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热门资讯】

南北的点心

中国地大物博,风俗与土产随地各有不同,因为一直缺少人纪录,有许多值得也是应该知道的事物,我们至今不能知道清楚,特别是关于衣食住的事项。我这里只就点心这个题目,依据浅陋所知,来说几句话,希望抛砖引玉,有旅行既广,游历又多的同志们,从各方面来报道出来,对于爱乡爱国的教育,或者也不无小补吧。

我是浙江东部人,可是在北京住了将近四十年,因此南腔北调,对于南北情形都知道一点,却没有深厚的了解。据我的观察来说,中国南北两路的点心,根本性质上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简单的下一句断语,北方的点心是常食的性质,南方的则是闲食。

我们只看北京人家做饺子馄饨面总是十分茁实,馅决不考究,面用芝麻酱拌,最好也只是炸酱;

馒头全是实心。本来是代饭用的,只要吃饱就好,所以并不求精。

若是回过来走到东安市场,往五芳斋去叫了来吃,尽管是同样名称,做法便大不一样,别说蟹黄包干,鸡肉馄饨,就是一碗三鲜汤面,也是精细鲜美的。可是有一层,这决不可能吃饱当饭,一则因为价钱比较贵,二则昔时无此习惯。

抗战以后上海也有阳春面,可以当饭了,但那是新时代的产物,在老辈看来,是不大可以为训的。我母亲如果在世,已有一百岁了,她生前便是绝对不承认点心可以当饭的,有时生点小毛病,不喜吃大米饭,随叫家里做点馄饨或面来充饥,即使一天里仍然吃过三回,她却总说今天胃口不开,因为吃不下饭去,因此可以证明那馄饨和面都不能算是饭。这种论断,虽然有点儿近于武断,但也可以说是有客观的佐证,因为南方的点心是闲食,做法也是趋于精细鲜美,不取茁实一路的。

上文五芳斋固然是很好的例子,我还可以再举出南方做烙饼的方法来,更为具体,也有意思。我们故乡是在钱塘江的东岸,那里不常吃面食,可是有烙饼这物事。这里要注意的,是烙不读作者字音,乃是“洛”字入声,又名为山东饼,这证明原来是模仿大饼而作的,但是烙法却大不相同了,乡间卖馄饨面和馒头都分别有专门的店铺,唯独这烙饼只有摊,而且也不是每天都有,这要等待哪里有社戏,才有几个摆在戏台附近,供看戏的人买吃,价格是每个制钱三文,油条价二文,葱酱和饼只要一文罢了。做法是先将原本两折的油条扯开,改作三折,在熬盘上烤焦,同时在预先做好的直径约二寸,厚约一分的圆饼上,满搽红酱和辣酱,撤上葱花,卷在油条外面,再烤一下,就做成了。它的特色是油条加葱酱烤过,香辣好吃,那所谓饼只是包裹油条的东西,乃是客而非主,拿来与北方原来的大饼相比,厚大如茶盘,卷上黄酱与大葱,大嚼一张,可供一饱,这里便显出很大的不同来了。

上边所说的点心偏于面食一方面,这在北方本来不算是闲食吧。此外还有一类干点心,北京称为饽饽,这才当作闲食,大概与南方并无什么差别。但是这里也有一点不同,据我的考察,北方的点心历史古,南方的历史新,古者可能还有唐宋遗制,新的只是明朝中叶吧。点心铺招牌上有常用的两句话,我想借来用在这里,似乎也还适当,北方可以称为“官礼茶食”,南方则是“嘉湖细点”。

我初到北京来的时候,随便在饽饽铺买点东西吃,觉得不大满意,曾经埋怨过这个古都市,积聚了千年以上的文化历史,怎么没有做出些好吃的点心来。老实说,北京的大八件小八件,尽管名称不同,吃起来不免单调,正和五芳斋的前例一样,东安市场内的稻香春所做的南式茶食,并不齐备,但比起来也显得花样要多些了。

过去时代,皇帝向在京里,他的享受当然是很豪华的,却也并不曾创造出什么来,北海公园内旧有“仿膳”,是前清御膳房的做法,所做小点心,看来也是平常,只是做得小巧一点而已。南方茶食中有些东西,是小时候熟悉的,在北京都没有,也就感觉不满足,例如糖类的酥糖、麻片糖、寸金糖,片类的云片糕、椒桃片、松仁片,软糕类的松子糕、枣子糕、蜜仁糕、桔红糕等。此外有缠类,如松仁缠、核桃缠,乃是在于果上包糖,算是上品茶食,其实倒并不怎么好吃。南北点心粗细不同,我早已注意到了,但这是怎么一个系统,为什么有这差异?那我也没有法子去查考,因为孤陋寡闻,而且关于点心的文献,实在也不知道有什么书籍。但是事有凑巧,不记得是哪一年,或者什么原因了,总之见到几件北京的旧式点心,平常不大碰见,样式有点别致的,这使我忽然大悟,心想这岂不是在故乡见惯的“官礼茶食”么?故乡旧式结婚后,照例要给亲戚本家分“喜果”,一种是干果,计核桃、枣子、松子、棒子,讲究的加荔枝、桂圆。又一种是干点心,记不清它的名字。查范寅《越谚》饮食门下,记有金枣和珑缠豆两种,此外我还记得有佛手酥、菊花酥和蛋黄酥等三种。这种东西,平时不通销,店铺里也不常备,要结婚人家订购才有,样子虽然不差,但材料不大考究,即使是可以吃得的佛手酥,也总不及红绫饼或梁湖月饼,所以喜果送来,只供小孩们胡乱吃一阵,大人是不去染指的。可是这类喜果却大抵与北京的一样,而且结婚时节非得使用不可。云片糕等虽是比较要好,却是决不使用的。这是什么理由?这一类点心是中国旧有的,历代相承,使用于结婚仪式。一方面时势转变,点心上发生了新品种,然而一切仪式都是守旧的,不轻易容许改变,因此即使是送人的喜果,也有一定的规矩,要定做现今市上不通行了的物品来使用。同是一类茶食,在甲地尚在通行,在乙地已出了新的品种,只留着用于“官礼”,这便是南北点心情形不同的缘因了。

上文只说得“官礼茶食”,是旧式的点心,至今流传于北方。至于南方点心的来源,那还得另行说明。“嘉湖细点”这四个字,本是招牌和仿单上的口头禅,现在正好借用过来,说明细点的起源。据了解,那时期当为前明中叶,而地点则是东吴西浙,嘉兴湖州正是代表地方。我没有文书上的资料,来证明那时吴中饮食丰盛奢华的情形,但以近代苏州饮食风靡南方的事情来作比,这里有点类似。明朝自永乐以来,政府虽是设在北京,但文化中心一直还是在江南一带。那里官绅富豪生活奢侈,茶食一类也就发达起来。就是水点心,在北方作为常食的,也改作得特别精美,成为以赏味为目的的闲食了。这南北两样的区别,在点心上存在得很久,这里固然有风俗习惯的关系,一时不易改变;

但在“百花齐放”的今日,这至少该得有一种进受了吧。

其实这区别不在于质而只是量的问题,换一句话即是做法的一点不同而已,我们前面说过,家庭的鸡蛋炸酱面与五芳斋的三鲜汤面,固然是一例。此外则有大块粗制的窝窝头,与“仿膳”的一碟十个的小窝窝头,也正是一样的变化。北京市上有一种爱窝窝,以江米煮饭捣烂(即是糍粑)为皮,中裹糖馅,如元宵大小。李光庭在《乡言解颐》中说明它的起源云:相传明世中官有嗜之者,因名御爱窝窝,今但曰爱而已。这里便是一个例证,在明清两朝里,窝窝头一件食品,便发生了两个变化了。本来常食闲食,都有一定习惯,不易轻轻更变,在各处都一样是闲食的干点心则无妨改良一点做法,做得比较精美,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现在,这也未始不是切合实际的事情吧。国内各地方,都富有不少有特色的点心,就只因为地域所限,外边人不能知道,我希望将来不但有人多多报道,而且还同上产果品一样,陆续输到外边来,增加人民的口福。

点 灯 的 心

教师的意义不在美丽的言辞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于拥有一颗点灯的心,为学生点亮心中成功的明灯,实实在在地谋求学生的发展。

——题记

孙同学,是一个安安静静、其貌不扬的小男孩,在班里并不显山露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对诗歌非常感兴趣。

我是一名文学爱好者,闲暇时刻常动笔墨,写些小诗,并在班级读书会上与学生们交流。周五时刻,班会之余,大家照例拿出本周浏览的美文,共同赏析,我亦是拿出了一首五律,一起分享。当我念完自创的《白雪歌送李生归西京》之后,他怯怯地举起了手,“老师,我也创作了一首诗。”我眼睛一亮,心中暗想,读书活动开展数月,学生自创诗歌倒属首次,于是便让他起来朗读。“诗题《女皇武则天》,唐代开始李世民,后来驾崩成李治。最后武氏统天下,她是女皇武则天。”读毕,班级顿时轰动起来,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我也是一阵暗喜,而他却两颊绯红。数分钟后,笑声渐止,我示意大家坐好,然后说道:“大家不要嘲笑孙同学,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总是最勇敢的,况且他还将当时的史实准确地反映了出来呢。”话已至此,我忽想到,前几次我读愚诗之际,也是这个小家伙,听得最认真,可谓目不转睛。于是我又补充到,“下课之后,孙同学到办公室来一下,我们以文会友,讨论下你写的诗。”

1、点亮方向之灯

哲人所言: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你就会谨小慎微,裹足不前。常人均是如此,孩子也不例外,很多孩子最终沦入碌碌无为的轨迹,归根结底就是没有目标,因此老师的首要职责就是点亮孩子心中的方向之灯。

下课铃响后,孙同学如约而至,面带羞愧之情,眼透畏惧之意,来到我的跟前,慢慢地将抄着诗的纸递给了我,我感觉那纸片似乎在不停地抖动着。我接了过来,赶忙安慰道:“诗写得很好,比我当年好多了。”听了这话,他似乎有些放松。“你喜欢诗歌吗?”,他略带羞涩地点了头。我又问道:“那你是怎么喜欢上诗歌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家里就让我背诗,后来读书会上听到您读您自己写的,感觉蛮好玩好的,也就更加喜欢上了。”他开始略带微笑,我则暗自惊叹,果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我们就来谈谈中国的诗歌吧······”,我慢慢进入主题,先大致讲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流程,接着说了几个重要的诗人,最后讲了讲我写诗的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我发觉他听得很认真,有时候,手指还会在腿边微动着,似乎在书写着什么。谈话最后,我鼓励了他,希望他能写出更好的诗,他点点头,开心地跑出了办公室。

制定目标,使意志朝某个方向努力的高度集中,从而奠定成功的基础。老师不妨从帮助学生,把握渴望的一个清楚的构想开始,点亮孩子心中的方向之灯,助他一臂之力。

2、点亮方法之灯 斯宾塞曾说:每一件美好的事情,开始都是很困难的。只要你有足够的方法,一切问题皆可迎刃而解。由此可方法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对于学生的重要职责就是点亮孩子心中的方法之灯。

自从与孙同学谈话后,我就开始默默地注意着这个小男孩,看他对于诗歌到底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真正的喜欢。没过多久,我心里对此有了答案,因为他的案头,不知何时多了一本小学生必备150篇古诗。我不禁暗自窃喜,刘勰说得

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看来他已经基本悟出了写诗的方法了。于是周三兴趣小组活动之后,我又把他留了下来。“最近看古诗了?”我淡淡地问。“对”他轻声地答。“有没有什么好的作品呐?”,“有”。只见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裁纸装订的小本,念叨:“《星座》,星座在银河一处,它代表我们命运。约有五十六个,是你是他也是我。”我听后不禁想起了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写得很好,言语虽略显稚嫩,但意境却近似圆满,了不起呐。”他听了我的表扬,脸上泛起了笑容,接着我又问道,“说说看,是怎么写出这样的诗的,还有你写的时候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我平时也没怎么多练,也就会每天看看必备的古诗词,而且课上听到老师提到的一些诗人,我就会去图书馆借些他们的书,冰心、郭沫若的我都看了一些了。还有当时写诗的感受,我也说不出来,忽然有感觉了,就写下了。”我听后,惊叹不已,不由心中升起丝丝佩服之意,小家伙已经有不少积累了嘛。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并没有过多的强调什么,只是教他要想写好诗,首先是大量积累,利用空余的时间,多读,多背;

其次是注意观察,仔细留意周边,积累创作素材;

然后是读诗的时候要注意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也可以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最后是写诗时要注意模仿,可将一些美句穿插其中。这一次,他听得更认真了,还将一些要点在自己的小诗集上记了下来,最终他拿着我新写的《题李生画》,满意地离开了办公室。

万事离不开方法,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不单是诗歌的创作,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教师唯有点亮学生心中的方法之灯,才会令学生离成功更进一步。

3、点亮梦想之灯 网络红语: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成功与失败间最大的区别,通常并不在于毅力。许多天资聪颖的学生就因为在困难面前放弃了,以至功亏一篑,碌碌无为。然而,成就辉煌的人面对困难,绝对不会轻言放弃,因此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老师的关键职责在于帮助学生点亮梦想之灯,孩子的学路历程很长,其间也会面对不少磕磕碰碰,在这些障碍面前该何去何从?只有老师帮他们点亮心中的梦想之灯,才能真正拥有谈迁那样的信念,做到“厄运打不垮”。

指导孙同学写诗已两月有余,然几次语文考试下来,分数非增反降,令我有些诧异。一日下午临近放学,他来找我,一脸茫然。“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我微笑问道。他皱了皱眉头,“老师,我不太想写诗了”,“为什么呢?”我有些疑惑。“因为平时看诗集多了,没有认真复习其他知识,考试没考好,妈妈把我的书都收走了,让我好好学习。”他的话音里略带沮丧。原来如此,“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看你最近几次的考卷”,然后我们便一起分析了他最近几次的考试,其实问题并不太大,主要在于粗心和审题不清,当然也有部分失误是能力有限所致,其中作文也是丢分的“主力军”。对于粗心等问题,我主要是提醒他注意检查,而难题的应对,我则点明了勤思多练,增强语感。至于作文,我首先问道“你觉得一篇好文章有哪些要素?”他不假思索地答道,“第一要有好的开头,第二中间叙述要具体,同时详略得当,第三结尾要画龙点睛,第四要使用一些好的修辞手法。”我笑了笑,“上课听讲还算认真,但你这是从文章的结构与修辞上来说的,我想听到的答案是从内涵上来的,还记得我对你说过写诗的要点吗,想想或许可以回答我的问题。”他思考了片刻,答道:“写好文章的关键在于仔细观察,写出情感,悟出道理······”。“对,写好文章就是这些,观察是基

础,情感是关键,道理是精髓。你可以把你平时最真实的感受以及悟出的一些心得写进去,还可以把你写的小诗融入进去。”随后我对“写一件自己难忘的事”,进行了具体指导,还将他那首《少年行》有机地融入进去。他聚精会神地听着,从他的眼神中,我猜到,他已明白大概了。在他其身要走之际,我把他叫住,问道:“对了,你觉得谈迁这个人怎么样?”他照着自己的记忆,答了一遍,“他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一个坚持自己理想的人、一个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人······”他还要往下说,我打住了他,“那你觉得遇到一个问题,假如问题没有解决,那这个问题是否会一直会存在?”“是的”他回得直截了当。“那好,既然问题没有被解决的话,那抱怨和放弃有没有用呢?”“没有吧”他想了想。“那要如何解决问题呢?”我追问到。“努力想办法解决呀,”这次回到到没有了先前的犹豫。“对”我给予了肯定,“你看,今天你来找我一起解决成绩下降的问题,原先你把问题归结到受写诗的影响,而后我们分析是不是如你所说啊?”“不是”他答道。我接着问,“那么面对问题,我们不是四处找寻原因,而是首先解决它,同时坚持自己的想法,并把这些想法游刃有余地发挥,或许会有惊喜的收获。”他低头听着,似乎若有所思,片刻之余,说了声“谢谢老师,我明白了”,便离开了。事后,我注意观察了一下,他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而且还将自己的诗巧妙的运用到文章之中,自然成绩也有了提升。近日,他又拿了一首诗让我评改,“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天长地久无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物是人非事事休,花前欲语泪先流。相见反如常不见,道是有情近无情。此情无计不消除,眉头心上几多愁。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是青青悠悠。”我心头叫好,打心眼里为他高兴。

常言道,只要怀有一个梦想,便没有办不到的事。孩子的学习生涯,难免会有不少崎岖坎坷,教师只有点亮学生心中的梦想之灯,并伴着他一同守护,那么希望的光芒才会驱散绝望的雾霭。

三尺讲台,说不尽酸甜苦辣;

一丈黑板,写不完南北东西。每一个孩子都是潜藏的天才,如何让他发挥能力,唯有老师拥有一颗点灯的心,点亮学生心中的灯,照亮孩子前进的路。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news/7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