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会计个人工作总结】

篇:供电抢修感人事迹午时,抢修进行时

午时,抢修进行时

“叮叮叮„„”,7月13日中午11时,市郊农电公司南马厂供电所两部报修电话急促地交替响起。原来,电话均来自辖区内严赵村——几十户居民家中突然断电,请求供电所抓紧解决。

值班人员立即驱车紧急赶往现场。经检查发现,由于气温高、用电负荷激增,导致变压器电缆进出线、互感器均已烧坏。村中许多住户难以忍受家中炎热,将饭桌搬在树荫下准备吃饭,并不约而同地询问供电所工作人员,何时能送电?

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抢修人员顾不上吃饭,立即投入到了紧张的抢修工作中。时值中午时分,烈日炙烤着大地,很快所有抢修人员的的工作服都在“滴水”。 经过近3个小时的奋战,他们先后更换了互感器和两根共计20米长的电缆。当抢修人员从电杆上下来,将令克合上,圆满完成此次抢修任务时,已经是下午2点。 此时,在现场焦急等待通电的数位村民从家中拿来了水、西瓜感谢供电员工,他们一一婉拒,说:心意领啦,让客户用好电是我们供电企业的职责!

第2篇:.12.21除尘塔抢修先进事迹通讯稿

除尘塔抢修先进事迹通讯稿

2012年12月20日上午九时公司因其他车间汽阀故障需要停榨三个小时抢修;动力车间卓主任见缝插针,及时根据停榨时间安排车间的抢修工作。在主任的一声令下,动力车间锅炉工段甲班的男同志们积极、快速的投入5#炉除尘塔的抢修清堵工作。

在班长的安排下,所有的人都有条不紊的互相配合、积极参战。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抢修工作。冬日的天气异常寒冷,但在同事们的工作激情中丝毫感觉不到一丝寒意。

班长在工作前不忘职工安全生产的保障,嘱咐职工穿好防护服,带好高空作业安全带。班长以身作则,在飘着细雨的寒冷冬日带领大家进入室外的除尘塔内,在满是烟尘的狭小塔内空间中像蜘蛛侠一样清除堵满烟尘的笨重除雾器,大家脏活累活抢着干;奋战约2个多小时就清理完塔内的堵塞物。

当完成工作从塔内出来时,一个个都被烟尘染得浑身漆黑,不细看你是不容易分辨出变成“非洲黑人”的同事了的;当同事问候说:“辛苦了!”。他们一个个笑着说“没办法,我们在这个岗位就是这个工作,这是理所当然的。”朴实的语言透着一种精神,那是一种敬业精神,一种忘我境界。正是因为有了像这样立足本职,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广大职工,我们的公司才能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走向繁荣,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第3篇:电厂职工抢修个人事迹

个人事迹

ΧΧΧ,男,Χ岁,共青团员,现就职于ΧΧΧΧΧΧΧΧ。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员工,他深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全班13人,他主要负责电厂的500KV升压站,化学水处理,电除尘所有电气设备的维护。一直以来,对于他自己的设备,他总是非常的严格谨慎,为此,他坚持每天提前到现场巡检,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将遇到的缺陷深记于心,仔细思考,及时处理并汇报给班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ΧΧΧΧ事件对于电气班来说是一次非常严峻的考验,水火无情,但是火情就是命令,在事故发生的当晚,他就积极的投入到紧张而又严峻的抢修工作中。恢复全厂临时用电时,他与班里同事一起不畏严寒,奋战通宵。倒送#1机厂用电时,他积极协调,奋勇当先。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他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以一名合格的国家电网员工的宗旨严格要求自己。

由于主厂房几个配电室烧损严重,到升压站的260多根电缆需要校对。他与电建公司的抢修人员积极配合,一面需要写措施认真仔细的核对查找,一面又要挣抢时间,这样他们必须加班加点的进行校对,吃不上中午饭是常事,加班到半夜更是家常便饭。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所有的线全部都校对完毕,传动试验全部正确,提前完成了原定计划,为#1机的成功并网发电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1机的抢修结束后,#1机进入到了正常的生产中。这时#1炉电除尘的缺陷接踵而来,小缺陷快速处理,不耽误事;大缺陷他认真思考,查图纸,查资料,请教老师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护好自己的设备。在缺陷的处理中,不仅保证了机组的稳定投产和运行,更为他以后的工作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

#2机的抢修调试工作对于他来说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他认真#1机抢修的经验,努力提高工作效率。校线时能更快速的找到电缆的位置,传动试验时能更全面的做好准备工作,总启动时能更好的配合调试所的工作。

阳光总在风雨后,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三个多月没日没夜的抢修,我厂终于恢复生产了,他所做出的成绩是电厂所有员工都有目共睹的,他的工作热情更是感染和带动了电气班每一个人,成为青年岗位创业的楷模!

第4篇:农民养殖专家致富道路先进事迹

自然真美。悠悠的蓝天,碧波粼粼的水库,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者,手持一根藤条,叼一袋烟嘴,双眼盯着羊群悠闲地啃着青草,那布满皱纹的脸舒展开了。他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一位先进的共产党员,更是一名养羊土专家,他就是谢从富老人。住在深山发羊财?“年纪大不要紧,没有文凭也不要紧,没有钱还是不要紧,重要是的你有没有坚定信念和坚韧毅力,能不能听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dawendou.com党和政府的话!”他道出了个中秘密。拥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努力,加上政府的扶持,2007年,**养羊146只,出售90只,获利4.5万元;2008年进一步扩大养殖,达到170只,出栏100余只,收入近7万元;2009年,**继续发展山羊养殖,建立标准示范小区,规模又进一步扩大……受尽贫穷的他终于踏上了养羊致富之路。

百般无奈开始养羊

谢从富老人家住六郎乡六郎关村六组,家有祖孙三代9口人,4个儿子3个是聋哑人,可怜的家庭,生活重担全压在了**的肩头。他曾种过黄姜,挖过药材,跑过小生意,都不曾使他产生贪富之念;小女儿和大儿子出门打工,也是收入微薄。家庭越来越穷,几乎到了绝望的边缘……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与山羊结缘。那是1990年,老伴生病住院欠下外债一千多元,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讲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因为不忍心丢掉地里的藤条秸杆,他分喂了亲戚家的两只羊,意外的是,到了年底,两只大肥羊竟卖了八百多元钱,一下子还了一大半欠债。“是羊救了我全家……”**无不感激地说。从此,他便再也没丢下羊。

信心百倍规模养羊

是山羊让**看到了希望。从1991年起他每年都养,少则三四只,多则六七只。不过,养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他来说也有道不完的苦恼,曾一度想放弃。2006年乡党委书记程骏同志刚到六郎上任,听说了他家的情况后主动找到他,说:“做任何事情,刚开始的时候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不可能一帆风顺,都有一个过程。只要你坚持下来,扩大规模,相信不久就会得到收获。”程书记的话使他又恢复了信心。领导的关怀,如好风送征帆;政府的帮助,似沃土护新苗。2007年全乡大兴养羊产业,为**发展马头羊养殖加足了马力:政府提供的四项资金扶持政策,解决了他养羊资金问题;三项税收的减免政策,为山羊产业打开了绿灯;政府干部的包联给他支撑;畜禽中心的服务更让他学会了技术……**从没有感到干劲是如此的充足。

他立即购回良种马头山羊,实行规模养殖,由以前的几只,几十只,再猛增到100多只。政府包联干部积极上门,帮助他贷款筹措资金,并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帮他建立并规范档案资料管理;畜禽中心的技术人员也主动上门帮助他设计羊栏,选购羊种,传授科学养羊技术。在政府的热心扶持下,2007年他养羊146只,当年出售90只,获利4.5万元,仅一年便摆脱了贫困。在2008全乡经济工作会上,他的成功经验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党委政府给予了嘉奖。在他的带动下,截止目前,六郎关村培植了养羊户50余户,大家争着发“羊”财。

艰苦创业,走上养羊致富之路

高山钟情于跋涉者,创业需要不懈的努力。

虽然年龄偏大,但**说,我一辈子生活在大山里,一生辛劳,一点坎坷和挫折是拦不倒我的。只要人勤劳,就一定能养好羊。别人不敢干,我敢;别人不敢想,我敢;别人怕烦,我不怕。选择了发展马头羊产业,就要坚定不移的搞下去!

发展产业就要有品牌意识,养羊也不例外。不仅要上规模、讲效益,还要在技术上创新,以适应市场要求,做大、做强、做优“马头羊”产业,打造纯自然的绿色品牌。**积极尝试“1235”养羊模式,由传统性粗放式养羊转为现代的科学式养羊,做到“四改变、三推行、两提高”。一改无计划的自然交配为选种选配;二改养杂交羊为本地纯种马头山羊;三改单一栓(放)养为圈养,科学建圈,达到圈舍干燥通风,阳光充足,用水方便;四改一年一次出栏为一年两次,保证适度的饲养密度。推行“每季防疫”措施、推行小公羊早期阉割,以利生长措施、推行秸杆“三贮”(青贮、干贮、微贮)“一化”(氨化)技术处理措施,坚持白天放养,晚间补食之法。同时,提高母羊繁殖率,提高崽羊成活率。实践出真知。经过**艰苦、辛酸的养殖,他的羊长得快、个体壮、肉质嫩、板皮优、口感好、补性大。

2009年,**在外地打工的儿女都回来了,在家专心地发展马头羊养殖。他说:“我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有一只羊就够了,在家养羊既安全又能挣钱……”

在一片绿油油的田地里有一位身穿白褂、头戴草帽的老人,不停地割着青草,对面的小山坡上一群山羊自由自在地啃着青草,不时发出“咩咩”的叫声,老人也跟着吆喝两句,是那样和谐,让人感动。谁又能想到,那位老人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了,却养着二三百只马头山羊?因为他正在发着“羊”财。

人道天堂 极道星辰 狂兽真仙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dawendou.com

第5篇:市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先进事迹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态度,把对党和人民的一片深情倾注于**交通事业,把对事业的热爱融入**交通超常发展,努力实践着他对人生价值的美好追求,成为交通战线上一名优秀先锋模范。

**说:“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只有这样,群众才能信任我们,拥护我们,支持我们。”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星期天、节假日,每天到各建设工地、各乡镇村督促工程建设进度,有时为了工作,他彻夜加班,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休息一会儿。多年来,他始终亲临一线,和工友们吃住在一起,白天一身泥,晚上住在苫布搭成的工棚内睡觉。有时随行的同志已经进入梦乡,他仍然在考虑工作、整理材料、研究施工问题。

交通建设是利在千秋的公益性事业。在争取工程资金和项目建设过程中,他发扬敢拼、敢闯、敢打硬仗的进取精神,用发展和创新的办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每个项目都能在全市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交通工作的中心是公路建设和公路养护管理,为加快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的落后面貌,他多次到省、市主管部门争取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建设资金,使全市的交通工程和建设资金逐年增加。

**自任**市地方道路管理站站长以来,对全市公路交通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了解,带领一班人想实招、出真劲、见实效、创实绩,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公路发展的办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全市公路交通得到长足发展,经他主持修建桥梁达36座,

二、三级公路100多公里,四级公路300多公里。目前,全市公路密度超过了**市平均水平,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公路网。

第6篇:供电抢修感人事迹一个紧急抢修的不眠夜

一个紧急抢修的不眠夜

7月4日晚8:40分,市郊农电公司盐河供电所接到报修电话,一辆肇事汽车将辖区内一根电杆撞断,盐河乡大李村、王元村近4000余电力客户失电,有关电力杆线需要立即抢修。

在接到报修电话后,该所三名值班人员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经过核查,除10千伏162弓直线95号杆被撞断以外,该电杆高压引线被拉断,一台变压器烧毁,与110号杆之间16档线路坠落、横担全部受力变形,两条10千伏线路下方近80台配电变压器停电。

保证客户用上舒心电是电力员工的天职!面对此突发事故,市郊农电主要负责人得知情况后紧急赶往现场,靠前指挥,全力组织抢修工作。夜晚,气温依然很高,不一会,汗水已将大家的衣衫浸透,但工作却没有一丝停顿,抢修人员的敬业精神让围观的群众啧啧称赞。拆除断裂电杆、移走受伤柱上开关……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工作进度也在辛苦劳作中有序推进。凌晨3点,正当抢修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天空又下起了雨。汗水混着雨水让抢修人员一个个成了“落汤鸡”。“天亮了大家还等着用电呢,我们再加一把劲!”抢修负责人的一句话激励着大家。立杆、放线……大家的热情不减,工作不懈。终于在7月5日早晨7:55抢修工作全部结束,事故停电区域全部恢复供电。

当日,笔者采访了现场抢修工作负责人刘师傅。他说,忙碌了一整夜大家都是精疲力竭,但听到老百姓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赞美声时,感到我们的服务得到了认可,疲劳也去了一大半,谁叫我们是电力职工的呢?!

第7篇:煤气总公司抢修中心创新事迹

挖掘创新来源打造创新团队

——记xx市煤气总公司抢修中心

一个创新队伍,首先要有一个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领导集体。一个创新的领导集体要有一个创新的带头人,而抢修中心就恰恰有这样一个创新的带头人——xx。xx是2001成为抢修中心主任的,作为一个拥有高级工程师等专业职称的技术干部,他深知技术创新对企业设备发展的作用,因此他将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与此同时,他更注重挖掘队伍自身潜力,打造创新团队提到工作日程上来。他常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具有创新观念、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打造一支创新的队伍,就要为这支队伍赋予创新的灵魂,只有将创新的思想置于灵魂深处,才能勇于创新,才能乐于创新,才能将创新作为一种思维的本能,时时想着创新。而创新的源泉应在生产的过程中挖掘。

阀门启闭,停气降压是中压管网抢修中的重要一环,由于阀门一般设在地下,因而开关也都是在地下进行的。但为了保障安全,在开关前都要对井室内的气体进行放散,这在无形中就影响到抢修的效率,也易诱发爆炸等恶性事故。因而解决阀门开关的问题成为提高抢修效率的一大问题。在抢修中心主任xx的主持下,带井室阀门井室外开关的研究课题研发小组成立了。理论上设计是简单的,但这一课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不仅要考虑安全、技术等因素,孔径的大小,支撑槽钢的规格,而且要考虑机动车道上车辆碾压等问题。经过和设计院土建专家的共同研究,带井室阀门井室外开关终于实现,并在当年被评为总公司科技创新二等奖。目前这一课题在分公司得到广泛推广,有效提高阀门的启闭效率和抢修效率,有效保障了员工的安全。

创新来源于什么?创新来于生活,创新来源于生产,创新来源于对工作的思考,创新来源于工作中问题的火花,创新来源于爱岗敬业的精神。

在全市3000余公里的燃气管网中,钢管是重要组成部分。在钢管施工和抢修中,对口焊接始终是一大难题,因为敷设过程中极易造成了两条管线上下的高低不平,而正是这种状况对施工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影响施工的质量,造成安全隐患。国内外也有专业对口的装置,但一套动辄数万元,而且在实用性能上也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因而,钢管焊接对口器的研究就成为抢修中心的一大课题。焊工班的老师傅范新卡经过数月的潜心研究,在参考了成品对口器的基础上,结合分公司工作的实际,终于制作出适合分公司需要的钢管焊接对口器。新对口器不仅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便于安装,而且造价低廉,每套仅200余元,为公司节省资金6万余元。

吹球止气在低压燃气管网抢修过程中是最普通的一道工序,但由于管道内油奈等杂质的沉积,造成了管道内部凹凸不平,给吹球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抢修班长吴健发结合二十余年的抢修经验,制作出止气清扫刷,工具简单,设计实用,有效的提高了抢修过程中吹球止气的效率,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注重科技创新的同时,抢修中心还重视管理创新。但管理创新不同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于手段的改变,而管理创新则在思维的改变。

抢修中心阀门队,原抢修中心阀门班,一个字的改变,但在管理上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阀门队成立后的第一个举措就是阀门微机化管理平台的建立,他们根据多年阀门管理的经验,自行开发研究阀门管理软件,将管辖的阀门录入到计算机中,并制定出合理的保检计划,并根据季节及阀门的状况调整计划,有效地保证了阀门保检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仅今年上半年阀门保检479处,阀门维修54处,目前阀门完好率87.2%,阀门改造11个,较从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东北大马路∮630蝶阀成功改造成直埋球阀,标志着xx高压管网上最大的阀门改造成功,确保了该阀门在管网运行中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为公司合理供气、调气提供了有力保障;在2006年阀门班更是被评为全国燃气行业安全先进班组。工具还是那些工具,设备还是那些设备,人员还是那些人员,但可见效果是显著的。原因呢?阀门工的思维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抢修中心的一个辅助工种,而抢修中心的两大主力工种之一。

在抢修中心阀门队成立后,抢修中心又筹划成立一体化抢修值班队伍。将抢修、阀门、调压、车队的值班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成立专职的抢修值班队伍,并根据岗位的不同明确值班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并在现场抢修中对每名员工做出明确的责任分工,遇到危险时能快速到现场,能及时排险,有效提高抢修工作的及时率和处结率。

抢修中心对抢修队伍进行了专业化的创新,还在原有《燃气抢修预案》和《燃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对两项关乎生产效率及安全的规范进行了创新,编制了新的《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燃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新《预案》和《规程》吸收了国内同行的先进经验的同时,根据分公司工作实际,对抢修中员工的责任做了明确的区分,对燃气施工中的技术应用、工艺选择和工序有了明确的规定,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让员工从根本上,从思想上杜绝了安全事故的苗头;而且在《预案》和《规程》的宣贯上也采取了新形式,改变以往讲授式的模式,将理论和实际操练结合,让员工从行动上了解《预案》及规程的变化,进而掌握其内容。

一支独秀不是春,春色满园才是真,为了xx燃气的整体发展,抢修中心成立抢修工焊接培训基地,将分公司其他基层单位的青年骨干员工集中进行焊工培训,大大提高分公司员工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

任何发明的诞生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创新工作也是如此,抢修中心的每一个创新都有它深厚的背景;任何一个创新也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它可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可能是总结的许多人经验的结果。一个创新的团队领导人,一支创新的队伍,一个创新的集体,我们有理由相信,抢修中心的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越走越广。

第8篇:煤气总公司抢修中心创新事迹

挖掘创新来源 打造创新团队

——记xx市煤气总公司抢修中心

一个创新队伍,首先要有一个思维活跃、勇于探索、勇于挑战的领导集体。一个创新的领导集体要有一个创新的带头人,而抢修中心就恰恰有这样一个创新的带头人——xx。xx是20xx成为抢修中心主任的,作为一个拥有高级工程师等专业职称的技术干部,他深知技术创新对企业设备发展的作用,因此他将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与此同时,他更注重挖掘队伍自身潜力,打造创新团队提到工作日程上来。他常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具有创新观念、具有创新精神的员工才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打造一支创新的队伍,就要为这支队伍赋予创新的灵魂,只有将创新的思想置于灵魂深处,才能勇于创新,才能乐于创新,才能将创新作为一种思维的本能,时时想着创新。而创新的源泉应在生产的过程中挖掘。

阀门启闭,停气降压是中压管网抢修中的重要一环,由于阀门一般设在地下,因而开关也都是在地下进行的。但为了保障安全,在开关前都要对井室内的气体进行放散,这在无形中就影响到抢修的效率,也易诱发爆炸等恶性事故。因而解决阀门开关的问题成为提高抢修效率的一大问题。在抢修中心主任xx的主持下,带井室阀门井室外开关的研究课题研发小组成立了。理论上设计是简单的,但这一课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不仅要考虑安全、技术等因素,孔径的大小,支撑槽钢的规格,而且要考虑机动车道上车辆碾压等问题。经过和设计院土建专家的共同研究,带井室阀门井室外开关终于实现,并在当年被评为总公司科技创新二等奖。目前这一课题在分公司得到广泛推广,有效提高阀门的启闭效率和抢修效率,有效保障了员工的安全。

创新来源于什么?创新来于生活,创新来源于生产,创新来源于对工作的思考,创新来源于工作中问题的火花,创新来源于爱岗敬业的精神。

在全市3000余公里的燃气管网中,钢管是重要组成部分。在钢管施工和抢修中,对口焊接始终是一大难题,因为敷设过程中极易造成了两条管线上下的高低不平,而正是这种状况对施工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影响施工的质量,造成安全隐患。国内外也有专业对口的装置,但一套动辄数万元,而且在实用性能上也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因而,钢管焊接对口器的研究就成为抢修中心的一大课题。焊工班的老师傅范新卡经过数月的潜心研究,在参考了成品对口器的基础上,结合分公司工作的实际,终于制作出适合分公司需要的钢管焊接对口器。新对口器不仅操作简单,携带方便,便于安装,而且造价低廉,每套仅200余元,为公司节省资金6万余元。

吹球止气在低压燃气管网抢修过程中是最普通的一道工序,但由于管道内油奈等杂质的沉积,造成了管道内部凹凸不平,给吹球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抢修班长吴健发结合二十余年的抢修经验,制作出止气清扫刷,工具简单,设计实用,有效的提高了抢修过程中吹球止气的效率,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注重科技创新的同时,抢修中心还重视管理创新。但管理创新不同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于手段的改变,而管理创新则在思维的改变。

抢修中心阀门队,原抢修中心阀门班,一个字的改变,但在管理上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阀门队成立后的第一个举措就是阀门微机化管理平台的建立,他们根据多年阀门管理的经验,自行开发研究阀门管理软件,将管辖的阀门录入到计算机中,并制定出合理的保检计划,并根据季节及阀门的状况调整计划,有效地保证了阀门保检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仅今年上半年阀门保检479处,阀门维修54处,目前阀门完好率87.2%,阀门改造11个,较从前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东北大马路∮630蝶阀成功改造成直埋球阀,标志着xx高压管网上最大的阀门改造成功,确保了该阀门在管网运行中充分发挥“枢纽作用”为公司合理供气、调气提供了有力保障;在20xx年阀门班更是被评为全国燃气行业安全先进班组。工具还是那些工具,设备还是那些设备,人员还是那些人员,但可见效果是显著的。原因呢?阀门工的思维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抢修中心的一个辅助工种,而抢修中心的两大主力工种之一。

在抢修中心阀门队成立后,抢修中心又筹划成立一体化抢修值班队伍。将抢修、阀门、调压、车队的值班人员进行统一管理,成立专职的抢修值班队伍,并根据岗位的不同明确值班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并在现场抢修中对每名员工做出明确的责任分工,遇到危险时能快速到现场,能及时排险,有效提高抢修工作的及时率和处结率。

第9篇:供电抢修感人事迹捷抢修挽回客户七万元损失

捷抢修挽回客户七万元损失 “这下好了,我的七万元冷饮保住了,真谢谢啦!若不是你们冒着大暑天快速抢修,我损失就大了!”7月12日上午11时30分,市郊农电武墩供电所及时帮助客户恢复供电,赢得了冷饮店居老板的真诚感谢。

原来,该日上午10点多,正在单位值班的社区客户经理赵爱连,接到了自己挂钩服务区居老板的求救电话,说自家的冷饮店突然停电,而冷库中存有约七万元的冷饮,若停电时间一长,冷库温度上升,这七万元冷饮就会化掉。

急客户之所急。武墩供电所迅速组成一支4人抢修队,冒着36度高温天气紧急奔赴目的地,对冷饮店计量装置、线路、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备等进行检查。现场发现客户家中保护器已经烧毁,室内部分线路短路。经进一步核查,原来,由于屋顶排水管道被杂物堵塞,大量积水沿着墙体渗下,引起用户部分导线接线处绝缘下降短路,漏电保护设备烧毁。抢修人员锁定故障点后,为了客户利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争夺战展开了。不一会抢修人员工作服就湿透了,大家全然不顾。经过一个小时的紧张抢修,更换导线100多米,新装漏电保护器和2只开关。11时30,随着“啪嗒”的送电声,冷库压缩机又开始工作,居老板长吁一口气,开心地笑了。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gerengongzuozongjie/8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