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观后感】

篇:瞿秋白事迹

《瞿秋白事迹》观后感

瞿秋白为革命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也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瞿秋白一生都为自己的革命信仰奋斗。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文学家和宣传家。他无所畏惧,面对恶势力勇敢地抗争,不屈服,不低头,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从小瞿秋白就热爱祖国,学习也非常优异。长大后,他积极投入爱国反帝斗争中去,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种种大山和民族的解放而到处奔走。他在36岁时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但为了革命,为了国家,为了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他无所畏惧,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不愿低头,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人节操,面临死亡也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不动摇。

瞿秋白热爱祖国,面对恶势力不屈服、不低头的精神深深地震憾了我。我们也要向瞿秋白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是祖国培育的小苗,长大后的我们怎么能不回报祖国呢?瞿秋白这种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忠心让我打心底里敬佩。从他做的一点一滴都能看出他为国家富强和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多少汗水。如果没有像瞿秋白一样的革命先烈怎么会有现在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我们又怎会过上现在这样幸福的生活,接受良好的教育呢?所以我们要感谢这些革命先烈,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继承他们的遗志,长大后为国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第2篇:党史人物瞿秋白先进事迹

许多人都熟悉作为中国共产党党歌的《国际歌》,而最早将它翻译成中文并附上简谱的,就是瞿秋白。他从一介书生成长为革命领袖,并曾主持“八七”会议,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在中国30年代的左翼文化运动中,也留下了他的英名。瞿秋白,原号雄魄,1899年1月29日出生在常州城一个破落的士绅之家。自己改名为瞿爽、瞿霜,后由“霜”引申为“秋白”。他自幼多病,读书却非常用功。9岁入常州冠英小学,尚未毕业就考入常州府中学堂,喜欢议论时政。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日,他在宗祠门上悬挂一只白灯笼,上面书“国丧”两字,表示了对革命结果的失望和不满。1916年底,瞿秋白到北京考进外交部办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语、英语、法语,研究文学、哲学、佛学,并去北京大学旁听陈独秀等人的课。“五四”运动爆发后,他担任北京学联评议部负责人,带领俄文专修馆的同学参加了游行示威和火烧赵家楼的行动。1920年3月,他参加了李大钊倡导成立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翌年初,他以特约记者的身份到达莫斯科,取俄文名字“维克多尔·斯特拉霍夫”,译成汉语即“战胜恐惧、克服困难”之意。当时,他撰写了《饿乡纪程》(后人改为《俄乡纪行》)、《赤都心史》等文,并在北京《晨报》等刊物发表文章,歌颂十月革命。1921年,他经赴俄的张太雷介绍加入俄共(布)党组织,翌年转为中共党员。他当时兼任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俄文教习和政治理论课的翻译,此间曾经两次荣幸地觐见革命导师列宁。1922年11月,瞿秋白作为陈独秀的翻译出席了在彼得格勒举行的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数月后回国,起草了中共“三大”的纲领草案,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随后,他任苏联顾问鲍罗廷的助手和翻译,赴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宣言的起草,又到上海大学任教。在党内,他是第一个尝试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研究中国革命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人,也首次把辩证法与唯物论、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整体来宣传。1927年秋大革命失败时,瞿秋白成为中央临时政治局的主持人,在陈独秀离职、党内处于危急之际确定了展开武装斗争的方针和策略。翌年,他赴苏出席了莫斯科中共“六大”,会后留任驻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团团长。1930年夏,党内出现李立三的“左”倾盲动错误时,他回国主持纠正。1931年初,共产国际代表米夫及其支持的王明等人批评瞿秋白采取“调和主义”,将他排挤出中央领导层。此后他在上海从事文艺工作,1933年进入中央苏区。1934年秋红军长征时,瞿秋白被留下负责中央分局的宣传工作。1935年2月,他在突围时被俘,同年6月18日慷慨就义。

第3篇:瞿秋白

一、卜算子·咏梅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二、红梅阁

出其东门外,相将访红梅。春意枝头闹,雪花满树开。

道人煨古拙,烟湿舞徘徊。此中有至境,一一入寒杯。

坐久不觉晚,瘦鹤竹边回。

江南第一燕

万郊怒绿斗寒潮,检点新泥筑旧巢。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

四、哭母诗

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新泪痕。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

五、咏菊

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

六、浣溪纱

廿载浮沉万事空,年华似水水流东,枉抛心力作英雄。

湖海栖迟芳草梦,江城辜负落花风,黄昏已近夕阳红。

七、梦回

山城细雨作春寒,料峭孤衾旧梦残。何事万缘俱寂后,偏留绮思绕云山?

八、雪意

雪意凄其心惘然,江南旧梦已如烟。天寒沽酒长安市,犹折梅花伴醉眠。

九、皓月

皓月落沧海,碎影摇万里。生理亦如此,浩波欲无际。

十、赠羊牧之。

其一:十年不相见,相见各成人。潘鬓一似旧,举止失天真。

君知霜月苦,仆仆走风尘。风尘应识好,坚我岁寒身。重耳能得国,端在历艰辛。

其二:贻我七言句,秋气满毫端。芦花不解事,只作路旁看。

我意斯文外,别有天地宽。词人作不得,身世重悲酸。

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

其三:君年二十三,我年三岁长。君母去年亡,

我母早弃养。亡迟早已埋,死早犹未葬。茫茫宇宙间,何处觅幽圹?荒祠湿冷烟,

举头不堪望。

其四:(即《红梅阁》略)

十一、题远东第一伟人铜像

妖孽忽神圣,蓝天白太阳。一生皆矛盾,无话不荒唐。

梦绕黄金国,魂飞乌托邦。只因承道统,断发复华装。

十二、忆内(集唐人句)

夜思千重恋旧游,(李端)他生未卜此生休。(李商隐)

行人莫问当年事,(许浑)海燕飞时独倚楼。(戴叔伦)

十三、无题

斩断尘缘尽六根,自家自了自家身。欲知治国平天下,原有英雄大圣人。

十四、偶成

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七日晚,梦行小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夕阳明灭乱山中”句,因集得《偶成》一首:

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方欲提笔录出,而毕命之令已下,甚可念也。秋白曾有句:“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此非词谶,乃狱中言志耳。

第4篇:瞿秋白

1905年,瞿秋白进入冠英小学读书,学校校长庄苕甫是清末的举人,但他却具有维新思想,主张废科举,办学堂。1909年春天,瞿秋白考入常州府中学堂,学校校长屠无博,在学生中间经常进行反清革命思想教育。1915年冬,因交不起学费,瞿秋白被迫辍学。1916年,17岁的瞿秋白进入社会谋生。先在无锡乡间当国民学校校长,继而投奔武昌的堂哥寻找出路。翌年,瞿秋白到北京进入俄文馆,学习俄文和哲学,开始“做以文化救中国的功夫”。“五四”运动前后,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外来思想目不暇接,瞿秋白进行了广泛阅读与涉猎,他研究过关国的宗教新村运动、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以及狄德罗、卢梭等人的著作,而本着惠及人民大众的内在尺度,他的兴趣开始倾向于共产主义。

不久,瞿秋白觉得书本上的求索和朋友间的探讨,对社会主义仍如“隔着纱窗看晓雾’’,看不真切。这时,翟秋白有了以北京《晨报》特约记者身份到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苏维埃俄国采访的机会。在俄国,瞿秋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参观采访和调查研究,他觉得“共产党始终是真正为全体工人阶级奋斗的党”,他认为“共产主义学说在苏俄的逐步实行,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桩伟大事业,是世界第一次的改造事业”。至此,瞿秋白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忏悔的贵族”终于成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1年9月,瞿秋白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12月21日,受陈独秀邀请,瞿秋白离开莫斯科启程回国工作。1923年1月13日回到北京,即兼管中共宣传工作,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和主编《向导》编辑。他中这些刊物上发表大量政论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国情,考察中国社会状况,论证中国革命问题,为中共的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1925年1月起,瞿秋白先后在中共第

四、

五、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中共领袖之一。6月4日,瞿秋白负责主编出版了我党第一张日报《热血日报》,报道上海和全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消息。1926春,瞿秋白病重住院,抱病写《俄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问题》一书。

1927年4月27日—5月9日,中共五大召开,瞿秋白发表《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尖锐地批评了陈独秀等以及以共产国际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8月7日,新来的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主持召开会议(八七会议),正式将陈独秀(缺席)免职,指定瞿秋白担任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并主持中央工作。这次会议在革命危急关头,将打散了的队伍重新团聚起来,使中国革命完咸了由国民革命到土地革命的重大转折。

1930年9月底召开六届三中全会,瞿秋白纠正了李立三在工作中的一些错误。1931年1月7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共六届四中全会,瞿秋白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此后瞿秋白留在上海养病(肺结核),进行文艺创作和翻译,完成了大量翻译作品和许多重要的论文、杂文,与茅盾、鲁迅来往,结下深厚友谊,领导左翼运动。

1934年1月,瞿秋白遵照中央指示,抱病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瑞金,担任中央教育委员。虽然工作相当劳累,身体又差,还不时咯血,三天两头发高烧,而物质生活又很艰苦,但他依然勤奋工作,为根据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开始撤离苏区,瞿秋白因患肺病,留在江西瑞金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2月,他的肺病日益严重"中央决定派人送他转道香港去上海就医。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晨,从容就义,年仅36岁。 瞿秋白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无论是他英勇献身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还是涉及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翻译等众多领域的重要思想,都值得中国人民学习和珍视。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刚刚过去的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者之一的瞿秋白同志逝世80周年。有道是:“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瞿秋白是从容就义的,而赠予他这份死之从容的,是一种高远强大的精神力量。

(摘自《光明日报》)

②毛泽东高度赞扬瞿秋白,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瞿秋白因交不起学费,被迫中断学业,17岁的瞿秋白进入社会谋生,后来投奔武昌的堂哥,这段经历影响他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 B.“五四”运动前后,尽管瞿秋白研究过马克思主义、宗教新村运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但他对社会主义认识还是朦胧的。

C.瞿秋白受陈独秀邀请,离开莫斯科回到北京工作,担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主编和《向导》编辑。

D.在“八七会议”上,瞿秋白正式将陈独秀免职,开始主持中央工作。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危急关头举行,是中国革命重大转折点。

E.瞿秋白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

(2)瞿秋白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请简要分析。(6分)

(3)作为一个革命思想家,瞿秋白在哪些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6分)

(4)瞿秋白的身上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力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2.(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A“这段经历影响他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的说 法不太准确,这可能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的,文中没有明确说到这一点;C“《热血日报》主编”不是这一时期担任的;D“瞿秋白正式将陈独秀免职”错误,是共产国际代表罗明那兹将陈独秀免职)

(2)①读小学和初中时,在学校校长的影响下,接受了当时进步思想的教育。②“五四”运动前后,瞿秋白广泛阅读与研究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外来思想,他的兴趣开始倾向于共产主义。③赴俄后参观采访和调查研究,使他对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有了深刻的认识,思想发生了根本改变,终于成为一个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每点2分)

(3)①主持党的工作,领导革命斗争,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重要贡献。②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党的理论建设和宣传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③在政治、哲学、文学、翻译、教育等众多的领域取得杰出成就。(每点2分)

(4)①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为了找到民族解放和强国富民之路,瞿秋白苦苦探索,为真理而奋斗,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和文化遗产。②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瞿秋白是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即使革命遇到重重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他对党始终忠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没有动摇。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瞿秋白的一生,疾病缠身,日常事务繁重,但他拼命工作,为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④临难不屈,气节高尚。被敌人逮捕,慷慨赴死,从容就义,这是“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志士气节。(每点2分)

第5篇:瞿秋白2

在先烈的感召下成长

赣榆县厉庄镇尚庄小学 三(2)班任红雨指导老师任江英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伟人瞿秋白》,这本书让我认识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瞿秋白烈士。他哪里伟大呢?他到底有什么值得我敬佩的地方呢?

我觉得最感动我的地方是1935年瞿秋白同志被国民党保安团逮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审讯、劝降,坚守革命气节,并说了一些令我刻苦铭心的话:“人爱他的历史,甚于鸟爱他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历史。”“头可断,志不可敌。”“革命而死,是最大的光荣。”读后很长时间,我一直感觉这些话语在我耳边回响,令我心潮起伏。

最令我揪心的地方是1935年6月,蒋介石密令杀害瞿秋白时。他信步至凉亭,自斟自饮,谈笑自若。说:“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酒毕,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到达罗汉岭后,他盘膝而坐,说:“此地很好”,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英勇就义。当时才36岁。看到此处,我的眼泪禁不住留下来了,恨不得自己能够到现场把瞿秋白同志拉回来。

这位伟人能在敌人的审讯中抵挡住他们的劝降、辱骂,守护着革命气节,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的英勇行为令我深深的感动;瞿秋白能在狱里有感而发写出了体现坚贞不屈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怀的诗词和《多余的话》,坚定地表示要守护革命气节,还祝愿同志勇猛精进。这种精神令我热泪直流,如果我能见一面瞿秋白,我想我会紧紧的抱住他痛哭,在哭声中表达出我对烈士的敬意。

瞿秋白的事迹令我感动,瞿秋白的意志值得我认真学习。我为我们中国共产党有瞿秋白这样的同志而自豪!

第6篇:瞿秋白读后感

伟人瞿秋白观后感

辛丰小学 三(3)班张昕叶指导老师:胡佩琴

瞿秋白是一位为中国付出毕生精力的人,在以前,我对他还很陌生,当老师带领我们听完关于他的故事后,这个名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故事讲述了他从幼年到成年的事情。

在这个故事里,我了解到了瞿秋白为何会这么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因为在幼年时他就知道了要把祖国从封建、迷信、任人宰割的坑里拉出来,并且他深刻地意识到了祖国的国耻。故事中有一段令我难忘:有一年国庆节,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张灯结彩的过节。还是年幼的瞿秋白不但不欢乐,而且充满悲愤,在他亲手糊的白色灯笼上题了两个字,那两个字力透纸背,令人感到一股悲愤之情。那两个字就是“国丧”。

瞿秋白他一生爱书,在他住在姨妈家的那段时间里,他不分昼夜地攻读藏书。因为他的发愤图强,最终考上了大学,更令我敬佩的是瞿秋白那视死如归、不怕牺牲自我的可贵精神,36岁就被敌人杀害,在他短暂而又宝贵的一生中不仅和敌人做着顽强的斗争,而且他一向在为人民服务!

“瞿秋白”这个伟大的人物,我不会忘记他。他的品质和人格,将永远地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成长!

第7篇:瞿秋白小传

瞿秋白小传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1102张静110701228 瞿秋白,原名瞿双,1988年1月出生于江苏常州,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上海大学原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把上大建设为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民族振兴输送了一大栋梁之才。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1917年春,瞿秋白随同堂兄纯白北上到北京。原本秋白要报考北京大学,但付不起学膳费,参加普通文官考试未被考取,于是考入外交部办的“不要学费又要出身”的俄文专修馆,学习俄文。1919年5月4日,性格内向的瞿秋白参与了五四运动,加入了李大钊、张嵩年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1920年8月,瞿秋白被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到莫斯科采访。1921年6月22日,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7月6日,是瞿秋白永远难忘的日子,他在安德莱厅见到了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并在会间进行了简短的交谈。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节四周年,瞿秋白在莫斯科第三电力劳工工厂参加工人的纪念集会,又一次见到了列宁,并聆听了他的演讲。1921年秋,东方大学开办中国班,瞿秋白作为当

时莫斯科仅有的翻译,进入该校任翻译和助教。1921年5月由张太雷介绍加入共产党, 1922年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瞿秋白主持中央政治局的近一年期间(1927年7月-1928年5月),发生了南昌暴动,广州暴动,以及秋收暴动。瞿秋白的领导方式与强势作风的陈独秀不同,只发表一般政治主张,对组织和军事完全放权。但11月在上海召开的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展了八七会议以来“左”的情绪,形成左倾盲动错误。12月广州起义的失败使瞿秋白等中央领导人有所觉悟,及时发现纠正了左倾盲动错误,并在1928年

3、4月间的临时常委会上作了自我批评,在实践中基本结束了全国范围内的左倾盲动错误。1928年5月中旬,瞿秋白抵达莫斯科。6月,瞿秋白在莫斯科郊外的兹维尼果罗德镇主持召开中共六大,“六大”之后,瞿秋白继续留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团团长两年时间,实际在国内直接领导中共的是李立三和向忠发。但1927年夏,米夫、王明一伙捏造了“浙江同学会”事件。1929年夏,王明一伙利用联共反右清党运动,掀起中山大学风潮。他们先是举行“十天会议”形成“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在王明的带领下喧嚣、起哄、谩骂,使用一切卑鄙手段攻击中共代表团,将右倾和左倾的帽子一切扣到瞿秋白头上,导致秋白的三弟景白的“失踪”。

1930年春在联共中央和共产国际的支持下,瞿秋白被撤销了中国共产党驻莫斯科代表的职务,携妻子离开苏联回国,此后瞿秋白留在上海养病(肺结核),进行文艺创作和翻译,与茅盾、

鲁迅来往结下深厚友谊,领导左翼运动。1934年1月7日,瞿秋白奉命离开上海,于1934年2月5日,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长等职。红军决定长征后,瞿秋白虽然几经要求随军长征,但还是被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1935年2月24日,瞿秋白在向香港转移途中,在福建省长汀县水口镇小迳村被地方反动武装保安十四团钟绍葵的部队俘获,关入上杭监狱。由于叛徒指认,身份被识破,于5月9日被押解到长汀。在被押期间(5月23日),瞿秋白写下了《多余的话》,表达其由文人从政曲折的心路历程。6月18日晨,写完绝笔诗,神态自若缓步走出囚室,到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留下最后的风采。用毕酒菜,从容走向刑场,沿途唱俄文《国际歌》《红军歌》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等口号。到达罗汉岭,选一草坡坐下,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饮弹洒血,从容就义。

1924年,瞿秋白的生活中出现了两个女性,一个是在年初和他结为夫妻的王剑虹,不幸的是王剑虹在同年的7月就病故了,还有一个便是他的学生,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杨之华。后者和前夫沈剑龙自由恋爱,她是大家闺秀,又有新女性的热情,拥护妇女解放,渴望志同道合的感情。王剑虹去世后,杨之华对瞿

秋白的崇敬渐渐转变为爱情,和自己丈夫已经从思想上,感情上都分道扬镳了,她鼓起勇气向瞿秋白表白了心迹,瞿决定和她一起回老家与丈夫离婚,在萧山三个青年经过一夜的交谈,达成共识,瞿秋白和杨之华结婚,沈剑龙和瞿秋白结为朋友。

这段惊世骇俗的感情深深吸引了我们,我们试着通过这段并不漫长但是非常浓郁丰富的爱情写出两个风华正茂的青年的理想与追求。在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中,他们因觉悟而革命,因革命而相爱,因相爱而勇敢,因勇敢而从容。作为革命者,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作为青年,他们为纯真爱情和美好生活投入了全部热情。10年对于历史和人生都很短暂,但这段10年的感情留给历史和人生的影响却十分长久,对我们的感动也很强烈。

杨之华,1900年出生于浙江萧山,是家道中落的绅士门第小姐,当地出名的美人,曾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时,她和浙江有名的开明士绅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相爱成婚。沈剑龙喜欢诗词、音乐,但他和朋友一起到上海后,经不起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生活引诱,堕落了。此时,杨之华已生下一女,便是“独伊”,意即只生你一个,可见杨之华心中的怨愤。1922年杨之华只身跑到上海,参加妇女运动,认识了向警予、王剑虹等人,并于1923年底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

瞿秋白当时是社会学系的系主任,他风度翩翩、知识渊博,在师生中声望很高。杨之华第一次听瞿秋白的课,就对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1924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瞿、杨在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沈剑龙亲临祝贺。从此,瞿秋白和沈剑龙也成了好友,经常书信来往,写诗唱和。更有意思的是,沈剑龙送给瞿秋白一张六寸照片——沈剑龙剃光了头,身穿袈裟,手棒一束鲜花,照片上写着“鲜花献佛”四个字,意即他不配杨之华,他把她献给瞿秋白。

有一次刻图章,瞿秋白对杨之华说:“我一定要把‘秋白之华’、‘秋之白华’和‘白华之秋’刻成3枚图章,以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你无我,永不分离。”瞿独伊说:“为了纪念他们的结合,父亲在一枚金别针上亲自刻上‘赠我生命的伴侣’7个字,送给母亲。这一爱情信物,后来伴随母亲度过了几十年风风雨雨。”

曾有人问杨之华,为何瞿秋白牺牲后不再婚,她这样回答:“再没有人比秋白对我更好了。”1955年,经过20年的努力寻找,杨之华终于在福建长汀找到了瞿秋白的骸骨,并运回北京,隆重地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了“瞿秋白之墓”的碑铭。杨之华的心得到了安慰。她怀念、铭记着瞿秋白,直到自己生命终了。

瞿秋白一生所创作的作品中,从开始就被人们记得,而且到现在还被人们争论着的,无疑当属那篇《多余的话》了。它曾经被认为是国民党反动派伪造的,以便达到污蔑坚贞的共产党员瞿秋白同志的。首先是,国民党站出来说,瞿秋白的文笔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模仿得了的。后来,周恩来说他见过《多余的话》的手迹,确是出自瞿秋白之手。终于,人们不得不承认,它确是瞿秋白的遗书。现在,它又被人看作是瞿秋白顽强斗争的一生的历史记录,而且把瞿秋白奉为革命英雄。其实,《多余的话》——当然,它并不多余,没有它,我们就根本不能认识真实的瞿秋白——就是瞿秋白“变节的口供”,也不是他“顽强斗争的一生的历史记录”,这只是瞿秋白对他身上存在着的挥之不去而且是愈来愈分明的一种疏离感的自白。因为“可与知者言,难与不知者道”的缘故,所以人们对这篇文章至今还争论不休。

1950年12月31日,毛泽东为《瞿秋白文集》题词,高度赞扬他说:“在革命困难的年月里坚持了英雄的立场,宁愿向刽子手的屠刀走去,不愿屈服。他的这种为人民工作的精神,这种临难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保存下来的思想,将永远活着,不会死去。”

第8篇:《瞿秋白》观后感

《伟人瞿秋白》观后感

泰州市姜堰区里华中心小学 五(1)班周筱茹

观《伟人瞿秋白》有感——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我们赞扬!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政治活动家和宣传家。”“瞿秋白同志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无限忠诚战士。他献身革命直到最后一息。他的高贵品质和毕生功绩将活在人民的心里,永垂不朽!”在瞿秋白的遗骨迁葬仪式上,陆定一同志代表党中央对瞿秋白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瞿秋白少年时代就读于常州的学堂,他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里面,瞿秋白从小就爱读书,在学堂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于6月18日英勇就义,当时他高唱《国际歌》,年仅36岁。

看到这些,我不禁为他感到十分的惋惜,36岁啊,应该是一个人最壮年的时候,而他那么年轻就牺牲了。他的一生是那么的坎坷曲折。36岁,正处在人生最繁华的年代,他本可以做个普普通通的人,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可是他从小就那么刻苦学习,换到我们现在的孩子,又有几个能做到呢?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从他身上看到一股力量,此刻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想到了英勇的人们。

牛玉儒,一生奋斗,不怕学习,刻苦学习,他英年早逝,让我懂得要帮助别人,不怕牺牲。

„„

我记住了,瞿秋白,这个伟大的名字,永远刻在我的心中。他让我增强了爱国之心,坚定了我们少先队员高举队旗跟党走的决心。

( 指导老师:曹丽)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xindetihui/82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