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安全生产总结】

篇:宜居乡村和美丽乡村

宜居乡村

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

2014年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意见》提出了三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是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二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是完善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统计和评价机制。省级政府要对本地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负总责,规划及年度工作情况要及时报有关部门备案,接受监督检查。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城乡统筹、突出特色。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

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一)加快编制村庄规划。

(二)提高村庄规划可实施性。

(三)合理确定整治重点。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全力保障基本生活条件。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大力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消防、防洪等防灾减灾设施。

(二)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

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引导养殖业规模化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与利用。合理处置农药包装物、农膜等废弃物,加快废弃物回收设施建设。推进农村清洁工程。推动农村家庭改厕,全面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加强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清理乱堆乱放,拆除私搭乱建,疏浚坑塘河道,推进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建设。统筹利用闲置土地、现有房屋及设施等,改造、建设村庄公共活动场所。

(三)稳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加强对村域的规划管理,保持村庄整体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与田园景观。开展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保护和修复水塘、沟渠等乡村设施。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完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民居名录,建立健全保护和监管机制。继续实施“宽带中国”战略,推进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利用小城镇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服务设施,整体带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完善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一)创新投入方式。

(二)建立管护长效机制。

(三)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四)加强组织领导。

国务院办公厅 2014年5月16日

为此,辽宁省政府下发《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辽政发〔2014〕12号)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结合辽宁实际,大力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经过一段时期的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工作目标

继续治理农村(含国有农场)垃圾、污水、畜禽粪便等污染,改造房、水、路等设施,提升绿化、亮化、生态化等水平。从2014年开始,实施“百千万宜居乡村创建工程”,到2017年,全省创建100个“宜居示范乡”、1000个“宜居示范村”(美丽乡村)、10000个“宜居达标村”,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宜居乡村建设。到2020年,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宜居乡村。

主要任务

(一)治理乡村环境

1.开展垃圾治理。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运行体系,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理设施布局,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存。

2.开展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开展污水治理,原则上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收集管网并有效运行。村庄主要建设种植净水植物的氧化塘,配套分户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开展河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 3.开展畜禽粪便治理。规模化养殖场(小区)都要建设畜禽粪便污水综合治理与利用设施。加强分散家庭养殖户畜禽粪便贮存设施建设,推进畜禽粪便还田利用。

4.开展秸秆治理。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青贮,鼓励秸秆能源化利用。村内柴草堆垛进院,规整垛放,不占道路。

(二)改造乡村设施

1.实施农房改造。有条件的乡镇开展棚户区改造,建设宜居小区。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开展农房抗震和节能改造。

2.实施道路改造。乡镇政府所在地要完善道路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排水、路灯等附属设施基本完备。实施村庄道路硬化,主要街路全部硬化并有边沟。

3.实施饮水改造。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善供水设施,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4.实施厕所改造。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逐步推行厕所水冲化,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厕所进户。

(三)提升乡村发展水平

1.抓好村庄亮化。村庄主要道路、街口和广场实现亮化。

2.抓好乡村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乡镇建设优美绿化景观带、公园或水系。村庄路边屋旁有树木。

3.抓好乡村美化。乡镇建设景观街路和景观节点,开展建筑立面改造。村庄要进行农房、院落等风貌整治,鼓励农房平改坡。

4.抓好生态优化。保护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提升村落和田园景观,创造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态环境。

5.抓好服务优化。强化、完善农村社区公用设施和乡村商业、教育、医疗等服务功能,加强银行网点、综合超市、餐饮住宿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6.抓好管理优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

7.抓好特色打造。利用地域优势资源,挖掘历史文化传统,打造具有历史文化、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温泉疗养、沟域经济等特点的特色乡村。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市、县分别成立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乡镇要明确责任部门,村庄要有专人负责。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宜居乡村建设作为当前重要任务,精心组织,确保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二)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乡村保洁长效机制,设立保洁员队伍,原则上农村执行每400人左右1名保洁员的配备标准。要建立保洁队伍组织体系,原则上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各县设立专门保洁公司,乡镇设分公司,做到聘用、考核、责任制度化。各地要积极组织护林员、水管员等行业人员参与宜居乡村建设。

(三)统筹规划实施。完善县域居民点布局规划,明确不同区位、不同类型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集中资金和力量发展重点乡村。组织编制宜居示范乡村建设规划,规划要符合农村实际,不搞大拆大建,满足农民要求,体现乡村特色;要把房屋、街路、设施、景观等整治和改造内容落实到具体项目,做出必要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时序安排,建立项目库。要制定宜居乡村建设标准。

(四)落实经费保障。将保洁员工资及运行维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分担。年度经费原则上执行农村居民每人30元标准,其中省以上财政承担40%,市财政承担30%,县财政承担30%。运行维护资金由县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筹管理。逐步建立乡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人员经费保障机制,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整合各类涉农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宜居乡村建设。

(五)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督察考核通报制度,制定工作考评办法,加强日常统计和调度督察,评选年度先进市县,考核结果向全省通报。建立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口联系制度,加强省对各市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全过程指导。抓好省级示范,组织专门队伍开展规划编制,建立投入、工程建设和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深入开展宣传,设立专报快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4年6月9日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 (农办科〔2013〕10号)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我部决定从今年起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

一、充分认识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创建“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

(三)创建“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

二、准确把握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总体思路

(四)明确“美丽乡村”创建的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为目标,加强工作指导,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科学、量化的评价目标体系,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树立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的标杆模式,推动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五)把握“美丽乡村”创建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强化主体。

生态优先,科学发展。

规划先行,因地制宜。

典型引路,整体推进。

三、切实抓好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的重点工作

(六)制定“美丽乡村”目标体系。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类型和经济发展水平,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功能拓展、农民素质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乡村建设布局、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美丽乡村”目标体系。

(七)组织“美丽乡村”创建试点。2013-2015年,在全国选择产生1000个“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

(八)推介“美丽乡村”创建典型。

(九)强化“美丽乡村”创建的科技支撑。

(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十一)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十二)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

四、大力加强开展“美丽乡村”创建的组织落实

(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十四)创新工作机制。

(十五)抓好创建试点。

(十六)加大宣传引导。

农业部办公厅2013年2月22日

为此,辽宁省政府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实施意见》

(辽政发〔2013〕11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末全省要完成农村垃圾污水和养殖粪便处理工作有关要求,有效改善村容镇貌,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指导各地有序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工作目标。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环境治理任务。到2015年末,全省农村垃圾污水和养殖粪便等环境治理初见成效,实现村容镇貌整洁有序;到2017年末,基本完成全省农村环境治理任务,村容镇貌达到美丽村镇标准。通过农村环境治理,全面巩固和提高辽河等省内重点流域的治理成果。

(二)工作任务。全面启动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施农村村内道路有硬化、道路两侧有排水边沟、路边屋旁有树木、有垃圾收集池、有保洁员、有村规民约,镇(乡)有垃圾处理设施、有污水处理设施、有养殖粪便处理设施,建立有制度、有队伍、有设施、有经费的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体系,实现常态化管理。

三、采取有效工作措施,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

(一)统筹规划,制定标准。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优先支持集中连片、整乡镇推进的原则,完成全省农村以垃圾污水和养殖粪便治理为重点的环境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要制定全省农村环境治理标准和农村垃圾、污水、养殖粪便等治理设施建设标准。三是各市、县(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编制农村环境治理规划,分解工作任务,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二)明确任务,严格考核。各市、县(市)要依据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查考评,对所辖区域农村环境治理进度、质量等进行有效监管,确保取得实效。省对各市、县(市)农村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全过程指导,负责对口联系的单位要派专人负责,指导对口县(市)做好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同时,省将对各市、县(市)工作进展和资金使用、对口联系帮扶工作情况,定期组织检查考核通报。

(三)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各市、县(市)依据规划和治理标准,抓好本地区治理典型。要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和经验做法,以典型为突破口,全面推开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省将适时召开全省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现场会,推动全省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健康发展。

(四)加大投入,优先治理。农村环境治理是公益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各市、县要将农村保洁员和环境治理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足额予以保障。省政府将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2013年优先支持辽河干流区域和大伙房、桓仁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环境治理项目;2014年优先支持大浑太流域范围内的环境治理项目;2015年优先支持凌河流域范围内的环境治理项目。

(五)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市、县(市)政府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农村环境治理第一责任人。要建立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在规划的前提下,以县(市)政府为平台进行项目和资金整合。同时建立以乡镇政府为主的长效管理机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省政府按照部门职能分工,建立对口联系制度和严格的责任体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农村环境治理牵头和指导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省环保厅负责指导全省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省农村综改办、省交通厅、省农委负责指导全省村内道路和边沟整治规划并组织实施;省水利厅负责指导全省村镇河塘、农田沟渠治理工作;省林业厅负责指导全省村屯绿化工作;省卫生厅负责指导农村改厕工作;省畜牧局负责指导农村养殖粪便治理工作;省财政厅负责农村环境治理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筹集和管理;省农垦局负责指导国有农场的垦区环境治理工作;省政府督察室负责配合省直部门做好全省农村环境治理督查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省国土资源厅、省民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等相关部门,按照分工完成对口联系工作。

辽宁省人民政府

2013年4月12日

大连提出的口号: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第2篇:宜居乡村宣传标语

打造宜居乡村,建设美好和谐乡村。

2、返回家乡,建设家乡,共谋发展,奔向小康。

3、村庄环境整治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4、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设文明整洁新 农村。

5、革除生活陋习,美化人居环境。

第3篇:某镇的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2015年XXX镇的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XXX镇地处盘山县北部,绕阳河东岸,距县城20公里,东和南与高升、太平相邻,西与北与北镇市相望。全镇幅员面积9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448亩,下辖9个行政村17个自然屯,常住人口16424人。按照市、县的统一安排部署,我镇将以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为重点,全力推进宜居乡村建设:

首先是在镇区建设方面,全力打造示范镇。

一、拆违治乱,加强镇容镇貌管理。

一是我镇要对镇区各种建筑情况,进行统一排查登记,对在排查中发现的违规建筑要限期拆除,拒不拆除的要依法拆除,确保镇区范围内无一例违法建筑。二是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提升镇区商业街的经营秩序和交通秩序。三是加大镇区垃圾治理力度,消除垃圾堆和卫生死角。通过采取上述措施,达到镇区范围内无违法建设、私开门脸,无乱悬乱挂、乱涂乱画,无破坏绿地,无噪声扰民。实现镇区全天候、全覆盖保洁,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四是交通秩序管理到位。道路两侧车辆按要求规范停放,自行车、电动车统一摆放。镇区内无占道经营行为,无马路市场、出头市场,商家入室进场经营。

二、镇区建设要做到内容详实、风格独特、整体效果好 以镇区内省道102路为依托,做好镇区一条街的整治工作。

1、委托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镇区一条街进行高标准规划;

2、镇区一条街两侧房屋全部进行平改坡,外形一致、屋顶颜色一致;

3、镇区一条街两侧户外广告、商业牌匾设置做到规格统

一、风格一致;

4、镇区一条街两侧路灯采用双侧布灯,在道路北侧原有60盏路灯的基础上,在路南侧再安装60盏,实现镇区全面亮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将进一步拉长亮化链条,对镇区至XXX循环经济园区之间进行亮化;

5、镇区一条街两侧边沟采用暗排的方式,铺设污水管网,统一收集到镇污水处理厂净化后排出;

6、镇区一条街两侧人行道与绿化带之间安装座椅、景观小品、雕塑等,在为群众提供休闲场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镇区景观亮点。

7、镇区一条街两侧进行再次绿化,除对冻、病死树进行补植外,在各空闲区域建设绿色景观。

以上建设项目预计投资700万元左右。

三、镇区内公共服务项目要达到“七个有”:

1、有学校

我镇现有XXX学校一座,下一步我们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配套各项设施,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环境。

2、有医院

对现有的镇中心医院扩建,合理设置床位,配齐各种医疗设备,并配备相应的医疗技术人员。满足群众医疗需求。

3、有通讯经营机构

依托镇内现有的移动、固话及互联网通讯设施经营机构。

4、有物流公司

根据我镇实际需要,在年内发展一家快递物流公司,为镇内居民提供邮寄、快递等服务。

5、有金融机构

镇内现有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各一家,能够满足镇内居民的需要。

6、有现代化住宅小区

目前,我镇镇区已建成XXX苑、XXX现代化住宅小区两个,入住居民700余户。2015年,我们将依托棚户区改造工程,在镇区东、省道102线南侧高标准建设一个住宅小区。

7、有居民广场

镇区内已有休闲广场一座,下一步对此广场进行扩建,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并对广场进行绿化、亮化、美化,广场内要配置文化小品、雕塑及各种建设器械。同时,我们还将规划建设一座100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以满足镇区居民开展文体活动需要。

第二是加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步伐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镇要严格按照盘锦市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推进,尤其是XXX和XX三个村,我们将重点打造美丽村。

1、全面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对全镇各行政村进行规划设计, 目前,我们已委托大连建筑技术发展中心设计院进行编制,该规划正在编制当中。

2、对各村2014年度绿化地块进行排查,保证栽满栽严,绿化成活率达到90以上。

3、对各村所有道路全部硬化,路面宽度不少于3.5米,同时,对村内边沟继续进行清理和疏通,实现各边沟互通互连,并与生态氧化塘相连,坚决杜绝侵占边沟问题。

4、推进院落围(栏)墙建设,围墙要统一标准、统一颜色、统一样式、简洁大方、整洁美观,各村围(栏)墙建设率达到100%。

5、建设入户桥,每户均要有入户桥,统一样式、规格、标准、美观实用。

6、完成平改坡,XXX村平改坡已经完成,下步重点是完成XXX村、XXX村810户平改坡工作。

7、推进村屯文化广场建设,XXX村已建成占地13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下一步是增加对XXX村文化广场的投入,进行绿化,修建雕塑,安装休闲座椅等,三XX村、绕XX村要建成占地不少于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各一座。

8、对每条村路安装街路标识,如“××街”注明管户人。

9、做好垃圾治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日常保洁制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不留残余。

10、加大污水治理工作,除保证边沟氧化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外,对有扩大条件的氧化塘进行扩大增容确保人均氧化塘面积达到或超过2平方米。

11、全面提高村屯建设管理水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分工,

明确责任人,保持常态。

第三做到有保障措施、时间节点清晰

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由镇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并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并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农户以及群团组织作用,引导群众、企业、单位等自觉参加到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来,全面推动我镇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不断进步。同时,按照镇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方案的要求,各项建设任务时间节点清晰明确,在2015年10月末前,我们力争全面完成示范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第4篇: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内涵

美丽宜居乡村内涵及意义

(1)涵义:美丽宜居村庄是指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行政村。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的核心是宜居宜业,特征是美丽、特色和绿色。

(2)美丽宜居乡村的指标体系 田园美 村庄美 生活美

(3)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现实意义

建设美丽宜居小镇、村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行动和途径,是村镇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示范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创造性地做好有关工作。

第5篇:创建宜居城市工作汇报

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汇报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2017年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任务》(@@@字〔2017〕@@号)及《@@@@@@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实施方案》(@@字〔2017〕@@号)文件精神,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各项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宣传工作,现就半年的创建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为了推动“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的开展,我委成立了“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科室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搞好“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明确了分工。

二、制定计划,落实责任

根据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我委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及家属参与@@@@中心城区创建中国宜居城市的各项活动,并制定了2017年创建宜居城市工作计划,将创建“宜居单位”列入本单位的日常工作之中,同时向各科室安排了创建宜居城市的工作任务,落实了责任和工作目标。

三、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为加强干部职工的宜居城市创建工作意识,我委由专人负责,对创建中国宜居城市工作进行广泛动员和宣传,在全委掀起以“创建文明和谐城市、建现代宜居家园”为主要内容的创建热潮。

四、积极支持、广泛参与

1、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宜居城市创建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通过认真学习和了解,全委干部职工的宜居城市创建工作意识、对创建宜居城市工作的支持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知晓率和支持度高达95%以上。

2、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羽毛球、乒乓球、棋牌比赛等,对促进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

3、要求干部职工自觉参加所在社区的“宜居社区、宜居小区和美丽庭院”创建和@@@@@“宜居林”认养活动,教育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参与宜居城市各项创建工作,为建设美丽@@@、幸福@@@、宜居@@@献言献策。

@@@@@@@ 2017年7月26日

第6篇:盘锦市宜居乡村建设管理办法

盘锦市宜居乡村建设农村

环境综合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优化宜居乡村建设,加强村容镇貌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村镇环境,促进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设部《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和《中国城乡环境卫生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乡(镇)、行政村、涉农街道和社区(以下简称村镇)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适用本办法,应当服从城市规划和市容环卫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村镇的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事业纳入辖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 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属地负责、专人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 村镇环境卫生保洁部门,具体负责本村镇保洁和垃圾收集工作。

镇宜居管理办公室负责各行政村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县(区)人民政府及其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的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1 市住建部门和综合执法部门负责对各县(区)宜居办和综合执法部门的农村环境综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综合评价。

第六条 村镇的所有单位和个人,都应遵守本办法,并有权对违反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的行为进行制止和举报。

第二章 责任分工

第七条 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对本乡镇所有村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实行属地管理,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八条 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按照下列规定实行分工负责:

(一)主次干道、广场、绿地、水域、河道、公共厕所、垃圾收集及其他环境卫生设施等,由乡镇的环境卫生保洁部门负责;

(二)乡镇内商业住宅小区由居民委员会或物业管理企业负责;

(三)车站、停车场、影剧院、文化馆、体育场等公共场所由管理单位或者经营单位负责;

(四)集贸市场由市场产权单位、开办单位或者经营单位具体负责;

(五)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卫生责任区由

2 其自行负责;

(六)经营性门店、摊点等由经营者负责;

(七)建筑工地由施工企业负责;

(八)家庭庭院、畜牧饲养点、自用厕所以及柴草、垃圾、粪肥堆放的场地,由住户负责;

(九)农作物大棚及其看护房,由产权人或者经营人负责;

(十)村镇负责垃圾的收集及简单分类。其中,可降解垃圾运送至填埋池处理,不可讲解垃圾运送至垃圾存放点;

市环境卫生作业部门负责将各行政村垃圾存放点内不可降解垃圾收集、运输、中转、处置。

第九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规定,与临街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家庭签订责任书,实行“门前四包”责任制,明确管理内容和范围,并监督实施。 “门前四包”内容和标准:

(一)包卫生

1、负责房前屋后清洁卫生,保障房屋周围无污水、无油污、无痰迹、无果壳、无纸屑等垃圾,个体商户还需负责经营门市部和摊点周围环境卫生。

2、村民门前、院内及道路两侧无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电线乱拉、杂物乱放等脏、乱、差现象。

3、保持房屋外观整洁,外墙面及时清洁、粉刷,禁止乱贴乱画。

4、牲畜和家禽一律实施圈养,圈舍整洁卫生,无污物秽气。

(二)包绿化

1、负责管护好责任区内树木花草和绿化设施,保持门前人行道树木、绿地无损坏、缺株和践踏、无塑料袋、纸屑、杂物等。

2、制止和劝阻攀折树木、践踏草坪、借助树木搭棚和悬挂衣物、损坏花草树木和绿化设施、擅自占用绿地等行为。

(三)包秩序

1、自觉做到并制止他人不乱搭建、乱堆放、乱晾晒、乱悬挂。

2、室外物品堆放整齐,车辆停靠有序。

3、不擅自设置占道标牌、灯箱及户外广告。

4、负责维护房屋周围秩序,不倚门设摊、占道摆摊、占道停(洗)车。

5、不越门占道打麻将、下棋、打牌、喝茶等,并有义务及时劝阻他人在责任区内的不文明行为。

(四)包公共设施

1、维护门前责任区内公共设施不损失、不丢失。

2、维护门前责任区内的供排水设施。

3、维护门前责任区内的边沟、入户桥、道板砖、街沿石、护栏、消防栓、垃圾收集池、路灯及通讯设施等设施完好。

临街单位和家庭应当按照责任书的规定,做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工作。

第三章 村容镇貌管理

第十条 在村镇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必须符合村镇规划要求,其建筑造型、高度、色彩、外墙装饰等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现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外形完好、整洁。对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保持原有的格局、风貌和特色。

第十一条 在村镇设置雕塑或者标志物的,须经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按照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雕塑、牌匾、标志物破损或者污染,其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及时修整,保持其完美和整洁。

第十二条 村镇居民住宅临街的围墙应力求统

一、整齐、美观;倒塌的围墙,应当及时修复;现存的用秸秆和树枝形成的简易围栏,应当改造为统

一、整齐的围墙设施。

第十三条 村镇道路路面、广场、公用设施及其附属设施应当保持完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确需临时

5 占用、挖掘的,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负责出资修复。

施工单位对挖掘村镇道路、维修管道及清疏管道、沟渠产生的污泥、污物,必须及时出资清运,保持路面整洁。

对在规定期限内不能修复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组织修复,所需费用由临时占用、挖掘单位按照本地标准定额支付。对不能及时清运污泥、污物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清运,所需费用由施工单位按照实际需要支付。

第十四条 村镇的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围挡设施和施工标志,材料、机具应当堆(摆)放整齐,渣土、垃圾应当及时清运;停工场地应当及时整理并作必要的覆盖;竣工后应当及时清理和平整场地。

第十五条 村镇主要街道两侧不得设置废品收购站点。其他地段设置的废品收购站点,废品收购单位、个人应当加强场地管理,不得影响村容镇貌,污染周围环境。

第十六条 设置广告、招牌、路标、画廊、霓虹灯、站停、站牌等设施,必须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对破损的设施,设置单位、个人应当及时维修;对脱落、倒塌的设施,设置单位、个人应当及时拆除;超过审批使用期限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延期手续或者自行拆除。

第十七条 在道路两侧和公共场所设置停车场、存车处,须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并应设置标志;车辆摆放要整齐,不得妨碍交通。

第十八条 临街的商业橱窗及展品陈列应当整洁、美观,不得在商业橱窗上涂写、刻划和张贴字画。残破的商业橱窗及展品应当及时改造更新。

第十九条 临街单位、门店的牌匾以单体建筑为单位,应当保持尺寸统

一、色彩协调、设施完好、卫生整洁、用字准确规范。

第四章 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条 村镇应当制定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村镇环境卫生设施应当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村镇环境卫生标准。

第二十一条 各行政村以村民组为单位,每一村民组设定一名专职保洁员,负责环境卫生作业和公用设施的养护。

村镇保洁员的经费支出在市、县(区)专项资金中列支。

第二十二条 村镇在进行建设和改造时,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责成建设单位设立生活废弃物的清扫、收集等环境卫生设施。

环境卫生设施必须与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环境卫生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工程概算,由主体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负担。

第二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损坏、拆除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改变使用功能。确需拆除的,应当经乡镇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先建后拆或者价值补偿的原则,由拆迁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建设。

第二十四条 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根据村镇居住人口密度和流动人口数量以及公共场所等特定地区的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建设、改造或者支持有关单位建设、改造公共厕所。

村镇居民家庭用厕所应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卫生标准,进行无公害处理。

第二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总体规划建设村镇可降解垃圾填埋池,填埋池的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单位和个人产生的建筑垃圾,不得倒入生活垃圾收集容器或垃圾池,由单位或者个人自行清运;无力自行清运的,由环境卫生专业组织有偿代运。

医院、疗养院、屠宰场、生物制品厂产生的废弃物,必须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 村镇内主要道路行驶的运载泥土、沙石、水泥等易飞物和液体的机动车应当采取覆盖或者密封措施,防止沿途洒漏。

第二十七条 应当保持环境卫生设施完好,对破损、陈

8 旧的环境卫生设施应当及时更新或者修复。

第二十八条 环境卫生管理应逐步实行社会化服务。委托环境卫生专业单位清扫、收集、运输、处理废弃物的,应当交纳服务费。

第五章 禁止行为

第二十九条 村镇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在临街的庭院围墙外擅自搭建厕所、猪圈;

(二)擅自对临街建筑物进行改建、扩建;

(三)在临街的建筑物、构筑物立面上安装突出墙体的护栏;

(四)在临街的建筑物、构筑物外吊挂有碍观瞻的物品;

(五)在庭院围墙外堆放柴草、垃圾、粪肥、灰堆和杂物堆;

(六)擅自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路口分发、悬挂经营性宣传物品;

(七)擅自占用道路摆摊设点、堆放物品、设置牌匾和从事维修等经营活动;

(八)在车行道、人行道和其他妨碍交通、影响村容镇貌的地点停放各类车辆;

(九)在建筑物、构筑物的外墙及市政公用设施、树木上涂写、刻划、张贴宣传品;

(十)随意倾倒垃圾、污水;

(十一)利用道路打场晒谷;

(十二)村镇内,除鸭、鹅等水禽外,其他家禽必须圈养;

(十三)向河道、水体倾倒垃圾、扔废弃物、排放污水等;

(十四)牲畜粪便等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向边沟排放;

(十五)随地吐痰、便溺,乱扔果皮、纸屑、塑料袋,不得乱泼脏水,乱倒垃圾,乱堆杂物;

(十六)在露天公共场所和垃圾收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或其它废弃物;

(十七)在垃圾筒、垃圾收集点内捡拾垃圾和在污水井内打捞溲余;

(十八)垃圾未进行分类,直接投放到垃圾填埋池; (十九)其他有碍村镇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违反第八条、第九条、第二十九条第

(十二)款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个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 违反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三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第

(一)项、第

(二)项、第

(六)项至第

(九)项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止

10 违法行为,限期拆除违法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非经营性行为,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行为且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对经营性行为而无违法所得的,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第十二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二十九条第

(五)项、第

(十)项、第

(十一)项、第

(十三)项至第(十八)项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处2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清除污染,并处每车次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第二十九条第

(三)项、第

(四)项规定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改正,限期拆除违法设施;对非经营性行为的,处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经营性行为的,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损坏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的,由县(区)综合执法部门责令恢复原状,并处其损坏设施造价1倍的罚款,其中,非经营性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罚款不得超过1000元;经营性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罚款不得超过3万元,无违法所得的,罚款不得超过1万元;窃取、损坏环境卫生设施及其附属设施,构成治安管理处罚

11 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法律、法规、规章有处罚规定的,由相关部门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盘锦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实施办法》的规定实施处罚。

第三十七条 侮辱、殴打环境卫生工作人员或者阻碍其执行职务,构成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实施行政处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环境卫生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盘锦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各乡镇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5年 月 日起施行。

第7篇: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

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围绕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战略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立足盐城乡村实际,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逐步提升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市现有行政村2000个,自然村庄13756个。农村现有农房总户数145.83万户,总人口452.59万人,已建成61个省级美丽乡村,2017年成功申报2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正按制定的实施方案组织建设。

一、创建美丽乡村,美化人居环境

2011年以来,我市按照省村庄规划建设示范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要求,积极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创建活动。从群众最关心、最亟需、最受益、最直接的设施配套和环境卫生入手,加强村庄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提升规划布点村庄人居环境水平。

(一)注重总体布局。以“生态绿化环境优美、特色风貌景观显著、城乡空间品质优越、居住环境质量优良、生产生活便捷高效”目标,编制完成了《盐城市“十三五”美丽宜居城乡建设规划》,提出了城乡建设十大行动计划,构建了“美丽宜居新盐城”建设指标体系,为全市“十三五”期间美丽宜居城乡建设指明了方向。各县(市、区)按照市发展规划要求,积极制定美丽乡村创建规划和方案,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

(二)彰显地方特色。结合地域特色和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地推进美丽乡村差别化发展。通过典型示范效应,全市的村庄环境面貌实现持续改善,农村垃圾收运、生活污水治理等设施更加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一是结合产业特色发展。东台市新街镇方东村,发挥苗木基地优势,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休闲观光和农家乐等产业,将生态效应和产业特色有机结合,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农村;射阳县洋马镇药材村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契机,积极打造美丽药材乡村。二是结合宜游娱乐发展。盐都区大纵湖镇三官村突出服务乡村旅游的特色,将新村建设和老村改造相结合,扎实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实施,建立了功能完备的服务体系;大丰区草堰镇三元村坚持乡村特色旅游,实现旅游和农业的有机融合,打造了七彩花田、三元农庄、乡村民宿等乡村旅游要素,实现了三元乡村一日游的目标。三是打造宜居环境发展。阜宁县罗桥镇晓光村立足村情特点,积极打造竹林文化,建立了竹文化墙绘、竹林氧吧等休闲娱乐场所;滨海县东坎镇新安村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服务强化为目标,推进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中心村集中,不断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三)注重文化内涵。在美丽乡村示范(精品)村建设中,我们十分重视各村文化内涵的挖掘,从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着手,通过规划设计,全力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示范(精品)样板村,如以挖掘历史人物为主题的阜宁县板湖镇孔荡村,围绕孔子文化,积极打造文化旅游;以保护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建湖县宝塔镇宝塔村,围绕朦胧宝塔、古街村落积极打造历史村庄特色旅游,提高了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另外,重点加强了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增强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综合能力。我市大丰区草堰镇草堰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村收成庄,盐都区楼王镇丁马港村丁马被列入省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二、立足盐阜特色,打造田园风光

去年以来,我市按照《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和《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方案》要求,扎实推进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2017年,东台市三仓镇兰址村、联南村和官苴村成功入选省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2018年,东台市五烈镇甘港村、新街镇方东村入选省第二批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

(一)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推进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市根据《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要求,专门成立了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李逸浩副市长担任召集人,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协作协同,市城乡建设局承担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市政府定期召开会办会议,研究部署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

(二)深入调研稳步推进。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成立以来,我局积极履行牵头职能,扎实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主动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各县(市、区)的协调配合,开展现场督查和指导服务工作。去年十月份,市田园办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专题对全市村镇建设工作进行调研督查,积极了解各地村镇建设现状、美丽宜居乡村和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培育工作,研究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的政策、措施及方法,帮助各地分析村庄建设情况,提出改进方案,鼓励各地积极探索,挖掘本地村庄发展潜力,有力推动了各县(市、区)职能部门抓建热情。

(三)积极推动试点建设。认真指导东台市做好省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探索创建模式和建设经验,力争在全市起到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推动全市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协调矛盾问题,并与省、市相关部门搞好对接,争取资金、政策对东台市试点村庄的支持。督导东台市定期报告试点建设进展情况,联席会议办公室每月向市委、市政府报告一次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促进了试点建设的步伐。

(四)开展培育创建工作。我局结合省试点方案和我市农村实际,研究起草了《盐城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草案,上报市委、市政府批准。2018年4月,方案获得批准,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实施。“十三五”期间,利用我市农村现有建设基础和特色资源,以行政村为单元开展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力争打造培育30个左右“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体现盐城特色风貌的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立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村庄储备库,择优推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三、下步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2018年5月9日,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方案》,提出了组织实施乡村振兴“十大工程”,我局牵头负责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打造盐城美丽乡村升级版。要想统筹推进我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各地要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培育创建工作。

(二)召开现场推进会。积极开展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打造盐城特色风貌的市级特色田园乡村。按照《盐城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计划6月份召开现场推进会议,启动市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2018年计划每个县(市、区)先行启动培育试点1-2个村,形成一批示范性、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田园乡村,在全市起到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为面上推进奠定良好基础。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强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市级要设立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专项经费,用于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发展。各县(市、区)也要设立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专项经费,制定相关政策规定,对列入建设的村庄在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上给予重点支持。

第8篇:镇 宜居乡村建设总结材料

XXX镇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汇报

XXX镇位于盘山县北部,全镇版图面积9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7个自然屯。耕地面积62448亩,其中,水田35419亩,旱田27029亩,总户数5603户,16427人。

在今年市、县统一开展的宜居乡村建设工作中,我镇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村屯绿化工程以及“四个一”工程。

村屯绿化工程结束,共造林绿化面积573.6亩,其中,绿化沟渠29条,绿化道路127条,绿化村屯9个。共栽植树木199408株,其中:绿化苗54018株,果树苗47500株,一年生杨树苗72046株,二年生柳树苗25844株;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其中的五进院工作已完成,全镇共向院内迁移柴草垛3433个,清除灰堆3028个,清除杂物堆1919个,清除粪堆1741个,清理各类积存垃圾11856立方米。改造泥土路203条、42.83公里。维修砂石路129条、35.438公里。累计清淤边沟70.62公里、新修建道路边沟129.54公里。修建垃圾填埋点17处,总容量达到33550立方米。修建垃圾收集池5个,设立垃圾存放点17个,配备垃圾箱1748个。新建氧化塘14个,总面积达到33400平方米。为巩固五进院成果,我镇打破保洁员由村级管理的机制,成立保洁公司,具体负责全镇环境卫生工作。通过实施

公司化管理、优存劣汰机制,提升了保洁员的竞争和危机意识,提高了保洁员的工作效率,也为我镇五进院成果巩固提供了坚强保障。厕所入院、入室工程。我镇常驻户数为4823户,已完成厕所入室300户,剩余户数中, 1899户将实施厕所入户工程、2624户将实施户外无公害卫生厕所改造。描述再好,不如实地看,在厕所入院、入室工作推进初期,针对群众认识不清、无法体会厕所改造好处的问题,我们先后在三棵、小荒、XXX等村建设样板厕所30余座,通过组织群众参观,现场讲解,群众对卫生厕所认识进一步加深,报名申请的户数由原来的不足千户,达到了现在的4823户,厕所改造率将达100%;路灯安装工程。我镇9个行政村将安装路灯865盏,正在进行路灯基础施工,已完成480座,预计4—5天可全部完成,并转入安装阶段。

“四个一”工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功能,实现“四个有”工程要求,我镇在确保真正实现便民、利民、惠民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对全镇各村超市、浴池等公共服务设施做出了规划,并逐步推进。村屯超市建设工程。首先在经营模式上,重点采用租赁场地、公司经营这种模式加以推进。第二,在选址上,重点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的繁华地带,并且与村委会广场、活动场所、人口密集地、浴池等相邻地带。目前,全镇各村超市选址工作已结束,等待裕农公司确认后,即可进行装修改造;村屯浴池建

设工程。我们已在后鸭子厂村进行了试点,xxx村这座大众浴池服务面积60平方米,由村委会东侧两间办公室改造而成,已交付使用。浴池供水采用锅炉与工业太阳能相结合的方式,阳光充足、洗浴人少时,直接使用太阳能中热水,若水温不够,可用锅炉增补,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营成本。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免费洗浴),日洗浴人数在15人左右,洗浴效果良好。XXX村浴池参照后鸭子厂村浴池供水模式,于6月21日开始施工,26日工程结束,27日可交付使用。其他村屯浴池建设工程将在7月初陆续开工,力争盛夏到来之前让全镇群众都能享受此项便民、利民、惠民工程。村屯卫生所建设工程。我镇将选址新建卫生所9个,目前,XXX村卫生所建设工程已启动,6月底可竣工、使用。其他几个村也将陆续开工建设。供气站建设工程。通过县住建局与XXX燃气公司对接,确定由华润燃气公司为我镇群众提供燃气服务。并先在距接口较近的XXX、XXX和XXX村推广。现正进行规划设计,3—5天后可开始铺设供气管网,剩余村屯明年年底前完成。

6月23日

第9篇:宜居城汇报材料

明珠社区

宜居城创建汇报材料

明珠社区建于2004年,下辖明珠花园、明珠骏景两个小区,2023户,6500口人。总面积21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万余平方米,是迁安市第一个规范化、高标准社区。明珠社区自成立以来,在城区街道党委和社区委员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先进单位”、“全国学习型社区”、“河北省园林式小区”、“ 唐山市文明社区”、“迁安市健康社区”等荣誉称号。

自创建“中国宜居城”工作开展以来,明珠社区成立了以主任为负责人的领导小组,建立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谁的责任谁负责。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努力以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传播宜居城创建的标准和意义。使宜居城创建工作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在宜居城创建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一、社区服务方面:

我们建立了“一线工作法”、“限时办结制”、“服务送到家”服务制度,第一时间、第一地点解决居民的需求,实现了事情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处理,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1、妥善做好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为居民办理社会保险补助,办理医疗保险,按规定申办低保。年内共为105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就业失业证;为60名实现灵活就业的下

岗失业人员申请了社会养老保险补贴;为4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就业困难认定手续;帮助4名自主创业人员办理了无息小额担保贷款;为605名居民办理了医疗保险手续,向社保局缴纳72140元医疗保险金;为115名居民办理了养老保险手续,向社保局缴纳59096元养老保险金。

2、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把再生育关。为20个新生儿进行登记;利用5天时间完成181人独生子女父母奖金的审核工作,共25130元;按时完成324名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普查,普查率在90%以上;组织317名社区妇女参加体检,检查出妇科疾病47人,乳腺增生疾病46人;加强外来人员计生管理工作,对外来流动人口及时摸排登记。全年共采集流动人口信息241份,其中育龄妇女109人,已婚育龄妇女44人。

3、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做好老年人工作。老年人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我社区为进一步做好老年人服务工作,利用社区资源建立了社区居家养服务站。首先,我们建立健全了服务站内的设备,新增电视1台、电话1部、沙发1套、饮水机1台,为养了工作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我们对社区内老人情况进行了登记汇总,共有老年人255名,60-69周岁的179名,70-79周岁的67名,80周岁以上的9人。第三,我们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我们将社区内的商铺相关信息登记造册,发放到老年人手中,使其能

够根据需要而进行选择;上门办理医疗、养老保险等服务,今年上门收缴医疗保险3份,养老保险3份,党费1份。

4、扎实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悬挂宣传标语,定期更换板报,每月为居民讲解一次健康知识,全年举办了12场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1800份;并对辖区45周岁及65周岁以上的672名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另按照上级要求,集中投放鼠药1箱,灭蟑药500袋。

5、我们以市民学校为阵地,为阳光工程培训、青少年思想教育和老年大学提供教学基地,举办各种培训班5期,300余人次参与其中。

6、依托女红编织屋,拓宽社区就业渠道。女工编织屋在向社区居民低价出售手工编织原材料和成品的同时,免费教授居民编织技艺,全年共服务居民330人次。

7、充分发挥便民服务站的作用,完善社区服务的内容。便民服务站内筛子、打气筒、钳子等物件共88件,全年共服务居民220人次。

8、我们以“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科学规划、统筹推进、促进健康”为健康教育园的打造思路打造出了内容丰富充实的健康教育园。例如:科普展厅由食品安全馆、生命科学馆、生殖健康观、家庭健康馆、消防交通馆、健康体验馆、健康互助馆7个展馆组成。科普园运用图片、模型、实物、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健康安全知识融入到各项充满趣

味的展品中,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示健康安全科普知识,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深入浅出、寓教于乐,从而提高社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9、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咨询室。健康不仅指身体上

的健康,精神上的健康也是重要的一方面,为此,我们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首先,我们建立健全了心理咨询室的设备,增设办公桌椅1套、个性沙发2个,电脑1台、打印机1台,档案橱1组,购买心理咨询资料1套。其次,聘请了热心公益事业的任二林先生为我社区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今年有4名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走进了心理咨询室,接受了心理治疗。第三,设立了“悄悄话信箱”,将那些存在心理问题却不愿意与人接触人也吸引进来,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全年共收到信件18封。

二、精神文明方面:

1、开展文明过新年,文明拜年活动。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们倡导社区居民文明过新年,文明拜年,通过中国文明网、唐山文明网、明珠社区网站、QQ群发送祝福信息600余条,向全国、全省、全市人民拜年;走访了社区内老党员、老干部、贫困家庭,给他们送上新春的祝福,送上社区的温暖。

2、社区以“三城”同创为切入点,张贴宣传标语20条,悬挂条幅12条,小喇叭在社区内广泛宣传文明、健康知识,

使居民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文明、不健康行为,着力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道德素质,增强社区居民人人参与意识。

3、在传统节日端午节开展了“包粽子”比赛;中秋节开展了“话中秋品月饼”座谈会;重阳节组织社区志愿者到孤寡老人家中打扫卫生等活动。

4、“绿色家园”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居民主人翁意识。5月30日,我们组织广大社区党员、居民、社区志愿者参加的整治绿地破损、清理环境卫生主题活动,共有230人次参与到活动中来。

5、积极参与“红色文化工程”系列活动,精心组织居民参加大合唱比赛。

三、物业管理方面:

结合物业,聘请专业人员,对社区内的水体、长廊等社区硬件设施进行恢复和修葺。移栽、补栽花草树木,对小区内的绿化进行整体规划。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大力提高了社区内的绿化、亮化、硬化水平,提升了社区品味,使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愉悦、舒心、科学、宜居,为“宜居城”的顺利达标提供了有力保证。

四、环境整治方面:

加大绿化和保洁力度。组织开展了以“社区是我家,我为我家出份力”为主题的栽花补绿实践活动。在“学雷锋”活动日和其他节假日组织广大居民义务打扫环境卫生,为“宜居城”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五、文化体育方面:

社区建有18000平方米的文化健身广场,有30多条全民健身路径和乒乓球台及室外健身器材。社区有40平方米的图书阅览室,有人文、环保、科教等各类书籍3100多册,借阅制度健全,免费向居民开放;健康俱乐部200多平方米,室内配备健身器材5套,乒乓球台3台,棋牌桌2套,具备了棋牌室、健身房、舞蹈房等功能,可容纳百余人室内活动,满足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艺术协会室内活动面积100平米,由辖区内爱好文艺的文艺志愿者组成,室内设有把杆、练功镜、电子琴等设施,居民在这里互相学习,唱歌跳舞,自娱自乐,增添了社区的文化品位。

明珠居委会

2012年4月7日

第10篇:关于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的发言稿

“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家长会发言稿

各位家长:

近年来,全省积极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治理,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但目前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要求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关工作部署和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遵循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突出特色、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结合辽宁实际,大力开展宜居乡村建设,经过一段时期的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工作目标

继续治理农村(含国有农场)垃圾、污水、畜禽粪便等污染,改造房、水、路等设施,提升绿化、亮化、生态化等水平。从2014年开始,实施“百千万宜居乡村创建工程”,到2017年,全省创建100个“宜居示范乡”、1000个“宜居示范村”(美丽乡村)、10000个“宜居达标村”,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宜居乡村建设。到2020年,建成一批“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生态优良、传承历史、富庶文明”的宜居乡村。

三、主要任务

(一)治理乡村环境

1开展垃圾治理。建立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运行体系,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和集中处理设施布局,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存。

2开展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开展污水治理,原则上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乡镇政府所在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收集管网并有效运行。村庄主要建设种植净水植物的氧化塘,配套分户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开展河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河道水环境。

3开展畜禽粪便治理。规模化养殖场(小区)都要建设畜禽粪便污水综合治理与利用设施。加强分散家庭养殖户畜禽粪便贮存设施建设,推进畜禽粪便还田利用。

4开展秸秆治理。引导农民开展秸秆还田、青贮,鼓励秸秆能源化利用。村内柴草堆垛进院,规整垛放,不占道路。

(二)改造乡村设施

1实施农房改造。有条件的乡镇开展棚户区改造,建设宜居小区。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消灭D级危房。开展农房抗震和节能改造。

2实施道路改造。乡镇政府所在地要完善道路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排水、路灯等附属设施基本完备。实施村庄道路硬化,主要街路全部硬化并有边沟。

3实施饮水改造。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善供水设施,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4实施厕所改造。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逐步推行厕所水冲化, 2 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厕所进户。

(三)提升乡村发展水平

1抓好村庄亮化。村庄主要道路、街口和广场实现亮化。

2抓好乡村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乡镇建设优美绿化景观带、公园或水系。村庄路边屋旁有树木。

3抓好乡村美化。乡镇建设景观街路和景观节点,开展建筑立面改造。村庄要进行农房、院落等风貌整治,鼓励农房平改坡。

4抓好生态优化。保护山水植被等自然景观,提升村落和田园景观,创造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生态环境。

5抓好服务优化。强化、完善农村社区公用设施和乡村商业、教育、医疗等服务功能,加强银行网点、综合超市、餐饮住宿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

6抓好管理优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

7抓好特色打造。利用地域优势资源,挖掘历史文化传统,打造具有历史文化、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温泉疗养、沟域经济等特点的特色乡村。

各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彰武县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教育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1、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召开主题班会、团(队)会等 3 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和行为习惯,从自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为彰武县的环境整治和建设宜居乡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2、教育学生把在学校养成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带回家,感染整个家庭,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的效应,推动美好家园,宜居乡村建设。

3、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教育作用,发挥学校教育的辐射功能,通过学校教育去影响社会,推动宜居乡村建设热潮,改变农民人居环境。通过家长会议展开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家长对建设宜居乡村的认识,从现在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良好环境卫生意识,自觉摒弃不文明、不卫生陋习,养成文明建康的生活方式,加快美好家园建设。

4、开展致广大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活动。各学校要尽快把《投身环境整治,共建美好家园》的一封信通过学生,下发到学生的每一个家庭。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学生家长阅读并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5、教育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各学校要把学生以村屯为单位编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清理村屯垃圾,宣传宜居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担当村屯业余环境卫生的保洁员、宣传员和监督员。

4 附件:

投身环境整治 共建美好家园

——致广大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朋友们:

自2013年以来,我县在农村广泛掀起环境卫生整治、建设宜居乡村的热潮,三堆问题得到初步整治,农民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观,这与广大家长和村民的理解支持、参与配合是分不开的,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抓好环境整治、建设宜居乡村,就是要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状,建立农村卫生管理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让大家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环境,过上与城里人一样的日子。作为学生家长,大家支持参与宜居乡村建设,将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营造优越的物质和生活环境,是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大事、好事、美事。但目前,我们身边的环境卫生问题还很突出,随意倾倒、堆积垃圾正包围我们的家园;难看难闻的生活垃圾正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为把这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切实改善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向大家提出如下倡议:

从自身做起,立说立行,争当环境卫生保洁员。广大家长和村民是环境整治的最直接受益者,理应成为这项工作的主体,从现在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良好的环境卫生意识,自觉摒弃不文明、不卫生陋习,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文明卫生的好公民。

5 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严禁在自家及他人门前道路上、边沟里和垃圾池外乱倒乱扔垃圾,做到不乱堆乱放、乱搭乱挂、乱拆乱建、乱写乱画、乱停乱占;承包自家门前的花草树木养护管理工作,严禁偷窃、砍伐、损坏花草树木的行为;自觉维护门前道路、边沟、路灯、垃圾池等公共设施良好运行。彻底清除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和垃圾堆),柴草必须进院整齐堆放,或堆放到村里统一指定的堆放场所。要将垃圾倒入附近的定点垃圾池,由村里统一清运,粪便等杂物要及时运走或处理掉,院墙外不能再有任何杂物,彻底让门前屋后净起来、让村街巷道靓起来。

从现在做起,争当环境卫生的监督员和宣传员。环境卫生涉及千家万户,不仅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更需要广大家长的自觉监督,对损害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劝导、举报和坚决制止;积极宣传安全、卫生、文明的行为规范,让文明卫生知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孩子、带动左邻右舍和本地村民,形成人人自觉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个个主动维护环境卫生的良好局面。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环境卫生整治、建设宜居乡村的活动中来,与脏乱差告别,向不良陋习告别,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共同把我们的家园装扮的更加整洁、更加靓丽!

“小手拉大手,共建美好家园”家长会发言稿

满堂红九年制学校 2015-10-22

第11篇:建设宜居乡村,做活“秀美”文章

建设宜居乡村 做活“秀美”文章

米岭山上,云雾缭绕„„山下绿树成荫、小桥流水、村民小楼错落有致,农家庭院干净整洁„„如诗如画的风景,干净整洁的村容,这是秀美乡村——汪家圩乡米岭江上村的真实写照。

以党建为重要抓手,建立长效机制

近年来,高安市汪家圩乡注重抓班子、带队伍、转作风、促工作,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推行“党建+新农村”工作模式,启动服务群众“直通车”与百姓民生无缝对接,激发了农村基层组织活力,农村基层面貌焕然一新。所谓“党建+新农村”,顾名思义,就是以党建工作为重要抓手,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以“七改三网四化”为标准,加大宣传,创新管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秀美乡村建设,为建设美丽幸福汪家打下坚实基础。这种 “党建+新农村”的工作模式,无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动力,激发了新活力,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具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以环境整治为导向,打造宜居乡村

一是完善垃圾收集网络体系。建造垃圾坑,聘请卫生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清运主要道路沿线和村庄内垃圾,购置几千个小垃圾桶、发放到每一户农户家中,与农户签订门前“包扫、包集、包整洁”的三包责任制,形成垃圾“户集村收乡运乡处理”的垃圾收集体系,达到村庄整齐整洁效果。二是加大庭院整治力度。建设“美丽乡村”农民群众是主体,全民参与是关键,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向村民发放倡议书,签订“庭院三包”责任书,号召村民主动参与庭院整治工作中来,积极开展评选“优秀保洁员”“清洁示范户”等活动,对整改积极的,经验收达标合格的村,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全面提升村庄品味,使居民生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以项目整合为载体,夯实基础设施

针对各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有优无特的难题,汪家圩乡积极协调争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合各部门工作力量,采取全面统筹、整合资金、重点投入的办法,全面实施交通、水利、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以来,硬化通村道路5.7公里、村内主干道39条、入户道路237户369平方米,维修加固和改造房屋57户163间,改造庭院191户,拆除危旧房屋52间,6100平方米,亮化房屋670间,建成休闲文化广场10处,村庄绿化230平方米,新建便民桥2座,改造桥梁风貌2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13盏,修建垃圾池21个、改建卫生厕所129个,在村庄配套了健身器材、村民议事室、文化室、农家书屋等。现在村内配套设施齐全,群众出行方便,过去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三天两头停电”的现象不见了,群众日常生活比城里人还舒适。

以特色产业为引领,拓宽致富渠道

在抓好基础设施的同时,把培育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切入点。一是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林下经济等致富产业,着力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把现有的荒地流转种植高产油茶,退养的禁养区内猪场流转为蘑菇种植基地;积极争取项目扶持资金,组建油茶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以米岭山、凌云塔、碧山水库等景点为依托,带动发展美丽乡村农家游,发展配套产业,开办农家乐、休闲垂钓农庄,为打造生态旅游度假村奠定了基础,近两年内累计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有效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 米岭江上村位于汪家圩乡中部偏北,米岭山下,过去不仅脏乱差,经济社会发展也远远落后于其他地方,如今却变了模样,走进江上村,随处都能感受得到破旧村落到秀美乡村的蜕变,新颖别致的乡村楼 房,书香飘逸的农家书屋,潺潺而淌的小桥流水,明亮绚丽的节能路灯,宽阔平整的健身广场„„路相通、树相连、景如画,一个融旅游、休闲、开发为一体的秀美乡村即将建成,该村将沿着既定的发展思路在全乡率先实现小康目标!

高安市汪家圩乡

唐亚运供稿

改造前的米岭江上村,脏、乱、差,进村道路泥泞不堪。 改造后的米岭江上村,干净整洁,秀美宜居。

第12篇:宜居城市建设环境汇报

XX市宜居城市环境建设汇报

中共XX市委 XX市人民政府

XX北依京华,东接津门,唐设益津关,后周建州治,辽宋设榷场,有“锁钥三关,机枢冀中”之誉。特殊的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为其发展赋予了特殊的地位,明清之际XX直隶京畿,名重一时。

省委、省政府关于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决策部署,是我们接续历史,重塑辉煌的一次机遇。乘势而上,以“大变样”统揽全局,以宜居城市建设为抓手,用大思路、大手笔、大投入促大变化,力促经济社会结构战略转型。

一、突出科学发展的时代特色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三年大变样”不仅仅是一个旧变新,拥挤变疏朗,“脏乱差”变“洁齐美”的过程,更主要的是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制约XX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实现“三化互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互动)。二是立足科学发展,实现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与资源在内的多重和谐。三是提升区域竞争,环境建设不但要适宜人居,更要吸引人入。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三点。

第一,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就是适应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求,按照“文化休闲、商务会展、生态宜居”的城市定位,通过“腾笼换鸟”,先后开发了XX等20余处商住区。同时,面向京津,

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规划了28平方公里的XX国际温泉公园,目前已引进8个星级酒店项目,匡算总投资30亿元。今年7月份,我们又与吉利集团签约,引进总投资60亿元的XX产业基地项目,一期F3国际赛车场项目已开工,明年可投入使用,每年可吸引10万人的观赛规模,二期1家五星级酒店和2个本科学院也将相继跟进。以国际温泉公园为支撑,市区先后谋划引进地下商城、中华戏曲文化大观园、京津金融服务中心、浙江商务会馆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链接带动了商贸、物流、餐饮、健身、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为我们建设宜居宜业环境夯实了基础。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强力推进“蓝天、碧水、绿地”三大工程。推进16项二氧化硫减排工程和烟粉尘治理,1—9月份,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273天,其中二级以上天数233天;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全部达标。深入推进地表径流的综合整治,投资1.8亿元治理中亭河,目前总长17公里的河段已全部还清,恢复了河流的生态使用功能,再现了蒲柳摇曳、鱼虾竞游的水乡风情。目前,中亭河流域已被我市纳入文化旅游产业带的整体开发规划。全力打造具有平原城市特色的绿地系统,几年来,我市实施了近40项绿化工程,建设了火车站广场、市区南北出口等大面积绿地,打造了益津路、建设道、金康道3条省级园林式街道、15家省级园林式单位,新增绿地面积79.2万平方米。全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1%。正在建设的生态公园,占地3400亩,建成后将成为市区的“城市绿肺”。借助“三大工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

经成为XX市民和企业的共识。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列统千万以上项目中,传统产业比重已由过去的80%降至20%。

第三,升华城市发展理念。一是充分考虑XX资源承载能力和毗邻京津的市场优势,创新中等城市的发展模式,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打造中等城市服务功能建设上,让其能够承载中等城市的流量人口服务需求。为此,我们把对接京津、融入京津作为XX未来发展主体战略之一,全面对接京津规划、交通、产业和环境。目前,我们已引进了天津双线电讯业务,大广、廊沧高速及保津城际铁路建设进展顺利,环京津无障碍交通圈正在形成。二是充分考虑建设工程的景观效应,从交通系统、改善道路绿化景观、优化建筑立面形象、提升整体亮化效果等方面入手,投资1.8亿元对益津路、金康道的景观和既有建筑物进行精细化设计和升级改造。今年启动的XX路,已完成投资5450万元,改造总长度7.67公里,重新铺装了路面,对5个道口进行了渠化改造,铺设了石材便道,并改建了19个港湾式候车亭,做到了移步换景。

二、打造意蕴深厚的文化主题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宜居环境建设,绝不仅仅是城市建设学,也不仅仅是城市经济学,从根本上讲它应该是城市人类文化学。因此,我们始终把“三年大变样”举措的高层追求和目标,放到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凸显城市文化特色上,确立了建设文化主题城市的目标。

第一,深入发掘XX的人文历史内涵,为制定百年规划,打造百年城市夯实基础。2008年,我们组建了历史文化研究会,

分专题、分系统地研究XX的历史文化,整合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清人文遗脉,挖掘承载其中的地域文化性格魅力。目前,我们已经推出了《李少春丛书》、《XX民歌集》、《益津书院考》、《XX历史文化名人考》等系列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崇文尚德、开放包容、诚信和谐、超胜于人”的XX城市精神,以及十大城市文化符号,同时,撰写了《XX赋》,把XX城市发展的理念、构思、规划和目标,以词赋形式勒石立碑,形成具有独特景观效应的XX“规划墙”。通过系统研究,建立了一整套文化主题城市的目标体系,使全市各分线工作都能够与之有机接轨,形成工作抓手。

第二,把研究成果融入到城市建设发展。投资7.4亿元,建设了益津书院,李少春大剧院、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清真寺,胜芳古镇、民俗博物馆和大悲禅寺。其中,XX博物馆投资3亿元,建筑面积3.88万平方米,该馆由中国自行车博物馆、红色陶瓷收藏馆、名家书画馆、历史博物馆、民俗馆等五部分组成,其中自行车博物馆是世界同类展馆中藏品最多、种类最全、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河北省唯一的“国字号”博物馆。书画展馆,收藏有郑板桥、徐悲鸿、齐白石、启功、范增、娄师白等不同时期、不同艺术风格的书画精品1500幅。胜芳古镇建设工程投资2亿元,初步恢复了以“一河(穿心河)、两院(张、王两家古民居)、三街(中山街、河沿街、胜阳路)、三宝(文昌阁、古戏楼、古牌楼)、四桥(四座古桥)”为标志的中国北方水乡商业文化古镇风貌。今年,我们又启动了以“益津八景”为主

题的牤牛河历史文化公园、以水乡风情为主题的胜芳湿地公园、以自然和谐为主题的生态公园、以荣高棠纪念馆为标志的体育中心、以广电中心为载体的传媒互动平台。这些精品文化工程已经成为XX城市建设的标志,在保存“城市记忆”的同时,也形成了XX人文化自信的根脉,放大了XX城市的魅力,为我们人居环境建设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第三,充分发挥文化服务设施和文化休闲场所的重要作用。依托精品文化工程,全力打造“四乡一镇”(戏曲之乡、翰墨之乡、词赋之乡、温泉之乡和胜芳古镇)的城市文化品牌,先后举办了两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XX文化艺术节,成功地推销了城市,提升了XX的美誉度。目前,依托益津书院,我们引进了中国国家画院和河北画院两个创展基地;依托李少春大剧院,引进了中华戏曲文化大观园项目以及“国际京剧票友大赛”等品牌活动;依托胜芳古镇,引进了亚细亚民俗研究基地、胜芳国际家具城项目;依托国际温泉公园,形成了温泉资源综合开发项目群;依托XX博物馆创办了世界最大的自行车收藏馆。目前,“月月唱大戏、彩色周末、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特色文化品牌。城市文化的蓬勃发展带动了XX农村文化的兴起,全市书画创作队伍已超过3000人,农村业余剧团达百个,农民诗社20余个,形成独特的“XX文化现象”,成为我们推进“三年大变样”、建设宜居环境的软实力。同时,也带动形成了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XX已经形成了“一日游”“两日游”的文化旅游产业规模。

三、夯实百年城市的发展基础

第一,健全规划体系。科学的规划是打造百年城市的基础,而规划的权威又源于权威的规划。在推进“三年大变样”,建设宜居环境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规划工作放在第一位。今年,我市专门成立了规划局,并组建了规划委员会,形成“政府主导、专家领衔、群众参与”的三位一体规划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建设百年城市的需要,对城市发展规划进行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加快控制性详规编制进度,全面提高控制性详规覆盖面。投资400多万元,聘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先后完成了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规,以及市区园林绿地系统、环卫设施、市政排水、旧城改造、消防、防洪、供热、燃气、给水等9个专项规划,为我们宜居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设百年设施。一是大力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投融资3.5亿元,实施了东环路、西环路、育华道、建设道、兴华路、金康道东伸等一批道路新建及改造工程,市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4.05平方米。二是大力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利用BOT等形式,融资建成了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8万吨;建成了3座垃圾处理场,日处理能力达到450吨。另有3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中,明年可投入运行,可新增日处理能力7万吨。同时,投资700余万元,在市区垃圾处理场建成了处理渗滤液的小型污水处理厂,是目前省内唯一的一座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三是大力提高资源承载能力。在城市建设用地指标稀缺的情况下,一方面,我们积极发掘废弃地、河岸滩涂等资源,整理土地2500

亩,启动了胜芳湿地公园和牤牛河历史文化公园工程;另一方面,以大拆迁促大建设,积极抓好城中村改造、片区改造,累计完成拆迁33.6万平方米,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全部启动。其中,孟家坟拆迁改造工程是廊坊市最先完成的整体搬迁项目,共搬迁居民365户,拆迁面积11.2万平方米,腾出土地315亩,用于建设总投资9.5亿元,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的迎宾山水花园住宅小区项目,实现了城市容貌和农民安居的双赢。

第三,实施精细管理。一是在全省县级市中率先建成了市区路灯调控中心,对全市数万盏路灯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使市区路灯控制具备了根据亮度、时间自动开关、远程控制开关以及精准的路灯故障报警、通知功能,适应了XX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需要,大大简化方便了市区亮化设施的控制与管理。二是在全省县级市中建成了唯一的“精细化、全覆盖”数字化城管中心,通过实行“一级监督、两级指挥”的城市管理,实现了市容市貌监控系统信息共享,构建了以人口、社会单位、环境和市政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网格化、科技化、信息化管理体系。三是全面整治市容市貌。年初,我市开展了市容市貌集中整治“百日行动”,累计拆违拆临141家,大型立柱广告23处,不合格广告牌匾400余块;查处违法建筑案件20余起;取缔、规范马路市场5个。全面取缔了扰乱城市交通秩序的非法营运电动三轮车,共取缔电动三轮车6340辆。

第四,强化住房保障。积极推进“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一是倾力做好“两房”

保障工作。目前,已建成廉租住房96套,建筑面积473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开工面积4.47万平方米,年内竣工2.2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廊坊市下达的住房保障任务。二是全力做好旧小区改善。出台了《关于做好全市旧住宅小区改善工程的实施意见》。完成了迎宾小区、检察院住宅楼等4个小区,建筑面积5.87万平米的旧小区改善工作。近期,投资152万元启动了温泉小区北区改善工程,改善楼房20栋,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受益居民535户。三是着力抓好房地产市场和社区管理,使居民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增强了XX城市的吸附能力,目前,在XX市区买房置业的域外人口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

回顾几年来我们的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从2002年的燕赵杯竞赛C组倒数第二到2007年的A组第三,我们每次评比都要迈上一个新台阶,这主要得益于燕赵杯竞赛的激励,更离不开各位领导的关心、关注和支持。这次,我们要抱着“冲顶”的信心,全方位、立体化的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切实让群众感受到XX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此,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同时,也恳请各位领导一如既往地支持XX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13篇:宜居村庄情况汇报[材料]

朋兴村“宜居村庄”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自朋兴乡“宜居村庄”示范项目建设启动以来,朋兴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乘“百镇千村”建设之东风,强化了农村基础设施,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了村庄人居环境,引领了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出了”宜居村庄”建设全乡示范点,圆满的完成了乡党委、政府和上级领导部门交予的建设工作任务。现将朋兴村“宜居村庄”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规划科学严谨,统筹规划区域联系

朋兴村“宜居村庄”建设规划审查、评审工作一丝不苟。上级领导开专题会议进行审查,规划部门邀请专家进行评审,这确保了规划的科学严谨,避免了盲目搞规划,摸脑袋决策的现象,也确保了规划的高标准、高起点。乡党委、政府先后投入500多万研究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现已完成朋兴城市新社区2.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区域已大大超出了朋兴村的本来面积,规划涉及周边五个村的土地,以区域性的大视野来谋划将来的发展空间,避免了小圈子的狭隘思想。还做了许多专业性的规划设计,包括乡村广场、牌楼、城楼、凤来路、丹阳古街、25平方米居民集聚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景观设计方案、107国道沿线及朋兴店老街、示范湾上魏湾立面改造设计方案、老街市政建设规划、2.1平方公里的绿化方面等,这些各各层面的规划覆盖了建设的方方面面,为“宜居村庄”建设提供了蓝图。

二、紧抓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手软

朋兴乡采取财政投入、项目支持、居民共建的方式,投入1700万元,对朋兴村240余户进行的立面改造,改造面积6万平米,改造受惠人数达900余人。改造基于徽派建筑风格,融入地方文化特色,并坚持经济实用的原则,初步形成了典雅整洁的效果。朋兴村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计划投入1000万,对村内市政设施的改造和完善。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硬化了村庄内道路,新修12米宽水泥公路1500米。绿化区域完成绿化面积1.2平方公里。投入680万元,完成建设下水管网2000米。规划整治排水沟渠 3000米 ,安装0.6米管径下水道2600米 。认真落实村庄亮化工程,道路新增路灯40盏。完成垃圾中转站修建工作,增添垃圾车4辆,垃圾桶80个,垃圾池30个。落实了朋兴村建设“宜居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工作。

三、精神文明不落后,凝聚村民干劲足

随着朋兴村“宜居村庄”建设的不断深入,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有明显的提高。朋兴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强化规划,优化布局,努力提高农村建设的品位和档次;坚持加强农村交通、环境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村容村貌,加快了农村城镇建设的步伐;坚持整治村庄的周边环境,优化农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宜居村庄”的建设和村民对自己家乡的热爱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了村民对创建“宜居村庄”示范点的信心和干劲,把朋兴村建设成为了全乡思想教育的阵地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窗口。

四、遇到问题善解决,统一思想是关键

在朋兴村启动“宜居村庄”建设之初,有部分村干部因为年级大,眼界低,气魄小,在前期推动朋兴村丹阳古镇等重大项目的时候出现了被动不配合的情况,他们认为这些重大项目是乡里的工作,和他们无关;另外,他们长期形成的懒散思想也经不起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思想上很懈怠,有时候还说风凉话。乡领导一方面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请他们到彭屯村、袁湖村、邹陈村等城乡一体化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考察参观,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刺激了他们的神经,使他们有了比学赶超的劲头,极大的调动了村干部作为建设“宜居村庄”带动者的积极性。

五、建设工作不骄不躁,“宜居村庄”继往开来

自朋兴村启动“宜居村庄”建设以来,科学规划了乡村建设工作,认真落实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加强了“宜居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攻坚克难,奋勇拼搏,在各方各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我们打算:

1、加强村干部、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坚持面对困难奋勇拼搏的精神,保持戒骄戒躁的工作态度。

2、进一步落实朋兴村建设资金投入,深化以人为本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筑牢宜居村庄的建设基础。

3、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塑造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培育勤劳、守纪、文明、厚道的乡风民风,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富有成效。

第14篇:宜居社区创建工作

宜居社区创建工作

**市**区**社区现有楼房82幢、街巷6条、出租屋147间。常住人口2668户,9208人。其中,残疾居民69人,低保居民20户;退休人员585人,纳入退管人员415人。社区设党委,党员175人,下设四个支部。今年以来,**社区居委会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遵循“以人为本、服务社区、求实创新、勇于实践”的原则,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学习,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调动社区力量,从完善社区设施、拓展社区服务、强化社区治安、美化社区环境、活跃社区文化着手,以“便民利民、服务社群、构建和谐”为主题,以提高社区文明程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为目的,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由于措施到位,今年顺利通过了国家文明城市的测评,并创建了宜居社区。

一、送关爱进社区

**社区居委会坚持把“以人为本、服务社群”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关心下,我们充分利用现有面积423平方米来开展办公、服务、娱乐、培训为一体来服务群众,建立了以社区保障、民政事务、就业服务、计划生育、老年服务、残疾救助等主要内容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使居民享受文化、娱乐、健身、卫生、培训等各项服务,同时,还通过搭建“三个平台”来关注社区困难群体,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

(一)是搭建面向困难群体和帮扶对象的社区救助平台。通过便民服务小组、邻里互助小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共10支,有党员、巾帼、青年、老年人、红领巾、治安巡逻、消防、文体、爱心、帮教等志愿者队伍,已发展有100多人。采取“结对帮困”、“社会救助”“包户包人”等形式,积极开展帮扶结对、向特困生资助、“一帮一”、“多助一”扶贫助残活动。通过上述举措,形成社会捐助与民政救助相结合的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帮扶体系,使社区中的20个低保户和69名残疾人的生活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

**社区服务部设有家政、中介、车辆管理、电器维修、下岗再就业等多种项目,只要一个热线电话,便提供便民利民服务。成立了一支20多人、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的服务部队伍,如医生、律师、书法家、能歌善舞的技术人员,采取不定期的形式,发挥其专业技术,组织他们深入社区开展关爱、扶助便民服务活动,为居民健康咨询、法律咨询、修理自行车、小家电、理发、送油送米等服务有100多件;还多渠道地为下岗职工解决就业问题,服务部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介绍60多个,尽量解决就业难问题。并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助残、扶贫、帮老、救灾、环保、爱国卫生、治安巡逻等社会公益活动,在社区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搭建面向老年人、青少年和特殊群体的社区关爱平台。充分发挥关工委、帮教志愿者队伍的力量,把高龄老年人、单亲家庭学生和刑释解教人员等“三个群体”,确定为重点关爱服务对象,全面掌握他们的经济状况、文化素质、生活需求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他们中的困难人员开展志愿者服务、节日慰问、物资援助、就业扶助等多种形式的送温暖活动。

社区又有一位“三无”人员俞莲金,无工作靠低保金生活,平时有病也无人照顾到,社区将

其情况反映给区民政局,得到区民政部门的帮助和支持,每个星期都派一名护理员上门为其服务。

社区高龄独居党员张辉,今年85岁,年纪老迈,行动不便,家庭生活条件困难。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了解情况后,经常到张辉家中走访,每逢春节都送上慰问金、油、米等物品,使他深深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罗怀民,50岁,离异,患有精神残疾二级,儿子在外地打工,平时就一个人生活,无法工作,是低保户,每月只靠低保金来维持生活。由于独居,一个人经常出街游荡,会乱说话,并有过激行为。社区积极通过区残联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服务”这个活动,忙前忙后地为罗怀民申请了托养服务,可以改善其生活状况。

(三)是搭建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社区再就业服务平台。我们对下岗职工、失业人员、“4050”和零就业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利用信息资源,为下岗人员提供再就业信息和联系城东下属各单位、企业,帮助解决就业门路。并积极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做好再就业培训服务,多渠道地解决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帮助了45多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促使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实现了社区无夫妻双下岗失业家庭、无长期下岗失业人员的“双无”目标。并对零就业家庭的俞莲金和何志超,居委会帮助他们申请了低保,并发动社会援助群体解决他们生活困难。

二、送医疗进社区

充分利用社区的残疾人康复室,联合福康医院、红会医院、邦健、民康等医药有限公司,开展卫生健康知识讲座活动,为残疾人建立档案,帮助他们结对子,定期开展服务,定期体检,利用社区的康复器材,耐心地帮助他们来康复,突出做好康复治疗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咨询、检查、赠药和回收过期药品等形式,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如**红会医院联合**社区,在**会议室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有10多次,每次有50多人去参加;在辖区量血压、放电影、办宣传栏、在“五一”、“重阳节”等节日里赠送药箱等活动达30多次;增进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深受居民群众的欢迎。其次,社区居委会通过上门为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计生服务,每季度将妇检查环通知2128张送上门,向1484名妇女宣传计生政策、讲解节育、避孕措施,免费发放计生药具641件,凡是辖区育妇做结扎手术的,居委干部都亲自到计生中心陪护,使已婚育妇的查环查孕和流动人口查验工作,达到98.2%;并对人户分离人员采取了与居住地建立联系委托代管的方式进行管理。还为250名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一次性奖励申请。

三、送安全进社区

我们以密切警民关系为核心,建立健全小区管理制度,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加大宣传群防群治力度,提高防范意识,在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对出租屋进行了摸底登记造册,同业主签订了不将房子出租给传销人员的承诺书。

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每月对社区的256间商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向他们宣传安全防火意识,提高他们的生命财产意识,有效地控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自发组织的治安志愿者队伍在辖区积极宣传安全意识,并在辖区成立了安全文明小区,并在“**北二巷”成立智能化

小区。由于群防群治工作到位,使社区入室盗窃率下降,治安环境不断改善,得到了驻区单位及居民群众的好评。

围绕解决21项民心信访问题,变上访为下访,我们还大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公开司法行政服务承诺,公开法律援助对象和条件,及时做好矛盾纠纷调查排解工作,发现苗头,马上解决,化解了社会矛盾,预防了不安定因素的产生。如**北路三巷2栋101房住户改建在路边窗户,今楼上住户误会为起围墙,实际是安装防盗网。但101住户安装的防盗网又超标,造成安全隐患。在社区的规劝下,101住户终于接受了我们的意见。**北路9号下水管堵塞已多时,个别居民不愿交钱,已交钱的居民坚持要居委解决。居委在城东办事处的支持下,终于整冶了。跃龙路96栋102投诉202房在阳台私建厕所,令102房有裂缝。居委在城东城监和城东安监的支持下,得到了解决。今年共调查排解矛盾11宗。

对刑释解教人员、失足青少年、涉毒人员以及“--功”练习者,全部落实了“一对一”,“多对一”帮教制度。

四、送卫生进社区

为了营造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对社区卫生实行了四层覆盖式管理,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自管层;社区保洁员的保洁层;卫生主任的管理层;上级城管部门的监督层。同时,落实“门前三包”,增强居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定期清洗街巷、楼梯、清理卫生死角,及时疏通好化粪池、下水道,使社区环境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在小区、楼栋等主要出入口,全部安装了照明路灯,确保居民出入平安。加强居民小区楼院的绿化美化建设,绿化率达60%以上,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空间。

五、送文化进社区

1、在社区建立了社区党校、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宣传栏等宣传教育阵地,贴近居民生活、贴近居民需求,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文化知识教育和健康休闲娱乐教育,使科学的、健康的、文明的思想观念渗透到社区,使老人们的思想能与时俱进,崇尚科学,共同畅谈美好的退休生活,充分体现政府对退休人员的关心。如**社区在1月举行 “迎春茶话会”,有410多人参加;在9月“迎国庆、贺中秋”茶话会,有460多人参加。

2、充分发挥社区文体志愿者活动队伍的力量,结合重大节日、庆典,开展篮球投篮竞赛、朗诵演讲、书画展览、老年健身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通过持久经常的活动,弘扬了时代主旋律,营造了优良的文化环境,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如在辖区举行“迎国庆,享和谐”的主题游园活动,吸引了千名居民群众参与。

3、开展共建活动,提高文明社区创建水平。为充分利用好、发挥好社区的各种资源,合力搞好党建和社区建设,我们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与**市市水利局、市景丰联围局、市水文局、市自动化仪表二厂和**区区国税局建立了共建关系,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共建单位不但在财力物力上为我们提供帮助,更重要的是还能对社区党建、社区服务工作给予了指导,提供了方便。

(1)**社区成立筹建的和谐社区共建金43299.3元。“共建金”是**社区为帮扶社区困难群

体,解决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而特别设立的专项基金。在结对共建单位大力支持下,单位和个人共筹备了43299.3元。帮助社区贫困学生罗振鹏,困难家庭罗怀民、夏少冰等人而启动共建金。

(2)市水利局下属单位有几名有能力且很热心的职工及家属,非常支持社区的困难群体,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解燃眉之急,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在关键时候感受到党的温暖。如对**社区的“三无”人员俞莲金、单亲家庭李燕珍、低保户侯国新等困难家庭都给予了帮助,每逢重大节日都上门慰问,送上油、米等生活用品及慰问金。

(3)市水利局送上了一套全新的电脑使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4、为让青少年过一个快乐、有意义的假期生活,我社区在暑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观看科普、爱国电影、禁毒图片展览、征文、摄影比赛,参观爱国基地等活动。通过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增强了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法制意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在围绕创建服务型社区,抓社区服务的工作中,我们虽然作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要加倍努力,进一步深化服务型社区创建活动,推进社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第15篇:1114宜居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大连市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推进

宜居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结合落实全国改善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和省城乡一体化会议精神,加强我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重要指示,切实增强加快补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更好顺应农民群众良好生活条件的诉求和期盼,真正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抓手。根据国家确定的“方向就是改善,原则就是加快,目标就是干净、整洁、有序”的总体目标要求。遵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突出特色,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原则,深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工作。

二、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属地负责的原则。市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统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工作,区市县、先导区是本地区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全市行政村分为保障

1 基本、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三种类型,规划不予保留的行政村只按照保障基本整治;规划保留的行政村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有条件、有特色的行政村分批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坚持多级投入,形成合力的原则。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区市县、先导区、乡镇投资和农民提供劳务的积极性,形成投入合力。

坚持重点示范、典型引路的原则。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经验,探索适合我市的发展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

坚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原则。合理制定村庄规划,从实际出发,从解决最基本的环境问题入手,不搞大拆大建,最大限度保留乡土元素,挖掘文化内涵,展现地方特色。

三、工作目标

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促进宜居乡村建设提质提标,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通过三年努力,使全市所有农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创建一批美丽宜居乡村。各涉农区市县(不含高新园区、甘井子区)的49个乡镇及涉农街道的925个行政村的具体目标如下:

保障基本:49个乡镇(建制乡镇)及涉农街道的925个行政村(含涉农街道下辖村)达到保障基本生活条件标准,必须做到全覆盖。其中:2018年覆盖30个乡镇,600个村;2019年覆盖19个乡镇,325个村。

环境整治:49个乡镇及涉农街道的848个行政村达到环境整治达标标准,力争做到全覆盖。其中:2018年覆盖18

2 个乡镇,300个村;2019年覆盖18个乡镇,300个村;2020年覆盖13个乡镇,248个村。

美丽宜居:10个乡镇,45个村庄达到美丽宜居标准,力争覆盖更多的乡村。其中:2018年覆盖3个乡镇,10个村庄达标;2019年覆盖3个乡镇15个村达标,2020年覆盖4乡镇,20村庄。

四、工作标准及责任分工

保障基本、环境整治、美丽宜居三种类型按以下标准进行整治,保障基本类和环境整治类的牵头部门对标美丽宜居类牵头部门。

(一)保障基本类

因地制宜改建或新建基本生活设施,实现3个基本保障: 有基本安全保障:到2019年完成我市符合国家财政补助条件的存量农户危房改造任务,基本解决住房安全问题。

有基本生活保障:建设、改造农村供水设施,解决饮水难和饮水安全的问题。建设、改造村内道路,主要道路实现硬化,次要道路及宅间路简易硬化,解决出行难的问题。

有基本卫生保障:村内散养户要有畜禽饲养圈舍,畜禽全部入院入舍圈养,人畜实现分离居住。开展垃圾和灭蚊蝇鼠蟑活动,防止疾病大面积传播。

(二)环境整治类

完成保障基本生活条件的乡村,在以下4方面取得成效: 污染有效控制:全面治理村内垃圾,消除垃圾堆和卫生死角;建立日常保洁制度,村内按照3个/百户配置垃圾收集池、垃圾箱,按需求配置垃圾收运车辆等,收运体系运行

3 有序;一般村按照至少每400人配置一名保洁员,村内垃圾日产日清。开始执行“户集、村收、镇运输、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开展以村边、路边、沟边、河边集存垃圾为重点的清理行动;加快非正规垃圾点整治行动,2020年底全部整治完成。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处理要覆盖60%以上常住居民且稳定运行,村庄污水点源污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落实河(段)长制,坑塘河道消除黑臭水体并保持干净。村内街道无散养家畜家禽,畜禽粪便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

公共环境整洁:村内公共空间和农户庭院整洁且普遍绿化,每年栽植一定量树木或果树。拆除各类违章建筑物、废弃构筑物;柴草堆、物料堆、粪肥堆得到有效治理;清理乱涂乱画、乱贴乱挂、乱摆乱设和破旧损坏设施。

设施基本齐全:既有村内道路进行硬化(铺设沥青或水泥砼道路)和砂石化改造。根据地貌修建边沟,排水设施齐全畅通;村屯主要区域实现路灯亮化;全体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无害化卫生厕所得到推广,村庄便民超市、卫生室、文化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初步建立。

管理规范有序:已编制村庄规划或制定村庄整治方案,农房建设有管控,基本消除私搭乱建,集贸市场无占道经营现象,村规民约管用。

(三)美丽宜居类

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以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提升设施改造水平和提升宜居水平为主要内容,重点开展12项整治行动,使参加美丽宜居建设的乡村达到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农民住房实用美观,垃圾、污水集中处理,村庄道路、供水

4 等基础配套设施完善,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优美,自然生态保护良好,人居环境明显优化。

——坚持规划引领,一张蓝图做到底

坚持规划先行,根据地区差异,综合考虑地理、文化、资源、经济等因素,编制完善乡村建设规划体系。结合区市县总体规划,确定规划布局、建筑风格、立面颜色等建设要素,确保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整体协调,具有较高建设水平。保护传统村落,编制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规划,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工作。提升建筑风貌,收集优秀民居实例,传承地方民居建筑风格。强化村民在村庄规划编制中的主体地位,规划应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规划总平面图及相关内容应在乡村显著位置公示(牵头单位:市规划局)。

——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1.加大垃圾治理力度

健全日常管理机构,完善设施,确定运营模式,落实运营经费,已建成的垃圾处理设施要全部启动并及时维护。构建完整的“户集、村收、镇运输、县处理”的长效管理体系。垃圾定点定时收集,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按照《大连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四年滚动计划实施方案》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村边、路边、沟边、河边无集存垃圾,非正规垃圾点完成整治(牵头单位:市建委)。

2.加大污水治理力度

健全日常管理机构,完善设施,确定运营模式,落实运营经费,已建成的各类污水处理设施要全部启动并及时维

5 护。乡镇所在地行政村需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并保证设施正常运行。一般村庄生活污水和农家乐餐饮业污水,可因地制宜安装分户小型污水处理设备。严禁未处理达标的污水直接排入农田灌溉、排水系统。对村庄内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进行严格监管,废水经过处理后需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加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以每年30%的能力递增,2020年处理能力达到常驻人口污水产生量90%以上,畜禽粪便污水综合利用率90%以上(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3.提高畜禽粪便治理能力

加快分散家庭养殖户畜禽粪便贮存设施建设,推进畜禽粪便还田和资源化利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按照《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要求,加强污染防治工作,建有污染防治设施,并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018年底所有村内大规模商业化养殖退出庭院(牵头单位:市农委)。

4.提高秸秆治理效率

推广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支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设专人进行监管并建立处罚制度,杜绝秸秆违规焚烧(牵头单位:市农委)。

——提升设施改造水平 5.加强道路、边沟建设改造

完善农村公路网,乡镇、行政村、自然屯要全部通柏油路,路面宽度根据路基宽度、工程所在地经济发展状况及交通需求情况,并参照以往农村公路建设标准,确定拟建项目

6 路面宽度采用3.5米、5米或7米三种形式。根据交通量大小,因地制宜、因路制宜确定结构方案(牵头单位:市交通局)。村庄主要街路采用沥青砼或水泥砼结构,硬化率100%。路肩要硬化,路肩较窄的可进行水泥硬化,具备条件的铺装牙石。边沟要硬化,统一水平标高、统一建设尺寸,风格要与整体环境相协调,具备条件的采取U型槽、混凝土预制插板或毛石进行护砌,边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宽度、深度,确保通畅实用,实现雨水有序排放(牵头单位:市农委)。

6.加强供水设施改造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护体系,有条件的要推进城市水源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牵头单位:市水务局)。

7.加强厕所改造

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按照《2015-2020年辽宁省农村改厕规划》要求,到2020年底全部完成;积极引导厕所入户,建设户用三格式化粪池。确保粪便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普通农户产生的粪便要及时收集,经过适当处理后全部还田。根据村庄需要建设公共厕所并专人管理(牵头单位:市爱卫办)。

8.推进燃气工程建设

推动建立农村燃气综合服务体系,结合天然气入连建设,有条件地区将燃气管网向镇、村延伸。积极探索利用清洁能源取暖的可行性,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牵头单位:市建委)。

7 ——提升宜居水平 9.提高乡村绿化水平

结合村内实际,在道路旁、宅前屋后、庭院内、沟渠边栽植适宜气候条件的矮株树种或开花类灌木,村内主次道路实现道路绿化长度比例 90%以上,村内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村内广场、空闲地等区域因地制宜的打造景观节点。村部、学校等单位庭院绿化覆盖率要达到30%以上。行政村绿色村庄达标率在70%以上。加大各村镇之间连接道路的绿化美化力度,有条件的要实现乔灌花草并举。同时采取行政、法律双重手段,严厉打击毁绿侵绿行为(牵头单位:市农委)。

10.提高村庄亮化水平

在村内主要道路旁及公共场所安装路灯,路灯间距50米,推荐使用低碳环保的太阳能LED路灯。根据村庄特色,有选择地设置景观照明设施。要根据村内人员分布、道路长度等实际情况,科学选定路灯位置。景观照明设施要适合本地特色,避免浪费。要及时维修或更换受损照明设施,保证路灯的完好率(牵头单位:市农委)。

11.提高乡村美化水平

拆除违建、废弃构筑物,规范各种材料的堆放,实现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主要街路两侧围墙要统一设计,风格样式和色彩,定期粉刷,修饰和修复,力求简洁大方、整洁美观。同时,各村要结合实际,实施文化墙建设。实行“猪圈、厕所、灰堆、柴草堆、杂物堆”五进院,实现院落物品摆放有序,农作物种植矮化、美观,畜禽舍设置合理、无异味,各种设施洁净。经济条件较好、环境改善性需求较强烈村庄要提高院落建设标准(牵头单位:市卫计委、爱卫办)。

8 12.提升服务和管理优化水平

强化、完善农村社区公用设施和乡村商业、教育、医疗等服务功能,加强银行网点、综合超市、文化活动室、村屯文化广场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使村民能够享受更多的便利服务。要本着先健全再提升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安排建设服务设施建设的顺序、规模、特色等(牵头单位:市商务局、市教育局、市卫计委、金融发展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村民自治管理,制定“村规民约”,知晓率达到100%。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对村民的引导和约束作用(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加强特色打造

依托利用地域和资源优势,根据历史文化、风景旅游、休闲度假、农业观光、温泉疗养、沟域经济等特点,打造乡村旅游型、历史文化型、民族特色型、现代农业型、生态宜居型等5种类型的特色乡村(牵头单位:市旅发委)。到2020年要培育1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国家级、省级特色乡镇。积极申报国家级特色小镇(牵头单位:市建委)。

五、实施步骤

(一)下达任务阶段(即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市政府向各涉农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下达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原则、目标、内容及责任分工、实施步骤、工作措施等。

(二)区市县、先导区编制方案阶段(2018年1月1日至1月31日)。各涉农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根据市政府的三年行动方案和确定的三个类型乡村数量,编制本地区的

9 实施方案。

(三)宣传发动阶段(2018年2月1日至3月1日)。市宜居乡村领导小组及市直各相关部门、各区市县、先导区进行宣传发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四)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2月1日-2020年10月31日) 各涉农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按照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组织各乡村两级统一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市直各相关部门根据所担负的职责为区市县、先导区提供业务指导。

(五)总结验收阶段(2020年1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全面总结经验做法,组织考核,表彰先进,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宜居乡村建设长效机制。

六、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各级政府和各部门的责任 调整充实市宜居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宜居乡村重大事项的决策,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掌握宜居乡村建设任务及进度,进行组织协调,建立定期检查、情况通报、工作调度和达标验收工作制度。

各涉农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是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启动工作、分解任务、管理配套资金、办理建设手续和监督检查工作。按要求向牵头部门和领导小组报送进展情况。

市直牵头部门职责。组织指导各乡镇、村编制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发展目标和具体指标、编制投资需求计划、指导监督项目实施、掌握进展情况,按领导小组要求报送相关材料。

(二)建立工作组织保障体系

为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得到落实,补强我市农村人居环境相关机构的短板,切实增加抓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的实力,结合行政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市建委整合编制和人员,组建村镇宜居建设管理中心,进行基础数据采集、深入村屯调查、指导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设备运营监管、监督资金使用、与县乡村三级协调、开展考核评比验收等工作。要保证办公条件,配备车辆,落实办公经费。区市县政府参照组建由建设、交通、卫生、林业、水务等部门组成的村镇宜居建设办公室,负责与市村镇建设管理中心进行衔接并指导乡村两级具体工作。乡村两级也要有专人负责。

(三)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市县两级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保障基本条件的村庄,在综合评估并考虑拆迁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整治内容,由市财政予以解决;对环境整治乡村由集中连片整治资金解决,不再另行向市政府申请资金;对每个美丽宜居乡镇、行政村市财政每年分别投入3000万元、500万元,区市县、先导区保障设施运营资金。

二是市直各部门要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主要用于绿化亮化、道路、饮水、改厕、危房改造、连片整治等项目。

三是积极引导农民自我投入。广泛开展“文明村”、“卫生户”等创建活动,把农村环境治理与农户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结合起来。

四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作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投入资金,回馈社会,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11 资金的使用。由领导小组整合各专项资金,研究确定投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行业主管部门根据领导小组的安排,调整资金使用计划,将主要资金投向目标乡村,并监管资金的使用,接受专项审计;建设项目由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村镇办进行组织,乡镇政府指导行政村具体实施。

(四)强化监督考核,严肃纪律

市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将加强督导、检查、考核,建立实施淘汰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按照计划和时间节点规范有序推进。市政府将宜居乡村建设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体系,作为对各级干部考核、评优评奖及实施处罚的重要依据。各区市县、先导区、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大自查力度。

宜居乡村工作实行全面考核、分级验收制度,逐级对行政村、乡镇、区市县(先导区)进行考核验收,上级对下一级提出处罚意见。同时,研究制定末位淘汰机制,将那些工作不积极主动、任务完成不好的乡村干部予以末位淘汰。

(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

要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对典型和示范做系列报道,及时宣传和推广成果经验和做法,营造农民广泛参与和良好工作氛围。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的引领作用,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

第16篇:太平镇召开宜居乡村专项环境整治会议

太平镇召开宜居乡村专项环境整治会议

11月13日,我镇由镇党委政府牵头、由主管环境建设的副镇长董礼同志主持的环境整治专项会议在镇政府大会议室召开。

会议由镇主要领导;包村包片干部;各村书记、主任参加。主要强调:

1、各村立即成立村屯环境治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主任带头,宣传到户。

2、全村不留死角,有一处治一处,有一堆清一堆。

3、各村会后要迅速行动,治理“六边”垃圾、“三堆”,不能单纯的认为是清理路边的树叶和柴草堆就可以了。

4、各村民小组配备专人清理员,每日负责清理村屯主要街道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第17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力量建设宜居乡村

XX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建设美丽宜居新

家乡

今年以来,XX家族乡紧紧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乡村建设总目标,从各村实际出发,通过“三个加强”充分发挥基层人大代表群众基础好、思想觉悟高的优势,积极投身宜居乡村建设,让美丽家乡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

加强宣传动员。该乡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积极组织县、乡人大代表通过微信平台、电话、走村入户等形式,广泛深入地与群众沟通交流,多途径、多渠道宣传宜居乡村建设的相关方针政策,营造建设宜居乡村的浓厚氛围,激发群众参与宜居乡村建设的热情,引导群众自觉遵守门前“三包”责任制等相关规章制度。

加强督促检查。该乡将各村的县、乡人大代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组等力量进行整合,组建宜居乡村工作队经常性实地查看各村各小组垃圾处理、美化绿化、饮水安全、村容村貌等方面的情况,并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建议向乡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有效促进了宜居乡村活动的深入开展。

加强日常管理。该乡人大切实发挥人大代表的引领示范作用,定期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开展义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除生活垃圾和建设垃圾,撤除一些废旧老化设施,今年以来共清运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陈年垃圾约100多吨,有力推动了家乡宜居乡村建设。

第18篇: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活动讲话3(定稿)

在“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实践活动

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父老乡亲们: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我们隆重举行伊金霍洛旗2012年“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实践活动是旗委、政府将“三下乡”活动、理论知识下基层、培养理论宣讲与文化指导员、扶持群众文艺团体整合的一项新举措。在传达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把文化、科技、卫生等知识送到千家万户的同时,为丰富全旗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旗委、政府在全旗部分村嘎查社区聘请文化指导员,让他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组织各类文娱活动,让全旗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把我旗打造成为人民群众的宜居之城、欢乐之城。

为推动此次活动的深入开展,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在此,我代表旗委、政府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重要意义。本次活动的开展,既是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的精神,也是针对我旗在城市建设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的大背景下,为提升城乡居民素质、实现文化繁荣发展做出

的新举措。各镇、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旗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充分认识到文化惠民的重要意义,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全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二是要广开渠道,多措并举,全力确保务实惠民。要选派业务精干、理论功底深厚的讲解员组成宣讲团奔赴各镇、社区,就当前的热点问题,如全民医保、征地拆迁、林权改革、民间借贷、维稳、新农村建设、人口转移、食品药品安全等,进行理论政策宣讲;要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对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全面营造活动氛围。

三是要加强领导,勇于创新,积极探索长效机制。组建全旗“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多部门参与,积极探索活动长效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今年旗委审时度势,以文化队伍建设为载体,要在全旗聘请50名以上社区、村嘎查农牧民文化指导员,组建15个以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演艺团队,在全旗各社区、条件较好的村嘎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一批在全旗叫得响的群众文化演出团体。

同志们,我们要认真研究农牧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大力推进“宜居家园、欢乐乡村”主题实践活动向更深领域拓展,向更广范围延伸,向更高层次迈进,为推动全旗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gongzuozongjie/60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