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述职述廉报告】

篇:农技推广先进事迹报告

树立正确荣辱观 为农技推广作贡献——农研中心普通人二三事

一个民族需要一个统一的灵魂,一个国家需要一种力量的支撑。在华夏5000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历史长河中,一代代炎黄子孙用勤劳与智慧、胆识与勇气、团结和诚信,演绎出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世代相传的感人故事,鼓舞和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解放,国家的繁荣富强而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

曾记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孟母三迁为教子,岳母刺字表忠良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曾记得,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一个个舍身报国的英雄事迹;曾记得,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党的好干部焦玉录、孔繁森、牛玉儒的名字;曾记得,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还有把青春献身农业技术推广事业18年的楷模麻晶丽。 。

可想而知„„第二天,大家见他受伤严重,就劝他,哪里你也别去了,赶快去医院吧,病耽误不得,工作的事还有我们大家。他却不以为然地说,只是脚崴了,小毛病不碍事。于是又同大伙一道去了嘉荫。几天后,该干的事干完了,他的脚脖子已经肿得如二大碗口粗,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原来是肌腱严重拉伤,已经断裂,整整缝了14针。谁都知道,肌肉拉伤断裂的滋味是怎样的难忍,可张含生为了他心爱的事业,他忍住了,做到了。

朱瑞玮,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名字,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着她热爱的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为我市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广大农民亲切地誉为:我们的好老师。记得那是1998年7月末的一天下午,骄阳似火,持续的高温闹得人都无精打采。位于我市北部的红星区大平台,一位农民打来电话,点名要找朱瑞玮。原来,这位农民自家种的40多晌大豆出了问题。接到电话后,她二话没说立即向领导作了汇报,请示马上组织人员出发去现地做技术鉴定。汽车颠簸在并不平坦的公路上,一走就是6个多小时,到达距红星区102公里的偏远林场库斯特已是满天繁星。当晚,稍事休整,第二天又早早地起来,吃完早餐上路了„„当时,这里的路况极差,那真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没办法,汽车坐不了了,改坐四轮拖拉机,一路上的身体强烈振荡自不必说,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一个多钟头,下拖拉机还要在蜿蜒崎岖的田间小路上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赶到目的地。看到农民朋友脸上那焦灼的神情,已经满脸尘土疲惫不堪的朱瑞玮,顾不上疲劳与酷暑的难耐,一边擦拭脸上混着泥土淌下的汗珠,一边组织开展了紧张而有序的现地调查取证工作。三个多小时过去了,情况明了了,原来是所购买种子的不纯,导致了出苗不齐不壮。朱瑞玮和她的同事们笑了,这位农民也因能讨回公道舒展了紧锁的眉头,乐了。这就是朱瑞玮,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技推广战士。她以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对农民兄弟满腔的爱,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提起宋平,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在我们农研中心是出了名。今年三十多岁的她,一直从事的是打字、复印工作。几年前,由于中心各科室还没有配备微机,单位所有打字的活都落在了她一人身上。记得一次因材料急需上报,休息日,领导电话打到了她的家,她撂下电话就急匆匆地赶来了。临近中午,家中打来电话,她接听后一言未发就把电话挂了。当时,大家猜测,准是小俩口闹了别扭,也就没有问她。直到加班结束后,又有电话打来,才知道,年幼的孩子是感冒发烧39度多在哭喊着找妈妈。这就是宋平,一个再也普通不过的打字员。

类似这样的人和事,在我们农研中心还有许多许多。

第2篇: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先进事迹(记)

记XX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XXX ——“黄牛躬耕”三十四载

34年,只是历史长河一瞬间;34年,却是人生漫漫一长路。

1980年参加工作的XX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XXX,默默躬耕在农技推广一线,用34年的执着,奏出一曲‚为了大地的丰收‛动人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黄牛人生‛。

在他脑中,没有周末休息概念

近三年,每年完成部级粮食作物高产创建6个,省级粮食作物高产创建2-3个,粮食作物高产创建示范面积达到8.2万亩,亩平增产35公斤以上;共计增产粮食289.8万公斤,增收695.52万元,亩平增收86元,示范区农民人平增收136元。

这一骄人的业绩,哪里来?答案,在XXX的工作日志里。

‚‘周末门开着,晚上灯亮着’是XXX的日常工作生动写照。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汪主任基本上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日,有的只是工作、工作!‛多年来一直分管他的农业局领导动情地说。

XX是茶叶生产大县。2011年12月7日,‚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资金高效标准茶园建设项目‛,又重任落肩给XXX。

白天逐块茶园勘察,晚上分析数据、归纳,写可行性报告、制作PPT,8次易稿,深夜

3、4点钟。经过XXX半个月艰苦奋战,XX成为全省12个县(区),成功地挤进了项目‚笼子‛,获得3000万的专项资金,新建茶园3850亩,改选老茶园2.6万亩,年可增效达4600万元。

这就是XXX多年来的工作状态缩影。由于县农技推广中心实际在岗的工作人员仅3人,为提高工作效率,XXX还自学了电脑打字、PPT制作。每一个项目,从申报、考评、验收,前后大小材料得10多个,好几万字,大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小到一项技术工作方案,XXX都是亲历亲为。

‚白天跑田埂搞指导,晚上做总结写材料。‛局主要领导介绍说,每年XXX还围绕产业化建设、结构调整、春耕备耕及抗灾救灾春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及技术指导意见10多份。

在他眼中,工作没有份内份外

‚工作没有份内、份外之分。‛这是XX县农业局全局上下对XXX的共同评价。

据介绍,XXX以一已之力,不仅承担了整个农业系统近70%的项目申报和实施,而且还额外地担起了县直有关单位的项目策划人和实施者。

2011年,国家科技部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承担此项工作的XX县科技局,决定依托该县从2008年开始发展的高山蔬菜这一特色产业基地,申报《高山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于是,县科技局负责人便找到了XXX这个‚内行人‛。

‚项目申报成了,都是我们XX的。何况对我们现在的高山蔬菜发展还有推动作用呢。‛XXX没有犹豫,一口答应下来。学习申报要求、下乡实地调研、编写申报材料,XXX处理好手头工作,一头扎了进去。一个多星期后,项目申报材料高质量地‚出炉‛。这年3月,项目终于成功申报,XX的高山蔬菜获得了国家140万元的项目支持。

因工作关系,与县科技局合作联系较多,渐渐地大家都把XXX称为‚科技局的编外人员‛。

类似事,常见不鲜。2012年7月,在县财政局的邀请下,XXX为该局成功申报了‚省级财政科技推广项目‛《高山蔬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项目,获得了省级财政250万元的资金支持。

据统计,近

四、五年来,XXX先后无私帮助这些相关单位申报争取项目达15个之多。这些项目中,小的只有10多万元,大的几百万元,XXX没有收过一分钱的额外报酬。

在他手中,每年都有科技“大餐”

4月中旬,正是高山蔬菜科学育苗和大田移栽前关键时期。

‚高山番茄和辣椒种植都要求在海拔800米以上,......‛4月16日,省农科院姚明华博士专程来到XX县板桥镇和薛坪镇南冲村,为山区干部群众送上一堂生动而适用的科技‚大餐‛。

这个镜头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默默无闻的‚牵线人‛——XXX。

2008年,XX县人民政府与湖北省农科院建立科技合作关系,成立了XX县院县共建专家大院,XXX是首选的XX‚大院‛的科技当家人。在‚专家大院‛这一项目平台的支持下,XX高山蔬菜生产风生水起。据统计,XX高山蔬菜面积从2008年的20多亩扩大到2013年的5500亩,亩平商品产量4479公斤,亩平产值9484元。今年,高山蔬菜面积预计可突破到6700亩。

‚近五年来,汪主任每年至少要牵头申报10个省级以上的科技项目,主持实施6个以上农业科技项目‛,县农业局分管项目工作的领导介绍说。

业绩,数字最能佐证。翻开XXX近三年的工作记录: 每年实施超级稻新品种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面积21万亩左右,主推广两优香6

6、Y两优1号、珞优8号和深两优5814品种,集成配套旱育稀播、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和机械化作业技术等关键技术;

2012—2013年,示范‚籼改粳‛ 10080亩,开展粳稻品种引进试验、粳稻需肥规律研究和粳稻群体质量优化控制技术研究3项;

2011至2013年秋播在全县举办稻茬麦规范化机播技术示范片5个,示范面积1.08万亩。调查统计:亩平增产82.0公斤,亩平节省种子2.9公斤,节省肥料2.7公斤,减少用工0.4个,折资32.5元。亩平净收益442.2元,共为农民增收2197.0万元;

2012年以来,在肖堰镇环云台山水库7个专业村,建设高效标准化茶园1.15万亩。集成推广茶叶‚四机‛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2013年,全县茶叶总产值13967.7万元,比上年增长3000万元;

实施高山蔬菜项目的同时,在城关镇李家院村新建保障型蔬菜基地,基地蔬菜复播面积达到2765亩,年产鲜菜755.2万公斤,实现产值1354万元。

2011年1月,54岁的XXX进入‚改非‛年龄。一直忙碌奔波了30多年,本以为可以从主任的岗位上退下来,轻松一下,可组织以‚岗位较特殊、工作不可缺‛为由,又将他留了下来,一干就又是三年。‚只要组织和工作需要,我还会一如继往地干下去,直到干不动为止。‛XXX平静地说。 当一个人的情感,真正融入那片田野,事业便有了不竭的动力,人生就会闪耀出高尚的亮色。由XXX主持开展的飞虱灾变成因及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高香茶有机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等,先后被省市认定为科技成果,2011年12月获农业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XXX同志主持完成的14项科研项目获省、市、县科技成果奖,先后18年次获国家农业部、省、市、县先进工作者称号。

XX县农业局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日

第3篇:某国家农技推广研究员先进事迹材料

某国家农技推广研究员先进事迹材料

农民贴心的“牛郎中” 全国、华东区中兽医研究会理事**,为**县畜牧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曾两次受到国家农业部表彰,被评为“全国科技推广先进个人”,荣获金质奖章。

1963年,**从**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分配到**三溪农技站工作。当时有些人认为一个大学本科生分到农村工作没出息。而他则认为,农村正是年轻技干用武之地。六十年代初,农村缺医少药现象严重,畜牧业更是如此,农民养的畜禽多,死的也多。为此,他大力开展防疫工作,经过一年努力,控制了猪瘟。1965年底,他所服务的三个公社农户,首次达到户均

2、3头猪饲养量,成为全县商品猪最多的地方。为了普及畜牧兽医科技知识,在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农村各大队举办兽医防疫员培训班。在煤油灯下,他自编教材,自己刻印讲义,为当时三溪、双河、兴隆三个公社十九个大队培训了28名“赤脚兽医”。

畜禽多了,疾病也随之增多。为减少农户负担,**把基层兽医人员组织起来,大力推广牲畜疾病防治技术承包,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做到随请随到,有问必答。无论赤日炎炎,还是大雪纷飞,只要请他出诊,他不推辞。由于得到及时诊治,大大降底了畜禽(转载自新世纪范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免费提供下载。)死亡率。1965年春节刚过,当时双河公社霍家生产队一头水牛发病,口吐浓痰,爬墙碰壁,两眼怒视,当地兽医束手无策。在半夜里,生产队派人请**去抢救,他立即起床步行十多里路来到现场。在牛栏里整整睡了一天两晚,经诊断、服药、打针,病牛终于转危为安,第三天吃草了。村民们奔走相告,大队干部说:“侯医生为我们队保住了几千

\n\n

斤稻子”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1983年10月上旬,旌桥乡南阳洼一头牛生病,请一位兽医上山诊治,付出诊费10元一趟。这位基层兽医嫌路远、山陡、难走,不愿出诊。畜主最后还是请了**,他一分未取就诊好这头牛,那一位基层兽医笑他傻,**却笑而不答。1990年11月下旬,当时向南乡钟家一户牛发病,半夜驾驶一辆拖拉机到20多公里找到正在三溪南丰村参加社教工作的老侯,南丰村干部们看到这辆破旧的拖拉机,既无灯,刹车也不怎么灵,坚决不让老侯出诊,而**却二话没说,跳上拖拉机,冒着刺骨的寒风,跟随畜主赶到现场。畜主热泪盈眶地说:“侯医生您真正是人民的公仆”

**不但在工作上不怕苦、不怕累,还笔耕不缀,认真钻研疑难病例,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撰写成一篇篇文章。他先后在国家、省级专业杂志发表400多篇论文,有的论文还被华东区中兽医研究会和省农产会评为优秀论文,有的论文还被出版社收入“实用技术大全”。由他主持的“雏鸡共育术”、“推广罗曼鸡”、“控制猪瘟”、“耕牛痛痹诊疗”等项目,获省农业厅、地区及县科技进步奖,“开发黄山黄牛”项目还获省科技系统“金桥工程”一等奖。他和同事们一起培育的优质肉牛——“中国肉牛一号”日增重1公斤,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该项目被宣城市评为科技二等奖,**县特别科技成果奖。

**始终谦虚谨慎,热心帮助别人,对年轻农技人员进行传帮带,对年轻技干遇到的不懂问题总是主动指导,对农户咨询的问题,他总是详细解答,使农民听得懂、用得上。1997年11月,旌桥乡鸥川村要发展养羊业,请老侯帮助联系。他一封封信、一次次电话打听,得知湖南省石台县“无角马头羊”供应。村干部又拖着他去湖南选购山羊,他们

一行四人从屯溪上车,站了八个小时才到江西省鹰潭站转车,由于车上人太多,就是上次厕所,也要等半个小时,村干部表示谦意:“要老教授打站票,太不应该。”但老侯却笑呵呵地说:“这没什么”

如今老侯虽退休了,但工作没退休,每天他仍在兽医站门市值班,热情接待咨询者,做到有问必答,深入浅出讲解,使咨询者带着问题而来,满意而去。今年3月上旬,绩溪县板桥头乡干部慕名而来,请老侯到该乡进行养殖业培训讲座,老候没说二话,拿起行李就随来人上了车。象这种情况每年都有。他还参加了县关工委科技组活动,一年下乡数次,每到一处总有许多人围着他,问疫病防治问题。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shuzhibaogao/83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