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述职述廉报告】

篇:观看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

2016年5月19日,河北电视台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李保国的先进事迹,我校全体教师在会议室观看,观看以后老师们一直觉得李保国教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李保国同志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他30多年扎根太行山区,立志做太行新愚公,矢志把最好的科研论文写在太行山上,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脱贫新模式。他创新了太行山板栗、苹果、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

李保国同志是扎根山区、脱贫攻坚的杰出楷模,是情系百姓、科技扶贫的先进典型,是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优秀代表,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一面镜子。李保国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精神十分可贵。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的政治品质。李保国同志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政治使命,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早日让山区群众脱贫致富,长期安家偏远山区,立志改变贫困面貌,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中实现人生价值。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牢记共产党人的政治责任,忠于使命,勇于担当,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办好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技术扶贫、精准脱贫的务实作风。李保国同志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把课堂摆在山间地头,毫无保留地传授实用技术,致力于让农民变成技术能手,许多在贫瘠山沟“刨食”的农民因此甩掉“穷帽子”。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牢记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攻坚,引导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建设美好家园。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艰苦奋斗、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李保国同志将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苦苦钻研技术,解决实际问

题。单是山区土质治理,李保国同志和他的团队就整整研究了十几年。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扎根基层一线,始终保持一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干在实处,久久为功,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要学习李保国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李保国同志把科研成果写在了太行山上,虽积劳成疾、多病缠身,他却毫无怨言。他不计个人得失,但对群众却是有求必应,始终把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企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做,被农民亲切地称为“科技财神”。全省党员干部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始终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殚精竭虑,激情奉献,干净做事,奋发有为,积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2篇: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

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 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自1981年大学毕业走进太行山,李保国30余年如一日,心无旁鹜致力太行山区开发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每年在山里"务农"200多天,创新推广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带动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今年4月10日,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报告会上,李保国同志生前的好友、亲人以及同事用质朴的言语、感人的事迹追忆着这位扎根山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时代楷模。在聆听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过程中,很多干部群众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李保国同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艰苦奋斗、务实拼搏、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全场干部群众深受鼓舞。

2012年4月13日,在临城县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科技园,李保国教授为群众现场演示薄皮核桃高接换优技术。河北日报记者 赵永辉 摄

岗底村漫山的苹果花开了。

葫芦峪成片的核桃林绿了。

而他,却走了。

2016年4月10日凌晨,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因心脏病突发,不幸去世,年仅58岁。

在我省临城、内丘、平山、阜平、唐县等地,农民自发在村里设置灵堂为他守灵。

在网络上,上百万人怀念祭奠他,29万多网友在手机微信中为他点亮烛光。

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老乡们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土地上。

老乡们说,秋天到来的时候,硕果结满枝头,他会含笑看到。

为什么,他让无数农民如此信赖、如此尊崇?

为什么,他让老师学生这么不舍、这么爱戴?

为什么,他让社会各界深受感动、为其点赞?

第3篇: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的发言稿

苹果花开的季节,李保国走了,走得让人牵肠挂肚!

当了20多年的记者,采访了无数的典型人物,李保国留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20××年4月12日,李保国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在保定市殡仪馆举行。那天清晨,天公落泪,古城含悲,殡仪馆大厅内外聚满了人群;他曾帮扶过的邢台县浆水村的农民都要来参加告别仪式,村干部给大家做工作,最后选了近70名村民代表。他带过的60多位博士生、硕士生从各地赶来,跪倒在告别大厅,哭送这位情重如山的恩师……

采访中,一个细节让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李保国去世后,他的手机还不时地传出老乡们的声音:“李老师啥时来村里作指导啊?”

山区百姓盼李保国,是因为在他们眼里,李保国没有架子,是个“农民教授”,能和他们打成一片,手把手地教他们,从没有嫌麻烦。

内丘县岗底村有个农民叫杨会春,干活实在,就是脑子转得有点慢。教苹果套袋技术时,李保国教了一天多,他才学会。以后,再传授技术,李保国都会专门给他开“小灶”,为他重点讲解示范;李保国说一他不二,道道工序都能落实到位,后来,他成了行家,十里八乡的果农都请他当师傅。种苹果再加上技术服务,他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多年来,李保国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多场,培训人员9万多人次,创新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增收28.5亿元。

翻看李保国教授生前照片,背景大多是村庄和乡亲,而不是书斋、讲台。

在李保国的心里,农民的事儿比什么都重要!去年12月初,李保国在邢台市作课题研究,一天晚上,前南峪村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果树冬季剪枝问题,听说他在市里,就邀请他去村里做指导。本来时间安排得很紧,而且从市里到村里,打个来回儿得半天工夫,但面对邀请,他应了下来,说第二天上午挤时间去看看。可第二天一早,起了雾,高速路封了。随行人员都劝说:“高速路不知道啥时候开,别去了吧?”李保国说:“村里知道我今天上午过去,肯定都等着呢,还是绕道走吧!”

在他的指引下,三拐两拐,车子驶上一条窄窄的路,到村里的时候,比约定的时间晚了近一个小时。一下车,李保国就冲着果农大声说:“今天雾大,高速路封着,国道堵车,来晚了,实在对不起啊!”诚恳地道歉后,他才拿起工具,教大家怎么操作。

一个知名教授,对山里的农民这么谦逊和气,让我十分震撼!

在他的手机通讯录里,有很多这样奇怪的名字:“井陉核桃”“曲阳核桃”“平山苹果”等等。原来,这些都是全国各地的农民给他打电话咨询事情,又没说清他们叫什么,所以李保国就先这么存了起来,方便随时指导。

35年来,李保国带领他的团队,打造了前南峪模式、岗底模式、绿岭模式、葫芦峪模式,探索出了一条生态改善、产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山区发展之路。

这两年,河北省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举全省之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李保国更忙了。很多地方慕名找到他,给他们的乡镇、村庄作规划。他能多去一个地方,绝不少去一个。

有一回在石家庄,他一天之内转了4000亩苹果园。我劝他说:“你这样干太辛苦了!”他说:“通过我的技术,早一年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以增收4000斤苹果,按一斤苹果卖两块钱算,一亩地就能增收8000元,4000亩地是多少啊?3200万啊。我一个人辛苦一天的事儿,多值啊!”

为了百姓早一天脱贫,他像个“拼命三郎”。采访时见到他的遗物,十几本工作日志,密密麻麻记载着他奔波忙碌的行程。仅从20××年1月到他去世的101天里,外出的时间就达62天,行程7860公里。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依然忙碌着……

是什么支撑他心系太行、立志扶贫、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操碎了心?是什么支撑他不顾病体、一年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是什么支撑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埋头耕耘、淡泊名利、不图回报?

是信念的力量,他的信念就是让贫困农民尽快富起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有如此的苦干实干精神,有如此为民的百姓情怀,百姓又怎能不爱戴、不尊崇他呢?百姓说,李老师没有走,这漫山的苹果树、核桃树,都是他的心血和汗水化成的。他,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第4篇:党员学习李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2016年党员学习李宝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伴随着八月初刘云山同志在凉山州的调研,李宝国同志扎根太行山区,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带动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的英雄事迹也传遍了祖国各地,在党组织的安排号召下,福清核电党支部召开了相关会议,旨在把李宝国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传播好、学习好,激励公司全体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坚强毅力去谱写公司又一新篇章。

在阅读相关文件,了解了李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从内心深处感到了震惊,他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出了无限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始终怀着对党的忠诚与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身份,自觉践行入党誓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心系太行、立志扶贫,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知识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立了基层干部一心为民、勇于担当、艰苦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全体党员竖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每位党员干部要自觉以李宝国教授为镜,把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学习他的宝贵品格,弘扬他的“新愚公”精神。回想到自己也已步入了社会,不再是弱不禁风的娇娇学子,积极上进、勇于担当是自己最该向李宝国同志学习的。经过此次先进事迹的学习,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离一个标准的合格党员还有一定距离,需要在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改善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党性觉悟,同时,也要专注于个人能力的提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整个社会。

巍巍太行,猎猎风旗,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有像李宝国同志这样的灯塔,不忘初心,用一生的心血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饱含感情地为民谋福祉、求发展,完美诠释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良好作风。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把李宝国同志的对党忠诚、忠于使命、心系群众、勇于担当的优良品质牢记于心,以李宝国同志为榜样,加强自我党性修养,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争做新时期合格的党员。

第5篇:大学生观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悟

大学生观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悟

大学生观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感悟

名和利,我不追求,只要你做,总会有人认可的,干就完事了。李保国老师这种不追名逐利的品格值得我们敬佩,更是我们现在的青年人需要好好学习的。我们正处在最好的年华,所以我们需要好好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还有实践技能,理论终究还是要落到实处,我们要将学以致用的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向李老师致敬!

李保国同志作为时代楷模的典型,他的故事可亲可敬,更是可复制的。他见不得农民们受穷,他要让老百姓们过上好的生活。他与农民们,建立了如同亲人般感情基础。我们未来作为理工学科的从业者,虽然未必能够像他那样拥有扎实的群众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坚守精神,不忘初心,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力量。

在李保国同志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艰苦奋斗精神,还看到了他自身上值得后人学习的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的工作方法。为了治理太行山,三十五年如一日,不辞辛苦,夜以继日,帮助农民一起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李保国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事业却不会停止,他的精神也从未远去。作为两学一做的楷模,青年党员们应当发扬李保国同志的精神,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认真、执着、亲力亲为是他的标志,牛人铁人凡人是他的标签,百姓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是他的动力。年轻的他肯干脏活累活,处在高职位的他却是学院调课率最低的老师,一年中有二百多天待在乡下的他几乎踏遍了太行山所有的山区县。李保国同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愚公精神令人动容,苹果花开的季节我们失去了他,但他的精神在我们心中铭刻。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应该树立他这样的精神价值,锻炼自己的意志,积极学习李保国同志的品质作风。

以李保国为镜,自觉为民造福。我是农民的儿子,最见不得农民穷!这是李保国内心深处的呐喊。他一心一意为民,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挂心上,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谋福利,一年里,行程4万公里,200多天扎在农村,让140万亩荒山换了绿装,带领10万农民脱了贫致了富。是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贫困群众不斩穷根、祛穷病,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当前,决胜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学习李保国精神为契机,大力发扬敢挑重担、敢于担当的精神,激发迎难而上、攻城拔寨的勇气,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改善基本民生,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最触动我的还是李保国教授对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和说到做到的坚忍作风。李保国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活跃在太行山间的村庄里,和乡亲们同吃同住,戮力同心,把自己的技术和乡亲们的劳作结合在一起,几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对几个村庄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让他们福起来,自己却分文不取,最终在田间地头燃烧完了自己充满着信仰的生命。李教授的生命虽然结束,精神还在传承,将自己的研究着眼于现实的问题,秉持实事求是精神,就是对李教授最好的致敬。

李保国老师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老百姓,他不是为了钱,不是为了名。就像岗底村民们纪念他的那样:这满山的苹果是他用命换来的!他履行了一个党员的义务,一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觉得他这样的行为,才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不喊口号,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把农民变成他,把自己变成农民。

见贤思齐,检身正己。追忆李保国同志的一生,扎根巍巍太行山,用生命的代价,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弥足珍贵。

一个人别老想着能爬多高,要想着根能扎多深。我这辈子做过最骄傲的事就是把我自己变成了农民,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我。影片中李保国同志的这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李保国同志将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于是他这一生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只干好了这一件事,不论艰险,无谓困难。先辈身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不仅要继承,更要发扬光大,传承下去。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我们都努力跑好自己的一棒,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立足民族之巅。

最后,党支部书记张海超老师总结道,李保国同志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了农村,农民,农业上面,扎根农村,每年200多天住在村里,密切联系农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解决山区治理和农业产业的困难问题,这种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值得现在的广大青年学习!是我们学生党员的榜样!向李保国同志致敬!

第6篇:观看《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随笔)

观看《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有感(随笔)

打印会议通知的时候,看到“李保国”三个字,心想:这是谁呢?有什么卓越成就和感人事迹?一会儿有时间了学习一下。然而,工作的拖至加之自身的遗忘,便不了了之了,直到坐在视频会议室,才逐渐了解到原委。

李保国同志的简历和事迹,不做多说,相信大家都知道。这里简单谈谈我的感想吧! 依稀记得14年4月初,我们集体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影片,当时是噙着泪看完的。我深深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所打动。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听到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科研兴农、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我们每一位与会人无不声泪俱下。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没有将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是把科研项目带到了大山果园,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28项。他培养学生严谨、扎实,带出60多为博士、硕士研究生,为中国的林果教育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尽管,他早早的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已深深镌刻在每一个学子的心中,正可谓“桃李满天下,学子尽乾坤”。古语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保国老师倾尽一世致力于太行山扶贫开发科研项目,将自己最后的生命奉献在科研工作岗位上。

李保国常说的一句话:我见不得老百姓穷,深深的刺激了我的政治神经。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他一心想着帮助百姓脱贫致富,多少个日日夜夜以地为床、以天为帐,才成就了岗抵苹果,绿岭核桃、至高点红树莓,摘掉了老百姓的穷帽子。老百姓亲切的称他“科技财神”、“活菩萨”。他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精神,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给太行山百姓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低头想想自己,惭愧至极。同样是一名共产党员,却相距千里。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为老百姓做了什么?有没有真正的践行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今后应该如何去做呢?这些都是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

初为人母的我,在听到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所做的《我和保国的三个家》时,泪水夺眶而出,不能自已。想起他那句:“我这辈子最愧对的就是我的妻子和孩子”,内心真真的疼。我深切的体会到他为了科研事业所倾注的心血,他为了太行山扶贫开发项目所奉献的一切,是多么的至高无上!我的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觉得我是胆小的,我甚至不敢说出“向他学习,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这样的话语。我觉得于我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而言,那是虚高的,不切实际的。我能做的,唯有坚定忠党爱国的信念,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扎实做好当下工作。只有自身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为民服务,更好的践行党员义务,真正做到党员的先进性。

话多无意,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第7篇:李保国先进事迹

他是太行山的儿子

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饶桂生

2016年4月10日,我校博士生导师李保国教授,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噩耗传来,他生前服务过的山区农民一批批来到家中吊唁,多地农民自发设置灵堂为他守灵,为什么一个普通大学教授的去世,会让这么多山区百姓悲伤和不舍?

作为李保国生前所在学校的领导,我目睹了解了李保国从一个学农爱农、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山区综合治理专家,感受到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报国情怀。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他常说,党把我培养成一个教授,就是让咱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干点事,我是一名党员,理应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他有强烈的大局观念,时刻听从党的召唤,1981年,刚刚大学毕业留校的李保国,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省委、省政府组织开展的太行山综合开发研究;1996年,河北中南部发生特大洪水后,他又率先报名参加省科技救灾组;2015年,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后,作为知名的山区治理专家,他积极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还亲自帮扶十几个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

他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总是为农户、企业无偿提供技术指导,既不拿工资,也不持股份,还时常自己搭路费。他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尽管身患重度糖尿病和疲劳性冠心病已有多年,但他从没有把自己当病人看待,始终坚持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始终冲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李保国是当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在服务人民中寻找和实现自身价值。他曾说:“我这辈子最过瘾的是干了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他经常走进田间地头,用农民的语言讲解技术,手把手地传授技术,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技术把式”。

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理念,把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他一次次探索创新,一次次开辟“战场”,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山区开发的典范,从邢台前南峪、内丘岗底、临城绿岭、平山葫芦峪,再到多得数也数不清的帮扶点,他所到之处,都用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让太行山区的一个个村子绿起来、富起来,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

30多年来,他始终把“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他主讲的课程生动、形象,实践性强、接“地气”,深受学生欢迎。他注重言传身教,用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教育影响学生。

李保国是脱贫攻坚的榜样。他教农民学科技,帮农民搞产业,为农民打品牌,在邢台县前南峪进行的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将贫瘠干旱山地变成了“洋槐戴帽,果树缠腰,梯田抱脚”的生态经济沟;在内丘县岗底,他打造了“富岗”苹果品牌,苹果年收入达2000多万元;在临城县凤凰岭,培育出全国知名的“绿岭”核桃,带动了太行山区百里优质核桃产业带的发展;在平山县葫芦峪,将“山水林田路”山区综合治理技术做成标准化模块,带动周边地区复制开发荒山近30万亩。他用科技的力量帮助10万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科技财神”“农民教授”“太行新愚公”。

李保国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35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他把太行山人民当成亲人,农民也把他当成自家人。有一天,李老师急着赶回学校上课,走到村边遇到堵车,他心里着急,下车看看,村民一看是农大李老师,二话没说,拆掉自家篱笆院墙,让他的车过去。李老师和山区农民亲如一家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李老师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太行山区不同地方的乡亲带走,撒在他生前为之奋斗、牵挂的太行山上,与巍巍太行相融,与山区人民相依。

李保国老师走了,但他的人生价值依然发光发亮,他的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奋发前行!在李保国崇高精神的鼓舞下,在他倒下的地方,在广袤的田野上,将会有更多的人踏着他的足迹,带领山区人民奔向富裕美好的明天!

第8篇:李保国先进事迹

李保国,辛勤汗水洒太行

西昌市川兴中学

李玟辉

李保国同志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年高强度工作的李保国积劳成疾,2016年4月10日凌晨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8岁。他30多年扎根太行山区,把太行山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致力于林业技术开发与推广,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帮助农民增收28.5亿元,探索出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山区脱贫新模式。他带领学生和科研团队,面对一些山区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等困难,发扬“安专迷”精神,刻苦钻研技术,大胆探索创新,培育出“富岗”苹果、“绿岭”核桃等多个全国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条“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的路子。他长期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手机里有三四百个农民的电话号码。“路上是司机,下车是劳力。除了干技术,还得管闲事”,赢得山区群众的交口称赞,成为百姓拥戴的“科技财神”。他淡泊名利、不图回报,既不拿农民给的报酬,也不持企业奖的股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高贵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分别追授李保国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坚定信念,勿忘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将毕生所学奉献给了太行山,而作为基层党员的我们,更要向李保国同志看齐,将悲伤转化成力量,追随着他的脚步继续前行。我们要接过李保国同志的接力棒,在自己的教育领域中踏下心来,认认真真工作,实实在在做事,为凉山大地脱贫攻坚奋发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共西昌市川兴中学党总支 2016年7月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shuzhibaogao/8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