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scfx8.com--党员个人工作总结】

篇:王跃武先进事迹

农民党员献爱心精心浇灌团结花

——英艾日克乡八连村农民老党员王跃武先进事迹

‚汉族、少数民族永远是一家人‛这是英艾日克乡八连村一位汉族老党员王跃武常说的一句话,30多年来,他不仅这样说,也用实际行动这样做了。

王跃武,男,汉族,199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阿瓦提县英艾日克乡八连村农民,担任八连村党支部调解员之职。

一颗诚心,彰显党员之本。

王跃武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具有一定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甘为公仆,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务宗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各项工作。工作以来,以他的热情、勤奋,为八连村村的农民增收和民族团结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跃武同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精神,并做详细的学习笔记。在村党支部例行的‚三会一课‛和党员学习日中认真学习《党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理论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等,真正把自己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精神上来,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也为更好地进行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八连村民族团结工作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通过唱响‚共产党好、礼会主义好、民族团结好‛的主旋律,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活动落实到位,通过结合教育

1月活动为载体,使群众性参与面不断扩大,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不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工作中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已,努力挺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人、带动人。他为人正直,注意顾全大局和干部的整体形象,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经常与同志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善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敢于大胆地、坦诚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特别是敢于同不良倾向做斗争。他认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三者之间存在相互融合,相互依赖,共同促进的关系。八连村做为英艾日克乡唯一一个汉族大队,他始终把团结和稳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加强与邻村少数民族群众沟通和团结,他积极捐款捐物,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少数民族群众。

英艾日克乡有23个行政村,其中有两个村是民汉村,王跃武同志就是其中一位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农民党员。刚开始王跃武的维语并不好,听不懂也不会说,村民们在私下议论‚一个不懂维语、不懂维族风俗习惯的汉族人怎么能和我们相处好呢‛?听了村民们的议论王跃武没有说什么,可是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管在田间地头还是在村头街尾,他都主动接近维族老乡,谦虚的向他们学习维吾尔语、了解维吾尔族的各种风俗习惯,渐渐的王跃武这种积极热情的态度感动了老乡们,老乡们也愿意和他一起劳动、聊天了。王跃武在村子里不仅积极学习维吾尔语,还默默的观察着村民们的生活状况,谁有困难了,谁家有矛盾了他都会主动热情的去帮助协调,村民都非常信任他。

一颗爱心,彰显博爱之本。

著名的诗人艾青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我的眼中常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王跃武同志就是这么一个对各族群众、对他的工作岗位情牵梦萦,魂牵梦绕的好人。

王跃武常说:‚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党员,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的生活也比以前富足多了,所以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各族群众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2002年3月担任八连村党支部调解员一职到现在,王跃武始终支持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作,坚持做好每一件分内之事,用一颗爱心赢得村民的一致好评。

八连村村务纷繁复杂,群众时常会因为浇水、耕地、宅基地等小事,在民汉村民之间产生矛盾。轻则产生误会,重则发生摩擦。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王跃武同志总是先把两人叫到一起,耐心问清事情发生的原因,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矛盾双方进行开导,本着一家人的态度,不把矛盾留到以后,使双方能够当场握手言和。村民小曹和邻村的艾合买提都是当过兵的年轻人,脾气火爆。有一次他们两人之间因耕地灌溉而发生摩擦就是王跃武同志不偏不倚当面化解了矛盾。现在小曹和艾合买提在生产、生活上相互帮助,亲如兄弟。而村里王家的婆媳发生了口角,邻村阿里木江家的孩子上不起学,李家的生活困难等等诸如此类调解事例举不胜数。

2010年11月11日,王跃武个人出资1万元购买了1吨面粉、200公斤清油,40件绒毯,慰问了他所在村附近的40户维吾尔族贫困党员和群众。王跃武的这种善举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不少民族兄弟都在他的帮助下过上了小康生活、度

过了难关,他自己都记不的了,而受他帮助的群众却永远的记在心里,也克力村的阿不都说:‚老王是个好人,帮助别人从来不计回报,只要你是真有困难,找到他一定能解决,我们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可没少麻烦他,共产党员亚克西,我们谢谢他。‛这无不表现着他们对王跃武同志的情真意切和深深的感谢。

一身行垂范,彰显楷模之本。

身为一名农村党员,他一直冲在前、干在先,以朴素的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旗帜鲜明的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王跃武同志始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旗帜鲜明地与‚三股势力‛做斗争,坚决维护国家和人们的利益,自觉做到了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不传谣、不信谣。他始终把民族团结放在心坎上,时刻把民族团结落实到行动上,努力办好关系各族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他时时注意从点滴做起,为人民办好事,每次献爱心捐款都是她最积极,捐款也捐得最多。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2010年‚4〃14‛青海玉树地震后,王跃武同志积极响应村党支部的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积极动员村民为灾区的民族群众捐钱捐物,并呼吁自己的家人也加入进来共同为灾区的人民献爱心。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他以身作则,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他心里时刻想着弱势群众、装着弱势群众,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最大快乐。去年夏天的一天,王跃武同志在回家的途中,碰到一位内地来阿瓦提打工的汉族同志衣衫褴褛,满身异味,声称探亲没找到人,路费花光,3天没

吃饭了。王跃武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尽自己所能,给予他吃饭的钱和少许路费。

2003年夏天的一个深夜,邻村的古丽巴努气喘吁吁的跑到王跃武家,流着泪说:‘丈夫多力坤不让8岁得儿子上学,想让儿子去学经。我不愿意,想让儿子继续上学,可多力坤不同意,还打了我…’王跃武闻知此事,火速赶到多力坤家,耐心的劝说道:‘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孩子上学不用交学费。孩子只有上学、学知识,长大之后才能有出息、有本事,难道你想让你的儿子以后也种地,干一辈子农活吗?’多力坤低下头、想了想,愧疚的说道:‘阿卡姆,你说的对,是我糊涂…’现在多力坤的儿子已在天津的一所内高班学习,多力坤逢人就说:‘我的儿子能有今天,都是王阿卡姆的功劳。’

阿卡姆,这个在维吾尔语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称谓,但是它彰显了王跃武同志对待民族同志的一片情。他以润物细无声的行动感染了各族群众,润泽了心田也浇灌了这朵民族团结之花。他就是这样一位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默默奉献的好党员。多年来,坚持为民族同志人民办好事,从身边小事做起,切实为各族干部群众办好事实事,以身作则,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他的好,好在平凡。他没有石破天惊的义举,但是能让各族群众感受到温暖与阳光。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为民族团结的大厦增砖添瓦的人!

第2篇:周跃辉先进事迹

葡萄王子

——记农四队葡萄种植大户周跃辉的先进事迹

勤劳致富的机遇经常有,谁抓住了机遇,并努力实践,谁就能成功。农四队工人周跃辉发家致富的诀窍,就是抓住了种植葡萄的难得机遇。

周跃辉2001年承包76亩三年生葡萄,收获葡萄38.608吨,平均亩产508公斤,葡萄产值9.652万元,葡萄地套种棉花收入8000多元,卖葡萄种条收入2490元,另外还饲养100多只鸡,全年的毛收入近11万元,去掉成本,纯收入7万多元,成为我团靠种葡萄致富的标兵。

与同龄人相比,周跃辉的经历比较坎坷。他原在河南老家务农,1990年来新疆石河子150团工作,1993年来我团农四队打工,是一个很能干的小伙子。他深深懂得希望在田野上、财富在土壤里的道理,年年积极承包土地,先后承包过棉花、玉米等作物,成为农四队有名的承包大户,每年都有一定的收入,但离勤劳致富还有很大距离。

“我能富起来,首先要感谢新天公司的正确决策和团党委的好政策。”这是发自周跃辉心灵深处的肺腑之言,也是他依靠种葡萄致富的第一条经验。根据新天公司的安排,我团从1999年起大面积种植酿酒葡萄。2000年初,团党委出台了一号文件,鼓励职工采用买断、两费自理等方式承包葡萄、啤酒花。农四队党支部和领导通过召开职代会、职工大会等各种方式,反复宣传团党委的一号文件,要求每个职工最少承包10亩葡萄,多包不限。由于当时种植葡萄对我团职工来说是一件新生事物,过去没有听说过也没有种过,不少同志甚至连酿酒葡萄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因此顾虑重重,有的担心葡萄种不好,有的担心种葡萄经济效益低,有的担心种葡萄的投资太大,有的担心葡萄种出来卖不出去。周跃辉虽然到我团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他从自己前几年承包土地的亲身体会中认识到团党委始终制定富民政策,希望职工通过勤劳致富,相信团党委,跟着团党委走始终是正确的。现在,团党委号召种葡萄,这对职工来说,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定要紧紧抓住。回家后,周跃辉与妻子商量承包葡萄,他妻子开始时也十分担心,不同意承包葡萄。而周跃辉是一个认准了理连九头黄牛都拉不回来的人,他一方面给妻子宣传团党委一号文件,另一方面给妻子算了一笔帐:葡萄地由团投资建园,成本都是团里的,自己只要出力好好干就行了,葡萄地在三年后亩产能达到2吨多,亩收入4000多元,除了上交,自己能有较多的收入,是职工一次难得的致富机遇。就这样,夫妻俩达成了共识,决心大面积承包葡萄。第二天,周跃辉就到银行取出自己的存款,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一些钱,承包了4支8斗5农76亩三年生葡萄地。

“要想致富,必须勤劳,不怕流汗。”这是周跃辉靠种葡萄勤劳致富的第二条经验。国际歌中唱道:“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周跃辉深深懂得这个道理,虽然他当兵团人的时间不算长,但他在弘扬兵团精神方面给连队的职工带了个好头,干起活来赛过小老虎,不怕流汗。虽然他承包的葡萄地离家里只有一公里路,来回十分方便,但是为了种好葡萄,他在开春后便在地头搭了一个小窝棚,每天不回家,吃住在窝棚里。听连队领导和技术人员说,要想让葡萄更好地生长,必须尽快将架杆栽起来,他就组织人力全力以赴栽葡萄架杆。葡萄架杆是钢筋混凝土制品,十分沉重,在那段时间里,他每天天不亮就下地扛架杆,别人都是两人抬一根架杆,而他为了抢进度、省工钱,自己一个人扛架杆。开始时扛的很起劲,不算太累,但到后来越扛越觉得架杆重,肩膀压肿了,肩上的皮磨烂了,累得上气不接下气,汗流浃背,但他仍然咬着牙坚持扛架杆。就这样一根、两根、三根不停地扛,整块地里的葡萄架杆,光他一个人就扛了1000多根。在那段时间里,是他来到人间30年来最辛苦的时候,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媳妇病了没人管;4岁的孩子没人带,每天和大人一起吃在地里,睡在地里。周跃辉一下掉了十几斤肉,年纪轻轻的他,背开始驼了,走起路来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到了阴雨天气,腰非常疼。这时侯,有人给他泼凉水说:“你小周象这样累死累活干图个啥,谁知道到时候葡萄有没有收成!”周跃辉也想打退堂鼓,好几次都走到队部办公室门口,想找领导要求退葡萄地。但想到团党委的一号文件,看到满地绿油油的葡萄苗,他又信心百倍地到葡萄地干了起来,这毕竟是他的心血和希望所在。

周跃辉依靠种葡萄勤劳致富的第三条经验,是舍得给葡萄地投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周跃辉家里底子薄,一下承包这么大面积的葡萄,需要大量投入,他处处精打细算,花钱算了又算,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他是一个很有志气的人,有了困难以后不是等、靠、要,而是自己想方设法解决。这几年来,他的收入除了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以外,全部都投入到葡萄地里。尤其是2001年初,种植葡萄需要大量资金,他找老家的亲戚朋友借了4万元现金,保证了葡萄整个生长周期内用工和购买生产资料的资金。当然,他平时也十分“抠门”,几年来没有给媳妇买过新衣服;年幼的孩子吵着要买肉吃,他总是耐心地说:“孩子,我们现在的钱要用来种葡萄。等将来葡萄丰收了,我买一个猪屁股回来,让你吃个够!”为了给葡萄多上农家肥,他广开肥源。过去连队的厕所派专人打扫,每年连队要支出人工费用。周跃辉找到连队领导,主动要求打扫厕所,不要一分钱工钱,得到了连队领导的大力支持。周跃辉利用业余时间打扫厕所卫生、掏厕所。到了六七月份,天气炎热,厕所里臭气熏天,他以惊人的毅力将大粪从厕所里一勺一勺地舀出来,盖上沙土,等腐熟后再上到地里。有人问:“小周,你掏厕所臭不臭?”他说:“我也是一个人,怎么能闻不到臭味呢?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大粪臭,哪会有葡萄香!”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是周跃辉种葡萄勤劳致富的第四条经验。我团种植酿酒葡萄的时间不长,周跃辉和其他职工一样,开始时完全是个种葡萄的门外汉。但他有一个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良好习惯,每当团和连队组织种植葡萄的职工上技术课时,他都早早到场,认真听老师讲课,仔细记笔记,用心学习。他还买回一些种植葡萄的技术书籍,晚上在家看书,白天把书拿到地里,一边干活,一边对照书上的技术要求。他还常常把种葡萄专家和园林公司、连队的技术人员请到地里,现场讲解、示范。通过学习,他基本上掌握了种植葡萄的各项技术要求,还将自己管理葡萄的小经验、小窍门传授给其他同志。2001年,他承包的葡萄在挖苗、施肥、浇水、除草、整枝、上架、收获、剪枝、埋土等各个环节上,都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办事,基本上没有失误,葡萄管理良好,在团和连队组织的葡萄生产大检查中,多次名列前茅,受到团和连队领导的表彰和奖励,成为我团和农四队科学管理葡萄的示范户。

实行多种经营,广开生产门路,是周跃辉勤劳致富的第五条经验。2001年,他在葡萄地里套种了棉花,在管好葡萄的同时,加强对棉花的管理,在大灾之年仍获得棉花的较好收成。他把棉花都卖到了团轧花厂,收入8000多元。秋后,按照团园林公司的安排,在修剪葡萄时,精心挑选好的枝条,用于育葡萄苗,又增加2490元。他还在地头养了100多只鸡,种植了一些蔬菜,解决了自己家的部分生活问题。

秋后,周跃辉一家数着卖葡萄收入的大把大把的钞票笑开了花。当领导表扬他、同志们称赞他时,他说:“我周跃辉并没有多大本事,如果没有团党委的好政策,没有连队领导和大家的支持哪里会有我的今天。”周跃辉很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葡萄的建园投资都是团里垫支的,种葡萄的职工前3年不交葡萄地的利费,收入都让职工拿走了,对国家和团场没有做出什么贡献。现在自己勤劳致富了,该是为团场和连队做出一个职工应有的贡献的时候了。他已下定决心,做好了一切准备,今年要更加大干一场,夺取葡萄生产大丰收,争取葡萄的单产在全团名列前茅,为团和连队做出更大的贡献,自己也能挣更多的钱。

第3篇:杜洪先进事迹

坚守岗位三十载

无私奉献不为名

杜洪英,女,1957年8月出生,1979年4月入党,大专文化,现任浙江省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正科级组织员。

杜洪英同志祖籍山东莒南。父亲是一名南下干部,两岁时,她随着因公致残的父亲迁回山东。1979年上半年,杜洪英只身来到玉环县委组织部担任档案员,一直与档案打交道,至今已32年。杜洪英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把工作做好,这就是我的进步

1979年,杜洪英到玉环县委组织部从事档案工作,从此便整日“窝”在档案室里剪剪贴贴、装装订订,一干就是32年。

杜洪英刚接手档案管理时,干部档案就放在几十个旧木箱子里,材料残缺不全,但困难并没有吓倒杜洪英。她一个乡接一个乡,一个单位接一个单位地跑,寻找、清查、整理„„硬是在3年多的时间里收集了6000多份材料,救活了大量的“死”档案。

玉环是个海岛县,出门坐船是家常便饭,部里的同志见杜洪英晕船,经常对她说别跑海岛了,材料由他们带来,可杜洪英总是坚持一路颠簸、呕吐着去偏远海岛收集材料。同事们无不为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都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30多年了,玉环县委组织部先后换了12任部长,同杜洪英一起工作的许多同志相继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可杜洪英依然是一名普通的档案员。许多同志劝她换个环境,到实惠、轻松的单位工作,她都婉言谢绝。“我觉得把工作做好,让每一份档案更完整规范,组织考察干部时有准确的档案记录,这就是我的进步了。”在她的眼中,进步被赋予这层含义。

人回来了,心还在档案室

档案管理员的岗位决定了杜洪英只能和无言的卷宗打交道,且不说工作的枯燥寂寞、生活的清贫乏味,人生的天地也似乎因此变得狭小了,但杜洪英乐在其中。很多人称赞杜洪英干档案工作细致入微,甚至是精雕细琢。

在这里,每一页破损的材料都由她亲手裱糊,每一页卷角材料都由她亲手抚平,每一页参差不齐的材料都由她亲自裁齐。档案室里的窗帘、地毯、铁柜,甚至墙角的盆栽花草,都是杜洪英亲自添臵的,杜洪英对档案室的一切充满了感情。档案室的湿度是严格控制的,湿度太高档案就容易发霉,湿度太低档案又容易变脆,杜洪英像呵护婴儿一般不差毫厘。

每年刮台风季节,杜洪英总是要把档案室里里外外检查个遍,做到万无一失。就算这样,她回到家后还是一直惦念着室内的卷宗,生怕某个门窗会漏风渗水。为此,她曾多次冒着大风大雨,半夜回到档案室“坚守阵地”,直到窗外的风雨渐渐平息„„而在平时,只要一离开椅子她就自然伸手去关窗,这手势成了职业习惯,以致在家中也是如此。家人总说:“你人回来了,心还在档案室。”

都说杜洪英熟悉档案室的一切胜过自己的家,不看档案检索目录,也能马上查找出任何一个县管干部的档案。通过不断的实践,她摸索出了“姓氏笔划编目法”、“单位分类法”、“四角号码编目法”等方法,并在全国各地推广。

杜洪英同志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事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省档案保密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组工干部和省优秀共产党员、县“十佳公仆”、县“十大巾帼榜样人物”等荣誉称号,曾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第4篇:先进事迹林工

百炼方成金,真情铸辉煌

------记设备科工程师林邦俊同志

人生如歌、如诗、如画,用勤奋和信念唱出的歌最美;写出的诗最感人;画出的画卷最壮丽。林邦俊同志是锻造事业部设备科电气技术主管、副高级工程师。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用自己的勤奋,坚强的信念和对事业的满腔热情,谱写了的辉煌乐章。仅有中专文化的他,通过走立足岗位自学成才的道路,通过不断学习,先后考入冶钢职大、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现在电气自动控制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已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同时,在设备电气维护的岗位上作出突出的贡献。1993年被聘任为技术员,1999年又被聘任为工程师,2005年被评为副高级工程师,先后多次荣获“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林邦俊同志作为较早进入锻钢的技术骨干之一,在工作中敬业爱岗,乐于助人,对工作一丝不苟,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主管事业部内所有设备电气方面的日常维护管理,包括设备大修方案论证、设备购置、更新改造、设备维修及施工材料的审批、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下发、执行等,确保设备状况良好。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积极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难题,为生产打下良好基础。“百炼方成金,真情铸辉煌”在林邦俊同志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电气主管,以身作则带领点检员们认真检查设备。对发现的隐患,坚决不放过,当场组织人员整改。针对生产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对电液锤系统不稳定、故障频繁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将原有系统改为PLC控制,增加进口压力继电器。锻钢车则摸索出适合的电机型号,大大减少电机烧损。随着公司二期工程的完工,很多新设备要跟踪调试,他长期坚守安装现场,率先掌握了新设备的原理;设备投产后每次设备故障查处他都记在本子里、刻在脑海中;针对新设备现在他可以通过摸、听、看准确判断各种故障并及时处理。

二、保质保量完成设备的检修、维护任务。在检修、维护工作中总能深入现场,同员工们一起出谋划策,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检修任务。作为电气方面的技术骨干,只要厂房一有事情(如机组开不起来、事故跳闸以及其它设备上的缺

陷等),不管是否值班,一接到电话就赶到厂房,直到处理完故障顺利开机为止。义务加班近百小时。二期工程的投产以来,配合安装单位圆满完成了各个主机设备和辅助设备调试任务。并能全力协助维护人员进行日常的设备消缺,确保设备消缺及时率达100%,为锻造事业部取得至投产以来连续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技术改造工作完成的不折不扣。自公司成立以来,每年都有设备大修和技术更新改造项目,作为主要负责人,积极主动完成各项技改的招标文件编制、施工图纸设计、配合施工方进行安装调试、竣工后的图纸修改、规程修订等具体工作,主要项目包括外锻室内炉和退火炉改造;外锻扩容增加变压器改造;特别是在停电时间仅有

二、三天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圆满完成了内锻高压柜的更换,保证了其他项目的顺利进行。许多改造项目中,由于施工是由外协单位承包,为严把施工质量,从放线开始,就积极监督。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前8MN快锻和30MN快锻改造。8MN快锻机组于1994年3月投入使用至今,,结构落后,故障频出,电控系统由于主要控制元件市场已经淘汰,故障停机时间多,可开动率只有60%左右,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经过及时论证规划,在09年技改中,将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升级、PLC采用西门子S7模块、硬件更换,操作台重新设计、制作、更换,检测装置重新设计,采用光电开关,操作室线路更换,液压室监视系统恢复,模拟屏恢复,主泵启动电机方式更新,配电柜更换。另外30MN快锻机组,因为它本身是国外淘汰的二手设备,使用年限也久,加上资料的欠缺和对国外的备件材料型号不明,部分型号备件停产等等,改造难度可想而知,他凭借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对技术的热爱,脚踏实地、早出晚归全身心地投入,终于将30MN快锻改造完成。

四、积极做好的各项技术管理工作。先后撰写了电气设备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使设备系统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各自承担的工作中去,积极加强自我能力创新,他以身作则并要求每个人主动地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他经常组织培训和讲课,人员业务技能明显提升。他还提醒大家出现故障时,多思考、多用心,切忌机械、呆板的方式。

此外,林邦俊同志到冶钢工作20年来,以满腔热情和无私的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奋力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走出了一条立足岗位自学成才的道路。撰写了多篇科技论文,在核心期刊都有发表。

这就是我们锻造事业部的林邦俊同志,一名基层的电气工程师,一名普通的新冶钢员工,一名朴实的共产党员!

谢 奎

2012-3-12

第5篇:杜宏先进事迹(推荐)

《杜宏先进事迹》观后感

2015年12月30日,内蒙古军区伊木河边防连连长杜宏在巡逻途中牺牲,他把人生最美好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献给了伊木河、洒在了边防线,最终化为一座永恒的丰碑,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1岁。杜宏同志牺牲后,内蒙古军区批准他为革命烈士。面对杜宏的离世,战友们还是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他们写下了一封封书信,以此来缅怀与他深厚的战友情。

他的事迹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他的事迹、弘扬他的精神,对于我具有重要的意义。杜宏同志是新时期广大共产党员的一面旗帜,是基层工作者的楷模,在他身上充分展示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风貌。

第6篇:杜丛航先进事迹

十佳文明示范车材料

出租车司机杜丛航先进事迹材料

杜从航,男,41岁,孝感市合力吉达出租车公司出租车驾驶员。自2004年进入出租车行业以来,该同志在出租车服务岗位上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思想积极。2011年,出租车行业党支部换届改选,经过不记名投票,杜从航同志高票当选为出租车行业党支部司机支委,得到了行业管理部门以及的哥的姐的充分肯定和好评。2008年杜从航同志所驾驶员的出租车被评为省级百佳文明示范车荣誉称号,2009-201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出租车驾驶员。

一、诚信经营,热情服务。杜从航从事客运出租汽车驾驶以来,他热忱地为广大乘客服务,始终把工作标准定在“一切为了乘客方便”这一坐标上。遇到老弱病残,主动下车帮扶,平常没人愿去的巷道窄路,他都能按乘客的要求,将乘客尽可能的送达目的地。打表经营、文明服务,无拒载、甩客、乱收费等违规经营行为。从业9年以来,能始终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没有一次违章行为记录和投诉记录,在经营中,他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落实到在为每一位乘客的热忱服务中,展现了良好的职业风采。

二、安全行驶,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行驶是驾驶员的天职,在经营期间,做

到了一年无大小事故,为企业赢得了效益。他行车安全与他的辛劳和爱车是分不开的。每次出车前他都要仔细检查车辆技术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修理,配件都要亲自过目,特别在爱车方面,坚持做到“四勤”和“二个不一样”,即勤检查、勤用心、勤清洁、勤维护;白天黑夜一个样、好天气坏天气一个样,出车前,他仔细检查车辆,在途中,密切关注各部位运转情况,收车后,坚持例行检查,每个环节不放过,把车内与车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驾驶室前台放置有序,车辆技术状况完好,保证以最好的车容车貌和车辆技术状况服务乘客,驾驶出租车以来,没有一起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拾金不昧,乐于奉献。杜从航同志时刻牢记党的教诲,实践着党的宗旨,体现党的关怀,向社会奉献一份爱心,把小小的车厢当作实现人生目标的舞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至今始终保持“三无”“三多”的记录。“三无”即:无服务投诉,无违纪,违章,无损害消费者利益现象。“三多”即:见义勇为多,拾金不昧多,做好事不留名的多。2008年5月1日,在火车站带了几名乘客到后湖游乐园,乘客下车后直接到后湖游乐园去玩。杜从航发现后备箱有行李箱忘在车上了,他想乘客之所想,急乘客之所急,急时赶到后湖游乐园去找乘客,并将乘客失物及时返还到乘客手中。乘客领到失物感激地对杜从航说:“你真是一位好司机,今天这么好的生意不做,专程来为我送还遗失的物品”,事后才知道,行李箱里不光是全家人的衣服,还有1万元的现金,失主当时拿出500元现金酬谢,被杜从航婉言谢绝了。他说,

这钱不是我应得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不能拿昧心的钱。这事只到后来失主打电话给公司表示感谢时,大家才知道。这不是杜从航同志第一次做好人好事,更不会是他最后一次。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做好人好事,收获了坦荡和快乐,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四、崇尚奉献,回报社会。每年高考期间,杜从航同志不仅主动参与爱心送考活动,还积极宣传、引导大家参与到该项公益活动,义务免费接送高考学子,准时、安全地将考生送达目的地,为莘莘学子助力高考。2012年春节前夕,杜从航同志和部分党员司机秉承孝文化,到孝南区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在班组建设中,杜丛航积极参加公司会议,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班组内部管理,团结班组成员,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杜从航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为城区出租车驾驶员树立了榜样,展现了新时期出租车驾驶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梦想。

第7篇:杜洪英先进事迹

人物简介

杜洪英,女,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正科级组织员,1957年8月出生,1979年4月入党,高中文化。

杜洪英同志30多年如一日,勤勉敬业、无私奉献,在档案室的一方小小天地里,始终践行着“做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进步”的理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组工干部公道正派的优良作风。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省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

杜洪英,女,1957年8月出生,1979年4月入党,高中文化,现任浙江省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正科级组织员。

杜洪英同志祖籍山东莒南。父亲是一名南下干部,两岁时,她随着因公致残的父亲迁回山东。1979年上半年,杜洪英只身来到玉环县委组织部担任档案员,一直与档案打交道,至今已32年。杜洪英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把工作做好,这就是我的进步

1979年,杜洪英到玉环县委组织部从事档案工作,从此便整日“窝”在档案室里剪剪贴贴、装装订订,一干就是32年。

杜洪英刚接手档案管理时,干部档案就放在几十个旧木箱子里,材料残缺不全,但困难并没有吓倒杜洪英。她一个乡接一个乡,一个单位接一个单位地跑,寻找、清查、整理„„硬是在3年多的时间里收集了6000多份材料,救活了大量的“死”档案。[2]

玉环是个海岛县,出门坐船是家常便饭,部里的同志见杜洪英晕船,经常对她说别跑海岛了,材料由他们带来,可杜洪英总是坚持一路颠簸、呕吐着去偏远海岛收集材料。同事们无不为她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1983年被称为玉环的“转制年”。县里的印刷厂、标准件厂、工具厂等1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170多位厂领导,由于来不及填写干部履历表,致使档案散失。杜洪英看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跑到劳动人事部门,专门为这170多名厂领导办齐了保留干部身份的证明函。近几年来,这批厂领导要陆续退休了,由于不能提供干部身份的证明材料,县有关部门准备将他们按职工身份办理退休手续。杜洪英获悉这一情况后,赶紧从档案室里翻出证明函,最终替这批厂领导“要回”了干部身份。

都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30多年了,玉环县委组织部先后换了12任部长,同杜洪英一起工作的许多同志相继被提拔到领导岗位,可杜洪英依然是一名普通的档案员。许多同志劝她换个环境,到实惠、轻松的单位工作,她都婉言谢绝。“我觉得把工作做好,让每一份档案更完整

规范,组织考察干部时有准确的档案记录,这就是我的进步了。”在她的眼中,进步被赋予这层含义。

人回来了,心还在档案室

档案管理员的岗位决定了杜洪英只能和无言的卷宗打交道,且不说工作的枯燥寂寞、生活的清贫乏味,人生的天地也似乎因此变得狭小了,但杜洪英乐在其中。很多人称赞杜洪英干档案工作细致入微,甚至是精雕细琢。

在这里,每一页破损的材料都由她亲手裱糊,每一页卷角材料都由她亲手抚平,每一页参差不齐的材料都由她亲自裁齐。档案室里的窗帘、地毯、铁柜,甚至墙角的盆栽花草,都是杜洪英亲自添置的,杜洪英对档案室的一切充满了感情。档案室的湿度是严格控制的,湿度太高档案就容易发霉,湿度太低档案又容易变脆,杜洪英像呵护婴儿一般不差毫厘。每年刮台风季节,杜洪英总是要把档案室里里外外检查个遍,做到万无一失。就算这样,她回到家后还是一直惦念着室内的卷宗,生怕某个门窗会漏风渗水。为此,她曾多次冒着大风大雨,半夜回到档案室“坚守阵地”,直到窗外的风雨渐渐平息„„而在平时,只要一离开椅子她就自然伸手去关窗,这手势成了职业习惯,以致在家中也是如此。家人总说:“你人回来了,心还在档案室。”

都说杜洪英熟悉档案室的一切胜过自己的家,不看档案检索目录,也能马上查找出任何一个县管干部的档案。通过不断的实践,她摸索出了“姓氏笔划编目法”、“单位分类法”、“四角号码编目法”等方法,并在全国各地推广。

态度上谦让,原则上不能让

也许在外人看来,档案室太平静了,甚至平静得有点压抑,但也有不平静的时候。杜洪英深深懂得,干部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机密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党性觉悟,自觉坚持档案工作原则和制度,秉公办事。

为了更好地管住这个“家”,杜洪英修订完善了《查阅档案制度》、《保密制度》和《库房管理制度》等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挂在墙上醒目处。这是为了告诫自己,也提醒别人一定要照章办事。

当然,也有碰到过个别人不照章办事的尴尬事。少数干部在填写履历表时,出现出生时间越填越晚,入党入伍时间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的现象。有些人甚至托亲戚朋友走关系说人情,想擅自改动档案记录。每当碰上这类事,杜洪英始终坚持“态度上谦让,原则上不能让”,一概回绝,刚正不阿。有一次,一位老同志来找杜洪英,要求把他的干部身份改为职工身份,把档案退回原单位,以便早日退休,让子女顶职,被杜洪英婉言回绝。

“不能让一个投机钻营者得利,也不能让一个老实人吃亏。”这是杜洪英一直坚持的原则。在县委机关工作的小张在评上中级职称后,没有及时将相关材料加到档案中,甚至连他自己都忘了这事,可杜洪英知道后,立即给他打电话补齐材料,他的工资也因此加了一级。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也正是因为这些点点滴滴,她不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更赢得了大家的爱戴。

杜洪英同志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人事档案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省档案保密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组工干部和省优秀共产党员、县“十佳公仆”、县“十大巾帼榜样人物”等荣誉称号。

第8篇:杜洪英先进事迹

浙江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员杜洪英先进事迹

1979年上半年,杜洪英从山东只身来到玉环县委组织部担任档案员,至今已31年。一名普普通通的档案员,成了数千万党员的优秀代表、全国组工干部的学习榜样。

朴实之中有华章,平淡之中见精彩。杜洪英的可贵之处,正是她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人事档案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档案保密工作先进个人、省优秀组工干部和省市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并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2009年10月当选全国“三八红旗手”。今年4月,杜洪英作为全国组织系统的两名代表之一,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一位爱岗敬业的档案员

在不少人眼里,杜洪英是个守旧的人。

到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室坐一坐,你就会发现,吱吱响的空调用了五六年了,发灰的旧地毯用了十多年了,褪色了的办公桌已用20多年了。当然,最旧的,还数那台西湖牌缝纫机,算起来“工龄”快30年了。

当然,令人印象更深的,还在于杜洪英坚守了30多年的老规矩:担心外来人员鞋底带来湿气,进档案室前必须换上拖鞋;外来人员在查档案时不能喝水,避免水滴弄湿档案;档案室里的温度和湿度,永远处于恒温恒干状态。为了保护档案,杜洪英不允许有人破例。

杜洪英的守旧,还表现在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上。

刚到玉环参加工作,杜洪英发现部里的档案就散放在几十只旧的木箱子里,有的见头不见尾,有的见尾不见头,翻一翻,没有几份是完整的。杜洪英下决心把它们全部补全。

“补齐这6000多份材料,实在是不容易。”杜洪英说,对玉环人来说,出门坐船是家常便饭,但对一个北方人来说,到鸡山、海山等海岛去,坐一趟船就是遭一趟罪。“一坐上船,我就开始吐,最后连黄胆水都吐不出来了。同事们见状,纷纷劝我别再出门,材料由乡镇干部带上来好了。”

但杜洪英坚决不肯,这倒不是她不相信别人,只是考虑到一些材料甄别,只有自己亲眼所见后才更加放心。杜洪英说,在档案材料鉴定方面,她认为还是保守一些更为妥当。就这样,花了3年多时间,杜洪英硬是把涉及玉环全县6000多名干部的档案,全部给补齐了。

很难相信,就是这么一个守旧的人,身上还有无数创新潜能,硬是把枯燥乏味的档案工作,搞得亮点纷呈,成绩斐然。

在玉环县委组织部档案室,有一扇铁门,随着岁月流逝,门框与铁门 - 1 -

之间的缝隙越来越大。看到这一情况,杜洪英灵机一动,请人在边上钉上了一圈橡胶密封条,结果门框与铁门又能严丝合缝地关上了。

类似的巧思还有不少。考虑到大雨时水会溅进来,档案室装上双层玻璃窗,墙壁也筑厚几厘米。“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雷雨台风天了。”

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她搞的几套档案快速查找法。

查档案费时费力是档案部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通过不断摸索,杜洪英摸索出了“姓氏笔划编目法”、“单位分类法”、“四角号码编目法”等办法。凭借这些方法,查档案的人几分钟之内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材料。由于简便易行,这些方法已在全省组织系统进行推广。

再过两年,杜洪英就要退休了。可眼下她不但没有闲下来,反而越来越忙。去年,省里要求用5年时间,用全国统一标准对各地所有档案重新整理一遍。杜洪英说,希望自己今后还是像以前一样,在档案管理上,该守旧的守旧,该创新的创新,争取赶在退休之前,加班加点把档案重新梳理一遍,站好最后一班岗。

一名刚正不阿的老组工

不论做人做事,杜洪英的热情是出了名的。

“我评上了中级职称后,材料没有加到档案里,自己都忘了这事。可杜大姐知道后,主动给我打电话,催我补齐材料。我的工资,因此也加了一级。”在县委大院里工作的小张,提起这事,至今一脸感激。

对待工作,杜洪英有着火一般的热情。整理档案过程中,她发现哪份档案中材料不足,会马上通知对方补齐;档案中情况变动,会通知更新;基层上报的表格,一有差错马上纠正。正是凭着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她管理的档案,装订规范,材料齐全,次次抽查,次次达到国家级标准。

1983年被称为玉环的“转制年”。县里的印刷厂、标准件厂、工具厂等10多家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170多位厂领导,由于来不及填写干部履历表,致使档案散失。杜洪英看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跑到劳动人事部门,专门为这170多名厂领导办齐了保留干部身份的证明函。

近几年来,这批厂领导要陆续退休了,由于不能提供干部身份的证明材料,县有关部门准备将他们按职工身份办理退休手续。杜洪英获悉这一情况后,赶紧从档案室里翻出证明函,最终替这批厂领导“要回”了干部身份。

“多份热情,多操份心,别人就少点麻烦,少点遗憾。”杜洪英说,档案无小事,热心顶要紧。

但就是这位大伙口中热情似火的杜大姐,也有固执的时候。

一次,玉环县一位领导向组织部打来报告,要求办理离休手续。自传

里,这位领导写道:“1949年8月15日,我到单位报到上班。领导说明天是中秋节了,单位要放假了,你还是回家吃了月饼再来上班吧。”

杜洪英做事好较真,她向这位领导一打听,才知道这位领导参加工作时间填的是农历,再买来万年历一查,发现这位领导离1949年10月1日前的离休标准,迟了一天。

当杜洪英把这一结果告诉这位领导时,他怎么也难以接受。这时,不少熟人跑来做杜洪英的工作,希望她能够通融通融,照顾一下这位领导,但杜洪英拒绝了。

“态度应该谦让,原则不能退让。”杜洪英说,有些东西,该坚守的还是要坚守。

规矩如石,原则似铁。别小看了杜洪英是个小小的档案员,有时候她的权力还真不小。考虑利益关系,现在的档案中出现了“出生年月越填越晚,入党入伍时间越填越早,学历学位越填越高”等怪现象。每当发现这些情况,杜洪英在与对方沟通后,就会坚持改过来。为此,她得罪过不少人。一次,一名干部想改动档案记录被拒绝后十分生气:“看她还能管到退休吗?”杜洪英听后心里笑笑:我偏偏要管到退休。

杜洪英说,对待工作和事业,我问心无愧。

一个淡泊名利的老实人

玉环县委组织部里,流传着杜洪英三拒调升的故事。

一次,是杜洪英刚参加工作时,被借调到地委组织部帮忙整理档案。看到杜洪英态度热情,手脚勤快,部里的一位领导十分满意,希望她能够留下来。但杜洪英想到玉环这摊子档案没人管,谢绝了。

还有一次,是玉环县委组织部的一位领导,看到杜洪英长期在部里工作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表现出色,就想给她调到一个待遇好的部门去。谁知杜洪英却说,档案工作更适合自己,她又一次谢绝了。

前些年,县档案局一位领导退居二线,组织部领导找她谈话,说准备推荐她到一个能够发挥她专长的领导岗位工作,她又婉言谢绝了。

“父亲是个南下干部,常常教育我们,跟先烈们相比,我们饭够吃,衣够穿,生活够幸福了。相比之下,什么权位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每次有人问杜洪英,她总是这样回答。

有人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杜洪英对这句话的理解,从来都不局限于个人职位的升迁,而是工作一年比一年更出色。

一次,浙江省委组织部派人来玉环抽查档案,偶尔在一份档案的骑缝里发现了一枚订书针,玉环县委组织部当年的档案工作因此没有评上省里先进。面对这一结果,杜洪英非常难过。她花了1个多月时间,把档案室

里的6000多份资料全部检查了一遍,直到没有发现一枚订书针为止。“我高兴的是,这些年,尽管职务没有进步,但档案工作质量却一年比一年提高。如果不比职务比工作,我问心无愧。”

一位和蔼可敬的好大姐

再过两年,杜洪英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与档案打了几乎一辈子交道的杜洪英,回忆走过的人生,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亏欠家人太多了。

1997年3月,母亲从老家打来电话,说父亲病重,希望她抽空回去照顾一下。当时,正值玉环全县机构改革,工作忙,杜洪英没有向部里请假。一个星期后,再次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杜洪英才匆忙赶回了家。她守在父亲的病榻前,忍不往潸然泪下:作为女儿,自己对父母的照顾,实在是太少了。

在一般人的眼里,档案工作是个轻松活。但在杜洪英眼里,档案工作却是个干不完的细致活。为此,她经常晚上加班,总爱把手里的每一份档案整理得完美无瑕。每当工作一忙,不少家务活就摊到了丈夫和儿子的头上。自己业绩的背后,是一家人默默的支持和付出。

杜洪英一心扑在档案工作上,没有足够的精力照顾自己的家人,也很少有时间回山东老家看望亲人,但对部里的同志,她却胜似亲人。作为部里年龄最大的同志,每当逢年过节,她总是挨家挨户登门看望机关离退休老同志;每当部里同志家有喜事,她总是像家人一样忙里忙外。

县委组织部一位干部的妻子说起杜洪英,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原来,她怀孕时,每次产前检查,因为丈夫经常出差,杜洪英就帮她记下检查的日期。时间一到,就主动打来电话,并经常陪她到医院检查。孩子生下后,杜洪英又一趟一趟往医院跑,忙前忙后。邻床的病人羡慕地说,你这个“婆婆”,对你可真好。

诚实奉事,真心待人。正因为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使杜洪英赢得了大伙的敬重。如今走在玉环县委大院,不管是县级领导还是普通干部,不管年龄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只要熟悉杜洪英的人,都会亲切地喊她一声“杜大姐”。

第9篇:杜云先进事迹心得

学习杜云同志先进事迹

团市委学校部万毅

近来,全市机关单位掀起了一股学习桂林市秀峰区检察院反渎局副局长杜云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团市委也加入到了学习中的热潮。当我读着杜云同志先进事迹的一字一句,被深深的感染了,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杜云同志是新时期检察官的先进典范,是实践“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检察工作主题的表率,是当代人民检察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楷模。杜云同志作为一名平凡的检察官,带给我们检察系统的楷模力量却是不平凡的。从杜云身上,我看到了一名优秀检察官熠熠闪光的良好品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严格执法、秉公办案。身为杜云同志的同事,我要以杜云同志为学习榜样,结合当前各项检察工作,自觉把向先进人物学习的要求融入到工作中,努力以先进人物的标准要求自己,争先创优,开拓进取,努力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检察官。

要学习杜云同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杜云同志从部队转业到检察院工作12年,四换岗位,工作精益求精,干一行爱一行,且干一行精一行,尽心尽力,勤勉履职。多年来,杜云同志始终坚持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抓办案,思路清晰,业务娴熟,取得良好的办案业绩。在公诉,他办理200多件起诉案件无一差错,到自侦部门工作后,他先后主办及参与办理案件20余起,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办理的反贪案件被评为全区、全市“十大精品案件”。2008年我院反

渎职侵权局在他的带领下被评为全区反渎职侵权工作考核第一名。我们要学习杜云同志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热爱检察事业,搞好本职工作,为人民服务,决不能只挂在嘴上、贴在墙上、落实在纸上,而应落实在实际工作中。

要学习杜云同志勤奋好学、不断进步的生活态度。自从进入检察队伍,杜云同志从来没有放松学习,他学习理论、学习政策和业务知识。为了办一个房产案子,他把十几本专业书籍从头到尾仔细研读了一遍,到案子审理完毕,他对与房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连专家都表示敬佩;单位普及办公自动化,已年过40的他象个小学生一样,每天都趴在电脑前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敲击,没用多长时间,他的五笔打字和电脑操作居然比年轻人还用得顺溜;最令人吃惊的是,转业到检察院不到半年时间,他居然经过自己的刻苦学习,顺利通过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初任检察官资格考试”,取得了检察官任职资格!就是凭着这股学习进取的生活态度,他完美地实现了从一个军人向检察官到优秀检察官的角色转变,到最后成为检察业务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向杜云学习,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实际工作中刻苦钻研,掌握和精通本职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争做一名检察战线的行家里手。

要学习杜云同志勤政尽责、认真履职的工作态度。12年如一日,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心尽力,勤勉履职,为检察事业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抓工作,他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局;身患绝症仍奋斗不息,顽强拼搏。2008年,他母亲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每周透析三次,他雇请保姆帮忙,自己却没请过一天事假,一心扑在工作上,所主办的3件案件

均在法定期限内办结。2008年底,他患上了肺炎、肺水肿等疾病,仍坚持带病工作,直至因过度劳累晕倒在办公室并被确诊为肺癌晚期。2009年10月,他第一阶段的治疗刚结束即赶回单位上班。凭借坚强意志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他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用工作延续生命,诠释人民检察官的价值内涵。“工作是我最好的药”,他是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工作作风深深的感染着我,他这种尽心尽责的工作态度让人震憾。

要学习杜云同志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杜云同志始终用“勤廉”二字约束、鞭策、激励着自己,在踏踏实实干事的同时,在生活上时刻注意检点自己,把握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把荣誉和形象看成是一生最大的财富,时刻维护着检察干警的良好形象。面对案件当事人的威胁、利诱,杜云说:“依法办案是我的职责,法律是公正的,谁犯罪都一样查!”;面对亲朋好友的说情,他坚持原则,不管谁找,不管谁打招呼,不管是说情,还是威胁,他始终坚持一点:“公正执法是他唯一的选择!”检察机关作为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国家机关,经常要与犯罪分子作斗争,很多犯罪分子为了逃避责罚或免于重罚,时常使出各种“糖衣炮弹”腐蚀侵害检察干警。杜云同志公正廉洁的作风深深感染了我,在日常工作当中,我要坚持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坚持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不负祖国和人民所托!始终以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以肩负的职责鞭策自己,不徇私情,不畏权势,敢于斗争,始终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正义在心中,做一个铁面无私、

匡扶正义、舍身护法的时代楷模。

平凡铸就伟大。多年来,杜云同志面对疑案决不放过,面对贪腐决不手软,面对病魔决不妥协,面对生活无比热爱。他从最基层的工作岗位做起,自觉把个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融入到神圣而又充满正义的人民检察事业,通过扎实的努力,成长为一名杰出的人民检察官,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他用毕生精力执着地向检察事业的一个个高峰攀登,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诠释了“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崇高理念。我将从杜云同志的宝贵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推进检察事业科学健康发展的进程中,真正做到顺境中戒骄戒躁,逆境中不屈不挠,努力为伟大的检察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10篇:杜云同志先进事迹

杜云,1962年2月出生,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空军炮兵部队服役,生前为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反渎职侵权局副局长,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两次,2010年6月23日病逝,被追授“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杜云离开人世已经3个多月了,但亲人和同事们对他生龙活虎、疾恶如仇的记忆仍历历在目。

出手快准稳,每瞄必中

2005年年初,杜云在公安局翻阅卷宗时,偶然发现一张8年前的50万元定期存单复印件,所有人为原桂林地区教育学院出纳韦某。尽管此事早有定论,可直觉告诉他,这笔巨款背后恐有猫腻。

他迅速向领导汇报,重启调查。结果印证了他的判断:韦某和财务科长苏某为了获得高额利息,挪用公款60万元存入银行,并贪污公款7万元。

苏某落网后,杜云穷追不舍,又查出了苏某丈夫冯某贪污公款5万元的犯罪事实。

拔出萝卜带出泥。原桂林地区教育学院3名在职厅、处级领导干部涉嫌贪污、受贿20多万元的重大内幕,也被他连根挖起。至此,这起隐秘的“连环案”、“案中案”终于大白天下。

办案光靠灵光乍现不行,还要能吃苦。

为抢时间取证,杜云一天只吃两碗米粉,驱车800公里在桂林和湖南怀化之间一天打一个来回。为办好房产案件,他把十几本枯燥的专业书籍从头到尾看一遍。为搜集线索,他可以大碗喝酒广交朋友,也可以三天三夜不着家……

从事检察工作12年来,经他办理审查逮捕、公诉案件200多件无一差错,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其中,他主办的原秀峰区甲山村委主任李某挪用1000万元农民土地补偿款案,被评为年度广西反贪“十大精品案件”。

“为老百姓讨公道,决不低头”

杜云17岁就参了军,在部队一干就是近20年。

在部队,他不仅锻炼出强健的体魄,也磨砺出坚强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性格。飘在5000米高空、仅1米宽2米长的飞机拖靶,别人打不下,他能打得下,每次演练都弹无虚发。炮兵杜云一步步成长起来:上了军校,入了党,提了干,直至做到副营职教官。 1998年9月,36岁的杜云脱下军装,来到桂林市秀峰区检察院工作。

面临转业之时,先期复员的战友一再告诫,在地方要“夹着尾巴做人”。

不甘碌碌无为,杜云以同龄人少有的魄力和勤奋,一头扎进法律典籍中没日没夜学起来。未及半年,他参加全国初任检察官资格考试一举顺利通过。

从助理检察员到检察员、从反贪局副局长到反渎局副局长(主持工作),他以一个军人的标准姿态,迈着正步稳步向前。

2007年的一天,杜云上街吃早点,偶尔听到议论说,有个农村小伙子被公安分局巡防队打伤住院,却不敢报案。

“这件事是否涉及渎职侵权呢?”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他打听到伤者所住医院,马上与同事赶过去了解情况。

不料,受害人担心受到打击报复,未敢吐露实情,没等伤好就回家躲了起来。

杜云费尽周折追到乡下,对方竟哀求他不要再管这件事,“我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你不站出来,就是姑息纵容他们。”杜云反复劝说受害人。随后两赴南宁,将涉案病例拿到自治区检察院技术处进行鉴定。真相逐渐呈现:巡防队三名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将受害人打成重伤。

立案侦查、逮捕犯罪嫌疑人……办案依照法律程序一步步推进,各种干预和说情也接踵而至。

有人又送烟酒又请吃饭,杜云婉言谢绝。有人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要他为自己的政治生涯留点后路,但他初衷不改:“为老百姓讨公道,决不低头。”

最终,检察院坚持提起公诉,继而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分别将三名被告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让我继续工作吧,工作是我最好的药”

对杜云来说,2008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老母亲罹患重症,已处弥留之际,但他无法抽身照料。 几次半夜三更,有个人影匆匆忙忙闪进病房,那是杜云。他神情疲惫地坐在床前,轻轻拉起母亲的手,趴在身旁不知不觉睡去。最终母亲还是走了。

就在这一年,秀峰区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工作在杜云的带领下,取得建院以来最好成绩,成功查处了3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案件,位列自治区量化考核第一名。杜云写的案件材料就多达100万字。

工作的疲累、对家事的牵挂以及对母亲的愧疚,让他的身体显现出了大不如前的征兆。平日酷爱运动的他没太在意,照旧熬夜加班。

2009年6月18日,杜云晕倒在办公室。而几个星期后的体检报告更让大家震惊:肺癌晚期。

住院期间,从小就怕打针的杜云连做6期化疗,疼得把舌头都咬出了血。

几个月下来,肺部阴影少了很多。早已按捺不住的他主动请战:“让我继续工作吧,工作是我最好的药。”领导于心不忍,拒绝了他的要求。

可当他出院后,第二天就出现在办公室里。

今年1月,杜云病情加重,一夜要打6针止痛针,才能缓解剧痛。他再次住院治疗,病历里留下日腹泻最多25次的医护记录,“肚子里发出的肠鸣声像打鼓一样”。

即便如此,他仍牵挂着正在侦办的案子。每过几天,就打电话向同事追问进展,甚至逼着把办案材料拿到病床上。

护士长蒋玉姣无法理解,有次杜云接到电话,竟拔掉注射针头跑下楼,开车去了单位。当他独自驾车返回医院时,一手扶在方向盘上,一手按住腹部,痛苦得无法打开车门。

“我手头还有四件案子,我必须办完才死!”杜云瞪大眼睛,伸出四根手指,执着地说。

在当地媒体的参与介入下,社会公众很快知晓这位检察官的事迹,纷纷以各种方式表达关心。

金秀瑶族自治县头排镇一名乡村医生,用祖传秘方熬制好药,坐长途汽车赶到桂林送给杜云。

年过花甲的当事人亲眼看到杜云在病床上写材料,一出门就掉泪,“他是真正的好人,在用命为我们办案。” 一名陌生人从桂林橡胶厂寄来特制卡片,画着一只口叼硕鼠的白鹭,背面写着两行字:“漠漠水田飞白鹭,清正廉洁护家园——向人民检察官英雄杜云同志致敬!祝愿早日康复!”

可是,留给杜云的时间不多了。

也许预感到了什么。6月中旬,杜云坚持到超市为爱吃面食的父亲买了整整200个饺子,填满整个冰箱。

抚摸着趴在病床前写作业的12岁儿子,他疼惜地说,“爸爸多想病好后,去参加一次你的家长会啊。”

面对辞职照顾自己的妻子,他讲了最动听的话,“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娶你,好好弥补这辈子对你的亏欠。”

一周后的夜里,在家人陪伴下,年仅48岁的杜云永远闭上了眼睛。

“亲爱的战友,我们的楷模”,“为百姓申冤,为人民除恶”……6月25日,桂林市殡仪馆前打满横幅。杜云生前战友、同事、亲人和自发赶来的社会各界群众上千人为他送别。

斯人虽逝,精神长存。

近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作出重要批示:杜云同志是党员干部的楷模,是新时代人民检察官的优秀代表。全区党员干部要学习他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争创一流业绩的好思想、好作风,为我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新贡献。

自治区主席马飚批示要求:把学习杜云同志先进事迹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顽强拼搏,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我区发展良好势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温卡华也作了批示。

铁骨铮铮 忠诚于民

“让我继续工作吧,工作是我最好的药。”

杜云始终保持奋发进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展现了与病魔顽强抗争的坚强意志和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杜云生前最喜欢用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与人共勉。

党和人民给了他最高的评价:杜云同志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是推进科学发展、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时代先锋,是新时期人民检察官的优秀代表,是军转干部的典范,是党员干部的楷模。

学习杜云,就是要学习他忠诚于党,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为党旗增辉的崇高品质;学习他忠诚于人民,执法办案始终为着老百姓的宗旨意识;学习他忠诚于法律,勇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职业追求;学习他忠于职守,把热血与生命融入检察事业的高尚情操。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杜云一样,在工作和生活中铁骨铮铮,百炼成钢!

第11篇:时庆林先进事迹

时庆林同志的主要事迹

时庆林同志,是机电科机械化车间主力员工,自参加工作以来,由于他勤奋好学,虚心求教,专业技术提高的很快。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车间各个工种的专业工作,都非常的精通,被车间同事视为学习楷模。

他工作灵活性强,思维敏捷,对待检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疑难问题,都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能够真正知道出现问题根源、结症,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在“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他与四大井区的技术能手进行接皮带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由于骑皮带耙斗尾上的耙斗机损坏严重,直接影响了井区的掘进速度,问题反映到科里,他与同事来到现场,与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将耙斗底座改成统一规格,这样不但能够安装30KW的耙斗机,同时17KW的耙斗机也可以安装,不但为掘进工作面更换耙斗机设备节约了时间,同时也更节省了人力,也使停机率下降了60%,为井口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也保证了掘进工作面稳定的生产。

由于采煤工作面连续化过长,使原来的800型皮带机,工作起来事故率高、费用大,制约了原煤的产量,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才力。时庆林同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难题攻克下来,于是他开始翻阅、查找大量各种相关书籍、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员工请教,与技术人员研究、探讨、制作,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终于研究制作出可以解决掉那些问题的新型皮带机。这种皮带机,工作能力强,增加了运载能力,节约人员,降低了事故率,使井口的原煤生产成本下降20%左右。在“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他与四大井区的技术能手进行接皮带比赛,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安全上,他每天都认真细致的听讲,有时个别的同事都 烦了,可他还是认真的和同事们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多学习些安全知识,对你我他都有好处。”他带头学习,积极响应“一帮

一、一带一”的安全工作,互相帮助学习,真正做到,工作时精神集中,听从指挥,使用工具前一定要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人员与设备受损。身体力行的做到:自己的安全自己管,别人的安全我也管,企业的安全人人管。在我身边无隐患,在我区域无违章,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可靠的工作环境。

煤矿机电行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没有干事的人不行,没有实干的精神不行,时庆林同志不是喊破了嗓子,而是实实在在的做出了样子,做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他不计个人得失,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用榜样的力量和行动来影响员工、引导员工、关爱员工,用实际行动体现出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滴道盛和煤矿机电科 2009年12月15日

第12篇:傅剑林先进事迹

傅剑林事迹简介

傅剑林,男,1971年10月出生,广西南宁市人,大专学历,现为宾阳县山大旺甜竹笋基地(七彩野山鸡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1992年-2002年科隆电器广西分公司售后经理

2003年-2004年上林杨渡鑫景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5年至今宾阳县山大旺甜竹笋基地(七彩野山鸡生态养殖基地)负责人

傅剑林是一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的青年,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服务社会,共投资200多万元建立宾阳县山大旺甜竹笋基地(七彩野山鸡生态养殖基地),进行立体种养。种植甜麻竹1000亩,养殖七彩山鸡5000多羽,年内生产甜竹笋50万斤,收入40万元,出栏七彩野山鸡20000多羽,收入30万元,安排就业500多人次。年产竹材400吨左右,通过深加工后,比卖竹原料增值近20倍,每吨卖价在7000元左右,仅甜竹笋深加工可增加60多人的就业。干竹叶是基地收入的又一项主要来源,每斤干竹叶(8公分以上)在2—4元左右,可谓利润巨大。其引进七彩野山鸡养殖项目后,已带动76人进行养殖,养殖规模3000多羽,促进群众增收15万元。

傅剑林自创业伊始就树立了依法创业、合法致富的经营理念,依靠自己的合法经营不断壮大基地的规模。致富不忘乡亲,他决定尽他的力量,为农村、为乡亲做点事情,捐资助学,捐款修路,服务社会。他开放基地为有志创业青年参观学习,免费将种养技术、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大家。在他的辐射带动下,先后有1800多人到基地考察培训,已带动70多人走上自主创业之路。

傅剑林创业事迹深受关注和肯定,曾有南宁日报、南宁晚报、中国青年报、南宁电台、南宁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记者深入基地系列报道。基地确定为县、镇青年创业种养致富示范点。其本人也荣获第五届“宾阳十大杰出青年”,第八届“南宁十大杰出青年”。

第13篇:先进事迹赵元林

三朝元老

——记五谷城采油作业区生产副经理赵元林同志

从08年五谷城采油作业区成立至今,共历经了三届作业区领导班子更迭,唯有赵元林同志从来没有离开过,一直担任作业区生产副经理一职,始终坚守在生产最前线,除了“三朝元老”以外,再没有更贴切、更准确的词语来形容他了。

每日6点,赵经理便起了床。五谷城采油作业区成立之初,就规定了每日7点召开晨会的制度,这一制度正是赵经理制定的,用他的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赵经理已过不惑之年,精力大不如从前,可还是老当益壮,每天坚持少眠多跑,一年下来,日均睡眠不超过6个小时。虽然已经不是年轻人了,可他一直当自己是20岁。这种坚持早起晚睡的习惯,就算在几届年轻人当中,也挑不出两个像赵经理一样持之以恒的。

每日7点钟,作业区准时召开晨会,会议由赵经理主持。 首先是听取各组室前日工作开展情况,赵经理对每个问题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解决。每每遇到老乡挡路,下雨路毁,修井滞后,新投受阻,交油不顺等大事件,赵经理便亲自落实具体工作,科学安排每一项工作任务,并实时跟踪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如果遇到环节受阻,他便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事故现场,通过现场指挥,解决棘手问题。赵经理对当天工作安排总有清晰的思路和取巧的做法,根据每日天气、人员、生产情况变化等,赵经理审时度势,

相时而动,合理安排,确保每日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作业区面临的几大难题是:人手少(五谷城采油作业区职工数是采油三处其他作业区职工数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井场多、新投多、路况差、外协难,赵经理每日为这些事操心、着急,终日奔赴在施工第一线。赵经理向来是敢于向困难说“NO”的人,支撑他一直坚守下来的动力,一是他刚毅的品格,二是他不服输的“牛鼻子”精神。他说,我可以被累到,而不能被打倒,更不能被吓倒。是的,赵经理就是作风顽强,品质优秀,业务精良的那一类基层管理干部,敢于吃苦,不怕吃苦,乐于吃苦。

执行力方面,赵经理考虑到作业区今年发展形势和人员短缺的情况,注重作业区员工工作执行力的提升,极力支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并出台了《五谷城采油作业区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的通知》。按照通知规定,一是作业区每年(或每半年)对管理岗位人员进行综合素质测评与考核,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用人机制,竞聘上岗,对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能力低下、业绩不突出、作风散漫人员进行免(降)职或调换,以此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和整体工作高效运行。二是要求安排的每一项工作,从安排到落实到反馈必须形成文字记录,作业区综合管理室利用每周生产会或每月考评会对其进行检查,对重点工作没有记录、工作安排未进行跟踪、重点工作未能完成、完成情况未及时反馈等现象,按照作业区考核办法中重点工作未落实进行考核。机关各组室、基层各站队坚持召开每日碰头会,对

每日工作安排、落实情况、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均要有详细的记录,着重提升管理执行力。对未按要求执行的部室或班组,将按重点工作不落实进行考核,由于个人失误造成损失的,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正是在赵经理强调工作作风建设以后,今年,作业区各项工作高效运行,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先是6月份吴二计日产破百吨,再是7月份新81转油站日产破百吨,截止7月份,作业区日产超过360吨,预计8月份顺利完成日产400吨任务目标。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作业区全体干部员工的辛劳和汗水,更与赵经理每天扎根现场、起早贪黑、风餐露宿、雨淋日晒的辛苦付出分不开。是他,以一名纯粹石油人的精神和一位老党员的觉悟感召并影响了一个又一个的年轻人投身生产建设,为了作业区原油上产无私奉献。

赵经理有着完美的人格魅力,工作中推功揽过、不拍吃亏,干好了算别人的,干不好揽给自己,淡泊名利,不计较、不贪功,受到所有同事敬仰;他极其维护同事的利益,帮助和提携年轻的管理干部,把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倾囊相授,力争培养一批品质优良,作风强硬,态度端正,责任心强的技术攻坚力量,为作业区后期大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他凡事亲力亲为,什么地方危险出现在什么地方,什么难题难解他就去解决,就是有了他这种敢于直面困难的决心,保证了作业区上半年工作的顺畅运行,作业区也实现了处下达的半年任务指标,两次受到处领导的表彰和

奖励。

现在正值雨季,保路拉油是作业区的重点工作之一,几条道路一下雨便寸步难行,赵经理就亲自上现场指挥修路,冒雨拉油。有了赵经理的强硬作风,保证了作业区井场没有因为拉不出去油而导致憋罐停井,保证了作业区每月顺利完成原油生产任务。

作业区交油工作的难度超乎了常人的想象,虽处领导、处吴起前指、生成运行科、计划科多次协商解决,都未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交油工作开展的不顺畅,让赵经理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想白了头,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赵经理经常是凌晨两三点甚至是通宵达旦在卸油台组织交油工作,磨尽嘴皮、想尽办法、体力透支、精神憔悴,但他始终坚守在交油工作最前沿。作业区能超额完成3至5月份交油任务,赵经理功不可没。

赵经理辛苦劳作的画面数不胜收,优秀的人格魅力美不盛赞,他时刻肩负建设发展壮大五谷城采油作业区的使命,用他的话说,我是第一个来的,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走的,所以,就算拼了老命,我也要让五谷城采油作业区在自己的手上发展壮大起来,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员工为了五谷城采油作业区辉煌的明天努力奋斗,为了成为十万吨当量级的作业区,为了有力支撑采油三处建设100万吨大油田的宏伟目标,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要做的牺牲还会很大,共产党员是块住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不叫苦、不叫累,乘着“大干三季度、投产一百口”的大好时机,我将会做出更大、更新的贡献。

第14篇:“林爱凤”先进事迹

“林爱凤”先进事迹

她,2008年3月被中共厦门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厦门市总工会、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厦门商报社联合授予“2007年度厦门十大打工先锋” 荣誉称号;她,2006年10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她,带领的团队被福建省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由于成绩突出,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商业服务业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她,多次被鹭达眼镜公司授予“劳动模范”、“优秀店长”。她,2008年被中共共青团厦门市委、厦门市综治办、厦门市公安局、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厦门市人事局联合授予“厦门市优秀进城务工青年”荣誉称号。她,就是厦门市鹭达眼镜公司营运部首席店长——林爱凤。

(一)她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特区,具有优秀的政治、理论素质。

从踏上工作岗位那天起,她就在青春的草地上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用自己的敬业与勤奋,为所有的顾客提供专业的服务。六年来,她辛勤耕耘在门店管理一线,用爱心、耐心、更用诚心和慧心把梦想变成了现实。她先后被鹭达眼镜公司授予“劳动模范”、“优秀店长”;2006年10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商业服务业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她所带领的团队也被福建省妇联授予“福建省巾帼文明岗”,由于成绩突出,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商业联合会

1 授予“全国商业服务业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有人说她是事业的宠儿,成绩总是微笑着向她走来,而她只坚信一句话——勤勤恳恳地做,踏踏实实地走,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林爱凤,女,26岁,她深情的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热爱特区,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她积极发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精神以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团结同事,努力工作,识大体,顾大局。在公司她主抓营运,六年来,在她的带领下,公司营运部的业绩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而她本人也多次得到公司嘉奖。

(二)她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业务素质高,业绩一流,积极参加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知识及各种技能的培训。

林爱凤同志是从公司基层提拔上来的干部,她高涨的工作热情以及崇高的敬业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一点一滴的工作细节中都能看出她对工作的那份执着与热爱。在基层做为一名营业员的时候,她细心、体贴、周到的服务感动了无数的顾客,许多顾客再次到店里都提出要她为他们配眼镜,都说:“她配镜我放心”。更可敬的是,只要是顾客需要她帮忙配镜,她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店里,无论她是否在休假或是已换工作岗位。她总是说:“能让顾客这么记着我,我为他们服务无怨无悔”,她为顾客无私奉献的精神,每时每刻都激励着店里的其他员工,也正因为

2 如此,只要是她所在的单店,店里的工作气氛总是那么融洽,大家的工作激情总是那么高涨,业绩总是名列前矛。林爱凤同志在担任大唐分店店长期间,其认真的工作态度、崇高的敬业精神,以及努力钻研、积极进取、争先创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的积极思想使店里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她的辛勤劳动终于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大唐店的业绩整整提高了200%,店里员工的整体士气得到全面提升,店内气氛融洽、活跃,员工心态积极端正。

在大唐店任职期间,林爱凤同志突出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公司领导的一致好评,并且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2005年7月,林爱凤同志被任命担当营运部首席店长一职,上任后,她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学习,始终保持一贯认真负责、尽心尽力的工作作风,她的努力使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进入了角色,她的这些表现也更让每一位公司领导刮目相看。对于公司为她安排的培训,她每一次都是积极参加,认真学习,从来不因培训占用休息时间而有怨言或是推委找借口不参加。她总是抱着一颗学习、提高的心去面对,她说:“公司能这样培养我,是我的荣幸,是公司对我的看重。有这么好的机会,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正是她积极、端正的心态,使得她成功从基层工作人员向管理人员转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四年时间的努力,2006年7月,她取得了眼镜业的中级职称——《国家眼镜验光员中级资格证书》。此外,在她个人获得提高的同时,她也不忘加强员工的培训。她深深地

3 知道,社会在不断进步,全民的素质也在一日日的提高,如今服务行业的竞争更是愈演愈烈,要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我们就要握紧手中的“金钥匙”——培训。她积极配合公司领导的工作部署,有针对性的对属下员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从专业理论、专业技能、销售技巧到更高层次的管理能力培训,一步步提高了单店员工的整体素质,在她的带领下,单店员工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她的认识中有很清楚的一点,鹭达在成长、在壮大,而我们的员工如果还停留在原地踏步的话,那么这些员工终有一天是要被淘汰的。正因为她超前的思想,使得她每一次都能跟上公司的发展步伐,带领着她的团队不断前进。

培训是一门学问,要使员工真正能从培训中获得知识、有所进步、得到提高,在培训的方式上就得狠下功夫。在员工培训课程中有项门市礼仪的课程是由林爱凤同志负责的,为了让这项课程能够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她大胆地对培训形式进行创新,改变以往在教室由讲课老师示范,员工跟着做的老形式。她带领学员来到了蔚蓝的大海边,让员工们大胆地与陌生人交流。这不仅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员工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增加了自信,在这样的培训中也使员工更真实的领悟到,要如何才能打破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无形墙”,在与顾客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运用技巧来拉近与顾客的距离,如何与顾客做朋友。这样的培训形式收到了很明显的效果,受过此种培训的员工都表

4 示,这样的培训形式让他们学到的东西比在课堂上看课件记笔记所得到的要多得多,也更容易将理论运用到实际中去。 这些年来,林爱凤同志兢兢业业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评价,更是获得了员工们的爱戴。这几年来,鹭达员工的流动率明显减少,公司的员工80%以上均为公司有经验的老员工。林爱凤同志与这些员工一起为公司赢得了“福建省著名商标”、“中国商业名牌企业”、“全国质量服务消费者满意企业”、“最佳诚信企业”、“厦门市最佳雇主”……等一系列荣誉称号。鹭达公司这几年来的飞速发展、知名度的提高与林爱凤同志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息息相关,功不可没的。我们的董事长张和辉先生曾不只一次的说过,鹭达就是要培养出林爱凤第

二、林爱凤第

三、第四……这样鹭达的未来才会一片灿烂辉煌!

(三)她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热心参与社会活动和公益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深受员工的尊敬和爱戴。

林爱凤同志不仅工作能力强,更是一名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新时代青年。她深刻理解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企业长久生存的立足之道。从基层营业员到首席店长这一路走来,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她爱岗敬业的精神始终不变。她任营运部首席店长期间,她属下员工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为提高鹭达的社会形象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与她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的高贵品质是分不开的。

5 2005年10月的一天,有位顾客在取走配好的眼镜后将内有2000元现金的钱包遗忘在了店里,当时是林爱凤同志当班,当她发现顾客遗落在店里的钱包的时候,林爱凤同志没有丝毫的犹豫,抓起顾客遗落的钱包就出门找寻失主,终于在500米外的肯德基餐厅门前将失主找到了。当她把钱包完好的还给顾客时,顾客非常的感激,当即就拿出300元钱要做为对她拾金不昧行为的酬谢。林爱凤同志婉言谢绝了顾客的好意,她对顾客说:“这是我们鹭达人应该做的,欢迎您再到店里来做客。”这就是我们鹭达引以为傲的优秀员工!

当然,发生的林爱凤同志身上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林爱凤同志不仅对待顾客像亲人一样,对待员工更是亲如兄弟姐妹。2003年12月,公司员工张昭坤不幸发生了严重的车祸,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得到消息,林爱凤和几个同事飞一般迅速向医院赶去,守侯在急救室门口等待消息。经过十几个小时漫长的等待,张昭坤被推出手术室但仍没有渡过危险期,林爱凤和同事们就轮流值守在病床前,林爱凤更是主动回到寝室把自己的电饭锅、洗脸盆等生活用品无私的送到医院使用。张昭坤苏醒了,但令人难以臵信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双腿再也站不起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张昭坤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不吃不喝沉默不语,对谁都不理睬,又是林爱凤守在病床前,苦口婆心地开导他,为他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张昭坤不能动弹,她就一勺一勺喂给他吃,要擦洗身子,她全然不顾一个大姑娘家的矜持和羞涩,

6 自己亲自为他擦洗,而此时此刻,她俨然已把员工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也许是自己的真诚感动了苍天,半年后,张昭坤在车祸后第一次对林爱凤露出了感激的微笑,林爱凤哭了,她为员工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而激动地流泪。一年半以后,张昭坤出院的当天,他真情地握着林爱凤的手说:“如果没有你的支持和陪伴,我是走不到今天的,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这就是林爱凤,一个关爱员工超过关爱自己的人!

2006年4月6日,公司一位员工生病住院了,这位员工的家在外地,在厦门又无亲朋可以照料她。这个时候,是林爱凤同志挺身而出,担下了照料病人的责任。在照料病人的这段时间里,一日三餐她总是在家做好以后送到医院,为怕饭菜凉了,一路上她总是把饭盒抱在怀里。担心员工在医院孤单、无聊,她一下班都要到医院,陪员工聊天,安抚员工的情绪。在她的细心照料下,该名员工很快恢复了健康,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而她自己本身就患有慢性肠胃炎一直在打针吃药,加上照料员工劳累过度,患上了严重感冒。员工出院了,她自己却住进了医院……

林爱凤同志对属下员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店里员工一有什么心事都会找她倾诉,而她也总是很有耐心的开导他们,教育他们,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的困难。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只要有她的地方就有笑声,尽管她自己生活的道路并不平坦,也曾面临许多困难和挫折以及顾客的不理解。但她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想方设法回报别

7 人,回报社会,2003年7月,她与湖里区兴隆社区签定《便民协议书》,长期免费为孤寡老人及中小学生、特困户提供多项帮助,久而久之,鹭达眼镜已成为社区居民的好邻居,林爱凤同志也成了社区的“贴心人”;2004年3月,林爱凤同志又与湖里区兴隆社区签定《扶贫帮困助学协议》,免费为40位贫困居民和学生提供眼镜捐助。后来,公司成立“鹭达共青团义务服务队”,她首当其冲第一个报名,长期为社区义务服务,为孤寡老人送温暖,为贫困山区孩子助学,为希望小学捐款,帮助弱势群体。有人认为她傻,有人说她作秀,其实只有真实的为社会奉献过,享受过付出的快乐,就能体会和感受到这种付出是真诚的。她已经将奉献作为一种快乐,一种幸福,在付出辛勤的汗水时,心灵已得到净化!

寒来暑往,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在林爱凤身上不断发生。她深深知道营运工作是公司的窗口,每个门店都是与顾客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的重要渠道,她带领同事们把爱和真情撒播在这小小的营业厅里,在三尺柜台挥洒自己的真诚和汗水!用一张张诚挚的笑脸,一句句温馨的话,一颗颗真诚的心优质服务每一位顾客,用青春和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演奏感人的华章!

厦门市鹭达眼镜有限公司

2008年5月21日

8

第15篇:赵林同志先进事迹

赵林同志先进事迹

赵林,男,1967年9月出生,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在平凡的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了29年,他不为名利、公平正义的处事原则,扎实深入工作作风,得到了服务对象的尊敬。个人先后于2003年被省物价局评为全省价格法规政策公布工作先进个人;2007年被省物价局评为2005-2006年度全省价格成本工作先进个人;2010年被省发改委评为年度全省价格成本工作先进个人。

危难之际显本色

“快,有孕妇要生啦,谁能帮忙找找器材啊”听到妇幼保健站贺医生的呼喊,刚把幼儿园的学生、老师和群众护送上山的赵林,立即招呼上身边的人,在漫天的黄沙中摸索着前行,冒着不断发生的余震冲进医院手术室抢出所需医用器材,交到了医生手中,随后又转身奔向另一处险情,这时的他,已经浑然忘记本该去3公里外看自已还在学校里的女儿。

震后第3天,县城的部分商户已开门经营,价格已有上涨的苗头,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赵林,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不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平抑市场物价,意味着什么,他深感自己所

1 肩负责任的重大。而此时物价局领导分别受困映秀和被派往乡镇救灾,无人在家。面对这种情况,他挺身而出,召集在单位的职工,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分派任务,对县城所有的市场展开了价格检查,在告诫商户诚信经营,商品不能超过5.12地震前的水平的同时,提醒着商户注意安全。在随后近一个多月的日子里,他白天组织对县城市场价格监测、检查,晚上在做好物价局负责的灾民安置点物资分发、安全巡察后,研究案情、整理案卷,夜以继日地奔波使他的身心严重透支,同志们都劝他休息一下,可他仍然执着地坚守在工作一线。

2010年8月14日,映秀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之际,由于局领导都被堵在三江乡无法回来,他组织局内现有职工对县城市场粮油肉菜价格进行了检查,确定市场价格稳定。15日,看护着2台车50余名滞留游客、学生和打工者,历时36个小时绕道1000多公里经九寨沟、甘肃文县、广元于17日深夜安全送到到成都,19日又翻越泥石流地段回到汶川,再次投入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工作中来。

时刻做工作的有心人

价格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时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价格人员业务素质、政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信誉。他注意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广泛涉猎价格、

2 房地产、资产评估、工程造价、金融等相关业务知识。2008年8月中旬,汶川全县灾后农房重建工作启动后,建材成了老大难问题,货源短缺、价格混乱。他主动请缨,带队绕道700多公里经松潘、绵阳、都江堰到汶川矸砖、水泥、砂石等建材的产地水磨、漩口,逐一走访十多家矸砖厂,两家水泥生产企业、十余家砂石场,第一时间掌握了建材生产成本,为制定灾后重建建材最高限价标准提供了准确数据。广东援建开始后,出现部分建材半成品(如:商品混凝土)价格虚高现象,他查阅自己的学习记录,测算出了个规格商品混凝土的成本,从而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商品混凝土的最高限价。他说:“不是以前学了点工程造价方面的知识的话,我还真不清楚其中的奥秘,真得时刻做工作的有心人啊!”

“严”字当头不徇私情

当一名价格执法人员,挨骂、受累,还得罪人,在常人眼中是件苦差事,但赵林同志却乐在其中,他把做好价格行政执法,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当作最大的荣耀,从中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由于大地震影响了生产成本,生猪养殖户们找到县政府要求上调生猪售价,为了保持市场物价的稳定,为了大多数群众的利益,他耐心地讲解政策、分析原因,确保了近千头生猪保持震价格前水平销售,为保持震后汶川县城价格平稳

3 做出了贡献。灾后重建建材最高限价政策出台以后,为了落实该政策,他跟随政府领导深入水磨、漩口召集辖区内地产建材生产单位召开汶川县灾后重建建材最高限价告诫会议,对生产经营单位发放了告诫函和最高限价价目牌,并签订遵守临时干预措施承诺书,要求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执行汶川县物价局的临时干预措施,违者从严惩处。随后组织人员保持着对全县建材价格的检查监控,并及时将建材市场价格信息定期通过灾后重建委员会办公室向外发布,确保了农户在灾后重建中得到实惠,抑制了建材价格乱涨价现象。这其中,各种渠道、各类关系来说情的都被他一一回绝。他常说,价格执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和政府放心,使人民群众信得过,使被查对象心服口服。亲戚朋友发生了违价行为来找他,反而被他严肃批评并要他们自觉接受处罚。在他的影响下,再没有帮着违价问题的单位、个人找人说情的现象发生,树起了物价检查队伍良好的社会形象。

“一流的工作付出造就一流的工作业绩”赵林同志用自己的言行展现了一名基层价格检查工作人员的优秀品质,他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满腔的热情都投入到他所钟爱的价格事业上,用青春谱写无怨无悔地人生篇章。

4

第16篇:林启云先进事迹

留守儿童林启云先进事迹

林启云,女,现年15岁,六安市裕安区松岗学校学校九(2)班团书记。

林启云同学热爱祖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把理想付之于实际行动。从入学以来,她总是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接受老师的教育、帮助;她遵守纪律,讲文明,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她热爱劳动,积极带领全班同学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有益活动;作为一名留守儿童,她能很好的适应独立的生活,在家主动帮助奶奶做家务,坚强的为家撑起一片天。她是一名真正品学兼优的学生。

一、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林启云同学学习刻苦努力,思维敏捷,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每段时间她都会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为达到目标而奋力拼搏。

学习上,她求知欲强。课堂上,她听讲十分专心,发言积极,她敢于提问,也善于质疑,对所学知识都能理解掌握;课外,她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大量阅读一些有益的书报,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碰到难题就向老师请教或自己查阅资料解决,

1 从而得了个“小灵通”的称呼。有时看了之后,她也会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做读书笔记,从而很好的巩固自己汲取的知识。平日里,她也积极响应学校的读书倡议活动,因此总能看到她在学校阅览室看书的身影,她认为读书会使一个人的思维更加灵活,对生活也会更富有爱心。正是有了这些书的陶冶,才使她懂得了许多处世做人的道理,提高了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也活跃了思维,开扩了视野,使她成为一个很有思想的人。也正因为此,她说出的一些话富含道理,同学们也都能打心底佩服她。

她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便能获得丰硕的成果,学习成绩均能保持在班级的前茅。林启云同学多次获得表彰,多次荣获过学校“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员”,还荣获2012年“裕安区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荣获2012年第15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文明道德之星”荣誉称号。在诸多荣誉面前,她从不骄傲,始终坚信“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道理,不断努力,争取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尽职尽责,能力出色

林启云同学外表看起来是副娇小可爱的小女生模样,可是强烈的责任心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在促使着她

2 恪尽职守,工作上一丝不苟。无论是在家还是在校,她都受着正确思想的教育和熏陶,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作为一名留守儿童,性格活泼开朗的她却像一棵充满生命力的小树苗,在阳光雨露的哺育下茁壮地成长。在家里,她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分担家里的负担,她能够独立的完成家务,照顾年迈多病的爷爷;在爷爷病重和病危期间,精心照顾,爱心呵护,让爷爷在临走时心里得到一丝安慰。在学校,在同学们的眼中,她就是一名懂事的“小大人”,每逢搞卫生,她总是带头抢脏活、累活干,她勤勤恳恳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对老师交给的任务,她总是做得有条不紊,能够处处以身作则,她上学从不迟到、早退,没有旷课现象,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够独立完成各科作业,甚至热心的给其他同学解决难题。有时候老师有事离开了教室,她会主动的把班级的纪律管理的井井有条,她就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为班级出黑板报、还帮助低年级、和学校出黑板报。对于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她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见到有的同学违反了学校的规定,她敢于上前指正。有时候遇上班上个别同学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闹起来,她总是主动上前劝阻,并且像个小老师似的跟他们讲些“同学之间要团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 的道理。她的大度是班里众所周知的事实,她和颜悦色,娓娓动听的解说常常能使犯错的同学沉下气来认错并且能够下决心改正。

在班里,林启云同学还是个优秀的组织者,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并且还能够参演其中,她诙谐的语言与机智浑然一体,常常令整个班级充满了生机。根据学校的课改要求,需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自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在这个方面,林启云同学完全符合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课堂上的发挥之精彩是许多老师都耳目共睹的,她能很好的贯穿知识用生动的语言传达给同学,课堂上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模样。这样的能力锻炼使她多次在演讲比赛中崭露头角。荣获2011年“罗集乡演讲比赛第一名”、荣获2011年裕安区“知党、爱党、做党的好儿女”演讲比赛二等奖、荣获新安中学演讲比赛第三名、荣获2012年区“文明伴我成长”主题教育演讲比赛三等奖、

三、关心同学,乐于助人。

林启云同学学习认真,成绩优秀。 于是,她常组织班里的班干部,关心班里学习基础薄弱的同学。他们利用业余或自习时间,对一些同学进行辅导,使

4 其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知识。在他们的热忱帮助下,这几名原来基础薄弱的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老师面露悦色,林启云等几位班干部,更是心里乐开了花。她对待班里的每一位同学,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她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林启云同学有一颗洁白无暇、善良真诚的心灵,她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奶奶做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让亲情其乐融融。对待邻里,她文明礼貌、与人为善,深得邻里喜爱。在学校,她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她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先后多次为困难学生捐款。2012年11月份得知我乡教师窦凤仁老师有三个小孩都是瘫子,家庭十分困难,主动倡议同学们并自己带头为他捐款。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在寝室里,当她知道某位女生花钱大方,于是,她就跟那名女生商议,替她看管钱财,从而慢慢改掉了她爱花钱的坏习惯。对于博大复杂的世界,她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小小心灵装满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

四、吃苦耐劳,积极进取

林启云同学也是一个不怕苦、不怕累的人,一旦确定了目标,她会全力以赴,朝着目标奋斗。她不仅自己成绩优异,还会想方设法让全班一起进步,课下她也会给老师提建议,一切都为了班级考虑。有时候早自习,她会主动带领大家,高声朗读英语课文。遇到难题,都是勇于面对,努力解决,从不逃避。她会给自己定期制定生活计划或者学习计划,以期每段时期都有所进步。

人的一生,学无止境。在这15年里,经历了风风雨雨,挫折难免会有的。但是,她心中总会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崎岖和坎坷,但是,她有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林启云同学深知,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她还需要不断寻找自己与优秀学生的差距,向他们学习,向名人名师学习,不断克服困难,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一名祖国建设中的栋梁之材。她常说:“虽然我的父母不在身边,在我成长中有烦恼也有快乐,但它却是我一生的一笔财富。它将会给我的人生画上最明亮的,最光辉的,最灿烂的一笔!”

2012年12月6日

第17篇:林改个人先进事迹

林改个人先进事迹

——***区人民政府 ******

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改革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改革的质量,更影响老百姓的直接利益。***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区人民政府区长******在全区林改工作中表现出领导有水平、业务专业化、组织协调全方位,真正的给全区干部职工及全体林业工作者作出了表率,确保了整个林改工作有机衔接、有序推进、按时完成各阶段林改任务,目前全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已完成,并于2011年 月中旬通过了自治区级的检查验收,给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给全区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率先垂范,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林权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综合改革,制定强有力的工作推动机制十分重要。作为区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把林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先后通过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成立了以他为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常务副组长的改革领导组。同时,部署在区乡两级抽调并从社会外聘数百余名精兵强将,组成内务综合、督查指导、林权纠纷调处、政策指导等4个林改工作小组,深入基层包乡包村,全面负责林改督查指导工作。区政府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还在资金支持上予以倾斜,两年多来,区财政先后划拨了万元林改专项工作经费,按我区集体林地面积万亩计算,区级财政划拨的林改专项工作经费达 /亩,大大超过了上级要求区级财政每亩配套1元的标准。极大的改善了林改工作条件,促进了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全区林改工作在******的带领下上下形成了区、乡(镇)、村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社会各界紧密配合,区级林改工作小组下乡帮扶,村级林改小组具体实施的林改工作机制,为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理清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把好质量关口

林权改革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同志大胆决策,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发„2010‟12号)《***区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奖惩办法》(*办发„2011‟31号)等全区林改工作指导文件,实行区四家领导班子成员和区直单位联系林改、乡镇领导直接参与林改、林改工作分工合作、林改工作问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我区林改工作的目标任务、考核办法、考核指标、奖励规定、处罚措施、问责制度等进一步地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对一些具体的指标进行细化、量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并同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责任状》,以《责任状》的形式强化各乡镇的任务目标、工作责任、工作措施、资金使用、奖惩办法等。******同志还多次专题听取了林改工作汇报,认真研究了强力推进林改工作的办法措施,并将2011年的7月份确定 “林改突击月”活动时间,实行区、乡镇领导包村、包案负责制,要求限时完成。在林改工作过程中,******要求严把调查摸底、民主决策、签字、公示、登记发证和档案管理等“六大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把质量关,确保把林权证办成“铁证”。为确保林改质量,一方面把整合到的技术力量分派到各地具体参与乡镇的林改工作,确保每个乡镇有3~6名技术人员负责。另一方面将骨干力量编为三个组,分三条线对乡镇进行分片指导、帮助,任务到组、责任到人。

三、强化宣传,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很强,一定要依法依规进行操作并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为此,林改工作开始以来,******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上级有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和文件精神,指示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层层会议、悬挂标语、印发宣传资料、走村入户讲解等途径,多手段、多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在全区进行了460多场次林改政策和林改知识的电影放映宣传;武宣电视台积极报道林改工作开展情况,及时采编播林改新闻和专题120多期,并在电视新闻栏目中滚动通报各乡镇林改进展情况,全区制作林改横幅标语800多条在各村民委公共场所悬挂;在城区主要街道两旁共悬挂林改宣传横幅标语计160多幅;在区城和各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及村、屯公共场所张贴林改宣传标语6000余条,村、屯覆盖率达100%;印制《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35000份和《林改宣传手册》25000份以及林改宣传内容的单张新春挂历共40000份,免费发放给农户;编发《****林改简报》35期,稿件近300篇;有30多篇武宣林改专题、报道、信息在《****日报》等报刊上登载,确保了林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四、突出主体,坚持了为民服务的工作原则

农民群众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参与主体和受益主体,也是决策主体和监督主体。******同志在狠抓林改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始终坚持把林改的决定权充分交给群众,放手让群众在法定程序范围内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林改采用哪种模式,经营实行哪种方式,全部尊重农民意愿,把权力实实在在交给林农。一是在林改小组产生和林改方案制定上,******指示要求必须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或村民代表同意方能实施。二是在人口核实和林地调查摸底上,积极邀请参与过以往林权确界的老干部和老党员回忆确认,要求乡镇工作人员、派出所干警、村组干部、技术人员、林权权利人现场确认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了严格界定,并公开公示7天。三是在林地分配和确权勘界上,要求采取了由林改小组带领村民代表跑遍各个山林坡,把远山与近山、资源好的山与差的山搭配登记,挨户抓阄确定林坡,组织乡镇工作人员、村组干部、技术人员,林权权利人和相邻权利人“五到场”、“五签字”的方式严格进行, 整个过程都做到了透明操作,真正体现了全体村民的意愿,实现了让民作主,从源头上避免了日后的山场纠纷。

五、项目带动,培育了兴林富民的生态产业

林权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兴林富民,为切实促进农民依托林业增收致富,******同志对林下经济发展和林权配套改革工作一直予以关注,一是多次召开现场会强调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步引导林农在林下进行种植、养殖等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具有武宣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目前我区有林下种植、养殖户达1000多家,主要种植的品种有野生食用菌、中草药等,主要养殖的品种有鸡、山鸡、鸭、鹅、牛、羊、蜜蜂和山猪等,年产值1300多万元,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使全区林农户均增收300元左右,使林农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从林地获得收益,解决林木生长周期长、缺乏短期效益的问题,起到了“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养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明显地提高了林业经济效益,体现了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二是抓好林权制度的配套改革,随着我区林改工作的有序开展,《林权证》发放到户,对已领取了《林权证》的农户,区农行均给予发放“惠农卡”,林农凭“惠农卡”在“三户联保”的条件下,均可在农行贷款2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林业生产或林下经济的发展投资,如果林地多且林木长势好,或发展林下种养业规模较大的,还可以多贷款,贷款额度由农行与林农视具体情况商定。目前,全区已有600多户林农办理了“惠农卡”,有180多户林农已从农行办理了贷款,合计贷款金额380多万元,为解决全区林业生产和林下种养业发展的资金问题拓宽了渠道。

六、触及矛盾,促进林改纠纷调处化解。 从2009年开展林改工作以来,******同志对林权纠纷调处工作一直高度重视,把和谐林改摆在首要任务来抓。一是将区调处办和林业局林权纠纷调处力量进行全面整合,并在区司法局、检察院、法院、国土局、妇联等单位抽调能力强、业务精的18名同志加强林权纠纷调处力量。区人民政府一名副区长,各乡镇人大主席专抓林权纠纷调处工作。二是指示各乡镇都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林权纠纷调处队伍,力争做到乡镇内纠纷乡镇解决。三是加强调处业务知识的培训,先后对区、乡镇相关领导和调处人员进行了8次业务培训,共有25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2010年7月 日,还组织了各乡镇党委书记、分管林改和调处工作的领导以及参加调处工作的具体工作人员共70多人,举办了“重大林权纠纷案件调处攻坚培训班”。通过印发了《***区开展山林纠纷案件调处加强年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办发„2010‟ 号),该《方案》中明确了实行领导包案制,落实奖惩措施,加强业务培训,确保经费、车辆、人员到位,强化督查考评工作措施,通过以上措施明显地促进了我区林权纠纷调结,2009年以来,全区共调结各类林权纠纷案件658件涉及林地面积59万亩,案件调结率为93.51%,确保了全区林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18篇:林诗美先进事迹

林诗美先进事迹

林诗美同志作为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管人事、行政、法务、后勤、采购、物业、财务、投资及内审等事务的行政副总裁,一直担任公司普法组和依法治理领导组的组长,该同志长期以来,不但将普法工作纳入战略高度,在战略层面上予以筹划部署,持续关注,落实结果,而且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将普法、依法治理和企业经营进行创新结合,使企业健康、稳定、高速发展。

一、个人每年获得多种先进和荣誉

入职公司十二年,林诗美同志一贯坚持勤奋工作、不断进步,每年都被评为公司级的先进人物,先后多次获得了最佳新人、最佳职业经理人、优秀创新人才奖、工会劳动模范、优秀工作者、先进个人、研祥风云人物奖、五一劳动奖等众多荣誉称号。

林诗美在2011年获得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颁发的“五五”普法先 进工作者证书。

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林诗美同志一直在主动学习法律知识,提升自身法律水平和法律素养,

面对近年新的法律法规政策的相继出台实施,利用工作之余认真研究条文,同时对照企业实际,集中学习探讨如何结合实际开辟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兢兢业业做好普法工作,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坚决执行劳动生产纪律和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企业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建立健全了职工守则、劳动纪律、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安全保卫、合同管理、财务管理、节能减排、卫生创建、环境保护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2011年公司获深圳市“五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三、重视队伍建设和制度保证

林诗美同志高度重视企业法治建设,亲手组建了一支有各项专长人员组成的法务骨干队伍。建立了普法小组和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并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了各项工作责任制,加强完善了监督检查机制,实施了考核奖惩制度,安排有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做好了每年的法律保障经费预算,财务设有独立帐户,有经费保障,从而保证了各项经费和奖励费用的具体落实。

因为有了各方面的保证,公司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按时申报和足额纳税,无偷、漏、抗、骗税现象,连续几年被区政府认定为纳税百佳或百强企业。

四、坚持全方位宣传和教育,公司无一例违法事件 林诗美同志结合企业实际指导开展了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把开展法制教育与“警企共建”、“社区教育”、“家企共建”、“以案说教”等多种活动形式有机结合。

十多年来,在公司每期的新员工培训、每年的老员工培训中,都有针对性的法制、法规培训课程。

作为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坚持每年邀请深圳市和南山区的公安局、检察院的相关专家,至少安排两次知识产权保护的讲座,对公司的研发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专题教育;至少安排两次关于防止商业贿赂和商业欺诈的普法守法讲座,对公司的业务人员和采购人员进行教育和提醒;并帮助我们完善管理方面的工作流程和制度。

每期一期的内部刊物《研祥E族》上开辟固定法制宣传专栏,设置多种形式的图文宣传,每月更新宣传内容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使企业到处营造了普法浓厚的氛围,全体员工均具有良好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公司建有300平方米的职工图书室、150平方米的法律培训教室,有专人管理法律图书。林诗美同志积极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了学法用法、重大决策法律论证、法律顾问、责任追究等制度,建立了企业法律培训制度,法制教育工作有规划,年度有工作方案,工作有落实措施,建立有各种普法活动的文字记载、图片记录、活动材料档案。公司所有新员工入职培训有专门的法律课程;针对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管理人员,每年集中安排学习 4次。职工每年集中学法4-6次,受教育面达到98%。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劳动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等与职工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能力;法律部还联合南山法院、南山高新派出所开展各类法律讲座,企业全员学法、懂法。 公司成立以来发展稳健、治安良好:无民间纠纷转化成刑事案件、无因民事纠纷引起非正常死亡、无群体性事件、无严重不良影响上访事件、无严重家庭暴力事件,无邪教、卖淫嫖娼、赌博、吸毒等现象,无违法排污污染环境;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无违反计划生育事件。

五、工作扎实,守法经营,获得了广东省劳动关系和谐先进企业等多项荣誉:

为保证公司普法的顺利实施,精心起草制定公司普法规划,着手做好机构、规划、人员、经费等方面的落实,广泛地进行宣传发动,使普法工作一开始就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动员部署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在普法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定期听取普法情况汇报,解决普法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普法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定的支持,通过林诗美同志的精心策划,普法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

林诗美同志一直倡导“诚信祥和”的经营理念,长期以来,公司坚持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按时申报和足额纳税,无偷、漏、抗、骗税现象,多次被认定为纳税百佳百强企业。公司银行信用好,从无骗取贷款、借贷不还等情况,目前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的黄金客户。从2000年起公司专门成立了合约部,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负责各类经济、劳动合同的制定、签约和执行,能依法签订并履行合同,多年来在监事会和法律部直接监管下无任何违法违规欺诈行为,合同履约率达100%。

公司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2008年度深圳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2006-2009年度深圳市先进企业,2010年度广东省和谐劳动关系先进企业,2011年度、2012年度深圳市劳动关系和谐先进企业。

六、开拓创新,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在林诗美同志的带领下,将普法工作和企业经营有机结合,促进了企业普法工作的全面开展,例如培训时用具体的案例让员工做演员互动、用漫画的方式进行宣传、用即时现金的奖励方式来激励员工,等等,公司的普法工作卓有成效,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公司成立以来,公司未出现一例劳务纠纷案件,经济合同纠纷均能依法处理,与各方合作伙伴都实现了共赢,并努力承担社会责任,坚持以各种方式开展扶贫和公益事业,使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籍因公司的多方面创新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贺国强分别视察了研祥智能,对研祥智能长期坚持自主创新给与了高度评价。

七、廉洁奉公, 员工满意度高 长期以来,林诗美同志奉公守法,不仅自己廉洁奉公,而且使企业也走上一切遵守法律的轨道,全体员工参与并签订《廉洁协议》,由公司内审部监控,不论是采购还是销售,均阳光操作,至今,公司未产生过一例商业贿赂事件;在企业,林诗美同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高,每年员工调查问卷中满意度也最高。

八、履行社会责任,深受员工爱戴

林诗美同志长期以来坚持以各种方式开展扶贫和公益事业: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捐款;帮助陕西省白水县缺水地区建立“母亲水窖”工程;关注西部儿童教育;参与“童梦园”慈善义拍、捐资西藏盲童学校;四川、青海发生地震后,积极倡导全体员工并带头为灾区捐款捐物;林诗美同志更多的是倡导技术扶贫,如针对广东省河源市新源县、广西梧州、河南兰考县等地区进行技术扶贫带动地区建设、为防止生态恶化,带头治沙参与阿拉善生态协会等。

2013年,公司被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授予第十届“十佳爱心企业”。

第19篇:蔡春林先进事迹

病人医生蔡春林

新洲区中医医院蔡春林同志先进事迹

七次手术肠子切掉1.15米,带着卫生巾上班,被人称为不喝水的针灸师;为方便病人,20年来坚持每天六点上班,被人称为“六点”医生;毕业分配,放弃优越的环境选择刚刚起步的新洲中医院,被称作“傻子”医生;精研中医技术,是中医院的“绝活”医生;生病十年间,个人门诊和住院病人依然位列全省二级医院前三,被评为医疗病人最多的医生。他就是蔡春林,新洲区中医院的一个病人医生。

一、病人医生,不喝水的针灸师

蔡春林是武汉市新洲区中医院针灸科的一名医生。唯一不同的,就是作为治病救人医生的蔡春林,本身也是一个病人。作为病人医生,他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必须带着卫生巾上班,为了方便病人治病,减少上厕所次数,他甚至可以几个小时坚持不喝水。

二、“六点”医生, 把患者放在最高位置

为了方便病人,从

1995年开始,他把自己的上班时间提前2个小时,早上六点开门接诊,一坚持就是20年!他还给针灸科定了一条铁规矩:一是不准用回扣药,所有用药必须是医保用药;二是不能跟病人发生矛盾。“一旦违规,立马走人。”规矩太严了!于是有人偷偷叫他“蔡六点”。“六”在新洲的方言中,是带点一定程度贬义的词语,用新洲的土话就是有点“半”、不 1 讲情面的意思。一开始是少数人这么叫,后来慢慢传开了。但蔡春林毫不在乎别人这么称呼自己,每次无论别人开玩笑还是一本正经叫他“蔡六点”,他都大大咧咧的答应。他说“半”就“半”点,雷锋不就是被人称为“傻子”吗?为了病人提前到六点上班,被人称作“六点”,光荣!

区统计局的一位干部讲述:我得了颈椎病,由于当时正值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担负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在那样的特定环境下,住院治疗很不方便。为了做到工作治疗两不误,蔡春林告诉我,他每天早上6点钟上班,只要我来得早,扎完针还可以继续

一个人想着自己、家人、这是人的本能,但是一个人总是替他人着想,那他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蔡春林就是这样的人。

三、仁心医生,“绝活”技术济世人

蔡春林不仅医德好,医术更是有一手绝活。用针灸治疗颈肩腰腿痛、风湿骨痛是蔡春林的看家本领,很多患者一针下去就能见效。尤其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中风后遗症的康复治疗,蔡春林已研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远近闻名,被人称为“蔡一针”。他的这个“一针”绝活,对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引起的腿前神经痛效果极佳。蔡春林坦言,这是他在26年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发明的。用的是中医经络传导理论,扎的是西医的神经节。他解释,腰椎间盘突出主要压迫的是大腿后侧神经,极少一部分人会出现腹股沟和腿前神经疼痛,传统针灸对于前侧的疼痛

2 很难起效。这种针刺神经节的“神经传导疗法”,只要扎准一个点,从上到下都有感觉。

熟悉蔡春林的人都知道他有个习惯:能不检查的从不开检查,该做的检查一定会千方百计地说服病人做。蔡春林说,农村患者经济条件差,医生一定要学会为病人精打细算,医生更应该关注和照顾好弱势群体。蔡春林说,关爱弱势群体,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只要我们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四、信念医生,精研中医做传人

1988年,走上工作岗位蔡春林才知道,现实远比想象要残酷得多:当时的中医院,设置了针灸科在内的五个临床科室。整个医院知名度不高,业务量不大,更谈不上好的效益。但蔡春林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想着无数还在土里刨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对当年那样一份工作已经相当知足了。所以,不管外界条件如何,蔡春林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下决心要尽最大努力让患者得到最好的医疗和服务。作为一名医生,蔡春林清楚的知道,医院硬件设施的提高,只是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好的就医环境。要想真正更好的服务于病人,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具备过硬的技术才是关键。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工作之初,蔡春林就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学习。平时及时收集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和发展方向,同时又虚心向同事学习。总之,什么对病人有利,蔡春林就去学什么。而且在长期的临床经验中,蔡春林还感觉到,像针灸等祖国传统医学,向“病人”学习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习和提高医疗水平的方法。因为祖国的

3 传统医学,来源于生活,流传在民间,妙手绝技,祖传秘方,无不尚存。有些病人在四处求医的过程中,经历过医生不同的治疗方法,蔡春林同病人在交流中,留意于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告诉蔡春林一些有利于病情的方法和治疗手段,蔡春林便将这些经过摸索和改良,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应用到自己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为了破解医疗技术难题,打破技术瓶颈制约,给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工作之余,蔡春林又组织科室人员对重点、难点医疗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在科内开展针灸、理疗、脊柱微创、小针刀、牵引、液体松解术、骶管疗法、穴位封闭等治疗方法。目前通过病人的反映来看,蔡春林们的治疗方法,对各种疼痛、风湿、类风湿病疗效明显,尤其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2007年,由蔡春林科承担的科研课题“追活丸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经专家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并获新洲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生病之后,院领导多次劝蔡春林回家休养,工资不少一分钱。但蔡春林还是坚持去上班。因为只有在工作中,蔡春林才能忘记自己是一个病人,在为病人解除痛苦的过程中,蔡春林才会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自己作为一个医生的价值才得到了体现。有时候,面对情绪悲观的患者,蔡春林还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现身说法,告诉他们,无论再大的病痛,你蔑视它,不去时时在意它,它就没有那么可怕,以此来鼓励更多的病人战胜病魔。

有人说蔡春林这样“自虐”是傻。雷锋同志曾说过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蔡春林要把有限的

4 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蔡春林想,自己在病中工作,既能服务于病人为他们解除痛苦,又能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被需要的价值,这种于人于己都有利的傻,应该是值得的。

五、高尚医生、甘为人梯做常人

蔡春林的门诊量最大,患者回头率最高。省针灸学会统计,在全省的二级医院中,蔡春林的门诊和住院病人都是位列前三。据近10年医院统计数据显示,蔡春林共接诊了患者15万人次。

按医院关于绩效工资的规定,带教医生绩效奖金是科内一般工作人员的2倍以上。但是蔡春林“犟”着不按“规矩”行事,总是和科里的人平分。从事护理工作的黄楚香去年底曾三番五次找到蔡春林要求下调自己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按医院的规定执行,都被他拒绝了。黄楚香认为:“以前蔡春林身体好,做得多,我们多拿点钱还没什么。但现在蔡春林是个病人,看着他吃力做事的样子让人心疼,大家还这样拿钱,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他做得多拿得多是应该的,其他人少点也是理所当然。”但蔡春林认为科里的人都做了事,都同样付出了劳动,坚持自己得平均奖金。

六、淡定医生,名利观中显操守

由于工作出色,蔡春林2009年获武汉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提名奖,武汉市优秀技能标兵,第三批新洲区区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11年被市卫生局评为创先争优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 5 为新洲区“十佳”医生,2013年被新洲区文明委授予“道德模范”称号、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武汉市十大新闻人物”

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名和利这些许多人日夜追逐的东西,蔡春林却淡定,他回避媒体对自己的宣传报道,有时是领导和同事出面,他才碍着情面接受一些采访。蔡春林面对这些荣誉和赞扬,他是那样有淡定和冷静,他说:“对于我这样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因病失去生命的人而言,还是多搞点实在的东西好,多诊几个病人,多搞点研究!这才是我真实的想法。”

在微博、网络上和热线电话里,十多万读者对“不喝水的针灸师”蔡春林进行了热议,读者和网友无一例外地被他深深感动,称赞他是“最美的针灸医师”。

蔡春林医生的先进事迹报道后,“全国道德模范”、汉口医院名誉院长王争艳两度落泪。在她眼里,蔡春林天生是一个医者,悲天悯人,不忍拒绝。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作出重要批示:“春林同志十八年如一日,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坚持为病人服务,精神感人!”

第20篇:韩同林先进事迹

关于盒子支付市场规范函(违规)

创建时间:2014-05-19 09:43:25 附件: S36C-114051409560.pdf

各省级代理商:

亲爱的“盒”伙人们,为能共同维护盒子支付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品牌口碑,拒绝一切有损我们共同生存的大平台的利益行为,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气质,我们需要“盒”伙人们树立与盒子相同的价值观,不做夸大宣传、违规宣传、恶意宣传,而是严于克己,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地推人员,共同维护盒子支付良好的对外形象,做对品牌有提升、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盒子支付深知,优异的产品和品牌的保障是销售得以实质提升的根本,但再好的产品也离不开你们的市场推广和对商户的培养教育。为了市场的稳定,我们需要一起维护品牌荣誉 ,一起赢得市场的认可。

但近期发现有部分代理未按合同约定在线上渠道出售本公司产品,且出现违规内容。(违规内容例如:可刷自己信用卡、可套现等给公司产品造成负面影响的词句)现公司规定,勒令各级代理商对所属本公司所有产品进行下架处理,并不得再次发布产品进行出售(任何在售产品标题及详情页面不得出现本公司产品相关信息。例:标题或产品页面出现“钱盒”、“盒子支付” 等)如未按约定时间下架产品的,将做以下处理:此函发出后3个工作日未处理的,扣除一级代理商5000元罚金;5个工作日未处理的,扣除10000元的罚金;7个工作日未处理的,扣除15000元的罚金。如发现有恶意在线出售扰乱市场的,将直接取消代理商资格。(例:xx日在线出售,我司确定违规,已按约定时间下架但又利用时间差重复发布该类产品的)

另,有代理商在线上空挂不售的,但如发现情况为真实销售,同做违规处理。亦有代理商用“盒子支付”或“钱盒’的名义售卖其他品牌商品,对此类现象,同样视为违规,做违规处理。

对判定违规有异议的(例:同行恶意诋毁)可提出申诉,市场部核查属实可取消违规处理,但如再次发现未经授权在线出售,不容申诉,立即做违规处理。

未经我司网销授权许可,任何伙伴不得使用我司品牌商标及通过网络渠道销售我司产品,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及合作伙伴合法利益,特声明如下:

1.消费者通过非我司授权的网络渠道购买的我司产品,均视为假货,我司概不承担任何风险和责任。

2.任何合作伙伴在未经我司授权下通过网络渠道公开销售或伪造销售我司旗下品牌产品的行为,将严重损害我司及合作伙伴的权益。如有盒子伙伴擅自将我司产品公开在网络上销售,一经发现,我司将永久取消其代理权,并将追究法律责任。

同时,希望亲爱的“盒”伙人们,一同监督,保护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为我们美好的将来一起努力。做一个优异的中国“盒”伙人。

此函件发出,收件人必须遵守。

本文来源:http://www.scfx8.com/gerengongzuozongjie/84707.html