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公司工作总结】

篇:种植实施方案)(优秀)

篇1:关于建立油菜种植基地的实施方案 湖北家意粮油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建立油菜种植示范基地的实施方案

监利县是农业部2002年关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明确的长江中下游优质油菜生产带,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05.77万亩,其中水田160.86万亩,旱地44.91万亩。全县年栽种油菜面积在100万亩左右,旱地栽种以移栽模式为主,水田栽种以直播(撒播)为主,全县油菜籽产量在15万吨左右。其中,旱地栽种可以较好的节约油菜种子,因而,在旱地栽种模式下推广“双低”优良油菜品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水田栽种所需种子量是旱地栽种所需种子量的2——4倍,因而大多数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在水田栽种油菜时皆选用常规油菜品种,但由于常规油菜品种生产产量低、菜籽出油率低、成品油中芥酸含量高、菜籽粕中硫甙含量高,造成种植常规油菜的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油菜种植农户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一些农民宁愿将田地荒置,也不愿意种植油菜籽。

一、基地建立的目的:

1、建立油菜基地是实行振兴监利油脂,推进油菜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

2、鉴于近年来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进城打工,越来越多的农户改变了原先水稻的种植模式(由种植双季稻变为种植一季中稻),而在水田移栽油菜又缺乏劳动力,因此水田种植油菜一直采取种植常规品 种,靠天定产量的做法。

二、基地建设的步骤和方法:

1、时间:2011年7月——9月

2、选址:

⑴、旱地移栽种植基地:监利县程集镇、尺八镇

⑵、水田直播种植基地:监利县毛市镇、红城乡

3、基地面积:拟定建立 “双低”油菜优良品种种植基地4万亩,毛市镇、红城乡、程集镇、尺八镇各1万亩

4、与基地农户签订协议

基地选址确定后,企业与基地农户签订《订单油菜籽产购合同书》,同时,非基地农户也可以与公司签订《订单油菜籽产购合同书》,享受公司油菜籽收购相关政策,但不享受良种补贴政策。

5、供种选种

⑴品种选择:拟选用“华油杂13号”(程集镇、毛市镇种植)、“中双11号”(红城乡、尺八镇种植)优质“双低”油菜籽

⑵基地农户到公司指定的地点购买“中双11号”或“花油杂13号”油菜种子,公司对农户购买的种子进行良种补贴,农户须在种子补助领取单上签名并留下联系方式,以方便公司进行监督; ⑶补贴标准:

从荆州市种子公司得知,目前优质“双低”优良油菜种子价格为40元每斤,移栽每亩用种量为80——100g,直播每亩用种量在250——400g。在合理密植、合理的田间管理情形下,移栽田块油菜籽亩单产量可达200kg,直播田块油菜籽亩产可达120kg。

程集镇、尺八镇主为旱地移栽模式,每亩补助10元,共2万亩,计20万

红城乡、毛市镇为水田直播模式,每亩补助18元,共2万亩,计36万元整

6、育苗及栽培

①“中双11号”:⑴.适时早播:长江下游地区育苗适宜播种期为9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移栽;直播在9月下旬到10月初播种。⑵.合理密植:在中等肥力水平下,育苗移栽合理密度为1.2-1.5万株/亩,肥力较高水平时,密度1.0-1.2万株/亩。直播可适当密植。⑶.科学施肥:重施底肥,亩施复合肥50公斤;追施苗肥,于5-8片真叶时亩施尿素10-15公斤左右;必施硼肥,底施硼砂每亩1-1.5公斤,苔期喷施(浓度为0.2%)硼砂溶液。⑷.防治病害:在重病区注意防治菌核病。

株,直播每亩宜10000~12000株。⑶.合理施肥:80%肥作底肥,20%肥作追肥,追肥应以腊肥为主,每亩用1公斤硼肥作底肥。

7、保障措施及管理:

⑴基地顺利建设保障措施:

宣传内容:双低油菜籽的优势、水田及旱田栽种模式的介绍、湖北家意粮油科技有限公司订单农业的优惠政策、“双低”菜籽油营养成分及功效。

⑵生产技术保障措施:拟聘请专职油菜种植技术人员4名对油菜基地从育种到收割整个过程进行技术指导,计费用为10万元

油菜籽的收购:

菜籽成熟后,公司在程集、毛市、红城、尺八四镇分设几个油菜籽收购点;其它非基地但与公司签署了《订单油菜籽产购合同书》的地点,公司将根据地域特点分设收购点或派遣代理商对菜籽进行收购。农户出具签署的《订单油菜籽产购合同书》,公司或代理商按照比当时市面上油菜籽价格高2分钱的价格收购“中双11号”及“花油杂13号”油菜籽。

四、基地建设及正常运营费用计算:

1、良种补贴56万元

2、电视广告费用20万元

3、广告牌费用40万元

4、宣传单费用1万元

5、生产技术保障费10万元

6、防突发事件保障费10万元

7、菜籽收购补贴费用164万元

8、菜籽收购人员、车辆、运输费用10万元

共计311万元

五、经济效益分析

1、基地农户收益经济效益分析:

⑴亩用种成本分析:目前常规油菜品种种子价格为10——15元每斤(按12元每斤计算),“中双11号”、“花油杂13号”种子价格为40元每斤,移栽每亩用种量150g,直播每亩用种量300g,公司对种植“中双11号”、“花油杂13号”油菜的农户每亩补助15元。

⑵亩增加收入分析:

对于基地农户,在合理密植和田间管理情况下,种植“中双11 号”、“花油杂13号”油菜可比种植常规油菜亩增产20kg左右,整个基地共计4万亩,按旱田移栽亩产200kg、水田直播亩产120kg及2011年油菜籽收购价4.6元/kg计算,农户与公司签订种植合同后,在移栽模式下,亩增加收入为:20*4.6+200*2*0.02+(3.6-2)=101.60(元);在直播模式下,亩增加收入为:20*4.6+120*2*0.02+(7.2-6)=98(元)。

非基地农户在与公司签订订单合同的情况下,按保守估计每亩可增产15kg,直播模式下,农民每亩可增加收入15*4.6+120*2*0.02=73.8(元),移栽模式下,农民每亩可增加收入15*4.6+200*2*0.02=77(元)。非基地农户在与公司签订订单合同后,全县栽种油菜籽可增加收入73.8*(25-2)+77*(5-2)=1928.4(万元)。

综上所述,在种植优良油菜品种并与企业签订订单合同的情况下,在基地范围内,在直播模式中,农户可亩增加收入98元,同时直播模式不需要更多劳力,可操作性强;在移栽模式下,农户可亩增加收入101.6元,整个基地受益面积4万亩,受益收入339.2万元。

2、非订单农户效益分析:

通过基地示范及订单的促进,可以带动更多农户种植优良油菜品种,虽然因为公司资金能力的原因不能对其进行良种补贴及收购补贴,但是种植优质油菜品种后,据保守估计,每亩可增产油菜籽15kg,全县常年种植面积按100万亩计算,可增产油菜籽1.5万吨,按2011 年国家油菜籽托市收购价格4600元/吨计算,农户每亩可增加收入

3、企业效益分析:

常规油菜品种菜籽出油率为33%,“花油杂13号”、“中双11号”油菜籽出油率为36%,按100kg油菜籽计算,100kg常规油菜加工的经济效益为:油品33kg、饼粕60kg,消耗溶剂及能耗按5元计,水电按10元计算,菜籽油按12元/kg计算,饼粕按2.3元/kg,则每加工100kg常规油菜毛利润为33*12+60*2.3-5-10-100*4.6=59(元)。

两相对比:每加工100kg优质“双低”油菜籽毛利润增加27.1元。4万亩油菜基地每年可产菜籽2*200+2*120=640(万公斤),能为公司带来6400000/100*27.1=173.44(万元)的额外利润;另外26万亩油菜种植订单可年生产油菜籽3*195+25*115=3460(万公斤),能为公司带来3460*10000/100*27.1=937.66(万元)的利润;整个基地示范加订单带动,能为公司带来173.44+937.66=1111.1(万元)的利润。若基地的示范作用能带动全县更多农户种植“优质”双低油菜籽,满足我公司每年18万吨油料加工的能力,则每年可增加毛利润180000*10*27.1=48780000(元)。企业利税增加4878万元,上缴增值税增加634.14万元,上缴所得税增加1400.47万元,即综合税收过2000万元。

4、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本基地的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到优质“双低”油菜籽种植的行列,从而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创利、税收增加,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时,通过水田直播模式的基地示范,引领广大农户进行新的种植模式的认同,在充分利用闲置冬闲田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当然,由于资金的限制,我们暂时只能选择几个基地进行示范,希望通过以点带面带动更多的农户来接受这一新的种植模式。

六、附件

附件1:《订单油菜籽产购合同书》

附件2:《“双低”油菜指定品种购买补助领取单》

附件3:“中双11号”、“花油杂13号”优良油菜品种特性介绍 2011-07-02 篇2:双柏县工业用大麻开发种植实施方案 双柏县工业用大麻开发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二、我县开发种植工业用大麻的有利条件

1、自然资源优势。双柏县地处滇中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由于“立体农业”气候明显,气候类型多样,在冷、温等气候带都有工业用大麻生产适宜区,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对大麻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

已经列为国家50个农产品现代农业产业开发体系。

3、综合效益明显。

4、发展前景广阔。

目前,欧洲大麻纤维在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如特种纸(卷烟纸和技术滤纸)、隔音绝缘材料、复合纤维添加材料、保护膜材料,特别是作为麻塑复合材料的市场发展较快,已成为国家产业发展重点。随着应用技术的发展,用麻籽生产的高档食用油和系列功能性食品和工业大麻的生产和市场呈上升势头。因此。

三、项目建设地点、内容

在妥甸、法裱、大麦地、鄂嘉等乡镇开发种植20000亩工业用大麻。

四、项目进度安排

2011年底,根据《云南省工业大麻种植加工许可规定》,委托龙头企业申请领取工业大麻种植许可证,2012年试验性种植50-100亩,开展试验筛选适合双柏县生态条件的工业大麻品种,一方面筛选

出双柏山区广泛种植的适应性品种;二是通过试验集成组装适合双柏山区种植工业大麻生产栽培技术;2013年发展5000亩,力争在2014年发展到20000亩。

五、项目建设技术措施

1、品种选择

选择云麻1号、云麻2号、云麻3号、云麻4号、云麻5号等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纤维薄而柔软,易脱胶,种子含油量32%,四氢大麻酚含量约0.15%。云麻2号是早熟籽用型工业大麻品种,麻籽单产约每亩120公斤,籽粒含油量高达33.1%,四氢大麻酚含量约0.059%。云麻3号和云麻4号均为籽、纤维兼用型工业大麻杂交种品种,籽种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均分别超过30%和20%,干茎出麻率均高于15%,四氢大麻酚含量分别约为0.13%、0.16%。

2、土壤选择

大麻是主根系作物,大部分支根分布在20—30厘米土层。因此,耕作层要求深耕、疏松,以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满足根系发育的需要。大麻种植地土壤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的砂壤土为最适宜,土壤酸碱度以微酸性(ph6~6.8)最适宜。

3、田间管理

一是精细整地,使耕作层疏松,有利于出苗整齐,大麻根系伸长和吸收养料水分,达到苗齐、苗壮,生长均匀一致;二是设置排水沟和开畦种植,以利排水,避免出现缺株断垄、弱苗;三是合理施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以上,播种时在播种沟底撒施三元复合肥每亩约30公斤,苗高10—15厘米时,追肥速效氮肥为主,可兑水浇施或雨后根际撒施。

4、适时播种

一是播期选择。大麻适时播种,要从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品种类别,栽培制度,栽培目的等不同因素来决定。楚雄,大姚及大理麻区于雨水至清明节令播种,水利条件好的地区3月中下旬播种,一般4—5月播种。可采取在雨水来临前5—10天进行“三干”播种。

二是播种方法。纤维用栽培一般采用条播,条播深度一致,盖土均匀,出苗整齐,通风透光,便于管理,成熟一致,小麻少,省劳力和节约种子。纤维用栽培一般采用条播,行距30—40厘米,株距3—5厘米。

播种深度一般以3—4厘米为宜。

三是播种量和播种密度。以收获小麻为主的每亩播种2.0—2.5公斤,有效株8—10万株/亩为宜;以鲜秆直接进行皮秆分离进行加工的,每亩播种1.0—1.5公斤,有效株3—5万株为宜。

利用纤维型,最佳种植密度为15×30cm,最佳肥料为底肥每亩30—40公斤普钙,800公斤农家肥。

5、轮作

大麻在长期连作下,会引起严重的虫害,麻地的土壤肥力因消耗同一养分过多也会逐年减退。

6、适时收获

云南工业大麻纤维收割的时期一般在从8月下旬至9月中旬,在雄株大多数开花完毕(盛花末期)而雌株开始结实时即一次全部收获;生产上田间收获适期的特征是,雄花盛开末期,轻轻摇动,花粉纷纷飞散,麻杆基部稍变黄色,下部叶片已脱落,上部叶片黄绿色,麻田透亮,雌花开始孕蕾,此时可把大麻割下,去除稍部枝叶,平铺或立于在田间,翻晒干燥后,打捆运回加工沤制后剥皮。

六、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1、投资概算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2、资金来源

2012—2015年种植工业大麻总投资549.57万元,其中大麻加工剥皮机械设备4.31万元由西双版纳工业大麻种植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种植户使用,种植工业大麻所需的种子也由该公司免费提供,种植管理所需化肥款由该公司垫付,其中,2012年该公司需垫付1.193万元,2013年需垫付59.64万元,2014年需垫付238.56万元,2015年以后每年需垫付238.56万元。

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在西双版纳、红河等地的种植结果,繁种,平均产籽72.3公斤,平均产杆518公斤(晒干),按照亩产麻皮100-130公斤(收购价8500元/吨),杆芯500公斤(收购价600元/吨),每亩大麻农业产值1100-1355元,扣除每亩肥料等成本250元,每亩纯收益850—1150元。种植籽杆兼用型大麻可亩产麻皮50公斤(收购价6000元/吨),杆芯600公斤(收购价600元/吨)、麻籽80公斤(收购价6000元/吨),每亩大麻纯收益955元。

2、社会效益

我县工业大麻种植的发展重点放在冷凉贫困山区,根据企业的需要,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向冷凉山区群众推广种植,促进山区群众增收。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3、生态效益分析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推进组织。成立双柏县工业大麻生产基地建设专项推进工作组,由一名副县级以上领导负总则,确定相关单位给予配合,明确专项推进的重点镇办事处,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措施,列出时间表有步骤推进。县产业化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推进工作。

(二)加大考核力度。工业大麻产业领导组与乡镇,乡镇与村社层层签定目标责任书,把工业大麻产业发展纳入年度考核、任期综合目标考核,实行目标量化管理、过程管理、年底考核、奖惩兑现,确保落实。各乡镇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利措施,通过“一业一策”加以推进,调配力量,定人、定岗、定责。

(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项目涉及乡镇要把发展工业大麻产业作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富民强镇的一项支柱产业抓紧抓好,积极组建工业大麻产业办公室,加

强对工业大麻产业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制定系列优惠政策,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参与项目建设,提高工业用大麻生产组织化程度,对前来投资工业大麻种植开发的商家给予重点扶持;因地制宜,组织搞好耕地合理流转,大力提倡工业大麻种植大户奖励。

(五)落实措施,真抓实干

工业大麻产业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实行县级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包联系乡镇,乡镇主要负责人联系村,乡镇机关干部包联系社、户的帮扶目标责任制。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六)落实扶持政策

1、水利配套扶持。按100亩为单位集中连片进行设计,配套水利设施,政府补贴水利设施所需资金的50%。受益者承担50%。

2、制定扶持大麻产业化发展的鼓励政策。重点扶持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和加快大麻产业化发展。

双柏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3:2012年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2012年中药材种植及资金分配实施方案

为了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中药材生产示范基

据县委、县政府及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现

就2012年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

以效益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科技为支撑,按照“适地、适时、适生、适种”的思路,

充分利用我县光、热、水、土等资源优势,合理布局,统筹

规划,通过政府扶持引导、规模开发,实现中药材产业向规

二、种植任务及任务分解

2012年我县推广种植中药材12300亩,计划投资2300

2012年中药材种植计划分配表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其中:发耳、新街主要以生姜为主,其它乡镇皆根据其上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

模发展、示范带动、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原则;大力扶

持和发展重点村、重点户和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示范、辐

四、保障措施

后续产业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要做好

上下协作,在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地块的选择与落实,乡

村组及农户的配合上搞好衔接;要及时建立目标责任制,分

解任务,夯实责任;要加强中药材销售工作,及早和药业集

团沟通联系,争取实行定单农业,千方百计的确保农民种有

广力度,要明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抓好典型示范带动,

加大宣传中药材种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各项优惠政策,通过市场效益分析,种植能手现身说教,召开现场会等形式

不断增强中药材种植户的认识,使广大农民能自觉从事中药

3、科技支撑。

4、资金扶持。县政府将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并通过补贴形式投放农户,集中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

5、督查考核。县将把此项工作纳入对各乡镇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各乡镇要严格按照目标要求,层层分解、细化、夯实责任,逐乡、逐村、逐地块夯实面积,坚决杜绝虚报数字,做到面积实、底数清。同时,各乡镇要及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

五、资金分配

根据政府安排,农业局配套100万元中药材种植补助资金,对中药材产业发展进行扶持。

亩以上才能拿入补助范围。三是用项目的形式给予补助。

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采取抱团取暖方式联合体经营,能有效应对风险,确保中药材产业发展稳定。

水城县农业局 2012.5.28 篇4:综合实践活动种植方案 大桥乡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种植实施方案

“播下种子,收获希望”

一、主题背景

1、从理论上分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离开来”。《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2、从学校的资源来分析:

馆。

二、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能说出一些蔬菜、农作物的名称、生长特点等,懂得种植需要“整地——施肥——播种——管理”等环节,初步掌握一些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

2、过程与方法: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并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成功的快乐;

三、活动时间:3月至12月

四、活动人员 一至八年级全学生

五、活动设计与指导者 全体教师

六、活动的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工作(三月份)

2.查阅有关种植研究方面的资料,了解各地对此相关的研究。

第二阶段:种植实践(四月份----十一月份)

1.了解植物的品种、特点、生活习性等,懂得种植的环节,掌握简单的种植方法,学会栽种一种植物。

(3)制作调查表或列出访问提纲,向家长、技术人员、农民采访、调查一些种植蔬菜、花卉的有关知识。

(4)各小组讨论交流,确定想在红领巾种植园种植的植物;收集种子、幼苗或可以扦插的枝条。

2.当一回校园美容师,进行美化设计。 3.展示、评价。

1.各个小组能够根据自己所选的子课题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活动。

参考案例、活动实施过程:

活动共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确立子题阶段(3课时)

1、确定子题

调 查 表 班级 姓名

种植园都有哪些植物? 你最喜欢的是哪种植物?

你知道要种植这种植物,需要哪些环节吗? 你对其中的哪个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

2、指导分组

a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了自由结组的分组方式,让学生自愿结组,充分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探究性;

“播种快乐,收获幸福”活动分组一览表

第一小组 调研小组

第二小组 物资小组 第三小组 种管小组第四小组 采摘小组

第五小组 摄影小组

第二阶段:制定方案阶段(3课时)

种管小组的任务:

1、种植

2、管理种植园(比如:浇水、施肥) 采摘小组的任务:

1、采摘成果

2、保管

摄影小组的任务:

1、整个过程的摄影

2、配文字说明

1、这一阶段主要是先由调研小组按照本小组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去实施。制作调查表或列出访问提纲,向家长、技术人员、农民采访、调查一些有关种植的知识。如:针对学校种植园区的位置、日照时间、土质等特点,调查适宜种植哪些植物等。

2、根据调研小组的调查结果,确定要种植的植物名称。

第四阶段:成果交流阶段 (1周)

在多媒体教室组织了各小组活动的展示与交流。 (1)采摘小组进行采摘、保管并展示种植的植物。 (2)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展示活动中各组的收获与成果。 (3)交流、评价。

第五阶段:整理阶段(1周)

附评价表: 班级 组员姓名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备注:

1、各个小组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2、摄影小组的活动也可根据孩子不同的关注点,自己分组,分别负责各个阶段的资料收集工作;

3、在活动中,注意让学生收集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通过不同方式自己解决;

篇5:农业开发项目实施方案 ××农场农业开发项目实施方案

一、开发农业项目的基本目的及发展目标

二、成立农业开发项目办公室

农场成立农业开发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经营管理部,全面负责农业开发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为项目基地提供基地建设、生产技术、产品销售、财务管理、品牌培育等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并

三、成立农业开发项目生产基地公司

1、生产基地地点:××农场红十队

(二)、成立××农场××黑山羊养殖公司(下称黑山羊公司)

三、资金来源

四、经营模式

(一)、蔬菜公司

1、农场投资 万元,主要用于:

(3)、现金入股:每股资金按300元计算。

9、结算分红:

(2)、结算分红方式:

(二)、生猪养殖:

农场投资 万元,用于:猪舍、储物工作间、水泥路、沼气设施、沼液管、供水供电等设施的安装及建造,承包给本场职工经营:

1、农场与承包职工签订《生猪养殖承包合同》,承包期限为10年;

2、承包职工缴交2万元现金给农场作为承包抵押金,承包期内无违约现象的,承包期满予以退还;

3、承包职工全面负责生猪种苗引进、养殖及产品销售;

4、承包职工每年上交5万元现金上缴给农场作为承包费用;

5、承包职工饲养生猪产生的猪肥(沼液)无偿提供给蔬菜公司进行蔬菜种植;

6、承包职工不得损坏养殖场设施,不得擅自改变养殖场用途;

(二)、黑山羊公司

1、农场投资 万元,主要用于:

2、职工承包经营: (1)、黑山羊公司与承包职工签订《黑山羊养殖承包经营合同》,承包期10年;

(2)、承包职工按每头种羊上缴100元现金给农场作为承包抵押金,承包期内无违约现象的,承包期满予以退还;

五、生产技术方案

(一)、与××农业科学院建立技术依托关系,签订提供技术服务合同:

(二)、蔬菜种植:

3、严格按照《××农场××农业责任有限公司绿色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生产基地的土壤、空气、灌溉用水及购进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必须达到绿色蔬菜生产的技术指标;通过防虫网、太阳能灭虫灯等物理方法进行灭虫防虫,施肥以农家肥、沼液为主。

(三)、生猪养殖:

(四)、黑山羊养殖:

养殖方式采取以放养为主、放养与圈养相结合的方式;饲料以天然牧草为主(放养),人工种植牧草与精饲料(圈养)相结合的方式。

六、产品销售方案

(一)、蔬菜销售:

2、市场分析:近年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食品安全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民以食为天”,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改善,人们从“吃饱”向“吃好”再向“吃得健康”发展,对食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生产高质量的食品特别是农产品远远达不到消费者的需求,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四)、实行“统一定价,统一产品包装、统一配送”。

八、其它

2011年12月27日

篇6: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xx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中药材产业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产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同时也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xx市将中药材产业纳入百万工程并作为一项支柱产业、高新产业和战略产业来发展。我县自然环境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中药材资源丰富,优势明显。近年来,全县确立了“草、药、菜”三大绿色生态重点产业,中药材生产已有坚实的基础(在地人工种植中药材20余万亩),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产业化经营方面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品种和规模:植物类药材选择黄连、佛手、何首乌、山茱萸、三木药材作为骨干品种,每年新发展3-5万亩。规划到2010年,实现稳定在地中药材面积30万亩以上,力争达到40万亩。其中黄连gap基地5万亩、山茱萸8万亩、三木药材10万亩、佛手2万亩、首乌4万亩、其它药材(以金荞麦、前胡、紫宛、青蒿等草本药材为主)2-8万亩。基地建成达产后,产值达5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年收入1000元以上。

三、工作思路

在产业实施上,突出重点和选准突破口。

四、组织机构与产业分工

(一)建立机构

成立优质中药材产业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县农办、计委、经贸委、宣传部、财政局、扶贫办、科委、农业局、林业局、药监局、卫生局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

(二)产业分工

计委:负责牵头抓好争资立项和招商引资融资工作。

五、实施措施

(一)突出特色 合理布局

根据我县立体气候,本着因地制宜推动优势品种向优势区域集中的原则,将全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划分为三个区域:一是在xxx等地区16个乡镇建立5万亩优质黄连和10万亩三木药材基地,严格按照黄连sop操作规程推行gap标准化生产。二是在xx山东坡的xx、xx、xx以及xx山西坡的xx、xx、xx、xx、xx、xx等500-1100米中山区或丘陵区的9个乡镇建立8万亩山茱萸和4万亩何首乌种植基地。三是xx、xx、xx、xx等沿江丘陵区的4个乡镇建立2万亩佛手种植基地。

(二)完善模式 创新机制

“林+药”模式:主要在退耕还林地实施(用材林+草本药材)。 “药+草”模式:主要在退耕还草地实施(木本药材+牧草)。

在运作机制上,实行政府引导和业主牵头相结合,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并逐步过渡到“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

(三)实施标准 打造品牌

要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中药产业结构,努力打造无公害基地和绿色有机产品,全面推行黄连gap规范种 植,严格执行《xx黄连规范化种植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创立“xx黄连”品牌,完成“xx黄连”商标注册。启动实施佛手、何首乌等品种的gap认证工作,力争在2010年内通过国家认证。力争注册“xx佛手”和“xx何首乌”两个商标。

(四)科技研发 增强后劲

利用县校合作平台,加大品种研发力度,推进中药现代化步伐。依托西南大学、xx中药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西南大学xx中药研究所、xx黄连研发中心、西南大学xx养蜂研究所和蜂疗所。开展中药材选优育种、无公害绿色种植技术、中药材新品种培育以及中药生产关键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等研究。研发以xx地产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精深加工系列产品,建立规范化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体系。

(五)选准重点 突破加工

工、佛手精油提取、黄连花茶开发、蜂产品系列开发和黄连、何首乌、青蒿等品种的有效成份提取初加工。

六、加大投入 扶持发展

(一)政策扶持

(二)技术扶持

(三)资金扶持

建立基地建设基金:每年稳定投入100万元。筹资渠道:扶贫资金30万元、农发资金30万元、退耕还林资金40万元。

筹措产业加工资金:主要以立项争资、银行贷款和业主自筹为主。

第2篇:中药种植实施方案

中医医院技术开发部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要求,促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扭转中药材种植生产发展缓慢,规模有限的局面。技术开发部根据医院实际,结合人类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追求,在中草药绿化种植项目上,以弘扬民族文化,推广北药开发和健康理念的同时,将中草药种植形成产业化。满足医院中草药资源需求的同时,为区域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利用国家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机遇,实施北药种植开发项目,推广中药材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技术,探索“医院、科技、信息、园区、制剂应用” 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实现中药资源依托型向导向型转化的目的。

二、项目优势及现状

1、医院中草药种植项目初步计划与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因其具备中草药种植的资源优势、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优势,目前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 “北药”道地药材,而且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种植前景广阔。

2、医院拥有带动实施本项目的中药制剂室,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协定处方百余种,自制品种200余种。已形成了以黄芪、刺五加、桔梗、丹参、满山红、苦参为主要原料的抗炎、抗毒、抗衰老等系列产品。可充分利用种植园区的药材进行优质及特色产品的开发。

3、医院具备中医药人才优势。关于中草药的种植医院有专业的中药学技术人员和强大的中药制剂研发队伍,是药材的初加工和新的制剂产品研发的基础保障。

通过中草药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充分利用医院的种植开发、产品研发及销售为一体的整合优势,提高研发制剂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优势,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

三、项目总体发展目标

按照国家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依托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药材种植的自然条件基础和区位优势,通过分步实施,结合实际情况发展中药材种植,形成高产的规范化种植园区和绿色种植研发的示范园区。满足医院临床和中药制剂的生产需要。

四、项目的实施方式、步骤

(一)实施方式

1、充分利用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中药材栽培和研究开发技术,以及提供的种植场地和日常管理。为30亩高产示范区和研发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按中药材质量标准和种植技术规范,逐步建立技术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的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材质量,为医院药品研发和制剂生产提供优质原料。

3、医院成立中草药绿色种植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协调项目实施。技术开发部作为项目牵头部门,中药制剂室做好项目实施配合工作。形成以农户种植为主体、制剂研发为依托、医院引导扶持的运行机制。

(二)实施步骤

种植计划分两个阶段:

2011年~2012年,通过技术推广和发展农户合作,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亩;其中25亩作为中药材高产示范园区;5亩作为中药材种植研发示范园区。

种植项目投资:研发种植示范园区和高产示范园区种植管理可委托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医院制剂室每年给予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万元管理费。

2013年,根据实际情况可扩大种植规模,用于医院药品研发和制剂生产。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组织保证。

成立中药材种植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

主任:

成员:于

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负责中草药种植项目开发建设的领导协

调。制定发展规划。

2)办公室负责处理项目领导小组交办的任务及日常工

作,为项目提供种植方案、技术指导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3)负责组建专家顾问组,对项目建设、发展、规划等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

2、选择确定种植开发品种。应以本地自然资源为基础,选择道地药材、民族药材品种为重点,以临床使用和制剂需要为导向,通过科学、规范化种植,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药材种植区域,引导、带动广大农户发展中药材种植。

3、做好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工作。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与已经开展中药种植的基地、国内药科大学及研究所密切协作,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形式进行技术指导,有计划地培训中药材栽培与加工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4、开展攻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要对部分院内制剂进行剂型改革,系统地开展民间处方的开发,整理中药材栽培加工技术的研究资料,并对共同性、关键性技术和环节进行研究。

5、推行GAP规范和SOP规程。中药材种植必须执行GAP规范,按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执行科学化种植,并推行“无公害”种植。

6、提供药材回收政策和资金保障。对采收质量合格的中药材要给予优先采购,并按照市场价格110%进行支付。可以鼓励和引导农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和质量,保护中药材优良品种资源。

7、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医院进行中草药种植项目开发,在满足医院临床实际需要的同时,也能调整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利用文化委开展的各项广告宣传等宣传媒介,为中药材种植项目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推动医院中药材种植项目健康、稳定、有序、快速发展。

**********2011年5月25日

第3篇:红大蒜种植实施方案

******2011年度

红皮大蒜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申报单位:实施单位:

******人民政府 ******人民政府

******产业化扶贫项目

实施领导小组

二0一一年九月

目 录

前 言 ...............................................2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3

(一)项目区概况 ..................................................................3

(二)产业发展条件与现状 .................................................3

(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3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性质及实施单位 ..................4

三、项目建设标准及技术方案 ...................................................5

四、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5

(一)投资概算 ......................................................................5

(二)资金来源 ......................................................................6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6

六、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7

(一)组织领导措施 .............................................................7

(二)技术保障措施 .............................................................8

(三)项目管理措施 .............................................................8

七、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9

八、附件 .....................................................................................10 1

前 言

依据《贵州省特殊类型地区“三位一体”产业化扶贫开发纲要(2010-2020年)》、《2011年度乡镇特色产业扶贫项目立项批复》(黔扶办函[2011]76号)、《关于下达产业化扶贫项目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标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要求,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以开展“三个建设年”为契机,充分认识我乡扶贫开发工作的严峻形式,抢抓机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立实施的“环境立省”和“产业扶贫”战略和全县“三个三十万亩”的产业扶贫规划,结合***实际,本着“整合资源,连片开发,综合治理,整乡推进”的原则。把***的减贫、增收和脱帽作为基本目标,将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作为根本保证,尽快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工作重点,努力实施好2011年红皮大蒜种植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项目区概况

***位于***西北面,距***城91公里,东临维新镇,南接姑开乡,西接******乡,北与***市***乡接壤,***是全省100个重点贫困乡之一,全乡辖16个村133个村民组,其中一类贫困村12个,二类贫困村3个非贫困村1个,总人口28585人,其中贫困人口11897人,居住着苗族、彝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6275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2%,全乡农民人均占有粮338公斤,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2060元。

(二)产业发展条件与现状

项目区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属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日照数为1484.5小时,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262天,年降雨量1226毫米。项目区多为中山坡地,10-30坡度为主,土壤为高原黄壤,土层深厚,土壤PH值为4-6,有机质含量25以上。森林植被覆盖近20%。项目区土壤气候适宜红皮大蒜的生长。项目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很多农户以外出务工为生,项目实施后,可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水利建设状况:由于受地质地貌特征的限制,***

水资源匮乏,人畜饮水困难,通过新阶段扶贫开发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部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但由于资金有限,至今还有12000多人、4000多头大牲畜饮水问题还很困难,农作物生长主要靠天然降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2、电力设施建设状况:从2003年开始实施农村电网改造以来,全乡现已实现村村通照明用电,农户通电率达100%,但动力用电覆盖率还很低,还不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3、公路建设状况: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实现了全乡村村通公路,且大部分村民组通公路,但公路质量等级低,晴通雨阻现象还很明显,有部分村民组至今还未通公路,运输还是靠人背马驼。

4、社会事业发展状况:全乡有中心学校和中学各1所,16个村均办有点,学龄前儿童入学率达90%以上;有卫生院1所,卫生室7个,2011年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2%,还有9个村无卫生室,农民就医还十分困难。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性质及实施单位 种植红皮大蒜953亩(其中:法窝村500亩、茅草坪村各680亩);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实施单位:***人民政府。

三、项目建设标准及技术方案

1、品种选择

根据本地实际和市场需求选择红皮大蒜。种子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蔬菜种子)》规定的一级良种,纯度不低于97%,健瓣率不低于96%,整齐率不低于92%,完整度不低于95%,水份不高于65%。种子采用招投标方式由乡人民政府或县政府统一采购。

2、园地选择

土壤:选择结构良好,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

地形:选择比较集中连片且较规则的缓坡地。

3、种植技术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大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种植,采用大蒜和玉米套种。

四、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一)投资概算

1、每亩至少需大蒜种子100公斤,1180亩共需种子118吨,每公斤大蒜种子按8元计算,118吨种子共需资金94.4万元。

2、每亩需化肥25公斤,折合资金50元,1180亩共

需资金5.9万元;每亩需农家肥4000kg~5000kg,折合资金400元,1180亩共需资金47.2万元。

3、每亩需人工9个工日,折合资金450元,1180亩共需人工53.1万元。

1180亩红皮大蒜种植共需资金200.6万元。

(二)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00.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项目补助资金100万元,农户自筹和以劳折资100.6万元。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1、本项目建设期为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由于大蒜种植季节性强,根据当地实际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播种过早,冬前生长过旺,抗寒性下降,生长后期下部叶片枯黄,植株早衰,从而减弱大蒜鳞茎膨大期的光合作用和养分的积累,使蒜头变小;播种过晚,越冬时苗小,积累养分少,抗寒力下降,全生育期特别是营养生长期(茎、叶生长期)缩短,叶片数减少,叶面积也较小,蒜头小,产量低,蒜瓣数量减少,蒜薹产量也低,经济效益不高。结合当地实际,建设时间具体安排为:

2011年11月至2011年12月,种植前宣传动员及技术培训;

2012年1月至7月可在规划土地内种植玉米;

2012年7月至8月,进行招投标购大蒜种子,整地; 2012年9月,播种;

2012年10月,资料收集整理,迎接上级验收,报账。

六、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措施

1、成立以党委书记李荣为组长,分管扶贫的党委委员贺庆为副组长,党政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项目涉及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为项目第一责任人,负责安排项目实施的全盘工作;副组长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物资的调运等工作;党政办负责项目涉及文件的印发、收集整理工作;农业服务中心负责种子质量的检验及种植技术指导及项目档案的整理工作;财政所负责项目资金拨款、报账及项目资金的管理;项目涉及村村两委负责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宣传动员,组织农户种植大蒜。

2、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会议制度、部门责任承诺制度、目标考核激励奖罚制度、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制度等。

3、强化组织领导,召开群众动员大会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对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建设内容与规模、资金投入、管理方式、扶持政策、管护制度等进行广泛宣传,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实施与管理的积极性,发挥贫困农户参与项目实施的主体作用;严格按照项目批复的建设内容与规模、项目实施地点、单位财政扶贫资金补助标准实施项目;把握财政扶贫资金投向和产业化扶贫原则,瞄准贫困农户群体,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发挥项目实施示范户的引领带动作用,确保财政扶贫补助资金和采购物资100%投放到项目实施贫困农户;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依法保障农户生产经营中的合法权益。

(二)技术保障措施

1、技术支撑:由县农牧局、县扶贫办和乡农业服务中心派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

2、技术培训:切实加强项目实施农户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管理培训工作,确保掌握各环节的关键技术。

(三)项目管理措施

1、项目管理:按照《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公告制、参与式扶贫制、标示标牌制、大宗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评估验收制、档案资料建立健全制,实行项目中期绩效评估与后期竣工自查验收,把绩效考评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兑现奖罚。

为了确保红皮大蒜种植项目能顺利实施和大蒜投产

后销路有保障,实现农户增收的目的,成立全乡大蒜种植协会负责联系大蒜销售并参与大蒜种植项目的实施。

2、资金管理:按照国家《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和《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专户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改革意见”的要求,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专户专账专人管理责任制、严格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制、资金使用审计制,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

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要组织相关部门按照项目和资金管理规定逐项进行自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认为自查合格后,向县扶贫办提交“项目资金使用审计报告”和“申请项目验收报告”,做好迎接项目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七、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平均亩产蒜薹350公斤左右,按最低每公斤2元计,年可实现毛收益700万元,平均每亩产蒜头600公斤,按每公斤最低5元计算,可实现毛收益3000元,每亩蒜薹和蒜头共可收益3700元;1180亩每年净收入436.6万元,项目覆盖农户1028户4830人,人均每年可增收904元。

2、社会效益

通过大蒜种植项目的实施,从农民群众出发,针对贫困农民缺资金、少技术、少致富项目等致贫原因,使他们靠扶贫项目,发挥他们的自我创造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同时可增加项目区农民群众收入,实现减贫“摘帽”的目标。

八、附件

(一)关于成立***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领导小组的通知。

(二)项目区在县级行政区域图中的区位图

(三)***红皮大蒜种植项目在全乡行政区域图中的位置图。

(四)******2011年度大蒜种植项目资金概算表。

***人民政府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第4篇:花卉大棚种植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高档花卉大棚种植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我区种植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装备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带动农民增收,特制定高档花卉大棚种植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围绕提升种植业的产业化水平,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为载体,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引领,通过政府扶持、民间投资、企业带动、农民参与等方式,大力发展花卉大棚种植,提升农业现代装备水平和产出率,把顺德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优质花卉产业基地,并为解决本地人就业,培养新一代现代农业创业者开辟新途径。

(二)基本原则。

循序渐进。通过办好试点,摸索经验,凸现高效农业商机,调动民间力量参与,逐步扩大大棚种植规模,使之成为顺德农业的新增长点和新的投资热点。

市场带动。实行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花卉产业从中低档品种为主向优质高值方向发展。

产业牵引。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品种引进、技术支撑、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促进优质花卉产业从分散走向联合,从粗放走向集约,有效提升产业化水平。

政府导向。通过政府适当扶持,调动民间资本投资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以民间资金、信贷资金为主体的多元

化投资体系,为设施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设高标准花卉大棚4000亩,实现年产值8亿元,把顺德打造成国内重要的高档花卉产业基地。

(二)发展步骤。

试点阶段。2010年至2012年,为大棚种植的试点和启动期。每年建设高标准大棚100亩,3年内由区政府安排扶持资金,牵动民间投资,约带动150户农民参与。通过试点,探索设施农业高投入、高产出、高回报的发展路子,为大规模发展大棚种植积累经验。发展阶段。2013年至2019年,为大棚种植的持续发展期。一方面,建设和完善高档花卉出口等各项设施,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尤其是大规模扩展欧美市场。另一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优质花卉产业园区,每年约建设500多亩,争取到2019年全区建设优质花卉基地达到4000亩。

三、发展方式

(一)园区互动。

2010年,陈村镇花卉世界兰花基地建设高标准大棚50亩,以种植蝴蝶兰成花为主,约带动25户农户参与种植。北滘农民创业园建设高标准大棚50亩,以种植红掌、凤梨等优质花卉为主,约吸引25户农民入园创业。2011至2012年,每年在陈村、北滘两镇建设高标准大棚100亩,共带动农户100户。

(二)企业带动。

组织带动性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与入园种植农民挂钩,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实行“三提供”:提供种苗,由企业向农民供应种苗;提供技术,参与种植的农民到相关企业学习,掌握种植技术后才可入园种植,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相关企业对入园种植农民提供技术跟踪指导服务;提供收购,相关企业对入园农民生产的产品定价收购或协助销售。

(三)扩大发展。

从2013年开始,在园区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每年建设约500亩的优质花卉产业园区。

四、扶持办法

2010年至2012年,在高档、优质花卉大棚种植推广试验期间,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对建设高标准大棚的投资者给予每亩5万元的补贴。陈村、北滘两镇财政对入园租赁大棚种植花卉的农民给予首年的租金补贴。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展大棚种植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带动农民增收的一项全新工作。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区经济促进局要做好大棚种植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全程推进项目的实施。区财税局协助做好资金安排和监管。区委社会工作部负责组织大学生进行农业创业实践。相关镇、街道积极配合,制定相应的扶持措施,引导农民参与设施农业。

(二)规范项目管理。

大棚种植项目要实施项目申报、合同管理、项目建设施工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严格资金监管,成立由区经济促进局、财税局等部门组成的设施农业项目监督验收小组,对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进行监督验收。

第5篇: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

丹麻镇锦州村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

为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青海省农牧厅“四五计划”要求,围绕丹麻镇农业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食用菌示范基地为基础,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狠抓落实,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稳步、逐步整体推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二、任务目标

按照青海省农牧厅“四五计划”项目安排,积极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累积技术和管理经验搞好示范基地,并作为锦州村食用菌种植技术现场观摩、培训和推广中心,带动锦州村民规模化种植食用菌,从而达到创业富民的目的。

三、工作重点

示范优质品种:主要是双孢菇、平菇等。

集成高产技术:本着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实现良种化,良种良法配套,综合防治病虫害,利用农作物秸杆栽培食用菌,拉长生物链条,开发高蛋白食品。

加强病虫害防控:优先采用科学育种、选用抗病品种、利用天敌、灯光诱杀等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菇体生长期杜绝施用化学农药,无菇期适量使用低残农药,在突出生态、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掌握适时适期防治,把病虫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主要技术内容

(一)主推技术

该技术通过利用选育低温型优良食用菌品种进行反季节栽培,实现低温、高海拔地区成功栽培食用菌的目的,对于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满足社会对食用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1.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技术。根据锦州村特殊气候条件,采用反季节栽培模

式,推广应用优质高产、适销对路及价值较高适宜反季节栽培的低温双孢菇、平菇和香菇,针对锦州村冷凉气候特点,采用塑料大棚设施或空置平房,进行栽培。菌种生产按照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

2.培养料选用。栽培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保持适宜的颗粒度和一定的吸水能力。培养料采用通风发酵处理和高压、常压灭菌,达到防霉速生增产的效果。

双孢菇具体配比如下(以100平方米用料计算):稻草3500斤,牛粪3000斤,过磷酸钙100斤,石膏100斤,石灰60斤、尿素30千克、发酵剂5千克、农药若干 。

低温平菇:栽培种制作容器选用高压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袋栽。栽培种配方如下:木屑40公斤、棉籽壳40公斤、麸皮10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0.5公斤、多菌灵0.2公斤。

3.双孢菇生产主要技术路线。(1)培养料前发酵。培养料备齐后,将草料提前3天加水预湿;将干牛粪加水预湿后混入发酵剂;预湿结束后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的顺序,将所有料堆制成底宽2米,上宽1.5米,长度不现的梯形料堆,进入前发酵阶段,总计需15天,翻堆两次。(2)培养料后发酵。在前发酵结束后,利用小的朔料棚进行简易后发酵。(3)铺料播种。在棚内地面,按照宽0.8—1米,长度不限作成料床,两床之间隔40—50厘米宽过道。将发酵好的料铺在料床内,厚度20—25厘米。待料温降至28度以下时,即可播种。播种采取混播加层播的方法,即先把占播种量70%的菌种撒在菌床上,然后用叉子抖料,使料与菌种充分混合,再将剩余的30%菌种撒在料表面用平整的木版将料面稍压实,整平即可。(4)发菌期管理。播种后料面覆盖一层报纸遮光,保持料温20—25度,约2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培养料。(5)覆土出菇。覆土厚度为3-5厘米。菌丝完全长满培养料后即可覆土。覆土后调整土层含水量,以手握成团,丢开即散为准,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经15天左右,即可有菌蕾出现,此时可以加大喷水量,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待菌蕾长至直径5厘米左右时,即可采收。

4.平菇生产主要技术路线。(1)配料。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1.3~1.5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值7.5~8。(2)堆积发酵。选向阳地势干燥地方,培养料加pH 9~10石灰水拌料,拌匀后堆料,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经1~3天料温升至50-60℃,经24小时翻堆一次,当温度再次升至50℃~60℃,经24小时发酵完毕。(3)装袋接种。因气温低宜用长而宽塑料筒,装料量相对大,装料袋应以宽20厘米,长40-45厘米为宜,装干料0.7~0.8 2

公斤。另外,应保证菌丝纯正无杂菌,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不可过长,菌种量以10% ~15%。菌种量大,菌丝生长优势大,栽培容易成功。两端袋口菌种量宜大,有利菌丝生长取得表面优势,一般装袋接种采用层播,可三层培养料四层菌种。(4)发菌管理。首先要控制适宜温度,培养室温度为20℃~23℃适宜,料温控制22℃~25℃为好;其次控制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达60%~70%为宜。此外,应注意适宜通风、预防杂菌发生。(5)出菇管理。此时必须注意温度、湿度、光线及通风量等几个因素的影响。

(二)生产技术人员培训与指导以及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推广

培训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对象是锦州村菇农。计划培训举办5-6期,每期培训20人以上,共计培训生产和技术人员120人。同时,在示范推广食用菌的关键时期如产前、产中、产后等不同阶段,计划邀请锦州菇农到示范大棚、生产菇房进行现场观摩学习,现场咨询和解决问题。

为使技术得到更加有效应用和推广,制定双孢菇、低温平菇等品种不同栽培模式生产技术规程,并发放给锦州菇农,确保技术能够被菇农所掌握。

(三)示范基地建立与示范

在锦州村,通过建立示范基地,严格按照推广技术的内容,实施高效、科学、规范的管理,供菇农观摩学习,以点带面,促进全面推广应用,从而实现产量增加、品质提高、菇农增收、农业增效。

(四)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控和监测

通过对栽培品种的各种投入品使用以及栽培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以及对示范推广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检测。一方面可以使该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的产值和效益,从而增加菇农收入。

五、明确职责,推进产业化经营体系

食用菌合作社组织:主要职责是和菇农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助示范基地做好技术指导工作。(1)负责制定本村项目实施方案。根据丹麻镇总体方案的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制定本村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2)落实具体种植区域和面积,并和农户签订食用菌种植和收购合同。(3)开展技术培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菇农进行技术培训, 3

培训5-6期,每期培训人数不低于20人。(4)进行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印发技术资料200份以上发放给菇农。帮助负责食用菌推广的部门和种植户落实食用菌相关菌需物资。(5)建立一支专业销售队伍,进行食用菌销售工作。

示范基地:(1)制定示范基地种植和推广计划。(2)技术人员进行基地食用菌种植示范,在食用菌种植不同阶段,组织菇农到示范大棚、生产菇房进行现场观摩学习,现场咨询。(3)制定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并做到家喻户晓。(4)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根据生产进程,搞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记载。

农户:(1)严格按照签订的食用菌种植和销售合同,种植和销售食用菌。(2)在菌种、农药、肥料等菌需物资的使用上,要严格遵守无公害产品农药、肥料使用准则,严禁使用违禁农药。

六、工作计划

根据实际,结合食用菌生产周期性,计划进度安排如下:

1、2010年9月—12月:做好互助县食用菌生产状况的调查研究、制订种植方案、做好产业规划、制定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做好试验示范推广的其他前期准备工作。

2、2011年1月—3月:搞好技术培训与指导。

3、2010年4—7月:搞好食用菌的栽培、示范与推广工作。

4、2010年8月:做好总结。

七.蘑菇生产的成本及效益分析

蘑菇生产的原料皆由农作物秸杆及畜禽粪便组成,所以成本较为低廉。每平方米原料投入成本在30元左右。建造一栋栽培300平方米的菇棚,投资在10000-12000元,这样的棚体使用寿命在5年以上,按每年种植一季计算,每季棚体折旧为1000-1200元。原料等费用总计10000元,每棚每季产菇10000斤左右,按每斤两元销售价格计算,产值20000元,净利润为8000-10000元。

八、保障措施

为优质高效地完成青海省农牧厅“四五计划”关于锦州村食用菌种植计划,特制定以下保障措施:

(一)建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

该项目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由镇政府镇长任组

长,涉农岗位工作人员为成员。项目技术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副镇长任组长,组员由项目实施人员冯天英和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农科岗位工作人员组成。

(二)建立目标责任制

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协调和运作,保证按项目要求顺利实施。

技术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

(三)建立生产日志和管理档案

为保证项目实施工作具体化和制度化,技术领导小组要对项目的实施活动和环节进行全程记录,收集保存好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归档整理,建立全程完整的工作、技术档案。

(四)做好技术示范、推广,探讨推广模式

通过示范基地展示推广项目的集成技术,同时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的形式,将技术成果通过食用菌合作社向周边地区辐射推广。

技术推广模式采用“政府+食用菌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模式。由示范基地制定具体技术路线和技术操作规程,由镇政府组织人员在示范基地进行示范,食用菌合作社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菌种并建立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渠道,发动农民进行生产,利用镇政府的联动,从而保证科学技术普及到位,农民能熟练掌握真正技术,无产品销售顾虑,实现镇政府、食用菌合作社和农户的三赢。

(五)开拓市场,确保增收

努力开拓产品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和销售空间,纵横联合,以销售促增收。一是稳定食用菌合作社营销专业队伍;二是内引外联,与外公司、企业搞好对接工作;三是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四是创建食用菌产品销售大市场,优化销售环境,吸引外地老板来村收购活跃市场,打破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销售瓶颈,确保群众得到实惠。

(六)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提高农民素质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普及大棚食用菌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制定和印发技术规范(程),提高锦州村菇农科学种菇水平。

(七)做好检查督导和验收总结

镇政府作为项目支持和牵引单位,要不定期的做好项目的督导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办法。食用菌合作社和示范基地要积极配合镇政府工作,每月上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对于示范基地推广的品种、模式,技术人员要适时做好品种的测产工作,工作结束后,搞好总结、鉴定工作。

附1:无公害食用菌袋料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平菇试用) 附2:无公害食用菌大棚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双孢菇试用)

冯天英 2010年10月15日

附1:无公害食用菌袋料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平菇试用)

一、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丹麻镇锦州村无公害平菇的生产

二、术语无公害平菇

系指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协作单位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及包装,经检测符合国家颁布的卫生标准的平菇。

三、引用标准

下列是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文。GB3095-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9138-88大气污染浓度限值标准; GB5084-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9321.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4285-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151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四、生产技术

1、食用菌袋料栽培工艺流程:原料准备-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转色-催菇-出菇管理-采收-后期管理

2、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低温、高产、耐储运、综合性状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3、材料的选择:棉籽壳、木屑、麸皮、玉米芯、豆秸、稻草、麦秸、马铃薯秧等常见、低成本的农作物秸秆。

4、塑料袋的选择预处理

平菇一般采用18—25cm—50cm的桶料袋,用前将一头用批绳扎一活扣。

5、装袋灭菌

(1) 装袋

平菇生料或手工发酵栽培一般用25×50㎝的料袋,装料前将菌种掰成花生大小的碎块,装料时采用四层菌种三层料,层层压紧后,在菌种处打微孔即可。 (2) 灭菌

料袋装锅时要有一定的空隙或者呈“#”字型排垒在灭菌锅里,这样便于空气流通,灭菌时不易出现死角。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料袋必须是聚丙烯塑料袋,当压力表指向1.5公斤/平方厘米时,维持压力2小时不变。采用常压蒸汽灭菌锅,当温度到100℃后,要用中火维持10-12小时,中间不能降温。

6、出袋接种

将刚出锅的料袋运到消过毒的冷却室或接种室内冷却,料袋温度降到30℃以下后才能接种。香菇料袋多采用侧面打穴接种。先将接种室或接种箱连同料袋用速效杀菌液进行空间消毒, 55厘米料袋,接5穴,一侧3穴,另一侧2穴。菌种要掰成小枣般大小的块状并迅速填入穴中,接种穴要填满,并略高于穴口。接完种的菌袋外套即可进培养室培养。木耳料袋灭菌将木棒去处,用菌种填满,再用无棉盖封口即可。

7、菌袋培养

(1) 发菌场所

接种后菌袋可在室内或日光温室里培养发菌,发菌地点要干净、无污染源,要远离猪场、鸡场、垃圾场等杂菌滋生地,要干燥、通风、遮光等。进袋发菌前菌棚要消毒杀菌、灭虫,并在地面积墙壁、层架喷浓石灰水。

(2) 发菌温度

夏季播种食用菌发菌期正处在高温季节,发菌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止高温烧菌,气温最好控制在28℃以下。冬春季节发菌时气温不能低于10℃。

(3) 翻袋通气

平菇接种后平菇3-5天翻袋一次。在翻袋的同时,挑出杂菌污染的菌袋。并解开薄袋袋口通气。50~60天后菌丝长满袋。当菌袋内壁四周菌丝体出现膨胀,有皱褶和隆起的瘤状物,接种穴周围稍微有些棕褐色时,可脱袋转色出菇。

8、平菇转色管理

此阶段是平菇出菇管理最重要的环节,要准确把握脱袋时间,即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脱袋。生产上最常用的是脱袋转色法。脱袋时的气温要在15-25℃,最好是20℃。脱袋后的菌柱要防止太阳晒和风吹,温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75%-85%,有黄水的菌柱可用清水冲洗。5-7天后,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拉大菌柱表面的干湿差,促其转色。8天后每天向菌柱表面轻喷水1-2次,连续喷水3天,一般脱袋后15-20天转色完毕。

9、出菇管理

(1) 催蕾

出菇温室的温度控制在10-22℃,昼夜之间要有5-10℃的温差,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90%左右,不久就会长出菇蕾。做好保湿的同时也要防止高温、高湿,防止杂菌污染。

(2) 子实体生长发育期的管理

菇蕾分化出以后,进入生长发育期。多数菌株在8-25℃的温度范围内子实体都能生长发育,最适温度在15-20℃。此期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还要有一定的散射光。早秋气温高燥,出菇温室要加盖遮盖物,并通风和喷水降温,晚秋气温低时,白天增加光照升温,喷水主要是向墙上和空间喷雾。

采收一潮菇后,要大通风一次,晴天气候干燥时,通风2小时,阴天或者湿度大时可通风4小时,使菌柱表面干燥,然后停止喷水5-7天。待采菇留下的凹点菌丝发白,就给菌柱补水。以后每采收一潮菇,就补一次水。春季管理的重点是给菌柱补水,经常向墙面和空间喷水。

五、采收

当平菇菌盖直径5-7cm成熟,应及时进行采收。

六、包装、运输、贮存

1、包装物上应标明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生产者名称、产地、规格、净含量和包装日期等。

2、包装(箱筐)要求大小一致、牢固。包装容器应保持干燥、清洁、无污染。

3、应按同一规格分别包装。每批产品包装规格、单位、质量应一致。每件包装的净含量不得超过10kg,误差不超过2%。

4、食用菌鲜销运输前应进行预冷。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要清洁无污染。运输中要注意防冻、防晒、雨淋和通风换气。

5、贮存应在阴凉、通风、清洁卫生的条件下,防日晒、雨淋、冻害、病虫危害,机械损伤。适宜的贮藏温度是3-5℃,空气相对湿度85-90%。

附2:无公害食用菌大棚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双孢菇试用)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丹麻镇锦州村无公害双孢菇的生产

二、栽培管理措施

(一)菌种选择:品种选用优质、低温、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二)菇棚的建造:

1、建棚选址:要求靠近水源,易排捞,通风良好。

2、菇棚模式:①大拱棚。选用温室大拱棚,投资成本相对较低。

②砖墙式专用菇房。用砖搭建固定菇房,宽9米,长25-50米,高2.2-3.7米,脊高3-4.5米,4-7层床架,标准高,使用时间长。

(三)培养料堆制发酵

1、配方(按实际栽培面积100平方米计算):稻草3500斤,牛粪3000斤,过磷酸钙100斤,石膏100斤,石灰60斤,注:稻草需晒干、无霉变、无变质。

2、预湿:把稻草在水池中侵跑3天,待其充分吸收水分后捞出,或把稻草铺成一层,边踩边喷水使其吸足水分,堆成宽2.2米,高1.8米的堆,预堆2—3天。

3、建堆:建堆场地要求地势高敞、平坦坚实、排水畅通、远离污染源及畜禽活动场所。堆向以南北向为宜,堆宽1.7-1.8米,堆高1.5米,长度不限,建堆要求外紧内松,四面垂直,堆顶呈龟背形,覆盖草苫。

4、翻堆:一般可采用测温翻堆法,即发现料堆温度达到最高值,并维持一段时间后,开始下降时,立即进行翻堆。翻堆时要上下、里外、生料和熟料之间相互调位,把粪草抖松、干湿拌合均匀。翻堆时水分调节掌握先重后轻、先湿后调的原则。

经过前发酵,培养料含水量为70%左右,PH值7.8-8.0,碳氮比为23:1左右,含氮量1.6%-1.8%,培养料仍能嗅到较浓的氨味,颜色深红色或棕灰色。

5、二次发酵(后发酵):前发酵结束,趁热把整个菇棚的培养料全部搬入菇棚的菇床架上,由上层至下层堆放。堆放时要求料疏松,各种原辅材料混合均匀,厚度基本一致,堆成拱形料面,密封菇棚,让其自然升温,时间约20小时左右,然后用蒸汽加热升温,升至空间和料温均达58-62℃,维持该温度范围内8-10

小时进行巴氏消毒。巴氏消毒时间到达后,适当通风换气,把料温降至48-52℃,并维持该温度范围内培养3—5天(根据前发酵培养料腐熟情况灵活掌握),即可停火。同时逐渐加强通风使棚内温度降至40℃,之后打开全部风口大通风,降至常温进行培养料整床。

后发酵结束后培养料质量要求:表层和内部可观察到较多白色放线菌的菌丝体,培养料颜色变为褐色,手握培养料柔软而有弹性,不刺手、不粘手,有料香味、无氨臭味;含水量65-68%,PH值7.4-7.7,碳氮比为20-23:1,含氮量在1.7-1.8%。

(四)播种时间:根据双孢菇栽培特性和锦州村周年气温变化情况,双孢菇播种的最佳时间为:4月中下旬-7月上旬。

(五)料床布置及播种

1、料床布置:当料温降至28℃下便可整床播种。

2、播种方法:先用菌种总量的三分之一,撒播在料面上,再用手指(五指)插入料中,稍振动料表层,使菌种均匀落在料表层下3-6公分处,把剩下的菌种撒播在料面上。整平后轻轻压实。

3、播种量:1.5-2瓶/平方米

(六)播种后的管理:播种后,主要是控制好菇棚温度、湿度和通风,以促进菌丝萌发生长,尽早定植。正常情况下,播种后第二天菌种开始萌发,前3天如温度不超过28℃,一般不通风,3天后菌丝向料面延伸,可适当进行通风,7天左右菌丝布满料面,即可打开全部风口大通风,促进菌丝向料内生长。

(七)覆土及覆土后管理

1、覆土:根据锦州村实际情况,取远离菇棚的林间地和菜园地的粘土、壤土,打碎晒干后粉碎为大如花生豆,小如麦粒的小土粒,100平方米栽培面积用土3方,麦糠150斤,普钙30斤,石灰量以调PH值7.5-8.0为准,麦糠使用前用2%石灰水浸泡一昼夜,捞出晒干后使用。

2、调水:覆土后3天内,采用轻喷细喷的办法,把土层水分调足调透,标准是捏成饼、搓成团,但不粘手。注意,调水时一定要打开门窗和通风孔,直到表面水迹收尽。

(八)出菇期管理:

1、出菇期水分管理:出菇后喷水的原则,应掌握菇多时多喷,菇少时少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

2、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的调节:蘑菇出土后,温度在13-16℃范围内为佳,菇棚内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

3、通风:出菇后菇棚内必须保持空气新鲜,随时注意做好菇棚通风换气工作。

在出菇管理中,水分、湿度、通风三者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彼此制约。若通风不够,常出现稀菇、红菇、锈斑菇、长脚菇等,若通风过多,湿度不够,往往出现死菇、薄菇、开伞菇。通风多少又会直接影响湿度的变化。因此,合理调控温湿气三者的关系,是蘑菇优质丰产的重要环节。

三、采收

按照收购标准,采菇一定要及时。在第

一、二潮的高峰期,子实体生长速度特别快,为了保证质量,一天需采菇2-3次,采菇时,动作要轻快,削根要平整,一刀切下,注意菇体整洁,防止菇体带泥。

四、农残及病虫控制措施

(一)主要病虫害:双孢菇病虫主要有:褐腐病、褐斑病、细菌性斑点病、石膏霉、木霉、青霉、曲霉、毛霉、链孢霉、菇螨、菌蝇、菌蚊、瘿蚊、跳虫。

(二)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三)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菇房保持良好通风,清洁卫生,及时摘除病菇,使用符合饮水卫生标准的水。

2、物理防治:利用日光曝晒、高温闷棚、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杀虫灭菌,菇房的门窗、通风孔安装细窗纱。

3、生物防治:采用生物农药如农用链霉素、生物防腐保鲜剂、天然杀虫剂防治病虫害。

4、采用低毒低残留或无残留药剂防治:

①褐腐病、褐斑病、石膏霉:用300倍速效霉菌净喷洒病害部位。

②木霉、青霉、曲霉:用霉特克1000倍液处理发病部位。

③菌蝇、菌蚊、瘿蚊:用菊酯类虫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菌蛆。

第6篇:食用菌种植项目实施方案

***区**镇食用菌种植项目

实施方案

根据省财政厅和***区财政局有关文件精神,***区财政局下拔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项目资金30万元用于支持***区***镇桥头村食用菌种植项目建设。项目由***区***镇桥头村自然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计划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在***区**镇桥头村建设20亩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项目预计亩产食用菌400公斤,亩产值20万元,亩纯收入6.8万元,示范带动周边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合作社基本情况

贵安新区高峰镇桥头村自然值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 年3月,法定代表人陈斌,现有合作社成员10人,成员出资 200万元合作社有完备的组织管理机构,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健全,严格按照农民合作组织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组织进行水果种植及农产品销售合作社地处贵安新区南面,位于甘凯公路沿线的高峰镇桥头村,距高峰镇政府驻地8.8公里,距大型批发市场石板批发市场30公里,甘凯公路贯穿整个桥头村,加上2016年花海项目的入驻,对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16年合作社组织群众流转土地给高峰花海,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带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合作社计划2016年在桥头村发展20亩食用菌标准化种植 1.2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2.1项目建设期限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

1.2.2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项目地点在高峰镇桥头村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建设20亩食用菌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2016年主推品种为平菇。购买生产灭菌机具及设备1套;建20个食用菌连体大棚50000平方米,连栋大棚1280平方米,48立方米和32立方米生产用水池各一个,水泵及配套供水和喷灌设施一套,办公室和生产库房600平方米。 1.2.3聘请省农科院从外省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入驻基地 手把手的传授技艺,不间断地做理论培训,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针对贫困户做了一些免费的培训

1.2.4组织社员到外地市场考察学习、食用菌种植技术咨 询等,为合作社社员了解外部市场信息构建平台 1.3项目投资情况

项目示范种植面积20亩,总投资276.6万元,财政扶持资 金补助30万元,主要用于生产原料、技术培训、产品营销及信息平台建设支出等 1.4项目预期效益 项目预计亩产食用菌4000公斤,产地批发价按5元/公斤,亩产值20万元,项目总产量80万公斤,项目总产值400万元,项目总投入276.6万元,项目纯收入136万元,前期投入虽然高但是今后的回报非常可观,经济效益显著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当地10户农户参与食用菌种植,调动广大社员规范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同时也辐射到周边村食用菌的种植,有计划地发展食用菌种植,提高新区农产品进入市场和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第二章项目建设方案与投资概算 2.1建设方案

项目计划通过选用优良的平菇品种进行食用菌示范栽培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建立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20亩,带动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

22投资概算

项目总投资276.6万元,其中: 1.食用菌连体大棚(含生产便道、喷灌,砖等)费用:每 平方米110元,共5000m2,小计55万元

2.连栋大棚(含设施设备)费用:每平方米450元,共 1280m2,小计58万元 3.场地平整费用:10力元u 4.生产用水池费用:8万

第7篇:蔬菜种植标准化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进一步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关精神,加快推进海拉尔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如期完成,特制定该实施方案。

海拉尔农业发展园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实施

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高科技为先导,坚持科学规划、区域布局、规模经营、集中管理的原则,用工业化理念新视角,推动蔬菜种植技术的大改进和蔬菜种植模式的大普及,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标准化品牌,形成市场带动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把农业发展园区建成海拉尔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和企业从中受益,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该项目,进一步提高海拉尔区蔬菜产量和品质,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打造一批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促进蔬菜规范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发展,促进项目区群众增收致富。

(一) 经济效益

蔬菜基地种植标准化示范200亩,亩增产8%,可有效地促进农民节本增收。

(二)社会效益

通过蔬菜基地种植标准化生产建设项目的实施,可培训农民技术骨干,普遍提高农户的科技素质,可以加快海拉尔区蔬菜产业化进程,实现蔬菜种植标准化、脱毒化、自给化、专用化,进一步抢占蔬菜市场,把奋斗镇建成全市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

(三)生态效益 蔬菜基地种植标准化的大面积推广运用,使得农户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减少,生态系统化学污染减轻,毒害性物质积累和残留减少。极大地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土壤、空气、水源的污染,同时也增加了植被覆盖,有利于海拉尔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四、工作重点

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广泛收集资料、综合考察分析、科学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实际,从综合规范、良种推广、种植管理、害虫防治等方面入手,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标准推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蔬菜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全面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相关镇和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各种方法,大力宣传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发动群众,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尽快将政府的决策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奠定良好基础。加大对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工作的宣传和报道,扩大海拉尔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的知名度,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4、认真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在总结示范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蔬菜种植技术规范和操作技术规程,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质监总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办法》,逐项进行自查完善和巩固提高,保证示范任务全面完成,并按时上报项目验收申请报告,迎接上级对海拉尔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全面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海拉尔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发改、科技、财政、水务、农业、质监等部门和奋斗镇及海拉尔农业发展园区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奋斗镇,具体负责项目立项、规划审核、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验收等工作。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做好蔬菜种植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

2、明确责任分工。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是一项以标准为技术支撑的科技示范项目,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严格落实分工负责制,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形成职责分明、运转协调、反应迅速的组织保障体系。

3、强化技术保障,广泛组织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加大示范区内农户的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种菜示范户和种菜大户。积极开展现场观摩交流活动,调动农户科学种菜的积极性,使所有种植户掌握蔬菜种植标准化及综合配套技术。

4、严格督促检查。蔬菜种植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汇同相关部门,严格项目建设考核,并定期对项目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按时完成阶段和年度任务的单位和有贡献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海拉尔区人民政府

第8篇:麻江紫皮大蒜示范种植实施方案

麻江紫皮大蒜示范种植

关岭自治县果树蔬菜办公室

2013年8月19日

目 录

一、概况 .................................................1

(一)名称 ............................................1

(二)示范种植单位 ....................................1

(三)建设时间 ........................................1

(四)建设地点 ........................................1

二、试验目的及意义 .......................................1

三、建设内容、建设规模 ...................................2

四、资金概算及资金筹措 ...................................2

(一)资金概算 ........................................2

(二)资金筹措及来源 ..................................2

五、进度安排 .............................................2

六、保障措施 .............................................3

(一)组织领导 ........................................3

(二)技术保障 ........................................3

七、效益分析 .............................................4

1、经济效益 ...........................................4

2、社会效益 ...........................................4

八、附件 .................................................4 1.大蒜栽培技术 ........................................4

一、概况

(一)名称:麻江紫皮大蒜试验示范种植

(二)示范种植单位

1、实施单位:关岭阿依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监管单位:关岭自治县果蔬办

3、技术依托单位:关岭自治县果蔬办

(三)建设时间:2013年9月——2014年4月

(四)建设地点:示范点建设在关索镇落叶村。

(五)示范规模:50亩。

二、试验目的及意义

麻江大蒜香味浓郁,外型美观,外表呈淡紫色或紫白色,瓣肉细嫩致密,蒜包紧实耐贮,生食香脆辛辣,熟食香味浓郁,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既是佐餐之佳品,又具药用之功效。经贵州大学生化所、省理化测试中心化验分析,麻江红蒜除含有丰富的无机盐、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外,还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尤其四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同时麻江大蒜栽培管理简单,市场好,经济效益高。

通过试验示范种植,观察麻江大蒜在我县气候条件下的适应性,并探索整理出麻江大蒜在我县的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同时,通过示范生产带动我县农户进行商品化、规模化生产。

三、建设内容、建设规模

在关索镇落叶村示范种植麻江紫皮大蒜50亩。

四、资金概算及资金筹措

(一)资金概算

1、大蒜种子:300斤∕亩×6元∕斤×50亩=9万元

2、复合肥:1包×175元∕包×50亩=0.875万元

3、生物有机肥:6包×48元∕包×50亩=1.44万元

4、土地租赁费:835元∕亩×50亩=4.175万元

5、劳动力投入:10人∕亩×50元∕人×50亩=2.5万元 合 计:17.99万元

(二)资金筹措及来源

试验示范种植总投入17.99万元,其中:大蒜种子9万元由果蔬办用试验示范费购买;肥料、土地、人工、管理费共计8.99万元由阿依苗公司承担。

五、进度安排

结合当地实际,建设时间具体安排为: 2013年8月30日前:前期资料准备,编写实施方案;

2013年9月10日前:采购种子。确定示范种植地块,做好大蒜栽培技术培训;

2013年9月10日—30日:播种大蒜。

2013年11月—2014年2月:田间观察大蒜生长过程,并观察记录主要农艺性状。

抽薹期记录:株高、假茎粗、假茎高、叶色、叶长、叶宽、抽薹时间。 收获期记录:单株蒜薹产量、蒜头纵横茎、外瓣数、总瓣数、蒜皮色、单株蒜果产量等。

2014年2月20日前:蒜薹、蒜果采收方法及蒜果贮藏技术培训。 2014年2月20日—3月10日:蒜薹采收。 2014年4月10日—20日:蒜果采收。 2014年4月底:资料收集整理,总结。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以县果蔬办负责人为组长、果蔬办副主任为副组长、果蔬办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示范种植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示范种植的规划、实施及组织协调,确保示范种植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技术保障

技术依托单位为县果蔬办,果蔬办现有技术人员4人,本科以上学历3人,大专学历1人,果蔬办技术人员多次参与我县大中型蔬菜生产项目建设,对项目的实施、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确保示范种植的顺利实施。

七、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平均亩产蒜薹250公斤,按6元∕公斤计算,每亩收入1500元,平均亩产蒜头700公斤,按6元∕公斤计算,每亩收入4200元,每亩蒜薹和蒜头共收入5700元,50亩可实现收入28.5万元。每亩的成本包含种子、肥料、人工、地租等共需要3598元,除去生产成本,每亩纯利润达2102元,示范种植50亩紫皮大蒜纯收入达10.51万元。

2、社会效益

通过引进麻江紫皮大蒜试验示范种植,寻找麻江紫皮大蒜在我县的种植适应技术,为农民致富提供有效途径,对丰富我县蔬菜品种资源、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作用。

八、附件

1.大蒜栽培技术

第9篇:金银花种植实施方案细则

金银花种植实施方案细则

一、种植

(一)土地落实

由具有项目负责人根据该项目实施地具有政策、情况完成土地落实任务。

1、与当地政府协调完成土地落实任务。

2、根据《金银花专业合作社组建方案》(附件1)成立合作社。

2、由公司人员和当地政府组织村民进行金银花种植宣传和具体土地落实细节。

3、与村民签订《金银花种植销售合同》(附件2)。

(二)种苗采购

1、金银花苗木生物学特征

A、生长发育特征

1、生长特性,抽枝特征:金银花抽枝能力强,生长季节可多次萌芽抽枝,但以4月份抽出的新梢数量最多。当年抽出的新梢可分为徒长枝和花枝两类。徒长枝由多年生母枝上不定芽萌发抽生而成,生长旺盛,难以成花,但其侧芽来年可抽出花枝,是形成花冠丛的基础。花枝由1年生枝条上的侧芽萌发抽出,花芽对生于花枝叶腋,花枝数量越多,产量越高。不同品种间抽枝特性差异很大,树型金银花花枝数量多,而其它品种花枝数量少,徒长枝多,所以产量相差很大。

2、开花习性,金银花开花早,一般栽后当年即能成花, 3-5年进入盛花期,高产期可维持到25-30年,30年以后的植株生长衰弱,产量降低。金银花的开花持续期的长短是经济效益的关键。金银花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花,花期持续到10月份。花枝上成花节数多则花量大,产量高。但不同品种之间成花节数差异很大,则产量不等。

3、其它特性,(1)根系发达,适应性强:金银花在温度摄氏3度以下的环

境中,生理活动相当微弱,生长处于极缓慢的状态;5度以上开始萌芽抽生新枝;16度以上新梢生长迅速,并开始孕育花蕾;20度左右花蕾生长发育良好。金银花适应范围广泛,无论山区、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碱性土壤都能生长,PH在5.0—9.5之间均能正常生长,有机质含量0.5-0.6%水解氮的条件下亦能枝叶并茂。不毛之地的沙漠地也能良好生长。(2)生长旺盛,抗逆性强:无论是在山巅平地,还是在沟壑山岭,金银花枝叶都很繁茂,它不但有非凡的抗逆性,既抗旱又抗涝,既耐严寒又耐瘠薄。

B、生态学特征

1、对土壤条件的要求,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砂石山粗骨质土、石灰岩褐土及一般盐碱地上均可生长开花。

2、对水分条件的要求,金银花抗旱能力极强,在土壤含水率10%左右粗骨质土上,一般树种已经呈萎蔫状态,而金银花仍然正常生长开花。在土壤水分条件适宜时,植株生长旺,冠幅大,产量高。土壤水分过大时,叶片易发黄脱落。

3、对温度条件的要求,金银花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冬季在零下33度可安全越冬,春季当气温5度以上时开始萌芽展叶,夏季20—30度时新梢生长最快。

4、对光照条件的要求,金银花喜光,光照充足则植株健壮,花量多,产量高。光照不足则枝梢细长,叶小,产量低。所以金银花应栽在光照充足的山坡或地堰上,不宜在林下,沟谷或阴坡栽培。

5、适应环境及对土质要求,金银花根系十分发达,主根粗壮,毛细根特别多,成龄单株根幅可达3-5米,深1.5-2米,水平分布大于垂直分布。根系密集分布层为10-50厘米范围内根系密度为94条/100平方厘米,40-60厘米范围内为70条/100平方厘米。4-5年生单株根直径可达1.6厘米,根幅为冠幅的2-3

倍。是水土保持的绝佳植物。在山区栽植可以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在平原沙丘栽植可防风固沙,防止土壤板结,减少灾害性天气的危害。

2、金银花苗木的相关品种

四季金银花苗、树形金银花苗、两年金银花苗、三年金银花苗

(1)四季金银花品种

四季树形金银花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有关专家合作,以优良金银花品种和传统的树形金银花为基础,利用多倍体技术,经过多年的连续选育、淘汰,最终培育出的一种性状表现优异、遗传性稳定的新品种。是目前国内金银花品种中最优良的品种,易管理、易采收、产量高,树寿命长达40年。树形金银花,表现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开花早,花期长,质量优,产量高,栽植当年每亩产干花20-30公斤,丰产期,每亩采收金银花干品200公斤以上,年收益在万元以上。

四季金银花种植前景,金银花价值高,用途广,花期早,产量高,适应性强,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全国实际年产量500万公斤,社会需求量1700万公斤,供求比例1:3。

金银花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来源,当今,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开发高效农业的形势下,在“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工程中,金银花将发挥巨大的作用。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金银花的潜在价值和综合效益必将得到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中国加入“世贸”后,发展金银花产业的前景更加广阔。

四季金银花种植优势 (1)立地成型、管理方便:

我国金银花品种繁多,大多是以藤本为主,产量较低且采摘困难,种植效益□较低,树形金银花立地成型,呈纺锤型发棵,方便了在种植中的管理工作。由于植株较高,花蕾集中,使采摘速度比普通金银花品种提高2倍以上,同时

可利用树下的空闲地块种植花生、绿豆等矮杆农作物。

(2)产量高 效益好:

树形金银花春秋冬栽种,当年引种,当年即可开花,并有每亩30公斤干花左右的产量,第二年亩产干花可达100公斤,第3年进入盛产期后亩产达150-200公斤,比其他品种的金银花可提前两年进入盛花期,并由原来的一年开一次花提高到可采五茬花,花蕾大而长,颜色碧绿,经测试,金银花中的主要入药成份绿原酸的含量高达5.85-6.9%,比普通金银花品种高出3-7%。

(3)适应能力强:

树形金银花根系发达,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其根系在水中浸泡多日不影响其正常生长,树形金银花在全国的多点试种中发现,该品种无论是在严寒的东北、还是在风沙肆虐的内蒙、或是在盐碱较集中的甘肃,或是在干旱少雨的山区、堤坝、坡地,还是房前屋后、沟渠路旁、林果间隙,它都能花繁叶茂,生长旺盛。

(2)树形金银花苗

树形金银花种苗,是目前国内产量最高,绿原酸5.8%—6.8%含量最高,适应推广、成活率高、生长期长、特点:直立树形,层次分明,易采摘,产量高,花期长达五个月。花期不间断,盛花期无茬抗病毒旱,放早衰。主要用途有:金银花茶,金银花提取物(用于金银花清热解毒)

3、金银花苗木选择

(三)种植技术

1、整地与栽植

(1)选地金银花对土壤及水分条件要求不严,能抗旱、耐涝、耐瘠薄,但是作为一种高效的药材植物,且以花丰产为经营目的,则必须集约化管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喜阳不耐荫蔽,应选择向阳、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沃疏松、透

气排水良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沙质壤土栽植。如灌溉方便、有水源,则更好。

(2)整地选好地后,根据广安市农民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株行距按1m*1.5m定植 360株/亩。

(3)栽植方法栽植时间是一年四季都可栽培,但以晚秋或早冬栽植最好。苗木栽植时,挖30厘米×30厘米×30厘米的定植穴,每穴施入菜饼0.5~0.75公斤或猪牛粪2.3公斤或N、P、K复合肥0.25~0.5公斤,拌土均匀后,上面覆盖2~3厘米的土,再将苗木根系舒展开,栽植在定值穴中,并踩紧土,浇透定根水。苗木栽植深度为地下部分不低于20公分。为了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苗木定栽前或栽好后,必须去掉2/3的叶片。

2、整形修剪

金银花自然更新的能力较强,新生分枝多,枝条自然生长时则甸甸于地,不利于立体开花。为使株型得以改善且保证成花的数量,需对金银花进行合理的修剪。对金银花进行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是一项提高产量、复壮更新、延长丰产年限的重要技术措施。 (1)整形修剪原则

A、因树修剪、随树造形。

管理水平不同,树形多种多样,修剪时要因枝修剪,随树就势,诱导成形;修剪不可过重或较轻。否则影响金银花的产量和质量。只有骨干枝搭配合理。开花母枝有大月小,有高有低、枝枝见光方能丰产。

B、长远规划、全面安排。

金银花当年栽植,当年即可开花。整形修剪的好坏直接影响将来的产量,因此在修剪时既要考虑早见效益,又要考虑将来的丰产结构,要有一个长远打算和全面安排,便于适应市场变化与需求。一般来讲,前两年控制产量、培养

好骨干枝,为丰产打基础。

C、平衡树体、通风运光。

在树体中要保持骨干枝长势平衡,不能一边强一边弱、高矮悬殊形成偏冠。必须采取抑强扶弱的措施,防止竞争、保持平衡、稳定树势。 (2)整形修剪时间

金银花整形修剪分冬、夏两个时期。冬剪,也叫休眼期修剪,即从冬季至翌年发芽前。夏剪,也叫生长期修剪,即整个夏季生长期的修剪。 (3)常用修剪术语

A、短裁

是将一年生枝剪去一段。又分轻短裁和重短截两种。在枝条的4~5节处剪叫轻短裁;在枝条的2~3节处剪为重短截。

B、疏枝

把一个枝条从基部剪去叫疏枝,通常用于一些密挤枝条和细弱枝条。可以改善树冠内的光照条件。

C、缩剪

对多年生衰退的枝条,剪去一部分或大部分的方法叫缩剪。

D、摘心抹芽

在生长季节将新梢的顶端掐去叫摘心,它有促进二次枝生长的作用。抹芽就是对枝条某些部位不起作用的基芽或不定芽提前抹去,节省养分,利于树内光照。

(4)整形修剪基本方法

整形可分常规整形和立杆辅助整形两种。

常规整形修剪:通常于移植后1—2年萌芽之前进行,修剪培养成伞形直立

小灌木。

具体整形修剪的方法:栽后的1—2年内主要是培育直立粗壮的主干。当主干高度在30~40厘米时,剪去顶梢,促进侧芽萌发成枝。第2年春季萌芽后,在主干上部选留粗壮枝条4~5个,作为主枝,分两层着生。在冬季,从主枝上长出的一级分枝中保留5~6对芽,剪去上部。以后,再从一级分枝上长出的二级分枝中,保留6~7对芽,剪去上部。再从二级分枝上长出的花枝中,摘去勾状形的嫩梢。如没有这种嫩梢,则不要摘除。一般入春后在二级分枝中或原来的老花枝上萌发出的节密而短、叶细的幼枝均是花枝,应予保留。

立杆辅助整形:是将茎蔓攀援在高1.3~1.6m的立杆上,插杆后将地上部分全部剪去,只从根部生长的分枝中选留1~3个生长旺盛的枝,将其缠绕在立杆上,让其在辅助杆上向上生长,以形成直立的中心杆。每年冬、夏两季进行修剪。

具体整形修剪的方法:

冬季修剪主要掌握“旺枝轻剪,弱枝重剪,枯枝全剪,枝枝都剪”的原则,要剪去内膛枝、过密枝、交叉枝、病枝、下垂枝、徒长枝、细弱枝、沿土蔓生枝,保留健壮枝条,对所剩余下的枝要全部进行短截,以形成多个粗壮主侧干,逐年修剪形成圆头状株型或伞型灌木状,并促使通风透光性能好,增加产量,又便于摘花。冬剪后,在春季萌芽生长时,能集中利用贮藏的营养,新生枝叶很快成为生长中心,形成大量腋花,产量大幅度提高。

夏剪要轻,以剪除郁闭枝、细弱枝为主,适当对少数壮旺枝进行中度短截,控制金银花徒长,以免形成细弱的勾状枝,以改善光照条件,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光合效能,增加营养积累。每年夏季,产花后进行多次摘梢,摘去已开花梢,促使形成新的花梢,并剪去靠近根部发出的枝条,以及徒长枝条,减少养

分消耗。生长季节修剪,以“打顶”为主,能促使多发新枝,以达到枝多花多的目的。具体操作:从母株长出的主干留1~2节,2节以上用手摘除,从主干长出的一级分枝留2~3节,3节以上摘除,从一级分枝长出的二级分枝留3~4节,4节以上摘除。以后,从2级分枝长出的花枝一般不再打顶,让其自然生长开发。一般节密叶细的幼枝即花枝应保留。无花的徒长枝,枝粗、节长、叶大,就摘除,以减少养分消耗。通过打顶使每一植株形成灌木丛,增大营养空间,促使大批量花蕾提早形成。通过整形修剪,金银花便从原来缠绕生长改为枝条疏朗、分布均匀、通风透光、主干粗壮直立的伞形灌木状树形。由于金银花具有当年新生枝条能发育成花枝的特性,通过上述修剪措施,能促进多发新枝,多形成花蕾,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每年冬剪于霜降后至封冻前进行,还应剪除枯老枝、病虫枝、细弱枝、交叉扰乱树形的长枝等。使养分集中于抽生新枝和形成花蕾。采花后,同样进行夏季修剪。每次修剪后,都应追肥1次。

3、土壤管理

土壤的肥沃程度直接影响到金银花的丰产稳产。土壤要长期保持疏松,通透性好,保水保肥,才能有利于根的生长发育,所在在金银花整个生育期内必须经常进行土壤管理,深翻改土,中耕除草等工作。

(1)深翻园地为防止土壤板结,减轻土壤容重,提高其保水保肥能力,对金银花园地要求1年深翻一次,深度30—40cm,方法是:距主干20~30cm先出沟,依次处延,将表土和基肥混合翻入地下,整平地面。对干黄粘土进行压砂,厚度10~20cm,然后深刨,使土沙均匀混合。对于瘠薄的山地,若有土源,可进行压土加厚土层,为金银花根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2)中耕除草金银花栽植成活后,要及时中耕除草。中耕除草在栽植后的前

3年必须每年进行3~4次,发出新叶进行第一次,7—8月进行第二次,最后1次在秋末冬初霜冻前进行,并结合中耕培土,以免花根露出地面。3年以后可视植株的生长情况和杂草的滋生情况适当减少除草次数,每年春季2—3月和秋后封冻前要进行培土。

4、肥水管理 (1)施肥

合理化施肥是促进金银花高产、稳产、质优的关键,是金银花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A、基肥

常用基肥有圈肥、人类尿堆肥、作物杆等。在晚秋或金银花进入休眠期,结合每年深翻挖槽,将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均匀撒于沟槽内,然后将挖出的土回填于沟槽内,并用铁把将地面耙平,以利蓄水、保墒。施肥量可根据树体大小而定,树体较大每株施土杂肥5—6公斤、化肥50—100克,小植株可适当减少;土壤肥沃,可少施或不施,以免植株疯长。一般以每穴施0.15kg枯饼肥或腐熟农家肥5kg为宜。

B、追肥

金银花为喜氮、磷植物,早春芽萌动时追施一定的氮肥,采花前增施磷钾肥都可显著促进生长和提高花的产量。据试验,在3年生以上的树体,于萌动前后每株追施尿素0.1kg或0.15kg复合肥,开花前每株追施磷酸二铵0.05kg或0.1kg复合肥,产量可提高50%—60%,增产效果显著。追肥时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在树冠周围开环状沟施入,施后用土盖肥并进行培土,厚5厘米。为了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成花数量,可在花芽分化时,用0.2—0.3%的磷酸二氢铵溶液喷施于叶面。采花后,有条件的可追施尿素1次。

C、施肥

方法施肥常与培土同时进行,采取环状沟施。沿树冠滴水线周围开20cm深的沟,将肥料拌匀后施入、与土混合,上边培土即可。 (2)浇水与排涝

金银花虽然抗旱、耐涝,但要获得丰产仍需要一定的水分。萌芽期、花期如遇干旱,则要浇水。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园地,要特别注意排涝,因长期积水影响土壤通气,根系缺氧严重时期会引起根系死亡,叶面发黄,树木枯死。

5、保花

花期遇干旱无雨或雨水过多,都可能会引起大量落花、沤花或未成熟的花破裂。可在金银花花蕾普遍有0.2—0.3厘米长时进行一次根外追肥,以乐果15克、人尿1公斤、清水20公斤混匀喷施。结合实行天旱淋水、雨多排渍的措施,则能有效减少落花。

6、病虫害防治

金银花的主要病害是白粉病、叶斑病,主要虫害是咖啡虎天牛、蚜虫、叶蜂、金银花尺硬等。 (1)白粉病危害

金银花叶片和嫩茎。叶片发病初期,出现圆形白色绒状霉斑,后不断扩大,连接成片,形成大小不一的白色粉斑。最后引起落花、凋叶,使枝条干枯。 防治方法:

①选育抗病品种。凡枝粗、节密而短、叶片浓绿而质厚、密生绒毛的品种,大多为抗病力强的品种; ②合理密植,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可增强抗病力; ③用505胶体硫100克,加90%敌百虫100克,加50%乐果15克,对水20

千克进行喷雾,还可兼治蚜虫; ④发病严重时喷25%粉锈宁1500倍液或50%杜邦易保800—1000倍液或400g/L的福星6000—8000倍液,能很好地防治白粉病。 (2)叶斑病

发病时叶片呈现小黄点,逐步发展成褐色小圆斑,最后病部于枯穿孔。 防治方法:出现病害要即时清除病叶,防止扩散,并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瑞毒霉800—1000倍液连续喷2—3次。 (3)咖啡虎天牛

咖啡虎天牛是危害金银花的重要蛀茎害虫,危害严重时造成茎秆枯死。 防治方法:成虫5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危害。可于产卵期用50%辛硫酸乳油6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倍液喷雾,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5月上旬和6月下旬,当幼虫尚未蛀入茎干之前,也可喷雾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各1次。当幼虫蛀入茎后,可用注射器吸取80%敌敌畏油原液注入茎干,再用稀泥密封蛀孔。另外剪除枯枝,集中烧毁。 (4)豹蠹蛾

又称六星黑色蠹蛾,属鳞翅目豹蠹蛾科。主要危害枝条。幼虫多自枝杈或嫩梢的叶腋处蛀入,向上蛀食。受害新梢很快枯萎,幼虫以后向下转移,再次蛀入嫩枝内,继续向下蛀食,被害枝条内部被咬成孔洞,孔壁光滑而直,内无粪便,在枝条向阴面排粪。 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理树枝,收花后,一定要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结合修剪,剪掉有虫枝,如修剪太迟,幼虫蛀入下部粗枝再截枝对树势有影响。

②7月中、下旬为其幼虫孵化盛期,这是药剂防治的适期,用40%氧化乐果

乳油1000倍液,加入0.3%—0.5%的煤油,进行喷雾,以促进药液向茎秆内渗透,可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③也可采用防治咖啡虎天牛的方法,用注射器从蛀孔注入40%氧化乐果乳油原液。 (5)银花叶蜂

幼虫危害叶片,初孵幼虫喜爬到嫩叶上取食,从叶的边缘向内吃成整齐的缺刻,全叶吃光后再转移到邻近叶片。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叶片吃光,使植株不能开花,不但严重影响当年花的产量,而且使次年发叶较晚,受害枝条枯死。 防治方法:

①人工防治,发生数量较大时可在冬、春季在树下挖虫茧,减少越冬虫源。 ②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喷90%敌百虫10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3000倍液。

(6)金银花尺蠖

金银花尺蠖是危害其叶片的主要害虫,严重时整株叶片和花蕾被吃光,造成毁灭性危害。可于采收季节喷布800倍液敌敌畏或500倍液敌百虫等,防治效果良好。或用微生物农药青虫菌和苏芸金杆菌天门7216菌粉悬乳液100倍喷雾,防治效果显著。也可用20%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1000—2000倍液喷雾。 (7)蚜虫

一般在清明前后开始发生,多在叶子背面。立夏前后阴雾天,刮东风时,危害极为严重,能使叶片和花蕾卷缩,生长停止,造成严重减产。一般于清明和谷雨时各喷1次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即可控制。

7、采收加工及贮藏

(1)采收

金银花的优良品种,春季栽植者当年即可结花,秋冬季栽植者次年结花,所以金银花一经栽植,就要考虑花蕾采收和加工问题,准备好采收花蕾的容器和建造花蕾加工烤房。

A.金银花花蕾发育规律

在华北地区每年开4茬花,第1茬花从4月中旬开始萌蕾,以后逐渐增多,到5月中旬花蕾发育成熟开始开花,5月底第1茬花结束,以后每30d左右1茬花,第4茬花不集中可陆续开到10月上旬。金银花单花从萌蕾到开放约需13-20d,春季长些,夏秋季气温较高,花蕾发育较快,发育时间短些。当花蕾长到应有长度的1/2时发育加快,花蕾颜色开始由青变白,如不及时采收,就要开放。

B.采收时机

金银花从现蕾到开放、凋谢,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米蕾期、幼蕾期、青蕾期、白蕾前期(上白下青)、白蕾期(上下全白)、银花期(初开放)、金花期(开放

1、2d到凋谢前)、凋萎期。青蕾期以前采收干物质少,药用价值低,产量、质量均受影响;银花期以后采收,干物质含量高,但药用成分下降,产量虽高但质量差。白蕾前期和白蕾期采收,干物质较多,药用成分、产量、质量均高,但白蕾期采收容易错过采收时机,因此,最佳采收期是白蕾前期,即群众所称二白针期。

C.采收方法

金银花采收最佳时间是:清晨和上午,此时采收花蕾不易开放,养分足、气味浓、颜色好。下午采收应在太阳落山以前结束,因为金银花的开放受光照制约,太阳落后成熟花蕾就要开放,影响质量。采收时要只采成熟花蕾和接近

成熟的花蕾,不带幼蕾,不带叶子,采后放入条编或竹编的篮子内,集中的时候不可堆成大堆,应摊开放置,放置时间不可太长,最长不要超过4h。

(2)晒花

加工采收的花蕾,若采用晾晒金银花,以在水泥石晒场晒花最佳,要及时将采收的金银花摊在场地,晒花层要薄,厚度2—3cm,晒时中途不可翻动,在未干时翻动,会造成花蕾发黑,影响商品花的价格,以曝晒干制的花蕾,商品价值最优。晒干的花,其手感以轻捏会碎为准。晴好的天气两天即可晒好,当天未晒干的花,晚间应盖或架起,翌日再晒。采花后如遇阴雨,可把花筐放入室内,或在席上摊晾,此法处理的金银花同样色好、质佳。

A.晒干

用筐晒法。用木棒制成长约1.7米、宽约0.7米、高5-7厘米的筐架,用高粱秸或席(高粱秸不去皮,席要翻用,利吸水)做底。每筐晒鲜花2.5-3千克。将筐南北向置通风向阳处,北部垫高,晒至八成干后,可倒入席上翻晒。夜间或遇雨可将筐罗放在院内,筐与筐之间放两根横木,上盖席(或防雨具)。花蕾达八成干时,绝对不能翻动,否则变黑,质量下降。

B.烘干

预烘(室温30℃)→装花(35℃,每2-3小时上、下层花筐对换)→加温与通风(40℃时通风,5-10小时内,温度保持45-50℃。通风每次5分钟,10小时后,温度升至55℃时即迅速干燥,共约18小时)→出炕(出炕前1小时减火,并通风,当温度下到10℃以下,银花八九成干时,将花筐端出晾干)。

烘干时,上花前先预烘,去除室内潮气和提高温度,当室温上升至35℃时即可装花,鲜花厚度保持在3-4厘米,将筐子整齐地排放在烘干架上,关闭门窗,堵塞通气孔,进行烘烤,每烘2-3小时,要将上面和下面的筐子倒换一次位置。装好金银花后,要立即增加火势,当室温提高到40℃左右时,鲜花开始

排水,可打开天窗,排放水气。5-10小时内,室温应保持在45-50℃,打开气孔,使水气迅速排出。如温度不够,可将气孔的一部分或全部堵塞,待室内潮气大时再通风,每次只可5分钟左右。10小时后,鲜花的水气大部分排出,室温达55℃,金银花迅速干燥,一炕历时18小时。出炕前l小时左右陆续减火,并一直通风透气,温度降至40℃以下,握之顶手、有响声时,就可将花筐端出。无论晒干或烘干,均应在l-2天后再烘(晒)一次,使其干透。优质的商品花色黄白色至淡黄色,含苞未开,夹杂碎叶含量不超过3%,无其他杂质,有香气。自然干制的花较烤制的花有香气,药味淡,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烘干机械加工,效果最佳。

(3)贮藏金银花

贮藏时用塑料袋包装扎紧,置通风干燥处,防受潮、霉变、虫蛀即可。

二、设备

(一)设备考察与类型

1、厢式干燥机工作原理及特点:

厢式干燥机属于间歇干燥设备,主要由厢体、搁架、加热器、风机、排气口、气流分配器等组成。厢体(干燥室)外壁有绝热保温层,搁架上按一定间隔重叠放置一些盘子,盘中存放50-150mm厚的待干燥食品原料。有的搁架装在小车上,待干燥物料放置好后,将小车送入厢内。风机用来强制吸入干净空气并驱逐潮湿气体。干燥热源可以是设置在厢体内的远红外线加热器,也可以是从厢外输入的热空气。热风的循环路径,若与搁板平行送风,叫平行气流式;若气流穿过架上物料的空隙,叫穿流气流式。空气速度以被干燥物料的粒度而定,要求物料不致被气流带出,一般气流速度为1-10m/s。

厢式干燥机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资少,适于小批量或需要经常更换产品的食品物料。热风的流量可以调节,一般热风风速为2-4m/s,一个操作周

期可在4-48h内调节。

2、微波式干燥机

电磁辐射干燥,就是利用微波的电磁感应或红外线辐射效应,对物料实施加热干燥处理。与其他外部加热干燥法不同的是,这种干燥方法是从物料外部、内部同时均匀加热的方法,因此,这种干燥处理方法时间短,不会因过热变质或焦化,其干燥制品的质量好,尤其是热敏性食品的干燥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1)微波干燥系统组成原理

微波干燥系统主要由微波发生器、电源、波导装置、加热器、冷却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图10—10)。用于加热干燥的微波管主要是速调管和磁控管。速调管常用于高频率或大功率的场合。微波管产生的微波通过波导装置传输给加热器。加热器主要有箱式、极板式和波导管式等类型。

(2)箱式微波干燥器

箱式微波干燥器由矩形谐振腔、输入波导、反射板、搅拌器等部分组成。如图10—11所示。微波经波导装置传输至矩形箱体内,矩形各边尺寸都大于1/2波长,从不同的方向都有波的反射,被干燥物料在腔体内各个方向均可吸收微波能,被加热干燥。没有被吸收的微波能穿过物料到达箱壁,由于反射又折射到物料上。这样,微波能全部用于物料的加热干燥。

3、红外线辐射加热器

红外辐射加热器是将电能或热能转变成红外辐射能,实现高效加热与干燥。从供热方式来分有直热式和旁热式两种。

(1)直热式辐射器 是指电热辐射元件既是发热元件又是热辐射体,通常将远红外辐射涂层直接涂在电阻线、电阻片、电阻网、金属氧化物电热层或硅碳棒上,形状上制成灯式、管式、板式及其他异形等式样。直热式器件升温快、

重量轻,多用于快速或大面积供热。在直热式辐射器中,电阻带式辐射器的应用范围最广,这种辐射器是以铁铬铝合金电阻带或铬镍合金电阻带为电热基体,在其表面喷涂烧结铁锰酸稀土钙或其他高发射率涂料而制成。电阻带热情性小、升温快,适合于中低温加热干燥,寿命长,维修方便。在使用电阻带式辐射器时,可以选配反射集光装置以加强干燥效果。

(2)旁热式辐射器 是指由外部供热给辐射体而产生红外辐射,其能源可借助电、煤气、蒸汽、燃气等。辐射器升温慢、体积大,生产工艺成熟、使用方便,可借助各种能源,做成各种形状,且寿命长,故仍广泛应用。旁热式辐射器有灯式、管式、板式等多种。板式远红外线辐射器是将电阻线夹在碳化硅板或石英砂板的沟槽中间,在碳化硅板或石英砂板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远红外涂料,当电阻线通电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即能在板表面发出远红外辐射。具有热传导性好、省电、温度分布均匀等特点,应用广泛。

4、价格

金银花烘干机多少钱因各地的气候环境及客户的需求不同,一般小型烘干机4-8万元/台、中型烘干机10-30万元/台、大型烘干机40-100万元/台 特大型烘干机100-300万元/台。

(二)设备选择

(三)设备安装地点

设备安装地点的选择应结合基地实际情况而定。

(四)安装调试

由设备卖方负责安装于调试。

三、烘房

(一)、烘房建立要求

建立烘房一般采用两间式,长6米、宽5米,房子的一头修两个炉口,房间内修回龙炕式火道,房顶留烟筒和天窗,在离地面0.3米处。每间房前后墙各留相对的一对通气孔,房内两侧离墙20厘米处各设钢筋或木头烘架一个,架间留1.4米的通道,架长5.6米、宽1.6厘米、高2.6米,架分10层,层距20厘米.底层离火道40厘米,每层放金银花筐子8个,筐间距10厘米,共上花筐160个。

四、产品

(一)申请QS编码

QS就是指QS生产许可证,原来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现为生产许可制度的标志,分为食品生产许可证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两者的标志相同,只是含义不太一样而已,QS编码为生产许可证证书编号,为国家质监部门为通过审核的企业的唯一的证书编码,意味着企业通过了必备性生产条件审核,具备生产资格。

(1)、金银花茶叶QS许可证申办程序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下列程序申请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

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按照地域管辖和分级管理的原则,到所在地的市(地)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

2、企业填写申请书,准备相关材料,然后报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3、接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通知后,领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

4、接受审查组对企业必备条件和出厂检验能力的现场审查;

5、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即可领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及其副本。

办证工作日须知

一、申请阶段

1、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含个体经营者),应按规定程序获取生产许可证。新建和新转产的食品企业,应当及时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省级、市(地)级质量技监部门在接到企业申请材料后,在15个工作日内组成审查组,完成对申请书和资料等文件的审查。企业材料符合要求后,发给《食品生产许可证受理通知书》。

2、企业申报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从接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通知起,在20个工作日内补正,逾期未补正的,视为撤回申请。

二、审查阶段

1、企业的书面材料合格后,按照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规则,在40个工作日内,企业要接受审查组对企业必备条件和出厂检验能力的现场审查。现场审查合格的企业,由审查组现场抽封样品。

2、审查组或申请取证企业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将样品送达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3、经必备条件审查和发证检验合格而符合发证条件的,地方质量技监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对审查报告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将统一汇总材料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国家质检总局。

4、国家质检总局收到省级质量技监部门上报的符合发证条件的企业材料后,在10个工作日内审核批准。

三、发证阶段

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核批准后,省级质量技监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向符合发证条件的生产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及其副本。

许可证相关时间

证书

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5年。不同食品其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限在相应的规范文件中规定。

换证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前6个月内,企业应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换证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规定的申请程序进行审查换证。

年审

对食品生产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内,每满1年前的1个月内向所在地的市(地)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年审申请。年审工作由受理年审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年审合格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在企业生产许可证的副本上签署年审意见。

变更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食品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开发生产新种类食品的,应当在变化发生后的3个月内,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受理变更申请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审查企业是否仍然符合食品生产企业必备条件的要求。

企业名称发生变化时,应当在变更名称后3个月内向原受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食品生产许可证更名申请。 (2)申请QS生产许可证需要准备的资料

1、《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到所在市(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领取)3份(注:有的地方规定其中必须有2份以上为钢笔书写,且为一个人的笔迹,切忌涂改和粘贴;有的地方规定全部要打印件,请向质监部门打听清楚。),按照规定要求填写好后在每份申请书封面上的盖章位置加盖单位公章,复印的印章无效。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食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封面应当加盖企业公章。

2、企业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企业代码证(复印件),各复印3份后盖上单位公章,其中3份营业执照的盖章处还须写上“与原件一致”。并按照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代码证的先后顺序装订在申请书后。

不需办理代码证书的,提供企业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3、生产企业工艺流程图(标注有关键设备和参数)和厂区平面图(企业生产场所布局图)一式3份,按照工艺流程图、厂区平面图的顺序附在代码证之后。(这两种图有条件的要复印成A4纸)。

4、企业质量管理手册原件一本。

5、委托检验协议原件一份。

6、检验员须经过培训并得到市质监局颁发的检验员证。如产品执行企业标准,还应提供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企业产品标准一份。

7、申请表中规定应当提供的其他资料。

8、缴纳2600元(许可证审查费、许可证公告费,此项为中央统一收取)。

(二)产品包装与运输

1、目的:

为了加强产品包装操作的管理和控制,使包装工作规范统一,运输安全可靠,特制订产品包装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包装的操作、验收及包装后的仓储管理和运输质量控制。

3、包装要求:

3.1 产品包装用的包装物分为纸箱和木箱两种。产品包装用的纸箱和木箱以及包装扎带性能应符合标准汇编《包装材料技术要求》的规定。

3.2 产品经检查确认其外观、性能及质量均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后方可进行包装,并附带产品合格证。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应按照相应的产品标准中的规定做好防护工作。

3.3 包装箱的外形尺寸和包装件重量应符合运输部门超限超重的有关规定。 3.4 制箱用的刨花板质量应符合LY209—79《刨花板》的规定。

3.5 制箱用的纸板质量应符合QB324—81《箱纸板》和QB605—73《牛皮箱纸板》的规定。

3.6 包装箱外表需要对该批次货物进行编号,并喷涂相关标识。

3.7 经包装后的产品应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冲击,需要正确设计衬垫。例如叶片包装箱内叶片之间需要使用泡沫衬垫。

3.8 产品上可移动的零、部件,应移至使产品具有最小外形尺寸的位置,并加以固定。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条件下,产品凸出的零、部件应尽可能卸下,标明记号,另行包装,一般应固定在同一箱内。

3.9 包装箱内不得混入杂、湿、油等污物。

3.10 木箱一般捆扎4条钢带,钢带应钉在端板的边缘上,钢带末端应用坚固钢带的专用工具坚固在一起。钢带末端的搭接长度不小于40mm。

3.11纸箱内装入产品后,要用胶带或强力胶带封口,胶带宽度不小于50mm。

4、运输规定:

4.1 运输形式:

采用外包物流的方式。国内一般采用铁路、汽车、海运; 4.2 运输要求:

需要与物流公司签订相关协议,避免运输过程中碰撞、堆积等对产品造成的损失。如果发生损失,由物流公司承担。

附件1

金银花专业合作社

组建方案

一、前景分析

“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药品市场、保健饮料市场、花卉市场、化妆品市场、饲料工业等市场对金银花的需求量非常大,据权威统计,金银花年需求量为干花30000万千克以上,而目前金银花产量只有8000万千克左右,王老吉等企业都采用山银花替代,供不应求,不用担心产品销售。

金银花干花每公斤市场价格60—120元,盛产期每亩产150公斤左右,产值10000元左右,高于粮食种植4—5倍。

二、运营方式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公司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烘房设备及烘干技术,负责收购全部金银花干花。农户提供土地、负责管护和采摘。

三、效益分配

公司占总股份的20%,农户占总股份的80%(获得总销售额80%的资金)。

四、基本保障

确定保护价,若市场行情低于保护价,公司按照保护价收购,若市场行情高于保护价,公司按市场价格收购。

附件2

金银花种植销售合同

二〇一三年六月

甲方: 四川华峰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乙方: ( 乡(镇) 村 社)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本着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建设共同发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型中药材发展之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合作方式:

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

第二条:双方责任与义务:

(一)甲方权利与义务:

1、甲方负责按每亩不低于300株,3元/株(折合人民币900元)提供给乙方种植;

2、甲方负责免费提供种植技术、烘房设备及烘干技术;

3、甲方负责回收合同内的全部金银花干品,甲方与乙方签购保护价,若市场行情高于保护价,甲方则按市场价格的95%收购;

4、干品统货回收保护价格60元/公斤。

5、干品回收质量要求:一等 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花冠厚,质稍硬,握之有顶手感。气清香,味甘微苦。无开放花朵,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5%。无黑条、黑头、枝叶、杂质、虫蛀、霉变。二等 开放花朵不超过5%,破裂花蕾及黄条不超过10%,无黑条、枝叶。其他标准同一等。三等 开放花朵、黑条不超过25%,无枝叶。其他标准同一等。四等 花蕾和开放花朵兼有,色泽不分。枝叶不超过3%。无杂质、虫蛀、霉变。

(二)乙方权利与义务

1、乙方负责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生产过程中的经营管理费用。

2、乙方按金银花植规范进行栽种、除草、施肥、修剪、防病、采摘等种植工作,并按国家药业要求进行采购,管护费用由乙方负责;

3、乙方应按照甲方所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规范种植和管理,否则造成种植失败由乙方承担;

4、金银花产出后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把产品私自销售给本合同以外的第三方,否则乙方必须将保护价以上的利润赔偿给甲方;

5、乙方不得私自将种植的苗木进行损害、铲除、更换,发现后以市场价额2倍进行赔偿; 第三条:股权及利益分配:

1、甲方提供种苗、烘干设备、技术指导、收购服务占本项目总股份的20%,获得总销售额20%的资金;

2、乙方提供土地、管护费用、人工费用等占本项目总股份的80%,获得总销售额80%的资金;

第四条:违约责任:

1、乙方若没有按时完成种植任务,按每株苗木价格的三倍赔偿甲方所采购未种植完的金银花苗木款;

2、甲方没有按计划供苗木,则按600元/亩作为租金赔偿给乙方;

3、乙方若不对甲方提供的金银花苗木进行精心管理,按时除草、施肥等,造成乙方经济损失,则300元/亩每年赔付给甲方;

4、甲方若不执行无条件收购乙方所种植的干品金银花,则按每年600元/亩赔付给乙方;

5、任何一方没有按项目建设安排进度安排,违反一项进度,则按50元/亩付给对方违约金。

第五条、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六条、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年 月 日

第10篇:发耳乡猕猴桃种植实施方案

鸡场乡人民政府

关于猕猴桃基地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猕猴桃生产水平,提高果品质量,增强果品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猕猴桃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按照《水城县2010年猕猴桃产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猕猴桃基地建设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充分利用红心猕猴桃和“奥运推荐果品”两大优势,以促进结构调整,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猕猴桃质量安全水为核心,以基地建设为平台,以标准化生产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有机食品的制度优势、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全面提升猕猴桃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建设猕猴桃基地

今年猕猴桃基地建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水城县鸡场乡坪地村新建猕猴桃基地320亩,根据绿色有机食品的条件和标准,本着统一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原则,全面实施好今年的猕猴桃基地建设。要把猕猴桃基地作为原料基地,创新机制,衔接产销,拓展经营,加快建

设步伐。

三、规划和布局

(一)基地布局

猕猴桃基地建设布局本着“集中连片、条件优越、无工业污染”的原则,在坪地村新建猕猴桃基地320亩。

(二)品种布局

主栽品种以红阳(红心)猕猴桃为主,按照2米×3米的株行距,每亩种植111株,按8:1适当配置授粉树,采用棚架模式种植。

(三)资金概算。申请上级投入资金32万元,合作社自筹投资100万元,8月份开始实施,12月份全面结束。

四、强化措施,建设高标准猕猴桃基地

(一)成立机构,确保基地顺利实施

在猕猴桃基地建设中,成立以分管农业的副乡长为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猕猴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基地的组织实施和全面协调,保证整个基地的顺利实施。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基地建设知名度

一方面广泛开展猕猴桃宣传活动。通过会议、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生产猕猴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猕猴桃标准和相关知识,将猕猴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以及肥料、农药使用推荐目录印发到猕猴桃基地村组、农户,切实让果农家喻户晓,基地要按照有关要求,加大猕猴桃种植宣传力度,统一规

格、统一内容,统一标准,应设立宣传猕猴桃基的广告牌,在醒目位置悬挂宣传猕猴桃基地的标语或设置猕猴桃宣传栏。另一方面抓好培训。要对负责基地建设的管理人员、生产推广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把猕猴桃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与关键技术的培训结合起来,加大培训力度,使每户果农有1名懂猕猴桃生产技术的明白人。

(三)加大标准化生产推行力度,实现基地生产“五统一”目标

严格按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组织生产,推广“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推广统防统治,建设“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果园,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生产技术、统一产品标准、统一监测方法、统一管理措施、统一用药。农业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落实标准,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户建立基地生产管理日志。实施企业要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严格按照猕猴桃标准进行果品生产、销售、贮藏、运输,创出最佳效益,推动猕猴桃基地建设。

(四)加大农药市场监管力度,实现猕猴桃生产“无公害”目标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以农药为主的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要积极主动地与工商、技术监督部门配合,将清理整顿和净化果区肥料、农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严谨使用假冒伪劣肥料、农药和农业部明令禁止在果树上使用的

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违法行为。要试行农业化学投入品准入办法,按照猕猴桃生产技术规范要求,把禁止在猕猴桃生产上使用的高残毒农药和影响果品质量安全的化肥、生产刺激素等清除出基地,切实做到不准买、不准用。

(五)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基地建设任务

猕猴桃基地建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实施,各从业人员及实施农户要高度重视猕猴桃基地建设工作,把猕猴桃基地建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第一要务,集中精力,集中人力,集中财力,抓好猕猴桃基地建设。把猕猴桃基地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大绿色食品标准及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与管理力度,落实质量,确保在12月底之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要充分认识猕猴桃种植的优势,落实人员和管理制度,建设高标准猕猴桃基地。

二O一0年十月十五日

第11篇: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附件2:

黑龙江省2010年深化

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据农业部《2010年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清理整治禁限用高毒农药、假冒伪劣农药为重点,深入开展“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强化日常监管、专项抽查和案件查处,着力构建农药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全省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突出抓好源头治理、标准化生产、追溯跟踪、依法惩处、舆论宣传,逐步建立健全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彻底清理甲胺磷等5种有机磷高毒农药,农药产品质量市场监测合格率提高2个百分点,假冒伪劣农药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100%,农药生产企业100%纳入监控范围,农药经营企业80%纳入监控范围,区域性、集中性制售假劣农药行为得到有效 1

遏制,农药市场监管执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整治重点

突出整治全省无公害生产基地县无公害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严厉查处农药生产企业和农药经销单位违法生产、销售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农药行为,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水果进行农药残留的监测、监控。

四、整治任务

(一)加强日常监管。强化农药产品质量与标签日常监管,突出抓好农药批发市场、专业市场、集散地和乡村经营门店等重点区域监管,严查无证生产、标签违规及重点产品的质量抽检。一是严查无证生产。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套用或冒用证件等违法行为;二是严查不合格标签。以产品登记证号、有效成分名称、含量、登记作物、防治对象和毒性标识为重点,严厉查处产品标签不规范,夸大药效,误导农民行为;三是对重点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对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大、近年来群众举报投诉多、标签严重不合格、涉嫌有效含量不足或可能添加违禁成分的农药产品重点抽检,确保违规、违禁农药不漏检。

(二)组织专项抽查。一是对“三剂”产品进行专项抽查。严查种衣剂、水稻壮秧剂和土壤处理除草剂质量和标签。二是对杀

虫剂产品进行专项抽查。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和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的行为,坚决杜绝国家禁限高毒农药的使用。三是对水稻、玉米、大豆、小麦四种作物用药进行专项抽查。

(三)查处大案要案。坚持重点打击与专项抽查日常监管相结合,组织精干力量,明查暗访,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联合有关部门严查大案要案。对区域性制假售假行为,集中整治,坚决查处。不断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的衔接机制,对已构成刑事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杜绝“有案不送、以罚代刑”行为。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发挥案件查处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在去年对省内农药经营单位和网点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将农药生产和经营企业资格、消费者投诉以及质量监测结果统一纳入企业诚信档案,及时曝光违规企业和产品名单。加大对合法生产和经营企业宣传力度,对在历次农药监督检查中产品质量和标签均合格的生产企业及经营单位,在媒体上进行宣传。

(五)妥善处理农药安全事件。及时妥善处置农药安全事件,保障农民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对发生的重大农药使用安全事故,积极主动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中毒人员救治,按规定如实上报信息;对发生的农药药害事故,及时组织专家鉴定,科学指导农民采取生产补救措施。同时要加强农民安全用药技能培训,推进专业化

统防统治,确保农药使用安全。

(六)落实属地责任。将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继续实行农药市场监管分片包干责任制。对在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中工作不力、失职渎职、导致违法违规行为长期得不到治理,市场秩序混乱状况长期得不到扭转的地区,追究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积极宣传,加强引导。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以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农药科学知识,提高使用者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宣传违禁高毒农药的危害性和国家有关禁限用规定的具体要求,营造安全生产、放心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密切配合,务求实效。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专项整治取得明显实效。同时,及时上报专项整治信息,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制定细化实施和推进方案,并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建立起由主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业务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具体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

六、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加强学习,分解任务。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

规和规定,深刻认识开展专项整治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方案、分解任务、明确责任。抓好各环节的衔接和监督管理,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时间安排:3月1日—3月底。

第二个阶段: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利用各媒体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适时启动整治行动,相关责任单位按照方案要求,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积极开展农药市场整治,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和农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的行为;开展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和禁限用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农药科学知识,提高农户农药合理使用技术水平;组织对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生产技术规程和农药安全使用情况检查;农药管理机构适时开展基地农残监测。时间安排:4月1日—10月底。

第三个阶段:检查评估,总结提高。对各地专项整治行动目标和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认真总结。主要总结整治行动取得的成效、经验和存在问题。对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差的进行通报批评。时间安排:11月1日—11月底。

第12篇:贵阳市种植业发展实施方案[优秀]

贵阳市2011年种植业发展实施方案

按照中央、省相关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提高执行力、抢抓新机遇、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见》的整体部署,结合《贵阳市种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十二五”期间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和农业产值倍增的预期目标,提升我市种植业产品商品率和经济效益,全面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进一步实施好2011年种植业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思路

按照生态农业发展和“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要求,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着力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以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为指导,按“一乡一品”大力推进,做强做优“果、药、茶”三大特色种植产业,大力发展饲料饲草业。以科技为支撑,加强“三园”(精品园、标准园、展示园)和“三个体系”(种繁体系、保障体系、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依托特色种植产业实施一产带三产,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经济与生态并重,加强公路经济带、坡耕地与石漠化区域建设,提高种养配套和循环生态农业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水平,实现种植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发展目标

通过发展,推进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三个提高”(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提高,特色产业规模与效益提高,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水平提高),增加农民收入。到2011年底,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将粮经比由2010年的4.6:5.4调整到4:6。

——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市果树种植面积达33.2万亩、产量12.45万吨、产值58500万元。茶园种植面积达8.12万亩,产量0.2万吨,产值16000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万亩(种植3万亩,野生抚育11万亩),产量0.67万吨,产值10100万元。建饲料饲草基地12.5万亩(其中青贮玉米饲料基地4.5万亩),产量52万吨,产值15000万元。小杂粮基地2.5万亩,产量0.725万吨,产值3000万元。

——沿公路干线,建好12个精品园(标准园、展示园)。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成贵阳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3个以上,启动20个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村寨)建设。

——强化良种繁育建设,建成果树、茶叶、中药材良种8个繁育基地,力争实现主要品种良种本市自给。

——粮食产量稳定在60万吨。

——建强良种推广、土肥应用、农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引进筛选5个以上良种推广应用,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三、项目主管部门、监管及实施单位、带动企业

(一)主管部门:贵阳市农业委员会

责任人:刘昌权

(二)监管单位:贵阳市果树技术推广站

贵阳市中药材生产管理办公室

贵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贵阳市土肥站

贵阳市植保植检站

贵阳市种子站

贵阳市蔬菜种子管理站

责任人:冉隆勋、刘玲、龚静、蒋志毅、耿坤、龚一民、

李明明

(三)实施单位:各区(市、县)农业(水)局、农技中心、农林水利服务中心

(四)带动企业:

果树:贵阳小河区金海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阳慧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元浩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等18家;

中药材:恒霸药业、贵阳金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泰药业等20家;

茶叶:清镇红枫山韵茶场有限公司、贵阳金阳高寨茶场、贵州百花富硒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青蓝紫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贵州久安古茶树茶业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

小杂粮:贵州大吉祥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五福坊食品有限公司、贵州龙膳香坊食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

四、建设内容

(一)特色产业发展

1.基地建设

加大对公路沿线种植结构调整、荒山荒坡治理,实现“稳粮进经”的目标;结合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实现有机肥的有效供给和对环境的零排放、零污染,生产出优质、生态的农产品。

(1)果树基地

新建无公害果树基地3.2万亩,其中市农委支持建设1.65万亩(详见附表1),其它项目建设1.55万亩。在基地布局上,一是按“一乡一品”推进,继续扩大永乐桃、下坝樱桃、南江枇杷、小寨坝葡萄、清镇葡萄等基地规模,新增花溪湖潮甜柿基地建设,共新增规模0.7万亩。二是在贵遵、贵黄、贵开路沿线,新建果树基地点3个,面积0.48万亩。三是结合旅游资源,在修文六广河、开阳构皮滩库区、南江大峡谷、乌当黔中五韵等具有休闲观光前景区域建设4个果树基地,面积0.28万亩。

(2)中药材基地

引导扶持企业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特色品种,引导在石漠化区域种植金银花,在坡耕地种植木本药材,推进中药材种植业朝生态、特色、优质、规模方向发展。共实施中药材种植14万亩(详见附表2),其中:一是引导企业建设规范化种植基地,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2.5万亩,发展特色品种。二是引导和扶持企业和农户,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石漠化严重区域种植金银花等特色中药材和木本药材,实施0.5万亩,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三是通过建设苗圃补种方式,在全市各区县(市)实施野生抚育11万亩。

(3)茶园建设

继续扩大茶园规模,2011年度新建无性系优质茶园1万亩,其中春季完成0.7万亩(详见附表3)。在发展重点上,一是继续扩大现有茶园的规模,重点建设开阳富硒茶基地。二是发展特色茶基地,如花溪久安古茶基地、息烽虫茶基地等。三是在清镇等地继续建设湖滨茶带,经济发展与饮用水源保护并重。

(4)饲料饲草基地

为确保草畜配套,调优种植结构,在我市主要奶件养殖区域,建设饲草饲料基地12.5万亩(详见表4)。其中建青贮玉米饲料基地4.5万亩,建设冬闲田饲草饲料基地8万亩。通过项目实施,依托养殖企业,引导和培训农民,稳定建立起适应我市养殖业发展需要的专业饲料饲草基地。

(5)小杂粮基地

依托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生产,建设小杂粮生产基地2.5万亩(详见表5)。由“五福坊”、“贵州龙”带动,建设小米基地0.5万亩。由贵酒集团、仁怀市金士力酒厂、茅恒酒厂

等带动,建设高粱基地2万亩,亩产300公斤以上。

2.产业体系建设

(1)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扶持引导种苗基地建设8个(见表6)。其中果树4个,中药材2个,茶叶2个。通过建设,力争到2012年后,我市特色产业主要种苗的供应实现市内自给,并逐渐辐射到全省。

(2)精品(标准)园建设

按照“园区建设引领技术、促进观光、引导产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果树标准园、精品药园和茶园建设,共建设精品(标准)园12个(详见表7),其创建标准果园4个,精品药园2个,精品茶园6个。

(3)市场建设

全力办好2011年中国贵州国际绿茶博览会。启动新茶叶市场建设(主要完成征建设用地、新建营业销售市场等)。完成贵阳市中药材物流园一期建设。

(4)其他建设

扶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以上。实施专业果农培训工程,培育示范户400户。对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基地,统一制作安装技术标牌100块;做好统一品牌打造,提高果品知名度。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和标准化生产工作。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基地的认证工作。引导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打造工作。继续扶持贵州恒霸药业实施GAP基地申报认证第二年工作。

(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业园区建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服务城市,富裕农村,加快城乡统筹建设进程。通过多部门整合资源,打造“贵阳市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3个以上,建设特色基地(村寨)20个以上,农家乐200家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强现有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进贵州省现代农业展示区(白云)建设进度,2011年完成基础建设,2012年举办种业博览会;继续完善和提升花溪科技园、乌当国家级农业园区、开阳南江和乌当羊昌两现代农业综合示范点等农业园区建设,增强综合示范功能,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三)粮油生产

依托重点项目支持,大力推广高产种植技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引导特用粮食种植,提高种植效益。

继续粮食增产工程和粮油高产创建工程。继续争取省农委支持,在花溪、乌当、清镇、息烽、修文、开阳实施粮食增产工程75万亩,其中水稻40万亩,玉米35万亩。实施省(部)万亩高产创建片3个,实施高产创建,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

积极发展特色种植,除做好小杂粮基地建设和饲料基地建设外,在花溪高坡试验种植红米50亩、菜用玉米500亩,在修文等地多点示范特色马铃薯种植。鼓励规模化生产,鼓励企业、协会、大户进行集约化的粮食生产,对粮食加工企业、种粮大户进行扶持。

(四)保障体系建设

1.良种推广与监管体系

抓好良种引进与推广工作,引进农作物新品种100个(其中玉米30个、水稻25个、蔬菜45个)试验,筛选出5—10个优良品种。在主要生产区域,建立30个“良种展示点”,种植展示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加速良种应用。启动种业建设工作,制定鼓励措施,对本地企业良种繁育工作进行补贴,特别加强对果树、茶叶、中药材等良种(苗)繁育的扶持引导。依法加强种子市场监管。依法做好种子备案工作,强化对种子生产、经营、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检查。

2.植物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实施科学监测与预警。扶持发展10个专业化防治示范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5万亩。推广应用重大防治技术与新技术185万亩次。着力防控稻水象甲等重大疫情。开展农药质量监测预警,使农民用上“放心农药”。通过项目建设,将主要粮食作物总体产量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主要农作物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0%,上市农药合格率85%以上,有效控制植物疫情与外来植物有害生物,持续增强防控能力,提高对植物有害生物的处置水平,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

3.土壤肥料应用与管理体系

进一步加强先进适用土肥技术的转化与推广。一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0万亩(次),开阳县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技术50万亩(次),指导农户施用配方肥面积5万亩(次)以上。二是继续开展特色作物果树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同时启动艳红桃施肥专家系统构建工作。三是通过实施部省级有机质提升项目,辐射带动推广绿肥种植9.25万亩,推广秸秆还田15万亩。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争提高氮肥、磷肥肥料利用率3—5个百分点;在土壤有机肥提升项目县,通过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实施力争减少化肥使用量5%左右。做好肥料市场监管,在全市全年4次抽检辖区内的复混肥料,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肥料”,确保2011年肥料抽检质量合格率比2010年度提高10%。

五、项目资金概算及补助环节

(一)项目资金概算

项目总投资75852.8万元,其中投入市级资金2695.92万元(果树投入1000万元,中药材投入250万元,茶叶投入686.8万元(其中价调基金500万元),小杂粮181万元,青贮玉米投入128.12万元,良种推广与监管体系投入50万元,植物有害生物防控体系投入400万元,土壤肥料应用与管理体系投入38万元),其它资金73156.88万元。

(二)资金补助环节

1.种子种苗:对果树、中药材、茶叶等新(扩)建基地建设所需的种子种苗进行补助及果园中套种矮秆作物进行部分补助。

2.基础设施:对基地建设所需的架材、大棚、机耕道、生产便道等进行补助。

3.农业机械设备:对种植业发展必需的检测、干燥、产品包装处理等设备进行一定补助费。

六、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一)项目建设时间

2011年1月—2011年12月

(二)进度安排

2011年1月:项目启动,下发实施方案,各监管部门、实施部门拟定本单位实施方案

2011年1月—3月:新建基地建设

2011年3月—10月:基地管理、其它项目建设的开展

2011年12月:项目总结验收

七、组织及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

成立以市农委分管副主任为组长,各处、室、站负责人和各区县农业部门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涉及部门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管理,对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实行年终目标考核,签定责任书。领导小组下设技术实施小组,市农委总农艺师为组长,特色农业发展处、果树站、农推站、中药办处长(站长、主任)为副组长,各处(站、办)成员、区县相关业务部门站长为技术小组成员,技术小组主要是

配合引进企业做好农户技术培训工作,按项目要求开展工作,督促农户落实好培训技术等相关工作。

(二)强化扶持引导、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根据《贵阳市种(养)产业项目扶持管理办法》,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的运作方式,主要对各类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进行扶持,根据不同各类的项目对不同环节进行补助,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有效增加农业产值。

(三)严格项目管理制度和要求,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按照《贵阳市种(养)产业项目扶持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实行严格实行“申报、批复、备案、督查、验收”五项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资金的有序、高效、安全运行。

(四)各施其职,明确职责分工

1.市级监管部门:一是制定项目实施意见和申报指南;二是根据各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把好“批复、督促、中期检查、验收、指导”五关。三是加强指导,及时指导解决县级业务部门项目实施中出现问题,对不达要求的限期整改,对县级不能解决问题加以协调与协助。

2.区县农业部门:一是按项目批复内容,组织群众或企业、合作社、协会等具体进行果树基地建设和基地管护。二是负责对基地各阶段的关键技术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培训,并组织农户按照技术要求管护,直至项目结题验收;三是认真做基地档案管理记录,记载项目阶段实施情况,及时反映项目实施中出现问题。

八、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品质,增加单位土地收益,预计2011年年底实现总产值262400万元,新增总产值33135万元(果树9000万元,中药材4000万元,茶叶800万元,粮油900万元,青贮玉米15000万元),挽回病虫害损失343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8,种植业产值占农民人均收入的19.2%。

(二)社会效益

通过种植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促进我市果树、中药材、大宗农产品加工原料等产业的发展壮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和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种植业发展,辐射带动乡村旅游业、农家乐、餐饮业的发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种植项目的实施,在增加农产品的品种种类,提高产品品质,丰富市民“菜篮子”、果盘子的同时,可为全面实现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打好基础。同时可进一步增加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实现小康的步伐,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

(三)生态效益

通过种植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果(药、茶)林地覆盖率,可增加空气净化功能;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的生产标准组织生产,在增加畜禽粪便(有机肥)施肥量的同时,减少了农药、化学肥料的使用量,降低了残留污染机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种、养项目捆绑实施,可促进农业循环生产进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和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积极促进生态平衡。

第13篇:贵州省镇宁县蔬菜种植实施方案

贵州省镇宁县2014年蔬菜种植实施方案

日期:2014-09-25 11:54:44.0

摘要

项目名称:贵州省镇宁县2014年蔬菜种植产业化扶贫项目

项目编号:黔扶通[2014]11号

建设内容:蔬菜种植1000亩,其中核心区500亩,标准示范区500亩

实施地点:镇宁自治县朵卜陇乡新河村、上寨村、、新苑村、窑上村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期限:12月

项目投资:总投资1617.5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00万,整合部门资金1517.5万元。

项目预期效益:1000亩蔬菜项目覆盖我乡1166户5247人,其中,贫困农户303户1364人。实现年纯收入700万元(每年按两季计算),可实现项目农户户均增收6003元,人均增收1334元。可以带动我乡303户1364人贫困人口增收,扶贫效益十分明显。

项目联系人:杨坤

联系方式:手机:13985314999邮箱:znxdblx@162.comQQ:

项目主管部门:镇宁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人:刘厚祥电话:0853-6222212

项目实施部门:镇宁自治县朵卜陇乡人民政府负责人:杨恩文电话:13885336196

项目技术依托部门:镇宁自治县农业局负责人:张志荣电话:0853-6222775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县基本情况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世界著名黄果树大瀑布的故乡,地处“黔之腹,滇之喉”要塞,是观世界名瀑,探少数民族文化,集观光、休闲、旅游、避暑的最佳宝地。

镇宁自治县,地处黔中偏西,地理坐标为东经105°35′10″——106°0′50″,北纬25°25′19″——26°10′32″。县域东接安顺市西秀区和紫云自治县,南濒黔西南州贞丰县、望谟县,西邻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北连六枝特区和安顺市的普定县。县城镇宁距省城贵阳117KM,距安顺28KM,贵黄高等级公路,沪昆高速公路,320国道穿过县城。在建的沪昆高铁,水城到贵阳的高速公路,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均穿过县城。特别是在建的惠兴高等级公路穿过项目区。交通便捷,属贵州规划发展的黔中产业带。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坡度变化较大。县境东北部的茅草坡山主峰为全县最高点,海拔1678米,南端良田乡北盘江出县界处为最低点,海拔356米,相对高差1322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山地面积1098平方千米,丘陵面积157.8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3.91%和9.19%。

境内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跨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及南温带等多个气候带,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湿暖共节等特点。地域性温差较大,自北而南,气温随海拔降低而升高,降水量则相反。年均温14.4—19.7℃,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6.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7℃,≥10℃活动积温4216.2-6755.2℃;无霜期297-345天,年均日照时为987.3-1327.5小时,日照百分率22-30%,年均降水量1025.6-1410.1mm,水热同季,作物生长期长。

全县总国土面积17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万亩(习惯亩),田、土各半。

全县辖7镇(含黄果树镇)8乡,344个村。总人口38.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20.41万人,居住着布依、苗、汉等23个民族。

镇宁是一个农业县,主产水稻、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是生姜、地萝卜、错季节蔬菜、水果、茶叶等。

镇宁自治县委、县政府对蔬菜产业发展非常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早熟蔬菜作为我乡(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抓,成立由副县长为组长,县农业局、发改局等部门协作的蔬菜生产领导小组,作好技术指导,市场开发,培育、建设镇宁蔬菜产业市场,形成以镇宁朵卜陇乡为中心的早熟蔬菜发展基地,生产的早熟蔬菜远销贵阳、广州等大中城市。

2、项目区基本情况

(一)项目区自然经济基本情况

朵卜陇乡位于镇宁自治县西南面,地处安顺市两个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黄果树大瀑布与龙宫之间。距县城22公里,东与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毗邻,南与江龙镇接壤,西城关镇相嵌,北与安顺市西秀区龙宫镇相连。有直通安顺经过龙宫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交通干线,乡内有来自龙宫丰富水源的黄龙湖。

全乡国土面积49.1平方公里,草地855公顷,林地308公顷,园地12.2公顷,耕地1360公顷。全乡辖16个行政村46自然寨,3312户,总人口13600余人,贫困人口3119人,693户。世居民族着布依、苗、汉、黎等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6%以上。

全乡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在多年的种植蔬菜、水果的基础上,积累了一定的种植经验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为发展蔬菜产业和经果林产业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加上我乡的蔬菜种植户,我乡的反季节蔬菜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如果得到项目的支持,我乡将成为常年以蔬菜产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乡,蔬菜产业会壮大、健康地发展,同时带动我乡群众增收致富。

全乡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收入低。上世纪

八、九十年代,由于我县独特的地气候条件造就了镇宁朵卜陇广大农民群众主要以水稻、玉米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机器化程度不高,主要以传统的牛耕为主,缺乏现代化的管理,致使朵卜陇乡农民收入大大减少。进入二十世纪,随着早熟蔬菜大规模种植发展,带动了我乡群众发展早熟蔬菜种植。加上朵卜陇乡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我县的7个种植大户在朵卜陇乡流转土地常年种植蔬菜,加上本乡的蔬菜种植户,朵卜陇乡的反季节蔬菜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朵卜陇乡广大农户已掌握了早熟蔬菜种植技术,发展早熟蔬菜积极性高,但是,由于我县缺乏专业蔬菜批发市场,农户缺乏资金,使得朵卜陇乡早熟蔬菜种植一直不能成为广大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种植规模一直不能有效扩大。

(二)项目县蔬菜种植产业的基本情况

蔬菜产业作为传统种植的经济作物,在镇宁具有较长的历史,主要以种植的生姜、茄果类、白菜类、瓜豆类、早糯玉米等。农民对发展蔬菜具备了一定的种植管理技术和经验,经济意识较强,种植积极性高。蔬菜种植已初步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生产模式。目前,全县现有蔬菜基地面积5.6万亩,蔬菜播面11.88万亩,总产量7.2万吨。

为加快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县人民政府已制定了《蔬菜产业化扶贫发展规划》。按照“近水近路”的发展原则,沿镇胜高速公路、惠兴高速、320国道、紫黄公路、镇坝公路、骆炭公路等交通主干道,发展蔬菜产业;根据海拔、气候、水土资源条件以及多样性的自然特征,着力发展多季节、多品种的无公害蔬菜。切实合理优化蔬菜发展布局,在海拔800米以下低热河谷地带的打帮、良田、六马、简嘎等乡镇着力发展冬春反季节蔬菜;在海拔800米至1000米以上的朵卜陇、江龙、革利、本寨、马厂等乡镇着力发展秋延蔬菜;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城关、大山、丁旗、扁担山等乡镇公路沿线着力发展夏秋蔬菜,建设城郊蔬菜产业带。同时结合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在黄果树、龙宫旅游交通沿线的大山乡沙锅、龙井、大寨等村寨,着力发展莲藕、茭白、荸荠等水生蔬菜,既美化农村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

强化各项措施,加快蔬菜产业发展。我县着力改善蔬菜基地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建成“路相连、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蔬菜生产基地;大力推广多茬次、多品种立体栽培,提早、延晚栽培技术和节水灌溉、生物防治、沼气综合利用等技术,鼓励科学用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加强蔬菜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农药等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加大农药市场监督检查力度;灵活探索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三者之间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合作社+基地”、“公司+中介机构+农户”等多种模式,大力发展订单生产;支持各类经营主体连片开发经营农民流转的土地,发展蔬菜产业。

我县计划到2015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总产值达到5.4亿元以上,农民人均蔬菜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0%以上。

二、编制实施方案依据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3、《关于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

4、《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5、《关于进一步支持安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意见》

6、《贵州省财政扶贫资金产业化项目建设投资补助标准(试行)》(黔扶办通〔2012〕87号)

7、《2014年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项目安排及申报指南》

8、《贵州省特色蔬菜和精品水果产业化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及批复指导意见》

9、《镇宁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10、《镇宁自治县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11、《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镇宁自治县实施规划》。

三、项目名称和财政扶贫资金规模

项目名称:镇宁自治县朵卜陇乡蔬菜产业化扶贫项目。

财政扶贫资金规模。申请使用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

四、种植种类品种、接茬模式、建设地点及规模

种植基地位于朵卜陇乡原新河村水淹坝、新苑小坝,面积1000余亩,主要种植西红柿、美人椒、线椒、青瓜、叶类蔬菜等品种。果蔬类品种栽培季节主要为每年4月份至11月份(无限生长型),采收时间为每年8月至11月份。叶类蔬菜栽培时间为11月份至次年4月份。

五、项目实施地基本情况

1、实施地产销条件

(1)实施地点:落实到坝子、村、组,说明属新建、扩建或老基地提升哪一类。

现有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主要在新坝村新河组老基地种植西红柿种植面300亩,美人椒、线椒种植面积350亩。在新苑小坝扩建种植青瓜150亩和叶类蔬菜种植面积300亩。

(2)产销条件:说明实施地点的海拔、纬度、气候,环境安全指标(土壤、水、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指标要符合无公害生产条件),土地条件、灌溉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主要目标市场及其运距,育苗、冷库等产业配套条件,产销组织培育及引进、地方党政具体扶持政策等。

种植基地地理位置处东经105°35’至106°1’,北纬25°25’至26°11’,海拔800米,四面环山,土壤肥沃,距距离安顺市城区60余公里,县城区25公里,灌溉水源、空气无污染。基地全年具备较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处于黄龙湖畔,灌溉条件较好。安顺至紫云、黄龙湖至镇宁2条公路相交于此,交通环境便利。全年平均气温16.2℃,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6.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7℃,年无霜期长达297-345天,年日照时数为114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277毫米。全县温度适中,雨量充沛,适于发展蔬菜产业。

2、实施地产业基础

项目实施地现有实际产销规模、基地地点(到村、组、园区)、主要种类、上市时间、主要销售市场及方式、主要种类实际平均售价,实际销售情况及效益等。

朵卜陇乡原新河村水淹坝,面积1000余亩,主要种植西红柿、美人椒、线椒、青瓜、叶类蔬菜等品种。果蔬类品种栽培季节主要为每年4月份至11月份(无限生长型),采收时间为每年8月至11月份。叶类蔬菜栽培时间为11月份至次年4月份。上市产品主要以订单销售和自销等方式销往广东、广西、海南、浙江等市场及周边省份如四川成都、重庆等地。平均售价为2.4元/kg。产品因无污染,品质好,销售走向好,效益较好。

六、项目建设内容、投资及申请果蔬产业化专项扶贫资金支持环节

1、建设规模、内容及其投资

(1)基地方案:核心示范区规模、辐射带动发展区规模、分别覆盖农户数量及具体受益的贫困户数等。

核心示范区500亩,主要集中在新坝村新河组。规范种植区500亩,其主要辐射至上寨村150亩、新苑村150亩、窑上村200亩。

1000亩蔬菜项目覆盖我乡1166户5247人,其中,贫困农户303户1364人。实现年纯收入700万元(每年按两季计算),可实现项目农户户均增收6003元,人均增收1334元。可以带动我乡303户1364人贫困人口增收,扶贫效益十分明显

(2)产品方案:拟种植种类品种及规模、接茬模式、上市时间等。

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品种有:西红柿、美人椒、线椒、青瓜、叶类蔬菜等。果蔬类品种栽培季节主要为每年4月份至11月份(无限生长型),采收时间为每年8月至11月份。叶类蔬菜栽培时间为11月份至次年4月份。

(3)建设方案:各子项(含采后处理及加工厂等)建设具体内容及其所需投资。

(一)生产便道

1、小屯组水淹坝桥至长洞:542米×2.5米×60元=8.12万元;

2、骆碳公路至白坟:500米×2.5米×60元=7.5万元

以上共需资金15.62万元

(三)供电设施

1、输电线路:共需资金4.8万元,其中:小屯组变压器至沙子洞取水点:1000米,需项目资金3万元。水淹坝桥至长洞600米,需项目资金1.8万元。

(四)灌溉设施

1、水泵:6个×1200元=0.72万元;

2、水管:10000米×2元=2万元;

3、水管接头:125个×8元=0.1万元

以上建设方案共需项目资金2.82万元。

2、资金筹措方案及申请果蔬产业化专项扶贫资金支持环节和额度。

(1)投资及筹资方案。包括项目总投资、可整合其他财政资金细目、引进各类社会资金细目、实施主体自筹和申请果蔬产业化专项扶贫资金总额。整合资金比例不得低于1:3。

项目总投资1637.5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100万,整合部门资金1517.5万元,县级配套资金20万元。

(2)资金筹措

1、县移民局实施新河村小屯组至水淹坝生产便道1公里,22.5万元;移民公路至老坝村山坡组、老房子组公路建设,1公里,22.5万元;窑上村至簸箕村公路建设,1公里,22.5万元。共67.5万元。

2、县交通局实施新河村至达道村通村油路4公里,50万元/公里,投入资金200万元。

3、县交通局实施簸箕村至江龙镇水洞村通村油路5.5公里,50万元/公里,投入资金275万元。

4、县交通局实施仙西公路12公里通村油路,50万元/公里,投入资金600万元。

5、县交通局实施新苑村至老坝村通村油路建设7.5公里,投入资金375万元

县级财政配套20万元工作经费,专项用于该项目。

(2)申请果蔬产业化专项扶贫资金支持环节及额度。可用于:冷库、育苗、栽培、喷滴灌、病虫害物理防治等设施建设,关键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及培训费用,新建基地扶贫对象生产扶持资金等,重点用于可保障持续发展的主体培育、产销设施建设补助,可依据不同项目需求选择补助环节,无须面面俱到。

(1)核心区项目建设:集中在新坝村新河坝子建设常年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生产基地500亩,涉及新河组、小屯组、纳明组。需项目资金45.35万元。

①在新坝村集中建四联栋温室育苗大棚1个,共1280平方米(规格为40×8米×4,顶高4.7—4.9米,骨架采用热浸镀锌圆管或钢塑复合管,12丝长寿无滴膜,配40目防虫网,电动内外遮阳系统,棚内含水泵仪表控制阀、PVC支管、雾化喷头、自吸压力泵等喷灌设施),需项目资金22.4万元;

②在新坝村修建单体温室育苗大棚5个,共900平方米(规格为30×6米,顶高2.7米,骨架采用热浸镀锌圆管或钢塑复合管,12丝长寿无滴膜,配40目防虫网,棚内含水泵仪表控制阀、PVC支管、雾化喷头、自吸压力泵等喷灌设施)。每个10000元,需项目资金5万元。

③育苗中心配备育苗盘9万个,规格530㎜×365㎜×40㎜、120孔,需项目资金6万元

④育苗架(镀锌圆管2m×10m)25个,需项目资金1.25万元。

⑤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10盏,需项目资金6.5万元。

⑥安装黄板20000块,每块1.6元,需项目资金3.2万元。

⑦在新坝村新建上车平台一处,需项目资金1万元

(2)规范种植区项目建设:500亩。其中:上寨村150亩、新苑村150亩、窑上村200亩,需项目资金31.41万元。

①单体温室育苗大棚15个,共2700平方米(规格为30×6米,顶高2.7米,骨架采用热浸镀锌圆管或钢塑复合管,12丝长寿无滴膜,配40目防虫网,棚内含水泵仪表控制阀、PVC支管、雾化喷头、自吸压力泵等喷灌设施)。需项目资金15万元。

②灌溉系统建设,需项目资金10.5万元。维修上寨村六幺沟渠1.5公里,需项目资金4.5万元;核心区安装浇灌面积150亩管网,共1000米,需项目资金2.5万元;育苗中心高位水池60立方米,需项目资金3万元,高位水池配套抽水设施、管道等,需资金0.5万元。

③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5盏,其中:窑上村3盏,需项目资金1.95万元、新苑村3盏,需项目资金1.95万元、上寨村7盏,需项目资金4.55万元。

④安装黄板1500块,共需项目资金1.36万元。其中:窑上村2000块,需项目资金0.32万元元;新苑村1500块,需项目资金0.24万元;上寨村5000块,需项目资金0.8万元。

扶持龙头企业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即企业按批准的实施方案先行投资建设,建成并经市(州)级验收后,按批准的补贴额度“以奖代补”。

七、产业化经营状况

1、项目实施主体情况

(1)项目产业化经营模式和产品主要销售方式。

项目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以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两种模式。产品主要销售方式主要有订单销售和电话销售。

(2)项目带动实施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合作社、大户等产销组织)培育、引进及其基本情况分析。

(3)项目招商引资情况

(4)品牌创建及营销组织

在做大做强蔬菜种植的同时,打造以朵卜陇乡为中心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从而带动周边的兄弟乡镇对蔬菜的种植热情。突显我乡无公害蔬菜品牌。

2、建立与扶贫对象的利益联结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属于“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乡村党政+企业+合作社+农户”、“农户互助合作”、“技术部门+乡镇政府(合作社、协会)+基地+农户”、“政府+银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的哪一种,并说明具体的带动龙头,真正实现扶持到村到户。如采取其它实施模式,如贫困户自行实施的,也需明确并说明如何解决营销问题。

八、组织和技术措施

1、组织领导措施。简要说明地方党政支持扶持的具体政策及措施,项目的组织管理措施。

项目成立以乡镇政府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乡农业服务中心(扶贫工作站)、财政所、林业站等部门负责人,项目村主任为成员的项目建设工作组。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由乡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兼办公室主任。负责发动和组织农户进行蔬菜种植、并负责做好蔬菜种植后期的管护指导工作。以公司加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合作社负责育苗提供幼苗给农户种植。共同分别管理。

2、技术保障措施。包括技术依托单位,实施主体技术状况,项目引进各类种菜能手和技术工人以及参与项目实施当地农户的技术水平,技术措施要点。

(1)、县成立以县农业局果蔬站和乡农业服务中心相关技术员组成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服务小组,委托安顺农科所有关专家为项目建设实施技术顾问,对项目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新品种试验、技术培训进行指导,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适时作好无公害蔬菜的育苗,播种、大田移植、施肥、除杂、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规划和生产技术规程,开展行政执法、搞好基地认证申报、产品质量检测,按项目要求组织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的规划和落实,督促项目户按进度完成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的各种矛盾纠纷,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等。技术组由县农业局果蔬站和乡农业服务中心相关技术员组成,负责制定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病虫害的防治、新品种的试验、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搞好项目区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指导蔬菜种植户进行合理施肥,增加蔬菜种植所需的养分,根据项目建设进度,适时作好无公害蔬菜的育苗、播种、大田移植、施肥、除杂、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调整蔬菜种植茬口和蔬菜上市期,错开与全省其他蔬菜种植基地蔬菜上市期,避免全省蔬菜种植的恶性、无序竞争。

3、安全生产措施。生产过程要严格执行国家无公害、绿色或有机食品安全标准。

发展无公害蔬菜,重点要把握好生产基地选择与改善,种植过程无害化,蔬菜残留毒物检测这“三关”,抓好产地环境、品种选用、培育壮苗、健身栽培、病虫防治、质量检测“六大环节”。总的来说就是采取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使基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作为生产无公害蔬菜地块的立地条件:应该是离工厂、医院等三公里以外的无公害污染源区。种植地块应排灌方便,灌溉水质符合国家规定要求。种植地块的土壤应土层深厚肥沃,结构性好,有机质含量达2%~5%。基地面积具有一定规模,土地连片便于轮作,运输方便。

改善蔬菜生产条件:改善蔬菜生产条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完善田间水利设施,健全排灌系统。二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具有团粒结构。三是健全田间道路网络,便于机械化作业。要建立农田轮作制度不同菜地、不同蔬菜品种采取不同的轮作制度。利用农业设施来改善生态条件,提倡不同科蔬菜间作套种。健全栽培管理措施,提倡“健身”栽培,提高植株抗逆性和抗病虫能力。选用良种,并进行种子消毒。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防治原则:一是培育和选用抗(耐)病虫品种,调节蔬菜生育期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蔬菜对病虫的抵抗能力;二是防止新的病虫侵入,对已有的病虫采取压低越冬技术、切断传播途径等手段,防止病害侵染,或将虫害消灭于严重为害之前;三是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发育的环境条件。

1、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耐)病虫品种、采取健身栽培、合理轮作等一套农业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减轻病虫为害。

2、物理防治。通过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但有利于或无碍于蔬菜生长的生态条件的防治方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它的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有害微生物或减轻其危害程度的方法。

4、化学防治。无公害蔬菜并非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病害流行、虫害爆发时更是有效的防治措施,关键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加以使用,既要防治病虫为害,又要减少污染,使上市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责任编辑: ——信息来源:朵卜陇乡

——信息所属: 安顺 镇宁县 朵卜陇乡

第14篇:种植专业实施性教学指导方案

种植技术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全日制)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已经或准备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身体健康的青年、农民、返乡农民工及复转军人等。

本专业实行学期制或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学期制3年,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3-5年。允许学生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 专业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及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热爱农业,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种植岗位职业能力,胜任本地种植业生产、经营、示范等工作,在农村生产第一线 “留得住、用得上”并发挥骨干带动作用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具体要求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的行为习 惯;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和中草药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生产示范、技术推广 和协助本地农业劳动者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的本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 专业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即公共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其中公共课模块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专业基础知识,为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和进行 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专业课模块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种植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实践课模块主要是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 学生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真正担当起种植业劳动者的模范带头人。

(一) 公共课模块

1.教学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相关各种课程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

2.教学要求:与专业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和培养,并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重视融入德育内容。

3.教学内容:语文、科学发展观概论、体育与健康、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

(二) 专业课模块

1.教学目标:根据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关各种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农产品生产经营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能力,为学生开展某一领域的集约化生产经营奠定基础。 2.教学要求:与实践课教学紧密结合,注重课程的综合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3.教 学内容:设施园艺、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农作物生产技术(玉米生产技术、水稻生产技术、大豆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中草药 生产技术)、植物病虫草鼠害防治、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果蔬菜花卉贮藏保鲜技术、现代农业创业指导。各学校可根据教学班所在地种植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设 置课程。

(三)实践课模块

1.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学生在种植业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项目,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业能力和技术推广能力,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2.教学要求: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根据农事季节及其特点,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严密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边学习、边生产。

3.教学内容:根据各教学点及学生的具体生产经营项目灵活确定。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可以随时更新和修订实践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

(一)学时与学分 本专业所有课程总学分为99学分,按30学时为1学分计,总计3009学时。其中:

1.公共课模块的各种课程均为必修课,共计882学时,29学分,所有学生均应按量完成。

2.专业课模块的课程分为五个专项技术分支,可选修其一。共计1377学时,46学分。所有学生均应按量完成。

3.实践课模块为必修课,要求所有学生都要结合所学课程开展种植业生产经营活动。

(二)教学形式

本专业的教学形式为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学生实践。 1.课堂讲授:教师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

2.学生自学: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文字教材进行自主学习。也可利用声像教材、网络辅导资源等进行自主学习。

3.实践教学:

(1)实验课: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组织实验课教学。

(2)实习课: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特长,选择和确定与本专业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生产经营项目进行实施。

(三)教学管理

1.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每学年为52周,教学时间为40周(含复习考试4周),假期12周。按两个学年计,每天按6学时计算,周学时为30,共计2130学时。原则上第一学年的两个学期以公共课和专业课为主,第二学年的两个学期以专业课为主,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各个学期都安排实践课。

2.学校应在学期结束前3-5周内公布下学期各年级开课计划,根据学生申报所学课程,及时汇总学生的申报情况,由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在放假前公布课程表。

3.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有效组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的作用。

五、考试与考核

学生的学业成绩考核分为平时考核、理论考核和实践成果考核三种方式。

(一)平时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由课堂教学的出勤情况、平时作业、实验、实习等组成,占总成绩的15%。

(二)理论考核为各种课程的理论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占总成绩的70%。

(三)实践成果考核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实践成果的综合测评,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一般占总成绩的15%。学生在学期间取得优异的生产经营或技术推广业绩,以及获得农艺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种植业各工种技师及以上技术等级证书的,可获得3-8个奖励学分,计入学业总成绩。

六、毕业与颁证 学生在学制有效期限内取得或超过本大纲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即可申请毕业。获得国家承认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历。

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一) 指导思想

制订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 整,对中等农业职业技术人才和劳动者的专业需求和综合素质要求,进一步明确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转变教育思想,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改革为核 心,以教学基本条件建设为重点,注重提高质量,努力办出农业职教特色。 (二) 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认真实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主动适应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根据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教学管理学分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教改基本思路,来构建21世 纪初叶中等农业职业人才的基本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模块化 由于种植专业将涵盖农学、园艺、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等许多原有的专业,同时,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因此,考虑采 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方案,即根据种植类专业的特点,把整个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按不同性质分解成五大模块,各模块均占一定的课时比例,以分层次、分阶段完 成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综合化 通过综合化课程的设置,调整传统课程的结构,协调课程之间的联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的独立性和系统性,使课程在知识、技能的配置上更为优化,更接近教学目标的要求。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课程综合化的重点放在专业通修课模块上,通过对专业通修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的综合,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科型课程因过于 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造成的单科教学周期过长,占用课时过多以及课程间的交叉重复,使学生能抓住重点,学以致用,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教学管理学分化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大学生学习上的自由度,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应积极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采用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弹性学制。 教学手段现代化 在理论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VCD播放设备、计算机软件、多媒体教室以及网络资源等 开展教学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则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实验实习设备,到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实习基地上开 展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执行技术操作所需的行为、过程、方法、技巧、知识和原理等。

产学研一体化 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育活动既不同于大学本科,也不同于普通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职业性,即要与生产紧 密结合。因此,应紧紧围绕相关的产业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专业教学活动和产业服务活动,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从业 能力。

(三) 教改目标

根据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教改目标。

(1) 由传统的知识再现型人才质量观向现代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型质量观转变。

(2) 由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3) 由一次性教育观念向终身教育观念转变。

(4) 由片面强调某门课程重要性的“小课程”意识向在培养目标主导下,实现课程整体化的“大课程”观转变。 (四) 教改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种植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教改目标,拟从以下10个方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1.进一步明确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质量观、主体发展观、终身教育观和个性教育观等现代教 育观念,进一步明确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种植专业的培养目标,并定位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 职业能力,在种植业第一线工作的植物生产、服务和经营人员。全面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基础素质、职业技术素质和创业素质五个主要方 面,综合职业能力包括生存和从业能力、创业和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动调控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五个主要方面。 2.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实行弹性学制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职成[2000]1号)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开展学分制试验,改革教 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条件。”因此,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实行弹性学制将成为种植专业整体教学改革的 重要内容之一。拟采用的学分制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行弹性学习期限。同一年级的学生可不在同一时间毕业,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素质和外部环境在3~5年的弹 性期限内修完学业;二是学生可相对自由地选择课程,即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能力、兴趣、工作岗位需求等不同特点进行选择,合理安排自己的知识结 构;三是可通过选修等形式,打破专业界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具体操作上,将把所有课程按照一定的学时比例折算成一定的学分,对每一个教学活动模块,则按 总学分的80%左右的比例确定基本学分,学生只要能完成所规定的基本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该教学活动模块的学习任务。同时,通过学分的控制使学生在专门化 方向和选修课的选择中,更具有灵活性,以承认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

在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可以先就业和创业,再根据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完成学业。 3.按模块设置课程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把构成整体教学活动的课程分解为五大模块。 第一模块为文化课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演讲与写作能力等,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接受继续教育打下基础。 第二模块为专业通修课模块,向学生传授从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第三模块为专业方向课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从业能力。第四模块为综合 实训课模块,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和全面素质,以增强对就业的适应能力。第五模块为选修课模块,目的在于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为突破专业制约、发 展个性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走复合型人才成长之路。 4.加强德育和文化基础教育

思想品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中,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创业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文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基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一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 生的能力,开拓视野,发展智力、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体能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二是要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转换职业岗位,继续求学深造,接 受终身教育提供必要的文化基础和条件。因此,在课程设置中,文化课模块的总学时数将达到总时数的40%左右。 5.推进课程综合化

课程综合化是指一门综合科目所包含的内容和涉及的领域,具体包括学科之间的课程综合化,以受教育者个体兴趣为中心的课程综合化,以人类基本活动 为中心的课程综合化以及课程发展模式的课程综合化等几种类型。推进课程综合化是种植专业整体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对各类课程特别 是专业通修课程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有机的综合,删繁就简,合理归并,避免翻版大学本科和专科的学科型教材,不过分强调课程的系统性、完整性、条理性,尽 量减少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重点抓好植物生产与环境,农业生物技术,农业科学实验与新技术推广等课程的综合开发。 6.按照专门化方向对学生实行分流培养 种植专业是一个专业大类,其中包含有农艺专业、园艺专业和蚕桑专业等具体专业以及农作物、经济作物、茶叶、烟草、热带作物、草原与饲料作物、药 用植物、种子、植物保护、土壤肥料、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产品质量监督与检验、食用菌、果树、蔬菜、观赏植物、园林、果蔬贮藏与加工、草坪生产与养护、生 物技术应用、设施园艺等许多专门化方向。所以将在学程分段的基础上实行方向分流。在第一学段,即前2~3个学期,按种植大类进行招生并组织教学,后3~4 个学期,则根据学生意愿和条件以及就业需要等,再选择专门化方向,实行分流培养,尽量使毕业生能“产销对路”。 7.加强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教改方案 中,已把技能实训作为一个专门模块。实践教学的内容将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与国家推行的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实行学 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能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8.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创业教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能力。为体现学 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教改方案将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列入了课程设置之中;在课程综合化过程中,专业课程将融入经济、管理、经营、法律、公关等教学内容;同时 在课程设置中专门设置了选修课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涉及不同专业、不同专门化方向的各类课程,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使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从而增强学生毕业 后的适应性和就业的竞争力以及独立创业能力。 9.实行产教结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实现培养目标、办出职业教育特色的根本途径。因此,教改方案中提出了实行产教结合,推行产学研一体化 的思路,即专业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与专业相关的产业活动进行,使专业和产业得以有效的结合。并在实施产学研一体化的过程中,推进以产业为主体的基地建设, 从而实现“一个结合”(即产教结合,形成专业教育教学特色),加强“两个建设”(即专业现代化建设和专业产业化建设),提高“三个效益”(即教学效益、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0.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教职成[2000]1号)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 技术和手段,开发和使用符合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网络化建设。”因 此,作为教学改革的配套措施,必须十分重视加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到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实习基地开展 实践教学活动等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阜平县职教中心种植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的招生对象为具有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力、年龄在20-45岁、已经或准备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身体健康的专业农民、返乡农民工、复转军人等。

本专业实行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学生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分阶段完成学业,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热爱农业,热爱农村,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种植岗位职业能力,胜任本地种植业生产、经营、示范等工作,在农村生产第一线“留得住、用得上”并发挥骨干、带动作用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具体要求是: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热爱祖国,热爱 集体,热爱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和文明的行为习惯;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农作物、果树、蔬菜、食用菌、花卉和 中草药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在某一领域具有突出的特长并能够开展集约化的生产经营工作;具有生产示范、技术推广和协助本地农业劳动者解决 生产经营实际问题的本领。 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如下:

(一)知识结构

1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各项基本知识;

2理解公民道德规范和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规、政策;

3掌握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4掌握农作物、果树、蔬菜、食用菌、花卉和中草药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知识;

5了解农村新民居建设、农业机械化和农产品贮藏、加工、营销的基础知识;

6知道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方法、农村创业的心理与实务。

(二)能力结构

1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及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农业数据的一般计算和统计能力;

3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获取和分析加工与应用的能力;

4具有农作物、食用菌、蔬菜、果树、花卉和中草药生产经营的基本能力,以及在某一领域进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从业能力;

5具有常用农机具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初步能力和农业技术引进、应用、推广的能力;

6具有社会交往、合作共事、公平竞争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即公共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实践课模块。其中公共课模块主要是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进行终身 学习奠定基础;专业课模块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种植业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实践课模块主要是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 在新农村建设中能够逐步成为种植业劳动者的模范带头人。 (一)公共课模块

1.教学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相关各种课程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

2.教学要求:与专业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和培养,并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重视融入德育内容。

3.教学内容:公民道德与法律、农村经济与社会、党的理论与基础知识、创新与创业指导、普通话与应用文、农村实用英语、农村实用数学、农村实用化学、农村信息技术、卫生与健康。

(二)专业课模块

1.教学目标:根据区域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关各种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种农产品生产经营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为学生开展某一领域的集约化生产经营奠定基础。

2.教学要求:与实践课教学紧密结合,注重课程的综合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学农、知农、务农、爱农的意识与情感,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3.教学内容: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农业经济管理知识、常用农机具使用与维护、农作物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食用菌生 产技术、中草药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插花技术、农产品质量检验、农产品贮藏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产品营销知识、农村新民居建设、中小企业管理知 识、农村会计核算、电子商务、农村审计、农村经纪人实务等。各学校可根据教学点所在地种植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灵活设置课程。

(三)实践课模块

1.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学生在种植业某一领域的生产经营项目,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业能力和技术推广能力,使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2.教学要求: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根据农事季节及其特点,按照工作导向、过程导向、行动导向的理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严密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边学习、边生产、边示范、边推广、边致富。

3.教学内容:根据各教学点及学生的具体生产经营项目灵活确定。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可以随时更新和修订实践课的教学内容。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公共课程

1.教学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相关各种课程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打好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接受继续教育的基础。

2.教学要求:与专业课教学、实践课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生产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训练和培养,并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重视融入德育内容。

1、公民道德与法律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基本内容,坚持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农村经济与社会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增收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

3、党的理论与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党的性质、宗旨和作风,党的纲领和任务,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执政能力,党的历届 代表大会及主要内容,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党员的基本条件、义务和权利,端正入党动机、加强党性修养,入党的基本手续等。

4、创新与创业教育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发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创业意识,形成创业初步能力的教育。

5、普通话与应用文写作

通过培训学习,使学生了解一些普通话基础知识,能在特定场合,比较顺畅的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沟通,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良好习惯;准确把握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常用应用文体的性质、作用、特点和使用范围,掌握常见应用文体的格式要求,达到能用会写的目的。

6、农村实用英语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技能,引导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养成随时、随地学习英语的习惯,初步具备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具备简单的会话能力和借助辞典阅读本专业一般性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7、农村实用数学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日常生产、生活中实际应用问题,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8、农村实用化学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方法,了解土壤的酸碱性,肥料的种类和性质,懂得化学基础知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9、农村实用信息技术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电脑基础知识和技能,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等,以提高自学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上网查询、浏览信息能力。为生产、生活提供有力的辅助作用。

10、卫生与健康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农村饮用水与卫生;农村改厕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科普知识;垃圾和污水;除四害;农村职业危害;村镇规划卫生和住宅卫生等知识,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健康,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 (二)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理论课:

教学目标:通过传授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向学生传授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着重选学对当地种植业具有针对性和连贯性的课程。

1、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

熟悉农业生态系统及其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基本知识,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调控与平衡、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农业环境污染与防治、农业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基本理论及应用技术。 2.农业技术推广知识

主要使学生了解田间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基本掌握常用的田间试验设计和一般生物统计方法,了解农业新技术推广的基本原理、程序和方法以及农业推广计划的编制和项目管理等。 3.农业经济管理知识

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基本理论,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农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协调运动的规律以及能源积极自身的运动规律,基本 具备农业经济管理的思维与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释常见农业经济现象,加深对农业政策的理解,初步举备农业经济管理能力。

4.农业机具使用与维护

主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农用动力机械,基本掌握常用农机具的结构、基本操作、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并根据农艺与农机相互适应的关系,合理使用农业机械,掌握作业质量的检查方法。

专业技能课:

教学目标:通过传授从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过硬的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必需的经营管理知识。

教学要求:各课程的内容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产业化进程对人才的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结合生产实际,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要体现实用性,并有一定的超前性。增加了课程内容的科技含量,使学生真正具备致富和创业本领。

1.农作物生产技术

主要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了解农产品品质标准,掌握播种、育苗、水肥管理、收获等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了解当地主要农作物的良种引进与繁育技术及品种良种化、种子标准化技术体系。 2.蔬菜生产技术

主要使学生基本掌握当地主要蔬菜的种类、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以及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 3.果树生产技术

使学生具备从事林果生产、服务、经营管理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专项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掌握当地主要林果种类的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及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具有继续学习、立业创新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选修课程

教学目标:本模块是专业课模块的拓展、补充和完善。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专业(专门化方向)课模块以外的有关课程,培养学生一专多能,使其成为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以及自立创业能力。

教学要求:学生应根据当地区域经济特色、自己的爱好和发展方向等,选择专门化课程,为发展其个性特点和家庭经济提供条件。 1.农产品贮藏技术

使学生理解农产品贮藏的基本理论,掌握主要农产品贮藏的操作技术要点,了解农产品贮藏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国食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农产品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食用菌生产技术

教学要求:了解食用菌的形态结构、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食用菌的分类地位,熟悉食用菌对营养物质的要求、菌种的保藏方法、食用菌的生活史,使学生理 解和掌握有关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食用菌菌种制作和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带领农民利用当地农作物下脚料进行食用菌栽培, 发展地方经济的能力。 3.花卉生产技术:

使学生能够掌握花卉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花卉生产、养护和应用能力。(1.常见花卉品种识别2.花卉播种育苗技术3.花卉扦插育苗技术4.花卉嫁接育苗技术5.花卉露地苗床制作6.花卉苗木的翻盆7.常见花灌木的修剪8.花卉苗木的繁殖技术9.花卉病虫害防治) 4.会计核算

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会计的概念、特点、对象和原则,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批露的全过程;了解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以使他们在未来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会计的作用。 5.农产品质量检验

使学生了解农产品质量检验的基本原理,掌握农产品的取样、检测、分类等质量检验的方法与技术,较熟练操作利用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进行测定,胜任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工作。 6.农产品加工技术

使学生理解枣、苹果、核桃等农产品加工的基本理论,掌握主要农产品加工的工艺要点,了解农产品加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农产品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7.农业产业化经营

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内涵、形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模式与运行机制,初步具备市场分析与开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能力。 8.农村新民居建设

使学生理解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社会福利、生态、环境、农业、建筑、科技和管理等诸多领域的关系,领会农村新民居建设是一项正在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系统工程。 9.农产品营销知识

使学生掌握市场策略、促销方法、谈判艺术、农产品储运方式、农产品营销业务规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初步具备农产品市场开发、客商联络、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货物发运、货款结算和营销纠纷处理等能力。 10.农村社区管理

使学生了解村民自治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管理内容、管理组织和管理方式,初步掌握行政村行政事务管理、治安管理、资源管理、人口管理、财产管理、教育和文化管理、公益事业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方法与技能。 11.农村经纪人实务

使学生了解经纪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流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个需要加以关注的关键问题。理解经纪人是有效地连接供给与需求、沟通生产与流通纽带。通过学习农产品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及公关、谈判、信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养具备良好的事物观察、信息筛选、社交和应变等基本能力的 农村经纪人。 12.电子商务

在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用互联网进行商品交易的规则和方法,初步具有现代商品交易能力

第15篇:乡镇赴外地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实施方案

XX镇赴xxx考察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活动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借鉴和学习先进地区的猕猴桃种植和销售优秀经验,促进我镇猕猴桃产业发展,镇党委、政府决定组织组织全镇具有发展潜力、领导和带领群众发展能力较强的农户到xxxx考察学习猕猴桃种植和销售先进经验,为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我镇依托“整乡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我镇猕猴桃项目发展,镇党委、政府决定组织部分具有发展潜力、带动能力强的农户赴XXX考察学习猕猴桃种植技术,以部分带动整体的形式,逐步提高我镇猕猴桃整体发展水平,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

二、考察内容

1、了解XXX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2、学习交流XXX猕猴桃种植技术。

3、学习XXX猕猴桃种植先进管理经验。

4、实地考察XXX猕猴桃种植基地。

5、学习XXXX猕猴桃产业市场营销经验。

三、考察时间

考察学习时间定于2014年6月18日至2014年6月20日,为期三天。

四、考察名额

结合我镇实际,本次考察学习人数为40人。

五、经费预算

(一)交通费:350元/人x40人=14000元。

(二)住宿费:100元/人x40人x2天=8000元。

(三)伙食费:50元/人x40人x3天=6000元。

(四)杂费:50元/人x40人=2000元。 经费预算合计3万元(¥30000.00元)。

六、其他事项

1、考察人员于6月18日上午8:00在镇政府大院内集中,统一乘车前往考察地点。

2、参与考察人员请自行准备相关材料,以备交流。

七、考察要求

1、各考察人员,要本着谦虚的态度参与考察学习。

2、各考察人员要在考察学习结束后,将学习经验传达至各所在单位。

3、严肃考察学习纪律,服从安排。

XXX镇人民政府

2014年6月5日

第16篇:红寺堡镇中药材种植工作实施方案

红寺堡区源绿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扶持项目资金实施方案

为了响应镇政府提出的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号召,使中药材在我镇逐步形成产业优势,为发展我镇现代农业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完成镇政府下达的中药材种植任务,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组织领导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领群众发展多元化经济,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任务目标

2013年合作社计划发展中药材面积2000亩,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自然条件,种植品种主要为旱半夏、射干、党参、白术牛膝、板蓝根、等,位于红寺堡镇梨花村。其中旱半夏、射干、党参、白术为今年新引进的药材品种,射干育苗30亩,党参育苗20亩,旱半夏种植20亩,射干种植30亩。按照镇政府的要求,大力开展旱半夏、射干、白术等种植,完成2000亩以上的药材种植任务。以射干为例,1亩射干苗可移栽6亩,30亩共可移栽180亩,能带动40户农户,亩产值为7500元。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发展、示范带动、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原则;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镇中药材种植,特别是旱半夏、射干、党参等高档药材的种植,又好又快地发展。

四、工作重点

(一)明确任务目标,加大宣传力度。梨花村村要进一步提高对中药材种植的认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要明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思路,抓好典型示范带动,加大宣传中药材种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各项优惠政策,通过市场效益分析,种植能手现身说教,召开现场会等形式不断增强中药材种植户的认识,使之能自觉从事中药材种植,自上而下营造一个中药材生产的良好氛围,推动我镇中药材种植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

(二)合理谋划布局,促进规模发展。一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镇村规划,充分利用村庄改造复垦的土地,采取租赁或分户承包的方式,发展中药材生产;二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适度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采取林药间作,菜药间作等套种模式,着力解决粮药争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引导有经验的药农通过土地流转,逐步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四是积极鼓励专业合作社和种植能手建立高标准的生产示范基地,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化水平,充分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带动我镇中药材的发展。

(三)强化技术支持,确保服务到位。由镇政府整合资源,源绿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牵头负责中药材种植的技术培训、指导和示范,我镇将大力支持,确保各项重点技术环节服务到位。另外,我镇 将进一步强化对各项工作的支持力度,一是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用。以实用技术为重点,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转化,推进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强对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技术培训。以中药材种植实用技术为重点,聘请专家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二次业务培训,提高农技人员实际操作技能和服务农民的本领。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事中药材生产。

(四)落实各项措施,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加强与企业对接,通过资金或土地入股、参股的办法加强与企业的对接,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二是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生产经营水平,通过多种渠道培养一批高素质中药材经纪人,必要时可建立协会,引导农民自觉走向市场。在保证其基本收入的前提下,积极与企业签订收购合同,形成企业与农户的有效利益链结,进而达到产销一体化的良好运作机制。三是引导有经验的药农通过土地流转,逐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培育中药材种植大户,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的优势。四是强化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发展,将分散的药农组织起来,发挥规模优势,增强抵御种植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五是积极探索“企业加基地带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适时引进加工企业,延长中药材产业发展链条,拉动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种植业增效。六是合作社

与河北安国市、安徽毫州、四川荷花池以及广州等药材集散地区建立了信息互通的信息平台保障药材销路,免除农民后顾之忧。

(五)加大政策扶持,搞好试点示范。在旱半夏等中药材播种等关键农时季节和环节,我镇也将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各村负责人、种植大户召开现场观摩会,通过现场观摩、交流经验、培训指导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种植户积极参与中药材生产发展,全面提升我镇中药材生产水平。

合作社盖章:

2013年3月12日

第17篇:核桃绿色环保标准化种植生产示范实施方案

核桃绿色环保标准化生产示范

实 施 方

二〇一一年三月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核桃绿色环保标准化生产示范实施方案; 2.建设单位:

3.建设依据:指示性文件 4.建设期:一年;

5主要技术标准:技术规范 5.建设地点:

6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2万元,资金来源。。。。为主。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自然条件。。。

核桃绿色环保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位于。。。境内,海拔1600-2000米,土壤为紫色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光热资源充足;示范区用水主要靠天然降水和地下潜水,属淡水型水质,水质洁净无污染;农药、化肥使用量较小,主要使用农家肥和绿肥,土地无污染,符合绿色食品农药、化肥使用标准要求;项目区属于山区,境内大气质量优良,不受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影响。

三、指导思想

项目实施的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根本,以效益为中心,以建设优质、高产、高效的核桃绿色环保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为目标,强化管理,加大投入,规范生产,为社会提供无公害优质高档绿色果品,全面普及无公害栽培技术,努力实现质量效益同步增长。

四、基地布局

1、布局原则: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科学利用,依法利用,充分利用的原则;坚持适地适树、适法的原则;以利于绿色核桃的规模化、

-

(4)脂肪: ≥60 (5)水分: ≤6.5 (6)蛋白质: ≥15 (7)果实侧径:≥30 (8)饱满程度:饱满

(9)农药残留:应符合国家绿色食品质量指标

六、生产流程及目标管理

1、生产流程:(1)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核桃)标准化生产标准,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特别是按照国家发布的绿色基地肥料使用要求,严禁违规肥料的使用。(3)病虫害防治。要按照国家《绿色食品农药使用规划》用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4)采收贮运。注意适时采收,科学贮运,防止影响品质和贮运过程中的霉污变质而影响质量。

2、目标管理:(1)建立基地生产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乡、村、户生产管理体系,农户应有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基地投入品清单、有田间生产管理记录。二是按照核桃绿色环保标准化生产标准制定统一的生产操作规程,并下发到村民小组、农户。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的生产管理制度。(2)建立基地生产投入品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基地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从源头把好投入品的使用关。二是建立基地生产投入品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3)建立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组建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小组,加强对基地的技术管理。⑷ 建立技术培训制度。通过培训,使示范区果农掌握绿色核桃生产技术措施。(5)建立基地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和提高基地的生产条件和环境质量。(6)建立采收、贮运制度。一是达到成熟采收,边采收边脱青皮,避免堆

-

统一施肥用药方案、统一基地管理制度,公布禁止使用、限制使用和提倡使用的农药种类鼓励果农使用绿肥、农家肥,加强了对基地环境的监管力度,在果园病虫害防治中推广应用农业、生物、机械等综合防治措施,切实落实绿色无公害管理措施。

。。。。。

二〇一一年三月

5

第18篇:库车县多熟高效种植模式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库车县2011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大力发展多熟制高效种植模式。对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升农业综合科技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多熟制高效种植,可以促进作物配置比例的进一步优化,解决种植小麦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不高的矛盾;解决作物结构单一,饲草料不足,对发展现代畜牧业形成制约的矛盾;解决棉花产业比重过大,无法进行轮作倒茬、病虫害加重的矛盾。发展多熟制,变一季为多季,变常规栽培为立体栽培,既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生长时间,又可以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形成一定的共生期,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通过发展立体高效栽培,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高收益,促进农民增收。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分解、落实

地区下达目标任务分别为:一年二熟15万亩,一年三熟13万亩,结合我县实际各乡镇土壤情况及种植结构,将任务认分解到10个乡镇,一年二熟分解为:乌恰镇14000亩,伊西哈拉镇16000亩,玉其吾斯塘乡14000亩,阿拉哈格镇17000亩,比西巴格乡15000亩,齐满镇24000亩,哈尼哈塔木乡12000亩,墩阔坦镇1000亩,牙哈镇21000亩,乌尊镇8000亩,阿克斯塘乡8000亩;一年三熟分解为:乌恰镇12000亩,伊西哈拉镇10000亩,玉其吾斯塘乡12000亩,阿拉哈格镇17000亩,比西巴格乡8000亩,齐满镇24000亩,哈尼哈塔木乡12000亩,墩阔坦镇1000亩,牙哈镇18000亩,乌尊镇8000亩,阿克斯塘乡8000亩各乡镇再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将任务逐一分解到村、组、田块。

建立1个1万亩的示范基地(该示范区制定依托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

建设示范县、重点县项目基地建设),在示范基地中选0.1万亩作为核心示范区。

二、实施内容

本项目以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效益、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以提高复种指数为核心,以创新种植模式为突破点,以良种良法配套为基础,以化调化控、除草技术、适宜密度、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为主要内容,大力推广间作套种、立体栽培等多熟制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

(一)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熟制

各地要综合考虑当地自然资源、耕作条件、农民意愿、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合本地的种植模式。

一年两熟模式主要有小麦+复播玉米、小麦+复播西瓜、小麦+复播蔬菜、果树+套种棉花、果树+套种蔬菜、双膜瓜+复播蔬菜等6种。

一年三熟模式主要有果树套种小麦复播玉米、果树套种蔬菜复播蔬菜、果树套种双膜瓜复播蔬菜,果树套种小麦复播瓜菜等4种。

(二)加强宣传引导力度

加强多熟制的宣传工作,通过典型示范的作用,积极县委政府和上级部门汇报,争取更多支持;同时,借助媒体力量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地广泛宣传多熟高效种植技术,引导农民开展多熟高效种植技术。

(三)狠抓关键技术到位率

多熟制种植模式较多,涉及作物多、作业工序繁琐、消耗劳力多,特别是作物共生期的灌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的管理比较复杂。按照“人员下沉,科技前移”的要求,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面对面、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多熟制技术要点,努力提高关键技术的到位率、入户率和普及率。避免农民因管理操作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挫败农民发展多熟制的积

极性。

(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1、广泛搜集、整理当地好的多熟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核心示范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优势,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试验示范力度,不断集成、创新多熟种植模式。

2、开展多熟制示范,在齐满镇齐满4村2组开展红枣套种马铃薯+复播大白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高产示范,面积100亩,在齐满镇齐满2村2组开展红枣套种洋葱+复播大白菜一年三熟高产示范,面积150亩,在比西巴格乡依格孜库木村3组开展双膜西甜瓜复播大白菜一年两熟高产示范,面积100亩,在伊西哈拉镇库提力克欧达2.3.4组开展杏树套种小麦+复播胡萝卜一年三熟高产示范,面积300亩;

3、开展品种对比试验,在齐满镇齐满1村3组开展红枣套种正播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参试品种分别为奇台白(CK)、大西洋、陇薯、克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库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栽培组,主要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检查督导各地落实方案,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濮生成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艾合买提·吾甫阿拉哈格镇镇长

木沙·热合曼齐满镇镇长

副组长:热比艳·莫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副站长

艾斯卡·吐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办公室主任任

成员:热沙来提·买米提明农技中心栽培组组长

张昀农技中心土肥组组长

阿不都热依木·依不拉音农技中心植保组组长

阿曼古力·艾合买提农技中心栽培组成员

林荣姝农技中心栽培组成员

吐尔洪·吐地农技中心栽培组成员

吐尔洪·克然木农技中心栽培组成员

阿不来提·玉山农技中心植保组成员

方斌农技中心植保组成员

阿曼古·热孜农技中心植保组成员

艾来提·艾海提农技中心栽培组成员

茹先古丽·吐尔地农技中心植保组成员

各乡站站长

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制定出针对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指标和工作进度,细化技术措施和人员配备,高产示范田块要落实到乡、村和农户。

(二)加强工作督导

库车县农技中心要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确保责任到人。组织相关领导、专家和小组成员通过互查、抽查等方式对项目实施乡镇开展定期、不定期督导。

(三)强化技术保障

项目地州、县市农技中心要分别成立技术服务小组,技术服务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热沙来提·买米提明(农技中心栽培组组长,农艺师) 副组长:艾斯卡·吐地(农技中心办公室主任,农艺师)

张昀(农技中心土肥组组长,高级农艺师)

阿不都热依木·依不拉音(农技中心植保组组长,高级农艺师)

成员:阿曼古力·艾合买提(农技中心栽培组,助理农艺师)

林荣姝(农技中心栽培组,助理农艺师)

吐尔洪·吐地(农技中心栽培组,助理农艺师)

吐尔洪·克然木(农技中心栽培组,助理农艺师)

牙生·肉孜(齐满镇乡站站长,助理农艺师)

努尔古·阿不拉(齐满镇乡站,助理农艺师)

吾买尔·克比尔(阿拉哈格镇乡站站长,助理农艺师)

牙库甫·黑力力(阿拉哈格镇乡站,助理农艺师)

技术服务小组要以示范区为重点,开展多熟制种植技术组装集成和试验示范。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规程。

四、进度安排

1、上年9月至次年2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做好作物冬播和越冬工作;

2、3月至5月做好越冬作物的返青管理,抓好套种作物(三熟)的春播工作,完成对项目区负责人、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培训;

3、5月至6月抓好作物共生期的田间管理,组织1次项目督促检查和巡回指导;

4、6月至7月及时收获前茬作物,并做好复播(三熟)工作,组织1次项目督促检查和巡回指导,召开现场观摩会;

5、8月至10月抓好作物共生期的田间管理并及时收获作物,做好冬播工作,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年终验收;

6、11月至12月份完成年度总结报告,修改完善技术实施方案。

库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1年

第19篇:实施方案

其乃巴格小学“十对照、十检查、十

反思”实施方案

为确保反分裂反渗透集中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在库车县教育系统举办的“反分裂反渗透教育”集中培训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对此,根据教育办安排部署,我校也制定了“十对照十检查十反思”活动的实施方案。

此次“十对照十检查十反思”活动,我校将通过集中部署、揭批声讨会、交流讨论会、等多种有效形式,集体讨论、个体分析、相互点评,让每名教师对照政治坚强的标准,检查自身在大是大非面前的表现,反思如何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对照民族团结的要求,检查自身的言行,反思作为一个国家公职人员在该方面做的好不好、够不够;对照新疆精神的内涵,检查自己践行了多少,反思如何做好一个真正的新疆人;对照“中国梦”检查自己有没有把搞好教育工作融入到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的格局之中,反思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的人;对照党的惠民政策,检查自己感恩了多少,反思为党该做什么;对照“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岗位意识”,检查自己有无履行,反思如何做一个正直有为的人;对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检查自己做得是否合格,反思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对照时代新风尚要求,检查自身是否在弘扬先进文化、引领时

代发展方面是不是主动作为、带头实践,反思如何如何做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人;对照党纪国法,检查自己是否主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反思自己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廉洁从教的人;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检查自己是否尽心尽力为人师表、服务群众,反思如何做好分内之事。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肩负起责任,敢于担当,筑牢防线,勇于走在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要擦亮自己的双眼,从我做起,用行动坚决抵制宗教对校园的渗透和蔓延,注重教书,更注重育人,切实把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双语教育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其乃巴格小学2014年9月10日

第20篇:实施方案

昌宁一中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国家助学金资助制度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意见》(财教【2010】356号)、《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云财教【2011】17号)、《关于转发的通知》(保财教【2011】51号)和《关于转发的通知》(保财教【2011】52号)文件精神,完善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切实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问题,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提高对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切实保障;是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是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体现了社

1 会主义优越性,意义十分重大。

二、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制度的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

坚持教育的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策导向明确。在努力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享有受教育机会的同时,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多元混合资助。统筹政府、社会等不同资助渠道,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资助。

3、各方责任清晰。学校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落实责任、完善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监督,确保各项政策措施顺利实施。

三、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制度的主要内容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基本解决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

2 题。

(一)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全校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35%。在确定资助面时,适当向农村学生、贫困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倾斜。云南省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分为两档,其中,一等为每生每年2000元,二等为每生每年1000元。

(二)建立学费减免等制度

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三)鼓励社会捐资助学

要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四)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高中各年级、各班要认真调查摸底,认真做好学生的户籍核查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建立健全贫困学生档案,及时掌握并记录贫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情况和受资助情况。

四、建立健全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工作要求

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针对性强,涉及面广,资金投入大,受益人数多。各年级、各班要按照国家和省级的统

3 一部署,周密安排,精心组织,扎扎实实地把这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事抓好。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学校要加强领导、密切配合,制订相关管理细则和具体实施方案,指导、检查和督促开展工作,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加强学生资助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建设,将普通高中资助工作纳入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设立由总支书记、校长段怀秦同志任组长,副校长罗兴政同志、副校长袁中华同志、副校长张文红同志、总支副书记李琼翠同志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财务人员、学生代表为成员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负责制,指定专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二)分工负责,协调配合

要加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日常管理工作,督促落实学生资助有关政策,研究并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

(三)强化管理,规范运作

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加强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的管理,资金管理上要确保及时发放、专款专用,要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经费安排使用、贫困学生认定、学校收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对

4 于挤占挪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要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同时,要建立信访投诉制度和公示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和群众投诉,组织资助管理机构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学校和学生建立诚信制度。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规定,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科学可行的资助对象评审机制,加强资助对象评定工作,严格把握资助条件。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在招生录取工作前后及新生入学期间,学校要通过广播、宣传栏、学前教育、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新政策体系,使这项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学校资助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资助政策全面贯彻和落实。

附:

1、昌宁一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2、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3、申请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家庭基本经济状况证明

云南省昌宁第一中学 2011年5月12日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qiyefanwen/79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