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银行工作总结】

篇:挂职干部先进事迹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挂职干部先进事迹

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5k J.om 8

今年2月18日,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在西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的董心奎结束任期,离开西平。西平县干部和群众的代表来到农行河南省分行,希望再派一个像董心奎这样躬身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

挂职得挂心 当官要为民

2000年9月,时任农行河南省分行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的董心奎受河南省委组织部的派遣,到西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

董心奎到任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一头扎到乡镇和农户家中了解情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况。当了解到乡镇财政困难,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后,他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发挥当地优势,找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使农民增收。

西平县是河南省小麦生产大县,但农民祖祖辈辈种植的小麦由于品种单一,增产不增收。董心奎提出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入手。他的想法得到县委一班人的支持。他把培育出了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9023”的河南省农科所傅为刚博士请到西平,研究试种“9023”。

秋后对“9023”小麦实行单收、单打,没想到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比普通小麦增产150公斤,每公斤售价比当地普通小麦高出1角8分钱,2万亩小麦比当地小麦品种增产300万公斤,农民增收180多万元,当年西平县就被确定为全省小麦良种基地县。2002年,全县扩大播种面积47万亩,全县增产小麦4700多万公斤,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2002年5月,全省优质小麦观摩会在西平县召开,西平县被确定为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年底和外商签订了小麦出口协议,从而实现了我国小麦历史上的第一次出口。

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两年多来,董心奎不做“走读”干部,牢记“挂职得挂心,当官要为民”,扑下身子为民办实事。他为发展当地经济不辞劳苦,先后引进农业科技、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5个,形成产值2亿多元,实现财政增收300多万元,安排农村剩余劳力400多人。

浇花浇到根上 帮扶帮到心上

2002年6月4日,是西平县轴承厂下岗职工陈静最难忘的日子。陈静和丈夫离异,左眼患病作了手术,右眼视力也不好,孩子正在读中学,书杂费都是向亲戚们东借西凑的。正当陈静面对阴沉的天而暗暗落泪时,没想到县委副书记董心奎带领工会干部走访来到家中。当了解到陈静曾评为地区“三八红旗手”和县“优秀共产党员”时,董心奎鼓励她失业不失志,战胜眼前的暂时困难。临走时,董心奎留下了200元钱。陈静眼含热泪地说:“党组织没忘俺下岗职工,话都说到俺心里去了。这些钱俺先补交党费。”听了陈静的话,董心奎也被感动了,对随行的工会同志说:“浇花要浇到根上,帮扶得帮到下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岗工人心上,咱党组织啥时候也不能冷落了下岗工人啊!”

过后,为帮助陈静彻底解困,董心奎在县医院为她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活。陈静十分珍惜,不怕脏不怕累,埋头苦干,深受医务人员的赞扬,成为西平县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模范。

董心奎就是这样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他无论是到工厂还是到农村布置检查工作,都要过问困难职工和贫穷农户的情况,为当地党组织出谋划策,帮困难职工解困和贫穷农户脱贫。

2002年9月的一天,董心奎来到环城乡检查工作。他了解到王店村有个叫魏孟举的孩子,父母双亡,跟着爷爷一起生活,因家境贫穷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为此,他来到王店村小学,当场把3000元钱交给村党支部书记手里,作为魏孟举读完中学的学杂费。

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两年多来,董心奎走访了上百家农户和职工家庭,先后帮扶了6个困难家庭,资助5个贫困学生和两个孤儿。

摆个样子 不如躬下身子

董心奎在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体会中写道:“我们为人民做事不能图形式、摆样子,摆个样子群众蔑视你,躬下身子群众信服你。”两年来他正是用一个共产党人躬身为民的形象,感染和带动了周围的一群人。

杨庄高中搬迁工程是西平县83万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大事。老杨庄高中处在小洪河滞洪区,受地理位置影响,老师外流严重,教育质量下滑。西平县曾两次成立搬迁指挥部,都因资金和征地困难而搁浅。董心奎主持杨庄高中搬迁工作后,为筹措资金,他带领教育局长、高中校长六上郑州,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解决了启动资金;为规划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设计,他和主管副县长两下京沪,土建40万元的设计费用只花11万元;为解决征地问题,他和常务副县长、zd委书记一起到农民(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请登陆网络.m查看)家里座谈协商。

2001年3月12日9时,杨庄高中搬迁工程正式开工。清理施工现场连续6天6夜,董心奎每天都扑在现场十一二个小时,一身土两脚泥。他心跳过速,大夫让他住院,他只让大夫在每天的早饭前输一小时液,拔了针头赶到工地时还不到早晨八点。

如今,一个占地216亩、投资近50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高中已矗立在西平县城。西平县以杨庄高中搬迁为切入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并实行教师聘用制和推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等项改革,使西平县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西平县的教育改革经验得到全省教育界的关注,成为豫南教育的新亮点。文 章来源

课件 w w 5k J.om 8

6

第2篇:挂职干部先进事迹

挂职干部先进事迹

今年2月18日,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在西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的董心奎结束任期,离开西平。西平县干部和群众的代表来到农行河南省分行,希望再派一个像董心奎这样躬身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

挂职得挂心 当官要为民

2000年9月,时任农行河南省分行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的董心奎受河南省委组织部的派遣,到西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

董心奎到任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一头扎到乡镇和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当了解到乡镇财政困难,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后,他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发挥当地优势,找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使农民增收。

西平县是河南省小麦生产大县,但农民祖祖辈辈种植的小麦由于品种单一,增产不增收。董心奎提出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入手。他的想法得到县委一班人的支持。他把培育出了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9023”的河南省农科所傅为刚博士请到西平,研究试种“9023”。

秋后对“9023”小麦实行单收、单打,没想到平均亩产

达到500公斤,比普通小麦增产150公斤,每公斤售价比当地普通小麦高出1角8分钱,2万亩小麦比当地小麦品种增产300万公斤,农民增收180多万元,当年西平县就被确定为全省小麦良种基地县。2002年,全县扩大播种面积47万亩,全县增产小麦4700多万公斤,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2002年5月,全省优质小麦观摩会在西平县召开,西平县被确定为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年底和外商签订了小麦出口协议,从而实现了我国小麦历史上的第一次出口。

两年多来,董心奎不做“走读”干部,牢记“挂职得挂心,当官要为民”,扑下身子为民办实事。他为发展当地经济不辞劳苦,先后引进农业科技、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5个,形成产值2亿多元,实现财政增收300多万元,安排农村剩余劳力400多人。

浇花浇到根上 帮扶帮到心上

2002年6月4日,是西平县轴承厂下岗职工陈静最难忘的日子。陈静和丈夫离异,左眼患病作了手术,右眼视力也不好,孩子正在读中学,书杂费都是向亲戚们东借西凑的。正当陈静面对阴沉的天而暗暗落泪时,没想到县委副书记董心奎带领工会干部走访来到家中。当了解到陈静曾评为地区“三八红旗手”和县“优秀共产党员”时,董心奎鼓励她失业不失志,战胜眼前的暂时困难。临走时,董心奎留下了200元钱。陈静眼含热泪地说:“党组织没忘俺下岗职工,话都说到俺

心里去了。这些钱俺先补交党费。”听了陈静的话,董心奎也被感动了,对随行的工会同志说:“浇花要浇到根上,帮扶得帮到下岗工人心上,咱党组织啥时候也不能冷落了下岗工人啊!”

过后,为帮助陈静彻底解困,董心奎在县医院为她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活。陈静十分珍惜,不怕脏不怕累,埋头苦干,深受医务人员的赞扬,成为西平县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模范。

董心奎就是这样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他无论是到工厂还是到农村布置检查工作,都要过问困难职工和贫穷农户的情况,为当地党组织出谋划策,帮困难职工解困和贫穷农户脱贫。

2002年9月的一天,董心奎来到环城乡检查工作。他了解到王店村有个叫魏孟举的孩子,父母双亡,跟着爷爷一起生活,因家境贫穷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为此,他来到王店村小学,当场把3000元钱交给村党支部书记手里,作为魏孟举读完中学的学杂费。

两年多来,董心奎走访了上百家农户和职工家庭,先后帮扶了6个困难家庭,资助5个贫困学生和两个孤儿。摆个样子 不如躬下身子

董心奎在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体会中写道:“我们为人民做事不能图形式、摆样子,摆个样子群众蔑视你,躬下身

子群众信服你。”两年来他正是用一个共产党人躬身为民的形象,感染和带动了周围的一群人。

杨庄高中搬迁工程是西平县83万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大事。老杨庄高中处在小洪河滞洪区,受地理位置影响,老师外流严重,教育质量下滑。西平县曾两次成立搬迁指挥部,都因资金和征地困难而搁浅。董心奎主持杨庄高中搬迁工作后,为筹措资金,他带领教育局长、高中校长六上郑州,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解决了启动资金;为规划设计,他和主管副县长两下京沪,土建40万元的设计费用只花11万元;为解决征地问题,他和常务副县长、政法委书记一起到农民家里座谈协商。

2001年3月12日9时,杨庄高中搬迁工程正式开工。清理施工现场连续6天6夜,董心奎每天都扑在现场十一二个小时,一身土两脚泥。他心跳过速,大夫让他住院,他只让大夫在每天的早饭前输一小时液,拔了针头赶到工地时还不到早晨八点。

如今,一个占地216亩、投资近50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高中已矗立在西平县城。西平县以杨庄高中搬迁为切入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并实行教师聘用制和推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等项改革,使西平县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西平县的教育改革经验得到全省教育界的关注,成为豫南教育的新亮点。

第3篇:挂职干部先进事迹

今年2月18日,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在西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的董心奎结束任期,离开西平。西平县干部和群众的代表来到农行河南省分行,希望再派一个像董心奎这样躬身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

挂职得挂心 当官要为民

XX年9月,时任农行河南省分行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的董心奎受河南省委组织部的派遣,到西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

董心奎到任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一头扎到乡镇和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当了解到乡镇财政困难,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后,他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发挥当地优势,找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使农民增收。

西平县是河南省小麦生产大县,但农民祖祖辈辈种植的小麦由于品种单一,增产不增收。董心奎提出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入手。他的想法得到县委一班人的支持。他把培育出了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9023”的河南省农科所傅为刚博士请到西平,研究试种“9023”。

秋后对“9023”小麦实行单收、单打,没想到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比普通小麦增产150公斤,每公斤售价比当地普通小麦高出1角8分钱,2万亩小麦比当地小麦品种增产300万公斤,农民增收180多万元,当年西平县就被确定为全省小麦良种基地县。XX年,全县扩大播种面积47万亩,全县增产小麦4700多万公斤,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XX年5月,全省优质小麦观摩会在西平县召开,西平县被确定为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年底和外商签订了小麦出口协议,从而实现了我国小麦历史上的第一次出口。

两年多来,董心奎不做“走读”干部,牢记“挂职得挂心,当官要为民”,扑下身子为民办实事。他为发展当地经济不辞劳苦,先后引进农业科技、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5个,形成产值2亿多元,实现财政增收300多万元,安排农村剩余劳力400多人。

浇花浇到根上 帮扶帮到心上

XX年6月4日,是西平县轴承厂下岗职工陈静最难忘的日子。陈静和丈夫离异,左眼患病作了手术,右眼视力也不好,孩子正在读中学,书杂费都是向亲戚们东借西凑的。正当陈静面对阴沉的天而暗暗落泪时,没想到县委副书记董心奎带领工会干部走访来到家中。当了解到陈静曾评为地区“三八红旗手”和县“优秀共产党员”时,董心奎鼓励她失业不失志,战胜眼前的暂时困难。临走时,董心奎留下了200元钱。陈静眼含热泪地说:“党组织没忘俺下岗职工,话都说到俺心里去了。这些钱俺先补交党费。”听了陈静的话,董心奎也被感动了,对随行的工会同志说:“浇花要浇到根上,帮扶得帮到下岗工人心上,咱党组织啥时候也不能冷落了下岗工人啊!”

过后,为帮助陈静彻底解困,董心奎在县医院为她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活。陈静十分珍惜,不怕脏不怕累,埋头苦干,深受医务人员的赞扬,成为西平县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模范。

董心奎就是这样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他无论是到工厂还是到农村布置检查工作,都要过问困难职工和贫穷农户的情况,为当地党组织出谋划策,帮困难职工解困和贫穷农户脱贫。

XX年9月的一天,董心奎来到环城乡检查工作。他了解到王店村有个叫魏孟举的孩子,父母双亡,跟着爷爷一起生活,因家境贫穷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为此,他来到王店村小学,当场把3000元钱交给村党支部书记手里,作为魏孟举读完中学的学杂费。

第4篇:挂职干部先进事迹

今年2月18日,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在西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的董心奎结束任期,离开西平。西平县干部和群众的代表来到农行河南省分行,希望再派一个像董心奎这样躬身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

挂职得挂心 当官要为民

2000年9月,时任农行河南省分行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的董心奎受河南省委组织部的派遣,到西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

董心奎到任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一头扎到乡镇和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当了解到乡镇财政困难,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后,他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发挥当地优势,找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使农民增收。

西平县是河南省小麦生产大县,但农民祖祖辈辈种植的小麦由于品种单一,增产不增收。董心奎提出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入手。他的想法得到县委一班人的支持。他把培育出了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9023”的河南省农科所傅为刚博士请到西平,研究试种“9023”。

秋后对“9023”小麦实行单收、单打,没想到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比普通小麦增产150公斤,每公斤售价比当地普通小麦高出1角8分钱,2万亩小麦比当地小麦品种增产300万公斤,农民增收180多万元,当年西平县就被确定为全省小麦良种基地县。2002年,全县扩大播种面积47万亩,全县增产小麦4700多万公斤,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2002年5月,全省优质小麦观摩会在西平县召开,西平县被确定为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年底和外商签订了小麦出口协议,从而实现了我国小麦历史上的第一次出口。

两年多来,董心奎不做“走读”干部,牢记“挂职得挂心,当官要为民”,扑下身子为民办实事。他为发展当地经济不辞劳苦,先后引进农业科技、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5个,形成产值2亿多元,实现财政增收300多万元,安排农村剩余劳力400多人。

浇花浇到根上 帮扶帮到心上

2002年6月4日,是西平县轴承厂下岗职工陈静最难忘的日子。陈静和丈夫离异,左眼患病作了手术,右眼视力也不好,孩子正在读中学,书杂费都是向亲戚们东借西凑的。正当陈静面对阴沉的天而暗暗落泪时,没想到县委副书记董心奎带领工会干部走访来到家中。当了解到陈静曾评为地区“三八红旗手”和县“优秀共产党员”时,董心奎鼓励她失业不失志,战胜眼前的暂时困难。临走时,董心奎留下了200元钱。陈静眼含热泪地说:“党组织没忘俺下岗职工,话都说到俺心里去了。这些钱俺先补交党费。”听了陈静的话,董心奎也被感动了,对随行的工会同志说:“浇花要浇到根上,帮扶得帮到下岗工人心上,咱党组织啥时候也不能冷落了下岗工人啊!”

过后,为帮助陈静彻底解困,董心奎在县医院为她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活。陈静十分珍惜,不怕脏不怕累,埋头苦干,深受医务人员的赞扬,成为西平县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模范。

董心奎就是这样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他无论是到工厂还是到农村布置检查工作,都要过问困难职工和贫穷农户的情况,为当地党组织出谋划策,帮困难职工解困和贫穷农户脱贫。

2002年9月的一天,董心奎来到环城乡检查工作。他了解到王店村有个叫魏孟举的孩子,父母双亡,跟着爷爷一起生活,因家境贫穷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为此,他来到王店村小学,当场把3000元钱交给村党支部书记手里,作为魏孟举读完中学的学杂费。

两年多来,董心奎走访了上百家农户和职工家庭,先后帮扶了6个困难家庭,资助5个贫困学生和两个孤儿。

摆个样子 不如躬下身子

董心奎在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体会中写道:“我们为人民做事不能图形式、摆样子,摆个样子群众蔑视你,躬下身子群众信服你。”两年来他正是用一个共产党人躬身为民的形象,感染和带动了周围的一群人。

杨庄高中搬迁工程是西平县83万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大事。老杨庄高中处在小洪河滞洪区,受地理位置影响,老师外流严重,教育质量下滑。西平县曾两次成立搬迁指挥部,都因资金和征地困难而搁浅。董心奎主持杨庄高中搬迁工作后,为筹措资金,他带领教育局长、高中校长六上郑州,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解决了启动资金;为规划设计,他和主管副县长两下京沪,土建40万元的设计费用只花11万元;为解决征地问题,他和常务副县长、政法委书记一起到农民家里座谈协商。

2001年3月12日9时,杨庄高中搬迁工程正式开工。清理施工现场连续6天6夜,董心奎每天都扑在现场十一二个小时,一身土两脚泥。他心跳过速,大夫让他住院,他只让大夫在每天的早饭前输一小时液,拔了针头赶到工地时还不到早晨八点。

如今,一个占地216亩、投资近50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高中已矗立在西平县城。西平县以杨庄高中搬迁为切入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并实行教师聘用制和推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等项改革,使西平县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西平县的教育改革经验得到全省教育界的关注,成为豫南教育的新亮点。

第5篇:挂职干部个人先进事迹

挂职干部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今年X月X日,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在西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的董心奎结束任期,离开西平。西平县干部和群众的代表来到农行河南省分行,希望再派一个像董心奎这样躬身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

挂职得挂心当官要为民

20XX年X月,时任农行河南省分行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的董心奎受河南省委组织部的派遣,到西平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

董心奎到任的第二天一大早,就一头扎到乡镇和农户家中了解情况。当了解到乡镇财政困难,农民负担过重的现实后,他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发挥当地优势,找准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使农民增收。

西平县是河南省小麦生产大县,但农民祖祖辈辈种植的小麦由于品种单一,增产不增收。董心奎提出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小麦入手。他的想法得到县委一班人的支持。他把培育出了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9023”的河南省农科所傅为刚博士请到西平,研究试种“9023”。

秋后对“9023”小麦实行单收、单打,没想到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比普通小麦增产150公斤,每公斤售价比当地普通小麦高出1角8分钱,2万亩小麦比当地小麦品种增产XXX万公斤,农民增收180多万元,当年西平县就被确定为全省小麦良种基地县。20XX年,全县扩大播种面积XXX万亩,全县增产小麦4700多万公斤,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20XX年X月,全省优质小麦观摩会在西平县召开,西平县被确定为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年底和外商签订了小麦出口协议,从而实现了我国小麦历史上的第一次出口。

两年多来,董心奎不做“走读”干部,牢记“挂职得挂心,当官要为民”,扑下身子为民办实事。他为发展当地经济不辞劳苦,先后引进农业科技、农产品深加工等项目5个,形成产值2亿多元,实现财政增收300多万元,安排农村剩余劳力400多人。

浇花浇到根上帮扶帮到心上

20XX年X月X日,是西平县轴承厂下岗职工陈静最难忘的日子。陈静和丈夫离异,左眼患病作了手术,右眼视力也不好,孩子正在读中学,书杂费都是向亲戚们东借西凑的。正当陈静面对阴沉的天而暗暗落泪时,没想到县委副书记董心奎带领工会干部走访来到家中。当了解到陈静曾评为地区“三八红旗手”和县“优秀共产党员”时,董心奎鼓励她失业不失志,战胜眼前的暂时困难。临走时,董心奎留下了\\d{2,3}元钱。陈静眼含热泪地说:“党组织没忘俺下岗职工,话都说到俺心里去了。这些钱俺先补交党费。”听了陈静的话,董心奎也被感动了,对随行的工会同志说:“浇花要浇到根上,帮扶得帮到下岗工人心上,咱党组织啥时候也不能冷落了下岗工人啊!”

过后,为帮助陈静彻底解困,董心奎在县医院为她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活。陈静十分珍惜,不怕脏不怕累,埋头苦干,深受医务人员的赞扬,成为西平县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模范。

董心奎就是这样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他无论是到工厂还是到农村布置检查工作,都要过问困难职工和贫穷农户的情况,为当地党组织出谋划策,帮困难职工解困和贫穷农户脱贫。

20XX年X月的一天,董心奎来到环城乡检查工作。他了解到王店村有个叫魏孟举的孩子,父母双亡,跟着爷爷一起生活,因家境贫穷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为此,他来到王店村小学,当场把3\\d{2,3}元钱交给村党支部书记手里,作为魏孟举读完中学的学杂费。

两年多来,董心奎走访了上百家农户和职工家庭,先后帮扶了6个困难家庭,资助5个贫困学生和两个孤儿。

摆个样子不如躬下身子

董心奎在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体会中写道:“我们为人民做事不能图形式、摆样子,摆个样子群众蔑视你,躬下身子群众信服你。”两年来他正是用一个共产党人躬身为民的形象,感染和带动了周围的一群人。

杨庄高中搬迁工程是西平县XXX万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大事。老杨庄高中处在小洪河滞洪区,受地理位置影响,老师外流严重,教育质量下滑。西平县曾两次成立搬迁指挥部,都因资金和征地困难而搁浅。董心奎主持杨庄高中搬迁工作后,为筹措资金,他带领教育局长、高中校长六上郑州,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解决了启动资金;为规划设计,他和主管副县长两下京沪,土建XXX万元的设计费用只花XXX万元;为解决征地问题,他和常务副县长、政法委书记一起到农民家里座谈协商。

20XX年X月X日9时,杨庄高中搬迁工程正式开工。清理施工现场连续6天6夜,董心奎每天都扑在现场十一二个小时,一身土两脚泥。他心跳过速,大夫让他住院,他只让大夫在每天的早饭前输一小时液,拔了针头赶到工地时还不到早晨八点。

如今,一个占地216亩、投资近5000多万元、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高中已矗立在西平县城。西平县以杨庄高中搬迁为切入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并实行教师聘用制和推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等项改革,使西平县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西平县的教育改革经验得到全省教育界的关注,成为豫南教育的新亮点。

第6篇:20某挂职干部先进事迹

20XX年挂职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挂职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下面是我们网站的xx给大家推荐的挂职干部先进事迹材料供大家参阅!

杨xxxx,男,汉族,xxxx年12月出生,xxxx党员,巴中市交通运输局交通规划勘测设计院副院长。xxxx年遴选为我市首批优秀年轻干部和人才培养对象。xxxx年1月,根据市委组织部xxxx5年“三个一线”干部挂职锻炼方案,该同志到xxxx区xxxx乡挂职任乡党委副书记。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该同志尽职履责,深入基层,熟悉民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xxxx乡发展出力出谋,为打造大xxxx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下基层,查民情,勤学习

xxxx乡位于xxxx区北部山区,全乡幅员面积平方公里,辖11个村,万余人。初到xxxx,他经常给乡其他领导干部提的就是请大家下村带上他,每逢有乡领导干部下村,大多都会邀他一起,借此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群众需求,听取群众心声,更多的是注意观察和学习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处理基层事务的方法方法。曾有当地群众和干部说:“上面派来的挂职的干部是来镀金的吧!”他每次都会谦虚的说:“我是来xxxx工作的,也是来学习的,基层是个大熔炉,更能

锻炼干部,基层干部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在挂职期满与乡其他干部的交流中,他提到:通过在xxxx挂职期间的工作,我觉得乡镇领导干部丝毫不比市级机关干部差,无论是处理具体日常事务的方式、方法,还是领导的艺术和领导水平,很多乡镇领导干部比市级机关干部更高,做得更好,这也让我为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抓党建,促发展,树榜样

按照乡领导干部分工,作为乡党委副书记,他分管党建工作。接过分管工作后,他虚心向前任分管领导请教,熟悉资料,掌握程序,到村、社调研。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他很快熟悉了全乡11个村的支部书记及主任,同时,一个奇特的现象也引发了他的深思:全乡22名村书记、主任都是中年以上,年龄全都在40岁以上,50岁以下的不到三分之一,年龄最大的已近70岁,为什么村两委年轻干部如此少经其他乡领导干部和村社干部了解,由于村、社干部补助标准低,对于有一定文化的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外出务工或从事个体经营谋生,虽然上级做了多次宣传动员,故而村两委干部“年轻化”的局面始终难以破解。同时,经过查阅档案,全乡党员中年轻人也很少,且大多不在家。经过认真思考,他向乡主要领导提出,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是我们抓党建的一个重心,也是符合xxxx实际的,得到乡主要领导的认

同,他与党委书记一起创新推行了“四级”模式,构建透明党建运行新机制,强化组织建设。xxxx年4月,他与乡党委陈委员配合,将各村推荐的符合条件的年轻人组织到一起,开展了一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活动,并向他们宣传国家对当前村、社干部提高补助标准等政策,鼓励有干事创业精神的优秀青年积极加入党组织,为党的基层组织输送“新鲜血液”,xxxx年共发展预备党员4名。为实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党管的新要求,他与党委书记一起探索出了推行“推优入党,评议退党”机制,成功劝退了1名组群众观念淡薄、村民口碑不好、组织认定较差的不合格党员;延缓转正了1名预备党员。

充分利用专长,助力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xxxx年8月的一天,九重村村支书唐辉富找到他,说道:“我们村打算修8社、9社的社道公路,杨书记你在分管交通工作,又是来自市交通部门的干部,能否帮我们现场踏勘一下路线,看看我们选的路线如何”他立即爽快的答应了,第二天拂晓即与村主任罗勇赶到九重村,与早早等候在现场几名村民代表一道踏上了8社、9社社道公路拟建路线。九重村8社、9社是该村最偏远的两个社,位于九重山深处的半山腰,也是xxxx乡最偏远的地方,一直未通公路,连机耕道也没有,无论雨雪酷暑,两个社百余人出行全靠走路,且全都是凹凸不平,荆棘密布的山路,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

活带来极大不便,经村民代表大会议定,大家决定将本该分到户头的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拿出来,凑在一起修一条公路,连接主干线公路,解决大家多年梦寐以求的出行难问题。得知了这些情况,他很同情当地群众艰苦的生产条件,更为大家主动集资修路、自力更生解决困难的精神所感动,他冒着8月的酷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忍着蚊虫叮咬,在荆棘丛林中穿梭,遇到路线不合理的地方,他会停下来与大家交换意见,就这样走走停停,直到将近傍晚,花费了整整一天才将4公里道路踏勘完。此时,他的衬衣已经湿了又干了好几次了,一起参与路线踏勘的村民代表有人说:“杨书记,今天真是太辛苦你了,真是难得碰到你这样的好领导啊!”他却是报以一笑道:“只要群众大家的问题解决了,我这点苦算什么呢”

作为来自市交通部门的干部,当他得知九重村已建成5公里村道公路设计费用支付很难时,当即通过他的工作关系联系、协调相关单位减免了大部分勘测设计费用,得知该村村道公路建设群众自凑资金还有缺口时,他又找到相关领导和部门,争取公路建设专项补助资金5万元;当他得知通往3、4、5村的一段公路还未硬化,农村客运车辆通行十分不便时,于是积极联系、协调区农建办,加快推进该段公路硬化工作,并于xxxx5年9月完成了该段近2公里村道公路的硬化,让大家从此走上了平坦整洁的水泥路。

四、坚决服从工作安排,支持地方产业发展

根据乡党委领导干部任务分工,他还分管有透明农业蔬菜产业,透明农业是xxxx乡党委、政府近年来积极大力发展和推广的农业产业项目,是带动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民生项目,主要包括透明农业皂角、金银花、中药、白蜡、核桃、土鸡、蔬菜及茶叶等八大产业,主要特点是种植坚持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剂,不用添加剂,不做假的“五不”标准,该产业项目被xxxx区列为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其中,透明农业蔬菜又是整个透明农业产业的重点,分管该项工作后,一方面,他积极发动村社干部和群众种植透明农业蔬菜,并协调、组织相关村、社和种植户做好计划,及时下种;另一方面,为提高大家的种植积极性,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联系相关单位,争取补助资金6万元,发放给各种植户,资助大家购买种子、有机肥及其他农资用具等。通过他的积极奔走,大力推进,有力地保证了乡透明农业蔬菜产业规划得以落实,继而促进透明农业蔬菜种植户增加收入。据乡统计,xxxx5年,透明农业种植户较上年人均增收至少1000元,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又找到了一条好路子。

通过到基层挂职锻炼,他能够做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开展工作,深入体验农民生产生活,体察民情和民意,听取群众疾苦和心声。他就是这样一名“三个一线”挂职干部,

一名到基层一线“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好”的挂职干部,一名坚持吃住在乡,工作期间不离乡,一名既有挂职之名又有挂职之实的干部。

通过挂职经历也让他感悟到:基层挂职锻炼磨砺了自己,让自己在实践中树立起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使自己的党性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坚定了自己认真践行“三严三实”标准和要求的信念,坚定了自己积极投身巴中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信念,坚定了自己为巴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信念。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gongzuozongjie/81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