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岗前培训、素质教育,并根据每位学子的特质安排在恰当的部门,适合的岗位,使其乐于工作,乐于奉献,乐于为本企业服务一生——即使调

2离,他们也会时常想起母企,只要一有机会就提供业务资讯;二是引进高端人才。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工程建设领域相继出现了“BIM”、“IT技术”、“云端”等新科技,如何尽快消化吸收,使其为工程造价所用,两公司都投入了巨资,引进培育本企业高端人才,成立研发中心,第一时间研发出适合本行业发展的技术成果,以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并引领业界与新科技成果早日接轨。

三、高端产品的吸纳和创新是企业承揽业务之法宝

如前所言,近年来工程建设领域相继出现了“BIM”、“IT技术”、“云端”等新科技,如何适应工程建设各阶段涌现的高科技成果,将其对接运用到工程造价咨询活动中,天职公司和中昌公司可谓高瞻远瞩,相继开发了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云端审计系列系统、云端咨询系列系统、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系统、建筑材料价格信息系统、投资估算动态生成系统等,既实现了高科技成果在工程造价领域的转化运用,又引入了信息化审批流程,构建了咨询业务的阳光下操作,也赢得了造价咨询市场的认同。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之必须

天职公司和中昌公司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间断投入,不论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或是造价咨询业务的开展,公司在发展扩张的不同阶段都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尤其是企业高管们倾注了大量的智慧,可以说,没有信息化建设就没有天职公司和中昌公司今天之成就和丰硕成果。

五、企业家的团队精神和心路历程

作为本次考察调研的意外收获,就是天职公司张超总经理应邀畅谈的个人心路历程:一是八十年代在改革浪潮中的艰难跋涉;二是九十年代在市场经济博弈中的方略规划;三是二十一世纪的百年梦想——始终是天职公司,包括张总在内的所有高管和员工们每时每刻所迸发出的工作热情,永不停滞的创新愿景和战无不胜精神斗志。

本次调研,也为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提出了二大热点课题:一是如何有效解决同业间的无序竞争、恶意压价;二是如何有效监管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的挂靠问题,构建诚信和谐的市场环境。

二O一四年六月十七日

第3篇:北京故宫调研报告

北京故宫调研报告:

姓名:何玺

学号:201141030218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以其壮丽的形体、完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的布局闻名于世。

本文从先故宫的整体规划入手,通过对其中轴线为代表的秩序性及等级性等建筑特点来深入研究故宫对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体现,再反过来从传统思想从新思考故宫的细节设计,以屋顶为例主要分析。

关键词:

故宫 木构建筑特点 传统建筑文化 建筑群整体规划 中轴线 屋顶

正文:

在我国首都北京城区的中心,坐落着一片金碧辉煌、殿阁沉沉的古建筑群,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也就是今天的故宫博物院。

这是我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它以壮丽的形体、完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秩序的布局,逐渐成为了中国古典风格及东方韵味的标志性符号。

一、历史沿革

1.故宫历史及简介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平面呈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的长方形。占地72万多平方米。四周由高7.9米的城墙环绕,城墙四角设角楼。城外由护城河环绕。城四面各有一门,宫内有各式木结构殿宇9000余间,均为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并饰以精美彩画。

故宫由“前朝”及“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前朝正中的三大殿是宫中前部的重点,大气壮美,结构伟岸。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仍采用左右对称的格局。后部虽然“千门万户”建筑密集,但它们仍是有秩序的布局。

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这座恢弘的建筑才结束了它作为皇家宫殿的使命。在此期间,故宫经历了其作为皇家宅邸的辉煌高贵与雍容奢华,同时却也经历着多舛的命运。然而,这座沉默的建筑物,在穿越了动荡的历史、经历过改朝换代的起伏之后,却依旧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2.古木构建筑群的主要特征

作为中国现存最伟大的传统建筑,故宫是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典型,它几乎囊括了一切木构建筑群的特点与优势。

这些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轻质灵活的框架结构

木材用于建筑有很多优点,轻质,整体性好,工期短,布置灵活等,而故宫,正是集这些为一体的木构宫殿建筑群。

2.模数与标准构件

如此庞大的建筑群只建造了14年就完成了,这不仅是因为运用的是木材,也归功于中国古代的先进的建筑思想与技术——模数与标准构件的运用。它使得很多构件一起加工,方便快捷。

3.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故宫的屋顶样式非常多,几乎涵盖了那一时期所有屋顶的样式。不仅仅是等级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体现。

4.鲜艳而有气势的色彩运用

故宫色彩最重要标志是红墙黄瓦,朱门金钉,气势恢宏而又肃穆庄严。配上各色的琉璃瓦,故宫的色彩美到极致。

5.庭院式的组群

这点主要是从故宫的整体规划得出的结论,严谨的中轴线,三大殿的高潮设计,整个群体中每个建筑错落有致的组合,故宫更是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巅峰作品。

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思想

建筑是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传统与技术,它更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注意人与建筑的关系,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注意营造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尤其是建筑群的组织和园林建筑的匠意;既重视建筑群体的完整性,又在意建筑自身和建筑群的平衡统一,还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问的协调、均衡。

在众多的传统建筑中,最能体现建筑与空间虚实统一、和谐共存的,就是中国的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而故宫正是集这两种于一身的传统建筑群。这点在参观中我们尤有体会。

金水桥,三大殿,御花园,亭台,楼阁,院落,景致,这些故宫独一无二的建筑瑰宝,无一不蕴含着天地人合一的中国独特的时空思想,是建筑与空间意境的完美结合,下面我们会仔细分析故宫是通过怎样的手法来具体表达我们古老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

二、传统建筑思想的体现

故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之作,它不仅仅是一座大型宫殿建筑群,更是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的文化财富。故宫的设计很讲究,它是一种人间秩序,它的严格与精美是由一系列的秩序,围合经造出来的,既同时体现了中国“家”的文化与帝王的尊贵霸气,也深深蕴含了周礼与儒家的经典思想,“天地人合一”。

而具体的传统文化的体现又主要从2个方面展现:

1.设计手法

故宫的设计手法复杂而又精细,我们从整体与局部分而述之。

故宫的整体规划

* 严格的中轴线

故宫的平面布置井井有条,尊卑有别,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严格对称,有着一条直接上其他建筑群都无法比拟的中轴线。它将主要建筑整齐而严正的排列在其左右,次要建筑与其层层叠叠,使得整个建筑群体及严谨有序又规模宏大。

“礼”的思想使得故宫的布局内外城分区明显,等级森严,开放与封闭并存,建筑规格既多样又统一。

如此严格的整体规划布局,与封建王朝鼎盛时的建筑文化相比,少了些对自然的敬畏崇拜意蕴(秦汉唐时的广阔雄伟而并不十分严格的布局则更具有文化胸襟),而是更体现人的意志力量与君主王权的威严。

严格左右对称的格局,黄色线表明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前朝办公,内廷生活。前朝与内廷的面积相当,而前朝更具有严格的对称性,更制度化政治化。

将主要建筑简化后的规划模式图如下:

中轴线

开端过渡渐进 高潮

午门 金水桥 太和门 广场 三大殿

* 景致的推进——建筑高潮的设计与营造

故宫不仅仅将每个建筑单体设计得宏大巍峨,威严霸气,整体的规划也是一步一步推进景致,高潮迭起。在这些精心设计的建筑序列中,最壮观的无疑是进入午门之后就充满视线让人震撼的皇城“前朝”,这其中重点是三大殿。

外朝的三大殿,即位于中轴线前端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故宫的中心建筑。要分析三大殿的建筑序列关系,还要从**看起。**是皇城的正门,进入后,**至午门,以端门前近似四方形的封闭式庭院作为过渡空间,端门与午门之间的两侧又有较为低矮的廊庑,高与低的对比,更能衬托出午门的高大恢弘,这种强烈的对比,更能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起到了收敛视觉和心境的效果,给走在其中的我们一种“暗示”,更期待之后的宫殿。走过午门,映入眼帘的是太和门,这时空间骤然变得开阔明朗,殿前的空间突变成一个横向开阔的矩形庭院。正当中的金水桥成弯月形横穿庭院,这就是三大殿的前奏,更是高潮前的序曲。

进入太和门,故宫前朝真正的高潮正是呈现于眼前。太和殿屹立于前占地约80000平方米的故宫内最大庭院之后,显示出其气势的宏大鼎盛。因为广场有着巨大的尺度,并且太和殿挡住了后面的其他建筑(高高的宫殿基座起了很大的作用),于是太和殿的仰望背景就是广大的蓝天,更能凸显它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便是由一连串递次对比增强的建筑空间序列而引起的高潮。

* 烘托宫殿气势氛围的手法

1.开阔的庭院

纵观我国的宫殿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尺度感很大,而这恰恰是设计师(暂且如此称呼)特意为之的结果。宽敞开阔的空间,置于雄伟的大殿之前,更能突显一种神圣的感觉,置身其中,人的感官都变得很飘渺,并且让人有种清晰的感觉——人很渺小,天地建筑很伟大。在人一步步靠近大殿的过程中,也就是感受天地建筑伟大的过程中,也就被这种气势所压倒了,也就突显了建筑的高潮。

2.建筑群体的序列关系

故宫的建筑是很有秩序感的,一座大门一座大殿,接连不断,递次前进。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大门与大殿之间,遵循了一种变化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组成了大大小小的不同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不是随意为之的,这些空间充满了引导性,它整体上越来越大,给你一种往前走会更开阔的暗示,等到你真的到了建筑高潮的时候,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造成的感觉就会是很有意境与气势。

3.建筑高低大小的对比

这点指的不是故宫中所有的建筑有高有矮,高低起伏,而是在围合同一个空间的建筑里,高矮有序,以达成最完美的效果。依然以太和殿前的广场为例。广场南侧是大门,北侧是大殿,东西是比较小的殿堂,这无形中给了广场定下了一个方向性,使空间更有组织性目的性,更能突出重点。(例如右图)

2.体现了怎样的建筑文化思想

从上述介绍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故宫这个庞大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从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我国的建筑文化精神意蕴和古典性格。这种文化意蕴的影响不仅是将天象天时等神治因素融入建筑的建造理念,还深深地植入了披着“顺应天命”的表皮的人治思想上。

故宫的大殿的象征与起名都很明显的反映出天命的意义:乾清宫与坤宁宫象征着天与地,日精门与月华门象征着日月,太和殿取名于《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这些无非都是中华传统思想中的天道和谐,阴阳和平。

从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故宫严格强烈的中轴线与秩序性很明显的看出这种宫殿建筑群的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人治王权的主题十分醒目。我国建筑的规格制式都是依循周礼和儒家经典思想的,周礼造就了我国古典建筑的制度,空间的秩序,儒家又赋予了它天地和谐的神性,于是就有了集中华五千年精华大成的建筑文化思想。

三.细部设计:

中国古建筑除了在整体规划上严格遵循等级制度外,在空间结构与细节装饰上,也处处体现着等级的思想。

例如,《唐六典》规定,“王公以下屋舍不得重拱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仍通作乌头大门……”

而在紫禁城中我们随处可见的九的数字——殿前石阶上的九条龙的雕刻、宫门上纵九横九的门钉、重要宫殿屋脊上的九个小兽等,这亦是等级制的体现。

在色彩方面,故宫采用中国传统色彩里最为艳丽的原色——黄色与红色。闪闪发亮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下是青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红色立柱和门窗,整座宫殿座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这些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极鲜明的色彩感染,显示出封建王朝富丽堂皇、光彩夺人的气势与威严。

以屋顶为例:

在这里,我们就以屋顶为例,对故宫细部的结构及形式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屋顶本是建筑最为实际必需的部分,在中国古代,屋顶不仅要做到实用坚固,更是肩负了很多礼制等级的使命。宫殿建筑都大于民间建筑,相比之下屋顶也较高大而突出,它也就成为建筑体现尊卑等级的重要标志。

中国传统屋顶共分九级,其中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最高等级,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半坡顶。

在故宫中,只有位于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与皇极殿、奉先殿以及四面城楼(午门、玄武门、东华门、西华门)采用重檐庑殿式屋顶。这种屋顶由四个曲面组成,下面再加一道廊檐,平稳庄重,用于最高等级的宫殿。

重要宫殿,如中轴线上的保和殿、**、端门和太和门,则采用次一级的重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四坡带两面山花面,亦称九脊殿。

再次一级的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用于较重要的宫殿上。单檐庑殿顶外形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弘义阁等均是此种形式。而配殿的大部分如东、西六宫的殿宇等,均为这种样式。 另外,中轴线上的中和殿、交泰殿等次要宫殿,则采用重檐攒尖顶。而其他如硬山、悬山等,简单而朴素,多用于附属建筑。卷棚,常用于园苑中。

既讲到屋顶,自然不能忽视屋顶上的种种装饰——吻与兽。

装饰必须是依附于结构而存在才有其价值。林徽因曾说过,“诚实的来装饰一个结构部分,而不肯勉强得来掩饰一个结构枢纽或关节,是中国建筑最长之处。”

正吻位于屋顶正脊两端,原是为加固及防水而设。故宫中的吻制成龙首张口含脊状。而在元代以前,正吻的形象为鱼尾——“鸱尾”,传说其可以激浪而降雨。太和殿的正吻为现存古建筑最大的,高达三四米,重约2125公斤。

檐顶翼角上的小兽,原是固定脊瓦构件。由前而后为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仙人之后的小兽按九、七、五、三单数设置。但是太和殿却破例用了十个,这也正显示了其至高无上的独特地位。

宫殿建筑屋顶出檐长,常用斗拱。斗拱是支撑屋顶出檐的木构件。其出挑层数亦表示建筑物的等级。

——单从屋顶这一个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古建筑在结构与美观实用方面,达到了一种均衡而有秩序的高贵美丽。

四.现状及保护

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由此可见,故宫已不仅仅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它与其厚重而丰富的历史以及收藏其中的文物精品,成为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是一种东方精神的象征。

今天的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并且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其意义不容小觑。

从2002年10月开始的,以“完整保护,整体维修”为任务的故宫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更是对维持文化生态平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包括:投资6亿元人民币、费时三年的护城河治理; 2005年确定的总面积达1463公顷的故宫缓冲区方案;以及对老城区的保护等。

这一系列的措施,已渐渐的使故宫重现了盛世庄严、大气、辉煌的原貌。

五.借鉴与启示

建筑群的整体设计

不同的地区、民族,不同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都会对城市以及建筑群体的形态起到极大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严苛的封建礼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政治形态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促使了我国古建筑形成了整齐对称、强调中轴的方正规则的形式。扩而大之,由许许多多大小不同但规格相似的此类建筑所组成的城市,也就自然而然的保持了这种规则的形式。

而相比之下,14世纪以后的意大利,由于正处于文艺复兴的洪流中,几座着名的古城都不约而同的有着大大小小的城市广场,广场周围的建筑几乎都采用了灵活不规则的布置,并通过丰富的景观小品营造亲切、自由的氛围。 建筑具有物质与艺术的双重功能,因此,建筑群体在总体规划与布局上,应尽量满足这两点要求——也就是说,要在使用、功能、交通等方面达到便捷、秩序的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与文化背景、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木构建筑的空间优势与现代技术怎样结合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不仅在建造时省时省力,而且其连接为软性连接,能够较好的防御地震。

另外,这种木结构负担了房屋屋顶与梁架的全部重量,这样,在室内空间的分隔、墙体上开启门窗的数量、形式以及墙体的材料选择等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观念的更新,具有环保、美观、健康等众多优点的现代木结构建筑也渐渐的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

结合现代的先进技术,木质材料在防腐、防火、耐久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同时,通过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木构建筑的形式也日益多样。

但是,木材的短缺,仍旧是一个限制现代木构建筑发展的重大问题。

这次简短的调研,让我们站在中国建筑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故宫这座伟大的木构建筑群。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课内学习的知识,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更认识到了中国古建筑在结构与美观实用方面达到的均衡而有秩序的高贵美丽。

第4篇:北京故宫调研报告

北京故宫调研报告:

姓名:何玺

学号:201141030218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以其壮丽的形体、完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的布局闻名于世。 本文从先故宫的整体规划入手,通过对其中轴线为代表的秩序性及等级性等建筑特点来深入研究故宫对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体现,再反过来从传统思想从新思考故宫的细节设计,以屋顶为例主要分析。

关键词:

故宫 木构建筑特点 传统建筑文化

建筑群整体规划 中轴线 屋顶

正文: 在我国首都北京城区的中心,坐落着一片金碧辉煌、殿阁沉沉的古建筑群,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也就是今天的故宫博物院。

这是我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它以壮丽的形体、完美的工程以及庄严秩序的布局,逐渐成为了中国古典风格及东方韵味的标志性符号。

一、历史沿革 1.故宫历史及简介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平面呈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的长方形。占地72万多平方米。四周由高7.9米的城墙环绕,城墙四角设角楼。城外由护城河环绕。城四面各有一门,宫内有各式木结构殿宇9000余间,均为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并饰以精美彩画。

故宫由“前朝”及“内廷”两大部分组成。前朝正中的三大殿是宫中前部的重点,大气壮美,结构伟岸。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仍采用左右对称的格局。后部虽然“千门万户”建筑密集,但它们仍是有秩序的布局。

直至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这座恢弘的建筑才结束了它作为皇家宫殿的使命。在此期间,故宫经历了其作为皇家宅邸的辉煌高贵与雍容奢华,同时却也经历着多舛的命运。然而,这座沉默的建筑物,在穿越了动荡的历史、经历过改朝换代的起伏之后,却依旧以其独特的东方魅力,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2.古木构建筑群的主要特征

作为中国现存最伟大的传统建筑,故宫是明清时期木构建筑的典型,它几乎囊括了一切木构建筑群的特点与优势。

这些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轻质灵活的框架结构

木材用于建筑有很多优点,轻质,整体性好,工期短,布置灵活等,而故宫,正是集这些为一体的木构宫殿建筑群。 2.模数与标准构件

如此庞大的建筑群只建造了14年就完成了,这不仅是因为运用的是木材,也归功于中国古代的先进的建筑思想与技术——模数与标准构件的运用。它使得很多构件一起加工,方便快捷。 3.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故宫的屋顶样式非常多,几乎涵盖了那一时期所有屋顶的样式。不仅仅是等级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体现。 4.鲜艳而有气势的色彩运用

故宫色彩最重要标志是红墙黄瓦,朱门金钉,气势恢宏而又肃穆庄严。配上各色的琉璃瓦,故宫的色彩美到极致。 5.庭院式的组群

这点主要是从故宫的整体规划得出的结论,严谨的中轴线,三大殿的高潮设计,整个群体中每个建筑错落有致的组合,故宫更是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巅峰作品。 3.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思想

建筑是文化积淀的产物,它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传统与技术,它更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注意人与建筑的关系,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注意营造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尤其是建筑群的组织和园林建筑的匠意;既重视建筑群体的完整性,又在意建筑自身和建筑群的平衡统一,还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问的协调、均衡。

在众多的传统建筑中,最能体现建筑与空间虚实统

一、和谐共存的,就是中国的传统建筑和园林艺术。而故宫正是集这两种于一身的传统建筑群。这点在参观中我们尤有体会。

金水桥,三大殿,御花园,亭台,楼阁,院落,景致,这些故宫独一无二的建筑瑰宝,无一不蕴含着天地人合一的中国独特的时空思想,是建筑与空间意境的完美结合,下面我们会仔细分析故宫是通过怎样的手法来具体表达我们古老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

二、传统建筑思想的体现

故宫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典范之作,它不仅仅是一座大型宫殿建筑群,更是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的文化财富。故宫的设计很讲究,它是一种人间秩序,它的严格与精美是由一系列的秩序,围合经造出来的,既同时体现了中国“家”的文化与帝王的尊贵霸气,也深深蕴含了周礼与儒家的经典思想,“天地人合一”。 而具体的传统文化的体现又主要从2个方面展现: 1.设计手法

故宫的设计手法复杂而又精细,我们从整体与局部分而述之。 故宫的整体规划 * 严格的中轴线

故宫的平面布置井井有条,尊卑有别,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严格对称,有着一条直接上其他建筑群都无法比拟的中轴线。它将主要建筑整齐而严正的排列在其左右,次要建筑与其层层叠叠,使得整个建筑群体及严谨有序又规模宏大。

“礼”的思想使得故宫的布局内外城分区明显,等级森严,开放与封闭并存,建筑规格既多样又统一。

如此严格的整体规划布局,与封建王朝鼎盛时的建筑文化相比,少了些对自然的敬畏崇拜意蕴(秦汉唐时的广阔雄伟而并不十分严格的布局则更具有文化胸襟),而是更体现人的意志力量与君主王权的威严。

严格左右对称的格局,黄色线表明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前朝办公,内廷生活。前朝与内廷的面积相当,而前朝更具有严格的对称性,更制度化政治化。 将主要建筑简化后的规划模式图如下:

中轴线

开端过渡渐进 高潮

午门

金水桥

太和门

广场

三大殿

* 景致的推进——建筑高潮的设计与营造 故宫不仅仅将每个建筑单体设计得宏大巍峨,威严霸气,整体的规划也是一步一步推进景致,高潮迭起。在这些精心设计的建筑序列中,最壮观的无疑是进入午门之后就充满视线让人震撼的皇城“前朝”,这其中重点是三大殿。

外朝的三大殿,即位于中轴线前端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故宫的中心建筑。要分析三大殿的建筑序列关系,还要从天安门看起。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进入后,天安门至午门,以端门前近似四方形的封闭式庭院作为过渡空间,端门与午门之间的两侧又有较为低矮的廊庑,高与低的对比,更能衬托出午门的高大恢弘,这种强烈的对比,更能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起到了收敛视觉和心境的效果,给走在其中的我们一种“暗示”,更期待之后的宫殿。走过午门,映入眼帘的是太和门,这时空间骤然变得开阔明朗,殿前的空间突变成一个横向开阔的矩形庭院。正当中的金水桥成弯月形横穿庭院,这就是三大殿的前奏,更是高潮前的序曲。

进入太和门,故宫前朝真正的高潮正是呈现于眼前。太和殿屹立于前占地约80000平方米的故宫内最大庭院之后,显示出其气势的宏大鼎盛。因为广场有着巨大的尺度,并且太和殿挡住了后面的其他建筑(高高的宫殿基座起了很大的作用),于是太和殿的仰望背景就是广大的蓝天,更能凸显它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便是由一连串递次对比增强的建筑空间序列而引起的高潮。

* 烘托宫殿气势氛围的手法 1.开阔的庭院

纵观我国的宫殿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尺度感很大,而这恰恰是设计师(暂且如此称呼)特意为之的结果。宽敞开阔的空间,置于雄伟的大殿之前,更能突显一种神圣的感觉,置身其中,人的感官都变得很飘渺,并且让人有种清晰的感觉——人很渺小,天地建筑很伟大。在人一步步靠近大殿的过程中,也就是感受天地建筑伟大的过程中,也就被这种气势所压倒了,也就突显了建筑的高潮。 2.建筑群体的序列关系

故宫的建筑是很有秩序感的,一座大门一座大殿,接连不断,递次前进。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大门与大殿之间,遵循了一种变化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组成了大大小小的不同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不是随意为之的,这些空间充满了引导性,它整体上越来越大,给你一种往前走会更开阔的暗示,等到你真的到了建筑高潮的时候,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造成的感觉就会是很有意境与气势。 3.建筑高低大小的对比

这点指的不是故宫中所有的建筑有高有矮,高低起伏,而是在围合同一个空间的建筑里,高矮有序,以达成最完美的效果。依然以太和殿前的广场为例。广场南侧是大门,北侧是大殿,东西是比较小的殿堂,这无形中给了广场定下了一个方向性,使空间更有组织性目的性,更能突出重点。(例如右图) 2.体现了怎样的建筑文化思想 从上述介绍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故宫这个庞大雄伟的古代建筑群从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我国的建筑文化精神意蕴和古典性格。这种文化意蕴的影响不仅是将天象天时等神治因素融入建筑的建造理念,还深深地植入了披着“顺应天命”的表皮的人治思想上。

故宫的大殿的象征与起名都很明显的反映出天命的意义:乾清宫与坤宁宫象征着天与地,日精门与月华门象征着日月,太和殿取名于《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这些无非都是中华传统思想中的天道和谐,阴阳和平。 从另一方面,我们也能从故宫严格强烈的中轴线与秩序性很明显的看出这种宫殿建筑群的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人治王权的主题十分醒目。我国建筑的规格制式都是依循周礼和儒家经典思想的,周礼造就了我国古典建筑的制度,空间的秩序,儒家又赋予了它天地和谐的神性,于是就有了集中华五千年精华大成的建筑文化思想。

三.细部设计:

中国古建筑除了在整体规划上严格遵循等级制度外,在空间结构与细节装饰上,也处处体现着等级的思想。 例如,《唐六典》规定,“王公以下屋舍不得重拱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三间五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三间五架,仍通作乌头大门„„”

而在紫禁城中我们随处可见的九的数字——殿前石阶上的九条龙的雕刻、宫门上纵九横九的门钉、重要宫殿屋脊上的九个小兽等,这亦是等级制的体现。 在色彩方面,故宫采用中国传统色彩里最为艳丽的原色——黄色与红色。闪闪发亮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下是青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红色立柱和门窗,整座宫殿座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这些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极鲜明的色彩感染,显示出封建王朝富丽堂皇、光彩夺人的气势与威严。

以屋顶为例:

在这里,我们就以屋顶为例,对故宫细部的结构及形式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屋顶本是建筑最为实际必需的部分,在中国古代,屋顶不仅要做到实用坚固,更是肩负了很多礼制等级的使命。宫殿建筑都大于民间建筑,相比之下屋顶也较高大而突出,它也就成为建筑体现尊卑等级的重要标志。

中国传统屋顶共分九级,其中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为最高等级,其次为单檐庑殿、单檐歇山顶,再次是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半坡顶。

在故宫中,只有位于中轴线上的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与皇极殿、奉先殿以及四面城楼(午门、玄武门、东华门、西华门)采用重檐庑殿式屋顶。这种屋顶由四个曲面组成,下面再加一道廊檐,平稳庄重,用于最高等级的宫殿。

重要宫殿,如中轴线上的保和殿、天安门、端门和太和门,则采用次一级的重檐歇山顶。重檐歇山顶四坡带两面山花面,亦称九脊殿。

再次一级的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用于较重要的宫殿上。单檐庑殿顶外形是标准的五脊殿,四阿顶。故宫中配庑的主殿,如体仁阁,弘义阁等均是此种形式。而配殿的大部分如东、西六宫的殿宇等,均为这种样式。 另外,中轴线上的中和殿、交泰殿等次要宫殿,则采用重檐攒尖顶。而其他如硬山、悬山等,简单而朴素,多用于附属建筑。卷棚,常用于园苑中。 既讲到屋顶,自然不能忽视屋顶上的种种装饰——吻与兽。 装饰必须是依附于结构而存在才有其价值。林徽因曾说过,“诚实的来装饰一个结构部分,而不肯勉强得来掩饰一个结构枢纽或关节,是中国建筑最长之处。”

正吻位于屋顶正脊两端,原是为加固及防水而设。故宫中的吻制成龙首张口含脊状。而在元代以前,正吻的形象为鱼尾——“鸱尾”,传说其可以激浪而降雨。太和殿的正吻为现存古建筑最大的,高达三四米,重约2125公斤。

檐顶翼角上的小兽,原是固定脊瓦构件。由前而后为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仙人之后的小兽按

九、

七、

五、三单数设置。但是太和殿却破例用了十个,这也正显示了其至高无上的独特地位。

宫殿建筑屋顶出檐长,常用斗拱。斗拱是支撑屋顶出檐的木构件。其出挑层数亦表示建筑物的等级。

——单从屋顶这一个方面,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古建筑在结构与美观实用方面,达到了一种均衡而有秩序的高贵美丽。

四.现状及保护

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由此可见,故宫已不仅仅是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它与其厚重而丰富的历史以及收藏其中的文物精品,成为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是一种东方精神的象征。

今天的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并且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其意义不容小觑。

从2002年10月开始的,以“完整保护,整体维修”为任务的故宫百年来最大规模的修缮,更是对维持文化生态平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其中包括:投资6亿元人民币、费时三年的护城河治理; 2005年确定的总面积达1463公顷的故宫缓冲区方案;以及对老城区的保护等。

这一系列的措施,已渐渐的使故宫重现了盛世庄严、大气、辉煌的原貌。

五.借鉴与启示 建筑群的整体设计

不同的地区、民族,不同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都会对城市以及建筑群体的形态起到极大的影响。 中国几千年严苛的封建礼教,不仅对我国的社会政治形态起到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促使了我国古建筑形成了整齐对称、强调中轴的方正规则的形式。扩而大之,由许许多多大小不同但规格相似的此类建筑所组成的城市,也就自然而然的保持了这种规则的形式。

而相比之下,14世纪以后的意大利,由于正处于文艺复兴的洪流中,几座著名的古城都不约而同的有着大大小小的城市广场,广场周围的建筑几乎都采用了灵活不规则的布置,并通过丰富的景观小品营造亲切、自由的氛围。

建筑具有物质与艺术的双重功能,因此,建筑群体在总体规划与布局上,应尽量满足这两点要求——也就是说,要在使用、功能、交通等方面达到便捷、秩序的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与文化背景、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 木构建筑的空间优势与现代技术怎样结合

中国古建筑的木结构,不仅在建造时省时省力,而且其连接为软性连接,能够较好的防御地震。

另外,这种木结构负担了房屋屋顶与梁架的全部重量,这样,在室内空间的分隔、墙体上开启门窗的数量、形式以及墙体的材料选择等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观念的更新,具有环保、美观、健康等众多优点的现代木结构建筑也渐渐的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 结合现代的先进技术,木质材料在防腐、防火、耐久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同时,通过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木构建筑的形式也日益多样。

但是,木材的短缺,仍旧是一个限制现代木构建筑发展的重大问题。

这次简短的调研,让我们站在中国建筑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故宫这座伟大的木构建筑群。通过这次学习,我们不仅巩固了课内学习的知识,对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更认识到了中国古建筑在结构与美观实用方面达到的均衡而有秩序的高贵美丽。

第5篇:北京银行调研报告

北京银行调研报告

时间:2011年12月26日

地点:北京银行西内支行

北京银行中间业务共有十项:代理国际结算、券商业务、代销企业债、企业债和可转换债券担保、委托理财业务、第三方存管、基金业务、直销代办、保险业务、信托业务。其中我想重点介绍以下业务:

券商业务

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清算业务

业务简介:北京银行拥有存管银行业务的全部资格,具备丰富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业务经验,可开立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结算公司清算备付金账户和自有资金专用存款账户,为资本市场机构客户提供全面安全的资金管理。

适用对象:券商、结算公司

业务特点:北京银行为券商提供账户管理,资金清算和资金托管,券商获得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无风险。

注意事项:券商必须在存管银行开立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专用存款账户,在主存管银行开立自有资金专用存款账户,一个券商只允许开立一个自有资金专用存款账户。结算公司在一家结算银行只能开立一个清算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

基金业务

代销开放式基金

业务简介:北京银行开发的基金代销系统运行稳定安全,通过该系统,可受理基金开户、认购、申购、赎回、分红、转换等全部投资代理业务,投资者可在北京银行各营业网点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开放式基金销售服务。北京银行代理开放式基金业务,将极大的促进基金发起人的基金销售。

适用对象: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业务特点:通过银行网点实现基金公司的基金销售,为投资者提供基金各方面的专业化咨询,帮助客户合理选择基金品种,规避风险。

注意事项:收益较高,以基金专业人士的运作来为投资者获得资本市场收益;具有市场风险。

保险业务

保险兼业代理

业务简介:北京银行与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了保险兼业代理关系,代理保险公司授权的保险业务,包括代收保费、代卖保险、代理支付保险理赔金,利用北京银行众多的网点和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宣传推广保险公司产品,为广大投保人提供全方位的保险理财服务。保险公司可降低营销成本,有效拓展客户资源,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适用对象:个人、机构投资者和金融机构。

业务特点:一站式服务,代理保险收费、赔付、办理质押贷款等全方位保险业务服务。投资者可以灵活选择不同保险公司的多种产品,同时银行也可为客户量身定做保险理财计划。 注意事项:获得各家保险公司的多种产品,同时享受银行其他金融产品和服务;存在银行人员保险专业知识缺乏带来的可能影响。

信托业务

代理资金信托计划资金收付

业务简介:此业务指北京银行接受信托投资公司的委托,通过北京银行营业网点,代理销售资金信托产品。在代销结束后,根据委托公司的指令,将销售募集资金划付至指定银行账户,或代为行使资金托管职责,为投资人提供信托收益分配和信托资金到期兑付等一系列服务。 适用对象:信托投资公司、机构和个人投资者。

业务特点:利用北京银行128家网点和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可极大的促进信托公司信托计划的营销,解决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问题,并为银信合作的更广泛开展打下基础。

注意事项:信托产品的收益和损失都由信托财产承担,投资者的收益或损失具有不确定性。

我想谈谈通过这次调研获得感受。通过与银行的工作人员的交谈,首先感觉待客的礼仪很重要。注重礼节礼貌言谈举止才能得到客户的喜爱。其次,通过这次调研,让我懂得了更多的银行相关知识,让我知道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中间业务都包括那些项目等等。调研期间,我认真向银行工作人员询问相关问题,银行的工作人员也耐心的为我解说,这使我的内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总体来说,通过这次的调研活动是我受益匪浅,很多很多的知识与事实运用的技巧都是在学校、和网上无法学习到得,所以以后向这种的实践、实习活动还要多多参与,这样才能为今后毕业能够更早的融入这个社会做准备。意味着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不欲与实践,那么读再多的书也是徒劳的。

金融系 证券2班

2010102204陈宇峰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shuzhibaogao/3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