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观后感】

篇:王殿海事迹

话剧《王殿海》观后感

“要用一生有限的时间,做终生难忘的事”发自一名肢残老人的心声,虽然不是豪言壮语,却让人为之震撼。在老党员王殿海的生命中,这一点已融入他的血脉中。话剧《王殿海》观看过后,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还一直萦绕在我耳畔。

王殿海是哈市道里区抚顺街道办事处抚安社区党委委员、地工街党支部书记。25岁时在一场意外事故中使他失去了左臂和左腿。这一晴天霹雳让他一度意志消沉,悲观失望,两年后,在单位和大家的鼓励下,王殿海才彻底从阴影里走出来,坚定了生活下去的信心。他的生命好似经历了一次蜕变,为社区居民巡逻守夜,帮教“问题”少年、资助困难群体。他真情奉献,为百姓服务至真至诚,无怨无悔„„王殿海找到了自己残疾后人生价值,甘于吃苦耐劳、助人为乐,肢体残疾但内心却充满阳光。做一时一刻的好事容易,最难能可贵的是王殿海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基础排忧解难,他把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共产党员的价值标准,用点滴奉献汇聚成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对人民的大爱,成为建设和谐社区的楷模。

他做的好人好事不计其数,最令我感动的是两件事,其一是20年前的一个夜晚,他带领3名联防队员在街道上巡视,走到铁路小学校附近,听到不远处传来救命的喊声,顺着声音找去,发现一名女青年的背包被歹徒抢走,他马上吩咐其他队员追赶歹徒。不熟悉地形的歹徒钻进当时唯一一栋三层楼的楼道里,只见歹徒手持一把尖刀,王

用左侧假臂作掩护,一步步走向歹徒,在歹徒将尖刀刺向他的左臂的一刹那,在场的联防队员迅速将其制服。他遇见歹徒毫不畏惧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其二是他看到“地包小市”天真的孩子因教育不到位而走上犯罪时,主动承担起抚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并提出“五心帮教法”,用爱心感化、用耐心说服、用诚心帮助、用热心教育、用关心体贴。20多年来,王殿海与大家共同帮教80多名失足青少年,使他们走上正路,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革命的人永远是年轻,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而要我们焕发青春,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这句话真正道出了王殿海这位老党员厚情为民的奉献情怀。我要向他学习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实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百姓服务。

第2篇:学习《王殿海》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王殿海》先进事迹心得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按照市城管局党委组织部组发[2011]32号文件通知精神,现将自己学习观看《王殿海》先进事迹大型话剧如下:

向先进人物学习,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近日,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新闻出版局、哈尔滨话剧院联合创排了以道里区抚安社区已故党员王殿海同志先进事迹为原型的大型话剧《王殿海》。24日下午,我带领市政一公司共10同志到市话剧院观看了大型话剧《王殿海》,看后我很受启发和教育,王殿海同志是我市道里区抚安社区普通党员中的杰出代表,他身残志坚,几十年如一日,以服务居民为天职,以管理社区为己任,做了大量的便民利民的好事、实事,他的先进事迹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是“做主人、敢担当、谋发展、惠民生”的好典型。今天我们学习他就是要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发扬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型话剧《王殿海》,他身体残疾,但他坚持几十年如一日,以服务居民为天职,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今天我们学习弘扬王殿海同志的优秀事迹和爱民为民的高尚品质,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职工在各自的工作

岗位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工作,奋发有为,创先争优,再创佳绩。通过学习观看先进事迹,是对每位党员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的一次洗礼,使每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得到一次升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向先进人物学习,争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

第3篇:王殿海精神

独臂撑起爱的天空

有幸参加单位组织观影的大型话剧《王殿海》,整场话剧将近俩个小时,既精彩又感人,席间观众都难掩感动的泪水,被演员真情演绎和诠释的王殿海精神所感动。感动他拖着一条残腿,在社区治安员的位置上一干就是33年;感动他擎着一只独臂,帮教80多名失足青少年浪子回头。感动他身残志坚为社区居民撑起爱的天空。

在王殿海老人身上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什么叫做无私奉献,什么叫做用爱可以感动一切,什么叫做坚强,什么叫做责任。王殿海老人我们身边的平凡百姓,但却用一生做出了并不平凡的事。他离我们的生活很近,他就是道里区抚安社区普普通通的社区治安主任,但他却把他的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了抚安社区,抚安地区的百姓。

1964年,王殿海在一次带电作业中被万伏高压电击中身体,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左腿。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人生最沉重的打击。但王殿海并没有因此倒下。在扶安社区担任治保主任,一干就是33年,30多年,他拖着一条6公斤重的假腿为社区居民看家护院,配合公安机关捕获犯罪嫌疑人,破获各种案件,先后与地区50多名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安置下岗职工,帮助失足青年走上正途,被大家誉为社区大院的好管家,孩子们的贴心人。 其实王殿海就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社区干部,但在我看来对于王殿海自己来说,社区就是他的家,扶安百姓的事情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他要管的“闲事”一点都不少,但却很累。别看居民没大事,但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是他不为付出感到吃亏,脸上始终挂着乐观的笑容,用那残疾的身体为别人挡风遮雨、排忧解难。他有句口头禅:“革命的人永远是年轻,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需要我们焕发青春,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

观看整场话剧的俩个小时里,我一直在想一个残疾的老人独自一人生活,在常人看来这已经很艰难了,生活所给他带来的不幸遭遇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在他的身上我们并没有看到绝望看到辛酸,我们更多的是被他的坚强,被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被他热情的工作精神所感染。他并未有任何要求,不求回报,只有一颗为社区百姓安全担忧的心。一颗为社区百姓服务热诚的心。这是一种什么境界。我想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

王殿海老人走了,但他却把他的精神留在了人间。同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感受到了这份责任与力量。学习发扬王殿海老人的精神,让他的精神永远的

传承下去。在此让我再一次的高声宣读:“我们要接过一面旗帜,传承一种精神,奉献一份汗水,汇聚一片海洋。”

第4篇:话剧王殿海观后感

身边的模范

——记录大型话剧《王殿海》

2011年7月29日下午2点30分,在集团组织部的组织下,我们到哈尔滨话剧院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型话剧《王殿海》。在观看过程中我几度哽咽,观看结束后在场的观众更是数次给予演员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仅是对演员表演的肯定,更多的也是对剧中人物王殿海深深的尊敬。

话剧在满夜星光中开始,在点点星光的舞台中间伫立着一位平凡的老人,他就是本剧的主人公——王殿海,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街道办事处抚安社区原党委委员、地工街党支部书记。此时一个具有磁性的男声开始讲述王殿海不平凡的一生。1964年,25岁的王殿海在一次带电作业中被万伏高压电击中,从此失去了左臂和左腿。但他对生活依然充满希望,拖着一条假腿,挂着一只假胳膊的王殿海,主动担起了居委会治安员的职责。他不仅时常到各处巡视,还经常去派出所提供破案线索。“用一生有限的时间,做终生难忘的事”,这是王殿海同志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场景转到王殿海的家。

一张破旧的写字桌,一把破旧的木头凳子,两张简易的床。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满墙红色的奖状和一张地德里小区线路图。王殿海为了找到本社区的一个惯偷小飞已经3天3夜没有回家了„„ 场景继续转到一个深夜的围墙边。

小飞在两个惯犯的要挟下要翻过围墙犯罪。就在这关键时刻,

1王殿海得到消息,拖着疲惫的身躯赶来。他用一只胳膊死死搂住小飞的腿,任凭另外两个惯犯拳打脚踢,嘴里苦苦劝他不要走向犯罪的道路。看着一位60多岁的老人为了自己受尽拳脚,小飞深深的感动了。他终于打跑了罪犯,并跪在王老脚下深深的忏悔。

王老用他的坚持和真情挽救了小飞的一生。当然这仅仅是王老一生中的一个典型。多年来,王殿海与大家共同帮教了80多名失足青少年,先后有59名青年参加了工作。

场景再次转到一个旧的车棚旁。

小区的群众正在为到底要不要拆除这个影响社区环境但却为大家带来方便的旧车棚挣得面红耳赤,甚至要大打出手。就在此时王老出现了,他几句话就把大家的情绪安抚下来。王老说为了小区的环境大家先忍耐几天没有车棚的日子,在这几天中他晚上会加强夜巡,保证大家的财产安全。等有了新车棚,王老还要继续为大家看车棚。一个派出所、社区干部解决不了的事,王老几句话就给解决了。不仅仅是王老的话说通了大家,更多的是王老平时的言行感动了大家,大家都愿意听王老的话,都愿意相信王老的为人。

场景接着转到一个下着暴雨的深夜。

棚户区就要被大雨冲垮了,社区干部和民警正在紧急的疏散群众。但是一个自闭的小姑娘莹莹非要等到王老出现才肯开门。

大家都不想打扰生病的王老,但王老却坐着轮椅出现在暴雨中。他已经拖着病重的身体在暴雨中疏散安置群众多时了,现在他又及时的出现在莹莹的家门口。只是一句“莹莹,是我,我是王爷爷”,自闭的小女孩就马上把门打开了。王老背起了莹莹走出了门口身体就再也撑不住了,躺倒在楼梯上。

场景继续转到王老家。

一样的书桌,一样的凳子,一样的床,不同的是在屋边多了一把轮椅。王老感知自己身体的状况,从他视为宝贝的盒子中拿出他带了30多年的红袖标,想最后再夜巡一次他深爱的,他为之付出了全部心血的抚安社区。

舞台的灯光暗了下来。王老带着红袖标坐在轮椅中缓缓的前行着。虽然我看不见背对着我的王老的表情,但我相信此时的王老一定是微笑着的。因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模范党员的承诺,他是欣慰的,他是满足的。

场景最后转到了抚安社区。

舞台正中间立起了一座雕像。这座雕像是哈尔滨市道里区抚顺街道的群众自发捐款,为在2010年2月28日被癌症夺去生命的王殿海同志塑的一尊雕像。

全体演员在党旗下右手握拳高呼:“贡献一份力量,汇成一片海洋„„”高呼声在剧场中久久回荡,王殿海的精神深深的印入每个人的内心。会场中爆发出阵阵掌声,为演员的精湛表演,更为王殿海无私奉献的精神。

我湿润着眼眶,奋力的鼓掌。我被这出话剧深深打动。一个残疾老人,不求回报,41年来默默的为抚安社区的百姓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一名平凡的老人,他和善、真诚、坚毅、质朴、乐观;作为一名模范党员,他默默地把党员的承诺一一兑现,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标准。他虽然身有残疾,但他对社区的情,对社区群众的意,用情至深感天动地、无怨无悔„„

更值得我感到荣幸的是我也是抚安社区的一份子。虽然我没有幸见过王殿海同志,但我能生活在他所为之倾尽心血的社区中也是我莫大的荣幸。我与王殿海同志同样生活在抚安社区中,我与王殿海同志同样都是党员。但不同的是我与王殿海同志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我要以王殿海同志为榜样,以王殿海精神激励自己,以王殿海的言行规范自己,践行党员的承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第5篇: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王殿海事迹1

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王殿海事迹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1年7月30日,政府组织全体社区人员到哈尔滨话剧院观看了大型话剧《王殿海》。

在抚安社区3943户居民中,有这样一位独臂独腿的老人,在困难家庭需要时,他总是慷慨解囊,施与援手;在未成年孩子需要时,他有教无类,循循善诱,默默地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在社区需要时,他有求必应,用那无知觉的假腿奔波大街小巷,为群众看家护院。用一生有限的时间,做终生难忘的事。”在老党员王殿海的生命中,这一点早已融入他的血脉中。

一、他用独臂撑起爱的天空

这是一个普通却令人震撼的人。作为一名老人,他和善、热情、质朴而多彩;作为人生的强者,他默默地将做人做事和谐地统一,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标准。他虽然失去一条腿和一只胳膊,但那份对社区的情,宛如生根大地锲而不舍。他叫王殿海, 25岁时在一场意外事故中使他失去了左臂和左腿。如今,他是道里区抚顺街道办事处抚安社区一名普通党员、困难群众的主身骨、迷途孩子的知心爷爷。40年来,他依靠一只胳膊一条腿为大家服务,不止一次地说:“要用一生有限的时间,做终生难忘的事。”发自一名肢残老人的心声,虽然不是豪言壮语,却让人为之震撼。

二、一次意外事故留下残腿断臂

家住道里区抚安社区的王殿海,祖籍山东,1939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16岁时来到哈尔滨市,在原哈尔滨铁路水电段当上一名电工。1964年,刚刚结婚一年的王殿海,在一次带电作业时被万伏高压电击中身体,从此他失去了左臂和左腿。虽然以后安上了假肢,但是却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成为一个长期休养的闲人这一打击让王殿海一度意志消沉,他不相信生活还有什么希望和梦想。

两年后,在单位和大家的鼓励下,王殿海才彻底从阴影里走出来,坚定了生活下去的信心。他没事就拖着6公斤的假腿在街道和庭院里溜达,看到双职工的孩子没人看,放学的孩子没人管,想为大家做点事情。他就主动为上班的工友看孩子,从开始的1个孩子增加到7个,有的刚会走路,有的快要上学了,看不过来就让老伴帮忙,家里成了免费托儿所了。他说:“虽然自己累了点,却减轻双职工的负担,心里也感到高兴。”从此以后,王殿海找到了自己残疾后的人生价值

红袖标一戴就是40多年

王殿海当时住在抚顺街道十五委,紧靠铁路货场,当年这里是棚户区,地势高,老哈尔滨人管道里叫“地保小市”。因为过往的行人多,60年代末,这里的治安秩序在全市上了“黑名单”,是盗窃案件频发地,这里多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金抚顺,银地包,靠着铁路有吃烧。”居民对当时治安环境很不满意,特别是晚上出入家门时提心吊胆。

王殿海就没信这个邪,拖着一条假腿,挂着那只假胳膊主动帮助公安派出所破案。因为他提供的有价值的线索最多,1968年被十五委选为治保主任,在“地包小市”他是第一个戴上红袖标的人。每天从早到晚,走街窜院,给大家看门护院,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他的脚步一天都没停止过。当年地德里居民住的都是平房,小胡同九曲十八湾,结婚的车进不去,出殡的灵柩抬不出来,居民除了怕坏人还怕火。一到风天,他第一个走上街头巡视火灾隐患,早早把防火旗的插到指定的街口。越是大雨天,他越是放心不下,怕街道上的水倒灌居民家里,怕低矮的小平房倒塌后伤着人,他穿着雨衣拄着木棍哪里有下排水口他就站到哪里,及时清理影响排水的杂物,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排忧解难,王殿海把O.18平分公里的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

它对于社区治安的赤诚之心,对于百姓平安的坚守之志,却令人为之动容。先后配合公安机关捕获犯罪嫌疑人112人,破获各种案件174起,提供破案线索830余条。1973年,他,光荣地加入党组织;1988年,公安部给王殿海荣记一功;1989年,被授予全国城乡治安联防先进工作者称号;1999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公安保卫战线英模表彰大会上,王殿海曾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

四、迷途孩子的“知心爷爷”

一方水土影响一方人。因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地包小市”的孩子与中心地区的孩子不一样,偷盗的、打架的、抢劫的每次破案都有未成年人参与,每当看到那些天真的孩子因教育不到位而走上犯罪时,王殿海的心就像刀割一样痛。从事多年社区治安员工作的他,感到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责任很重,主动承担起抚安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

为把社区里的青少年管起来,他一条街、一个院的搞摸底,在辖区内500多名青少年中,发现有30多名孩子存在偷摸不良恶习,有7名青年属于“两放”人员,许多家长上班不放心,担心孩子在社区学坏了。王殿海针对这一情况,结合自己从事多年治安员经验,提〃出了“五心”帮教法。即:用爱心感化、用耐心说服、用诚心帮助、用热心教育、用关心体贴。组织社区孩子开展理想教育演讲会,带领孩子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对重点帮教对象,还采取一访、一请、一勤的方法,引导孩子走正路。一访是,对个别孩子所在学校和家庭进行回访,发现异常及时教育,防止反弹;一请是,对不愿参加社区教育活动的孩子上门邀请,定期接受教育;一勤是,勤和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有针对开展工作。在孩子们的眼里,王殿海是他们最好的知心爷爷,他有教无类,循循善诱,默默地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成长的快乐,这一切都使这名独臂老人浑身充满着魅力。社区里有一名叫小飞的青年,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着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社会上混,打架斗殴屡教屡犯。当年他父亲扯着儿子的脖领子找到了王殿海说:“我实在管不好了,您就帮俺教育这孩子吧。”为了帮助小飞健康成长,王殿海让小飞暂时加入到社区联防队,平时找点小事就与小飞一起唠家常、谈理想,教育他人活着就应活出个样子,不能留下千古扬名,也不能留下骂名,要走正道。通过言传身教小飞慢慢地有了转变,他说:“就我这个样子,想走正道谁敢要我。”王殿海对待小飞就象对待自己的亲儿子一样,找到街道的一家板金厂,用自己的老面子作保证,为小飞找了一份工作。由于小飞肯干有灵气,不仅被职工评为工厂里的生产骨干,后来还当上副厂长,安置了很多当年的“铁哥们”,使一批有前科的青年走上了正路。

五、特殊家庭离不开的主心骨

王殿海要管的“闲事”确实不少,也很累。但他不为自己的付出感到吃亏,脸上始终挂着乐观的笑容,每天用那残疾的身体为别人挡风遮雨、排忧解难。

话剧的最后,全剧组人员齐声“接过一面旗帜,完成一种精神,奉献一份汗水,汇聚一片海洋”,结束了整场话剧的演出。

2011.8.1

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王殿海事迹

第6篇:好人王恩海主要先进事迹

好人王恩海主要先进事迹

王恩海,男,1951年生,原马河口供销社下岗职工,家住城关镇鼓楼社区肖家巷26号。他在“和谐社会”创建活动中,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道德规范,乐于助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表现突出,社会声誉好,群众认可度高,在引领社会文明风尚中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为和谐社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遵纪守法,文明生活。王恩海是中共党员,平时能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自觉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在家庭和居民中起示范作用。家庭成员中无毒品、无赌博、无家庭暴力、无违法犯罪行为。全家人不信邪教、不讲迷信,生活方式健康、科学、文明。

二、孝老爱亲,家庭和睦。王恩海全家常住人口3人,母亲张成芳今年89岁高龄,双目失明,妻子黄传贵,原鼓楼街道厂组职工,患有严重性类风湿关节炎,两位亲人生活均不能自理,家里一切事情完全由王恩海一人承担,可他从无半句怨言,常年悉心照料两位亲人,乐此不疲,邻里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常问他“累吗?”他却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尽的责任”。

三、教子有方,品学兼优。王恩海夫妇俩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只生了一个孩子,他们对孩子教育既严格又关怀备至。在小学四年级,儿子王建就获得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六安地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当时正赶母亲生病,家中经济十分困难,懂事的王建有辍学的念头,全家人坚决不同意,仍克服种种困难,东拼西借,大力支持王建上完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使其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王建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学习上刻苦努力,上进心很强,知道家中困难,从不给父母增加额外思想和经济负担,用优异的成绩报答家人的关怀。1999年,王建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2003年又考取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并于2006年取得硕士学位,现在中科院科学出版社工作。

四、邻里和睦,乐于助人。王恩海为人办事热心,关心集体,积极支持社区工作。他一有时间就帮助邻里做好事。邻居肖先德2006年从晓天镇搬到肖家巷居住,修建房子时经常有困难,王恩海就主动到他家帮忙,义务干这干那;孤寡老人沙自珍生活有时需要别人帮忙,他就主动上门服务,而且每周至少有一天时间帮她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肖家巷的公厕常年也是他义务清扫保洁。王恩海是社区居民组长,无论是计划生育,还是治安巡逻、低保、医保等公益事业,他都非常热心去做。今年肖家巷下水道整治过程中,他配合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做邻里宣传工作,使得整治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得到群众们的称赞。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xindetihui/84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