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学习培训心得体会】

篇:研讨班座谈会发言

本来我没想来这里学习,生活的意外促使我重新回到这里,纪念二十五年校庆的文章中,我曾称文学院我永远的娘家。娘家意味着出嫁的女儿,可以随时回来看看。生活中遇到困惑,回到娘家寻求帮助,心空的雨点来时,回到娘家趴在娘的怀里哭一场也觉安慰。

一个月的娘家生活,马上结束了。我心里有许多感慨和快乐,带着惜别的心情,我想说声感谢的话。

首先,感谢作协刘主席感谢高院长,在我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收容我,茫茫人海,一方净土,一个个导师,一堂堂课,让我重新恢复对生活对文学的勇气和信心。我的娘家如此强大渊源悠久,足可以使我这个女儿,由卑贱走向尊贵,有弱小变得强大,由浮躁变得真正的沉静平和,也将由写不出好作品的小作者,变成能写出人间美文章的大作家。

其次,感谢王院长韩院长万琦老师和所有工作人员,虽没有太多的言语交往,但我看到了你们忙碌的身影,看到你们暖人的目光,更看到你们对我的一颗期待的心灵啊!还是那句话,今后你们不管谁到辽西朝阳去,都可以找月韵菊香,你们将永远是我最亲近的娘家人,最尊贵的远方客人。虽然我不善言语,但我的心是热气扑人的,行动更会让你心生感动!

第三,要感谢的是我的同学们,在我四十余年的人生中,这是我过得最幸福的集体人生。想当年第一次来文学院时,我几乎没和同学交往,一心奔赴文学,让我像一只孤僻的小狗窝在一边。想当年到鲁院参加夏季文学创作班,也是一句话没说,惹得一个老大姐追我撵我质问我为什么不说话?只有来到这里啊!我敞开了心扉。尽管有时说得蹩脚,引起误解;尽管说得太实,大家见笑。但在大伙的帮助下,我终于能说话了,这就是我的进步,也是我的成功。

感谢小宝秋彬,203室的倾诉和笑声令我终生难忘;感谢大路和姐夫,你们的批评和玩笑像春风撩开月韵菊香遮盖的黑纱;当然也感谢万琦老师在这里扭转乾坤(注:寡说大家都喜欢万琦老师,他总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让人心生感动!)。感谢与杨宏的北陵巧遇,连孩子都说我,妈你还挺会说话呢?感谢德斌小弟的戏票,一场《我那呼兰河》不禁让我度过难忘的夜晚,也给我的创作带来巨大的帮助;感谢心泉的诗歌和笑脸,姐姐会学习你阳光的心态,永葆笑脸和童心;感谢朝阳的五个兄弟姐姐,点点滴滴的关注暖在心间;感谢研讨班38位学员,是你们的宽容和善良,使一朵孤僻的十月香菊盛开在文学的殿堂。更欢迎你们到辽西朝阳来,月韵菊香虽然不能喝酒,但有本事让所有人喝醉!

最后要感谢的是文学这片沃土啊!它使我自信自尊更自强,倘若没有文学,月韵菊香活不到今天,天生的讷言自闭,天生的不会玲珑,使我的生活处处失败!是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有了新的事业,开始了崭新的人生。

想当年,我的母亲曾被凌水湾人称为“救世的观音”,因为她虽然也拙语讷言,但无私地将自己随父做买卖挣来得钱财救助给穷苦的村邻,还用自己一双巧手为千家万户无偿地裁做衣裳。小时候,活在母亲身边,她身上的光环却照不到我的身上,许多见到我的人都说,你呀,咋就不随你的妈?

30年后的我啊!终于找到学做妈的途径,文学的光晕照到我,我自觉自个身上也熠熠生辉,但愿在不远的将来,通过文学院的帮助和我自身的努力,我会成为文学殿堂上的活观音!

最后还是那句话,请等待我的好消息!

谢谢大家!

第2篇:社团负责人研讨班发言提纲

社团负责人研讨班发言提纲

省社科联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招开社团负责人研讨班,对于破解困扰社团发展的难题,促进社团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会衷心感谢省社科联对社团发展的关怀和支持。对于研讨班提出的十个议题,针对我们辽宁省行为而科学学会的实际和特色,就以下四方面提出一些肤浅的见解,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指正:

一、社科类社团如何准确定位,以创新精神实现科学发展;

在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并且遇到了被取消法人资格的尴尬。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缺乏凝聚团结的力量。第五届理事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学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把学会引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一)建立了学会指导思想

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近年来重新修订了学会章程,新章程确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严格遵守宪法、法规、国家政策和社会公德,致力于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以便提高对其个体、群体、组织心理及行为预测、引导、控制能力,及时协调个体、群体、组织之间相互关系和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促进个体、群体、组织的心理健康和完整人格的发展,为我国和辽宁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确立办会宗旨和发展理念

二○○七年,五届理事会又制定了学会宗旨:创新管理文化、优化组织行为、促进和谐发展。

在明确办会宗旨的基础上,又在二〇〇八年新春茶话会上提出了“三个定位、四个契合、一个提高”的发展理念。

三个定位是:

学会的业态定位:要从传统的业态中跳出来,深化对四种行为的研究。

学会的发展定位:以创建“科学行为”、“绿色行为”为目标,打造一流的社会团体。

学会的价值定位:为社会提供一流的研究成果、一流的科普精品、一流的服务。

四个契合是:

行为科学与企业文化契合。 行为与心理契合。 行为科学与管理学契合。 行为科学与社会实践契合。 一个提高是: 提高核心竞争力。

上述的指导思想、办会宗旨和发展理念,指引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开拓进取,无论学会建设,还是学术活动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三)制作了学会标识。

这个标识以“人的行为”作为表现对象,代表着“圆满、成功、生命”的概念,突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绿色自然”的内涵,体现了“创新管理文化、优化组织行为、促进和谐发展”的学会宗旨。

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为学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社科类社团如何组织学术研究,搭建好学术繁荣平台;

(一)建立科研核心队伍

建立和形成科研核心,是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

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的科研核心,既有学会创始人之一的刘赋教授等老一辈行为科学的先师,也有现任会长杨光教授等誉满学界的名人,还有张思宁研究员等声名鹊起的后起之秀。特别是进年建立了《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草案),评选出14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更加使科研核心具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的科研核心,一是做到了老中青相结合;二是在全省各市党政机关、工商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都有我会科研核心;三是覆盖组织行为、工商管理、人力资源、职业经理人、心理素质测评等各学科。基本上做到了分布合理,结构科学,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带动着全省行为科学的蓬勃发展。

(二)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活动

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坚持“服务民生”的理念,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国际民生的实际,开展科研攻关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包括会长杨光教授完成的《CC2/RD成长型中小企业生物体综合评价系统》、《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问题的研究》、《高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有效运行的研究》,常务副会长曹敬莉研究员完成的《我省对俄文化及教育交流的对策研究》、《关于信用体系中的职业信用建设的研究》、《沈阳市副局级领导干部公推比选考试方法及技术实施研究》,常务副会长李春方教授完成的《辽宁区域经济新思路及典型剖析》,副秘书长张思宁研究员完成的《民生问题与社会秩序重建研究》、《改革开放三十年政治体制研究》、《正确认识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常务理事韩玉杰教授等人完成的《辽宁省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辽宁省职业经理人职业标准与评价方法研究》、《沈阳房产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运用动态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课题。

这些科研课题,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重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表彰。会长杨光教授的《CC2/RD成长型中小企业生物体综合评价系统》,被省中小企业厅认定为辽宁省成长型中小企业评价标准,并由省财政拨款212万元在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建立“瑞德实验室”,目前已完成12.11万家的中小企业评价工作,评选出具有成长性中小企业4.024万家,确定为政府扶持计划的成长型中小企业1000家。常务副会长曹敬莉研究员完成的《沈阳市副局级领导干部公推比选考试方法及技术实施研究》成果被沈阳市委组织部采纳,用此方法为沈阳市选拔12名副局级干部。

(三)搭建学术交流和科研发展的平台

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把为会员创建良好的学术环境,视为为会员服务的第一要务。因此在搭建学术交流和科研发展的平台上做出了很多努力。除了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外,还创办了会刊—《行为科学纵横》,建立了学会网站。学会还适时收集国家和省级科研政策、指导性意见和相关信息等及时传达给会员。如将省社科联《关于申报2009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工作的通知》发表在学会网站上,得到了会员的积极响应。先后向省社科联申报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地方政府如何正确发挥经济调节职能问题研究》、《关于辽宁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供应链优化与电子商务管理创新研究》、《关于建立我省“个人职业信用记录卡”的应用对策研究》、《领导干部公选面试评价方法应用研究》等五项课题。其中,重点课题《关于辽宁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已经得到省社科联的批准立项。

(四)将学术活动纳入制度化轨道

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多年学术活动的经验,摸索出我会学术交流和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我会的“科研管理工作制度”。目前已基本形成:每年于春节期间和暑假期间召开两次学术交流会,每年都要组织2-3人和一定数量学术论文参加一次全国行为科学学术会议,每年还要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1-2次专题学术活动,每年都进行一次优秀学术成果评选,每年都出版一册优秀学术成果文集。

如何发挥社科类社团的智库作用,为党委、政府、企业决策做好服务;

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近年来积极发挥“智库”作用,为党和政府、企业决策和发展建言献策、咨询服务。如:

会长杨光教授完成的《关于辽宁省政府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的建议》、《关于“五点一线”战略布局的建议》、《关于后续“五点一线”战略布局的建议》、《关于在沈北新区建设国家名优产品基地的论证》、《关于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合理布局的建议》,为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沈阳市委市政府、沈阳市沈北新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常务副会长李春方教授,走进辽河油田、沈阳黎明公司、桃仙机场、东北民航管理局、辽河油田沈阳采油厂、辽化等企业,深入调查,潜心研究,提交了多项有价值的调查报告,特别是把辽化的管理方法总结为“链式管理模式”,在辽化企业内部广泛实施。“链式管理模式”作为辽阳化工厂的现代化管理的经验,刊登在《光明日报》上,被媒体广为宣传。

常务副会长曹敬莉提交的调研报告《我省再就业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获陈政高省长、鲁昕副省长批示。 常务理事韩玉杰副教授走进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等几所高等院校,为400多名学生做了职业生涯指导,使这些学生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为将来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韩玉杰还为省委组织部后备干部出国外语培训班46人做了心理素质测评,为学员的学习、工作和个人发展提供了咨询服务。

常务理事孙德峰等5人的《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沈阳市铁西区在“东搬西建”中职能转换的调查报告》,获全国行为科学联席会2009年会暨第20届学术研讨会一等奖。

四、社科类社团如何服务社会,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

辽宁省行为科学学会高度重视科普活动,主要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利用电视等媒体开展科普活动,为社会服务。如杨光会长参加科普周电台访谈活动,分别做了题为《辽宁的创新与先进的地区的差距》、《振兴辽宁需要营造怎样良好的环境或氛围》的访谈节目。

(二)利用报纸、杂志开辟科普专栏。副秘书长张思宁研究员分别为《党风月报》的《腐败心理分析》专栏、《当代工人》的《新手准备》和《女工热线》专栏、《辽宁日报》的《岸边经纬》专栏等四个栏目提供咨询服务,撰写为公众解答各类社会热点问题文章60多篇。

(三)深入企业机关、学校开展科普宣传。如常务副会长曹敬利研究员于2007年4月至12月间,深入企业、机关、学校等,做了《赢在中层》、《管理心理学》、《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报告10余场次,听课人数达1850人。

(四)开展科普讲座。如张思宁副秘书长,在辽宁妇女会馆作了《新时期魅力女性》和《家庭教育中的心理问题》、在辽中女性情商做了《婚姻女性心理调试》的报告。副会长窦胜功,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做了《学习创新与潜能开发》、《现代人的智商与情商》专题讲座,听众反响十分强烈,被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评为最受欢迎的讲座。同时组织多名专家参加《辽海讲坛》讲座。

(五)参加 “科普周”活动。我会专家多次参加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组织的“科普周”、“科普进社区”等活动,就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地位作用、激励理论、薪酬管理、管理创新、企业文化、文明礼仪等进行咨询服务。如:2010年我会承办了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发起的“喜迎全运会、传播文明礼仪、提升城市形象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城市行宣传活动”。我会对活动高度重视,作了周密、充分的准备。收集整理了语言文明、仪表文明等23部分150余条文明规范用语,精心制作了88幅生动活泼的漫画并编辑成彩色宣传画册,购买了印有“文明礼仪城市行”字样的T恤衫和遮阳帽,印刷了三个供市民签名的巨大横幅等等。我会组织专家学者38人次,志愿者60人次。省社科联主席杨路平同志、会长杨光、副会长兼秘书长夏海贤、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邱清亮、丁立义、钟世库、武新、教务长李莉也参加了活动。6月19日、20日、21日三天,“活动组”分别走上沈阳市太原街、中街、北行等地街头,讲解活动的意义,发放活动宣传册,组织市民参加支持文明礼仪的签名。身穿印有“文明礼仪城市行”字样的T恤衫和遮阳帽的志愿者每到一处,立刻引起广大市民的热烈响应,有位台湾老者主动与我们沟通,说我们传播的是一种文明,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还有一位老人家主动要了三本宣传册,说回家要给孩子们当教课书,教导他们做文明的好孩子……。三天活动圆满结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共发放宣传册5000册,三个鲜红的大条幅上密密麻麻签满了支持者的名字。

第3篇:如何当好一把手研讨班发言

党的xx届四中全会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主题,科学总结了我们党的执政经验,明确提出了加强执政能力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作了全面的工作部署,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作为部门的一把手,在实践中深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现就联系粮食部门的工作实际,对如何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坚持加快经济发展。xx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经济主管部门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不动摇。几年来,我们克难求进,采取有力措施,使粮食经济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一是抓目标分解落实。每年初,我们都将全年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企业,签订目标责任书,奖惩兑现,不打和牌,激发各企业实现目标的积极性。每季度都召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会,强力推进目标实现。通过上下努力,各企业都较好地完成下达的年度目标。二是搞活粮油经营。针对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与个体粮贩和其他粮油经营单位采取“零距离”竞争,改变收购服务方式,每年组成几百个收购小组,带磅秤、带包装上门收购,以诚信和优质服务掌握收购主动权。全区共收购粮食43.6万吨,收购兑换菜籽12.7万吨,菜籽收兑量每年居全市各区县之首。同时,针对江宁由粮食主产区变为主销区的现实,把握市场走势,积极外采粮食,扩大外销。特别是XX年,我们把握粮价上扬粮食趋紧的机遇,数次到东北三省外采粮食6万吨,这批粮食的购进为确保全区粮食供应,提高企业效益打下了基础。几年来,辖区内不少粮食企业面对市场,活中取胜,创造了可喜的经济效益。三是盘活部门工业。针对工业企业处于改制后磨合期的实际情况,我们改变工作方式,首先抓服务,协调矛盾,尽可能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每年都竭尽全力帮助区植物油厂和金城彩印厂等企业筹措资金,组织原料,做到全年生产满负荷。其次抓技改,加大投入,提升产品档次。几年来,我们挤出资金500多万元上了色拉油、橄榄油两条生产线,购置了“色选机、抛光机”等设备,提升了大米、油脂的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通过上述举措,全系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企业效益大幅上升今年净利可望突破1200万元的指标,经济效益居全市各区县之首。应该说,我们这几年加快粮食经济发展目标是明确的,措施是到位的,效益是显著的,是紧跟粮食购销市场化新形势的。实践充分证明,没有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就不能维护稳定局面,更无法推进粮食企业的改革。加快发展是经济部门的第一要务,也是提高部门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紧紧扭住不放,集中精力抓发展。

二、坚持推进企业改革。xx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领导和谋划改革”。这就是要求我们经济部门要坚定信心,把握政策,精心实施好各项改革。几年来,我们按照国务院一系列粮改政策和省、市、区政府的改革要求,从实际出发,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企业、职工的承受能力,审时度势,推进改革,五年迈出五大步。一是99年下半年在全系统特别是粮食购销企业开展了转岗分流和医疗费改革,转岗分流了近千名职工,打破了粮食部门多年的大锅饭,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二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改制要求,200x年平稳完成了面粉总厂、饲料公司、包装袋厂3个企业的股份制改制,实现了我区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三是200x年根据国务院28号文件精神,为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对粮食购销企业全面推进内部减员减负改革,共减员756名。四是200x年在区法院和体改办的指导下,又集中精力推进区植物油厂的改制和破产,全员置换身份,组建新的民营股份公司,目前新公司呈现新的生机,老企业破产进入法定程序。五是200x年3月对粮食购销企业进行改革,原粮管所、加工厂停止运作,组建新的购销分公司。由于我们带着政策搞改革,带着感情做工作,“一碗水端平”,五年来改革进展总体平稳,改革基本到位,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应该说几年来我们做了最艰苦的事是改革改制,最大的事也是改革改制。若不顺应形势,下大决心,推进改革,粮食企业处境将会更加困难。由此可见,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要坚定信心,适应形势要求,加大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反映着执政能力的高低,我们要实施好各项改革,提高执政能力。

第4篇:全县党政领导干部研讨班交流发言

全县党政领导干部研讨班交流发言材料

全县党政领导干部研讨班交流发言材料

这次研讨班县委**书记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做了开班讲话,各位常委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专题辅导,为我们统筹把握好“十三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启迪了思想,传导了压力,注入了更强的内在动力。各位领导在刚才的讨论中也发表了一些真知灼见。可以说,这次研讨班的信息量很大,有大量的新知识、新理念、新要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政府办公室作为作为政府工作部门,是连接领导和群众的桥梁,沟通部门和乡镇的纽带,政府工作运转的中枢。到政府办公室工作已近七年,总体感觉办公室的工作相对固定却又繁重琐碎,既重效率性又具长期性,既要求原则性又突出灵活性,可谓是细节之细与全局之全的综合。在创新发展的今天,办公室如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创新之路,结合工作实践汇报一下对办公室建设和业务创新问题的体会和认识,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要处理好创新与基础的关系,保证运行顺畅。创新的动力在于稳固牢靠的基础,要做好创新工作,规范化的基础工作必不可少。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主要是“三服务”,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领导,不论是参与政务,还是管理事务,都是围绕这“三服务”来进行的。这三项职责主要是通过办文、办会、办事等各项具体工作来体现的。行使好办公室的基本职责,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依据,对于有规律的工作,要勤于积累,善于总结,及时纳入程序化管理。

二要处理好统筹与服务的关系,当好参谋助手。

办公室的工作点多面广线长,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有序推进,才能使整个机关有效、高效运转。首先要把握好工作热点和关键问题,进行重点推进。其次要分清轻重缓急,重点抓好重要文稿起草、重要公文办理、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筹办、重要事项督办,整体推进,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工作陷入被动。再次要注意“长短腿”问题,办公室各方面的工作不可能是完全均衡的,决定整体工作水平的往往是“短腿”部分,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发现和解决薄弱环节。

办公室的工作如果仅仅停留在收收发发、跑跑踮踮的水平上,满足于完成繁杂的日常事务,就无法适应科学决策和为领导提供帮助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应抓住几个关键环节:一方面要领会领导的决策意图,细心留意领导在想什么、抓什么,想领导之所想,参领导之所需。另一方面,要找准工作关键环节,及时提出相关建议,充分发挥好补台、提醒、参谋、助手的作用。再就是主动服务。准确把握政策,及时了解领导关心关注的重点,吃透上情;加强调研,深入基层搞调查,充分占有一手资料,为领导决策出思路、出良谋;还要加强预测,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中发现规律。

三、处理好协调与督促的关系,推动工作落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关键是如何协调关系,兼顾和平衡各方意见,最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完成任务。在这个问题上,办公室负有重要责任。必须创新工作方式,做到既坚持原则又善于变通,既不回避问题又不激化矛盾,既要把握时机又不急于求成,因时、因地、因事制宜。通过协调,要使纵向上下级部门目标一致,行动同轨;横向政府部门职能互补,行动同步;各个工作阶段之间环环相扣,有序推进。

办公室负有重要事项督查之责,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求实效。督查工作必须真抓实干,不能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要做大量实际、深入、具体的工作,力戒表面化、肤浅化和抽象化,要以突出实效为目的。二是督办与督查并举。不

3 / 5 能只了解情况,还应对存在的问题深查细究,并责令责任人加强整改,最终要落到促进工作上来。三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督促检查工作带有系统性,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方面工作,很多情况不是办公室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办公室调动、组织一切力量,加强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四要处理好学习与实践的关系,提升综合素质。做好工作关键在人,创新的实践源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源于人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感知力。由此,建设一支积极创新、开拓进取的干部队伍,对于做好新时期的办公室工作至关重要。要打好学习基础,切实提高创新能力。要不断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全方位培养、多形式锤炼,促进干部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抓好学习,将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但要加强能说、能写、能干的基本功训练,还要锻炼办文、办事、办会的工作能力,成为办公室工作的行家里手和复合型人才。要打好环境基础,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把创新作为推进组织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使创新成为组织部门的一种目标趋向。鼓励、督促创新和探索,允许探索中的曲折、宽容创新中的失误、珍惜和保护干部的创新精神,对创新成果及时总结推广、表彰奖励。要打好实践基础,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重视并抓好调查研究工作,努力做到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心中有数,对解决问题的办法胸有成竹,以此出思路、出对策。强化理性思维、加强规律探索、坚持科学预见,切实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创新性。

5 / 5

第5篇: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研讨班发言

吹响新号角 投入新战斗

——参加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专题研讨班学习体会

中共XX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XXX

根据安排,今年6月19日至27日我参加了全省组织工作改革创新专题研讨班学习,赴江苏南京、常州、苏州、昆山等地重点考察了该省组织系统的一些特色工作,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集中学习了上海及周边地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新经验和新做法,获益匪浅,感触颇深。

——有感于江苏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大力度。近年来,江苏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考核等环节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改革,无论是南京、昆山,还是常州干部人事制度都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公开择优、能力培训这些举措为能干事的人提供了发挥才能的好机会;另一方面,对干部政绩考核的要求越来越全面。江苏省在加快建立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干部选任机制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一是完善和推广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等改革举措。从“伯乐相马”到“赛场选马”,“公推公选”、“公推直选”从2006年起将江苏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向深入,给干部任用引入了更多的阳光。在总结全省“公推直选”23个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江苏省进一步积累经验、完善办法,结合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全面推行公推直选,

公开选拔干部的广度、深度大大拓宽。二是结合新一轮党委、政府换届,对领导班子进行整体谋划、超前考虑,增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前瞻性、科学性。与此同时,还大力实施“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全面提升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执政能力,使市县党政主要领导、省市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和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都具有出国出境培训的经历。三是建立省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江苏省依据4大类18项全面小康指标体系,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进行更加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考核与评价。让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把手中的权力“下放”到群众手中,展现了江苏组织系统突破思想束缚、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开明开放的信心。

——有感于上海基层组织建设的好形势。上海市委大力开展以“构建区域性大党建格局”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党建试点工作,坚持以“全覆盖、凝聚力、组织化”为目标,积极探索社区党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生机勃勃、活力四射。主要有三大看点:一是社区、两新组织党建实现全覆盖。以创新精神推进上海基层党的建设,以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为核心,鼓励不同类型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社团创造具有个性特点的结构形式,设置面向社会的开放型组织,使流动党员随处有“家”,使“两新”组织建起党组织。依托社区,创造了“支部建在楼宇”、“支部建在工业园区”、“支部建在商业街”、“支部建在专业市场”等多种组织模式来达到覆盖的目的。二是“凝

聚力工程”得以大力实施。主要是建立“三大体系”,即关心党员的服务体系、满足群众的工作体系、推进社区发展的管理体系。三是基层党建物质支撑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上海市为了把党建工作做好,构筑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体系,从经费投入到人员配置,从硬件设施到软件服务都花了很大气力。主要是专门拿出高额的经费和宽阔的场所,建立了200多个党员服务中心,解决了流动党员的接纳和两新组织开展活动的问题,在市级层面招聘了400多名专职党建工作者,为社区和两新组织党建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了专职队伍,又有了党员服务中心这个载体,上海的党建工作无疑如虎添翼,基层党建得到了有力保障。

——有感于XX与省外市(区)差距的重压力。8天的学习培训参观,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我由衷地感受到江苏、上海两地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尤其是两地改革开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成效明显。体会难免偏颇,但管窥之见或许更透彻、更实事求是。认真地思考,仔细地对比,觉得上海、江苏改革创新的力度很大,亮点很多,在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尽管这些年XX围绕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大力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成效也比较明显,但离省外市(区)的差距还很大,我感到压力很大,肩上的担子很重,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根据学习感受,结合本地实际,我对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有几点想法:

一、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解放思想的要求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创新是解放思想的产物。只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地改革创新。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上,更要推进思想解放,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各种不适应、不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

一是工作理念要更具有开放性。不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改革创新无从谈起。要坚决打破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存在的封闭、保守、唯上等一些传统的旧观念和沉闷空气,树立开放、民主、创新的观念,为组织工作注入清新的思想活力。

二是工作领域要更具有拓展性。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不同类别、不同领域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结构和隶属关系,不断拓展工作领域。要适应农村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将党的建设必须由地域分块延伸到产业分类,按照“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积极延伸党建工作触角,依托龙头企业、产业板块、中介协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上设立党组织。要适应产权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将企业党的建设由国有领域延伸到非公领域,按照“有党员就要有组织”的要求,根据非公经济领域党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探索“独立建、联合建、挂靠建、属地建”等党组织组建模式,构建“属地管理为主、行业或协会管理为辅”的管理体系和立体式、全覆盖的党组织网络。要适应城镇化进程发生深刻变化,将城镇党的建设由单位延伸到社区,通过“街巷支部”、

“楼栋支部”、“市场支部”,把党建工作渗透到居民院落、楼栋和商贸市场。

三是工作方式要更具有科学性。当前组织工作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组织工作对象、内容变了,工作的方式和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随之而变。我们应当适应这个动态过程,变传统管理为近距离服务,用现代科技手段取代传统落后手段,由缺少抓手向丰富载体转变,以方式的科学创新推动组织工作的整体创新。

四是工作机制要更具有灵活性。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只会束缚组织工作的发展。国家批准建立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本身就是一个要求打破旧体制旧机制的信号。组织工作要抓住机遇,向旧体制旧机制开刀,先破后立,边破边立,确保党员能管更能用,干部能上更能下,人才能出更能进,促进党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结构优化,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二、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组织工作也必须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1、注重服务全局。坚持从大局出发,始终为大局服务,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使命所系、职责所在。因此,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进一步明确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选干部、配班子、聚人才。既要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选拔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又要着眼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干部培养锻炼,如选派一批干部外出挂职。

2、注重基层基础。我们要改革创新,并不是要抛弃这些最基本的东西,相反要更加注重基础,注重长远,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要注重从一些工作需要、基层期盼、条件具备的基本问题抓起,切实为组织工作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物质保障。如活动阵地、工作环境、工作经费等。二是抓好党员队伍这一基础工程。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基础工程。现在,农村党员队伍结构严重老化;非公领域党员覆盖面过低,很多企业一名党员也没有;加上大量农村青年外流,企业员工入党意愿低,给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很大难题。因此,在发展党员上怎么优化结构,怎么向基层一线倾斜,向非公领域倾斜,向年轻对象倾斜,大胆地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先进分子及时地吸纳进党内,这是一个需要创新和探索的课题。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党组织如何主动去接近每一名发展对象,而不是“等客上门”,不是等他们向组织靠拢,不是只注意那些主动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都需要我们研究与探索。三是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如加强激励保障机制、干部来源及后备力量建设等。

3、注重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具有重大意义。要坚持把城乡党建统筹发展作为重要方向,积极在推进城乡党建统筹发展上积极探索。一是

统筹城乡干部交流问题。长期以来,受干部能上不能下体制的影响,城乡干部交流难度较大。怎么打破城乡干部交流壁垒,形成来自工农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我们把基层作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基础阵地,在干部城乡互动的成长轨道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了“新录用公务员分配到镇办锻炼、从基层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市直部门、从市直部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镇办领导班子”的干部成长轨道。二是建立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问题。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党的建设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要认真总结近年来创造积累的成功经验,采取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和村级党组织对口帮扶、结对共建等多种形式,实现城乡之间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共同发展。三是建立城乡党员一体化管理机制问题。这一问题还面临很大的难度,效果不是很好,需要进一步探索。

4、注重以人为本。坚持把实现人的发展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服务作为关键,全方位地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一是要集聚培养人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集聚培养人才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中承担着牵头抓总的重要职责,责任重大。但怎么解放思想,把握人才工作规律,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基层人才工作突破,对基层特别是县市一级还需要大量地探索。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湖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

重大发展机遇,对城市圈内的城市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组织工作如何为抓住这个发展机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根据XX具体实际,人才工作重点应放在农村实用人才、非公企业人才上,一方面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开展“高级专家垄上行”活动,实施选派科技副镇长挂职活动,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主动抢抓推圈机遇,以产业对接促进人才对流,全面加快人才一体化进程。二是要加强党内关爱。激励出活力,关怀出动力,帮扶提高凝聚力。要坚持激励、关怀、帮扶三者的有机统一,把政治上的关怀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党员的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以生活上的帮扶为重点,切实保障和维护好党员的切身利益,切实做好帮扶困难党员工作,努力营造团结、统

一、平等、和谐的党内环境。三是要切实关注民生。要把民生理念贯彻到组织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努力探索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党建途径。要努力探索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党建途径,探索体现民生要求的党建内容和方法,着力在“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实践中惠及于民。比如在干部的选拔培养上,要着力把党员干部的执政思路和理念积极与民生对接,建立“以民生为重”的考核体系,把解决民生问题的效果作为干部考核的核心指标,把一批群众观念较强、切实关注民生的干部优先选进班子,全力培养关注民生、重视民生的执政主体。

三、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扩大民主的要求

做好新时期的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进一步扩大民主,体现扩大民主的要求。从组织工作全局上,应该由注重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向促进党内民主和谐转变;从党员队伍建设上,由注重发挥党员作用向既发挥党员作用又尊重和保护党员民主权利转变;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由考核干部凭印象向民主评议、民主考核为主转变。

1、适应扩大民主要求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党内民主建设是增强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条件。从思想认识的层面看:扩大党内民主是我们党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从组织部门的职能定位看:扩大党内民主是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价值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党员民主素质教育,增强广大党员的“党员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反馈制度、全面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党员投诉查处回复等制度,实行民主决策和党代表常任制,切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民主权利。

2、坚持扩大民主思路探索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要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积极探索扩大基层民主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了基层党组织“说事”制度、“议事恳谈会”制度等做法,推进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我市陈场镇率先尝试在各村设立村务理事会和村务监事会,每个村民小组推举一名理事会成员,每村监事会由村民公选的3-5人组成,“两会”实行任期制,与村委会平行

同届。“两会”成员都是群众公认的政治素质强、政策水平高,且热心公益事业干预仗义执言的村民,他们专门负责对村内日常事务尤其是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们是“敢管干部的民间干部,肯帮群众的优秀群众”。这个制度我们将继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条件成熟后在全市推广。

3、坚持扩大民主取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科学选人用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增强干部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制度,把群众有序参与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让选人用人权在阳光下运行。要进一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差额选任办法,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在市直单位和镇办机关普遍推行竞争上岗、定期组织公开选拔,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进一步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改进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工作,加强经常性考核,建立市直部门、镇办和市直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轮流年度考察制度。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制、辞职和罢免制度,充分运用降职、免职等手段加大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干部的处置力度,疏通干部“下”的渠道。

四、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体现“两个满意”的要求

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为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服务是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各级党组织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是组织工作的根本目标。为了掌握社会对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前不久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组织工作满意度、选人用人公信度、组工干部形象认可度”调查活动。结果显示,社会上对组织工作总体评价和各方面评价满意度还比较高,但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各级党组织和群众对组织工作提出了很多紧迫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体现“两个满意”的要求,必须做到:

1、以狠刹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为突破口,抓好突出问题的整改。重点针对调查反映的有关问题,分门别类制定整改措施,分解工作责任,排定时间表,狠抓整改落实,促进工作提高。要着力解决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三级联创”的深化,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整治,特别是“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许官送官、跑风漏气”和“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等不正之风的整治,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以及加强基层干部人文关怀等。切实加大市直机关党建工作力度,将“三级联创”向市直机关推进,深化“两改一加强”活动,不断提升党组织和党员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大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与农村、社区、企业结对共建力度,尽快形成机关、农村、社区、非公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坚持从严治部、从严律己、从严带队伍的方针,以“讲党性、重

品行、作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严格落实自身建设一系列具体要求,引导组工干部在锤炼党性上带头、在解放思想上带头、在科学执行上带头、在真情服务上带头、在端正品行上带头,不断提升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2、以拓展社会监督平台为重点,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组织工作要让群众满意,必须首先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要坚持民主的根本取向,丰富群众参与监督的平台,并逐步由被动接受监督转变为主动公开信息。要本着简便易行、方便群众和有利于监督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内容、性质、要求和对象等,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层次予以公开,形成广大党员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组织工作的良性互动机制。要创新干部监督载体,综合运用来信上访、12380举报电话、聘请干部监督员等手段,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拓展群众有序参与组织工作的形式和载体。

3、以落实管党责任制为核心,提高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党组织书记管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同时,用足够的实践和精力抓好党的建设。同时,要改进方式方法,坚持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搞好科学规划,鼓励基层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党的建

设各个方面工作有效落实。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抓住党的建设中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抓住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最期待解决、党的建设最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逐步建立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科学管用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从制度层面进一步提升党的建设水平。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xindetihui/70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