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安全生产总结】

篇:2020军民融合发展工作

2019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2020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精神,深入扎实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立足单位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积极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军民共建工作,将交通建设工作与爱国拥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大力度、扩大广度,将军民共建、拥军拥属工作落到实处。现将一年来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争创军民共建先进活动我局把军民共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局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我局具体工作实际,制定出军民共建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定,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确保了军民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深入开展拥军奉献活动,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我局始终把拥军爱国作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形成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社会风尚。我局把为部队排忧解难作为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立足点,把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当作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努力创建一个“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推动军民共建的进一步开展。

立足自身特点,做好新形势下军民共建工作立足市交通局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在局党委高度重视下,从大局出发,急共建工作所急,想部队所想。2020年应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陆航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航校)请求,对通往这两个部队的道路及部队门前广场、院内道路进行维修铺设,以保证部队的出行顺畅和周边环境的整洁。我局会同****区区委、区政府责成***区交通局,要求认真落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道路的维修铺设。共修补和铺设黑色路面15000平左右,使用资金近40万元,其中市交通局克服财政资金上的不足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充****区资金上产不足。一年来,虽然我局在军民共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局仍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共作内容,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局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第2篇:完善军民融合的工作机制

完善军民融合的工作机制

2014年04月18日 10: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顾建一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这一要求明确了加强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从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实际情况看,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军民融合式发展已经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成效显著,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进展顺利,军队保障社会化加速推进,平战结合的国防动员体系不断完善。但军民融合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政府与军队有关部门在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上沟通不够顺畅,缺乏常态化工作协调机制。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应把完善工作机制放到突出位置。

着力构建军民融合协调机制。这是加强军队与政府之间、军队各部门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沟通联络的重要保证。具体包括完善军地双方定期重大情况报告制度,依托国家和军队综合职能部门,及时收集和通报军地双方有关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政策法规、融合需求、项目建设等重大情况,使军地双方对彼此之间的情况做到胸中有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主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军地联席会议,分析军民融合式发展形势,通报军民融合相关情况,就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需求、国防建设支持经济建设、军队保障社会化深化拓展等重大事项进行协调,稳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进程。总之,通过建立与完善军地双方委员会制度、定期报告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合署办公制度等,形成规范的沟通渠道和工作程序,共同组织、合力推进,努力实现军事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健全军民融合需求对接机制。这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融合起来的重要保证。具体对接内容包括,军队信息化建设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对接,主要是依托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大力加强信息基础平台和网络环境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和优化整合信息资源,运用国家信息化成果,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军事科研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对接,主要是把国防科学技术研究纳入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规划,广泛吸纳成熟的民用先进技术,提高武器装备创新发展能力;军队人才培养与国民经济教育体系的对接,主要是借助国民教育的优势和地方科技优势培养军队人才,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军队保障与经济社会保障体系的对接,主要是充分利用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军队保障社会化,逐步扩大军队保障社会化范围,在物资筹措、供应、储备、修理等方面,广泛依托市场依托社会力量搞保障;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防要求的对接,主要是把国防战略布局的完善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国家在建设公路、机场、港口、码头、铁路专用线等设施时,要统筹考虑项目的军事需求和国防功能。

注重完善军民资源共享机制。这是确保国防领域与民用领域的技术、人才、资金、物品、信息等要素双向扩散、交流、融合,逐步形成国家统筹协调、市场运作高效、军民设施共建共享的保证。主要包括对军民融合重点领域、军民融合重大项目,用规划计划的形式统起来,统筹协调军地双方的力量和集约使用资源,军队和各行业、各地方要根据军民融合的总体建设规划确定具体的发展计划,并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加强及时的沟通、充分的协调,对建设计划进行合理的动态调整,以取得最佳的双重效益;保持政策法规的协调融合,即通过新建、调整、修订经济领域和国防领域的政策法规,使其相互衔接、协调配套,能够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提供完备的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保持技术标准的协调融合,即从根本上扫除军地之间技术标准不通用造成的障碍,统筹军地技术标准,加快军民品标准通用化的进程,形成有机衔接、结构优化、协调互补的标准体系,促进各种技术要素能够在军地之间双向转移和协调运转;形成国家主导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体系,即在国家宏观指导下,有效破除国防体系与经济社会体系之间的政策技术壁垒,军民之间能够有效互通、互动、互补,充分发挥国家、军队、社会资源的多重效益,使民用资源能够发挥国防效益,国防资源能够产生经济社会效益。

建立军民融合考核评估机制。这是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建立评估咨询机构,由国家和军队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建立由军地相关职能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相关专家组成的评估咨询小组,对发展项目的军事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评估论证,对实施过程中的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确保军民融合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综合评估,即根据军事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原则和标准去判断建设项目的状态或质量,以确定军民融合建设重大项目建成后的好坏、优劣、价值等;要根据军民融合重大建设项目的目标定位,建立科学评估标准,合理选择评估指标,采用先进评估方法,进行程序规范、执行严格、考评科学的综合效益评估,确保国家“一份投入、两份产出”,实现军民互利、双赢发展。

第3篇:市园林绿化处军民融合发展汇报材料

市园林绿化处军民融合发展汇报材料

我处在住建局领导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创建工作要求,坚持以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教育和军民建设良性互动为原则,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结合园林绿化工作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普及双拥教育,增强双拥观念。

双拥工作直接关系到国防坚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双拥工作就是军地坚实的纽带工程,要把双拥工作切实做好,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开展双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标语、召开会议、广播讲座等进行宣传教育,从而增强了全民双拥观念,提高了全民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意识;把形势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处掀起了学习的热潮。

二、落实双拥活动,开展军地共建。

为进一步密切军民关系,做好双拥工作,我处结合实际,落实各项措施,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增进军民鱼水情,使双拥意识深入人心。

1.做好军转干部的安置工作。我处积极开展双拥工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落实军转干部安置工作上,坚决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文件,把双拥工作落到实处。

2.做好节日慰问工作。在 “八一”建军节,处领导带领工会、办公室、财务科和专业技术人员等,赴部队给官兵们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专门为部队庭院绿化病虫害防治、树木修剪等工作。

3.帮助部队基础建设。园林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园林与部队的联系是紧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城市绿化美化建设工作中,军队队伍以过硬的作风、超强的战斗力提供有力的支援和保障,时刻让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呈现出花红柳绿。

4.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进一步紧密局党员干部和驻军部队的感情,我们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军民互动活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参观驻军营地,与部队进行文艺演出、蓝球比赛等文体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我为军营添份绿”植树活动,向部队赠苗木等,还向官兵传授营区树木的绿化养护知识,使全处党员干部与部队官兵建立起深厚的“战友”情谊。在工作中,处领导也十分关心我处转业、退伍军人的工作、生活,关注各项拥军优属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主动同他们交心谈心,了解其工作、生活、学习方面情况,帮助其解决具体困难。我处还积极支持适龄青年入伍。

虽然我处在军民共建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仍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开展国防教育,进一步提高做好双拥工作的主动性。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工作内涵,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局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第4篇:企业加入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的好处

企业加入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的好处

受制于的组织形式、经费来源以及主要管理者的来源和自身能力等因素,我国许多行业协会目前并不能很好的履行其组织、协调、服务、监管四项基本职能。有人戏称“戴着市场的帽子,舞着政府的鞭子,坐着行业的轿子,拿着企业的票子,供着退位官员的位子”。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企业对协会的信心,阻碍了行业协会的发展壮大。所以,许多企业对加入行业协会心存疑虑:是否有必要加入?加入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好处?

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认为,企业在积极评估目标市场环境、客观了解行业协会所拥有资源后,有必要选择组织得力、服务平台健全、行业资源丰富的行业协会加入。往往能给企业带来如下好处:

一、获得行业全局视野,加强上下游企业沟通与合作

如果把各家企业和政府主管部门、部队、军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比作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的话,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就好比那根把珍珠串起来的绳子——或许那绳子极其普通,但正是借助它,我们拥有了一观其全貌的机会,从而,对整个行业产业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判断,无疑,这对企业的战略决策和市场策略的制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除此之外,与上下游企业深入沟通也是企业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往往这些兄弟企业就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加强合作可能开创双赢发展的新局面。

二、获得专业推广平台,加速高新技术在行业内普及

许多企业,作为行业核心技术的领导者,为了让业界熟知其技术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多话语权甚至形成技术壁垒,往往可以借助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作为其重要的专业技术推广平台。由于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专家,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聚集了业界主要的专家和优秀企业,因此,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所搭建的平台,在高新技术推广方面有其独到的优势。

三、获取行业专家资源,增强行业新技术应用和整合能力

在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所搭建的平台上,企业除了可以迅速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优势,也可以更广泛了解和学习业界先进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汲取新的思路、以及发现和引进专业人才、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不断借助外部力量来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四、获取宏观数据和政策信息,提高企业战略决策的可靠性

大多数企业都以某一项或几项核心技术作为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走专业化的路子,其决策往往靠多年来积累的经验而不是建立在严谨的产业数据分析之上。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决策风险也逐步增加,此时,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就成为企业获取宏观数据和政策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借助这些资源的支持,企业将有效提高其战略决策的可靠性,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五、获取产品供求信息,得到更多商业机会

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及其搭建的各种交流平台本身就是产品供求信息的集散地,每一次的聚会,来自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各种企业和专业机构济济一堂,畅谈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思路,各种供求信息在彼此交谈中自然被发掘出来,商机随之而来——机会就像海绵里的水,就看你会不会挤!

六、组团参加各种活动,获得市场调研和学习机会

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会组织会员企业进行市场调研、观摩学习等各种活动,对企业来讲,这是非常好的深入了解行业市场和同行的机会。毕竟,平时沉浸在激烈的市场厮杀中,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和心境来实地向兄弟企业讨教和学习——虚怀若谷,永远是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永动机”。

七、参与国标和行业标准制订,让企业竞争力升级

有人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初级层次是产品和技术层面的竞争;中级层次是专利层面的竞争;高级层次是标准层面的竞争。”作为一家行业领先的企业,积极参加到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中,获得参与国标和行业标准制订的机会,无疑是一次让企业竞争力升级的重大机遇——不仅向业界彰显和确立其产品和技术的领先地位,更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定的市场竞争壁垒。

八、组织技术培训和研讨会等活动

组织技术培训和研讨会是企业惯常采用的技术推广手段,其权威程度和影响力与主办单位和组织者在业界的地位有密切关系。企业如果能借助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平台来组织类似的活动,亦即,将企业行为上升为行业行为,无疑将大大提升活动的权威程度和影响力,有力提升企业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市场影响力。

九、获得行业优秀和先进企业和产品的评选资格

作为企业媒介和公关活动的重要成果,参加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参与业界先进和优秀的评选是企业扩大自身影响力、提升企业行业地位和权威程度的又一重要举措。

什么是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就是企业自愿自发组织成立的民间社团。在国外,凡华商集聚的地方,都有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而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在大多数国外和境外成立的时间都比较早,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运作模式比较成功,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对于国内的企业,可能有很多老板都不知道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和帮助,每听到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两字,他们几乎给出的同一反应就是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是做什么的?其实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最主要就是人脉和资源圈,但很多老板都觉得这件事儿有点不实际、不靠谱,其实并非如此,现在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整合平台就来告诉你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是做什么的。又能给你们带来什么好处。

随着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成熟,企业也意识到成立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的必要。但遗憾的是,许多企业并不清楚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的性质和作用,也不明白参加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对自己的发展会有什么作用。很多商人发问“参加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对我有什么好处”?一时难以明答,往往会陷入尴尬。本篇就试图来解答这些问题吧!一己之见,仅供参考!

依军民融合整合平台看,企业参加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至少会得到的好处:

一、人脉关系网

做生意,首先得有人脉,得有关系。人脉就是最大的财富。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懂得人脉比金钱更重要,因此他会把参加社交活动,结识更多的人,聚餐应酬,当做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并且从结识的人中选定少数人进行长时间的感情投资,最终成为好朋友。其结果,这些朋友一定会在某一时期出手相助,助其成功。

鉴此,在同一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内,也许是同一地区的人,也许是从事同一行业的商人,而你一旦加入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就等于成了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交际圈内的人,且由于地缘关系,交往、沟通更为便当,只要你有心,很快就可以组建起对你有用的人脉关系网。有一项研究证明,你只要有6个朋友,你就有办法同世界取得联系。朋友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参加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等于为你打开一扇门,让你走向广阔的社会,融入集体的行列。这应是你组建人脉网络的一大捷径。

二、信息渠道

当今是信息社会。做生意需要及时掌握政策信息、投资信息、项目信息、产销信息、价格信息等。如你能提前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市场的走向,以及投资风险的警示,至少你会增加投资兴业的保险系数,更何况也许一个有用的商业信息,或偶遇的商机,往往产生于众人不经意的交谈之中。

你能敏锐觉察,并提前行动,就有可能赚到大钱。而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作为一个企业的团体组织,它所拥有的平台,使之成为沟通渠道和信息的汇聚地,其信息量远比个别商家多得多。参加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不仅可以获得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提供的商业信息,还可以从政府部门、部队装备需求、军工企业、企业家和乡亲间获取有用的信息,这对你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宣传窗口

一个人在社会上必须有声誉;一个企业在社会上必须有个信誉。而这声誉和信誉的获得,除依靠个人日积月累的为人行事,靠企业自身的宣传和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赢取外,如果加入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依托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的网站、刊物和会议、活动场合的宣传,那就会取得花钱少收效大的宣传效果。也许有人说,我不是什么人物,生意也做得不大,宣传不宣传无所谓;或许还有些商人,甚至企业家,向来低调,不大乐意张扬。

不过依我之见,生意做到一定的程度,要想扩大产品的影响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对外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能把宣传看成是个人好出风头。实际上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把生意做大,为了赚更多钱。个人的声望与生意的红火程度往往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企业,不惜耗费巨资在媒体上打广告。

四、求助平台

一个人不管多么成功,也都会有求人的时刻;一个企业不管运营多么顺当,也会遇到突发事件或靠自身能耐无法排解的难题,需要借助外脑、外力,更何况,我们的许多从事小生意或企业实力还相对弱小的商人,在创业或生意拓展的初期阶段,势必要不时求助他人。

加入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你就有个诉求平台,可以借助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业已建立起来的各种关系,渠道和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内其他企业界人士拥有的公共关系资源,帮你协调,甚至解决你在经商过程中遇到的寻求土地、项目、资金、产品销路、乃至种种维权事项。

加入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有什么好处?依我之见,只要善于利用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这一平台,不仅你可以得到诸多好处,如前所述。而当你遇到难题时,在会与不在会可就大不一样。但应指出的是,你不能期望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惠及每个会员,这就如同你买保险一样,买的是放心,你没出事,不能认为我白交了保险费。

五、话语权重

正如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一书中所说的民营经济“它们既是计划体制的突破者,又是现行制度的违规者,不得不游离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基于这种状况,许多民营商人有钱,但其社会地位并不高,话语权也不大,除非你是大老板。但你一旦加入了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情形就大不一样。你是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会员、成员单位,甚至是常务理事、理事,在你有需要同官方和部队打交道时,就多了一份让官方重视的身份。更何况,你的所求,你的维权举动,一旦通过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有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出面,其话语的分量,就与你单体奔走呼吁大不一样。除外,军民融合工作委员会还具有推荐有实力、有影响的企业民参军的功能。

第5篇:内科片工作总结_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2018年内科片工作总结

2018年内科片工作总结

2018年已过去,按照年初的计划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由于本身工作较为繁忙,大内科工作做的还不够到位,离计划还有些差距,现总结如下:

1、内科每个病区都很忙,危重病人多、压疮、跌倒等高风险患者多,但是由于各科共同努力,都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工作计划,管理目标基本达标,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

2、按照年初的计划,每月完成一次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片内各病区由护士长参加学习,增加了理论知识。年底内科片护士长进行了一次科研项目立项培训(由仲金丹护士长完成)。

3、每月召开一次片内护士长会议,将质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拿出来共同讨论,解决困惑,一起交流管理经验。

4、每月不定期检查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四月份年初制定的“人文关怀”检查因无检查标准未落实。

5、每季度参加1次片内一个病区的交接班。参加消化内科主任查房一次。 6、每月对片内各病区随机抽一名护士进行基础操作考试,进行了一次片内急救药品知识测试,并将考试成绩反馈科室,要求护士长对成绩优秀的给予表扬。

存在的不足及急需解决的问题:

1、年轻护士多,理论知识缺乏,技能水平欠佳,危重病人的管理需要加强督查。

2、对于片内发生的不良事件原因分析不透彻,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质控检查项目与护理部、科室重叠,起不到真正的督查作用,所以在2014年以创“微笑服务、温馨医院”为抓手,改变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流程,按照护理部的目标管理计划,各科室制定的服务措施,制定片内的工作计划,加强“三基”培训,针对性地进行片内质量督查,减轻护士长及护士的工作压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保证病人安全。

2019年1月

2018年军民融合发展工作总结

2018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关于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指示精神,深入扎实开展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立足单位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积极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军民共建工作,将交通建设工作与爱国拥军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大力度、扩大广度,将军民共建、拥军拥属工作落到实处。现将一年来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争创军民共建先进活动

我局把军民共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在局党委的领导下,结合我局具体工作实际,制定出军民共建工作计划和有关规定,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确保了军民共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深入开展拥军奉献活动,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

我局始终把拥军爱国作为开展军民共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形成大力弘扬拥军优属的社会风尚。我局把为部队排忧解难作为开展军民共建工作的立足点,把为部队办好事、办实事当作共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抓好落实。努力创建一个“军爱民、民拥军”的社会氛围,推动军民共建的进一步开展。

三、立足自身特点,做好新形势下军民共建工作

立足市交通局实际,服务大局,注重建设。在局党委高度重视下,从大局出发,急共建工作所急,想部队所想。2018年应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陆航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航校)请求,对通往这两个部队的道路及部队门前广场、院内道路进行维修铺设,以保证部队的出行顺畅和周边环境的整洁。我局会同****区区委、区政府责成***区交通局,要求认真落实,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相关道路的维修铺设。共修补和铺设黑色路面15000平左右,使用资金近40万元,其中市交通局克服财政资金上的不足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充****区资金上产不足。

一年来,虽然我局在军民共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局仍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加大军民共建工作力度,不断充实和完善共作内容,向更高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进一步开创我局军民共建工作的新局面。

第6篇:陕西省召开军民融合工作大会报道介绍论坛发言1122

我省召开军民融合工作大会

赵正永讲话 李金柱主持

2011年11月22日 省政府办公厅

11月22日,省政府召开军民融合工作大会,安排部署《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工作。省长赵正永强调,要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创新进取,建设军工强省和军民融合大省。副省长李金柱主持会议。

工信部、国家国防科工局,解放军总参谋部、总装备部和中核集团、中航科技集团、中航科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的有关负责人出席大会。

国务院、中央军委《若干意见》下发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我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省“三个上台阶”的发展目标,抓住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推动军地经济互融、人才互动、科技互助、教育互享、共同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军民结合产业总收入达到3500亿元,占全省工业的比重达到15%。

赵正永指出,陕西军工行业门类齐全, 科技实力雄厚,总体实力居全国前列,军民融合发展不仅对提升国防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我省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我们一定要切实履行政治责任,为在陕军工单位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良好环境,使地方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有力的安全保障和科技支持。军工企业也要解放思想,坚持互利共赢、带动地方的原则,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地方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

赵正永强调,要以体制改革为突破,积极构建适合军民融合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发展的内在活力。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建设一批军民共生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落,切实强化军民融合发展的市场主体。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对重点军民结合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努力夯实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支撑。要以基地园区为承载,突出优势特色,优化发展环境,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吸引更多企业和重大项目向园区聚集。

赵正永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强化组织协调推进工作,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搞好服务保障和安全保密工作,引导军转民和军民结合产业健康发展。省上设立省级专项扶持资金,“十二五”期间,将以每年投入不低于1亿元的规模支持军转民项目。

李金柱要求各级各部门和企业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推动全省军民融合实现新突破。工信部和国防科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一如既往支持我省军工产业的发展,希望陕西加快军民融合步伐,为我国建设先进的国防工业做出贡献。

西安测绘导航产业基地、陕西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8个军民结合园区及企业在会上揭牌,33项军民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各市县,省级有关部门,各市工信主管部门、相关产业基地、在陕重点军工企事业单位、有关高校和省属企业及民营企业负责人共300余人参加会议。

1 2011-11-23

大力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 加快实现军工强省、军民融合大省目标

——陕西省军民融合工作大会现场撷英

省工信厅厅长蒋跃(右)为陕西新光源科技有限公司揭牌

省工信厅副厅长、省国防科工办党委书记、主任赵西民(右)为 陕西民用火箭工程技术中心揭牌

全省军民融合工作大会签约现场

军民融合展厅一角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系列产品

陕西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展示的装甲车系列

与会代表体验旋翼飞行器

11月22日,全省军民融合工作大会召开,此次大会制定了明确的 发展目标:

大力推进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大力提升军工经济对地方经 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做大做强民用航空、民用航天、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特种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 建设100个军民兼容技术支撑平台,打造20家总收入过200亿元、100 亿元、50亿元、20亿元军民结合大集团大公司,培育300家具有创新 活力的军民结合型中小企业,全省民口军品配套单位达到300家以上, 实现航空、航天、兵器三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和西安船舶重工科技产 业园、西安军工电子产业园、宝鸡军民用新材料工业园、宝鸡航空装 备产业园、汉中航空产业园、蒲城通用航空产业园、咸阳空港产业园、宝鸡飞行训练产业园八个军民结合产业园集群发展。把我省建设成为 军工强省和军民融合大省。到“十二五”末,全省军民结合产业总收 入达到3500亿元。

会上,西安测绘导航产业基地、汉中航空产业园、宝鸡航空装备 产业园、宝鸡军民用新材料产业园等4个军民结合园区以及陕西航天 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新光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宝成精密制造园、陕西民用火箭工程技术中心等4家单位揭牌。

5 2011年军民融合发展论坛演讲摘录

省工信厅副厅长、省国防科工办 党委书记、主任 赵西民

“十一五”以来,我省国防科技工业着力开展自主创新,大力提 升产业竞争力,推进军民结合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在民用航 空、民用航天、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特种化工与精细化工、新 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具有的独特优势,开发了一大批军民两用先进技 术,转化并产业化了上千项军民两用科技成果,实现了军民结合产业 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军工单位累计实现民品产值1150 亿元,年均增长28%,2010年全系统总收入突破千亿元。

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紧紧围 绕建设工业强省和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战略,进一步推动军工 开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培育军民结合创新型企 业和产业联盟,推进军民结合体制机制创新;围绕军民科技资源统筹, 推进军民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设军民兼容技术支撑平台,加快军民 两用技术开发和转移,提高军民结合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围绕军工龙 头企业,鼓励发展军民共生企业群落,引导支持军民结合项目在产业 基地(园区)转化及产业化,加快军民结合产业集群化发展,促进科 技创新和产业调整升级,实现军地经济有机融合、良性互动、优势互 补、共同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强省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加快军民融合的基本原则为:一是市场主导与政府推进相结合。 牢固树立市场意识,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 政府宏观指导,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格局。

二是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依靠科技进步支撑军民结合产 业发展,形成与市场接轨的体制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增 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相关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是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充分发挥军地资源优势,突出 军民结合特色,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平台建设,扩大产业规模,实现产 业优化升级。

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总经理 郑元

充分发挥兵器高新技术对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重点 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的军民结 合、以民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有效利用兵器工业自主创新的技术优 势,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支持光 电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将产业基地建设成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装备制造等军民融合型产 业集群,并逐步形成以兵器高新技术为先导、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 西部发展产业基地,打造成为国家军民融合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按照第一步建设,第二步运营,第三步提升的“三步走”战略, 到2015年,基地综合产出能力超过500亿元,其中军品收入90亿元, 民品收入310亿元,现代服务产业收入100亿元,到2020年,基本完成 规划区开发建设,形成兵器特色突出、军民融合发展、科技创新能力 强,体现兵器集团高科技水平的“战略高地”和产业集中度高、综合 效益好,经济规模上千亿元的“产业高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司长 屠森林

首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7号文件 精神,充分发挥陕西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民用航空、民用航天、专用

7 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特种化工等七大军工特色主 导产业,做大军民结合产业规模。

第二,发挥先发优势,认真总结现有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园区) 建设的经验,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园区)发展。

第三,发挥陕西文化优势,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 天精神,广泛宣传陕西军工和民口配套单位先进人物和英模事迹,建 设具有陕西特色的先进军工文化。

第四,发挥陕西资源优势,加速军民技术成果双向转移,充分发 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军民结合产业快速发展。

宝鸡市政府副市长 袁军晓

近年来,宝鸡市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双百”工程推 进军民结合产业突破发展的意见》精神,加快军民融合,转变发展方 式,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这次会后,我们要认真落实 中省政策,加强支持引导,着眼多元发展,建立沟通机制,狠抓双向 转化,促进军民融合,加快转型升级,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军 民融合产业规模占到全省的25%左右。主要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发挥优势,做大做强军民结合产业。充分发挥军工企业核心 技术和装备制造能力等方面的优势,大力支持航空装备产业园、宝成 精密制造园、“宝鸡中国钛谷”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民用航空、专 用设备制造和新材料等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实施《宝鸡航空装备产业 园产业规划》,利用宝成航空仪表公司、凌云电器公司、航天导航设 备公司、烽火通信集团、长岭电器公司等企业在惯性导航、精密传感 器等航空电子产品方面的技术优势,构建组合导航系统、飞行环境监 测系统和光纤陀螺等航空装备产业链,建设航空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基 地。以宝钛、国核锆业等企业为龙头,积极开发钛及钛合金新材料产 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满足航空航天, 舰船、核动力、石油化工等重点领域对新材料不断增长的需求。

二是加强引导,积极推进“民进军”步伐。抓住军工企业改组改 制重大机遇,加强军地企业交流,促进军民信息互通共享,支持地方 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投资建设领域,鼓励地方企业利用民用科技成 果,参与军品武器装备和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积极承担军工能力扩

8 散。目前我市已有部分地方企业参与军品研发生产,宝鸡专用车公司 的轻型轮式装甲车,力兴钛业公司高性能钛、锆及其合金管材,航宇 光电公司的导光板等产品通过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获得武器装备 科研生产许可。

三是创新理念,建立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支撑体系。抓住当前军 工产品研发、生产和购销逐步对社会开放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发挥军 工与地方企业的积极性,积极构建军民融合发展的支撑体系。

四是加大扶持,营造军民融合发展的良好环境。将尽快成立军民 融合推进协调服务机构,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切实搞好协调服务,加 强地方政府与军工企业的沟通联系,引导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加大合 作协作。同时,我们将从市财政拿钱设立基金,专门扶持军民融合项 目发展。对军民融合项目在审批立项方面实行绿色通道,在税费、用 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优惠。

中航工业陕飞董事长、总经理 李广兴

调结构、增能力、转方式。通过对企业的正确定位,调整主营业 务、产业分工、人力和物质资源配置、产业和组织结构,着力提升市 场开拓和客户管理、产品研制、飞机总成和系统集成、企业运营管控、供应商培育与管理、资本运营等6种核心能力;坚持提升核心能力, 按照先做减法后做乘法的原则,放开一般能力的项目,积极培育和发 展军品协作配套企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由单一内涵式发展向 内涵加外延加技术支撑式发展和由粗放向精益转变,促使企业快速进 步。

发展好民用与通用飞机、飞机部件生产、飞机维修等业务。重点 开拓运-8C等飞机国外民机市场,探讨通过国际合作方式研制生产货 运飞机,适时重新启动运-8F600飞机的研制工作。与国家测绘局第一 航测遥感院合作开发低空航摄型无人机,同时开发森林火警监视型无 人机。打造成为国产新舟-600、700、蛟龙-600系列飞机的部件级供 应商。完善维修改装能力条件的建设,通过股权合作建设飞机改装与 维修基地。

9 开放合作,发展好转包生产业务。

加大开放合作力度,利用陕飞的技术、市场优势,通过资本合作 和技术改造努力提高转包生产技术水平,扩大规模。

推进企业制度改革。利用国家推进军工体制改革的契机和贯彻落 实国发37号文件的相关操作性政策,剥离现有产业链非核心、低附加 值的资产,与社会资本共同设立非核心业务的公司;通过建立供应商 准入标准体系,提高工程发包能力,广泛吸引社会资源融入产业链体 系。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gongzuozongjie/57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