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教师述职报告】

篇:甘朝云事迹

本网讯(记者 夏杰) 他腿脚不灵便,却身残智坚。30年来,他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点燃大山的希望。他,就是把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的“最美教师”——甘朝云。

甘朝云,男,1963年生,汉族,贵州省松桃县冷水溪乡石门村完小教师。1994年的一天,甘朝云因批改作业太晚,黑夜里赶路回家不小心摔到田里,致脑外伤落下腿部残疾。尽管如此,他仍毅然决然重拾教鞭,将一批批学生送出了大山。30年来,他用残疾的身躯和坚强的意志伫立于三尺讲台,孕育着山村桃李„„他先后获得铜仁市“十佳乡村教师”、贵州十大“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9月17日下午,2013年贵州省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雄壮的国歌缓缓奏响。张荣根领誓《贵州教育誓词》,在场教师代表高举右拳,庄严宣誓:“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全体学生的美好未来,我愿意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

张荣根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报告会的举行,旨在宣讲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交流教书育人的,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见贤思齐、勇于争先,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重氛围,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张荣根强调,六位优秀教师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赵克志书记在今年教师表彰大会上讲话中提出的“甘于坚守、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立德树人,勇于开拓、钻研教艺,扎根山乡、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他说,教师最大的价值和最高的成就是育人,桃李满天下是教师一生的荣誉。希望广大教师发挥榜样和模范作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平等对待学生,发挥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

紧接着,六位少先队员怀抱鲜花,向出席报告会的六位优秀教师献礼。报告会现场还播放了2013年贵州省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短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普通的名字,一句句平淡的讲述。扎根基层的优秀教师们用他们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贵州教育精神。

甘朝云老师说:“我代表贵州省山村教师领这个“最美乡村教师”的荣誉,这份荣誉不只属于我一个人。在贵州这片土地上,优秀的教师太多了。从这个奖,我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希望!党和政府,还有社会各界人士十分关注乡村教育。我坚信,通过社会的努力,乡村教育的明天会更好。我也祝福贵州省的教育发展越来越好!”

第2篇:方法朝先进事迹材料

普通的人赤诚的心

——记印江自治县原离休院党支部书记方法朝同志

一大早,印江县直机关工委办公室迎来了两位特殊的老人,这两位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相互搀扶着走进办公室,用颤抖的双手向工作员递上一个沉甸甸的信封,“党的90岁生日快到了,我向组织表达一点心意。”老人动情地说。接待的工作员满腹疑团,不知信封里装的是什么,打开一看,原来里面满满的装的是百元钞票。工作员不由得仔细打量起眼前的两位老人,只见他俩穿着皱巴巴的衣服,甚至衣服上还可见一两个明显的补丁,面对着两位朴素的老人,再看那鼓鼓的信封,不禁肃然起敬。

这就是方法朝和他的老伴。方老祖籍河南省孟津县,1924年生,如今已是87岁高龄,离休前任县轻工业局副局长。1941年参加革命,亲身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先后四次负伤,从一名普通战士晋升到连级干部才转业到地方工作。1958年5月到印江工作,1980年12月离休。

勤于学习愉快生活

每天一早,人们总会在方老门口看见他夫妇俩口在读书、看报,有时一人一报,有时两人共看一报,有时还请他儿子为他俩读报,一家子和和睦睦,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方老自离休后一刻没停止学习,他说,自己文化低,早年在战争岁月里忙于战斗,解放后又忙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没有一刻空闲,哪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现在可好了,离休在家,有时间学习了。有人问,您现在学习有什么用呢,他说,用处可大了,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身一世丢不了”,人不学思想要落后呢,脑子愈用愈活络,愈学心中愈豁亮。正是缘于这种心理,方老活得坦然,活得快乐。

1吃苦在前好处让人

1958年,方老来到印江工作,此时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他满怀激情,把全身心投入到火热的印江经济社会建设中。工作中,他任劳任怨、吃苦耐劳,从不讲价钱、讲条件,凡是组织需要的,他总是欣然担当,他的足迹遍布了乡镇,先后在多个领导岗位上工作过。

1965年,方老担任县砖瓦厂厂长,他身先士卒,寒冬腊月,带头赤足率先跳入刺骨的稀泥中踩泥制坯,他的行动无疑为职工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干群同心协力,为印江的经济建设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方老待人真诚随和,凡事总为别人着想,从不跟群众争利益。1975年,方老任县机械厂厂长,他带领厂子全体职工发扬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精神,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工作中,他总是把脏的、重的活揽给自己,与职工同劳动,没有一点领导架子。有一次,单位调资,他具备优先条件,他家子女多,家庭生活也很窘迫,享受这一待遇是应该的,可是他却把这一待遇硬是让给了另一个职工小李。有人说他傻,他说,小李比他更需要。他的行动赢得了广大职工的尊敬和爱戴,因此,他成了职工们的贴心人。

光荣离休余热生辉

方老1980年离休,自1982年开始担任离休院党支部书记,一当就是十多年。他从离休党员的实际出发,健全完善了各项制度,定期召开离休干部党支部会,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工作中,他及时组织支部党员学习县委、政府的文件,传达会议精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切实提高了党员的政治素质。方老还积极带领支部党员投身于印江的社会经济建设,在征求老干部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老干部的作用。方老与支部党员义务担当社区调解员,时常深入社区街道,为居民调解矛盾纠纷,这几年来共调解了百余件民事纠纷,由于他耿直、

公正,获得了“业余法官”的雅号。方老夫妻俩还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自离休以来,一直担任城区几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定期到学校为同学们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讲到动情处,还捋起衣服让同学们看自己身上的枪伤,对同学们进行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爱戴。难能可贵的是,方老夫妇俩自离休以来一直坚持为印江三小五年级三个班订阅少年报,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食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自82年以来,方老分别被省、地、县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老有所为精英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奖等共20余次,面对荣誉,他没有丝毫懈怠,仍然一如既往地做他喜欢做的事。

乐于清贫对党赤诚

近年来,离休干部的“两个待遇”得到切实落实,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可是,方老的生活却没有多大改变,他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走进他的家,映入眼帘的全是

七、八十年代家具,多年来几乎没有添置一件像样的家具,床上铺着的是席子赫然露出几个洞,一个竹壳暖瓶一用就是二十年,他的家可以用“寒碜”来形容。可他丝毫没觉得寒碜,一身布衣,不修边幅,快乐地生活。

方老对自己近乎苛刻、吝啬,平常省吃俭用,但是,面对国家遭遇灾难,他却舍得出钱。2008年,汶川大地震,老干部中他是第一个捐款的,他与老伴向组织分别交纳了1000元特殊党费,他不仅自己捐,而且还动员家人捐,一家人前后捐了3次,共计3200元,他的行动在老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因此带动了其他老干部投入到捐款行列中去。方老共有六个子女,其中两个有工作,四个下岗,可以说他这个大家庭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他为何如此大方呢?可从他的话中找到答案,“捐钱是小事,教育带动是大事;国家有难,人人有责;这是个认识问题,连外国人都捐了,我们怎能无动于衷呢?”多么质朴的话,映衬出一个老共产党员强烈的社

会责任感,一颗对国家对人民的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

今年七月一日是党的90岁生日,县直机关工委办公室收到方老交来的20000元特殊党费,这笔巨款是方老平时省吃俭用积存下来的,他舍不得买一件衣服,甚至舍不得买一点肉吃,他却把这笔钱交给了组织,这其中凝聚着一位老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映衬出一个老共产党员崇高的思想境界。

方老有四个下岗的子女,其中有一个大脑有病,至今未讨到媳妇,仍然随两老生活。有人问,方老,你为何不把这些钱支助你的子女呢?哪怕把钱留给有病的儿子也好。方老说,把钱留给子女,会使他们养成懒惰习惯,财富要靠自己创造,依赖别人是没有出息的。方老的子女们都很尊重父母的意愿,没有半点怨言,都靠自己勤奋工作、辛勤劳动来创造自己平凡的生活。

方老说,现在他又不能为国家干多大的事了,坐着还拿这么多的工资,知足了,有生之年能为国家分一点忧,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这是他的幸福。

他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一位质朴而和蔼的人,一位乐于清贫的人,一位对党、对人民、对国家赤胆忠诚的人,一位永远受人尊敬的人。衷心地希望他永远快乐,健康长寿。

第3篇:童朝珍先进事迹

平凡事迹感动无数人

——马鞍山公厕管理员童朝珍同志先进事迹

公厕管理员,可以说是在三百六十行中最微不足道的岗位之一,在人们的印象中工资不高、工作单调、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和脏、乱、臭的厕所打交道,脏活累活干个没完,说出去脸上也挂不住面子。但就是在这样平常人不愿意担当、受世俗鄙夷的岗位上,马鞍山恒兴路公厕管理员童朝珍,自1999年担任公厕管理员以来,把工作当事业干,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坚守住一份职责,用热心、细心管理好一座公厕,在想方设法方便市民的同时,为城市的公共设施尽心尽力,为美化城市形象添砖加瓦。

一、立足岗位多奉献

童朝珍刚成为一名公厕看管员的时候,看管的公厕是一座三类收费公厕,处于繁华、人口密集地段,由于紧靠菜场,如厕的人特别多。曾经粗略算过,在高峰期,半个小时内就有一百多人来上厕所,女厕外等候如厕队伍都能排到大街上。因来往人多,加上有水渍,地面上时常会留下泥脚印。为防止有人滑到,保持公厕卫生干净、少异味,她每隔5分钟就要擦一遍地。只要公厕内没人使用了,她就会抓紧时间清理一下。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在这个小小的公厕内,她不知道要走多少个来回,擦多少遍地。2014年7月,她被安排去管理新投入使用的恒兴路公厕,她把全部的心思都用到了自己的岗位上,每天在岗位上的时间很长,她简直就把公厕当成了“家”。每天,除了早中晚三次大扫除,只要发现哪里脏了,趁着没人的时候,就又要打扫一遍,在她的眼里容不得一点点污渍。这座公厕位于市恒兴路与长江路交叉处东侧的公交站台边,紧邻尘土飞扬的大马路和路政施工工地,晴天满是灰,雨天全是泥,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然而,在童朝珍的精心打理下,无论什么时候走进这座公厕,你都会发现门帘洁净如新、地面干净整洁、玻璃、镜子一尘不染、洗手台清清爽爽、拖把工具摆放整整齐齐。就在同时,你会发现管理间摆放了好几袋大包装洗衣粉,而这些洗衣粉是她自费购买的,她说:“有些污渍必须粘上洗衣粉才能清除掉,再加上要把所有的拖把,毛巾都洗干净,一点点洗衣粉不够用,工作之余,我就到超市买这种大包装的,一次就买好几袋,拎回来放在公厕防止不够用。”

无论什么时候,童朝珍都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2015年11月份,单位安排她外出交流几天,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何安排好公厕的工作,她自己花钱雇了临时工帮忙看管、打扫公厕,在她离开的几天里,公厕的服务并没有中断。

二、不怕脏累勤保洁

童朝珍为了给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如厕环境,每日坚持对公厕卫生进行三次大清理,平常时段,她采取人进我避、人走我清的“游击战法”,确保公厕干净、整洁,达到公厕管理要求,受到如厕市民的好评。日常工作中,童朝珍发现有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如厕后,地面时常会留下尿渍,既容易产生异味,干了以后又不易清除,所以人走后她就会立刻打扫一次。对于年过五旬的她来说,这样保洁的劳动强度不小,劳作间隙,她就会倚在门边休息片刻。当了这么多年的公厕管理员,她也碰到了不少令人气愤又无奈的事,比如醉汉吐得满地都是污物,有人在小便池里大便,还有人甚至在洗手池内方便……遇到这种情况,童朝珍坚守一个信念“再脏也得干”,忍着臭味打扫干净。卫生最难搞的角落,男厕小便池下水管与墙面的间隙只有2-3厘米,拖把无法伸进去,童朝珍就跪在地上拿毛巾挨个擦,污迹擦不掉,她就用毛巾沾上洗衣粉,一点一点地擦,直到完全干净为止。对于高处不便打扫的墙面、角落,她就找来竹竿,自己动手绑上刷子和鸡毛掸子,制成加长的工具,将高处的卫生也打扫得干干净净。经常听到她的同事说,童朝珍把公厕当做家一样来打扫,她干事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了一套自己的方法。面对大家的夸赞,童朝珍说:“只有勤快点,随时保洁,才能保持整个公厕没有异味,只要大家满意了,自己累一点也值得。”

创新服务暖人心

虽然保持公厕整洁是她份内的工作,但童朝珍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老市区第一座二类免费公厕,恒兴路新公厕一投入使用便立即吸引众人的关注,按二类公厕的标准,其保洁、管理较三类公厕要求更高。这座公厕周边道路施工,晴天满是灰,雨天全是泥,再加上厕所里铺的全是镜面砖,如厕市民一不小心就会滑到。童朝珍一直在思索着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她想如果在公厕铺上地毯,那雨天地面就不会滑,前来如厕的人就会安全一些。于是,他想到就要做到,带着老伴跑遍大街小巷,到处寻找废弃但尚有利用价值的地毯。接连一个多星期的寻找,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毯。一次买菜时候,听见有人说市里有家大酒店要重新装修,她心想酒店里的地毯很多,重新装修会不会有废弃的呢?于是买完菜她就和老伴骑着自行车前往该酒店一探究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酒店旁边的垃圾堆里,他们看到了几块红色的废弃地毯,他们如获至宝,赶紧拿回去清洗干净,第二天就铺在了公厕里,公厕的面貌顿时焕然一新。地毯虽然防滑,但是雨天泥巴弄脏地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于是她和老伴商量如何解决,最终他们决定从家里带几双拖鞋过来,并定下了如厕换鞋的“厕规”:如厕者自愿换鞋,之后可一路踩着地毯去厕位、洗手台等处。对于如厕者来说,虽然穿鞋脱鞋确实有点小麻烦,但看到厕所卫生搞得干干净净,都没啥怨言,自觉执行新“厕规”,在小小公厕里享受“星级服务”和走红地毯的“礼遇”。现在公厕对面“耐磨厂”的不少员工宁可多跑几百米,也要到这里如厕。自打厕所铺了地毯,放了拖鞋后,市民的文明意识也被带动提高,便后不冲水、随地吐痰、乱扔烟头等不文明现象大为减少。童朝珍的做法得到市民一致赞赏,称赞她把公厕当做自己家一样来打扫,精神可贵,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日前,由于原来的地毯和拖鞋使用时间长了,有的破损比较严重,为了方便更换、清洗,童朝珍又自费购买了一批地毯和拖鞋。

看到大家对自己的服务满意,童朝珍说她就心满意足了,虽然工资不高,但她觉得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只要能够为大家服务好,自己的工作成果能够得到大家的肯定,她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她说:“我还要继续干,干一行工作就要搞好,要负责任。”实现自我价值不分职业,童朝珍就是这样一位朴实而真切、热心而真诚的普通的公厕管理员,她用认真负责的态度表现出对岗位和工作的热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出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处处为他人着想的道德品质,传递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童朝珍的事迹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广大市民普遍赞誉。市委书记张晓麟专门批示学习并登门看望。他说,童朝珍的岗位虽然很平凡,所做的虽然是一些小事,但小事见精神,平凡显伟大,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像她这样的好人。全市人民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童朝珍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把工作当事业干,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多为群众的利益着想,做人民满意的好公仆。

第4篇:兰云先进事迹

学习蓝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何俊

(2011年11月15日)

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乡村医生蓝云,用不平凡的举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奏响了一曲最动人心弦的唯美乐章。十年前,为方便大瑶山里村民就医,他毅然弃教从医,刻苦钻研医术;十年如一日,他扎根基层,不管刮风下雨,竭心尽力为村民治病;如今,他身患重病,依然强挺病躯不离不弃村医岗位,继续撑起僻壤深弄的生命防线;重病期间,他动员妻子学医,与他携手治病救人,以便更好地坚守诊所为群众服务。他以坚守和大爱,深刻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内涵,是我们基层工作者值得学习的“良心”标杆。

蓝云从来没有提起自己有多么壮丽伟大的理想,但是我坚信:他不仅有理想,而且是非常坚定执着的理想,虽然他没说,但是他用自己一生的行为在认真诠释着他的信念和他的坚守。

在这个经济发达的社会里,人心很容易变的浮躁浅薄,变的急功近利,变的阴暗势力,惟其如此,象蓝云一样执着于医学专业,专心于服务患者,既积极向上又心态平和的人才显得那样难能可贵,境界高尚。

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我们这些基层工作者,幸运的从事了这项有机会一辈子做好事的工作,就看我们能否坚守自己最初的理想,能否坚决的抵制各种不良诱惑,能否

锲而不舍的把心中的信念转化为做好服务的动力,能否俯下身子,甘于从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能否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始终保持一份待人的热诚和激情。

和蓝云前辈相比,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也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做好林改工作,为百姓服务,通过努力,开展全乡林改勘界确权发证等林改工作,探索林改工作好做法、好经验,完成林改整改工作,使为一位农户手中都能够拿到铁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我逐渐意识到:要熟悉林改相关政策,就要熟悉林业“三定政策”,即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还要熟悉均山、均股、均利三种明晰产权的方法。在今后林改整改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自治区林改验收方法,突出“精、严、全、细”四个环节,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林改档案管理,确保了林改档案工作质量,统一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林改档案资料齐全、分类清楚、保存完整,确保林改全过程档案资料的完整、准确与系统。

第5篇:甘承林个人先进事迹

警务室个人先进事迹

甘承林,男,1986年生,眉山市洪雅县高庙镇人,2008年9月在高庙镇七里坪国际度假区警务室从事协警工作。该同志从事协警工作以来,服从领导,团结同事,不怕吃苦,尽心尽责, 得到了警务室同事和辖区的群众较高的评价。

一、从小的梦想和坚定的意志

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甘承林是个爱打抱不平的青年,由于家境贫寒经常因为贫穷遭到别人的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从那时起在他的心中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参加公安工作,阻止那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发生。中专毕业后由于家庭原因没能上大学,父母托关系找熟人为他找工作,而他自己为了不让母亲操心,也找过几份工作。一段时间下来,工作总是提不起积极性,因为在他的心里,依旧有着一个坚定的梦想,就是加入到公安队伍中,做一名优秀的协警。因为协警待遇低、工作苦,母亲极力反对,但戴雪平坚决地放弃了社会上的各类诱惑,毅然应招加入了的协警队伍。用他的话说是因为从小对警察职业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热爱,当不了警察,也要参加公安队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协警员。

二、梦想的实现和勤奋的工作

2008年开始,甘承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公安队伍中一名合格的协警员。在七里坪警务室上班期间,由于外来人口众多,作为唯一的一名协警,为了加强和宣传各法律法规,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提高自身素质的整体素质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自己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还经常同高庙派出所民警交流经验,他勤于总结,苦练技能,很快成长为一名协警“尖兵”。

三、敬业精神

在七里坪警务室工作三年多以来,甘承林同志从来没有迟到早退的现象,把七里坪国际度假区看成是自己的家,夏季忙的时候他一个人天天加班,从来不说自己有事不加班,他对这里入住的户主和业主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做好登记。上级交待给他的事,他都不折不扣的完成,从来不找借口推脱,可以说工作上他真是兢兢业业。甘承林同志真正体现了一名优秀协警所拥有的良好素质和优良品德,是全七里坪工作人员学习的榜样。

第6篇:先进事迹材料甘业兵

李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李X,男,汉族,出生于1989年10月,2012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大学,同年11月在采油九厂五谷城采油作业区参加工作,目前是五谷城采油作业区周一增压站副站长。

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李X同志很快就被作业区领导提拔为周一增压站副站长,一是因为李X同志踏实肯学,学而有成,在同一批大学毕业生中同颖而出,率先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二是因为李X同志行事沉稳低调,求真务实,寡言而笃行,在急难问题上睿智果敢,有思想、有作为,用实际行动赢得了领导的认可。三是李X同志仁德宽和,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对待同志诚心诚意,帮难助困,工作讲究方式方法,能办成事,能办好事,深受员工拥戴。

2014年,是采油九厂精细化管理元年,作为一名技术副站长,李X知道,光是有技术技能和执行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所以,他同志利用工余时间,学习技术技能、企业管理等方面知识,对员工反复培训,然后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014年,周一增压站连续十二个月超额完成原油生产任务和注水任务(完成全年原油生产任务的103%,完成注水任务的100%),除了广大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外,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李X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理顺工作秩序,提高任务执行力。李X借鉴了2013年诸多工作混乱的实际情况,首先规范了本站的工作秩序,即资料室全面负责本站日常工作的安排与考核,全站人、车、物调度由资料室统

一、合理安排;然后规定资料室负责文件和任务的上传下达,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日事日清”管理办法,做到“人-事-权-责”清清楚楚。从2014年全年工作开展来看,该站基本杜绝了推诿扯皮、虚假瞒混、推而不动的现象,员工的责任心和执行力明显增强。2014年入冬以来,该站未发生一起管线冻堵事件(2013年同期堵了5条管线,按每条管线所需解堵费用两万计算,为企业节约隐形成本十万元)。为什么今年没有冻堵管线,主要是李X倡导了“图文管理法”,即冬季生产每一项工作必须拍照片(通过视频监控截图),每晚

一、

三、五点通知采油工烧锅炉、报压力、巡井场,做好预防工作。对发现压力高的井场,提前安排热洗、扫线,并认真做好加药工作,保证了管线的正常运行。李X总结冬季生产的要诀是:统筹、超前、预防、真实、及时。由于李X的工作得法,保证了生产平稳的同时为企业创造了效益。

灌输先进理论理念,培育员工企业管理素养。李X认为,思想和理念是比技术技能还要重要的生产力,并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李X在工余时间组织员工学习《日事日清工作法》以提高员工的任务执行力;学习《破窗效应》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学习《越省越费,越巧越亏》告诉员工要注意工作中的细节;学习《隐患是安全的天》警示大家要重视岗位安全;学习《6S管理》培养员工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培育员工素养,为员工成才打下基础。工作中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很多时候就是细小的疏忽产生的,李X特别重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亲自示范、手把手教,为全站安全平稳生产做了很多实际性的工作。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先进的思想和理念作为支撑,今年该站员工的素养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了,三次在厂三基工作检查中,得到了厂主要领导和科室领导的一致好评。该站编制的《采油现场管理手册》得到了厂组织科的认可;倡导的“6S管理”得以在全作业区广泛学习;提炼的“我们是一个团队”也获得了油田公司上级部门的认可。

制定工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为有力推进“三标”工作,李X制订了“工作质量验收标准”,从井场到增压站,每一项工作都建立标准化作业程序,并配图进行说明,简单易懂,切实可行。经过一年的治理,该站除新平

24、新平26-1两个井场外,其余井场日常管理(基本操作、安全环保、产量、注水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11月份,该站6个流程井组因为基础管理工作优异,获得了作业区的破格奖励。李X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很好地运用到基础管理工作中,一是提高了员工对标准的认识,二是很好指导了员工日常工作行为,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就拿工具和物资的乱扔乱放为例,今年,由于管理得当,工具和物资损坏、丢失现象明显减少。

敢打敢拼,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治安环境。众所周知,周湾是采油九厂油区环境最为恶劣的油区,李X同志几乎每天都要和偷油贼打交道。为了制止涉油行为,李X直面偷油贼,虽受偷油贼死亡威胁而不惧,用浩然正气和铁血作风保卫了油品安全。他时常告诫自己,身正健行、光明磊落、敢打敢拼,只有这样,才能在极为复杂的油区环境下保住来之不易的原油。涉油贩子对周一增压站是望而却步,不敢越雷池一步。较往年相比,周一增压站油区全年涉油行为明显减少,他用刚毅和果敢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油区环境。

2015年,是采油九厂精细化管理的第二年,李X同志说,他会在2014年精细化管理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出新招、创新意,并扎实落实、巨力执行每一项工作任务,希望通过正确带领全体员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每一项工作都更上层楼,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7篇:胡朝辉先进事迹材料

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胡朝辉事迹

他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说他平凡、普通,是因为他与其他司机一样,每天穿梭在车海中,为生计而不停忙碌奔波着;说他可爱、可亲,是因为他有一颗金子般可贵的心,时刻用真心温暖着每一个得到他帮助的人。

胡朝辉,男,36岁,甘肃白银市白银区武川乡中山村人,中共党员,退伍军人。现为白银出租车行一名普通司机。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2008年5月12日,本应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日子,然而这一天,却成了全中国人民永世难忘的一个日子,在这一天,汶川地区发生了8.0级的地震。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汶川人民挺住了,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抗震救灾中,有那么一批平凡的再不能平凡的人,奔赴到了救灾第一线,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而他,就是其中的一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2级大地震时,他正在家里休息,感觉到明显震感,军人的机警让他马上意识到,全国可能发生大地震了。通过媒体,他看到灾区灾情如此严重,灾区的灾情牵动着他的心,他决定必须为灾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跟家里人简单交流后,他拨通了与他志同道合的好友张维凯的电话,短暂的沟通后,他们勇敢的做出了一个决定:去灾区当志愿者,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为灾区尽一点

微薄之力。

5月12日晚,他们凑够了路费,收拾好行囊,并连夜制作了 “甘肃人与汶川人民同在” 的横幅,义无反顾准备直赴灾区抗震救灾。

5月13日上午,胡朝辉和他要好的朋友张维凯二人简单的带了点行李便踏上了去四川赈灾的行程。到达兰州后,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直达四川汶川的火车已经全面停线,大巴车也停发了,他们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挤上了一辆四川老乡回家的包车,辗转到达西安、汉中、绵阳,一路上几经周折,日夜兼程,多次倒车,终于于14日晚来到成都都江堰市,虽然挤了几天的车已经让他们精疲力尽,但沿途的受灾情景深深的震撼他们,震灾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顾不上片刻休息,他们经过多方打听,与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并报名参加志愿者,并连夜与蒲阳镇救灾人员一起去搜救地震后失散的群众。这虽不是赈灾最前线,但对于一个外地来的志愿者而言已经是很艰难的工作,因为四川都江堰市地形复杂,山大沟深,行路崎岖,再加上受地震破坏,步行搜救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但他们想到废墟的群众还在等待救援,自己就一点不觉得难了,不觉得累了。

5月15日上午,胡朝辉迅速参与到武警官兵、医疗人员和群众组成的营救队伍中,找到了一位困在深山里的老人,当胡朝辉发现自己的脚受伤后,却依然背老人走了十几里山

路才到达救援点的急救中心,使老人得到了很好的救治。

5月16日,他们协同当地武警官兵,从废墟中多次成功救出多名受困群众,当他和队友们看到自己亲手救出的同胞,就像是自己的亲人被救活一样,激动得泪流满面。在进行了两天的搜救后,他们又被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抽调到物资发配中心,装卸救灾物资,他和当地的救援群众一起为灾区人民分发、背送食品。在无数次的救援中,他的手划破了,简单包扎后继续救人,脚磨出了血泡,顾不上疼痛,仍奔跑在救灾现场,身上出了红疮,抠出了血水,他一声不响仍坚持战斗在第一线,期间累了,就露宿在草地上,饿了就吃口方便面。每天仅休息5-6个小时,连续工作了15天,于5月30日返回到白银,回到白银后,他整整瘦了5斤。

有人问胡朝辉,“你已经退役了,为什么还要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去灾区献爱心,你可以直接捐款尽你的一份心啊”胡朝辉说“因为我曾经是一名合格的军人,是国家培育了我,虽然现在我已经退伍了,但我永远不褪色!国家和人民何时需要我,我就何时挺身而出。”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青海玉树地震和我省舟曲泥石流灾害中,胡朝辉再一次体现出了一个退伍老兵应有的素质,积极协调政府部门,宣传发动群众为灾区捐款捐物。

助人为乐,乐在其中

部队退伍后,胡朝辉选择了做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

他要接待乘客将近200人次,为乘客拿行李,搀扶老人上车是他多年开车养成的习惯。他有着良好的职业操守,每次夜班送人回家,到乘客楼下时,总是打开车前灯,看着乘客走进楼梯再离开。有好几次,乘客把东西落在了他的车上,他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去联系失主,有人讥笑他傻,他呵呵一笑,说“丢东西的人肯定很着急,别人的东西我们拿着总是不顺手,还不如给人家送回去,换自己一个安心,给别人一个舒心,何乐而不为!”他就是这样朴实的一个人,同车行的司机,谁家里有困难,他第一个出来救助;全国各地发生自然灾害,他总是积极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每年义务劳动,总少不了他的身影,他用他的实际行动感染和带动了周围一帮人,在全乡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模范,他先后得到各级政府的褒奖。

胡朝辉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伍军人,在国家危难时刻,能为灾区多捡一片瓦、多拾一块砖,多尽一份力量,这是我的光荣职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真谛。

第8篇:学习文朝荣先进事迹

《学习文朝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赫章县第三中学王鸿

海雀,一个响亮的名字,海雀,出了一个文朝荣,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就担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面对海雀的贫困现实与群众的期盼,他带领群众与自然作斗争,在海雀村的荒山上种植华山松、马尾松13400亩,使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上升到70.4%,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他带领群众大力扶贫攻坚,198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3元,到2013年增加到5460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07公斤增加到318公斤;他模范抓好人口控制和素质提升工作,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在他的带领下,海雀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1年海雀村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文朝荣同志作为一名农村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农村内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他干工作一步一个脚窝,处处显示出当代新农村干部的高风亮节和高尚情操。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以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为镜,努力查找自身差距,学习他为党、为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我要像他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我将从自身思想深处入手,把文朝荣的先进事迹,作为鼓励自己克服困难的动力,在创新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是要向他那样,解放思想,树文明新风。要像他那样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敢于改革创新。

向文朝荣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情系群众、心想群众,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做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党员、好干部。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对于强化思想道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文朝荣同志是“一面镜子”,以其为镜可知荣辱、明职责、立言行。之后,我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争先创优,永远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要把文朝荣精神落到教育工作中,好好地学习文朝荣同志努力拼搏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认真学习,提高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争取做一名学生喜欢的好教师。

第9篇:赵云川先进事迹

赵云川个人事迹

赵云川,男,1988年1月17日出生,2011年7月大学本科毕业并进入上海港务工程公司,现任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长江分公司、江苏分公司、嘉兴独山项目部委派财务。在这两年多的工作中,即有成绩,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我非常重视领导给予的每次机会,竭尽全力,兢兢业业地工作,以回报领导对我的信任。现就自己工作中的事迹做以总结和剖析: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学习,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我的工作宗旨是:首先要立足本职工作,一定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并注意把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相互联系,不断的总结工作中的不足,紧紧围绕会计核算的中心,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一个单位的会计,简单的花钱、报账、核算账目、报送会计报表,这只是基础的会计工作,也是必须要做好的本职工作。为了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我非常注重自己的业务学习,非常注重关心国家财务制度的改革和变化。时刻关注国家新出台的各项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只要是国家新颁布的系列财务会计、税法改革文件,我都会认真学习,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加以融会贯通。在刚进入公司的第一年,我从事公司的工资核算岗位,经过对《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局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学习,发现公司企业年金企业缴费部分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予以更正。另外,我还连续两年投稿参加交通部举办的财会论文大赛,获得一次集团二等奖,一次交通部三等奖。所以,

我认为:既然选择了会计职业,就要不断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二、尽职尽责,当好领导的财务参谋。

应中建要求,如今公司实行建造合同的会计准则来核算。这就要求作为财务人员的我做好以下工作:首先了解工程合同内容,了解工程概况。大概了解工程预算内容,及时关注工程施工进度,及时跟踪工程施工成本,并确认工程收入,及时催收工程进度款,保证工程进度的资金合理使用。把事后算账,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结算。在日常工作中我积极与预算员及领导沟通,把在报表上反映出工程施工中发生的不足,及时反馈给领导。并结合财务核算工作的特殊性,帮助领导及时掌控施工中不足环节,及时调整或纠正,把影响经济效益的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公司一直发展到今天,跟各位领导和全体职工的尽职尽责工作分不开的。一个单位的财务核算数据结果,是一个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是一个企业全方面工作的最终结果。所以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企业的最终经济效益,财务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或缺的。

三、热情耐心的服务,树立财务部良好形象。

刚进入公司时,我担任的是工资核算岗位。上至领导下至员工所有人的工资都要从我这里发出,所以就需要极为仔细,一个细小的错误将会影响整个部门的形象。于是,我结合自己的EXECL知识把工资核算日常工作的出错率几乎降为零。同时,我也非常注重加强自己

的服务意识。非常热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员工,因为经常会有人询问自己的个人所得税扣缴方面的问题,这时,只有热情耐心,才能得到员工、同事乃至领导对我工作的认可。这样,财务部的良好形象才能得到维护。

四、齐心协力、乐于助人、甘于奉献。

做为一名团员我深知为人民服务其实是体现在日常的小事中。在如今的财务部中,财务人员年龄成两极分化状态,年纪较大的师傅由于平时较少接触电脑,很多不懂的地方就会请我帮忙,我总是尽我所能帮助他们,成了财务部的“网管”;刚进公司的毕业生由于业务及实践操作不熟的缘故,也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也会热心地解答他们的问题。有时,还需团结大家合作完成领导交代的集体任务,并与其他各部门进行沟通。也正因为如此在同事间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收获之后的思索,使我发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有很多需继续学习、改进之处。但我相信,我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中建给我们的挑战,我会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配合公司领导,使财务工作在企业中更好地发挥的作用。

第10篇:彭云先进事迹材料

学习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彭云同志是朔州市山阴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人,1960年5月出生,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至1988年担任口子梁村团支部书记,1989年1月至2005年12月担任口子梁村党支部书记,2005年12月起兼任村委会主任,是山阴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担任支部书记期间,彭云同志和他所在的口子梁村先后十三次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村”、“模范个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11年12月5日,彭云同志因高血压加上工作劳累导致脑出血,不幸去世,年仅51岁。

彭云同志是扎根贫困山区的一名优秀的基层共产党员,他的主要精神是: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生命不息、服务不止的崇高境界;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定信念,为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彭云先进事迹

22年担任山村党支书,他用奉献和忠诚拭亮党徽,却带着病痛和清贫逝去。他被追授“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故事令人感动。崎岖的山路上,似乎还回响着他为村民义务拉水的机车马达声——

进入五六月份,山阴县百项工程大会战鏖战正酣,县城通往右玉杀虎口的公路开始翻修,几难通行。但泥渣石块挡不住行路的脚步,几个月来,一拨拨记者、作家、编剧走进下喇叭乡口子梁村,为的是采访、挖掘已故村党支部书记彭云的感人事迹。2011年12月5日,因突发脑溢血,彭云生命的年轮停在了51岁。时隔半年之久,说起他的逝去,人们仍以手拭泪,几度哽咽,心头笼罩着无限惋惜和悲痛。他的勤勉,他的付出,他的坚守,他的精神,因为他的离去,更加清晰地刻在人们的记忆里。山阴县委发出向彭云同志学习的决定后,彭云的事迹逐步为人们认识和感动。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和朔州市委组织部先后举行座谈和报告活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彭云。“七一”前夕,彭云被追授“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支书不能白当”

口子梁村是雁门关外洪涛山区一个百余人口的小村,多贫瘠,少绿色。满坡石头亦如大山的子孙,敦实而倔犟。

从1989年到2011年,彭云共担任村党支书22年。22年里,他为小村付出的,是超常的体力和不尽的辛劳。村前的校舍、树荫,村后的田坝、水窖,还有2011年底刚刚完成的街巷硬化、村容整治工程,和他搬石头、和沙灰的身影一起,成为村民永远的感动。

他是一个“拉水支书”。口子梁村原有一眼泉水,1958年断流。之后,村民们便开始了人背骡驮出村取水的日子。彭云一上任,就决心摆脱水贵如油的窘况。1992年,在县水利局支持下,全村筹集3万多元,开始兴建引水工程。

山高坡陡,穿凿不易,其中苦累,可想而知。为早日引水进村,彭云不惜自家耕地撂荒,整天泡在工地上。他和几个壮劳力把一块块石头、一袋袋水泥搬上山坡,手拉肩扛,勒出道道血痕,别的劳动力两人抬一节10米长的钢管,心急的彭云几次咬牙一个人扛起钢管。奋战一年后,终于从两公里外的罗庄引来井水。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后,罗庄水井枯竭,大伙儿又恢复了到下喇叭村拉水的日子。引水的失利,让彭云深感不安,从此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开始用自家的四轮车为村民义务拉水。这一拉,就是十几年。十几年来,对那些年老体弱的,彭云总会把水一桶桶送到他们家里。他四轮车长年载的是一个大水罐,载的更是许多村民的寄盼和希望。为了拉水,他雪天扫雪,雨天垫路,艰辛备至。直到临终前,他还喘着微弱的气息念念不忘:“我得去拉水。”

69岁的梁月云老人每次说起彭云,总是噙满泪水:“我老伴过世早,儿女又不在身边,吃水的事情最发愁,但彭云总是说,‘老嫂子你放心,只要我在一天,就给你送一天的水!咱没钱愁,缺水还愁个啥!’”有一天老人水缸又空了,赶上下雨,心想彭云不会过来了,寻思接点雨水将就一下,但没想到彭云还是冒雨来了,手里提着从自家水瓮里舀出的一桶水,“你们说,哪有这样的好支书呀!”

他也是一个“创富支书”。口子梁村山多地少,老百姓一度连温饱都难以解决。作为村里的领头雁,彭云深知群众对富裕的渴望。多年来,村里种植的土豆、豌豆、莜麦、胡麻等作物一直品质差、产量低,但引进新品种价格高、投入大,大家并不敢轻易冒这个风险。彭云觉得,只有自己种好了,百姓看到希望了,才可能跟着一起种。1995年,他在全村率先引进新品种,用自家土地作试验,并采用旱作技术,当年,他的胡麻和土豆产量就达到了全村最高。在他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改种新品种,经过几年发展,大家生活逐渐好了起来。

2011年,彭云又提出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种植中药材的主张,他带头养了3头肉牛、25只羊,并和副乡长徐晓圆商量,开春一起去内蒙古考察中药材种植,不想竟成了未了的心愿。

彭云曾说:“支书不能白当,就要做群众的主心骨。”老百姓说,这娃没瞎说。信任从哪里来

口子梁村子不大,叔伯侄子姨姨大妈,非亲即故。不论摊钱分物的大事,还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有了意见都能明提,解决不好,会找到家里说上半天,甚至当面吵个一塌糊涂。但彭云担任村党支书22年来,大人小孩全都心服口服。每次换届,不论是任党支部书记还是兼村委会主任,他总是高票当选。

赢得老老少少这么高的信任,凭什么?

2009年,乡里拨给口子梁村一个低保指标,彭云的堂弟知道后,便找上门,希望彭云照顾给他,哪想彭云毫不犹豫地说:“不行!这次我要给张仕勇,你们虽说年龄相差不大,但他有高血压。和他争,你忍心吗?”堂弟没有怪怨他,心里反而更加服气。2011年夏季,口子梁村遭遇了百年一遇的冰雹灾害,县政府给每户村民救济了一袋白面,彭云用自己的四轮车亲自运回村里,并逐门逐户把白面送给乡亲们。有壮劳力的,他把白面放在他们背上,没有壮劳力的,就把白面送到他们灶前。发完白面,他也成了一个“白人”。

县政府给受灾田地每亩补贴6公斤荞麦种子。那天小雨一直下个没完,彭云又冒雨开着四轮车从县里拉回了种子,一进村就招呼大家分种子。当他给村民一一分完种子后,却发现自己不剩一粒。乡亲们过意不去,都说把自己口袋里的种子给他匀一些,而他却像往常一样再次撒了谎:“我当村党支书的,不缺这点种子,明天去县城再要点就是了。”第二天,他真的有了10公斤荞麦种子。后来人们才知道,那不过是他拉水时,顺路从邻村亲戚家借来的。

2011年冬,省里给每家农户供应块煤一吨,又是他亲自到矿上把煤运回,按照先五保户、低保户,后其他户的原则,每十户一组分匀后,再抓阄分配,做到了公道合理,没有引起一句闲话。

口子梁虽是个穷村,但这几年省里、县里推行的建设项目不少,彭云手里也过滤着一定数目的钱款。村会计胡国斌说,彭支书领头搞建设,只有倒贴的份儿,没有占便宜的时候。前几年村里修小学,施工队在村口饭店吃饭,欠了将近2000元饭钱。过年了,老板跑过来要钱,可村里没钱啊!彭支书就把他家攒了两年的1500公斤胡麻卖了,才还给人家。

彭云去世后,家里留下一页纸,那是去年村巷硬化工程未了的账目。谁出了多少工,垫了多少钱,都记在上面,一清二楚。

“硬骨头”的菩萨心

彭云干活下苦出力气,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硬骨头”,但大家也知道,“硬骨头”彭云却有着一副菩萨一样的好心肠,谁有困难张开口,保证有求必应。

杨迎生老人本是冻牛坡乡小庄窝村人,后到口子梁村道班给养护工人做饭,2004年因年龄原因被清退。孤身一人的他没有去处,万般无奈下,拿着6000元清退费找到了彭云:“彭支书,我无儿无女,也没个住处,我给你些住宿的钱,你就给我找个安身的地方吧……”话没说完,彭云就答应下来:“住的地方咱不怕,我现在就给您安排。杨叔,您放心,以后只要我有口吃的,您就有饭吃!”

彭云安排老人住进了村委会,管起了老人的生活起居,吃水包在身上,隔三差五给

老人送去莜面、豆面,逢年过节还把老人接到家里,自家吃什么,老人就吃什么。为了让老人冬天睡上热炕头,他跑到村外公路上捡大车漏下的煤块,攒在四轮车上,够个四五筐就送到老人的住处,就这样一直照顾了老人6年。

老人临终前几天,彭云放下手里的活儿,天天陪伴老人。一天,老人拉着彭云的手颤巍巍地说:“彭支书,这辈子我没法儿报答你了,我还剩下1308元钱,你要不嫌弃,就留给你的孩子念书用吧!我死后,就把我安葬在咱口子梁村吧!”

2010年8月24日,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彭云和老人的族人联系,族人却没有打发老人的意思。彭云没有埋怨,他将老人留下的1308元钱如数交给村会计,却将自己的1000多公斤豌豆卖掉,在家中为老人的丧事摆了宴席,请全村的父老乡亲吃了一顿饭。彭云妻子杨生桃说,今年清明节和“十月一”,老彭还去老人坟前烧过纸哩!熟悉的人提起彭云,都会说:“人家当干部是往上靠哩!他是眼睛往下瞭哩!越没使用的人,他越亲近。”

村民兰存章门单户小,家里没有劳动力,还有哮喘和肺心病,种地都成问题。这些年,耕地、拉田、碾场、送水,都是彭云帮忙。提起大恩人彭云,老人的眼神顿时黯淡下来,白花花的眼泪就流出来:“我是打心眼里感激他啊!可这么好的人,怎么偏偏就走了呢?”

为了帮助困难户,彭云几乎忘了自家。每年耕地、拉庄稼、碾场,总是干完别人的,再干自己的,多年来庄稼无数次发霉,家里吃的尽是发霉的粮食。

在乡里为彭云举行的追悼会上,许多老人抚棺痛哭,恸感天地。69岁的贺兰英说:“彭支书啊!你连村里的一块炭也没拿过,但每天早早起来,都要望望各家各户的烟囱,有不冒烟的便进去看看,是起床迟了还是被烟蒙了。你心里装着乡亲们,乡亲们享福了,你却走了。”

22载爱与愧

彭云1960年出生在口子梁村,19岁下喇叭农技校毕业,25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9岁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而立之年连失双亲,此前就开始照顾5个兄弟妹妹,此后养家糊口供3个孩子读书,为全村百姓操劳,一直缓不过贫困劲儿来。他家五间破窑洞,至今还摆着打开后白花花一片的电视机,做饭用的是手拉风箱。

改革开放以来,彭云先后买过3辆四轮车,但他养四轮基本没挣下钱,还贴上油钱为村民们耕地、拉庄稼、碾场,长年为全村的五保户、困难户拉水,前后倒贴不下2万元。许多村民过意不去,有时会递上一盒烟,但他硬是退回去。他走后,家里欠债却高达7万余元。

他长年穿的,都是别人替下的旧衣服,破衣乱裳,脚趾头露在外边。前年春天挖树坑,村里几个女人见他鞋底断了,起哄要脱下扔掉。他却说:“不行不行,你们扔了,我连家也回不了。”有一天,彭云收到在深圳打工的女儿丽丽寄回来的一身新衣服、一

双新皮鞋,他高兴地对老伴说:“咱闺女长大了!”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但是,子欲孝而亲不待,这身让他心爱不已的衣服,他却一次也没有穿!

他从小就有疝气,年轻时在铁路工区干活时患上肺结核,中年又患上高血压。这几年,村里的壮劳力越来越少,他的苦更重了,病情日甚一日。疝气发作的时候,走路一瘸一拐,疼痛难忍。按说治疗疝气并不是什么大手术,但他舍不得花钱,咬牙一拖再拖。他几乎顾不上自己,但村里的工作却总是走在全乡乃至全县的前列。这些年,不论是打坝造地、修桥补路,还是绿化、“普九”,都能提前完成,靠的就是他的苦干实干,他的带头示范。这两年,群众交不起新农合费时,他也会垫上,前前后后垫了2300多元,村里的新农合工作就是这样完成的。

2011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彭云又毫无悬念地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全村人的信任,他信心百倍地说:“在任期内,我要为大家办好以下10件实事:养羊、种植中药材、资助困难户建房、解决村里吃水问题……”

2011年12月4日晚10点多,他跟会计胡国斌在自己家里整理村委换届选民登记表,心里还盘算着几户在外的人家没有领煤,得尽快通知一下……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多。第二天早上,他正准备把选民登记表送到乡里,刚下地,就一头栽倒,再也没有起来……

22年来,彭云一心扑在工作上,留下的,是对群众的爱,对家人的愧。生前,他多次对老伴说:“生桃,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了!我欠你、欠孩子们太多了!”22年来,彭云用责任温暖着小村百姓,用深情感染着一方土地,用无私挺起了大山的脊梁,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农村共产党员的无私和忠诚。他是小村永远的村魂,他心碑上镌刻的是为民服务的一片深情!

第11篇:李保云先进事迹

个人先进事迹

李保云,男,现任旭康公司线路队队长职务,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克己奉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心职工、爱护职工,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认真组织全队职工完成公司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及公司工会安排的各项组织活动。由于他工会工作成绩突出,特推荐为“2010年旭康公司线路队工会活动积极分子”。 该同志在工作中,不断引导该队两位副队领导如何灌输职工安全意识、如何爱护职工、关心职工。并以身作则走到职工生活中去关心、体贴。让职工真正体会到有家的温暖,在繁忙劳动的闲暇之余,为放松职工心情组织职工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如打扑克)。在公司生产任务很紧的情况下,积极想办法引导职工怎样工作最安全、最效益。积极协调生产调度安排合理的排土点,以减少职工疲劳强度,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在工作中和实际生活中他不断总结,思想不断的更新,身为队长的他,责任大,职工的安全、工作、生活无不随时操心,他每天早出晚归、严于律己,遇事当断则断,说干就干,从不拖沓懒散,不减当年军人的风貌,很值得周围同事学习。偶有职工之间发生点不愉快的事情,他总是先摸清事实,在公正合理的给他们讲道理,判断谁是谁非,总是让他们心服口服。在他的带领下全队职工团结协作,同事之间相处气氛融洽,给公司营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工作团队。

线路队:李保云

2011年4月10日

第12篇:杜云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杜云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团市委学校部万毅

近来,全市机关单位掀起了一股学习桂林市秀峰区检察院反渎局副局长杜云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团市委也加入到了学习中的热潮。当我读着杜云同志先进事迹的一字一句,被深深的感染了,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杜云同志是新时期检察官的先进典范,是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的表率,是当代人民检察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楷模。杜云同志作为一名平凡的检察官,带给我们检察系统的楷模力量却是不平凡的。从杜云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优秀检察官熠熠闪光的良好品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严格执法、秉公办案。身为杜云同志的同事,我要以杜云同志为学习榜样,结合当前各项检察工作,自觉把向先进人物学习的要求融入到工作中,努力以先进人物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先创优,开拓进取,努力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检察官。

要学习杜云同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杜云同志从部队转业到检察院工作12年,四换岗位,工作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且干一行精一行,尽心尽力,勤勉履职。多年来,杜云同志始终坚持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抓办案,思路清晰,业务娴熟,取得良好的办案业绩。在公诉,他办理200多件起诉案件无一差错,到自侦部门工作后,他先后主办及参与办理案件20余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办理的反贪案件被评为全区、全市“十大精品案件”。2008年我院反

渎职侵权局在他的带领下被评为全区反渎职侵权工作考核第一名。我们要学习杜云同志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热爱检察事业,搞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决不能只挂在嘴上、贴在墙上、落实在纸上,而应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要学习杜云同志勤奋好学、不断进步的生活态度。自从进入检察队伍,杜云同志从来没有放松学习,他学习理论、学习政策和业务知识。为了办一个房产案子,他把十几本专业书籍从头到尾仔细研读了一遍,到案子审理完毕,他对与房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连专家都表示敬佩;单位普及办公自动化,已年过40的他象个小学生一样,每天都趴在电脑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敲击,没用多长时间,他的五笔打字和电脑操作居然比年轻人还用得顺溜;最令人吃惊的是,转业到检察院不到半年时间,他居然经过自己的刻苦学习,顺利通过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初任检察官资格考试”,取得了检察官任职资格!就是凭着这股学习进取的生活态度,他完美地实现了从一个军人向检察官到优秀检察官的角色转变,到最后成为检察业务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向杜云学习,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实际工作中刻苦钻研,掌握和精通本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争做一名检察战线的行家里手。

要学习杜云同志勤政尽责、认真履职的工作态度。12年如一日,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心尽力,勤勉履职,为检察事业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抓工作,他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局;身患绝症仍奋斗不息,顽强拼搏。2008年,他母亲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每周透析三次,他雇请保姆帮忙,自己却没请过一天事假,一心扑在工作上,所主办的3件案件

均在法定期限内办结。2008年底,他患上了肺炎、肺水肿等疾病,仍坚持带病工作,直至因过度劳累晕倒在办公室并被确诊为肺癌晚期。2009年10月,他第一阶段的治疗刚结束即赶回单位上班。凭借坚强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他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用工作延续生命,诠释人民检察官的价值内涵。“工作是我最好的药”,他是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深深的感染着我,他这种尽心尽责的工作态度让人震憾。

要学习杜云同志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杜云同志始终用“勤廉”二字约束、鞭策、激励着自己,在踏踏实实干事的同时,在生活上时刻注意检点自己,把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把荣誉和形象看成是一生最大的财富,时刻维护着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面对案件当事人的威胁、利诱,杜云说:“依法办案是我的职责,法律是公正的,谁犯罪都一样查!”;面对亲朋好友的说情,他坚持原则,不管谁找,不管谁打招呼,不管是说情,还是威胁,他始终坚持一点:“公正执法是他唯一的选择!”检察机关作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国家机关,经常要与犯罪分子作斗争,很多犯罪分子为了逃避责罚或免于重罚,时常使出各种“糖衣炮弹”腐蚀侵害检察干警。杜云同志公正廉洁的作风深深感染了我,在日常工作当中,我要坚持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坚持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不负祖国和人民所托!始终以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以肩负的职责鞭策自己,不徇私情,不畏权势,敢于斗争,始终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正义在心中,做一个铁面无私、

匡扶正义、舍身护法的时代楷模。

平凡铸就伟大。多年来,杜云同志面对疑案决不放过,面对贪腐决不手软,面对病魔决不妥协,面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从最基层的工作岗位做起,自觉把个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融入到神圣而又充满正义的人民检察事业,通过扎实的努力,成长为一名杰出的人民检察官,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他用毕生精力执着地向检察事业的一个个高峰攀登,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诠释了“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崇高理念。我将从杜云同志的宝贵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推进检察事业科学健康发展的进程中,真正做到顺境中戒骄戒躁,逆境中不屈不挠,努力为伟大的检察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13篇:彭云先进事迹心得

《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7月27日下午,我们集体观看了山西卫视播出的《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彭云同志是一名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的好党员、好干部。他是朔州儿女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彭云同志的勇于奉献看自己。彭云同志一心想群众,一心为群众,22年不仅尽到了一个村支部书记应尽的责任,而且成了“活雷锋”,他用家里的四轮车常年为群众拉水拉炭拉粮食,用坏三辆四轮车,每年补贴的人工费和油钱达两万。他却没有用四轮车出去挣钱养家。我们和彭云相比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的敢于担当看自己。彭云同志在那个无水无煤、靠天吃饭,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小山村当支书当得太非常艰难。他是农技校毕业,本来可以靠自己的技术去谋生,但他觉的组织和乡亲们既然信任他,他就该无怨无悔的担当起这份责任。所以他找人勘测打井,井里没水的时候常年为乡亲们拉水,多次累得病倒都无怨无悔,一干就是20多年。比起彭云的这份敢于担当和责任心,我们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的公正无私看自己。县里给口子梁村发放的各种补贴,彭云同志从来都是公平公正的分发给乡亲们,有时

还把自己的那一份给了最困难的乡亲。乡里给了一个低保指标,他的堂弟家里也很贫困,和他请求想要这个指标,但彭云说:咱们村里的张仕勇有一身的病,家里负担又那么重,你忍心吗?这一句你忍心吗?道出了彭云同志的公正无私和善良厚道。我们和彭云相比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是大山的骄子,大山的脊梁,党的好儿子,百姓的好公仆,农村支部书记的优秀代表。他活着是我们的一面旗帜,他逝去是历史的一座丰碑,他走了,带着的对亲人的眷念:对生命的渴望:对人世的爱恋,当然也带着对工作的遗愿,匆匆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是对大山深处的那份坚守,是22年的无怨无悔。是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的震撼与感动。

今后我要以彭云同志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彭云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有感

7月26日听了彭云同志先进事迹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学习,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加感受到了彭云同志的不平凡。

彭云同志的勇于奉献看自己。彭云同志一心想群众,一心为群众,22年不仅尽到了一个村支部书记应尽的责任,而且成了“活雷锋”,他用家里的四轮车常年为群众拉水拉炭拉粮食,用坏三辆四轮车,每年补贴的人工费和油钱达两万。他却没有用四轮车出去挣钱养家。我们和彭云相比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的敢于担当看自己。彭云同志在那个无水无煤、靠天吃饭,生存条件非常恶劣的小山村当支书当得太非常艰难。他是农技校毕业,本来可以靠自己的技术去谋生,但他觉的组织和乡亲们既然信任他,他就该无怨无悔的担当起这份责任。所以他找人勘测打井,井里没水的时候常年为乡亲们拉水,多次累得病倒都无怨无悔,一干就是20多年。比起彭云的这份敢于担当和责任心,我们差的很远。

彭云同志的公正无私看自己。县里给口子梁村发放的各种补贴,彭云同志从来都是公平公正的分发给乡亲们,有时还把自己的那一份给了最困难的乡亲。乡里给了一个低保指标,他的堂弟家里也很贫困,和他请求想要这个指标,但彭云说:咱们村里的张仕勇有一身的病,家里负担又那么重,你忍心吗?这一句你忍心吗?道出了彭云同志的公正无私和善良厚道。我们和彭云相比差的很远。

通过学习彭云同志的先进事迹,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更加感到学习彭云精神的及时和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彭云为榜样,坚定信念,对党忠诚,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真正发挥一个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第14篇:林启云先进事迹

留守儿童林启云先进事迹

林启云,女,现年15岁,六安市裕安区松岗学校学校九(2)班团书记。

林启云同学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把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从入学以来,她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她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她热爱劳动,积极带领全班同学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她能很好的适应独立的生活,在家主动帮助奶奶做家务,坚强的为家撑起一片天。她是一名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林启云同学学习刻苦努力,思维敏捷,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每段时间她都会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奋力拼搏。

学习上,她求知欲强。课堂上,她听讲十分专心,发言积极,她敢于提问,也善于质疑,对所学知识都能理解掌握;课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

1 从而得了个“小灵通”的称呼。有时看了之后,她也会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做读书笔记,从而很好的巩固自己汲取的知识。平日里,她也积极响应学校的读书倡议活动,因此总能看到她在学校阅览室看书的身影,她认为读书会使一个人的思维更加灵活,对生活也会更富有爱心。正是有了这些书的陶冶,才使她懂得了许多处世做人的道理,提高了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也活跃了思维,开扩了视野,使她成为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也正因为此,她说出的一些话富含道理,同学们也都能打心底佩服她。

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便能获得丰硕的成果,学习成绩均能保持在班级的前茅。林启云同学多次获得表彰,多次荣获过学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还荣获2012年“裕安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荣获2012年第15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文明道德之星”荣誉称号。在诸多荣誉面前,她从不骄傲,始终坚信“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道理,不断努力,争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尽职尽责,能力出色

林启云同学外表看起来是副娇小可爱的小女生模样,可是强烈的责任心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在促使着她

2 恪尽职守,工作上一丝不苟。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校,她都受着正确思想的教育和熏陶,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作为一名留守儿童,性格活泼开朗的她却像一棵充满生命力的小树苗,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茁壮地成长。在家里,她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分担家里的负担,她能够独立的完成家务,照顾年迈多病的爷爷;在爷爷病重和病危期间,精心照顾,爱心呵护,让爷爷在临走时心里得到一丝安慰。在学校,在同学们的眼中,她就是一名懂事的“小大人”,每逢搞卫生,她总是带头抢脏活、累活干,她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她总是做得有条不紊,能够处处以身作则,她上学从不迟到、早退,没有旷课现象,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够独立完成各科作业,甚至热心的给其他同学解决难题。有时候老师有事离开了教室,她会主动的把班级的纪律管理的井井有条,她就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为班级出黑板报、还帮助低年级、和学校出黑板报。对于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她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见到有的同学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她敢于上前指正。有时候遇上班上个别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起来,她总是主动上前劝阻,并且像个小老师似的跟他们讲些“同学之间要团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 的道理。她的大度是班里众所周知的事实,她和颜悦色,娓娓动听的解说常常能使犯错的同学沉下气来认错并且能够下决心改正。

在班里,林启云同学还是个优秀的组织者,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并且还能够参演其中,她诙谐的语言与机智浑然一体,常常令整个班级充满了生机。根据学校的课改要求,需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自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在这个方面,林启云同学完全符合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课堂上的发挥之精彩是许多老师都耳目共睹的,她能很好的贯穿知识用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同学,课堂上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模样。这样的能力锻炼使她多次在演讲比赛中崭露头角。荣获2011年“罗集乡演讲比赛第一名”、荣获2011年裕安区“知党、爱党、做党的好儿女”演讲比赛二等奖、荣获新安中学演讲比赛第三名、荣获2012年区“文明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演讲比赛三等奖、

三、关心同学,乐于助人。

林启云同学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于是,她常组织班里的班干部,关心班里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他们利用业余或自习时间,对一些同学进行辅导,使

4 其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知识。在他们的热忱帮助下,这几名原来基础薄弱的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老师面露悦色,林启云等几位班干部,更是心里乐开了花。她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她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林启云同学有一颗洁白无暇、善良真诚的心灵,她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奶奶做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在学校,她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先后多次为困难学生捐款。2012年11月份得知我乡教师窦凤仁老师有三个小孩都是瘫子,家庭十分困难,主动倡议同学们并自己带头为他捐款。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在寝室里,当她知道某位女生花钱大方,于是,她就跟那名女生商议,替她看管钱财,从而慢慢改掉了她爱花钱的坏习惯。对于博大复杂的世界,她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小小心灵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

四、吃苦耐劳,积极进取

林启云同学也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一旦确定了目标,她会全力以赴,朝着目标奋斗。她不仅自己成绩优异,还会想方设法让全班一起进步,课下她也会给老师提建议,一切都为了班级考虑。有时候早自习,她会主动带领大家,高声朗读英语课文。遇到难题,都是勇于面对,努力解决,从不逃避。她会给自己定期制定生活计划或者学习计划,以期每段时期都有所进步。

人的一生,学无止境。在这15年里,经历了风风雨雨,挫折难免会有的。但是,她心中总会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崎岖和坎坷,但是,她有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林启云同学深知,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她还需要不断寻找自己与优秀学生的差距,向他们学习,向名人名师学习,不断克服困难,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名祖国建设中的栋梁之材。她常说:“虽然我的父母不在身边,在我成长中有烦恼也有快乐,但它却是我一生的一笔财富。它将会给我的人生画上最明亮的,最光辉的,最灿烂的一笔!”

2012年12月6日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shuzhibaogao/8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